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汉武帝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看看当年印度土著不懂武备的悲惨结局
热度 1 huangwd99 2012-12-18 18:12
看看当年印度土著不懂武备的悲惨结局 于:2012-12-11 11:58:30 复: 3824735 印度大约2000年前的当地主人是土著达罗毗荼人,皮肤很黑但十分聪明能干,发 展了高度的文明和文化,这早已被考古学所证明。但后来被落后的白种雅利安人从北部山口入侵印度各地。这些白种雅利安人从古至今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虽然原本 其他方面的文化很落后,但只要发现点新东西,或学来点新东西,就马上用于战争,去征服他人。比如当年别人驯化马来耕地,他们却用马去拉战车侵略。 因 为土著达罗毗荼人没有联合起来的强大武备,说白了就是没出齐桓公、没出汉武帝、于是他们的城市被一个个地摧毁,成为白种雅利安人吹嘘武功的素材被记录在他 们的<吠陀>诗经中。然后这些土著达罗毗荼人被白种雅利安人统治者炮制的等级制度定义为最低种姓,甚至是贱民,让他们作奴隶,不断打压,结果文化没有任何 发展,不落后也落后了,而且自报自弃了。同时,随着白种雅利安人的人口逐步增加,并向底层拓展,从而逐步压缩土著原来的底层劳动空间,就压缩他们的人口比 例和生存空间。到近代,土著达罗毗荼人的比例已经被压缩到30%以下,并从事最最低贱的工作。而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宣传、司法,一切高级工作全被高 种姓的人把持,一开电视,满眼都是宝莱钨的白皮肤演员,一开国会,全是浅皮肤的人,各地寺庙里更是如此,一进写字楼就更不说了。那些当年的所谓高文明的黑 人土著早就和空气一样不存在了,或者说是在乡间和贫民窟里苟延残喘而已。当然,你要是特别有钱的土著达罗毗荼人,也可以买个高种姓,但出卖的是整体土著的 利益,出卖的是自己的祖先,从此改拜白人做亲祖宗了,和当年蒙元时或清朝时的汉族地主卖身投靠虽然做法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 这就是当年蒙 元要建立的社会秩序,而感谢当年有血性的汉人祖先,特别是底层汉人当年的反抗,加上洪武大帝、永乐大帝、革命党人的卓越贡献,才使汉人两次翻了身,还两次 翻了本,现在反而要去安抚那些民族兄弟。而要是当年没有齐桓公、没出汉武帝,我们的祖先早几千年就完蛋了,也就没我们什么事儿了。 元末的反抗是底层汉人与外来的明教和回教(必须承认当时的明军里有不少回教将士但未必是回族人种)结合而取得的胜利。而清末的反抗是底层汉人与西方思想结合而取得的胜利,这都和自己已经没落的腐儒文化没任何关系,相反,恰恰是对腐儒文化的深刻批判和彻底决裂。 当 年孔子精通六艺、膂力千斤,又有子路那样的大力士保驾,才有资格不依靠武力,而鼓吹文治。同样,汉武帝当年整军经武,开疆拓土,打得匈奴抱头鼠窜,天天跑 反,才有资格以儒学教化野蛮。否则,到蒙元时,儒学就是下九流人的学问:八道、九儒、十丐,仅仅比乞丐高一等。到了宋明时期,那些腐儒各个都堕落成什么样 子了?能不亡国吗?
个人分类: 历史|2483 次阅读|1 个评论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热度 1 maancai 2012-10-26 12:59
公孙弘少时,家贫寒,曾为富人在海边牧豚(放猪)维持生活。年轻时,他曾任过薛县的狱吏,因无学识 ,常发生过失,故犯罪免职。为此,他立志在麓台读书,苦读到四十岁,又随老师胡母子始修《公羊春秋传》(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便下诏访求为人贤良通文学之人。当时,公孙弘年已六十,他以贤良的名分去应征,公孙弘在百八应试者中名列下位,武帝擢为第一,被任命为博士。 大器晚成用在他身上最恰当不过了。 虽然他为人奸诈,但其立志学习、成才的精神值得学习! ——今天课堂上又一次给学生举例用到。
个人分类: 心的|3848 次阅读|2 个评论
天降祥瑞
热度 26 cwufp 2012-6-22 08:12
天降祥瑞
刚才李大师贴了一些照片,说是去山西扶贫了,俺很是纳闷,因为俺每天看到的,听到的全是山西煤老板的事情,他们多么有钱,买多少悍马,还有在北京一次能买多少楼盘等等,就像当年先帝爷听说粮食大丰收,不知道怎么办好,召集顶尖大牛们开会,研究粮食转化问题。据说其中一位尽人皆知和全民敬仰的大牛给先帝爷出了一个好主意,可以烧砖。 所以,李大师的那些照片俺是不信的,因为他是尽人皆知的摄影高手,说不准他照片上的那些窑洞和土房都是PS出来的。俺只相信俺是一个非常幸福的人,活在天朝有史以来最繁荣富强的时期,比当年唐太宗和魏征的那个虚假繁荣不知道好多少,也比汉武帝的时候不知道强大多少,那时候蛮夷都是要霍去病这样的家伙费粮饷劳民伤财才能退去,现在只消一个小小的祈求就可以打发的,实在不行花几个大洋,那东西天朝有的是,多得可以直接烧给那些富有的老外,就像烧冥币一样,一次可以少好几千亿。因此,俺幸福得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活下去,整天不安分的折腾。 天朝的富有与老百姓是没啥关系的,他们基本上都是刁民,懒惰,不思进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应该感谢TV英明决策出来的足够大劈腿的跨越式,也应该感谢XXTV,更应该感谢YYTV。 天朝有了粮食是可以用于烧砖的,黄老邪一直在纠缠那个年代他老家到底有多少人因为太幸福直接升入天堂,俺觉得实在没必要,因为不是谁都能因为粮食烧砖直接升入天堂的,要感谢出主意的院士大牛,感谢英明的TV,那些升入天堂的人应该感到无比幸福。正因为如此,黄老邪是支持给牵牛计划(吕老师发明的词汇)烧钱的,俺觉得老邪的观点和俺的思想连在一起后,思想的逻辑是贯穿始终的。 因为天朝富有,一个山西省拥有的悍马数量几乎超过美国陆军悍马的数量,俺老家的那些做五金小生意的老板们出去开个会都包机,因此,是时候花大钱给出生在中国,却学会了如何烧洋钱的那些海外赤子们一个像烧冥币一样烧那些服装、小五金、小日用品出口换回来的洋钱的时候了,比当年粮食烧砖显得有品味,跨越式的大腿劈得更大,姿势当然更优美,获得的赞誉和艳羡的目光更多。 这不,年景好,祥和欢乐,连老天都知道了,以前夏天不开花的紫玉兰都在绿叶中含苞待放,庆贺咱连年的大鞭炮声声清脆,万众瞩目,世人敬仰。这是天降祥瑞啊! 写着写着,自己都把自己感动得内牛满面,幸福得手直哆嗦。不写了,看照片吧。 端午时节,也以此短文和这几张祥瑞的照片纪念一下屈原这个不识相的糟老头。 P1、 P2、 P3、 P4、 P5、
5869 次阅读|28 个评论
观《汉武大帝》
热度 2 wyccn 2012-2-2 21:56
自2003年以来,已经数次看64集《汉武大帝》了,感慨中国历史上这位英才君主,但如何评价他呢? 于右任先生在《悼汉武帝陵》一诗中曾这样写道:“绝大经纶绝大才,功过非在戍轮台。百家罢后无奇士,永为神州种祸胎。” 此论不知当否?
