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郭守敬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邢台名人:天文水利学家郭守敬
gaoguanzhong 2018-12-3 04:08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8/11/26 国庆黄金周,到河北邢台旅游。这里是元代 大科学家郭守敬的家乡。他测天制历兴水利,在中国古代科学史上大名鼎鼎!那么,邢台 有什么相关的景点呢?查一下旅游书,方知道这里建有 郭守敬纪念馆。 郭守敬纪念馆,建在大公园里 邢台古称顺德府。到了邢台,买一张地图看看大势。颇像石家庄一样,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把市区分割为东西两半,设为桥东区、桥西区。桥东是老市区,坐落着城市标志清风楼, 为重檐歇山式结构,楼高7丈余,下面砖石筑台,上面斗拱飞檐,气宇轩昂,庄严雄伟。是邢台市的城市原点所在,就像西安的钟楼。 我们住的旅馆在 桥西区。这里是新城区,有一条南北大道,就叫郭守敬路。其北端到头,迎面为达活泉公园。郭守敬纪念馆就在公园内。 达活泉 原为一水池,周百步,深丈许。北宋时在周边建亭植柳,加工修饰,遂使达活泉成为一郡之胜。元代郭守敬曾疏浚达活泉河道,修复了达活泉石桥,引泉筑渠,浇灌田园。如今 达活泉公园占地67公顷,为华北地区面积较大的城区公园之一。 大约也是这个原因, 郭守敬纪念馆建在园内。 纪念馆前的赭红色照壁上,镌刻着金色大字“观象先驱世代景仰”,背面则是反映郭守敬业绩的大型彩色瓷砖壁画。整幅壁画融郭守敬诸多科技成果于一体,体现出“先贤业绩昭日月,丰碑永励后来人”的内涵。 纪念馆占地5公顷(75亩)。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 郭守敬铜像、观星台、四个展厅、天文观测台等。是介绍科技史,进行科普教育的基地。 郭守敬铜像竖立在纪念馆前的广场上,高4米有余。1985年落成。铜像塑造的郭守敬,双目炯炯有神,似蕴藏着无穷的智慧。硬而微翘的胡须反映出郭守敬坚强的意志和实干精神。手持四卷图纸分别代表他科技伟业的四个方面:即天文、水利、数学和仪器制造。风吹长袍,飘然若动,表示他不仅是位科学家,而且是注重实践的工程家。他脚踩青石,表示他踏遍祖国大地,为国家献策出力。 铜像后面的观星台,是按1276年郭守敬设计并主持建造的河南登封观星台仿建的。登封那一座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邢台这一座,虽然是仿建,却也使人感念郭守敬的功劳。 郭守敬生平 纪念馆为仿明清式建筑。眼前卷棚式三间大门雕梁画栋,挂着灯笼,上方悬挂的匾额“郭守敬纪念馆”,是1985年由胡耀邦题写的。两侧对联彰显郭守敬的主要功绩:“治水业绩江河长在,观天成就日月同辉”。 进入大门,看出馆舍规模不小。黑色大理石底座上置放着巨石,镌刻着前言:“郭守敬(1231-1316),河北邢台人,中国元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在天文、水利、仪器仪表制造等方面成就卓著,有十多项发明创造遥遥领先世界水平,为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院内放置着“赤道日晷”。这种日晷是郭守敬时代常用的天文仪器。 馆舍为三进院落。入内可参观“郭守敬生平业绩展览”。 进入第一进院落,展厅题目是“巨星耀神州”,介绍这位大科学家的生平。1231年郭守敬诞生于邢台县皇寺镇郭村,距市区15公里。他自幼好学,而且养成很强的动手能力,十五六岁那年,得到一幅拓印的石刻莲花漏(北宋燕肃造),仅凭图就弄清了这种先进计时仪器的工作原理。他还曾依据古图用竹篾扎制成浑仪,然后积土为台进行恒星观测。 其祖父郭荣颇有学识,精通数学水利。为进一步培养孙子,特地送他到邢西紫金山(太行东麓)师从刘秉忠深造。刘秉忠(1216-1274)是一位著名学者,天文、地理、律历(乐律历法)等无不精通。郭守敬跟他研习,学识精进。当时,刘秉忠已是忽必烈谋臣,因守父丧在家乡讲学。后来 他根据《易经》中“大哉乾元”,建议 忽必烈 将政权名为“大元”,这就是 1271 年元朝得名的来历, 忽必烈即元世祖 。同时 刘秉忠 向忽必烈进言 “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主张参照汉人法律,改善法度、革除弊政。 忽必烈任命他为中书令(宰相),非常信任。刘秉忠还先后主持营建了元代两座都城——上都(今内蒙正蓝旗内)和大都(今北京)。刘秉忠及其朋友和弟子,即张文谦、张易、王恂和郭守敬先后都步引入仕途,被后人称为“紫金山五杰”。 