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肠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微生物宇宙:穿越复杂,理解疾病、健康与世界
热度 1 hongkuan15 2019-6-20 08:59
作者:木森 本文是为《晓肚知肠》一书作的推荐文。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快速地把握全书的脉络。 这个世界上有两个宇宙,一个在穹顶之上,另一个则在显微镜的下方。 在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的微宇宙里,有无数的生命在涌动。 它们是微生物——它们与我们同处一个世界。 事实上,这个世界就是由微生物主宰的。 它们无处不在,在空气中,在水中,在土壤里,在炎热的火山口,在南极点的积雪中, 以及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上。 当你捧起一掬泥土,你捧起的细菌数量就超过了世界人口的总和。 而在整个世界上,微生物的种类可能有1000亿种。 它们的生物量处在10的30次方的量级——这要比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加起来还多。 1000亿,10^30——这些我们难以参透的大数字,蕴藏着无限的复杂。 而就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在我们的眼、耳、口、鼻以及消化道中,也有着超过1000种的微生物。 它们的细胞数达到了390000亿,比我们自身的细胞还要多出30%; 它们的基因数量,更是我们自身基因编码数量的数百倍。 所以,人体自身微生物的复杂程度,就足以让我们感到为难。 那么,对于复杂的微生物,以及足以复杂的人体微生物,我们要如何去理解? 或者说, 我们要如何从复杂中找到有用的东西? 在看了段云峰博士的《晓肚知肠》后,在所有的知识反复交融碰撞后,我的脑海里冒出了两个字—— “关系”。 被微生物连接的世界,可以看成是一个巨大的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每一种微生物都可以是一个节点;每个与微生物相关的实体也可以是一个节点。 毫无疑问,节点的种类是巨大的。 不过, 这些节点间的关系却是有限的; 而这些有限的关系就可以成为我们理解微生物世界的钥匙。 1.微生物间的关系:竞争与寄生 在微生物之间, 竞争与寄生 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两种关系。 竞争,让物种间相互制衡,同时也推动着微生物的演化。 而寄生,则将一种微生物和另一种微生物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 这两种关系,往往是能被我们利用的——从人类对待致病菌的历史中,就能看出这一点。 在人类发明抗生素之前,一点小的感染就可能致人于死地。 在那时,咽喉炎常常会要人性命;而肺结核更是不治之症。 至于,做手术和孕妇生产,那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术后感染造成的死亡是非常普遍的。 而这一切,直到抗生素的发明才得到改变。 1928年,英国医生弗莱明在长了霉菌的培养皿中,偶然发现了青霉素。 而后续,弗洛里和钱恩完成了青霉素的提纯,并实现了青霉素的量产。 在二战中,青霉素拯救了无数伤员的性命。 很快,其他的抗生素相继研制成功。它们被用于治疗咽炎、肺炎、中耳炎、心内膜炎、产褥热、肺结核等各种细菌感染的疾病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类的伤亡。 抗生素让人类不再畏惧感染,同时也让人类的预期寿命增加了20多岁。 抗生素为什么这么有效? 究其本质, 抗生素利用的就是物种间的竞争关系。 回到历史现场,弗莱明发现的恰恰就是真菌与细菌的竞争。 在1927 年,弗莱明正在研究葡萄球菌的特性。 一次意外,他发现有一个培养皿被真菌污染了;而在真菌周围的葡萄球菌全都被杀死了。 为什么葡萄球菌会被真菌杀死? 因为竞争。 为了抢占同一生态位点,真菌和细菌常常会进行殊死搏斗; 而抗生素就是真菌用于制服细菌的武器。 事实上,临床上所使用的绝大多数抗生素最初都来源于真菌。 