2769 次阅读|1 个评论
明知辉煌过后是暗淡
热度 3 陈安博士 2012-1-13 15:24
  汉武帝刘彻最后是累了。   穷兵黩武之后,打败匈奴之后,是无尽的寂寞。   可是,当时的国家政策又不允许他辞职,所以只好继续干下去,却没了前进动力。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晚年汉武帝。很多当太久皇帝的人最后开始倾向于瞎折腾——闲着也是闲着嘛。   终于理解了民主国家为什么会有干一届顶多两届人就得滚蛋的安排了,一个位置干上10年左右,烦也烦死了。   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里的片尾曲《等待》里,有一句——    明知辉煌过后是暗淡,仍期待着把一切从头来过。   我想描述的就是刘彻老了之后的感受,但是后面的期待却很可能是重复,尽管说是“共同期待一个永恒的春天”,可是,知道不会永恒,只有老态龙钟。   阿娇已老,卫子夫也会成为过去。那还有什么值得等待的呢?所以,我一直反对老印(印大中)研究衰老,让大家在80多岁的时候及时死去吧,为这个世界留点未来。  
个人分类: 艺论|10758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中国古代的宫刑
热度 4 hcy98765 2011-6-18 11:24
中国 古代 的 宫刑 对宫刑,人们不会太陌生。汉代伟大史学家司马迁就曾因跟汉武帝唱了一下反调,而以“诬上”的罪名,被汉武帝打进蚕室,惨遭宫刑。宫作为古代五刑之一曾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在这酷刑下,有多少人含恨抱羞、痛苦悲惨地离开人世。内中不乏象司马迁那样的刚正之士。了解一下古代宫刑的概貌,对看清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黑暗野蛮当有所帮助。 宫,即“丈夫割其势,女子闭于宫”(《周礼》秋官司刑注)。就是阉割男子生殖器、破坏妇女生殖机能的一种肉刑。从一些古代文献记载和从宫刑的最初作用出发,可以对宫刑产生的时间最一大概断定。《尚书》中有好几处提到五刑和宫,例如《尧典》就有“五刑有服”语;《吕刑》中有“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阅实其罪”语,“五刑”是指墨、劓、剕、宫、大辟五种酷刑。一般认为《尧典》所叙乃尧舜时事。故宫刑至少在夏禹以前就已出现。 宫的最初作用,仅限于惩戒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在人类从婚姻制度上跨入文明门槛的当时是现实的。但随着封建专制的国家机器逐步完备,宫刑的施刑范围也相应扩大,扩大发展到同其初衷完全不相干的地步。这个变化始于何时?史无明确记载,不过考据史实,也能寻到其蛛丝马迹,至迟到西周穆王时,当局已经规定“宫罪五百”(《周礼》秋官司刑),西周当受宫刑的罪名已相当繁多,而且此种戕人肢体、绝人后嗣的刑罚之惩处对象是广大奴隶和一般平民。至于奴隶主贵族是“公族无宫刑,不剪其类也”(《礼记·文王世子》)。剪者,绝也。“不剪其类”意即不绝奴隶主贵族的后代。他们即使犯了当宫之罪,亦仅服髡刑(将犯人剃光头发锁住颈项服劳役),而髡者,必王之同族不宫者“(《周礼》秋官掌戳郑玄注)。显然,西周的宫刑范围扩大且带有鲜明的阶级性。 如果从尧舜时代算起,一直到隋文帝时被废除止,宫刑在中国名正言顺地沿续了约三千年。在这三千年中,有多少人遭受该刑,人们无从知道了。但从一些文献史料诸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二汉会要》、《七国考》及近人程树德的《九朝律考》等记载和研究中,我们仍可推知历代受宫人数不会很少。汉武帝生性残酷,在他一朝,正史上有记载的大臣受宫刑的就有司马迁、李延年、张贺诸人。其他不见史传的不幸者还不知道有多少。东汉一代有十二个皇帝,其中三分之一的皇帝七次下过专门关于宫刑的诏书,可见东汉受宫刑的决非个别人。历代遭受这种酷刑蹂躏的人肯定就更多了。其中,固然有些人是犯了法的,但更多的是些无辜者。他们或因坚持真理得罪皇帝而遭腐刑;或因父辈之故而下蚕室,成为封建淫刑的牺牲品。 宫刑对受刑者身体及精神的摧残都是十分严重的,连司马迁这样能忍辱负重的人物每当想起自己受宫这一耻辱,都仍然要发汗沾背,想“引决自裁”。宫刑之野蛮残酷就可想而知了。 (摘转自《古代礼制风俗漫谈》一书《文史知识》编辑部编撰,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33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封建礼教包括哪些内容?有谁制定?
WuchangZhang 2011-4-2 16:21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791175 封建礼教主要是指孔子整理的周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规范;因为周朝是封建社会,所以把周礼称之为封建礼教;但其实秦以后中国正式进入极权专制社会,并非封建社会,所以 现在 封建礼教主要是指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的中国统治者加诸于人民之上的利于稳固统治的日常生活规范 。 封建礼教是反映封建社会特有的社会现实和思想观念的礼教,主要是 “等级观念”。 包括 族权 指宗法制度下,宗族对族内家庭以及个人事务的决定权和审判权,族长做出的决定具有强制性。 政权 指皇权 夫权 指中国古代社会丈夫支配妻子的权力 神权 指迷信的人认为鬼神具有的支配人们命运的权力.也指古代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宣扬他们的统治权力是神所赋予的,所以把这种传统的统治权力叫做“天赋神权” 宗法 制度指旧时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一种制度;并且有家法、族法。 封建礼教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在制定礼教时,竭力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最高统治集团在制定礼教时,是根据统治集团的利益,而不是根据全民的利益。(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1539847.html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0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0文综历史常识题,曹魏为“土德”,代魏的晋是何德?