1260 年,郭守敬因“习水利,巧思过人”被荐于朝,殿见忽必烈,提出整治华北平原水利工程的六项建议。忽必烈很满意,立即任命郭守敬为提举诸路河渠,负责各路水利建设。后来郭守敬两度出任主管全国水利工程的最高官员都水监,主持西夏治水、大都治水、京杭运河等重大工程建设,为我国灌溉农业、内河航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北京 西海北沿汇通祠(德胜门西大街甲60号),是 当年郭守敬 长期主持全国水系的水利建设设计的地方,如今已重建,作为北京 郭守敬纪念馆,与邢台馆并列为两大郭守敬纪念馆。 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国家统一已成定局。新朝初定,一般都要修历法,于是忽必烈令郭守敬负责编制新历的工作。郭守敬创制了各种天文仪器,并组织人员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天文观测,参照历代各家历法,编制出了一部优秀历法《授时历》。四年后新历完成,郭守敬升任太史令(负责天文历法)。1281年,授时历在全国颁布实行。 郭守敬为了将科研成果流传后世,先后编纂数以百卷的天文著作,制作出多种仪器仪表,辛勤耕耘直到暮年。1316年去世,享年85岁。 治水树丰碑 进入第二进院落,展厅题目是“治水树丰碑”。详细介绍郭守敬主持西夏治水、大都治水、京杭运河等重大工程建设的事迹,以及他为我国灌溉农业、内河航运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 这里特别要说一下郭守敬规划京杭大运河的功绩。我们知道,随着江南的开发,特别是苏杭一带,早在隋唐时代就成为全国的粮仓。 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隋炀帝时,京杭大运河就全线贯通,以便向北方运粮,但运河走向与今天大不一样。它先从江南到开封,然后再北上到幽州(今北京)。宋朝把首都设在开封,就是为了靠近运河,运粮方便。但元朝定大都为京城, 都城官兵、百姓众多,粮食的消耗量极大。 如果漕运(船运江南米粮)走老运河就绕路了,所以必须另选从江南直上北京的线路。1275年,郭守敬奉命考察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北部一带,据此规划出运河新线的最佳线路。根据郭守敬的规划,元朝对运河诸段进行了治理,先后开通了济州河、会通河。1293年,郭守敬主持开挖了通惠河。在通惠河上,设置24座闸坝,节水行舟,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的创举。自此,京杭大运河新线实现了全线通航,江南的漕运船只一路北上,可以到达北京。郭守敬被誉为京杭大运河的总设计师。正是郭守敬大都治水的成功,保证了粮食供应,才有了北京700年的定都史。2014年,大运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276 年在考察运河线路时,郭守敬曾经在河南沿黄河故道,纵横数百里的区域内,进行水准测量。他以海平面为基准,比较大都(今北京)与汴梁(今开封)的地形高低,这实际上是海拔概念的最早运用。 天文建奇功 第三进展厅是两层仿古楼,楼下主题为“天文建奇功”。详细介绍郭守敬在天文研究方面的成就。如提出科学的制历思想,创造多种领先世界水平的天文仪器,进行规模空前的四海测验,编制出中国古代最精良的历法《授时历》。 《授时历》不仅 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也是我国历史上 90 多部历法中行用时间最长的历法, 1281 年颁行, 一直使用近400年到清初。郭守敬等人在《授时历》中,首次明确提出一回归年(太阳回归到黄道上同一点的时间)为365.2425日,与现在世界上通行的公历(格里高利历,1582年颁行)回归年数值一致。但领先格里历301年。即使与理论值相比,也才只差23秒。 制定历法,必须要有准确的天文实测数据。郭守敬认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为此他创制改进了13种天文仪器。这些仪器具有精致、灵巧、简便、准确的优点。例如,我国古代用圭表来度量日影长短。表是直立的标杆或石柱,圭是平放的尺,两者结合,根据正午时(日影正北)度量的表影可推定二十四节气,从表影长短的周期性可以确定回归年的日数。郭守敬把普通的八尺表增高为四丈的高表,来提高测影精度,又根据针孔成像的原理创制景符,以解决表高影淡的缺点。他还发明窥几,配合高表使用,可测量星月的“影长”。 然而最为后人推崇的是简仪,郭守敬 将结构繁复的唐宋浑仪化为两个独立的观测装置,安装在一个底座上,1276年制成。