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古生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科技传播系师生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交流之行圆满结束
rubyland 2012-9-9 11:10
为了加深对科技传播的理解、推动古生物研究的发展、并进行相关科普项目的的调研以及合作,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于2012年3月4日组织全体师生参观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领导潘正祥书记、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主任石云里教授、中科大大学生科普实践基地主任张静明一同参加了考察和交流。 4日上午8点,我系师生一百四十余人在校西大门集合,分乘三批驱车前往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并于11点抵达目的地。随后,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位于博物馆二楼的报告大厅,接受博物馆馆长冯伟民等古生物研究所工作人员的欢迎大会。 会上,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冯馆长首先对我系师生的此次来访交流表示热烈的欢迎,接着向大家介绍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基本概况,发展历史以及古生物研究所过去几年的研究成果。冯馆长重点介绍了澄江古生物科普项目的情况,并希望和中科大科技政策与科技传播系开展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利用科技传播的手段推动古生物研究继续发展,最后他再次表示对到场师生的欢迎,预祝大家有个愉快的一天。 之后,我系系主任周荣庭做了简短的讲话。他首先表达了对冯馆长精心安排接待工作的感谢,并表达我系和博物馆的合作面向科技传播,意义重大,我系师生将全力推动古生物科普的研究,并借助“科普新媒体”的概念将合作推向深入。 最后邀请冯馆长向到场师生介绍“生命演化”、“生命进化节点”的知识,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随后的参观。会后大家来到博物馆一层领取了导游笔,开始参观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陈列和展品。 在博物馆中,师生们在导游笔的讲解下了解了寒武纪大爆发、澄江动物群、瓮安生物群、热河生物群等不同的古生物研究成果,并观看了3D科普电影。 下午3点,周荣庭等系老师以及3D科普电影项目小组的成员和中科院古生物所王海峰副所长、冯馆长等研究员进行了面对面的项目讨论,随后冯馆长和研究员在二楼报告大厅再次面对我系师生,和大家交流观后感,答疑解惑。 晚上7点,全体师生安全回到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圆满完成了此次参观活动,老师和同学均表示此次活动受益匪浅,对学习和科研有很大的帮助。 (通讯员:王镱霏)
20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图书馆里的科普书!!!
热度 6 Carboniferous 2012-4-2 11:04
大学图书馆里的科普书!!!
去图书馆里借书时,总会看到一些科普方面的书籍,偶尔也翻开看看,其中的内容却很雷人,各种低级的错误百出。 列出几本古生物方面的科普书,仅粗略地看了看插图,文字部分没有看,估计错误也不能少了。 科普是件很严谨的工作,用错误的信息去科普别人,会给他人带来巨大的损失!! 第一本书--《化石的故事》,金鹰达编著 植物化石和动物化石都不分了,下图中的是苔藓虫化石,是一种动物,属于苔藓动物门的。 海百合化石并不是植物,是一种海生的无脊椎动物,属于棘皮动物门海百合纲,在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就已出现,在现在的深海中还生活着。 这个错误情有可原,标题和图片标反了。 第二本书--《神奇的化石》严蓉主编 这本没细看,只发现了这一个错误,书中的鱼化石的时代竟然标的都是“古生代”的,下图中的明显是中生代的,可能是我国热河生物群中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狼鳍鱼。 第三本书--《史前生物大灭绝》陈小和主编 这本上面的错误更多!! 错误之一:鱼化石被当做寒武纪生物软体印痕化石 错误之二:鲎化石印痕(左侧为化石,右侧为现生鲎对比图)被当做三叶虫爬行痕迹化石。 错误之三:常见的假化石(树枝石、树模石)被当做海藻化石 错误之四:如果顾氏小盗龙是这种体型的话,那就真的飞不起来了! 错误之五:这个应该属于引用错误,图名是二叠纪早期生物,但图中的复原图有三叶虫(有点像三瘤虫类的)、角石、海百合、海林檎等,应该是奥陶纪的生物组合面貌。 除了图片引用错误之外,很多图片还是重复引用,并使用不同的图名。
个人分类: 科普短文|8716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转载:翻开青藏高原地层书——文世宣口述
suntianren 2012-1-17 17:21
翻开青藏高原地层书-文世宣口述 我参加过三个阶段中科院组织的青藏高原综合考察。第一阶段就是从1966年开始的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考察。这次考察的背景是因为1959年中国人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登上去了3个人,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他们是早晨4点登上珠峰的,当时光线不好,在峰顶没有照相,外国人不承认。 登到山的最顶上,向四周拍下照片,人家一看就能判别你是否在最顶上照的,也就可以判断你到过峰顶没有。但是那时候设备比较差,又不能在山顶上待得太久,所以没有照相,他们3人就下山了。后来国家体委向上级打报告,申请1967年再次登珠穆朗玛峰。提出这个报告的时候还没有进人“文化大革命”呢。科学院知道这个情况后,就说科学考察要配合,要派科学家一起去。 登山的头一年,即1966年就得准备好,要试登。科考的重点也要放在1966年。因为登顶必然是1967年5月初或中旬,那时候天气比较好,最适合登山。而5月以前天气还冷,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考察,所以1966年我们基本上就要完成考察。当时决定,去西藏的人春节后就进藏,在西藏满打满算地考察一年,冬天也不回来,第二年春天能够考察的时候就再做一些考察。5月间登山队要登顶,成功后要宣传“胜利归来”,我们科考队也就一起“胜利归来”。我们要不先展开考察,就没有办法一起“胜利归来”了。当时是这么计划的。 那一次我们所就派了3个人,我和王义刚、章炳高去参加地层古生物考察,也是我们所里第一次参加科学院组织的科学考察。我年龄最大,超过30岁了,家里有两个小孩,小儿子还不到1岁。但是我们接受任务是很痛快的,跟家里说这一年不回来了,明年才回来,说声“再见”,就到西藏去了。 1966年春节一过我们就到北京集中。那次考察是综合考察,队伍很大。队长是刘东生,副队长是施雅风,还有一位副队长是胡旭初,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的。书记是冷冰, 综合考察委员会派出的。我们起初都叫“综考会”,因为“会”可能被误认为是什么民间团体,不好听,后来就改叫“综考委”了。后勤也是由综考委安排、管理。我记得当时我们就像军事编制那样,还有政治部,主任是李龙云,也是综考委派出的。考察队分为5个专题组,是以学科为主的基础理论部分,所以人员主要是科学院各个研究所派的。第一专题组是地质、地球物理组,有20多人,组长是地质所的常承法,副组长就是我。刘东生就是我们专题组的,还有应思淮、崔之久、尹集祥、邱占祥等。我们这个专题组又分几个专业组,我又兼地层组组长。第二专题组组长是张荣祖,副组长好像不止一个,名字记不起了。第二专题组包括地理、生物和土壤等方面的研究人员。他们这个组比我们组人多,记得有姜恕、钱燕文、魏江春、高以信、曹文宣等年纪较大的专家,郑度也是这个专题组的。第三专题组是冰川组,谢自楚是组长,他是留学苏联的。第四、第五专题组考察活动经常和登山队在一起,跟我们联系比较少。这两个专题组包括测量、大气和高山生理。现在探险协会的主席高登义就是大气物理那个组的,那时他最小,刚毕业没有多久。 测量的科研人员就不是科学院的了,是西安的一个测绘单位派出的,他们的任务是测量珠峰的高度。 除了5个专题组,还有1个东部分队,是在昌都那边考察。这个分队里面综考委的人就比较多了。因为东部分队是搞水利、搞农业的,主要是应用研究,分队长好像是张经纬。整个考察队规模很大,没有100人也将近100人。 1966年的考察,搜集了很多资料。我们地层古生物组有很大的收获,就是在聂拉木北部甲村以北的中一尼公路边的山上,发现了几个大时代的地层,以前在珠峰地区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有许多化石证明是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地层。 这些地层过去都在海底下一层一层的,开始是平整的,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现在地层都变成斜的了。这三个时代地层的发现,一下子就把珠峰可靠的、有证据的地质历史,往更古老的方向延长了1亿多年。这是开始踏勘的第一天就发现的。那时我们好高兴啊,大家说起话来都很响,很兴奋,可以说是欢声震动了山谷。当时一个常用词叫“报喜”,我们马上就给队上报喜了,也给我们研究所写信报喜。没过几天,刘东生队长就来看我们的化石,还带了科教电影制片厂的人来拍电影。乎白戎的电影叫《无限风光在险峰》,其中就有我们研究人员和新发现化石的镜头。这是青藏考察史上的一个亮点吧。 过去在喜马拉雅山西段,靠近克什米尔那一带,找到过这几个时代的底层,但是在我们这边,就是喜马拉雅的中东部,一直没有资料。怎么去解释喜马拉雅山的历史?没有资料就没有根据去认识它。我们把一套底层比喻成一本书,一层一层的地层都是海底下或陆上湖泊等沉积下来的书的一页一页。书里没有文字,就读不出名堂来。化石就等于是书里面的文字。 1966年7月,“文化大革命”渐到“高潮”,我们得到通知,叫我们回拉萨。先是在拉萨的第二招待所写大字报,写队上的问题。后来,就中断考察,提前回各单位了。原来不是说一年不回来吗,后来就不是原来的计划了,所以我们8月初就回到南京搞“文化大革命”了。 1967年的考察经历原计划的1967年的登山,被“文革”“革”掉了。还好,我们科考的命运好一些。到1967年又提出野外考察,好像是聂荣臻元帅在抓。他当时是国家科委主任。背景我不是十分清楚,听说是总理联络员刘西尧在科学院了解情况,可能把考察西藏的事汇报到聂老总那里去了。1967年,我们所里还是我们3个人去了。这次队伍就不那么大了。我们走得很迟,8月底在北京集中,9月初到兰州,9月底才开始考察。后勤还是综考委组织的。司机是他们派,装备是他们购置。地质方面刘东生先生已不是队长了,被夺权了,只是普通的队员。刘先生很喜欢出野外,那年他50岁了,“权威”已不是光彩的头衔,在那种情况下还是出去考察,完全和我们一样待遇,一样吃苦,真不容易,现在回想起来,真令人敬佩。那时的领导班子叫“勤务组”。一个驾驶员就是勤务组里的头头。“文革”早期的状况就是这样。 但是我很盼望到西藏去。我那时年纪轻,又有几年的工作经验,身体又好,而且我知道去西藏很不容易。我喜欢写点诗句,到西藏去会有很多灵感和素材,所以你们看我写的诗很多都是以西藏考察为题的。后来我退休以后,就把我的那些素材,当时写的一些毛坯子,整理出来了一些。 1967年考察收获也比较大,但是时间比较短。这年的考察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冷,因为我们去得比较晚,回到兰州已是12月初了。有几件事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亚东县北部考察的时候,一次,要涉一条河。那时是11月份,水是从冰湖流出的,水温可能接近零度,水面带着一些破碎的冰块,还有一定流速,也有点儿深,大家只能脱光了鞋袜下水。腿脚一浸到水里就像万针扎骨头。等到涉过去,一到岸边我们就不由自主地跌坐下去了,双脚已经冻麻木,没有知觉了。之后我写的诗里有一句“仿佛双脚非我有”。我们一看小腿上有多处高高低低的血红色条痕,那是因为冰块流下来,撞在小腿上划伤的。水有深有浅,水深划痕就高一点,水浅划痕就低一点。 11月底我们回内地的时候,已是冰天雪地。那时交通很不方便,地方和部队的人,都想搭我们的车回内地休假、过年。我们尽量让他们搭车。两三辆嘎斯69,人不能全部坐进去,只好一部分人就坐在大卡车上。卡车有帆布篷,但透风,后部完全敞开。我们几个自告奋勇上卡车,有我和章炳高以及摄影记者张赫嵩,还有三四个部队的年轻干部。记得那天到安多,到住宿的运输站,大家都互相提醒,进门时要用肩去撞开,不能用手抓金属把手,因为太冷,一抓,手可能会粘上。第二天早晨5点,司机就起床烤车,烤到8点多钟才发动着。这天后来还留在卡车上的考察队的人,就剩我一个了,陪我的还有两个部队干部。其他人冷得实在受不了,都找其他车去挤着去了。我戴上皮帽,鸭绒衣外面还裹着羊皮大衣,后来干脆把车上装睡袋的大袋子打开,用鸭绒睡袋再裹起来,把腿也包进去。呼出来的气都在眉毛上结成了冰。 过昆仑山口就险了。那天风很大,卷起雪粒飞舞,昏天黑地,人们之间说话的声音都听不清。公路比较窄,地上全是冰,汽车容易打滑。我们过山口的时候大概是下午两三点钟,太阳只是模模糊糊的影子。一辆部队的卡车侧翻在公路的一边。本来那个路的宽窄可以对开两辆车,那个翻车就占了一半。我们模模糊糊看见一个穿戴像干部模样的军人,身上裹得厚厚的,头也捂着厚厚的军帽,正在指挥一些人,要把那辆侧躺着的卡车拉正过来。我们的车没有时间等啊,也不知翻车什么时候能拉过来,能不能拉过来,只好就在那个翻车旁边把自己的卡车溜着开过去。路旁就是一个坎,一个斜坡,有四五米的高度,摔下去不得了,真是危险万分。 这已是唐古拉山口北面的青海境内了。这一段比藏南还冷。 “登峰造极”的报道 1967年考察结束后我们回到内地,京外的都没有回家,一起住到北京综考委。12月就在北京做一个小结。在小结期间,有新华社记者来,说我们的考察很不容易,要报道。我想他们肯定是得到上面的指示了。他们让我们写考察经历,写材料,我也写了。记者们写成稿子后,还拿来给我们念,问我们有什么意见。那些记者说:“要像报道原子弹爆炸那样报道你们。”我们年底离开北京回南京时,听说写的稿子正送聂荣臻元帅审查。不几天又传说聂帅批过了,很快就要发表,所以我们天天等。我记得是1968年1月17日晚,果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广播了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的新闻,是“新闻联播”节目里第一条播的。半个小时的“新闻联播”,这个新闻就占了15分钟,看来对这条新闻是非常重视的。第二天早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再次重播头天晚上的考察消息。消息播完,又接着播了一条考察通讯,题目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稿子也很长。同一天,所有大报都登了和广播一样的两份稿子,即科考的消息和通讯。通讯的内容是写科考队员怎样艰苦奋斗的事迹和艰难的过程,但是没有怎么提具体人的名字。那天的《人民日报》,第一版是消息,标题是《人类科技史上空前伟大的壮举》,第三版是通讯,第六版是考察的照片。关于科考的内容,占了这一天《人民日报》一半的分量,把青藏考察的意义提得非常高。那时我们在南京最先看到的《解放日报》、《文汇报》、《新华日报》都登了,而且几乎都是占了整份报纸约一半的版面,各个报纸的题目还不一样。可以说,那一次对科考的报道是“登峰造极”了,恐怕也是空前绝后的。 我1月18日就知道报纸刊登了,当时《人民日报》在南京第二天才能看到。19日我就赶紧到南京的新街口去买报纸,可是一份也没有了。别的报也没有了,都卖光了。头几天的报纸反倒还有。我想,可能是因为当时“文化大革命”,今天打倒这个,明天打倒那个,报纸上都是这样的消息,没有别的。所以一登青藏考察的消息,大家肯定感兴趣,都抢着买。南京参加考察的有5个人,我们所3个,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个,看到报纸后,我们集中到土壤所去开了一个会,学习《人民日报》的文章。《人民日报》在头版还加了编者按,除了报道成果以外,还有“要向革命的科技工作者致敬”。我没有买到报纸,只是做了点摘录。后来再也没有这么报道过。40年过去了,如果我们现在不提这次报道,可能会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事情。我认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做这样的报道,这样重视青藏考察工作,这样肯定科技工作,是很不容易的。 1966年和1967年考察后,1968年还有一个小队到珠峰地区去补充考察。这3年考察的资料,后来共写成了9本书,叫《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由郭沫若院长题写书名。这套书包括地质、古生物、地理、生物、高山生理等。古生物分量最大,厚厚的3本。 1976年的考察经历 70年代的青藏高原考察,是对西藏全区的考察,从1973年到1976年,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进行的,确实不容易。 