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特大地震活跃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日本发生罕见深源八级地震是前兆:地壳均衡进入地球深部
热度 5 杨学祥 2015-6-1 06:09
日本发生罕见深源八级地震是前兆:地壳均衡进入地球深部 杨学祥,杨冬红 科技日报北京 5 月 30 日 电 (记者张盖伦 陈瑜)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30 日 19 时 23 分在日本小笠原群岛地区(北纬 27.9 度,东经 140.5 度)发生 8.0 级地震,震源深度 690 千米 。稍早时日本气象厅发布消息,地震震级为 8.5 级,随后美国地震局修正数据,认为这次地震为 7.8 级。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副所长、研究员张东宁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深源地震以 7 级左右比较多,在如此深的地方发生 8 级大地震比较少见。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5/0531/c1057-27080889.html?t=1433051682379 据新华社 5 月 31 日 消息,日本小笠原群岛 30 日晚发生 8.1 级强烈地震。通过精确测算,日本气象厅 31 日将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从原先宣布的 590 公里 改为 682 公里 。该机构指出,在 1900 年后的全球 8 级以上地震中,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最大。 石桥克彦教授认为:“从整体上来看,受 2011 年日本东部大地震影响,日本列岛变得活跃起来,此次地震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表现。” http://www.caixin.com/2015-05-31/100814921.html 2015 年 5 月 30 日 我们指出,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5 年和 2018 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 2016-2017 年和 2019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 2004-2018 年预测为全球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年: 2015 年 5 月为弱潮汐时期,强烈的地震活动是由厄尔尼诺造成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导致赤道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 40-60 厘米,破坏了地壳原有的重力均衡,引发海洋地壳反向降升 13-20 厘米,导致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频繁的地震火山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2678.html 敏感的历史性事件巧合表明,美国和日本大震在劫难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75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098.html 告急!北冰洋海冰正加速消失 据 2015 年 01 月 19 日 《中国科学报》报道:告急!北冰洋海冰正加速消失。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 2014 年,被称为“地球冰箱”的北极继续以世界其他地区两倍的速度变暖,这一持续了 30 年之久的“北极放大效应”显著改变了北极的生态系统。 为何北极变暖的速度会远超全球其他地区?其对人类生态环境乃至安全、贸易影响几何?如何应对这一气候变化危机?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变暖致冰川融化加剧   此前,美国国家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学会就地球气候变化的现状发表声明称,进入本世纪以来,地球温度升高速度在短期内有所减缓。既然如此,为何北极变暖的速度反而加快呢?   “北极变暖应该和特殊的地质和地理条件有关。地质过程是阶段性的,就好像天然地震一样,有稳定过程(能量聚集),有突变过程,整个地质历史时期也具有周期性。”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梁光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全球变暖存在区域上的差异,高纬度地区的变暖要更强一些。过去几十年间,北极地区以及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地区的变暖速度要比其他地区快。”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林而达告诉记者,全球变暖的速度在最近十几年开始放缓,但北极变暖的速度依旧很快,尤其是夏季冰川融化比较厉害。   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 2011 年 9 月 9 日 ,北冰洋的海冰面积已缩小为 453 万平方公里,接近观测史上最小值 425 万平方公里,远低于上世纪 70 年代的 700 万平方公里。   据美国宇航局与华盛顿大学专家观测,自 2004 年以来,北冰洋海冰每年变薄约 17.8 厘米 ,更厚、更不易融化的“老冰”则急剧减少 42% 。这使得冰和海水之间的缝隙扩大,加速了海冰的脆弱化。研究人员警告说,北冰洋海冰将在 30 年内消失,而不是之前预测的 90 年。 “如果北极的冰全部融化,将使海平面升高 7 米 。”林而达说。 带来全球性挑战   北极变暖、冰川融化,对全球带来的影响极其深远。   “冰川融化可能导致海平面整体上升,处于海平面附近的陆地将会被淹没,海岛也将不复存在。”梁光河表示。   “北极冰川融化的过程很复杂,大量淡水流入大洋里,改变了洋流,影响到环流,甚至是全球气候。”林而达告诉记者,事实上,近几十年各大洲和各海域都已显现出一些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低洼的三角州地区都会受到影响,近年来多地频繁遭遇台风、海啸等灾害,与此不无关联。”林而达认为。 当然,北极变暖带来的影响不仅是在生态、气候层面,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也不容小视。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吴绍洪介绍说,北极冰盖融化后,附近航道将得以打通。而这可能会改变全球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资源环境利用格局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5/0119/c1007-26407885.html 气候变化加剧了地球的不稳定性 我们在《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文章发表在《地球物理学报》 2011 年第 4 期上。 当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积累到一定高度时,地壳均衡使洋壳下降收缩,强烈的挤压导致环太平洋地震带 8.5 级以上强震频发,形成拉马德雷冷位相;当全球变冷两极冰盖增大使海平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地壳均衡使洋壳上升在大洋中脊处扩张,这是强震在 PDO 暖位相较少,甚至不发生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5232.html 根据地质学的地壳均衡理论(单位均衡面上的物质柱体质量相等),大陆冰盖融化,负载减少,大陆地壳要均衡上升;海平面上升,负载增大,海洋地壳要均衡下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 1 万年前有 2000 米 厚的冰盖融化,已经均衡上升了 500 米 ,并将继续上升 200 米 。同样,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 130 米 ,洋壳均衡下降了 43 米 (地壳与水的密度比大约为 3 : 1 )。所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并没有因为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对于没有冰盖的大陆,海平面的实际上升仅 87 米 ,减少了三分之一。洋壳下降挤压下方岩浆流向大陆地壳底部,使沿海大陆均衡上升。由于地球表面是球面,洋壳下降,球面半径缩小,洋壳将插入到大陆地壳之下,使大陆边缘受到挤压和抬升。 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期与温暖期交替,形成地表巨量海水在两极冰盖、大陆冰川和大洋海盆之间往返转移,相应的地壳均衡运动迫使地下软流层发生反向流动,推动地壳运动,达到地壳重力均衡。在地球的球面上,地壳均衡不仅能产生地壳的垂直运动,而且能产生地壳水平运动。 图 1 两极冰盖压裂地球地壳 由图 1 中可以看到,两极生成的巨厚冰盖可以压裂地壳,形成两极地壳下沉和赤道地区的最大张裂;冰盖消失后,形成两极地壳的上升和赤道地区的挤压。相同的圆心角在不同半径的球面所对应的弧长是不同的,由于海水增加,海洋地壳 AB 弧下降到 CD 弧时,圆心角变大,只能发生两种结果: 其一、大洋地壳 AB 弧的多余部分插入大陆地壳之下,形成俯冲消减带,是地震频发的地区,其类型为环太平洋俯冲消减带和地震火山带。 其二、大洋地壳 AB 弧的多余部分象楔一样劈开大陆,推动大陆向两边分离,由 AB 弧扩张到 AE 弧,其类型为大西洋两岸的快速扩张。 其三、反之,当海洋地壳 CD 弧上升到 AB 弧时,由于弧长增大,其增大部分 BE 弧就是海底扩张产生的新洋壳(见图 2 )。 a 大洋海水减少 b 大洋海水增加 1- 新洋壳,计算时因忽略了与陆壳连接部分,因而计算值比实际值小; 2- 旧洋壳,插入大陆壳下或推动大陆分离部分。 图 2 重力均衡造成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据杨学祥, 1988 ;杨冬红,杨学祥, 2011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292.html 特大地震频发是全球变暖对世界的最大威胁 地震数据统计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1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 6 次(国外资料 1900-1924 年 2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发生 1 次(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 11 次( 7 次),在 1978-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发生 0 次( 0 次),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已发生 6 次。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1952 年、 1957 年(国外数据低于 9 级)、 1960 年、 1964 年 4 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 特大地震频发地区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板块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与全球变暖造成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密切相关。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30 日 19 时 23 分在日本小笠原群岛地区(北纬 27.9 度,东经 140.5 度)发生 8.0 级地震,震源深度 690 千米 。稍早时日本气象厅发布消息,地震震级为 8.5 级,随后美国地震局修正数据,认为这次地震为 7.8 级。 日本小笠原群岛 30 日晚发生 8.1 级强烈地震。通过精确测算,日本气象厅 31 日将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从原先宣布的 590 公里 改为 682 公里 。该机构指出,在 1900 年后的全球 8 级以上地震中,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最大。 石桥克彦教授认为:“从整体上来看,受 2011 年日本东部大地震影响,日本列岛变得活跃起来,此次地震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表现。” http://www.caixin.com/2015-05-31/100814921.html 此次日本深源 8 级地震表明,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底地壳均衡已今入 1900 年以来的最大深度,特大地震活动异常强烈,将超过 1952-1964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表 1 全球 1890-2015 年 8.5 级以上地震表(最新)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 1896-06-15 日本三陆 8.6 2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3 1922-11-11 智利 8.5 4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5 1946-04-01 阿拉斯加 8.6 6 1950-08-15 中国西藏 8.7 7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8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9 1960-05-22 智利 9.5 10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11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3 12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1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2 14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5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16 2010-02-27 智利 8.8 17 2011-03-11 日本 9.0 18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19 2015-05-30 日本小笠原群岛海域 8.5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特大地震频发地区有: 阿拉斯加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 1946-04-01 , 1957-03-09 , 1964-03-27 , 1965-02-04 ,时间间隔为 1 年、 7 年、 8 年、 11 年、 18 年和 19 年( 4 次)。 苏门答腊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 2004-12-26 , 2005-03-28 , 2007-09-12 , 2012-04-11 ,时间间隔为 3 个月、 2 年半、 3 年、 4 年半、 7 年( 4 次)。 智利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 1922-11-11 , 1960-05-22 , 2010-02-27 ,时间间隔为 38 年、 50 年( 3 次)。 日本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 1896-06-15 , 2011-03-11 , 2015-05-30 ,时间间隔为 4 年、 11 年、 15 年和 19 年( 3 次)。 中国西部附近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 1950-08-15 , 2015-05-30 ,时间间隔为 65 年( 2 次)。 俄罗斯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 1952-11-04 , 1963-10-13 。时间间隔为 11 年( 2 次)。 冰川融化是特大地震的动力,海平面上升将导致欧亚地震带沿海地区和环太平洋地震带将进入特大地震活跃期。喜马拉雅山脉冰融地区和南北美洲西部山脉冰融地区的特大地震将频繁发生。 空前规模的特大地震爆发时期将带来气候变冷 全球气候变暖,不仅使全球平均温度升高,而且使得高温、干旱、寒潮、暴雪、暴雨等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增加。不仅如此,一个理论可查事实可见的转化机制是:陆地冰川融化和大洋海平面升高会导致地壳均衡的破坏,引发强震和火山活动频发,深海强震将海底冷水翻到表面,降低气温,吸收温室气体,导致冷周期的到来。这就是地震学家郭增建 2002 年提出的“海震降温说”。控制气候变化的地质活动不仅仅是火山活。 2002 年郭增建提出“深海巨震降温说”: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范围内的 Ms 8.5 级和大于 Ms 8.5 级的海震。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海洋及其周边巨震,特别是地震引起的海啸,将海底冷水翻到表面,降温效果是明显的,这可以从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气温的剧烈波动变化中得到验证。 2004 年、 2005 年、 2007 年、苏门答腊三次 Ms 8.5 级以上强震和 2009 年 9 月 30 日 南大洋萨摩亚群岛 Ms 8 级地震海啸,是 2005 年中国 18 年暖冬终结、 2006 年初低温寒流、 2008 年初中国南方罕见冰雪冻灾、 2010 年初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的前兆和成因, 2010 年 2 月 27 日 智利 Ms 8.8 级地震和海啸与 2010 年 12 月欧美暴雪低温和英国三百年来的最强寒流的对应性再次验证了这一结论。 20 世纪 4 场最强的特大地震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沿海地区: 1952 年堪察加地震, 1957 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地震, 1960 年智利地震, 1964 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地震,与 50-70 年代低温期相对应。 21 世纪最强的特大地震发生在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沿海地区: 2004 年印尼苏门答腊和 2011 年日本。 5 月 30 日 日本最深源 8 级地震表明,更多更强的特大地震还将继续发生。 关注特大地震发生后的气候变冷。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2.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4.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8-9. 5. 杨学祥,杨冬红。旱涝周期和海震调温假说的新证据。西北地震学报。 2005 , 27 ( 4 ): 400 , 398 。 相关报道: 日本小笠原群岛地震震源百余年来最深 2015 年 05 月 31 日 22:03 来源于 财新网 日本小笠原群岛 30 日晚发生 8.1 级强烈地震。通过精确测算,日本气象厅 31 日将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从原先宣布的 590 公里改为 682 公里。该机构指出,在 1900 年后的全球 8 级以上地震中,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最大。   据新华社 5 月 31 日 消息,日本小笠原群岛 30 日晚发生 8.1 级强烈地震。通过精确测算,日本气象厅 31 日将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从原先宣布的 590 公里 改为 682 公里 。该机构指出,在 1900 年后的全球 8 级以上地震中,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最大。   日本气象厅介绍说,这次地震发生时,日本全国都有震感,距离震中一千多公里、首都东京所在的关东地区震感尤为强烈。自日本 1885 年有地震科学观测以来,该地震首次使日本全国 47 个都道府县都出现烈度 1 级以上的晃动。地震烈度是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该烈度数值越高,地震破坏性越大。   日本气象厅指出,此次地震是太平洋板块沉降时在其内部深处发生的。由于地震波在板块内部不容易衰减,晃动传到了日本关东等地。   神户大学名誉教授石桥克彦指出,从地质结构看,此次地震的震源位置对于日本列岛来说如同“扇轴”一样,所以日本列岛都出现了晃动。   据日本媒体报道, 2011 年 3 月 11 日 的日本东部大地震是在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交界处发生的,震源深度只有约 24 公里 ,因此海底出现错位,引发巨大海啸。而此次地震在板块内部发生,震源很深,所以海底没有错位,未引起海啸。   石桥克彦教授认为:“从整体上来看,受 2011 年日本东部大地震影响,日本列岛变得活跃起来,此次地震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表现。”(新华社记者 蓝建中) 版面编辑:陈希影 http://www.caixin.com/2015-05-31/100814921.html 日本发生罕见深源八级地震 2015 年 05 月 31 日 00:57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日本发生罕见深源八级地震   科技日报北京 5 月 30 日 电 (记者张盖伦 陈瑜)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30 日 19 时 23 分在日本小笠原群岛地区(北纬 27.9 度,东经 140.5 度)发生 8.0 级地震,震源深度 690 千米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啸预警中心根据此次地震信息判断,本次地震不会引发海啸。   据了解,稍早时日本气象厅发布消息,地震震级为 8.5 级,随后美国地震局修正数据,认为这次地震为 7.8 级。   小笠原群岛是日本在太平洋的一个群岛,位于东京以南 1000 余千米,属东京都小笠原村管辖。群岛由 30 多个小岛组成,人口数千人。   受地震影响,包括距离小笠原群岛 1000 余千米的东京在内,日本关东地区和东北地区多地有明显震感,但截至记者发稿时,东京地铁正常行驶,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报告。据路透社消息,福岛核电站目前一切正常。   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微博称,深度超过 600 千米 的巨大地震十分罕见。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副所长、研究员张东宁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深源地震以 7 级左右比较多,在如此深的地方发生 8 级大地震比较少见。   一般来说,地震一般都发生在地壳中上部。不过,地球浅层板块运动具有循环性,自大洋中脊上升形成的板块水平运动一段时间,在合适的位置会沿俯冲带下沉,表面脆性物质也会随之沉至几百千米深,若俯冲下去的板片发生突然断裂和滑动,就产生深源地震。张东宁说,日本岛弧附近就有这样的俯冲带,该俯冲带一直斜插到我国东北地区下部几百千米深,所以日本岛弧附近,包括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经常会发生深源地震。   地震发生后,我国不少网友发微博说有震感。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微博解释,这也是此次地震的特点之一:震源位于地幔中,地震波传播速度更快,能量衰减减慢,低频成份携带的巨大能量得以传播更远。   有媒体报道说,这是日本今年 5 月以来第 6 次 5 级以上强震。这是否意味着日本进入地震多发期?张东宁说,太平洋板块一直在缓慢移动,如果放到地质尺度来看,这种移动更加微小。“地震能量的积累需要很长时间,个人认为目前还无法得出这个结论。”   按照震源深度,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 60 千米 范围内的浅源地震发震频率高,其中震源深度在 30 千米 以内的占多数,它也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震源深度超过 300 千米 的地震,叫做深源地震。到 2014 年为止,深源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 4% ,一般不会造成灾害。作为一种灾难性的海浪,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 50 千米 以内、震级 6.5 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 来源 : 科技日报 ) ( 责编:魏艳、马丽 )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5/0531/c1057-27080889.html?t=1433051682379 告急!北冰洋海冰正加速消失 彭科峰 2015 年 01 月 19 日 08:44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标题:告急!北冰洋海冰正加速消失 2014 年,被称为“地球冰箱”的北极继续以世界其他地区两倍的速度变暖,这一持续了 30 年之久的“北极放大效应”显著改变了北极的生态系统——   ■本报见习记者 郭爽 记者 彭科峰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 2014 年,被称为“地球冰箱”的北极继续以世界其他地区两倍的速度变暖,这一持续了 30 年之久的“北极放大效应”显著改变了北极的生态系统。   为何北极变暖的速度会远超全球其他地区?其对人类生态环境乃至安全、贸易影响几何?如何应对这一气候变化危机?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变暖致冰川融化加剧   此前,美国国家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学会就地球气候变化的现状发表声明称,进入本世纪以来,地球温度升高速度在短期内有所减缓。既然如此,为何北极变暖的速度反而加快呢?   “北极变暖应该和特殊的地质和地理条件有关。地质过程是阶段性的,就好像天然地震一样,有稳定过程(能量聚集),有突变过程,整个地质历史时期也具有周期性。”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梁光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全球变暖存在区域上的差异,高纬度地区的变暖要更强一些。过去几十年间,北极地区以及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地区的变暖速度要比其他地区快。”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林而达告诉记者,全球变暖的速度在最近十几年开始放缓,但北极变暖的速度依旧很快,尤其是夏季冰川融化比较厉害。   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 2011 年 9 月 9 日 ,北冰洋的海冰面积已缩小为 453 万平方公里,接近观测史上最小值 425 万平方公里,远低于上世纪 70 年代的 700 万平方公里。   据美国宇航局与华盛顿大学专家观测,自 2004 年以来,北冰洋海冰每年变薄约 17.8 厘米 ,更厚、更不易融化的“老冰”则急剧减少 42% 。这使得冰和海水之间的缝隙扩大,加速了海冰的脆弱化。研究人员警告说,北冰洋海冰将在 30 年内消失,而不是之前预测的 90 年。   “如果北极的冰全部融化,将使海平面升高 7 米 。”林而达说。   带来全球性挑战   北极变暖、冰川融化,对全球带来的影响极其深远。   “冰川融化可能导致海平面整体上升,处于海平面附近的陆地将会被淹没,海岛也将不复存在。”梁光河表示。   “北极冰川融化的过程很复杂,大量淡水流入大洋里,改变了洋流,影响到环流,甚至是全球气候。”林而达告诉记者,事实上,近几十年各大洲和各海域都已显现出一些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低洼的三角州地区都会受到影响,近年来多地频繁遭遇台风、海啸等灾害,与此不无关联。”林而达认为。   当然,北极变暖带来的影响不仅是在生态、气候层面,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也不容小视。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吴绍洪介绍说,北极冰盖融化后,附近航道将得以打通。而这可能会改变全球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资源环境利用格局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北极变暖加速,人类活动难辞其咎。 2014 年 11 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发布《综合报告》,确认世界各地都在发生气候变化,而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相比之前的评估报告,该报告更为肯定地指出一项事实,即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其他人为驱动因子已成为自 20 世纪中期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林而达认为,温室气体排放的确导致北极变暖,但事实上,人为的排放和自然的变化两个因素是叠加在一起的。“虽然自然气候变化难以预测,但人为排放可以控制。”   “目前需要做的就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人为造成的气候变暖已经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我们应该尽最大可能控制人类行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将人为因素导致的影响减到最小。”林而达说。   在自然气候变化因素中,海洋是一个重要因素。“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速度仅为人类排放速度的一半,这就是著名的碳丢失问题。那个不为人知的、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的地方就是海洋。”梁光河说,因此当前也亟待加强海洋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   “当然,我们提倡的节能减排都是为了保护全球气候。北极变暖加速也在警示我们,必须把低碳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林而达表示。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5/0119/c1007-26407885.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622 次阅读|7 个评论
新西兰的地震风险:被忽视的地震专家预言
杨学祥 2015-5-21 09:13