yuchyu 2011-3-13 11:13
2010文综历史常识题,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晋是什么德?五行来自河图、洛书。河图主生,表示被自然控制中的人互助生成的关系,所以五行相生;洛书主克,表示人能制约自然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控制关系,所以五行相克。因此,人类大同社会以前,社会形式和结构的更替必以克为主。 史书记载: 黄帝是土德,夏朝就是木德,商就是金德,周自然就是火德,秦朝就是水德。 汉初续秦水德,汉武帝应土德,刘秀开国始应火德。 三国鼎立,其实就是水土火三拨人争来打去。 魏是土德,那么晋就应该是金德,因为土生金。 隋朝只认准了北周木德,木生火,隋应火德。 唐李渊起兵。隋应火德,唐于是就顺了土,武则天把国号改为“周”,说是火德。 宋乃是从后周而出,后周属木德,木生火,宋为火德。契丹族生于辽水,就是水德。金朝金章宗定土德。 元朝攻灭金朝的,金属土德,五行相生,土生金,所以元是金德。 明朝属火德,“明”这个国号有传说指出是“三重火”。 清朝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以三个水德毙掉明朝的三个火德。 民国建立,袁大头称帝,年号洪宪。奉了火德,登基那天还拿红油漆把紫禁城涂了个遍。林语堂说民国青天白日尚青,该应木德。袁世凯系非正统,抛开不提。 如此看来的话,继续往下推演,五行相生,木生火,火德尚赤,无怪十几年后全国河山一片红了。 中华传统学问还真丰富,五行无所不在,都可以拿来替帝王开道了
34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元宵节起源,历史和传说
kd652 2011-2-18 07:56
元宵佳节吃汤圆,赏花灯,听传奇故事 节日历史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 风俗 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 印度 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 吉日良辰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说元宵节起源于“ 火把节 ”,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 白昼 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相关传说 点彩灯来历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 祥云 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如头上响了一个 焦雷 ,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 爆竹 、燃 放烟火 。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纪念平吕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汉高祖 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 汉惠帝 。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 吕禄 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 周勃 , 陈平 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 诸吕之乱 ”终于被彻底 平定 .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 刘恒 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 太平盛世 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 民间节日 ——“ 闹元宵 ”。   另有一说是元宵 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 吃元宵 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 东方朔 ,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 御花园 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的传说 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 汤圆 ,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 京都 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 满城 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 长安城 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所以这天叫做元宵节。 袁世凯与元宵   传说,窃国大盗 袁世凯 篡夺了 辛亥革命 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字谐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买他的帐,照样在民间流传。 节日习俗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 梁简文帝 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 龙川 。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唐玄宗 (公元685——762)时的 开元盛世 ,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 灯彩 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 东京梦华录 》中记载:每逢灯节, 开封 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 异能 ,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各地同胞欢度元宵节 到了明代, 朱元璋 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 上灯 ,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这是我国最长的灯节,清代, 满族 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 打灯谜 ",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 春秋战国时期 。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 赏灯 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 灯市 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 走百病 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舞龙灯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 舞龙灯 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 黄帝 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 张衡 的《 西京赋 》,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      踩高跷 ,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 列子 ·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 南北朝 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民间传统节目——舞狮子 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 大禹 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 老鼠 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今年就让你们的桑蚕丰收。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送孩儿灯     简称“ 送灯 ”,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 娘家 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 陕西 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 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元宵节“走百病”求安康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偷菜节   流行于贵州省 黄平 一带苗族的 偷菜节 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巴乌节    彝族的传统节日 巴乌节 在农历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见于 云南鹤庆 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活动,无固定节日。 