上部是赤道装置,由四游环和重叠在一起的赤道环与百刻环组成,用于观测天体的赤道坐标;下部是地平装置,由立运环和地平环组成,用于观测天体的地平坐标。 简仪较浑仪有十多项改革,是世界上最早制成的大赤道仪。明末来华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见到郭守敬制造的仪器,赞不绝口,称他为“中国的第谷”。第谷( Tycho Brahe , 1546-1601 )是丹麦天文学家,与弟子开普勒完成了鲁道夫(丹麦国王之姓)恒星星表的编制,其精度是当时最高的。第谷是西方最早使用赤道装置(1598)者,因此郭守敬被赞誉为“中国的第谷”。其实郭守敬比第谷制造同类仪器早300多年。应该说第谷是“欧洲的郭守敬”才确切。 郭守敬用自己的仪器,测定出黄道面( 太陽绕地球旋转的轨道平面 )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23度33分5秒3,只有1分多的误差。这样的精度在六七百年前的古代,真是了不起。 郭守敬在长期天文观测中,发现了前人没有命名的恒星1000余颗,编著有《星表》二册,是当时世界上收录恒星数目最多的星表。 1279 年,郭守敬主持了“四海测验”,在各地设27个观测点。这些点分布着南起北纬15度,北到北纬65度,东起东经128度,西至东经102度的广大区域。这片区域南北长5500公里,东西宽2900公里。各观测点测出的地理纬度的平均误差为半度上下。这项 “四海测验”,是当时世界上范围最广、精度最高的纬度测量。比西方专门大规模测量纬度,早了600多年。 遗憾的是,这一重大成果仅运用于历法的编制,却没有能用于地图测绘。 伟业照千秋 楼上为第四部分,主题是“伟业照千秋”。搜集了古今中外诸多专家学者科学家们对郭守敬的高度评价。 在科研和工程建设两方面都能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是十分稀少的,郭守敬就是这样的人,曾担任过“太史令”(主管天文历法)和“都水监”两大官职。晚年又被朝廷升任为“昭文馆大学士”,充分表明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郭守敬纪念馆总结了他辉煌成就,列出了一张表,这里照录如下: 郭守敬一生发明创造甚多,其中有20多项科技成就遥遥领先当时世界水平。 郭守敬等人主持的太史院,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天文台。 郭守敬主持的“四海测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纬度测量。 郭守敬等人主持编制的《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历法。 郭守敬等人在《授时历》中,首次明确提出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与现在世界上通行的公历回归年数值一致。 郭守敬著有《星表》二册,是当时世界上收录恒星数目最多的星表。 郭守敬创制的简仪,是世界上最早制成的大赤道仪。 郭守敬在简仪的构造中,最早发明和应用了滚柱轴承。 郭守敬创制的仰仪首次实现了低头看日食。 郭守敬创制的四丈高表,是当时世界上日影测验最精确的天文仪器。 郭守敬创制的正方案,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定向仪器。 郭守敬创制的窥几首次实现了无影测影。 郭守敬创制的大明殿灯漏,是世界上第一台大型机械自鸣钟。 郭守敬创制的玲珑仪,集演示和观测为一体,是当今象仪的鼻祖。 郭守敬创制的天文仪器,所采用的规环刻度是古代测量仪器中最精确的。 郭守敬等人在传统会圆术( 已知圆周,弓形的高和弦长,而求出弧长的一种方法 )基础上,首次创立了弧矢割圆法。 郭守敬等人使用的“三次差内插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天文数学计算方法。 郭守敬以海平面为基准,比较大都(今北京)与汴梁(今开封)的高程差,首次运用了海拔概念。 郭守敬首次以科学考察为目的,专程探寻黄河之源。 郭守敬在开凿通惠河中,完美的节水行舟法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创举。 郭守敬精心规划改造京杭大运河,使运河实现全线贯通,成为中国开通京杭大运河的第一人。 这些成就至今足以令中国人自豪。 20 张照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65430e0102z6i1.html
个人分类: 中国名人|66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古观象台上
热度 19 lev 2015-6-30 10:20