新西兰的地震风险:被忽视的地震专家预言 杨学祥,杨冬红 2015 年尼泊尔发生 8.1 级地震,这次地震曾被地震专家多次预言过。 新华社专电 尼泊尔 2015 年 4 月 25 日 遭遇强震,截至 26 日中午,超过 1900 人丧生。一些地震专家预料到尼泊尔会发生这样的灾难性强震,只是,他们无法预测灾难何时降临。 美联社报道,仅仅一周前,国际非政府组织“地震无国界”召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约 50 名地震学家和社会学家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开会,讨论如何让人口密度高、建筑缺乏抗震设计的加德满都更好地为可能发生的大地震做好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5468.html 中国日报网站 2001 年 08 月 24 日 消息:住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居民们也许并不知道,一场毁灭性的大灾难正在向他们逼近。美国《科学》周刊 8 月 24 日 警告说, 喜马拉雅山脉将发生一次、甚至数次特大地震,震级将超过里氏 8 级,而附近 5000 万人的生命将面临无法预测的威胁。 我们在 2011 年 9 月 22 日 指出,喜马拉雅山脉敲响警钟,特大地震随时可能发生。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 。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 1 的地震从中国开始(见相关报道),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89273.html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 2012 年 12 月 18 日 消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地震学家 16 日在报告中称,与 1255 年袭击尼泊尔首都,导致加德满都谷地三分之一的人口丧生,并夺去国王阿巴亚 - 马拉王生命的那场大地震级别一样的地震,有可能会发生在喜马拉雅山脉。 2008 年 5 月 20 日 中国四川汶川 8 级地震发生后,我们在 2008 年 6 月 1 日 指出,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 30 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 8 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 关注冰盖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喜马拉雅山可能会发生大地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3872.html 事实上, 2010 年智利发生 8.8 级地震, 2011 年日本发生 9 级地震, 2012 年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8.6 级地震, 2015 年尼泊尔发生 8.1 级地震, 8 级大震按路线图有序发生,由喜马拉雅山地区开始,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绕了一圈,又回到喜马拉雅山地区。 下一场地震又轮到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新西兰、日本、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和印尼。 由于目前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远远高于 20 世纪 30-40 年代的变暖时期,冰川地壳均衡运动导致的地震将处于百年历史的最高水平,这是气候变暖对人类的最大威胁。 参考消息网 2015 年 5 月 20 日 报道,新西兰也许确有发生史上最强地震的可能性。首次发现的地质学证据显示,当地发生过一次巨大的跨越断层边界的大型逆冲区地震。这证实了新西兰发生里氏 8.9 级地震的最坏可能性。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 5 月 18 日 报道,此前的模型显示,这样一次地震仅在惠灵顿就可能导致逾 3000 人死亡,造成 130 亿澳元(约合 104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2010 年,新西兰发生里氏 7.1 级地震,第二年又发生 6.3 级地震,造成 185 人死亡,仅克赖斯特彻奇一地的重建费用就达到 400 亿澳元。 关注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陆海连接处的特大地震。 关注 2004-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736.html 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056 被忽视的地震专家预言:这次是尼泊尔,下次是新西兰吗? 相关报道: 英刊:证据显示新西兰或发生史上最强 8.9 级地震 2015-05-20 11:46:53  来源 : 参考消息网 ( 北京 ) 参考消息网 5 月 20 日 报道 新西兰也许确有发生史上最强地震的可能性。首次发现的地质学证据显示,当地发生过一次巨大的跨越断层边界的大型逆冲区地震。这证实了新西兰发生里氏 8.9 级地震的最坏可能性。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 5 月 18 日 报道,此前的模型显示,这样一次地震仅在惠灵顿就可能导致逾 3000 人死亡,造成 130 亿澳元(约合 104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2010 年,新西兰发生里氏 7.1 级地震,第二年又发生 6.3 级地震,造成 185 人死亡,仅克赖斯特彻奇一地的重建费用就达到 400 亿澳元。 在新西兰东海岸附近,太平洋板块在所谓的“希库朗伊边缘”与澳大利亚板块相撞并俯冲至澳大利亚板块之下。这个断层被分成三段,而最坏情况的模型显示这三段可能同时破裂,此前这被认为是不大可能出现的情况。 2004 年苏门答腊地震、 2010 年智利地震、 2011 年日本地震等世界上最强的一些地震都发生在这样的俯冲带。俯冲带地震震源深,威力大,可能波及很广的范围,但它们通常只发生在一段断层上。 直到不久前,地质学家甚至不确定地震能否跨越断层段落边界。但后来,这种情况出现在 2007 年所罗门群岛地震和 2011 年日本东北部地震中,而且地质学证据显示,这种情况过去也曾在美国和加拿大西海岸附近的卡斯凯迪亚出现过。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西兰的地震风险,新西兰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的凯特·克拉克和同事们对该国盐沼中的沉积物进行了勘查,并利用放射性碳定年法来确定沉积层的年代。这使他们发现了新西兰所处断层南段在过去 1000 年中曾发生两次破裂的首个直接证据。 那两次地震中较近的一次发生在大约 500 年前,似乎与此前所知的一次中段断层破裂的时间相吻合。这说明它们可能是同时发生的。碳定年法只能确定两次地震之间的间隔时间小于 150 年,但这足以说明它们可能是有关联的。 netease 本文来源:参考消息网 http://news.163.com/15/0520/12/AQ2CK5N700014AEE.html 喜马拉雅山可能会发生大地震:关注地壳均衡运动 已有 2213 次阅读 2012-12-18 11:03 | 个人分类 : 全球变化 | 系统分类 : 论文交流 | 关键词 : 地震 喜马拉雅山 地壳均衡 冰盖融化 海平面上升 推荐到群组 喜马拉雅山可能会发生大地震:关注地壳均衡运动 杨学祥,杨冬红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 12 月 18 日 消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地震学家 16 日在报告中称,与 1255 年袭击尼泊尔首都,导致加德满都谷地三分之一的人口丧生,并夺去国王阿巴亚 - 马拉王生命的那场大地震级别一样的地震,有可能会发生在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次大陆每年以多达 50 毫米的速度靠近亚洲构造板块,尼泊尔、法国和新加坡专家绘制了那条断层线部分区域的河流沉积物地图。在碳定年的帮助下,他们发现一个地方的泥土位移,与由 1255 年 7 月 7 日 级别相同的大地震引起的位移相符。超过 6 个世纪后,这里又发生一次地表断裂事件,这与 1934 年发生的里氏 8.2 级地震有关系 。 近一千年来人类经历了两个显著的气候温暖期,即公元 1000 年左右的中世纪暖期( Medieval Warm Period ,简称 MWP )和今天的 20 世纪暖期。有关这两个暖期的状态、形成过程和形成机制,是目前学术界和公众都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近代暖期增温的幅度是否超过自然背景下的中世纪暖期,中世纪暖期的季节性特点与现在有什么差异,长期以来由于缺少敏感的古气候指标和准确的研究方法,一直是古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古生态学科组旺罗副研究员利用硅藻组合( diatom assemblages )季节性变化特征,研究了东北龙岗火山区二龙湾玛珥湖记录的 1000 年来气候变化过程。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目前的温度并不比中世纪暖期的温度高,中世纪暖期的高温期并不是公元 1000 年左右,而是公元 1200 年左右(图)。二龙湾玛珥湖硅藻记录揭示了我国东北地区中世纪暖期和 20 世纪暖期在季节分配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中世纪暖期的夏季明显比 20 世纪的夏季长,而春季和秋季相对较短。换句话说,中世纪暖期的春季和秋季并不明显,与目前东北春夏秋分明的气候状态有着显著的差异。此外,该湖硅藻记录还揭示气候转暖过程中首先迅速延长的是春秋两季 。 2008 年 5 月 20 日 中国四川汶川 8 级地震发生后,我们在 2008 年 6 月 1 日 指出,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 30 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 8 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 近一千年来人类经历了两个显著的气候温暖期,即公元 1000 年左右的中世纪暖期和今天的 20 世纪暖期。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目前的温度并不比中世纪暖期的温度高,中世纪暖期的高温期并不是公元 1000 年左右,而是公元 1200 年左右(图)。中世纪暖期导致的喜马拉雅山冰盖融化和世界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原有的地壳均衡,形成陆壳上升和洋壳下降的地壳均衡运动,发生了 1255 年 7 月 7 日 袭击尼泊尔首都导致加德满都谷地三分之一人口丧生的大地震。同样,在 20 世纪暖期的喜马拉雅山冰盖融化和世界海平面上升,同样也会导致相同级别的喜马拉雅山大地震的发生。 1934 年发生在这里的里氏 8.2 级地震恰好是 20 世纪 30-40 年代的温暖期。经过 60-70 年代低温后, 80 年代又迅速变暖。 关注冰盖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喜马拉雅山可能会发生大地震。 参考文献 1. 孝文。地震学家称喜马拉雅山可能会发生大地震。 2012 年 12 月 18 日 09:26 新浪科技 微博。 http://tech.sina.com.cn/d/2012-12-18/09267897903.shtml 2. Wang et al. A 1000-yr record of environmentalchange in NE China indicated by diatom assemblages from maar lake Erlongwan.Quaternary Research, 2012, 78: 24-34 3. 地质地球所研究揭示我国东北地区中世纪暖期温度比现代高同时夏季明显更长 . 2012 年 06 月 27 日 18:17 来源:中国科学院。 http://news.hexun.com/2012-06-27/142913875.html 4. 杨学祥,杨冬红 . 下一次大震在哪里: 8 级以上大震趋势分析 . 2008-6-1 10:00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387.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3872.html 喜马拉雅山脉敲响警钟 特大地震随时可能发生: 8 级地震路线图 已有 1851 次阅读 2011-9-22 17:42 |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青藏高原 特大地震活跃期 路线图 推荐到群组 喜马拉雅山脉敲响警钟 特大地震随时可能发生 http://www.sina.com.cn 2001 年 08 月 24 日 15:49 中国日报网站 印度次大陆板块正向亚洲板块下方运动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住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居民们也许并不知道,一场毁灭性的大灾难正在向他们逼近。美国《科学》周刊 8 月 24 日 警告说,喜马拉雅山脉将发生一次、甚至数次特大地震,震级将超过里氏 8 级,而附近 5000 万人的生命将面临无法预测的威胁。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地质学家罗杰·比尔汗和彼得·莫尔纳和印度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的温诺德·古尔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跟踪、研究喜马拉雅山脉的地质运动。通过对地质学现象和历史记录的仔细研究,他们作出了这个惊人的论断。比尔汗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说:“大量的数据告诉我们,一场特大地震已经不远了,当地居民应严肃对待这个警讯,立即采取行动,防震抗震。”   ·灾难将突然而至   印度次大陆和亚洲大陆曾经是两个完全分离的板块,但印度次大陆一直没有停止向亚洲大陆漂移。就在大约 4 千万年以前,这两个板块终于发生碰撞。从那时起,印度就在不停地“研磨”着它的亚洲邻居。尽管板块“研磨”现象十分缓慢,但力量却异常惊人,不仅造就了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还时不时带来破坏性极强的地震。这就是印度次大陆乃至中国和中亚地区地震不断的根源所在。   印度次大陆就像一个天然的巨型推土机,对亚洲板块进行着不间断的“进攻”,它极其缓慢地向喜马拉雅山底部深入。卫星定位系统进行的地层探测结果显示,在过去的 10 年中,印度次大陆板块每年会以 3 毫米 ( 差不多指甲厚度 ) 的速度不断向亚洲大陆挤压。挤压所产生的压力被印度和中国西藏之间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吸收了。当压力积聚到一定水平的时候,这种力量需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释放,而地震就是板块“研磨”产生的压力大释放的一个表现。   如果查看历史纪录,你会发现地震的发生呈现不均匀分布状态,但喜马拉雅山脉这个本应为地震多发区的地方在过去 300 年中竟然没有发生过大地震。比尔汗认为,这个现象只能解释为风暴前的寂静,今年印度古吉拉特邦爆发的强烈地震则是风暴即将抵达的信号——喜马拉雅大祸临头了。但破坏之神会在何时降临,人们无法回答,只知道它会给我们一个突然袭击。   ·生命处于危险之中   地震是人类力量无法阻止的自然灾害,如果喜马拉雅山脉发生特大地震,印度、孟加拉、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包括中国西藏的人民将面临的危险可能是无法想像的。大约 5000 万人生活在地震辐射区,即使是轻微一些的地震也会对 1000 万人造成影响。   今年 1 月 26 日早晨 8 点 46 分,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和巴基斯坦交界处发生里氏 7.9 级的强烈地震。据印度官方统计,这次 50 年来印度的最大地震共造成 2 万多人死亡,财产损失高达 45 亿美元。而喜马拉雅山脉大地震很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就拿印度来讲,那里的人口非常稠密,他们如何度过此次劫难,真的很令人担忧。 目前人们能做的只有积极采取行动,努力将地震可能带来的危害降至最小。调整建筑结构,增加房屋的抗震性;普及抗震知识,让公众拥有危机意识和自救能力。 ( 席雪莲 ) http://tech.sina.com.cn/o/2001-08-24/81863.shtml 下一次大震在哪里: 8 级以上大震趋势分析 2008-6-1 10:00 | 个人分类 : 灾害预测 下一次大震在哪里: 8 级以上大震趋势分析 杨学祥,杨冬红 全球变暖导致山地和两极冰盖溶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山地失去冰盖负载减少,将均衡上升;海洋水面上升增加负载,将均衡下沉。这就是冰川地壳均衡和水均衡运动 。根据山东防震减灾信息网的资料,自 2004 年到 2007 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4 次 8 级以上地震,中国和日本各 2 次,其他地区 2 次(见表 1 )。 表 1 2001-2008 年 8 级以上地震数据 发震时刻 纬度 经度 震级( Ms ) 震中位置 2001-11-14 17:26:00 36.2 ° 090.9 ° 8.1 新疆青海交界 2003-09-26 03:50:00 42.2 ° 144.1 ° 8.0 日本北海道地区 2004-12-26 08:58:00 3.9 ° 95.9 ° 8.7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 2005-03-29 00:09:00 2.2 ° 97.0 ° 8.5 苏门答腊北部 2005-06-14 06:44:00 -19.9 ° -69.2 ° 8.1 智利北部 2006-04-21 07:25:00 61.0 ° 167.2 ° 8.0 堪察加半岛东北地区 2006-11-15 19:14:00 46.6 ° 153.3 ° 8.0 千岛群岛 2007-09-12 19:10:00 -4.4 ° 101.5 ° 8.5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 2007-09-13 07:49:00 -2.5 ° 100.9 ° 8.3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 2008-05-12 14:28:00 31.0 ° 103.4 ° 8.0 四川汶川县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 。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 1 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 30 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 8 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参考文献 1 . 杨学祥 . 地壳形变与海平面变化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1994, 14(4):29-37. 2 . 杨学祥 . 地壳均衡与海平面变化 . 地球科学进展 . 1992,7(5): 22-29. 3 . 杨学祥。对全球海面变化均衡模式的改进。地质科学。 1992 ,( 4 ): 204-408 4 . 杨学祥 . 汶川地震中的地壳均衡运动 . 发表于 2008-6-1 7:41:17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77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8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8927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近一个月台湾地震频发:关注台湾大震的可能性
热度 4 杨学祥 2015-5-12 13:27
最近一个月台湾地震频发:关注台湾大震的可能性 自 4 月 12 日 以来,台湾发生 4 级以上地震 11 次。 2015-2018 年是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 相关博客: 台湾一周内或再发 6 级以上地震:关注台湾大震的可能性 已有 365 次阅读 2015-4-21 12:40 |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日本地震 台湾地震 大震活跃期 统计规律 推荐到群组 经专家研究,百年来只要日本发生大地震, 5 年内台湾一定跟着发生大地震。 921 地震之前 4 年半,日本发生阪神大地震。日本 311 地震已过 4 年,今年或明年可能会发生大地震。 http://news.ifeng.com/taiwan/1/detail_2014_03/02/34338379_0.shtml 我们在 2007 年发文指出,统计规律表明, 2004-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发生。 2010 年 2 月 14 日 智利 8.8 级地震、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 2012 年 4 月 11 日 苏门答腊 8.6 地震证实了这一预测, 2014-2018 年特大地震将继续发生。 2004-2012 年全球共发生 8.5 级以上地震 6 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4071.html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杨冬红 , 杨德彬 , 杨学祥 .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 . 地球物理学报 , 2011, 54(4): 926-934. 杨冬红 , 杨学祥 , 刘财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6, 21(3): 1023-1027. 郭增建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2,24(3): 287. 郭增建 , 郭安宁 , 周可兴 . 地球物理灾害链 . 西安地图出版社 , 2007. 111-114,146-158.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5,27(1): 96. 杨学祥,杨冬红。旱涝周期和海震调温假说的新证据。西北地震学报。 2005 , 27 ( 4 ): 400 , 398 。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杨学祥,杨冬红。“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的全球飓风等灾害。海洋预报。 2006 , 23 ( 3 ): 30-35 杨学祥。地壳均衡与水平运动 。世界地质。 1988 , 7 ( 1 ): 43-48 杨学祥。对全球海面变化均衡模式的改进 。地质科学。 1992 ,( 4 ): 204-408 杨学祥 , 陈殿友 . 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 ,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徐道一 , 孙文鹏 . 歹字型构造体系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 地质力学学报 , 2011, 17(1): 64-73. 傅承义 . 地球十讲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76: 55-5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657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553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585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7650.html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4.3 2015-05-12 07:43:15 24.0 121.5 8 台湾花莲县 4.5 2015-05-1202:25:50 39.5 89.5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 4.1 2015-05-11 16:53:57 24.5 120.4 10 台湾台中县附近海域 5.0 2015-05-11 16:38:20 24.5 120.6 10 台湾苗栗县附近海域 3.2 2015-05-0823:43:32 46.1 90.8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青河县 3.1 2015-05-0815:47:53 27.7 85.9 4 尼泊尔 4.1 2015-05-0808:32:24 27.2 85.4 7 尼泊尔 7.1 2015-05-0715:10:22 -7.3 154.5 20 巴布亚新几内亚 3.2 2015-05-0713:09:57 36.8 77.0 9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 4.0 2015-05-0700:10:54 41.2 84.5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 3.1 2015-05-0623:13:23 27.6 85.5 7 尼泊尔 3.0 2015-05-0620:35:32 28.7 86.5 7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 7.2 2015-05-0509:44:04 -5.5 151.9 30 新不列颠地区 3.8 2015-05-0409:15:08 28.1 85.3 6 尼泊尔 4.4 2015-05-03 21:09:07 24.1 122.4 7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3.5 2015-05-0319:35:16 27.9 85.1 5 尼泊尔 4.0 2015-05-0313:43:11 35.4 87.7 7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双湖县 3.1 2015-05-0305:44:11 27.7 85.9 7 尼泊尔 4.1 2015-05-0213:47:01 39.6 73.9 7 吉尔吉斯斯坦 3.6 2015-05-0213:35:48 28.2 84.7 7 尼泊尔 3.2 2015-05-0210:28:18 42.0 84.8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 4.0 2015-05-0122:44:56 37.5 92.7 9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 3.6 2015-05-0120:54:43 24.5 120.6 6 台湾台中县附近海域 3.1 2015-05-0118:13:58 28.1 103.5 10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 6.8 2015-05-0116:06:05 -5.2 151.8 50 新不列颠地区 6.7 2015-04-3018:45:06 -5.4 151.8 60 新不列颠地区 3.3 2015-04-3017:00:19 28.5 96.3 7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察隅县 3.1 2015-04-3013:45:58 28.1 104.8 15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 3.9 2015-04-3008:37:14 28.0 84.8 8 尼泊尔 3.9 2015-04-3006:10:52 28.5 87.3 8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定日县 2.8 2015-04-3003:58:35 35.2 104.0 6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 3.8 2015-04-3001:16:14 28.1 84.4 8 尼泊尔 3.6 2015-04-2919:27:48 28.0 85.5 6 尼泊尔 3.1 2015-04-2913:39:31 36.0 78.3 9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 3.2 2015-04-2903:34:59 27.3 85.7 7 尼泊尔 6.2 2015-04-2900:39:38 -20.9 -178.6 580 斐济群岛地区 2.9 2015-04-2812:08:16 33.8 104.2 7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 3.3 2015-04-2809:12:53 39.5 74.8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 3.7 2015-04-2807:20:30 28.0 85.4 7 尼泊尔 3.7 2015-04-2805:17:53 31.5 88.0 9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申扎县 2.9 2015-04-2804:29:39 25.0 97.8 8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 4.9 2015-04-2720:35:54 27.0 88.3 8 印度 2.9 2015-04-2716:39:06 35.3 105.2 20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 5.2 2015-04-2700:26:05 27.8 85.8 8 尼泊尔 3.1 2015-04-2619:49:48 41.0 93.7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哈密市 3.3 2015-04-2616:41:06 28.6 86.1 8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 7.1 2015-04-2615:09:08 27.8 85.9 10 尼泊尔 3.6 2015-04-2611:21:35 27.4 85.5 7 尼泊尔 5.0 2015-04-2607:16:14 27.8 85.0 10 尼泊尔 5.3 2015-04-26 04:01:35 24.0 122.5 8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5.3 2015-04-2601:42:53 28.2 85.9 10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 3.0 2015-04-2523:15:50 34.1 96.9 5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 4.4 2015-04-2520:44:06 27.6 84.5 8 尼泊尔 5.9 2015-04-2517:17:05 28.4 87.3 20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定日县 3.6 2015-04-2516:05:39 28.5 85.4 8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吉隆县 7.0 2015-04-2514:45:23 28.3 84.8 30 尼泊尔 3.1 2015-04-2514:23:44 28.7 106.8 10 重庆市綦江区 8.1 2015-04-2514:11:26 28.2 84.7 20 尼泊尔 6.2 2015-04-2421:56:17 51.7 -130.8 10 夏洛特皇后群岛地区 3.8 2015-04-2419:49:02 28.2 104.7 8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 2.3 2015-04-2313:21:38 41.9 123.9 0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矿震) 6.0 2015-04-2306:57:18 -12.1 166.4 70 圣克鲁斯群岛 3.7 2015-04-2215:04:09 36.3 87.7 6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双湖县 3.0 2015-04-2120:06:05 43.2 91.9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哈密市 6.0 2015-04-20 20:00:01 24.1 122.5 20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5.9 2015-04-20 19:45:12 24.1 122.5 20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4.9 2015-04-20 19:20:45 23.7 121.6 30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6.4 2015-04-20 09:42:55 24.0 122.5 7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3.0 2015-04-1918:21:47 38.9 116.3 25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 6.5 2015-04-1723:52:55 -16.0 -178.5 20 斐济群岛地区 4.1 2015-04-1706:05:50 26.9 92.9 7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错那县 2.9 2015-04-1703:07:45 41.9 123.9 0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矿震) 6.1 2015-04-1702:07:44 35.1 26.8 20 希腊克里特岛 3.6 2015-04-1617:16:20 39.8 106.4 6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4.0 2015-04-16 03:48:37 22.8 121.3 7 台湾台东县附近海域 3.1 2015-04-1518:49:58 39.8 106.4 5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4.0 2015-04-1515:44:33 39.8 106.3 5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5.8 2015-04-1515:39:28 39.8 106.3 10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4.5 2015-04-1515:08:36 35.4 104.0 9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 3.4 2015-04-1505:47:12 29.1 102.4 20 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 3.0 2015-04-1504:36:55 40.2 77.8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 3.4 2015-04-1405:02:20 43.6 87.7 1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 4.2 2015-04-14 01:13:57 24.0 121.1 9 台湾南投县 4.0 2015-04-1318:28:44 24.0 102.8 6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 3.3 2015-04-1304:26:32 40.2 77.9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 2.9 2015-04-1223:31:05 27.1 103.3 8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 3.4 2015-04-1221:59:15 38.2 91.3 7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行政委员会 3.0 2015-04-1215:32:17 39.8 96.5 7 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 3.2 2015-04-1214:48:42 28.2 104.7 8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 http://www.ceic.ac.cn/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594 次阅读|5 个评论
