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康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述而不作:康熙与“科学素质”......
热度 10 lev 2016-4-30 23:17
述而不作:康熙与“科学素质”...... 圣祖仁皇帝依古法遍试之,皆不验。 夫天不变, 道亦不变,所以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未有验于古 而不验于今者。 殆昔之人主忽视律数一事,而以付 之有司,未尝亲加试验。史亦仍其旧文以相传,而 不知其误也。 如或偶有一验,知非古今之常,则事 属渺茫,而益不足以为据矣。 ——《御制律吕正义后编·卷一百二·乐问四》
个人分类: 六经注我|5380 次阅读|23 个评论
康熙与疫苗
热度 7 lvnaiji 2016-3-23 17:20
吕乃基 近日,一个康熙痛斥疫苗事件的视频在大江南北广泛流传,观者无不连声叫好,再行转发,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全民的热潮。 然而且慢。这段红火的视频细究起来却让人感到不爽甚至悲哀。 至今,小说、电影、电视剧里玩的穿越,十之八九是今人穿越到古代,以今人领先于古人的知识面、价值判断和行动能力或争宠于后宫庭园,或称霸于武林江湖。康熙痛斥疫苗事件,却是古人穿越到今朝,以古人的目光来指点今日之江山。21世纪了,难道现在的中国,还解决不了眼下的事情?康熙穿越至今,让今朝的官员情何以堪!此悲哀一,曰“古今之间”。 在视频中,康熙振振有词,慷慨激昂,说得那些文武官员哑口无言,噤若寒蝉。然而即使康熙亲临,也依然是清官意识,指望青天大老爷为民做主。朝廷上的一幕,没有平民百姓,平民百姓,或是中招倒下,或是康熙口中只会“哭了,哭了”。没有依法处理的程序,更没有由下而上的维权,而是指望权力由上而下解决问题。此悲哀二,曰“上下之间”。 视频移花接木,只是编了个虚拟的故事。在观视频者纷纷拍手称快,连连叫好声中,不约而同一拍大腿,便出了口恶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的这口“气”是守恒的,这口气出到了虚拟世界,在现实世界就少了这口气。好比被点了笑穴,就难以聚拢真气,甚至真气外泄。此悲哀三,曰“虚实之间”。 借古讽今,实乃今之不幸;重上轻下,消弭由下而上的动力;发力于虚,则泄气于实。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3131 次阅读|23 个评论
洋人帝师南怀仁
热度 16 武际可 2015-11-30 08:15
洋人帝师南怀仁 据统计,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从秦始皇开始称皇帝的一共有494人。在这许多皇帝中,唯一一位能够虚心向西方学习的,就是清代的康熙皇帝玄烨。他不像他的不肖子孙雍正、乾隆闭关锁国,禁止任何西方东西传入。康熙皇帝在政务之余,学习天文和数学很努力。1667年,康熙亲政后,在皇宫畅春园蒙养斋内,邀请了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F.Verbiest,1623-1687年)、法国的传教士张城(Jean Francois Gerbllon,1654-1707年)、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等为教师,认真学习天文学与数学。康熙皇帝对数学的认真学习,可以从白晋向法国路易十四所上的奏折中看出,白晋说:“我们按照和以前进讲几何学原理(即《几何原本》)时相同的顺序,结束了理论与应用几何学的全部进讲工作,皇上对于自己已成了一个优秀的几何学者感到由衷的高兴,并流露出极为满意的神情。同时为了表示自己对这两份讲稿的重视,旨谕把它们由满语译成了汉语,并亲自执笔撰写序文,刊载于两书的卷首。然后,为在皇城内用满汉两种文字印刷成书,发行全国,皇上谕令校订两书的原稿》” 从明末开始来中国传教的西洋教士大约有万余人,其中能够在死后被皇帝赐予谥号的,仅南怀仁一人。在南怀仁逝世一年后,康熙皇帝派人祭奠,并赐予谥号“勤敏”。赞扬他“识通治历,能符七政之占,非惟推步无差,抑且艺能兼备;铸为军器,较旧式而呈奇,用以火攻,佐中坚而致胜。恪恭不怠,奉职惟勤,术数咸精,造思独敏。”可见当局对于南怀仁的重视,也可以看出南怀仁在华贡献的举足轻重。 南怀仁由1659年到达内地传教,在华凡二十九年之久。起先在陕西传教,1660年转到北京协助年事已高时任钦天监监正的汤若望。1661年顺治皇帝去世,1664年,杨光先发难控告汤若望的新历法,指斥“新法十谬”,南怀仁与汤若望多人下狱。在狱中受尽各种折磨,而且一直坚持为汤若望辩诬,直到1669年才被开释平反。 1667 年,14岁的康熙亲政,他着手处理杨光先控告汤若望案。此时汤若望已经逝世,由南怀仁出庭。年轻的皇帝康熙,既没有历法守旧派的成见,也没有杨光先“西洋人亡我之心不死”的框框。他主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组织一个班子,让杨光先和汤若望预先给出日影、金、木、水、火五个行星和太阳月亮的位置,到时检验看谁预测的对,就可以判断谁胜谁负。经过两个月的实际考察,检测班子报告:“南怀仁测验,与伊所指仪器,逐条皆符,吴明烜(杨光先指派的预测者)所测验,逐条皆错。” 经过实践的检验,对错分明。于是康熙皇帝1669年罢免杨光先的钦天监监正,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监正,并为汤若望和有关传教士恢复名誉。由于杨光先诬陷汤若望,判处杨光先凌迟,念其年老赐以罢官回乡。 南怀仁对于康熙的任命,一方面表示感谢,一方面一再上表,坚辞监正官衔。表示甘愿承担历法的任务,像唐代僧一行那样没有官职而尽修历法之责。康熙最后只得允诺。 先是杨光先反对汤若望的新历法,写了一篇长文《不得已》指斥“新法十谬”于1665年推出,南怀仁后来与之对应,写了一篇更长的文章《历法不得已辩》,于1667年刊行,逐条批驳杨光先的指呈。文章首先说“夫天文者,朝廷之实政、儒者之实学,非比一人一事,可以掉三寸之舌,立地雌黄,洒笔墨之端,依稀形似者也。此其道在于测验。”说明观测是天文学最重要的立论根据。然后,以严谨的天文学理论与观测实事,驳斥杨光先的荒谬。 针对杨光先利用的中国传统的观象、占候、堪舆占卜等观念,这一年他还撰著了《妄推吉凶之辨》、《妄占辨》和《妄择辨》等文章,批驳这些占卜之术荒诞不经。 《不得已》与《历法不得已辩》(简称《不得已辩》)是关于汤若望一案的最主要的文献。也是研究西方现代科学在中国早期传播受阻的重要文献。 南怀仁主持钦天监后,于1669-1674年,设计和监造了6架新的天文仪器: 赤道经纬仪 、 黄道经纬仪 、 地平经仪 、 象限仪 、 纪限仪 和 天体仪 。他 将各种仪器的制造原理、安装和使用方法等,详细记述,绘图解说,他于1674年将《新制 灵台仪象志 》共十六卷进呈,并请镂版刊行。 1715 年(康熙五十四年)纪理安设计制造了地平经纬仪。1744年(乾隆九年),乾隆皇帝又下令按照中国传统的 浑仪 再造一架新的仪器,命名为 玑衡抚辰仪 。这些观测仪器现在还摆放在北京建国门古观象台上,供游人参观。南怀仁主持打造的这些仪器,都是仿照丹麦天文学家弟谷( Tycho Brahe ,1546-1601)所使用的观测仪器,它们都是当时国际天文学上最先进的设备。 南怀仁修历之外的另一件重要工作就是铸造大炮。1680年,在南怀仁主持下奉旨铸造三百二十门,于次年铸成,在卢沟桥试放,都击中目标。1682年康熙赐予工部右侍郞衔以示表彰。南怀仁并撰写《神威图说》进呈,该书说明火炮的铸造与瞄准等问题,可惜后来失传。早期清朝铸造火炮,都是按照南怀仁所授之法打造的。 有一重约12万斤的石块,要过卢沟桥,原计划将巨石放在16个轮子的特大平板上,套300匹马来拉,这么多的马匹挤在狭窄的桥上很难驾驭,当局怕桥无法承受。要南怀仁出主意。南怀仁经过实地考察,在他的亲自指导下,制成了足以拉动巨石的滑轮和绞盘。运石过桥那天,工部尚书奉皇帝之命亲临现场。桥的西面设12个绞盘,每个绞盘由8名大汉推动;桥的东面设6个绞盘。东西两端的绞盘用粗大的绳索相连。起动的命令一下,鼓乐齐鸣,绞盘拉动绳索,绳索牵引着十轮运石车稳稳当当地通过了卢沟桥。同年的10月和11月,以同样的办法又把修建陵墓所用的其他巨形石料安全地运过了卢沟桥。南怀仁的方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机械制造方面,南怀仁还在中国进行了汽轮机的最早实验,就是利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的喷射作用,推动叶轮旋转,从而带动轴转动以获得动力。这个实验在他的《欧洲天文学》的“气体力学”一章中有过详细的描述。 在中俄订立尼布楚条约期间,南怀仁担任过翻译。 除上述介绍的之外,他是康熙皇帝的科学老师,他曾经在长达五个月的一段时间里,从早到晚给皇帝讲授几何学和天文学,还将《几何原本》译成满文,陪同皇帝出巡,沿途为皇帝观天测地。康熙皇帝后来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从传教士学习几何、代数、天文、地理、大地测量、解剖学等知识。对欧洲传教士采取的宽容态度,应该说都与南怀仁不无关系。 1713 年(康熙52年)康熙对皇子们说的一段话最能说明他学习数学的动机。他说:“尔等惟知朕算术之精,却不知我学算之故。朕幼时,钦天监汉官与西人不睦,互相参劾,几至大辟。杨光先、汤若望于午门外九卿前,当面赌测日影,奈九卿中无一人知其法者。朕思,己不知,焉能断人之是非?因自愤而学焉。今凡入算之法,累辑成书,条分缕析。后之学此者,视此甚易,谁知朕当日苦心研究之难也!”这说明他学习数学是为了研习天文与历法。 康熙的天文与数学,是向传教士南怀仁等学习的。他从学习《几何原本》开始,组织编译了《数理精蕴》、《算法篡要总纲》、《借根方算法节要》、《勾股相求之法》、《测量高远仪器用法》、《八线表根》、《比例规解》、《对数表》、《数表精祥》、《阿尔热巴拉新法》(即代数学)等重要著作。这些著作除包含了我国古代数学和天文学的主要成果外,还几乎包含了当时西方数学的主要成果,也包含了当时西方在牛顿之前天文学中的主要结果。 康熙皇帝虽然向西方学习,但比起同时代俄罗斯彼得大帝向西方学习来说,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彼得大帝在 1697 至1698年间,到西欧作了一次考察,他以一个下士彼得·米哈伊洛夫的身份,率领了一个大约由250人组成的考察团。他看到了许多以皇帝的身份无法看到的事物。他走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甚至还参加了 英国议会 举行的一届会议。总之,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工业及行政管理方法。回国后,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兴办工业、引进西方技术、开设新式学校、创立科学院,促进了俄国的文化、科学、工业和经济的发展, 使俄罗斯成为现代化的强国。 康熙只不过是表现个人的聪明才智而已,而没有把向西方学习用在改进制度发展科学和教育上,也没有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正因为有这种局限性,所以在他的子孙雍正、乾隆那里执行严厉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对于世界先进国家,已经是遥遥落后了。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南怀仁, https://www.baidu.com/s?ie=utf-8f=8rsv_bp=0rsv_idx=1tn=baiduwd= 南怀仁rsv_pq=e39b41c4000eb070rsv_t=0526agDwD6y6QAey7zaadQ2z9jlv5uPc3qRIEg%2B5eE6XSF5skDKpbIodNVYrsv_enter=1rsv_sug3=1 不得已(附二种)——安徽古籍丛书,黄山出版社,2000 南怀仁主要著作 宗教著作 《教要序论》一卷(1670),分目六十二篇,以浅显明白的文字概述天主教,是一部论教进道的著作,是南怀仁宗教作品中最重要的一本,多次刊刻重印,并有方言版、法文、满文、韩文译本。 《善亚报略论》一卷(1670),共八章,以问答体裁解释人世的善恶赏罚问题。 《告解原义》一卷(1673),解释有关告解——天主教圣事之一——的性质与重要性等。 《圣体答疑》一卷(1673)解答关于圣餐的问题。 《道学家传》一卷(1686),关于天主教的史实,以及来华传教士的名录、传略。 此外,他还撰著了《天主教丧礼问答》;与利类思合作编撰《圣教日课》。 南怀仁的这些著作,特别是前几种,均曾再版重印。其中尤以《教要序论》刊印次数最多,甚至直到1930年代仍有刊印。这些宗教著作,宣扬了天主教教义、教规和宗教仪式等等。 科学著作 《御览西方要纪》一卷(1669) 《测验纪略》一卷(1669) 《赤道南北两总星图》(1672) 《坤舆图说》二卷(1674) 《简平规总星图》(1674) 《新制灵台仪象志》十六卷(1674) 《坤舆外纪》一卷(1676) 《坤舆格致略说》一卷(1676) 《神威图说》(1682) 《形性之理推》(1683) 《穷理学》(1683)(未刊刻) AstronomiaEu-ropaea(1687,《欧洲天文学》) 2015,11,29
个人分类: 科技史|18446 次阅读|17 个评论
“状元”多是非
热度 28 lixiong45 2015-7-26 17:49
前不久面对北大清华等名校争抢高考 “ 状元” 的热潮和风波,写了一篇《 清华北大为何争抢“状元” 》,斗胆对“清华北大降低身份向‘状元’们献殷勤”的做法进行了一番评论,实际是对愈演愈烈的“状元文化”的抨击。其中说到一个例子:网上曾报道某地的文理状元被“身穿状元服,胸戴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供市民围观和羡慕。其实那时同龄的我看到这个报道时略有羞愧,不是因为自己没成为“状元”而没有这样的待遇,而是感觉这种对“高分人士”的赞扬太过了。人民子弟兵为保卫祖国和人民凯旋而归时胸戴大红花是无限的光荣,一个“前不见作为后不知成就”的考生这样倒有些像个“小丑”。 今天无意中在百度首页的头条新闻里又看到类似的图文报道,说的是昨天的来自甘肃、吉林、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山西 7 省市自治区的 10 名高考状元齐聚山西晋城一广场,接受“康熙皇帝”的敕封和赏赐(每人赏“诏书”一册、人民币 10000 元和《康熙字典》一函。)……有图有真相,场面无用我赘述( 山西:高考状元骑马游街领奖金 )。毫无疑问,这样的事件必然引来阵阵谩骂和鄙视,我也忍不住想要多嘴几句:这些“状元”们脑袋让驴踢了? 话说本人并非硬要跟“状元”过不去,“状元”在学校一定是遵纪守法,尊师重教,聚“三好四讲五美”的优秀学生,是万千学子学习的榜样。但是,这些乐于站出来接受社会膜拜、奖赏或宣扬的“状元”至少暴露出以下问题: 强烈的虚荣心。 “ 状元” 作为全中国同龄人家庭关注的高考中的优胜者,必然成为焦点,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当地、全省乃至全国的视野,一时成为一个圈子里的名人,这份名气也是经过辛苦努力换取的,理应作为一种荣耀。但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说明出名难免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在这个时候,一些真正有原则,懂得谦逊的人大概会慢慢低调地退出人们的视野,继续追求更好的成绩。然而,报道中说有 6 个外省的状元,觉得在本省风光得还不够,百里,乃至千里迢迢赶到山西继续更为瞩目的风光,这背后有强烈的虚荣心在做祟。终于,媒体记者帮助“状元”们进入了全国人民的视野,借着高考出名的心愿得到了进一步的实现,却不知自己的一时英名也可能就此毁掉。 强烈的功利心。 这个年头,名气和利益一定是紧密相连的,不能排除某些 “ 状元”也怀着依靠高考名气来赚点大学学费或者将来买房子的钱的愿望在过活,毕竟现在政府、企业乃至高校都乐于赤裸裸地向“状元” 们送钱。昨天山西的故事,“状元”们除了“身穿状元服,胸戴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做一回真正的“状元”,更具诱惑力的未必不是那10000元人民币。尽管如今在许多人看来(包括本人),10000元钱实在已不是什么大数目,但对于刚走出高中校园的学生来说,平时都是向父母要钱,突然有了那么一大笔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怎能不动心呢?或许也有人,拿了政府的拿土豪的,拿了企业的再拿高校的。拿钱不积极,脑子有问题,部分学生和家长强烈的功利心,在之前的一些报道中已展露无遗! 话说回来,“状元”也是人,人多少都有虚荣心和功利心,特别是在如今生活压力贼大的社会环境里。因此,“状元”们因为一点虚荣心和功利心就要受到指责实在是有些冤枉。但是,“状元”作为上至国家,下至家庭关注的高考中的第一名,作为某一地区几万、几十万或几百万学生最引人注目的代表并不为过,因此其不得不考虑做某些事带来的后果和影响。和某不少网友观点一样,我认为报道中的10名状元并未充分考虑此次“敕封大典”的背后,可谓被名利冲昏了头脑。 缺乏气节 。国家并没有对“状元”任何正式的奖励制度和措施,因此旁人都可以看出,这样招摇过市的活动只是某些人有目的的做作行为,而参加的“状元”只是成为他人利用的角色。正如之前说的,他们以为这是一种光荣,实际像是献身的小丑。本应成为万千人崇拜的“男神女神”们,禁不住名利的诱惑,成为他人利用的道具,还浑然不知,或明知故趋,敢问气节何在?窃以为与曾占优秀资源于一身的“状元”身份不符?那位“康熙大帝”,也就是这场盛典的主谋,大概不会来自政府或教育部门,极大可能是某公司老总或一夜暴富的某土豪,这样一个人搞这样一场活动为了什么呢?为了激励和帮助“状元们”?还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明显都不会是最根本的初衷!我想他这样的活动,无非有两个自私的目的:其一,借着“敕封状元”当一回皇帝,享受一下他人朝拜的刺激和威风!其二,为公司或企业做宣传。无论是哪一种,“状元”们心甘情愿出卖名身成为其寻刺激,耍威风或做广告的佣工,实在有些辱了读书人的气节! 缺乏判断力。 谩骂声中指责最多的一点是该大典模仿的是后期丧权辱国的清朝,即使主办方有宣扬文化的半点意思,也应该模仿唐朝等汉族朝代。想想这些“状元”大都来自古时的中原地带,这样的指责也不能说是错的。总之,这样的一场自娱自乐的闹剧,身份特殊的“状元”们参加了就是找骂的。高考试题和答案判断得再准,这种对自身行为对错判断不准也是让人叹气的! 末了,还是那句话,“状元”也是普通人,“状元”不代表高风亮节,不代表凌云壮志,也不代表超凡脱俗,是非对错都是难免的。然而,“状元” 们通常在曾经或者将来都占据了国家最优质教育资源的一部分,除了考试成绩外,或许在其他方面也有一丝责任成为其他人的代表,至少不要糊里糊涂参加这种贻笑路人的大典!
