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预测检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南方暴雨北方高温源起厄尔尼诺:关注2015年厄尔尼诺带来的灾害
热度 1 杨学祥 2015-6-30 16:28
南方暴雨北方高温源起厄尔尼诺:关注2015年厄尔尼诺带来的灾害 杨学祥 6月29日,农业部官方网站发布《科学应对厄尔尼诺实现抗灾夺丰收预案》的通知,要求采取措施,切实减轻灾害影响,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我们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2015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2015年厄尔尼诺强度取决于9月南极半岛海冰变化。2014年9月南极海冰1979年以来最大值阻止了2014年超级厄尔尼诺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381.html 2014年3-5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2014年7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2014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2014年5月4日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相关报道: 南方暴雨北方高温源起厄尔尼诺 将影响中国粮食生产 2015-6-30 14:19| 发布者: archer| 查看: 10| 评论: 0|来自: 澎湃新闻 导读: 6月29日,农业部官方网站发布《科学应对厄尔尼诺实现抗灾夺丰收预案》的通知,要求采取措施,切实减轻灾害影响,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另据国土资源部官方网站29日消息,2015年仅5月份就有50人因地质灾害死亡、失踪,是去年同期的2.8倍。 农业部在通知中介绍称,受厄尔尼诺影响,全球气象灾害多发频发,中国强对流天气点多面广、强度大、雹灾重,南方暴雨频繁,北方局地出现持续高温,部分地区降水和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据中国气象局预测,2015年厄尔尼诺将持续至秋季,并达到中等以上强度。而受其影响,汛期可能出现“南涝北旱”,程度将重于去年,并表示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农业防灾减灾任务艰巨。 国土资源部也召开紧急视频会议,要求对江南强降雨区、西南山区、三峡库区、汶川地震灾区等重点地区严加防范。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张强在会上表示,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全球和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繁。今年5月以来,南方已出现13轮强降雨过程,一些城市发生内涝,多地频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农业部公布数据显示,5月以来,中国南方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偏多50%-400%,导致南方12个省(区、市)的部分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农业部预计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可能发生流域性洪涝,要求加强指导服务,帮助灾民生产自救。 在应对厄尔尼诺的预案中,农业部介绍,2014年的弱厄尔尼诺曾导致黄淮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夏伏旱,在今年中等以上强度的厄尔尼诺情况下,预计华北大部分、西北东部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夏伏旱,并且发生程度和范围都将重于去年,将给粮食生产带来严峻挑战。 对此,农业部通知要求各地区因地制宜,落实浇水等抗旱措施。 此外,在厄尔尼诺年份,东北地区的初霜冻时间一般会提前,农业部预计,6-8月,东北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偏多。其中,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降雨量偏多20%-50%,东北北部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 如果阶段性低温造成的生育期推迟和早霜“碰头”,将对该地区秋粮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农业部通知要求,薄水勤灌,晒田提温,适时追肥促早熟。而在生育后期,及时站秆扒皮晾晒,加速孕穗和籽粒脱水,促进快熟。一旦发生早霜,迅速开展人工熏烟防霜,不下酷霜不开镰,适时晚收,提高产量和品质。 http://www.acnw.com.au/article-29978.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2438 次阅读|2 个评论
厄尔尼诺来势汹汹但亚洲作物意外迎来强降雨:预测检验
杨学祥 2015-6-27 04:35
厄尔尼诺来势汹汹但亚洲作物意外迎来强降雨:预测检验 杨学祥   根据《我的农产品网》报道显示,厄尔尼诺通常会给亚洲部分地区带来干旱,但亚洲地区意外迎来强降雨,这缓解了作物产量下滑的忧虑。不过气象预报专家警告称,秋季可能会遭受严重干旱。 我在2015年1月23日指出,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我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高度关注2015年警钟! 2015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543.html 1997年和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12,1998年为-2,1997年发生了最强厄尔尼诺事件,1998-2000年发生了最强拉尼娜事件;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12,2016年为-2 ,2015年的厄尔尼诺和2016年的拉尼娜发生的概率超过5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8448.html 2015年厄尔尼诺:今年干旱明年洪涝。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8499.html 相关报道 厄尔尼诺来势汹汹但亚洲作物意外迎来强降雨 2015-06-26 22:00:34 来源: 评论:0 点击:1   根据《我的农产品网》报道显示,厄尔尼诺通常会给亚洲部分地区带来干旱,但亚洲地区意外迎来强降雨,这缓解了作物产量下滑的忧虑。不过气象预报专家警告称,秋季可能会遭受严重干旱。上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2009年,给印度带来40年最严重的干旱。澳大利亚的小麦作物受损,东南亚的棕榈油产量亦下滑。 然而今年原本预计会有同样的干旱天气发生,但印度、中国和澳大利亚近来的降雨提振了农业生产。澳大利亚一商品基金经理称:“印度季风雨自6月开始,目前情况好于预期,我们也没有看到马来西亚或印尼的降雨量明显下滑。”他称:“澳大利亚干旱,但东海岸已经获得一些降雨。”这对印度玉米、油籽和棉花产出来说是好消息,对印尼和马来西亚棕榈油供应也有利。澳大利亚谷物带的降雨将对小麦有利,该国是全球第四大小麦出口国。唯有头号大米出口国泰国的大米产量受到严重干旱的影响,但大米和其他作物的价格还未出现与天气有关的溢价。棉花价格处于两个月低点;小麦年内下跌12%;大米价格跌至2008年低点;棕榈油价格本周触及三周低点。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处于六个月高位。吉隆玻一贸易商称:“棕榈油产量正在增加,我们没有看到产出放缓的迹象。我们预计供应会增加。” 此前中国担忧干燥天气将损及玉米产量,但亦迎来大范围降雨。根据预估,中国2015/16年度玉米产量预计增至2.31亿吨,较上年度增加1700万吨。 但气象预报专家未理会降雨的影响,并重申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加强。厄尔尼诺现象会给亚洲和非洲东部带来干旱,给南美带来强降雨和洪涝。 WorldWeatherInc主席DrewLerner称:“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度和东南亚大陆地区近来降雨量增加,这造成了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减弱的假像。”“事实上,厄尔尼诺仍值得关注,到秋季后北半球预计受到显著影响。”*部分地区干燥*亚洲部分地区已经迎来干燥天气。韩国出现一个世纪来最严重干旱,巴基斯坦的酷热天气已经导致卡拉奇市超过1000人丧生。泰国季风雨季开始,但76个省份中有22个仍出现干旱,对745万公顷稻米造成影响。曼谷一稻米贸易商称:“一些稻米种植区已经遭遇干旱。因无法提供灌溉用水,政府已要求农户延迟播种。”菲律宾气象局称,23个省份持续遭遇极度酷热天气或干旱,而其他31个省份迎来干旱期。菲律宾是大型稻米进口国。日本气象机构资深专家TamakiYasuda称,今年东南亚和印度的降雨量减少。“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增强。” http://www.0531s.com/content-26-2923193-1.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24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厄尔尼诺正在增强,类似于97/98年度:关注6-9月南极海冰发展厄尔
热度 1 杨学祥 2015-6-24 14:09
厄尔尼诺正在增强,类似于97/98年度:关注6-9月南极海冰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据澳大利亚气象局周二(6月23日)发布报告称,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进一步增强。目前的相关数据类似于1997/98年度。 据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6月15日表示,大部分模型预示未来几个月太平洋温度将继续上升,可能达到强厄尔尼诺现象的水平。目前的预测精度不如下半年的预测准确,只有年中过后才能给出更为可信的厄尔尼诺强度预测。 我们在2015年5月15日指出,2014年9月南极海冰达到1979年以来最大值,阻止了2014年超级厄尔尼诺的发生,2015年超级厄尔尼诺能否发生,取决于2015年9月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程度,异常变小将导致强厄尔尼诺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0381.html 相关报道 澳大利亚气象局:厄尔尼诺正在增强,类似于97/98年度 文 / Tiffany451 2015-06-24 09:03:24 来源: 99期货   据澳大利亚气象局周二(6月23日)发布报告称,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进一步增强。目前的相关数据类似于1997/98年度。   澳大利亚气象局称,中部和东部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海面温度已经连续六周比平均水平高出1摄氏度。模型显示,未来几个月中部太平洋地区的温度将进一步上升。   厄尔尼诺可能影响全球气象及农作物收成,可能造成亚洲部分地区天气干燥,南美天气多雨,而北美夏季温度下降。花旗集团分析师称,厄尔尼诺可能威胁到下半年全球经济发展,因为这可能损害农作物产量,并推高通货膨胀。美国全国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称,1997/98年度的厄尔尼诺是历史上最强的一次。   澳大利亚气象局称,热带太平洋大面积升温的情况很反常。上次出现这样的时间是在1997/98年度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是指太平洋海面温度上升的现象,通常会扰乱农产品市场,因为厄尔尼诺会造成干旱或洪涝。厄尔尼诺的影响可能造成亚洲地区通货膨胀快速上涨,因为食品成本提高。今年是2010年以来首次出现厄尔尼诺。   澳大利亚气象局的最新报告指出,在目前阶段不太可能确定厄尔尼诺的强度,此外,厄尔尼诺强度与其影响并不相关。5月份气象专家预计今年厄尔尼诺的影响将非常显著。   虽然印度气象局曾预计厄尔尼诺可能造成今年季风降雨降至平均水平的88%,但是自季风开始以来,全国降雨一直高于预期。自6月1日以来,印度大约80%的地区已经出现了过量降雨或正常降雨。   据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6月15日表示,大部分模型预示未来几个月太平洋温度将继续上升,可能达到强厄尔尼诺现象的水平。目前的预测精度不如下半年的预测准确,只有年中过后才能给出更为可信的厄尔尼诺强度预测。   世界气象组织称,厄尔尼诺不太可能在近期消散,其影响可能在至少未来三个月到六个月显现。厄尔尼诺形成后通常会在每年的第一季度衰退。 www.99qh.com http://www.fx168.com/futures/ncp/dd/tqzk/1506/1581477.s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1912 次阅读|5 个评论
史上最强厄尔尼诺正形成 中国北方或现极端高温:预测检验
热度 1 杨学祥 2015-5-27 19:15