日本拟通过抗震防火措施将东京地震死者减半:2018年前大震频发
热度 2 杨学祥 2015-4-1 04:36
日本拟通过抗震防火措施将东京地震死者减半:关注2000-2018年大震频发 杨学祥 日本拟通过抗震防火措施将东京地震死者减半。日本原本设想如果东京发生直下型地震,最坏将死亡2.3万人,受损、烧毁建筑物将达61万栋。希望在今后10年时间里陆续采取相关措施,到2024年使设想的死亡人数及房屋毁坏全部减半。此外,还提出了维持政府中枢机能的对策。 据报道,今后30年内东京发生直下型地震的概率被认为在70%左右,建筑物倒塌及火灾引发的灾害会很严重。 我在2011年3月22日指出,地震数据统计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发生6次(国外资料1900-1924年2次),在1925-1945年发生1次(1次),在1946-1977年发生11次(7次),在1978-2003年发生0次(0次),在2004-2007年已发生5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1952年、1957年(国外数据低于9级)、1960年、1964年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见表1)。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2006年,2010年,2014年,2018年,2022年)。这一预测符合最强和较强潮汐四年变化规律。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50次,平均每年1.73次,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12次,平均每年0.55次(见第六章6.3节)。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3倍以上。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2001年昆仑山口8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 除了8.5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9级地震发生后,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2004、2005、2007、2012年的连续4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4次8.5级以上地震。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5007.html 我在2012年指出,海岛特大地震连续发生的现象值得关注。在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9.1级地震和海啸,2005年3月28日和2007年9月12日又接连发生两次8.5级以上地震。关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地震活动增强。 补充: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9.1级地震和海啸,2005年3月28日、2007年9月12日和2012年4月11日又接连发生三次8.5级以上地震。 1957年3月9日阿拉斯加发生8.6级地震,1964年3月27日和1965年2月4日又接连发生9.2级和8.7级两次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发生后,至今未发生8级以上地震,表明其能量还未释放完毕,属于苏门答腊-阿拉斯加类型,但由于半岛和岛之间有区别,间隔时间不会太长,不会超过7年,3月和9月为最可能的发震时段。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周期为18.6年,对全球地震有重要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5677.html 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2000-2018年是特大地震集中发生时期。 日本大震的准备工作还需加紧提前。 相关报道: 日本拟通过抗震防火措施将东京地震死者减半 2015-03-31 22:50:00中国新闻网 分享 参与 中新网3月31日电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在31日的内阁会议上,修改规定东京发生直下型地震时对策的基本计划。日本政府希望通过提高住宅的耐震化比率以及推进木造住宅密集地的防火对策等措施,能大幅削减地震时可能出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日本原本设想如果东京发生直下型地震,最坏将死亡2.3万人,受损、烧毁建筑物将达61万栋。希望在今后10年时间里陆续采取相关措施,到2024年使设想的死亡人数及房屋毁坏全部减半。此外,还提出了维持政府中枢机能的对策。 据报道,今后30年内东京发生直下型地震的概率被认为在70%左右,建筑物倒塌及火灾引发的灾害会很严重。 为了减少建筑物倒塌以及因此而出现的死伤人数,此次修订的计划提出了到2020年将全国住宅耐性化率由2008年的79%提高到95%的目标。家具的固定率将提高到65%(2013年度为40%),东京、千叶、埼玉及神奈川这1都3县将防灾据点——公共设施的抗震率提高到100%(2013年度为92%)。 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5-03/606293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758 次阅读|2 个评论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特大地震集中发生
杨学祥 2015-1-24 05:22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特大地震集中发生 杨学祥,杨冬红 2008年7月,我们提出全球进入强震频发期。2004、2005、2007年印尼三次8.5级以上地震和2010年智利8.8级地震的发生使中国地震专家承认:现在可能又一次进入了高震级地震活动频发的阶段。 统计数据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有 24次。其中,在“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其余全部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2000 年后,地球逐步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并将一直持续到 2035年。这期间会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这一观点与上述国际科学界的最新研究结果吻合。 “拉马德雷”是一种低温高压气流,通常处于大气层较高的位置,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20~30年。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会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个大陆向太平洋中部移动,低空气流的运动方向则正好相反,结果导致中太平洋海面升高。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则完全相反。中太平洋海面的反复升降就导致了地壳跷跷板运动,从而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 人们对过去的一些数据分析后发现,1952年,1957年、1960 年、1964年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在2004年12 月26日印尼就发生了强地震海啸,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印尼的地震海啸并非偶然,它和1952年11月4日堪察加发生的9级地展一样,拉开了特大强震集中爆发的序幕。暖位相末期,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所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就像船的吃水线卸载上升,加载下沉一样)也是冷位相初期强震频发的一个原因。 综上可知,接下来的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左右,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中的每一年(2010年,2014年,2018 年)及其前一年都是可能的发生年。而且由于2010年、2014年、 2018年1月2日为月亮近地点,与地球近日点1月3日或4日相差不过2天,叠加后的最强潮汐和较强潮汐强度相对较大,激发出的特大强震也会相当强烈。这和俄罗斯科学家预测的结果相吻合。 (摘自《百科知识》2008/07上杨学祥杨冬红 事实上,该文发表后,2010年2月27日发生了智利 8.8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发生日本9级地震,2012年苏门答腊发生了8.6级地震。2014年和2018年的地震预测还在检验之中。 2009年Sidorenkov列出了1900-2010年地球旋转速率中引潮力(D)的变化曲线,认为自然过程极端事件的发生与18.6年的周期变化有关,D的极小值在1903、1923、1942、1960、1978和1997;最大值为1914、1932、1950、1969、1988和2007年,下一个极小值可能发生在2014-2016年 。我们在2008年就确认了这一现象(包括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将导致严重旱灾发生),并指出它与地震9年周期的关系 。 在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1905-1906年、1923-1925年、1941-1942年、1959-1960年、1977-1979年,地球平均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在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1896-1897年、1913-1914年、1931-1932年、1949-1951年、1968-1970年,地球平均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8级以上地震高潮也有相应的约9年变化周期:1897- 1906- 1914- 1923- 1932-1941- 1950- 1960- 1971- 1978年。应该说明的是,1960年5月22日智利南部发生9.5级地震,释放能量相当于8.5级地震的30倍。因此,在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1959-1960年地震活动也很强烈。这是地震与地球扁率变化和自转速度变化相对应的原因,也是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原因。 特大地震具有潮汐的准四年周期、月亮赤纬角18.6年周期和54年分段周期(三个日月食的沙罗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准四年周期和18.6年周期相对应 。在1947-1976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中,月亮赤纬角极小值的1960年和极大值的1950年,都发生了8.5级以上特大地震,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4次9级以上特大地震的1952、1957、1960、1964年后推54年,9级以上大地震可能发生在2006、2011、2014、2018年。已发生的9级以上大地震有2004年12月26日和2011年3月11日,最大误差为1年,所以,2014年和2018年发生9级以上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下一个月亮赤纬角极小值2014-2016年发生9级以上特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徐道一推测在2014年,与我们在2008年的推测完全一致。下次9级地震应该在2014-2015年之间(见表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04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8596.html 表1 1900-2012年全球8.5级以上地震表(按时间顺序排列) 震级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890-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 6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18 1920-12-16 中国海原 8.5(后补) 12 1922-11-11 智利 8.5 13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1925-1946年拉马德雷暖位相 14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 9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4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10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1 1960-05-22 智利 9.5 15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2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9.2 8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 无 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 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11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6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7 2010-02-27 智利 8.8 5 2011-03-11 日本 8.9-9.0 17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后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31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5178.html 瓦努阿图附近海域发生6.8级地震 无海啸威胁 2015-01-23 16:56:48 来源:天气网   瓦努阿图附近海域发生6.8级地震 无海啸威胁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3日,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附近海域发生6.8级地震,此次地震并未造成海啸威胁。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消息,此次地震震中距瓦努阿图首都维拉港84公里,震源深218千米。   美国地质勘探局最初将此次地震定级为6.9级,后改为6.8级。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称,此次地震未造成海啸威胁。   世界上有哪些主要地震带   地震带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在地震带内地震密集,在地震带外,地震分布零散。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欧亚地震带 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海岭地震带 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地区(海底山脉)。 http://www.tianqi.com/news/67886.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9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最东端岛屿正加速移动:海岛大震连续发生
热度 2 杨学祥 2015-1-6 06:19
日本最东端岛屿正加速移动:海岛大震连续发生 杨学祥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 2015 年 1 月 4 日 报告说, 2011 年日本大地震之后,随着海底板块的移动,日本最东端的南鸟岛向日本列岛方向移动的速度增加了约 10% 。   南鸟岛位于东京东南方约 1800 公里 处,行政上隶属东京都小笠原村,它是日本最东端的岛屿,还是日本唯一位于太平洋板块上的岛屿。在 2011 年日本大地震之前,南鸟岛每年向西北方向移动约 8 厘米 。   北海道大学和静冈大学的研究小组分析卫星数据等发现,在 2011 年的大地震后,南鸟岛向西北方向的移动速度加速到每年约 8.8 厘米 ,并且到 2014 年底仍维持着这一速度。 http://www.zibosky.com/gj/3052191.shtml 智利发生过几次举世罕见的大地震,这是因为该国靠近板块相互挤压产生的环太平洋火山带。 2010 年,智利发生了被科学界视为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特殊地震。这当然不是恭维它夺取 523 条人命,令 150 人无家可归,而是它将整个康塞普西翁市向西推移了 3 米 。 康塞普西翁不是因地震而移动的唯一城市,其他受影响的城市还包括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移动了 28 厘米 ),以及布宜诺斯艾利斯(移动了 4 厘米 )。 2013 年 9 月 24 日 上午,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西南部发生 7.7 级地震后,在距离瓜达尔海岸 2000 米 处出现了一座新生岛屿,该岛也因此得名“地震岛”。 尽管它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当地人却并不感到惊讶。据沿海城镇的老居民回忆, 1968 年一场地震后,在相同的地点也出现过小岛。 地震岛长 175 米 ,高 18 米 ,现已成为当地热门景点。不过, NASA 的卫星图像显示岛屿正在下沉,也许不久将消失在汪洋大海中。 除了移动城市、液化土壤、引发海啸,地震还会加速地球自转。 NASA 的科学家们观测分析了 2011 年东日本 8.9 级大地震后认为,破坏力强大的地震加速了地球旋转速度,将每天的时间缩短了 1.8 微秒。这种转变是由地球质量分布的改变造成的。 这并非史无前例。 2004 年,苏门答腊岛屿发生地震后,一天的长度减少了 6.8 微秒。尽管这些改变都相当微小,但积少成多,历史上每次类似规模的地震累积起来,其影响就变得显著了。 根据地震风暴理论,建筑坍塌、大量伤亡还不是地震最令人唏嘘的结尾。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阿莫斯·努尔分析了大量古代和现代的地震后称,一次地震可能引起同一板块边界上的一系列地震,余震可能发生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 努尔的理论在土耳其北安纳托利亚断层的一系列地震中得到了验证。 1939 — 1999 年间,该地区发生 13 次地震,其中 7 次在同一断层,且每次都发生在前一次地震区域的西部。努尔认为,每次地震后的压力转移是产生地震风暴的原因。 http://cqrbncb.cqnews.net/rbncb/html/2014-07/30/content_1765349.htm 地震数据统计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4 次,在 1889-1924 年发生 6 次(国外资料 1900-1924 年 2 次),在 1925-1945 年发生 1 次( 1 次),在 1946-1977 年发生 11 次( 7 次),在 1978-1999 年发生 0 次( 0 次),在 2000-2012 年已发生 6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1952 年、 1957 年(国外数据低于 9 级)、 1960 年、 1964 年 4 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见表 1 )。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 2006 年, 2010 年, 2014 年, 2018 年, 2022 年)。这一预测符合最强和较强潮汐四年变化规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5162.html 2014-2018 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8596.html 我在 2008 年的特大地震趋势分析: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 。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 1 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 30 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 8 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377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87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1387 按此路线图,日本地震后,下一次特大地震的位置就很清楚了:三个中的一个。俄罗斯当然希望在美国,理由也很简单:印尼已发生了一次 9.1 级地震,智利发生了 8.8 级地震,剩下的俄罗斯和美国,最好是后者。 1952 年、 1957 年、 1960 年、 1964 年 4 场 9 级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分别在俄罗斯勘察加、美国阿拉斯加、智利、美国阿拉斯加,集中在亚洲东北、美洲西部的环太平洋地震带,近似为沿环太平洋地震带顺时针旋转。日本是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但日本是 9 级特大地震的空区。根据地震空区理论, 9 级地震发生在日本是长期能量积聚的结果,日本等待东海大地震超过了一个半世纪,今后至少会有同样长的相对平安的岁月。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发生的 9 级特大地震,填补了亚洲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 9 级地震的空白,除亚洲东南部和澳大利亚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外,近百年的 9 级以上特大地震在环太平洋地域上已完成一个循环。亚洲东南部和澳大利亚东部太平洋地震带是 9 级特大地震的空区,存在发生 9 级以上特大地震的风险。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2124 http://blog.youguow.com/index.php?uid-44256-action-viewspace-itemid-38441 地震控区理论也受到挑战: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和 2012 年的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俄罗斯报》网站 3 月 18 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地震问题科学委员会主席根纳季•索博列夫认为,日本沿岸再次发生强烈地震的可能性很大。因为这次在发生强震时,欧亚大陆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对位移很大——估计有 1 米 左右,而震中边缘仍有未破坏的地段。这意味着,应该会再次发生地震。经验表明,它的烈度越大越好。如果说第一次地震的震级达到里氏 9 级,那么下一次最好不低于 8.5-8.6 级。而现在是此后的地震还没有超过 7 级,由此可见,地壳应力仍然很大。所以,很可能再次发生强震,尽管烈度不会有第一次那么大,且位置将在第一次的偏北或偏南方。至于时间,应该是在今后一周到 2-3 个月之内。总而言之,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ribendizhen/content-0/detail_2011_03/19/5249523_0.shtml 日本再次发生强震的可能性大:不低于 8.5 级。 2011-3-1915:04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415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5007.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611 次阅读|2 个评论
特大地震频发期:暴雪、龙卷风、干旱和暖冬是美国地震前兆
热度 1 杨学祥 2015-1-5 06:29