个人分类: 生活缩影|11467 次阅读|27 个评论
【康熙科博】蒙气
热度 4 lix 2014-8-23 11:46
蒙气离地甚近, 40 度以上,即不用蒙气表矣。故地方高朗清处,皆无蒙气。近有测量地理图人早行,晨鸡未发。忽见天际如日方升,林木村社依稀辨色。须臾昏黑如故,移时东方始明。盖日在地平之下,光映蒙气而浮上也。正如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见也。 老邪注: 1 )康熙此处讲到折射、和近地大气层。但是否与近地大气层逆温有关?请教大气方面的专家。 2 )几天未更新博客,主要是忙别的事。身体尚好,谢谢博友关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26 次阅读|4 个评论
从“康熙微服私访”看现行的“群众路线”......
热度 1 hanmingming 2014-6-24 21:13
         康熙微服私访,给 人 最大 的 感触是那种神 神 秘 秘的 感 觉 ,那种可以从最平凡的事件中得到最大的的享受。 同时,剧情是 揭露市侩欺上媚下、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惩罚邪恶势力,扶持忠诚良民,主持人间公道,具体的展示人间的美好一面。        通过微服私访,可以摸清下乘官吏的行为,探实他们行政是否公正 ? 通过这种手段也可以亲 近 民间,探听民间的冷暖 ,体察民情,利于兴邦复国。 这种微服私访 还 具有直接真实 地 面对各阶层现实问题的好处。能够摸清下层的实际工作程度,切实防止弄虚作假。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秘密的进行下层私访,这可以亲眼目睹下层的真实情况,又可了解下层官吏的行政概况,可谓 “高明之举” 。 历史在发展,我们 可以审视 现在 : 某些机关领导干部,要到某 地区 某部门视察、考察、评估时,总是将消息先透露给下层, 谁能 不知道如此做法有何益处 ? 是让下层有时间事先去准备、去清除各种坏形象吗?是让他们去弄虚作假吗?还是让下层有机会阿谀奉承? 然而,我 们再想 :“这样的考察、评估又有什么用呢?”带来的结果是让上层看到 的是一 件件的“政绩工程”,听到的是 动听的 “豪言壮语” ——“华而不实”。谁 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正是 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吧 ?!那种迎合上级的丑恶嘴脸, 不正是 我们 通常 称之为“擦鞋” 吗?。。。。。。  “ 微服私访 ” 的目 地 是挽救世间的公道与良心,惩治邪恶,其中更多的是可以监督官吏的行为。我想:若今天的领导人能够做到如此,体恤民情,那么,他将造福一方百姓。所以,我认为这样的微服私访犹如“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式的战略,更能取得 成 效。 现行的“群众路线”出发点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执行起来大多数只是停留在表面上,都是做着给人看的,大多停留于表面的形式,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却寥寥无几 ......呜呼! 后记: 这又不能不令我联想到一位令我        们日夜思念而又崇敬的伟大人物 ________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 ( 2008 年 11 月 7 日 —— 2011 年 2 月 ) 我们所亲身经历与目睹到的这位杰出而伟大的人物 http://baike.baidu.com/view/5922.htm 他在 任吉大校长间, 能 广泛采纳学子 们 意见, 能 及时解决学生建议, 2009 年吉林大学确定是“关爱学生成长年”, 校长邮箱一度成为 吉林大学 学 生 可以 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 真正 展现了一个具有开放思维关怀 广大师 生 的 校长。 但不知道为什么 2011 年 2 月,展涛 却悄然地调离了 吉林大学 ? 令 我们在 2011 年这批吉大毕业学子的证书上没有留下我们崇拜的——展涛校长的印迹。历史留给我们的是永久的深深地遗憾!—————— 
328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王龙:康熙与彼得取法西学的异同
fqng1008 2014-6-22 12:22
假如在青天白日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那该是何等壮观的一种景象?这种奇异的巧合并非臆想。17世纪与18世纪之交,犹如电光乍闪,中国和俄国的天空,几乎同时出现了两颗惊人相似的巨星。他们,就是震古烁今的康熙大帝与彼得大帝。 他们都是大气磅礴的传奇君主,一个是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一个是锐意改革、狂飙突进的俄国沙皇。两位大帝不仅出生时代相同,在位时间相当,而且都具备非凡过人的雄才大略。他们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在17至18世纪中把各自的国家带入鼎盛局面:康熙使中国一举摆脱明末清初大动荡后满目疮痍的局面,成为东方最强大的王朝;彼得使落后愚昧的 俄罗斯 一跃而起,成为令欧洲列强刮目相看的封建强国。然而,他们又是两艘巨大航船的舵手,在重要的历史关头驶向截然相反的方向:彼得使俄罗斯迅速走上近代化道路,雄踞欧亚,傲视全球;康熙最终没能跨越封建体制雷池半步,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很快步入落日辉煌,盛极而衰,由一个洋洋自得的天朝大国急剧坠入落后挨打的悲惨境地,在被西方列强鲸吞蚕食的同时,竟还遭到俄罗斯的侵略蹂躏。 远在西方的马克思,情不自禁地发出史诗般的浩叹:“这真是一种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今天,重新翻检这段历史,人们不禁要问,是盛衰无常的历史周期律无可逃遁,还是幸运女神偶然间与中国擦肩而过?这是一首悲欣交集的凄凉挽歌,令人回味,发人深省。 一、少年登基 性情各异 如果不是上帝插了手,谁也无法解释康熙和彼得一生波澜壮阔的历程,竟然充满那样复杂而神秘的巧合。他们同是少年登基,同样博学勤政,甚至连幼年的曲折命运,也充满谶语般的暗合。 年幼的康熙和彼得都是不幸的。玄烨的生母佟佳氏只是皇宫中一名不受恩宠的庶妃。玄烨降生时,父亲顺治皇帝正对满洲大臣鄂硕之女董鄂氏(即传说中的明末名妓董小宛)爱得死去活来,哪有精神顾得上这个不请自来的小儿子。出生不久,玄烨即遭到当时被人视如洪水猛兽般的天花的侵袭,命悬一线,尽管凭借顽强的生命力侥幸存活下来,却让后来的康熙大帝从此留下一脸不太好看的麻点。不幸接踵而至,他八岁丧父,十岁时疼爱他的母亲又死了。两年之间父母双亡,形影相吊,这给他留下很深的心灵创伤。康熙后来回忆到,那年母亲生病的时候,他日夜守候在床边,滴水不进。母亲去世时,年仅九岁的他日夜啼哭,不思饮食,每念及此,康熙晚年不无悲伤地说,他在父母的膝下没有得到一天的欢娱,“此朕六十年来抱憾之处”。 但玄烨又是幸运的。他有一位宽仁博大的祖母孝庄皇太后,十分关心他的成长。这位富有政治头脑、品性贤良的祖母,对玄烨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为玄烨成为一代明君打下了坚实基础。她经常给小孙儿讲述祖父当年披坚执锐、艰苦创业的故事,激励他将来要秉承祖先英烈之风,成为有抱负、有作为的人物。她一直以帝王的标准严格训练孙儿,教育他要“宽裕慈仁,温良恭敬”,甚至连一举一动都要“俨然端坐”,中规中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幼年的不幸,砥砺玄烨更加勤奋地学习。从五岁学习开始,他早出晚归,无论严寒酷暑,从未中断。父母双亡后,他更加发奋努力,系统学习治国安邦之道,认真研读儒家经典,还拜武艺高强的侍卫阿舒默尔根刻苦练习骑射技艺,纵马射猎,十矢九中,英武非凡。他常常虚心地咨询左右,甚至不耻下问于身边的太监。繁重的学业差点儿压垮了他的身体,他累得咯血,仍然坚持学习。后来不得不发展到需要针灸治疗的地步,以至于多年后康熙皇帝一闻到灸条的艾味还心有余悸。 康熙一生既受到满洲骑射文化的训练,又受到蒙古草原文化的熏陶,还受到汉族儒家文化的影响,可谓“全能皇帝”。正是这种严格认真的教育,形成了康熙雄浑博大的学识修养,培养了康熙果断坚韧的人格力量。 公元1669年,康熙正式亲政。这位蓄势待发的年轻君王,一旦坐上至高无上的王权宝座,就显示出不可遏止的治国雄心。他十四岁时就亲自谋划铲除了位高权重、专横跋扈的鳌拜,一生先后平定三藩之乱,东北反击沙俄,西北扬威平叛,修德中外一家;对内则治河安邦,富国裕民,肃清吏治,开创出“康乾盛世”的繁盛局面。康熙的一生,既能纵横疆场、运筹帷幄,又能经世济民、安邦治国,达到儒家标准的“内圣外王”境界。这样的帝王,如果不是处于一个终结蒙昧的封建王朝,也许算得上“千古一帝”了。 在地球的另一端,比康熙晚十八年出生的彼得同样命运多舛。他来之不易的皇位,显得更为血腥。彼得的父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老年得子,欣喜若狂,对彼得宠爱不已。可惜好景不长,彼得年仅四岁,老沙皇突然病逝,孤儿寡母、势单力薄的彼得母子命运岌岌可危。彼得十岁那年,经过一系列血腥的斗争,同父异母的索菲娅公主先发制人,以谎言和承诺赢得射击军的支持,兵围皇宫,拥戴彼得一派的皇后亲属纷纷人头落地,一颗颗血淋淋的头颅被挑到射击军的矛尖上。索菲娅在斗争中占据了上风。此情此景让彼得深受刺激,他的一生从此崇尚暴力,在残暴与恐惧之间彷徨。索菲娅是个阴险狡猾的女人,她那种翻云覆雨、复杂多变的政治手腕,给年幼的彼得以深深的影响,使他学会对待敌人应该如何恩威并用,残酷无情。 和康熙幼年生活在野心勃勃的鳌拜的阴影下一样,彼得母子在索菲娅公主高悬头顶的利剑下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彼得虽然是名义上的沙皇,而真正的大权却紧握在索菲娅公主手里。他们被索菲娅公主赶出了莫斯科,流放乡间。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天生精力充沛、求知欲强的彼得如同脱笼之鸟,自由翱翔。与从小生长在深宫红墙内锦衣玉食的康熙不同的是,彼得不认为手工是*活,他对实用技术有着疯狂的热情,办公室里有木匠、石匠、铁匠的全套工具,一生精通十二种手艺。中国历史上,很多皇帝也有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业余爱好,有喜欢做木活的,有爱好设计下水道的,有喜欢做生意的,甚至有像北齐后主高纬那样喜欢扮乞丐行乞的。然而彼得并没有只荒嬉沉醉于一己之好,他酷爱学习,对历史、地理、炮学、造船都充满浓厚兴趣。而他最乐此不疲如痴如醉的还是军事游戏。广阔的乡间成为他最好的训练场。他的儿童玩具几乎全部是由马刀、战鼓、小火炮组成。他十一岁就学会发射大炮,十三岁就会使用手枪和毛瑟枪。他在住所旁边构筑了带炮塔的兵营,周围挖了壕沟和阵地,他常常组织村里的小孩们玩打仗游戏,带领他们冲锋陷阵。 后来,年幼的彼得心血来潮,竟向索菲娅公主申请索要一批真枪实弹。索菲娅暗暗欢喜,这个羽毛未丰的小子,一直是威胁她独霸王权的一块心病,如今眼见他玩物丧志,不问世事,索菲娅不禁喜从中来。她不但送去了大批枪支弹药,甚至还送去了大炮和正式的编制。索菲娅做梦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些看似玩闹的游戏断送了她的权柄。 彼得搜罗了一些外国军人,招募了六百名童子军,立志将他们训练成纪律严明的军队。为了鼓舞士气,他亲自担任了鼓手。他甚至举行真枪实弹的军事演习,导致他的二十名“士兵”丧命。而这些与彼得玩耍长大的孩子,后来有不少人成为他的重臣,比如儿时当过猪倌的雅古任斯基当上了总检察长,卖过肉饼做过马夫的缅什科夫成为他的陆军大元帅,而这支童子军也成为俄国真正意义上的正式军队,远比射击军精锐。 当索菲娅公主终于认识到彼得原来是一颗即将孵化的蛇卵,为时已晚了。和康熙借摔跤角力的满洲少年“善扑营”智擒鳌拜一样,十七岁那年,彼得统领由他组建的“少年团”一举粉碎索菲娅公主的摄政集团,把这位凶残的女大公关进了修道院,开始行使皇权。 但不甘失败的索菲娅公主,趁彼得到国外学习之机,于1698年再次挑动射击军发动兵变,但很快被效忠于彼得的谢英将军成功镇压。这次彼得要新账老账一起算了。他以最残酷的方式惩罚敌人,下令杀死一千多人,那些已死去的贵族被从墓中挖出来鞭尸。他亲自挥舞马刀砍下射击军的头颅,还逼着大臣们跟他一道下手。他把叛乱的射击军的头颅挂在索菲娅公主的窗外,他要让这个女人知道,和他作对就是这个下场。 彼得在一片盛怒的血海之中,建立起他绝对的权威。大幕刚刚拉开,一切仅仅才只是开始,正如马克思所说:“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性格决定命运,现代心理学早已证明,人的早期经历对其性格形成至关重要。这条真理对康熙和彼得来说同样适用。不同的是,两个权倾天下的男人决定的是中俄两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康熙即位时年仅八岁,彼得也只有十岁,都一样勤学尚武,天资过人,早年即显示出过人的胆魄与能力。他们都曾有过受制于人的傀儡皇帝经历,又以相似的手段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王权。封建王权血腥残酷的宫廷斗争,成为酝酿他们早期性格的共同温巢。而在他们迈出人生第一步时,不同的文化土壤和性格气质,就已锻造出他们明显的差异。少年时代那一幕幕以暴制暴的经历,使彼得终生崇尚强权,充满野性不羁的气质里蕴涵着强烈的叛逆精神,他要以疾风暴雨的方式抽打着俄罗斯一路飞跑;而康熙自幼酷爱中国的儒家文化,并终生用它来治理中国。 二、博学勤政 治国殊途 康熙和彼得都生活在由古代转入近代的关键时刻,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他们鞠躬尽瘁,勤政不怠,试图为国家开辟出一条富强之路。但康熙和彼得又都是由自己的时代所塑造出来的,他们注定将在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上并驾齐驱。康熙是浑厚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层层堆积起来的泰山雄川,彼得则是俄罗斯广袤原野上自由疯长的参天巨树;康熙如搭造严谨的广厦,彼得则是冲决一切的洪流。康熙更为沉稳慎重,彼得却无比决绝果断。 康熙深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君王之术,谨记祖母当年“得众则得国”的教诲,一生尊奉“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信条,他对于老百姓的仁慈宽厚,恐怕在中国历史上,也并不多见。康熙有一次出外巡察,路遇一人倒卧地上。拦挡圣驾非同小可,侍卫正要严加惩处。康熙立马阻拦,令人问明情况,得知他叫王四海,是个佣工,回家路上因为饥饿晕倒了。康熙说不要惊吓了他,你们马上热粥给他喂了救他。王四海喝了热粥之后苏醒过来了。康熙了解到这个人家里的确很困难,又送他盘缠让他回老家。王四海感激不尽,四处传颂当今圣上的爱民功德。