史上最强厄尔尼诺正形成 中国北方或现极端高温:预测检验 杨学祥 中国日报网5月27日电(信莲)今年夏天,致命的热浪横扫印度各地,部分地区气温达到了48度,导致超过1100人死亡。据印度媒体报道,这次高温持久的主要原因是季风季节开始前降雨骤减。据华尔街见闻报道,一场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形成。 我们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 2015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543.html 2014年3-5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2014年7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2014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2014年5月4日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2014年超级厄尔尼诺没有发生,谁的预测更准确? 相关报道 史上最强厄尔尼诺正形成 中国北方或现极端高温 2015-05-27 17:09:5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北京) 分享到: 0 当地时间2015年5月26日,印度Doddaballapur,一名农民坐在龟裂的土地上。(图片来源:东方IC) 厄尔尼诺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面积异常升温的现象。 厄尔尼诺将会导致咖啡、大米、大豆成本升高,减产。 中国日报网5月27日电(信莲)今年夏天,致命的热浪横扫印度各地,部分地区气温达到了48度,导致超过1100人死亡。据印度媒体报道,这次高温持久的主要原因是季风季节开始前降雨骤减。据华尔街见闻报道,一场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形成。 厄尔尼诺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面积异常升温的现象。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夏威夷大学的阿克塞尔·蒂默曼认为,这次很可能是一个“超级厄尔尼诺”,“这次海面下的水温非常高,它不仅向东移动而且将要抵达海面。”据蒂默曼介绍,目前美国的气候模型分析显示,这次厄尔尼诺的强度可能堪比1997年至1998年的那轮厄尔尼诺。 1.在亚洲和东非,天气将会异常炎热。特别是印度,已经遭遇到了极端天气的影响。雨季对印度农业至关重要,印度有一半农田缺乏灌溉,这些农田产量占印度经济的14%。 2.在美洲,气候将更加潮湿。美国南部和南美洲的降水量可能猛增。目前,美国南部的得克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连日来遭受罕见暴风雨袭击,目前已经造成至少9人死亡,不少地区已经成为“水乡泽国”。 3.在非洲西部,天气将会异常干旱。 4.在欧洲和英国,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还不太清晰。 5.在澳大利亚,降雨量将骤减。目前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已经呈现出厄尔尼诺的一些早期现象:今年澳大利亚昆士兰雨季降水量较少,维多利亚的秋天气候干燥。 6.在中国,厄尔尼诺会使雨带南移,导致北旱南涝,北方地区有可能出现极端高温。 7.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导致巧克力价格飙升。受印度、巴西和非洲西部极端天气的影响,糖和可可都会减产,导致巧克力涨价。 8.咖啡、大米、大豆成本升高,减产。据《纽约时报》报道,咖啡的成本会增加107%。大豆将增加36.8%,而大米产量将减少13.7%。 9.棕榈油产量下降。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在1997-98年间印尼的棕榈油产量下降7.1%,马来西亚的下降了5.5%。这两个国家的生产占到世界上总供给的86%。 10.黄金可能暴跌。据华尔街见闻报道,厄尔尼诺现象还可能影响全球黄金市场。印度农民黄金需求下降,不少还出售手中的黄金。印度农民黄金购买量占印度总黄金购买量的60%,该群体大量出售使现货黄金价格一周内暴跌3%。若厄尔尼诺加剧极端性气候,今年黄金价格可能会受到明显影响。 11.其他有色金属可能也会受到影响。据此前渣打银行分析,印度尼西亚的干旱可能会影响印度尼西亚一条运输铜精矿等原材料出口的“主干道”—弗莱河,从而使铜供给出现明显下降。】 10.黄金可能暴跌。据华尔街见闻报道,厄尔尼诺现象还可能影响全球黄金市场。印度农民黄金需求下降,不少还出售手中的黄金。印度农民黄金购买量占印度总黄金购买量的60%,该群体大量出售使现货黄金价格一周内暴跌3%。若厄尔尼诺加剧极端性气候,今年黄金价格可能会受到明显影响。 (原标题:超强厄尔尼诺将引发全球极端天气,中国北方或极端高温) 本文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张同彤 http://news.163.com/15/0527/17/AQKUSBPD00014SEH.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276 次阅读|4 个评论
厄尔尼诺已经出现:秘鲁渔场鱼走了 “狼”来了
杨学祥 2015-5-20 13:06
厄尔尼诺已经出现:秘鲁渔场鱼走了 “狼”来了 杨学祥 据5月20日媒体报道,5月中旬左右,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气象局纷纷表示,厄尔尼诺已经出现。“狼”,真的来了。 厄尔尼诺影响下,开尔文波已经两次侵袭秘鲁中北部海岸,分别是4月30日—5月3日、5月10日—13日,捕鱼量分别为13352吨、20755吨,而正常情况下日捕鱼量在5万吨左右。并且,预计后期将继续出现因为开尔文波暂停捕鱼的情况。秘鲁相关部门也已经将厄尔尼诺影响的强度由弱上调至中等强度。 我在5月19日指出,影响全球气候的大事件主要有热事件———厄尔尼诺,冷事件———拉尼娜。   一般情况下,赤道东风把太平洋表面的暖水从东太平洋吹到西太平洋,使赤道太平洋东西两侧的海水温度不同,西边暖水集聚形成“暖池”,东边海底冷水和有机物上翻,表面海水变冷,形成世界最大的秘鲁冷水渔场。与海水冷暖不同相对应,赤道西太平洋大气变暖气压变低,赤道东太平洋大气变冷气压变高。   但这种模式2~7年就会被打乱一次,本质是赤道向南北两极进行热传导出现问题,赤道太平洋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赤道的东风减弱,西风增强,风向发生了变化,西太平洋的暖水回流,东太平洋冷水海温升高。气压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赤道西太平洋气压变高,赤道东太平洋气压变低。   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气候异常。环太平洋地区和国家表现尤为明显,温暖多雨的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干旱,干旱的秘鲁多雨,渔场温度升高,捕鱼量下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160.html 相关报道: 厄尔尼诺已经出现,鱼粉市场博弈再现 2015-5-20 08:08 | 发布者: 御城雪 | 查看: 994 | 评论: 0 | 来自: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邮件 QQ好友 腾讯微博 QQ空间 搜狐微博 复制网址 更多 摘要 : 月份秘鲁中北部顺利的捕鱼进展,拉开了2015年鱼粉市场下行的大幕。4月中旬开始,关于5月份到来的开尔文波一度成为缓冲价格下行的有利因素。进入5月份之后,开尔文波已经两次来袭,中北部捕鱼也两度暂停。但整体来看, ...    中国水产 频道报道, 4月份秘鲁中北部顺利的捕鱼进展,拉开了2015年鱼粉市场下行的大幕。4月中旬开始,关于5月份到来的开尔文波一度成为缓冲价格下行的有利因素。进入5月份之后,开尔文波已经两次来袭,中北部捕鱼也两度暂停。但整体来看,中北部捕鱼依旧较好,截止1月17日,完成总配额的73%。秘鲁生产部长曾在5月6日表示,预计配额将在5月底完成。并且,鱼粉外盘也表现为逐步下调的状态,截止本稿上线,超级鱼粉成交价格已经下调至CNF1850美元/吨。在市场沉浸在与秘鲁鱼粉厂博弈的氛围中时,厄尔尼诺也在逐步加强。5月中旬左右,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气象局纷纷表示,厄尔尼诺已经出现。“狼”,真的来了。      一、各国气象机构均表示厄尔尼诺已经来了      5月13日,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报道,亚太各国正准备应对厄尔尼诺的归来,这种神秘的气候现象曾经引发严重的洪水、森林大火、烟尘和饥荒。      5月14日,美国国家气象局气候预报中心报告中指出,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到今年夏季末的机率将达到90%,远高于其此前预期的70%;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到今年年底的几率预计将达到80%。过去几年气象学家曾纷纷预警过厄尔尼诺,但最终都变成了“狼来了”。上一次出现厄尔尼诺是在2009-2010年,不过可能跟这次类似的超级厄尔尼诺要数1997-1998年那次。      5月19日有消息称,澳大利亚气象局的戴维•琼斯说:“我们认为今年将发生规模较大的厄尔尼诺事件。模型预测的是中等到高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      许多专家告诫说,今年将出现一次“超级厄尔尼诺”。        南美地区将迎来高温、多雨的天气      二、5月开尔文波两次袭击秘鲁海岸      厄尔尼诺影响下,开尔文波已经两次侵袭秘鲁中北部海岸,分别是4月30日—5月3日、5月10日—13日,捕鱼量分别为13352吨、20755吨,而正常情况下日捕鱼量在5万吨左右。并且,预计后期将继续出现因为开尔文波暂停捕鱼的情况。秘鲁相关部门也已经将厄尔尼诺影响的强度由弱上调至中等强度。      5月18日,秘鲁尼诺现象研究所(ENFEN)说,现在监测的气象和2014年的非常相似,除了在TUNMBES和PIURA的独立事件之外,其他海岸的降雨量都不会超出正常的季节性雨量。研讨会警告说秘鲁今年的经济将达不到之前官方预计的增长,预计只有0-1.5%。秘鲁政府官员回应表示,由于没有发生洪涝灾害,预计尼诺现象对经济活动不会造成非常显著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会在尼诺现在增强之前降低警戒。根据专家预测,尼诺现象只在5-6月份,也不会有像1983-1988年那样的尼诺现象。      综上所述,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出现,并且发展至中等强度。      2、将对南美洲造成高温、多雨的现象。鯷鱼鱼群将朝向更深、更靠近海岸的区域。正常情况下,鯷鱼鱼群在11米深的海域,据了解游向了30米深,将加大捕捞难度。而靠近海岸这一点担忧较少,今年工业捕捞被允许在5海里范围外。      3、持续时间不统一,美国认为将持续到8月末,甚至是年底。目前秘鲁认为持续到6月份。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配额已经完成了73%,并且秘鲁鱼粉厂也是以相当积极的态度在捕捞。只要后期天气正常,预计配额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便可以完成。即使配额难以完成,当前渔获也已经超过去年的170万吨,可生产鱼粉43万吨。目前出售了10-12万吨,剩余28万吨。不论是持续到6月还是8月,对A捕季影响都较小。      当然,如果随着气象变化,厄尔尼诺影响持续到第四季度,对中北部B捕季产生影响,那么鱼粉市场将进入另一场博弈。 http://www.fishfirst.cn/article-47950-1.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66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厄尔尼诺持续至年底几率增至80%:关键在于南极半岛9月海冰变化
热度 1 杨学祥 2015-5-15 13:18
厄尔尼诺持续至年底几率增至 80% :关键在于南极半岛 9 月海冰变化 杨学祥,杨冬红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5 月 15 日 讯,美国国家气象局气候预报中心在周四发布的月度报告中指出,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到今年夏季末的几率将达到 90% ,远高于其此前预期的 70% ;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到今年年底的几率预计将达到 80% 。 http://business.sohu.com/20150515/n413108386.shtml 2014 年 3-5 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 2014 年 7 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 2014 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 2014 年 5 月 4 日 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 年林振山等人给出 2014-2015 年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 12 ,有利于 2015 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 2014-2015 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 1997-1998 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 1997-1998 年与 2014-2015 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 2014-2015 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 2015-2016 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厄尔尼诺通常发生在 12 月 25 日 圣诞节前后,所以被称为“圣婴”。 2 月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最小值,打开德雷克海峡通道,减弱秘鲁寒流,有利厄尔尼诺的形成。 这两种因素使厄尔尼诺发生在 2015 年初的可能性最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447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8705.html 2014 年超级厄尔尼诺没有发生,预期的厄尔尼诺在 2015 年发生,我们的预测更准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8141.html 忽视拉马德雷冷位相的作用,是导致 2014 年强厄尔尼诺预测的根本原因。全球变暖轮的支持者甚至期望 2014 年强厄尔尼诺能将拉马德雷冷位相改变为暖位相,结束全球变暖的停滞状态。模型的缺欠和学术的偏见导致全球各国著名气象机构关于 2014 年厄尔尼诺预测的失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据计算,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日本气象厅预计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只有到 9 月到 11 月期间某个时间出现,这一预测也缺乏根据。 2014 年 11 月 18 日 -2015 年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厄尔尼诺在 2014-2015 年冬季形成的可能性最大。 我们在2014年 6 月 21 日 指出,厄尔尼诺 3 区自 2014 年 5 月中旬海温异常超过 0.5 ℃ ,目前超过 1 ℃ ,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如果持续到 11 月,将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不过,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地球自转加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时期已过去大半, 9 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最大值,将加强秘鲁寒流,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速度减慢时期,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8 月形成厄尔尼诺的预测还是阻力重重,除非 9 月南极半岛异常变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5335.html 7 月热带太平洋部分水域的水温降低,验证了我们的准确预测,表明我们预测理论的可靠性:地球自转速度季节性变化和南极海冰变化对厄尔尼诺的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5739.html 2014 年 10 月 14 日 凤凰科技讯科学日报报道,近日消息称今年南极洲的海冰结冰程度创了新的记录,相比科学家们自 20 世纪 70 年代晚期开始进行的海冰结冰程度长期卫星记录相比,今年的海冰覆盖了更多南部海洋。然而,南极洲这一上升趋势只相当于北冰洋海冰丢失程度的 1/3 。 