特大地震频发期:暴雪、龙卷风、干旱和暖冬是美国地震前兆 杨学祥 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日美面临重大自然灾难。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2117.html 极端灾害集中美国绝非偶然:巨大能量在地下蠢蠢欲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23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583.html 相关报道: 洛杉矶北部一晚连续发生2次小型地震 无人受伤 发布时间:2015-01-04 16:03: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3日晚,美国洛杉矶北部连续发生2次小型地震,洛杉矶县以及凡吐拉市部分地区有震感。当局称,没有接到人员受伤或财产损失的报告。   美国地质勘探局称,洛杉矶北部发生4.2级地震,震中位于距离洛杉矶卡斯塔伊克镇以北约80公里的地方。美国地质勘探局一开始将震级定在4.5级。   洛杉矶市消防和县治安官员均表示,地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震感,但没有接到受伤或财产损失的报告。   美国地质勘探局大约接到了1500人次回复,称他们感受到了地震。   据悉,在4.2级地震发生后约20分钟,相同地区再次发生3.0级地震。 http://finance.china.com.cn/roll/20150104/2885181.shtml 1994年1月17日4时31分(北京时间17日20时31分),在美国洛杉矶市西北35公里处(北纬34°13′,西经118°32′)发生里氏6.6级地震。这是一次经济损失惊人的一次中强地震。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毁坏建筑物2500余座(加上严重受损约4000余座),几条高速公路多处被震断,一些立交桥坍塌,通向洛杉矶市区及其他地区的11条主干道被迫关闭。地震还造成该市大部分地区断电停水,约4万户住宅断水,5.2万户断电,3.5万户断煤气,通讯网络出现严重阻塞,雷击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  2008年7月29日周二,美国加州的洛杉矶发生5.4级地震,很多居民感到强烈震感,仅有数人受伤,但没有出现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今年4月份,加州南部也发生了一次5.4级的地震。加州州长施瓦辛格表示这次地震提醒要做好准备,很幸运的是,没有人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洛杉矶警方说,位于市中心的一个酒店出现一些结构性的损害,但没有人员亡伤。白宫发言人称有一些未经证实的轻伤报告。5.4级地震,被认为是由美国地质调查局以“温和”,可以导致轻微的损害,建筑物和其他结构。到目前为止,今年美国共有39起震级在5.0和5.9之间的“温和”地震,全球790起。  加利福尼亚州技术学院的地震学家凯特赫顿称:“这只是一次尝试,一个小的尝试”,“这是小的和温和的,这次地震可能是一次更大的地震前兆,有5%的几率发生”,不过24小时之后,几率就会降至1%,她同时提醒人民,随时发生。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地震数据显示,地震  震级为里氏五点四级,最初该机构曾公布震级为五点八级。地震震中位于洛杉矶市中心以东四十六公里处的圣伯纳迪诺县奇诺岗市(属于大洛杉矶地区),震源深度为十三点六公里。洛杉矶县应急指挥中心官员称,没有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报告。不过,洛杉矶市警察局报告说,位于洛杉矶市的南加大医疗中心有轻微的建筑物受损报告。  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已经启动紧急响应机制,应急部门官员呼吁民众减少不必要的手机拨打,因为南加州的移动通讯系统一度严重超负荷。地震发生后,由于大量民众同时拨打手机,导致洛杉矶地区的移动电话系统几乎瘫痪,手机显示有信号,但无法呼叫。地  震过后二三十分钟,移动通讯系统逐渐恢复。  加州交通管理局官员称,地震并没有打断洛杉矶地区的高速公路交通系统,交通秩序如常,车流没有受阻,也没有发生因地震引起的事故,目前交通管理中心正在密切监视高速公路和其他公路的交通状况。  2008年四月份,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南加州大学地震研究中心联合发表的地震报告称,三十年内南加州发生类似一九九四年洛杉矶北岭六点七级大地震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九十七。一九九四年一月,洛杉矶地区的北岭发生里氏六点七级地震,造成七十二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二百五十亿美元,是洛杉矶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   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2005年3月28日(北京时间29日零时9分)发生里氏8.5级地震,这是自1900年以来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十一大最强烈地震之一。以下是十一次大地震的基本情况(按震级排列):   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8.9级(又有报为9.5级)。发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发海啸及火山爆发。此次地震共导致5000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此次地震为历史上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   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8.8级。此次引发海啸,导致125人死亡,财产损失达3.11亿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区、加拿大育空地区及哥伦比亚等地都有强烈震感。   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8.7级,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亚岛及乌那克岛附近海域。地震导致休眠长达200年的维塞维朵夫火山喷发,并引发15米高的大海啸,影响远至夏威夷岛。   印度尼西亚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8.7级,发生在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省。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国,导致约30万人失踪或死亡。   俄罗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里氏8.7级。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夏威夷群岛,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厄瓜多尔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级,发生在厄瓜多尔及哥伦比亚沿岸。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圣-费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印度尼西亚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7级,震中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离三个月前发生9.0级地震位置不远。目前已经造成1000人死亡,但并未引发海啸。   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级。地震引发高达10.7米的海啸,席卷了整个舒曼雅岛。   中国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6级。2000余座房屋及寺庙被毁。印度雅鲁藏布江损失最为惨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俄罗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里氏8.5级,发生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印度尼西亚大地震(1938年2月3日):里氏8.5级,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班达附近海域。地震引发海啸及火山喷发,人员及财产损失惨重。   俄罗斯千岛群岛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里氏8.5级,并波及日本及俄罗斯等地。   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里氏8级,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并波及大半个中国及海外等地。人员及财产伤亡惨重。   日本仙台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里氏9.0级,造成海啸、大火、核电站氢气爆炸等。波及东京、大阪等地。 http://baike.sogou.com/v3018338.htm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已有 2686 次阅读 2012-2-20 15:1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美国 地震 暖冬 干旱 推荐到群组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杨学祥 欧洲严寒和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大讨论,我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 要的问题: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 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096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65.s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169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306 2012年美国暖冬、干旱和地震的对应关系 已有 4030 次阅读 2012-2-22 13:5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美国 地震 干旱 暖冬 推荐到群组 2012年美国暖冬、干旱和地震的对应关系 杨学祥 中新网2月22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美国13 个州都有震感。 早在2月20日我就指出,美国2011年大干旱和2012年的暖冬与美国地震构造有关,1964年的美国暖冬 发生了阿拉斯加9.2级地震。 2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发生里氏4.0级地震;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CapeGirardeau)2日气温达 华氏65度(约摄氏18.3度),创下历年2月2日纪录新高;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 过去的60至90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 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这三个现象连在一起,使美国的干旱高温进入“旱震理论”的预测范围之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0228.html 地震数据统计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4次,在1889-1924年发生6次(国外资料1900-1924年2次),在1925-1945年发生1次(1次),在1946-1977年发生11次(7次),在1978-1999年发生0次(0次),在2000-2012年已发生6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1952年、1957年(国外数据低于9级)、1960年、1964年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见表1)。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2006年,2010年,2014年,2018年,2022年)。这一预测符合最强和较强潮汐四年变化规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5162.html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8596.html 美国地震专家2008年四月十四日发表的一份地震预测报告指出,未来三十年内,南加州地区“极有可能”发生一次大地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专家徐道一在《2010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文集》中指出,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大地震的发生可能标示了在美洲的巨震群发高潮时段的开始,值得特别关注。这与美国科学家的预测相一致。 我在2008年的特大地震趋势分析: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 。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1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30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8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377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87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1387 按此路线图,日本地震后,下一次特大地震的位置就很清楚了:三个中的一个。俄罗斯当然希望在美国,理由也很简单:印尼已发生了一次9.1级地震,智利发生了8.8级地震,剩下的俄罗斯和美国,最好是后者。 1952年、1957年、1960年、1964年4场9级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分别在俄罗斯勘察加、美国阿拉斯加、智利、美国阿拉斯加,集中在亚洲东北、美洲西部的环太平洋地震带,近似为沿环太平洋地震带顺时针旋转。日本是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但日本是9级特大地震的空区。根据地震空区理论,9级地震发生在日本是长期能量积聚的结果,日本等待东海大地震超过了一个半世纪,今后至少会有同样长的相对平安的岁月。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的9级特大地震,填补了亚洲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9级地震的空白,除亚洲东南部和澳大利亚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外,近百年的9级以上特大地震在环太平洋地域上已完成一个循环。亚洲东南部和澳大利亚东部太平洋地震带是9级特大地震的空区,存在发生9级以上特大地震的风险。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2124 http://blog.youguow.com/index.php?uid-44256-action-viewspace-itemid-38441 美国西部地震风险确实存在,俄罗斯地震专家的预测不无根据。不过,一年发生两次9级地震可能性很小,历史没有先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65612.html 不过,南湾很多居民对这次地震仍然表现出一定的担忧,认为地震与气候异常有关联。自去年加州大旱以来,气候表现异常。气候异常原因有多种,地震的因素也包括在内。当局地震研究所的官方网站提到:干旱与地震有一定物理关系。因压力不断累积,引发地质裂隙;随着裂隙不断增长,会促使地下深部流体往上冲并扩散。该过程中会导致局部增温,最终引起干旱一类的异常气候。 还有居民认为,近期加州有大批海洋动物集体搁浅死亡,担心这一现象或许是大地震预兆之一。 (编辑:郭剑) http://news.uschinapress.com/2014/0824/990037.shtml 下文2014年1月29日发表在科学网,最近被转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3096.html 美国加州大旱局势严峻:高温、干旱、寒潮是地震前兆 2014-08-25 杨学祥 Civil Rights CivilRights,凝聚海内外华人力量的微信平台,欢迎订阅、投稿和分享传播! 当地时间2014年1月21日,美国加州干旱局势严峻。2013年是加州1849年有纪录以来最干的一年,踏入新一年水量持续减少。为数百万亩加州农地用水来源的内华达山脉,降雪量目前仅正常数的17%。 一场特大地震的形成需要积累地下巨大的能量,中国四川汶川8级地震就经历了这样一个明显的能量积累过程。 2006年四川遭遇百年未遇大旱; 2008年初中国南方发生罕见冰雪冻灾;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 2009年7月4日地震灾区遭遇“7.14”暴雨洪涝灾害; 干旱-地震-暴雨的灾害链值得关注。 美国也经历了同样的灾害链过程: 2011-2012年美国发生罕见干旱和高温; 2013年美国发生多次暴雨和龙卷风等极端灾害; 2014年1月美国遭遇极地蜗旋袭击,发生20年未遇极寒。 巨大的能量在美国积累,中国四川汶川8级地震就经历了这样一个明显的能量积累过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8993.html 当地时间2014年1月21日,美国加州干旱局势严峻。2013年是加州1849年有纪录以来最干的一年。 强震不发,干旱不止。高温、干旱、寒潮是美国地震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3542.html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DEwOTIyMA==mid=200784740idx=5sn=b733a165e573a3087d493ec3ed85acf8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178 次阅读|4 个评论
智慧和愚蠢:南加州大地震和蜂拥而入的移民
热度 1 杨学祥 2014-12-29 05:57
智慧和愚蠢:南加州大地震和蜂拥而入的移民 杨学祥 我在 2012 年 2 月 20 日 指出,欧洲严寒和美国 40 年来最暖冬天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大讨论,我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 6 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 1 ―― 3 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2011 年以来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据国外媒体报道,智利发生的地震引起科学家对太平洋西北部海下断层——卡斯卡底古陆断层新的关注。这个断层的活动与引发智利地震的断层非常接近,能够导致同等级别的大地震发生,给西雅图、波特兰以及温哥华等城市造成重大破坏。 300 多年来,斯卡底古陆断层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然而,一旦在明天或者未来几十年的某个时刻苏醒,可能产生的后果将极具破坏性。上一次断裂已导致袭击美国本土 48 个州的最大规模地震。这场 9 级大地震当时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沿岸村庄。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 2011 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在 70 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 2008 年汶川 8.3 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 2010 年 4 月 5 日 墨西哥 7.5 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 2 个或 3 个特大巨震的时间间隔为 53 ~ 54 a ,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 1960 年智利的特大地震,时间在 2014 年。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阿特瓦特表示:“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是否’的问题,而是有关‘何时’,即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2010 年 2 月 27 日 智利发生 8.8 级地震,北美的地震也指日可待。最近在南北美洲的周围, 6 级以上地震频发, 2012 年 -2014 年美洲强震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096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65.s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169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30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加州地理位置于一个叫圣安德列斯( San Andreas Fault) 断层上。这个巨大的断层,像是地壳上一个张开大口的裂缝,横跨南北加州长达 1500 公里 ,在太平洋与北美板块之间形成了一个结构性的边界。圣安德列斯断层平均间隔二、三十年就会制造出一个大约六、七级的地震。另外,加州有 100 多个大大小小的活动断层,这些活跃的断层每年引起上千次小地震,因为其中大多数是微震,所以人们大都感觉不到。 加州历史上最大地震是发生在 1700 年北加洲 Cascadia 的九级大地震。但最具破坏性的地震是 1906 年旧金山地震。这个 7.8 级的大地震夺取了三千多人的生命,地震与震后的火灾毁灭了城市中 80% 的房子,近四十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科学家说,类似 1700 年在北加州 Cascadia 毁灭性的九级大地震,每隔大约 250 年就要在加州发生一次。然而,三百多年过去了,这个“ Big One ”大地震至今仍在沉睡。科学家们预计,毁灭性的“ Big One ”将会重创加州,造成大量人员死亡以及 2500 亿美元的巨大经济损失。与之相比, 1906 年旧金山 7.8 级地震只不过是小菜一碟。 许多科学家最近把“过不多时”的预言锁定在我所居住的南加州。他们断言,在“过不多时”的未来几年,也许几个月,也许几天,南加州发生 6.7 级至 8.0 级超强地震机率高达 99.7%. 这是因为在纵横南北加州 1500 公里 的圣安德列斯断层中,北段已经在 1905 年发生过 7.9 级旧金山大地震,而中部的 Tajon Pass 断层与南加州所在的南段,过去 250 多年来,都未发生过超过 8 级以上的大规模地震。现在是该轮到南加州的时候了。 然而,不少人仍然漠视科学家的预言,认为这“过不多时”只是一个遥远的未来。他们从世界各地携儿带女接踵而来,移居到南加州这个著名的阳光之地。据洛杉矶时报 4 月 16 号的一篇报道,在这次拉哈布拉市 La Habra5.1 级地震的 3 月期间,南加州中间房价创 6 年来新高,激然冲至 40 万美元,比去年同时期增长了 15.8% 。特别是在科学家最担心的朋地丘断层上的几个华人聚居区里,高价位 80 万美元的房子竟然大批成交,许多从大陆来的富人一掷千金,一口气用现金买下价值百万美元的豪宅。这些蜂涌而入的新居民,似乎只醉心于南加州地面上歌舞升平、锦衣玉食的生活,却漠视了地面下蠢蠢欲动的断层深渊。 虽然人类有限的智慧无法臆测上帝的时间表,但近几年来全世界频繁发生大地震,似乎正在应验上帝的这句警言。四川盆地汶川 7.8 级地震、甘肃泯县 6.6 级地震、日本宫城县太平洋海区 9.0 级地震、以及近来智利西北部海域 8.0 级地震,都是一些“震动天地、沧海与旱地”的大灾难。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Y2MTIyMA==mid=202384089idx=3sn=bf28a652a993363f2caac0119d704374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统计数据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有 24 次。其中,在“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次,其余全部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 2000 年后,地球逐步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并将一直持续到 2035 年。这期间会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这一观点与上述国际科学界的最新研究结果吻合。 2004-2018 年使全球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 2004-2012 年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已经发生了 6 次,验证我们在 2008 年的预测。今后 4 年还将继续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140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8596.html 2014-03-1013:18:14 美国加州附近海域发生 7.0 级地震。大地震的脚步越来越近。 智慧和愚蠢关系到你未来的命运。 相关报道: 在癌症与地震之间 2014-12-25 常约瑟 溪水边书屋 文 / 常约瑟 生活在加里福尼亚州的人们好像对地震已经习若自然了,因为在这“黄金之州”的广袤大地上,地震是个经常发生的事儿。 可前不久的那次地震,却让我一反常态,心生惊悸。 摇晃十秒钟 3 月 28 号夜间,我正在楼上卧室用针扎手指尖测量我的血糖指数,突然感觉房子巨烈摇曳起来,木制结构的房架发出吱吱喳喳的尖叫声,随即便听到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声隆隆巨响,房子的电源瞬时被切断,室内霎时死一般的寂静。 在黑暗中我踉跄地走到楼梯口,因为看不清楚脚下的楼梯是否被震断,不敢冒然摸黑下楼。当时脑子里唯一挂念的就是在楼下另一端琴室工作的妻子与她的一个学生。悚骇之下,我站立在楼梯口朝着楼下漆黑的琴室方向大声呼喊:“你们没事吧?” 远远地,从乌灯黑火的琴室方向,传来了妻子平静的声音:“我们没事,你呢?”她话音还没落地,眼前突然一片雪亮,电力公司神奇地恢复了供电!我定睛四处张望,还好,房子没有倒塌,但室内一片狼藉。墙上挂着的镜框、画框几乎全被震落,地上洒满了破碎的玻璃片渣。几个放满了藏书的书架翻滚扑地,架上的书横七竖八散落一地。 厨房是重灾区。强烈的摇曳把墙柜里装满了油盐酱醋的瓶子、玻璃杯、大小碗碟全部抛掷出来。厨房的瓷砖地上撒满了破碎的瓶瓶罐罐。从这些摔碎的瓶罐里倾泄出黑色的酱油、棕色的醋、黄色的橄榄油、白色的芝麻、红色的辣椒粉,混杂在一起,宛如一幅用五颜六色的油彩、水彩,外加实物创作出来的现代派怪诞作品。 清洗这幅“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滑润的橄榄油黏在瓷砖地上赖着不走,尖锐的玻璃碎片随时都会冷不防地攻击正在清理它们的我的双手。 5.1 级的地震虽然没有把我家的木制结构房子震塌,但还是在房子的内外留下了“到此一游”的痕迹。房内客厅的墙壁裂开许多细长的裂缝。房外后院山坡上,有一处我们自垒的简易“大寨梯田”塌方了。放在后院小石桌子上的鸟笼子被震翻在地,笼子上的小门被摔开,笼子内我们养了多年的一对可爱的鹦鹉趁机不辞而别,飞回大自然投奔自由去了。 这次地震持续摇曳了总共十秒钟。假如再多摇晃几秒钟,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房子可能会倒塌,后院的山坡可能会泥石流,我可能在倏忽之间丧失生命,或者缺腿少胳膊苟延残喘地活在断瓦残垣之中。 不寒而栗之余,我才重新审视我所居住的地区,真切意识到自己脚下这看似坚实稳固的大地原是如此危机四伏。 逃离加州 加州地理位置于一个叫圣安德列斯( San Andreas Fault) 断层上。这个巨大的断层,像是地壳上一个张开大口的裂缝,横跨南北加州长达 1500 公里 ,在太平洋与北美板块之间形成了一个结构性的边界。圣安德列斯断层平均间隔二、三十年就会制造出一个大约六、七级的地震。另外,加州有 100 多个大大小小的活动断层,这些活跃的断层每年引起上千次小地震,因为其中大多数是微震,所以人们大都感觉不到。 加州历史上最大地震是发生在 1700 年北加洲 Cascadia 的九级大地震。但最具破坏性的地震是 1906 年旧金山地震。这个 7.8 级的大地震夺取了三千多人的生命,地震与震后的火灾毁灭了城市中 80% 的房子,近四十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科学家说,类似 1700 年在北加州 Cascadia 毁灭性的九级大地震,每隔大约 250 年就要在加州发生一次。然而,三百多年过去了,这个“ Big One ”大地震至今仍在沉睡。科学家们预计,毁灭性的“ Big One ”将会重创加州,造成大量人员死亡以及 2500 亿美元的巨大经济损失。与之相比, 1906 年旧金山 7.8 级地震只不过是小菜一碟。 最先感受到威胁的便是加州的保险公司,他们在 1994 年 6.7 级北嶺( Northridge )地震后的重建中,赔偿了破记录的 200 多亿美元。意识到在这个地震活跃地区卖地震保险是个赔本的生意,各大保险公司纷纷在 1995 年间退出了加州地震险市场,一时间想买地震险的加州人无门可叩。 于是加州政府于 1996 年成立了一个官方与民间保险公司合营的地震保险公司一一 CaliforniaEarthquake Authority ,简称 CEA 。加州政府特别为 CEA 立了一条法案,强行要求所有在加州营业的私立保险公司,按照他们在加州生意收入的比例,投入相应的资金到这个“公私合营”的公司。目前 CEA 资源雄厚,有能力提供 100 亿美元的地震赔偿。 由于 Big One 的大限期已到,毁灭性的大地震随时都会来临,许多加州的大公司悄然做出了战略性的决策,把公司的命脉——电脑中心,搬迁到地震风险较小的外州去。我工作多年的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公司的总部办公楼坐落在繁华的洛杉矶市区威尔逊大街上。在我上班的办公楼里有一个门禁森严的二层楼。这里,储放着我们公司的心脏——电脑中心。这里是闲人免进的重地, IBM 巨型服务器储存着公司所有投保人的重要资料。一进入二楼大门,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间类似电影《星际大战》画面里的电脑控制室。里面布满了监控屏幕,上面不停显示着各式复杂的图表与数据。穿越过这间控制中心的走廊,便是储存电脑服务器的机要地方了。在这儿,大小高低不同型号的电脑服务器拥挤地竖立在铺设了密密麻麻电缆的特制地板上。我们这个有百年历史的美国保险公司,在这儿储存着它最重要的商业资产——百万投保人的保单与资料。 为了防止电脑中心毁于 BigOne 大地震,我们公司在 1994 北嶺地震后毅然做出战略性的决策,把整个中心搬迁到外州。搬迁这么一个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建立起来的庞大电脑中心可不是一件易事,需要制定出一个周密的计划,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与时间。 经过五年多的努力,花费了上百万美元,搬迁工作终于在两年前大功告成。昔日二层楼里的那个门禁森严的电脑中心现在已经是物去人散楼空。 “过不多时”的预言 几年来我身患末期癌症,总以为自己最终会死于癌症。但这次间接不息的地震使我意识到,地震的死神也许会捷足先登,在毫无预警的前兆之下,张开它那饥饿的断层大口,把我们这些住在朋地丘断层( La Puente Hill Fault )上的人吞噬进去。 上帝在圣经里预言:“过不多时,我必再一次震动天地、沧海与旱地。”《哈该书 2 : 6 》究竟这个“过不多时”是何时呢? 虽然人类有限的智慧无法臆测上帝的时间表,但近几年来全世界频繁发生大地震,似乎正在应验上帝的这句警言。四川盆地汶川 7.8 级地震、甘肃泯县 6.6 级地震、日本宫城县太平洋海区 9.0 级地震、以及近来智利西北部海域 8.0 级地震,都是一些“震动天地、沧海与旱地”的大灾难。 许多科学家最近把“过不多时”的预言锁定在我所居住的南加州。他们断言,在“过不多时”的未来几年,也许几个月,也许几天,南加州发生 6.7 级至 8.0 级超强地震机率高达 99.7%. 这是因为在纵横南北加州 1500 公里 的圣安德列斯断层中,北段已经在 1905 年发生过 7.9 级旧金山大地震,而中部的 Tajon Pass 断层与南加州所在的南段,过去 250 多年来,都未发生过超过 8 级以上的大规模地震。现在是该轮到南加州的时候了。 然而,不少人仍然漠视科学家的预言,认为这“过不多时”只是一个遥远的未来。他们从世界各地携儿带女接踵而来,移居到南加州这个著名的阳光之地。据洛杉矶时报 4 月 16 号的一篇报道,在这次拉哈布拉市 La Habra 5.1 级地震的 3 月期间,南加州中间房价创 6 年来新高,激然冲至 40 万美元,比去年同时期增长了 15.8% 。特别是在科学家最担心的朋地丘断层上的几个华人聚居区里,高价位 80 万美元的房子竟然大批成交,许多从大陆来的富人一掷千金,一口气用现金买下价值百万美元的豪宅。这些蜂涌而入的新居民,似乎只醉心于南加州地面上歌舞升平、锦衣玉食的生活,却漠视了地面下蠢蠢欲动的断层深渊。 预备毁灭性的“ Big One ” 《圣经》里耶稣在橄榄山上对他的门徒讲述了十个童女的比喻。这是个我从小就喜爱的一个圣经故事。 在这个比喻中,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其中有五个是愚蠢的,五个是聪明的。愚拙的拿着灯,却不预备油。聪明的拿着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新郎迟延的时候,他们都打盹,睡着了。半夜里新郎来了,五个聪明的童女手持油灯跟随新郎入室。而五个愚蠢的童女临阵磨枪,慌然跑出去买油,等她们回来时,大门已关,她们被抛弃在黑暗的门外不得入内。耶稣籍着这个比喻告戒世人:“你们要警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 在这一月来的余震中,我重读这段圣经,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尽管十个童女因新郎的迟延到来都睡着了,但她们所持的心态截然不同。五个聪明的童女在等待的黑夜里睡得安心香甜,因为她们事先预备了充分的灯油。她们的片刻打盹使她们可以精力充沛地迎接新郎的到来。五个愚蠢的童女在黑暗中睡的死沉糊涂,因为她们没有一颗警醒的心。她们打的盹,代价太高了。她们手里拿着的无油灯,如同战士在战场上手持没子弹的武器。她们错失大好良机,悔之晚矣。 尽管这个比喻在世界上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但人们似乎没有把它的寓意真当会事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之中有多少人正在步五个愚蠢童女的后尘呢? 面临着毁灭性的“ BigOne ”大地震,什么是我们救难解危的锦囊妙计?自三月底 5.1 级地震以来,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 逃离?不现实。因为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们,根本没有本钱去效仿财大气粗腰缠万贯的大企业,一掷千金把电脑中心连根拔起逃离加州。我们无法轻易地辞去工作了多年的职场,变卖家产,举家搬迁到另一个陌生的地区。 防震?没把握。既使我们平时准备了防震的手电筒、储水桶、地震包、卫星电话、呼叫器,但这些救命武器只不过是雕虫小技,无法保证在超级大地震中挽救我们的性命。 买地震保险?假如人与房皆毁灭于“ Big One ”之中,一纸地震保险单对于已经死去的人来说,就变成毫无意义的废纸了。 在惊悸的余震中冥思苦索了数日后,计穷智短的我,最终还是从五个聪明童女身上悟出一个简单实用救难解危的办法——预备心中的灯油。 无论死于癌症,还是死于地震,预备心中的灯油,像五个聪明的童女一样,我们才不会惧怕大地的震动和病魔伺伏的威胁,在等待的黑夜里睡得安心,睡得香甜。预备心中的灯油,我们才不致利令智昏,迷失于地面上的滚滚红尘之中。预备心中的灯油,上帝才会进入我们的心里,安抚我们的忧伤、恐惧,给我们喜乐与平安。预备心中的灯油,我们会活得警醒,活得有盼望。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Y2MTIyMA==mid=202384089idx=3sn=bf28a652a993363f2caac0119d704374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4597 次阅读|1 个评论
青藏高原周边地震频繁:喜马拉雅山脉将发生特大地震?
