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前后夹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研领域“70后”确实难以出头
liuxiuqun 2009-4-19 03:27
看到中青报的报道:科研领域,70后将成被抛弃一代?文章说:60后年富力强,80后后生可畏,70后遭遇前后夹击。也拜读了王德华先生的希望不要再制造新的浮躁环境。 出生于1975年,博士毕业4年的我是非常典型的70后,虽然还没有感受到80后的冲击,但是也确实感觉到了70后的处境艰难。当然我要特别说明的是70后并不准确,而是72-78年这个期间的出生的科研人员(当然这个时间鉴定也不一定准确,大致是这个时间段)。 六十年代出生的科研人员,在他们硕士毕业或者博士时间正是国家处于严重的人才断层期,去哦记得我本科一年级的时候,我们那个时候是个小系,只有两个教授,年级都是60多了,下面的副教授大多数在30岁左右,人才断层可见一斑。用王德华先生的话说就是在特殊的发展和历史时期,就有了所谓的破格提拔、破格晋升的政策,这些做法的出发点无非就是希望有用之才能早些成长起来。这样的力度很大,使得现在的教授绝大多数都比较年轻。 看看我们学院现在的教授的年龄与职称分布就知道了。一个国家重点科学专业,共有18人,其中教授11人,平均年龄47岁,其中40岁以下的3个,很多都在37岁左右就上了教授。这是一个很不正常的人才倒三角型。现在学校实行的定岗制度,就是一个专业总共的教授的数目要控制,那么这样一来后面的70后想上教授就很难了。而这些教授们基本上都是博士生导师,按照规定他们要在65岁退休,所以他们平均还要领导实验室18年左右。18年过去了之后,72-78年左右出生的研究人员的年龄是多少呢?49-55岁了。所以说70后很难出头的。 这怎么说就有点不公平,因为以前学校要促进学科发展,对学科进行培育,首先就是要把学科的人才职称搞上去,因为教授的数量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哇。而现在各个学校都把教授的指标卡的很严。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7241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