人类恰恰是利用了微生物的种间竞争,使得我们拥有了抗击细菌感染的有效武器。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细菌的耐药。 物种间的竞争会带来进化压力;而进化压力会决定物种的演化方向。 抗生素的大规模使用会筛选出那些耐药的细菌。 而那些经过多种抗生素筛选的幸存者,则成为了“超级细菌”。 一旦被超级细菌感染,很可能十年内都无药可治。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一方面需要限制抗生素的使用,从而减少对细菌的进化压力、减缓超级细菌的产生。 而另一种方式则是 用细菌的“寄生兽”来对抗细菌——即利用噬菌体。 噬菌体是专门感染和寄生于细菌的病毒。 不过,一种噬菌体往往只能感染特定类型的细菌。 这种专一寄生的特性给了我们利用的机会。 我们可以找到能寄生于目标细菌的噬菌体,从而用其杀灭目标细菌。 在2014年,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改造噬菌体的想法被提出。 也许,在未来,我们可以通过生产瞄准特定超级细菌的噬菌体,从而有效地解决“感染无药可治”的问题。 2.微生物与人的关系:感染与共生 就微生物与人而言, 感染与共生 是两大重要的关系。 在19世纪,德国医生科赫通过研究肺结核、霍乱和炭疽热这三种传染病,确定了这些原本无法解释的疾病都有着相同的根源——即细菌感染。 从此,我们拥有了一个认识疾病的全新视角:疾病可能来自于那些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生物。 这无疑是一个里程碑,但它似乎也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印象——细菌是有害健康的。 但最近十几年关于人体微生物的研究告诉我们,更多的微生物是和我们共生的。 与人体共生的微生物,特别是肠道微生物,对我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你可能已经了解过一些事实,比如: 肠道微生物能 帮助我们 消化食物 ,像一些乳酸菌就能帮我们将乳糖分解成乳酸,从而让我们能够在成年后依然对乳糖耐受。 肠道微生物能为我们 提供多种营养物质 ,包括B族维生素、维生素K、短链脂肪酸以及一些氨基酸。 共生的微生物能在我们的肠道中 建立起“堡垒” ,从而防止外来致病菌的入侵。 除此之外,一些微生物还能 调节肠道中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分泌 ,从而维持着肠道生理功能的平衡…… 但另一些事实可能会让人惊讶: 许多 精神疾病 和肠道菌群是高度相关的,包括自闭症、帕金森病和老年痴呆症。 我们的 喜怒哀乐 也可能被菌群所调控。 而我们的许多 欲念和偏好 也可能受着肠道菌群的影响,包括食欲、对食物的偏好、甚至是性取向。 这些联系,都涉及到一条重要的关系链: 菌-肠-脑轴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3.思想革命:菌-肠-脑轴 尽管我们的大脑和肠道位于我们身体的两个分离的部位,但它们之间却有着非常大的关联。 我们的肠道拥有与大脑相当的神经元数量。 这些神经元遍布了我们的整个消化道,构成了一张神经网络。 这张分散于消化道的神经网络被称为 肠脑 。 肠脑和大脑并不是相互孤立的。 在肠脑和大脑间,拥有一条信息高速通路——那就是 迷走神经 。 迷走神经能双向传递信息,这使得肠道和大脑间能够进行高效的信息互换。 而我们知道,肠道微生物是能够直接与肠道“对话”的。 肠菌“对话”肠道,肠脑遍布于肠道,肠脑与大脑相连; 这样一来,肠道菌群、肠道和大脑这间的关系链便被建立起来了 ——这一关系链条便称为菌-肠-脑轴。 实际上,菌-肠-脑轴可能存在三条通道。其一即上面所说的 神经通道 ,其二是 血液通道 ,其三则是 免疫通道 。 一些肠道中的物质可能穿过肠屏障,通过血液,跨越血脑屏障,从而影响到大脑。 而一些参与了肠道中免疫反应的细胞,也可能会在大脑中复现同样的免疫反应。 认识到菌-肠-脑轴的存在是一场思想革命。 这让我们重新开始审视大脑疾病、情绪、思想和行为。 在几十年前,一些医生就发现许多存在神经疾病的患者存在有饮食或消化方面的问题。 比如,许多自闭症的孩子会非常挑食,并且会伴随有腹泻或便秘的症状。 许多帕金森病的患者在确诊之前就长期存在严重的便秘。 