元宵节代表性事物 食俗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 黄桂 、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在南北朝时浇上肉加便便汤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 郑望之 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 太平广记 》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元宵 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 王仁裕 (八八○─九五六)的《 开元天宝遗事 》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   至少到了明朝,人们就以‘ 元宵 ’来称呼这种糯米 团子 。 刘若愚 (生于一五四一)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作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 马思远 则是当时 北京 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生于一六八八)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襄胡桃, 江米 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 高梁 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汆、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目前,元宵已成了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随时都可以来一碗解解馋。 科学吃元宵   元宵佳节将至,很多人家里早已备上元宵,一顿吃不完,甚至连续几天都是餐桌上的“常客”, 早餐 、加餐甚至夜宵都少不了。   俗话说过犹不及,其实说起吃元宵来也是一样。从营养学来看,糯米皮加上 豆沙 、 芝麻 、枣泥、 花生 等甜馅或鲜肉、菜肉等咸馅,都是高糖分、高 热量 的非健康食品。那么到底如何吃元宵,才能保证美味与健康兼收呢?   早餐不宜食用   元宵属于高热量、高糖分的食品,还含有油脂,但却缺乏 营养素 ,除了热量和糖外并没有太多其他营养。这样的食品首先是不适合当早餐吃。除了缺乏营养外,还因为人早起时胃肠道功能是最弱的,而元宵外皮的部分都是 糯米 的,黏性高,不易消化。因此早餐吃元宵很容易出现 消化不良 ,而导致泛酸、 烧心 等情况,影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祝您每天都是好心情!------------ (本博主注:以上来自王浩发来的EMAI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79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枕法
sheep021 2011-2-11 20:40
张君房《云笈七籤》正方 作枕方:用五月五日、七月七日取山林柏以为枕,长一尺二寸,高四寸,空中容一斗二升,以柏心赤者为盖,厚二分,盖之令密,又当使可开闭。又钻盖上为三行四十孔,凡一百二十孔,令容粟米大。用药川芎、当归、白芷、辛夷、杜蘅、白术、藁本、木兰、川椒、桂皮、干姜、防风、人参、吴茱萸、白茯苓、荆实、飞廉、柏实、薏苡、款冬花、白薇、秦椒、靡芜二十四物,以应二十四气;加毒者八物,以应八风,乌头、附子、藜芦、皂荚、菵草、矾石、半夏、细辛;凡三十二物,各一两,皆剉,以毒药上安之满枕中,申布囊以衣枕。枕之百日面有光泽,一年体中诸痰一一皆愈,身尽香,四年白发变黑,齿落复生,耳目聪明。 据书中记载,此方是汉武帝东巡时,在山东泰山下得自一位老农。据这位老农说,他在“八十五时,衰老垂死,头白齿豁,有道士者教臣服枣饮水绝谷,并作神枕法”,“臣行转少,白发返黑,随齿复生,日行三百里,臣仿年一百八十矣”。“武帝视其颜状。常如五十许人。”这虽然只是一种传说,不能够全然相信,但近来的一些资料则表明,药枕确有一定的防病治病作用。 此方中的杜蘅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杜蘅的根茎中全草,气芳香味辛辣性温,《本草纲目》谓其“散风寒,下气消痰,行水破血,杀虫。”《本经逢原》说:“杜蘅香窜,与细辛相似”。 木兰为木兰科落叶灌木辛夷的树皮,其花蕾即辛夷。木兰皮味苦性寒,《神农本草经》称它能治“身大热在皮肤中,去面热赤皰酒皶,恶风癞疾,阴下痒湿,明耳目。”《本草纲目》谓之能“治酒疸,利小便,疗重舌。” 辛夷味辛性温,功能祛风通窍。 荆实即牡荆实,又名小荆实,荆条果,味辛微苦性温,功能祛风止痛,下气化痰。 飞廉又名飞廉蒿、飞轻,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飞廉的全草或根,味苦性平,功能祛风利湿,清热凉血,散瘀消肿。 川椒与秦椒均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皮,只是产地不同而已,川椒又名蜀椒,主要产于四川;秦椒主要产于甘肃、陕西等地。如《范子计然》说:“蜀椒,出武都,赤色者善;秦椒,出陇西天地,细者善”。川椒与秦椒的性味功能也基本相同。 蘼芜又名蕲茞、芎藭苗,为伞形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苗叶,味辛性温,《本草汇言》说它为“主头风风眩之药也,此药气味芳香清洁,故祛风散湿。” 菵草,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水稗的种子。据《本草拾遗》记载:“菵草,生水田中,苗似小麦而小,四月熟,可作饭。”其种子入药,味甘性寒无毒,“作饭,去热,利肠胃益气力,久食不饥。” 方中桂皮,干姜、附子、乌头、细辛、味茱萸温经散寒;人参大补元气;防风、白芷、藁本祛风胜湿散寒;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白术健脾燥湿;白茯苓、薏苡仁健脾利湿;皂荚祛风痰;矾石燥湿化痰,止泻止血,解毒杀虫;半夏燥湿化痰;柏实养心安神;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白薇清热凉血;藜芦涌吐风痰。 本方药虽然亦能培护人体正气,但其主要功能则是驱邪,它不仅可以祛风,而且可以散寒、除湿、清热、化痰、消瘀,人经常枕用此枕,就可以避除各种邪气,而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可能是此药枕能延寿益寿的主要原因。至于是否尚有其它机理,尚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公仙枕 清·陆成本《经验良方》载有“公仙枕”方,方为“川椒、桔梗、荆实子、柏子仁、全当归、川乌、姜黄、吴茱萸、白术、藜芦、防风、辛夷、白芷、黑附子、白芍、藁本、苁蓉、细辛、牙皂、芜荑、甘草、荆芥、菊花、杜仲、乌药、半夏,共二十六味,每味一两三钱。务要顶好鲜明,咀片,研为经末,绢袋盛之,入枕内。其枕用薄槐木板,做枕一个,上钻孔一百二十个,如梧桐子大,底做抽提更好。”据云:枕用“百日后,即可见效,身体轻健,气力倍生,壮阳多子,发白转黑,如夫妇皆以此作枕,更见奇效,药久味泄,三月一换。”并记载:“丁公,讳其泰,康熙时人,曾任山西部兵,年已七十余,无嗣,遇异人授此方,不二年,精强壮,御妾十余人,至八十一岁,已生二十一子矣。” 此方与“神枕法”用药相近,功效也相似。 见: http://www.yangshengzhu.com/Article/2006/2006-05-24/20060524105103_69949.htm 槐木:安魂魄,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2 次阅读|0 个评论
封建社会与儒家文化——答刘庆丰老师(续二)
热度 1 hcy98765 2011-1-17 23:51
