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植物病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疫情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对策建议(连载之四)
蒋高明 2020-7-13 08:33
疫情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对策建议(连载之四) 蒋高明 ( 四 ) 植物病害加剧 由于耕地退化,最近几年多地爆发了植物病害,涉及主粮、油料作物、蔬菜、果树、中草药等。以小麦为例,小麦苗期发黄,严重的出现根腐死苗,且有愈加严重之势,很多农民朋友都心急如焚。小麦茎基腐病已成为我国麦区常发病害。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 白穗 等症状。 该病在小麦主产区河南、山东、河北等省爆发较为频繁。 除了基部,小麦地上部也出现了植物病害。条锈病在我国西北和西南高海拔地区越夏。越夏区产生的夏孢子经风吹到广大麦区,成为秋苗的初浸染源。病菌可以随发病麦苗越冬。春季在越冬病麦苗上产生 夏孢子 ,可扩散造成再次侵染。细菌性条斑病分布在北京、山东、新疆、西藏等地,主要危害小麦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 叶鞘 、茎秆、颖片和籽粒。病部初现针尖大小的深绿色小斑点,后扩展为半透明水浸状的条斑,后变深褐色,常出现小颗粒状 细菌 脓。褐色条斑出现在叶片上,故称为细菌性条斑病。病斑出现在颖壳上的称黑颖。 就像人和动物会生病一样,植物也会生病。农业上,让植物生病的原因很多,除了病毒细菌的感染外,也会因营养元素缺乏或环境污染引起庄稼生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庄稼生长在健康的环境中,庄稼本身根繁叶茂,就基本不会生病,或者有点小病庄稼也能够依靠自身的 “ 免疫 ” 力量抵抗过去。 营养元素 的缺乏, 水分 的不足或过量,低温的 冻害 和高温的 灼病 , 肥料 、 农药 使用不合理,或 废水 、 废气 造成的 药害 、 毒害 等都能导致植物疾病。由生物引起 侵染性病害 有传染性, 病原体 多种,如 真菌 、 细菌 、 病毒 、 线虫 或 寄生性种子植物 等。 农 作物 和林木的病害若大面积发生,常使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遭受严重损失。有些患病 作物 还会引起人畜中毒。一些优质高产品种往往因病害严重而被淘汰。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除自然因素外,常与盲目开垦植被、过度猎取生物资源、工业污染以及农业措施不当等人为因素有关。在现代农业中,过度使用化学物质,造成耕地污染并引起生物多样性下降,长期使用农膜等也造成了病害流行。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1758 次阅读|0 个评论
煤污病菌-圆孢多臂菌Trichomerium gloeosporum的无性型
gamefungi 2017-8-7 21:04
The asexual morph of Trichomerium gloeosporum Hongsanan S, Tian Q, Hyde KD, Hu DM*. (2016) Mycosphere 7 (9), 1473–1479 Doi 10.5943/mycosphere/7/9/18 (可免费下载) 煤污病是植物常见的病害,经常在树叶子上看见一层像被烧煤的烟熏过了一样的黑灰,这种黑灰通常就是煤污病。本研究报道了一种煤污病菌-圆孢多臂菌的无性型。 Abstract: Trichomerium species are sooty molds that develop superficially on the host surface. There is little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data for the genus. The asexual morphs of Trichomerium have been poorly studied, with also lack molecular data. Several researchers have noted that Tripospermum is possibly the asexual morph of Trichomerium species. In this study, we collected Trichomerium like taxa from leaves in northern Thailand. The sexual structures found on the specimen were identified as Trichomerium gloeosporum , and Tripospermum like conidia were also associated with the sexual morph. Cultures were obtained from single Tripospermum like conidia and sequenced. Phylogenetic analyses generated from maximum likelihood and Bayesian analyses of combined LSU and ITS sequence data demonstrate that our strains isolated from Tripospermum _like conidia clustered with strains of T. gloeosporum with high statistical support. A description of the asexual morph of T. gloeosporum with molecular data is provided.