但我们现在知道,这些很可能不是偶然。 研究发现, 自闭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和正常人有着显著的区别 ,包括白色念珠菌和一些促炎症的梭菌水平的明显升高。并且,胃肠道感染破伤风梭菌会增加自闭症的患病风险。这种梭菌会释放神经毒素,而毒素可能会通过迷走神经传递到大脑,从而引起自闭症的症状。 而对于帕金森病, 患者肠道中的肠杆菌科越高,症状往往就会越严重 ;并且患者大脑中的致病蛋白——α-突触核蛋白也和肠神经系统的病变有着密切的联系。 至于情绪,也可能受着肠道菌群的严密调控。 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影响人体的激素水平和神经系统,来影响宿主的情绪。 试验表明,给大鼠连续喂食抗生素,这些大鼠的抑郁行为会明显增加,并且血清素和多种激素受体都会受到影响。 而将抑郁症患者的菌群移植给小鼠,小鼠也会表现出郁郁寡欢的样子。 至于食欲和偏好,菌群也可能在其中起着作用。 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迷走神经来刺激人体的食欲;而不同的肠道细菌可能会让我们偏好不同的食物。 甚至性的偏好也可能由肠道菌群调控。在动物试验中发现,进行相同饮食的果蝇会有相似的肠道菌群;而果蝇更愿意和菌群相似的异性进行交配。 毫无疑问,菌-肠-脑轴这一关系有着广泛的影响。 当我们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多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维度。 很多事情,我们可以从“肠”计议。 在这个框架下, 抗生素、益生菌、饮食、粪菌移植、益生元以及可能有调节菌群作用的冥想,都可能成为治疗神经或精神疾病的工具。 而情绪和行为也可能通过同样的方式来被调节。 甚至,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世界上就会有“真爱益生菌”——摄入同样的细菌,搭配类似的饮食,促成彼此在一起。 4.关系:理解世界的钥匙 世界是复杂的,而关系是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钥匙。 发现一条新的关系,了解这个关系的细节,也许就能帮我们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这本书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关系的答案。 这些答案远不限于菌群本身,它回答着四类问题: ① A和B有关系吗? 比如,阑尾和肠道菌群有关系吗? ② 这种关系是怎么产生的? 比如,为什么便秘的人往往会口臭? ③ 是好的关系?还是坏的关系?抑或两者都有? 比如,幽门螺杆菌真的只是人类的敌人吗? ④ 如何去利用这种关系? 比如,如何通过调节菌群来改善压力? 这本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带你探索微生物的宇宙。 正如书名所说《晓肚知肠》那样,它更想让你知道,这些在我们肚子和肠道中的生物,在如何地与我们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在这些关系之中,蕴藏着疾病的答案、健康的奥秘以及物种间的奇妙交互。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这是一本带你发现的书,这也是一本激发问题和思考的书。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希望我在孩时就能读到这样的一本开阔视野的书。 而我也希望,在你打开这本书后, 你能够穿越复杂,得到关于疾病、健康与世界的新启示。 -End- 木森说
9342 次阅读|1 个评论
红肉本无罪,肠菌惹祸端
热度 4 qpzeng 2015-7-16 16:58