对珠峰的考察,到1968年年底有一个初步总结以后,就搁了下来。停了一段时间,北京方面传来消息说,有人向中央反映,这个考察还要进行。这事我只是听说,详情并不清楚。1972年,科学院提出来还要考察,在兰州开会,我参加了。会议宗旨就是总结珠峰考察,成果要出版,让我们各个单位抓紧整理,另外就是要制定新的考察计划。会期是10月16日到29日,开了两星期,有许多学术报告。有了这次会议,才有了后来的青藏考察。这就是在青藏科考史上有重要意义的兰州会议,是过兴先主持的。他是科学院当时业务二组的副组长,管地学和生物学。 综考委也派人参加了,因为具体的管理工作都要由综考委来做。综考委是何希吾去的,他当时是综考委的负责人。这次好多老先生都参加了,有刘东生、施雅风、杨敬之,还有水生所搞藻类研究的老先生饶钦止(藻类学家,湖泊学家),说明他们很关心这个事情。我代表地层研究方面,做了一个学术报告。会议结束时,过兴先总结了会议的成绩,还表扬了我们的地层报告。 1973年,我们这份地层的考察成果在《中国科学》发表了。因为“文革”,我们所好几年没有发表文章,这篇文章全文是英文,所图书馆用它换回了不少的出版物。我们图书馆与国外许多图书馆有交换关系。 从1966年开始,我们所就始终有一个青藏课题组。除了1967年让我下岗外,其余时间都是由我负责。所里还先后指派穆恩之和杨敬之老师来指导,今年谁出野外,明年谁去,都有安排。1973年重新开始考察时,实际上工作是很紧张的,一方面要去青藏考察,一方面先前的珠峰成果要总结、要出版。要出版,就不能像初步写的那样粗糙。这个总结一直写到1975年才完成,所以那两年所里就只派一两个人去。1973年是章炳高去了;1974年派了两个,王义刚和王玉净,1975年多一点,派了章炳高、孙东立、陈楚震、王玉净等4人,这几年我都在家搞总结。1976年为这一期考察的最后一年,我说我不出去不行了,我要出野外。那一年的考察是青藏科考史上规模最大的代年,下设4个分队。那年我们所里去的人也最多,派了章炳高、何国雄、廖卫华、陈挺恩、董得源、孙东立、穆西南和我共8个地层专业的人。 有的分队要3个人,有的分队要2个人,藏北分队只要1个。8个人自己报名去哪儿,藏北分队没有人报名,我就去了。分队长是王震寰。 穿越藏北无人区出发的时候,我记得我写的诗里有这样两句:“科界壮举争年华,虎贲三十出色哇。”虎贲,就是勇士;三十,是指我们藏北分队大约30人;色哇,是班戈县北部一个区政府的所在地,我们就切5里出发;“争年华”是抢时间。到藏北那年我都42岁了。你想“文化大革命”已经搞了那么多年,多数队员已年近四十,岁月不待,要争时间呀!“虎贲三十出色哇”,说明我们出发时还是相当雄壮的。《人民日报》此前曾说珠峰考察是“空前伟大的壮举”,我们去藏北无人区也是壮举啊! 藏北考察遇到的困苦就太多了。我感觉到无人区就此一趟,不会再去第二趟了,所以我十分珍惜,把所有可用的时间都用来考察,只要有时间就去找化石。住下来,如果天还没有黑,我也出去找化石,连途中休息也不放过。因为怕无人区不安全,我们每人发了一支枪,还配子弹。许多人都打过猎,我是一枪未发。因为打猎也很辛苦,要去找目标,看地形,我如果有那个时间,就去找化石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典的探险家斯文·赫定(5venHedinAnderson)带着一些随员,曾在这片无人区走过一条路线,和我们穿越的路线差不多。他是从新疆那边过来穿越藏北无人区的。那时他们更艰苦了,死了一些随从。他们带的马、驴、骆驼大部分都死掉了,有很多非常惊险的经历。他后来写了书,我们都看过。1976年我们走的这条路线,就是从色哇出发向北,一直到与新疆接界的昆仑山喀拉米兰山口。 从色哇出发时我们是骑马,耗牛驮物资。这样的情况差不多有一个半月。这一个半月很艰苦。有几件事我印象非常深刻。 刚出发没有多久,大家采化石,采标本,采了不少。我们带的物资,像食品什么的,消耗还不太多,耗牛就驮不动了。因为耗牛体力消耗大,但吃不饱。那个地方是什么状况呢?藏北北部那个地方,藏语叫“羌塘”,意思是北方的空地,完全无人的区域就有30万平方公里以上,环境是最差最差的了。在我们北半球,最暖的季节是6,7,8三个月,可这时羌塘的草都是黄绿色,干瘪瘪的,一点点儿高,还稀稀拉拉的。耗牛走也吃,站也吃,一天到晚吃也吃不饱。我们雇了110多头耗牛。虽然科研人员只有16位,我们分队总数却有30来人,除行政队长外,另有管理员、炊事员、医生,还有一部电台,有两个负责电台的报务员。没有电台不行,要跟外界联络。还有50匹马,每人骑一匹外,仪器要用马驮,不能用耗牛驮。这么多牛又这么多马,就必须得有20来个藏族的民工来管理,这支队伍就大得不得了了。 牛的任务是驮标本、行李、食品、子弹、马料和大小帐篷、炊具等等。这样,耗牛虽不少,但还是不堪重负。 耗牛承受不了重负,我们考察又不能停下,队上便决定,大家的行李放在各自的马上,减轻耗牛的负担。这样人就不能骑马了,只能牵着马走。我们步行了三天,一边牵马,一边考察,考察时就把马的缰绳系在一个钉在地上的长铁钉子上。要走动找化石,就把缰绳系在自己腿上,人走到哪儿,马就跟到哪儿,就不要再回头去牵马了。那三天走下来真是累得不得了。羌塘高原最低的地方也海拔4800多米,走平路都是气喘吁吁的。我们扎过34个营地,那还是选择平坦和有饮水的地方,才安营扎寨。营地平均海拔5030米。在藏北,我们平常脉搏跳动每分钟80多次,稍微一走路就超过100次,这就差不多等于在内地慢慢长跑的心率了。我们每天傍晚到宿营地就再也走不动了,都坐下来,好像再多走一步都不行。 我们这个地层古生物专业,实际上就只有我和西藏地质局的一位同志。我们搞地层的,与研究火成岩、湖泊等不一样,每天一出发就有工作。沉积岩是在地表分布最广的,我们每天都要不停地找化石,只要一两天没有见到化石就慌了,这一段地层是什么,就说不清楚。一般平地上见不到生根的岩石,它们一般在山上和山沟边才露出来。所以我们找化石,测量地层,不是爬山就是钻沟,专业不一样,就很少跟大部队走在一起。出发时队长说好,今天住哪个地方,大家就往那个方向走。他们前面走的人,那么大一个队伍,总会留下一些记号,跟着这些记号走,也不会跟大部队走散。 我们总是最后到宿营地,大多已是傍晚了。 几天以后耗牛缓过来了,又可以骑马了,就好得多了。 我们的耗牛也是很可怜的,它要是驮不动了,后腿没有劲了,就坐在地上,一坐在地上就再也起不来。那几天,耗牛减员,一天一两头。我们的队伍都走过以后,它们就只能喂了狼。它们也是为我们科考做出牺牲了。 困难是太多太多了。有一天碰到特别大的雪,不一会儿冰雹也加进来,越下越大,大风也刮起来,越刮越猛,暴风雪中互相听不见说话的声音。比如我们两个人挨着骑在马上,就这么近说话也听不清。我把当时的情景写在诗里:“邻骑相呼叫,可见不可闻。”就是相邻的两个人互相喊话,能看见对方的嘴巴在动,但听不见说些什么。这场暴风雪整整刮了4个小时。冰雹太大,马都吃不消,都调过头来站着。我看见冰雹砸在马屁股上弹起一尺多高。我们穿的是带帽子的那种鸭绒衣,帽子是软的,冰雹一打在头上就滚下去了。但是雪下到身上就沾上了,风刮着雪从领口钻进去,连内衣都湿了。到下午,暴风雪停了以后,地质所的邓万明,从高帮鞋里倒出来差不多一茶杯水。我们一个一个都冻得像冰棍一样,但是第二天,每人又都活蹦乱跳的,没有一个感冒。可能因为无人区里没有感冒的病毒。 冷起来还有很多怪事呢。比如要上厕所,那才困难呢。要大便,蹲下来,还没有解完呢,就冻得受不了了。所以藏族人为什么穿一个大袍子?他一蹲下来袍子就罩住了。因为外面冷,晚上我们要起夜就用那个空的罐头盒,小便完了就往外一扔。 衡量冷的精确指标是温度。在到达终点昆仑山口那天早晨,最低温度为零下18摄氏度,第二天早晨是零下16.8摄氏度。那时正好是立秋时候,在内地应该是一年中很热的时候。 有一次乘车考察途中,中午停车休息时,我们怎么也找不到水。有一条干河,我it]就在稍微有点潮气的地方挖,挖了1米左右,出来一点泥浆水,我们就用铝的脸盆烧开,每人还只能喝半杯。无人区有很多湖,但绝大多数湖水不能喝,是盐水。如果有泉水,泉边又有白骨的,就可以喝。白骨就是兽骨,那是来饮水的野兽相互之间争斗死了,留下了骨头。兽能喝的水,一般人也能喝。不过,为慎重起见,还是要让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范云崎再测一下,看能不能喝。 我记得很清楚,我们在成都洗了一个澡进藏,半年后考察完了,回到成都才又洗澡的。在拉萨我们当时住的第三招待所,条件也不好,所以我们一个个都半年没有洗澡。我还算讲卫生的,只要有条件,差不多每天都擦澡。不管什么温度的水,浑身都擦擦,过几天再换换衣服。对我来说,洗澡的大事是靠这种办法解决的。 我们穿越藏北无人区的路线与当年斯文·赫定走过的那些地方差不多。他当时在这条线上,只发现了3个可疑化石点。后来别人对他的材料进行了研究,但是没有看到这3个点的研究成果。所以,他找的3个点是不是化石还不一定。如果是化石,也可能太破碎了。我走过这条路线,找到了100多个化石点,编了100多个采记号,发现了2000块化石。可以说基本搞清楚了这篇无人区的地质历史,填补了这块空白。现在已经知道这个地方有什么地层了,比如泥盆、石岩、二叠、三叠、侏罗、第四纪的地层都有,只是更老的地层不敢确认,因为没有化石证明。地层的研究是由粗到细的,可以细到无穷无尽。假定这本地层书100页,你找到它有代表性的30页、40页就很不错了。不可能每一页你都找全。它还有很多页可能缺失,根本没有,也不是每个层都有化石。但是,我们的考察工作毕竟还是粗啊,每天都是从这个点搬到那个点,考察没有几个小时。在一个地点找到了化石,赶快要走。当时那个条件只能这样。如果再去跑一趟,可定还会有新发现。 1977,1978年大家写总结。1979年写得差不多了,又提出来开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我们都是筹备组的,一着手准备工作,又忙得不得了。我又连着去了3次西藏,79年去了一次,1980年又去了两次。因为会后外宾要去考察,要参观哪些地方,什么地方能看到什么东西,我们要编进旅行指南。 青藏研究是我一生的事业 完成1973年到1976年那一期考察,1980年又开过青藏高原科学讨论会议以后,我因为家庭的不幸,没有能参加横断山的那一期考察。到了1987年我才又上了高原,和孙东立、陈挺恩一道,带领年轻队员罗辉、冯伟民,到新疆南部帕米尔、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地区,又从西边向东进人藏北无人区,参加1987年到1989年的昆仑山一喀喇昆仑山地区的考察,以及后来的室内研究。 我的科学经历最主要的就是青藏考察了。那之前只是打打杂,跑东北,跑浙江,又搞石油,都没有做出什么成果来。青藏研究就是我一生的事业。退休后,我现在研究的还是青藏高原的材料。我手边还有一些标本没有研究完。 青藏高原在地质上是非常特别的,国外的科学家同行都很关注这一块地方。这块地方的地质内部结构、变动、板块活动、地质发展历史等等,可以说都是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上天赋予中国科学家这一块地方,跟世界上其他的高原不一样,跟其他的山脉也不一样。我们成立了青藏高原研究会,就是因为青藏高原研究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了。过去外国人零碎做一点,我们后来系统考察和研究,搞清楚了一些问题,到20世纪90年代就比较系统了,研究也更深化了,但是要研究的课题还很多,做不完。从图上看,我们把青藏高原都走到了,但是还是稀稀拉拉的一些点和线,与对内地的研究比起来,还差得很远,研究深度也差得很远。我们现在又有一批新的科研人员了,又成立了青藏高原研究所,有人在继承着这一研究事业。 我共上高原9次,虽然考察很苦,但还是常有一些浪漫情怀。比如登上昆仑山那天,就是到无人区终点的那一天,在喀拉木伦山口,我们12个到达这山口的队员,都有登山队登顶成功那样的感觉,兴致很好。后来得知,那天正好是阴历七月十五日,晚上月亮特别圆,比内地看到的似乎更大、更亮也更近。我在帐篷外面呆了好一会儿,没有想到昆仑山的月夜是这么静谧、亮丽、壮观,平生不曾见过,觉得千难万苦,并不白费,能赶上这么一个晚上,真是三生有幸。突然诗兴大发,后来我整理出来5首诗。 上高原野外考察那些年,我写下不少诗句,想用诗的形式把高原上才见得到的高山奇观,考察中的酸甜苦辣和所见、所闻、所感,尽量记下来,算是副业吧! 文世宣诗选十九首 过唐古拉山口(1966.3) 额汗阑干如串珠,头风恰似咒紧箍。 两日不曾食洗漱,挺胸昂首闯唐古。 首次进藏途中,因客车座位不足,遗下笔者等8人分乘一货车队的最老解放牌卡车随后进藏。车辆故障频频,一车出故障,众车停等,赶早摸黑只日行三四百千米,人员高山反应特别严重。到唐古拉山口前头痛得像要爆炸。抬起头最痛,低下头稍好些。就要过这著名山口了,总不能低着头过去!便强自挺胸昂首端坐。不到一分钟就头汗如雨,滚滚下落,几分钟后就昏迷人睡。什么时候过山口的,山口什么样子,全然不知。 去那曲医院门诊(1966.3) 三病一陪去医院,四人伤病相伴还。 里许胜若百里远,初识高原征程难。 到得那曲,兼卫生员的尹集祥陪高山反应严重的笔者等3人去医院诊治。途中,老尹助工人搬路边石块,不巧砸了自己的脚,4人皆伤病回。 赞高山竹(1966.4) 灌丛上限是细竹,相依相怜度冬枯。 何来三友总为伴,寒到极时一竹孤。 高山植物分带非常清楚。在喜马拉雅南坡,林木最上部为疏林灌丛带。灌丛带最上部为低矮的竹丛。竹为林木中之最耐寒者。此竹细若织毛衣针,高二尺许。因尚未春暖,竿叶色黄,远观似密密茅草,聂拉木县城向下即可见到。 聂拉木巨大萝卜(1967.9) 高寒沃土日照足,便有秋收大莱箙。 头号宝宝开八斤,亲身一见是眼福。 值聂拉木秋收,萝卜(又名莱箙)和土豆大得惊人。巨大萝卜38斤,抱在怀里重过大胖娃娃。 来邦坚营地帐篷内夜餐(1976.6.14) 两只全鸭一个蛋,睡前美美加一餐。 但愿今夜得好梦,明朝放晴力倍添。 连日雹雪频频,今日中午至傍晚就遭袭过6次,幸采获颇丰,甚感欣慰。晚睡前顿觉饥肠蠕动,便在帐篷里独自加餐。美食是动物专家前日从鸟岛上拾回的野鸭蛋,其中两个已孵出胎鸭。此时帐篷外又雪雹大作‘阵阵雹珠猛击篷布。但帐篷内这个舒适的小天地,觉似可与王宫媲美的安乐窝。 嘴唇肿裂痛苦难当(1976.6.19) 苦痛最是唇肿裂,只可低语笑不得。 堪称工程是进餐,一饭一兑付鲜血。 刚从色哇出发不久,因寒风凛冽,缺氧、缺维生素(无蔬菜)等,嘴唇肿裂似开花馒头。服维生素片毫无效果,说话不敢略大张口,一日三餐更是痛苦不堪。每餐后以手心捂唇必印下几道血迹。为食,可谓代价昂贵。 夜岗远思(1976.6) 星斗阑干千山眠,朦胧夜色银帐寒。 唯有独自当此夜,无限相思越关山。 得知无人区并不平安,便每人配枪弹,夜间轮岗值哨。队员日间考察,晚上整理标本和野外记录,无暇想家,只当此深夜独处之际,才有机会扎扎实实地思念远方的亲人。 羌墉徒步考察(1976.6.23) 坐骑助牛负辎重,无奈数日徒步行。 埃到营前即坐地,再挪一步也难撑。 色哇出发后不及半月,所带物资食品消耗尚少,而所采集的标本速增,耗牛不堪重负,日有减员。为继续考察,队里决定行李放在各自马上,以减轻耗牛负担,队员只能步行考察。在羌塘步行考察的艰苦难以言表,但更可怜的是坐地不起、被舍弃的耗牛。后续队员走过它们身边,都不忍看那绝望的眼神,唯有怜谢它们为科学考察而做出的牺牲。人离开后,狼群就会扑向它们。 马威山北遭遇黄昏雪雹(1976.7.3) 风卷雪雹盖地来,日末战事又重开。 管帐难支锅难理,今夕壮士家安在! 刚准备扎营,风卷雪雹再次袭来,一群壮汉几次努力都未能把炊事帐篷支撑起来。这种天气只有在帐篷里才能做饭。征衣湿,冷又喘,没法烧饭没法住,今夕怎安排! 江爱山西北营地夜巡(1976.7.10) 月知明镜悬天边,次第星河浮眼前。 委身此时竟何似?仿若游梦临广寒。 此日为阴历六月十四。凌晨1-3时值岗。营前干河滩地盐碱化后呈白色,朦胧夜色中仿若冰川、银河;圆月已西沉低挂,疏星点点;一顶顶帐篷形似一座座宫殿的大屋顶。笔者背着枪,踏月轻步,觉星河朗月环拥,仿佛置身在天庭的宫群之间。 抵扎各洛山道遇雪雹一日纪实(1976.7.11) 晨起彤云布,不觉出手冷。 飘雪三两片,匆匆起行程。 才及十里许,骤看乌云滚。 雹雪逞狂风,劈头盖脸倾。 不能顶风进,惊马时转身。 飞雹击马臀,反弹盈十寸。 临骑相呼叫,可见不可闻。 雪袭入领口,融水漫内衬。 孤旅任幕虐,差可两时辰。 个个如落水,条条冻冰棍。 雪过无痕迹,依然看早情。 无计扎营盘,找水到黄香。 幸得细泉流,人畜相共饮。 夜哨传新令:积水供明晨。 一日遭遇雪雹,全身里里外外几乎湿透,从高帮皮靴里也倒出一杯水来,可仍然难找到饮水扎营。高原上由冰雪融化补给的河流、泉水,每日近午至下午流量较大,入夜至次日晨流量变小。这细泉到夜里必然更细,所以队长传令,各班夜哨尽用工具积水备用。 行车首日(1976.7.29) 挖车十次只三亭,半是推拉半爬行。 力尽筋疲再震惊,传来唐山大地震。 乘车北上昆仑山口的第二阶段考察,首日很不顺利,行车10时,挖车10次,行程30里,又闻地震消息,个个颓丧、震惊。救车得挖去陷轮之前的软泥沙,在掏空处垫上石块,开足马力,再加上推拉,奋力驶出陷区,故称救陷车为挖车。古时计程单位之一亭为十里。 登昆仑山口(1976.8.10) 昆仑山口旗飘飘,十二勇士意气豪。 泪花飞溅相拥笑,万种艰辛一时消。 登昆仑山口12人:藏族副队长江措、地貌专家李炳元、地热专家张知非、岩石专家邓万明、植物地理专家李渤生、水生物专家陈宜瑜、草场专家张普金、土壤专家李明森、古生物专家文世宣、摄影记者陈和毅、司机陈玉新和张玉生。 昆仑月夜五首(1976.8.10) (一) 一轮明月出昆仑,千里羌塘如昼明。 涟艳冰湖泛碎影,崴嵬雪峰溢清氛。 星河寥落宇空远,峰峦依偎梦昏沉。 仙境天踢谁与共?寂突山间一毡营。 (二) 玉盘辉光静无语,雪岭如梦鼾有声。 三分天下明月夜,今夜二分在昆仑。 (三) 瑶池粼粼环玉山,举手几可抚禅娟。 魂断千里不枉然,身临此境便是仙。 (四) 今夜天宫显珍物,居高近看饱眼福。 凌空飞镜何所似?好大一颗夜明珠! (五) 行行三月绝人迹,疑到天涯星辰稀, 明朝收营返将去,报道此月分外奇。 此日正阴历七月之望,入夜,一轮皓月当空,觉与内地所见者大不相同,她特大、特近、特明,为平生从未有过之视觉。加之雪峰叠嶂,冰湖潋滟,有身临仙境之感。此次突击昆仑山口,12人只带了一顶大帐篷,供炊事又供夜宿。正是此孤独的帐篷,有幸点缀和欣赏此人间仙境。玉盘、蝉娟、飞镜均明月的代称。 昆仑山谷发现化石(1976.8.12) 地层百里面朦胧,心事悠悠愁几重。 忽有惊喜传旷谷,定音只在一锤中。 进入无人区以来,采集到的化石已不下千块,所有地层的时代都有了定论,但这次向北突击昆仑山口途中及在山口附近,费尽心力,化石却颗粒无收。没有化石,这一二百公里地层将如何安置!从山口下撤途中心情异常焦急。个人力量有限便提请大家帮忙。突然,岩石专家邓万明在谷边见到一块很大的石灰岩转石,叫我过去看看。我一看,有希望,一锤敲出新鲜面,似有小东西,放大镜下再看,几个纺锤虫类化石展现眼前,顿时欢声响彻旷谷。 本文曾发表于“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青藏高原科考访谈录》中(湖南教育出版,2010长沙),此次刊出前,作者稍作了增补。 转载按:文中提到的聂拉木甲村剖面我们去年又重新采了样。在野外50天我们洗了两次澡,聂拉木申扎各一次,高原反应冰寒入骨头痛欲裂,野外的狂风、冰雹和暴雪也经历过。但也享受了蓝天白云,绿水碧草,明月雪山。相比前人,我们已经幸福地太多,这次野外晚上都住在县城里,没住过帐篷,吃的也和内地的日常差不多。野外基本上越野车可以到剖面脚下,骑着马匹牦牛考察已经不复见了。
