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纳米颗粒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双电子氧化还原反应:提升水系锌/锰电池性能
nanomicrolett 2020-7-31 14:23
High-Performance Aqueous Zinc-Manganese Battery with Reversible Mn 2+ /Mn 4+ Double Redox Achieved by Carbon Coated MnO x Nanoparticles Jingdong Huang, Jing Zeng, Kunjie Zhu, Ruizhi Zhang*,Jun Liu* Nano‑Micro Lett.(2020) 12:110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0-00445-x 本文亮点 1. 碳包覆的MnO x 纳米颗粒 作为水系锌/锰电池的正极材料实现了可逆的Mn 2+ /Mn 4+ 双电子氧化还原反应 。 2. 配合含锰电解液,MnO x 正极材料表现出 超高的能量密度 以及 超长的循环寿命 。 3. 本文通过电化学分析以及材料表征详细地讨论了MnO x 电极的 电化学反应机理 。 研究背景 锰氧化物是水系锌离子电池的理想正极材料,但是目前大部分锰基正极材料只能实现可逆的单电子氧化还原反应(Mn 3+ /Mn 4+ ),提供的储能容量较低,无法满足便携式以及大型固定式储能系统的需求。因此,开发基于可逆Mn 2+ /Mn 4+ 双电子氧化还原反应的锰基储能材料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内容简介 中南大学刘军教授等将碳包覆的MnO x 纳米颗粒用作水系锌/锰电池的正极材料实现了超高的比容量以及超长的循环寿命。在200 mA/g的电流密度下,碳包覆MnO x 正极在经过75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达到了714.7 mAh/g;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该正极可以充放电循环1500次。并对该电极材料电化学反应过程进行了详细地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实现了Mn 2+ /Mn 4+ 双电子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过程中,碳包覆的MnO x 纳米颗粒以及电解液中的Mn 2+ 会被电化学氧化生成低结晶度的Birnessite型MnO 2 ;在放电过程中低结晶度的Birnessite型MnO 2 先转变为单斜相MnOOH以及尖晶石相ZnMn 2 O 4 ,在进一步放电后两种中间相都被还原为Mn 2+ 溶解到电解液中。可逆的Mn 2+ /Mn 4+ 双电子氧化还原反应为开发低成本、高能量密度的可充电水系电池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图文导读 I 材料结构表征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α-MnO 2 ,而后将α-MnO 2 碳热还原合成了碳包覆的MnO x 纳米颗粒,根据煅烧时间不同分别标记为:MnO x -1,MnO x -2或MnO x -3。如图1b所示,碳热还原得到的产物的衍射峰与MnO 2 以及MnO的标准PDF卡片非常匹配,表明其为两相复合材料。同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随着在氩气气氛中煅烧时间的增加,碳热还原产物中MnO的比例逐渐增加而MnO 2 的比例则逐渐减少。为了进一步分析MnO x 中的锰元素的存在状态,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如图1c所示。碳包覆的MnO x 纳米颗粒的Mn 2p高分辨率XPS光谱显示了四个峰,分别对应于Mn 2+ 和Mn 4+ 。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碳包覆的MnO x 纳米颗粒中含有MnO 2 和MnO。在MnO x -1、MnO x -2和MnO x -3中,Mn 2+ 的比例分别约为64.1%,71.4%和79.3%。采用拉曼光谱对碳包覆的MnO x 纳米颗粒进一步分析,结果如图1e所示。位于1332和1586 cm −1 处的宽峰可以分别归因于碳的D峰和G峰,其中D峰的强度较高表明样品中的碳缺陷较多。 图1.(a)Zn/MnO x 电池反应机理示意图;(b)MnO x 的XRD谱图,(c,d)C 1s 和Fe 2p的XPS谱图;(e)MnO x 和α-MnO 2 的拉曼谱图。 如图2a 所示。透射电子显微镜图片显示合成的α-MnO 2 前驱体具有均匀的棒状形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图像(图2b)显示其相邻晶面的面间距为0.49 nm,对应于α-MnO 2 的(200)晶面。由α-MnO 2 前驱体碳热还原得到的碳包覆MnO x 纳米颗粒的形貌如图2c所示。透射电子显微镜图片显示大部分的MnO x 纳米颗粒分散在碳材料中,其颗粒大小约为50 nm左右,但也存在较大的颗粒。较为细小的粒径可以使MnO x 纳米颗粒与电解液形成更好的接触,从而利于离子的迁移。同时,包覆的碳材料为电子迁移建立了良好的导电网络。从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图像(图2d,e)可以看出MnO x 中含有两套晶格条纹,其相邻晶面的面间距分别为0.24和0.22 nm,分别对应于MnO 2 的(100)平面和MnO的(200)平面,同时可以看出MnO分布在MnO 2 的外层。MnO x 的的局部元素面分布图像同样表明了细小的MnO x 纳米颗粒良好的分布于碳包覆材料中。 图2. (a)α-MnO 2 的TEM图,(b)HRTEM图;(c)MnO x -2的TEM图,(d,e)HRTEM图,(f)元素分布图。 II 电化学性能表征 对于MnO x -2电极,由于Mn 2+ 的电化学氧化,其初始充电容量仅为156.3 mAh/g,在经过75次充放电循环后,MnO x -2电极的比容量达到了714.7 mAh/g(基于正极材料初始质量计算)。应注意到MnO 2 发生Mn 4+ /Mn 3+ 和Mn 4+ /Mn 2+ 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容量分别为308 mAh/g和616 mAh/g,而MnO x -2达到如此高的容量,表明MnO x -2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可能是基于可逆Mn 2+ /Mn 4+ 反应的双电子氧化还原反应。但是MnO x -2的容量超过了理论容量,其原因可以归结于电解液中Mn 2+ 的添加,电解质中添加的Mn 2+ 也会被氧化为锰氧化物从而参与后续的充放电过程。另外,MnO x -2正极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发生比容量逐渐增加的情况。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MnO x 中原本电化学惰性的MnO在充电过程中被不断地氧化为具有电化学活性的锰氧化物,进而参与后续的充放电反应,使参与电化学反应的活性物质逐渐增加,从而使MnO x -2正极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比容量逐渐增加。如图3b所示,MnO x -2电极具有超高能量密度。在500 mA/g的电流密度下,该电极表现出高达845.1 Wh/kg的能量密度。此外,电化学性能测试还对两种电极材料的倍率性能进行了对比。如图3c所示,在经过10次循环后,MnO x -2电极在电流为0.1 A/g时比容量为844.5 mAh/g。当电流从0.1 A/g逐步增加到1.5 A/g时,MnO x -2电极的比容量分别为844.5、783.6、551.1、226.8、114.8和59.7 mAh/g,并且当电流再次减少到0.2 A/g时,其比容量恢复为863 mAh/g。如图3d所示,与α-MnO 2 相比,MnO x -2电极的能量密度(1158 Wh/kg)和功率密度(1212 W/kg)都要更优。当MnO x -2以1 A/g的电流密度进行充放电时,可以循环高达1500次,并且比容量保持在133.3 mAh/g(图3e)。 图3. MnO x -2和α-MnO 2 的电化学性能(a)0.2 A/g电流密度下的容量对比图,(b)0.5 A/g电流密度下的能量密度对比图,(c)倍率性能图,(d)能量比较图,(e)长循环性能对比图。 III 电化学反应机理 如图4a所示,当电极放电至1.28 V时,纳米片阵列覆盖电极表面;但是,当电极处于完全放电状态时(图4b),电极表面被片状产物覆盖;当电极再次充电至1.55 V(图4c)时,纳米片阵列又再次生成。并且,在进一步充电之后,在完全充电状态下,更多的纳米片被覆盖在电极表面上(图4d)。在充电过程中原位形成的纳米片状结构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这可以促进电子传输并缩短离子扩散距离。图4e,f显示了在不同状态下电极的元素能谱图。在完全充电状态下,电极被纳米片覆盖,并且Mn和O元素分布在纳米片上,并且几乎没有Zn元素。相反,在完全放电状态下,Zn元素主要分布在片状物质上,而Mn元素也存在于电极上,这是可能由于电极中存在未被氧化的MnO所致。 图4.(a-d)MnO x -2在不同状态下的非原位SEM图,(e,f)元素分布图。 MnO x 电极在不同充放电状态下的非原位X射线衍射图如图5a所示。MnO x 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化学机理较为复杂。首先,在完全放电状态(0.80 V),电极的X射线衍射峰对应Zn 4 SO 4 (OH) 6 ·5H 2 O相;在进一步充电至1.55 V时,从XRD中可以观察到尖晶石相ZnMn 2 O 4 和单斜相MnOOH的出现。但是完全充电状态(1.80 V),两种中间相ZnMn 2 O 4 和MnOOH都转变为Birnessite型MnO 2 。当电极再次放电至1.28 V时,尖晶石相ZnMn 2 O 4 和单斜相MnOOH的衍射峰再次出现在XRD谱图中;而在再次放电至完全放电状态时,从XRD谱图中可以看到Zn 4 SO 4 (OH) 6 ·5H 2 O的再次生成。X射线光电子能谱进一步分析了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变化,如图5b,c所示。Mn-O键和Mn 3s峰的强度在充电过程中都会增加,而在随后的放电过程中这种趋势会逆转。如图5d所示,我们还通过ICP-OES分析了不同阶段电解液中Mn和S元素的摩尔比,以更有力地证明Mn 2+ /Mn 4+ 双电子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极被充电至1.55 V时,电解液中Mn和S元素的摩尔比大幅下降,证明了Mn 2+ 离子被氧化为单斜相MnOOH和尖晶石相ZnMn 2 O 4 ,在随后的充电过程中,单斜相MnOOH和尖晶石相ZnMn2O4被进一步氧化为Birnessite型氧化锰导致电解液中Mn 2+ 离子浓度进一步小幅下降。而在放电过程中,电解液中Mn和S元素的摩尔比的回升,证明了单斜相MnOOH和尖晶石相ZnMn 2 O 4 的溶解,使电解液中的Mn 2+ 离子浓度大幅增加。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了锰氧化物的沉积和溶解。 图5.(a)MnO x -2在第三次循环过程中的非原位XRD谱图,(b,c)MnO x -2在不同状态下的O 1s、Mn 3s以及Zn 3p的XPS光谱;(d)Zn/MnO x -2电池在不同状态下电解液中的Mn/S的摩尔比。 最后,采用循环伏安法(CV)对两个材料进行电化学分析。图6a所示为 α-MnO 2 电极在0.1 mV/s的扫描速率下的CV曲线。α-MnO 2 的CV曲线与大部分MnO 2 的CV曲线类似,其开路电压较高为1.36 V,在首次阴极扫描过程中出现了还原峰,在后续的阳极扫描中只有一个氧化峰。有趣的是,碳包覆的MnO x 正极材料的开路电压很低,表明其处于放电状态。在首次阳极扫描中,在1.53和1.55V处出现两个非常尖锐的氧化峰(图6b),这与Mn 2+ 被氧化成Mn 4+ 有关。在后续的扫描过程中,位于1.23和1.38 V处的两个还原峰表明材料中的Mn 4+ 被还原。从CV曲线的对比,可以发现碳包覆的MnO x 纳米颗粒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MnO x 电极的过电位间隙小于α-MnO 2 正极的过电位间隙。 (2)MnO x 正极的氧化还原峰的更为尖锐,表明该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活性更高。 (3)循环后,α-MnO 2 正极的极化程度明显增加,而MnO x 正极在循环过程中极化程度没有明显增加。 结合相关文献的分析,MnO x 的较高的反应性和较小的极化可能是由于原位生成的Birnessite型MnO 2 的低结晶度以及锰空位引起的。 图6. (a)α-MnO 2 的CV曲线图,(b)MnO x -2的CV曲线图;(c)MnO x -2在首次循环过程中的非原位XRD谱图;(d)MnO x -2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的CV曲线图。 作者简介 刘军 本文通讯作者 中南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主要研究领域 从事微纳米高精度3D打印设备、软硬件系统及其在微纳复合材料制造方面的前沿基础性研究和相关应用研究。 ▍ 主要研究成果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在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Nano Energy,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Nanoscale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 ▍ 个人主页: http://mse.csu.edu.cn/bk/?id=Liu%20Jun 撰稿: 原文作者 编辑:《纳微快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Nano-Micro Letters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最新高水平科研成果与评论文章及快讯,在Springer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可免费获取全文,欢迎关注和投稿。 E-mail: editorial_office@nmletters.org Tel: 86-21-34207624
77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利用纳米TiC颗粒同时提高6系变形铝合金的力学强度和耐蚀性
draw 2020-5-23 08:34
变形铝合金应用广泛,不同应用场景要求的服役性能不同。应用在交通运输、海洋工程等领域的铝合金,如5系和6系铝合金,不仅要求强韧性,其耐蚀性也十分重要。以往强韧化研究很少关注强韧化方法对耐蚀性的影响,常常导致耐蚀性下降。而我们的研究目标是同时提高强韧性和耐蚀性。 我们以6061变形铝合金为研究对象,熔炼过程中加入少量原位内生TiC纳米颗粒中间合金,铸锭经均匀化热处理后冷轧70%,再固溶时效(T6)热处理。添加纳米TiC能细化晶粒,T6态的晶粒尺寸减小50%以上。室温拉伸试验显示少量纳米TiC即能提高铝合金的屈服和抗拉强度,并保持延伸率基本不变,如表1所示。 表1. 添加少量纳米TiC颗粒与无添加的6061合金T6处理后的室温拉伸性能。 抗拉强度,MPa 断裂应变,% 6061 288 18.6 +纳米TiC 315 18.4 纳米TiC对变形铝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是我们的研究重点,为了比较,我们制备了添加相同含量TiB 2 纳米颗粒的6061合金。加速腐蚀试验(HCl+NaCl溶液浸泡24小时)显示,与基体合金相比,加入TiC纳米颗粒后晶间腐蚀明显减轻,最大腐蚀深度较小。而加入TiB 2 纳米颗粒则显著加剧了晶间腐蚀,大幅增加了最大腐蚀深度,如图1所示。电极化曲线也表明纳米TiC提高耐蚀性,而TiB 2 降低耐蚀性。 添加纳米TiC使6061铝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由8.26下降到2.6μA/cm 2 。 纳米颗粒对耐蚀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晶界腐蚀速率不同导致了耐蚀性的变化。通过微观组织观察和XPS表征,我们提出了不同纳米颗粒对铝合金板材腐蚀行为的影响原因 。 TiC纳米颗粒细化 晶粒 并 主要 分布在晶粒内部,减少了晶界第二相数量,降低了晶间腐蚀速率,因而提高耐蚀性。而TiB 2 纳米颗粒虽然同样细化 晶粒 ,但 主要 分布在晶界,极大地提高了晶间腐蚀速率,从而导致耐蚀性下降。 图1. 加速腐蚀试验后的试样截面显示腐蚀深度:(a)6061,(b)添加纳米TiC,(c)添加TiB 2 。 图2. 三种合金的晶粒组织和晶界第二相照片。(a)6061,(b)添加纳米TiC,(c)添加TiB 2 。 铝合金常用孕育剂细化晶粒,常用孕育剂如Al-Ti-B(有效成分是Al 3 Ti和TiB 2 颗粒),Al-Ti-C(有效成分是Al 3 Ti和TiC颗粒)。我们的研究表明选用孕育剂时需要考虑其中颗粒对铝合金性能的影响。对于6系铝合金轧制,纳米TiC在细化晶粒的同时减缓晶间腐蚀,提高耐蚀性;而TiB 2 加剧晶间腐蚀,降低耐蚀性。材料科学与工程微信公众号也报道了我们的结果( 链接 )。 相关论文: 1. Geng R, Qiu F, Zhao Q-L, Gao Y-Y, Jiang Q-C. Effects of nanosized TiCp on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tensile properties of an Al-Mg-Si alloy during cold rolling. Mater Sci Eng A. 2019;743:98–105. https://doi.org/10.1016/j.msea.2018.11.078 2. Geng R, Jia S-Q, Qiu F, Zhao Q-L, Jiang Q-C. Effects of nanosized TiC and TiB2 particles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Al-Mg-Si alloy. Corros Sci. 2020;167:108479. https://doi.org/10.1016/j.corsci.2020.108479