今天早上一打开电脑,一则“有违”健康“常识”的新闻映入眼帘:“四川最长寿老人118岁,一天三顿不离回锅肉”!这就奇怪了,都说吃素有益健康,为何长期吃荤还能长寿? 四川最长寿老人118岁 一天三顿不离回锅肉 2015年07月16日 09:15 来源: 华西都市报 2279 人参与 186 评论 118岁老人付素清 【四川最长寿老人118岁 顿顿不离回锅肉】成都市双流的付素清老人,出生于1897年。7月19日即将迈入118周岁,继续稳坐四川最长寿老人交椅。付素清老人家里五世同堂,家族共50余人。老太太红光满面行动自如,一天三顿离不了回锅肉,但是从来不碰鸡鸭鱼;爱睡懒觉,每天睡足才起床;性格开朗,爱开玩笑。 这种川味回锅肉就是常说的红肉的一种,而鸡鸭鱼则属于白肉。不是说多吃红肉对身体有害,而常吃白肉对健康无妨吗?为什么老太太吃了一辈子“有害”的红肉,而且 从来不吃“有益”的白肉, 反而 能长命百岁? 硫酸软骨素、硫酸酯酶和肠道完整性 不管是红肉还是白肉,都含有大量硫酸软骨素,它是仅存于动物而不见于植物的含硫蛋白多糖的糖胺聚糖。硫酸软骨素本来是有益无害的,而且已经作为降血脂药治疗高脂血症,并可作为保健品长期服用防止心血管病的发生。 可是, 按照“吃肉有害”的理论, 硫酸软骨素能诱导多形拟杆菌( 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 )中硫酸酯酶基因的表达,而菌体分泌的硫酸酯酶不仅能降解肉类中的硫酸软骨素,也可降解肠壁粘液素,使肠壁变薄,甚至穿孔,引起细菌内毒素入血,最终导致慢性炎症及各种代谢病。 因此,长期大量吃肉就有可能罹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这位老太太每顿必吃红肉居然长寿,要么她的肠道没有或很少多形拟杆菌,要么她有高效的肠道损伤修复功能。虽然这种情况也可能适用于那些以肉食为主的游牧民族,但有大量研究表明因纽特人和爱斯基摩人中的心血管病高发。 红肉、左旋肉碱和致炎、致癌剂 现在红肉又添了一条新的“罪证”,那就是它们所含有的大量左旋肉碱(L-carnitine)在肠菌作用下可转变成三甲胺(TMA),并进一步在肝脏黄素单胺氧化酶-3(FMO3)催化下生成三甲胺-N-氧化物(TMAO)。TMAO不仅能引起心脑血管病( Intestinal microbiota metabolism of L-carnitine, a nutrient in red meat, promotes atherosclerosis ),而且能诱发结直肠癌( A genome-wide systems analysis reveals strong link between colorectal cancer and trimethylamine N-oxide (TMAO), a gut microbial metabolite of dietary meat and fat )。 TMAO与心脑血管病的关联证据 据《自然——医学》(Nat Med)报道,代谢研究已将左旋肉碱与心脑血管病联系起来,肠菌是左旋肉碱转变成TMAO所必需的,纯粹素食者或不严格素食者很少将左旋肉碱转化为TMAO,血清TMAO水平与肠菌呈正相关,膳食中左旋肉碱生成TMAO是可以诱导的。血清左旋肉碱水平与心脑血管病的联系密切,食物中的左旋肉碱可促进肠菌依赖的动脉粥样硬化。 此外,TMAO还抑制胆固醇的反向转运,TMAO也可改变体内的类固醇代谢状态。 TMAO与结直肠癌的关联证据 在《生物医学中心——基因组学》(BMC Genomics)发表的文章指出,TMAO不仅与心脑血管病高度相关,而且也与结直肠癌(CRC)关系密切,并给出了将TMAO与CRC联系起来的代谢途径,包括两者共享的途径和基因。 食物种类与左旋肉碱含量 下面再来看看各种红肉、白肉和粮食、蔬菜中的左旋肉碱含量吧! 从上表可以看出,牛肉中的左旋肉碱含量最高,猪肉的左旋肉碱含量比牛肉少3倍,面包和米饭中的左旋肉碱含量很低,橙汁中的左旋肉碱含量最低!事实上,纯粹素食者和不严格素食者很少将左旋肉碱转化成TMAO。据此可以断言,吃素比吃荤患心脑血管病及结直肠癌的风险大大降低是有道理的! 肠菌、左旋肉碱和TMAO 现在问题来了,究竟是那些肠菌可以将左旋肉碱转变成TMAO呢?就目前来看,尚未得出一致的和肯定的结论,有人鉴定出普氏菌( Prevotella ),也有人证明是梭菌( Clostridium ),还有人在拟杆菌( Bacteroides )中找到了证据。就个人浅见,拟杆菌的可能性较高,因为它们是最常见和比例最高的肠菌,吃素时该类细菌无害,而吃荤后它们却变得有害。 无论如何, 特殊肠菌的存在是导致“吃荤有害、吃素有益”的根本原因,而多吃素、少吃荤又能减少有害肠菌的数量,并相应增加有益细菌的数量。因此,“以食调菌”,“用肠菌保健康”是解决当前“文明病”高发的一条既省钱又高效的捷径!