在古观象台上 引子 大家看我这本小说写北京 法源寺,今天下午我要去法源寺去看看,从来没有去过这个地方,为什么没有去过能把这个小说写得神龙活现,这就是文学家嘛,就干这个的。 ——李敖 北京大学 2005 小学时有篇课文就叫《在古观象台上》,可惜如今残存在脑子里的,除了题目,什么也没有。这本不奇怪,如果一个人可以保留并无碍输出自小学以来所学知识之主干框架与大部分细节,他的博学程度就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活词典”(或者“活wiki”)了。真正奇怪的是,像“古观象台”这样一个于我没有什么内容的“符号”(也就是在经验域中没有任何指谓)竟然可以在记忆中顽强地盘踞这么多年,以至于“登台”成了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 到今年6月中旬以前,计上京三次,行踪游荡于四九城的西北与东北方向,去了国家天文台,去了北京天文馆,唯独落下了东南角的古观象台。今年初,《天文观测完全手册》也付梓刊行,我在书中专辟“公共天文台资源”一节,煞有介事地聊了聊古观象台的沧桑——所谓“空谈”,此之谓也。于是乎,此次上京决计一了夙愿,老陆(游)不是说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否则长此以往,对不起观众,更对不起自己...... 敬协天行无所逸,顺敷星好敕时几 观象台西侧为紫微殿。“紫微”者,北极之帝星(今天的北极星为勾陈一,即小熊座α)也,处紫微垣(人间之紫禁城)之中央,乃众星之主。 殿中悬乾隆手书对联与横批(注意断句!): 上联:敬协天 行所无逸 下联:顺敷星 好敕时几 横批:观象授时 上联合于“观象”,下联合于“授时”,总结了中国传统天文的精神——“ 刚柔相济,天文(纹)也;文明以至,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 化成天下 ”(《周易· .贲卦 》)。如果一定要做个比较, 不是astronomy,似乎更接近古希腊的cosmology,即“和谐而有序的存在” cosmos。 台下与殿前计有先贤塑像六尊: 上(从左至右):(东汉)张衡 (南齐)祖冲之 (唐)一行(张遂) 下(从左至右):(北宋)沈括 (元)郭守敬 (明)徐光启 这些在文献中闪耀的名字汇聚在这里,可以形成一种“气场”,大概只有巴黎的先贤祠( le Panthéon )可以比拟。 唯一令我不解的是:对于作为明朝内阁大学士的徐光启而言,为何官帽选用的是“公服” 幞头 (类似宋代官帽样式,只是明代样式的帽翅更短一些。可与沈括对比),却不用更常见且更具有辨识度的“常服”乌纱帽??? 赤道式日晷(原件藏于故宫)与地平式日晷,从地平式日晷上可以读出兄弟我拍照的时间: 辅助授时的星晷(左)与月晷(右): “张衡——郭守敬系统”与“第谷——南怀仁系统” 观象台的精华在于天文仪器。不同时期天文仪器的创制是基于不同的宇宙模型。从基础主义( foundationalism )或还原论( Reductionism )视角的理论上看,这些宇宙模型从不同的基本物理图像(作为公理化假设)出发根据一定的计算推演程式构造出拟合观测现象的唯象理论( phenomenology )——脱离预设观念体系的实验观测是不存在的。换而言之,这些天文仪器的创制原理与运行机制无法脱离创制者所持宇宙模型的理论体系——用个更哲学的词汇——“宇宙观”( view of the cosmos ). 台上台下走一遭,兄弟我私自揣度先贤,根据不同的基本物理图像把观象台的主要天文仪器大致分为两个系列: (1)基于落下闳“浑天说”的“张衡——郭守敬系统” (2)基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地心说与阿里斯塔克——哥白尼日心说之折衷体系的“第谷——南怀仁 系统 ” “浑天说”与“折衷体系”所扮演的角色也许可以用热力学史上的“热质”( caloric )来类比吧...... 综合史料,北京古观象台原址的前身可以追溯到金元时期(而国家天文机构的传统可以上溯更早)。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金兵攻破北宋都城汴京(开封),在大肆掠夺财富的同时将北宋司天监的天文仪器(苏颂、沈括及前代学者的成果)迁运到中都(北京)。由于开封与北京的地理纬度差异,这些被掠夺的天文仪器丧失了足够的观测精度,几乎丧失了观测功能,沦为摆设。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在大都(北京)城内东南角营建太史院和司天台,作为国家最高天文机构。郭守敬先后担任同知太史院事(即副长官,太史令由王恂担任)、太史令,主持大小事务。 