这件小事是康熙治国爱民的一个缩影。他常说,我不用长城,我用人心,人心就是我的长城! 中国历代皇帝都把“家给人足”作为最高的治国目标。在一个多灾多难的小农社会里,这不仅仅是家家户户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历代君主的政治理想,构成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康熙竭力维持的也是这样一种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他清楚地给自己设计了为政的蓝图:“期于家给人足,百姓乐业而已。”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位六十一年中,康熙废寝忘食,鞠躬尽瘁。有时为追杀敌军,一连三天不下马,其骁勇与顽强绝非常人可比。他对送来的奏折是有奏必签,右手患病拿不住笔,左手也要执笔批签。即使秋季围猎习武,白天纵横奔驰,每晚仍不辞劳苦,与随行学士“举火读奏章”。《康熙起居注册》真实地记载,他每天早上“未明求衣,辨色视朝”,把御案搬到乾清门前去办公,辰时准时上朝,御门听政,巡游在外也要在行宫的大蒙古包里按时办公,无论酷暑严寒,从不间断。清朝皇帝的御门听政,由于康熙的榜样一直到光绪都坚持下来。   当康熙终于看到天下太平,国势日盛之时,随即提出了“持盈保泰”的思想,满足于百姓岁足年丰、人民鼓腹讴歌的社会图景,到处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在另一条道路上,彼得则用严酷的鞭子赶着俄罗斯在近代化道路上进行急行军。 如果说康熙的勤政除了自身素质外,还受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时刻潜藏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所驱使的话,彼得则几乎是带着与生俱来的勃勃雄心,不惜一切代价“用铁索勒激起俄罗斯腾跃向上”!(普希金) 他是一位锐意进取、百折不挠的改革家,为了推行他的强国梦想,他不惜一切代价。用普希金的话说,彼得的某些诏令“是用鞭子写成的”。有一次彼得和首都警察局长乘车过河,彼得发现桥梁出了故障,他觉得这是警察局长玩忽职守疏忽大意所致,不由分说给了这位局长一顿好打,以示警告。彼得说:“这是要你好好记住,一定要让大街和桥梁畅通无阻,以后你自己要多加巡视。”沙皇在给警察局长上了勤勉奉公的一课后,又挥挥手说:“上车吧,老弟!” 挥舞着鞭子的彼得并不是一味蛮横,他自己就是尽职尽责、身先士卒的楷模。彼得堡早期每年总要着上几场大火,时任 法国 驻俄大使儒埃尔写道: “我多次看见他第一个来到失火地点,雪橇里带上他的消防水泵。他参加全部的灭火工作。由于他的思想异常敏捷,他能立即判断出应采取什么灭火措施。他爬上房顶,哪里最危险就到哪里去。” 是的,彼得天生就是不知疲倦的“永动机”。他接过手来的俄罗斯实在是太蛮荒、落后、野蛮了!当时, 荷兰 已辉煌了近百年,英国完成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改革,“上帝派来的大管家”牛顿对宇宙的认识带动了一个科学的时代,法国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带领下成为欧陆首强,巴黎成为整个欧洲竞相模仿的对象……而此时的俄罗斯人,心灵完全处于封闭蒙昧之中。95%的人是极度贫困的农奴,每个女人要生十五到二十个孩子,半数的孩子生下来不到一年就贫病而死,多数人活不过四十岁。俄国人的文化水平非常低,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能识字的也超不过三个,连贵族地主和他们的子弟大多数也是文盲,平民中上过学的就更少了。寒冷严酷的冬天来临,人们只好待在屋里用酒精打发时光。俄罗斯唯一能做的,就是用酒精麻醉自己,逃避现实。 彼得心急如焚。他迫不及待地要使他的祖国摆脱孤立落后、贫穷愚昧的状况。为此,他绝不容许任何俄罗斯人有半点松懈,首先从他自己做起。 他向来一身几任,除沙皇外,他还以炮手、船长、团长、造船工匠等身份“为国服务”,并对各种身份的直接上级保持尊敬。从十九岁开始,彼得以下士的身份在军中服役,他甚至亲自驾驶小船攻击敌军战舰,在战斗中为迫击炮装填弹药。他在行军途中和士兵一起挨冻受饿,在肮脏的泥泞里摸爬滚打,有一次战斗中还被呼啸而来的子弹打穿了帽子。因战功晋升将军后,他要求人们不要拿他当皇帝,要称他为“海军少将先生”。在有生之年,他的个人用度从来没有超出一个海军将军的薪俸(他到英国访问时结识一位女演员,分别时只赠给她四千卢布,女演员抱怨沙皇是个小气鬼)。他甚至到一个钢铁厂像普通工人那样劳动一天,用挣来的八块钱买了一双新鞋子。在一次接见海外归来的留学生时,彼得伸出右手说:“你看,老弟,我是沙皇,但我手掌上有老茧,这些都是为了给你们示范。” 意大利 思想家马基亚维里深谙为君之道,他在《君主论》中说:“人们爱戴君主,是基于自己的意志,而感到畏惧是基于君主的意志。”彼得用铁和血为这段话作了最好的注释。他不顾一切地推行他的改革,一手导演俄罗斯高潮迭起的变革活剧。俄国著名的思想家赫尔岑评论说:在他野兽般的巨掌中有俄罗斯的未来。 整个俄罗斯都在这位威武强悍的命运之王手中颤抖、嬗变。 为了排除干扰和反对,他动辄抡起棍棒殴打,强迫大臣执行命令,他的惩罚措施从小额罚款到没收全部财产,从折磨肉体、流放做苦役,直到处死,应有尽有。他的改革将俄罗斯人推向忍耐的极限。直到甚至连自己的儿子阿列克谢也无法承受,积聚力量反对他的改革。一次酒宴后,醉酒后的太子终于忍无可忍地公然喊出:“注定要发生的事情总会来到的,我父亲和继母的朋友们将会尝到尖桩刑的滋味……” 1716年11月,太子阿列克谢叛逃了。彼得借助武力强迫太子回国之后,亲自参与了对太子的刑讯。对这位想走回头路的太子,执意改革的彼得表现出了惊人的残忍。他参与了拷打以及致儿子死亡的整个过程。在太子死去的第二天,一位欧洲外交官惊奇地发现,彼得照常出席了一系列国务活动,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在所有反对改革的风波中,即便是自己的母亲、叔叔、岳父、儿子,彼得也会断然与之决裂! 谁也想不到的是,历史的悖论竟然出现了。康熙仁政爱民,彼得凶暴治国;康熙修德中外,彼得侵略扩张;康熙激于道义,彼得唯利是图……结果却是俄罗斯一飞冲天,中国却走向回光返照式的最后辉煌。一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170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到世界总值的23.1%,而俄国仅占3.2%;而俄国1700年—182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幅度远远超过欧洲和世界平均速度,更远远超过中国,大踏步跨入西方列强行列。 很明显,站在道德的立场,康熙似乎是胜者。而站在治国的立场,他被后来居上的彼得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盛衰无常,世事难料。两个同样勤政有为,励精图治的帝王,为何治国的效果迥异?难道儒家宣扬的道德理念敌不过资本主义的贱买贵卖?难道千年难遇的贤明圣君敌不过从不体恤百姓的俄国“秦始皇”?是真理战胜不了强权,还是仁政输给了暴政?在令人丧气的事实面前,谁都会憋气纳闷。 其实,中俄两个繁荣强盛的帝国,表面的相似,掩盖着实质的差异。一个是封建主义的迟暮,一个是资本主义的青春。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康熙和彼得截然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两个国家的不同前途。 正如俄罗斯人自己所说,彼得“出于高贵心灵的奇特本能,他一眼洞穿了祖国的所有疾病,给了俄罗斯可怕而有益的一击”。 彼得是一位天才的改革家。他的改革涉及全国几乎所有的领域。他一生主持颁布了三千多条法令,改革行政机关、军队,建立军事工业,引进千余名各类专家,建立众多实利主义性质的学校和科学院,并派出一批批的年轻人到国外学习。俄罗斯在狂飙突进的改革风暴之下,理性冲破禁锢,科学压倒愚昧,重商主义盛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俄国终于紧跟世界先进潮流的步伐迎头赶上来,正如彼得骄傲地说:“我不能亲手建成和看到一个强大的俄国,但我的继承者一定会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直到目标的实现。” 康熙继承的是儒家文化“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古老真理,完全回归到传统的轨道,把儒家设计的政治道德蓝图当做完美的理想去追求。他虽然呕心沥血地试图开辟一条富国之路,但他只是在中国重建了小农经济,却没有能力,也不可能使中国向资本主义迈出半步。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然世外桃源一般宽松安闲,实力却弱小得多。“康乾盛世”只能是自然经济时代的夕阳,从当时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看,已远远落后于时代。而对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的工业革命,康熙茫然无知,毫无准备,反对变革,满足现状。他对内强化封建专制,大兴文字狱,钳制思想。官场贪腐横行,百禁不绝。他重农轻商,致使明末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胎死腹中。对外则闭关自守,使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他在竭力开创盛世局面的时候,其实已经走上了与近代化潮流背道而驰的道路。 举凡治国不进则退,欲单纯以保守为目的,其势必然难以长久。这,就是一个迷途的帝国留下的最大教训。 三、醉心西学 其道不同 康熙八年(1669年)初的一天,紫禁城的午门广场。 正午的阳光刺眼而肃杀,凝固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大清帝国的满朝文武大臣齐聚一堂,表情严肃。这里正在上演一场生死对决。原因是由一桩由来已久的学术公案引起的。 主持钦天监的汉官杨光先早在五年前就上疏康熙,指斥西洋传教士汤若望借编造历法之名藏身京师,意在窥伺朝廷机密,且其所制新历法说可推算两百年间的天象,这不明摆着是在诅咒我大清江山只有区区两百年寿命吗?杨光先揪住了洋人的小辫子,激情万丈地喊出了“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这句极富“民族情感”的战斗口号(颇有点“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的味道)。御状告到康熙那里,满朝文武中没有一人熟悉西洋历法,因此没有一个人能判别是非。康熙尽管年仅十五岁,但他却没有犯糊涂。他下令来一次现场考试,由钦天监官员吴明烜和洋教士代表南怀仁一起到午门广场,当着文武大臣的面用不同的方法测算正午时间日影的长度。 结果,南怀仁用一根日晷测出当日正午针影达到的精确位置,而汗流浃背的吴明烜却一筹莫展,屡次测算失误。康熙当即力排众议,将杨光先等一伙人革职,任用南怀仁主持西法治历。 这次惊心动魄的午门对决,激发了康熙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从此,对西方科技学习的渴望和热忱贯穿了康熙皇帝的一生。说起幼年经历的那场“历法之争”,他对臣下谈道:“朕思己不能知,焉能断人之是非,因自愤而学焉。” 多年之后,康熙俨然成为了中国“史上最热爱科学的帝王”。 这位称孤道寡的皇帝陛下,对西学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令人瞠目:从天文地理,到物理、化学,甚至高等数学、西洋音乐,他全都学过,而且学得还不错。谁能想象得到,三百多年前,当绝大多数中国人连地球的概念都还不知道时,他们的皇上已在紫禁城的深宫内摇计算机、玩对数器、开平方根? 康熙的开明和好学,有他身边的“国际友人”的不少记载可为佐证。据传教士洪若翰的信件所述,康熙“自己选择了数学、欧几里德几何基础、实用几何学和哲学”进行学习,“神父们给皇帝作讲解,皇帝很容易就听懂他们给他上的课,越来越赞赏我们的科学很实用,他的学习热情愈益高涨。他去离北京两法里的畅春园时也不中断课程,神父们只得不管天气如何每天都去那里”。他们上完课走后,“皇帝也不空闲,复习刚听的课。他重看那些图解,还叫来几个皇子,自己给他们讲解。如果对学的东西还有不清楚的地方,他就不肯罢休,直到搞懂为止”。   康熙皇帝不但注重书本知识,而且注重实践。法国传教士白晋作为康熙的老师,详细记述了康熙热情高涨、学以致用: “他有时用四分象限仪观测太阳子午线的高度,有时用天文环测定时刻,然后从这些观察中推测出当地极点的高度;有时计算一座宝塔,一个山峰的高度;有时测量两个地点间的距离。另外,他经常让人携带着日晷,并通过亲自计算,在日晷上找出某日正午日晷针影子的长度。皇帝计算的结果和经常跟随他旅行的张诚神父所观察的结果,往往非常一致,使满朝大臣惊叹不已。” 康熙皇帝对西学的钻研和兴趣是全方位的。他在宫中设立实验室,试制药品,学会了种痘,在他的子女和宫女们身上实验后,效果很好,立即推广到蒙古。为了解人体解剖学的知识,他还亲自解剖了一只冬眠的熊。在黄河、淮河、运河交口的大堤上,他指着东流的河水,耐心地向当地负责管理水利的官员讲解如何计算水的流量。他甚至还在中南海丰泽园内试验起了杂交水稻,居然比今天的世界“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还早了三百多年!  康熙晚年组织的两项全国性的重大科技工程,影响深远。一是组织全国优秀的天文数学家,集体编纂了一部我国科技史上具有很高价值的天文数学乐理丛书《律历渊源》;二是移天缩地,组织人实地勘测绘制了著名的《皇舆全览图》。它是我国第一次用科学方法绘制的地图,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的西欧各国的所有地图都更好,更精确。 康熙当政的时期,西方器物纷纷传入中国,成了皇室和贵族中的时髦,一时间出现了西学、西艺盛行的局面。康熙对他的洋教师们可谓恩宠备至。在宫廷拨给他们专门的房间,提供一切必需品,甚至在外出巡视时,康熙也常常带上教士,同住一顶帐篷,同吃一桌饭菜,解衣推食,不嫌琐屑。1692年,康熙在国内颁布了对天主教的解禁令,鼓励更多的传教士来华。1693年,康熙皇帝又特地派遣传教士白晋回法国,带去了给法王路易十四的礼品,并且进一步表示,希望招聘更多的传教士来华工作。这段“蜜月”期中,西洋传教士们如鱼得水,欣喜若狂,满以为通过西学的吸引力可以顺利推进他们伟大的传教事业。南怀仁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曾经上书罗马教廷,请求速遣传教士来华:“凡是擅长于天文、光学、力学等物质科学的耶稣会士,中国无不欢迎,康熙皇帝所给予的优厚待遇,是诸侯们也得不到的……” 康熙对西学的满腔热情,不仅在中国宫廷掀起一股空前的热潮,在西方也不胫而走,引起很多人关注。1697年, 德国 的著名思想家莱布尼茨惊叹道: “我认为,康熙帝一个人比他所有的臣僚都更具远见卓识。我之所以视他为英明的伟人,因为他把欧洲的东西与中国的东西结合起来了……他以其广博的知识和先见之明远远地超过所有汉人和满人,仿佛在埃及金字塔上又添加了一层欧洲的塔楼。” 