个人分类: 科普集萃|3167 次阅读|9 个评论
“不友好”的肠道细菌菌膜
热度 12 qpzeng 2015-5-22 08:24
前几天,我发表的一篇博文( 有菌或无菌:你的肠道你做主 ),引起了几位行家的质疑,可能还有很多没有表达意见的读者也不同意我的观点,这是我求之不得的“杂音”和“忠言”,我表示由衷欢迎!追求真理,其乐无穷,探寻未知,永无止境,谁又挡得住解密大自然奥秘带来的强大诱惑呢? 所以,我答应过段云峰博主,我会写专文(可能不止一篇)来回答他的质疑。 同时,陈惊海博主 表示支持段博主的观点,也就是不同意我的观点,所以也在此一并做出回答。附带说一句,陈博主 是我在科学网结识的海外“知音”,他在美国研究高血压及抗衰老数十年,应该最有发言权。 段云峰 2015-5-17 17:06 对曾老师的这篇科普文章我很纠结,里面有些不恰当的内容,容易给大众不科学的,甚至错误的引导,建议曾老师多看一些肠道菌群与疾病相关的文章。 1,Nature Reviews Cancer的文章是评论文章,只是提出了可能,并没有说bacterial load多少与毒素产生,癌症有明确关系。 2,肠道无菌几乎是不可活的,Germ free的老鼠活不了多久,添加肠菌产生的维生素类营养物质后能够勉强存活。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肠菌的数量和丰度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肠菌数量少,丰度低与多种疾病相关。 3,肠道中的黏液素,应该是mucus glycans,意思是黏膜多糖,是肠黏膜上的多糖,根本就不属于肠道上的“肉”。有点危言耸听。 4,有益菌和有害菌都是相对的,可以互换的,人体肠道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平衡是最好的,把肠道变成无菌或少菌就好像把热带雨林变成玉米地,是好是坏相信时间会评判。 5,人们对肠菌的认识才揭开冰山一角,它们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我们知道的还非常非常少,现在就说“无用”,“多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6,“友菌”,“敌菌”与革兰氏染色的分类没有多少相关性,细菌里面包括多层分类,同是染色阴性或阳性,里面不同种或株的细菌功能差别巨大,就像同样是人,也分男人女人,好人坏人。 7,曾老师的个人经验,其实跟使用强效广谱抗生素的效果是一样的,用酒精把所有菌都杀灭,这样的结果,长期来看不会有好处。 8,Nature文章只是给出了饮食,生活习惯的建议,非常值得介绍。而红肉,饮酒和吸烟等会导致结肠癌,其中红肉大概6%,饮酒约5%,但没有搞清楚机制,谨慎起见,饮酒不应该被推荐。 9,非常期待曾老师给出如下内容的参考资料: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吃大蒜、饮酒、喝醋的人,就可以归入这一类,他们的肠道很“干净”,基本处于“少菌”状态。 人体与微生物可以看作是处在一个大的生态系统种,它们之间不应该是相互杀死,应该是和谐共生,生态平衡。如果还走原来医疗的老路,把细菌赶尽杀绝,总有一天是两败俱伤,目前的重点是把菌和人之间的关系搞清楚,更好的了解她们,了解我们自己。 个人观点,希望跟曾老师探讨。 博主回复(2015-5-17 17:43) : 我非常高兴跟你探讨!科普不能成为“一言堂”,应该有行家、名家参与。说实话,我看过的肠道菌群与疾病相关的文献已经不少了,写过的博文也有好多篇,但我的很多理念和做法是“超前”的,也有些是“实验性”的(只局限于本人),教科书上肯定找不到,文献中有的有,有的没有。 我先提出一个理念,看你是否能接受,然后再跟你逐条探讨,你看好吗?我认为,细菌是“万恶之首”,炎症是“百病之源”,现在几乎所有不明病因的疾病(如代谢病、心血管病、自身免疫病、神经退行性疾病),都是有细菌脂多糖诱发的慢性低度炎症引起的,你同意吗? 段云峰 2015-5-18 07:39 谢谢曾老师回复。抱歉,我并不完全认同您的理念。 细菌与疾病的关系很奇妙,原来认为细菌致病,随着对人体微生物的认识,细菌对人的健康还有很多促进作用,人离不开细菌。不是有菌了会得病,而可能是菌的数量不合适致病,或者几种菌的数量没有配合好致病。自然界中,除了捕食关系,还有共生。 疾病的发生过程中有很多关键点,炎症只是其中一种,且细菌的致病产物不仅仅是脂多糖。的确,现在很多不明病因的疾病留给人很多的想像空间,但我认为不会都归因为细菌。如果是细菌引起的,那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抗生素啊,而多年的实践发现,抗生素的使用引起了很多副作用,有些还很严重。 博主回复(2015-5-18 09:22) : 不完全认同没关系,有的是时间,我会写专文逐条回答你的质疑。 陈惊海 2015-5-18 13:22 关于细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和两面性,我目前赞同 段云峰 2015-5-18 07:39 的观点。至于对付细菌,可不简单,决非抗菌素能使之就范的,更不是副作用的问题,而是人类对细菌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策。 博主回复(2015-5-18 23:51) : 关于细胞的用处,我谈到过两点:一是提供某些维生素,二是作为免疫原锻炼免疫系统,防止得哮喘病。请补充细菌乃至其他微生物对人体的益处。 陈惊海 2015-5-19 02:05 体内合成一氧化氮的另一个途径是通过 硝酸盐--亚硝酸盐--一氧化氮,其分解过程在口腔内由共生细菌完成。曾教授用酒精漱口,也会错杀有功之臣。得失永远是个难题呀。 Hezel, MP; Weitzberg, E (2013). The oral microbiome and nitric oxide homoeostasis. Oral Diseases doi:10.1111/odi.12157. 