32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们小组的Nature文章今天发了,转发一个相关新闻稿
热度 1 zswim 2011-10-27 12:31
今天的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刊登了香港大學物理系郭新教授和張泳博士有關複雜有機物質在宇宙中廣泛存在的報告。報告提出,複雜有機物質並不一定源自生物,而是可以在太空中自然合成。 郭新和張泳發現一種在宇宙普遍存在的有機物質,當中含有混合芳香族(環狀)和脂肪族(線狀)的成份,其在化學結構上的複雜程度猶如煤和石油。由於煤和石油都是古生物的殘骸,這類有機物質向來被認為只能源於生物。這次的發現表明,複雜的有機物質能夠在無生命的太空中自然合成。 以往的觀測顯示恆星、星際雲和星系光譜中存在着不明紅外線輻射(UIE)。郭新和張泳對這一長期未能解釋的現象進行了研究。二十年來,研究者普遍認為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份子很可能就是這些特徵譜線的載體。PAH是由碳和氫原子組成的簡單有機份子。然而郭新和張泳通過紅外線太空望遠鏡(Infrared Space Observatory)和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的觀測數據發現PAH份子並不能解釋UIE所有的特徵。他們因而建議發射出這些紅外線輻射的物質有極為複雜的化學結構。通過新星爆發的星塵光譜分析,他們發現恆星在數星期的極短時間內製造出這些複雜的有機物質。 研究發現,恆星不僅生產這些有機物質,更將它們抛射出星際空間,這與郭教授過往有關恆星是製造有機物質的份子工廠的說法脗合。對於他們的發現,郭教授指出:「恆星能在幾乎真空的情況下高效地製造出複雜的有機份子,理論上這是不可能的,但根據我們的觀測卻是發生了。 最令人感興趣的是,這些有機星塵在結構上,跟隕石中找到的複雜有機物質相類似。由於隕石是早期太陽系的殘餘物質,這些發現令人聯想到恆星可能曾經播送有機物質到早期太陽系。地球在遠古時曾遭受彗星和小行星的嚴重撞擊,有機星塵有可能因此而被運載至地球。這些從外太空傳來的有機物質,在地球生命的發展中扮演了甚麼角色,仍是一個未知之數。
2231 次阅读|1 个评论
太岁——生命之源
热度 6 sheep021 2011-5-26 12:54
2003年4月,陕西宝鸡发现的8公斤太岁 2002年5月,吉林发现的太岁,用刀割开后,呈现横断面的分层,非常有弹性,摸上去很黏 新疆发现无器官不明水生物 疑是“太岁”(图) 2011年06月09日15:16 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 0 ) 字号: T | T 转播到腾讯微博 2008年一个打渔的老翁在金沙滩海边发现这个没有任何器官的不明水生物后,至今已经从当初的5斤生长到16斤,体重增加11斤左右。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8日电(记者 陶拴科)8日记者从新疆和硕县金沙滩旅游部门获悉,和硕县在金沙滩海岸建设“金沙滩不明水生物馆”,供游人开放。 和硕县旅游部门负责人介绍,自从2008年一个打渔的老翁在金沙滩海边发现这个没有任何器官的不明水生物后,至今已经从当初的5斤生长到16斤,体重增加11斤左右,这个不明水生物主要靠水生活,一旦离开水就会死去。 记者了解到,目前这个不明水生物还没有得到相关专家的确认,当地有经验的人士分析后对比,有可能是“太岁”,旅游部门已将这个“好奇的不明水生物”保护起来,并与博斯腾湖多种“鱼、虾、蟹”共养,建成了“金沙滩不明水生物馆”。 当地民众介绍,该不明生物有可能是“太岁”。记者核查“太岁”资料,发现与这个不明生物有明显相似。 太岁又称肉灵芝,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动物和非菌类的第四种生命形式。细胞结构接近鞭毛动物。进化程度介于藻类(蓝藻)和原生动物之间。俗称的“太岁”是介于原生物与真菌之间的粘细菌,生活于土壤中,生命力极强,是自然界非常稀有的大型粘细菌复合体 一、发现 江西卫视: 太岁闹鱼塘 (视频) 呵护太岁爱护太岁 (视频) 二、探秘 生命是如何诞生的,一直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点。然而,这个源头,可能在《山海经》中已经多次提到。 1992年8月22日,陕西周至县,村民发现一个太岁的,在国内外曾经引起极大的轰动。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将其命名为“特大型罕见粘菌复合体”,认为它既有原生生物的特点,也有真菌的特点,是活的生物体,世界罕见。该“粘菌复合体”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活体标本,是“人类和一切动物的祖先”。  杨教授认为,在自然界中,植物、动物和真菌都有着共同的祖先。它们是由几十亿年前一种原始的鞭毛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这个粘菌复合体,它的细胞结构和原始的鞭毛细胞的结构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这种细胞不含光合色素,按《生命起源及进化谱系图》分析,它的位置应在菌、(藻)类植物和原生动物之间。也就是说处于生命演化的一个岔道口上,左拐就会发展到植物界,右拐就会向动物界发展,原地不动就变成了像蘑菇灵芝一样的真菌类。 中国人一般都知道“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话,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太岁”是何物。“太岁”到底是什么东西?据专家介绍,太岁是一种黏菌,是介于生物和真菌之间的一种原质体生物,既有原生物特点,也有真菌特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肉芝”,并称其为“本经上品”。有专家认为,“太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古生物活体标本,是“人类和一切动物的祖先”。   研究发现,“太岁”生命力极强,具备自身修复能力,体内含有高度抗腐化和提高免疫力的物质。古籍《山海经》称“太岁”为“视肉、聚肉、肉芝”,描述它“食之尽,寻复更生”。   据史料记载,“太岁”是古人假定的一个天体,和岁星(木星)运动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太岁”到了哪个区域,就在相应的方位地下有一块肉状的东西,这就是“太岁”的化身,在这个方位动土就会惊动“太岁”。这就是“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由来。   在中国民间,“太岁”向来被看作是一种神秘莫测的东西,具有能在冥冥之中支配和影响人们命运的力量。古书云:“太岁如君,为众神之首,众煞之主,有如君临天下,不可冒犯”。由于“太岁”位高权重,古人对他都非常敬畏,惟恐触怒了它而于己不利。为避免得罪“太岁”神,在冲犯“太岁”之年必须在新年开春期间拜祭它,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逢凶化吉。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令山东方士徐福到蓬莱三山寻求的长生不老仙药就是“太岁”。 “太岁”之谜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太岁”这种不明物体的报道在许多媒体上出现,媒体报道众说纷纭。对此,本栏目专门进行了一番走访和调查。   2004年4月20日,内蒙古巴音淖尔市临河区农民张永平与妻子在送树苗的路上捡到一个圆乎乎的不明物体,初看像石头,用力压却软乎乎的。夫妇俩将它带回家并洗净后,这个东西变得柔软而透明,摸上去黏滑而有弹性。去年下半年的一天,鸡把这个东西的皮给掏烂   了,可它被重新放到水里后,身上的伤痕竟慢慢地消失了。这一变化使夫妇俩觉得这“怪物”应该是活的。直到有一天,一个外乡人来访,告诉夫妇俩这个东西叫“太岁”。 夫妇俩觉得浸泡“太岁”的水扔掉可惜,决定尝一尝。张永平的妻子喝了几次以后,发现自己一到晚上头就痛的毛病减轻了。张永平家发现所谓“太岁”和泡“太岁”的水能治病的消息,很快就在当地流传,很多媒体都进行不同程度的报道。   2005年7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黄亦存、保藏中心主任周宇光和本栏目的记者一同前往临河对此展开调查。黄亦存、周宇光是中科院微生物所的高级专家,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们,眼前这个不明物体跟生物有很大的差别。经过一年多的浸泡,不明物体已经变得非常柔软,边缘部分已变成透明的黏液。周宇光用手触摸,发现它没有任何生物应该具备的细胞结构和组织结构。从某些特征上看,很像现代工业中用的一种胶体。   经对张永平发现不明物体的地点进行实地勘察,专家了解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曾经进行过石油开采钻探。张永平捡到不明物体的土堆离当年的石油探井井口不过五六米。专家初步认定所谓的“太岁”是一种打井用的化学材料,并取少量的样品带回北京作进一步分析。结果证明,不明物体不是生物,而是石油工业中用的化学物质聚丙酰胺。聚丙酰胺打井时一般用做固井液,溶于水后,可以处于凝胶状态。据了解,当时进行土地开垦时,首先要将表面的沙土用推土机推掉再种庄稼。可能就是在推沙子的过程中,把当初埋在施工现场的打井口遗留物质推了出来。 1992年8月22日,陕西周至县农民吴凤莲和儿子杜战盟到渭河边上打捞因山洪暴发而冲入河中的柴火时,从河中捞起一个不明物体。这个物体是圆的,黄黄的好像牛身上的皮。母子俩以为是块肉,扔在河边没拿。过了三四天,吴凤莲觉得那个肉团可以埋到地里当肥料,就回去拿,发现这个东西在三伏天里既没有烂掉也没有招蚊虫。搬回来洗净以后,把它放到一口大铁锅里,一个星期以后,这东西竟从20多公斤长到了35公斤。吴凤莲认为既然是活肉就应该能吃,割了大约二两煮煮吃了,粘糊糊的,没什么味道。    据吴凤莲回忆,在食用了类似“肉团”的不明物体后的几天时间里,都神清气爽、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而且,三伏天时,放置这个不明物体的屋子里一个蚊子和苍蝇也没有。   吴凤莲家发现宝物的消息没过几天就传遍了村,许多村民都来割肉。有个村民切下来100克重的一块,几天时间就长了一倍,割下肉的地方没过几天便又重新长好。有的人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太岁”,吃了它就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也有人说发现它要遭灾祸。   1992年9月,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受命前往吴凤莲家进行科学调查。从表面上看,这个不明物体和动物的肉脂极其相似。通过对带回样品鉴定,发现 它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并且有呼吸作用,这说明它是活的。   杨兴中的结论是,这种生物叫做原生质生物,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它们是由几十亿年前一种原始的鞭毛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   将这种不明肉团称之为“太岁”的,始见于古籍《山海经》。书中将肉团称为“视肉”,具有“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的特点,也就是说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长。   2004年6月28日,韩城市农民王建修在黄河滩口挖坑蓄水时,发现了一个很像肉团的神秘物体。王建修把这个无名的肉团放进了水缸,数日后,这个神秘的肉团依然鲜活如新。这时,村里开始流传着一个坏消息,说王建修捡来的肉团是传说中的“太岁”之神,惊动了它必将招致害祸。这时,前往韩城旅游的西安市民张安君前去看闻名已久的“太岁”,生活在恐惧中的王建修非常高兴,索性将神秘肉团送给了张安君。张安君将其带回家后,同样放入水缸中精心护养。一年多,不但鲜活如初,而且水几个月不换也清澈透明,没有异味。   陕西省著名中医药专家米家烈曾参与了周至县不明物体的鉴定,于是张安君找到米家烈。在对不明物体进行现场观察后,米家烈给出这样一个说法:肉团就是在我国很多古籍中都有记载的“肉灵芝”。 什么是太岁?   专家说法: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董兆麟:一种活的生物体   董兆麟,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微生物学、微生物遗传学和微生物工程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多年来一直在对太岁进行跟踪研究。董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就他看到的照片以及媒体此前的报道,张永平家的这个不明“怪物”极有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太岁。董教授说:“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可以初步肯定的是,太岁的主要成分是大型粘菌复合体。”   董兆麟教授认为,从他们目前掌握的研究结果看,太岁在三个方面有重大开发价值:由于其体内含有高度抗腐化性物质,在食品添加剂、无公害食品开发、食品防腐剂领域有重大开发价值;太岁的生命力和适应力极强,体内含有提高免疫力的物质,因此在保健品方面也有开发价值;太岁通过吸收有机质和腐殖质可以自身复制,在医药方面尤其是消化系统方面有重大科研价值。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人类和一切动物的祖先”   陕西周至县这个太岁的发现,当年在国内外曾经引起极大的轰动。专家将其命名为“特大型罕见粘菌复合体”,认为它既有原生生物的特点,也有真菌的特点,是活的生物体,世界罕见。 该“粘菌复合体”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活体标本,是“人类和一切动物的祖先”。   杨教授认为,在自然界中,植物、动物和真菌都有着共同的祖先。它 们是由几十亿年前一种原始的鞭毛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这个粘菌复合体,它的细胞结构和原始的鞭毛细胞的结构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这种细胞不含光合色素,按《生命起源及进化谱系图》分析,它的位置应在菌、(藻)类植物和原生动物之间。也就是说处于生命演化的一个岔道口上,左拐就会发展到植物界,右拐就会向动物界发展,原地不动就变成了像蘑菇灵芝一样的真菌类。   杨兴中的结论是,这种生物叫做 原生质生物,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它们是由几十亿年前一种原始的鞭毛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 视肉与太岁 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a7179801008dgf.html 《山海经》的海外南经有如下一段记载:“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爰有熊罢、文虎、豹、离朱、视肉、叩咽、文王皆葬其所。一曰汤山:一曰爰有熊罢、文虎、豹、离朱、鸱久、视肉、交。其范林方三百里。” 从这段记载来看,产在狄山,与虎豹熊罢等动物生命并列的“视肉”,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晋代著名学者郭璞在注释《山海经》时,对“视肉"是这样解释的:“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另外,唐代著名学者虞世南的《北堂抄书》中也有一条关于“土肉”的记载,他的史料转录于《临海异物志》,文中说:“土肉,正黑,大如小儿,臂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大如钗股,堪炙食。” 