自 20 世纪 70 年代晚期以来,北极每年丢失了 53900 平方千米的冰;南极每年增加了 18900 平方千米的海冰。今年 9 月 19 日,自 1979 年以来南极洲的海冰结冰区域首次超过了 2000 万平方英里,根据国家冰雪数据中心( NSIDC )这样显示。这一基准的结冰程度持续保持了几天。 1981 年至 2010 年间平均最大的结冰范围为 1872 万平方千米。 今年单日最大结冰量发生在 9 月 20 日 ,据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在这一天海冰覆盖面积为 2014 万平方千米。今年五天平均最大结冰量发生在 9 月 22 日 ,海冰覆盖了 2011 万平方千米。 http://www.weather.com.cn/climate/2014/10/qhbhyw/2209601.shtml 2014 年 9 月南极海冰达到 1979 年以来最大值,阻止了 2014 年超级厄尔尼诺的发生, 2015 年超级厄尔尼诺能否发生,取决于 2015 年 9 月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程度,异常变小将导致强厄尔尼诺的发生。 图 1 2015 年 2 月 12 日 和 5 月 14 日 海温矩平(关注南极半岛变暖,见黄色区域) 2014 年 9 月末南极海冰面积达到最大值,是阻碍厄尔尼诺现象发展最主要的因素。 在短周期的气候变化中,德雷克海峡中的海冰进退关系重大。一个可能的模式是:南极半岛海冰增多使西风漂流在德雷克海峡受阻,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慢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快,部分受阻水流北上,加强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冷,加强沃克环流,形成拉尼娜事件,增强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增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使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增加,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快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慢,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使秘鲁寒流变弱,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减弱沃克环流,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形成厄尔尼诺诺事件,减弱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降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海冰增加。这就是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变化调控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我们称之为南极环大陆德雷克海峡海冰的气候开关效应 ( 图 2) 。 同样,非洲海冰开关可控制南大西洋的海洋环流,澳大利亚海冰开关可控制印度洋的海洋环流。由于德雷克海峡通道狭窄,海冰开关的控制效果更为显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98972.html 图 2 南极半岛海冰的气候开关作用 20 世纪最强的两次厄尔尼诺发生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的 1982-1983 年和 1997-1998 年, 2015 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5 年厄尔尼诺的规模不会超过 1997 年。 2014 年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46.html 参考文献 杨学祥 . 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 世界地质 , 2003 , 22(4): 380-384.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 22 ( 5 ): 1680-1685 。 相关报道: 美国国家气象局:厄尔尼诺持续至年底几率增至 80% 2015-05-15 09:53:00 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5 月 15 日 讯,美国国家气象局气候预报中心在周四发布的月度报告中指出,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到今年夏季末的几率将达到 90% ,远高于其此前预期的 70% ;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到今年年底的几率预计将达到 80% 。   这一预测与日本气象厅此前的预测相一致。日本气象厅在周二发布的 2015 年 5 月至 11 月份的厄尔尼诺气象展望报告中称,目前赤道太平洋已经出现厄尔尼诺现象,这一状况很可能持续到北半球的秋季。   一般来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亚洲、澳大利亚、南美等地区的干旱面积会大幅增加,北美的湿冷气候将会加剧。   历史数据显示,在厄尔尼诺之年 , 受影响最明显的是咖啡、可可豆和白糖等软商品的全球价格。热带地区的气候一有异常,就会使咖啡价格急速上涨。   期货市场上所定义的软商品,包括白糖、棉花、橙汁、可可、咖啡和橡胶等。这些商品的主产地多分布在东南亚和拉丁美洲--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地高度重叠,因此,一旦厄尔尼诺来袭,这些商品市场将会受到冲击。   国内 A 股市场方面,罗牛山( 000735.SZ )控股子公司海口力神咖啡饮品有限公司建有规模较大的优质咖啡种植场。   白糖类上市公司包括南宁糖业( 000911.SZ )和贵糖股份( 000833.SZ );橡胶类上市公司包括海南橡胶( 601118.SH )和中化国际( 600500.SH )。   发稿:钟强 / 何巨骉 审校:韩德祁 ( 责任编辑: Newshoo) http://business.sohu.com/20150515/n413108386.s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372 次阅读|2 个评论
欧洲暖冬与潮汐组合对应:关注潮汐组合的预测功能
杨学祥 2014-12-20 10:49
欧洲暖冬与潮汐组合对应:关注潮汐组合的预测功能 准确的一一对应: 中新网12月19日电 据外媒报道,法国圣诞节假期将于本月20日正式开始,本该迎来年度营业旺季的滑雪场业者却正在苦恼,因为今年欧洲暖冬,山上明显雪量不足。巴黎今年12月上旬的气温始终在摄氏2到6度徘徊,这几天还回暖到12、13度,属于罕见的暖冬。在法国中央高原约130多家滑雪场中,仅有30多家正常开放,比往年减少很多。 我在2014年6月19日指出,2014年1-3月,6-10月,2015年1-4月为强潮汐时期,2014年4-5月,11-12月,2015年5-6月为弱潮汐时期。2014年12月是本时段弱潮汐时期的第2个月。 2014-2015年冬季可能 先 暖 后冷。 法国气象专家杜向(Cyrille Duchesne)指出,目前人们只能在2000米以上的高山上才能滑雪,对滑雪场来说,假期的开始似乎不太顺利,且预计圣诞节前还有一波回暖,之后才会转冷并降雪。 潮汐组合D:12月22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8.66460度,22日为日月大潮, 25日为月亮近地潮 ,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为最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 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 ,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圣诞节回暖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2505.html 关注潮汐组合的预测功能。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673 次阅读|0 个评论
黑龙江抚远县已连降暴雪50多小时:验证中国暴雪寒潮预测
热度 5 杨学祥 2014-12-4 05:45
黑龙江抚远县已连降暴雪50多小时:验证中国暴雪寒潮预测 杨学祥 黑龙江抚远县已连降暴雪50多小时 2014年12月03日14:55 央视 38 分享 添加喜爱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黑龙江抚远县遭暴风雪袭击 编辑:SN089   从11月30日开始,黑龙江抚远县遭暴风雪袭击。平均积雪深度达90厘米,平均风力6级,气温为零下17度,目前已连续降雪50多个小时。暴雪导致全县中小学停课,飞机客车停运,相关部门正在组织人员24小时清雪。(央视记者任秋宇) 你见过这么大的雪吗? http://news.sina.com.cn/c/2014-12-03/145531239821.shtml 黑龙江抚远县连降暴雪表明: 一、预示气象权威机构暖冬预测第四次遭遇失败。 二、验证“美国暴雪寒潮是中国暴雪寒潮的前兆”。 2014年暖冬预测遭遇尴尬:寒潮暴雪猝不及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7972.html 实践检验:美国寒潮暴雪是中国寒潮暴雪的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7116.html 黑龙江抚远县连降暴雪 积雪达90厘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822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903 次阅读|11 个评论
黑龙江抚远县连降暴雪 积雪达90厘米:验证中国暴雪预测
杨学祥 2014-12-3 18:32
黑龙江抚远县连降暴雪 积雪达90厘米:验证中国暴雪预测 杨学祥 新浪天气讯 12月初的一场寒潮席卷我国大部,东北地区除了猛烈降温外,还迎来大范围降雪,尤其黑龙江东北部,普降大到暴雪。抚远县地处我国陆地最东端,是最早将太阳迎进中国的地方,本次降雪尤其猛烈。据统计,12月1-2日,抚远2天降水量39毫米,积雪从30厘米暴增至90厘米(除了降雪量大,积雪效率高也是重要原因),如此厚的积雪,在我国气象观测史上,比较少见。 暴雪导致全县中小学停课,飞机客车停运,相关部门正在组织人员24小时清雪。预计今后3天,抚远县还有降雪,积雪或突破1米。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4/1203/1503105405.html 据美联社2014年11月20日报道,布法罗市的积雪已深达约1.5米,另一场风暴预计在当地时间20日晚间使积雪再增高0.6米到0.9米。 美国东北部更是遭遇最强暴风雪,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在受灾最严重的布法罗市称“这是历史性暴风雪”,3天降雪量逼近年均降雪量。美国国家气象局表示,部分地区可能打破1.93米的单日降雪量纪录。 http://news.163.com/14/1122/13/ABLKSBKF00014Q4P.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6342.html 我在博客中多次指出,美国暴雪是中国暴雪的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3444.html 预测实践表明,在强潮汐南北震荡的作用下,极地的冷空气并不是均衡地四面出击,而是集中力量突破一点,逐渐扩大到全球。2007年12月22-24日的强潮汐南北震荡,突破点在美国,从21日起,暴风雪陆续袭击了科罗拉多、怀俄明、得克萨斯、堪萨斯、伊利诺伊、明尼苏达、威斯康星和密歇根等州,而英国和中国的冷空气活动相对较弱,仅仅出现严重的大雾天气。在后续的时间里,欧洲和中国的冷空气活动应该加强。据预报,二十八日前后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河北,同时也会带来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必须关注这一变冷趋势。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0888.html 关注12月中国寒潮暴雪的可能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6720.html 黑龙江抚远县连降暴雪表明: 一、预示气象权威机构暖冬预测第四次遭遇失败。 二、验证“美国暴雪寒潮是中国暴雪寒潮的前兆”。 2014年暖冬预测遭遇尴尬:寒潮暴雪猝不及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7972.html 实践检验:美国寒潮暴雪是中国寒潮暴雪的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7116.html 黑龙江抚远县连降暴雪 积雪达90厘米 2014年12月03日15:03 新浪天气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12月3日08时积雪深度实况 抚远县今后三天预报    新浪天气讯 12月初的一场寒潮席卷我国大部,东北地区除了猛烈降温外,还迎来大范围降雪,尤其黑龙江东北部,普降大到暴雪。抚远县地处我国陆地最东端,是最早将太阳迎进中国的地方,本次降雪尤其猛烈。据统计,12月1-2日,抚远2天降水量39毫米,积雪从30厘米暴增至90厘米(除了降雪量大,积雪效率高也是重要原因),如此厚的积雪,在我国气象观测史上,比较少见。 暴雪导致全县中小学停课,飞机客车停运,相关部门正在组织人员24小时清雪。预计今后3天,抚远县还有降雪,积雪或突破1米。 黑龙江抚远县积雪近1米 1 / 15 12月1-2日,黑龙江抚远县连降暴雪,积雪从30厘米暴增至90厘米。为今冬为,我国积雪最深的地方。图片来自@爱吃好喝愿意做 分享 | 评论(6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4/1203/1503105405.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054 次阅读|0 个评论
APEC蓝后又见雾霾:11月雾霾加重得到证实
杨学祥 2014-11-21 20:58