博主回复(2015-5-19 08:20) :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一年前写过两篇博文谈及,请参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77199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772188.html 博主回复(2015-5-19 05:59) : 食物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以由硝酸盐还原细菌转化成一氧化氮,但这种来源的一氧化氮不要也罢!为什么呢?因为太多的肠道硝酸盐还原菌可以合成一氧化氮,而且大量革兰氏阳性菌也可以用它们特有的bNOS合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浓度太高会有什么后果?你懂的! 早在一年前,我就曾发表多篇博文谈及口腔细菌对健康的危害( 如何解读“漱口水升高血压”? 口腔不卫生,风湿惹上身 可恶的牙病与牙周细菌 ),敬请参阅。 我暂不打算就以上每个问题逐一进行回答, 以后我会针对肠道细菌与健康的关系陆续发表系列文章,敬请关注。 今天我 仅针对肠道细菌与致癌风险做出一些评论,因为刚刚读到一篇最新文献,已经把我想说的话阐述得淋漓尽致。同时,肠道菌群的宏基因组测序数据也充分显示了肠道细菌与疾病(包括癌症)风险的相关性。 肠道细菌:少则有益,多则有害 首先要澄清一下我的观点。人需不需要微生物?我的回答是:当然需要!因为人生活在一个有菌的世界,而不是真空中,若人的免疫系统从不接触微生物,那就很难完成正常发育,这样会在成长过程中罹患过敏症。 其次,肠道细菌在肠道的定居或多或少会刺激免疫反应诱发炎症,一些分解人体不能利用的纤维素的细菌,可以合成短链脂肪酸(SCFA) (如产丁酸菌) 帮助消除炎症,并防止发胖,因而对人体是有益的。 不过,我仍然坚持“细菌越少越好”的观点,因为已有明确证据显示肠道细菌过多造成的微生态不平衡是导致炎症性肠病(IBD)、自身免疫病和肥胖的主因。 最近几年来,有关肠道细菌与肠癌发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明确。 肠道微生态——“菌膜” 现在通常将 微生物群落的集聚现象 用 “菌膜”或“生态膜”( biofilm)描述 ,而该群落的组成主要取决于食物的种类等环境因素。例如,有人对欧盟国家儿童与非洲布基纳法索儿童的肠道细菌组成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二者完全不同( Impact of diet in shaping gut microbiota revealed by a comparative study in children from Europe and rural Africa )。 由上图可见,非洲儿童的肠道细菌以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细菌为主,而欧盟儿童的肠道细菌则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细菌为主。目前对两大门类细菌的功能定位尚有争议,一种说法是拟杆菌为“瘦菌”,厚壁菌为“肥菌”( Geographical variation of human gut microbial composition )。 已经发现,肠癌的风险因细菌合成的代谢产物的增加而升高,而这个结局恰恰是通过微生物之间的“食物链” 实现的。我理解菌膜就相当于动植物中的食物链,同样存在复杂的蚕食、滋养关系。 菌膜与肠癌的代谢联系 5月7日在《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刚发表的一篇最新论文,详细介绍了菌膜与肠癌代谢联系的研究结果,只是暂时还看不到全文,但从要点、摘要和图示,可以大致窥见此文端倪。 本文的结论是:(1)肠道粘膜的菌膜改变癌症代谢;(2)在有菌膜的组织中N 1 , N 12 -二乙酰精胺含量显著升高;(3)菌膜可创造有利于大肠细胞致癌转化的条件;(4)全同位素代谢物组学证实了 N 1 , N 12 -二乙酰精胺 的代谢命运。 Short Article Switch to Standard View Metabolism Links Bacterial Biofilms and Colon Carcinogenesis Caroline H. Johnson 10 , Christine M. Dejea 10 , David Edler , Linh T. Hoang , Antonio F. Santidrian , Brunhilde H. Felding , Julijana Ivanisevic , Kevin Cho , Elizabeth C. Wick , Elizabeth M. Hechenbleikner , Winnie Uritboonthai , Laura Goetz , Robert A. Casero Jr. , Drew M. Pardoll , James R. White , Gary J. Patti , Cynthia L. Sears 11 , Gary Siuzdak 11 10 Co-first author 11 Co-senior author Publication stage: In Press Corrected Proof DOI: http://dx.doi.org/10.1016/j.cmet.2015.04.011 Summary Full Text Exp. Proc. Images/Data References Related Articles Comments To view the full text, please login as a subscribed user or purchase a subscription . Click here to view the