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工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比什么?
热度 9 lvnaiji 2011-11-1 18:23
吕乃基 给博士生上公共课政治课,原来叫“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现在改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多年来一直有这样的感觉,今年尤甚。那就是工科博士生基本上把科研上的精力集中于拿课题、完成老板(博士生一般这样称呼其导师)交办的任务,最后是发表论文。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在知识链的下游即相关产业的情况所知甚少,甚至一无所知。 课堂上,笔者问起是否知道“微笑曲线”,在座的博士们(以工科为主)们,除了一位来自经管学院的举手示意外,无人知晓,甚至从未听说。令博主颇感震惊。 固然,不能说不知“微笑曲线”就是不知产业,反之,笔者即使写过 孰重孰轻?比较 WTO 与世界工厂对改革的影响 ; 金融危机之 “ 危 ” 与 “ 机 ””—— 全球产业链与功能耦合的视角 ,以及 续:金融危机之 “ 危 ” 与 “ 机 ” ,其中有所涉及,也不意味自己就懂得产业。不过,作为工科博士,对眼下在产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微笑曲线一无所知,还是不合情理。 对此,或许可以有两种解释。 其一,博士生们(此处特指工科)今后根本没有去产业发展的打算,或者至少眼下没有,因而,与产业有关的一切并未进入其视野。那么,他们都向往着什么工作岗位呢?高校,科研机构?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特点是,与博士生从小学一路上走来一脉相承,熟门熟路;以及都在体制内,相对稳定。产业,就是进入了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再加上外企和民企还处于体制外,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这样的处境,影响了博士的选择。 其二,能否出论文,顺利毕业拿学位,才是当务之急。重要的是论文,是期刊的档次,是各种指数,是 sci 。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下,自然遮蔽了博士生目光投向产业的视野。 正好看到了孙学军的热门博文:可怜的中国学术论文 精选 ,具有极高的点击率和评论数。中国的学术论文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依然在质和量上远远逊色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无疑,中国当自强。 然而,从中国国情而言,中国眼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否当真需要发表那么多论文,需要在 sci 上与美国较劲? 多年来,中国的科研经济两张皮的现象始终得不到真正扭转,科学技术难以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由于社会的状况,由于评价标准,以及人才自身的价值判断,人才及其注意力没有投向经济,投向产业,应该是关键之一。 此外,在 sci 上发文章,大概属于“非嵌入编码知识”,参见 非嵌入编码知识的特征 , 什么是非嵌入编码知识 。这类知识的一大特征就在于知识共享,因而发表论文主要在于博取包括作者、作者单位,以及中国的脸面,以及“为人类做贡献”。这固然有其价值。然而在当下的中国,且慢“为人类做贡献”。博主以为最缺的还是在转化环节上的知识,是科技应用于产业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是“嵌入”的编码知识,属于个人和企业。最缺的如微软、苹果这样的世界百强——当然不是中石油、中石化…… 中国无疑要参与世界的竞争,但在眼下,要比的不是 sci 的学术论文,是脚踏实地的转化,是把“功”用到刀刃上(有感于多位博主的文章),是人才结构在社会中的合理分配和流动。
个人分类: 科技|4139 次阅读|18 个评论
高校工科教育可能需要增强实践环节【微博】
热度 2 outcrop 2011-8-23 19:33
机电工程师网站 在整理《如果机电工程师重返大学》专题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在职的机电工程师们提到学校期间要更主动积极的参加专业性质的实践,并有人提出学校暑期实习过于形式化的不足。 这些来自行业一线的声音,可能是高校老师们所不大容易听到的。 因此有理由认为:高校工科教育可能需要增强实践环节。 ============================ 正文结束,欢迎额外关注 ============================ 科学网非官方博友交流QQ群 :115359850 科学网大学专题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php?mod=subjectid=89 《科学网大学杂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7352do=blogid=477658 机电网站 : 机电工程师网 站是一个机电工程相关专业技术交流的技术性网站;下设 资讯 、 下载 、 视频 、 在线互动 、 机电访谈 、 制造业观察 等栏目;机电工程师网站还研发了 机电桌面 、机械英汉词典等客户端软件。 机电微博 : http://weibo.com/jdgcs/ 个人微博 : http://weibo.com/outcrop/ 个人博客 : http://blog.sciencenet.cn/u/outcrop 最新机电资料: 选择喜欢的专业方向多方位锻炼自己——陈静的特邀访 谈 学习上坚定、感情上随缘——COM的特邀访 谈 新型(实用)气动元件基础 可靠性与维修性理论概述 典型零部件的修复基础 国产软件中望CAD走出国 门 ============================END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51 次阅读|10 个评论
工科:预期与实际
songshuhui 2011-5-4 13:27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1-04-21 00:29 原作出处: http://imgur.com/gallery/XL8NF 汉化:游识猷
个人分类: 科学漫画|7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数字信号处理看工科教学的不足
热度 27 stone1971111 2011-4-6 16:41
数字信号处理作为电子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对于未来从事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的研究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可是多年来培养博士生的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工科学生中最好的学生也只是记住了书上的结论和已经提供的相关结论的证明,但是只要是书本上没有提供的,几乎都不会。下面是几个例子: 例子一、一个LSI(线性移不变系统)是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所有的极点位于单位圆内。这个结论是系统稳定性判据中最容易判定的条件,对于研究和工程来说,是很基本的结论。但是书上只提供了充分性的证明,没有必要性的证明。绝大的学生都不会这个必要性证明。其实,必要性证明和充分性证明类似,只需要给出相应的不等式就可以了。估计书上没有,老师也不讲,学生也就糊里糊涂的过去了。 例子二、香农(shannon)采样定理。书本上只是用示意图表明了香农采样定理的基本思想,但是书本上没有提供严格的逻辑证明。实际上这个证明只需要十几行就可以证明。 例子三、最小相位系统的能量聚集性。书上只有结论,没有证明。这个结论的证明也是高等数学的基本习题。 类似的例子很多。总的来说,对于科研的需要来说,我们的教材或者教学或许存在如下缺点: 一、 重结论,不重过程。 这几乎是所有的工科教材的特色。很多基本的结论只是告诉学生,老师也不讲真正的原因是什么。难道学生不需要知道为什么有这个结论么?工科学生遇到信号处理的基本问题时不能把基础理论中的缺陷改善和升级,跟这种教学作风是分不开的。而且,很多定理的证明是有发展的历史的。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了解这些历史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从源头上看清楚问题的实质。 二、 重示意,不重严密。 很多重要的知识点没有严密的证明,只有示意图。这些对于普通的工程师是可以的,知道工具什么意思就能用。可是对于将来需要做学术研究的同学来说,只有示意图是远远不够的,那不是证明,只是辅助理解的工具而已。这就难怪很多同学在博士期间做课题时,明明知道什么意思,就是不能用严密的逻辑说清楚的原因。 三、 重计算,不重推理。 大多数工科的教材充满了计算示例,对于推理往往不大重视。计算例子也许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其结论,但是有基本结论引发的后续结论,就没有很好的习题。尤其是对于推理要求较高的推论来说更是寥寥无几。记得我们上大学时,上的实变函数教材是北大周民强老师的教材,该教材课后的习题很多证明就是一篇很长的文章。而且该教材明确声明不准出习题解答。因为有了解答,学生就得不到像样的锻炼。我非常认同这样的做法。工科的教材除了计算之外,也应该补充一些推理性的习题。 四、 重知识,不重历史。 书上往往很突兀的给出一个结论,没有相关知识的起码的历史简介,虽然可以理解为教材容量有限,但是相关的文献应该列出的。不然,学生往往忽视了该结论的重要性,并且存在对于原始创新人的不尊重。对于类似数学的学科来说,我们还可以查阅《古今数学思想》,但是对于象信号处理这样的已经有了100多年历史的课程,难道学生不需要知道一点历史发展的路线图吗? 现在工程技术研究渗透了越来越多的数学,需要越来越多的逻辑推理和论证,很多工科专业的同学进入博士学习阶段感觉到非常吃力,其原因无非是两个,一个是知识基础薄弱,比如,数学,专业课等。其二,是基本训练的不足。当然,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主观能动性不够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记得我讲过小波专家S. Mallat本人是通信专业的,但是数学做的非常好。这就能够说明法国的工科课程不会跟我们一样的浅显。如果我们希望我们国家的工程技术研究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大学本科的教材体系以及相应的教学风格似乎需要做必要的调整,不然,会停留在培养工程师的阶段,而非培养科学家的方向。
个人分类: 教学闲论|14202 次阅读|54 个评论
安全工程专业女生就业的谋略和智慧
热度 2 After50 2011-3-7 20:08
安全工程专业女生就业的谋略和智慧 经常有安全工程专业的女同学问及就业的事。在此写篇小文章回答这一问题。特此说明,这里所说的仅仅是个人之言。 一、概述 目前安全工程专业招生女生比例在所有工科类专业中算比较高的,因为很多职业安全工作都适合女生去做。总的说来,安全工程专业女生找工作比大多数工科专业还是比较容易的。近年,博主指导的许多安全工程专业的女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好像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 然而,在我们这个宪法明确规定男女平等的国度里,实际还是存在许多男女不平等的事实。可不是吗,我们的矿山安全法就规定女性不能下煤矿井工作,而不是规定煤矿井的作业条件要能适合女性工作。即使是最神圣的高等学府,一些院系的教师招聘广告中还有明文注明招聘男性的,许多国有大企业的用人招聘广告标注限招男性的事也比比皆是,更不用说小企业、特别是高危小企业了。这种情况在欧洲和北美是不允许的,如果出现这种歧视女性的招聘,将会被起诉。总的说来,现在女生找工作比男生难是不争的事实,对所有工科专业都是如此。 由于女性生理因素的原因,比如体力较弱,受生孩子和家务活的拖累等,这些原因让某些用人单位对女性产生偏见,而忽略她们其他方面的长处。还有的单位甚至认为女生缺乏创新意识,实际工作能力差。这些严重带有偏见的传统意识严重影响了女生在求职竞争中的公平性。 既然如此,那么下面就面对这种事实的前提下谈谈安全工程专业女生的就业。 二、安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的优势 与男生比较,女生一般有以下优势: (1)女生的细腻、耐心、有亲和力、懂礼、表达能力强等特征,非常适合从事安全管理工作。 (2)女生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更出色,如果从事安全教育、安全培训等教师工作,女生可以做得很出色。 (3)女生的亲和力一般比较强,在从事安全管理、在处理问题和待人接物中会更加得体,她们更懂得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人而选择最适宜的沟通手段和交流技巧。 (4)女生的耐心一般比较强,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持久性,在这个优势使得女性可以孜孜不倦地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和承受相关的压力。 (5)女生的细致品格很适合做安全检测和查找安全隐患等工作。 三、女大学生就业应克服一些困难 (1)要合理定位,根据自己的性别优势,选择自身具有优势的职业安全岗位,如安全管理、安全检测、安全评价、安全培训等。 (2)要克服自身生理、心理的弱点,要坚持依赖自己,克服缺乏主见的通病,有吃苦的心理准备。 (3)不要过于求稳,怯于挑战。高危行业一般有更多的安全就业岗位,对于那些有一定风险、条件艰苦的工作不要望而止步。实际上到了单位绝大多数领导还是能够关照女性的。博主曾在北欧和美国参观一些矿山看到,一些开着数百吨大汽车的就是女性司机,这些女司机还很为自己能够开大卡车而十分自豪! (4)目前有些工作确实是女生较难胜任的,如煤矿井下作业、野外作业、经常上夜班等工作,总的说来还是尽量少涉及。 (5)适当规划结婚和生小孩的时间。女生不可避免地要结婚生子、哺育小孩,这无疑会耽误工作,分散精力和时间,打乱单位的正常人事安排。如果做好时间规划,也能够尽量减少这些不利影响。 (6)树立较强不断进取心。毕业参加工作后,尤其是结婚生子以后,不能完全将注意力和重心转移到自己家庭上,同样对工作和自身事业发展要关注和投入精力。 四、为就业提前做好准备 (1)在学校期间,安全工程专业女生就要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除了学习好安全工程专业的有关课程和实践环节之外,还要针对女生的身心特点,辅助学习一些有利于自己以后就业的课程,如与安全工程专业比较密切相关的环境类课程、管理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如果允许,安全工程专业的女生在大学期间还要辅修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不管是英语、计算机、金融、化工、机械,等等,什么专业都可以,有双学位更好,这样不论是在找工作还是在实际工作中,就更加有竞争力,更能够得到晋升和发展。 (2)要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训练与培养,全面提高自己的开拓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综合知识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注意锻炼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3)要培养有人格上的自尊,能力上的自立,专业上的自信以及敢于竞争奋斗的自强不息精神。 最后,祝安全工程专业女生与男生一样,同样能够找到顺心满意的工作!