然而,果真如这些洋人对康熙的评价那样神奇吗?既然康熙皇帝和彼得大帝都是向往西学善于吸收新鲜知识的帝王,为什么俄国走上了世界强国的发展道路,而我们这老大帝国却日渐衰败?为什么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近代科学,而中国却依然在蒙昧落后的状态中摸索? 实际上,康熙对西方科学的浓厚兴趣,仅止于个人爱好,对科学技术造福于国计民生的重大作用并无充分认识,那个时代,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压制,缺乏近代科学产生的社会条件;八股取士使学子埋首经书,而不去钻研学习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思想领域的专制统治和闭关锁国政策也不利于近代科学的诞生。西方科技仍被视为“奇技淫巧”,治国理念仍然是理学唯尊。 而彼得对西方科技的着迷,一开始就来自于他振兴国家的强烈愿望,他将西方科技视作霸业利器,带着明确的功利实用目的。 就在莱布尼茨盛赞康熙的同年8月,荷兰赞丹,当时欧洲最大的造船中心之一,来了一群学习造船的俄国留学生。学生中有一个名为彼得的人,自称是个下士。这个身高两米多的下士,和工匠们吃住在一起,吃粗茶淡饭,汗流满面地干活。凿木头、造军舰、学驾船,他的手艺样样出色,被师傅和工友们推荐为“优秀工匠”。他,就是俄国的沙皇彼得。彼得刻意隐瞒帝王的身份,以普通人的身份来到欧洲,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一切感兴趣的东西。在瑞典,他扮作游客,爬上制高点观察瑞典人的要塞地形,测量绘制要塞平图,差点与守军发生冲突;在英国,他冒充学者,上门拜访牛顿,还和著名数学家弗哈森攀上了交情,津津有味地和他们讨论科学方面的问题;在荷兰,他不但指挥快艇参加荷兰海军的演习,还利用闲暇去观看芭蕾舞剧……他有着令人惊讶的学习能力,对周围一切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包括向妇女学纺织技术。他甚至兴致高昂地参加外科手术,还学会了替人拔牙。当动手解剖之前随从们面对泡在防腐剂中的尸体吓得不敢动弹时,彼得竟令他们割下一块肉来吃下去! 彼得专门为出国特制了一枚印章,上面刻着一句话:“我是一个寻师问道的学生。” 这就是两位皇帝的差别。在红墙深锁的宫廷之内,当康熙完全出于个人兴趣沉醉于西学的神奇时,彼得已远走天涯寻师问道,缔造了俄国关注世界发展的开放姿态。 彼得这一空前绝后的行动,犹如晴天中一声霹雳。要知道,在当时的俄国,沙皇意味着上帝的化身。而俄国人对外国抱着本能的排斥和畏惧,如果家里来过一位外国人,那么主人会在他走后,脱下衣服烧掉,打开房间通风,然而请神父重新进行洗礼。但突然之间他们的上帝、神圣的沙皇一下子成了荷兰人、德国人的学生,整个俄国都惊呆了。甚至有谣传说,那个人根本不是沙皇,他被人替换了,真正的沙皇已经被杀了! 彼得坚定地走下去。在欧洲的十八个月当中,彼得深刻地感受到俄罗斯与西欧各国的差距。他迫不及待地要将自己的国家改造成一个同样强盛的欧洲国家,他挥动野蛮的鞭子加速把俄罗斯赶向文明。 彼得首先要把教育权从教会手中夺过来,改变宗教神学思想垄断教育的情况。当时,即使在首都莫斯科,学校也不多。在愚昧的状态下,人们连戏也不敢去看,认为看戏是罪恶。即使沙皇看了戏,也要到浴室洗涤“罪恶”。彼得决心先从教育入手,改变这个落伍的国家。他按照西欧的模式兴办学校,开设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西欧的哲学、地理、历史等规范教材被翻译过来。彼得下令由退役的士官手持鞭子守在课堂,鞭打不认真学习的学生。面对挖空心思逃避学习的贵族,彼得规定:贵族子弟必须学会数学和一门外语,否则不得结婚,也不得保留贵族身份。对于不认真学习的,甚至判处流放。这些强制性的手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俄国很快就拥有了自己的人才队伍。 莫斯科出现了歌舞团,彼得创办了俄罗斯的第一份报纸《新闻报》,亲自担任主编。他不断地引进俄国人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在彼得堡附近有俄罗斯第一家博物馆和图书馆,平时一毛不拔的彼得对博物馆和图书馆却很舍得投入。他亲自到博物馆为参观的人们当讲解员。有人建议博物馆和图书馆像西方那样酌情收费,彼得没有同意,他希望为整个民族打开眼界,他再也不希望看到俄国人像乡巴佬一样没有见识。他说:“我要下令,不但允许一切人免费前来,而且如果有人带领同伴一起参观,我还要自己掏腰包在这些陈列室里请他们喝咖啡,饮伏特加。”据说此项开支每年高达四百卢布,而作为沙皇的彼得,一年开支也不过一千卢布。 彼得把个人对西方科学技术的痴迷化作了国家的行为。1725年12月,俄国科学院正式成立,成为国家集中科学人才,发展科学事业的核心机构。彼得亲自为科学院制定了预算,每年约二点五万卢布。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德国、荷兰等国的大批科学家,他们成为俄国科学院的第一批院士。从这时开始,对科学研究的重视成为俄国的传统,并一直延续。 彼得不仅亲自倡导学习西方科技,还亲身参与科技强国的伟大实践。他每一天都忙忙碌碌,很早就起床,有时直接去工厂,有时直接下船坞。无论刮风下雪,一辆普通马车和一乘雪橇就是他食、宿、行的工具,只有换马时才能小憩片刻。他对打牌、打猎之类消遣从无兴趣,有时整日与工匠师傅们挥锤弄斧,有时驶船出海试验性能,乐此不疲,流连忘返。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涅瓦河畔的一片荒岛沼泽上,在处于多年宿敌瑞典人的步枪射程之内的地方,彼得居然在敌人的枪口下,大张旗鼓地建造起一个新的首都——圣彼得堡。这座庞大的新城,在伏尔泰眼中“集欧洲所有城市的精妙于一身”,成为彼得欧化政策的雄伟纪念碑。这一极度自信的举动,显示出彼得学习欧洲、对世界施加影响的不可动摇的决心。 与此同时,东方的另一位大帝——康熙皇帝在废止禁海令三十二年之后,又重新下达禁海令。一度开启的大门,被重新关上。直到两百多年后,中国再想与西洋平等交往,已力不从心,被欧洲战舰的大炮轰开国门。 很明显,康熙与彼得比起来,缺少的是这样一种认识:从思想上重视西学的兴起及其对历史将会产生的影响,从制度上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而他对西学的热爱,不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于事无补,而且自身也成为无本之木,昙花一现。这样的败笔,康熙应该负起怎样的历史责任? 在这方面,1944年邵力子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对于西洋传来的学问,他(指康熙)似乎只想利用,只知欣赏,而从没有注意造就人才,更没有注意改变风气;梁任公曾批评康熙帝,‘就算他不是有心窒塞民智,也不能不算他失策’。据我看,这‘窒塞民智’的罪名,康熙帝是无法逃避的。” 在道德与文化的王国里,康熙要维护的是帝王的权威和儒学的至尊。中国传统社会向来以学问高低作为评判个人修养的道德标准。而在几千年的封建官僚本位主义影响下,早已形成了“谁的官帽子越大,谁说的就是真理”的思维定势。屁股决定脑袋,同时也决定发言权。“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康熙研习西学,从主观上讲,不是为了经世济民改造中国,促进社会发展,而是唯恐汉人因学问而轻视满洲贵族。为了当科学问题的“最高法官”,炫耀作为最高统治者“断人之是非”的神奇能力,成为他学习西学的原始动力。他的亲躬西学与“垄断西学”、压抑民智不无关联。余秋雨先生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说,他惊叹于康熙醉心西学的同时,对“国学”并不排斥,事实上值得商榷。康熙对西来的传教士和思想学术,必须以不触动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为前提,凡是他认为有违孔孟之道,有悖“圣人以正常百行之大道,君臣父子之大伦”,“与中国道理大相悖谬”的,他的态度就是“禁之可也,免得多事”! 对与西方交流可有可无,对国际事务懵懵懂懂,在这种前提下,对康熙这样的帝王来说,容纳传教士和西学,纯粹是一种恩典,一种优遇,而不是认同于世界潮流大势的需要。他并不支持传教士向中国的广大学者介绍西方科学,也不积极鼓励中国学人参与中西文化交流,从未派人出国考察。他对西学和西技的根本态度,只是“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无论多么先进的科学仪器,只能戴上华丽的镣铐,被深锁在紫禁城的深宫之内。 军事改革最能体现康熙与彼得的不同眼光。三藩之乱期间,康煕指派南怀仁督造神威战炮,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一旦战乱平定,战炮火器便被弃之如履,再无用武之地;火器专家戴梓发明了“连珠铳”,可以连续发射,从构造原理说,是近代机关枪的“鼻祖”。这些先进的发明,并未引起康熙的重视,天下承平日久,清朝的武器制造水平直线下滑。康熙一朝,产生了很多科技新成果,但都因统治者的漠视冷淡,很快没有了下文。而在所有改革中,彼得的军事改革举足重轻,正如法国人亨利 • 特鲁瓦亚所说:“世界上最吸引他的是三件事:战争、海洋、外国。”俄国拥有当时最现代的火枪、大炮、三刃刺刀。战争紧急时,他甚至亲自下令,从每三个教堂取一个教堂的钟来铸造大炮。彼得是俄国陆海军的奠基人,被称为俄罗斯的“海军之父”。 在中国,一门新学科由于最高统治者个人的好奇就加以介绍,而由于他自己的不懂又定为无用。在这样的动机之下,一切只是出于皇帝个人的爱好,既不是天朝的国策,也没有形成社会风气。皇帝的态度一变,这股微弱清风转瞬即逝。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疯狂抢劫。一伙英国人忽然发现一批大炮与炮弹完好无损地躺在一个角落里,它们从未被使用过。它们被重运回伦敦。 这批代表当时人类最先进的科技文明成果,是由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创造的,早在1793年就由马嘎尔尼使命团不远万里主动送到中国的,对自然科学毫无兴趣的乾隆皇帝到圆明园来参观了不到两分钟,只轻蔑地丢下一句: “这种东西只配给儿童玩!”转身拂袖而去。乾隆在给英王的复信中说:“在统治这个广阔的世界时,我只考虑一个目标,即维持一个完整的统治,履行国家的职责;奇特、贵重的东西不会引起我的兴趣——正如你的大使亲眼看到的一样,我们拥有一切东西。” 四、荣枯异运 盛衰有凭 人类进入18世纪后,中、俄两国渐行渐远,走向不同的历史发展方向。俄罗斯在彼得开创的工业化道路上阔步前进,而中国则在康熙营造的小农经济形态下盛极而衰。 两国命运的缩影,从康熙和彼得的军事生涯中最能找到最生动的印证。 1685年2月,三十一岁的康熙正当雄姿英发的盛年,他亲自指挥大军进攻雅克萨,痛击沙俄军队,打得俄国人抱头鼠窜,誓不再犯。此时的彼得还正在乡间玩他的战争游戏,年龄正好和康熙倒过来:一十三岁,一个毛头孩子。 康熙一生平三藩、收台湾,抗沙俄、扫叛军,攻城掠地,捍卫领土,为中华民族赢得了独立尊严。然而短短一百多年以后,众所周知,中国就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饮尽苦酒,同时也沦为俄国的阶下囚。 彼得的军事才能与康熙相比,相形见绌。他一生吃过很多损失惨重的败仗。1700年,二十八岁的彼得在与十八岁的瑞典国王尔十二世交手时,在著名的纳尔瓦战役中俄国军队全面惨败,颜面尽失。瑞典人专门制作了一枚讥讽的徽章:画面是彼得带领俄国军队拼命溃逃,沙皇一路哭哭啼啼,丢盔弃甲,用手帕擦眼泪,上面写着“一败涂地,痛哭流涕”。 然而彼得是个性格坚毅的人,不因失败就垂头丧气。正如后来战胜拿破仑和希特勒一样,每一次失败都让俄国人更接近胜利。彼得总能在每一次失败中学会赢得最后的胜利。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对外扩张的战争中度过的。他疯狂地四处开疆拓土,先后远征土耳其人的亚速要塞,多次与强大的瑞典军队交锋并最终取胜,打开通往欧洲的窗户,用普希金诗句说:“俄国在大炮的轰鸣声中,进入了欧洲!” 一方面是中国在康熙的守土御侮、维护统一的政策下,一步步丧权辱国,铸成民族奇耻;另一方面彼得则驾驭着侵略扩张的疯狂战车,用无休止的拼杀为俄罗斯的腾飞开辟道路,取得节节胜利。历史,在这里似乎再次受到无情的嘲弄。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争是经济的体现,并以经济为基础。中俄两国在战场上的胜败异位,其实是由不同的国家发展道路所决定的。 正当康熙和他的子孙雍乾二帝,把一代盛世推向繁花似锦、高潮迭起之时,大清国这架承重已达极限的大车,早已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呻吟。没有人知道,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因素几乎完全耗竭,国家发展潜力即将陷入油尽灯枯之境。社会动荡加剧、行政体制僵化、内部调控失灵,中国社会长夜无歌,如一潭死水。小农经济萎缩破败,手工业生产也陷于停滞。传统政治捉襟见肘,已无力消弭各种社会矛盾,诸如“地少人多”、“通货膨胀”,孤陋寡闻的统治者一筹莫展,无力应变。 相反,在俄国,朝气蓬勃的崭新帝国飞速崛起。彼得树立了俄罗斯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启动了社会内部存在的潜能。他结束了草原化和东方化的俄国历史,开创了海洋化、西方化的俄罗斯新时代,把一个黑暗愚昧的俄国引向了一条全新的光明之路。 康熙和彼得正是这样两个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影响了中、俄两国命运走向的巨人。彼得在与西方的接触和对抗中,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看清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为俄国开辟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康熙尽管也是一代雄主,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甚至远在彼得之上,但在超越阶级、环境的局限,引进新技术和学习、了解外国新事物的远见卓识上,却明显逊色于彼得大帝,始终没能为中国指出一条通往近代化之路。 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是康熙与彼得治理国家的最终宿命。看似个人选择的背后,其实是两种文明的撞击。 古老而持久的中华文明,具有非同一般的坚韧性和超乎寻常的消融性,作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封建大国,中国长期处于孤立封闭状态。中华文明几乎从一开始就走上了独立发展、内部协调的道路。千百年来,试看中华大地内忧外患,战乱频仍,疾掠飞驰的马蹄踏碎了多少帝帜王旗?无论是纷扰如斯的五胡乱华,还是铁骑横渡的蒙元入侵,都不过是一段段小小的插曲,中华文明从未出现过彻底推翻和重新建立的局面。 岁月长河静谧而缓慢地流淌,难以激起惊天的狂澜。康熙王朝只是一朵绚丽的浪花,缺少左冲右突的磅礴之势,只能沿着原来的河道奔流到海不复回。