封建社会与儒家文化——答刘庆丰老师(续二) 二、 关于儒家文化与封建社会的关系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我在《儒家文化就是封建专制文化》一文中,已作了简要的阐述。这里需要再多说几句。 中国的儒家文化,溯其源头,实发端于西周奴隶社会的周公之礼。东周(春秋)时的孔子讲礼,只是秉承周公,“述而不作”。至西汉董仲舒以孔学为主,兼采道墨,创立了以“三纲”为核心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说,被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尊儒术”之后,儒家文化在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的思想领域,一直居于主导和统治的地位。那么,这种儒家文化与它所在的封建社会究竟是何关系呢? 为搞清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就教于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据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有一段十分著名的论述:“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生产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各种关系的表现,因而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是一个时代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2页)。 马克思、恩格斯这一关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关系、统治阶级与统治思想的关系的经典论述,明确地告诉我们: 第一,“任何时代的统治思想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此,在封建地主阶级于经济和政治上都居于统治地位的中国封建社会,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只能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如前所述,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约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的思想、文化一直是居于主导和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因此,儒家的思想、文化只能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只是,现在在文化界,那些口头上还叫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思想的大师、专家、学者们,早已把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一经典论述丢到爪哇国去了。对于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他们只讲其“民族性”,而完全不提其历史性和阶级性,甚至于把它说成是“超时空”的“永恒”的真理,用以欺骗人民群众,这是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赤裸裸的背叛。 第二,“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试想,在封建社会,以农民为主体的劳动者,没有读书的权利和条件,“斗大的字也认不了一箩筐”,终日为衣食劳苦奔波,当牛做马,他们拿什么去进行精神生产?在这种境况下,他们只能从统治阶级各种形式的宣传中被动地接受统治阶级所灌输的思想。所以,在封建社会,虽然广大民众都承认和接受了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思想,不仅不能证明这种文化的正确、伟大,反而印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是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所支配的”科学论断。 第三,刘庆丰老师认为,是因为儒家文化首先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承认、所接受,“所以历代封建统治者以及维护封建统治的文人们才需要儒学”。这显然是把事情的本末因果关系搞颠倒了。历史的事实是:正是那些维护封建统治的文人,利用封建统治者为他们提供的精神生产资料和条件,生产出了符合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思想(主要是儒家的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所采纳,然后再以皇权的力量向社会各阶层大力宣扬、灌输,才使广大人民群众受骗上当,承认和接受了他们的那一套思想的。试想,如果不是先由封建文人生产出他们阶级的思想,没有封建统治阶级的宣扬、灌输,他们到哪里接受那些思想呢?须知,任何思想、文化都是不可能无中生有或从天上掉下来的。 当然,我们说儒家思想是封建文化,并不意味着在绵延数千年的儒家文化中毫无可取之处。相反,我们认为,儒家文化,无论如何,它也是许多人对他们所在的那个时代、社会、人生的思考,其中也不乏许多闪亮、合理因素,是可以、也应该对之进行思考,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筛选、改造,使之成为我们建构新思想、新文化的材料。比如,孔子说“乱邦不入”、“危檐勿立”、“食不厌精”,祭坛上的肉放了三天就不要再食用了,在乡党宴会场合要尊敬长者,酒后不发酒疯……,等等,你能说他都错了吗?当然,还有比这些常识更重要的思想元素。在这方面,毛泽东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至今仍无人企及的典范。毛泽东才是真正的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善于古为今用的大师,以至于有学者竟著书立说,证明毛泽东的思想是属于儒家范畴。这虽然是误会,但也是一种现象上的事实。至于一些人为了达到否定毛泽东的政治目的,一会儿说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一会儿又说他是儒家,是封建皇帝,如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自相矛盾,就更不足予论了。 (未完,待续)
2562 次阅读|2 个评论
司马迁的偏心(转载)
huangtao07 2009-11-13 21:14
司马迁是何人?相信大家能把他的评价倒背如流他的《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以公正、认真、严谨的实录态度一直受到后世的好评。然而,他对武帝一朝的记录却有失偏颇,《史记》中的武帝荒淫无度、好大喜功;《史记》中的霍去病年少多金,奢侈浪费,不恤士卒;而《史记》中的李广虽一生难封、败多胜少,却有着飞将军的千古美名 读汉武一朝的《史记》,不难看出司马迁对武帝及其外戚的不公评价,而后世的史书中对于如霍去病等千古英雄的评价往往照搬《史记》,不得不为他们叫屈!那么,历史上的霍去病与史记中的霍去病到底相差多大?不省士、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穿域蹋鞠等,该如何解释才是正确的解释?李广到底是将才还是武夫?汉对匈奴的用兵,到底值不值得以牺牲那个时代为代价?查阅大量历史资料,挑战《史记》的权威性,看看司马迁有多偏心。 (一)霍去病篇 ******************************************************************************************* 霍去病简历 二战漠南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尚不满十八岁的霍去病,以剽姚校尉衔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即历史上的漠南之战)。霍去病第一次参战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只能从《史记》的再从大将军、再冠军的只言片语推知随卫青出战,战功冠军。 同年(公元前123年),霍去病带着八百精壮远离大军数百里偷袭匈奴大营,得手。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得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捕季父罗姑比,封冠军侯,取其勇冠三军之意。 三征河西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独率领精骑一万人,从陇西(今甘肃省临洮县)出发,攻打匈奴。霍去病不负众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逾乌盭,讨遬濮,涉狐奴,历五王国,辎重人众慑慑者弗取,冀获单于子。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杀折兰王,斩卢胡王,诛全甲,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余级,收休屠祭天金人。 同年(前121年)夏,霍去病与公孙敖将兵数万,从北地郡(在今甘肃环县)出发,分头进攻,另派李广、张骞率一万多人从右北平出发,牵制左贤王部,配合霍去病西征行动。霍去病涉钧耆,济居延,过小月氏,攻祁连山,得酋涂王,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斩首虏三万二百级,获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师大率减什三。 此役,霍去病全胜而归,公孙敖失道(迷路)未与其接应,张骞迟到,李广部全军覆没。 同年(前121年)秋,居住河西的浑邪、休屠二王欲归降汉朝,霍去病临危受命,河西受降。接降中,遇休屠王部叛乱,霍去病单骑驰入匈奴营地,迫使浑邪王投降,又命汉军斩杀不降者八千余,后平息叛乱。居住于河西的匈奴全部归附汉朝,至此,丝绸之路打开。 漠北之战 元狩四年(前117年),汉调集十万骑兵,随军战马十四万匹,步兵辎重几十万人,由卫青和霍去病各领五万骑兵,分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军。