我们今天看到的古观象台始建于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大致与“星学之王”第谷先后创立的汶岛天文台(建于1576年)和布拉格天文台(建于1599年,次年第谷与开普勒相遇)处于同一时代,是明清两代国家最高天文机构。今天观象台陈列的天文仪器主要是执掌明清两代钦天监的中国官员(以徐光启、李天经为代表)和耶稣会传教士(以利玛窦、汤若望和南怀仁为代表)创制的 清制仪器 和 明制仪器的复制品。 其中明制仪器 浑天仪、简仪、复原的玲珑仪等属于“张衡——郭守敬系统”。 其 基本物理图像来自于落下闳的“浑天说”,据唐代瞿昙悉达的《开元占经·卷一》引述—— “张衡《 浑仪注》曰: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 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 度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一百八十二度八分之五覆地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之五绕地下。 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其两端谓之南北极。北极,乃天之中也。在正北,出地上三十六度, 然则北极上规,径七十二度,常见不隐。南极,天之中也。在南,入地三十六度,南极下规 七十二度,常伏不见。两极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半强。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 浑,故曰浑天也。赤道横带,天之腹;去南北二极,各九十一度十九分度之五。 横带者, 东西围天之中要也。然则北极小规去赤道五十五度半,南极小规亦去赤道五十五度半,并出 地、入地之数,是故各九十一度半强也。 ” ...... 浑天仪系浑仪与浑象(浑天象,即天球仪)的合称。前者是观测仪器,由“浑天说”提出者西汉落下闳首创,东汉张衡、唐李淳风等沿袭改进,以同心圆环结构实测目标天体的天球坐标;后者是演示仪器,类似于今天天文馆的天象仪(比如北京天文馆的蔡司天象仪)或天球仪(天体仪),根据已测天体坐标布列星辰于球面以模拟天球上的天象(比平面的星图更直观一些),主要起天文官员业务培训与“科普”功能——当然“科普”的对象一般仅限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历代民间私习天文属妄测天机、觊觎神器性质,乃重罪)。 简仪是郭守敬(可能吸收了阿拉伯天文学成就)对传统浑仪的简化改进版。传统浑仪用于确定坐标的同心环较多,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中心差,增加了校准的难度。另一方面,过多的同心环在操作中容易遮蔽天体,形成大量观测盲区。北宋沈括和元郭守敬相继用计算地位取代实测圆环(白道环与黄道环)最终拆分传统浑仪,将赤道坐标的测量和地平坐标的测量分立为两个部分,以改进传统浑仪的不足。 左:明制浑仪(复制品) 右:明制简仪(复制品) 今天古观象台陈列的明制浑仪与简仪系复制品(还有一件1:3复制品),原件抗日战争前夕迁往南京,现藏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而台上陈列的浑象系清制天体仪,也称清制浑象。 郭守敬创制的玲珑仪没有留下实物且史料记载不多,故就其形制功用多有争议,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其一,认为玲珑仪系浑象或假天仪,都属于演示仪器。不同之处在于,浑象的参考系在天球外,而假天仪(类似现代天象厅)的参考系在天球内,也就是人在球体内观察。 其二,认为玲珑仪是一种改进的浑仪(比如北师大的杜昇云教授),具有实时观测功能,可能采用了中空网格的球形构造。这些网格起到天球坐标系的作用,便于球内的观测者定位天体。 根据流传下来的元太史院校书郎杨恒的《玲珑仪铭》记载:“十万余目,经纬均布”、“人由中窥,目即而喻”,连同东汉班固《 弈旨 》中“ 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有白黑,阴阳分也;骈罗列布,效天文也 ”佐证,兄弟我目前倾向于第二种观点。 复原的玲珑仪似乎采用的是第一种观点 小时候读的《十万个为什么》就介绍过一种通过平面网格坐标系描迹观测天体视运动的方法,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用的也是类似方法,只不过相对于观测者,前者运动“极慢”,后者运动“极快”——合起来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古希腊芝诺或先秦名家的“飞矢不动”,作为运动连续性表征的轨迹观念,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一厢情愿,或许经不起马赫式的诘问...... 