个人分类: 教学资源|87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工程师笑话
热度 2 taol 2010-9-10 10:58
直接上图,不解释了,觉得很有意思 和大家分享一下 呵呵
个人分类: 欣赏|5390 次阅读|4 个评论
理论非无用,唯需精和深
zoumouyan 2010-8-22 23:24
理论非无用,唯需精和深 邹谋炎 工科研究者容易凭经验和技巧做事。时间长了,可能放松对数学和专业基础理论的积累,渐渐变成实验员、程序员、协调员、百事通等等。当然,如果你的人生定位就是如此,也无可厚非。如果你仍然有科技创新的愿望,数学和基础理论积累就不可缺少。另一方面,我国数学和基础理论研究对应用的贡献太少,学界和应用方面多有微词,工科研究者可能对此缺乏信心。 事实上数学和专业基础理论对工程非常有用。我是搞电子信息的。比如电子电路设计,无论在大学和研究所,都可以找到一批专家、高手,信手捡来就可解决问题。在这方面基础理论还有用吗?就说说这个例子吧。 高手归高手,有一个事实大家是承认的:中国造电子产品成品率低、可靠性差,怎么一直没办法? 其实不是没有办法,是没有人好好去研究和实施。虽然影响可靠性的因素很多,电路设计对可靠性的影响具有基础性。电路参数中心设计这个概念是 80 年代早期国外研究者根据 IC 产业需求提出来的。由于相关的文献是概念化的,如果缺乏消化就不知道如何应用。事实上,这个概念不仅仅对 IC 设计重要,对所有电子电路设计都重要。其基本思想是:最佳的电路设计,它的各个参数必须取在容许的参数空间的中心点上,使得当各参数按概率模型在参数子空间中随机变动时,电路产品的合格率达到最大。按照这种概念,你设计出一个可用的电路是不够的(可惜的是,大多数设计人员只到此为止)。在你的设计基础上,还必须进行电路参数中心设计的优化。这涉及到:建立所有有源和无源元件的参数离差 - 温度 - 特性的统计模型;专用电路分析程序;参数的 Monte Carlo 分析试验;估计参数空间的中心;最坏情况分析检验并确定各元件值的容差。应该说,涉及到的理论和方法不深,只是需要耐性。这种方法容许使用常规误差等级电子元件,保证电子产品在宽温度范围满足特性要求,如频率、延时、幅频特性、逻辑关系等等。一项技术方法决定产品品质,从而可能决定在应用中的成败,这是不是值得学习和研究? 另一个例子是雷达天线设计。还在 60 年代,某雷达制造厂生产大型柱状抛物面天线合格率很低,这不是一个小的技术经济问题。天线理论设计不复杂,问题出在加工误差该如何控制。设计人员必须给出一个概念:各种加工误差(如曲面误差、铆钉引起的不平度等)容许量是多少。解决重要的科学技术问题必须有理论依据。翻翻书籍和文献,难以找到可参考的资料。航天部二院的陈敬熊院士当年基于自己在天线和电磁场理论的方面的深厚功底,给出了答案,大大提高了天线设备合格率。如果没有理论依据,从试验去摸索,要花多少时间、多少劳动、多少钱? 类似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 我自己在产品发展中有深刻体会。使用参数中心设计技术,使得某产品中关键的微波振荡器能承受宽温度变化。无元件筛选,也可达到高成品率。微带阵列天线设计缺乏文献资料,需要自己发展理论方法。如果对电磁场理论和微波电路理论缺乏理解,就会束手无策。现在可以做到按特性需求,使用国产材料和国内的制作工艺,设计投板一次成功,并达到优良的性能。深入的理论基础意味着设计方法不能简单地被仿效,这对于维护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很有意义。这些经验使我感觉数学和专业理论太有用,自己掌握太少,还需不断学习。 一部分从事理论研究的学人对应用和产品有排斥心理。认为数学推理可以解决一切基本问题,以无用为高雅,这其实是作茧自缚。应用始终是理论的源泉和归宿。近代或现代最有影响的数学大师,如 Kolmogorov , Sobolev, Tikhonov , Von Neumann 等,对纯数学的分析技巧游刃有余,而研究重点无不放在应用数学上。人们广泛承认,他们的工作推动了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现代数学和专业基础理论能够解决的问题只是现实世界和应用中提出问题的一个很小的集合。理论能处理的只是一些高度简化的问题。实际问题要复杂得多。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能够有力地推动理论进步。 以图像处理技术为例,这一直认为是一门技巧。当偏微分方程法用于图像复原、重建、去噪、修复、特征提取等工作,实践证明计算上非常有效,效果非常好时,人们对数学的看法又有了进步。而这一技术领域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数学研究者,又产生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如数学物理反问题的理论发展;各向异性扩散问题的表达和解;关于不连续解的粘性解理论等。值得强调的是,不连续解和拓扑上变化的解在数学理论和算法处理上都是难题。随着应用研究的进展,出现了关于粘性解的新理论、水平截集的概念和方法,使得这些难题的理论和实际处理都得到了重要的进步。 一个数学研究者如果不愿意从应用研究中吸取灵感和思路,他将来的出路一定很有限。同样,一个工科研究者如果不能适时地吸收数学和专业理论的成果,他也难以成为一个创造者。 给工科研究者的一个参考:谈谈工科学生如何学习数学,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3368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来自MIT如何做研究
taol 2010-8-16 23:39
时间: 1988 年 9 月 摘要本文的主旨是解释如何做研究。我们提供的这些建议,对做研究本身(阅读、写作和程序设计),理解研究过程以及开始热爱研究(方法论、选题、选导师和情感因素),都是极具价值的。 备注:人工智能实验室的 Working Papers 用于内部交流,包含的信息由于过于初步或者过于详细而无法发表。不像正式论文那样,会列出所有的参考文献。 1.  简介 并没有什么神丹妙药可以保证在研究中取得成功,本文只是列举了一些可能会有所帮助的非正式意见。 目标读者是谁? 本文档主要是为 MIT 人工智能实验室新入学的研究生而写,但对于其他机构的人工智能研究者也很有价值。即使不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者,也可以从中发现对自己有价值的部分。 如何使用? 要精读完本文,太长了一些,最好是采用浏览的方式。很多人觉得下面的方法很有效:先快速通读一遍,然后选取其中与自己当前研究项目有关的部分仔细研究。 本文档被粗略地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涉及研究者所需具备的各种技能:阅读,写作和程序设计,等等。第二部分讨论研究过程本身:研究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何做研究,如何选题和选导师,如何考虑研究中的情感因素。很多读者反映,从长远看,第二部分比第一部分更有价值,也更让人感兴趣。 l 如何通过阅读打好 AI 研究的基础。列举了重要的 AI 期刊,并给出了一些阅读的诀窍。 l 如何成为 AI 研究领域的一员:与相关人员保持联系,他们可以使你保持对研究前沿的跟踪,知道应该读什么材料。 l 如何学习 AI 相关领域的知识。对几个领域都有基本的理解,对于一个或者两个领域要精通。 l 如何做研究笔记。 l 如何写期刊论文和毕业论文。如何为草稿写评审意见,如何利用别人的评审意见。如何发表论文。 l 如何做研究报告。 l 有关程序设计的。 AI 程序设计与平常大家习惯的程序设计有所不同。 l 有关研究生涯最重要的问题,如何选导师。不同的导师具有不同的风格,本节的意见有助于你找到合适的导师。导师是你必须了解如何利用的资源。 l 关于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将占据研究生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本部分涉及如何选题,以及如何避免浪费时间。 l 有关研究方法论,尚未完成。  或许是最重要的一节:涉及研究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包括如何面对失败,如何设定目标,如何避免不安全感,保持自信,享受快乐。 2.  阅读 很多研究人员花一半的时间阅读文献。从别人的工作中可以很快地学到很多东西。 本节讨论的是 AI 中的阅读,在第四小节将论述其他主题相关的阅读。 阅读文献,始于今日。一旦你开始写作论文,就没有多少时间了,那时的阅读主要集中于论文主题相关的文献。在研究生的头两年,大部分的时间要用于做课程作业和打基础。此时,阅读课本和出版的期刊文章就可以了。(以后,你将主要阅读文章的草稿,参看小节三)。 在本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所需要的阅读量,是令人望而却步的。但既然 AI 只是一个很小的研究领域, 因此你仍然可以花几年的时间阅读本领域已出版的数量众多论文中最本质的那部分 。一个有用的小技巧是首先找出那些最本质的论文。此时可以参考一些有用的书目:例如研究生课程表,其他学校(主要是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录取程序的建议阅读列表,这些可以让你有一些初步的印象。如果你对 AI 的某个子领域感兴趣,向该领域的高年级研究生请教本领域最重要的十篇论文是什么,如果可以,借过来复印。最近,出现了很多精心编辑的有关某个子领域的论文集,尤其是 Morgan-Kauffman 出版的。 AI 实验室有三种内部出版物系列: Working Papers , Memos 和 Technical Reports ,正式的程度依次增加,在八层的架子上可以找到。回顾最近几年的出版物,将那些非常感兴趣的复制下来。这不仅是由于其中很多都是意义重大的论文,对于了解实验室成员的工作进展也是很重要。 有关 AI 的期刊有很多,幸运的是,只有一部分是值得看的。最核心的期刊是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也有写作 the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或者 AIJ 的。 AI 领域真正具备价值的论文最终都会投往 AIJ ,因此值得浏览每一年每一期的 AIJ ;但是该期刊也有很多论文让人心烦。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是另外一本值得一看的期刊。 Cognitive Science 也出版很多意义重大的 AI 论文。 Machine Learning 是机器学习领域最重要的资源。 IEEE PAMI (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是最好的有关视觉的期刊,每期都有两三篇有价值的论文。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 IJCV )是最新创办的,到目前为止还是有价值的。 Robotics Research 的文章主要是关于动力学的,有时候也有划时代的智能机器人论文。 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偶尔有好文章。 每年都应该去所在学校的计算机科学图书馆(在 MIT 的 Tech Square 的一层),翻阅其他院校出版的 AI 技术报告,并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仔细加以阅读。 阅读论文是需要练习的技能。不可能完整地阅读所有的论文。阅读论文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看论文中是否有感兴趣的东西。 AI 论文含有摘要,其中可能有内容的介绍,但是也有可能没有或者总结得不好,因此需要你跳读,这看一点那看一点,了解作者究竟做了些什么。内容目录( the table of contents )、结论部分( conclusion )和简介( introduction )是三个重点。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行,就只好顺序快速浏览了。一旦搞清楚了论文的大概和创新点,就可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第二阶段了。在第二阶段,要找出论文真正具有内容的部分。很多 15 页的论文可以重写为一页左右的篇幅;因此需要你寻找那些真正激动人心的地方,这经常隐藏于某个地方。论文作者从其工作中所发现的感兴趣的地方,未必是你感兴趣的,反之亦然。最后,如果觉得该论文确实有价值,返回去通篇精读。 读论文时要牢记一个问题, 我应该如何利用该论文? 真的像作者宣称的那样么? 如果 会发生什么? 。理解论文得到了什么结论并不等同于理解了该论文。理解论文,就要了解论文的目的,作者所作的选择(很多都是隐含的),假设和形式化是否可行,论文指出了怎样的方向,论文所涉及领域都有哪些问题,作者的研究中持续出现的难点模式是什么,论文所表达的策略观点是什么,诸如此类。 将阅读与程序设计联系在一起是很有帮助的。如果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在阅读了一些论文后,试试实现论文中所描述的程序的 玩具 版本。这无疑会加深理解。可悲的是,很多 AI 实验室天生就是孤僻的,里面的成员主要阅读和引用自己学校实验室的工作。要知道,其他的机构具有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值得去阅读,严肃对待,并引用它们的工作,即使你认为自己明晓他们的错误所在。 经常会有人递给你一本书或者一篇论文并告诉你应该读读,因为其中有很闪光的地方且 / 或可以应用到你的研究工作中。但等你阅读完了,你发现没什么特别闪光的地方,仅仅是勉强可用而已。于是,困惑就来了, 我哪不对啊?我漏掉什么了吗? 。 实际上,这是因为你的朋友在阅读书或论文时,在头脑中早已形成的一些想法的催化下,看出了其中对你的研究课题有价值的地方。 3.  建立关系 一两年后,对自己准备从事的子领域已经有了一些想法。此时 或者再早一点 加入 Secret Paper Passing Network 是很重要的。这个非正式的组织是人工智能真正在做什么的反映。引导潮流的工作最终会变成正式发表的论文,但是至少在牛人完全明白一年之后,也就是说,牛人对新思想的工作至少领先一年。 牛人如何发现新思路的?可能是听自于某次会议,但是最可能来自于 Secret Paper Passing Network 。下面是该网络工作的大致情况。 Jo Cool 有了一个好想法。她将尚不完整的实现与其他一些工作融合在一起,写了一份草稿论文。她想知道这个想法究竟怎么样,因此她将论文的拷贝发送给十位朋友并请他们进行评论。朋友们觉得这个想法很棒,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错误之处,然后这些朋友又把论文拷贝给他们各自的一些朋友,如此继续。几个月后, Jo 对之进行了大量修订,并送交给 AAAI 。六个月后,该论文以五页的篇幅正式发表(这是 AAAI 会议录允许的篇幅)。最后 Jo 开始整理相关的程序,并写了一个更长的论文(基于在 AAAI 发表论文得到的反馈)。然后送交给 AI 期刊。 AI 期刊要花大约两年的时间,对论文评审,包括作者对论文修改所花费的时间,以及相应的出版延迟。因此,理想情况下, Jo 的思想最终发表在期刊上需要大约三年时间。所以牛人很少能从本领域出版的期刊文章中学到什么东西,来得太迟了。你,也可以成为一个牛人。下面是建立学术关系网的一些诀窍:有很多讨论某个 AI 子领域(如连接主义或者视觉)的邮件列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列表加入。 当与很熟悉本领域的人讨论自己的思想时,他们很可能不直接评价你的想法,而是说: 你读过某某吗? 这并不是一个设问,而是建议你去阅读某份文献,它很可能与你的想法有关系。如果你还没有读过该文献,从跟你交谈的高手那里得到该文献的详细信息,或者直接从他那里借一份拷贝下来。 当你读到某份让你感到很兴奋的论文,复印五份送交给对之感兴趣的其他五个人。他们可能会反馈回来很好的建议。 本实验室有很多针对不同子领域的非正式(持续发展的)论文讨论组,他们每星期或每两星期聚会一次,对大家阅读完的论文进行讨论。 有些人并不介意别人去翻看他们的书桌,也就是说,去翻阅他们堆在书桌上的不久要阅读或者经常翻阅的论文。你可以去翻翻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当然了,首先要得到主人的许可,要知道有些人确实反感别人翻自己的东西。去试试那些平易近人的人。 同样,有些人也并不介意你翻看他们的文件柜。实验室中可是有很多学问精深的人,他们的文件柜里也是有好多宝贝。与利用学校图书馆相比,这通常是更快更可靠的寻找论文的方式。 只要自己写下了些东西,将草稿的拷贝分发给那些可能感兴趣的人。(这也有一个潜在的问题:虽然 AI 领域的剽窃很少,但也确实有。你可以在第一页写上 请不要影印或者引用 的字样以做部分防范。)大部分人并不会阅读自己收到的大部分论文,因此如果只有少数人返回评论给你,也不用太在意。你可以如此反复几次 这是期刊论文所必需的。注意,除了自己的导师,一般很少将两次以上的草稿送给同一个人。 当你写完一篇论文后,将论文的拷贝送给那些可能感兴趣的人。别以为人家自然而然地就会去阅读发表论文的期刊或者会议录。如果是内部的出版物(备忘录和技术报告)就更不容易读到了。 你保持联系的人越是各式各样,效果就越好。尝试与不同研究组, AI 实验室,不同学术领域的人交换论文。使自己成为没有联系的两个科研组交流的桥梁,这样,很快的,你的桌子上就会冒出一大摞相关的论文。 如果某篇论文引用了自己感兴趣的某些东西,做好笔记。维护一份自己感兴趣参考文献的日志。到图书馆去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些论文。如果要了解某个主题的发展轨迹,可以有意地去做一张引用的 参考文献 图。所谓的参考文献图,是指引用组成的网:论文 A 引用 B 和 C , B 引用 C 和 D , C 引用 D ,等等。注意那些被经常引用的论文,这通常是值得阅读的。参考文献图有奇妙的性质。一个是经常有研究同一主题的研究组相互不了解。你搜索该图,突然发现了进入另一部分的方式,这通常出现于不同学校或者不同方法存在的地方。尽可能了解多种方法是很有价值的,这总比非常深入的了解某一种方法更好。 暂时搁置。跟别人交谈。告诉他们你在做什么,并询问人家在做什么。(如果你对与别的学生讨论自己的想法感到害羞,也要坚持交谈,即使自己没有什么想法,与他们讨论自己认为确实优秀的论文。这将很自然地引导到下一步做什么的讨论。)每天中午在活动楼七层有一个非正式的午餐讨论会。在我们实验室,人们都习惯于晚上工作,所以午餐的时候可以跟别人组成松散的小组进行讨论。如果你与外界的交流很多 做演示或者参加会议 去印张事务名片, 主要要使自己的名字容易记住。从某个时间开始,你将会开始参加学术会议。如果你确实参加了,你会发现一个事实,几乎所有的会议论文都令人生厌或者愚蠢透顶。(这其中的理由很有意思,但与本文无关,不做讨论)。那还去参加会议干吗?主要是为了结识实验室之外的人。外面的人会传播有关你的工作的新闻,邀请你作报告,告知你某地的学术风气和研究者的特点,把你介绍给其他人,帮助你找到一份暑期工作,诸如此类。如何与别人结识呢?如果觉得某人的论文有价值,跑上去,说: 我非常欣赏您的论文 ,并提问一个问题。 获得到别的实验室进行暑期工作的机会。这样你会结识另外一群人,或许还会学到另外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可以去问高年级同学如何获取这样的机会,他们或许已经在你想去的地方工作过了,能帮你联系。 通常的情况,你只能做 AI 领域的事情,对 AI 领域之外的事情一无所知,好像有些人现在也仍然这么认为。但是,现在要求好的研究者对几个相关的领域都了解颇深。 计算的可行性本身并没有对什么是智能提供足够的约束,其他的领域给出了其他形式的约束,例如心理学获得的经验数据。更重要的是,其他的研究领域给了你思考的新工具,看待智能的新方法。学习其他领域的另外一个原因是 AI 本身并没有评价研究价值的标准,全是借自于其他领域。数学将定理作为进展;工程会问某个对象是否工作可靠;心理学要求可重复的试验;哲学有严格的思辨;等等。所有这些标准有时都在 AI 中起作用,熟悉这些标准有助于你评价他人的工作,深入自己的工作以及保护自己的工作。 经过六年左右的课程方可获得 MIT 的 PhD ,你可以在一到两个非 AI 领域里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更多的领域内具有阅读水平,并且必须对大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下面是如何学习自己所知甚少领域的一些方法: l 选修一门研究生课程,这很牢靠,但通常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l 阅读课本。这方法还算不错,不过课本的知识经常是过时的,一般还有很高比例的与内容无关的修辞。 l 找出该领域最棒的期刊是什么,向该领域的高人请教。然后找出最近几年值得阅读的文章,并跟踪相关参考文献。这是最快的感受该领域的方法,但有时候你也许会有错误的理解。 l 找出该领域最著名的学者,阅读他们所著的书籍。 l 跟该领域的研究生泡在一起。 l 参看外校研究该领域的系的课程表。拜访那里的研究院办公室,挑选有用的的文献数学可能是接下来需要了解的最重要的学科。对于工作在视觉或者机器人学的人来说更关键。对于以系统为中心的工作,表面上看,并不相关,但数学会教你有用的思维方式。你需要能阅读定理,如果具有证明定理的能力将会给本领域的大多数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少有人能自学数学,光做个听众是不够的,还得做习题集。尽可能早地选修尽可能多的数学课,其他领域的课程以后选也很容易。 计算机科学是以离散数学为基础的:代数,图论,等等。如果你要从事推理方面的工作,逻辑是很重要的。逻辑在 MIT 用得不多,但是在斯坦福以及其他地方,这是认识思维的主流方法。所以你必须具备足够的逻辑知识,这样你才能保护自己的观点。在 MIT 数学系选修一两门课程就足够了。