他不是圣人,不可能超越自己的时代,提着自己的头发飞翔。在理学唯尊、儒学治国的环境下,英明的康熙内心深处,是否也有无尽的苦衷?他把自己关在深宫中研习西学时,也许最能体味这种滋味。身为一国之君,他连看一本书也要偷偷摸摸。当他的教师法国人巴多明要将人体解剖学绘图准备出版时,他深知解剖人体是与儒家观念直接冲突的。他小心翼翼再三告诫说,这在中国可是“特异之书”,你们可千万不要让一些不学无术之辈滥读此书!同时要求传教士们翻译西洋书籍时只能严格按规矩在衙门里工作,禁止带回家去。 而只要看一下俄罗斯的国徽双头鹰,你就会明白这个国家的特性。这只视野广阔的猛禽,它雄视东西,兼有东西文化的渊源。俄国地跨欧亚,又以开阔的东欧平原为其发祥地和中心,容易受到四面八方的影响。古代俄罗斯文化是在东斯拉夫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最善于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19世纪俄国著名的思想家陀斯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这是俄罗斯人对自己的期许。” 彼得给俄罗斯带来的是一场全面的真正的蜕变。他手操一把剪刀开始对俄罗斯进行彻底的革命。三百多年前,长胡子是俄国人最自豪的标志,东正教甚至把胡子看做是“上帝赐予的饰物”,身体的灵魂全部凝聚在胡须之上,把刮胡子视为异端。而在彼得看来,这却是俄罗斯落后的象征。1698年,当俄国的贵族们举行一场宴会,欢迎彼得顺利从欧洲返回时,穿着西式服装的彼得却二话不说,掏出剪刀就动手剪他们的胡子。第一个牺牲品竟是俄国元帅、对他忠心耿耿的谢英。贵族们大惊失色,号啕大哭,不明白他们的沙皇为什么这样做。剪胡子遇到上上下下的顽强抵制。彼得完全不管这些,他宣布:剪胡子是全体居民的义务,要想保留胡子就得交重税。官吏和贵族每年要缴六十卢布,平民三十卢布。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奇怪的税种了。他要剪掉俄罗斯上千年的积弊和不文明,打破闭塞守旧的价值观念,重新为俄罗斯注入全新的活力。正如列宁所说:“彼得为加快野蛮的俄国学习欧洲文化,不惜采取野蛮的方法和野蛮作斗争。”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巧合。大清国初创之始,同样喊出“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口号。中国人的辫子,俄国人的胡子,似乎遭遇到同样的厄运,都维系着一国之前途。但两者却有本质的不同:剃发是满族人家天下的标志,剪胡子则是一场新革命的开始。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里,改革的艰难,甚至于远远胜过流血的革命。 剃刀与剪刀背后,是两个民族命运的挣扎。强盛的汉、唐王朝当年就想跨越荒凉的西域大漠,寻求通往西方世界的道路,然而巍峨的青藏高原犹如一道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阻挡了中国人的视线,也阻碍了欧洲人的东来。长此以往,沉醉在唯我独尊的“天朝”迷梦里,闭关自守的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小小的化外蛮邦,何曾入我大清国的法眼?殊不知此西洋非彼西洋。社会经济的发展唤醒了思想的觉醒,欧洲一改从前停滞不前的状况,加速向前发展。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此其时也,彼得生正逢时,天时地利,站到了时代的前列引领俄国人民,一路高歌猛进。而同一时期,如台湾的柏杨先生所说,中国起自14 世纪的凶潮毒雾并没有衰退,它只是被新生的清政府万丈光芒的武功逼到一旁。一旦清政府的青春期一过,大黑暗的雾潮又将在台风眼四周滚动澎湃,反扑而至。整个中国社会,都被酱死在即将迈步前行的刹那。 五、大道行思 余音未绝 今天,在克里姆林宫普京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彼得大帝庄严的画像。普京一直将俄罗斯的这位伟人视作自己的偶像。 俄罗斯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国度。它广袤而苍凉、深沉而忧伤,严寒而冷酷的气候迫使俄罗斯人自强不懈地奋斗,他们的字典里,没有屈服,更不知道妥协,他们从不循规蹈矩。哪怕是付出血的代价,也要将旧有的一切彻底颠覆重来。它的背后总是隐忧重重,常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又在极强中迅速衰落。在衰弱之后,整个民族会再次探寻一条崛起之路。这一历程直到今天也没有结束。 彼得大刀阔斧的改革,尽管卓有成效,但由于丝毫不考虑俄罗斯的特性,好像在此之前俄罗斯的历史就是一张白纸,割裂了与自己国家传统的关系,最终给国家造成了伤害。从彼得大帝改革到苏联时期建立起来的体制,都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彼得大帝及其继承人把东正教变为自己恭顺的奴仆,建立起一个专制的大帝国,始终不能成为领导历史潮流的一流强国。富国强兵是许多国家长期的追求,然而需要正确的制度积累,否则将走上危险的岔路,或是国富民穷,或是掠夺别国,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彼得把自己的一颗心全部捧给了俄罗斯。他自己全身心地奔跑在强国之路上,他也希望所有人和他一样,事实上这是办不到的。尽管他向往西方文明,学习西方科技,但本质上他却是一个奉行中世纪思维的改革家。彼得改革的主要领域是军事,国家财力大多用在了发展军事实力上,俄罗斯在巩固改革和取得胜利的同时,却奇怪地变成了一个一贫如洗的国家。俄国史学家安留科夫甚至认为,彼得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平庸的实干家,而不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改革家,“俄罗斯以国家的破产为代价,换取了跻身欧州列强之林的地位”。上层精英社会享受到许多好处,而普通的劳苦大众却一无所得,只有皮鞭、死刑和恐怖。为了修建圣彼得堡,死于饥饿、疾病的人不计其数,苦役们没有工具,就用自己的衣服一兜一兜地搬运泥沙,湿透的衣衫无法替换。后人慨叹道:“彼得堡就坐落在眼泪和尸骨山上。” 更致命的是,俄罗斯的强大并不是依赖自由获得的。当时,法国出现了开明的君主专制,英国出现了议会制,欧洲致力于建设资本主义的崭新公民社会,公民权利开始得到尊重。但彼得却背道而驰,对先进的政治体制根本不感兴趣。在参观英国议会时,他从后门悄悄溜进去,站在议会屋顶的天窗旁,冷冷地打量议员们唇枪舌战。他对此非常不满意,说这种乱七八糟的治国方式根本不适合我们。彼得不想把英国或别的什么国家搬到俄罗斯去,他要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威,不仅保留了农奴制,而且强化了这一野蛮制度。在他统治下,所有的人都是农奴,连贵族也必须终生为国服务。于他而言,自由、人道之类的词语根本不存在,高于一切的就是国家利益。他获得了伟大的成功,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是人民的痛苦。他死后,所有的俄罗斯人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所有人都希望获得自由。包括他老婆叶卡捷琳娜一世在内,让俄罗斯稍稍有机会得到喘息。彼得的许多改革措施,像建筑在沙滩上的大厦。人亡政息,随即被终止了。风狂雨暴的彼得式改革,一直在俄罗斯延续下去。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俄罗斯是一个需要英雄的国度,但英雄无一不是以一曲挽歌为自己收场。这不仅对俄罗斯是一场悲剧,对改革者本人也是一场悲剧。 彼得的个人生活也是不幸的。他亲手处死了自己的儿子,他对反对他改革的太子悲伤地说,我连自己的肚子都不珍惜,我怎么会珍惜你的放荡的行为呢?一年后,另一个儿子也夭折了。彼得无法再保持冷峻和强硬,他郁结成病,闭门谢客,三天里滴水不进。 历史是十分复杂的,“盛世有阴影,衰世也有希望”。与彼得性格粗犷,甚至凶残无情相比,康熙的性格却是刚柔相济、经书礼仪,雍容大方。他全面实施儒家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真正实现了儒家的“大一统”理念,使中国不再有内外之分、华夷之别。尤其是与彼得不同的是,他牢固树立“民为邦本”的信念,与民休养,改善民生,有清一代,豁免钱粮之巨,百姓普沾实惠,为历代所仅见。可惜到康熙晚年,尤其是最后十五年,由于精力不济,失之于“宽”,导致政务荒弛,吏治腐败,风气日衰,许多地方开始民不聊生,国库亏空极巨,连黄河决口也无钱拨治。连带纵容自己的儿子,最终发展到九龙夺嫡悲剧。他提出“持盈保泰”的思想,想防止盛极而衰,满而不溢,原来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作为指导国家的政治方针并不错误,而发展到后来却陷入保守落后,不思进取的误区,无法解决封建社会的固有矛盾。当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把皇位禅让给嘉庆时,白莲教起义爆发,敲响了盛世的丧钟,这正是儒家保守理念下治国的悲惨结果。 恩格斯说:“一切政府,甚至是最专制的政府,归根到底都不过是本国状况所产生的经济必然性的执行者。”(《马恩选集》第四卷,495页)中国落后于西方,康熙固然要负一定责任,但当时的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通道尚未打开,条件尚未成熟。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再加之分散落后的封建小农经济,传统的经济政治社会结构,严重地阻挠了近代因素的成长。这是长期历史积累的原因,任何英雄豪杰都没有回天之力来扭转落后的大趋势。 纵观历史,将国家发展的希望寄托在某一个“明君”身上,而不是形成制度保障,这是最危险的事情。国家的发展取决于君主意志,一旦君昏臣庸,或“明君”出现重大失误,国家命运就将出现危机。 欧风美雨,东西角逐;盛衰无常,胜败有凭。今天,当我们面对一个更加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国际环境的时代,重新审视康熙和彼得两个人物曾为国家发展制定的方向,会更清醒我们将要走一条怎样的路。 补记 据香港凤凰卫视2007年8月26日报道:俄罗斯考古学家本月23日称,他们可能最终找到了末代沙皇之子阿列克谢的遗骸。俄罗斯检察官次日宣布,政府将对末代沙皇及家属的死亡详情重新调查。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最后一任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为防止民间重燃起对沙皇的偶像崇拜,彻底摧毁封建王朝复辟的可能,1918年7月,末代沙皇全家在叶卡捷琳堡一座寓所的地下室被苏维埃士兵秘密枪决,尸体被洒上硫酸并转埋它处,一直下落不明。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简单说说清朝科技落后的锅该谁背。
热度 32 yangguoxue 2014-6-19 17:37
昨天我说康熙等帝王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主要责任人,有很多老师表示反对,对此我非常不解。还有的老师似乎很不高兴,说我不应该把责任都推给祖宗。 先说点题外话,五四以来一直有人主张把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推给孔子,对这样的观点我是非常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其一孔子作为思想家、教育家或者一介书生、文人等等,他的思想和观点在当时的世界并不落后,反而是很先进的。其二做为知识分子,孔子只是发表了他老人家自己的看法,生前并不如意的孔子管不了某些后人怎么看他的观点,怎么解读他的观点,更管不了某些人别有用心地去包装他。中国落后于西方之时,他老人家已经死了2000多年了,让2000年前的人来背这个锅,多少有些荒谬,而且在中国的封建时代,什么时候真正实行过孔子仁的思想呢? 学过历史的都应该知道,判断历史问题应该“辩证的看”,简单来说就是有些问题只能横着比,不能纵着比。我认为康熙等帝王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主要责任人完全是出于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康熙帝为了整理国故,如天文、历法等工程任用了很多精通西学的外籍学者,而且学习了包括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生物、音乐、哲学等很多内容,由此可以得出康熙帝非常清楚这些学问的好处。 李小文老师似乎认为,就算老康下旨让官员们一起学,朝廷上那些学者也未必肯学,比如有个叫杨光先的就说了:“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而且这种人在当时不在少数,老康就算是皇上也未必能改变什么。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其他理科生是怎么看的。我觉得就算在今天的中国有人说:“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你也不能说这个人犯了什么大错,你可以说他白痴、迂腐、不合时宜,缺心眼,但是他作为一个普通人是拥有愚蠢的权力的,他就是愚蠢、落后。怎么了?不行吗? 可做为掌握最高权力的康熙帝却没有这种权力,因为老康一旦有什么愚蠢的行为,倒霉的就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这是结合当时的政治结构得出的判断。就算这个国家的士子阶层、所有的文官都反对西学传播,你康熙不能力挽狂澜,但能不能做到不推波助澜?老康做不到就要负这个责任,因为当时国外的近代科学已经经历了起步阶段。在当时中国所有的读书人都唯皇帝之命是从,那些朝堂上的精英都是皇帝的门生,皇帝在名义上是读书人的头。这一系列事实,谁也抹杀不了。因此清朝科技落后的锅,康熙、雍正、乾隆等人是背定了。 老康对西洋知识的前后反差,就真的没有私心作祟吗?凭康熙的政治手腕,想让国民接受西洋知识有那么困难吗?康熙接受一些西洋知识仅仅是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康熙帝需要的不是学者,而是千万万的愚民。为什么很多历史学家得出的都是这个结论呢? 有些老师认为反思谁的责任没有意义,我以为就这个问题来看是很有意义的。 历史教材告诉我们,清朝近代的落后是因为清朝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造成的。但是从康熙对西洋知识认真学习的态度来看,我却没有看到多少夜郎自大的成分。其实只要不是傻子,谁会看不出当时中西方技术上的明显差距?包括后来乾隆面对英国人的自大都很可能是装的。康熙及其子孙闭关锁国关上中西方交流大门的目的仅仅是因为这些学术和思想对维护国家的“和谐”和“稳定”没有好处罢了,这才是清朝闭关锁国和落后的真正原因,这对今天的我们难道真的一点启示都没有吗?