298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北大学&斯坦福大学:纳米CuS体系促进深层肿瘤光热治疗
nanomicrolett 2020-3-18 21:38
Deep-Tissue Photothermal Therapy Using Laser Illumination at NIR-IIa Window Xunzhi Wu, Yongkuan Suo, Hui Shi, Ruiqi Liu, Fengxia Wu, Tingzhong Wang,Lina Ma, Hongguang Liu*, Zhen Cheng* Nano-Micro Lett.(2020)12:38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19-0378-6 本文亮点 1 合成了在808 nm和1275 nm处具有相近吸收值的 聚乙二醇包裹的硫化铜纳米颗粒 ,并对比了这两种激光在深层组织光热治疗方面的能力。 2 使用5 mm猪肉组织遮挡肿瘤组织以模拟深层组织环境时,1275 nm激光较808 nm激光展现出更为卓越的肿瘤光热治疗效果。 研究背景 肿瘤的光热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与传统的治疗方式相比,光热治疗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精确的时空选择性,在肿瘤治疗中表现出优异的效果。但由于激光穿透人体组织深度有限,目前光热治疗难以对位于组织深层的肿瘤开展有效治疗。为了进一步促进光热治疗的临床转化,特别是治疗位于组织深层的肿瘤,提高激光的组织穿透深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内容简介 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分子医学研究所刘弘光教授课题组合成了在808 nm和1275 nm处具有相近吸收值的聚乙二醇包裹的硫化铜纳米颗粒(CuS-PEG NPs),以此为平台,对比了808 nm和1275 nm激光在深层组织光热治疗方面的能力。 在对比实验中,1275 nm激光较808 nm激光展现出更高的组织穿透比率,更高的深层组织升温能力以及更有效的深层组织肿瘤杀伤能力。 通过鼠尾静脉注射CuS-PEG NPs后开展的光热治疗实验验证了1275 nm激光应用于光热治疗的可行性。 图文导读 I CuS NPs及CuS-PEG NPs的合成与表征 合成了CuS NPs并进一步在表面连接PEG。连接前后纳米颗粒水合粒径增大19 nm,表面电位增大14 mV。CuS-PEG NPs在血清中稳定性较好,7天内水合粒径未发生显著变化。在测试浓度范围内,CuS-PEG NPs的光声信号强度与其浓度成正比。CuS-PEG NPs在808 nm和1275 nm处的吸收值较为接近。 图1(a)CuS NPs的水合粒径与透射电镜图;(b)CuS-PEG NPs的水合粒径与透射电镜图;(c)CuSNPs连接PEG前后表面电位变化;(d)CuS-PEG NPs血清稳定性分析;(e)CuS-PEG NPs光声信号强度与其浓度的关系;(f)CuS-PEG NPs的吸收光谱图。 II 808 nm和1275 nm激光的体外组织穿透能力对比 首先对比了两种激光对于不同厚度猪肉组织的穿透能力。在不同厚度猪肉组织遮挡下,1275 nm激光的穿透比率均高于808 nm激光。随后,通过两种激光照射组织升温,反应组织对于两种激光的散射效应的差异。组织对于1275 nm激光的散射效应较808 nm激光更低。 图2 (a)808 nm和1275 nm激光穿透不同厚度猪肉组织后的剩余激光强度比例;(b)两种激光照射猪肉块组织后的热像图;(c)猪肉块矢状面和水平面上温度高于某一值的相对面积。 III 两种激光的深层组织升温能力对比 相同功率密度的两种激光照射对应浓度的CuS-PEGNPs溶液,CuS-PEGNPs的升温幅度较为接近。而在覆盖不同厚度猪肉组织以模拟深层环境后,1275nm激光组溶液升温显著高于808nm激光组。 图3 (a)无组织遮挡,不同激光条件照射时CuS-PEG NPs的升温曲线;(b)不同厚度组织遮挡,不同激光条件照射时CuS-PEGNPs溶液的升温曲线。 IV 两种激光的体外细胞杀伤能力对比 4T-1细胞铺板于96孔板,设置不同条件组别,测试了两种激光对于细胞的杀伤能力。实验结束后通过MTT法测量细胞活力,通过Hoechst 33342和PI双染观察细胞状态。1275 nm激光较808 nm激光显示出更强的深层细胞杀伤能力。 图4 (a)不同厚度猪肉组织遮挡的体外细胞光热实验MTT结果;(b)细胞光热实验后Hoechst-PI荧光双染结果。 V 两种激光的体内肿瘤杀伤能力对比 通过皮下接种4T-1细胞,构建荷瘤鼠模型。瘤内注射CuS-PEGNPs或PBS,覆盖5 mm厚猪肉组织,随后照射两种激光。实验结束时记录小鼠全身热像图,并在接下来的16天内持续记录小鼠全身图像、肿瘤体积以及体重。第16天时,记录肿瘤重量。瘤内注射CuS-PEGNPs并照射1275nm激光组显示出良好的肿瘤光热治疗效果,而808nm激光并未能有效杀死肿瘤组织。 图5 (a)光热治疗结束时不同组小鼠全身热像图;(b)光热治疗前后小鼠全身图像;(c)光热治疗结束后肿瘤相对体积变化曲线;(d)光热治疗结束第16天肿瘤相重量;(e)光热治疗结束后小鼠体重变化曲线。 作者简介 吴训智 本文第一作者 东北大学 ▍ 主要研究领域 光热治疗, 分子影像 。 ▍ Email: xzavierwalker@foxmail.com 刘弘光 本文通讯作者 东北大学 ▍ 主要研究领域 分子显像, 分子探针, 肿瘤放射靶向治疗 。 ▍ Email: simonliu@mail.neu.edu.cn 程震 本文通讯作者 斯坦福大学 ▍ 主要研究领域 分子 影像, 生物纳米技术, 药物开发 。 ▍ Email: zcheng@stanford.edu 撰稿:原文作者 编辑:《纳微快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Nano-Micro Letters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最新高水平科研成果与评论文章及快讯,在Springer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可免费获取全文,欢迎关注和投稿。 E-mail: editorial_office@nmletters.org Tel: 86-21-34207624
6909 次阅读|0 个评论
更新!高被引用文章(二)
nanomicrolett 2019-4-30 10:48
高倍引用文章单元 将介绍 Nano-Micro Letters 的6篇高被引论文( 根据Webof Science数据库统计,引用次数达到学术领域前1% )。其中3篇Review和3篇Article。 本文将介绍最新高被引研究论文1篇,后续文章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阅读和下载(免费)。 👉上一篇链接: NML集锦 | 更新!高被引用文章(一) 2 TWO ▎ 新型Co3O4纳米颗粒/氮掺杂碳复合材料:优异析氧反应催化活性 (👈点击阅读更多) ARTICLE Novel Co3O4Nanoparticles/Nitrogen-Doped Carbon Composites with Extraordinary Catalytic Activity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OER) Xiaobing Yang, Jintang Li, Xuetao Luo,et al. Nano-MicroLett. (2018) 10: 15.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17-0170-4 内容简介 耐用、高效、低成本、环保型 析氧反应电催化剂 是可再生能源技术商业化应用的重要前提之一。 Co基材料 (如Co 3 O 4 )在替代贵金属基催化剂中具有良好前景。而Co 3 O 4 与碳材料复合后,可有效解决其电导率低的问题。尽管如此,传统Co 3 O 4 /C复合材料制备方法难以实现对材料尺寸、形貌及结构的调控,从而影响催化活性位点的数量。 厦门大学罗学涛教授课题组 利用简便的 热解法制备了不同结构的Co 3 O 4 纳米颗粒/氮掺杂碳复合材料(Co 3 O 4 /NPC) 。通过ZIF-67金属-无机框架前驱体形貌的设计,可有效实现结构调控。 析氧反应催化测试结果表明,以花簇状ZIF-67作为前驱体制备的Co 3 O 4 /NPC复合材料,其催化活性优于以菱形十二面体和空心球状ZIF-67为前驱体制备的Co 3 O 4 /NPC材料。前者过电位较小(0.3 V)、起始电位低(1.41 V)、Tafel斜率较小(83 mV/dec),同时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10 h后OER活性仍保持在94%)。 图文导读 1 ZIF-67合成过程示意图 使用CoSO 4 ·7H 2 O作为金属源,硫酸根离子加速ZIF-67成核,从而使多个多面体相互嵌入形成花簇状ZIF-67粒子。 以PVP为模板,甲醇为溶剂,2-甲基咪唑通过氢键与PVP分子链结合。配体与模板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迫使ZIF-67沿链增长,形成片状ZIF-67,然后堆积形成空心球。 2 M -Co 3 O 4 /NPC结构示意图 3 材料性能表征 M-ZIF-67,H-ZIF-67和T-ZIF-67的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I,M-ZIF-67的N 2 吸附数量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压力急剧增加,表明花状颗粒有微孔。此外,在等温线的尾部(相对高的压力),吸收迅速增加,表明有大量的中孔。 作者简介 主要研究方向: ① 低成本多晶硅冶金法制备;② MOF基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③高岭土深加工技术。 个人主页: http://cm.xmu.edu.cn/89/f3/c12303a231923/page.htm 关于我们 Nano-Micro Letters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最新高水平科研成果与评论文章及快讯,在Springer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可免费获取全文,欢迎关注和投稿。 E-mail: editorial_office@nmletters.org Tel: 86-21-34207624
27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超灵敏无酶葡萄糖传感器:基于MOF衍生物的CuNi/C纳米片阵列
nanomicrolett 2019-4-16 19:46
内容简介 双金属催化剂具有低成本、高活性、优异的导热/导电性、制备方法简单等优点,在无酶葡萄糖传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哈尔滨工业大学王炎教授 课题组最近发表了题为「 A CuNi/C Nanosheet Array Based on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Derivate as a Supersensitive Non-Enzymatic Glucose Sensor 」的研究论文。 此工作通过在Ni基金属-有机框架(MOF)衍生物表面沉积Cu纳米颗粒,开发了一种自支撑CuNi/C电极,用于无酶葡萄糖传感。Cu纳米颗粒的沉积可改变MOF衍生物薄膜的阵列结构,从而显著增强电化学活性。 电化学测试表明这种CuNi/C纳米片阵列电极对葡萄糖的传感灵敏度高达17.12 mA mM −1 cm −2 ,检测极限低至66.67 nM,同时具有更宽的线性范围(0.20-2.72 mM)。此外,这种传感器还具有良好的回收性、可重复性、以及性能稳定性,在葡萄糖传感实际应用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前景。 图文导读 ▶图1制备CuNi/C电极的示意图。 ▶图2不同Cu沉积时间制备的CuNi/C电极的SEM图像:a)5 s,b)10 s,c)20 s,d)50 s和e)100 s。左上角显示相应的高分辨率图像,f)为c)的EDS图。 ▶图3从不同Cu沉积时间获得的CuNi/C的安培响应,细节显示在0.54 V下,将20 μM葡萄糖连续添加到0.1 MNaOH中。 ▶图4CuNi/C电极的XRD图。 ▶图5a)在0.1 M NaOH中活化的CuNi/C电极中通过CV进行60个循环。b)在0.1 M NaOH和0.1M NaOH+0.4 mM葡萄糖中的活化电极的CV图。用Pt箔作为对电极,Ag /AgCl作为参比电极,在三电极系统中进行CV测量。扫描速率为20mV s -1 。 ▶图6在连续添加8 μM葡萄糖的情况下,不同的电势对CuNi/C电极安培响应的影响。b)在0.54 V条件下连续添加葡萄糖时CuNi/C电极的安培响应。左上方插图显示安培响应对低葡萄糖浓度的部分放大。c)响应电流密度相对于葡萄糖浓度的相应标准曲线。d)在0.54 V条件下在0.1 M NaOH中添加0.1 mM葡萄糖,5 μM DA,5 μM AA,5 μM UA,5 μM对乙酰氨基酚,5 μM果糖,5 μM蔗糖,5 μM叶酸和5 μM L-半胱氨酸,对CuNi/C电极进行干扰测试。 文章信息 文章发表于 Nano-Micro Letters 期刊 2018 年第 10 卷第 2 期,详情请阅读全文,可免费下载。本文在期刊微信 (nanomicroletters)、微博 (纳微快报NML)、科学网博客、Facebook、Twitter等媒体推出,请多关注。以往微信推文可参看网站(http://nmsci.cn) Cite as: Li Zhang, Chen Ye, Xu Li, Yaru Ding, Hongbo Liang, Guangyu Zhao, Yan Wang.A CuNi/C Nanosheet Array Based on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Derivate as a Supersensitive Non-Enzymatic Glucose Sensor.Nano-Micro Lett. (2018) 10: 28.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17-0178-9 关键词: 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纳米颗粒,纳米片阵列,自支撑电极,Cu-Ni双金属催化剂 长按/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全文 通讯作者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化学部和药物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瑞典隆德大学分析化学系等机构工作,从事色谱类分析方法及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电分析、酶的直接电化学研究等。 Email :wangy_msn@hit.edu.cn 主页 : http://homepage.hit.edu.cn/wangyan 主要研究领域 : 先进功能材料制备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纳米材料用于环境污染物处理;电催化材料等。 欢迎关注和投稿 Nano-Micro Letters 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最新高水平科研成果与评论文章及快讯,在 Springer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已被SCI、Scopus、DOAJ、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收录。 最新影响因子为4.849,JCR学科分区在材料学科和物理学科均居Q1区。2014年和2016年该刊连续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2015年和2016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期刊执行严格的同行评议,提供英文润色、图片精修、封面图片设计等服务。出版周期1-2个月左右,高水平论文可加快出版。欢迎关注和投稿。 联系我们 E-mail editorial_office@nmletters.org Web http://springer.com/40820 http://nmletters.org APP nano-micro letters QQ 100737456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nanomicroletter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nmletters Tel 86-21-34207624