要是研究兴趣在感知和机器人,那么不仅需要离散数学,还需要连续数学。在分析,微分几何和拓扑学具有扎实的基础将会给你提供最常使用的技巧。统计和概率只是一般有用。 认知心理学与 AI 共享几乎完全相同的观点,但是实践者确实具有不同的目标,他们主要是做实验而不是写程序。每一个人都需要知道认知心理学的某些知识。在 MIT , Molly Potter 开了一门很好的有关认知心理学的初级研究生课程。 如果你想做有关学习的工作,那么发展心理学是很重要的。发展心理学从一般意义上讲也是很有用的,它能告诉你对于人类智能来说,哪些事情难哪些容易。它还给出了有关认知体系结构的认知模型。例如,有关儿童语言习得的工作就对语言处理理论施加了坚实的约束。在 MIT , Susan Carey 开了一门很好的有关发展心理学的初级研究生课程。 心理学中更 软 的部分,例如心理分析和社会心理学,对 AI 的影响看似很小,但具有潜在的重大意义。它们会给你非常不同的理解人是什么的方式。象社会学和人类学这样的社会科学可以起相似的作用。具有多种观点是很有用的。上述学科你需要自学。不幸的是,很难区分出这些领域哪些是优秀的成果哪些是垃圾。到哈佛去学习:对于 MIT 的学生来说,很容易交叉注册哈佛的课程。 神经科学告诉我们有关人体可计算硬件的知识。随着最近可计算神经科学和联结主义的兴起,对 AI 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MIT 的脑和行为科学系提供了非常好的课程,视觉( Hildreth, Poggio, Richards, Ullman ),移动控制( Hollerbach, Bizzi )和普通神经科学( 9.015 ,由专家组讲授)。 如果你想研究自然语言处理,语言学是很重要的。不仅如此,它还包含了很多有关人类认知的约束。在 MIT ,语言学主要由 Chomsky 学院负责。你可以去看看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兴趣。 George Lakoff 最近出版的书《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可作为另外一种研究程序的例子。 工程,特别是电机工程,已经被很多 AI 研究机构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我们实验室在培养程序中加入了很多需要确实做一些东西的要求,例如分析电路。了解 EE 也有助于建造定制的芯片或者调试自己的 Lisp 机器上的电源。 物理学对于那些对感知和机器人感兴趣的人具有强大的影响。 哲学是所有 AI 领域看不见的框架。很多 AI 工作都有蕴含着哲学的影响。学习哲学也能帮助你运用或者读懂很多 AI 论文中用到的观点。哲学可沿着至少两个正交的轴分解。哲学通常是某种东西的哲学;有关思维和语言的哲学与 AI 更相关。然后存在着多种哲学学派,从比较大的范围来分,哲学可分为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分析哲学有关思维的观点与 AI 领域大多数研究者一致。大陆哲学则对我们习以为常的很多东西有非常不同的看待方式。它曾经被 Dreyfus 用于证明 AI 是不可能的。就在不久前,有几位研究者认为大陆哲学与 AI 是相容的,提供了另外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MIT 的哲学属于分析哲学,哲学学院深深地受到 Chomsky 在语言学方面工作的影响。 看起来要学习太多的东西,是不是?确实如此。要小心一个陷阱:认为对于所有的 X , 只有我对 X 了解的更多,这个问题才会变得容易 。要知道,与之相关需要进一步了解的东西是永远没完的,但最终你还是要坐下来,解决问题的。 5.  笔记 很多科学家都有做科研笔记的习惯,你也应该这样。可能你曾被告知从五年级开始,对于每一门科学课都应该记笔记,确实如此。不同的记笔记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人,可以做在线笔记,记在笔记本或者便笺簿上。可能需要在实验室有一个,家里还有一个。 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只有你自己才会去读它,因此可以记得比较随意。记录下自己的思索,当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对将来可能用到的参考文献作小结。 定期翻阅你自己的笔记本。 有些人会做月度总结,方便将来的引用。笔记中记录中的东西经常可以作为一篇论文的骨干。这会使生活变得轻松些。相反,你会发现写粗略的论文 标题,摘要,分标题,以及正文的片段 是一种记录自己当前工作的有效方式,即使你并不准备把它变成一篇真正的论文。(过一段时间你或许会改变想法)。 你或许会发现 Vera Johnson-Steiner 的书《 Notebooks of the Mind 》很有用,该书并不是描写如何做笔记的文献,它描述了随着思想片断的积累,创新思想是如何出现的。 6.  写作 写作的理由有很多。在整个读研的过程中,你需要写一到两篇(这取决于你所在系的规定)毕业论文,以获得 PhD 或者 MS 。 勤于写作不仅仅给你练习的机会。 学术的规则就是要么发表,要么腐烂。 在很多领域和学校,这通常开始于你成为一名教授时,但是我们实验室的很多研究生毕业之前就已经开始发表论文了。 鼓励发表和分发论文是很好的政策。 写下自己的想法是很好的调整思路的方式。你会经常地发现自以为很完美的想法一旦写下来就显得语无伦次。 如果你工作的目的是不仅为自己还要为他人服务,就必须把它发表。这也是研究的基本责任。如果你写得精彩,会有更多的人来了解你的工作。 AI 但凭单打独斗是很难做的,你需要经常地从他人那里获得反馈。对你的论文作评论就是最重要的一种形式。任何事情,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阅读有关如何写作的书籍。 Strunk 和 White 的《 Elements of Style 》对基本的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做了介绍。 Claire 的《 The MLA's Line By Line 》( Houghton Mifflin )是有关在句子级别如何编辑的书籍。 Jacques Barzun 的《 Simple and Direct : A Rhetoric for Writers 》( Harper and Row, 1985 )是有关如何作文的。 写论文时,读读那些写作高超的书,并思考作者的句法运用。你会发现不知不觉地,你已经吸收了作者的风格。 要成为写作高手,需要付出颇多,历经数年,期间还要忍受和认真对待他人的批评。除此之外,并无捷径可走。 写作有时候是很痛苦的,看起来好像是从 实际的 工作中分心了。但如果你已经掌握了写作技巧,写起来会很快。而且如果你把写作当作一门艺术的话,你能从中得到很多乐趣。 你肯定会遇到思路阻塞的情况,这有很多的可能原因,没有一定可以避免的方法。追求完美可能导致思路阻塞:无论开始写什么,总觉得不够好。要理解写作是一个调试的过程。先写一个草稿,然后返回修订。写草稿有助于理顺思路,如果写不出来正文,那就写个大纲。逐步对之细化,直到已经很容易写出子部分的内容。如果连草稿也写不出来,隐藏掉正在写作的所有窗口,然后随便输入自己脑袋里想到的东西,即使看起来好像是垃圾。当你已经写出了很多文本后,重新打开窗口,将刚才写的东西编辑进去。 另外一个错误是以为可以将所有的内容依次写出。通常你应该将论文的核心内容写出来,最后才是介绍部分。引起作者思路阻塞的另一个原因是不切实际的以为写作是很容易的事情。写作是耗时耗力的,如果发现自己每天只能写一页,也不要放弃。 完美主义可能会导致对本来已经足够好的论文还在不停地打磨。这是浪费时间。(这也是一种有意无意之间逃避做研究的表现)。将论文看作你与本领域其他人交谈时的一句话。在交谈中,并不是每一句话都是完美的。很少有人会期待自己的某次谈话就是全部的故事,是与对方的最后一次交流。 写信是一种很好的练习。很多技术论文,如果其风格更类似于给朋友的信,那么会有很大的提高。坚持记日记也是练习写作的方法(也会使你试验更多的文体,不仅仅是技术论文)。这两种方法还有其它的实质作用。 一个常见的陷阱是花很多时间去追求修辞而不是内容。要避免这样。 LaTeX 并非完美,但是它有很多你所需的修饰语。如果这还不够,还可从其他从事这一研究的人那里借用一些词语用法。很多站点(例如 MIT )维护了一个写作修辞的库。 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这是清楚的写作中最难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你写了拙劣的东西,且不知道如何修改,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一旦搞清楚了自己要说什么,说就行了。 论文的写作要有利于读者查找到你所做的工作。无论是段落的组织还是通篇的组织,都要将最核心的部分放在前面。要精心写作摘要。确保摘要已经反映出你的好思路是什么。确保自己明白自己的创新点是什么,然后用几句话表达出来。太多的论文摘要只是一般性地介绍论文,说是有一个好思路,却不说是什么。 不要用大话来贩卖你的工作。你的读者都是很优秀的人,正直且自尊。与之相反,也不要为自己的工作道歉或者进行消减。 有时候你意识到某个子句、句子或者段落不够好,却不知道如何修改。这是因为你钻到死胡同里出不来了。你需要返回重写这一部分。现实中这种情况很少发生。 确保自己的论文中有中心思想。如果你的程序在 10 毫秒内解决了问题 X ,告诉读者你是如何办到的。不要只是解释呢的系统是如何构建的,是做什么的,还要解释其工作原理和价值所在。 写作是给人看的,而不是机器。因此光观点正确是不行的,还要易懂。不要靠读者自己去推理,除非是最明显的推论。如果你在第七页的脚注上解释了某个小玩意的工作原理,接着在第二十三页没有进一步解释就引用了它,此时如果读者感到困惑一点都不值得奇怪。正式的论文要写清楚是很难的。不要模仿数学领域的文献,它们的标准是尽可能少的解释,使读者感到越困难越好。这并不适用于 AI 。 写完一篇论文后,删掉第一段或者头几句话。你会发现那是与内容无关的一般性话语,更好的介绍语句在第一段最后或者第二段的开头。 如果你等做完所有的工作后才开始写作,会失去很多。一旦开始了某个科研项目,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写作解释当前工作进展或者每几个月学习所得的非正式论文。 从你的研究笔记中的记载开始。花两天的时间写下来 如果你花的时间更长,说明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将论文与你的朋友分享。写的是草稿 不是为了被引用的那种。将论文复制数十份,送给那些感兴趣的人(包括你的导师)。与写正式论文相比,这样做具有很多相同的好处(评论,理清思路,写作练习等等),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付出无需那么多。经常地,如果你做得不错,这些非正式论文以后可以作为正式论文的骨干内容,也就是从 AI 实验室的 Working Paper 成为一篇期刊文章。 一旦你成为 Secret Paper Passing Network 的成员,会有很多人给你寄论文拷贝要求评论。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论文的评论是很有价值的。因此你评论的论文越多,你获得支持就越多,也会收到更多人对你论文的评论。不仅如此,学习评价别人的论文有助你的选择。 为论文写有用的评论是一门艺术。 要写出有用的评论,需要读两遍论文。第一遍了解其思想,第二遍开始作评论。 如果某人在论文中屡次犯同一错误,不要每次都标记出来。而是要弄清楚模式是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对此还可以做什么,然后在第一页清晰地指出或者私下交流。 论文的作者在合并你的评论时,将会遵循最小修改的原则。如果可以,就只修改一个词,不行再修改一个词组,再不行才修改整个句子。如果他的论文中某些拙劣之处使得他必须修改整个段落,整个小节甚至整篇论文的组织,要用大字体的字母指出来,这样他才不会忽视。 不要在论文写毁灭性的批评如 垃圾 。这对于作者毫无帮助。花时间提出建设性的建议。要设身处地地为作者着想。评论有很多种。有对表达的评论,有对内容的评论。对表达的评论也可以很不同,可以是校对打字稿,标点,拼写错误,字词丢失等。应该学一些标准的编辑符号。还可以是校正语法,修辞,以及混乱不清楚的段落。通常人们会持续地犯同一语法错误,因此需要花时间明确地指出。接下来是对组织结构的评论:不同程度(子句,句子,段落,小节乃至一章)的次序混乱,冗余,无关的内容,以及丢失论点。 很难描述对内容进行评论的特征。你可能建议作者扩展自己的想法,考虑某个问题,错误,潜在的问题,表达赞美等。 因为 Y ,你应该读 X 是一种总是有用的评论 你无须接受所有的意见,但是必须都认真对待。将论文的部分内容裁掉是挺令人痛心的,但往往也提高了论文的水平。你经常会发现某个意见确实指出了问题,但是解决方法你觉得不可接受,那么就去寻找第三条道路。 要多发表论文,这其实比想象中的容易。基本上, AI 出版物评审者评审论文的标准是: (a) 有新意; (b) 在某些方面,符合标准。看看 IJCAI 的会议录,你会发现论文录取的标准相当低。这种情况由于评审过程本身固有的随机性而变得更糟糕了。所以一个发表论文的诀窍是不停地试。 确保论文可读性比较好。论文被拒绝的原因,除了没有意义之外,就是无法理解或者组织糟糕。论文在投往期刊之前,应该交流一段时间,并根据反馈的评论进行适当的修订。要抵制那种急匆匆地把结果投往期刊的做法。在 AI 领域,没有竞赛,而且不管怎么说,出版周期的延迟要大大超过对草稿进行评论的时间。读一读你想投稿的期刊或者会议的过刊,确保自己论文的风格和内容是适合的。 很多出版物都有一页左右的 作者投稿须知 ,仔细看看。 主要的会议都会在被接收的论文中评出内容和表达俱佳的获奖论文,仔细研究研究。 通常是向会议投交一篇篇幅比较短的有关部分工作内容的早期报告,然后再往期刊投交一份篇幅长的最终的正式论文。 论文被决绝了 千万不要沮丧灰心。 期刊和会议的论文评审过程存在很大的不同。为了节省时间,会议论文的评审必须迅速,没有时间细究或者交流。如果你被拒绝了,你就失败了。但期刊论文则不同,你可以经常地与编辑争辩,通过编辑与评审人争辩。 评审人一般都会对你有帮助的。如果你收到了令人生厌的评审报告,应该向大会的程序主席或者编辑投诉。不能期望可以从会议论文评审人的报告那里得到多少反馈。但对于期刊论文,往往可以得到非常棒的建议。你不必完全按照评审报告的建议去做,但是,如果你不按照报告去做,那么就必须解释原因,并且要意识到这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负面评价。不管怎么样,无论是哪种的评审,作为评审者都要有礼貌。因为在余下的职业生涯中,你将会与被评审者在一个学术圈子里。 MIT AI Lab Memos 大体上是或者接近发表的水平。实际上, Technical Reports 基本上都是这些 Memos 的修订版本。 Working Papers 则更不正式,这是很好的将自己的论文分发给同事们的方法。要出版这些内部文件,只需到 Publications Office (在活动楼八层)领一份表格,并有两位教员签字即可 ? 就像其它的科研活动一样,论文写作所花的时间总是比期望的要高。论文的发表在耗费时间这个问题上则更严重。当你完成了一篇论文,投出去,等待发表。数月后,论文以及评论被返回来。你不得不对论文进行修改。然后又是几个月,才返回对你的修改的确认。如果你同时发表了该论文的不同形式,如有一篇短的投会议,一篇长的投期刊,这样的过程将反复数个回合。结果有可能是当你已经厌倦了,研究主题也已经令人生厌后数年,你仍然在修改那篇论文。这启示我们:不要去做那些需要热情投入但是很难发表论文的研究 苦不堪言。 7.  讲演 与同行交流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讲演,上面提到的有关论文写作的问题,同样适用于讲演。站在听众面前从容讲演而不会使听众恹恹欲睡的能力,对于你成功地获得别人的承认、尊敬乃至最终的求职都是很关键的。讲演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下面是一些学习和练习讲演的方法: Patrick Winston 有一篇很好的有关如何作讲演的小论文。每年的一月,他都会就此作讲演,演示和描述它的演讲技巧。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糟糕的演讲者,或者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演讲者,选一门公共演讲课。初级的表演课也很有用。 如果你的导师有定期的研究讨论会,自愿去作演讲。 MIT AI 实验室有一系列的半正式座谈会,叫做 Revolving Seminar 。如果你觉自己的某些观点值得写进 AI Memo 或者会议论文中,自告奋勇去作一场报告。深入了解实验室的不同机器人项目,当你外地的亲朋好友来的时候,你可以领着他们逛一圈,并就机器人做 60 分钟的报告。 由于修改演讲远比修改论文容易,有些人会觉得这是很好的寻找如何表达思想的方式。( Nike Brady 有一次曾说,他所有最好的论文都来自于演讲)。 在一间空屋子里练习,最好就是你马上要做的报告。这有助于调整报告的技巧:每一张幻灯讲些什么;转换的延迟以及保持平滑;保持解释和幻灯的同步;估计报告的时间长度。你花在调整设备上的时间越少,留下来的与人交流的时间就越长用镜子,录音机或者录像机练习是另外一种方法。实验室有这三种设备。这也有助于调整自己的发音和肢体语言。 对于比较正式的报告 特别是你的答辩 应该在几个朋友面前练习一遍,请他们批评指正。观察别人是如何做报告的。有很多访问 MIT 的人会做报告。参加这样的报告会能够感受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并且如果报告令人提不起兴趣,你可以暗中分析报告者错在哪里。 找一位朋友,将你最近的想法说给他听。这既可以提高的交际技巧,又能调试自己的思路。 8.  程序设计 并不是所有的 AI 论文都包含代码,而且本领域的很多重量级人物从来没有写过一个重要的程序。但是为了初步的近似 AI 工作原理,你必须会程序设计。不仅仅是很多 AI 研究工作需要编写代码,而且学会程序设计能给你什么是可计算的什么是不可计算的直觉,这是 AI 对认知科学贡献的主要来源。在 MIT ,本质上所有的 AI 程序设计都使用 Common Lisp 。如果还不知道,赶快学吧。当然,学习一门语言并不能等同于学习程序设计; AI 程序设计包含的一些技术与那些在系统程序设计或者应用程序设计中用到的大不相同。开始学的时候,可以先看看 Abelson 和 Sussman 的《 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mputer Programs 》,并做一些练习。这本书与 AI 程序设计本质上并不相干,但是包含了一些相同的技术。然后读 Winston 和 Horn 写的 Lisp 书第三版,书里有很多优雅的 AI 程序。最后,进行实际的程序设计,而不是阅读,才是最好的学习程序的方法。 学习 Lisp 程序设计有很多传统。有些人习惯一起写代码,这取决于个性。还有的人寻找机会直接向有经验的程序员学习,或者请他对你的代码进行评价。阅读别人的代码也是很有效的方法。如果可以向高年级同学要他们的源代码。他们可能会有些抱怨,说自己的编程风格差极了,程序实际上并不能工作云云。不管怎么样,最后你获得了源代码。然后你要仔细地通篇阅读,这很费时间。通常阅读并完全理解别人代码所花的时间与你自己编程完成的时间是一样多的,因此要计划好在你的头一个或者头两个学期用数周的时间去阅读别人的代码。你将从中学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在课本中也没有的技巧。如果你读到了大段大段不可理解没有注释的程序,你就会明白不应该如何写代码了。 在软件工程课里学习到的那些知识在 AI 程序设计中依然有用。要给代码加注释。使用正确 的数据抽象。将图和你的代码隔离开,由于你使用的语言基本上是 Common Lisp ,因此可移植性很好。诸如此类。 经过头几年的学习后,应该写一些自己的标准 AI 模块,如: l 真值维护系统 l 规划器 l 规则系统 l 不同风格的解释器 l 具有流程分析的优化编译器 l 具有继承特性的框架系统 l 几种搜索方法 l 基于解释的学习器 任何你感兴趣的东西都可以尝试用程序实现。你可以抓住问题的实质,在几天之 内完成一个功能版本。修改已有的程序是另外一种有效的方法,前崾悄阋丫?垂? ? 样的东西,并且确实了解其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效率等问题。 不象其他通常的程序员, AI 程序员之间很少相互借阅代码。(演示代码例外)。这部分由于 AI 程序很少有真正起作用的。(很多著名的 AI 程序只在作者论文所提到的那三个例子上起作用,虽然最近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善)。另外一个原因是 AI 程序通常是匆忙凑成,并没有考虑一般化的问题。使用 Foobar 的 标准 规则解释器,开始时很有效,不久就会发现缺少一些你需要的功能,或者不够有效率。虽然可以对代码 进行修改满足自己的需要,但记住理解别人的代码是很耗时的,有时候还不如自己写一个。有时候构建一个标准包的工作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篇论文。 像论文一样,程序也有可能过于追求完美了。不停重写代码以求完美,最大化的抽象所有的东西,编写宏和库,与操作系统内核打交道,这都使得很多人偏离了自己的论文,偏离了自己的领域。(从另外一方面,或许这正是你需要将来谋生的手段) 9.  导师 在 MIT ,有两种类型的导师,教学导师和论文导师。 教学导师的工作比较简单。每一位研究生都被分配了系里的一位老师作为教学导师。教学导师的作用是作为系方代表,告诉你对你的正式要求是什么,如果你的进度慢了敦促你,批准你的课程计划等。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你每年只需要见教学导师两次,在注册日那天。从另一方面讲,如果你遇到了困难,教学导师替你向系里反映或者提供指导。 论文导师是监督你研究的人。选择论文导师是你读研期间最重要的选择,比选题都重要得多。