到了明代,名医李时珍综合了古籍和时人的笔记著述后,对"视肉"作了记录。显然李时珍也受了《山海经》的影响,把"视肉"归于了“兽部”,作为“封”: 时珍曰:按《白泽图》云,木之精名彭侯,状如黑狗,无尾,可烹食。千岁之木有精曰贾,状如豚,食之味如狗。《搜神记》云:吴时敬叔伐大樟树血出,中有物,人面狗身,敬叔云,此名彭侯,乃烹而食之,味如狗也。 时珍曰:按《江邻几杂志》云,徐积于庐州河饮得一小儿,手无指无血,惧而埋之。此《白泽图》所谓封,食之多力者也。《田九成西湖志》云:董表仪撤屋掘土,得一肉块,术士云,太岁也。弃之,亦无害。及《山海经》敦隅之山,及开明南北东南海外并有视肉。郭璞注云:“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食之无尽,寻复生如旧也。”此皆封类可食者,但人不知耳。又海中一种土肉,正黑,长五寸,大如小儿臂,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可炙食。此又虫鱼之肉,类乎封者也。“(主治)食之避邪,令人志壮。” 从上述古籍可知,“视肉”或“太岁”这种奇妙的自然生物,在很早以前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只是由于地域不同它的称呼不尽一致,但记述下来的特点基本相近:第一,看起来像肉;第二,能吃,割下一块还会再长出来;第三,有医疗保健价值,“食之多力”、“食之避邪”。 太岁研究进展 (2007-06-30 09:56:18) 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6f553010009wi.html 什么是太岁? 据中国一些辞书的解释,太岁是古代民间对木星的一个别称,木星它每12年要围绕太阳转一圈,它每一年有一个位置,地下相对应的就有一个太岁出现。民间传说盖房子兴土木的时候门不能正对着它在天上的星位。不然地上的太岁就会动怒。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太岁头上不能动土“的说法。如果按照民间的说法,人们对太岁是十分避讳的,但是为什么又把它与长生不老联系在一起呢? 其实在中国几千年前的古籍《山海经》中就有关于太岁的记载。在〈山海经〉中太岁也被称为 “视肉”、“聚肉”、“肉芝”。你看都带个肉字,说明可以食用。据《山海经》记载,“视肉”最早是作为古代帝王生前喜欢食用的物品出现在古帝陵前的。具有 “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 的特点,也就是说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长,这和陕西周至发现的“不明生物体”似乎一样,具有自生自长的能力。至于吃了以后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说法,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确有记载。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把它叫做肉芝收入“菜”部“芝”类,与我们现在见到的灵芝,并称为“本经上品”。《本草纲目》里还列举了几部以“芝”为主的药方,说明对一些疑难病症有着特殊疗效,其共同的特点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而且由于它具有自生自长的特点,显得更加珍贵.所以历代帝王都千方百计去寻找它,其中据说古代帝王将相寻找肉灵芝的故事,以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找药最为著名。 太岁之说二 太岁一般会在生病时到地表上来晒太阳,但很容易迷失方向一旦全露出地面将不会动。受伤后会再生,如果身体遭受大的伤害如分割等,其中个部分会活下来。健康的太岁如果有人侵犯它,它会伤害人的大脑和心脏。吃它的人不会治病的。一定要放生。找土壤污染少土质疏松的地方放掉。如果放了它,它也会很感激人的。放生时要盖些土再它身上,它才能移动。 据我家一本古书记载,太岁是远古的一种生物,有远古的神秘力量。不应该把它收藏展览,它是有感觉的,它喜欢生活在地下。当土壤不洁净时,或生病时,它会走到地面上来透气晒太阳。希望收藏他的人把它放回野外的土地里,用土轻轻埋上,它自己就会移动到地下的。据说这样做的人会给他带来好运的。 中国真正的太岁 世界生物史上的重大发现: 2004年6月28日,陕西省韩城市农民王建修到黄河大禹庙附近去打渔,由于前几日黄河发大水,他已连续多日都去打渔且收获颇丰。今天,他又来到了前几日打渔的黄河上,看到大水已退去,忽然他看到滩地上露出了一个大约20公分长的一个东西,好奇心驱驶他走近察看:他看到的是一个外表像牛、马皮,触之有弹性,用手敲击感觉里面是空的,一个他根本没有见到过和听说过的奇怪的“大蘑菇”。他和儿子用尽力气,想把“大蘑菇”从泥土中拔出来,由于泥土太深和石块太大根本拔不动,无奈他和儿子只好打道回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我们的祖先黄帝、炎帝、尧帝、舜帝、禹帝都是沿黄河流域而生息。历史上大禹治水的故事,就因大禹斧劈龙门山而得名,称之为“龙门”。后人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在龙门下游,黄河岸边修造了大禹庙。而“宝物”就是在黄河龙门——大禹庙之间的河滩上被发现的。笔者不禁联想到1992年8月在陕西周至渭河(黄河最大的支流)中发现的那个“不明生物体”,两个宝物的发现,从时间上计算正好过了十二年,按照中国的古历法十二年正好是天、地轮回的一个周期。谁也不会想到,二个宝物同样都是被陕西农民在黄河流域所发现的,而且时间上又正好过了一个周天(十二年)。难道这仅仅是一次巧合?还是这里面蕴藏着什么神秘的“天机”吗? 回到家中,王建修越想越奇怪,他今天在黄河滩上看到的东西到底是何物?说它外表象树桩却又有弹性,他反复琢磨觉得这个“大蘑菇”太神奇了,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他和当地村民又谈到此事,大家都感到奇怪但谁都说不清楚他发现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是夜,王建修翻转难眠,害怕“大蘑菇”被别人挖走,于是决定:将“大蘑菇”尽快运回来再说,以探其究竟。第三天一大早,王建修和儿子带上工具约上同村另外一位农民,来到前天发现“大蘑菇”的黄河滩上,远远地他就看到“大蘑菇”安然无恙的埋在那里,心里头悬着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为了弄清楚“大蘑菇”到底是一个啥东西?王建修拿刀在“大蘑菇”上用力划了一个口子,把手伸进去从里边用力扯出一块东西,三人一看都惊呆了:是一团像牛肉一样的东西。是肉它却为什么不流血?三人都说不清楚是什么道理。于是,三人手拿工具刨开围在“大蘑菇”周围的石块和泥土,小心翼翼地把“大蘑菇”挖了出来。为了防止“大蘑菇”象挖“人参”时一样跑掉,王建修将它装进袋子里面,用绳子把口袋扎好,用车将它运回了家中。经现场测量:特大“肉蘑菇”高61.5公分、宽42公分、周长110公分,重量36公斤。王建修及其家人将割下来的那一块肉用锅煮熟吃了,感觉到有一股特殊的蘑菇香味很好吃。特大“肉蘑菇”运回家后,十里八乡的人们听说后都争相前来观看这一“神奇宝物”。韩城电视台、三秦都市报、华商报等媒体纷纷给予相关报道。 “神秘生物体”现被西安市民安君所收藏。2004年8月,当他从媒体上得知有人在黄河中捞出了一个“太岁”后,好奇心驱使地辗转赶到发现者家中,他一见到此物便惊呆了:眼前这个长像异形的“大蘑菇”到底是何物?为何它会自生自长、不腐烂发臭、人又可以食用???。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东西一定是个宝贝,它可能比古代的和氏壁还要珍贵。他当天就和发现者商谈购买事宜。而此时安君心里也非常矛盾,这个“神秘的肉团”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价值几何?生命周期有多长?会不会象其它菌类一样很快死去?为了使这“稀有之物”能够完整的保存下来,安君终于下了决心:冒最大的风险倾其所有购买此物。几经周折安君终于如愿以偿,将“神秘宝物”带回家后秘不示人精心养护。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在得知消息后,专程到西安进行了采访并作了专题报道,福建电视台《发现档案》也制作了6集专题片进行报道 二、视肉、肉芝、太岁”——古代有记载: 这个“神秘肉团”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种生物没有? 笔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浩瀚如海的古代书籍中终于找到了古人对这种“不明生物体”记载和描述的相关线索。 笔者近年阅读了《山海经》、《抱朴子》、《神农经》、《宣室志》、《万物》、《道典》、《博物志》、《史记》、《西京杂记》、《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书籍,发现古籍记载的“视肉、聚肉、肉芝”就是民间传说的“太岁”。 我国早在唐代以前就曾多次发现这种“神秘肉团”,古人不但为它命名,而且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记载,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研究资料和科学依据。在中国几千年的古籍书中,这种“神秘肉团”曾以“视肉、聚肉、肉芝、太岁”的名称出现和记载。《山海经》——海外南经:“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爱有熊、罴、文虎、离朱、视肉”。《山海经》——海外北经:“务隅之山,帝颛葬于阳,九嫔葬于阴,爱有熊、罴、文虎、离朱、鸱久,视肉”。《山海经》——海外东经:“肆丘,爱有遗玉、青马、视肉、杨柳、甘木、甘华、百果所生。”《山海经》——大荒南经:“阿山,舜与叔均之所葬也,爱有文贝、离俞、(丘鸟)久、鹰贾、委维、熊、罴、象、虎、豹、狼、视肉。”此外,《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北经、海内西经,对“视肉”都有记载。“视肉”最早是作为古代帝王生前喜欢食用的物品或祭品出现在古帝陵前的。 “视肉、聚肉、肉芝”最大特点是:看上去就像是一块肉,能自生自长而且不腐烂、不发臭。在自然界中一般只有动物身上才长有肉,动物一般分为食草和食肉类动物。而“视肉、聚肉、肉芝”既不食草也不食肉,但它却实实在在的是一块活着的“肉”,在陕西韩城黄河中发现的“肉芝”和古代文献所记载的“视肉、聚肉、肉芝”一样都具有自生自长的能力,这不但在古人心目中显得十分神奇,就是现代人也感到不可思议,这实在是大自然神奇的造化。《山海经·图赞》云:“聚肉有眼而无胃,与彼马勃,颇相仿佛,奇在不尽,食人溥味。”晋代的郭璞云:“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也,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郝懿行云:“西北荒有遗酒追风脯,其味如獐,食一片复一片,疑既此物也。”这次在陕西、韩城黄河中发现的“神秘肉团”从外观形状上看,就象是一个巨大的蘑菇,从侧面颜色和形体上看,跟马脖子非常相象。完全符合《山海经·图赞》中:“与彼马勃,颇相仿佛”的描述。从史书记载上看,古人所发现的“视肉、聚肉”无论从形状、组织结构、功能特点及其味道,都与陕西、韩城黄河中发现的“肉团”是相似的。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山海经》作为中国神话史书的开山始祖,这说明早在五千年以前“视肉”就被古代帝王做为美味佳肴。由此可以认定:我国对这个神秘“肉团”的命名和认识,可以追溯到尧、舜、禹的时代。在清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山海经》被称之为:“小说之最古者。据研究:所记山水并非虚构,所记矿藏大都可以证实。后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曾引用其中八十多条。”“视肉、聚肉、肉芝”依然真实的存在于今天,上古传说变成了不争的事实。 三、本经上品,太岁源说: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名医李时珍在所著《本草纲目》中把“肉芝”收入“菜”部“芝”类,称其为“本经上品”。他原引晋代著名的药物学家葛洪《抱朴子》里的话,把“芝”分为五种:即石芝、木芝、肉芝、菌芝、草芝。其中的“肉芝”是这样解释的:“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大者十余斤,小者三四斤。”(摘自本草纲目第二十八卷菜部五)经过认真的研究、观察和反复对比,这个在黄河中发现的“肉灵芝”和《本草纲目》中所描述的“肉灵芝”生物特征完全一致。《本草纲目》中说:1、“肉芝状如肉”。从外表观察,它长有一丝一丝的肌肉组织,就是一大块实实在在的肉。2、“附于大石”是说“肉灵芝”是依附着石头生长的。这个“肉灵芝”是在大石块和泥土中被发现,它的外形还明显地遗留有依石头外形生长时而形成的痕迹。3、“头尾具有”。这个“肉灵芝”上部明显地长着“蘑菇”状的头部,它的底部就是所说的尾部能稳定的直立。4、“乃生物也”。这个“肉灵芝”能自生自长,不腐不臭,肯定是一个活着的生物体。它不仅完全符合以上特征,更符合《本草纲目》对“肉灵芝”“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的具体描述。从顶部可以看到整个物体的形状和颜色像红色的珊瑚一样,在用刀割开口子的地方,可以清晰地看到:①两侧厚约5厘米的肌体组织颜色就像肥肉一样;②中间的肌体组织颜色确实如黑漆一般;③它的外观有着紫金一样的色泽;④用手轻拍整体感觉到里面是中空的,而整个肌体和外皮又如坚冰一般结实。以上特征完全符合《本草纲目》对“肉灵芝”的论述。由此可以断定:这个在黄河中所发现的“肉灵芝”毫无疑问就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肉灵芝”,是百药中的上品,也是本世纪所发现的历史上最大最重的天然大型“肉灵芝”,勘称“中华第一芝”。“肉灵芝”的发现和确定在我国中医中药史上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视肉、聚肉、肉芝”最大特点是:看上去就像是一块肉,能自生自长而且不腐烂、不发臭。在自然界中一般只有动物身上才长有肉,动物一般分为食草和食肉类动物。而“视肉、聚肉、肉芝”既不食草也不食肉,但它却实实在在的是一块活着的“肉”,在陕西韩城黄河中发现的“肉芝”和古代文献所记载的“视肉、聚肉、肉芝”一样都具有自生自长的能力,这不但在古人心目中显得十分神奇,就是现代人也感到不可思议,这实在是大自然神奇的造化。《山海经·图赞》云:“聚肉有眼而无胃,与彼马勃,颇相仿佛,奇在不尽,食人溥味。”晋代的郭璞云:“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也,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郝懿行云:“西北荒有遗酒追风脯,其味如獐,食一片复一片,疑既此物也。”这次在陕西、韩城黄河中发现的“神秘肉团”从外观形状上看,就象是一个巨大的蘑菇,从侧面颜色和形体上看,跟马脖子非常相象。完全符合《山海经·图赞》中:“与彼马勃,颇相仿佛”的描述。从史书记载上看,古人所发现的“视肉、聚肉”无论从形状、组织结构、功能特点及其味道,都与陕西、韩城黄河中发现的“肉团”是相似的。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山海经》作为中国神话史书的开山始祖,这说明早在五千年以前“视肉”就被古代帝王做为美味佳肴。由此可以认定:我国对这个神秘“肉团”的命名和认识,可以追溯到尧、舜、禹的时代。在清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山海经》被称之为:“小说之最古者。据研究:所记山水并非虚构,所记矿藏大都可以证实。后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曾引用其中八十多条。”“视肉、聚肉、肉芝”依然真实的存在于今天,上古传说变成了不争的事实。 【大公报记者张杨军西安十四日电】去年,在黄河龙门附近的河滩上,陕西韩城农民王建修捕鱼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大蘑菇」,他和儿子用力去拉,却无法拔动,像是长在地上似的。後经测量:「大蘑菇」高61.5厘米、宽42厘米、周长110厘米,重量36公斤。王建修割下一块肉煮熟吃了,感觉到有一股特殊的蘑菇香味。 神秘生物体的发现吸引了相关专家和学者。西北大学生物研究室主任杨兴中博士认为:这个生物体是在纯自然状态下自然生长出来的一个菌体。杨博士在研究中还发现,盛放「肉灵芝」的大水缸中放有两条金鱼,经过半年多时间金鱼还安然无恙,可以肯定这个肉灵芝是无毒的。 国家级名老中医、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副院长米烈汉教授认为,这个菌体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所描述的生物体相吻合,如果真是「肉灵芝」那就是百药之王、极品中的极品。我国许多古代医学著作对「肉灵芝」这种药物都有记载,对其药效也作了说明,共同的特点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本草纲目拾遗》中还有:「嘉靖中、王鑫尝生以献世宗」的记载。 