4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茶叶中提取的纳米颗粒破坏肺癌细胞达80%(附原文)
热度 4 zhpd55 2018-5-22 19:04
从茶叶中提取的纳米颗粒破坏肺癌细胞达80%(附原文) 诸平 至于茶的历史,在中国至少有 2000 余年之久。茶树,这一古老的经济作物,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称为“南方之嘉术” ( 见唐·陆羽《茶经》 ) 。按唐人陆羽的《茶经》所述:「其名有五,一荼,二槚,三蔎,四茗,五荈」,这是说「荼、槚、蔎、茗、荈」这五个名字,指的是一个东西。在查阅《尔雅》对照这几个汉字的意思的同时,也会得出同样的结果。而「荼」这个东西,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如果这样计算,中国茶史则至少有着两千年的历史。但是「荼」和我们现在所说的「茶」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早期的「荼」更像是一种提神解酒的药物,而非现在常见之饮料,若非病人,谁拿药汤当水喝 ? 像多数药材一样,「荼」最初来自野生的植物,毫无口感可言。虽然难喝,也是稀罕之物,还是有人好这一口。晋之司徒王蒙不仅自己爱喝,还爱强迫别人喝,搞得人们都不敢去他家里做客,这王蒙炮制的茶汤一度被称为「水厄」,传为笑谈。可见,这个「荼」并不是「茶」这样的流行饮料。因此据《 茶叶古代从药用到饮用历史及发展 》,秦汉时期,茶并非普通百姓的日常饮品,而是更多地以其药用效果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据史料记载,到了三国时期,茶开始在王室贵族等上层社会流行。两晋和南北朝时期,茶作为药用还是饮用,因南北地域和习俗的不同,而经历了一段具有南北差异的过渡期。由于茶叶原产自云南、四川等地,南方饮茶习俗较北方成熟略早。南下的中原贵族逐渐适应了南方的饮茶文化,喜欢上了饮茶。而东晋南渡之初,北伐志士刘琨在信中写道:“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汝可置之。”可见,北方士族还将茶视为药。更多信息可以参考《 中国的茶叶究竟从何时开始 》。 据斯温西大学( Swansea University ) 2018 年 5 月 21 日提供的消息,该大学的研究人员从茶叶中提取的纳米颗粒会破坏肺癌细胞, 毁坏率高达 80% ,显示出量子点的巨大的潜力。这无疑对于我国产茶区和茶叶新用途提供了一条利好消息,开辟了另一条茶叶消费的新途径。 从宏观物体足球、头发到微观量子点的大小尺寸比较见图 1 所示。 Fig. 1 A size comparison in nanometres of a football, human hair and quantum dots, which are less than 10 nanometres. Credit: S Pitchaimuthu, Swansea University 由英国斯温西大学和印度研究小组共同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从茶叶中提取的纳米颗粒可以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对于肺癌细胞的破坏高达 80% 。研究小组在测试一种新方法的时候发现了一种叫做量子点的纳米粒子。这些微小颗粒的尺寸小于 10 nm 。而人的头发直径大约是 4 万纳米( 4000 nm )。尽管纳米颗粒已经在医疗保健中使用,但量子点最近才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它们已经在不同的应用中表现出了希望,从电脑和太阳能电池到肿瘤成像和治疗癌症等不同领域都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如果通过化学方法而得到的量子点,不仅过程复杂、成本昂贵,而且具有毒性副作用。因此,斯温西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正在探索一种无毒的植物替代方法,利用茶叶萃取物来制造这些量子点。 茶叶作为保健品之一,饮用历史悠久。主要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多种多样的化合物,包括多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等对于人体健康有益的化合物。斯温西大学的研究人员将茶叶提取物与硫酸镉 ( CdSO 4 )和硫化钠( Na 2 S ) 混合在一起,让此溶液孵化,这一过程会导致量子点的形成。然后他们把这些量子点应用到肺癌细胞上。 他们发现 : ( 1 )与使用化学物质形成量子点的其他方法相比,茶叶是一种更简单、更便宜、毒性更小的生产量子点的方法。( 2 )从茶叶中产生的量子点可以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 3 )它们侵入癌细胞的纳米孔,并摧毁了其中的 80% 。对于研究者来讲,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全新的发现。 这项研究成果在《应用纳米材料》( Applied Nano Materials )发表(见文末附件)—— Kavitha Shivaji, Suganya Mani, Ponnusamy Ponmurugan, Catherine S. De Castro, Matthew Lloyd Davies, Mythili Gnanamangai Balasubramanian, and Sudhagar Pitchaimuthu. Green Synthesis Derived CdS Quantum Dots Using Tea Leaf Extract: Antimicrobial, Bioimaging and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in Lung Cancer Cell. ACS Appl. Nano Mater., Just Accepted Manuscript • DOI: 10.1021/acsanm.8b00147 • Publication Date (Web): 09 Mar 2018.这 是斯温西大学的专家和来自两所印度大学的同事合作完成的。从茶叶中提取的纳米颗粒会破坏肺癌细胞:量子点具有巨大的潜力。 Fig. 2 Microscope images of A549 lung cancer cell; left = untreated; right = treated with quantum dots. Credit: Swansea University 图 2 是斯温西大学提供的 A549 肺癌细胞的显微镜图像照片。左边照片是未经处理的,而右边的照片是用量子点处理过的。斯温西大学的 Sudhagar Pitchaimuthu 博士是该项目的首席研究员,也是一名 “ 辛鲁 -II” 新星 ( Ser Cymru-II Rising Star Fellow ) , 他说: “ 我们的研究证实了之前的证据,即茶叶提取物可以成为使用化学物质制造量子点的无毒替代品。然而,真正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小点积极地抑制了肺癌细胞的生长。我们没有预料到这一点。与传统的 CdS 纳米颗粒相比,茶叶提取物中提取的 CdS 量子点在癌细胞生物成像中表现出异常的荧光。因此,量子点是探索新癌症治疗方法的一种很有前途的途径。它们也有其他可能的应用,例如在手术室或防晒霜中使用的抗菌涂料。 ” Sudhagar Pitchaimuthu 博士概述了未来的研究计划: “ 在这个令人兴奋的发现的基础上,希望在其他合作者的帮助下,进一步扩大我们的研究范围。我们将研究茶叶提取物在癌症细胞成像中的作用,以及量子点与癌细胞之间的界面。我们希望建立一个 “ 量子点工厂 ” ,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探索它们的使用方式。 ” 其他合作者包括来自印度的 K. S. Rangasamy 技术学院( K. S. Rangasamy College of Technology, India ) 和印度的巴拉特大学( Bharathiar University, India )的研究人员。更多信息请注意浏览原文或者相关报道。 Green Synthesis Derived CdS Quantum Dots Using Tea Leaf Extract.pdf
个人分类: 健康生活|5620 次阅读|30 个评论
“绿色”机械化学法制备纳米颗粒--仿佛看到了商机
crazyocean 2018-3-15 12:04
​ “机械化学”一般指利用机械能引发固体的物理化学转变以及固体与固体之间的化学反应的一种技术。机械化学利用较少或者不使用溶剂(基本从石油中提取),因此被称为“绿色”化学的重要技术之一。“机械化学”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就是球磨,利用硬质钢球或者氧化物球将物料反复挤压冲击,从而在反应物的界面上,以较低的温度引发化学反应。本文就是利用一种机械球磨的方式,不采用或者很少的采用溶剂,一步制备出纳米颗粒的方法。 我们制备的是一种金属碘酸盐纳米颗粒,具体来说,有碘酸铜、碘酸铋、碘酸铁、碘酸钙、碘酸锰、碘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非常简单: 金属硝酸盐+碘酸钾=金属碘酸盐+硝酸钾 一般来说,该反应利用化学沉淀法可以很容易实现。具体就是将金属硝酸盐溶解于水中,然后滴加碘酸钾或者碘酸的溶液。利用化学沉淀法,可以非常容易的制备出碘酸铋和碘酸铁,而且产率较高,颗粒也为纳米级。 然而,对于碘酸铜、碘酸钙、碘酸锰和碘酸银来说,利用化学沉淀法得到纳米颗粒就困难多了,具体请见后面详细介绍。在介绍之前,我想先介绍下制备金属碘酸盐的应用背景。我们都知道铝热剂或者铝热反应,具体就是金属铝(燃料)和氧化铁(氧化剂)的化学反应: 铝+氧化铁=铁+氧化铝+热 该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产生大量的热,产物铁甚至是液态的,所以可以用来焊接铁轨。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质被纳入到铝热剂的范畴之中。燃料不仅是铝,还可以是金属钛、镁和钽等,或者非金属硼和硅等。氧化剂除了氧化铁,还可以是氧化铜和氧化铋等金属氧化物,或者是高氯酸铵和高锰酸钾等无机盐。铝热剂的单位质量和单位体积放热量可以与一些单质炸药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铝热剂可以作为推进剂、炸药和烟火剂(常见的含能材料)的添加剂使用,以增加其能量密度。而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将传统的微米级甚至更大的铝热剂替换成纳米铝热剂,其反应性可以提高三个数量级以上。 而金属碘酸盐正是冉冉升起的新型氧化剂之一。以碘酸铁为例,碘酸铁受热分解生成碘蒸汽、氧气和氧化铁。而氧化铁正是传统铝热剂中的金属氧化物。 碘酸铁=碘+氧气+氧化铁 而将碘酸铁和铝混合,点燃后能直接发生如下氧化还原反应: 铝+碘酸铁=氧化铝+铁+碘蒸气 其单位质量放出的热量是铝和氧化铜的4倍多。不仅如此,该反应产生大量的碘蒸气,可以作为杀菌剂使用,以应对潜在的生物武器威胁(杀死常规武器灭活不了的有害细菌孢子,详细请见文章: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79988399_Metal_Iodate-Based_Energetic_Composites_and_Their_Combustion_and_Biocidal_Performance )。 言归正传,我首先尝试了和制备碘酸铁和碘酸铋同样的方法,去尝试制备其他四种碘酸盐的三种(碘酸铜、碘酸锰和碘酸钙):那就是分解溶解硝酸盐和碘酸钾于水中,然后混合,结果溶液依然是澄清的,没有任何沉淀立即产生。不过,当将混合溶液放置一天后,晶体逐渐长出来了。 化学沉淀制备(a)碘酸钙(b)碘酸锰(c)碘酸铜 不过,这些颗粒实在是太过巨大,不能作为纳米铝热剂的氧化剂使用,还需要再想办法。 后来把各反应物的浓度提高到最大,并将反应在水浴锅中进行,终于,沉淀出现了。肉眼看起来还是蛮细的,不过在电镜下一看,还是不小。其中,碘酸铜和碘酸锰还形成了球形的团聚体。碘酸钙依然特别巨大。所以,还得另想他法。 水热化学沉淀制备(a)碘酸锰(b)碘酸铜(c)碘酸钙 不过,碘酸银可以通过化学沉淀法一步制备出来,不过,这些片状的碘酸银尺寸不小。 化学沉淀制备碘酸银 有一天不知怎么了,看着实验室的一台球磨机发呆,心想,如果将两种固体反应物球磨一下,会有什么效果。说干就干,将本来用于化学沉淀的两种固体反应物稍微磨了10分钟,拿出来一看,成为了颜色特别均一的膏体。将膏体用水稍微洗一下,在电镜下一看,是特别均匀的球状颗粒。 球磨法制备各种碘酸盐 与化学沉淀法相比,利用球磨法制备出来的颗粒尺寸大幅缩小。其中以碘酸钙最为突出。 Materials Method Average (nm) Yield (%) Mn(IO 3 ) 2 Chemical precipitation ~5000 66.7 Mechanochemistry ~50 75.7 AgIO 3 Chemical precipitation ~3000 93.0 Mechanochemistry ~150 96.2 Ca(IO 3 ) 2 ·H 2 O Chemical precipitation ~100000 35.8 Mechanochemistry ~200 77.5 3Cu(IO 3 ) 2 ·2H 2 O Chemical precipitation ~2000 45.3 Mechanochemistry ~50 81.7 然而,为什么会这样呢?在无中间介质的情况下,他们的反应为何如此迅速? 而又为何生成这个小的颗粒? 我把两个反应物简单的混合了一下,迅速拿到电镜下去看了一下,发现在电子束的作用下,硝酸盐迅速融化并将碘酸钾吸了进去,而后,竟然后异质的纳米颗粒在界面处产生。 电镜下的化学反应 原来,所有硝酸盐基本都带结晶水(硝酸银除外,所以单纯的硝酸银和碘酸钾球磨,生成不了碘酸银),而稍微受热,硝酸盐分子就变得特别好动(Tammann‘s Temperature)。而球磨过程中,温度可以达到50摄氏度以上,这样就给了硝酸盐分子和碘酸钾分子在界面上反应的机会。而随着球磨的持续,旧的反应界面被剥离,新的界面形成,周而复始,从而快速地完成了所有反应物的化学反应。 可能的反应机理 该方法工艺非常简单,制备过程中未使用任何溶剂,后期处理也仅仅使用了水,反应副产物硝酸钾还可以回收利用,非常的“绿色”。球磨法还特别适合大规模生产,也可以延展到其他类似的反应。 全文下载链接(请不吝引用、评价):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20408410_One-step_solvent-free_mechanochemical_synthesis_of_metal_iodate_fine_powders
个人分类: 含能材料与安全|80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唐朝克课题组读书报告分享-纳米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及白蛋白晚...
tchaoke 2018-1-23 22:19