从更广的意义上讲, AI 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学习的。有很多领域的技术方面或者研究过程方面的非正式知识,只能从导师那里学到,在任何教科书上都找不到。 很多 AI 教员都是行为古怪的人,毕业生也如此。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是非常个性化的,你的个人特点必须与导师的配合得很好,这样你们才能合作成功。 不同的导师具有不同的风格。下面是一些需要值得考虑的因素: l 你需要多大程度的指导?有些导师会给你一个定义良好的适合做论文的问题,对解决方法进行解释,并告诉你如何开展工作。如果你陷在某个地方了,他们会告诉你如何开展下去。其他的导师属于甩手型,他们可能对你的选题毫无帮助,但是一旦你选好题目,他们对于引导你的思路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你需要考虑清楚自己适合独立工作还是需要指导。 l 你需要多大程度的联系?有的导师要求每周与你见面,听取你工作进展的汇报。他们会告诉你应该读的论文,并给你实际的练习和项目做。其他的导师每学期与你的谈话不会超过两次。 l 你能承受的压力有多大?有些导师施加的压力是很大的。 l 需要多少情感支持? l 听取导师意见的认真程度如何?大多数导师会相当正式的建议你的论文题目。有些导师是值得信赖的,他们给出的建议,如果按照执行,几乎肯定会做出一篇可接受程度的论文,如果不是令人兴奋的论文的话。其他的则一下子抛出很多思路,大部分是不切实际的,但是有一些,或许会导致重大突破。如果选了这样的一位导师,你首先得把自己当作一个过滤器。 l 导师提供了什么类型的研究组?有些教授会创造环境,把所有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即使他们做的不是同一个项目。很多教授每周或者每两周与自己的学生们会面。这对你有用么?你 能与 教授的学生和睦相处么?有些学生发现他们更能与其他教研组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l 你想参与大的项目么?有些教授将大系统分解,每个学生负责一部分。这给了你与一组人讨论问题的机会。 l 你想被共同监督么?有些论文项目包含了多个 AI 领域,需要你与两个以上的教授建立密切的工作关系。虽然你正式的论文导师只有一位,但是有时候这并不反映实际情况。 l 导师愿意指导其研究领域之外的论文题目么?你是否能与导师一起工作,比你做什么本身更重要。 MIT 的机器人系就曾指导过量子物理学和认知建模方面的论文;推理方面的教员指导过视觉方面的论文。但是有些教员只愿意指导自己研究兴趣领域内的论文。这对于那些欲获得终身职位的年轻教员来说尤其如此。 l 导师会为了你跟体制作斗争吗?有些导师会为了你跟系里或者某些有敌意的实体作斗争。有时候体制对某些类型的学生不利(特别是对于女学生和怪癖的学生),因此这一点很重要。 l 导师愿意并且能够在会议上推荐你的工作吗?这是导师工作的一部分,对你将来工作意义重大。 上述这些因素,不同学校的情况很不相同。与大部分学校相比, MIT 提供了多得多的自由。 找论文导师是你研究生一年级最主要的任务。研一结束时,或者研二学年开始阶段,你必须有一个论文导师。下面是一些诀窍: l 查阅实验室的研究总结。其中有一页左右的篇幅描述了每个教师以及很多研究生目前在做什么。 l 如果你对某些教师的研究工作感兴趣,查阅其最近的论文。 l 在第一学期,与尽可能多的教师交谈。去感受他们喜欢做什么,他们的研究和指导风格是什么。 l 与预期导师的研究生交谈。要保证与导师的多个学生交流,因为每位导师在与不同的学生交流时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和交流效果。不能被一个学生的看法所左右。 l 很多教师所在研究组的会议对新同学都是公开的。这是非常好的了解导师工作方式的途径。 作为一门学科, AI 不同寻常的一点是很多有用的工作是由研究生完成的,而不是博士 他们忙着做管理去了。这有几个后果。一是某个教师的声望,是否会获得终身聘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工作。这意味着教授有很强烈的动机吸引最好的学生为自己工作,并给与有效的指导和足够的支持。另外一个后果是,由于大部分学生的论文方向是由导师形成的,因此整个领域的方向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选择什么样的研究生。当选定了导师,决定了自己对导师的要求后,要确保导师知道。不要由于交流不好,浪费时间于自己并不想做的项目上。 不要完全依赖你的导师,要建立自己的网络。找一些能定期评审你的工作的人是很重要的,因为研究时很容易走火入魔。网络中的人可以包括自己实验室或者外单位的研究生 和 老师。 在与其他学生、老师甚至自己的导师的关系中,很可能会碰到种族主义者,性别歧视,同性恋或者其他令人尴尬的事情。如果你不幸碰到了,去寻求帮助。 MIT 的 ODSA 出版了一本叫做 STOP Harrassment 的小册子,里面有很多建议。《 Computer Science Women's Report 》,可在 LCS 文档室找到,也与之相关。 实验室中有些同学只是名义上由导师指导。这对于那些独立性很强的人来说很好。但是如果你已经完成了某项导师指导的工作,除非你确保没有导师也行且自己有牢靠的支持网络,否则就不要这么干。 10.  论文 做毕业论文将占据研究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主要是去做研究,包括选题,这比实际的写作耗时更多。硕士论文的目的是为做博士论文练兵。博士水平的研究如果没有准备好的话,是很难进行的。硕士论文最本质的要求是展示自己的掌握程度:你已经完全理解了本领域最新进展,并具备相应的操作水平。并不需要你对本领域的最新知识有所拓展,也不要求发表你的论文。然而我们实验室的论文总是比较大气的,因此很多硕士论文实际上都对本领域的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大约有一半都出版了。这并不一定是好事情。 很多人精力都集中于硕士的工作,所以 MIT 有这样的名声:硕士论文的质量往往比博士论文高。这有悖于硕士工作本来是为博士研究作准备的原有目的。另外一个因素是所做研究要对领域有所贡献,至少需要两年,这使得研究生学习时间之长令人难以忍受。现在或许你感受不到匆忙,但当你已经在实验室呆了七年后,你肯定迫不及待地想逃出去。硕士从入学到毕业平均时间是两年半,但是,计算机系强烈鼓励学生提前毕业。如果某个硕士生的题目过于庞大,可将之分解,一部分来做硕士论文,另一部分给博士生作博士论文。 想要了解硕士论文研究是什么样的,读几本最新的硕士论文。记住比较好的论文是那些出版的或者成为技术报告的,因为这标志着该论文被认为是扩展了领域的最新知识 换句话说,他们的论文远远超出了硕士论文的水平。还要读一些通过的但是没有出版的论文,所有通过的论文都可以在 MIT 图书馆中找到。博士论文必须对最新知识有所拓展,博士论文的研究必须具备可出版的质量。 MIT 的泱泱气质又表现出来了,很多博士论文在几年内都是某个子领域的权威工作。对于 MIT 的博士论文来说,开创一个新领域,或者提出并解决一个新问题,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虽然,这并不是必需的。 一般来说,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来做博士论文。很多人花一到两年的时间跟硕士生活说再见,以及选题。这段时间可以去尝试一些别的事情,例如做助教或者在某个非 AI 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或者组织个乐队。博士论文的实际写作时间大约是一年。 选题是论文工作中最重要最困难的部分: (转载自网络,文章应该是没有写完) 好的论文题目不仅能够表达个人观点,而且可与同行交流。 选择题目必须是自己愿意倾注热情的。个人远景观点是你作为一个科学家的理由,是你最为关切的意象,原则,思路或者目标。有多种形式。或许你想造一台可与之交谈的计算机,或许你想把人类从计算机的愚蠢使用中拯救出来,或许你想展示万物都是统一的,或许你想在太空发现新生命。远景观点总是比较大的,你的论文并不能实现你的远景,但是可以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做论文时, 最困难的就是如何将问题消减至可解决的水平,同时规模又足以做一篇论文。 解决 AI 的宽度优先 是常见毛病的一个例子,题目太大太虚了。你会发现需要不断的缩小题目的范围。选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一个离散的事件,会持续到你宣布论文已经完成那一刻为止。 实际上,解决问题通常比精确地描述问题要容易得多。 如果你的目标是一个五十年的工程,那么合理的十年工程是什么,一年的呢? 如果目标的结构庞大,那么最核心的部件是什么,如何最大程度的了解核心部件? 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你可以忍受多大程度的风险。 在最终的成功和风险之间需要权衡。 这也并不总是对的, AI 中有很多研究者尚未涉及的想法。 好的论文选题有一个中心部分,你确信肯定可以完成, 并且你和你的导师都同意这已经满足毕业要求了。除此之外,论文中还有多种扩展,有失败的可能,但如果成功了,会增加论文的精彩程度。虽然不是每一个论文选题都符合这个模式,但值得一试。 有些人觉得同时在多个项目中工作可以在选题的时候选择可以完成的那个。这确实降低了风险。另外一些人则愿意在做任何工作之前,选一个单独的题目。 可能你只对某个领域感兴趣,这样你的选题范围就狭窄得多。有时候,你会发现系里的老师没有一个人能够指导你选择的领域。可能还会发现好像那个领域没什么很自然的选题,反而对别的领域有好想法。 硕士选题比博士选题更难,因为硕士论文必须在你所知不多没有足够自信时就完成。 博士选题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是是否继续硕士阶段所研究的领域,可能拓展或者作为基础,或者干脆转到另外一个领域。待在同一个领域事情就简单了,可能只需要一到两年就毕业了,特别是如果在硕士阶段的工作中已经发现了适合做博士论文的题目。不足之处在于容易定型,改换领域则能增加知识的宽度。 有的论文题目很新奇,有的则很普通。 前者开创了新领域,探索了以前未曾研究过的现象,或者为很难描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后者则完美地解决了定义良好的问题。 两种论文都是有价值的。选择哪一种论文,取决于个人风格。 论文的 将来的工作 部分,是很好的论文题目来源。 无论选什么样的题目,必须是前人未曾做过的。即使是同时有人做的工作,也不好。有很多东西可作,根本无需竞争。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读了别人的论文后感觉很惊慌,好像它已经把你的问题解决了。这通常发生在确定论文题目过程中。实际上往往只是表面类似,因此将论文送给某个了解你的工作的高人看看,看他怎么说。 MIT AI 实验室的论文并非全是有关人工智能的;有些是有关硬件或者程序设计语言的,也行。 选好题后,即使有点虚,你必须能够回答下列问题: 论文的论点是什么?你想说明什么?你必须有一句,一段,五分钟的答案。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别人也不会严肃对待你的选题,更糟糕的是,你会陷在选题 再选题的圈子里而不能自拔。 开始作论文研究后,一定要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每一部分的理论和实现是如何为目标服务的。 记住,一旦选好了题目,你必须与导师就论文完成的标准达成清晰的一致。如果你和他对论文具有不同的期望,最后你肯定死得很惨。必须定义好 完成测试 的标准,像一系列的能够证明你的理论和程序的例子。这是必须做的,即是你的导师并不这么要求。如果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测试也要随之改变。 首先尝试论文问题的简化版本。用实例检验。在形成理论抽象之前,要完整的探究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做论文的过程中,有很多浪费时间的方式。要避免下列活动(除非确实跟论文相关):语言表达的设计;用户接口或者图形接口上过分讲究;发明新的形式化方法;过分优化代码;创建工具;官僚作风。任何与你的论文不是很相关的工作要尽量减少。 一种众所周知的现象 论文逃避 ,就是你突然发现改正某个操作系统的 BUG 是非常吸引人也很重要的工作。此时你总是自觉不自觉的偏离了论文的工作。要记住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本文对于部分作者来说就属于论文逃避现象)。 11.  研究方法论 本部分内容比较少,请添加 研究方法学定义了什么是科研活动,如何开展研究,如何衡量研究的进展,以及什么叫做成功。 AI 的研究方法学是个大杂烩。不同的方法论定义了不同的研究学派。 方法是工具。使用即可,不要让他们来使用你。不要把自己陷于口号之中: AI 研究需要牢靠的基础 , 哲学家只会高谈阔论,人工智能则需要拼搏 , 在问为什么之前,先搞清楚计算的是什么 。实际上,要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成功,你必须擅长各种技术方法,还必须具备怀疑的态度。例如,你必须能够证明定理,同时你还必须思考该定理是否说明了什么。 很多优秀的 AI 篇章都是巧妙地在几种方法论中取得平衡。例如,你必须选择一条在太多理论(可能与任何实际问题都无关)和繁琐的实现(把实际的解决方法表达得语无伦次)之间的最佳路线。你经常会面临区分 干净 和 肮脏 的研究决策。你应该花时间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形式化吗?还是保持问题的原始状态,此时虽然结构不良但更接近实际?采用前一种方法(如果可行的话)会得到清晰确定的结果,但这一过程往往是繁琐的,或者至少不会直接解决问题。后者则有陷入各种处理的漩涡之中的危险。任何工作,任何人,必须作出明智的平衡。 有些工作象科学。你观察人们是怎样学习算术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袋鼠是如何跳的,然后搞清楚原理,形成可检验的理论。有些工作象工程:努力创建一个更好的问题解决器或者算法。有些工作象数学:跟形式化打交道,要理解属性,给出证明。有些工作是实例驱动的,目标是解释特定的现象。最好的工作是以上几种的结合。 方法具有社会性,看看别人是如何攻克类似难题的,向别人请教他们是如何处理某种特殊情况的。 12.  情感因素 研究是艰苦的工作,很容易对之失去兴趣。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是在本实验室读博的学生只有很少比例最后获得学位。有些人离开是因为可以在产业界赚到更多的钱,或者由于个人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则是由于论文。本节的目标是解释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并给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所有的研究都包含风险。如果你的项目不可能失败,那是开发,不是研究。面对项目失败时是多么艰难啊,很容易将你负责的项目失败解释为你自己的失败。虽然,这实际上也证明了你有勇气向困难挑战。在人工智能领域很少有人总是一直成功,一年年地出论文。实际上,失败是经常的。 你会发现他们经常是同时做几个项目,只有一些是成功的。最终成功的项目也许反复失败过多次。经历过很多由于方法错误的失败之后,才取得最终的成功。 在你以后的工作生涯中,会经历很多失败。但是每一个失败的项目都代表了你的工作,很多思想,思考方式,甚至编写的代码,在若干年后你发现可用于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项目。这种效果只有在你积累了相当程度的失败之后才会显现出来。因此要有最初的失败以后将会起作用的信念。 研究所花费的实际时间往往比计划的要多得多。一个小技巧是给每个子任务分配三倍于预期的时间(有些人加了一句: ,即使考虑了这条原则 )。 成功的关键在于使得研究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多突破和灵感都发生在你散步时。如果无时无刻地都潜意识的思考研究,就会发现思如泉涌。成功的 AI 研究者,坚持的作用一般大于天资。 尝试 也是很重要的,也就是区分浅薄的和重要的思路的能力。 你会发现自己成功的比例是很随机的。有时候,一个星期就做完了以前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这是令人欣喜的,使得你更愿意在本领域工作下去。其他一些时候,你完全陷在那里,感觉什么也做不了。这种情况很难处理。你会觉得自己永远不会做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了,或者觉得自己不再具备研究者的素质了。这些感觉几乎肯定是错误的。如果你是 MIT 录取的学生,你就是绝对合格的。你需要的是暂停一下,对糟糕的结果保持高度的容忍。 通过定期设置中短期的目标,例如每周的或者每月的,你有很多工作要做。增加达到这些目标的可能性有两种方法,你可以把目标记在笔记本中,并告诉另外一个人。你可以与某个朋友商定交换每周的目标并看谁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或者告诉你的导师。 有时你会完全陷在那里,类似于写作过程的思路阻塞,这有很多可能的原因,却并无一定的解决方法。 范围过于宽泛了,可尝试去解决流程中的子问题。 有时候对你研究能力的怀疑会消磨掉你所有的热情而使得你一事无成。要牢记研究能力是学习而得的技能,而不是天生的。 如果发现自己陷入严重的困境,一个多星期都毫无进展,尝试每天只工作一小时。几天后,你可能就会发现一切又回到了正轨。 害怕失败会使得研究工作更加困难。如果发现自己无法完成工作,问问自己是否是由于在逃避用实验检验自己的思路。发现自己最近几个月的工作完全是白费的这种可能,会阻止你进一步开展工作。没有办法避免这种情况,只要认识到失败和浪费也是研究过程的一部分。  看看 Alan Lakien 的书《 How to Get Control of Your Time and Your Life 》,其中包含很多能使你进入充满创造力的状态的无价方法。 很多人发现自己的个人生活和做研究的能力是相互影响的。对于有些人来说,当生活中一切都不如意时,工作是避难所。其他的人如果生活陷入混乱时就无法工作了。如果你觉得自己确实悲痛得难以自拔,去看看心理医生。一份非正式的调查表明,我们实验室大约有一半的学生在读研期间看过一次心理医生。 使得人工智能那么难的一个原因是没有被普遍接受的成功标准。在数学中,如果你证明了某个定理,你就确实做了某些事情;如果该定理别人都证不出来,那么你的工作是令人兴奋的。人工智能从相关的学科中借来了一些标准,还有自己的一些标准。不同的实践者,子领域和学校会强调不同的标准。 MIT 比其他的学校更强调实现的质量,但是实验室内部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这样的一个后果就是你不可能令所有的人都满意。另外一个后果就是你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取得了进展,这会让你觉得很不安全。对你工作的评价从 我所见过最伟大的 到 空虚,多余,不明所以 不一而足,这都是很正常的,根据别人的反馈修订自己的工作。 有几种方法有助于克服研究过程中的不安全感。被承认的感觉:包括毕业论文的接受,发表论文等。更重要的是,与尽可能多的人交流你的思路,并听取反馈。首先,他们能贡献有用的思路;其次,肯定有一些人会喜欢你的工作,这会使得你感觉不错。由于评价进展的标准是如此不确定,如果不与其他的研究者充分的交流,很容易盲目。特别当你感觉不太好时,应该就你的工作进行交流。此时,获得反馈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很容易看不到自己的贡献,总是想: 如果我能做,肯定是微不足道的。我的所有思想都太明显了 。实际上,当你回头看时,这些虽然对你是很明显的,对别人并不一定是明显的。将你的工作解释给很多门外汉听,你会发现现在对你来说是平淡无奇的东西原来那么难!写下来。 一项对诺贝尔获奖者实施的有关怀疑自己问题(在你研究的过程中,你一直觉得自己是在做震惊世界的工作吗?)的调查表明:获奖者们一致回答他们经常怀疑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正确性,都经历过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无关的,太明显了或者是错误的时期。 任何科学过程的常见和重要的部分就是经常严格的评价,很多时候不能确定工作的价值也是科学过程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有些研究者发现与别人协作比单打独斗工作效果更好。虽然人工智能研究经常是相当个人主义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一起工作,创建系统,联合发表论文。我们实验室至少已经有一个联合做毕业论文的先例。缺点是很难与协作者区分对论文的贡献。与实验室之外的人合作,例如暑期工作时,问题就会少一些。 很多来到 MIT AI 实验室的学生都是以前所在学校最厉害的人。来到这里之后,会发现很多更聪明的人。这对于很多一年级左右学生的自尊形成了打击。但周围都是聪明人也有一个好处:在你把自己不怎么样的(但自己又没有觉察到)想法发表之前就被其他人给打倒在地了。更现实的讲,现实世界中可没有这么多聪明人。因此到外面找一份顾问的工作有利于保持心理平衡。首先,有人会为你的才能付费,这说明你确实有些东西。其次,你发现他们确实太需要你的帮助了,工作良好带来了满足感。反之,实验室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从四百多个申请者挑选出来的,因此我们很多学生都很自大。很容易认为只有我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并没什么错,而且有助于推进领域的发展。潜在的问题是你会发现所有的问题都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研究花的时间比原先计划的多得多,完全依靠自己还做不了。这些都使得我们中的很多人陷入了严重的自信危机。你必须面对一个事实:你所做的只能对某个子领域的一小部分有所贡献,你的论文也不可能解决一个重大的问题。这需要激烈的自我重新评价,充满了痛苦,有时候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不自视过高有助于以一种游戏的精神去作研究。 人们能够忍受研究的痛苦至少有两个情感原因。一个是驱动,对问题的热情。你做该研究是因为离开它就没法活了,很多伟大的工作都是这样做出来的。虽然这样也有油尽灯枯的可能。另外一个原因是好的研究是充满乐趣的。在大部分时间里,研究是令人痛苦的,但是如果问题恰好适合你,你可以玩一样的解决它,享受整个过程。二者并非不可兼容的,但需要有一个权衡。 要想了解研究是怎么样的,遭到怀疑的时候应该如何安慰自己,读一些当代人的自传会有些作用。 Gregory Bateson's Advice to a Young Scientist, Freeman Dyson' s Disturbing the Universe, Richard Feynmann's Surely You Are Joking, Mr.Feynmann!, George Hardy's A Mathematician's Apology, 和 Jim Watson's The Double Helix. 当你完成了一个项目 例如论文 一两个月后,你可能会觉得这一切是那么不值。这种后冲效果是由于长时间被压抑在该问题上,而且觉得本可以做得更好。总是这样的,别太认真。等再过了一两年,回头看看,你会觉得:嘿,真棒!多棒的工作! 使得人工智能那么难的一个原因是没有被普遍接受的成功标准。在数学中,如果你证明了某个定理,你就确实做了某些事情;如果该定理别人都证不出来,那么你的工作是令人兴奋的。人工智能从相关的学科中借来了一些标准,还有自己的一些标准。不同的实践者,子领域和学校会强调不同的标准。 MIT 比其他的学校更强调实现的质量,但是实验室内部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这样的一个后果就是你不可能令所有的人都满意。另外一个后果就是你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取得了进展,这会让你觉得很不安全。对你工作的评价从 我所见过最伟大的 到 空虚,多余,不明所以 不一而足,这都是很正常的,根据别人的反馈修订自己的工作。 有几种方法有助于克服研究过程中的不安全感。被承认的感觉:包括毕业论文的接受,发表论文等。更重要的是,与尽可能多的人交流你的思路,并听取反馈。首先,他们能贡献有用的思路;其次,肯定有一些人会喜欢你的工作,这会使得你感觉不错。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4732 次阅读|1 个评论