一开始是让霍去病出定襄,战单于主力,后因为捕获的俘虏称单于部在东面,于是改成霍去病出代郡,卫青出定襄。因情报错误霍去病终没有对上单于,而与左贤王部遭遇,斩获旗鼓,历涉离侯。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於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师率减什三。汉武一朝,到了这一次的征战之后,兵威之盛,一时无敌。至此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 提起霍去病,说家喻户晓恐怕还委屈了这三个字。在英国人编写的《世界著名军事家》里,霍去病是中国仅有入选的两个名将之一。外国人看中国,当然有偏颇之处,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霍去病的军事影响力早就走出了国门。他的名字早就随着匈奴的西迁而传遍了整个欧亚大陆。 匈奴之强大,恐怕后世没有哪个少数民族能与之相提并论,衰弱时的匈奴,被汉朝逼得无处容身,不得不遁走西边,却都还拥有颠覆罗马帝国,改变欧洲格局的力量。强盛时期的匈奴就更不用说是多么可怕的一个存在了。汉朝在匈奴的虎视眈眈下隐忍生存了七十载,直至武帝即位,霍去病横空出世,匈奴人的噩梦开始了。对匈奴人来说,霍去病是如梦魇般无法战胜的存在,匈奴人对他的恐惧和折服或许是无法用任何文字来形容的。 霍去病其人,从他十八岁上战场开始,就常以兵家之大忌的战略在敌人的领地上力战数倍于己的敌人,而皆无败绩。这不得不说是军事史上的奇迹。这位年轻的将军,曾六击匈奴,指挥着汉王朝的千军万马所向披靡。三征河西,单骑迫降,封狼居胥,扬威天下。挟雷霆万均之威,西跨昆仑,北上天山,左踏祁连,右收焉支。马踏匈奴八千里,直捣瀚海!使匈奴唱出了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哀歌。饮马翰海、封狼居胥,站在高山之巅,为雄心勃勃的武帝实现了一个泱泱无二、广大无极的大汉帝国。使汉朝前无可比,后无来君,四邻八荒尽来称臣。 中国的杰出军事家,基本是内战内行,朝代更迭的帮手,鲜少像霍去病一样:为民族的生存和领土的拓展,付出了一生。但因为他外戚的身份,少年贵幸,兼之《史记》带个人感情的描叙,后人很难公正的评价霍去病。 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这是司马迁在其《史记》中对霍去病的评价,大概意思是说:霍将军的为人沉默寡言,但是很讲信用,有担当,有责任感。武帝打算教他孙吴兵法,他回答说:打仗靠的是随机应变,不需要学古兵法。有一次,武帝让他去看看御赐的宅子,他却回答说:匈奴还未灭掉,尚不可置家。由此,武帝对他十分的器重喜爱。然而,霍将军其人年少便担任天子侍中的职位,自小富贵,不懂得体恤士兵。他打仗时,武帝派遣官吏送来很多车的食物,到他打仗归来时,很多没吃完的食物都烂掉了,而士兵中却有食不果腹者。他在塞外时,缺少粮食,士气低迷,但骠骑将军还划地踢球。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 到这里,我就要提出一些疑问了:霍去病是自幼富贵吗?他真的不省士吗?为何会重车馀粱肉,而士有饥者?为什么兵士或不能自振还要穿域蹋鞠?事情真如司马迁所记,还是另有缘由,让我们来分析看看 建元元年(前140年)武帝即位,同年霍去病出生。第二年(前139年)春,卫子夫被幸入宫,并将其弟弟卫青一同带入宫。建元三年(前138年),霍去病母亲卫少儿嫁给开国功臣陈平曾孙詹事陈掌,其后,卫子夫被封为夫人,卫青成为太中大夫,卫氏一族开始兴起。元光五年(前130年)武帝废陈皇后。两年后,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入宫十年后诞下皇子刘据,被立为皇后。元朔五年(前124年)卫青官拜大将军,其三个还在襁褓中的孩子封列侯。元狩元年(前122年)刘据被立为太子,卫氏一族日渐显赫。 由上可知,霍去病并不像卫青的三子一般,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族。相反,因卫子夫入宫而带来的麻烦(遭陈皇后妒忌,被贬为宫女一年多,后又因其怀孕害卫青受到迁怒险些丧命)使得卫氏一家生活动荡而危险。一年后,霍去病母卫少儿又嫁给陈掌,霍去病作为一个无靠山的私生子(其生父霍仲孺只是平阳县的一个小吏)的生活并不可能像史书中所说的年少多金吧。理由?霍去病没有改姓陈! 陈掌是开国元勋之后,以其的家族地位娶个公主、翁主什么的也不为过,卫少儿卑微的身份嫁给陈掌实属高攀(卫少儿嫁给陈掌的时候卫子夫连夫人都还不是,尤其是陈皇后还在位时,对卫子夫百般为难,卫家更是卑微)。以这样卑微的身份嫁过去,正常情况下只能是个妾室,因此,就更不可能带着一个私生子一起嫁过去。由此可以想象霍去病的童年(至少在卫子夫成为皇后以前)并不是一帆风顺、富贵安逸的。也许就是因为童年的这般磨难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了少言不泄,有气敢任的性格。 多说一点,史书中只字不提卫子夫的生父(卫青、霍去病等有影响的人物的生父都会提一下,更何况是皇后),且,子夫是字,不是名。在古代,是要有身份的雅士才会有字,卫子夫是婢女之后都会有字,可以间接说明其生父地位特殊。况且,在卫子夫封后之后,按理其生父是要封侯的(就算是死了也要追封),但是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其父已经有爵位,无须再封。而又因卫家是平阳侯的家奴,所以,平阳侯是卫子夫的生父则大有可能。如果是这样,那他们为什么不能随生父姓,而需要冒姓卫呢?这其中想必有很多曲折吧。说到这里,不禁要感叹,霍将军的童年比韩剧还要纠结啊 元朔六年(前123年),霍去病被封为骠姚校尉《史记》中的一出场便是再冠军,拜冠军侯(意为勇冠三军)中国历史上的这位一生无败仗的传奇将军闪亮登上历史舞台。从霍去病第一次披挂上阵开始,闪电迂回的战略思想就一直贯穿着他一生的多次战役。轻骑绝大漠,千里奔袭,无须辎重补给,取食于敌,灵活机动(这有点像匈奴侵略汉朝的作法:突然攻击某个城市,烧杀劫掠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他善于运用骑兵的速度优势,在广袤的草原、沙漠灵活的迂回作战,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对于《史记》中提到的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的问题,试想,这样一支来去如风的骑兵部队,如何能带着几十车的食物急行军呢?霍去病还为了避开敌人主力采取大迂回的策略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又怎么可能在广袤得一举火百里之外都能看到的大草原上烹饪美食呢?这不是暴露目标了嘛。所以,战争之后,皇上赏赐的食物还有剩余是很正常的。既是天子所赐之梁肉,不吃也不能随便乱扔吧,拉回去了,却被讥为不省士,实在是太史公没有考虑到当时作战的具体情况啊!古代军队中都会配有主薄一类的书记文官,便于记录战争过程,而霍去病的军队中相信是不会有这类拖泥带水的文官的(两次的河西之战,连停下来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吧),所以战斗的具体经过也就没有详细记载,只能从武帝的诏书中大致了解,这也造成了司马迁误会其不体恤士卒的一个原因吧。 反过来想,假设霍去病是不省士的主,又怎么会有酒泉(霍去病将御赐美酒倒入河中与战士们共饮,此地因而得名)之类的千古传说呢?这不是有些矛盾吗?况且连太史公自己都说他常与壮骑先其大军,试想,这样一个行军打仗都冲杀在前,敢于担当的领帅怎么会不省士呢?在河西受降时霍去病也是独自冲入匈奴的阵营平息暴动,将汉军的损失减到最小。他的军队中有很多匈奴士兵,匈奴人不是傻子,一位不省士的将军如何能得到不仅是汉族甚至是异族的拥戴与效忠呢?在漠北封侯的霍部众将领中有一位众利侯伊即轩,这位原来的匈奴楼俞王,用剑刺死了他的王,与汉军合力对匈奴作战。虽然只是霍部战绩中极小的个案,却从中不难想象霍去病当年的威名及感召力。 再看看霍去病军中,跟随他发达的都是些什么人:宜冠侯高不识(以校尉从骠骑将军二年再出击匈奴功侯,故匈奴归义);辉渠侯仆多(以校尉从骠骑将军二年再出击匈奴,得王功侯。以校尉从骠骑将军二年虏五王功,益封,故匈奴归义);从骠侯赵破奴(以司马再从骠骑将军数深入匈奴,得两王子骑将功侯。以匈河将军元封三年击楼兰功,复侯);符离侯路博德(以右北平太守从骠骑将军四年击右王,将重会期,首虏二千七百人功侯);壮侯复陆支(以匈奴归义因淳王从骠骑将军四年击左王,以少破多,捕虏二千一百人功侯);众利侯伊即轩(以匈奴归义楼俞王从骠骑将军四年击右王,手自剑合功侯);义阳侯卫山(以北地都尉从骑骑将军四年击左王,得王功侯)。 除了路博德、赵破奴和卫山,其余的全是匈奴人。而赵破奴是秦时九原人,幼年时一直是在匈奴长大的。这还只是封了侯的匈奸,相信在他手下做事的匈奴人一定还很多。通过这些散落在史书中的记录,我们不难发现,也只有霍去病的部队中有这么多异族战士,而没有出现一个像赵信那样再度反复之人。可见其宽容。 至于士卒有饥者那是很正常的,他的军队没有补给线,全靠取食于敌,饱一顿饿一顿是难免的。若是真的乏粮,霍去病就算把武帝赐的那些食物都分给士兵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杯水车薪。要知道他带的是数万人的军队,那些御赐的食物能够几个士兵吃呢?如果,作为统帅的他都开始饿肚子,恐怕这支军队也没什么希望了。在缺粮的情况下,他身为主帅,要考虑的是如何弄到匈奴人的粮草,而不是将所有能吃的东西平均分配,看能否多挺两天。换作是李广肯定会平分了食物再盼着援军赶快到吧。不过李广军队的全军覆没的几率也最高。上了战场,士兵就等于是将生命交托于主帅,主帅的指挥决定着他们的生死,一个爱兵如子却经常全军覆没的主帅和一个没有败仗,能给士兵们生存和胜利的希望的主帅,士兵们愿意跟随哪个?可想而知了吧。作为一个士兵,更加渴望的是活着回到亲人身边的机会。真正的爱兵应该是给他们生的希望,而不是将食物平均分配这么简单的。 