唐朝克课题组读书报告分享 - 纳米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 Development of mannosefunctionalized dendrimeric nanoparticles for targeted delivery to macrophages:use of this platform to modulate atherosclerosis, TranslationalResearch, 2 November 2017 HONGLIANGHE,QUAN YUAN,JINGHUA BIE,RYAN L. WALLACE, et al. From the Dept. of Chemical and Life ScienceEngineeri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VCU), Richmond, Va. 靶向巨噬细胞纳米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 功能失调的巨噬细胞在促进胆固醇酯蓄积的同时加速炎症反应,这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基础。通过LXR - L 来激活LXR,不仅增强了胆固醇酯的动员,而且还抑制了炎症因子的转录,但这种情况下会导致肝脏脂肪的生成。能否找到一种将LXR依赖的配体只传递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的巨噬细胞并被其摄取,但却不能够被肝细胞摄取的治疗手段呢?目前发现一种新型生物医用材料——肽类树枝状大分子纳米颗粒,它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低细胞毒性、水溶性、耐蛋白酶水解、生物降解等特性,目前已有研究报道,可以将靶向基团引入到树枝状大分子的外围,这些靶向基团包括糖、多糖、短肽、蛋白、抗体、寡核苷酸、叶酸、生物素等。本实验中将LXR-L引入到甘露糖修饰的肽类纳米颗粒上,在巨噬细胞表面有甘露糖受体表达,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来观察该纳米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实验,都观察到 携带LXR-L的甘露糖肽类纳米颗粒 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巨噬细胞中ABCA1、ABCG1、CEH的表达增加,增加细胞中胆固醇的流出以及胆固醇酯的水解,并能够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面积以及斑块的坏死区域,而在此同时检测发现肝细胞中FAS、SERBP1的表达没有变化。最终通过实验,作者找到了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平台,即利用甘露糖修饰的肽类纳米颗粒携带LXR - L 可以靶向传送至巨噬细胞并被其摄取, 从而在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同时避免脂肪肝的形成。 AGE-albumin enhancesABCA1 degradation by ubiquitin-proteasome and lysosomal pathways inmacrophages, Journal of Diabetes and ItsComplications, 20 September 2017 RodrigoTallada Iborra, Adriana Machado-Lima, Ligia Shimabukuro Okuda, et al. Laboratoriode Lipides, LIM-10, Hospital das Clinicas HCFMUSP, Faculdade de Medicina daUniversidade de Sao Paulo, São Paulo, Brazil. 白蛋白晚期糖基化通过泛素化 - 蛋白酶与溶酶体途径增加巨噬细胞 ABCA1 的降解 AGEs 可以引起血管壁炎症与氧化应激,导致血管壁损坏。有研究报道,白蛋白晚期糖基化可以引起 ABCA1 的量减少,从而导致胆固醇流出受阻,但其机制未曾报道。有报道, ABCA1 的降解途径有二,一为钙蛋白酶介导的 ABCA1 降解,另一途径为泛素化 - 溶酶体介导的 ABCA1 降解。研究者发现白蛋白晚期糖基化组 ABCA1 降解增加,泛素化增加。分别加入泛素化蛋白酶抑制剂 MG132, 自噬溶酶体抑制剂 NH 4 CL 与钙蛋白酶抑制剂处理细胞。发现 MG132 均可抑制对照组与白蛋白晚期糖基化组 ABCA1 的降解。自噬溶酶体抑制剂 NH 4 CL 可抑制白蛋白晚期糖基化组 ABCA1 的降解。钙蛋白酶抑制剂对白蛋白晚期糖基化组的 ABCA1 无影响。说明白蛋白晚期糖基化是通过泛素化 - 溶酶体系统使 ABCA1 的降解增加。将 RAGE 敲除,白蛋白晚期糖基化组 ABCA1 增加。进一步说明白蛋白晚期糖基化是通过与 RAGE 结合,通过泛素化 - 溶酶体系统使 ABCA1 降解增加,从而抑制胆固醇逆向转运。 郭东铭读书报告(1.24).pptx 周翠兰读书报告1.pptx 周翠兰.pdf 郭东铭.pdf
个人分类: 读书报告|4709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需墨粉仅靠光即可多次打印重写的纸张(修改稿)
热度 8 zhpd55 2017-2-8 11:00
无需墨粉仅靠光即可多次打印重写的纸张(修改稿) 诸平 图1 光打印可重写纸张样品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 (Phys.org) 2017年2月2日报道,山东大学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王文寿( Wenshou Wang )教授等人成功研制出不需要我们常用的激光打印机使用的碳粉 ,仅仅靠光照就可以进行打印,而且可以重复使用的纸张。此研究是山东大学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王文寿( Wenshou Wang )教授与美国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 和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 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实际上是2016年11月22日在美国化学会主办的 Nano Letters 网站发表的论文,详见: Wenshou Wang , Ji Feng , Yifan Ye , Fenglei Lyu , Yi-sheng Liu , Jinghua Guo , Yadong Yin . Photocatalytic Color Switching of Transition Metal Hexacyanometalate Nanoparticles for High-Performance Light-Printable Rewritable Paper ( 点击可以免费下载 ) . Nano Letters . DOI: 10.1021/acs.nanolett.6b03909 , Publication Date (Web): November 22, 2016. 2017年3月1日, The Conversation 杂志网站也对此进行了报道(Read the original article ). 众所周知,激光打印机不仅需要墨粉,而且需要纸张。但是纸张的生产不仅会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而且如果以木质纤维作为造纸原材料,造纸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如果研究出可以重复使用的纸张,自然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威胁意义重大。王文寿等人的此 项新研究成果,就是已经开发出一种利用 紫外线,无需墨粉就可以进行打印的纸张 ,而且 被打印过的纸张如果加热到 120 ℃,不需要涂改液或者消字灵即可消除字迹,再次重新进行打印,可以如此 重写 80余 次。用光打印的秘密源于纳米粒子的化学变色 ,其实就是在传统的纸张 涂上一层薄薄的纳米微粒(约为纸张厚度的 10 -5 ),即可轻而易举的将传统的纸转变成依靠光即可打印的纸张 。 下图就是光打印纸张 若干张样品。 图 2 各种不同光打印可重写样品( V arious samples of the light-printable paper. Credit: Wang et al )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化学教授 殷亚东 ( Yadong Yin ,也是此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 ) 告诉《物理学家组织网》( Phys.org ): “ 我们工作的最重要意义就是开发出了一种 新类固态光转化 色彩系统,无需墨粉靠光即可多次打印 重写的纸张 ,这种新纸张 与传统纸张相比较, 外观给人的 感觉并没有什么不同 , 但是它可以打印、并反复消除字迹而且不需要额外的墨粉 ,此项 工作被认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环境价值。 ”因为 目前 纸的生产和处置对环境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造 纸企业是工业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 废弃纸也是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 大约占 40%),就废纸 回收而言, 油墨去除的过程也会 导致污染。除此之外,还有森林砍伐的问题 : 在美国 ,砍伐的 树木当中 约有三分之一的木材被用于纸张和纸板的生产。为了 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 研究人员一直在进行替代一次性纸的相关研究。一种可能性是利用某些化学物质暴光之后出现颜色转换特性 , 在过去这种方法面临稳定性、可逆性有限、 成本高、 毒性以及 应用普通多孔涂层纸困难等诸多挑战。王文寿等人的研究成果,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不需要墨粉,油墨污染问题就不复存在;靠光打印 只需要很短的时间;而且可以反复使用80余次,使废纸处理量大大减少,所以应用前景广阔。 如报纸、杂志、海报、记事本、 写画架以及 产品使用寿命标记 、 氧传感器等 各种需要 重写的标签都可以 应用 。 新涂层包含两种类型的纳米粒子 :一 种是由普鲁士蓝 ( Prussian blue ) 组成 ,普鲁士蓝 是一种常见的廉价、 无毒蓝色色素 , 获得电子 时为 无色 ;另一种是 二氧化钛 (TiO 2 ),纳米TiO 2 是一种 光催化剂 材料,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加速化学反应。将 普鲁士蓝和 TiO 2 纳米颗粒均匀混合后 涂到纸上 ,即可得到 未打印的纸,此时纸面呈现出蓝色。为了打印文字或图像 ,需要将 文字暴露于紫外线 ,光激发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使其释放电子,被邻近的普鲁士蓝纳米粒子接收 ,得到电子后 普鲁士蓝 由蓝色变为无色。 因为在 无色背景条件下浏览蓝色文字与 蓝色背景条件下浏览白色文字相比较,要 更容易、更方便识别,但是也可以有其它不同的颜色,详见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 一旦打印之后 ,在 高分辨率 (5-μm)的条件下,打印结果 至少可以 保留五天 , 然后会受到 环境条件氧化作用的影响, 逐渐变化又回到蓝色状态。如果需要更快地消除纸面的文字或图像 ,也可以 加热 10 分钟即可使其返回到蓝色状态。 研究者预测 ,此类光打印纸张如果 以商业化规模进行生产,成本还会下降。因为这种特殊 纸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其实就是在 传统纸张的表面进行涂饰 ,而且 涂料价格便宜 ,涂饰过程简单。 传统纸张的表面通过简单的过程 , 如浸泡或喷洒即可。印刷过程因为 不需要墨,因此 也比传统的印刷工艺更划算、更经济。最重要的是 , 可以重用 超过 80次 , 大大降低了总体成本。 更多信息请浏览原文 Abstract Developing efficient photoreversible color switching systems for constructing rewritable paper is of significant practical interest owing to the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benefits including forest conservation, pollution reduction, and resource sustainability. Here we report that the color change associated with the redox chemistry of nanoparticles of Prussian blue and its analogues could be integrated with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iO 2 nanoparticles to construct a class of new photoreversible color switching systems, which can be conveniently utilized for fabricating ink-free, light printable rewritable paper with various working colors. The current system also addresses the phase separation issue of the previous organic dye-based color switching system so that it can be conveniently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conventional paper to produce an ink-free light printable rewritable paper that has the same feel and appearance as the conventional paper. With its additional advantages such as excellent scalability and outstanding rewriting performance (reversibility 80 times, legible time 5 days, and resolution 5 μm), this novel system can serve as an eco-friendly alternative to regular paper in meeting the increasing global needs fo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resource sustainability. Keywords: nanoparticles ; photoreversible color switching ; Prussian blue ; Prussian blue analogues ; rewritable paper ; titania 殷亚东教授高引(160次)论文 1. Title: One-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Author(s): Xia, YN; Yang, PD; Sun, YG; et al. Source: Advanced Materials Volume: 15 Issue: 5 Pages: 353-389 Published: MAR 4 2003 Times Cited: 6510 DOI: 10.1002/adma.200390087 added 05-Jul-11 2. Title: Formation of hollow nanocrystals through the nanoscale Kirkendall Effect Author(s): Yin, YD; Rioux, RM; Erdonmez, CK; et al. Source: Science Volume: 304 Issue: 5671 Pages: 711-714 Published: APR 30 2004 Times Cited: 2053 DOI: 10.1126/science.1096566 added 05-Jul-11 3. Title: Colloidal nanocrystal synthesis and the organic-inorganic interface Author(s): Yin, Y; Alivisatos, AP Source: Nature Volume: 437 Issue: 7059 Pages: 664-670 Published: SEP 29 2005 Times Cited: 1878 DOI: 10.1038/nature04165 added 05-Jul-11 4. Title: Monodispersed colloidal spheres: Old materials with new applications Author(s): Xia, YN; Gates, B; Yin, YD; et al. Source: Advanced Materials Volume: 12 Issue: 10 Pages: 693-713 Published: MAY 17 2000 Times Cited: 1650 DOI: 