热度 2 杨学祥 2014-12-25 06:20
青藏高原周边地震频繁:喜马拉雅山脉将发生特大地震? 杨学祥 图 1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中国地震带和 2014 年 12 月青藏高原周边地震 2014 年 12 月,青藏高原周边地震频繁,全球每次中强地震都与潮汐组合对应,都会引起该地区 3 级以上地震发生(见表 1 ),喜马拉雅山脉将发生特大地震的研究值得关注。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12 月 21 日 13 时 09 分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北纬 27.9 度,东经 101.4 度)发生 4.0 级地震,逐渐接近云南地震震中,将要形成一条南北向直线(见图 1 )。 关注 12 月下旬潮汐组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2779.html 中新社加德满都 2014 年 12 月 18 日 电 ( 记者符永康 ) 据尼泊尔国家地震中心数据,当地时间 18 日夜间 21 时 17 分,该国东北部发生里氏 5.9 级地震,震中位于苏卢克胡木布 (Solukhumbu) 县,临近尼泊尔与中国边境。 2001 年 08 月 24 日 15:49 中国日报网站以《印度次大陆板块正向亚洲板块下方运动》为题,对住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居民们提出警告。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住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居民们也许并不知道,一场毁灭性的大灾难正在向他们逼近。美国《科学》周刊 8 月 24 日 警告说,喜马拉雅山脉将发生一次、甚至数次特大地震,震级将超过里氏 8 级,而附近 5000 万人的生命将面临无法预测的威胁。 http://tech.sina.com.cn/o/2001-08-24/81863.shtml 北京 2014 年 12 月 13 日 电 ( 记者吴晶晶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3 日在京发布《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研究显示,中国西部冰川总体呈现萎缩态势,面积缩小了 18% 左右。 http://news.sina.com.cn/c/2014-12-13/192731282019.shtml 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有很好的相关性,物理机制也很明显:从大间冰期到大冰期, 100-200 米 的海水层的海水变为两极的 2000 米 巨厚冰盖,破坏了原有的地壳重力均衡,海水和地壳的密度比大约为 1 : 3 ,所以,赤道海洋地壳要上升 33-66 米 ,两极冰盖要下降 660 米 ,才能达到新的地壳重力均衡,陆海地壳的相对升降导致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从大冰期到大间冰期情况正好相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末次冰期中形成 2000 米 的冰盖,在 1 万年前的间冰期冰盖融化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均衡上升了 500 米 ,还将上升 200 米 ,才能达到新的地壳均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57471.html 全球变暖导致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原有的地壳均衡,导致海洋地壳均衡沉降,引发环太平洋地震带频发的地震活动。深海巨震的降温作用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自然的冷暖自调节作用,其能源来自太阳辐射变化造成的冰水转换 。 2002 年郭增建提出,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会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从而使地球降温 20 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3712.html 我在 2008 年 6 月 1 日 指出,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 1 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 30 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 8 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8927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387.html 事实上, 2010 年发生智利 8.8 级地震, 2011 年发生日本 9 级地震, 2012 年发生印尼苏门答腊 8.6 级地震,特大地震路线图基本得到证实。 如果查看历史纪录,你会发现地震的发生呈现不均匀分布状态,但喜马拉雅山脉这个本应为地震多发区的地方在过去 300 年中竟然没有发生过大地震。比尔汗认为,这个现象只能解释为风暴前的寂静,今年印度古吉拉特邦爆发的强烈地震则是风暴即将抵达的信号——喜马拉雅大祸临头了。但破坏之神会在何时降临,人们无法回答,只知道它会给我们一个突然袭击。 地震是人类力量无法阻止的自然灾害,如果喜马拉雅山脉发生特大地震,印度、孟加拉、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包括中国西藏的人民将面临的危险可能是无法想像的。大约 5000 万人生活在地震辐射区,即使是轻微一些的地震也会对 1000 万人造成影响。 http://tech.sina.com.cn/o/2001-08-24/81863.shtml 5000 米 高的青藏高原和 8000 米 高的喜马拉雅山脉被巨厚的冰雪覆盖,冰雪融化将导致地壳因载荷减少而均衡上升,这将有利于印度次大陆的巨型推土机对亚洲板块进行的“进攻”,增强它向喜马拉雅山底部深入,加快特大地震的形成进程。 2001 年 1 月 26 日 早晨 8 点 46 分,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和巴基斯坦交界处发生里氏 7.9 级的强烈地震。据印度官方统计,这次 50 年来印度的最大地震共造成 2 万多人死亡,财产损失高达 45 亿美元。 2008 年 5 月 12 日 汶川 8 级地震,造成 87149 人死亡(其中 69,226 人找见尸体, 17,923 人失踪,即尸体尚埋在废墟、塌方或泥石流之中), 374,643 人受伤, 4,500 多万人失去家园,导致上万亿元的财产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597-822273.html 8.5 级以上特大地震正在酝酿之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975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8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8927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27.html 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威胁,不仅在于冰川融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而且在于地表巨量的物质转移所产生的地壳均衡运动。 中国中强地震伴随气温上升迅速增加,敲响了世界特大灾害的警钟: 2004-2018 年是全球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我们在 2008 年就提出了这一警告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2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0917.html 2014 年 12 月 18 日 发生的尼泊尔里氏 5.9 级地震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2178.html 表 1 2014 年 12 月地震分布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4.0 2014-12-24 13:38:26 36.2 76.0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3.1 2014-12-24 04:21:02 28.4 104.7 15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 3.0 2014-12-23 02:38:24 43.2 80.3 9 哈萨克斯坦 3.2 2014-12-22 18:44:37 39.2 88.8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 3.0 2014-12-22 09:05:51 43.1 80.5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 3.4 2014-12-22 07:49:36 34.4 105.4 19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 3.0 2014-12-21 22:52:41 38.5 74.1 118 塔吉克斯坦 6.2 2014-12-21 19:34:15 2.2 126.6 50 马鲁古海 4.0 2014-12-21 13:09:34 27.9 101.4 15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 3.1 2014-12-2104:29:27 24.0 122.2 8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3.4 2014-12-21 02:15:33 32.4 105.1 11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3.7 2014-12-19 23:12:47 42.0 82.6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 3.0 2014-12-1819:55:19 44.6 124.0 6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6.0 2014-12-17 14:10:05 -3.7 100.4 10 苏门答腊南部附近海域 3.0 2014-12-16 11:03:39 30.3 103.1 13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3.7 2014-12-16 02:19:08 27.1 103.2 7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 3.3 2014-12-15 00:35:13 30.4 103.1 15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3.0 2014-12-14 19:49:22 41.2 87.5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 3.0 2014-12-14 18:31:19 26.9 100.8 16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 3.1 2014-12-13 01:54:40 38.3 74.2 151 塔吉克斯坦 2.9 2014-12-13 01:31:00 23.4 100.5 16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3.0 2014-12-13 01:19:33 31.1 103.5 15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6.2 2014-12-1105:03:44 25.6 122.4 260 台湾新北市附近海域 3.0 2014-12-10 21:54:36 39.1 92.1 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 2.9 2014-12-1019:54:17 41.9 121.7 0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矿震) 3.2 2014-12-10 13:21:37 39.1 92.2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 3.2 2014-12-10 00:54:44 23.3 100.5 8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3.1 2014-12-09 19:28:49 32.5 105.1 13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3.1 2014-12-09 07:57:58 27.9 101.4 10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 6.6 2014-12-08 16:54:52 8.0 -82.7 10 巴拿马以南附近海域 3.6 2014-12-08 11:43:53 41.5 97.1 17 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3.3 2014-12-08 06:42:09 23.3 100.5 16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3.2 2014-12-08 03:58:48 38.4 99.5 3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 2.9 2014-12-08 00:05:58 23.3 100.5 16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3.1 2014-12-07 23:41:44 23.3 100.5 16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4.7 2014-12-07 17:23:04 23.3 100.5 15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3.4 2014-12-07 17:13:30 23.3 100.5 16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6.7 2014-12-07 09:22:02 -6.5 154.4 30 所罗门群岛 4.0 2014-12-07 06:57:20 42.1 78.9 7 吉尔吉斯斯坦 6.0 2014-12-07 06:05:13 -6.2 130.5 120 班达海 5.9 2014-12-06 18:20:00 23.3 100.5 10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2.8 2014-12-06 07:32:27 23.3 100.5 9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2.9 2014-12-06 04:13:00 23.3 100.5 10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3.1 2014-12-06 03:54:20 23.3 100.5 10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3.1 2014-12-06 03:49:26 23.3 100.5 9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2.7 2014-12-06 03:08:57 23.3 100.5 8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4.4 2014-12-06 02:50:05 23.3 100.5 5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3.2 2014-12-06 02:46:42 23.3 100.5 5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震级修正) 3.4 2014-12-06 02:45:20 23.3 100.5 7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震级修正) 5.8 2014-12-06 02:43:44 23.3 100.5 9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4.0 2014-12-05 07:53:53 27.0 92.6 20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错那县 3.0 2014-12-04 06:39:34 32.4 105.3 16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3.4 2014-12-04 00:37:27 23.5 100.4 12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3.0 2014-12-03 08:59:34 39.9 75.1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 3.6 2014-12-0306:01:25 23.9 122.0 66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3.1 2014-12-0221:32:58 42.8 123.0 0 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 ( 爆破 ) 3.7 2014-12-02 19:18:53 34.0 105.4 17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 6.5 2014-12-02 13:11:31 6.1 123.1 620 棉兰老岛附近海域 2.9 2014-12-02 00:10:06 43.3 87.8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 3.0 2014-11-30 10:51:08 35.6 78.2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 3.4 2014-11-28 10:17:03 41.3 83.8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 2.9 2014-11-27 10:59:56 35.7 99.2 8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 6.8 2014-11-26 22:33:45 2.0 126.5 50 马鲁古海北部 3.2 2014-11-26 21:12:03 27.9 101.4 11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 3.0 2014-11-26 05:32:30 27.3 89.1 7 不丹 5.8 2014-11-25 23:19:07 30.2 101.7 16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 http://www.ceic.ac.cn/ 潮汐组合 A : 11 月 28 日 为月亮近地潮, 29 日为日月小潮(上弦), 12 月 1 日 月亮赤纬角为极小值北纬 0.00013 度。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B : 12 月 6 日 为日月大潮, 7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 18.65953 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小,自转变快,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 C : 14 日为日月小潮(下弦), 13 日为月亮远地潮, 15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0.00012 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D : 12 月 22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8.66460 度, 22 日为日月大潮, 25 日为月亮近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为最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 E : 12 月 29 日 为日月小潮(上弦), 12 月 2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00 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482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9507.html 2015 年 1-4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4 年 11-12 月, 2015 年 5-6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5 年 1 月是本时段强潮汐时期的第 1 个月,地震进入高潮。 2014-2015 年冬季可能先暖后冷。为配合相关的灾害预测,特提前将 2015 年 1-4 月潮汐组合公布于众。 潮汐组合 A : 1 月 5 日 为日月大潮, 4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 18.64916 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小,自转变快,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 B : 13 日为日月小潮(下弦), 1 月 11 日 月亮赤纬角为极小值北纬 0.00008 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C : 1 月 18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8.57510 度, 20 日为日月大潮, 22 日为月亮近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为最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 D : 1 月 27 日 为日月小潮(下弦), 1 月 24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106 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变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E : 1 月 31 日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 18.51082 度, 2 月 4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为小,自转变快,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5123.html 关注 2014 年 12 月和 2015 年 1 月潮汐组合。 参考文献 1. 林一杕。中国历史上地震记载。来源:羊城晚报 2013-04-24 14:25:26 http://news.21cn.com/caiji/roll1/a/2013/0424/14/21252451.shtml 2. 马德。气候颠覆历史:罗贯中定律与竺可桢曲线。 2010-3-28 12:04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5071-306828.html 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4.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8-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188 次阅读|2 个评论
尼泊尔地震值得关注:喜马拉雅山脉将发生特大地震?
热度 1 杨学祥 2014-12-19 04:54
尼泊尔地震值得关注:喜马拉雅山脉将发生特大地震? 杨学祥 中新社加德满都 2014 年 12 月 18 日 电 ( 记者 符永康 ) 据尼泊尔国家地震中心数据,当地时间 18 日夜间 21 时 17 分,该国东北部发生里氏 5.9 级地震,震中位于苏卢克胡木布 (Solukhumbu) 县,临近尼泊尔与中国边境。 2001 年 08 月 24 日 15:49 中国日报网站以《印度次大陆板块正向亚洲板块下方运动》为题,对住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居民们提出警告。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住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居民们也许并不知道,一场毁灭性的大灾难正在向他们逼近。美国《科学》周刊 8 月 24 日 警告说,喜马拉雅山脉将发生一次、甚至数次特大地震,震级将超过里氏 8 级,而附近 5000 万人的生命将面临无法预测的威胁。 http://tech.sina.com.cn/o/2001-08-24/81863.shtml 北京 2014 年 12 月 13 日 电 ( 记者吴晶晶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3 日在京发布《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研究显示,中国西部冰川总体呈现萎缩态势,面积缩小了 18% 左右。 http://news.sina.com.cn/c/2014-12-13/192731282019.shtml 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有很好的相关性,物理机制也很明显:从大间冰期到大冰期, 100-200 米 的海水层的海水变为两极的 2000 米 巨厚冰盖,破坏了原有的地壳重力均衡,海水和地壳的密度比大约为 1 : 3 ,所以,赤道海洋地壳要上升 33-66 米 ,两极冰盖要下降 660 米 ,才能达到新的地壳重力均衡,陆海地壳的相对升降导致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从大冰期到大间冰期情况正好相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末次冰期中形成 2000 米 的冰盖,在 1 万年前的间冰期冰盖融化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均衡上升了 500 米 ,还将上升 200 米 ,才能达到新的地壳均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57471.html 全球变暖导致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原有的地壳均衡,导致海洋地壳均衡沉降,引发环太平洋地震带频发的地震活动。深海巨震的降温作用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自然的冷暖自调节作用,其能源来自太阳辐射变化造成的冰水转换 。 2002 年郭增建提出,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会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从而使地球降温 20 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3712.html 我在 2008 年 6 月 1 日 指出,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 1 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 30 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 8 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8927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387.html 事实上, 2010 年发生智利 8.8 级地震, 2011 年发生日本 9 级地震, 2012 年发生印尼苏门答腊 8.6 级地震,特大地震路线图基本得到证实。 如果查看历史纪录,你会发现地震的发生呈现不均匀分布状态,但喜马拉雅山脉这个本应为地震多发区的地方在过去 300 年中竟然没有发生过大地震。比尔汗认为,这个现象只能解释为风暴前的寂静,今年印度古吉拉特邦爆发的强烈地震则是风暴即将抵达的信号——喜马拉雅大祸临头了。但破坏之神会在何时降临,人们无法回答,只知道它会给我们一个突然袭击。 地震是人类力量无法阻止的自然灾害,如果喜马拉雅山脉发生特大地震,印度、孟加拉、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包括中国西藏的人民将面临的危险可能是无法想像的。大约 5000 万人生活在地震辐射区,即使是轻微一些的地震也会对 1000 万人造成影响。 http://tech.sina.com.cn/o/2001-08-24/81863.shtml 5000 米 高的青藏高原和 8000 米 高的喜马拉雅山脉被巨厚的冰雪覆盖,冰雪融化将导致地壳因载荷减少而均衡上升,这将有利于印度次大陆的巨型推土机对亚洲板块进行的“进攻”,增强它向喜马拉雅山底部深入,加快特大地震的形成进程。 2001 年 1 月 26 日 早晨 8 点 46 分,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和巴基斯坦交界处发生里氏 7.9 级的强烈地震。据印度官方统计,这次 50 年来印度的最大地震共造成 2 万多人死亡,财产损失高达 45 亿美元。 2008 年 5 月 12 日 汶川 8 级地震,造成 87149 人死亡(其中 69,226 人找见尸体, 17,923 人失踪,即尸体尚埋在废墟、塌方或泥石流之中), 374,643 人受伤, 4,500 多万人失去家园,导致上万亿元的财产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597-822273.html 8.5 级以上特大地震正在酝酿之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975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8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8927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27.html 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威胁,不仅在于冰川融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而且在于地表巨量的物质转移所产生的地壳均衡运动。 中国中强地震伴随气温上升迅速增加,敲响了世界特大灾害的警钟: 2004-2018 年是全球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我们在 2008 年就提出了这一警告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2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0917.html 2014 年 12 月 18 日 发生的尼泊尔里氏 5.9 级地震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 林一杕。中国历史上地震记载。来源:羊城晚报 2013-04-24 14:25:26 http://news.21cn.com/caiji/roll1/a/2013/0424/14/21252451.shtml 2. 马德。气候颠覆历史:罗贯中定律与竺可桢曲线。 2010-3-28 12:04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5071-306828.html 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4.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8-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7460 次阅读|1 个评论
海岛大震连续发生:富士山最近会不会火山喷发?
杨学祥 2014-12-13 06:37