坚持,挺住,我的人生故事(连载四)
liweiyin2009 2010-6-27 07:44
坚持,挺住,我的人生故事 (连载四) 意外,我担任了一所广东学校的团支部书记 粤东中学是广东同乡会主办的一座私立学校,曾经的校名是广肇中小学。卢校长在刚20岁出头的年龄就从广东汕头到上海办学,中间经过千辛万苦,包括上海孤岛时期和国民党的统治时期,校舍几次被占用,他们夫妻二人四处募捐,最后得到了上海广东同乡会的资助。卢校长是我心目中一位难得的热心办学的教育家,他制订的办学方针是德、智、体、美。他聘用的老师都独具特色,体育老师是中国棒球的开拓者,语文老师神采飞扬的讲学就像在说书,英语老师的教学使我的英语成绩没有下过90分,还有数学梁老师和物理简老师-------,个个都使我不能忘怀,是他们为我打下了后来上大学和国外留学的基础。 学校中95%都是广东人,学生的家长或是在上海做生意的商人,或是在上海工厂企业里工作的职员,再有就是学校教职员工的子女,包括卢校长的几个子女,他们大多数都是在粤东从小学念到高中,并且兄弟姐妹全在该校就读,所以整个学校有一个家的感觉。我这个外地人被容纳其中,也就成了他们的家庭成员,特别是那个纯真的年龄和热情奔放的年代。我永远忘不了粤东同学之间的情谊:后来成为中国第一批女篮成员的同班同学马申妹曾对我极耐心的训练,使我这个高度近视者终于通过了体育考试;我们班马惠群、陈金涛等在我们家藏书的小屋中痴迷地阅读小说;1950年我们一起参加上海市的三反五反;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我们热情地在操场上欢送参军参干的同学;我们还曾经在学校旁边的小饭馆里一人一碗阳春面然后再回校参加晚上的会议;1951年庆祝建国一周年,我们在晚上10点就会集在了学校,不论男女,挤着席地而卧,到天亮3点,集合时间一到,我们一起奔到校门口,军乐队的指挥挥动指挥棒,然后大鼓、小鼓、大号、小号一起奏响,我们热血沸腾,队列整齐地向人民公园进发。正因为那段情谊,那时的青春热血,才有了离校50多年后我们之间再度的不断联系和我卧病在床时同学们远赴北京来我家对我的探望。 粤东中学使我终生难忘的还应该特别提到的是我们的黄桂彬老师,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解放前的地下工作者,解放后,作为唯一的共产党员被派到粤东中学担任政治教员。我遇上了这么一位提携者,意外地成全了我人生中一段意外:我刚一进学校就被她看中,让我和和我的同学郭淑玲一起参加了第一届团训班。一个星期之后我们每个人就得到了一张入团志愿表。我记得,我们就交了一张志愿表,没有后来人们交付的长篇大论的申请书,我在那张简单的表的志愿一栏里填写的志愿只有五个字:为人民服务,这是我学懂的唯一的东西,是我对人生的全部理解,成了我一生的座右铭和我最基本的人生观,它帮助我在政治上不盲从,在工作中不妥协,顺利时不晕头,苦难中不沉沦。 1949年9月底我被批准入团,11月初,新中国建国之后,我们在虹口大剧院的舞台上宣誓,我成了建国之后的第一批团员,接着,我被任命为学校的团支部书记(在一个广东人为主的中学里!一个纯粹的外乡人!), 郭淑玲为学生会主席。我们两个人在黄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给学生上团课,发展团员,建立团支部,出版墙报,在小学部建立少先队,组织同学参加解放初的各项运动。同时我还得上课学习(从来没有低于前十名)。所有这些对我的锻炼极大,收益不小。 记得第一次给同学上团课,面对听众,15岁的我,两条腿在讲桌后面不由自主地瑟瑟发抖。几次训练以后,胆子大了起来,无论是在大礼堂或是以后在工作期间,甚至在成堆的外国人面前,我都能条理清晰地发言,从不畏怯。 建立团支部之后,几乎每天晚上都有事要讨论,会议结束,往往都要到半夜12点,走在黢黑的弄堂里,特别是听着自己裤腿摩擦发出的沙沙响声,就又仿佛再次体会了练琴时的恐怖,但是,终究大了,加上有了责任感,我就一路加快脚步,一路高歌解放区的天和我们工人有力量,想用歌声吓跑鬼怪。父母从不干预我,总给我留着门,他们信得过这个大女儿。我的独立性也就这样被训练了出来。 在粤东中学所获得的一切都离不开老师同学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是卢校长,那时不知天高地厚地在大礼堂的台上慷慨激昂,卢校长从来没有责备过我,得到的确是他那父亲般和蔼宽厚的目光。在高二时,因为抗美援朝,组织同学参军参干等工作,我常常缺课,特别是化学课,校长和老师从来没有责备过我,却让我顺利地升到了高三。 这里,我还是要再提一下黄桂彬老师,一个早年的地下老党员,可是在她身上,我们感受到的却是电影《乡村女教师》中那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的一位如同大姐姐一样的老师(她只比我们大15岁),没有一点某些做政治工作的人身上特有的说教味道。2001年夏季,听说我接受了髋关节修复术,年已80高龄并患有心脏病的她居然随同我同班同学从上海到北京到我家看望我。2008年10月,我到上海参加粤东中学校友会,听说黄老师住院了,我让郭淑玲陪同去医院探望她,她是那样真诚地拉住我的手,居然还回忆起我当时居住过的东宝兴路173弄的家,还能回忆起我的母亲,并且提醒我,有我父亲事迹展出的上海戏剧纪念馆已经迁址。我真没有想到事过这么多年,一名教过那么多学生的老师,居然没有忘记其中一个学生的父母,特别是我默默无名作为家庭妇女的母亲!我激动地问她:您怎么记得那么清楚呢?她静静地回答:我怎么会忘了呢?我去过你家呀 ! 我至今还保留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7个可爱的小姑娘,在照片背后有一段话:赠给亲爱的支书同志李维音。看,我们的组织生活是过得多么的愉快活泼呀!并且我们同志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年轻人的朝气!第二纪律小组赠 1951.7.14。这张照片让我永远不忘记那个纯真的岁月和我特殊的中学时代。 三年粤东中学的经历使我受用一生,我后来工作中的组织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和看准以后处理问题的决断能力都是那三年给打下的基础。 我终身感谢粤东中学,感谢卢校长,感谢黄桂彬老师,怀念我的那些同学们。 又一次意外,我成了一名工科大学生 1952年高中毕业,为了把上海高中毕业生送往高校或参加工作,上海市教委对全上海高中毕业生分三批进行集中训练,批判亲美和恐美思想。那时的上海学生什么样的都有,参加集训的有钱小姐,有带一箱子苹果的,有带了一大把挂衣架的,到了住宿地就张罗挂衣服的地方。想想看,真正穷苦人家哪有条件在刚解放之初从高中毕业的?我既是学员,又是被选中的工作成员之一,为此我连着参加了三期,在这之间,学校通知我,决定留下我在学校担任政治辅导员,不参加高考,我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合适,接受了,觉得这是组织上交给的任务。我这一辈子似乎从来没有任何个人的痴想,只是接受和做好交给我的工作。我回家告诉了父母,爸爸没有吭声,母亲却大怒,在饭桌上指责我:你给弟妹们做了什么榜样?我什么也没有明白,什么榜样?做错了?我没有表示。没有想到,到第三期结束前,突然又接到通知:参加下周的高考。后来听说代替我留校的是已被批准入党,又大我2岁的郭淑玲。当时我没有深想,到学校去领了报名表,正好遇到教物理的简老师,谈起报志愿的问题,他的一席话决定了我的后生:你的数理很好,学工!准备参加第一个五年计划。我整个一个稀里糊涂:学工,工科有什么?土木大概就是最工了,盖房子,参加建设么!同时,我就想离开上海,哪里离上海远我就去哪里,听说上海属于华东区,而华东区的考生只能留在华东区,于是,没有任何选择,我挑选了华东区的最北边:青岛,青岛工学院土木系,当然,还有一条:服从分配。就这样,一周后我走进了考场,没有复习,没有奢望。可以想象,我对考试的结果不在乎好坏,非常放松,在那个年代,似乎没有争着抢着非要上大学的风气。我记得有一道题是关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我胆大妄为,大笔一挥:没有听说过达尔文。想想都可笑。没有压力,或者想办法消除压力,这几乎是我一生的思维特点。 没有想到的是,我被录取了,似乎都被录取了,上海的8000高中毕业生成了全国参加高考的主力军,那个年代,北方,特别是东北,高中毕业生少得可怜。我不但被录取,而且还是报名的青岛工学院土木系,具体的专业是:水下水利基础建筑物专业,后来该专业改入水利系。之后听说上海学生可以跳出华东区,我有点后悔没有报北京清华、北大,按照当时的状况,我想我是会被录取的。但是,还是没有后悔药,再说,如果进了清华、北大,何有后来的留学苏联的机会,我的整个人生历史都会被改写。 就这样,我成了一名大学生,一个只知道文学的父亲的大女儿,误打误撞,走进了学工的大门。一心一意地准备大学毕业后参加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多有意义啊!在这里,我想说说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按他自己说的,终身崇尚自由和平等,他对孩子们是非常放手的,无论是人生的道路,学习的专业,婚嫁的对象,一切都由我们自己决定。也因为这个,我在对孩子的要求上同样如此。我们家庭大概是最少封建意识的家庭中的一个。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02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中国电子工程师的出路(转http://bbs.21ic.com/icview-127427-1-1.html)
热度 3 huanuo 2010-4-21 18:24
我的一个朋友,Tod(化名),30岁从事IC设计工程师五年。 我五年前野心勃勃进入半导体业,那时最基层的工程师都领8K奖金,心想:明年就轮我了。谁知道那是最后一年好景。接下来的三年,没奖金、没加班费,每年只有8万元年薪。跟我同梯的工程师因为没捞到钱,陆续走了。但我不甘心,熬了快四年,心想说不定以后有好景的。 我的工作是IC设计工程师,其实很多时候是做逆向设计,跟PCB抄板一样,从IC的LAYOUT开始,反向提取电路,这样长期做下去,其实自己的技术达到了一定程度就再难提高了。现在的状态是公司要不断的COST DOWN。我月薪快1万元,算起来比很多行业好了,但如果除以每天十几个工时,真没好到哪里去。 更要命的是自己的技术也很难再上个台阶。 我身边的工程师,每个都说想去卖包子,但有勇气转行的没几个。我表弟研究生刚毕业,说要来半导体业,我劝他别来。像我待了五年,会的就这些,已经没地方可去了。 未来的竞争力在哪?是我最大的焦虑。 前年公司营运转好,我领到2万元奖金,但并没特别开心,因为明年会怎样,谁也不知道。为了当科技新贵,我舍弃好多,从前我热爱拍照、打羽毛球,如今只剩上下班、等电话。 最近我开始进修、主动争取公司其它部门的业务,让自己朝管理阶层发展。希望三十五岁可以找到一份准时回家、下班后不用接电话的工作,梦想虽然越来越小,但这样就够了。 无论我们怎么大吼大叫、抱怨中国处在产业链的低端,抱怨中国的工程师接触不到核心技术,只能做一些边边角角,技术支持的工作,抱怨我们不能引领技术的潮流,不能站在技术的顶端,为了生存,工程师必须使出看家本领──为自己设计、开创最好的职业生涯。 现在碰到想考工科的年轻人,我都会劝,你对工程制造有兴趣,当工程师很好,但如果是为了社会地位、赚大钱,这是错误期望,卖包子都比当工程师好。这碗饭,走味了
个人分类: 赶超|778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我国研究型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工科的思考
sunapple 2010-4-8 17:22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产业现代化 我国研究型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工科的思考 □张杰 工科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它的发展必须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工科的学科优势和研发力量在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产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自主研发能力不强是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发展瓶颈问题,同时受经济和科技体制转轨滞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效果也相对较差,特别是还没有把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因此,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仍然是以低端制造业为主。我国目前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工科不仅要开展面向世界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方向的应用研究,还必须以解决我国工业企业研发过程中的工程、工艺等实际问题为己任,这是现阶段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发展有别于发达国家大学工科发展的鲜明特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工科也会在面向国家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工业产业现代化的同时,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对创新型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经高达70%,因此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和一个民族繁荣兴旺的决定因素,而研究型大学正是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经过多年的重点建设,尤其是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提升,已经成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成为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众所周知,建设一流的理科必须瞄准根本性的科学前沿问题,探索未知世界;文科的发展必须立足自身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努力构建有重要影响的学派;而工科的发展则既与我国的工业发展现状密切相关,同时又必须孕育孵化未来的产业革命。因此探讨创建世界一流工科的战略途径,对推进我国尽早实现产业的现代化自主创新和未来的科技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流工科是国家振兴的重要支撑 1.一流的工科是新兴产业的源泉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推动着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19世纪,在以李比希为代表的德国大学教授们的积极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化学工业推动了德国的迅速崛起。在现代国际竞争中,能主动采用新科技、新工艺发展新产业的国家往往能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如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放弃了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实施的以重工业、化学工业为主干的经济发展战略,依托研究型大学和产业研究所的研发力量,以尖端技术行业为核心,以低能耗、高效益为目标的产业发展策略发挥了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不仅开拓了消费电子产业和微电子产业,还使得日本的家用汽车产业具有与美国和欧洲竞争的独特优势,成功完成了从能源依赖型经济向能源节约型经济的转型,顺利渡过第二次石油危机,并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世纪90年代初的全球性经济衰退,使得全球汽车产业和房地产业陷入萧条,但是美国通过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异军突起,随着网络经济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兴起,掀起了新一轮的全球经济繁荣,美国也借此稳固了其全球经济领袖的地位。 2.一流的工科是企业发展的战略伙伴 二战后,美国研究型大学尤其是世界一流新型工科院校的快速发展,与这些大学对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服务和贡献密切相关。以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中心的硅谷和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为中心的128公路等科技园区和科技带催生了众多的新兴企业。大学教授成为这些企业的主要智库。一批批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成为实现园区研究成果转化和产品研发的生力军。以硅谷为例,这里聚集了数十万名工程师,数千家高科技公司;全球100家最大的高科技公司中,有惠普、英特尔、苹果、思科、雅虎等20多家在此落户;硅谷吸引了美国1/3的风险投资,年创工业总产值达2000多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同时硅谷地区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大学的快速发展,增强了斯坦福、伯克利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实力和影响力。由于斯坦福大学与政府全面合作的同时积极与工业界密切合作,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正如斯坦福大学校长所说:人们都说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我还要加一句话,没有硅谷就没有一流水平的斯坦福大学。 