10.1002/(SICI)1521-4095(200005)12:10lt;693::AID-ADMA693gt;3.0.CO;2-J added 05-Jul-11 5. Title: Uniform silver nanowires synthesis by reducing AgNO3 with ethylene glycol in the presence of seeds and poly(vinyl pyrrolidone) Author(s): Sun, YG; Yin, YD; Mayers, BT; et al. Source: Chemistry of Materials Volume: 14 Issue: 11 Pages: 4736-4745 Published: NOV 2002 Times Cited: 911 DOI: 10.1021/cm020587b added 05-Jul-11 6. Title: Preparation of mesoscale hollow spheres of TiO2 and SnO2 by templating against crystalline arrays of polystyrene beads Author(s): Zhong, ZY; Yin, YD; Gates, B; et al. Source: Advanced Materials Volume: 12 Issue: 3 Pages: 206-+ Published: FEB 3 2000 Times Cited: 738 DOI: 10.1002/(SICI)1521-4095(200002)12:3lt;206::AID-ADMA206gt;3.0.CO;2-5 added 05-Jul-11 7. Title: Modifying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through a sol-gel approach Author(s): Lu, Y; Yin, YD; Mayers, BT; et al. Source: Nano Letters Volume: 2 Issue: 3 Pages: 183-186 Published: MAR 2002 Times Cited: 717 DOI: 10.1021/nl015681q added 05-Jul-11 8. Title: Cation exchange reactions-in ionic nanocrystals Author(s): Son, DH; Hughes, SM; Yin, YD; et al. Source: Science Volume: 306 Issue: 5698 Pages: 1009-1012 Published: NOV 5 2004 Times Cited: 617 DOI: 10.1126/science.1103755 added 05-Jul-11 9. Title: Template-assisted self-assembly: A practical route to complex aggregates of monodispersed colloids with well-defined sizes, shapes, and structures Author(s): Yin, YD; Lu, Y; Gates, B; et al. Sour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Volume: 123 Issue: 36 Pages: 8718-8729 Published: SEP 12 2001 Times Cited: 582 DOI: 10.1021/ja011048v added 05-Jul-11 10. Title: Superparamagnetic magnetite colloidal nanocrystal clusters Author(s): Ge, JP; Hu, YX; Biasini, M; et al. Source: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Volume: 46 Issue: 23 Pages: 4342-4345 Published: 2007 Times Cited: 548 DOI: 10.1002/anie.200700197 added 05-Jul-11 11. Title: Kinetically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triangular and hexagonal nanoplates of palladium and their SPR/SERS properties Author(s): Xiong, YJ; McLellan, JM; Chen, JY; et al. Sour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Volume: 127 Issue: 48 Pages: 17118-17127 Published: DEC 7 2005 Times Cited: 445 DOI: 10.1021/ja056498s added 05-Jul-11 12. Title: Synthesis and self-assembly of Au@SiO2 core-shell colloids Author(s): Lu, Y; Yin, YD; Li, ZY; et al. Source: Nano Letters Volume: 2 Issue: 7 Pages: 785-788 Published: JUL 2002 Times Cited: 417 DOI: 10.1021/nl025598i added 05-Jul-11 13. Title: Silver nanowires can be directly coated with amorphous silica to generate well-controlled coaxial nanocables of silver/silica Author(s): Yin, YD; Lu, Y; Sun, YG; et al. Source: Nano Letters Volume: 2 Issue: 4 Pages: 427-430 Published: APR 2002 Times Cited: 334 DOI: 10.1021/nl025508+ added 05-Jul-11 14. Title: Reduction by the end groups of poly(vinyl pyrrolidone): A new and versatile route to the kinetically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Ag triangular nanoplates Author(s): Washio, I; Xiong, YJ; Yin, YD; et al. Source: Advanced Materials Volume: 18 Issue: 13 Pages: 1745-+ Published: JUL 4 2006 Times Cited: 325 DOI: 10.1002/adma.200600675 added 05-Jul-11 15. Title: Permeable silica shell through surface-protected etching Author(s): Zhang, Q; Zhang, TR; Ge, JP; et al. Source: Nano Letters Volume: 8 Issue: 9 Pages: 2867-2871 Published: SEP 2008 Times Cited: 322 DOI: 10.1021/nl8016187 added 05-Jul-11 16. Title: Responsive Photonic Crystals Author(s): Ge, JP; Yin, YD Source: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Volume: 50 Issue: 7 Pages: 1492-1522 Published: 2011 Times Cited: 318 DOI: 10.1002/anie.200907091 added 05-Jul-11 17. Title: Template-assisted self-assembly of spherical colloids into complex and controllable structures Author(s): Xia, YN; Yin, YD; Lu, Y; et al. Sourc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Volume: 13 Issue: 12 Pages: 907-918 Published: DEC 2003 Times Cited: 305 DOI: 10.1002/adfm.200300002 added 05-Jul-11 18. Title: Core-Satellite Nanocomposite Catalysts Protected by a Porous Silica Shell: Controllable Reactivity, High Stability, and Magnetic Recyclability Author(s): Ge, JP; Zhang, Q; Zhang, TR; et al. Source: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Volume: 47 Issue: 46 Pages: 8924-8928 Published: 2008 Times Cited: 294 DOI: 10.1002/anie.200803968 added 05-Jul-11 19. Title: Highly tunable superparamagnetic colloidal photonic crystals Author(s): Ge, JP; Hu, YX; Yin, YD Source: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Volume: 46 Issue: 39 Pages: 7428-7431 Published: 2007 Times Cited: 289 DOI: 10.1002/anie.200701992 added 05-Jul-11 20. Title: A solution-phase approach to the synthesis of uniform nanowires of crystalline selenium with lateral dimensions in the range of 10-30 nm Author(s): Gates, B; Yin, YD; Xia, YN Sour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Volume: 122 Issue: 50 Pages: 12582-12583 Published: DEC 20 2000 Times Cited: 286 DOI: 10.1021/ja002608d added 05-Jul-11 21. Titl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table aqueous dispersion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through the Tollens process Author(s): Yin, YD; Li, ZY; Zhong, ZY; et al. Source: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Volume: 12 Issue: 3 Pages: 522-527 Published: 2002 Times Cited: 270 DOI: 10.1039/b107469e added 05-Jul-11 22. Title: Colloidal synthesis of hollow cobalt sulfide nanocrystals Author(s): Yin, YD; Erdonmez, CK; Cabot, A; et al. Sourc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Volume: 16 Issue: 11 Pages: 1389-1399 Published: JUL 21 2006 Times Cited: 265 DOI: 10.1002/adfm.200600256 added 05-Jul-11 23. Title: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oxidative etching in the polyol synthesis of Pd nanoparticles with uniform shape and size Author(s): Xiong, YJ; Chen, JY; Wiley, B; et al. Sour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Volume: 127 Issue: 20 Pages: 7332-7333 Published: MAY 25 2005 Times Cited: 260 DOI: 10.1021/ja0513741 added 05-Jul-11 24. Title: Templated synthesis of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Author(s): Liu, Yiding; Goebl, James; Yin, Yadong Source: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Volume: 42 Issue: 7 Pages: 2610-2653 Published: 2013 Times Cited: 259 DOI: 10.1039/c2cs35369e added 06-Aug-13 25. Title: Structural colour printing using a magnetically tunable and lithographically fixable photonic crystal Author(s): Kim, H; Ge, J; Kim, J; et al. Source: Nature Photonics Volume: 3 Issue: 9 Pages: 534-540 Published: SEP 2009 Times Cited: 248 DOI: 10.1038/NPHOTON.2009.141 added 05-Jul-11 26. Title: Self-templated synthesis of hollow nanostructures Author(s): Zhang, Q; Wang, WS; Goebl, J; et al. Source: Nano Today Volume: 4 Issue: 6 Pages: 494-507 Published: DEC 2009 Times Cited: 247 DOI: 10.1016/j.nantod.2009.10.008 added 05-Jul-11 27. Title: Right bipyramids of silver: A new shape derived from single twinned seeds Author(s): Wiley, BJ; Xiong, YJ; Li, ZY; et al. Source: Nano Letters Volume: 6 Issue: 4 Pages: 765-768 Published: APR 2006 Times Cited: 242 DOI: 10.1021/nl060069q added 05-Jul-11 28. Title: Size-dependence of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and oxidation for pd nanocubes synthesized via a seed etching process Author(s): Xiong, YJ; Chen, JY; Wiley, B; et al. Source: Nano Letters Volume: 5 Issue: 7 Pages: 1237-1242 Published: JUL 2005 Times Cited: 241 DOI: 10.1021/nl0508826 added 05-Jul-11 29. Title: A general approach for transferring hydrophobic nanocrystals into water Author(s): Zhang, TR; Ge, JP; Hu, YP; et al. Source: Nano Letters Volume: 7 Issue: 10 Pages: 3203-3207 Published: OCT 2007 Times Cited: 235 DOI: 10.1021/nl071928t added 05-Jul-11 30. Title: Corrosion-based synthesis of single-crystal Pd nanoboxes and nanocages and their surface plasmon properties