米烈汉还说,由於「肉灵芝」所含的药物成分是一种具有天然生物活性、易被人体吸收的特殊物质,所以它的滋补和药用价值要大大超过单纯的灵芝草。 专家们认为,「肉灵芝」是一种多醣类物质,在人身体免疫的应用方面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多醣类的物质进入人体後,可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人体便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包括癌症。 对於「肉灵芝」是否真含有一些未能认知的物质和未知价值,杨兴中表示,必须经过严密的科学实验才能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肉灵芝」在生物研究和学术研讨以及其他方面的价值是非常高的. 粘菌复合体之说不可靠 “太岁头上动土”可是件了不得的事儿,然而河北省农科院遗传所研究员王朝江,却在神秘“太岁”身上动起了“刀子”。近日记者获悉,他经过3年实验研究发现,“太岁”并非都是粘菌复合体,并利用其中一个切割成的“太岁”接种块,成功培养出了菌丝。“太岁”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一角. 王朝江统计发现,从1992年至今,全国各地共发现“太岁”18次。“现在拆迁工程增多,但15年才发现了18次,可见在古代,‘太岁’是多么的稀罕!”王朝江感叹说。 物以稀为贵,“太岁”也因此被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又称其为肉灵芝,称其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而唐代文人笔记中则记载了一人因冒犯“太岁”,而遭到报复家破人亡的故事。 王朝江表示,近年来发现的“太岁”都被解释为粘菌复合体,是一种介于菌、藻类植物和原生动物之间的种类。但从全国各地发现的“太岁”来看,他们形态、颜色、发现地点各异,粘菌复合体之说可靠吗? 第一次见到“太岁”后,王朝江将撕下的一小块表皮悄悄带了回来,在显微镜下观察却没有发现细胞结构。“难道这个根本就不是生命体?” 第二次发现“太岁”后,他又将其中的一块带了回来。记者在王朝江的实验室内见到了养在特殊水中的“太岁”,两年多的时间,它已经从小枣大小长到了核桃大小。这块“太岁”呈深褐色,王朝江表示这可能与生长环境中的色素有关。 一般菌种在显微镜下放大400倍左右就可以清楚看到菌丝了,但“太岁”切片在放大1000倍后还是看不到任何组织。如果将其组织放在营养液中培养会有什么结果呢?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王朝江迈出了“太岁”研究难能可贵的一步。 ■突破 “太岁”接种块长出菌丝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朝江再次获得一块“太岁”样本。他经过认真消毒,将其切割成两三毫米的接种块,分别放到30个试管的培养液中。 24小时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个在显微镜下看不到细胞结构的“怪物”,竟然长出了5毫米长的菌丝。这一结果与“粘菌复合体”之说相去甚远。 王朝江将这些接种块拿到显微镜下观察后发现,菜豆形的孢子和一条条菌丝清晰可见。 王朝江表示,他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太岁”是真菌构成的组织体,而非粘菌复合体。“虽然各地发现的类似的东西都叫‘太岁’,只是质感一样,但形态上差距很大。我的研究至少表明这些不明生物体被统称为‘太岁’或是‘粘菌复合体’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太岁’至少包括粘菌复合体和真菌两种。” 王朝江说,他虽然成功培养出了“太岁”菌丝,但距重获“太岁”实体还有很长一段路。 三、专家对"太岁"的不同解读 不是粘菌复合体 对于西北大学“罕见粘菌复合体”这一说法,中科院微生物所形态学专家卯晓岚有不同看法,他称曾多次见过这种神秘的怪物。他通过对生命成分的化学分析证实,它含有大量的水;做蛋白质实验,没有蛋白质反应,也没有核酸反应,说它有生命很勉强;对于在火上烧,能闻到呛鼻的味道,他估计有醛基、醇基或羟基成分。因为粘菌必须具备蛋白质和核酸成分,因此判断“怪肉”不是粘菌复合体。 高等真菌 有关陕西周至发现怪物的连续报道引起有关 科学 家高度重视。南开大学生命科学 学院 白玉华教授经初步研究,出具了一份鉴定证明。鉴定说,经过将“怪物”切片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体内具有菌丝,初步确定为高等真菌。其确实具有生命。 粘细菌 2002年5月,一个重达49公斤的特大“太岁”在吉林被人发现。吉林大学微生物专家解释,它是介于原生物与真菌之间的粘细菌,生活于土壤中,生命力极强,是自然界非常稀有的大型粘细菌复合体。 一种复合菌 1999年,一块重达7公斤的怪肉在北京南城旧宫一个挖电缆线的壕沟中被捡出来,有媒体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中心研究员胡秀清女士。胡女士听了描述后,认为这块怪肉应该就是民间传说的“太岁”,属于一种复合菌。至于吃“太岁”是否可以大补,她本人也是道听途说,无法证实。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257 次阅读|6 个评论
平面的人与立体的人——由立体电影想到的
hillside 2011-5-21 11:51
  我曾写过博文“大写的人与小写的人”,现在想就“人”再发表一点想法。   南京古生物馆最近增加了一个科普项目。一部由多位院士与电影工作者合作,制作了约40分钟的恐龙时代的写实型影片。   由于带学生实习,每年都要去古生物馆,以前播放的是一部国外制作的原始时代的DVD视频,感觉也还不错。但一比之下,视觉冲击高下立现。   前几天曾应邀去南京某高校担任演讲评委并点评,同时在本单位也担任了一次辩论赛评委。演讲是关于“七一”的,效果尚可,因为主旋律本来就比较统一。辩论赛是围绕“人类是否是自然界的保护界”展开的,感觉明显单薄。演讲赛所在学校学生以文科为主,辩论赛学生为理科学生。   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不由想到一对词语:平面的人与大写的人。为简化起见,我只用三维作比喻。我将年龄作为一维(时间维),科学素养作为一维,人文素养作为一维。只有年龄维、科学维,思维近于平面,我称作“平面人”;只有年龄维、人文维,思维近于平面,我也称作“平面人”。   只有三维并存的人,才堪称得上是立体人。此处,我把DVD视频称作拟三维(假三维?),而把立体电影称作真三维(暂忽略立体电影的虚拟性引起的理解上的所谓真实性。)
个人分类: 教育放谈|27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的年龄
热度 2 welcomezp 2011-3-27 11:54
 通过测定陨石和月球岩石的年龄以及其他天文学的证据表明,地球与太阳系的形成大约在46亿年前(彭奕欣、黄诗笺,1997)。最近,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已发现了超过40亿年的岩石证据,说明至少在40亿年以前就可能开始形成大陆岩石了。   (1)前寒武纪(5.7亿年前)   通过对1978-1980年澳洲西部出土的丝状化石的研究,表明大约在35亿年前,地球上便出现了原核生物。最早的原核生物可能是异养生物。在南非的岩石中所发现的化石表明,距今31-34亿年前蓝藻类(蓝细菌)开始形成。蓝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大约在20亿年前,光合作用所释放出来的氧气使大气层中开始含有氧气,这可能会导致许多厌氧生物的灭亡,但甲烷细菌以及它们的近缘种类仍然在无氧的环境中存留至今。由蓝藻和其他原核生物占优势的时代大约历时20亿年。    最早的真核生物的出现大约在距今14-15亿前。真核生物的起源是生物演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因为伴随着真核生物的形成,染色体、减数分裂和有性繁殖开始出现。在前寒武纪(8-6.7亿年前),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中的几个门便形成了,动物与植物开始出现分化。到前寒武纪结束时,腔肠动物、环节动物或节肢动物等几个动物的门开始形成。   (2)古生代   寒武纪(5.7---5.05亿年前):在大约距今5亿9000万年前,类型丰富多样的无脊椎动物的出现标志着寒武纪的开始。在这个时期,以三叶虫为代表的节肢动物门以及腕足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多孔动物门、棘皮动物门的许多纲开始形成。这些门类存留至今,仍然有一些种类生存下来。在距今5.1亿年前的海相沉积中,发现了最早的脊椎动物的遗迹-甲胄鱼外甲的碎片。在寒武纪时,所有动物的门都已经形成了。    奥陶纪 (5.05---4.38亿年前):许多动物的门出现适应辐射,形成了大量的纲和目。例如棘皮动物形成了21个纲,腔肠动物门中珊瑚纲也开始出现了。奥陶纪时期,无颌、无鳍的甲胄鱼大量出现并留下了完整的化石。 志留纪 (距今4.38-4.08亿年前):生物多样性增加,无颌类出现多样化。同时,有颌类中的盾皮鱼开始出现。维管植物(蕨类)和节肢动物(蝎子、多足类)开始侵入陆地。    泥盆纪 (距今4.08-3.60亿年前):珊瑚和三叶虫发生大规模的适应辐射;头足类出现。无颌类和盾皮鱼达到多样性的高峰。泥盆纪被称为"鱼类的时代",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陆续起源并随后发生了适应辐射。与此同时,两栖类、苔藓、维管植物(蕨类、裸子植物)和昆虫起源于这个时期。    石炭纪 (距今3.60-2.86亿年前):陆生孢子植物(蕨类)繁盛并形成大面积的森林,两栖动物的种类多样化,并出现最早的爬行类。昆虫发生适应辐射,一些原始的目(直翅目、蜚蠊目、蜉蝣目、同翅目等大量出现。    (3)中生代    二叠纪 (距今2.86-2.48亿年前):爬行动物出现适应辐射,兽孔类成为占优势的类群;昆虫的各个类群多样化,形成了蜻蜓目、半翅目、脉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类群。菊石大量增殖。    三叠纪 (距今2.48-2.13亿年前):菊石第二次大规模增殖,海洋无脊椎动物的一些类群(如双壳类)的多样性增加。裸子植物开始占优势。爬行类出现适应辐射,形成了龟类、鱼龙、蛇颈龙和初龙类(进一步形成植龙、鳄类和恐龙)。早期哺乳动物出现。大陆开始漂移。    侏罗纪 (距今2.13-1.44亿年前):恐龙多样化,翼龙、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等种类出现。原始鸟类(始祖鸟等)出现。古代哺乳动物、裸子植物占优势。大陆继续漂移。    白垩纪 (距今0.65-1.44亿年前):大多数大陆分隔开来,恐龙继续适应辐射并在本期结束时灭绝。最早的蛇类出现并发生适应辐射。具有现代鸟类特征的黄昏鸟出现。被子植物和哺乳类开始多样化,有袋类与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开始分化。    (4)新生代    第三纪 (距今6500-200万年前):被子植物大规模的多样化,并成为在森林中占优势的组成成分。昆虫发生适应辐射,并形成了大多数的现代科。脊椎动物的许多现代科已经形成。    第四纪 (距今200万年前到现在):冰川反复出现,大型哺乳动物(如剑齿虎、猛犸象、大型的美洲野牛等)绝灭。 我们的祖先出现与第四纪。 (以上根据网络资源搜集整理)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4054 次阅读|4 个评论
历史上的今天 3月21日 世界睡眠日
xupeiyang 2011-3-21 07:40
3月2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80天(闰年第8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85天。这一天多为“春分”, 中国 一个4000多年的古都节日,也是西方12星座中第一个星座开始的日子分(大约是在凌晨1点42)。 世界睡眠日是由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的一项全球性活动,并将其定在每年的3月21日。其重点是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 中国睡眠研究会 自2003年将其正式引入中国。 1955年,我国首次发现三亿年前 古生物化石 1976年,本世纪最漂亮的彗星-- 威斯特彗星 离... 1986年,苏联宇宙飞船和 “和平”号空间站 对... 1990年, 非洲 大陆最后一块殖民地 纳米比亚 宣... 2008年,新疆于田县发生7.3级 地震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20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被子植物的起源
热度 1 syfox 2011-3-7 11:56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鑫博士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士俊博士在刚刚出版的《地质学报》英文版上报道了一种新发现的侏罗纪被子植物化石,并以中科院院士、著名古植物学家李星学的名字作属名,以中华为种名,称之为中华星学花。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鑫在最近出版的英文专著《被子植物的曙光》中指出,围绕被子植物的起源,人们曾先后提出了不少假说,而唯一能够辨别这些学说孰真孰伪的办法,就是找到相应的化石来检验。在这个意义上,近十几年来辽西及周边地区发现的一批早期被子植物大化石,可以说是功莫大焉。 王鑫举例说,中华施氏果的发现把被子植物起源演化研究带入一个新的阶段。长期以来,主流的古植物学家都认为,被子植物的历史不会早于白垩纪。这种观念使得国内外提倡更早被子植物起源的古植物学家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相应的研究也几乎停滞不前。 2007年,王鑫等人首先认识到中华施氏果的被子植物属性。虽然中华施氏果在我国只发现在中侏罗世,但是在德国和波兰却出现在早侏罗世。最近对于德国施氏果标本的重新研究,使人们不仅认识到这个目前最早的被子植物的枝、叶、花、花序、果、果序、种子,而且还认识到了这个植物生殖器官的各个发育阶段。如果没有中华施氏果在辽西的发现,相应的研究成果也就不可能出现。 王鑫又举例说,中华星学花的发现为新被子植物起源理论的提出提供了关键的证据。心皮是被子植物区别于所有裸子植物的最标志性特征。长期以来,植物学界关于被子植物心皮的本质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心皮相当于一个叶片,一种认为心皮相当于一个枝。虽然前一种学说长期以来占据主导优势,但是后一种学说并非完全没有市场,二者之间的争论还在延续。 今年年初在辽西中侏罗世地层发现的中华星学花具有特立中央胎座。按照王鑫最近提出的理论,这一发现表明,传统的心皮应当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相当于一个长胚珠的枝的胎座和相当于一个叶的片状结构。这个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心皮的两元划分,不仅解决两个学派之间的长期争论,而且为寻找心皮在裸子植物中的同源器官提供了有利的线索。 循着这个线索,人们不仅可以找到被子植物的祖先类群,而且为理顺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之间关系提供了必要、坚实的证据。目前为止这种结论已经得到了植物解剖学、形态学、发育基因学和分支分类学的支持。这一重要研究进展中,中华星学花功不可没。 目前为止符合严格定义的早期被子植物大化石在全球范围内仅有8属10种,而中国辽宁西部和周边地区发现的就占了7属9种,分别命名为梁氏朝阳序、辽宁古果、中华古果、十字中华果、始花古果、中华施氏果、迪拉丽花、中华星学花、道虎沟太阳花。这些产自早白垩世到侏罗纪的早期被子植物大化石,为揭示被子植物起源提供了关键性的证据。 被子植物起源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植物学的研究焦点之一,过去古植物学界一直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白垩纪早期。继2007年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BMC进化生物学》上报道了在辽西葫芦岛市三角城子发现的一种被子植物化石——中华施氏果后,最近王鑫和王士俊经过精心研究在这一地点的同一地层中又发现了中华星学花,再一次把被子植物的历史追溯到侏罗纪。 中华星学花保存为炭化的压型化石,因此保存了很多关于该植物的珍贵细节。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该化石是一个由二十几个类似雌蕊的结构共同组成的花序,每一个类似雌蕊的结构长在螺旋着生于花序轴上的苞片的腋部。每一个类似雌蕊的结构由底部近球形的胚珠包容体和顶部的一个花柱组成。胚珠包容体与现代被子植物中的子房相当,内有一个纵立的柱状结构,其上长有螺旋排列的多枚胚珠。