而说他在塞外踢球取乐更是无稽之谈,蹴鞠在汉代不仅是一种为人们所喜爱的娱乐活动,更是一种军队中广泛使用的军事训练手段。在刘向的《别录》中就有提到:蹹鞠者,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蹴鞠是当时训练士兵、考察兵将体格的方式。)蹴鞠主要训练的时兵士的腿部力量和灵活性,这与当时大规模使用骑兵不无相关。 虽说我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开始驯养马,但真正将马作为战争工具使用的骑兵部队的出现还是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的事了。可是,当时骑马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因为还没有发明马镫。(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中出土了许多与真马大小相似的陶马,马身上马具齐备,但就是没有发现马镫。有一说,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中国东北的鲜卑人活动的区域。也就是说西汉时的骑兵部队是没有装备马镫的。) 马镫是骑马时踏脚的装置,没有它,当马飞奔或腾越时,骑士们只能用双腿夹紧马身,同时用手紧抓马鬃才能避免摔下马来。在公元前亚历山大率军东征,横扫中亚大地时,他的将士们的双腿是在马腹的两边空荡荡地悬垂着,没有任何支撑。他们靠着大腿的力量,用力夹住猛烈颠跛的马以保持自身的稳定。这种艰辛可以想象。这样长时间的马上劳顿(上曰:骠骑将军率戎士逾乌戾,讨速濮,涉狐奴,历五王国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可以想象他们几乎每天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士兵的腿部容易僵麻。于是,蹴鞠就成了军队锻炼骑兵腿脚的最好军训手段。而且踢球还能提升士气,激发斗志,振奋精神,使人血脉喷张,斗志昂扬。所以越是士不能自振,就越要踢球。这一点对于今天的球迷来说是再明白不过的了,看看今天足球场上的疯狂球场被称为没有硝烟的战场就能知道足球为何能如此振奋士气了。司马迁书生之见,认为这就是他不省士的证据,估计他从来不踢球。 不知道司马迁是怎样了解当时所发生的一切的?道听途说是免不了的。加之他与霍去病有过节,与李广家族是世交,这都是有史可考的。本身已带有很明显的偏向。读过《史记飞将军李广列传》,不得不佩服司马迁精心为李广打造的悲剧英雄的形象!而霍去病呢,明明是连续奔袭的血战,他却说是只靠兵好马好臝的;明明是扭转战局功在千秋的河西之战,他却抄诏书把真正的大战地点抄丢了(后来《汉书》里补上了);明明漠北大战霍去病损兵十分之三,他却说卫青、霍去病加上私马回塞不足三万匹。(要知道带出去的骑兵一共十万,卫霍各五万,就算卫青全军覆没,那霍去病那方还能带回三万五,况且,卫青不是大获全胜的回来了吗?) 虽然司马迁的《史记》是公认的信史,但我认为《史记》同时又是一部文学味十足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带入了很多司马迁个人的主观感受。况且《史记》也非官方正史,按司马迁自己的话说,不过是一家之言。因此在《史记》中对于霍去病的记载和描述有失公允和公平是自然的,不足以来评判一个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 作为题外话,想说一下霍去病射杀李敢这件事。无论《史记》、《汉书》在骠骑列传里提都没提霍去病杀李敢的事。只有《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有云:顷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居岁馀,去病死。 这件事在我看来有很多可疑之处。首先从漠北大战结束到霍去病去世,总的时间约为两年。假定李敢伤人是在大战结束不久,那么居岁馀,去病死,两个时间段一相减,大致得出霍少杀李敢是发生在伤人事件后的半年左右。为何霍去病会在伤人事件发生半年以后才射杀李敢的?卫青隐瞒下来的事情又为何会让霍去病知道?显然,是有人故意透露的。漠北大战后,卫霍两家本来就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局面卫青的部队无功无赏,卫青的地位还明升暗降,而霍去病那边上下皆有封赏,且秩禄与大将军等。这就造成了自是之後,大将军青日退,而骠骑日益贵。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的微妙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故意要把霍去病部下李敢伤大将军之事告诉霍去病,明显就是要让他难堪。不幸的是,霍去病竟然把李敢杀了。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射杀李敢的?没有任何一本书上记载,只能凭我们自己的想象。不过我倒觉得,本来霍去病没有想要杀李敢的,只是想给他一些教训,可能是李敢的不认错态度顶撞了霍去病(以霍去病的性格,是不会杀低头认错的人的),导致其一怒之下射杀了李敢。而又由于他少言不泄,有气敢任的性格,估计没有把来龙去脉详细的对武帝讲述一遍,要不然,以李敢的所作所为(行刺大将军),足以死,武帝又何必费事给他编这么一个奇怪的理由呢。况且对霍去病来说,李敢只是他的一个部下,他杀一个部下,是很正常的事,他也有斩将的权力。况且汉朝还有八议制度,霍去病的这一举动根本构不成多大的争议,只亏了司马迁一笔,变得越描越黑,说也说不清。 (二)李广篇 ********************************************************************************************* 有话要说: 李广篇是由我以前收集的很多关于李广的零碎的资料和文章中整理编辑出来的,之所以放在这里,是为了支持我文章的观点,没有别的意思,特别注明。 ********************************************************************************************* 世人们总喜欢用李广将军的爱兵如子来跟霍去病得不恤士卒相比较,在这里,我就想说说出李广这个人物。 李广何许人?名将之后,其家世世善骑射,是个典型的军人世家。李广臂长有力,是有名的神射手,能一箭射死老虎,又曾把草中石头误为老虎,一箭射去,箭头没入石中。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灭在石棱中。这些诗句描述的人物就是李广。这样的家世,这样的身体条件,李广天生就是块职业军人的材料。 李广年少从军,四十余年战斗生涯,历经大小七十余次战斗,匈奴闻风丧胆,号为飞将军。这样一位能征惯战的人物,竟一生不得封侯,眼见他的部下们身居高位,而他自己,只是不高不低的普通将领。这期间,还曾因士卒失亡多,被判当斩,用家产赎罪,贬为庶人。 一生征战不得封侯,李广心中悲凉不已。四十年在北方的沙漠草原地带一刀一箭地搏杀,多少次命悬一线,是为了什么?今天的人们可以找一个崇高的理由保家为国,李广那时候没有这样的觉悟,他就是想为皇帝打仗,立了功,皇帝赐他一个爵位,封他一块土地,让他的儿孙们有饭吃。对一位职业军人来说,封侯赐地,还是最大的荣誉,意味着他的付出得到了承认。 李广为什么不得封侯?人们认为是他数奇,也就是命运不好。李广命运确实不好,一生经历的重大战役,总是由于这种那种原因,导致他不能完成皇帝的期望用最小的伤亡歼灭最多的敌人。 李广总是遇到强敌,总是拼死搏杀之后伤亡惨重,与他的决策失误和运气不好有一定关系。不过为将者,有那么多出战机会,却不能把握,不能赢,都归结为运气,也似乎牵强了。重要的,恐怕还是他太憨,不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很多人去打仗,是抱着投机心理,因为打仗最易立功,最易得到赏赐和官爵,他们把立功看得重于一切。李广是他把打仗看作自己的职业,他是一位很敬业的军人,把杀敌看得重于一切,一心一意打仗,绝不会偷奸耍滑。 太史公司马迁亲眼见过李广: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口讷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身阔狭以饮。读了让人酸楚,这位战场上反应灵敏、英勇善战的李将军,笨嘴拙舌,老实得像一位没见过世面的农民,不会虐待士兵,不会克扣军晌,家无余财,只能等待着皇帝的赏赐。打仗时不会耍滑头,业余时不会拉关系,闲居时做游戏,也还是画军阵,射箭。 两千多年了,每朝每代都有人替李广叫冤,真不知道他冤在何处。看他的遭遇,的确是挺辛酸,不过,首先得声明,汉代有规定,将领们在野战中斩虏敌军两千人以上而已方损失不过当便可封侯,李广不封候不是武帝小气故意不给他,也不是有人故意隐瞒他的军功不报,实在是他的战绩不够封候的资格。 李广在七国之乱时是立过战功的(不过这是内战,而且也不知他的战功究竟有多大,史书只说他从太尉周亚夫,取旗,显功名),可惜他不懂政治,在中央政府对封国最敏感的时期私正接受了梁王的将军印,回京城后,本来应该得到的赏赐被取消了。这个不能怪汉景帝小气,只怪李广没有政治头脑。而这种取消是罪有应得,这与李广想当官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说明此人为了当官不择手段,压根就没有立场。李广这人还挺狠。自云: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之。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投降还杀,既不大度,也无信义,这种俘虏政策当然是不人道的。李广这人不遵守军纪,从个人立功的狭隘角度出发,不能从整体、从大局着眼。考虑问题,风格较低。