Author(s): Xiong, YJ; Wiley, B; Chen, JY; et al. Source: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Volume: 44 Issue: 48 Pages: 7913-7917 Published: 2005 Times Cited: 229 DOI: 10.1002/anie.200502722 added 05-Jul-11 31. Title: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Synthesis of Silver Nanoplates: Is Citrate a quot;Magicquot; Reagent? Author(s): Zhang, Qiao; Li, Na; Goebl, James; et al. Sour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Volume: 133 Issue: 46 Pages: 18931-18939 Published: NOV 23 2011 Times Cited: 214 DOI: 10.1021/ja2080345 added 30-Dec-11 32. Title: Formation of hollow silica colloids through a spontaneous dissolution-regrowth process Author(s): Zhang, TR; Ge, JP; Hu, YX; et al. Source: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Volume: 47 Issue: 31 Pages: 5806-5811 Published: 2008 Times Cited: 210 DOI: 10.1002/anie.200800927 added 05-Jul-11 33. Title: A nanoplasmonic molecular ruler for measuring nuclease activity and DNA footprinting Author(s): Liu, GL; Yin, YD; Kunchakarra, S; et al. Source: Nature Nanotechnology Volume: 1 Issue: 1 Pages: 47-52 Published: OCT 2006 Times Cited: 209 DOI: 10.1038/nnano.2006.51 added 05-Jul-11 34. Title: Mesoporous Anatase Titania Hollow Nanostructures though Silica-Protected Calcination Author(s): Joo, Ji Bong; Zhang, Qiao; Lee, Ilkeun; et al. Sourc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Volume: 22 Issue: 1 Pages: 166-174 Published: JAN 11 2012 Times Cited: 208 DOI: 10.1002/adfm.201101927 added 14-Feb-13 35. Title: Magnetically Recoverable Core-Shell Nanocomposites 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Author(s): Ye, MM; Zhang, Q; Hu, YX; et al. Source: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Volume: 16 Issue: 21 Pages: 6243-6250 Published: 2010 Times Cited: 197 DOI: 10.1002/chem.200903516 added 05-Jul-11 36. Title: Single-crystalline nanowires of Ag2Se can be synthesized by templating against nanowires of trigonal Se Author(s): Gates, B; Wu, YY; Yin, YD; et al. Sour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Volume: 123 Issue: 46 Pages: 11500-11501 Published: NOV 21 2001 Times Cited: 195 DOI: 10.1021/ja0166895 added 05-Jul-11 37. Title: V2O5 nanorods on TiO2 nanofibers: A new class of hierarchical nanostructures enabled by electrospinning and calcination Author(s): Ostermann, R; Li, D; Yin, YD; et al. Source: Nano Letters Volume: 6 Issue: 6 Pages: 1297-1302 Published: JUN 2006 Times Cited: 194 DOI: 10.1021/nl060928a added 05-Jul-11 38. Title: Faceting of nanocrystals during chemical transformation: From solid silver spheres to hollow gold octahedra Author(s): Yin, YD; Erdonmez, C; Aloni, S; et al. Sour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Volume: 128 Issue: 39 Pages: 12671-12673 Published: OCT 4 2006 Times Cited: 188 DOI: 10.1021/ja0646038 added 05-Jul-11 39. Title: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rous membranes with highly ordered three-dimensional periodic structures Author(s): Gates, B; Yin, YD; Xia, YN Source: Chemistry of Materials Volume: 11 Issue: 10 Pages: 2827-2836 Published: OCT 1999 Times Cited: 186 DOI: 10.1021/cm990195d added 05-Jul-11 40. Title: Hierarchical magnetite/silica nanoassemblies as magnetically recoverable catalyst-supports Author(s): Ge, JP; Huynh, T; Hu, YP; et al. Source: Nano Letters Volume: 8 Issue: 3 Pages: 931-934 Published: MAR 2008 Times Cited: 184 DOI: 10.1021/nl080020f added 05-Jul-11 41. Title: Vacancy coalescence during oxidation of iron nanoparticles Author(s): Cabot, A; Puntes, VF; Shevchenko, E; et al. Sour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Volume: 129 Issue: 34 Pages: 10358-+ Published: AUG 29 2007 Times Cited: 183 DOI: 10.1021/ja072574a added 05-Jul-11 42. Title: A Highly Active Titanium Dioxide Based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st with Nonmetal Doping and Plasmonic Metal Decoration Author(s): Zhang, Qiao; Lima, Diana Q.; Lee, Ilkeun; et al. Source: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Volume: 50 Issue: 31 Pages: 7088-7092 Published: 2011 Times Cited: 172 DOI: 10.1002/anie.201101969 added 23-Sep-11 43. Title: A Yolk@Shell Nanoarchitecture for Au/TiO2 Catalysts Author(s): Lee, Ilkeun; Joo, Ji Bong; Yin, Yadong; et al. Source: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Volume: 50 Issue: 43 Pages: 10208-10211 Published: 2011 Times Cited: 172 DOI: 10.1002/anie.201007660 added 14-Feb-13 44. Title: Core-Shell Nanostructured Catalysts Author(s): Zhang, Qiao; Lee, Ilkeun; Joo, Ji Bong; et al. Source: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Volume: 46 Issue: 8 Pages: 1816-1824 Published: AUG 20 2013 Times Cited: 171 DOI: 10.1021/ar300230s added 12-Jun-14 45. Title: Self-assembly of monodispersed spherical colloids into complex aggregates with well-defined sizes, shapes, and structures Author(s): Yin, YD; Xia, YN Source: Advanced Materials Volume: 13 Issue: 4 Pages: 267-+ Published: FEB 19 2001 Times Cited: 169 DOI: 10.1002/1521-4095(200102)13:4lt;267::AID-ADMA267gt;3.0.CO;2-9 added 05-Jul-11 46. Title: Magnetically tunable colloidal photonic structures in alkanol solutions Author(s): Ge, JP; Yin, YD Source: Advanced Materials Volume: 20 Issue: 18 Pages: 3485-+ Published: SEP 17 2008 Times Cited: 168 DOI: 10.1002/adma.200800657 added 05-Jul-11 47. Title: A self-assembly approach to the formation of asymmetric dimers from monodispersed spherical colloids Author(s): Yin, YD; Lu, Y; Xia, YN Sour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Volume: 123 Issue: 4 Pages: 771-772 Published: JAN 31 2001 Times Cited: 167 DOI: 10.1021/ja0031873 added 05-Jul-11 48. Titl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esoscopic hollow spheres of ceramic materials with functionalized interior surfaces Author(s): Yin, Y; Lu, Y; Gates, B; et al. Source: Chemistry of Materials Volume: 13 Issue: 4 Pages: 1146-1148 Published: APR 2001 Times Cited: 162 DOI: 10.1021/cm000933u added 05-Jul-11 49. Title: Hollow Nanocrystals through the Nanoscale Kirkendall Effect Author(s): Wang, Wenshou; Dahl, Michael; Yin, Yadong Source: Chemistry of Materials Volume: 25 Issue: 8 Pages: 1179-1189 Published: APR 23 2013 Times Cited: 161 DOI: 10.1021/cm3030928 added 06-Aug-13 50. Title: One-step synthesis of highly water-soluble magnetite colloidal nanocrystals Author(s): Ge, JP; Hu, YX; Biasini, M; et al. Source: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Volume: 13 Issue: 25 Pages: 7153-7161 Published: 2007 Times Cited: 160 DOI: 10.1002/chem.200700375 added 05-Jul-11
个人分类: 新科技|7700 次阅读|15 个评论
中科院化学所发明恶性肿瘤“分子手术刀”:精准靶向阻断肿瘤血管
热度 5 sciencepress 2015-10-22 16:10
如何实现精准的肿瘤靶向治疗而不损伤正常组织一直是医学界追求的目标。最近,中科院化学所 王春儒 团队开发的基于金属富勒烯纳米颗粒的“ 分子手术刀 ”肿瘤治疗技术,在实现这一梦想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众所周知,实体肿瘤组织实际上是由肿瘤细胞和肿瘤血管形成的一个完整微环境系统,不仅包含肿瘤细胞,内部还有丰富的肿瘤血管。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已经证明,肿瘤血管与正常血管在结构上存在巨大差异。一般来说,正常血管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够长成,是由内膜、中膜和外膜构成的三层密实结构,而肿瘤血管只用4天即可形成,结构上为由内皮细胞构成的单层薄膜。而由于构成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间隙较大、结构不完整,导致肿瘤血管通常包含有大量纳米尺度的小孔,使小分子和一些纳米颗粒能够透孔而出。 目前已有很多研究利用肿瘤血管这种对小分子和纳米颗粒的高通透性来设计药物,通过控制药物颗粒合适的尺寸使其能够透过肿瘤血管进入瘤体,从而有效地提高抗肿瘤药物在肿瘤内的浓度。 王春儒团队研究发现,当纳米颗粒的尺度在合适的尺度下(例如50-200 nm),要经过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才能通过肿瘤血管的间隙,在这一过程中纳米颗粒被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所紧密包围,因此可以通过合适的设计而特异性地破坏肿瘤血管。 首先,他们利用磁性金属富勒烯设计了尺度在150 nm左右的水溶性纳米颗粒,这种纳米颗粒的特性是能够通过吸收射频提高内能,在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后由于内能升高发生相变,并伴随着体积剧烈膨胀50%左右。然后他们将金属富勒烯纳米颗粒静脉注入到小鼠体内,数分钟后这些纳米颗粒抵达肿瘤位置并长时间卡在血管壁上。这时他们再对小鼠施加射频“引爆”这些纳米颗粒。 研究结果发现,这些镶嵌在肿瘤血管壁上的金属富勒烯纳米颗粒“爆炸”时有效地破坏了肿瘤血管,而后迅速阻断对于肿瘤的营养供应,几个小时内就可完全“饿死”肿瘤细胞。 因为几乎所有的肿瘤细胞都连接在肿瘤血管上,而正常细胞只连接在正常血管上,因此这种方法能够异常精准地杀灭肿瘤而对正常生物组织和器官无害,可称之为针对实体肿瘤的“分子手术刀”。 实验发现,整个治疗过程快速、高效、低毒,而且对于肝癌、肺癌、乳腺癌等多种实体瘤均有显著疗效,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治疗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申请了国内和国际专利,正在进行临床前实验。 相关研究成果最近在线发表在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中国科学:材料科学》上,刊物网站和 SpringerLink系统可阅读原文: A highly efficient and tumor vascular-targeting therapeutic technique with size-expansible gadofullerene nanocrystals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0843-015-0089-3 http://mater.scichina.com/EN/abstract/abstract509997.shtml ↙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研究详情 《中国科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关注请加: scichina1950 / 中国科学杂志社 或扫描识别二维码: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12606 次阅读|92 个评论