两位研究者认为,这样的结构更加近似于某些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区别于裸子植物的一个关键特征就是胚珠包藏在子房内,而这正是中华星学花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很显然,中华星学花对于胚珠的保护程度已经超出任何已知的裸子植物。 中华星学花最令人意外的是具有独立中央胎座。传统的概念中,木兰类中带边缘胎座的对折心皮应该是最原始的,而独立中央胎座则是更为进化的。显然,具有独立中央胎座的中华星学花出现在中侏罗世违反了上述“演化规律”。按照这种“规律”,中华星学花应该是一个“错误”的化石。这种理论和实际的冲突往往预示和催生着新理论的出现。 200708北京 “中华古果”:中国当代当之无愧的世界杰出科学发现 美国著名《科学》杂志 2002 年 5 月发表吉林大学古生物研究中心古植物学家孙革教授和美国佛罗里达自然史博物馆迪撤尔( Dicher )论文,宣布在中国辽西发现“世界上最完整、也是最古老的被子植物”花的化石,这种被称为“中华古果”的水生植物产于 1.45 亿年前中国湖相地层,是迄今最早发现的世界上所有被子(花果)植物的祖先式样。中国学者孙革的科学发现,引起了世界植物学和古植物学领域的极大震动。美国《发现》杂志 2003 年 1 月号公布的 2002 年百大科学新闻中,世界上最早的花 - 被子植物“古果属”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名列其中。 1、 被子植物花最早化石的发现为何引起世界轰动? 为什么被子植物最早的花化石的发现,会引起世界性的轰动呢?人类赖以生存地球上的植物中, 90% 左右都是被子植物,提供人类食物和材料,并维持地球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已经认识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现存被子植物(约 500 科、 14000 属、 26 万种),但对被子植物在地球上的起源和和发展过程的认识却还十分模糊。地质学和化石证据表明,被子植物是在白垩纪早期发生的。但是最早的被子植物是什么样子,来源哪个前祖类群,却一直是个谜。达尔文看到被子植物化石突然在白垩纪中晚期 ( 距今约 1 亿年—— 6500 万年 ) 大量出现,,却找不到它们来源的祖先类群和早期演化的线索,感到非常的困惑,称被子植物的起源问题,是一个“讨厌之谜”。 2、 被子植物花的基本式样 被子植物的完整花(图 1 )有 5 个基本组成部分:花托、花萼和花瓣(统称花被)、雄蕊和雌蕊。花托是必不可少的,再缺少任何其它部分的花都是不完全花。缺少花被的,叫无被花,如 杨 、 柳 等;只有萼片没有花瓣的,叫单被花,如 大麻 、 荞麦 等;花萼和花瓣无区分的,叫同被花,如百合等一些单子叶植物;缺少雄蕊或雌蕊的叫单性花;雌雄蕊同时缺少的叫无性花,如绣球等不育的“边花”等。 图 1 、被子植物完整花 3、 被子植物的祖先和先祖 被子植物的祖先还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祖先来源于不是被子植物的先祖类群。被子植物地球上两大类的种子植物之一。另外一大类种子植物是裸子植物。全世界现生裸子植物只有十几个科,不到 100 属, 800 种左右。裸子植物物种数目尽管很少,却多为地球上主要森林植被的建群种。地质化石记录表明,地球上的裸子植物大约在 3.95 亿年前(泥盆纪晚期)起源,远远早于被子植物起源时间。被子植物大约在白垩纪早期起源( 1.45 亿年左右),是地球上最晚发生的陆地高等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具有种子生殖习性,具有演化上的来源继承关系。被子植物的种子发生在裸子植物所不具有的保护构造 – 果实里面,被认为是来源于裸子植物,但比裸子植物演化水平更为高级的类群。果实保护种子是被子植物独特特征,果实是由被子植物独特的花发育成熟而来的。花也是被子植物具有的独特特征。花到底是什么呢? 4、 被子植物花形态本质的最早解说 - 枝条学说 最早给出花科学定义和认识到花形态学本质的是哲学家、文学家、诗人和自然主义者歌德。歌德从哲学角度认识到,植物有机体是一个枝条和枝条上着生的叶子的整体。根相当于地下的叶子,花相当于变态和聚集的叶子。现代和当代教科书中对花的定义,基本都是来自歌德的定义,认为花是高度变态和压缩的可育枝条体系。歌德的看法含有辩证和唯物的朴素认识,但没有科学的解释。 5、 被子植物花起源的两种主要假说 达尔文提出“生物演化论”的核心内容,是物种之间具有以共同祖先为起始的祖裔延续联系。达尔文作为博物学家,并不能解释被子植物祖先来源问题。达尔文时代,科学界甚至还没有认识到地球上的种子植物有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个大类,统称为有花植物。所谓的白垩纪被子(有花)植物大爆发,令达尔文相当困惑并认为是一个科学的“讨厌之谜”。达尔文后的 150 多年里,世界植物学家们清楚了自然界的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并意识到被子植物来源于裸子植物。植物学家们一直试图解答被子植物起源的“讨厌之谜”,但和达尔文时代有本质的不同,几乎都是探索被子植物来源于裸子植物哪个类群,以及两大类群生殖器官如何演变的问题。 至今关于被子植物花来源的各种理论性学说中,最有代表性和最著名的学说是“假花学说”和“真花学说”。假花学说是德国人恩格勒( Engler )在 20 世纪初提出来的,认为被子植物祖先的花是单性风媒的,一个长着许多单性小花的花序,相当前祖类群裸子植物麻黄、买麻藤类的一个单性孢子叶球。;两性虫媒花是演化出来的高级复杂式样,来自雌雄单性花序的叠加过程;假花学说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裸子植物中比较高等的、基本是木质化的麻黄类。“真花学说”是较“假话学说”稍晚,也是在上个世纪初由美国学者柏氏 (Bessey) 提出来的。真花学说认为认为被子植物祖先的花是两性虫媒的,来源于裸子植物前祖类群中,具有两性孢子叶球式样的灭绝了的裸子植物中的一种“种子蕨”(本纳苏铁)。单性风媒花是演化出来的高级简化式样。真花学说则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类似现生木兰类植物的灌木。所有生物类群都是单元起源的,共同祖先只有一个。因此,被子植物花起源的真假学说是相互不兼容的。 6、 中华古果发现的意义 科学家最重视的是科学证据和事实。 2002 年 5 月,我国学者孙革作为第一作者,与美国佛罗里达自然史博物馆的古植物学家在《 Science 》联合发表论文宣布,在中国辽西发现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完整、也是最古老的被子植物 ( 也称有花植物 ) ”化石。这种产于中国湖相地层 1.45 亿年前的、被称为“中华古果”的水生植物类群很可能就是现今世界上所有花果和谷物的祖先。这种被子植物的形态特征较十分特殊,不是真假花学说提出的木本植物,而是一种小的、细嫩的水生植物,更像是草本植物。古植物学研究中,确认类群起源时间的方法,是以具有该类群特征的最早化石记录作为起源时间。标志类群起源时间的最早的化石记录,可以被后发现的更早的化石记录所刷新,但类群起源时间不能在缺乏化石证据的基础上推测类群的起源时间。中华古果化石标定被子植物起源时间为早白垩纪(距今约 1.45 亿年),被子植物祖先花的式样并不像现生的花,而是一个松散的可育枝条式样。按照歌德提出的形态学理论,植物某个器官的式样,越是接近“典型”或者营养性的枝条式样就越是原始。中华古果花的结构,确实是非常原始的特征。被子植物独有的花托构造还没有形成,花被和营养性的叶子也没有区别。雄蕊和雌蕊比较接近现生的花。被子植物的雄蕊式样和形态,与多数裸子植物的雄蕊相似,说明是早发生的。中华古果的心皮式样,则是裸子植物没有的特征,应该是新发生的,并代表了定义被子植物的最基本特征。中华古果心皮的结构已经比较接近现代式样,说明这种化石植物即使是目前已经知道的最早被子植物,但也是比较特化的一类。可以推测,还应该有心皮没有完全闭合的更原始被子植物心皮式样存在。当然,心皮闭合过程的演化速度可能很快,地质历史中,不一定保留这种过程的化石。但现生被子植物中,确实有心皮未完全闭合的类群,说明它们有和中华古果更早的共同祖先来源。也就是说,中华古果是迄今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但心皮特征表明,它还不是被子植物最早的。同时,按照前面的原则,也不能因为中华古果不是最早的被子植物,就推测被子植物起源时间更早,因为,心皮从未闭合演化到心皮闭合的演化线时间可能非常短暂的。 7、 中华古果形态对被子植物花发生的解释 孙革等发现中华古果的最大贡献就是发现了它们。但是,重大发现者不一定就是最清楚的解释者,他们对中华古果形态学和演化的解释也就并不一定就是最权威的。孙革等中华古果生殖构造的解释,多少受到假花学说的影响,解释的也比较含糊,先是认为每个花轴上的雌性构造代表一个心皮,也就是一枚雌性可育的叶子;但又含糊地称每个雌性单位,也可能是一个枝条的构造。对雄性的解说更含糊,认为每个雄蕊都是一个雄性可育枝条的高度退化结构。但是也矛盾地提到,没有枝条留下的任何痕迹(枝条上叶性器官退化后,一般留有叶子着生过的痕迹)。我们的研究团队(杨永博士、王祺博士)认真学习孙革等论文,仔细考察他们提出的证据后,认为孙革等对中华古果的解释过于牵强,并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根据我们的研究,所有被子植物的花,都是一个单轴两性的构造。也就是有轴和轴上着生各个独立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叶性成分组成的。轴的上部着生具有雌性可育的叶子(心皮)、然后是雄性可育的叶子(雄蕊)、最下部是不育的叶子(花被)。中华古果的“花”也可以分为这样三个功能区域,最上部为雌性功能区,中部为雄性功能区,最下部为无性功能区。这样的解释,实际上是接受了真花学派的思想,认为被子植物祖先的花是两性的。我们的论文投给《SCIENCE》,在那个编辑部呆了8个月后退稿了,他们说世界上还没有谁能够判断哪个解释更合理,甚至连找个讨论这个问题的都有点难度。由此可见一斑,中华古果具有何等震撼的发现力! 可以说,中华古果化石的发现,已经解答了达尔文提出的被子植物来源式样的“讨厌之谜”,因而是具有划时代的科学发现。由于中华古果揭示的花 并不像人们想象的 花 那么绚丽多彩,甚至根本就不像花,因此让很多人失望了。但中华古果化石的风险,却让专业人员无比振奋,对中华古果的理论解释,已经给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研究,带来无比鲜活的生命力。 中华古果的发现在国际学术界可谓“喧嚣一时”,国内却没有多少反响。可见,所谓国内宣传多年“爱科学”,多数时候只是爱科学 这个名词,而不是爱科学的 内容。 谁是最早的花——有关被子植物起源的问题 2010-07-15 10:23 北京自然博物馆 殷学波 植物之美,莫过于花。花是植物中最进化的植物类群——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因为这一点,被子植物又被称为有花植物。由水上陆,从孢子繁殖到种子繁殖,再到形成花吸引昆虫传粉又能把种子幼体(胚珠)包被起来(防止噬咬),分别是植物进化史的三个重大事件。大自然只有进入被子植物时代,出现了真正的花,大地才开始变得绚丽多彩,生机盎然。 100 多年前,当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现在距今 1 亿年左右的白垩纪地层中,突然出现大量的被子植物化石,他非常困惑不解。因为在此前距今 1.4 亿年至 2 亿年的侏罗纪地层里 , 只发现了裸子植物(种子裸露、种子外面没有果实包裹)和蕨类植物(草本,靠孢子繁殖)。这些繁殖器官比较简单的植物是怎样进化到复杂的被子植物的?最早的被子植物到底什么样子,最早的花到底是谁?达尔文做了大量调查,未找到任何线索,因此称之为“讨厌之谜”。 80 年代初期,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发掘出一块植物化石,经研究证实,它是 1.2 亿年前世界上第一朵花的化石。在此之前,科学家们还找到了距今 1.3 亿年的被子植物花粉,但没有花朵的残留物。而在美国加州白垩纪早期地层发现的加州洞核果(类似核桃)一度曾被认为是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 这些年运气开始降临到中国科学家身上。先是在黑龙江鸡西地区发现了距今约 1.3 亿年的被子植物化石,包括一度被认为是全球最早的原位被子植物花粉。当时世界许多科学家认为,中国已经找到了打开达尔文迷宫的钥匙。接着就是在辽宁西部北票地区的一连串重大发现。 在 1998年的《科学》杂志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科学家宣布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花朵,这就是辽宁古果。2002年5月,吉林大学古生物研究中心和美国佛罗里达自然史博物馆的古植物学家们宣布:他们又在辽西发现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完整、也是最古老的被子植物”化石,这种产于中国湖相地层晚侏罗纪1.45亿年前的、被称为“中华古果”的水生植物类群很可能就是现今世界上所有花果和谷物的祖先。此外还有发现“始花古果”的报道。 中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现了世界上的最早的有花植物,还发表在最权威的美国《科学》杂志上。这一发现怎不令世人关注,国人自豪。然而在一片赞誉声中,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质疑,对于普通大众,则更难以相信这就是最早的花。瑞典学者国际古植物学会主席 Friss 对辽宁古果是第一朵花的观点提出质疑,指出古果的整个生殖轴不是一朵花,是一个有单性花簇(次生生殖枝)的类似花序的结构(可不是花序),而用于系统分析的 17 个形态特征中支持古果原始性的三个特征(一级脉序,叶脉二歧分叉,缺花被)是否原始尚成问题。因此古果在被子植物系统中的分类位置需要更多有效形态特征来支持。 辽宁古果的作者根据胚珠(种子)包被于心皮(果皮)这一被子植物最主要的特征来推断被子植物当然是对的。但奇特的二叉分支上稀疏的心皮排列,不明显的雄蕊残迹以及不曾发现的花被让普通人根本无法感觉那原来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花朵。而就中华古果而言,它的形态特征较之它的时代更为令人惊奇。按植物学界传统理论,被子植物是从类似于现生木兰植物的一类灌木演化而来的,然而“中华古果”却是一种小的、细嫩的水生植物,更像是草本植物。 多石连激千层浪,专业人士在奔走相告中国辽西的重大发现的时候,也对最可怀疑的地层年代问题提出了重新评价的要求。这不,最近经过相关部门多位专家对发现辽宁古果的辽宁义县组下部地层年代重新评测,结果认为其地层还不是晚侏罗纪,而只能是早白垩纪,时代一下子推迟了 1 千多万年,回到了并不比加州洞核果早多少的年代。 中国辽宁西部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化石宝库,名曰“热河生物群”,不仅发现了像“三塔中国鸟”、“中华龙鸟”等一系列珍贵的鸟化石和其他门类的大量生物化石。在辽西地质年代里,恐龙等爬行动物已经开始向更高级的鸟类进化,植物界由没有种子或种子没有包被向种子包被的有花植物过渡当然合情合理。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专家也获得了多件疑为被子植物的大化石标本和多种被子植物花粉。然而在有限的化石材料面前,我们似乎还不宜过早地下任何定论,作出世界有花植物均起源于中国或东亚地区的结论更是明显不可靠的。 就算辽宁古果、中华古果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有花植物化石。它们的某些性状也并不一定比现存的某些热带原始被子植物的性状原始。在今天南太平洋的一些岛屿,例如斐济群岛, 德坚勒木 ( Degeneria vitiensis ) 雌蕊的子房还没有愈合完整(即种子还没有被心皮完全包被),雄蕊还保持扁平的叶片状,花药位于叶片体的中央;还有 Amborella 属植物,其雌蕊也是扁平的叶片状。这样说来,他们也应算最早的有花植物,而且还是活化石。还有许多现生木兰目植物,如木兰、五味子等,它们的木本等特征也都比古果原始。 有关被子植物起源的学说众多。“本内苏铁说”认为被子植物的花起源于裸子植物中较早出现的本内苏铁的两性孢子叶球;“种子蕨说” 竟认为起源于最原始的裸子植物类群——种子蕨,几乎和后来的裸子植物并行发展,这实在更难解释达尔文之迷,于是又有人提出“高地说”来搪塞视听,他们说被子植物形成的时间其实并不比裸子植物晚多少,只不过它们出现后长期躲在难以形成化石的高地,只有在恐龙和裸子植物没落以后才下山占据原本属于裸子植物的大片低地并且留下大量化石。而“买麻藤说”认为被子植物的花起源于裸子植物中最晚出现的进化类群“买麻藤”的单性孢子叶球,但也有难以解释的问题,结果使得基于此学说而提出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恩格勒系统”反而逐渐被人们所摒弃。 大地到底何时花开,开在什么地方,最早的花到底什么样子,这的确是十分诱人的问题。所以,寻找最早的花朵,研究被子植物的起源,已成为国际古植物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和热点之一。相信随着新的化石材料和其他证据不断出现,“恐龙时代的花朵”的庐山真面目一定会逐渐显露出来。
个人分类: 传粉|4646 次阅读|1 个评论
谁造成了生物大灭绝?