APEC蓝后又见雾霾:11月雾霾加重得到证实 我在2013年12月5日指出,2014-2016年处于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时期,是高温、干旱、强震、低温冻害、雾霾等极端灾害的频发时期,月亮赤纬角接近最小值18.6度,潮汐南北震荡较弱,形成有利于雾霾的气象条件。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变小,冷空气活动减弱,有利于雾霾天气的生成。 2013年雾霾天气加重只是前兆,今后三年可能持续加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719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7141.html 事实上,2013年1月和12月中国雾霾加重,2014年1月和10月中国雾霾加重,12月雾霾将更加严重,逐年雾霾加重已成为定向趋势。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7385.html 2014年11月至12月和2015年1月雾霾高发,2014年10月仅仅是转折时期。2014年11-12月是弱潮汐时期,冷空气活动相对较弱,不利于雾霾的清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757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4065.html 雾霾再扰河北 15条高速受阻多个航班延误 2014-11-21 14:02:00来源:中国新闻网   雾霾再扰河北 15条高速受阻多个航班延误   解说继11月20日发布大雾黄色预警后,21日早晨河北省气象局又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息,雾霾持续盘踞河北大地,给全省道路和空中交通带来严重影响。   雾霾再扰河北 15条高速受阻多个航班延误   解说继11月20日发布大雾黄色预警后,21日早晨河北省气象局又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息,雾霾持续盘踞河北大地,给全省道路和空中交通带来严重影响。   21日8时50分左右,河北省气象局官方微博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息显示,唐山南部和保定、廊坊及以南地区仍有雾,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200米。21日白天到夜间,保定、廊坊以北地区晴间多云,其他地区有霾。   持续的雾霾天气,给河北省空气质量带来严重影响。21日上午11时左右,记者登陆河北省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及发布系统看到,全省11个设区市和2个省直管市中,有10个市空气质量处于严重污染级别。   除了给空气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外,雾霾天气也给全省交通带来严重影响。据河北省高速交警总队介绍,受雾霾天气影响,从20日晚上10点20分左右开始,高速交警陆续关闭15条高速站口,到21日上午9时30分左右才陆续放行。   同期(河北省高速交警总队宣传科民警 王一)受其(雾霾)影响,京哈大广京昆石黄石太,青兰京港澳廊涿保津保沧保阜,唐津青银京沪津汕,这15条基本上就说是,站口主线这些都是关着的。   同期(河北高速交警石家庄大队民警 任洪钢)从今天凌晨4点关闭的,开通是今天9点40左右,各方面这个信息,咱们还是都发布得比较及时的,所以说咱们这个各站口,都没有发生这个滞留车辆的现象。   解说雾霾天气同样也给空中交通带来不便。记者从河北机场管理集团了解到,从20日晚上开始到21日上午9时多,石家庄国际机场共有9个航班受到雾霾天气影响,造成1个航班取消,8个航班延误。   同期(河北机场管理集团宣传科工作人员 张毓)由于受到雾霾天气的影响,从昨天晚上到目前为止,石家庄机场有1个航班取消,今天早上有8个航班,因为天气原因处于延误的状态。   高新国 胡雪微 石家庄报道 http://news.sohu.com/20141121/n406250013.shtml 新华网:APEC蓝后又见雾霾 雾霾补贴可不可以有? 2014-11-21 18:15:35来源:新华网 京津冀将迎重度雾霾 局地能见度低于500米   新华网北京11月21日电(“中国网事”记者梁爱平 吴燕婷 谢佼)在享受了两周左右的蓝天白云好空气后,19日起雾霾再次来袭,20日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达到369,属严重污染。而石家庄、天津、郑州等北方大部分城市当天的空气质量均属于重度污染。微博、微信上有网友认为应该根据雾霾的程度及天数向部分户外劳动者发放专门补贴,这项提议一现身立刻引发热议,那么“雾霾补贴”到底可不可以有呢? http://news.sohu.com/20141121/n406257102.shtml 辽宁遭遇今年最重雾霾 21条高速公路交通管制 2014-11-21 12:14:59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沈阳11月21日电(记者徐扬)从21日早间开始,辽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今年以来最严重的雾霾天气,能见度最低不足20米。受其影响,辽宁境内21条高速公路全线或部分路段封闭。   此次雾霾天气,除朝阳、阜新外,基本覆盖辽宁各地。沈阳、营口、辽阳、盘锦部分地区及大连的瓦房店、普兰店、旅顺及周边海域局部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强浓雾,辽宁省气象预警中心连续发布4次大雾红色预警和10次橙色预警。   截至11时,受雾霾影响,沈阳绕城、沈吉、抚通、永桓、沈康、鹤大等11条高速公路全线封闭,京沈等10条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封闭,上百个客运班次被迫取消或推迟。   由于大雾弥漫,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跑道从早间7时许临时关闭,有18架次航班延误。至10时许,cz621沈阳至东京航班成为当天首架起飞航班,机场起降秩序正在逐步恢复中。   在沈阳,早间全市大雾弥漫,城市完全陷落于浓雾之中。距离10多米的交通信号灯都无法辨认,车辆打着双闪和雾灯缓缓而行。早高峰期间,许多市民放弃开车选择地铁、公交等出行方式。由于雾情太大,市内出现了多起交通事故,造成新的拥堵。直至中午,雾情虽有缓解,但仍未散去。   作者:徐扬 http://stock.sohu.com/20141121/n406247948.shtml 潮汐组合B:11月3日为月亮近地潮,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0.00008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北风),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1月7日为日月大潮,11月10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北纬18.57485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南北摆动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D:14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5日为月亮远地潮,17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0.00044度,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北风),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E:11月24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8.62572度,22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为最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F:11月28日为月亮近地潮,29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2月1日月亮赤纬角为极小值北纬0.00013度。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北风),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48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2176.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11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4/2015年冬季将继续维持较弱的厄尔尼诺事件
杨学祥 2014-11-21 20:26
2014/2015年冬季将继续维持较弱的厄尔尼诺事件 近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召开2014/2015年冬季厄尔尼诺及气候预测会商会,就厄尔尼诺发展趋势和我国冬季气候异常进行讨论,初步形成会商意见。   ENSO循环(全球尺度的气候振荡)方面,预测2014/2015年冬季(12月~2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将继续维持较弱的厄尔尼诺事件。 我在2014年5月4日指出,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见表1和表2)。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见表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今冬厄尔尼诺事件或导致我国海域海温偏高 发布时间: 2014-11-21   本网讯近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召开2014/2015年冬季厄尔尼诺及气候预测会商会,就厄尔尼诺发展趋势和我国冬季气候异常进行讨论,初步形成会商意见。   ENSO循环(全球尺度的气候振荡)方面,预测2014/2015年冬季(12月~2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将继续维持较弱的厄尔尼诺事件。中国近海海温方面,预测今年冬季我国渤海、黄海海域海温较常年同期略偏高,东海及南海北部海域海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南海南部海域海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气候方面,预测今年冬季东北北部、新疆北部及江南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西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东北北部、新疆北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西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他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高。(谭 晶) http://www.china.com.cn/haiyang/2014-11/21/content_34111833.htm 就在5个月前,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国家气象机构纷纷发出警告,认为今年可能爆发1998年以来最严重的厄尔尼诺。如今立秋也已过去,厄尔尼诺的影子还没有看到。 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820/12958713_0.shtml 我在2014年5月4日指出,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见表1和表2)。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见表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2501.html 我在2014年5月26日指出:最近数月,多家全球气候预测机构上调了厄尔尼诺的发生概率。美国联邦政府气候预测中心表示,过去一个月,厄尔尼诺天气现象在今年发生的概率大幅增加,夏季爆发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超过65%。世界气象组织日前也发布公报称,鉴于赤道海域海水温度已达到出现厄尔尼诺前兆的程度,今年中期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的国家气象机构均预计,今年有60%至70%的可能性爆发超级厄尔尼诺现象。 我们目前还不能够断定今年肯定会出现这个现象,4月出现征兆,7月能见分晓,9月南极半岛海冰变化趋势是关键,最大的可能性是在2015年爆发厄尔尼诺。 我们认为,类似1997至1998年的超级厄尔尼诺事件不会在2014年发生。因为统计数据表明,太平洋10年涛动(PDO)冷位相一般持续30年左右,暖位相一般持续20年左右。目前的冷位相持续时间不到20年,至少还将继续10年。改变这一统计规律需要数据支持。 http://edu.dahe.cn/2014/05-26/102895856.html 谁的预测更准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0969.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6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厄尔尼诺对菲律宾农业造成影响:关注2015年厄尔尼诺
热度 1 杨学祥 2014-10-24 04:38
厄尔尼诺对菲律宾农业造成影响 2014年10月22日22:14 |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 保存到博客 环球网   据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10月22日消息,菲律宾国家灌溉管理局最近发布形势报告称,根据今年对新怡诗夏省Pantabangan坝区厄尔尼诺天气监测情况推测,明年上半年菲将有约3.4万公顷农田缺水,这将导致近2.7万农民受到影响。   该机构表示,因今年雨季来临时间较晚,Pantabangan大坝水位现为182米,低于212.15米的正常运行水平。因此,当进入2015年旱季时,邦板牙河上游综合灌溉系统覆盖的11.4万公顷农田将只有70%能得到灌溉。目前,该机构正在制定措施,试图缓解厄尔尼诺带来的负面影响。 http://roll.sohu.com/20141022/n405376130.shtml 预测对比: 2014年3-5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2014年7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2014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2014年5月4日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 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厄尔尼诺在7月形成的预测还需要新的大的动力支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谁的预测更准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953 次阅读|1 个评论
厄尔尼诺可能于2014年11月形成 至少持续到2015年5月
杨学祥 2014-9-24 13:33