海岛大震连续发生:富士山最近会不会火山喷发? 杨学祥 我们在2011年3月22日指出,地震数据统计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4次,在1889-1924年发生6次(国外资料1900-1924年2次),在1925-1945年发生1次(1次),在1946-1977年发生11次(7次),在1978-2003年发生0次(0次),在2004-2012年已发生6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1952年、1957年(国外数据低于9级)、1960年、1964年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见表1)。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2006年,2010年,2014年,2018年,2022年)。这一预测符合最强和较强潮汐四年变化规律。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50次,平均每年1.73次,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12次,平均每年0.55次(见第六章6.3节)。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3倍以上。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2001年昆仑山口8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 除了8.5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9级地震发生后,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2004、2005、2007、2012年的连续4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4次8.5级以上地震。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5007.html 阿拉斯加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1957-03-09,1964-03-27,1965-02-04,时间间隔为1年、7年和8年。 俄罗斯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1923-02-03,1952-11-04,1963-10-13。时间间隔为11年、30年和31年。 中国西部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1920-12-16,1950-08-15。时间间隔为30年。 苏门答腊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2004-12-26,2005-03-28,2007-09-12,2012-04-11,时间间隔为3个月、2年半、3年、4年半、7年。 1年是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周期,半年是由太阳潮汐引起的地球自转变化周期。每年4月9日-7月28日及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1月25日-4月7日及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计算表明,由于气圈、水圈和固体地球扁率变化不同,所以产生不同圈层的差异旋转,是激发地震的重要因素。 苏门答腊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2004-12-26,2005-03-28,时间间隔为3个月。12月为地球扁率变小和地球自转加快的高潮期,3月为地球扁率变大和地球自转减速的高潮期,后一次地震是对前一次地震的调整。 苏门答腊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2004-12-26,2005-03-28,2007-09-12,2012-04-11,时间间隔为2年半、3年、4年半、7年。这与潮汐的2.2、3.3、7.7年周期对应。 阿拉斯加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1957-03-09,1964-03-27,1965-02-04,时间间隔为1年、7年和8年。与地球自转年周期,潮汐1.1、6.6、7.7年周期对应。 俄罗斯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1923-02-03,1952-11-04,1963-10-13。时间间隔为11年、30年和31年。与地球自转的11、30年周期对应。地球自转速度的29.783年周期对应29.46年土星公转恒星周期。11年也是太阳黑子周期,11、30和31年也是潮汐周期。 中国西部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1920-12-16,1950-08-15。时间间隔为30年。与地球自转的30年周期对应。地球自转速度的29.783年周期对应29.46年土星公转恒星周期。30年也是潮汐周期。 8.5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PDO),所以,中国西部8.5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1920-12-16,1950-08-15。时间间隔为30年。分别处于1890-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而1980年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中国西部没有发生8.5级以上地震。这是一个重要的限制条件,拉马德雷暖位相全球发生8.5级以上地震的几率很小。 根据全球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的时间间隔频率,日本今后2-4次8.5级以上地震可能在2011年3月11日后的3年、4年半、7年、8年、11年发生,即2014年-2016年、2018-2019年和2022年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9370.html 富士山最近会不会火山喷发? (2014-12-11 23:50:48) 转载 ▼ 标签: 徐静波 日本 富士山 火山喷发 分类: 唰唰日本社会 讨论富士山会不会火山喷发?多少有点不情愿,因为我自己就住在距离富士山100公里的东京市内。但是今日下午,富士山脚下的一场地震,不仅是我,许多日本人的心也都揪了几下:是不是脚步声已经近临? 今天下午的地震只有4级,但是震中因为在富士山脚下的五湖,也就意味着在这一座活火山的下面,狠狠地震了一下。 朝日电视台今夜用了8分钟的时间,来介绍日本列岛今年突然喷发的几座火山的情况,无论是御岳山还是阿苏山,这几座火山喷发的情况十分相似,就是:无前兆、突发性、大能量。而御岳山的突然喷发,已造成57人丧生,6人下落不明,成为日本战后最严重的火山灾难。 节目并引用日本火山喷发预知联络会的藤井敏嗣会长(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的话说,2011年3月的东日本大地震,已经改变了日本列岛的板块结构,使得一些火山的能量得到了空前的积聚。这一种状况,与1100多年前的日本列岛发生的一系列大地震和火山大喷发十分相似。 那么,1100多年前的日本,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历史资料记载,公元864年,富士山发生大喷火,5年后的869年,发生了贞观8级大地震(震源就在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的震源地)。23年后的887年,发生了仁和大地震(即“南海沟大地震” ,推测8.5级)。这一连串的地震和火山喷发,几乎毁灭了日本大半个列岛。 那么,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已经3年多,南海沟9级大地震是否会接着发生?地震专家们已经开始提醒。而现今最瞩目的,确实富士山会不会发生火山喷发? 在东日本大地震在2011年3月发生后,富士山脚下的静冈县东部,在当年的5月15日深夜发生里氏6.4级强烈地震。而在今年,长野县北部于11月12日发生里氏6.7级地震之后,富士山附近的伊豆地区又出现了6.4级的地震。据神奈川县温泉地学研究所观测,富士山附近的箱根地区周围连续发生地震,从11月12日至15日傍晚已观测到数百次小规模地震。而今天,在富士山五湖地区又发生了4.3级地震。 名古屋大地震火山防灾研究中心教授鹭谷威指出:“由于火山地下的岩浆和热水容易受到破坏,因此引起了群发性地震。坦率地说,富士山最令人担忧。”鹭谷教授说:“富士山自上次喷发以来已经过去了300年,现在随时有可能重新喷发。大地震有可能成为诱因,需要密切关注。” 300年前的1707年,富士山发生最后一次的大规模喷发,曾埋葬了周围50个村落,火山灰飘降到东京市区的厚度也达4厘米。 (以下三枚照片是富士山发生火山大喷发时的预测情景照) 地震学家们称,目前富士山的状态与1707年大喷发前的状态相似,岩浆已持续积聚了约300年,急需防范。日本气象厅已经在富士山的周边设置了50多台观测仪器,对富士山实施着实时监控。但是,假如御岳山火山突然喷发的悲剧在富士山重演的话,那么,五合目半山腰这么多游客的安危就会变成一大问题。当然,如果重演300年前东京火山灰也厚达4厘米的灾害的话,那么,东京和整个关东地区都将变成灰暗世界。 最近登富士山时,不妨带一只口罩和一瓶矿泉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1c1670102v7e6.html?tj=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69 次阅读|0 个评论
特大地震路线图:2014年云南地震处于危险时期
热度 1 杨学祥 2014-10-10 05:59
特大地震路线图: 2014 年云南地震处于危险时期 杨学祥,杨冬红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Ms8.5 级的地震共 24 次。在 1889-1924 年 PDO“ 冷位相 ” 发生 6 ( 1900 年以来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 PDO“ 暖位相 ” 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 PDO“ 冷位相 ” 及其边界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 PDO“ 暖位相 ” 发生 0 次,在 2004-20012 年 PDO“ 冷位相 ” 已发生 6 次。规律表明, PDO 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 PDO 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郭增建的 “ 深海巨震降温说 ” 是 PDO 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a 大洋海水减少 b 大洋海水增加 1- 新洋壳,计算时因忽略了与陆壳连接部分,因而计算值比实际值小; 2- 旧洋壳,插入大陆壳下或推动大陆分离部分。 图 1 海平面变化造成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Fig. 1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movementby the changes of sea level 由图 1 中可以看到,相同的圆心角在不同半径的球面所对应的弧长是不同的,由于海水增加,海洋地壳 A’B’ 弧下降到 AB 弧时,圆心角变大,只能发生两种结果(见图 b ) : 其一、大洋地壳 AB 弧的多余部分插入大陆地壳之下,形成俯冲消减带,是地震频发的地区,其类型为环太平洋俯冲消减带和地震火山带。 其二、大洋地壳 AB 弧的多余部分象楔子一样劈开大陆,推动大陆向两边分离,对应的圆心角增大,其类型为大西洋两岸的快速扩张。 其三、反之,当海洋地壳 AB 弧上升到 A’B’ 弧时(见图 a ),由于弧长增大,其增大部分就是海底扩张产生的新洋壳。 当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积累到一定高度时,地壳均衡使洋壳下降收缩,强烈的挤压导致环太平洋地震带 Ms 8.5 级以上强震频发,形成拉马德雷冷位相;当全球变冷两极冰盖增大使海平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地壳均衡使洋壳上升在大洋中脊处扩张,这是强震在 PDO 暖位相较少,甚至不发生的原因。圆心角越大,新洋壳就越大,这是地震带集中在环太平洋沿海地区的原因。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 50 次,平均每年 1.73 次,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 12 次,平均每年 0.55 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 3 倍以上。 2000-203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 2001 年昆仑山口 8 级地震和 2008 年四川汶川 8 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 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年的连续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我们在 2008 年 6 月指出,全球变暖导致山地和两极冰盖溶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山地失去冰盖负载减少,将均衡上升;海洋水面上升增加负载,将均衡下沉。这就是冰川地壳均衡和水均衡运动。根据山东防震减灾信息网的资料,自 2004 年到 2007 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4 次 8 级以上地震,中国和日本各 2 次,其他地区 2 次(见表 4 )。 表 1 2001-2008 年 8 级以上地震数据 发震时刻 纬度 经度 震级( Ms ) 震中位置 2001-11-14 17:26:00 36.2 ° 090.9 ° 8.1 新疆青海交界 2003-09-26 03:50:00 42.2 ° 144.1 ° 8.0 日本北海道地区 2004-12-26 08:58:00 3.9 ° 95.9 ° 8.7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 2005-03-29 00:09:00 2.2 ° 97.0 ° 8.5 苏门答腊北部 2005-06-14 06:44:00 -19.9 ° -69.2 ° 8.1 智利北部 2006-04-21 07:25:00 61.0 ° 167.2 ° 8.0 堪察加半岛东北地区 2006-11-15 19:14:00 46.6 ° 153.3 ° 8.0 千岛群岛 2007-09-12 19:10:00 -4.4 ° 101.5 ° 8.5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 2007-09-13 07:49:00 -2.5 ° 100.9 ° 8.3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 2008-05-12 14:28:00 31.0 ° 103.4 ° 8.0 四川汶川县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 1 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 30 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 8 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8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387.html 事实上, 2010 年智利发生 8.8 级地震, 2011 年日本发生 9 级地震, 2012 年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8.6 级地震,符合地震路线图的统计规律。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是全球 8 级以上地震和中国云南 7 级以上地震集中爆发的危险期,也是特大地震回归中国的危险期,符合特大地震的统计规律和路线图。 图 2 是根据公元 1896 年至公元 1980 年全球 8 级以上地震目录编绘的 。在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 1905-1906 年、 1923-1925 年、 1941-1942 年、 1959-1960 年、 1977-1979 年,地球平均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在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 1896-1897 年、 1913-1914 年、 1931-1932 年、 1949-1951 年、 1968-1970 年,地球平均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 8 级以上地震高潮也有相应的约 9 年变化周期: 1897- 1906- 1914- 1923- 1932-1941- 1950- 1960- 1971- 1978 年。 1890-1924 年和 1947-1976 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 8 级以上地震频发期, 1925-1946 年的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 8 级以上地震的减少时期(杨冬红 等, 2008 )。 图 2 1896-1980 年8级以上地震分布 Fig. 2 Thedistribution of global earthquakes(Ms ≥ 8)from 1896 to 1980 根据统计规律和特大地震路线图,全球特大地震集中在 2004-2018 年发生。中国云南特大地震集中在 2014-2016 年发生。全球 9 级地震可能在美国、俄罗斯发生,中国下一次 8.5 级以上地震可能在云南及其周边地区发生。 表 2 1890 年以来特大地震、流感爆发、气候变化和 PDO 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 级以上地震次数 全球 9 级以 上地震次数 PDO 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流感爆发次数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 ( 4 ) 宁夏 1 0 1890-1924 冷 低温期 3 次 1925-1945 1 ( 1 ) 0 0 1925-1946 暖 温暖期 0 次 1946-1977 11 ( 7 ) 西藏 1 4 1947-1976 冷 低温期 3 次 1978-1999 0 ( 0 ) 0 0 1977-1999 暖 温暖期 0 次 2000-2016 6 ( 6 ) 云南? 2 2000-2030 冷 低温期 1 次 注 : 括号内为 1900 年以来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2003 年,胡辉,赵洪声,和宏伟详细分析了 20 世纪云南强震群体盛衰的天文背景,文中指出月亮白赤交角(亦称月亮赤纬角)变化产生的交点潮可能是影响地震长周期活动的一个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20 世纪以来云南的 4 个 M ≥ 6.7 级强震活跃期有 3 个始发于月亮白赤交角极大年或其次年,仅第一个地震活跃期不是如此,所以总概率达 80% 。另外,无论太阳活动还是地震活动均存在 11 年的准周期,对比太阳黑子相对数滑动平均曲线与云南历年最大地震强度滑动平均曲线,即年黑子相对数减小时,地震强度增大。据此,作者利用 20 世纪云南历年最大地震的震级作了 4 组 11 年周期的外推,估计了下一个地震活跃期首发地震的时间和震级。综括上述 2 个天文条件,根据目前月亮白赤交角变化与太阳活动形势,他们认为云南下一个地震活跃期可能开始于 2006/2007 年。他们根据地震活动 11 年周期中同相位年的平均强度作外推预报, 2005 年按期前 7 个 11 年周期同相位年的最大地震强度平均推算,可能为 5.69 级上下,仍处于低水平活动期,而 2006 年的地震强度则可能增至 6.37 级上下,应引起我们的警觉,最严重的是 2007 年,该年所处的相位最易发生强烈地震,平均震级已接近 6.7 级,足见该年最可能是云南下一 M 大于等于 6.7 级强震活跃期的开始年,并可能爆发 7 级大震(概率达 43% )。 2007 年云南地震强度所以会如此之高,主要是因其正值太阳黑子第 23 活动周的谷值年附近。如往前追溯,自 1700 年以来,云南有记载的 18 次 M 大于等于 7 级大地震中,竟有近一半发生于太阳活动谷年附近,使谷年成为十分罕见的大震高发相位 。 事实上, 2003 年至今,云南并没有发生 7 级以上地震,可能爆发 7 级大震(概率达 43% )的预测没有实现。这很正常, 2003-2007 年之间云南没有发生严重干旱是原因之一。 2007 年预测为太阳活动谷年,实际上发生在 2008 年末 2009 年年初。 4 年过去了,云南地震的天文条件消失了吗? 2009 年,我们通过计算得出,潮汐也有 2.2 、 11 和 22 年周期变化。潮汐可以使偏离地球质心的内核在液核中产生潮汐波动,潮汐周期与太阳周期的共振效应对解释大气、地磁、地震、海温的 11 和 22 年周期变化更有说服力。这不仅能解释厄尔尼诺事件 11 年和 22 年周期变化,而且能解释地磁、地震、大气的 11 年和 22 年周期变化是受太阳活动和强潮汐的共同驱动和激发。从表 2 中,我们可以看到云南 1913-1999 年 7 级以上强震(共 13 次)有以下规律性: 第一、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3 个首发于月亮赤纬角(白赤交角)的最大值年; 第二、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4 个结束于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年附近; 第三、强震活跃期历时 7-12 年,与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至最小值 9.3 年周期相对应。 第四、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3 个首发于太阳黑子谷年,一个首发于太阳黑子峰年。太阳黑子极值年是云南 7 级地震多发年。 3 个强震活跃期与太阳黑子 11 年周期对应,始于太阳黑子谷年,在下一个太阳黑子谷年或其前结束。 数据表明,云南在月亮赤纬角极值时易发生 7 级地震,如,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 1913 、 1950 、 1970 、 1988 年和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附近的 1941 、 1976 、 1995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9/13 。 数据还表明,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地震,太阳黑子峰年次年 1988 和谷年 1913 、 1976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7/13 。 数据还表明,太阳黑子极值年和月亮赤纬角极值年的叠加年(三年内)易发生地震,如 1913 、 1976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8/13 。 表 3 20 世纪以来白赤交角、太阳黑子与云南强震 白赤交角 太阳黑子 云南强震 活跃期 震级大于 7 级强震 最大年 最小年 谷值 峰值 1913 1922 1913 1923 1917 第 1 活跃期 1913 峨山 7.0 1925 大理凤仪 7.0 1932 1941 1933 1944 1937 第 2 活跃期 1941 澜沧耿马 7.0 1941 勐海 7.0 1950 1959 1954 1957 1950 勐海 7.0 1969 1978 1964 1976 1968 第 3 活跃期 1970 通海峨山 7.7 1974 昭通大关 7.1 1976 龙陵 7.3 1976 龙陵 7.4 1987 1996 1986 1996 1989 第 4 活跃期 1988 澜沧 7.6 1988 耿马 7.2 1995 孟连 7.3 1996 丽江 7.0 2005-2007 2014-2016 2009 2022 2014 第 5 活跃期 2007 普洱 6.4 2008 盈江 5.9 7 级地震空 2013-2014 年? 注:据胡辉等, 2003 ;杨冬红等修改, 2009 , 2013 2013-2014 年有利于云南地震发生的天文条件依然存在, 2009 年以来云南连续三年发生严重干旱,云南大震的风险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 地震历史数据表明,海岛特大地震连续发生。印尼苏门答腊岛在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连续发生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已经打破百年来的历史记录;阿拉斯加半岛在 1957 、 1964 、 1965 年 3 次连续发生 8.5 级以上地震,其中 2 次 9 级以上地震; 1923 和 1952 年勘察加半岛 2 次。海岛特大地震连续发生值得关注。 2011 年日本 9 级地震后,日本特大地震也有连续发生的可能。 印尼和日本 9 级地震后,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亚洲东部和南部双向交叉挤压形势已完成,北半球和中国地震将进入高潮。特大地震的准四年、 18.6 年和 54 年周期值得关注,与地球自转的准四年周期和 18.6 年周期相对应。 2004-2030 年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和低温冻害等灾害频发, 2004-2018 年是全球特大地震频发时期, 2014-2016 年是云南强震最危险时期,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5779.html 截止 2014 年 10 月 10 日 , 2014 年云南已发生两次 6 级以上地震。 6.6 级的云南景谷地震和 6.5 级的鲁甸地震处于不同潮汐组合类型。 景谷“ 10.7 ”地震处于低纬度圈扩张背景之下: 潮汐组合 B : 10 月 6 日 为月亮近地潮, 8 日为日月大潮, 7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 0..00012 度,三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鲁甸“ 8.03 ”地震处于低纬度圈收缩背景之下: 潮汐组合 A : 2014 年 8 月 4 日 为日月小潮, 9 月 7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82537 度,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赤道暖空气和洋流向两极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 7-10 月是 2014 年最后一个强潮汐时期,关注 10 月潮汐组合对后续地震的影响。 潮汐组合 A : 10 月 2 日 为日月小潮, 10 月 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52620 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赤道暖空气和洋流向两极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 B : 10 月 6 日 为月亮近地潮, 8 日为日月大潮, 7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 0. .00012 度,三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C : 10 月 13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北纬 18.51644 度, 16 日为日月小潮(下弦), 18 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小,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 D : 10 月 21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 0.00008 度, 24 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E : 10 月 28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8.53950 度, 31 日为日月小潮(上弦),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小,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3314.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 , 杨德彬 , 杨学祥 , 2011.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 . 地球物理学报 , 54(4):926-934. 杨冬红 , 杨学祥 , 2006.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 . 西北地震学报 , 28(1): 95-96. 杨冬红 , 杨学祥 , 2008.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3(5): 1813-1818. 杨冬红 , 杨学祥 , 2013.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8(1): 58-70. 杨冬红 , 杨学祥 , 刘财 , 2006.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1(3): 1023-1027. 杨冬红 . 2009. 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 . 吉林:吉林大学 .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3181 次阅读|1 个评论
演练国际救援正当时:地震进入新的危险期
杨学祥 2014-8-30 08:04
演练国际救援正当时:地震进入新的危险期 杨学祥 我们在2008年5月10日指出,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这一预测正在得到证实: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2004-2012年全球8.5级以上地震已经发生6次;而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全球8.5级以上地震没有发生。 地球自转加速度约每四年就有一次突然的变化不仅与最强和较强潮汐相对应,而且与1952年、1957年、1960年、1964年4场特大地震相对应。 1952年、1957年、1960年、1964年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前17年左右,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2006年,2010年,2014年,2018年)每一年及其前一年都是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年。2004年12月26日爆发的印尼地震海啸并非偶然。 根据前一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发生特征,我们预测:2010年及其前一年( 实际发生在2010年及其后一年,误差为一年 )、2014年及其前一年、2018年及其前一年爆发特大强震的可能性大。由于2010年、2014年、2018年1月2日为月亮近地点,与地球近日点1月3日或4日相差不过2天,叠加后的最强潮汐和较强潮汐强度相对较大,激发出的特大强震也会相当强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736.html 2010年发生了智利8.8级地震,2011年发生了日本9级地震,2014-2015年的特大地震也即将发生。 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95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73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32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3144.html 相关报道: 模拟汶川地震16国救援队演练国际救援 2014-08-30 07:380 来源:金羊网新闻中心 T | T 字号: 打印   成都商报讯(记者祝楚华)大地震突然发生,多支国际救援队伍陆续抵达,如何协调这些经受不同训练且文化背景不同的队伍展开有效救援?昨日,联合国国际搜索与救援咨询团亚太地震应急演练的经验交流研讨在四川成都举行,今日还将在成都举行演练活动的桌面推演,16个国家的200多名中外专家、官员和救援队员等将参演。   成都商报记者获悉,本次演练场景模拟汶川地震再现,大量城市建筑物倒塌,中国政府接受国际援助,相关国家派出搜索与救援队伍,联合国派出一支灾害评估与协调队伍和一支亚太人道主义合作伙伴队伍抵达受灾国,开展国际救援的协调工作。演练的重点是,国际告警、国际搜索与救援队伍的抵达、现场行动协调和撤离等。 http://news.xinmin.cn/domestic/2014/08/30/25259251.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1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墨西哥南部发生6.6级地震:关注北半球地震发展
热度 1 杨学祥 2014-5-9 04:32
墨西哥南部发生6.6级地震 2014年05月09日 01:53:51 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 0 新华网墨西哥城5月8日电(记者伍海燕)墨西哥南部8日发生6.6级地震,首都墨西哥城震感强烈。 墨西哥国家地震局发布的消息说,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8日12时(北京时间9日1时),震中位于南部格雷罗州特克潘市西南13公里处,震源深度10公里。 另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此次地震震级为6.8级。 目前尚未有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报告。 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5/09/c_126478746.htm 震级(M) 发震时刻(UTC+8)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6.62014-05-09 01:00:1617.4-100.720墨西哥 4.2 2014-05-09 00:37:41 33.1 92.1 7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唐古拉地区 3.0 2014-05-08 22:13:16 25.5 101.9 11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 2.0 2014-05-08 08:54:18 43.5 88.0 2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有感) 3.0 2014-05-08 06:33:34 40.5 77.3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 4.7 2014-05-07 22:11:41 25.5 101.9 13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 6.02014-05-07 12:20:38-7.0154.830所罗门群岛 3.4 2014-05-07 03:26:48 39.8 75.5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 3.4 2014-05-06 10:41:24 33.1 88.3 8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双湖县 3.0 2014-05-06 05:58:07 40.2 77.2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 6.42014-05-05 19:08:3819.499.620泰国 4.9 2014-05-05 04:23:29 40.7 77.7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 3.1 2014-05-05 00:46:35 32.1 83.8 8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 3.0 2014-05-04 22:29:23 31.4 86.5 6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 4.5 2014-05-04 20:43:34 24.0 121.7 22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6.12014-05-04 17:25:15-25.8178.2620斐济群岛附近海域 6.72014-05-04 17:15:53-24.6179.1520斐济群岛附近海域 3.0 2014-05-04 15:09:38 31.9 104.5 14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 3.8 2014-05-04 10:06:26 32.0 95.5 10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 3.8 2014-05-04 08:59:42 32.0 95.5 10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 3.6 2014-05-02 10:11:06 38.4 74.5 142 塔吉克斯坦 3.0 2014-05-02 06:19:43 28.2 99.5 5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 3.5 2014-05-02 02:08:50 21.6 101.0 15 老挝 3.2 2014-05-01 19:30:30 42.0 80.8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 3.4 2014-05-01 15:28:37 40.5 77.3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 6.72014-05-01 14:36:37-21.5170.3110洛亚蒂群岛地区 5.1 2014-04-30 14:20:54 43.1 94.3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哈密市 3.1 2014-04-30 04:16:11 26.2 100.6 10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 3.2 2014-04-29 21:17:51 28.2 105.0 10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 3.0 2014-04-29 01:21:48 25.5 105.8 10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3.9 2014-04-28 10:08:35 39.2 96.8 6 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5.2 2014-04-28 08:43:50 19.8 120.0 4 南海 http://www.ceic.ac.cn/ 潮汐组合A:2014年4月29日为日月大潮,2014年5月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18.95901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但强度较弱。 潮汐组合B:5月6日为月亮远地潮,5月7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37度,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但强度较弱。 潮汐组合C: 5月1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18.99027度,5月15日为日月大潮,18日为月亮近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但强度稍弱(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相隔超过3天)。 潮汐组合D: 5月21日为日月小潮(下弦),5月2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24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但强度较弱。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偏北风的发展有利于雾霾的清除,但强度较弱。 