热度 3 pony1984621 2011-1-26 11:25
谁造成了生物大灭绝? 文/马志飞 前几周全球陆续发生离奇的动物集体死亡事件。碰巧的是, 1 月 14 日,在北京举行的 2010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完成的“中国的乐平统和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也许会有很不多人不解,有关远古时代生物灭绝的研究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在地质学的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思维方法称为“以古论今,论未来”,了解过去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在并预测未来。如果你知道我们现在的地球也正处在新一轮的生物大灭绝时期,你就会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一种危机感了。 地球史上的生物大灭绝 在地球的发展史上,生命从无到有,再到多样化,经历了长达数亿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期里,不单单是生物生生死死的过程,也是无数物种由诞生到灭绝的过程。根据地质学家的考证,我们的地球至少已经发生过五次大的生物灭绝和若干次小型的生物灭绝事件。 第 1 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奥陶纪末期,距今约 4.4 亿年,大约有 85% 的物种惨遭灭绝;第 2 次发生在晚泥盆世早期,距今约 3.75 亿年,灭绝的主要是海洋生物;第 3 次发生在二叠纪末期,距今约 2.5 亿年,约 95% 的海洋生物物种和 75% 的陆地生物物种灭绝,被认为是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生态灾难;第 4 次发生在三叠纪末期,距今约 2.08 亿年,大约 80% 的爬行动物灭绝;第 5 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白垩纪末期,距今约 6500 万年,恐龙时代到此结束。 关于生物灭绝的原因,历来就众说纷纭,最著名的几种观点不外乎:超大规模火山爆发、行星彗星等天体撞击、气候剧烈变化、海平面的涨落、外来物种入侵以及全球性的海洋硫化氢污染事件等。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地球史上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似乎具有明显的周期反复性。科学研究表明确实如此,其平均周期大约为 5900 万年到 6500 万年,也就是说,地球每经历这么多年,就会爆发一次较大的生物灭绝。回顾一下历史,大家就会发现原来离我们最近的上一次生物灭绝事件就发生在 6500 万年前! 很显然,无论哪种原因造成的,都是一种自然现象,并没有人类的参与,因为,人类的出现距今只不过短短的数百万年而已,相对于整个地质历史时期而言,这实在是太短暂了。但是,自从人类出现之后,我们的地球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物的进化与消亡本是自然规律,可是由于人类的影响,这种消亡的速度大大加快了。据估计,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造成的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 100 ~ 1000 倍! 人类导演第 6 次生物大灭绝 在 2006 年,联合国发布的《 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 》中就已经明确指出:我们人类目前正在导演第六次地球生物灭绝事件,这也是自恐龙灭绝之后最大的一次。 世界各国政府在 2002 年曾确定了一项共同目标:“到 2010 年,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各级,大幅降低目前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促进减贫,造福地球所有生物。”遗憾的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 2010 年 5 月 10 日公布的《 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 》(第三版)中做出结论说:这个目标迄今尚未实现。 当前我们的世界面临五大主要压力:环境变化、资源过度开发、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和气候变化,人与自然之间不断加剧的矛盾日益凸显,我们人类的生态足迹超出了地球生物的承载能力,超越幅度大大高于确定 2010 年生物多样性目标时的水平。许多情况都已经表明: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都在持续下降, 美国布朗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地质学家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给我们一个忠告:如果海洋生物物种丧生到一定程度,将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地球上的生命世界其实就是一张大大的食物网,由众多错综复杂的食物链相互交织而成,越来越多的断链必然会导致整张“网”的破裂。有句老话: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失去一个物种,只是在不知不觉中,可是当有一天我们发现灾难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时,再后悔也怕来不及了吧。 事实上,我们已经开始感受到了这种变化。据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 2010 年发布的联合报告介绍,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全世界近 634 个灵长类物种中,有近一半的物种和亚种处于灭绝的边缘。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预计到 21 世纪末,不仅有大量的动植物永远地离开我们,动物和植被类型的地理分布也将发生剧烈变化,其范围将向两极地区推进几百至几千公里。海洋物种将迁向较寒冷的水域,导致热带海洋的多样性降低,这将对渔业、伐木、药材及相关产业都造成影响。 目前,有些科学家正热衷于研究古生物的复活,笔者认为,我们的目光还是应该放在现在和未来,从科研部门的角度来说,应该是想法设法挽救当前濒临灭绝的物种,并从不同的遗传品种中收集种子,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保存在基因库里。作为普通民众,我们的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保护植被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地,其次是节能减排。
个人分类: 科普写作|3812 次阅读|3 个评论
是谁造成了生物大灭绝?
pony1984621 2011-1-6 23:04
资料来源: ScienceDaily (Dec. 31, 2010) 编译:马志飞 2010 年 12 月 29 日 ,发表在《 PLoS ONE 》上的研究成果表明:外来物种入侵能够阻止新物种自然形成的过程,从而造成了生物大灭绝。 《 PLoS ONE 》,是由公共科学图书馆( 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简称 PLoS )出版的科学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成立于 2000 年 10 月,是一家由众多诺贝尔奖得主和慈善机构支持的非赢利性学术组织,旨在推广世界各地的科学和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基于对 3 亿 7 千 8 百万至 3 亿 7 千 5 百万年前地球海洋生物系统崩溃的研究,这项研究得出结论:目前我们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也正在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中挣扎着,最终有可能会有同样的命运。 在地球的历史上,虽然已经经历了五次主要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但晚泥盆世的这一次与众不同。此次灭绝的生物数量并不比自然消亡的物种数量高出多少,但是新出现的物种却少得可怜。我们将晚泥盆世的这次事件称为大灭绝,但实际上这是一次生物多样性危机, 在《 PLoS ONE 》发表该论文的作者、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科学家 Alycia Stigall 说。 这项研究大大加深了我们对物种入侵的理解, 资助这项研究的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地球科学部的项目主管 Lisa Boush 说。它给我们当前的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提供了一个重要观点。 研究表明,生物大灭绝应该归咎于新的物种诞生的典型方式地理割裂在这一地质时期缺失。当一个种群经过一个自然的、长期的事件之后(如一座山或一条河的形成),地理割裂就产生了,然后就会进化成不同的物种。新的物种也能够通过分散而产生,即当一个种群子集迁移到一个新的地方。 从以前的研究出发, Stigall 采用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即分析进化关系树从而研究物种形成是如何发生的。她专注于一种双壳类动物 Leptodesma (Leiopteria), 、两种腕足类动物 Floweria and Schizophoria (Schizophoria) 和一种食肉性甲壳类动物 Archaeostraca 。这些小的贝壳类海洋生物是晚泥盆世海洋中最常见的,在地球历史上,晚泥盆世的海洋还有最广泛的珊瑚礁系统。 这时的海洋盛产大型食肉性鱼类,如邓氏鱼( Dunkleosteus ),还有一些较小的生命形式,如三叶虫( trilobites )和海百合( crinoids )等。此时,森林和陆地生态系统第一次出现,两栖动物开始走向陆地。由于海平面上升,封闭的陆块形成,一些物种开始进入到它们以前没有生活过的地方。 这些外来物种中的最顽强者能够靠多种多样的食物来源存活下来,然后在新的气候条件下成为主导生物,并扫除掉更多本地物种。在这个时候,外来物种太多了,以至于很多新的物种都难以出现。 在泥盆纪,地质记录中的主要物种形成模式都不见了, Stigall 说。这只是在自己的跑道上停止了。 在 Stigal 的研究中,大多数物种都在晚泥盆世失去了多样性,另有一个物种 Floweria 灭绝了。整个海洋生态系统遭受了重大的崩溃,造礁珊瑚虫锐减,而且在之后的 1 亿年的时间里地球上都再也没有出现过珊瑚礁。大型食肉性鱼类、三叶虫、海绵生物和腕足类生物也急剧减少,这时候,在陆地上的生物却有更高的存活率。 这项研究与当前的生物多样性危机有关, Stigall 说,人类的活动已经将大量的外来物种带到了新的生态系统中。 此外,现代的生物灭绝速度超过了古代灭绝事件的速度,这包括 6 千 5 百万年前的恐龙大灭绝。 即使你可以阻止生物栖息地的萎缩减少,但事实上,我们已经移动了这个星球上的所有外来物种,这将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恢复,因为高层次的入侵物种已经大幅度抑制了新物种形成的速率。 Stigall 说。 她还指出,集中力量用来保护新物种,将有助于维护地球的生态系统。对这个过程我们知道得越多, Stigall 说,我们也就会越明白如何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个人分类: 科普翻译|5562 次阅读|7 个评论
30亿年前生物大扩张探秘
gongshiliang 2011-1-1 09:37
30亿年前生物大扩张 【作者:曹淑芬,转引自《新民晚报》2010-12-31-B22版人与自然栏目】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地球生命在30亿年前迅猛发展,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原始生物经过演化,提高了从阳光中获取能量的效率。 这个结论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得出。他们建构了一种基因组化石数学模型,输入现存的1000种关键基因,计算出它们如何从远古时期演化而来。研究发现,整体生命基因在33亿年至28亿年前迅猛发展,现今物种的27%在此期间形成。 生命基因的剧增,大概要归功于一种叫做现代电子传递的生化过程。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命功能,即电子在细胞的膜内运动,这一功能对植物和部分微生物尤其重要,使它们能以光合作用从太阳获得能量,另外还可以呼吸氧气。研究人员把这一重大转变称作太古代扩张。在太古代扩张后5亿年,又出现了所谓的大氧化事件大气层的氧气含量逐渐增加。大氧化事件可能是地球物种最大的更迭时期,不能呼吸氧气的原始生物或微生物纷纷死亡,取而代之的是体型更大、更聪明的需氧生物。 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结果的真正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它们证明生物体共同的DNA记载了远古的事件。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24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巨星陨落——悼念王鸿祯老师
葛肖虹 2010-7-25 22:55
7 月 17 日 6 时我国著名的地质教育家、古生物、大地构造学家,我敬爱的老师王鸿祯院士在北京医大三院病逝,享年 94 岁。噩耗传来,万分悲恸。 王鸿祯 先生是新中国地质教育事业的开拓者、我国地层古生物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奠基人之一,可谓一代大师。 王鸿祯 先生 1939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 1947 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教。历任北京大学秘书长、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武汉地质学院院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国际地科联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 在七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 王鸿祯 先生在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史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历史大地构造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经典性成果,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新中国的地质教育和地质科研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王鸿祯 先生的渊博学识、创新精神、高尚道德和优秀品质赢得了地质界、教育界、科技界的爱戴和崇敬,他的辞世是中国地质学界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又一颗巨星陨落。 王鸿祯 先生的追悼会 7 月 23 日上午在八宝山举行,与会者数百人,绝大多数是他的学生,我和大家一样怀着敬慕和悲恸的心情 向 先生遗体做了最后的告别。 1957 年我大学二年级时王鸿祯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月的地史学课,他的精彩讲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熟悉王鸿祯老师,以后成为忘年之交,还是我毕业后在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任教期间,特别是 90 年代以后。 1985 、 1992 年我晋升副研究员和教授时,王鸿祯老师是地矿部部属高校职称评定委员会的主任,每一次他都对我的论文和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事后我从院系领导处才得知)。 1985 年由王鸿祯老师主编的《中国古地理图集》出版,我迫不及待地买来翻看,一次在他家里,我冒昧地对王老师谈出读后感,我说“全图集,只有您编的大地构造图和说明书是活动论的,其他都是固定论的编图”他笑笑对我说:“你知道这本图集从立项到完稿整整花了十年时间,十年前要求大家用活动论思维是不可能的,但是大家都很用心,编出来已经很不容易”,我一看,编者中的乔秀夫、刘本培、马丽芳都是我老师辈很有水平的学者,他们的编图十分严谨,二十五年过去了,迄今还没有一本图集能超过这本图集的水平。 90 年代我在西北开展研究,每次过京都会去拜访王鸿祯老师,向他汇报我的研究心得,并请他指教,当我提出想在王老师编的大地构造图基础上加以改编,征求他意见时,他很高兴,他说:“我已经老了,我的学生只能按照我的思路去编图,你不同,你有二、三十年中国地质的教学经历,现在正在研究,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研究成果去改编、去补充”老师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当得知我协助马文璞教授共同编写新一轮“区域构造”教材时,他很高兴,在认真审阅我们的编写提纲后,建议我们把教材名称定名为“中国区域构造教程”,并且鼓励我认真编写好教材,他对我说:“国外许多大师,象康迪( Condie, K.C )都是在不断编写、更新大地构造教材的过程中丰富着理论认识的”。就在今年春节我去看他时,他依然关心着我们教材编写的进程 ……. 现在先生走了,学生一定不辜负先生的期望,努力编写好 “中国区域构造教程” ,亚里斯多德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对恩师最好的祭奠是用创新的思维编好这本教材 ,安息吧!老师。 恩师王鸿祯院士千古!