厄尔尼诺可能于 2014 年 11 月形成 至少持续到 2015 年 5 月 杨学祥 网友 zecrio 在留言中指出,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未来半年预测值,显示厄尔尼诺可能于 2014 年 11 月形成,至少在 2015 年 5 月份内都会持续。 http://cmdp.nccNaNa.gov.cn/pred/cn_enso.php 这一预测与我们在 5 月的预测相同: 2014-2015 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 2015-2016 年(见表 1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据计算,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日本气象厅预计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只有到 9 月到 11 月期间某个时间出现,这一预测也缺乏根据。 2014 年 11 月 18 日 -2015 年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厄尔尼诺在 2014-2015 年冬季形成的可能性最大。 我在 6 月 21 日 指出,厄尔尼诺 3 区自 2014 年 5 月中旬海温异常超过 0.5 ℃ ,目前超过 1 ℃ ,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如果持续到 11 月,将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5335.html 完成人:郑飞(zhengfei@mail.iap.ac.cn),大气物理研究所。 相关资料: zecrio 2014-9-24 10:59 SORRY ,刚才说的有误,到 2015 年 5 月最大暖水中心转移到赤道东太平洋,而非 2015 年 8 月。说明这次厄尔尼诺达到鼎盛时期应该在明年夏季。 删除 回复 zecrio 2014-9-24 10:48 http://cmdp.nccNaNa.gov.cn/pred/cn_enso.php 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未来半年预测值,显示厄尔尼诺可能于 2014 年 11 月形成,至少在 2015 年 8 月份内都会持续。在 2014 年 12 月到 2015 年 1 月图上显示最大增暖中心在赤道中太平洋, 2015 年 8 月转为东太平洋为最大增暖区域。这次厄尔尼诺可能贯穿整个 2015 年,随后 2016 年春季可能转拉尼娜。如果果真如此那和历史上 1968-1969 年和 1986-1987 年厄尔尼诺形成时间和持续时间吻合。( 1968 年 11 月厄尔尼诺开始一直持续到 1970 年年初结束, 1986 年 10 月厄尔尼诺开始一直持续到 1988 年初)。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wall 我在 2014 年 5 月 4 日 指出,按照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 年林振山等人给出 2014-2015 年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 12 ,有利于 2015 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 2014-2015 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 1997-1998 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见表 1 和表 2 )。 除此之外,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 1997-1998 年与 2014-2015 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 2014-2015 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 2015-2016 年(见表 1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据计算,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日本气象厅预计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只有到 9 月到 11 月期间某个时间出现,这一预测也缺乏根据。 2014 年 11 月 18 日 -2015 年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厄尔尼诺在 2014-2015 年冬季形成的可能性最大。 我在 6 月 21 日 指出,厄尔尼诺 3 区自 2014 年 5 月中旬海温异常超过 0.5 ℃ ,目前超过 1 ℃ ,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如果持续到 11 月,将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不过,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地球自转加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时期已过去大半, 9 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最大值,将加强秘鲁寒流,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速度减慢时期,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8 月形成厄尔尼诺的预测还是阻力重重,除非 9 月南极半岛异常变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5335.html 9 月 18 日 的海温矩平显示,南极半岛 - 德雷克海峡明显变暖,可导致海冰减少,扩大海峡通道,减弱秘鲁寒流,有利于厄尔尼诺形成。但是,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不一定就带来暖冬,如,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就是冷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94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63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年11月至12月雾霾较轻 明年1月雾霾较重
热度 1 杨学祥 2014-9-20 15:36
今年 11 月至 12 月雾霾较轻 明年 1 月雾霾较重 ——北京今年第四次入围空气质量最差十城市名单 杨学祥,杨冬红 根据环保部2014年 9 月 19 日 公布的 8 月份全国空气质量状况,北京市再次进入空气质量最差十个城市的名单。这是北京市今年第四次进入空气质量“黑榜”。此前的三次“入围”分别在今年 2 月、 4 月和 7 月。去年,北京是在 1 月和 5 月“入围”。 我们在 2013 年 12 月的研究表明,雾霾天气与潮汐组合类型的对应关系,给出了雾霾天气出现的天文原因,对雾霾天气的预测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2012 年 11 月至 2013 年 1 月的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的形成, 2013 年 2 月 -4 月的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 2013 年 5-7 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发生, 2013 年 8-10 月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 2013 年 11 月 -2014 年 1 月的潮汐类型有利于雾霾发生。 2014 年 2-4 月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潮汐组合类型转化的周期为 6 个月。这个半年周期是固定的,每年都是这样。 与雾霾季节性相叠加,雾霾频发期是每年的 1 月和 11-12 月。 并不是每年 1 月和 11-12 月都是雾霾频发高峰期,潮汐组合的强度还受到月亮近地潮的控制。如果当年的 1 月和 11-12 月都是强潮汐时期,则这一年的 1 月和 11-12 月就是雾霾频发高峰期。强潮汐时期的定义就是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相差不超过 3 天。强潮汐的控制作用可见表 1 。 预计 2014 年 1 月雾霾多发, 1 月末雾霾将逐渐变弱,进入 2-4 月相对平静期。 这一预测得到实践的验证。 表 1 2007-2014 年强潮汐时期于雾霾对比 年 上半年强潮汐月 下半年强潮汐月 雾霾发生时间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6 4-6 1-2 1-3 1-5 3-6 1 , 4-6 1-3 1-4 3-6 9-12 7 , 10-12 5-8 , 12 7-11 8-11 7 , 10-12 7-8 , 12 6-10 7-11 9-12 11-12 月石家庄 32 天雾霾 11 月末辽宁 30 年来罕见大雾 10-11 月辽宁雾霾天气频发 为 1961 年以来第 4 多 1 月和 12 月多地雾霾创纪录 预计 1 月多发, 11-12 月较轻 预计 1 月多发, 11 月重 12 月轻 预计 1 月轻, 11-12 月多发 注:最后两栏红色为新数据和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2828.html 根据表 1 , 2014 年 11-12 月、 2015 年 2 月、 2016 年 1 月雾霾较轻, 2015 年 1 月、 2015 年 11 月、 2016 年 11-12 月雾霾较重。 现在将 2014 年 1-2 月潮汐组合与雾霾情况的对应关系公布如下,以便事后检验: 2014 年 1 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形成不利于雾霾清除 潮汐组合 A : 2014 年 1 月 2 日 为月亮近地潮, 2013 年 12 月 31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 19.53718 度, 1 月 1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 暖 空气活动。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和气温回升 。 检验结果: 湖南日报 1 月 3 日 讯 自长沙经历 63 年来最暖元旦以来,三湘大部延续晴暖节奏,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天气晴好,雾霾抬头。今晨,省内 21 县市雾气弥漫,其中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等 49 县市还出现霾。省气象台今晨 8 时许发布霾黄色预警,雾霾天气对交通出行、居民生活有较大不利,提醒公众注意防范。 5 日开始受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及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省内自北向南有一次降温、降水天气过程。 http://news.sina.com.cn/c/2014-01-04/072029156160.shtml 2014 年 01 月 04 日 福州厦门遭遇史上最大雾霾,已连日轻度污染。福州从元旦以来,连续多天出现轻度污染。昨日晋安区市三十二中点位更出现中度污染。环保专家认为,近期榕城空气质量主要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前日,福州市区 12 个监测点位中,除鼓山和马尾亭江镇政府监测点空气质量仍为良外,其余监测点空气质量指数 (AQI) 均“陷入”三级轻度污染状况。其中五四北路和师大监测的空气质量指数均达到 127 。昨日凌晨 1 点开始至下午 3 时前后,城区各监测点 AQI 指数纷纷上升至最高点,其中五四北路监测点从 98 升 至 119; 杨桥西路监测点从 127 升 至 139; 晋安区市三十二中监测点从 139 升 至 182 ,达中度污染。 http://fujian.people.com.cn/n/2014/0104/c181466-20302458.html 潮汐组合 B : 1 月 8 日 为日月小潮(上弦), 6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 0.00101 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偏北风的发展有利于雾霾的清除,但强度较弱。 检验结果: 1 月 6 日 ,济南遭遇 2014 年首个严重雾霾天气,今天上午 10 时,济南市 15 个监测点有 14 个是严重污染,其中三个监测点空气质量指数( AQI )已经爆表,达到了 500 。 http://news.jwb.com.cn/art/2014/1/7/art_247_3981345.html 大众网济南 1 月 7 日 讯   据济南市气象台最新消息,今天晚上的降雪或将失约,但冷空气带来的大风仍将会使雾霾天气得到缓解,“雾霾明天就消散了!”市气象台预报员说。   据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省城阴转多云,风力为 3~4 级,阵风 6 级,明天白天逐渐减弱到 2 ~ 3 级,冷空气过后气温逐渐降低,提醒市民还是要添衣保暖,谨防感冒。 http://roll.sohu.com/20140107/n393105486.shtml 潮汐组合 C : 1 月 13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 19.49918 度, 1 月 16 日 为日月大潮, 16 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 暖 空气活动。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和气温回升 。 检验结果: 大雾黄色预警:安徽江西湖南等 12 省份有大雾。中央气象台 1 月 14 日 06 时 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今天早晨到上午,四川盆地东部、重庆中西部、贵州中西部、云南南部、河南东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和南部、江西、湖南、广西北部、福建西北部以及新疆沿天山地区等地有大雾,其中,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湖南中部和东南部、广西西部和北部、重庆西部、贵州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不足 500 米 的浓雾。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4/0114/073598010.html 昨日( 1 月 16 日 )是 2014 年春运首日,却同时迎来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发布的今年首个重污染预警。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凌晨 4 时北京美使馆空气质量播报显示 PM2.5 浓度最高达 671 微克 / 立方米,北京多个站点在前日晚 9 时到昨日上午 7 时, PM2.5 浓度都超过 500 微克 / 立方米——这也是 PM2.5 测量仪器的上限值,引来一片“爆表”的惊呼声。 前日晚 9 时,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北京美使馆监测点的 PM2.5 浓度超过 500 微克 / 立方米,凌晨 1 时, PM2.5 浓度突破 600 微克 / 立方米。 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在前晚 22 时发布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官方微博消息显示,凌晨 3 时 45 分,京津高速出京方向受天津河北段大雾天气影响全线封闭。昨日早晨 7 时 50 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直到 10 时 15 分,大雾黄色预警信号才被解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9924.html 中新网 1 月 18 日 电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由于冷空气活动较弱,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维持了较长时间的静稳天气,造成大雾和霾天气持续,中央气象台已连续 5 日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http://news.sohu.com/20140118/n393728064.shtml 新华网济南 1 月 17 日 电(记者魏圣曜、潘林青) 在前几日经历了一场冷空气之后,雾霾再次笼罩山东。 