14568 次阅读|36 个评论
康熙等满清帝王是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主要责任人
热度 39 yangguoxue 2014-6-18 18:01
康熙皇帝生于l654年,去世于1723年。牛顿生于l642年,去世于1727年。牛顿比康熙皇帝大l2岁,他们是生活在同时代的人,二人还有相似之处,就是对新知识的兴趣。不过,两人有着根本的不同。牛顿对待新知识是一种信念、一种人生、一种对科学的追求,而康熙皇帝对待科学仅仅是一种消遣娱乐。 康熙皇帝为何对于西洋知识有所偏好?我们不能忽视这么一个小概率事件,那就是汤若望的进言。汤若望,德国传教士。出生于德国科隆一贵族家庭,取汉名为汤若望,是活跃于我明清之际的西方著名传教士。还在大明王朝的l630年进京,继任已故教士邓玉函之职,协助徐光启共同编成《崇祯历书》,曾获崇祯皇帝特赐“钦褒天学”匾额一块。1644年,中国江山易主,满清入主北京,八旗兵圈地占房,驱赶城中居民。汤若望据守在北京宣武门内天主堂(俗称南堂)。他上书清帝,恳请仍居原寓,照旧虔修,理由是未竣历书版片、天象仪器、书籍和教堂礼器等,不能在三日内悉数搬迁,且损坏后难于修复。汤若望遇到了开明的清摄政王多尔衮,第二天便得到旨谕:恩准西士汤若望等安居天主堂。后清于顺治二年(1645)颁行新历——《时宪历》,并任汤若望为钦天监监正(五品官),类似于我们今天的中国天文台台长兼国家气象总局局长。汤若望深得顺治皇帝福临赏识,尊称汤若望为“玛法”,满语意为“尚父”。顺治病危时,议立嗣君。顺治帝因皇子太小,想立皇弟为君。皇太后的意思是立皇三子,今天看来就是相当于还拽着父母衣襟要巧克力吃的适龄少年儿童,8岁的玄烨。当时汤若望秉持科学精神向顺治进言,玄烨出过天花,现身体已康健如常,可终生免疫,宜立玄烨为君。这恐怕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外国人干涉中国大政。依据康熙帝与孝庄皇太后的亲密关系,我们有理由猜测康熙帝知道汤若望的进言,爱屋及乌,开启了他对近代西洋知识的好感之情。1669年,康熙帝在剪除鳌拜势力亲政后,和孝庄皇太后携朝中大臣,亲临汤若望墓地,按照中国礼俗悼祭他,之前称他“鞠躬尽瘁”,“恤死报勤”。 1688年11月18日,康熙二十七年十一月初六,就是牛顿发表其巨著的前一年,英国发生革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康熙帝在紫禁城亲切接见来自法国的“国王数学家”洪若翰、张诚、白晋、刘应等五位耶稣会传教士,他们是以法王路易十四的数学家身份、经过三年长途跋涉抵达北京的。五年后即1693年,康熙帝身患多年的疟疾,洪若翰、刘应用西药奎宁(金鸡纳霜)治好他的病。康熙大悦,将原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的府邸及附近一块地方赐给他们,以建立天主堂用,这又大大刺激了康熙帝对传教士们带来的西洋知识的兴趣。后据白晋描写:“康熙皇帝精通了几何学原理,取得了很大进步,以至于一看到某个定律的几何图形,就能立即想到这个定律及其证明。”“有时他亲自用几何方法测量距离、山的高度和池塘的宽度”。他简直可以和他的洋老师们比肩而坐探讨问题,而康熙帝更感兴趣的则是法国人带来的天文望远镜,他把它们摆放在自己的房间里,可以说是爱不释手。法国科学家巴斯加于1642年发明的手摇计算机,康熙皇帝令传教士为他仿制成功,以便于计算。1713年康熙帝指定皇三子胤祉组织成立“蒙养斋算学馆”,馆址设在畅春园,它被誉为中国的“皇家科学院”。在此之前的1662年英国伦敦皇家学会、l666年的法国巴黎皇家科学院相继成立。英王、法王、康熙帝,同属封建时代的帝王,但是中国的皇家科学院随着康熙的逝去而烟消云散,英、法两国的则源远流长,直到今天。不过蒙养斋并非只拿经费不结果的衙门,它融汇当时西方科学成就,编撰成了包含有天文数学乐理等内容的、中国科技史上高水平的总结性巨著《律历渊源》。 但是令当时在华西方学者也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l715年,就是康熙皇帝下令禁止在科举考试中出现任何与天文历法有关的内容,也不允许主考官和考生涉及这些内容,这些近代科技的前哨人马成为皇帝自己的一个业余爱好把玩把玩而已。 三年后的l718年,在康熙帝主持下,传教士和大清学者型官员们不辞辛劳完成了一幅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它采用当时先进的经纬网、梯形投影法制成的地图,令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赞叹道:“它不仅是亚洲所有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直到1934年,它一直是我国编绘各类地图的主要蓝本。当年法王路易十四在看到他的《法国地图》后,不无幽默地说:“先生们,你们把我的王国砍掉了三分之一。” 而我们的《皇舆全览图》之后被深锁紫禁城,对于西方的新知识,康熙帝提出“节取其技能,而禁传起学术”的基本原则,大清对科学的探求也就瞬间即逝。法国科学史家詹嘉琳认为,中、法两个最高级别的科学机构,“一个是为了取得新发现,一个是为了整合旧知识”,可谓一语中的。 康熙帝还大规模地主持编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明史》等共计60余种,2万余卷图书,为保存和弘扬中国古代文化做出了贡献,这也成为盛世功劳簿上的一笔。 而对于康熙皇帝,前国民党大老邵力子于l944年这样评价道:“对于西洋传来的学问,他似乎只想利用,只知欣赏,而从不注意造就人才,更不注意改变风气;梁任公曾批评康熙帝,‘就算他不是有心窒息民智,也不能不算他失策。’而这‘窒息民智’的罪名,康熙帝是无法逃避的。”处在相同起点上的大清不仅不在阔步前进,一个令人作呕的转身举起了钳制思想的屠刀。 1684年11月,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哈雷前往剑桥大学拜会牛顿教授,那是将使世界震惊的那一年。康熙首次南巡北返,路经山东曲阜,亲自拜祭孔庙,并行“三跪九叩礼”,奉孔子为“万世师表”,我们今天一说起教师,就说人家是为人师表的,也许与此有关。康熙帝召见了孔子的第64代孙、古典戏剧《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并关切地询问了他的年龄、学业和家世,合影留念估计是没有条件,后人补绘一张《孔尚任引驾图》以资纪念。康熙帝谦虚地听孔尚任讲述完《大学》首章后,连连赞叹,并对陪同视察的近臣说:“皇宫内的国学教授不如尚任讲得好”“此等人才宜破格任用”。不久朝廷部文来到,“从优升授国子监博士”,应该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社科院院士。四年后,任户部员外郎(超编制的户部官员,六品或七品衔),从此孔尚任步入仕途。这令孔尚任感激涕零,因为他曾参加科举考试,在山东乡试中名落孙山,看来类似于没有通过我们今天的高考预选。不过“无心插柳柳成荫”,孔尚任凭借一出“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戏剧《桃花扇》跻身于我国古代优秀戏剧作家的行列。 康熙皇帝尊孔的大动作还没完,按余秋雨先生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的描述是:康熙朝“奇怪地流泻出一种压抑不住的对汉文化的热忱”。其实这并不奇怪,做为外族统治者,精明的康熙帝敏锐地意识到一个关乎满族统治“千秋万代”的问题,即如何将汉人的思想规划到安安心心的“万世为奴”呢?三藩之乱后,从军事上再也无人能挑战皇权,康熙皇帝需要从意识形态上做做“保家卫国”的工作; 熟读儒家经典的康熙帝发现了一些“好东西”。开始了他规划汉人思想的大工程。康熙二十六年,即1687年,就是牛顿发表其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当年,康熙皇帝为在山东邹县的孟子庙亲笔题词:“孟子庙碑”;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使得程朱理学成为康雍乾三朝的绝对主旋律,朱熹说:“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康熙皇帝为《朱子全书》作序时强调:“非此不能仁心仁政施于天下”。 和康熙帝同样精明的儿子和孙子,自然能体会到圣祖爷的苦心,延续发展圣祖的“思想改建设工程”。雍正帝追封孔子的五代祖宗为“王爵”;为避孔子讳改“丘”字为“邱”,“邱氏家族”是否源于此,还待考据学派传人去弄吧;雍正皇帝好谈佛法,曾白号“圆明居士”。乾隆帝九次南下曲阜朝拜孔庙,并将与圣贤皇后所生女儿嫁给孔子第七十代衍圣公孔宪培为妻。有次他前来拜祭孔子,看望女儿,为孔家六代同堂而高兴,题字“六代含饴”,意为六代人其乐融融,就像嘴里含着高粱饴糖(当地特产)一样甜蜜,“六代含饴”的高粱饴糖至今还在曲阜大街小巷包括孔府内叫卖。 如果你认为我们的大清王朝永远就是这么温文尔雅,永远有高粱饴糖吃,而没有吃人的伶牙俐齿,那就有点天真了。l733年1月,大清雍正十年十二月,浙江崇州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坡上,一群兵勇飞奔而来,他们扑到一座长满蒿草的坟头上,拿出铁锹,一顿狂抛。一具白骨被抛撒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全然不顾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死者入土为安的祖训。在一阵刀斧之下,白骨化为了齑粉。死者名叫吕留良,已故去50年,生前主张反清复明,曾作诗言志“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这位理学人士哪曾料到死后遭此待遇,而他的在世亲族或被斩杀或被充军,家中女眷一律抹去户籍、贬为奴隶,正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又有乾隆年间,今河北一知识分子智天豹,本想拍拍马屁,歌颂大清王朝国运长久,编写《大清天定运数》一书,只因写到乾隆五十七年,书中还不避康熙皇帝玄烨的庙号“圣祖”,被认为“罪大恶极”而处死。如此种种,不胜枚举,是为“文字狱”,即因文字买祸之意,要命的是并不全因知识分子批判朝廷,许多案子来自于朝廷的歪曲猜测,就可以将你杀头。它横贯康雍乾三世,从1661年康熙即位算起到l796年乾隆退位止,约l35年的光景,据不完全统计,大小案件有九十多起。 而自康熙三世以后,自大清自嘉庆道光年间起,国运衰微,嘉道两人也没有了其祖康雍乾的雄风,只能以“守成”自居。这一政策的恶果却源远流长,“安分”了几百年的书生人人自危,大清举国上下只有一个愚笨而又自以为是的脑袋,再也不知道开拓创新的意思,虽然很有利于安定团结,而事实上等同于饮鸩止渴。最后成了任西方列强宰割的肥肉。 从明朝开始,中国渐渐落后于西方 ,可从明朝中期开始,中西文化的交流却不仅仅是在官方层面展开,同样也在社会上展开,与传教士打交道的主要是明代的开明知识分子,当时的开明知识分子秉承圣人“一事不知以为耻”的教诲非常注重于西方科学知识的学习,并在社会上传播,到了明朝末期 ,无论是翻译著作,还是学习研究都呈现不断上升增多的趋势。可到了清代,这种现象逐渐消失,趋向倒退。在大清朝的统治下,传教士的身份仅仅是皇帝的仆人朝。 要知道康熙皇帝喜欢科学知识仅仅是个人兴趣,玩玩西学也仅仅是这位帝王“奇技淫巧”的贵族娱乐生活。而且作为封建帝王的集大成者,崇尚“民朴则易治”等愚民思想的君主怎么可能任由使人民“想得太多”的科学技术在天朝传播呢?看了李小文老师的博文,真是觉得李老师天真的可爱。如果李老师了解满清皇帝的治国方略,就不会对康熙这帮子人抱有任何幻想了。
12971 次阅读|54 个评论
满清归宿 2008-08-19 09:07
taodeng 2014-2-7 13:23
河北 遵化 马兰峪 女真入关抢了朱家的江山,但对中原的一切却是十分的仰慕,直接住在明朝的皇宫里不说,也立刻照十三陵的样式建起了自己的墓地。除了神道上臃肿的“满大人”,简直看不出明清的陵墓建筑有多大的区别。丧权辱国的西太后死后还谥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这么费解的汉字,真难为她了。 康熙 乾隆 孝庄 神道 翁仲 慈禧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60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普]“甄嬛”怎么读?