个人分类: 研究简报Mycological Study|46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警惕人为的植物病害
热度 3 蒋高明 2015-6-20 21:24
警惕人为的植物病害 蒋高明 人类采取与自然对抗的办法,过度使用化学物质,降低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人为病害的发生。在山东农村,我们发现花生疯长烂秧病(花生仅生秧苗不坐果、花生烂秧)和 “ 胖蒜 ” (一层层长皮而不结蒜瓣)现象,农民们对此不了解原因,从植物生理生态学的常识来判断,这肯定是植物生长环境改变造成的。花生白菌病、 “ 胖蒜 ” ,以及蔬菜大棚的蔬菜病,都是人为制造的植物病害。 先来看花生白菌病。在现场我们发现 , 花生根部发病,出现较为严重的白菌丝,已近成熟的荚果腐烂,甚是可惜。面对该病,农民一脸困惑,他们拿着死秧的花生到我们的生态定位站询问原因。一些农药贩子趁机卖农药,告诉农民需要喷洒一种治霉菌的农药。山东平邑县蒋家庄农民蒋文炳按照他们提供的信息购买了农药,还担心农药进入不了根部,采取了灌根的办法。但农药使用后一点效果也没有,花生照样死去。 根据我们掌握的生态学知识,就可以给花生白菌病一个合理的解释。所有生病的花生都采用同样的模式,农民为图省事,将花生种植在地膜下,在地膜里浇灌了农药,一次性使用了化肥,喷洒了除草剂。保温、保湿、除草等多种 “ 好处 ” ,带来的是花生秧苗的迅速生长,为了防止徒长,农民们再往秧苗上喷洒矮壮素。生病的原因与植物生长环境恶化有极大关系。覆盖农膜在刚播种后的干旱时期有好处,能够保温保湿,然而进入高温的雨季后,上述优点变成明显的缺陷。 在农膜之下, 土壤吸收的 热量无法释放,水分运动受阻,在加上农民早期施加的农药和化肥胁迫,花生遭遇了一种高温、高湿、微毒的典型生理逆境。在这样的环境下,真菌得以滋生,植物生病了。 这是一种典型的 “ 懒人农业 ” , 既省事又高产。该模式实施了二十多年,一直被农民欢迎,花生产量也较传统的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农药残留高,农膜无法降解,对于这些农民均不关心,反正他们自己不吃。然而,今天又出现的严重的疯长烂秧和白菌病,花生大减产,农民就着急了。 目前留守农村种地的是老人和妇女,面对他们辛苦劳动眼看就要到手的果实被白菌和害虫 ( 收获期金龟甲幼虫将会危害花生,农民被迫提前收获 ) 夺走,笔者研究团队很替她们着急。农民前期因偷懒酿成后期手脚忙乱和花生大减产,这是他们意料不到的。遗憾的是,农民们至今不知道病因,依然让那些农药贩子们忽悠,每年花钱买农药,每年导致花生重复得这种病。 再来看 “ 胖蒜问题 ” ,每年春天收获大蒜的季节,农民们都向我反映他们种的大蒜为什么没有 “ 米 ” ?即不结蒜瓣,外观上看大蒜个头很大,其实是空的,农民管这种蒜叫 “ 胖蒜 ” 。山东一带大蒜个别主产区, “ 胖蒜 ” 出现的几率达 1/3 到 50%, 严重的地段全部都是。蒜农的地里出现 “ 胖蒜 ” 后,连种地成本 (2000 元左右 ) 都收不回来。 “ 胖蒜 ” 的出现说明中国耕地质量下降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连续 30 年来,农民只施加化肥不用有机肥,并在种植大蒜以后将除草剂、剧毒农药都施加在地里,并蒙上一层塑料膜。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植物怎么能不生病呢? 农民那些 “ 胖蒜 ” 怎么处理?聪明点的农民早发现后,提前起刨,卖给收鲜蒜的蔬菜贩子;收的鲜蒜干什么?卖到蒜蓉加工厂了。城里人吃的蒜蓉许多是用各色蒜皮制作的,干物质很少,那些含农药、除草剂的 “ 胖蒜 ” 就这样找到了出路。但蒜的辣度不够怎么办?天知道会不会加人工合成的大蒜素呢?辣椒素是能够人工合成的。当大量的 “ 胖蒜 ” 上市,供大于求时,大蒜贩子就拒绝再收 “ 胖蒜 ” 了。据说周围一个村庄 “ 胖蒜 ” 太多了,大蒜贩子拒绝上地收购,该村蒜农损失惨重。 人类采取温室技术,反季节生产蔬菜,已经造成大部分庄稼尤其蔬菜的病害。最著名的温室大棚病,即由高温高湿和静风环境引起。 从根本上讲,反季节设施改变了蔬菜的生物学本性,也正因为如此,反季节蔬菜在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反季节蔬菜要想成功,首先得改良蔬菜生长的微环境,常规做法是将塑料膜笼罩在耕地上。塑料膜造成的阳光温室在提高了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同时,也打破了害虫的休眠规律;由于温室大棚内温度、湿度较高,且常年不通风,病害滋生异常严重;相应地,土壤线虫和有害微生物也因此活跃起来,造成了大棚蔬菜特有的病虫害。 温室大棚内连续种植相同的蔬菜,会出现产量明显下降,这在园艺学上称为 “ 连作障碍 ” 。为减少损失,菜农们常常借助大化肥弥补生长不足。且大多数农民相信 “ 多施肥,多产出 ” ,化肥添加量常常高达推荐量的 2~5 倍。大化肥的使用除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外,更严重的是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这是因为塑料大棚内风吹不着,雨淋不到,化肥 “ 冲不走、流不去、分解不掉 ” ,迫使其垂直下渗,对地下水的污染就不可避免。常年使用大化肥生产反季节蔬菜的华北某地, 80 米 以下地下水的硝酸盐含量超过美国标准的 10 倍。近年来,反季节蔬菜主产区农民癌症发病率大幅度提高就跟大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不无关系。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4354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