我国正处在实现工科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期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期,国家对科技投入将持续加大,产业结构将加速调整,这一切举措都是为了快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所以高校工科的学科优势和研发力量在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产业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可或缺。高校在面向国家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工业产业现代化的同时也可以更快地实现跨越式发展,加速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 1.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呼之欲出 上世纪50年代以来,科技水平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周期最主要的变量之一,也是决定经济总量的最主要因素。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扩大经济总量,为经济发展带来一个黄金发展期。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经济繁荣和科技革命存在着峰谷相间的发展规律,每一次经济危机都孕育着引发下一轮经济繁荣的新科技。每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后都会出现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战后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这次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都面临着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都在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世界正处在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的前夜,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日益显现,即将来临的技术革命为工科的发展提供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实际课题。如何抓住当前的机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工科,对于国内研究型大学的工科发展尤其重要。 2.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我国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虽然得到长足进步,但是至今尚未完成工业化的进程,在产业现代化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甚远。多项国内外评价均显示,我国产业的现代化程度仅为世界先进水平的50%左右,据最近发布的《2009年我国工业化报告》显示,我国15个重点行业的工业现代化指数仅为世界先进国家均值的41.4%,并预测我国还需要30年的时间来完成工业现代化。近年来,我国设立国家重大专项,科技投入持续高速增长,其中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的年均增长率达到40%左右,企业的研发投入也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且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近年来,政府还陆续出台钢铁、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纺织、石化、有色金属、造船轻工、物流等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为工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经费支撑。 3.经济增长模式亟待转变 我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转变目前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目前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大约只相当于日本的1/20,美国的1/10,德国的1/6;我国生产钢铁的单位能耗较国际先进水平高21%,乙烯综合能耗高70%,供电能耗高23%,水泥综合能耗强度高44%,大型合成氨能耗高24%;从资源综合利用率看,我国矿产、木材、钢铁、水资源的总回收率和重复利用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而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则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仅为发达国家的1/4左右。产业现代化则要求技术集约化、高加工度化,要通过知识创新、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资来提高投入要素质量并实现以较少的要素投入得到较多的产出,同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达到最小。许多亟待解决的行业共性关键问题为大学工科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发展机遇。 4.企业自主创新的紧迫性日益显现 低廉的劳动力是目前我国企业最显著的国际竞争优势,也是过去30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我国企业除少数以国内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已形成区域性品牌外,绝大部分本土缺乏技术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都是在低附加值的环节进行国际代加工。如长三角地区企业中80%以上从事贴牌生产,这些企业外商获利高达全部利润的90%以上。如上海市电子计算机制造业销售利润率仅为5.1%,每100元销售收入中上缴税金只有1.4元。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认为,中国不靠先进科技和提高效率,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创新精神的经济模式是迟早要进行大规模调整的。因此,我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紧迫性日益显现,而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的学科优势和研发力量可以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为本土企业提供有效的支持,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产业现代化的过程。 创建世界一流工科的战略途径 创建世界一流工科既要顶天又要立地,既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现代化,积极参加企业的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加速转变,又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瞄准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迎接未来科学技术革命的早日来临。 1.面向产业现代化是研究型大学工科的历史使命 无论是MIT、斯坦福,还是曼彻斯特大学、东京工业大学,这些以理工科闻名于世的一流大学,在其快速发展阶段都得益于其学科的定位,尤其是工科的定位与当时国家战略方向相吻合。正如美国MIT校长福斯特所说,MIT首先是一所美国大学,我们已经并将继续为美国作好服务。可以说,为所在国家和民族作出突出贡献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 工科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它的发展必须与现实需求相结合。MIT、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的工科院校都因为符合当时国家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使得其工科得到快速发展。当今社会科研成果转化周期越来越短,一项科研成果如果在转化周期内没有转化为生产力,其经济潜能就会很快衰减为零。据西门子公司统计:西门子公司的产品开发时间每缩短一天可增加0.3%的利润,缩短5天可增加1.6%的利润,缩短10天可增加3.5%的利润,西门子公司仅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一项,每年可获利10亿美元。 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工科首先要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作出卓越贡献。必须结合创新型国家建设,把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放在首位,这是我国一流工科发展的首要任务。要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求为导向,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强化学校的优势学科,实现工科的跨越式发展。对于工科来说,面对我国工业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和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现状,不能仅满足于提出新想法,形成专利,完成科学研究,发表论文,而更要密切结合到工业关键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去,以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为使命。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研究型大学的工科不能仅仅面向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方向开展应用研究,还必须面向广大工矿企业解决工程、工艺等实际问题,这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发展有别于发达国家工科发展的鲜明特点。一方面,自主研发能力不强是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发展瓶颈问题。我国关键技术的自给率较低,特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依赖于技术引进,在设备投资中,进口设备占投资设备购置总额的比重达60%以上,一些高技术含量的关键设备基本上依靠进口,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以上,而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同时,受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转轨滞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效果较差,特别是没有把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不断重复引进导致对国外技术资源的过分依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并没有相应增强。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也偏低。2007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支出仅占销售收入的0.81%,不足国际平均水平的1/4。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我国大中型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和利润提升的空间,目前我国86.6%的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由外资企业完成,国有企业的高科技产品贸易逆差达到123.4亿美元。 一方面,高校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潜力。2007年高校的发明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分别占国内发明专利的15%和46%。另一方面,高校虽然每年都产生大量的科技成果,但科研成果成熟度不够,还需要进行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而我国的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其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能力非常弱,接纳高校科研成果的能力较弱。目前企业购买的技术合同只有3.7%来自高校。研究型大学要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就要建立与地方的科技合作、与企业的合作的机制,使学校的应用性科研更好地面向市场,完成一批对国民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工科的研究重点要不断向更加前瞻性、基础性的瓶颈科学技术问题转移,主动承担起我国工业企业研发中心的任务,同时要积极帮助企业建立自主研发的系统。在此过程中,在促进我国产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渐实现向世界一流工科的转变。 2.面向国际科技前沿是建设世界一流工科的根本诉求 一流的工科必须致力于人类社会未来科技的研究和开发。科技创造财富的前提就是需要将知识转化成为我们可以使用的技术,这就需要有坚实的工科研究为支撑。相对基于探索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理科而言,工科的任务则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工科的本质是应用,即在围绕特定目的或目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等基础科学理论发展成为实际运用的形式。工科的价值追求是建设与改造世界,它可以改变人类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重新塑造世界。 回顾科技发展史可以发现,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提升了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得到极大的改善。因此,要想建设世界一流的工科,就必须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开展前瞻性的应用研究,即加强对有望成为今后主流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特别是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如替代能源、环境修复)、未来产业的核心技术(如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智能化机器人),以及影响人类未来生活方式的技术(如智能化高速公路、人造器官、宇宙空间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攻关。只有我们的技术能有助于人类实现梦想,有助于世界变得更美好,有助于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它的价值才会得到体现和认同,才有可能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工科。 总而言之,建设世界一流的工科既要面向国际科技前沿,这是根本;又要积极面向我国产业现代化,将学科发展与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这是目的。大学的工科应该是连接实验室和企业的桥梁,在大学和企业双赢的战略合作中,在中国产业结构的根本转型中,成为真正的中坚。同时,在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根本转型中,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又会推动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快速发展,大幅度增强研究型大学的实力和影响力,使之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名八十年代工科大学生的人才观
meyzchen 2010-3-24 08:42
按:目前关于人才培养的讨论和争论很多,不仅仅是教育界,全社会都深切关注,我们的温总理也多次发表对教育改革的思想,并作为教育改革的总负责人在组织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我肯定无时不刻地在关注国家教育改革的思路和动向。如果在国家的正式刊物上发表一系列个人的想法,恐怕时间和机会都不易掌控。因此,选择在自己的博客上及时地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算是尽到作为一名教师最起码的义务和责任,那就是对教育改革的思考和践行。 这里转载的是一篇二十五年前(1985年)大学生理想与成才征文获奖论文三国人物与未来理工人才,记得当年作为获奖作者我还代表天津市参加全国青联举办的暑期夏令营,这也是我大学时期得到的最高奖励。当然,转载此文的目的并不在于炫耀过去的荣誉,而是现在作为教师,该如何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成才问题。该文作为获奖论文,表明了其观点或思想得到了当时的官方肯定,那么,现在二十五年过去了,该文的论点是否得到印证了呢?更重要的是,该文对现在的这场人才培养大讨论是否仍然具有那么一点点的参考价值呢? 大学生理想与成才暑假交流论文: 三国人物与未来理工人才 天津大学82机制甲班 陈扬枝 笔者将三国人物与未来理工人才相提并论作题,并非有意复古,引古只为论今罢了。 刘备自与关、张桃园结义后,就立志重复汉室,但奔波半生仍无立足之地。后来经水镜先生荐举,三顾茅庐请出孔明,以借占荆州为跳板,进取西川,方成大业。纵观刘备奋斗一生,不难看出,他之所以能成大业是因为有孔明军师等文臣和四川五虎等武将的共同辅佐。 当今,由农业国建立强大的工业国,这是实现中华中兴的必由之路。近四年来,我国企业数量比过去三十年的总数增加1.6倍,导致国民经济迅猛回升就说明这一点。工业,国防,科技现代化主要需要的是理工人才,而农业与前三者又是唇齿相依的,可见未来理工人才是成就四化大业的人才的主体。既然如此,未来理工人才当然不能是单一的,仅有张飞或孔明,那刘备永远成不了大业的。我们需要齐备,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理工人才结构。 当代青年,包括理工学生,他们的性格、志趣及各种能力不同,而对个性的追求又十分强烈。这必然导致理工学生造就成为有棱有角的未来理工人才,而由这些人才自然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未来理工人才结构。按笔者的猜想,组成这个人才结构的人才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就是张飞型,即书生型或专业化型。张飞、马超都是匹夫之勇,但刘备需要他们。倘若没有他们,或者他们是曹操或孙权的手下战将,那么刘备将是何番景象呢? 现在社会上很时髦的一种观点,就是一概否认书生型人才。这也许是受一些称颂企业家型人才的文章的影响而过于偏激所致。一称颂企业家型人才,书生型人才似乎就不是人才了。这也许是左的作风犹存的缘故吧。 爱迪生一生专注于发明,发明了一千多种东西。陈景润闭门研讨哥德巴赫猜想,终获成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若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到某一项专业上,必会取得比精力分散要大得多的专业成果。曾几何时,中国有过爱迪生?又有过多少陈景润?自然科学定理曾有几个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太少了!未来理工的振兴怎能没有这种张飞或马超呢? 