热度 1 冯用军 2013-4-6 13:55
吹牛皮不打草稿的清宫剧历来都比较热播,从《康熙微服私访》,到《铁齿铜牙纪晓岚》,再到《宰相刘罗锅》,以至于瞎编乱造的《甄嬛传》,以至于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复辟潮”、“甄嬛体”,但是: 甄嬛的“嬛”究竟怎么读?可能很多人都搞不懂,可能好几亿人都读错了,不信,请听我一一道来: 2012年7月,大S发布一条微博说:“老公的餐饮服务业能往这样美好的方向发展,贱内与有荣焉!” 今年影星张国立在一份因儿子张默吸毒而代其道歉的声明中说儿子“目前又身陷囫囵,暂不能对公众有一个交代” 据《东方早报》报道,自2006年以来,《咬文嚼字》编辑部都会在年底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纠正国人在当年常犯的“语文差错”,也从一个角度回顾当年的热点事件。昨天,《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2012年十大语文差错”包含了常读错的字“酵”,也有媒体常会搞混的“酒驾”和“醉驾”,还有明星们经常犯的错,比如大S误用的“贱内”等。被几亿国人念错的“ 甄嬛 ”的“嬛”字(应读xuān),因其日常实用性不高最终躲过了“十大”榜单,《咬文嚼字》总编郝铭鉴开玩笑说,“人家还要拍第二季,就不泼冷水了。”    一堂“语文公开课”   在郝铭鉴看来,每年评选“十大语文差错”就是给全民上一堂语文公开课,看看哪些字用错了、念错了。对于造成各类“语文差错”层出不穷的原因,在《咬文嚼字》总编郝铭鉴看来,这跟现代人的语言态度有关,“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很多人的语言态度粗俗,音不准、形不辨、意不究、典不检;对待语言,很多人觉得趣味至上;传统文化缺失;以及规范意识淡泊。”今年的十大语文差错分别是:   一、在谈论新闻事件时,经常用到“发酵”一词,比如“钓鱼岛争端再次发酵”。“发酵”的“酵”往往误读成xiào。郝铭鉴昨天介绍说,自1985年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后,“酵”字 统读 为jiào,不再读xiào。但几十年来,该字一再被念错。   二、在报道黄岩岛事件时,媒体多次把“ 潟湖 ”误为“泻湖”。去年日本大地震时,曾把日本地名“新潟”误为“新泻”;今年又把“潟湖”误为“泻湖”。“潟”音xì,义为咸水浸渍的土地;“潟湖”是浅水海湾因湾口被淤积的泥沙封堵阻泻而形成的湖,也指珊瑚礁围成的水域。黄岩岛的潟湖,属于后一种情况。因为“泻”的繁体字“瀉”与“潟”形近,导致误读误用。   三、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常被误为《天堂蒜苔之歌》。“薹”,是蒜、韭菜、油菜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在中央部分长出的细长的茎;“苔”,是指一类苔藓植物。有人误以为“苔”是“薹”的简化字,以致把“蒜薹”写作“蒜苔”。   四、在使用繁体字的场合,“皇后”的“后”常被误成“前後”的“後”。这一差错,在以往的书法作品和商品广告中多次出现。今年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赵清海将写有“影後”二字的立轴现场送给影星归亚蕾,由于这一场面曾由电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影响。   五、在报道抓捕周克华的新闻时,某些媒体很不得体地把周克华称作“爆头哥”,称周克华为“爆头哥”,无疑是化残忍为一笑。   六、女明星错用“贱内”。2012年7月,大S发布一条微博说:“老公的餐饮服务业能往这样美好的方向发展,贱内与有荣焉!”网友一时议论纷纷。“贱内”是一个谦辞,旧时是男人对别人称说自己的妻子,大S显然错了。犯类似错误的还有主持人朱军的“家父”一例,2007年他曾在节目中对嘉宾毛新宇说:“不久前,毛岸青去世了,首先,向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而“家父”应是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辞。   七、在法制新闻报道中,“囹圄”一词常被误为“囫囵”。今年影星张国立在一份因儿子张默吸毒而代其道歉的声明中说儿子“目前又身陷囫囵,暂不能对公众有一个交代”,“囹圄”读作línɡyǔ,意思是监狱。“囫囵”读作húlún,意思是完整、整个儿的。   八、在交通安全新闻报道中,“ 酒驾 ”“醉驾”纠缠不清。2012年10月,王志文在上海街头酒驾被查,不少媒体在报道时,都把“酒驾”误说成“醉驾”。“酒驾”是酒后驾驶,每100毫升的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20毫克但不到80毫克;“醉驾”是醉酒驾驶,指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等于或大于80毫克。两者的法律后果不一样。   九、在谈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时,网络上常常把“兄弟阋于墙”误成“兄弟隙于墙”。2012年,针对钓鱼岛事件,中国大陆与台湾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很多人喜欢引用“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来说明当下的情势,但不少人不会写“阋”字,有人误成“隙”,还有人误成“嬉”。“阋”音xì,意为争吵。   十、在使用汉字数字时,“零”和“〇”常被弄混。阿拉伯数字“0”有“零”和“〇”两种汉字书写形式。2011年开始正式实施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一个数字用作计量时,其中“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零”;用作编号时,“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〇”。许多人在涉及编号的场合,错误地以“零”代“〇”。比如,“二零一二年”是错误写法,应该是“二〇一二年”。    “甄 嬛 ”应念“zhen xuān”   《咬文嚼字》总编郝铭鉴昨天介绍,在评选过程中,曾考虑将今年最热门电视剧《甄嬛传》的“嬛”字收入年度语文十大差错,并作为读音差错的年度“代表”,但最后专家们选择了更具有语文实用价值的“酵”,“相对于‘嬛’,‘酵’字经常使用,但在日常生活中常被念错”。据郝铭鉴介绍,“甄嬛”的“嬛”字在这部电视剧里应该读“xuān”而不是“huán”。   在《汉语大词典》里“嬛”字有三个读音,首先是与“嫏”组成“嫏嬛”,这个词读作“láng huán”。嫏嬛,传说为天帝藏书之所,后泛指珍藏许多书籍的地方。这是“嬛”字在古汉语中较常见的用法。“嬛”字另一读音是qióng,孤独无兄弟之义。“嬛”字的第三个读音是xuān,用以形容女子柔美、柔媚、轻盈的风采。《甄嬛传》中的人名“甄嬛”该如何读呢?   郝铭鉴认为,从剧情看,甄嬛是大理寺少卿甄某的长女,剧中的甄嬛,刚出场参加选秀,轮到她时,自报闺名“甄嬛”。皇帝问她是哪个“嬛”。甄嬛答:是“嬛嬛一袅楚宫腰”的“嬛”。皇帝说:那是取自宋代蔡伸的词喽,并赞美她:“‘柔桡( ráo )嬛嬛,妩媚姌袅( 妩媚 姌 弱。——《史记·司马相如传》, rǎnniǎo 细长柔弱的样子 )。’你果然当得起这个名字!”可见,“嬛嬛”在这里是形容女子婀娜妩媚之姿的。甄嬛既自陈其名是来自蔡伸的《一剪梅》,那“嬛”字就应是形容女子柔美轻盈之义。这个“嬛嬛一袅楚宫腰”的“嬛”,理应读作“xuān”。 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蔡伸 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柳下朱门傍小桥。几度红窗,误认鸣镳。断肠风月可怜宵。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高宴华堂夜向阑。急管飞霜,羯鼓声乾。仙人掌上水晶盘。回按凌波,舞袖弓弯。   曲罢凝娇整翠鬟。玉笋持杯,巧笑嫣然。为君一醉倒金船。只恐醒来,人隔云山。   夜永虚堂烛影寒。斗转春来,又是明年。异乡怀抱只凄然。尊酒相逢且自宽。   天际孤云云外山。梦绕觚棱,日下长安。功名已觉负初心,羞对菱花,绿鬓成斑。 “嬛嬛一袅”形容女子婀娜多姿。 “楚宫腰”出自“楚王好细腰”这一典故,楚王喜欢腰细的人,他的妃嫔臣子就减肥勒腰来博得楚王的欢心,楚宫的女子腰都很细。 连起来的意思是女子婀娜多姿,柳腰纤细。 嬛 xuān 〈形〉轻柔美丽的样子。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柔桡嬛嬛。” 袅 niǎo 〈形〉 通“嫋”。柔弱细长的样子 披迳怜深沉,攀条惜杳袅。——南朝· 陈· 江总《游西霞寺》引为形容女子如:袅娉(袅娜娉婷。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袅嫋(纤长柔美的样子) 一袅:类似一缕,用一字来进一步形空柔弱细长的样子 山野樵夫另考: 2、根据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四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记载,这里的“嬛嬛一袅楚宫腰”,应该读作yuanyuan(都是一声),意思是柔美的样子,语出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柔桡嬛嬛,娬媚姌嫋(ran niao 都是三声)。”是司马相如写给汉武帝的一篇天子游猎赋中的一段话。只有在“嫏嬛”(神话中天帝藏书的地方)一词中,嬛才读作huan(二声)。另外“嬛嬛”还有读qiongqiong(都是二声)的时候,形容孤独无依的样子,语出《诗经 周颂 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不造:不善,指遭凶丧。嬛(qiónɡ)嬛:同茕茕,孤独无依靠。疚:忧伤。 当然啦,甄嬛的“嬛”字该怎么读,恐怕只好问她父亲了,如果真的是出自蔡伸的《一剪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那么就真的该读作yuan(一声)了。 3、查《辞海》中关于“嬛”字的解释,有三个读音:(1)huan第二声(环);(2)qiong第二声(穷);(3)yuan第一声(冤)。“嬛嬛一袅楚宫腰”一句中应读作yuan第一声(冤)。《辞海》一书应为绝对权威。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2749 次阅读|2 个评论
铃铛,声音,空气,还有那跳过真空的声音
热度 1 seesky 2013-2-7 12:14
武际可老师的科普让我想起了一个问题,科学在中国的传播。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472do=blogid=659905 正如文章所说,波意尔的一系列抽气实验至少有两个意义: 1,方法论。科学知识的增长皆取决于 实验的进展极其解释,最终还是被决定于实验。 2, 科学走出了象牙塔,普通老百姓也可以玩儿。 我觉得第二个意义非同寻常。 尤其是那个 响铃实验, 如此简单却又如此明显。我的问题是: 如果我处在那个时代(康乾盛世呀),我是第一个发现这个现象的人, 我该如何去解释呢? 告诉你, 我根本不会去解释。 我多半会把它藏起来,不让人知道,和 康熙老儿一样,只能自己玩儿,旁人只能把它当魔术看。 所谓的康乾盛世真是蛋疼或者蛋裂后yy的时代。 至今那些辫子戏依然在中国风行,也难怪中国的科技还落下很远很远。 再次回到主题,还是关于那个声音实验结果。 比如 “声音不能穿过真空”几乎人人皆知 ,简直就是一条真理。但是, 但是, 就有人能够让 声音穿过真空(看上去),另一个有意思的实验呢! 请问你知道这个实验吗?或者你能做得到吗?