6675 次阅读|13 个评论
南美杀手:恐怖鸟
xbyang 2010-7-14 14:37
  在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之后,一类令人难以置信的史前巨鸟出现了,它们统治了南美洲几千万年。这种鸟就是恐怖鸟,它们不会飞,但是它个头大,奔跑速度快,力量大,爪子锋利,一次就能够吞下一条和狗差不多大小的动物,任何动物见了它都要胆颤心惊。   在6500万年前至250万年前,恐怖鸟舒舒服服地生活在南美大陆,是当时地球上最可怕的动物之一。恐怖鸟天性喜好食肉,厚重有力的脚爪可一下子将猎物置于死地,它们可以一口吞下一只小动物。恐怖鸟在它将猎物尸体饱餐一顿后,还会用强壮的腿部把猎物骨头击碎,吸食碎骨中的骨髓。 当然,恐怖鸟像恐龙一样也有很多种类,体型最小的恐怖鸟体重只有8千克,体型与鹰十分相似;体型最大的种类有3米高,体重为500千克,体型与鸵鸟相似。2003年,一名高中生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了一种巨大的鸟类动物化石,它就是历史上最大的恐怖鸟。最大的恐怖鸟还有一个巨大的鼻子和46厘米长的鸟嘴,那鸟嘴像鹰嘴一样弯曲着。至于它是否使用它长长的鸟嘴来刺穿或击打猎物还不清楚,但可以知道用它那巨大的脑袋击打猎物肯定能杀死它们。 恐怖鸟奔跑速度惊人,甚至现今世界奔跑速度最快的猎豹也跑不过它。在1000万年前,一种体重70千克的恐怖鸟的奔跑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97千米。300万年前,由于北美洲猛兽涌入南美洲,恐怖鸟逐渐走上灭亡之路。
个人分类: 未分类|7480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性在退化返祖?
dilingjun 2009-10-29 00:02
地层古生物学关于古脊椎化石资料的研究证实,地球上灵长类动物的出现大约在5000万年左右,从狐猴属的半猿猴到埃及古猿历经两千多年的演化,大约在1500万年出现了古类人猿即所谓的森林古猿;森林古猿的一支在175-60 万年前发展成南方古猿,在50 万年前,南方古猿发展成最早的人类-猿人。由此可见,地球形成之后,先有兽,后有人,即人兽同祖,在与自然界的竞争过程中,人类自从学会用火,学会制造劳动工具,人与兽才真正的拉开了距离。在千百万年漫长岁月的进化中,在一次又一次大自然残酷的生死抉择中,人类是在不断的去除兽性、野性,不断的提升人性、善性的过程中才成为大自然中万物的主宰。这就是说,人是由兽进化而来是不成问题的。因而,恩格斯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程度上的差异。亚里斯多德也曾说: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之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 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克服自身劣根性的历史。为了不让人性中邪恶的一面即动物性的一面跑出来祸害人类、祸害世界,先贤、圣人们创造出无数关于道德的经伦、学说,让人们去除任何肮脏之心和阴险杂念;让那些仍处在不良状态的灵魂恢复健康,修行养德,洗礼造化;谆谆教导人们要善良、无私,要仁义礼智信;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在历代先哲圣人的思想陶冶下,人类历史上大公无私,道德高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他们为真善美的人性社会增添了一幕幕感天动地的不朽篇章。 人性涵盖了真善美假丑恶等太多的内容。但只有将善良与正义,无私与高尚真诚与博爱融入在社会的模式中,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和谐、更温馨、更太平、更美好。 尽管社会在变迁,观念在更新,然而,激情的年代,纯洁的年代,全国人民学雷锋,干部做焦裕禄;没有混暗丑恶,没有坑蹦拐骗,没有贪污腐败的年代,仍然给人们留下美好的记忆和憧憬。 根据达尔文进化论,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充裕,现代人应该更加文明,更加真善美,更加人性化。但近些年来我们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系列让人愤怒、让人痛恨、让人咬牙切齿、让人食不甘味、睡不安寝的腐败、丑恶、污秽、卑鄙、残酷等现象。似乎魔鬼播撒下的邪恶种子全都生根破土,人性中被压抑了多年的兽性终于释放了出来:人兽错位、人格分裂;自私自利、化公为私;官员缺德、普遍腐败;奢侈淫靡、卖淫嫖娼好人难做、样板难活;英雄难当、伟人遭咒;坑蹦拐骗取代诚实守信,假恶丑取代真善美;挣钱就是硬道理,有奶就是娘,弱肉强食的动物生存法则竟然成了人生的全部意义。物欲泛滥成了国人改革的唯一内在动力。有多少大人物或小人物为了搞钱,不择手段危害他人,危害社会,演绎了多少人性泯灭或丧失人性的现实悲剧或人间惨案;又为了搞钱,有些已经自己完全成为了金钱的奴隶,或者已经只是个徒有人形外表的行尸走肉或生物意义上的动物而已。 相对来讲,人们是有钱了,生活的确好多了。古人曾说仓廪实而知礼节。面对现实,是不是觉得我们的古人太天真善良了。 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有5000年灿烂文明史的民族,面对强敌入侵他们没有选择退缩,面对天灾人祸他们顶天立地。可是面对物质诱惑,却迅速的退化了。站起来不久的国人刚刚竖起的精神、理想和信仰统统置换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利益关系。圣贤们留下来的灿烂文明和传统道德受到严重冲击、挑战。美好的人间本不应是这样,这从生物进化论的意义上是讲不通的。真不知道是人性的退化,还是返祖?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3231 次阅读|3 个评论
正午,我们去侏罗纪
eloa 2009-1-5 16:09
小如 发表于 2008-12-29 20:34 偏要联想之12月28日小姬看片会回顾 讲到球菌,我蹲下去鼓起双腮;讲到杆菌,就做一个跳水准备姿势;讲到弧形菌,几乎扭了腰;讲到螺旋菌,我的两条腿编上了蒜辫子,学生不敢看;讲到有鞭毛的细菌可以移动,我翩翩起舞;讲到细菌分裂,正要把自己扯成两半儿,下课铃响了。 这是王小波在《三十而立》中塑造的王二,一位负责任的生物老师,上得极为卖力的一堂微生物课。我要说,第四期小姬看片会上,我又看见他了。 为什么要有鸵鸟的奔跑片段?他情不自禁夸奖了片中那只富有镜头感的鸵鸟演员,就呼哧呼哧跑起来,真格地,有节律地缩着脑袋,因为鸵鸟和恐龙奔跑时都是同样的优雅。 Sorry,错了,这里是古生物课。时间已经是11年后,主讲人是4年后才将而立的邢立达。 还谁不会用分割线呢? 小姬:本科不是学这个吧? 老邢:第一句就开始揭露我了。 小姬:以前学什么? 老邢:本科修金融。 小姬:为什么要研究恐龙? 老邢:研究生读了恐龙。 小姬:为什么转行业? 老邢:学金融是家长所迫 小姬:怎么想要学恐龙? 老邢:学恐龙是一直的兴趣。 小姬:这些标本是不是过一会儿展示? 老邢:先介绍一下吧。 小姬:能告诉我值多少钱? 老邢:这个是还没有发表的标本。 小姬:真货? 老邢:假的。 小姬:假的你有脸带过来? 老邢:《侏罗纪公园》里有一种小型的恐龙,生有大爪子,跳上去抠啊、抠啊,特别凶的那个。我们最近在甘肃,发现了它的脚印。恰好是两趾着地,另外抬起的大趾,只保留了尾部的小小的圆圆的肉垫。 在很多科学媒体上,会看到很多画的复原图,最初都是来自合理想象和推理。但后来发现的化石,往往可以证明合理的推理。古生物的魅力就在于不断猜想、实现和纠正,这一共性,也是古生物学也成为科学思维一分子的原因。 毕竟古生物学在科学中,还是属于比较边缘的部分,偏重形态描述。比方说,我S后,骨骼分在两个地方,一半受到严重的挤压,一边没有,它们就很可能被古生物学家命名为两个属,成了不同的物种,所以从这点看来,古生物学有时候相当不靠谱。 在现实里,恐龙也是有小有大 小姬:我越来越不理解,为什么要研究这么不靠谱的东西? 老邢:好玩呐!画人不容易,画鬼还不容易嘛? 小姬:还有要留到片子过后讲的东西吗? 老邢:没啦! (小姬拿起另外一块小些的化石) 老邢:这个是比较小的恐龙的脚印。 小姬:为什么这么小? 老邢:这个 小姬:为什么这么小呢?(继续追问) 老邢:因为这恐龙不大!(利落干脆) (全场笑。幕落。影片放映开始。) 分割线真好用啊真好用 表演嘉宾是张玮玮,创作《米店》的张玮玮。小姬介绍他:张玮玮是松鼠的朋友,他的气场跟松鼠会很合。 历史性画面:小姬为张玮玮举话筒 他没有那些歌手惯常的互动伎俩,只是一首首地唱歌。一共唱了4首,没有悬念的《米店》、意外惊喜的《眼望着北方》、据说流氓的《李伯伯》,还有一首节奏轻快的新歌,写给相交10年的兄弟。 一周前,某门户网站做了号称史上最长的张玮玮访谈,访谈里他说:十年了,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淡淡一句,10年的辛酸苦乐尽收其中。看片会现场,唱罢他又说:你终将成为你理想成为的人。 透露点背后的故事吧。回去的路上,和另一位松鼠,前资深科学记者吴欧聊了很多,她说起她认识的那个邢立达:办公室里全是化石,和一张小床。一位学金融的年轻人,闯进另一片遥远的领域,尚没有获得理想的博士学位,却赢得了专业领域内老先生们的一致评价:这孩子不错。 小姬说,张玮玮的声音能带我们去很远的地方。 要去到哪里?这个午后,我们去侏罗纪吧。 化石后来被拿了我们旁边的空桌上,借故在旁逡巡不去,摸来摸去屡次得手。用余秋雨老师的话说:一下子触摸到千万年前的沧桑和厚重,云云。 小姬在海报帖里说:如果小行星没有撞地球,这群XXXXXL号的生物也许就会坐在奇遇咖啡讨论科学,讨论进化的意义进化需要勇气,跟松鼠们一起,在你自己科学DNA改造的道路上大踏步的前进吧! 还好,现在是我们,原子们恰好构成了我们,坐在这间咖啡馆中,看传说的速龙对决怪物甲龙,看著名的暴龙遇上巨大的三角龙,恐龙世界的巅峰之战,在我们面前重演了。 感谢生物力学、电脑图像和特效:利角、液压颌、棒形的尾部,还有剃刀般锋利的爪,吃喝谈笑间,真实的猎物在我们面前被模拟的恐龙撕裂。(严重表扬看片会现场同学,集体展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个现象挺值得玩味:许多意义深远影响广泛的事件或事物,却往往有一个无关主旨、意料之外的源头。比如饭岛爱,这位据称永远活在很多人的硬盘里的另类女神,其实更多人第一次听说她的名字,是因为李宗盛的一曲口水歌《最近比较烦》。 又比如,对于大多数的我们,对恐龙这种古生物的认知,其实是来自一部商业性质的电影,你知道,我在说耳熟能详的《侏罗纪公园》。 台上台下,邢立达都不断强调:侏罗纪太给人误导了。(咔咔,台下帮腔的还有吴欧~) YY:从专业角度看,这部电影是不是该out? 邢立达:即使从半专业角度,这部电影也该out。 比如恐龙的个头大小。在普遍的印象中,恐龙总是庞然大物,可以有十二层楼高的腕龙,相信是很多专业之外的人心目中标准的恐龙模样。在电影中,就是这头大家伙杀了S胖子但事实上,腕龙是一种植食性的恐龙,理论上不会出现这样杀戮的状态。 再比如关于恐龙的复制。自电影《侏罗纪公园》第一部上映以来,已经有报道在恐龙骨中发现DNA并提取出来,但是,直到今天,我们也只发现了极微量的过去特别长的分子链中很短的分子束。 电影中,一种会喷射毒液的小型恐龙双嵴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真正的双嵴龙是相当大型的家伙,体长可达6米。 不只呢。其实,电影中出现的恐龙大部分并不是生活在侏罗纪,他们都是生活在白垩纪末期的恐龙。影片的主人公霸王龙和迅猛龙是在白垩纪繁盛的肉食恐龙,那个长得像犀牛的三角龙也是生活在白垩纪的恐龙。影片中只有那个脖子很长的食草恐龙梁龙才是在侏罗纪出现并繁盛的。 两位小朋友合影:一位伟人说过:科学要从娃娃抓起 看片会后,《侏罗纪公园》在恐龙话题讨论里,是否该告一段落了?就像有人评论王小波的小说:年轻时他用有趣吸引你写作,用智力蛊惑你蔑视,估计过两年会忘掉他。在某些特定的关卡,我们需要一位引路者,然而终有一天,我们或许就要与其作别,继续向前。 现在进入提问时间: (注:以下两枚问题,邢立达本人都赞叹:很好的问题!哎呀吗呀~南方小伙冒出了东北腔) Q:生态学上有所谓趋同进化,就是不同种类的生物在同一生态位生存,由于承受相同的自然选择压力,所以会向同一个方向进化,甚至会长得很像。那么你的飞龙头上有帆鸟也是飞的 为什么头上就没有帆呢? (来自松鼠的朋友栩栩) A:嗯,很好的问题。这都是因为鸟儿有飞羽,飞羽等羽毛能够非常高效的控制飞行。翼龙没有羽毛,只有毛,只有翼膜,翼膜机动性肯定没有飞羽灵活,所以它可能需要发展一些另外的手段来弥补,比如头帆(夸张脊冠的一种)。 Q:经历了这么多年,那些脚印如何保存下来? (来自那位从天津赶来的妈妈) A:我还可以同时回答为什么骨骼化石和足迹化石不会在同一处。 恐龙的足迹在一般情况下是很难保存下来。比如,在干硬的地面上,恐龙走过后只能留下浅浅的印痕,很快便消失了;在过软的地面上,恐龙足迹会很快被周围流动的泥沙埋没;只有在泥沙的温度、粘度、颗粒度都很适当的地面,恐龙足迹才能被保留下来,而且,这些足迹要及时地被外来物所覆盖,这个及时是指足迹比较成型的时候(时间取决于具体的气温、泥土的湿润程度),过早或过晚都不能形成足迹化石。 而骨骼化石和足迹化石的保存条件并不一致,骨骼化石大都需要非常快的被沉积物覆盖,与外界隔绝。 相比之下,足迹化石形成的条件要求更高,因此也更少。 小苗苗:速龙、甲龙、暴龙、三角龙,哪个最厉害? 邢立达:暴龙。 小姬:你就这么简单敷衍他了? 邢立达:你看,他很满意。 啦啦啦,不小心又冒出来的分割线 邢立达在提问前强调:两个问题不能问,一是恐龙灭绝原因,二是恐龙能不能克隆。 宇宙、大脑、弦理论这次是恐龙,看片会再次染指一个充满未知、无法定论的问题。 那,我们能确认的还有什么呢?王小波的黄金年代在11年前。张玮玮长邢立达6岁。侏罗纪比2008年12月28号的小姬看片会早了6500万到21500万年。 啦啦啦,我又在牵强附会,又忍不住自作多情:这化石,这恐龙,这侏罗纪,是否都只是上苍埋下的一处伏笔,只为静静等待,等待一个不同的时代和两个好玩的人,焕发出无数可能,如瓦力和伊娃在太空船外穿梭出的两道光影线,都在今天,这个略带阴霾的午后,从奇遇咖啡馆始发,交织着穿越去侏罗纪,在那里吻合成一则喜谶 再穿越回来,听这咖啡馆里不时爆出会心的笑声和感叹:这些科学家和实验,都好有喜感噢! 新年啦,新年快乐。 邢立达和钱烈宪:据说是失散多年的松鼠兄弟
个人分类: 小姬看片会|215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