折腾整一年,陆洲博士的论文终于被JPCC接收
热度 26 hongfei 2013-10-29 14:28
折腾整一年,陆洲博士的论文终于被JPCC接收 2013.10.29 Dissociative Binding of Carboxylic Acid Ligand on Nano Ceria Surface in Aqueous Solution: A Joint In Situ Characterization and First-Principles Study这篇文章研究了如何通过非线性光学界面振动光谱的方法直接测量CeO2纳米颗粒界面这一模型体系的配位键合结构。 经过将近一年的折腾,这篇文章前几天终于被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接收。 JPCC Just Accepted网站Dissociative Binding of Carboxylic Acid Ligand on Nano Ceria Surface in Aqueous Solution: A Joint In-Situ Characterization and First-Principles Study文章链接: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jp4068747 我的(前)博士后陆洲博士(今年初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和合作者们花了很多功夫做这一工作。这一工作表明界面非线性振动光谱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测量不同氧化状态下CeO2纳米颗粒界面上的配位结构,尤其是能够确认和区分螯合(chelating)和桥合(bridging)的配位结构的光谱特征。这一研究应该说是为界面非线性振动光谱方法在固液界面测量和溶液中纳米表面表征的应用的可能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 固液界面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在分子层次上对固液界面的结构以及相互作用的研究,由于缺乏有效的方法,一直较为困难。科学网上著名的博主复旦大学的马臻教授的博士导师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UC Riverside)化学系的Francisco Zaera去年在Chemical Review上发表了一篇题为Probing Liquid/Solid Interfaces at the Molecular Level的综述文章,对相关的问题有较为全面的描述。 Francisco Zaera在Chemical Review上Probing Liquid/Solid Interfaces at the Molecular Level综述论文链接: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cr2002068 如Zaera的综述中指出,过去不少研究组是利用全内反射的傅立叶红外光谱(ATR-FTIR)方法来研究类似的问题。我们在这篇论文中明确地发现与ATR-FTIR相比,界面和频振动光谱(SFG-VS)由于其界面选择性和单分子层的检测灵敏度,能够获得更为清晰和可靠的光谱细节信息。 也许问题正好出在这里,论文在审稿过程中,有个审稿人再三说我们不能说SFG-VS具有和ATR-FTIR相比的这些优点,这真是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如果没有这些优点,我们还费老大的功夫去发展这一方法来研究类似问题干什么?我们的研究不就没有什麽新东西了吗? 顺便说一句,Francisco Zaera那篇综述论文对相关的研究总结得还比较全面,不过其中对于SFG-VS方法在固液界面测量中的应用,局限性说得太多,可能性说得太少。在这方面陆洲博士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去做实验和模拟,相信他对其中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发展前景最有心得。我们不是第一个用SFG-VS来研究固液界面的小组,但这一工作大概能够用来证明SFG-VS在固液界面的化学研究中的确具有明确优点和更多应用前景,所以这篇论文也许是值得对纳米表面和固液界面表征有兴趣的人们关注的事情。 这篇JPCC论文如果顺利接收的话,应该在去年底或今年初发表出来。所以在今年初我的同事Donald Baer博士组织的美国真空学会60周年特刊上的题为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materials and nanoparticles: Important needs and challenging opportunitiesde综述文章中也包括了对这一工作的综述和引用。这篇JVSTA的综述文章已经于一个多月以前发表出来,据JVSTA网站上称还是本月JVSTA上被阅读最多的论文之一。不过我们这篇被引用的原始论文只是在几天前刚被接收,刚进入排版程序。 美国真空协会JVSTA综述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materials and nanoparticles: Important needs and challenging opportunities链接: http://scitation.aip.org/content/avs/journal/jvsta/31/5/10.1116/1.4818423 被引用的论文比引用它的论文后发表,大概也算值得一提。 在这件事情上,可能受到最大影响的当然是可怜的陆洲博士。他的大作久久发表出不来,如果人家还真以为他在我这里工作了三年没做些什么东西,那真是天大的冤枉。
个人分类: 自言自语|35930 次阅读|40 个评论
葡萄柚与药物作用研究:今非昔比
热度 3 zhpd55 2013-5-22 21:47
葡萄柚与药物作用研究:今非昔比 诸平 2012 年 8 月 9 日 曾经写过 “ 葡萄柚汁改善癌症药物疗效 ” 的博文,今天是根据 《自然》( Nature )杂志系列出版物之一的《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 )网站 2013 年 5 月 21 日 报道,介绍源自葡萄柚( Grapefruit,拉丁名Citrus paradisi ) 的脂质类纳米物质 ——GNVs ( grapefruit-derived nanovectors), 具有昔日葡萄柚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效果,可以有效地传输多种治疗药物 , 包括 DNA 、 RNA(DIR-GNVs) 、蛋白质和抗癌药物 (GNVs-Drugs) 等,而不是与药物作用产生毒副作用。 葡萄柚具有皮薄,红果肉等特点。葡萄柚及其果汁在北美、欧洲各国和日本,是很多家庭早餐必备的水果和饮料,已经成为柑橘类水果中消费量仅次于甜橙的重要农产品。葡萄柚源于亚洲,植于印度,日本,北美与地中海流域的历史也相当长久。主要是因为它的果实,才被广为栽种。 葡萄柚对于肌肤具有洁净与润泽的功效。它所含的活性成份,如: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与果酸,都具有润泽与深层洁肤的功效,类黄酮能增加毛细血管壁的渗透性与抵抗力。这些成份所产生的共同作用,让葡萄柚具有完美的净化功能。 从植物化学上分析,葡萄柚的化学成分很多是属于柚类原有的。其花和果皮所含化学成分与柚子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花主含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 橙花醇 和癸醇等。果皮主含 柠檬烯 (约占 90% ),其余为 柠檬醛 、 香茅醇 和 辛醇 等,又含黄酮类化合物 柚苷 等。 葡萄柚能够滋养组织 细胞 ,增加体力,舒缓 支气管炎 ,利尿,改善肥胖、水肿及淋巴腺系统之疾病,抗感染。治疗毛孔粗大,调理油腻不洁皮肤。振奋精神,舒缓压力,催眠。抗沮丧、 抗菌 、开胃、利尿、 消毒 、使病理现象消散。深层净化油性暗疮和充血的皮肤,促进毛发生长和紧实 皮肤跟组织 。 但是,有 医学 研究显示,如果老年女性每天食用 1/4 个葡萄柚,患 乳腺癌 的风险可能提高 30% 。调查对象包括 6000 名女性,其中有 1657 名女性患有乳腺癌。在研究中,女士们就自己在过去几年中每天食用葡萄柚的数量进行了回答。结果发现,其中有一半女士每天食用 1 个葡萄柚, 7% 的女士每天食用 1/4 个或更多的葡萄柚。根据此研究结果,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葡萄柚会导致人体血液中的 雌激素 水平升高,而激素水平与患乳腺癌的风险有关。 另有报道,葡萄柚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正在使用药物治疗的人在食用葡萄柚及相关食品之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以及咨询医生。有调查已表明,饮食葡萄柚汁时,其中的营养成分会显著性地抑制直肠壁细胞色素 P450 3A4 ( CYP3A4 )的代谢作用( Spence,1997 )。例如,葡萄柚汁可以使硝苯地平的平均血药浓度升高 3 倍,可以升高环孢菌素和特非那定(一种常用的抗组胺药)的血药浓度水平。对于特非那定, Spence ( 1997 )报道过一位每天服用特非那定的患者死亡之事,与其平均每周饮用 2~3 次葡萄柚汁有关。葡萄柚汁也能影响到 P- 糖蛋白( P-gp )介导的一些药物的排出。更多信息请参考《应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 5 版)。 这些例证表明,仅仅是饮食量的食用葡萄柚及其制品,也会抑制一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原本会消除的未能够消除,使这些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增强药物的作用,导致不良后果。如葡萄柚汁中含有的黄酮素( flavonoid ),它可能会抑制最常被用来代谢特非那定的酶,因而在服用特非那定药物期间如果引用葡萄柚汁,可能会使这一药物的新陈代谢过程被抑制,从而使血液中的特非那定含量大增,产生不良药效,甚至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包括死亡)。 另外,上面提到的硝苯地平是一种高血压治疗的常用药,环孢菌素是器官移植后使用的一种免疫抑制剂,而特非那定是一种很普通的抗过敏药,还有细胞色素 P450 和 P- 糖蛋白等,食用葡萄柚会影响多种药物(并不仅限于以上列举出的几种)在体内的代谢,所以正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在食用葡萄柚时应特别谨慎。 葡萄柚汁中含有一种或者多种抑制 CYP3A4 的成分,并能增加经 CYP3A4 代谢的药物的血浆水平。常规饮用量(每日一杯 250 ml )所产生的效果很小(通过测量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血浆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活性增加 13% ),且无临床意义。然而,如在辛伐他汀(一种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药物)治疗期内大量饮用(每日超过 1 L ),则明显增加血浆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活性水平,应该加以避免。否则易产生明显的横纹肌溶解病。下图是 PubMed 数据库关于葡萄柚研究的近1450篇(部)文献变化,其中涉及到食品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321篇(部)。 因此,我们在看到葡萄柚营养价值的同时,必须对其可能存在的副作用有充分的认识。不过,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研究人员与 路易斯维尔退伍军人管理局医疗中心( Louisville Veterans Administration Medical Center )的研究人员合作 已经发现,葡萄柚这种亚热带水果可能会彻底改变医学疗法如抗癌药物输送到特定的肿瘤细胞,报道了如何用来源于葡萄柚的天然脂质来创建纳米颗粒 , 而且已发现了如何使用它们作为药物的运载工具。路易斯维尔大学的科学家张皇革( Huang-Ge Zhang 音译)博士、王启龙( Qilong Wang 音译)博士等人的合作论文,于 2013 年 5 月 21 日 在《自然通讯》杂志网站发表 ——Qilong Wang, Xiaoying Zhuang, Jingyao Mu, Zhong-Bin Deng, Hong Jiang, Xiaoyu Xiang, Baomei Wang, Jun Yan, Donald Miller Huang-Ge Zhang. Delivery of therapeutic agents by nanoparticles made of grapefruit-derived lipids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13, Vol. 4, Page: 1867. DOI: 10.1038/ncomms2886 . 张皇革说, “ 这些纳米粒子 , 我们命名为葡萄柚派生纳米载体 (grapefruit-derived nanovectors 简称 GNVs), 我们相信其对于病人而言毒副作用更少 , 环境友好,生物危险废物少 , 大规模生产成本要比合成材料制备纳米颗粒的成本更低。 ” 研究人员表明 ,GNVs 可以传输各种治疗药物 , 包括抗癌症药物、 DNA/RNA 和蛋白质如抗体等。 GNVs 的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其副作用比人工合成脂类胶囊的毒副作用更小。研究人员声称,他们可以修饰 GNVs 瞄准特定细胞 —— 可以用其像导弹一样,携带各种治疗药物去摧毁病变细胞。此外 , 就是想方设法使其价格降到一个可以让人接受的合理价位。 葡萄柚衍生的纳米粒子的治疗潜能通过治疗结肠癌病人,第一阶段临床试验进一步得到了验证。到目前为止 , 研究人员一直尚未看到那些口服消炎药即封装在葡萄柚纳米颗粒胶囊中的姜黄素患者出现如何毒性反应。路易斯维尔大学的科学家还计划测试这种技术是否可以用于治疗炎症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张皇革博士说他开始这方面的研究 , 是受到祖先是如何选定食用物的启发。他说: “ 今天我们从杂货店买的水果和蔬菜是祖祖辈辈、代代相传保留下来的对人体有营养价值的可以食用之物。而对于人体健康有害的并没有列入我们的食材谱,例如我们的祖先品尝过的毒蘑菇。”注意,近年来蘑菇中毒事件在我国西南地区多次发生,造成多人中毒身亡。《神农本草经》借用神农遍尝百草,发现药物这妇孺皆知的传说,将神农冠于书名之首,定名为《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成书于东汉,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 16 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训诂、语言文字、 历史 、 地理 、植物、动物、 矿物 、 冶金 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 17 世纪末即传播,先后有过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其有关资料曾被 达尔文 所引。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 “ 东方药物巨典 ” ,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无论是《神农本草经》还是《本草纲目》都是中华民族的老祖先以身试药得到的宝贵财富。以此作为研发新药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医药事业的巨大贡献。张皇革博士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以可吃的植物作为一种机制来创建医用纳米粒子,作为一种潜在的无毒治疗运载工具。此外 , 张皇革和他的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番茄和葡萄的纳米粒子之后才选定葡萄柚。葡萄柚是作为一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对象 , 是因为由此可以得到大量的脂质。更多信息请浏览原文或者: http://phys.org/news/2013-05-scientists-uncover-grapefruits-secret-weapon.html#nwlt Nano-vehicles for Cancer Drugs