full text on ScienceDirect. Graphical Abstract Highlights • Colonic mucosal biofilms alter the cancer metabolome • N 1 , N 12 -diacetylspermine was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in tissues with biofilms • Biofilms create conditions conducive to oncogenic transformation in colon cells • Global isotope metabolomics reveals the metabolite fate of N 1 , N 12 -diacetylspermine Summary Bacterial biofilms in the colon alter the host tissue microenvironment. A role for biofilms in colon cancer metabolism has been suggested but to date has not been evaluated. Using metabolomics, we investigated the metabolic influence that microbial biofilms have on colon tissues and the related occurrence of cancer. Patient-matched colon cancers and histologically normal tissues, with or without biofilms, were examined. We show the upregulation of polyamine metabolites in tissues from cancer hosts with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of N 1 , N 12 -diacetylspermine in both biofilm-positive cancer and normal tissues. Antibiotic treatment, which cleared biofilms, decreased N 1 , N 12 -diacetylspermine levels to those seen in biofilm-negative tissues, indicating that host cancer and bacterial biofilm structures contribute to the polyamine metabolite pool.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colonic mucosal biofilms alter the cancer metabolome to produce a regulator of cellular proliferation and colon cancer growth potentially affecting cance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以上研究得出的结论很清楚,有菌膜的肠粘膜 N 1 , N 12 -二乙酰精胺升高,而无菌膜(抗生素处理)的肠粘膜 N 1 , N 12 -二乙酰精胺降低。肠粘膜的菌膜可改变癌细胞代谢,从而合成细胞增殖与肠癌生长的调节剂,最终影响癌症的发展和演进。 硫酸还原菌可能是诱发 肠癌的“元凶” 回溯以往研究发现, N 1 , N 12 -二乙酰精胺早已作为肿瘤标志而成为多种肿瘤的诊断指标,但已有证据只能证明其促增殖特性,尚无法证明它 可以诱发肠癌 。不过,很早就已经发现,肠道中的硫化氢还原菌(SRB)合成的高浓度硫化氢可能是肠癌的诱因。 我在 “蓝带”中隐藏的长寿秘密 一文 中写道: 肠道产生的硫化氢可以直接损伤肠粘膜细胞DNA,并诱发肠癌( Mol Cancer Res-2007-Attene-Ramos-455-9.pdf )。那么,SRB在菌膜食物链中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呢? 如前所述, 拟杆菌与厚壁菌在 肠道中 几乎各 占“半壁江山”,而其中 的多形拟杆菌( 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 )对食物中的有机硫成分 “情有独钟 ”,它们合成的硫酸酯则为硫酸还原菌(如 D.piger )提供了紧缺的营养,使之在肠道中过度繁茂而大量合成硫化氢。 当硫化氢浓度较低时,可以促进抗氧化、代谢改善和细胞长寿。相反,若硫化氢浓度太高,就会诱发DNA损伤和基因突变,从而大大提高患肠癌的风险。因此,硫化氢也像一氧化氮一样是一把“双刃剑”。 临床证据表明,20%的大肠癌患者携带DNA错配修复缺陷,暗示高浓度硫化氢等致癌剂导致基因突变后,其大肠细胞因DNA修复功能缺陷无法抑制基因突变而造成癌变。 另外,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梭菌、、粪肠球菌、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炎症也是大肠癌发生的可能诱因( 521S10a.pdf )。 综上所述,有关肠癌诱发因素的轮廓已经初步显现出来:多形拟杆菌提供的硫酸酯促进了SRB的过度生长,从而大量释放硫化氢,导致DNA损伤和基因突变,于是细胞发生癌变。同时,菌膜的存在导致 N 1 , N 12 -二乙酰精胺合成, 加速肠癌的发展和转移。
个人分类: 期刊论文|5603 次阅读|2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