17 日是春运第二日,山东 17 个地市中有 11 个地市遭遇重度霾天气,截至 17 日 10 时,山东境内 40 多个高速收费站因大雾关闭、 10 多个高速收费站间隔放行。 17 日 9 时,山东省气象台将霾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霾橙色预警信号,其中德州、聊城、济南、淄博、潍坊、泰安、莱芜、菏泽、济宁、枣庄、临沂等 11 市出现重度霾,其他地市出现中度霾;德州、聊城、济宁、菏泽 4 市能见度小于 500 米 。预计 17 日至 18 日,上述地区的中到重度霾天气仍将持续。 http://news.sina.com.cn/c/2014-01-17/165529273705.shtml 中央气象台 1 月 17 日 18 时 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 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河北中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北部、陕西关中地区、江苏北部和西南部、安徽北部和东南部、湖北南部、湖南北部、四川盆地中部等地空气污染气象条件达 4 ~ 5 级,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扩散,上述大部地区有中度霾,部分地区有重度霾。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4/0117/172498116.html 潮汐组合 D : 1 月 24 日 为日月小潮(下弦), 1 月 21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 0.00007 度,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偏北风的发展有利于雾霾的清除,但强度较弱。 检验结果: 1 月 14 日 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了持续性的雾和霾天气,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出现连日空气污染。 18 日,江苏全省 13 市全部笼罩在空气污染当中,除扬州中度污染外,其他城市均达到重度污染及以上水平。江苏省环保厅启动了今年首个大气重污染蓝色预警。 19 日当天,上海首次发布了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由于冷空气的影响尚未全面展开,昨天白天中东部地区依然出现了大范围的雾和霾天气。昨晨 08 时,包括南京、杭州、南宁、昆明等大城市在内一共有 10 个省份的部分地区出现了能见度不足 1000 米 的大雾,其中南京能见度仅 100 米 ;而在河北、河南、山东以及京津地区则有大范围的霾,其中石家庄 08 时能见度只有 900 米 。 此次冷空气移动速度快,主要影响时段为 19 至 20 日,其中从昨天夜间开始,华北、黄淮一带的霾就自北向南逐步消散。据环境监测总站数据显示,今晨 6 时,北京、河北、天津等地空气质量已转良,其中北京空气质量达优。预计到今天夜间,长江流域等地的轻雾或雾或霾也将明显减弱。不过,中央气象台预计, 23 至 26 日,华北中南部、黄淮、长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又将有雾或霾天气。  北方地区雾、霾消散的同时,气温也出现明显下滑,其中内蒙古中部局地昨天降幅在 10 ℃ 以上。同时,内蒙古东部、东北中南部一带还出现大范围的降雪天气,至今晨 05 时,辽宁中部、吉林中部降大雪,其中吉林中部还出现了暴雪,长春和沈阳昨天分别也达到了中雪和大雪量级。 http://www.weather.com.cn/news/2014/01/2041068.shtml 潮汐组合 E : 1 月 30 日 为月亮近地潮, 1 月 28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 19.39139 度, 2014 年 1 月 31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 暖 空气活动。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和气温回升 , 28 日与 31 日相差 3 天,本次变化强度较弱,处于转型时期。 检验结果: 新华网武汉 1 月 29 日 电 ( 记者沈翀 ) 湖北 29 日被雾气覆盖,其中襄阳、随州、武汉、荆门等 9 个地市能见度不足 500 米 。受大雾影响,途经当地的多条高速公路实施交通管制。   武汉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李银娥介绍, 29 日湖北天气逐步转晴,水汽饱和,导致出现大范围雾天。大雾主要集中在湖北中东部地区,雾气最浓的武汉能见度不足 200 米 ,紧邻武汉的鄂州地区能见度不足 300 米 。 8 时左右,武汉中心气象台向襄阳、随州、武汉、荆门、孝感、黄冈、黄石、鄂州、咸宁等地发出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http://news.sina.com.cn/c/2014-01-29/144929376614.shtml 29 日,离春节还有两天,四川南充、资阳、内江、宜宾、乐山、成都、德阳、绵阳等地遭遇大雾袭击,导致 10 余条国、省道高速公路关闭,民众回家过年路漫漫。 29 日 6 时 30 分,四川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预警,预计今晨至上午,达州、广安、南充、遂宁、资阳、内江、自贡、宜宾、泸州、眉山、乐山、成都、德阳和绵阳等 14 城市有大雾,部分地方能见度将小于 200 米 ,局部地方小于 50 米 。同时,四川气象台还发布了空气污染气象预报,预计从 29 日 8 时到 30 日 8 时,成都、德阳、眉山、资阳、遂宁、南充、广安 7 市大部地方和绵阳市东部、乐山市北部、达州市南部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稀释、扩散和清除,将出现中度污染天气。 http://www.njdaily.cn/2014/0129/740724.shtml 1 月 28 日 ,铜仁多路段大雾弥漫,杭瑞高速德旺—思南东分时段分路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 铜仁市气象局 1 月 28 日 14 时 发布大雾黄色预警:目前,铜仁市部分地区出现能见度小于 500 米 的雨雾天气,预计大雾持续到 29 日早,万山、苗王坡等地高海拔地段雾气更浓,请做好道路交通安全防范。 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4/0129/c136657-24261231.html 新华网海南频道 1 月 29 日 电 海南多地今晨有雾,文昌市气象台 1 月 29 日 07 时 23 分 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号:文昌市已出现能见度小于 200 米 大于 50 米 的大雾天气并将持续。 屯昌县气象台 1 月 29 日 07 时 40 分 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号:屯昌县已出现能见度小于 400 米 大于 50 米 的大雾天气并将持续。 澄迈县气象台 1 月 29 日 07 时 40 分 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号:澄迈县已出现能见度小于 200 米 大于 50 米 的大雾天气并将维持,请有关方面切实做好防范,注意做好交通安全工作。 定安县气象台 1 月 29 日 07 时 08 分 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号:定安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 200 米 、大于等于 50 米 的雾并将持续。 http://www.hq.xinhuanet.com/news/2014-01/29/c_119174987.htm   红网长沙 1 月 29 日 讯(记者 李慧芳) 29 日上午,湖南省气象台发布大雾蓝色预警:从 29 日早晨开始,怀化、邵阳、常德、湘潭、长沙均出现能见度小于等于 1000 米 的雾且有成片小于等于 500 米 的雾。   与此同时,邵阳、常德也先后发布大雾黄色预警,均出现能见度小于 1000 米 的雾,预计未来 3 小时内雾还将持续。 永州、湘潭、株洲、长沙则发布了霾黄色预警,均出现能见度低于 2 千米 的中度霾,预计未来 24 小时内霾将持续,提醒人们注意防范呼吸类疾病 http://news.sina.com.cn/o/2014-01-29/140129376493.shtml 本报清远讯 (记者曹菁 通讯员庞文涛) 昨日,清远雾霾弥城,这已经是本月第二次遭遇重大“霾伏”。据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发布数据显示,清远 27 日 AQI 最高指数达 232 , 28 日 AQI 最高指数达 223 ,均达重度污染水平。 http://roll.sohu.com/20140129/n394368314.shtml   中新网南京 1 月 30 日 电 ( 记者 朱晓颖 ) 一场浓雾从 29 日夜间直锁 30 日晨间, 30 日是中国传统的除夕佳节,至除夕早间浓雾仍未“解锁”,机场临时关闭、高速封路、汽渡停航,一些晚回家的人被阻在回家团圆的路上。   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30 日清晨发布的公告来看,机场大雾,能见度 150 米 ,所有航班不能正常起降。在动态航班表上,一大片延误区显示红色,所有航班无法进出港。一些进港航班显示状态为“备降”。   高速公路方面,情况也不乐观。因雾, G15 沈海高速董浜至苏沪界、 S38 董浜至常州南, G2 京沪高速泾河至高邮、江阴北至无锡, G2 京沪高速花桥至无锡, G15W 常台高速, G25 长深高速淮安南至苏皖省界, G2513 徐淮高速林东至大黄山, G30 连霍高速邳州东至苏皖省界, G42 沪蓉高速无锡至无锡北, G50 沪渝高速江苏段, S5 常嘉高速, S9 苏绍高速, S19 通锡高速锦丰至新安, S38 常合高速常州南至桂庄, S48 沪宜高速, S58 沪常高速, S69 济徐高速, S83 苏锡支线, G42 沪蓉高速无锡北至马群实行特级管制。   此外,南京绕城公路拥堵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大雾造成长江下游江面可视度下降,通常、镇扬、通沙汽渡停航,至早间仍未恢复通行。 从 29 日晚间起,江苏省气象台就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淮安部分地区、盐城南部、扬州、泰州北部、南通北部、南京、常州南部和镇江部分地区已出现能见度小于 500 米 的雾并将持续;预计未来 12 小时内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大部分地区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 500 米 的雾并持续。今晨,南京大雾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 http://news.sina.com.cn/c/2014-01-30/093229381426.shtml 中新网 1 月 30 日 电 中央气象台 1 月 30 日 18 时 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上午,河北南部、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湖北东部、安徽、江苏、浙江北部、江西北部、湖南中北部、四川盆地东部、贵州东北部等地有大雾,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不足 500 米 的浓雾,局地有能见度不足 200 米 的强浓雾。 http://news.sina.com.cn/c/2014-01-30/183929383079.shtml   中新网 1 月 31 日 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 1 月 31 日 06 时 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预计,今天早晨到上午,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河南东部、湖北东部、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北部、江西北部、湖南中北部、四川东部、重庆南部、贵州东部、广西、广东北部和西部等地有大雾,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不足 500 米 的浓雾,局地有能见度不足 200 米 的强浓雾。 http://news.sina.com.cn/c/2014-01-31/064829384157.shtml   新华网南昌 1 月 31 日 电 ( 记者程迪 ) 大年初一,赣鄱大地继续被强浓雾笼罩,局部能见度不足 50 米 。浓雾导致江西近 20 条高速公路部分路段被封闭,部分航班延误。   江西省气象台 1 月 31 日 5 时 45 分 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随后于 7 时 45 分更新为大雾橙色预警,称目前江西大部分地区已出现大雾,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 200 米 ,其中新干、德兴、修水、武宁四县已出现能见度不足 50 米 的强浓雾。 据江西省交通厅应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截至 1 月 31 日 9 时 30 分 ,沪昆、福银、杭瑞、济广、大广等近 20 条高速公路部分路段被封闭,其中永武、南昌西外环、德上等高速公路全线入口封闭,无法通行。记者从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获悉,南昌昌北国际机场 1 月 31 日 计划执行航班 148 架次。截至上午 9 时,受大雾天气影响,机场能见度较低,部分航班受影响延误。 http://news.sina.com.cn/c/2014-01-31/110729385069.shtml   法制晚报讯 ( 记者 李洪鹏 ) 据交通运输部公路局消息,截至今天( 31 日)上午 8 时,受大雾影响,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 13 个省市 75 条高速 93 个路段通行受阻。   今天是大年初一,各地的高速公路都免费,但由于长三角等地区有大雾,部分高速公路封闭。   记者从安徽等地的气象部门了解到,从上午 8 时到下午 2 时,预计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不足 500 米 的浓雾,局地有能见度不足 200 米 的强浓雾。   江苏省气象台 2014 年 1 月 31 日 05 时 36 分 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号。目前宿迁、扬州、南京、镇江和泰州地区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 200 米 、大于或等于 50 米 的雾,预计未来 6 小时内将持续。江苏省赣榆县逢下雾天,空气的不流通致使烟花爆竹燃烧后产生的颗粒物不能及时散开,造成整座城市烟雾缭绕。   据当地环保部门发布的信息显示,空气质量属重度污染。 