3528 次阅读|2 个评论
果然
huailu49 2012-6-4 10:11
果然
康熙一生三次登临泰山,其中第三次手书“果然”二字,题刻于岱顶平顶峰北侧石壁上,为康熙甲午年(康熙五十三年, 1714 年)所写。字面高 60 厘米 ,宽 140 厘米 。对于康熙题写这两个字时的心境,众人解释不一。 解释一:感叹泰山名不虚传,百闻不如一见。以二字概括了全部。 解释二:暮年对国事、家事、帝王霸业、世事沧桑的感慨与顿悟。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4441 次阅读|0 个评论
香水梨 (31) 周宁 文
caotiansheng 2011-1-22 11:32
香水梨又名软儿梨、消梨,栽植历史悠久。清康熙《重纂靖远卫志》载:“香水梨,即消梨也。他处不多见,深秋成熟,咀嚼无渣,至冬春间冻释成汁,天然甘美,诚珍品也。” 该梨在甘肃、青海、宁夏黄河沿岸地区普遍种植,甘肃靖远为其主产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品系:即白皮软儿和青皮软儿,其中白皮软儿品质较好。 香水梨入秋成色,清黄鲜亮,果实中等近圆形,深秋初冬成熟,色变而味愈佳,久存而不腐烂,不惧严寒,抗旱耐瘠,为我国西北地区名梨。
个人分类: 淮河文化研究|22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康熙的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chengxinyu 2010-10-16 23:47
一、引言 关于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 ,自 19 世纪中期以来就被西方学者所关注。而在 20 世纪 40 年代和 50年代我国出版的一些清史论著中 ,也有学者将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甚至整个对外政策视为闭关锁国政策,但学术界缺乏专门的讨论。只是自 70 年代末以来 ,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才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并形成为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 ,一种意见认为是闭关政策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是开海设关的开放政策。我国学术界在近 20年 对于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的研究 ,基本上围绕着是闭关政策还是开放政策进行的。然而 ,这种模糊于政策的性质与内容之间的类型分析 ,已难以处理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演变的复杂进程 。缺乏一些具体的个案研究,深入地考察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轨迹及其原因和影响。 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康熙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来揭示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的结构、发展趋势和性质等 ,从而阐明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在清朝前期的发展历史中,清政府对外贸易的态度可以说是游移不定,反复无常的,从开海到禁海,再从禁海到开海,以及开海后一些限制性政策的出台,清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反复性,外贸经营方针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贸易经营中的不稳定性。其外贸政策的取向大致为收缩贸易和开放贸易相交替,其外贸政策表现出以下特点:外贸政策没有连续性,贸易通道随需要而进行开放和关闭;清政府有限度地开放一些通商口岸,建立商埠,并制定一套较为完整的关税制度和行商管理制度。这样的特点,直接影响了清朝前期的外贸水平。开放政策的不连续性,使对外贸易时断时续,严重影响着贸易的发展;关税制度和外商管理制度建立在对外商进行严格限制的基础上,打击了外商积极性,限制了外贸有序正常的发展。因此可以说清代前期的外贸是在阻碍中有发展,在发展中有退步,存在着畸形的发展状况。在康熙统治时期,开海和禁海是清政府对外政策的两个迥异的主要导向。 二、清前期的对外贸易政策 清初绝对禁止对外贸易 。清朝海禁从入关之初就开始了。 顺治十八年(1661年)全面铺开 迁海。 其时清王朝经过十数年的残酷军事征服,基本统一了中国大陆地区。为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特别是防范当时仍然占据金、厦,拥有强大海上武装的郑成功与内地残余抗清势力的合流,清政府从是1661年起到康熙初,在北起直隶、山东,南到广东的沿海各省实行了坚壁清野、制造无人区的迁海措施,将沿海一带居民一律内迁数十里,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海。凡溪河桩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禁海令在沿海全面推行。此后二十余年间,清政府一直严禁人民出海,无论捕鱼还是经商都不允许。康熙以后,清政府又多次重申禁海之令,康熙四年(1665年)谕令:青、登、莱沿海等处居民,准令捕鱼外,若有籍端捕鱼,在沿海贸易,通贼往来者,照先定例处分。 康熙十一年(1672年)题准:凡官员兵民私自出海贸易, ? 孥拿问罪 。 三藩之乱后,清政府更是全面厉行禁海令,导致上自福州福宁,下至诏安,沿海筑寨。置兵守之,以截内外,滨海数千里,无复人烟。 从顺治十八年至康熙二十二年, 即 1661-1683年这 22 年的海禁政策, 使对外贸易全部中断(只在澳门仍有小规模的对外贸易活动),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同时对东南沿海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另外, 由于禁海和迁海政策,大大削弱了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的航运贸易,西方殖民主义者则乘机扩大势力,以至开海以后,已经无法挽回昔日颓势。这一带本是广东商人的市场,此时则多被西方人占领。广东商人的处境则每况愈下,甚至沦为西方殖民贸易的中介人。 总之,清初的海禁,特别是强迫迁海制造无人区的政策不仅妨碍正常的海外贸易,限制了中国与外国经济文化交流,为清代闭关主义政策奠定了基础。而且使沿海各省数百万人民流离失所,使一部份人无法前往南海贸易后导致失业,无法生活,引发出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政府的税收,对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从禁止南洋贸易到开海贸易 随着政局的逐渐稳定,清政府已经完全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权,逃亡海外的明末残余势力已经遭到削弱,特别是清政府统一了台湾,清除了郑氏集团势力。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出兵平定台湾,东南各省疆吏乘机请开海禁。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发出诏谕,重新诏开海禁:各省先定海禁处分之例,应尽行停止。 清政府废除实行了三十多年的海禁政策,允许东南沿海地区开海贸易。 清政府下令开海贸易后,推行了一系列改善外贸的政策措施,表现出推动外贸发展的积极态度。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 确定以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为对外贸易港口,设江、浙、闽、粤四海关,负责各省外贸管理事务设立正副监督各一人征收关税, 规定各海关直属户部, 不受地方行政管辖、监督, 直接向皇帝和户部负责。四个海关中, 粤海关最为重要, 是清政府管理对外贸易的重要机构;其次,严格外贸税收纪律,加强外贸税收管理。自康熙二十四年,商人俱赴(海关)监督纳税 。并规定各地视其情况,实行相应的停抽、免抽、征抽等;第三,明定外贸税收细则,根据海外贸易的特点,划分货税、船钞,按律征收。在具体征收的过程中,清政府会专门派海关人员登船进行丈量计算,按等征收;第四,推行行商制度,有效控制对外贸易。 行商是政府特许的专门经营海外贸易的商人,代表政府和外商进行贸易,也是政府对外贸易的纳税人和外商的纳税代理人,同时行商还肩负着代表外商和中国政府进行事务交涉的任务。关税制度和行商制度的推行是清政府对外贸进行规范化管理的表现,是清朝前期外贸进入正常发展轨道的重要体现。 开海贸易以后, 对外贸易逐渐兴盛。荷兰、葡萄牙、英国、法国、日本、暹罗、吕宋等国商船往来于中国沿海, 运来多罗呢、哔叽、纱缎、大小绒、织金毯等纺织品, 自鸣钟、玻璃、琥珀、珊瑚等各种工艺品, 丁香、胡椒等各种香料以及葡萄酒、海参、燕窝等物品, 又从中国运回茶叶、瓷器、生丝、绸缎、漆器、皮毛、药材、沙糖、铁锅以及纸、墨、笔、砚、书籍、绘画等。于是, 在东南沿海的海面上, 出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 这一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的进出口货物船只 、 货物种类之多,数量之大都是空前的,这无疑对中国经济和商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于是 , 在东南沿海的海面上 , 出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康熙年间的开海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繁荣,对于清代前期社会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外通商贸易的发展 , 在客观上也增进了中国与友邻国家以及欧洲一些国家之间的了解 , 促进了彼此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清代罕见的开放时期 , 而这与康熙盛世局面的出 现也不无关系。 四、康熙晚年的禁海 然而,随着海外贸易的不断开展,新的情况出现了。康熙晚期沿海一带海寇增多,为杜绝海寇,防止汉人与海外华侨势力勾结,危害清朝统治,同时防备西方殖民势力的扩张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清政府颁布了南洋贸易禁令, 禁止商船往南洋、吕宋、噶喇吧等处贸易,酌定造船印烙结单并船户商人食米额数,其卖船与外国及留在外国者,立法究治,第二年,增加禁止澳门夷商带内地人偷往别国贸易,例禁商船往南洋贸易 等更为苛刻的禁海条款。 康熙晚期实行的禁海,无疑对国内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首先,禁止人们前往南海贸易,使一部分人失业,严重影响沿海居民的生活。其次,在南洋与国内经济贸易往来密切的时候,实行禁海,阻碍了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挫伤了商人的积极性,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第三,由于禁海政策,中国对外开放交流的大门越开越窄了,在西欧国家纷纷进行技术革新、开拓海外贸易之时,不能紧跟时代潮流,充分与国外取得经济文化上的联系,从而使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第四,康熙禁海政策直接影响以后时期的对外政策,是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开端,为清朝的没落也埋下了种子。 五 、 相关思考 应该说,清政府在经营外贸的过程中,对沿海经济受海外贸易的影响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因此能在政治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开放沿海市场,采取一些积极发展外贸的政策措施。但对世界贸易大势和发展海外贸易的认识不清 ,又导致他们为政治利益所驱使,采取禁闭海关和限制外贸的政策。在世界商品经济急剧发展的时代,清政府仍墨守成规的思想来经营外贸,是和时代潮流相违背的,是阻碍历史发展的不明智之举,这也决定了清朝前对外贸易发展的水平。 我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然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那时,我们一直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自己、闭关锁国的国家,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和外界接触,和外界沟通,和外界交流就是对我国的一种侮辱,一种亵渎。然而由于闭关锁国,中国贸易和经济发展落后。直到经历近代屈辱与抗争的历史之后,我们走进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迈开新步伐,走进新时代,一步一步跨出家门,更新我们的认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在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是发展经济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清初期,康熙实行禁海政策,对其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之后的开海政策,曾使清朝一度繁荣无比。而后的闭关又使清陷入了封锁落后的局面。由此可看出对外开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也应该紧记历史的教训 , 开启国门 , 加强与国外各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 , 发展外贸与经济 , 互通有无 , 并加大交往的力度 , 吸收外国外先进文化 , 技术 , 及资本为我所用,促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当今国际经济生活中,一个国家如果把自己封闭起来,只能导致停滞和落后。正如邓小平提出的: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邓小平敏锐观察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所做出的科学论断。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现阶段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加上我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贫富分布不均、知识相对贫瘠的国家,所以,对外开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重要的发展方针。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32年的改革开放成就证明了,对外开放是正确的决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由于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及历史的经验,我国应该长期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不动摇。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长期坚持下去。
个人分类: 科学随笔|1004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帧一字品红楼 写在前面的话
liufusheng 2010-9-3 10:16
李少红版《红楼梦》开始在北京电视台播出了,又给了我一次欣赏小说原著和李版红楼的机会。反正我们这些退休老头也无所事事,不妨花些时间一边看电视一边对照曹氏原著像品茗那样一帧一字地细细品味一番。 曹雪芹(约 1711--1764 )生活在康乾盛世, 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的显赫门第使他的所居所处所见所闻都具有当时社会顶级阶层的特征。 《红楼梦》的题材几乎涉及 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历史积淀几乎都能通过 《红楼梦》透析出来。对《红楼梦》的每一回书如果都像现在发表论文一样用关键词一一标签出来,绝对是一部有关封建社会的百科辞典。《红楼梦》的内容太丰富了,曹雪芹太天才了!何不借此良机,再细细品味一次 这位旷世奇才的伟大杰作呢! 从 9 月 2 日到 26 日,我将一节不拉地走进红楼课堂。每天晚上 7 : 40 准时打开电视,一边看一边用数码相机将感兴趣的画面录下来,再拷贝到电脑里,第二天再逐帧逐字一一对照,记下我的感想和点滴心得,与大家交流和分享。 王西京 曹雪芹像 《红楼梦》最早刊刻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的《红楼梦》 《红楼梦大辞典》 康熙 乾隆 图片均取自百度图片
个人分类: 未分类|2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添笔改字
mazheng 2010-7-9 07:31
添笔改字
墨笔字的好处之一在于白纸黑字,板上钉钉,落笔不能擦掉,可以当作证明力很强的信物使用。可是历代添笔改字的传说故事却屡见不鲜。 一些清宫野史传说中说:康熙本来是将皇位传给第十四个儿子,亲笔写下遗诏,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结果被第四个儿子胤禛盗取诏书,添笔改字,安排自己当上了皇帝,就是后来的雍正。改字的方式有两个版本,一说是将“十”改“第”,“朕十四皇子,即缵成大统”变成“朕第四皇子,即缵成大统”。另一说是将“十”改“于”,“传位十四皇子”变成“传位于四皇子”。 再往远了说,相传南宋诗人陆游与妻子唐婉两情相悦,陆游的母亲却不满意,欲拆散他们。陆游忧国忧民,决定去福建走访忠义之士,临行之时留下一封书信给唐婉,信中言道“重圆有时,待我三年”。谁知道这封信竟落到了陆游母亲的手里,陆母一见,计上心来。添上寥寥数笔,将“三”字改为“百”字。这样本来一封定情信,转眼间变成了绝情信:“重圆有时,待我百年”。唐婉一见此信伤心欲绝,意冷心灰,改嫁赵大官人。待到三年之后,陆游返回家中,在沈园偶遇唐婉夫妇,才知道事故人非,只有连声感叹“错!错!错!”。真个“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更久远的时候,还有个孔子的故事。当年孔老夫子周游列国,历尽艰苦,绝粮于陈蔡。这一日正赶上元宵佳节,孔子却已经几日不曾开伙,腹中饥饿难耐。行走间忽然看到一家饭馆,门口立个牌子写道:“江米元宵,桂花果馅,一文钱一个。”孔子遍寻全身,只找到一个拴笔袋用的老钱。孔子自己思量,堂堂夫子进得店去,只要一个元宵吃,太丢人了。此时方显知识改变人生,夫子看四下无人,拿过笔来在“一”字上面添一竖,变成了一文钱十个。而后就大摇大摆地进店买了十个元宵吃,又喝汤数碗。吃饱喝足扔下一文钱就走。那店家当然不干,孔子还装傻:“不是一文钱十个么?”店家说我们明码标价,于是众人拉扯着走出店门。一看招牌店家就哑口无言了,孔子还不依不饶地告人家店大欺客。店家只好自认倒霉,放孔子走了。孔子这叫一个美,得意洋洋地说:“读书之人笔下留德,不然十字上面添一撇,一文钱吃你一千个。” 既然是科学网博文,也凑趣说个科学家的故事。李四光原名李仲揆,幼读私塾,14岁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传说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名字涂改总是不好的,他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但是“李四”叫起来实在不好听。这时候他一抬头,刚好看见厅堂上的横匾,上书“光被四表”几个大字,于是他在“李四”后面又加了个“光”。从此他就开始用“李四光”这个名字了。 博主自知以上故事虽然有凭有据,但多是杜撰而来,无非是荟贤雅趣,不敢劳动大家扛书据典来“正视听”。下面再说一个靠谱的故事。 2008年西泠印社秋季拍卖会“中国书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专场”,潘天寿的《红荷晴霞图》以145.6万元成交。画上题诗留款: 采莲采莲莺脰湖,花光日色红模糊。乍醒倦眼未全苏,叶样罗裙花样脸。 推篷闲梳洗,低首唱吴趋。宇(宝)超同志属。六十年辛丑寿者。 其中“宇超”是指李宇超,斋号倚琴楼,乃是一个老革命。他20年代参加革命,建国前先后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行动委员会、中央军委、中央宣传部等部门工作,建国后曾任华南大学副校长兼党委书记,山东省副省长,但是文革中受到了迫害,1968年去世。在那个年代,许多书画精品都难逃厄运。藏家为了保全这件作品,特意将上款“宇超”的“宇”字添笔改成“宝”字。此画从而才能度过浩劫,得以传世。 看过去这些“文化人”依靠“知识”瞒天过海,或矫情或无奈,或感慨或悲叹。看现在那些“科学家”依靠“技术”弄虚作假,或精心或拙劣,或可恨或可怜。 致谢:本博文动笔已久,保存在草稿文件夹里,反复修改了多次。就在几近完成的时候,由于博主误操作,导致正文内容丢失。所幸得到科学网编辑和技术人员的及时帮助,挽救了大部分内容。特此致以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天嘏 《满清外史》 许啸天 《清宫十三朝演义》 小百花越剧团 越剧《陆游与唐琬》 马三立 相声《吃元宵》 人民网 李四光: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就有了希望 起名星 务必改名的情况 西泠印社 拍卖结果 中国书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专场(2008秋) 西泠印社 拍卖结果 中国书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专场(2009春)
个人分类: 图说|617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7: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