潮汐组合E:5月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19.02150度,2014年5月29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1383.html 美国加州南部连续发生5级以上地震: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2012-8-27 11:2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美国 地震 活跃期 推荐到群组 美国加州南部连续发生5级以上地震: 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杨学祥 我在2012年2月20日指出,欧洲严寒和美国40年来最暖冬天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大讨论,我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自1960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 2012年2月2日的气温打破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的最高纪录华氏62度(约摄氏16.6度)。 1964年和1974年2月2日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7次强震),2012 年同样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5次强震)。 1964年3月27日北美洲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发生了9.2级地震,下一次特大地震也会发生在北美洲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新华网洛杉矶8月26日电(记者 薛颖)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的监测数据,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布劳利地区26日连续发生多次地震,其中3次地震震级超过5级。 http://news.sohu.com/20120827/n351583254.shtml 2014年前后是危险时期 。 http://www.sciencenet.cn/bbs/showpost.aspx?id=20056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4736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1387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1405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 8-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6436.html 北半球强震进入高潮的标志:日本9级地震 已有 1504 次阅读 2012-2-26 04:58 除了8.5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9级地震发生后,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2004、2005、2007年的连续4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3次8.5级以上地震;阿拉斯加半岛在1957、1964、1965年也发生了3次强震(见表1)。 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4156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829   中新网2月24日电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岛根县隐岐岛的海岸上近日有大量深海鱼漂浮至水面,对于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当地岛民感到吃惊,并担心是否会有大地震发生。   据报道,当地岛民称,本月中旬开始,隐岐岛的海岸上不断发现漂浮上来的深海鱼,这种深海鱼数量众多,铺满了海岸1公里长的地带,而且密密麻麻地重叠到一起。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2/02-24/3694806.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40839 2004年、2005年、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岛连续发生了3次8.5级以上强震,2010年智利发生了8.8级强震,2011年日本发生了9级强震。 美国和日本不仅具有强震的构造基础,而且频现地震的相关前兆,表明全球强震正在向北半球转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41116 日本9级地震给出了北半球强震进入高潮的预警信号。 5. 结论 数据统计表明,全球强震和中国强震都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有三个周期的冷位相时期满足这一规律。2004-2018年全球强震进入高潮。 特大地震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先从北半球开始,中国7级以上强震在前十年达到高潮;特大地震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先从南半球开始,中国7级以上强震将在中间十年和后十年达到高潮。 日本地震表明,伴随特大地震向北半球的转移,中国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中间十年和后十年将进入地震高潮,东部地震和中西部地震都值得关注。 中国7级以上强震目前尚未达到高潮。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双向挤压是中国强震频发的原因。日本9级地震后,北半球和中国地震将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4121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1395.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36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两次9级地震夹击下的中国大陆
热度 1 杨学祥 2012-12-12 07:07
两次 9 级地震夹击下的中国大陆 杨学祥 中国大陆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叉区域,是世界地震频发的国家,印度板块向北挤压和太平洋板块向西挤压是中国强震频发的原因。到 2012 年 12 月 12 日 截止,中国南部的印尼苏门答腊已发生 8.5 级以上地震 4 次,其中 1 次为 9.1 级地震,分别在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中国东部的日本在2011年发生 9 级地震一次。两次 9 级地震夹击下的中国大陆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重视。 1. 2008 年四川汶川 8 级地震发生前的全球地震形势 根据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我在 2008 年 2 月 20 日指出, 2008 年初中国冰雪冻灾发生后,后续灾害和重大事件有: 拉尼娜将导致 2008 年沙尘暴强烈,台风活动强烈,旱涝风险增大,地震火山和地质灾害增多(类似 1999 年)。 2008-2009 年和 2011 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事件中,中国先旱后涝的风险存在(类似 1997-1998 年),流感爆发可能在 2008-2009 年(处于太阳黑子低值年,强度较弱,类似 1977 年),也可能在 2011 年爆发(处于太阳黑子高值年,强度较大,类似 1957 年和 1968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易发生北方的低温冷害(如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北方严重低温冷害),下一次南方严重冻害可能发生在下一次太阳黑子谷值年 2018 年附近 。 事实上,北京时间 2008 年 3 月 21 日 06 时 33 分 在新疆于田县 ( 北纬 35.6 ,东经 81.6) 发生 7.3 级地震。 2008 年 5 月 2 日的缅甸热带风暴和 12 日的汶川 8 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2009 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和流感世界大流行, 2009 、 2010 、 2011 、 2012 年发生了严重低温冻害。 我在 2008 年 2 月 21 日和 22 日相继指出,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2008 年 2 月 20 日 16 时 08 分,在印尼苏门答腊(北纬 2 . 8 度,东经 96 . 0 度)发生 7 . 7 级地震。这是 2008 年第二次 7 级以上强震。北京时间 2008 年 2 月 8 日 17 时 38 分,在中大西洋海岭 ( 北纬 10.7 度,西经 41.9 度 ) 发生 7.3 级地震。两次强震都发生在强潮汐时段。在经过 1 月的 7 级地震间歇后, 2 月 7 级地震开始增多。 2008 年 1-3 月为弱潮汐时期, 4-7 月为强潮汐时期。强震在 5-6 月将达到高潮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的时间定为 2008 年 5 月 6 日至 10 日,正处于 2008 年 5-6 月全球地震高潮时期和 5 月 5-8 日强潮汐时期。日本是一个地震频繁的国家,谁注意到了国家主席访日的地震安全 ? 4 月份最强潮汐 A 组合: 4 月 4 日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 -0.00156 度,天王星合月; 4 月 5 日 23.90 时水星合月 **** ; 4 月 6 日 11.90 时朔,日月大潮 **** ; 4 月 8 日 3.58 时月过近地点,月亮近地潮 **** 。四者叠加,潮汐当月最强。引发较强的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可能导致较强沙尘暴和寒流袭击。北京时间 2008 年 4 月 9 日 20 时 46 分,在洛亚尔提群岛发生 7 . 3 级地震。 5 月 5-8 日强潮汐 B 组合: 2008 年 5 月 5 日 为日月大潮 ** , 2008 年 5 月 6 日 为月亮近地潮 ** , 2008 年 5 月 8 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27.62531 度。三者两两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地震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2008 年 1-3 月为弱潮汐时期, 4-7 月为强潮汐时期。在经过 1 月 7 级地震间歇期之后, 7 级地震在 2 月发生 4 次, 3 月 1 次, 4 月 2 次, 5-6 月将达到高潮 。 据缅甸国家电视台 5 日报道, 2 日登陆缅甸的热带风暴已造成至少 1 . 5 万人死亡,随着救灾深入,死亡人数还可能继续上升 。中新网 5 月 8 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驻缅甸高级外交官 Shari Villarosa 称,超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可能已造成缅甸逾 10 万人遇难,这一数据是依据源自伊洛瓦底三角洲地区的灾害统计数据推测得出的 。 新华网北京 5 月 8 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2008 年 5 月 8 日 0 时 45 分,在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 ( 北纬 36.1 度,东经 141.6 度 ) 发生 7.1 级地震 。 北京时间 2008 年 2 月 20 日 16 时 08 分,在印尼苏门答腊(北纬 2 . 8 度,东经 96 . 0 度)发生 7 . 7 级地震。北京时间 2008 年 5 月 8 日 0 时 45 分,在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 ( 北纬 36.1 度,东经 141.6 度 ) 发生 7.1 级地震 。 在中国东部和南部两次 7 级以上地震的夹击下, 2008 年 5 月 12 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 8 级地震。 2. 2012-2014 年的地震形势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和 2012 年 4 月 11 日 印尼苏门答腊 8.6 级地震发生后,印度板块向北挤压和太平洋板块向西挤压中国大陆的形势更加明显,两次 9 级地震夹击下的中国大陆面临强震的风险继续加大。 统计数据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3 次。在 1889-1924 年 PDO “冷位相”发生 6 ( 1900 年以来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 PDO “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011 年 PDO “冷位相”已发生 5 次( 2012 年又发生了一个)。规律表明, PDO 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 PDO 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 统计数据表明, 1900 年以来,中国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 次。在 1889-1924 年 PDO “冷位相”发生 1 次,在 1925-1946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1947-1977 年 PDO “冷位相”发生 1 次,在 1977-1999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0-2030 年 PDO “冷位相”至今尚未发生。规律表明, PDO 冷位相时期是中国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 了 PDO 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中国强震爆发时期。根据前两个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循环规律,未来 20 年中国发生 8.5 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很大。 统计数据表明, 1900 年以来,中国大于等于 7 级的地震共 105 次。在 1900-1924 年 PDO “冷位相”发生 18 次,在 1925-1946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24 次,在 1947-1976 年 PDO “冷位相”发生 46 次,在 1977-1999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12 次,在 2000-2030 年 PDO “冷位相”已发生 6 次。 1920 年 12 月 16 日 宁夏海原发生 8.6 级大地震,烈度为 12 级,形成特大灾难,是迄今为止我国历史上最大地震,震动全国,矩震级达 9.3 级。持续时间长达 15 分钟,死亡 28.5 万人,宁夏海原、西吉、固原、静宁等极震区内县城全毁,波及破坏区面积 55 万平方千米(见表 1 )。这次地震发生在 1890-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后期,其前发生 10 次 7 级以上地震,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其后发生 7 级以上地震 8 次,平均每年发生 1.6 次,是前者的 3 倍。正因为 8.5 级地震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后期发生,本次拉马德雷冷位相中国 7 级以上地震发生总数比较少( 1890-1899 年地震数未加入)。 中国大于等于 7 级的地震在 1947-1976 年 PDO “冷位相”发生 46 次,平均每年发生 1.53 次。 1950 年 8 月 15 日 西藏察隅和墨脱 8.5 级地震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前期, 1950-1959 年共发生 7 级以上地震 19 次,平均每年 1.9 次。可见, 8.5 级地震的发生是导致中国 7 级地震频繁发生的原因。 目前,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0 年已经过去, 8.5 级地震尚未发生, 8 级以上地震发生 2 次, 7 级以上地震仅仅发生了 6 次,平均每年发生 0.50 次,远低于以往的平均水平,地震活跃度不明显,处于地震活跃期的初期阶段。 根据全球特大地震频发的现状,本次周期的地震强度高于 1890-1924 年,低于 1947-1976 年。中国 8.5 级地震正在积累的过程中,无论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中期或后期发生,都将带来 10 年左右的 7 级以上地震频发期,这对中国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特别要注重建筑的防震水平。 自 1890 年以来,拉马德雷冷位相已经发生了 3 次,前两次都发生了中国的 8.5 级以上地震。因此 2011-2030 年之间中国发生 8.5 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 。 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4 次 9 级以上地震发生在 1952-1964 年之间, 7 次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在 1950-1965 年之间,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前 18 年,所以 2012-2018 年是集中爆发时期 。 3. 目前的趋势 目前,世界 6 级以上地震都发生在西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交汇处,中国东部的日本和南部的班大海 5 日内先后发生了 7 级以上地震,夹击局面已经形成。 表 1 2012 年 11 月 29 日至 2012 年 12 月 12 日地震列表 震中 发震时刻 震级 (M)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地图 2012-12-12 01:48:58 3.0 31.0 103.5 8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成都市都江堰市交界 地图 2012-12-11 23:25:59 3.1 31.3 103.7 17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都江堰市交界 地图 2012-12-11 18:32:04 4.0 24.1 121.6 7 台湾花莲县 地图 2012-12-11 16:19:59 3.0 36.4 82.5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民丰县交界 地图 2012-12-11 00:53:08 7.0 -6.5 129.8 160 班达海 地图 2012-12-09 23:23:18 3.0 27.5 104.0 12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地区 地图 2012-12-09 14:55:12 3.0 31.9 104.2 14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茂县交界 地图 2012-12-09 14:47:03 3.7 49.0 117.3 7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情况 地图 2012-12-09 00:35:15 6.0 -7.2 144.0 10 巴布亚新几内亚 地图 2012-12-08 22:26:57 4.7 25.7 122.3 281 台湾新北市附近海域 地图 2012-12-08 18:09:43 4.2 38.3 74.4 168 塔吉克斯坦 地图 2012-12-08 02:19:08 6.0 -38.3 176.0 160 新西兰北岛 地图 2012-12-07 23:48:33 3.4 38.8 88.1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 地图 2012-12-07 22:08:43 5.1 38.7 88.0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 地图 2012-12-07 16:31:12 6.2 37.9 143.8 20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 地图 2012-12-07 16:18:22 7.4 37.8 144.2 20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 地图 2012-12-07 13:43:13 3.2 38.8 75.3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 地图 2012-12-04 07:26:59 2.8 38.4 106.2 8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市辖区、永宁县交界 ( 有感 ) 地图 2012-12-03 03:43:30 4.4 24.0 121.6 8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地图 2012-12-03 02:42:52 3.2 37.4 106.0 6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吴忠市同心县交界 地图 2012-12-03 01:45:37 4.8 24.0 121.6 8 台湾花莲县 地图 2012-12-02 08:54:24 6.2 -17.0 167.6 30 瓦努阿图 地图 2012-12-01 23:16:43 4.3 31.9 104.2 18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 地图 2012-12-01 09:59:03 3.4 39.2 75.6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喀什地区疏附县交界 地图 2012-11-30 02:18:45 3.6 41.0 74.8 8 吉尔吉斯斯坦 地图 2012-11-29 19:10:20 6.0 -3.7 145.5 10 巴布亚新几内亚近海 http://www.ceic.ac.cn/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 2008 年初中国冰雪冻灾预警纪实及后续灾害预警 . 2008-2-20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215.htm 2. 杨学祥 . 在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7 . 7 级地震 . 2008-2-21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217.htm 3. 杨学祥 . 新一轮强震正在到来: 5-6 月达到高峰 . 2008-2-22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224.htm 4. 杨学祥 . 印尼先后发生三次强烈地震:专家担心是大地震前兆 . 2008-2-27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230.htm 5. 杨学祥。 5 至 6 月达到高峰:新一轮强震正在到来的预测继续得到证实 . 2008-3-25 07:44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9357.html 6. 杨学祥。谁注意到了国家主席访日的地震安全? 2008-5-9 07:25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627.html 7. 杨学祥 . 关注 5 月 2 日 和 5 月 5-8 日强潮汐 . 杨学祥 . 2008-4-28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384.htm 8. 杨学祥 . 5 月 2 日 强潮汐预警得到证实:风暴、火山和地震 . 2008-5-6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392.htm 9. 杨学祥 . 5 月 2 日 和 5-8 日强潮汐预警得到证实:热带风暴、火山和地震 . 2008-5-8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400.htm 10. 张云飞。缅甸热带风暴已造成至少 1.5 万人死亡。 2008 年 05 月 06 日 00:38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8-05-06/003815481274.shtml 11. 毕远。风暴可能已造成缅甸 10 万人死亡 百万人无家可归。 2008 年 05 月 08 日 03:38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8-05-08/033815496563.shtml 12. 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发生 7.1 级地震。 2008 年 05 月 08 日 02:41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8-05-08/024115496298.shtml 13. 杨学祥。 日本地震和中国地震:日本地震发生后的形势和对策。 2011-12-13 06:44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17876 14. 杨学祥 . 中国特大地震与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关系 . 2011-12-13 10:29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17948 15. 杨学祥 . 今年下半年中国可能发生大地震:不是预报是统计 . 2012-9-21 13:42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5050.html 16. 杨学祥,杨冬红。智利地震发生后的形势和今后我们的任务。 2010-3-3 07:17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99148 17.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18.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19.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20.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21. 杨学祥,杨冬红 . 9 级特大地震周期的探讨 . 2011-12-10 16:42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17007 22. 杨学祥,杨冬红。下一次大震在哪里: 8 级以上大震趋势分析。 2008-6-1 10:00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87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055 次阅读|1 个评论
喜马拉雅山脉敲响警钟 特大地震随时可能发生:8级地震路线图
热度 3 杨学祥 2011-9-22 17:42
喜马拉雅山脉敲响警钟 特大地震随时可能发生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8月24日 15:49 中国日报网站 印度次大陆板块正向亚洲板块下方运动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住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居民们也许并不知道,一场毁灭性的大灾难正在向他们逼近。美国《科学》周刊8月24日警告说,喜马拉雅山脉将发生一次、甚至数次特大地震,震级将超过里氏8级,而附近5000万人的生命将面临无法预测的威胁。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地质学家罗杰·比尔汗和彼得·莫尔纳和印度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的温诺德·古尔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跟踪、研究喜马拉雅山脉的地质运动。通过对地质学现象和历史记录的仔细研究,他们作出了这个惊人的论断。比尔汗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说:“大量的数据告诉我们,一场特大地震已经不远了,当地居民应严肃对待这个警讯,立即采取行动,防震抗震。”   ·灾难将突然而至   印度次大陆和亚洲大陆曾经是两个完全分离的板块,但印度次大陆一直没有停止向亚洲大陆漂移。就在大约4千万年以前,这两个板块终于发生碰撞。从那时起,印度就在不停地“研磨”着它的亚洲邻居。尽管板块“研磨”现象十分缓慢,但力量却异常惊人,不仅造就了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还时不时带来破坏性极强的地震。这就是印度次大陆乃至中国和中亚地区地震不断的根源所在。   印度次大陆就像一个天然的巨型推土机,对亚洲板块进行着不间断的“进攻”,它极其缓慢地向喜马拉雅山底部深入。卫星定位系统进行的地层探测结果显示,在过去的10年中,印度次大陆板块每年会以3毫米(差不多指甲厚度)的速度不断向亚洲大陆挤压。挤压所产生的压力被印度和中国西藏之间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吸收了。当压力积聚到一定水平的时候,这种力量需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释放,而地震就是板块“研磨”产生的压力大释放的一个表现。   如果查看历史纪录,你会发现地震的发生呈现不均匀分布状态,但喜马拉雅山脉这个本应为地震多发区的地方在过去300年中竟然没有发生过大地震。比尔汗认为,这个现象只能解释为风暴前的寂静,今年印度古吉拉特邦爆发的强烈地震则是风暴即将抵达的信号——喜马拉雅大祸临头了。但破坏之神会在何时降临,人们无法回答,只知道它会给我们一个突然袭击。   ·生命处于危险之中   地震是人类力量无法阻止的自然灾害,如果喜马拉雅山脉发生特大地震,印度、孟加拉、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包括中国西藏的人民将面临的危险可能是无法想像的。大约5000万人生活在地震辐射区,即使是轻微一些的地震也会对1000万人造成影响。   今年1月26日早晨8点46分,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和巴基斯坦交界处发生里氏7.9级的强烈地震。据印度官方统计,这次50年来印度的最大地震共造成2万多人死亡,财产损失高达45亿美元。而喜马拉雅山脉大地震很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就拿印度来讲,那里的人口非常稠密,他们如何度过此次劫难,真的很令人担忧。   目前人们能做的只有积极采取行动,努力将地震可能带来的危害降至最小。调整建筑结构,增加房屋的抗震性;普及抗震知识,让公众拥有危机意识和自救能力。(席雪莲) http://tech.sina.com.cn/o/2001-08-24/81863.shtml 下一次大震在哪里:8级以上大震趋势分析 2008-6-1 10:00 |个人分类:灾害预测 下一次大震在哪里:8级以上大震趋势分析 杨学祥,杨冬红 全球变暖导致山地和两极冰盖溶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山地失去冰盖负载减少,将均衡上升;海洋水面上升增加负载,将均衡下沉。这就是冰川地壳均衡和水均衡运动 。根据山东防震减灾信息网的资料,自2004年到2007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了4次8级以上地震,中国和日本各2次,其他地区2次(见表1)。 表1 2001-2008年8级以上地震数据 发震时刻 纬度 经度 震级(Ms) 震中位置 2001-11-14 17:26:00 36.2° 090.9° 8.1 新疆青海交界 2003-09-26 03:50:00 42.2° 144.1° 8.0 日本北海道地区 2004-12-26 08:58:00 3.9° 95.9° 8.7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 2005-03-29 00:09:00 2.2° 97.0° 8.5 苏门答腊北部 2005-06-14 06:44:00 -19.9° -69.2° 8.1 智利北部 2006-04-21 07:25:00 61.0° 167.2° 8.0 堪察加半岛东北地区 2006-11-15 19:14:00 46.6° 153.3° 8.0 千岛群岛 2007-09-12 19:10:00 -4.4° 101.5° 8.5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 2007-09-13 07:49:00 -2.5° 100.9° 8.3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 2008-05-12 14:28:00 31.0° 103.4° 8.0 四川汶川县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 。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1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30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8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地壳形变与海平面变化.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4, 14(4):29-37. 2. 杨学祥. 地壳均衡与海平面变化. 地球科学进展. 1992, 7(5): 22-29. 3. 杨学祥。对全球海面变化均衡模式的改进。地质科学。1992,(4):204-408 4. 杨学祥. 汶川地震中的地壳均衡运动. 发表于2008-6-1 7:41:17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77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87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7104 次阅读|8 个评论
未来8年恐有8.5级强震: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杨学祥 2011-9-21 19:44