http://news.sohu.com/20140131/n394442129.shtml 中新网 1 月 31 日 电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今日向媒体通报,受不利气象条件及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影响, 1 月 30 日 ( 农历除夕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及中西部部分城市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 161 个城市中,有 68 个城市发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 16 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   有关负责人介绍, 1 月 30 日 ,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 161 个城市中,有 68 个城市发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 16 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污染范围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及中西部部分地区。与 29 日相比,重度及以上污染城市增加 35 个,其中重度污染城市增加 28 个,严重污染城市增加 7 个。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邢台、泰安、济宁、菏泽、邯郸、济南和枣庄 7 个城市为严重污染,临沂、衡水、日照、保定、淄博等 12 个城市为重度污染,滨州、沧州、东营、长治、廊坊等 11 个城市为轻度至中度污染,北京、包头、承德、张家口、赤峰等 9 个城市为良。其中,邢台为区域内污染最重城市, PM2.5 和 PM10 日均值分别为 302 微克 / 立方米和 472 微克 / 立方米, AQI 值达到 365 。 30 日北京市 AQI 值为 93 ,主要污染物为 PM2.5 。   长三角地区的南通、南京、金华、连云港、徐州等 18 个城市为重度污染,嘉兴、湖州、宁波、台州、温州 5 个城市为轻度至中度污染,舟山和丽水 2 个城市为良。其中,南通为区域内污染最重城市, PM2.5 和 PM10 日均值分别为 249 微克 / 立方米和 275 微克 / 立方米, AQI 值达到 299 。   中西部地区的咸阳、成都、西安、泸州、渭南等 9 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宜昌、宜宾、长沙、开封、洛阳等 20 个城市为重度污染,武汉、绵阳、岳阳、延安、石嘴山等 15 个城市为轻度至中度污染,拉萨、昆明、玉溪、克拉玛依、嘉峪关等 7 个城市为良。其中,咸阳为区域内污染最重城市, PM2.5 和 PM10 日均值分别为 343 微克 / 立方米和 469 微克 / 立方米, AQI 值达到 393 。   有关负责人指出,除夕夜间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 161 个城市中, 1 月 31 日凌晨 1:00 ~ 3:00 时 PM2.5 小时浓度明显升高。 31 日 1:00 时, 161 个城市中有 128 个城市 PM2.5 小时平均浓度大于 150 微克 / 立方米 (PM2.5 日均标准值为 75 微克 / 立方米 ) ,为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桂林、咸阳、株洲、衢州、西安等 80 个城市 PM2.5 小时平均浓度大于 250 微克 / 立方米,为严重污染。北京市 PM2.5 小时平均浓度为 324 微克 / 立方米,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 31 日 10:00 时, 161 个城市中有 109 个城市 PM2.5 小时平均浓度大于 150 微克 / 立方米 (PM2.5 日均标准值为 75 微克 / 立方米 ) ,为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渭南、宝鸡、咸阳、西安、金华等 48 个城市 PM2.5 小时平均浓度大于 250 微克 / 立方米,为严重污染。北京市 PM2.5 小时平均浓度为 108 微克 / 立方米,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   有关负责人表示, 2 月 1 日 ,大气扩散条件较差,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以中至重度污染为主,河北中南部主要城市均可能出现严重污染。 2 日,新一轮冷空气开始南下,大气扩散条件逐步好转,北京和河北北部以优良为主,天津为良至轻度污染,河北中南部以中度污染为主。 http://news.sina.com.cn/c/2014-01-31/191729386234.shtml 1 月的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的生成。 1 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关系得到证实。 相关报道: 北京今年第四次入围空气质量最差十城市名单 2014 年 09 月 19 日 17:11 新京报 我有话说 (1,274 人参与 ) 收藏本文   新京报快讯 ( 记者 金煜 ) 根据环保部 9 月 19 日 公布的 8 月份全国空气质量状况,北京市再次进入空气质量最差十个城市的名单。这是北京市今年第四次进入空气质量“黑榜”。此前的三次“入围”分别在今年 2 月、 4 月和 7 月。去年,北京是在 1 月和 5 月“入围”。   环保部每个月对全国 74 个重点城市进行空气质量排名。 8 月份,空气质量最差的十个城市是:济南、邯郸、保定、邢台、唐山、衡水、石家庄、廊坊、北京、沈阳和郑州。京津冀区域 13 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 58% ,全国平均达标比例为 80.4% 。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 PM2.5 。   不过,无论是在京津冀还是全国平均而言, 8 月份的空气质量都比去年 7 、 8 月份要好。京津冀区域今年 8 月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较比去年同期升高 11.5 个百分点,也比 7 月份升高 15.4 个百分点。 PM2.5 的浓度比上个月下降了 21.1% ,臭氧超标率也下降了 10.1 个百分点。   全国平均达标天数比例,则较去年同期升高 1.7 个百分点,比上月上升了 7.3 个百分点。 (编辑: SN117 ) http://news.sina.com.cn/c/2014-09-19/171130885005.s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4255 次阅读|2 个评论
吉林10个产粮大县遇1951年后最严重旱情:预测检验
热度 1 杨学祥 2014-8-13 08:50
吉林10个产粮大县遇1951年后最严重旱情:预测检验 杨学祥 我们在2011年6月指出,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天灾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难。2007年世界粮食危机值得关注。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10-03/23/content_10364781.htm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323/08267613105.shtml http://stock.hexun.com/2010-03-23/123073176.html http://money.163.com/10/0323/12/62F9JA3H00253B0H.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52665.html 相关报道: 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干旱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长江以北大部地区降水偏少,高温天气多。河南全省平均降水量96毫米,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陕西东南部、河南西北部等地高温日数超过12天,比常年同期偏多5天以上。 头条新闻 吉林10个产粮大县遇1951年后最严重旱情 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目前吉林省多个产粮大县干旱严重,其中长岭、农安、公主岭等10个产粮大县降水量创1951年以来最少,部分地块甚至绝收。 人民日报 | 2014年8月13日05:24 http://news.sina.com.cn/c/z/hngh/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071 次阅读|1 个评论
全球变暖理论的重大失败:“厄尔尼诺改变PDO冷位相”化为泡影
热度 1 杨学祥 2014-8-13 07:08
全球变暖理论的重大失败:“ 厄尔尼诺改变 PDO 冷位相”化为泡影 杨学祥 一、 地球进入变冷周期 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 我在 2004 年指出, 2000 年“拉马德雷”(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 PDO ) 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警惕全球迅速变冷!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2732.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350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4189.html 题为《解密气候科学最大谜团 : 变暖为何间断》的新闻报告在 2014 年 01 月 24 日 发表,在神秘的“全球变暖间断”现象持续了长达 16 年之后,科学家有望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海水温度的波动被称作拉马德雷现象,这种现象或许是解开“间断”谜团的关键。 PDO 每隔 15-30 年循环一次,处于正位相阶段时会形成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并在接下来几十年中将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量散发出来。   此后该地区会变冷,并进入负位相阶段形成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将赤道深海中的冷海水带到表层,导致气候变冷。研究者早在 1997 年便发现了 PDO 模式,但直到最近才开始了解它是如何与大范围的海水洋流模式相融合及其对解释“间断”的意义。 http://roll.sohu.com/20140124/n394106654.shtml 我在 2004 年提出的观点在 10 年后得到国际科学界的认可,按照拉马德雷现象准 60 年的变化周期,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变暖中断至少还将持续 16 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2976.html 二、2014 年能否发生最强厄尔尼诺 英国《每日邮报》 2014 年 2 月 11 日 报道,科学家称 2014 年人们或许需要早早用上太阳镜等“装备”,因为今年可能会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科学家预言今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几率高达 75% ,这种现象会向大气中喷射大量的热量。   德国科学家相信他们能提前一年预测厄尔尼诺现象,计算出 2014 年发生这一现象的几率为 75% 。他们希望这样的预测能让世界各国制定更好的策略,有效地应对厄尔尼诺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目前科学家通过分析赤道附近东部太平洋的水温,来对厄尔尼诺现象进行预测。但因为水温受到赤道附近风的强烈影响,可做出预测的期限还是只有半年甚至更短。德国吉森市加斯特斯 ・ 李比希大学的阿明 ・ 邦德和同事不是分析太平洋中某一特定区域的水温,而是勘查太平洋所有区域的大气温度,然后研究厄尔尼诺流域的温度跟太平洋其他区域温度的联系。研究人员表示,他们使用的这一方法正确预言了过去两年不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而现在他们预测 2014 年这种现象发生的可能性高达约 75% ,称 2014 年由此可能成为有记录的最热一年。 对此有些专家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来自加州拉霍亚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气候学家蒂姆 ・ 巴尼特评论说,这些德国科学家使用的研究方法已经过时,“研究人员使用的技术让我觉得好像回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有其他专家认为,邦德等研究人员没有考查海洋和大气的物理学特征,而只是研究了温度的统计学模式。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4-02/14/content_24872063.htm 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的国家气象机构均预计,今年有 60% 至 70% 的可能性爆发超级厄尔尼诺现象。从 3 月起,多份官方报告预警,农产品和能源市场可能受亚洲干旱和美洲潮湿极端天气影响。贝莱德大宗商品策略基金旗下农业证券经理德斯蒙德预计,与天气有关的风险溢价必然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回涨。 http://money.163.com/14/0604/18/9TTPU07R002540BQ_3.html 中新网 3 月 21 日 电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 3 月 18 日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召开 2014 年春季厄尔尼诺及汛期气候预测会商会。与会专家对今年厄尔尼诺循环及中国汛期气候预测进行会商,并形成一致意见: 2014 年春季赤道中东太平洋继续维持中性状态,夏季转为暖位相,并可能发展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3-21/5978880.shtm 新华网北京6月22日电(记者于文静)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海温,在今年5月份和常年平均值相比偏高0.5摄氏度以上,“已经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并且未来有可能形成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 郑飞指出,从监测公报来看,今年5月份已经进入到一个厄尔尼诺状态,在热带中东太平洋地区,平均海温相比常年平均值,超过了0.5摄氏度,但是这个状态要维持3个月以上,才认定它是真正发生了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如果从5月份开始到7月份,这三个月一直维持在正的0.5度以上的平均海温,可能到7月底的时候会认为发生了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如果7月份海温掉下来、8月份又升上去,又要从8月份重新开始算了,之前5、6月份增加的海温就不算了。”郑飞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院士指出,今年会不会发生厄尔尼诺事件,还要看7月的平均海温,目前认为有80%的可能性厄尔尼诺会继续发生,从大多数模式预测的结果来说,还是比较倾向于7月份基本上能够发生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的。 