当今理工学生有许多都是性格内向,志趣专一的,他们酷爱本专业,专心致志于本专业,尽力地涉取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而对其它却索然寡味。他们将来必专于工程技术或理论的研究,将成为新的陈景润或中国的爱迪生。 固然,这种人才在其它方面甚至于自身的生活都无能妥处,这是他们的短缺,但并不是他们的过错,他们是为社会,为人类的专业而失去了他们本能具有的能力,那么我们的社会自然该为他们在这些方面做些拐仗,使他们能在专的道路上走下去。当前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他们做这些拐仗的。未来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服务行业的完善化, 将为这些人造出更多更好的拐仗,比如,聘请保姆、家庭教师,社会为他们创造舒适的生活、工作条件,这些就自然弥补了他们的一些能力不足。 第二类是关羽型,即科研骨干领导型人才。 关羽不仅刀马纯熟,武艺超群。曾温酒斩华雄,过五关、 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而且十分精通文韬武略,曾独据荆州,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险些取坊城进洛阳,一时威震华夏。关羽是一名帅才,刘备与孔明十分重用他,他为刘备创建了辉煌的业绩。 未来理工将需要并一定会造就大批的关羽型人才。 当今企业、科研单位正缺少这种人才。由于以前的理工人才大凡属于书生型,不能够内行领导内行,以致由非科研人员领导搞科研,如瞎子牵羊,羊虽识路却被牵着,好草不得食,近道不得行。 当今理工科学生,有许多人既爱本专业,又好于管理,通于管理。这些人不仅学业优异,而且热衷于社交,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往往是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干部。他们了解知识分子的秉性,会驾驭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知识分子。未来他们将是在科研的最前头,不仅自己能研究出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善于领导别人一起取得更大的成果。他们将是科研战线的尖兵和领导者,如科研所、技术所等的领导骨干。 第三类是孔明型即企业家型人才。也就是当前社会上比较吃香也比较让人眼红的人才。 前文述过,孔明是刘备的军师,刘备无他不成业。孔明运筹帏幄,决胜千里而自己身坐轮椅,手摇鹅羽。他通天文地理,精策于建国安邦,富民强国。曹操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当时世之奸雄,正因为他即能指挥千军万马,又能治国安邦,才成就大业。刘璋号拥天府之国,民强粮足,手下人才济济,却失交江山于刘备。因何,还不是他昏黯无能,不通文武,不善用人所致?! 显然,未来四化大业就更需要孔明曹操了。 那么,未来企业、科研单位的孔明曹操该为何许人呢?当然他们务必有如下素质:通晓经济,亦即有经济头脑。企业唯重经济效益,不懂经济怎做企业主?企业主应是有政治头脑,能高瞻远瞩,有信息头脑,善交际的。 面对信息世界,鼠目寸光,闭关自锁,企业能有发展前途?企业主也应是有魄力,不怕冒风险的。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只能成为刘璋;企业主要有刘备三顾茅庐的干劲,曹操知能善任的才华,孙权求贤若渴的诚心。不知珍惜、任用人才,哪有事业可谈?要有归顺民心的魅力,不仅能了解、任用知识分子,而且还要能善于了解一般工人和工作人员,善于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无民心是不能成事业的。要能任劳任怨,有博大的胸怀,患得患失怎成大器? 如此企业主,何人能胜任?文科人才难以了解企业,不能熟知生产过程及核算,即不懂经济效益。这就是说非理工人才不能为。 当今不少理工学生(无论是否 学企业管理)都有志于做企业主,他们志趣广博,能言善文,善交际,有相当的组织领导才能,善于了解别人,团结群众,思想敏锐敢于并善于创新。并如獐鱼那样触角四伸,了解其它单位,其它行业以至于整个社会和全世界。这些人将来必成为企业主、科研单位的孔明与曹操。他们有的将成为各部局乃至中央各级的领导。他们的学业成绩未必优秀,但对专业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不至于为门外汉。因为企业家不必都亲自搞科研,而只需领导别人搞科研,搞生产,但不了解专业怎么能领导呢?正如孔明无需耍大刀但精通兵法一样。当然也有一些是精通本专业并亲自参加科研工作的,正如曹操也有身先士卒闯敌阵的时候。 当前各理工大学涌现出大批的大学生经理,成立各种各样的业余团体组织,表明了这种人才已经开始逐渐涌现和成长。更可喜的是,当今有识之士已经重视对这种人才的培养。目前,有些理工科大学已经为培养这种人才创造了条件,比如,允许鼓励大学生课外担任各种经理,组织各种业余活动团体等。我校最近表彰了一批大学生经理大学生科学管理爱好者学有特色大学生,就是最好的明证。总之,照此发展下去,未来必定会出现大批企业家型人才。 总而言之,未来理工科学生按其自身个性的追求和发展,结合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条件,必定基本上造就以上三种人才。我们无须给理工学生具体定某一种人才模型,而应该按照他们各自的个性追求,为他们创造条件发展个性,引导他们更好地自然成才。那么,未来理工将自然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结构,理工必兴,四化早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961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硕导申报条件看工科和理科的区别
xinliscau 2010-3-20 14:43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新增硕士生指导教师申报条件 2010年03月12日10:01:24 来源: 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初次遴选为硕士生导师的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教学条件: 1)为本科生讲授本学科的专业课一门,或为研究生讲授一门以上本学科的主要课程,同时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2届;2)协助指导一届硕士研究生。 科研: 近三年科研成果以及论文达到的最低条件(第1作者指申请人为第1): 理科要求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4篇以上;工科要求以第一作者发表(Ei或SCI)收录论文3篇以上; 其中1)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专著(或教材、教参、工具书、译著)1部以上,理工类不少于10万字,等同(SCI)收录论文1篇。 2)获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折算国内(Ei)收录论文1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第1名折算0.5篇国内(Ei)收录论文。 3) 获得国家三大奖一等奖前1至5名可分别等同于5,4,3, 2和1篇SCI收录论文;国家三大奖二等奖前1至3名,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前1至3名,可分别等同于3,2和1篇SCI收录论文;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前1至2名分别等同于2和1篇SCI收录论文;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第1名,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名,等同于1篇SCI收录论文。 4)高水平论文,即SCI分区TOP刊物论文,1篇等同于2篇SCI论文。 项目经费: 负责一项纵向或横向科研任务,本人名下的近三年到校科研考核经费,工科要求不少于30万元,理科要求不少于20万元。 从上面这个条件可以明显看出,工科要求:到校经费多些而文章要求相对低些;而理科要求:到校经费少些而文章水平和档次要高些。这种规定确实比较合理,基本上反应出工科和理科的区别。 因此,对于准备读研的学生,如果你将来想成为文章狂选择理科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你想成为项目狂,选择工科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祝愿今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导师!
个人分类: 心灵感悟|125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交大为医工融合搭台 (2007)
pikeliu 2009-10-12 19:55
『科技日报』提升实力上海交大为医工融合搭台 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工科院校,在教育部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交大2005年成功实现了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合并,两年的强强联合,使上海交大的学科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医工对接撞击出了创新的火花   最近,师生们来到上海交大机动学院生命质量与机械工程研究所的实验室里,会看到一个与医院完全同样配制的手术台,不同的只是,这个手术台上的病人是一个模型,关键部位都带有数字定位装置,手术刀也是一把特殊的数字定位手术刀,医生在给这个病人动手术的时候,眼睛不是要紧盯着病体,而是需要盯住电脑屏幕:计算机已经把每一刀需要下在哪里、刀口多长、多深,精确地计算出来了。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的戴克戎院士与机械学院的王成焘教授经过10多年的学科合作、交叉和融合,在人工骨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早在2004年就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成焘教授说他们的下一步,就是把这个实验室里的手术台推进医院里,让交大的医工结合为科学发展、科学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科的交叉与整合是综合型大学建设中遇到的战略性问题。如今,确定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进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后,上海交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已基本形成了以一流的理科为基础,以强大的工科、生命医学学科和管理学科为主干的学科框架,初步完成了由理工科大学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交大的学科交叉、医工结合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医工联姻学校搭台   2006年1月21日,上海交大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授沙龙,大家都风趣地称之为医工项目相亲会。来自学校医科和工科的研究人员现场结对,在全校范围内遴选科研伙伴。这是我国高校内首次通过现场招贤的方式进行医工联姻。   学校专门为此次相亲征集了130个有价值的医工交叉科研项目,并制作了近100块展板,各课题组的领衔人员将择偶条件写得明明白白,有的是需要解决的难题,有的是拟寻觅的合作项目。许多课题组负责人都表示,以往寻找合作伙伴都是通过私人交流的方式来完成,局限性很大,成功率不高,学校搭建的平台大大增加了遴选的人数,自然是成功率大大提高了。心脑血管系统血液动力学的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曹兆敏教授、刘应征副教授一直在寻找材料学和心外科、脑外科等医学专业的合作,来解决心脑血管系统结构及其模型参数的定量化这个难题,他们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中找到了合作的伙伴,微纳米研究院的微型马达等高端科研成果也在教授沙龙中引起了医学院专家的极大兴趣。   制度的创新带来成果的涌现。近年来,上海交大科研成果中,医工结合的比例明显上升。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的孙锟教授和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杨新教授合作的项目小儿复杂型先心病三维超声心动图方法的研究获得了科技部十五攻关等项目的资助,其成果也获得中华医学奖三等奖。   打破体制交叉融合   世界知名大学普遍高度重视推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麻省理工学院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如雷达实验室、电子实验室、怀特克学院等)已超过64个;斯坦福大学实施了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计划,涉及生物工程、生物医学、生物科学三大领域,跨越文理学院、工程学院和医学院三大学院;哈佛大学、密西根大学等普遍设立了合作基金或建立了学科交叉专家委员会等机构,以推动学校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   放眼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上海交大党委书记马德秀深刻地感受到:不交叉就没有发展!她说,21世纪医学发展,不仅是取决于医学本身,而且取决于物理、数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在医学领域的渗透与拓展,医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医学领域的重大原创性突破几乎都是学科交叉的产物。   据了解,上海交大医工交叉的基础条件具有相当优势,医工结合一直有良好的科研合作基础,医工合作研究基金在2年时间内先后资助了46个医科交叉项目,并且已经有一部分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项目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医科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和发展;一系列的合并举措和共建措施,使交大医工结合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 来源:《科技日报》2007.1.27
个人分类: IDR|23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工科TOP100排名-2005
skyclub2008 2009-7-1 12:10
世界工科TOP100排名-2005 来源:http://www.liuxuehome.com  日期:2006-3-28  浏览: 6088 次   点评:0次 世界工科TOP100排名-2005 THES在发表全球大学TOP 200后,又发表了World's top 100 in science和World's top 100 in engineering and IT 两个排名,挺有意思的。据悉,THES对此次的排行的数据处理非常认真,按它的话此排行榜真正地反应了当今世界科学类和工程类强校的分布和排次。 World's top 100 in engineering and IT 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S 2 Massachusetts Inst of Tech US 3 Stanford University US 4 Indian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 India 5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UK 6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S 7 Tokyo University Japan 8 Cambridge University UK 9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10 Beijing University China 11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apan 12 Oxford University UK 13 Harvard University US 14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US 15 Tsing Hua University China 16 ETH Zurich Switzerland 17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S 18 Monash University Australia 19 Ecole Polytechnique France 20 Hong Kong Uni of Sci and Tech Hong Kong 21 Illinois University US 22 Melbourne University Australia 23 Kyoto University Japan 24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etherlands 25 Purdue University US 26 New South Wales University Australia 27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S 28 Massachusetts University US 29 Technion - Israel Inst of Tech Israel 30 Cornell University US 31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32 Universit Catholique de Louvain Belgium 33 Nanyang University Singapore 34 Princeton University US 35 Michigan University US 3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S 37 Korea Adv Inst of Sci and Tech South Korea 38 Aachen RWTH Germany 39 Technical University Berlin Germany 40 Toronto University Canada 41 Ecole Poly Fdrale de Lausanne Switzerland 42 China University of Sci and Tech China 43 Osaka University Japan 44 Vienna Technology University Austria 45 Manchester University Umist UK 46 Technical University Munich Germany 47 Queensland University Australia 48 Sydney University Australia 49 Helsinki University Technol Finland 50 Texas AM University US 51 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 Sweden 52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5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S 54 Adelaide University Australia 55 McGill University Canada 56 Wisconsin University US 57 Auckland University New Zealand 58 Yale University US 59 Waterloo University Canada 60 Technical University, Denmark Denmark 61 Glasgow University UK 62 Penn State University US 63 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 Russia 64 Karlsruhe University Germany 65 S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Russia 66 Politecnico Di Milano Italy 67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outh Korea 68 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etherlands 69 Stuttgart University Germany 70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US 71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weden 72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wan 73 Ecole Normale Suprieure, Paris France 73 Boston University US 75 Twente University Netherlands 76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US 77 Montpellier University France 78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China 79 Tohoku University Japan 79 Edinburgh University UK 81 Hamburg University Germany 82 Bologna University Italy 83 Fudan University China 84 UC, Santa Barbara US 85 Norwegian University Sci and Tech Norway 86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US 87 Columbia University US 88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US 89 Chicago University US 90 Paris VI, Pierre et Marie Curie France 91 Trinity College Dublin Ireland 92 Roma La Sapienza University Italy 93 Technical University, Sydney Australia 94 Grenoble 1 University France 95 Chinese University Hong Kong Hong Kong 96 Nanjing University China 97 Birmingham University UK 98 TH Darmstadt Germany 99 Sheffield University UK 100 RMIT University Australia