点评:我们在2008年指出,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2010年智利的8.8级地震和2011年日本的9级地震验证了这一结论,智利地震没有达到9级,所以有日本地震的连续补充。根据特大地震的准四年周期,2014年和2018年可能发生另外两次特大地震。智利地震就符合这一规律。 附件: 学者估未来8年恐有8.5级强震 台气象部门称待检验 2011年09月21日 10: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21日电 据台湾《苹果日报》报道,印度尼泊尔及中美洲危地马拉近日接连发生灾害性地震,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再度引发关注,台湾气象部门地震测报中心20日指出,从2004年南亚大地震算起,全球已发生五起规模8.5级以上超大地震,虽然国际间有学者推论全球已进入新一轮的超大地震活跃期,2019年之前各地都可能出现规模8.5级以上大地震,但台湾气象部门认为这项说法仍有待检验。   台湾气象部门地震测报中心副主任吕佩玲20日指出,所谓超大地震是指规模8.5级以上且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过去数据显示,从1950年到1965年的15年期间内,全球共发生7起超大地震。之后近40年都处在平静期,期间虽也有较大地震发生,但都没有产生重大灾害。   台湾气象部门:待检验   报道说,2004年南亚发生规模9.1级大地震后,2005年、2007年印度尼西亚又接连发生规模8.6级及8.5级强震,加上去年智利发生规模8.8级强震及日本今年3月间的规模九强震,让不少学者认为全球进入新一轮的超大地震活跃期,以上次经验来看,持续时间可能到2019年。   吕佩玲强调,超大地震最可能发生在大板块的交界处,位处太平洋板块及欧亚大陆板块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发生超大地震机率相对较大。“不过人类观测地震活动时间不长,这样的周期定义还有待检验。”   海啸侵台机率低   台湾气象部门地震测报中心主任郭铠纹认为,台湾与全球最大的太平洋板块之间正好有菲律宾海板块缓冲,即便太平洋板块发生大地震,在台湾周遭产生连动效应机率不大。且台湾沿岸地形陡峭,即使发生发生超大地震,海啸也不易侵袭。   台湾中正大学地震研究所副教授石瑞铨也认为,目前超大地震的分布在统计上仍看不出明显趋势,只能说一旦发生超大地震后,当地会有较长的间隔才会再出现大地震。 http://www.chinanews.com/tw/2011/09-21/3342836.shtml 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已有 5480 次阅读 2008-5-10 11:08 |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 2004-2018 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杨学祥,杨冬红 统计数据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1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次(国外数据:1900-1924年2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次(1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11 次(7次),在 1978-2003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0 次(0次),在 2004-2008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3 次(3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这一观点得到国际科学界最新研究结果的支持。 1. 加州 30 年内发生大地震可能性为 99%   新华网消息:法新社 14 日援引科学家的预测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未来 30 年内发生能造成大面积破坏的强地震的可能性为 99% 。美国地质勘探局指出,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新模型,以研究大地震的发生几率。他们发现,加州在 2038 年前不发生 6.7 级地震的几率只有 1% 。同一期间,加州发生 7.5 级以上大规模地震的几率预计为 46% ,加州南部人口稠密地区遭遇地震的可能性最大。这一预测是科学家根据新模型做出的。新模型综合了地震学、地震地质情况和地球表面精确测量数据等各种信息,以预报发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加州地震几率工作组负责人内德·菲尔德说: "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 30 年内,加州的某个地方将发生可能具有破坏性的地震。 " 地质学家认为,加州最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位于洛杉矶以东里弗赛德县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南段 。 2. 俄科学家预言未来 10 年将发生毁灭性大地震 新华网消息 :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科学家预言 2018 年前世界将发生大地震,破坏力堪比 2004 年的印尼海啸。该结论是基于俄地震学家所研制出的一种能记录地震生成过程并预测地震的模型。俄罗斯科学院国际地震预测理论和数学地球物理学研究所专家弗拉基米尔·科索博科夫说,这场地震的震中可能位于以下 5 个地区之一:美国和加拿大西部交界带、智利、克什米尔、印尼苏门答腊岛和安达曼群岛附近的印度洋。俄科学家发明的“ M 8S 计算法”可以对地震进行中期 ( 几年内 ) 预测。专家发现,大地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周期的末期地震的活动会加强。例如, 20 世纪所有 4 场特大地震都发生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 1952 年堪察加发生 9 级地震, 1957 年阿拉斯加安德烈亚诺夫群岛发生 9.1 级地震, 1960 年智利发生 9.5 级地震, 1964 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发生 9.2 级地震。俄地震学家认为,单独的个体不太可能具有这种密集性。现在,俄地震学家指出,在他们所研究的半径 3000 公里范围内的 262 个周期中,有 124 个地震周期出现活动加强的征兆 。 3. 地球自转加速度的四年变化与特大地震的对应关系 从 1955 年以后,用近代仪器观测到,地球自转加速度约每四年就有一次突然的变化。平缓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地幔与地核的角动量交换,但突然变化的原因现在还不清楚。根据美国华盛顿和理士满( Richmond )两地测得的地球转速季度平均值的变化,可用一条折线近似地表示,其转折点各在 1957.79 , 1961.93 和 1965.61 。在这些点上加速度的变化是急剧的,但速度是连续的。这个现象有无特别的物理意义,现在尚难断定。季节性的日常变化约为 0.6 毫秒,相当于± 60 × 10 -10 ,并且各年几乎相同。季节性的加速度约为± 650 × 10 -10 / 年。这个变化主要是由于风引起的,但潮汐也有影响 。 图 1 1956-1969 年 地球转速季度平均值的变化(据 傅承义, 1976 ) 20 世纪所有 4 场特大地震都发生在 12 年内: 1952 年 11 月 4 日 堪察加发生 9 级地震, 1957 年 3 月 9 日 阿拉斯加安德烈亚诺夫群岛发生 9.1 级地震, 1960 年 5 月 22 日 智利发生 9.5 级地震, 1964 年 3 月 28 日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发生 9.2 级地震。它们与地球转速季度平均值变化的转折点 1957.79 , 1961.93 和 1965.61 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4. 强潮汐的准四年周期与地球自转加速度的四年变化对应关系 2004 年,我们在研究特大潮汐时,意外发现月亮近地潮和太阳近地潮有四年周期的叠加关系,与地球自转加速度四年周期变化一一对应。由于这个变化受到日月大潮的强烈干扰,所以潮汐强度表现为准两年震荡、准四年震荡和准六年震荡,并且叠加日有规律地递进变化。在地球近日点 (1 月 3-4 日 ) 附近,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叠加形成最强的特大潮汐 。 从 1951 年到 1977 年, 1 月 6 日 和 8 日的月亮近地潮与 1 月 3-4 日的太阳近地潮叠加每四年重复一次,有四年准周期。递进变化是有规律的。 1957 年、 1961 年和 1965 年都在 1 月 17 日 (地球近日点附近)有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叠加,形成最大和较大潮汐形变,影响地球自转速度,对应准四年变化周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 1977 年才由 1 月 17 日 变为 1 月 16 日 。而且,同日的日月大潮消失。四年周期中,有时三年情况重复,有时两年情况重复,四年中至少有一年为最强潮汐或较强潮汐,位置不断变动,最强潮汐年的准四年变化可持续 6-8 个周期 ( 见表 1) 。预计在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与 1 月 3-4 日的太阳近地潮当日叠加将形成最强潮汐,造成全球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月亮近地潮和太阳近地潮准四年周期的叠加关系与全球灾害有很好的对应性,这为强潮汐导致全球灾害提供了新的证据 。根据潮汐强度判断,起始于 1953 年的地球自转加速度 4 年变化可能延续到 1969 年,在 1973 年减弱, 1977 年消失。 按表 1 的连续 4 年排序,第一次连续四年的最强和较强潮汐发生在四年中的第三年(即, 1953 年、 1957 年、 1961 年、 1965 年、 1969 年),第二次发生在第四年( 1966 年、 1970 年、 1974 年、 1978 年),第三次发生在第一年( 1971 年、 1975 年、 1979 年、 1983 年, 1987 年),第四次发生在第二年( 1988 年、 1992 年、 1996 年、 2000 年),第五次重复发生在第三年( 1997 年、 2001 年、 2005 年、 2009 年)。每次出现 4-5 个周期,两次之间时间有重叠,这是地球自转变化 3-4 年变动周期的原因。根据变化规律,第六次重复应该发生在第四年( 2006 年, 2010 年, 2014 年, 2018 年, 2022 年)。 表 1 月亮近地潮和太阳近地潮准四年周期叠加 近地点 日 月 潮汐强度 厄尔尼诺年( E ) 年 月 日 时 农历 大 潮 弱 w 强 s 拉尼那年( L ) 1951 1 6 20.8 29 8 23 s E 1952 1 26 20.1 30 12 27 ss E ,特强震 1953 1 17 7.0 3 30 15 30 s E 1954 1 10 17.8 6 5 19 ww L 1955 1 6 16.8 13 8 24 s L 1956 1 26 20.8 14 13 27 ss L 1957 1 17 6.3 17 1 16 ss E ,特强震 1958 1 9 7.7 20 6 20 0 E 1959 1 6 4.6 27 9 25 0 大旱灾 1960 1 26 17.8 28 14 28 s 大旱灾,特强震 1961 1 17 7.0 1 2 17 sss 大旱灾 1962 1 8 21.9 3 6 21 s 大旱灾 1963 1 4 16.2 9 10 25 www E 强震 1964 1 26 9.3 12 15 29 0 E-L ,特强震 1965 1 17 8.5 15 3 17 sss L-E ,强震 1966 1 8 18.3 17 7 21 ss E 1967-2002 年省略(其间无强震和特强震) 2003 1 24 6.6 22 3 18 www 2004 1 20 3.4 29 22 7 s 特强震 2005 1 10 18.1 1 10 25 sss 强震 2006 1 2 6.8 3 31( 上年 12 月 ) s E 2006 1 30 15.9 2 29 14 ss 2007 1 22 20.6 4 19 3 0 L ,强震 2008 1 19 16.5 12 8 22 0 E? 2009 1 10 18.8 15 26 11 ss E? 2010 1 2 4.6 18 15 1 ss 特强震? 2011 1 22 8.1 19 4 20 s E? 注:当日同时发生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为最强潮汐 sss ,相差一天为较强潮汐 ss ,相差两天为强潮汐 s ,相差三天为一般潮汐 0 ,相差四天为弱潮汐 w ,相差五天为较弱潮汐 ww ,相差六天以上为最弱潮汐 www 。强震为 8.5 级以上地震,特强震为 9 级以上地震。 5. 强潮汐的准四年周期、地球自转加速度的四年变化与特大地震的对应关系 地球自转加速度约每四年就有一次突然的变化不仅与最强和较强潮汐相对应,而且与 1952 年、 1957 年、 1960 年、 1964 年 4 场特大地震相对应。 1952 年、 1957 年、 1960 年、 1964 年 4 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前 17 年左右,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 2006 年, 2010 年, 2014 年, 2018 年)每一年及其前一年都是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年。 2004 年 12 月 26 日 爆发的印尼地震海啸并非偶然。 俄罗斯科学家预言 2018 年前世界将发生大地震,破坏力堪比 2004 年的印尼海啸 。这一预测符合最强和较强潮汐准四年变化规律,也符合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发生特大强震的特征 。 根据前一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发生特征, 2010 年及其前一年、 2014 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 2018 年(可能的厄尔尼诺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爆发特大强震的可能性大。由于 2010 年、 2014 年、 2018 年 1 月 2 日 为月亮近地点,与地球近日点 1 月 3 日 或 4 日相差不过 2 天,叠加后的最强潮汐和较强潮汐强度相对较大,激发出的特大强震也会相当强烈。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2.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3. 杨冬红 , 杨学祥 .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4 ): 5-12 。 4. 杨冬红 , 杨学祥 , 刘财 . 海平面震荡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 世界地质 , 2004, 23(4): 407-410. 5. 美科学家 : 加州 30 年内发生大地震可能性为 99% 。 2008 年 04 月 16 日 14:26:36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4/16/content_7988114.htm 6. 俄新社 : 俄科学家预言未来 10 年将发生毁灭性大地震。 2008 年 05 月 02 日 21:06:05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5/02/content_8093102.htm 7. 傅承义。地球十讲。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6 。 55-57 8. 杨学祥,杨冬红。地球自转准四年周期及其在厄尔尼诺中的作用。 2004-6-18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471 9. 杨学祥,杨冬红。地球自转准四年周期及其在厄尔尼诺中的作用。 2004-6-18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43467.htm 10. 杨学祥 . 2001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天文条件 . 地球物理学报 . 2002 , 45( 增刊 ):56-61 11. 杨学祥 . 地球流体的差异旋转与气候变化 . 自然杂志 . 2002 , 24 ( 2 ) : 87 - 91 12. 杨学祥 , 陈震 , 陈殿友 等 . 厄尔尼诺事件与强潮汐的对应关系 . 吉林大学学报 ( 地球科学版 ), 2003, 33(1):87-91. 13. 杨学祥 , 韩延本 , 陈震 , 乔琪源 .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 地球物理学报 , 2004, 47 ( 4 ) : 616-621. 14. 杨学祥 . 海底扩张的潮汐模式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 2003,23(2): 77-80. 附图见: 杨学祥,杨冬红 . 2004-2018 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2008-5-10 10:39:2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bs/showpost.aspx?id=20056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4736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频发期:美国地震学家不再恐慌
热度 1 杨学祥 2011-4-5 07:40
地震频发期:美国地震学家不再恐慌 杨学祥 最近公布的地球引力变化图表明,北美是引力较低的地区,引力变化差也不大,发生特大地震的风险降低,这使美国地震专家不再恐慌,在此之前,美国专家对美国西部的大震极不乐观。 从5年的数据比较,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9.1级地震,比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还要大;从10年数据来看,1960年5月22日治理发生9.5级地震,2011年日本地震更无法相比。美国专家据此认为目前不是地震频发期。 1952-1964年全球发生了3(4)次9级以上大地震,2004-2011年全球发生了2次9级以上大地震,而1965-2003年没有发生9级以上地震。数据对比表明,1952-1964年和2004-2011年相对于1965-2003年是特大地震频发期。美国专家的笼统数据比较并不准确。 1952-1965年全球发生8.5级以上地震7次,1965-2003年没有发生8.5级以上地震,2004-2011年发生8.5级以上地震5次,相比之下,目前又进入地震频发期。 表 1 全球 1890-2011 年 8.5 级以上地震表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 1960-03-22 智利 9.5 2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4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5 2011-03-11 日本 8.9-9.0 6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7 2010-02-27 智利 8.8 8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9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10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11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2 1922-11-11 智利 8.5 13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14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15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16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美国专家:斐济和印尼地震与日本强震无关(图)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1年04月05日03:12   本报讯 北京时间4月3日晚至4日凌晨,南太平洋岛国斐济和印尼附近海域接连发生里氏6.4级与7.1级强震。   美国地质专家强调,这两起地震与上个月日本发生的里氏9级强震并无关联,也不表明近一段时间全球进入“地震频发期”。   美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学家唐·布莱克曼震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强调,迄今他们收集的科学数据显示,“斐济和印尼发生的地震与日本地震没有关联”。   发生地震偶然性很大   布莱克曼解释,斐济与印尼都身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均为地震多发国,两国不时发生里氏6级以上地震是正常现象,虽然日本上月发生的里氏9级强震“烈度”非同寻常,但今次地震并非由它引起。   至于斐济和印尼仅隔6小时就接连发生地震,与日本里氏9级强震相隔也不到1个月,布莱克曼表示,发生地震其实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能根据间隔时间长短判断全球地震的活跃程度。   “从5年或10年这样较长的周期来看,近一段时间全球地震发生的次数并没有增加,因此不能说现在全球进入了地震频发期。”布莱克曼说。    (责任编辑:UN912) http://news.sohu.com/20110405/n280136471.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59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家面对面:20年8级以上地震发生可能性增大
热度 1 杨学祥 2011-4-5 06:23
专家面对面: 20 年 8 级以上地震发生可能性增大 杨学祥 从 2005 年第一篇论文中地震活跃期的判定,到 2011 地震事件的检验和地震专家的认定,全球和中国的地震活跃期判定经历了大约 6 年的时间,这对防震减灾具有现实意义。 陈学忠: 20 年 8 级以上地震发生可能性增大 2011-04-04 19:50:21 作者:新浪出处: MSN 数码 IT 责编:王和浩   日本 9 级强震留下的梦魇尚未散去,东南亚缅甸 7 级地震就在 3 月 24 日 接踵而至。如此频繁的强震,不免让人们忧心忡忡:是这个蓝色星球真的进入地震活跃期,还是埋藏于地壳下的恶魔被意外激活?这些强震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未来一段时间会不会发生更大强震? 3 月 26 日 ,南方周末记者就上述问题访问了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学忠。   南方周末:今年 3 月以来,云南盈江、日本东北海岸、缅甸先后发生 5.8 级、 9.0 级、 7.2 级地震,已造成两万余人遇难。据您分析,这三次地震之间有怎样的关联?   陈学忠:这次日本 9 级地震与缅甸 7.2 级地震,前者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后者属于欧亚地震带,发生在两个不同板块边界上,分属不同断裂带,没有直接关联。缅甸地震与盈江地震有联系,尽管震中相距数百公里,但都属一个较大范围内的滇西—滇南地震活动区。   从统计分析来看,地震界一直有地震百年循环周期的看法,通常前 50 年比较活跃,后 50 年趋于平静,我国 20 世纪前 50 年就符合这个规律,而当时全球也同处于强震十分活跃的时期。 从 2001 年昆仑山发生 8.1 级地震后,尤其是印尼发生 9 级地震以来,全球进入新一轮百年尺度地震活跃期。   目前还只是百年尺度地震活跃期的初期,它的高潮还没到。 未来 20 年之内, 8 级或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增大,但估计不超过 9 级。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大陆的各个地震带发生 7 级以上强震的危险性肯定会加强。   南方周末:从板块角度来看,最近一段时期是否意味着欧亚板块或印度板块又开始活动或被激活了?从地震发生趋势上又有何变化?   陈学忠:现在地球处于地震活动期,无所谓激不激活。在这个大背景下还有其它波动,这个板块少一点,那个板块多一点,此外时间尺度也有波动变化。   板块活动是相互更替的,比如印尼 9 级地震属于亚欧带,智利地震属于太平洋东带,日本地震属于太平洋西带或北西带,所以地震都是沿着地震带在发生,亚欧带完了,太平洋东带,然后太平洋北西带。当然,这种 9 级地震可能还会转移到将来的亚欧带西段、地中海及西亚部分,因为那边现在地震还比较少,印尼属于亚欧带东段。然后还可能转到太平洋东带的北段,智利地震在太平洋东带的南段。   南方周末:针对此次缅甸地震,有专业研究人员做出这样趋势判断,“ 若以 2004 年苏门答腊 9.3 级地震为起点,活跃期至少持续 10 年,也就是到 2013 年左右 ”,也有专家认为,“ 新一次的地震活跃期可能持续到 2030 年,其间可能还会发生 2 到 3 次 9 级大地震 ”。对此,您持什么看法?   陈学忠:这种观点很难判断对错,但不排除后面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每年年底国家地震局都会召开来年震情趋势会商会,会商完了以后要做年度的跟踪,比如哪个区域是危险区域,比如震情、等级,都会仔细跟踪、比对。至于会把哪些区域划为敏感区或危险区,可能发生什么级别的地震等等,这些都属保密内容。目前,震情会商趋势结果一年后将自行解密。 http://msn.chinabyte.com/652535/481913867465.shtml 专家面对面:中国随同世界一道进入地震活跃期 2010-5-18 06:13 中国随同世界一道进入地震活跃期 从 2005 年第一篇论文中地震活跃期的判定,到 2010 年地震事件的检验和地震专家的认定,全球和中国的地震活跃期判定经历了大约 5 年的时间,这对防震减灾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地球物理学报。 2004 , 47 ( 4 ): 616-621 。 杨冬红 , 杨学祥 , 刘财 . 海平面震荡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 世界地质 , 2004, 23(4): 407-410. 杨冬红,杨学祥。地震周期的数值估计。国际地震动态。 2005 ,( 12 ): 37-43 杨学祥,杨冬红。旱涝周期和海震调温假说的新证据。西北地震学报。 2005 , 27 ( 4 ): 400 , 398 。 杨学祥 . 流感和强震爆发的预测 . 百科知识 . 2005, (24): 13-14.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 2006 ,( 9 ): 20-22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 2007 : 200-204 。 杨冬红,杨学祥。潮汐变化周期及其相关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 2007 : 205-209 。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杨学祥,杨冬红。地震、海啸、低温和流感:灾害链的变化趋势。生命与灾害, 2009 ,( 11 ): 4-7.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日期: 2010-01-12 来源:文汇报。 12 版:科技文摘。 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1001/t20100112_2587807.htm 杨学祥,杨冬红。对 2010 年的灾害预测。刊发时间: 2010-02-24 09:47:31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2/24/content_1059201.htm 刘洪宇。地震专家: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 图 )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ohu.com/20100318/n270921740.shtml 杨学祥。江苏地震局称该省未来 10 年可能有 6 级以上地震 ——气候冷暖变化和地壳均衡运动。刊发时间: 2010-05-13 03:18:16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5/13/content_1119344.htm 相关信息:   中国随同世界一道进入地震活跃期。一般认为,全球地震有活跃期,也有平静期。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以前,每个地震的活跃期延续 3 至 4 年,它们之间就是地震活动的平静期,通常为 3 到 5 年,多的是 10 年。最近,中外学者纷纷发表言论称地球已经进入新一轮地震频发期,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根据天文学、气象学、海洋学的数据,通过数学、物理模型的模拟计算,认为 从 2004 年印尼海啸开始,到 2018 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来源:杨学祥。 中国国家地理:世界或进入强震周期 ( 图 ) 。发表于 2010-5-11 11:03:5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2679   我们在 2007 年指出,地震数据统计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1 次,在 1889-1924 年发生 6 次(国外资料 1900-1924 年 2 次),在 1925-1945 年发生 1 次( 1 次),在 1946-1977 年发生 11 次( 7 次),在 1978-2003 年发生 0 次( 0 次),在 2004-2007 年已发生 3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1952 年、 1957 年、 1960 年、 1964 年 4 场 9 级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 2010 年, 2014 年, 2018 年, 2022 年)。 这一预测符合最强和较强潮汐四年变化规律 。    2010 年 2 月 27 日 智利发生 8.8 级地震,这是 20 世纪以来发生的第五强地震,验证了我们关于 2010 年发生特大地震的预测。 2001 年发生昆仑山以西 8.1 级地震, 2008 年 5 月 12 日 发生汶川地震, 2008 年新疆于田发生 7.3 级地震, 2010 年 04 月 14 日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 7.1 级地震,也验证了我国进入地震活跃期的预测 。   我们在 2010 年 4 月 11 日 指出,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发生 50 次,平均每年 1.73 次,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发生 12 次,平均每年 0.55 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 3 倍以上。 2000-203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 2001 年昆仑山口 8 级地震和 2008 年四川汶川 8 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 2000-2035 年不仅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也是中国 7 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 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 10 年发生 20 次(包括两次 8 级以上地震),后 10 年发生 20 次,中间 10 年发生 10 次,前后 10 年的地震相对频发值得关注 。   我们在 2010 年 4 月 14 日 6 点零 8 分指出, 1947 年至 1999 年中国 7 级以上地震数据统计结果表明, 1-5 月和 7-8 月地震次数较多, 6 月和 9-12 月地震次数较少, 1 月和 7 月地震次数达到最大值。上半年地震次数为 33 次,下半年为 27 次,上半年多 6 次,地震活动较强烈 。   北京时间 2010 年 04 月 14 日 07 时 49 分 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 北纬 33.1 ,东经 96.7) 发生 7.1 级地震,震源深度 33 千米 。在主震 7.1 级地震后,台网中心又监测到数十次的余震,最高余震震级达到 6.3 级。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处主任刘杰表示,玉树地震与汶川地震有很大关联,自 04 年印尼海啸起,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 针对这次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 接受了人民网记者的专访。他分析,从地质构造上看,玉树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玉树地处青藏高原块体的中部,该板块的地质活动较为强烈,中强度以上的地震在历史上持续不断,因此玉树地震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台湾、青海今天相继地震,虽然属于不同板块,但是 反应了全球地震活动进入高活跃期 。 孙士鋐介绍,从 2009 年 7 月 15 日 至今的 9 个月以来,全球发生 7 级以上地震共 24 次,平均每月 2.6 次;相比 20 世纪百年每年 19 次,每月 1.6 次的平均记录高出不少。而 7.7 级以上地震的百年平均值是每年两次,而最近 9 个月内全球则发生了 6 次。    孙士鋐认为,地球进入高活跃期时段 ,对于是否后期会出现更强烈 (8 级或 8.5 级以上 ) 的地震,地震科研人员需要密切关注 。 来源:杨学祥。自印尼海啸起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刊发时间: 2010-04-15 09:47:26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4/15/content_1094706.htm 专家谈解决地震预报关键:弄清地下结构和演化 http://www.sina.com.cn 2010 年 05 月 17 日 16:37 CCTV 《面对面》 刘杰:地震后的思考,以下为节目实录:   记者: / 是不是全球进入一个活跃期?   刘杰:对, / 这个活跃期可能还会再持续 10 年。   记者: / 究竟现在中国构造稳不稳定?   刘杰: / 中国实际上是处于一个很活跃的一个区 。   人物简介:   刘杰 45 岁 河南许昌人,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 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有:地震预测、地震活动性分析、地震危险性评估等。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5-17/163720289725.shtml 刘杰:全球地震活动进入活跃期 http://www.sina.com.cn 2010 年 05 月 17 日 16:37 CCTV 《面对面》    记者: / 是不是全球进入一个活跃期?   刘杰:全球进入活跃期,就 是这样,这张图展示的是一个全球的活动状态,上面这张图是 8 级地震,这个是 8.5 级地震,它这个看法就是说一个柱子代表一个地震, / 我们现在一个看法,就是说, 2004 年大家知道有一个特大号的地震,现在的说法是 9.1 级,就是引起印度洋海啸死亡 20 万人那个地震, / 从这个地震开始,全球进入一个活跃状态。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5-17/163720289725_4.shtml 我国地震活跃期还将持续 http://www.sina.com.cn 2010 年 05 月 17 日 16:37 CCTV 《面对面》   记者: / 就是所谓的传言很多,究竟现在中国构造稳不稳定?   刘杰: / 中国实际上是处于一个很活跃的一个期 , ……   刘杰: 现在才 9 年,活跃期还要持续,所以汶川地震以后,我们向来不认为中国大陆是平静,还会有大的地震,这是第二。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5-17/163720289725_5.shtml “未来几年,中国大陆可能有 7.8 级地震” 刘杰说, 从 2004 年印尼地震开始全球可能进入了活跃期,这个活跃期可能还会持续 10 年,从现在 2010 年到 2020 年。 这个活跃的区域就在中国西部,包括南北地震带、天山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实际上地震带顺着山形,形成这个大三角,还包括缅甸、印度。所以,应该加强对于地震的预防,实际上各个省份都应有所准备。 汶川地震以后,我们向来不认为中国大陆是平静,未来几年,还可能有 7.8 级地震。 据央视《面对面》 □ 相关新闻 “地震谣言”是社会进步的象征 “关于社会上的这些现象,我认为是人们开始关注这些风险,这是全社会进步的象征。”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北师大常务副校长史培军教授在昨日举行的“ 2010 中国科协学术报告会”上回答记者有关“这两年全球包括我们国家地震挺多的,现在社会各种议论、谣言也很多,怎么看这个现象”的提问时作出了上述回应。 据《北京晨报》、《北京青年报》 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html/2010-05/18/content_189924.htm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2562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278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