但历史上也有人会拿李广坑杀八百匈奴降卒合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大军来作比较,个人认为这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四十万赵国降卒如不杀之,难道还要统统带回秦国?就算带回去,又怎样安置呢?如果那四十万大军是诈降,带回去岂不是给秦国平添一份巨大的危险?而投降李广的只有八百匈奴降卒,何患之有?李广只不过为了自己立功封爵,就将这八百人杀死,实在是一件极不光彩的举动。 马邑之谋之前李广打的那些仗就不说了,那时汉匈没有全面开打,李广碰到的估计都是匈奴人的小规模骚扰,这时没有战功是很正常的。因为战役不上档次,就算杀光了来犯的敌人,也够不上封候的资格。 李广真正独挡一面的第一场大仗是雁门之役,他作为一路统帅,带了一万精骑去。不过说起来就很惨了,一场大败不说,连他自己都被人俘虏了,最后靠着一点小聪明,才侥幸逃出升天,这件事本应该是李广的一个耻辱,但不知为何后人竟将之当成了李广机智勇敢的象征,还赢得了飞将军的美名。司马迁的笔果然了不起,暂腾而上胡儿马说得多生动啊!好像他亲眼看见了一样。此役后,李广因亡失过多罪被判死刑,后赎为庶人(这里先存疑,史记明明说他家无余财的)。 第一次独自带兵打大仗就输了个精光,总有点说不过去。一个勉强的理由是因为匈奴人太重视他了,主力全用来对付他了,这个理由不错,以少敌多,输光了也是正常,但是在自我安慰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检讨检讨自己为何准备不足,以致被人逮了个正着。不要说李广是因为运气不好才被围住的,看看对他崇拜有加的司马迁的禀笔直书吧,此人打仗全凭一股冲劲,他的部队编制很随便,也很乱,到了晚上,居然连放哨的都没有,莫府文书一概能省就省,简单的说吧,就是一个大老粗,这样的将军,匈奴人是很欣赏的,因为他们基本都是一类人,打仗时宁斗力、不斗智。 李广被罢官,闲置在家,夜出霸陵亭,被霸陵尉喝止。这本来是个规定,都得遵守。李广随从给李广讲情说,故李将军。不料霸陵尉执法颇严,没给面子,硬留了一宿: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这句话并不错,不过是按法令办事而已。列宁当年在去克里姆林宫的路上,因低头想事被卫兵喝止,有人说是列宁,卫兵不敢放,列宁赶快掏出通行证,并赞扬卫兵作得好。这个李将军就不行了,等他恢复右北平太守时,就把霸陵尉骗至军中,杀掉。这个霸陵尉何至于犯死罪,充分显示了李广小家子气,公报私仇,甚无度量。 几年后,李广重被启用,随大将军出定襄,这一役就有点奇怪了,史记上说: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而广军无功。为什么别的将领都可以以功为侯,而李广偏偏不行,原来他迷路了,根本没有找到敌人的主力,而敌人将重点放在了卫青身上,所以他也没有陷入重围,最终无功无过。 史记记载李广迷路是因为军无导,惑失道,意思很明白,他到塞外去打仗,连向导都不要,能打胜仗就怪了。作战的天时、地利、人和很重要,他既然数奇运气不太好,就更应该在其他两方面上作文章了,可是他的地理一踢糊涂,至于人和,不提也罢,此人心眼太小,容不得人。 之后的大战便是霍去病征河西时,李广与张骞负责在左路策应之战了,这种仗其实根本不必打起来,只要将左贤王的部队牵制住就行了,可是李广怎么做的呢,他与张骞两人本来是一起的,不知道为什么非要异道而行?(我不敢胡乱猜测,不过李广心胸不开阔是事实,张骞资格没他老,威望没他高,而且从来没带过兵、打过仗,只不过在定襄之役因为识水草给军队当了回向导就封了候,他心里能服气吗?他连身为大将军的卫青都不服气,别说张骞了) 随后李广只带四千人就一路往前狂飙急进,而前面左贤王的四万大军张开大网正以逸待劳的等他自行撞上来。千万不要说这又是运气不好,这摆明了就是他中了敌人的埋伏。事已至此,只能硬挺,他派他的儿子进阵中冲杀一阵,然后鼓舞已方的士气,这不过是小聪明罢了,也可以说是经验所致,绝对谈不上什么大智慧。等到张骞急冲冲的赶到将他救出来时,李广已经全军尽没了,最后依汉法判张骞留迟侯期,当死赎为庶人,而李广因为杀敌与自损大体相当,无功无罪。 最后便是那场著名的漠北大战,司马迁不停的为李广叫屈,一再暗示卫青偏心眼。但是首先李广是一名军人,军人的天职就是要服从,这个规矩都不懂,真不知道怎么当兵的。他当时一脑门心思想的就是如何上阵去大杀一场,图个痛快,先死单于,完全不去考虑整个战局的策划、布置。如果他只是一个马前卒,这么想还没什么,可是他是一名领兵的将军,如此好勇斗狠,简直是拿将士们的性命开玩笑。卫青给他下令,他居然不从,也就卫青脾气好,还让长史把文书送到他的营帐去,若是遇到霍去病,说不定立刻就把他砍了,换一个肯听令的去东路。最后被逼无奈,还是心不甘情不愿,憋了一肚子的气上道了,这种心态在陌生的沙漠上出差错是很容易的,而且他军中居然不置向导,真不知道是在跟谁赌气。 李广如不自杀,他的结局是可以想到的,死罪,赎为庶人,可是李广年纪大了,没有信心再等下一次立功封侯的机会了,他意识到自己的军事生涯已经结束,他是为战而生的人,觉得活下来也没什么意思了,还要回去面对种种的羞辱,不如饮刀一快。 由于祖父是这样一个形象,孙子也只会谋私。最后一不如愿,便投靠北国。这并非偶然,而是内在信息薰陶几十年的必然结果。且看司马迁夸饰李陵的造语: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弓,冒白刃,北首争死敌。(《报任安书》)此段描写好像司马迁亲临前线了。其实他只是听说加悬想,文辞很惨烈,而战场上李陵的惨烈,是可以想见的。问题在于无论写得如何惨烈,毕竟还有生命在,司马迁说他是故意保留生命,将以有为也。《汉书苏武传》中的苏武,并不说许多溢美之辞,而是引刀自刺者数四,不考虑自杀后血流几步的问题,也不考虑尸身如何处理,由谁运回长安的问题。这种情操与司马迁写李陵的惨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李陵告知苏武,他的母亲死了,哥哥死了,弟弟死了,两个妹妹下落不明,两个儿女存亡未卜,唯一的妻子已改嫁。子卿尚复谁为乎?在李陵看来,既然亲人一个都没了,就不会再有奋斗目标了。哪好上哪,一无顾恋。在李陵的世界观里没有祖国概念,唯有亲人。所以叛国是十分自然的。苏武的回答也极简单:臣事君,犹子事父也,无所恨。苏武确实有把祖国当成母亲的思想,这样任何意外事故的发生,都不会引起他对祖国的仇恨,他从不把罪责推诿于祖国,他确实达到了这个境界。所以他才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一个典范。而李陵就不是这样,此人有奶便是娘,当祖国给他断奶之时,他不但没有了这份爱国心,反而滋生了仇恨,这样的人当然谈不上忠,司马迁陈列多少客观理由都无法掩盖他到北国做驸马这个铁一般的情感转移。 当苏武百折千回,终于要返回汉朝时,李陵为苏武饯行,李陵贺苏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念念不忘的还是个人扬名这件事。而这个机会李陵是没有了,他的朋友苏武做到了,这令李陵非常感动。而令李陵羡慕的也就是扬名显功,加上扬名显功的宣传手段竹帛丹青。为了这个,不论李陵还是他爷爷李广,都可以为之牺牲。作为武将,有这个传统的好品质,也可以做到报国。李陵以前是有过机会的,他完全可以做得比苏武更好、更壮烈,但是李陵毕竟是李陵,他在心志上没有文人苏武坚强,这是勉强不来的。 (三)对匈战争的意义 在古老而辽阔的亚欧大陆,一字排开着中国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文明、希腊文明和由此衍生出来的欧洲文明。这些农耕民族在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明同时,却在不断经受着一股来自北方游牧的巨大压力。只有中国一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将古代文明延续至今的国家其他三个古老国家伴随着他们的文明都消失在游牧民族的铁骑之下。 在秦统一六国,短命而亡后,汉朝是汉族政权第一次真正确定自己的基本版图。这时的中华文明就像个初生的孩子,若不及时保护,很可能会像其它三个文明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武帝的对匈战争,之于汉朝,是威名远扬,从此莫南无王庭。之于整个中国,是使得汉族统治的历史得以延续了一千多年,直至被蒙古占领(由于蒙古占领的时间不长,还危及不到文明的延续)。在这个延续中,我们的文化得以发展,得以壮大,得以传播,得以为世人所知道。 虽然经过两千年风云变迁,以汉族为主的中国有过分裂(满族是少数民族,但文化上认同了汉族),疆域也有消长,但轮廓基本上是承袭汉代的。即以关中、中原为中心,将向西的防御线移向嘉峪关以西,盛时囊括西域漠北,国力衰落时向北守住山西中部,向西守住河西四郡,以保中央政权的中心。 透过两千年的历史隧道,汉武帝的功绩已远远超过司马迁当年所能认识的程度。在霍去病两次横扫祁连、力战皋兰、夺胭脂山后,汉人第一次接受胡人主动请降,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游牧铁骑向农耕军队的请降,在中外古代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武帝给一个饱经挨打的农耕社会带来了像太阳一样的光辉,粉碎了胡人不可战胜的神话。对国人而言,恢复信心才是最重要的,其政治意义更大于军事意义。他为以汉族为主的中华民族圈定了一个基本的发展空间。通过几次对匈奴的作战,归降的匈奴人迁到长城以南,与汉人杂居,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打下基础。至今,我们仍称自己为汉族,大汉民族! 他给了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他的威严使华夏版图永立于世界的东方
个人分类: 历史哲学|498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19: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