个人分类: 新科技|9851 次阅读|3 个评论
问问做纳米的同行
caijj09 2010-12-18 00:19
我是做纳米颗粒的,相信科学网里很多朋友和我是同行。但做了一年半载,有些小收获却有越来越多的疑惑。听我慢慢讲来。 现在纳米技术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甚至是让人眼花缭乱,每天看google阅读器里订阅的各种期刊,如Nature, Science, AW,AM,AFM, ACSnano, NL NT,ML,CR等,看到那些五花八门的研究结晶,真是既惊讶又无奈。惊讶的是每天都有那么多意想不到的研究成果面世,无奈的是自己的研究不仅进展缓慢,而且与之相比,毫无新意可言。科学网上的各位同行们,你们有多少存在这样的感受?此其一惑。 虽然做nanopowder,使用了新原料,有了新工艺,但却是传统方法。在实验中有新发现,但自己还得跟着老板的步伐走,新的发现只能当做工作外的兴趣,如果你是导师,你会怎么去导自己的学生?如果你是学生,你会怎样选择?作为一名研究生,很多时候面对的问题,导师往往解决不了,比如一些分析方法,一些机理,只能自己学或者向他人,网络求助。但有时导师却在某一方面坚持自己看似正确的看法,及时文献中已有说明,老板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果你是学生,你会怎么抉择?用数据说话时最好不过的,但导师却宁愿相信自己的经验,也不愿意接受数据。此为困惑二。 由于自己亲自做材料表征,如SEM,TEM,做纳米的人都知道,这些都是极小区域的微观图像。实验做多了,会知道有些结果其实只是部分区域比较理想,其他地方也许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在看到文献中那些漂亮的图像时,始终怀疑结果是不是真实的。各位同行,不知你们是否有类似的感受? 最后是最近看过几篇文献,介绍了一些机理,现象。自己在实验过程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但苦于对机理了解不清,让别人捷足先登,心中很是不快!有些现象的解释似乎与自己所观察的现象不符,这个时候我是该怀疑文献,还是怀疑实验?实验结果至少是重复多遍,现象依然。 作为 科研菜鸟,问题没有深度,只是想解开一些疑惑。
个人分类: 科研点滴|3630 次阅读|2 个评论
阳光照耀防晒霜
wujingzhi 2010-7-5 19:55
(文中引用资料尽可能采用可靠来源,为不影响阅读以超链接形式引用,有意核实者请查阅原材料。 文中观点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利益。) Figure Diseases linked to nanoparticles from different pathways of exposure. 图片引自: http://www.i-sis.org.uk/nanotoxicityInRegulatoryVacuum.php copyrighted. (only for personal use.) 据调查, 由于澳大利亚全年大部分时间阳光充足,紫外线强烈,人们又热衷户外运动,是全世界皮肤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使用防晒霜最广泛的地区之一。 最近全国气温飙升 ,很多地区也达到四十度左右,也是阳光明媚,夏日炎炎。不知用防晒霜的人多不多?印象中我自己以前极少用。去年用过几天,后来就不用了。目前,权威部门或医生通常还会建议使用防晒霜。但随着研究深入,这个问题越来越值得商榷。 普通民众使用防晒霜应该很少关心其作用原理,想当然地以为防晒霜就是防晒的。选择时估计也就关心哪个闻起来香,一般不会关心会有什么健康影响。 不过,学术界 近年来越来越关注 防晒霜的健康影响 。主要原因是由于流行的防晒霜很多采用了纳米颗粒来反射紫外线。目前 很多类型的防晒霜 已经使用20~30纳米(nm)大小的氧化锌(ZnO)或二氧化钛(TiO 2 )颗粒。这样大小的微粒的尺寸是可以和DNA相比较的。我们知道DNA通常为2nm左右,而人的红细胞有7000nm。从尺度比较就可知道20nm左右的颗粒更可能和DNA分子作用,其特性也是较难全面了解的,其生物特性也较难以验证。这也是目前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之一。 图 皮肤模型。源自Shier, D., Butler, J. Lewis, R. in Hole's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8th Edn 160183 (McGraw Hill, 1999 ). and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45/n7130/full/nature05664.html#B79 COPYRIGHTED. (only for personal use.) 研究已经证明生物吸入或注射 纳米颗粒会引起明显且严重的健康变化 。 更严重的是,几十纳米大小的微粒很容易进入细胞内部。这是引起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前使用的防晒霜里的成分大多尺寸较大,在微米量级,几乎不可能穿过细胞壁进入细胞内部。微米量级的微粒性能和宏观材料基本一致。如微米级的氧化锌等呈白色,也是以前的防晒霜涂在身上发白的原因。而一旦微粒在纳米量级(100nm)会变为透明,所以现在的防晒霜抹上一般就是无色的了。但其作用也更难以预料。 目前的研究结果虽然提出 很多质疑 ,但尚未确实证明防晒霜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权威部门会要求生产厂商在产品封装上 标明使用纳米颗粒 ,基本是把选择权留给消费者。 不过,我想大部分相关研究人员会持保留意见,希望消费者在没有明确试验结论之前, 尽量减少使用量, 对自己健康负责。人体是个复杂的系统,任何微妙改变都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 不要小瞧防晒霜可能带来的健康影响。 当阳光照耀防晒霜的时候,当你沉浸在温暖的阳光中享受浪漫的时刻,你身上正发生着全世界数量庞大的科学家群体,日以继夜,夙兴夜寐,而无法搞清楚的巨复杂的化学、物理、生物复合的变化过程 更多详细专业信息可以参考一些开放的网络信息,如 http://www.jltp.uiuc.edu/archives/Abramowitz.pdf 。 图片引自 http://www.nextnature.net/2009/10/nanoparticles-in-sunscreen-damage-microbes/
个人分类: 格物致知 R & D|1976 次阅读|11 个评论
纳米颗粒致肺纤维化研究(国内外评论、质疑、信息分析结果)
xupeiyang 2009-9-17 08:25
http://www.sciencenet.cn/htmlpaper/20099151125375627282.shtm 纳米颗粒是否致肺纤维化研究 7名在同一间印厂工作的女工因为胸腔积液、肺纤维化和肉芽肿住院,2名女工在两年内死亡。经过临床和病理检查,凶手并非一般化学污染物,竟可能是纳米颗粒!北京朝阳医院的研究者日前在《欧洲呼吸病学杂志》( Eur Respir J 2009,34(3):559)上发表了相关研究。 纳米技术已经越过了科学幻想的边界,成为现实。新兴的纳米颗粒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材料、医药、工业等各个行业,将人类的触角伸进了微观世界。纳米纤维、纳米给药系统、纳米涂料,甚至防晒产品中都有纳米技术的脚印。纳米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无限可能的欣喜时,也引出一个新的问题纳米微粒的尺寸小于自然分子,意味着其完全能够穿过人体的天然屏障,这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一些动物试验证实,小鼠气管接触纳米碳颗粒后,可发生炎症和肺纤维化症状,但在人类研究中尚无此类报道。 独特的病理表现 2007年1月-2008年4月,7名曾在同一家印厂工作的女工因为同样的症状到北京朝阳医院就诊,其临床症状均包括气短、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 入院临床检查发现,这些患者均有单核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现象,部分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现象,1例患者血小板减少。经过7个月的随访,6例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部分患者还出现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肺活量检测发现,全部患者都有小气道受损、通气功能受限。3例患者有严重肺损伤:最大肺活量(实际值与预测值比例,下同)为24.8%~35.4%;用力肺活量(FVC)为24.6%~35.1%;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24.8%~36.5%。其他4例患者肺损伤程度分别为轻度至中度。 免疫检测和病因学检测排除了病毒性肺炎和肿瘤的可能,2例患者有肺炎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但与其临床表现不相关。 胸部X线检查和CT检查显示,所有患者都有胸腔积液,5例患者有心包积液,4例患者肺部弥漫性磨玻璃阴影,6例患者肺间质结节,3例患者淋巴结肿大。所有患者都有间质性肺炎和肺纤维化。7个月后,2例患者的间质性肺纤维化快速进展,1例患者出现胸腔钙化。18个月和21个月时,2例患者先后死亡。 病因初现肺部疑有纳米颗粒 什么原因导致了上述病理改变?经过询问,这些患者具备以下共性:她们都曾在同一间印厂工作,同样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接触含有纳米颗粒的聚丙烯酸酯达5~13个月;她们在接触后同样的时间范围内出现了相似的症状气短、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病理检查结果同样为非特异性肺炎、炎症浸润、肺纤维化和胸腔外源性肉芽肿。研究者因此假设,她们可能接触了同一类型的毒性物质。 进一步检查发现,在这些女工的工作场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水和肺活检组织中均找到直径为30 nm的颗粒(图1-4)。在电镜下观察到,这些颗粒分布在肺上皮和间皮细胞的胞浆和核质中。肺上皮细胞蜷缩,呈现凋亡形态(图5)。通过检查,所有病例都排除了感染、恶性肿瘤、免疫相关疾病等的可能性。 考虑到患者的病理改变与动物接触纳米物质后的相似,而且在患者的支气管、肺部组织中都找到纳米颗粒物质,因此推测,这些患者的疾病表现和病理改变可能与印厂内的纳米颗粒相关。 图3 18个月后胸腔膜病理检查结果 图4 18个月后肺部病理检查结果 患者就诊时检查显示,肺泡腔内可见到吞噬细胞聚集,肺泡隔增宽、水肿(图1);胸腔内有外源性肉芽肿,内有纤维蛋白细胞,胸腔积液中有炎性细胞,箭头处指示巨大外源性多核细胞(图2);18个月后,胸腔膜纤维增厚、肿胀,成纤维细胞增殖,有纤维素样渗出和淋巴细胞聚集(图3);肺泡隔增厚、血管扩张,充血,肺泡部分呈肺气肿样,伴多核巨细胞散在(图4)。 图5 电镜下观察胸腔积液结果 图5a箭头显示在胸腔积液中,有直径约30 nm的纳米颗粒散在,被纤维化结构包裹,可能是胸腔积液内细胞裂解所致;图5b显示纳米颗粒簇在肺上皮细胞的核质中存在;图5c显示核质中有纳米颗粒的肺上皮细胞,其染色质凝集、缩小,呈新月状,细胞形态特征如同处在凋亡状态;图5d为图5c中部分放大后的结果,图中可见纳米颗粒簇。(以上图片来自研究原文) 纳米颗粒有毒? 研究者之一、北京朝阳医院职业医学、临床毒理和病理学部的宋玉果医师指出,该研究从临床、病理检查的结果和相关的背景调查推断,这些患者的肺损害可能是缘于存在于印厂聚丙烯酸酯中的纳米颗粒。但因为印厂已经关闭,他们始终未能找到肇事印料的准确成分,因而也未能定量计算这些患者纳米颗粒的暴露水平。这些都为人们留下了一个未解的谜题。 对于这样的结果,美国华盛顿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国际中心的纳米技术专家梅尼亚德(Maynard)说,这些患者的病理损害集中在肺内,与动物受纳米颗粒刺激后的病理表现相似,因此这样的损害不像是更大颗粒造成的。但因为研究者并未找出哪种纳米颗粒造成了这样的肺部损害,以及造成损害的纳米颗粒浓度,因此不能确定这样的病理改变是由于纳米颗粒所致,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人们应该研究接触纳米材料的工作者可能面临的职业暴露危险,并找出必要的防护措施。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呼吸毒理学家唐纳森(Donaldson)以及英国阿伯丁大学环境和职业医学专家西顿(Seaton)教授对上述结果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仅凭现有的证据不能证明纳米颗粒和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应该考虑到患者之前的作业环境,可能的职业暴露因素等。患者的症状和病理表现都与化学物质毒性有关,虽然纳米颗粒存在于肺组织中,但这并不意味着纳米颗粒是始作俑者。(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阿信) 更多阅读 《欧洲呼吸病学杂志》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自然》相关报道(英文) http://erj.ersjournals.com/cgi/content/abstract/34/3/559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August 20, 2009, 10.1183/09031936.00178308 This Article Full Text Full Text (PDF) Supplementary figures All Versions of this Article: 34/3/559 most recent 09031936.00178308v1 Alert me when this article is cited Alert me if a correction is posted Permissions Request Permissions Citation Map Services Email this article to a friend Similar articles in this journal Similar articles in PubMed Alert me to new issues of the journal Download to citation manager Google Scholar Articles by Song, Y. Articles by Du, X. PubMed PubMed Citation Articles by Song, Y. Articles by Du, X. Eur Respir J 2009; 34:559-567 Copyright ERS Journals Ltd 2009 Exposure to nanoparticles is related to pleural effusion, pulmonary fibrosis and granuloma Y. Song 1 , X. Li 2 and X. Du 1 Depts of 1 Occupational Medicine and Clinical Toxicology, and 2 Pathology, 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China. CORRESPONDENCE: Y. Song, Dept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 and Clinical Toxicology, 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No. 8, Baijiazhuang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100020). E-mail: songrain123@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