今天观象台上陈列的八台清制仪器可归为“ 第谷——南怀仁 系统 ”。 其中测定 黄道 坐标的 黄道经纬仪 、测定 赤道 坐标的赤道经纬仪、测定天体地平坐标的地平经仪和地平纬仪( 象限仪 )、测定两个天体间角距离的 纪限仪 和演示天象的天体仪(清制浑象)计六台仪器系康熙八年到十二年(1669~1673)由执掌钦天监的耶稣会传教士南怀仁监制督造。 合并地平经仪与象限仪功能的地平经纬仪由耶稣会传教士纪里安督造,时间在康熙五十二年至康熙五十四年. 观象台上最后一件重器——体现中西结合的 玑横抚辰仪(清制浑仪)制造于乾隆九年到乾隆十九年(1744~1754)。 上(从左至右):赤道经纬仪、纪限仪、地平经纬仪、地平经仪 下(从左至右):黄道经纬仪、天体仪、象限仪、 玑横抚辰仪 “第谷——南怀仁 系统 ”的基本物理图像来自于第谷的折衷体系。这个体系是调和 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地心说与阿里斯塔克——哥白尼日心说的产物 ,它既保证托勒密体系中地球作为宇宙中心的地位,又充分吸收哥白尼体系的合理因素,将其余行星的支配权留给了太阳,构造了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而日月轨道仍以地球为中心的物理图像。 第谷体系示意图 明末万历至崇祯朝,由于明初颁行的《大统历》(基本沿袭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不敷使用,徐光启、李之藻、李天经引入“西法”(欧洲天文学)先后主持修订《崇祯历书》,聘请耶稣会传教士 龙华民 、 罗雅谷 、 邓玉函 、 汤若望 等人参与译介同时期欧洲天文学成果,第谷体系与哥白尼体系引入中国。 由于哥白尼体系在实测精确性上的劣势(还有两个致命缺陷:观测不到恒星的周年视差和更深层次的地球自转所带来的惯性难题),《崇祯历书》采用的基本物理图像是相对保守的第谷体系。这对于后来南怀仁所主导的“第谷——南怀仁系统”来说是个不能忽略的背景。 真正释放哥白尼体系威力的关键人物是第谷的继承人开普勒,他用行星运动三定律构造的基本图像和唯象理论取代了托勒密、哥白尼与第谷一以贯之的本轮均轮。哥白尼——开普勒新体系相较于托勒密和第谷体系在实测精确性和理论简洁性才获得了足够的优势。 在“西学东渐”的大幕下,东西方的融合看似把中国人和欧洲人又放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然而当中国学者还在消化阐发第谷体系的时候,欧洲的引擎已经悄悄地启动了...... 1609年,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第谷裸眼观测的煌煌功业最终化为旧时代的传奇。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唯象理论之间的比拼可以消停了,玩家升格到“上帝视角”,下面要问的是 Why? ...... 外一则·念天地之悠悠,神马都是浮云 在古观象台上,可谓登高——所谓“高”者,拔地不过十余米。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尤显局促逼仄。然而在数百年的时间尺度上,这里又确实是离“天”最近的地方。 登高必赋,却一时词穷,好在乡贤老陈(子昂)可以来救场: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 赶紧把悲愤的老陈从一千多年前那场无厘头的战争中提溜出来,他其实就想说: 在更广阔的时间尺度上——这叫“宙” 在更广阔的空间尺度上——这叫“宇” 幽州台和观象台的时空间隔很渺小 欧洲和中国的时空间隔很渺小 你我很渺小 开了牛顿的“上帝视角” 神马都是浮云 相关博文 星空立法者——从第谷到开普勒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7073-841336.html 格物笔记(7):伽利略与孙元化的“弹道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7073-842539.html 述而不作:围棋与天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7073-848041.html
个人分类: 优哉游哉|12499 次阅读|4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