个人分类: 备忘录|2233 次阅读|0 个评论
思维模式的思考 -- 也谈工科思维
liangjin 2009-6-15 16:00
宝兄弟一篇 工科思维对中国科研和教育的危害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6850 )引来近百条热评,一时间硝烟四起,砖头横飞,刀光剑影,炮弹轰响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7872 )。眼见宝兄弟陷于孤身苦战,我不由得豪气干云,挺身而出,拔剑相助。 宝兄弟的观点我不再重复,我的支持也在评论中表明。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iangjin 我支持宝兄弟的工科思维论,但是这个论题还需要延深一下。好像这个论点引起学工科的不满,我想这不是宝兄弟的原意,他没有贬义工科思维。其实我们每个经过科学训练的人都倾向于某种思维方式,而且不自觉的把这种思维方式带进其它学科,有时是好事,可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他山之石不能喧宾夺主代替本山之石。工科思维有其优越性,它是严谨的,程序的,客观的,相对静态的。特别是处理工程类问题是有效的。但对于复杂、多变、灰色、交互的问题,就有些力勉能支。宝兄弟的博文都有论述。其实宝兄弟客气了,我以为在政治上也应避免工科思维的局限性。当然这不是说工科出身的人不能搞政治,这是两码事。有科学训练同时有政治智慧,那搞政治就很精彩了。 博主回复:谢谢梁兄支持! 理解万岁! 现在,我想进一步就工科思维展开我的观点。 先谈谈思维模式。什么是思维模式?所谓思维模式是指人们在处理外界信息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惯性定势。其本质是连接思维对象、工具和主体间关系的相对定型化结构。是人们认识世界,处理事物和预测未来的一种习惯性方式。思维模式有天生的雏形,也有后天的改造,它与文化、历史、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专业训练都有密切关系。本文主要注重思维模式与专业训练的关系。 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思维是散漫的,无序的。基础的学习和生长的环境使思维模式得到基本塑型,而专业的训练使思维的某些方面得到强化。受教育与其说是获取知识,不如说更是进行思维训练。君不见,用人单位很多职位招人时多半要大学毕业生,很多时候并不十分在乎其知识面,而在乎的是其易改造程度。经过大学的学习,思维的某些方面已经得到强化,在灌以相应的业务知识,就会使聘用者者合用。另一方面,强行塑造统一固定的思维模式是另一个极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洗脑子。 环顾周围的人,我想大家应该同意,每个人的思维模式有差别。大家很容易注意到周围的人和自己思维的差别,有人缜密,有人灵活,有人僵化,有人混乱。好多俗话也反映了这种差别,如一根筋,少一窍,认死理,花岗岩脑袋,脑子进水、神经搭错,痴人说梦,等等,等等。我是学理科的,考虑问题倾向于逻辑、严谨,但我却发现我的诗人朋友的跳跃思维给我很大的启发,我的工程师朋友的实际考量也使我受益匪浅。 接着,我们聊聊专业训练对思维模式的改造和强化。专业学习为思维模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专业的训练当然是为专业所需。例如。我们很容易注意到文科人和理科人的差别。前者大气磅礴,洋洋洒洒,腾云驾雾;后者逻辑严格,脚踏实地,拘谨深入。就拿宝文的例子来说,我们要建一座大厦,先由建筑设计师设计。建筑设计师虽然应该有建筑的基本知识,但还应属艺术家即文科范畴,大可以天马行空,恣意构想。然而建筑设计师的设计必须得到建筑工程师的首肯。建筑工程师则应受工科训练,必须根据理科的力学、材料等理论研究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据说建筑设计师和建筑工程师是天生的敌人,常常为一个角,一个洞大动干戈,后者从工艺、安全等因素考虑要砍掉,而前者觉得一砍就破坏了整体的美感,好像工程师要割自己的肉一样,拼命维护。等到终于掐够了,吵完架,达成一致意见后,下面的事情就由工程师主持执行工程,由工匠们一砖一瓦,完全按照图纸和程序实施完成。最终将想象落到实处,由艺术家的想象,工程师的蓝图变成一座、摸得着的大厦。而后面的过程,如宝兄弟所说,是不容许随意改动的。 这个过程中所有人的贡献都是重要的,缺乏任何一个环节,大厦都建不起来。所以门户之见和互相瞧不起都是可笑而有害的,应该摒弃。从这个过程我们也可以看出,不同的环节需要不同的思维。建筑设计师的思维模式是想象,新奇,不拘一格的。力学理论家的思维是逻辑、严谨、实事求是的。而建筑工程师的思维是实际,具体,一丝不苟的。我们也容易看出,让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换位,大厦都建不美,建不牢,甚至建不成。 然后,我们研究一下思维模式的深化、拓展。我一直以为,要正视由于专业训练给自己思维方式所带来的偏科现象。别科的思维方式不仅适用于其学科本身,对自己的学科也有借鉴作用。所以要虚心学习别科考虑问题的方式。具体说,文理科的人要克服反感工科琐碎的特点,学习工科的实际思维,而理工科的人要放下固有文科没用的偏见,学习文科的开放思维。工文科要丢弃认为理科背书的观念,学习理科的逻辑思维。 一个例子就是人文素养对科学家重不重要的问题。为这事我还和我的本家兄弟在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8099 上有过一番唇枪舌剑。我认为人文素养对理科生,尤其是希望做出创新性工作的科学家来说重要的。这种素养将柔化、补缺和扩展理科的思维模式。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iangjin 不完全同意。优秀的科学家最重要的特性是创造,而创造性思维与人文素养直接相连。有道是功夫在诗外,这是对诗人说的,对其他人一样,也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盯自己的一亩三分,在努力也是工匠,不能出大家。 博主回复:不知道怎么能够得到创造性思维与人文素养直接相连这样的结论?再者,你提到功夫在诗外,这是对诗人说的,对其他人一样,请问为什么对诗人成立的东西就对其他人一样?还请指点.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iangjin 谈不上指教,讨论而已。科学,狭义来说是理科,人文,狭义来说是文科。这两门课的很大差别是思维方式,理科严谨,乃趋渊,文科开阔,乃趋博。学习中的训练也就成型于此。所以两科的缺点也因之而来。文科不实,理科太紧。想一想,你的学科,我假定是理科,大家都是这样的训练,要只靠本学科学到的东东,是很难发现点什么。而如果你的人文素养高,就有文科的优点,思维开阔,跳跃,容易将一些关联度小的东西连起来思考,自然你的创造性就强。这就是我说的第一层意思。至于功夫在诗外,那是一种意境,说的是诗,绝不纯指诗。你的人文素养可以让你听出这句话的话外知音,这就是文课的思维方式。其中就有我谈到的前面那层意思。还有更多的意思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会。我的一个体会就是我上个评论说到的:只盯自己的一亩三分,在努力也是工匠,不能出大家。 博主回复:谢谢liang老师的回复.有几点跟您商讨一下:也许liangjin老师提到的想一想,你的学科,我假定是理科,大家都是这样的训练,要只靠本学科学到的东东,是很难发现点什么这点在几百年前是对的.但对于当今的学科,至少对于我从事的学科来讲是不恰当的.正如我在博文中提到的,现在的科学分科太细,能够掌握自己大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自己科研方向的具体知识对大多数人来讲已经是件很难的事情了.并且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能够把这些咚咚掌握了,idea是水到渠成的.不过很难想象在没有掌握这些的情况下,人文知识能够提供啥创造性.说到这,我到想起了众多预测地震的大师来了,我觉着他们中不少人的人文素养挺高,至少没少读,要不然也很难想到用这些个咚咚来预测地震.可惜的是他们地震方面的知识有些欠缺,虽然搞出来的咚咚很有创造性,但是有点伪科学的意思. 另外您提到只盯自己的一亩三分,在努力也是工匠,不能出大家,这点我基本同意.但能真正做出开创性工作的大家又有几人呢?真正科研的主体是好的工匠吧,而我们现在是不是连好工匠都没有呢?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iangjin 1.扎实的专业知识积累,永远是成功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什么也别谈,但这并不与人文素养矛盾; 2.人文素养孕育你的想象力,想象力决定创造性思维,这是一个优秀科学工作者必要的素质;没有这个素质,idea不会水到渠成,相反只能follow别人,不可能做出开创性的工作; 3.艰苦的专业训练的确很苦,任何科学、古今中外都一样,但这绝不是放弃人文素质培养的理由; 4.人文素养不是仅仅指养养花,拍拍照,而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和宽阔的思考,需要虚心学习,特别是哲学等人文科学,要一点点积累和培养,至少要有兴趣去了解。这对你专业的帮助是正面的,是磨刀的功夫。 5.创造性思维与伪科学不是一回事;伪科学的人文素质不一定高,恰恰相反,他们没什么素质,才会招摇撞骗; 6.预测地震我不懂,没有发言权,但我不赞成随便扣伪科学的帽子; 7.如果你把自己定位于工匠,我没有话说。毕竟科学工作需要大量的工匠,为这所大厦添砖加瓦,而工匠只能看懂蓝图,却不能设计蓝图。但我要说的是做一个好工匠也需要人文素养,不然你没有想象力,你的工作效率就不能比别人高。 博主回复:1.扎实的专业知识积累,永远是成功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什么也别谈,但这并不与人文素养矛盾,现在的问题恰恰是很多人的专业知识积累的并不够.这种情况下提高什么人文素养是不是有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人文素养会孕育想象力?我只是见过这个结论,不知道论据是啥呢? 3.同一,在科学素养还不够的时候提人文素养是不会走就想跑.我在文章中也说了,也许对于科学素养和专业水平很高的诸位大师,答案是yes,但对于大多数的科研工作者,NO.当然了,其前提是我觉着由于学科细化的原因,现在很多人的基础知识并不扎实,知识积累并不够. 4.这对你专业的帮助是正面的,是磨刀的功夫。 why? 我有与上面的第二点同样的疑问. 5.伪科学的人文素质不一定高,恰恰相反,他们没什么素质,才会招摇撞骗; 他们确实素质不高,不过更多的是科学素质.至于其观点是否有创造性,我倒是持肯定态度的. 6.---- 7.不会走就会跑是违反发展规律的.抛开人文素养对科学家有无帮助不说,不老老实实的把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先,而去提倡人文素养,是不是有些主次不分呢?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iangjin 你的问题是非要把两件事分开来,这两件事不是互斥的,是互补的。人文素养不能等到你科学知识学完后再去培养,那就晚了。应从小开始。至于你非要找什么证据,就说明你理科太紧的缺点显现出来了。想象力是不需要证据的。 关于思维模式,还有几点要特别指出:1.专业性思维并不特指该专业的人所专有的思维,而只是该专业训练过程中容易形成的思维模式。工科人就有工科思维大概是宝文最招质疑的地方,但仔细读下,宝文并没有混淆这两件事;2.思维模式有固定的趋势,在某些方面用起来很灵,灵过几次容易陷入僵化的状态而难以接受别种模式;3.自己的思维模式一定有局限性,在讨论问题中要随时注意这种局限性,切不可有你的模式去评判世界上所有的事务;4.思维模式也有改造的可能。要包容、欣赏别的学科,时时注意学习它们的优点,以丰富自己的思维模式。5.某种思维在本领域也许就够用了,但越是大家,越是需要多模式思维。 最后,回到宝兄弟的问题,工科式思维到底适不适合教育和科研管理?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先要把定义搞清楚,什么是工科式思维。从宝文中,我理解成由工科教育训练成的适用于工科的思维(不对请指正)。这种思维适用的对象是工科的对象即相对稳定,性质清楚的物。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思维应该是具有按图实施,程序操作的特性。 那么,再来看宝文中讨论的应用对象:教育和科研管理。教育也可以看成一个工程,对人才的培养,有工科的性质,然而培养的对象是人,不是物,所以绝对有文科的特性。这就表明纯粹的工科的思维是不适用的。那么再来看科研管理。科研有理科的性质,但科研成果的随机性和难预测性也难用程序化管理,从而工科思维在这儿也殆力难支。教育和科研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纯科的思维都显得力不从心,所以需要多学科、多模式的思维。 所以我支持宝兄弟的观点。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9430 次阅读|6 个评论
在美国,什么人读工科
Synthon 2009-5-18 12:54
日前,我写了一小文介绍耶鲁的一些情况,刘伟老师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觉得回复起来还比较复杂,干脆单写一文回答。刘伟老师的问题如下: 您好,看了您的文章,我有一个问题,请您予以解答: 您在文章中说:一般学生很少有学工科的,也许这仅仅是在耶鲁,但人的秉性是一样的,在其他的高校应该也差不了多少,如此说来,美国的工科应该不是很好才对,但是恰恰相反,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以上仅仅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有几个层面的回答。 首先,刘老师说,如果学生很少有学工科的,那么美国工科应该很不好才对,但现实并非如此,为啥呢? 我的回答是,这个推论本身就是不正确的。 目前 美国学生很少有学工科的,和 目前 美国的工科水平,是没有关系的。把两个目前加粗了一下,我想大家会赞同我的观点的。 然后呢,从耶鲁学生很少有学工科,推出其他高校也差不多,这个推论是否正确呢?答案,很不幸,也是否定的。 原因呢,也很简单。我用中国的情况作个类比大家就明白了。北大的学生,学法律的,出来不难找工作,但是莱阳农学院学法律的学生就很难找到工作。而莱阳农学院学计算机的学生呢,尽管找的工作工资不高,但找个工作糊口还是不成问题的。美国也是一样的情况,耶鲁的学生,学历史学政治,出来以后能挣大钱,而比较滥的学校呢,学历史学政治的出来就只能做文秘工作,一年也就两三万美元,学个工学本科能挣个五六万美元,所以答案就出来了:在美国比较滥的学校,学工科的学生还是不少的。 那也许有人又要问了,那美国的高端工科人才,就是那些读了博士,出来做教授或者在企业里面做研发的,都是哪里来的呢?答:都是我这样的!也许你会说,我看美国的教授们,外国人的比例还是比较少的啊。如果你这么想,那么我请你的视线向上走10行,看看那几个大黑字,再回来接着读:) 我是学化工的,就拿化工作个例子。美国化工最好的学校是MIT,MIT化工系的博士生里面据说美国人比外国人多,接下来,2-5名的学校,外国人和美国人的数目仍然是有可比性的。5名以后的学校,美国人的比例迅速下降到20%以内。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美国前100名的学校,每个学科除去那最好的四五个学校,剩下的,如果不愿意降低生源质量的话,那么招进来的学生基本都是外国人为主。也有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希望保持研究生里面美国人的比例,但是结果很简单,就是表现最差的都是美国人。。。倒是一两百名开外的学校,外国人通常不怎么读,美国本国有些土人,学得不咋地但是特有兴趣,还非想读个博士,好学校又考不上,所以特别差的学校里头,美国人读博士的倒反而多起来了。
个人分类: 行万里路|17069 次阅读|10 个评论
Top 20 Countries in Engineering
genius331 2009-4-23 17:30
Below is a listing of the top 20 countries which, as of the latest bimonthly update of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SM , attracted the highest total citations to their papers published in Thomson Reuters -indexed journals of Engineering over an 11-year period, (1998-December 31, 2008). These countries are of a pool of 96 countries comprising the top 50% ranked by total citation count in this field. Ranked by Citations Rank Field Papers Citations Citations Per Paper 1 USA 202,141 1,115,430 5.52 2 JAPAN 66,882 237,154 3.55 3 GERMANY 46,643 231,381 4.96 4 ENGLAND 47,910 227,272 4.74 5 PEOPLES R CHINA 64,435 201,881 3.13 6 FRANCE 38,455 186,951 4.86 7 CANADA 34,015 149,229 4.39 8 ITALY 33,372 146,901 4.4 9 TAIWAN 27,786 96,036 3.46 10 SOUTH KOREA 30,013 91,955 3.06 11 SPAIN 21,025 88,569 4.21 12 AUSTRALIA 17,407 81,127 4.66 13 NETHERLANDS 13,727 74,175 5.4 14 INDIA 23,382 68,534 2.93 15 SWITZERLAND 10,481 67,600 6.45 16 RUSSIA 22,847 58,059 2.54 17 SWEDEN 10,608 57,944 5.46 18 BELGIUM 8,999 49,792 5.53 19 SINGAPORE 11,744 48,797 4.16 20 TURKEY 11,962 41,586 3.48 SOURCE :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from Thomson Reuters .
个人分类: 学术期刊|340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