http://gov.163.com/14/0622/15/9VBSU8Q600234IG8.html http://news.sina.com.cn/c/2014-06-23/081030406055.shtml 判断最强厄尔尼诺发生条件的重要标准是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 PDO )的位相变化:在拉马德雷暖位相,厄尔尼诺得到增强,拉尼娜受到抑制;目前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受到抑制,拉尼娜得到增强。在西班牙语中,厄尔尼诺是圣婴,拉尼娜是圣女,拉马德雷是母亲。 1951 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 2 次极强厄尔尼诺事件,分别为 1982 年到 1983 年事件,以及 1997 年到 1998 年事件,都处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可能性很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1702.html 我在 2014 年 5 月指出,最近数月,多家全球气候预测机构上调了厄尔尼诺的发生概率。美国联邦政府气候预测中心表示,过去一个月,厄尔尼诺天气现象在今年发生的概率大幅增加,夏季爆发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超过 65% 。世界气象组织日前也发布公报称,鉴于赤道海域海水温度已达到出现厄尔尼诺前兆的程度,今年中期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的国家气象机构均预计,今年有 60% 至 70% 的可能性爆发超级厄尔尼诺现象。   我们目前还不能够断定今年肯定会出现这个现象, 4 月出现征兆, 7 月能见分晓, 9 月南极半岛海冰变化趋势是关键,最大的可能性是在 2015 年爆发厄尔尼诺。   我们认为,类似 1997 至 1998 年的超级厄尔尼诺事件不会在 2014 年发生。因为统计数据表明,太平洋 10 年涛动 (PDO) 冷位相一般持续 30 年左右,暖位相一般持续 20 年左右。目前的冷位相持续时间不到 20 年,至少还将继续 10 年。改变这一统计规律需要数据支持。   按照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 年林振山等人给出 2014 至 2015 年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 12 ,有利于 2015 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 2014 至 2015 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 1997 至 1998 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除此之外, 1995 至 1997 年和 2014 至 2016 年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 1997 至 1998 年与 2014 至 2015 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 1977 至 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 2000 至 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 2014 至 2015 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 1997 至 1998 年厄尔尼诺弱很多。 http://tech.gmw.cn/2014-05/26/content_11426315.htm http://www.weather.com.cn/chongqing/mtttq/05/2124901.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882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6875.html 三、 强厄尔尼诺能否改变冷周期 在主流气候科学家看来,一个大问题是接下来的厄尔尼诺事件是否大到足以将全世界翻转至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PDO )的温暖阶段,后者是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有关的一个 20 年到 30 年的气候周期。 在过去的近 20 年里——大约从 1997 年至 1998 年开始, PDO 一直处于变凉阶段,并且拉尼娜现象也一直占据着上风。有限的证据表明,一个强大的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导致 PDO 回到温暖阶段,在此情况下,厄尔尼诺现象将会越来越普遍。这可能将导致海洋中的热量被释放到大气中,从而造成全球变暖的跳跃。 Trenberth 说:“今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512/c1007-2500371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3736.html 从 2014 年 3 月到 5 月, 2014 年发生超级厄尔尼诺的预言垄断了气象界,丁一汇院士说:“从更长远来看,今年的厄尔尼诺的意义不在于今年,而在于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会不会扭转全球变暖的停顿和趋缓的趋势,这个意义是非常大的。” http://news.sina.com.cn/c/2014-06-23/081030406055.shtml 很多国外气象学家认为, 2014 年这次超级厄尔尼诺现象能够将 2014 或 2015 年变成超记录的温暖之年,甚至可将拉马德雷冷位相变为暖位相。根据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记录,最近一次大范围的厄尔尼诺发生在 1997 至 1998 年,那次厄尔尼诺使得 1998 年成为历史上最热的四个年份之一。这场争论的胜负将在年底见分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5275.html 统计资料表明: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一般持续 20 年左右,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一般持续 30 年左右。 2000 年开始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才经历 15 年,绝不会因为厄尔尼诺的发生而半途终止。 改变客观规律以适应全球变暖理论,这显然是学派的偏见,必须得到纠正。 面对两种 2014 年厄尔尼诺预测,相关管理部门如何应对? 实践检验是最终的判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四、 事实胜于雄辩: 2014 年不会发生最强厄尔尼诺 当时间进入 7 月的时候,厄尔尼诺似乎渐行渐远。当前天气变化趋势到底如何?世界气象组织、美国大气与海洋管理局、澳大利亚气象局近期都发布了相关报告。 世界气象组织 6 月 26 日 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温度已经达到发生弱厄尔尼诺的阀值,但相关大气条件仍处于中性状态。概率上看, 6-8 月份始发厄尔尼诺概率是 60% ,而 10-12 月发生的概率为 80% 。发生程度上,很可能是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并很可能跟 2009 年至 2010 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类似。 澳大利亚气象局 7 月 1 日 发布的最新报告表明, 2014 年 7-11 月仍有发生厄尔尼诺的可能,有半数模型表明厄尔尼诺的始发几率在 9 月开始增强,而大多数模型的预测均显示南半球春季将会有厄尔尼诺的展开。但目前各种监测数据显示尚未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美国大气与海洋管理局最新月报(数据截至 2014 年 6 月 5 日 )显示,厄尔尼诺在北半球夏季发生的概率仍为 70% ,而秋冬季节发生厄尔尼诺的概率则升至 80% 。发布于 7 月 7 日 的最新周报表示,厄尔尼诺预警显示目前依然处于中性状态。 http://stock.sohu.com/20140715/n402236688.shtml 据日本气象厅周四( 7 月 10 日 )称,今年夏季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几率低于早先预期,不过秋季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几率偏高。 日本气象厅上月曾表示,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在今年夏季出现,至少持续到秋季。目前气象厅预计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只有到 9 月到 11 月期间某个时间出现。 日本气象厅气象预测专家 IkuoYoshikawa 称,日本气象厅降低了夏季监测海域海面温度预测值,因为 7 月和 8 月期间的温度可能接近平均水平。 http://info.glinfo.com/14/0714/07/8C5BD0E29031B606.html 近期不同气象组织也发布相关报告 , 称从目前观测数据来看 , 厄尔尼诺现象尚未出现 , 但今年发生概率仍然较高 , 只是时节可能相对先前预期有所延后。 厄尔尼诺发展趋势正按照我们预测的方向逐渐减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2798.html 2014 年最强厄尔尼诺的预期降低和时间延后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的稳定性,变暖中断还将至少持续 16 年。 关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98972.html 希望国际气象界要相信科学规律和实践检验,不要让科学变成主流派的独角戏,一哄而起,一嘘而散。 最近,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的气象机构先后调降今年稍晚厄尔尼诺气候爆发的几率,验证了我们在 2014 年 5 月的厄尔尼诺趋势分析。观测表明, 2014 年 7 月末厄尔尼诺受到抑制,与 7 月 31 日 至 11 月 8 日 地球自转减速相对应。 http://info.glinfo.com/14/0812/08/FB1B633F59F62B7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87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990.html 据华富财经 2014-08-12 报道,从澳大利亚气象局获悉,厄尔尼诺在太平洋仍有恢复的迹象。由于信风趋弱,致使中部以及东部的赤道太平洋海域在最近两周持续升温,并且如果这一情况持续,那么随着温度的不断增加,将可能达到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临界点。   目前澳大利亚气象局仍把厄尔尼诺列为观察状态,意味着厄尔尼诺在 2014 年至少有 50% 的发生概率。澳大利亚气象局的 8 个气象模型中有 5 个指示厄尔尼诺将在今年的春节发生 ( 南半球 ) 。不过即使厄尔尼诺发生,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重大事件。   同时据东京 8 月 11 日 消息,日本气象厅周一表示,今年稍晚厄尔尼诺气候形成的几率或低于之前预测。   日本气象厅在月度网上公告中称,预计厄尔尼诺气候形成的几率为 50% 。厄尔尼诺气候通常会引发暴雨和干旱。气象厅上月称,厄尔尼诺气候在秋季出现的几率很高。 上周,美国气象局也降低了厄尔尼诺在今年稍晚出现的概率。 http://futures.hexun.com/2014-08-12/167464414.html 事实胜于雄辩:澳大利亚气象局承认,即使厄尔尼诺发生,厄尔尼诺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重大事件。 全球变暖理论的重大失败: 2014 年最强厄尔尼诺改变拉马德雷( PDO )冷位相的推测化为泡影。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1784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3-2014年是云南强震最危险时期
杨学祥 2014-8-5 07:44
文献记录: 2013-2014年是云南强震最危险时期 2013至2014年灾害预测:拉尼娜导致低温、流感、旱涝、强震 作者: 杨学祥, 杨冬红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 本文链接: http://d.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7952088.aspx 2004-2018年是全球特大地震频发时期,2013-2014年是云南强震最危险时期,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5779.html 杨冬红 , 杨学祥 .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 28 ( 1 ): 58-70 。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9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南昭通发生6.5级地震:灾害之前话预防
杨学祥 2014-8-4 19:47
云南昭通发生6.5级地震 导读: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截至14:00,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和曲靖市会泽县108.84万人受灾、398人死亡、3人失踪(巧家3人)、1801人受伤。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yunnanzhaotongdizhen/ 云南处于地震多发地区 早晚都会发生地震 已有 953 次阅读 2013-5-10 10:2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88437.html 云南和洛杉矶地区发生8级地震可能相当高 已有 4036 次阅读 2013-5-1 06:50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85521.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度干旱区域扩大旱情持续:2014年干旱预测检验
热度 1 杨学祥 2014-8-4 16:00
重度干旱区域扩大,旱情持续 2014年08月04日04:10 大河报   □记者化雅楠通讯员姬鸿丽   阅读提示|旱魃肆虐中原,洛阳旱情加重。昨日,记者从洛阳市气象局获悉,最新土壤墒情监测显示,洛阳重度干旱区域扩大,继宜阳、嵩县之后,汝阳部分地区也出现重度干旱,其他地区则为轻度至中度干旱。预计5日至7日,洛阳多地有不均匀阵雨雷阵雨,但是总体降水量偏少,旱情仍将持续发展。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下称洛阳市农技站)表示,能浇水的秋粮尽量浇水,倘若此次降雨量能达到30毫米,旱情有望得到有效缓解,倘若8月中旬前再无有效降雨,多地秋粮只能彻底放弃。   气象局:重度干旱面积在扩大短时阵雨不能解除旱情   据洛阳市气象局高级气象工程师张俊洁介绍,6月下旬到7月上旬,洛阳共出现6次小雨天气过程,没有明显的区域性强降水天气,全市雨量分布极不均匀。据统计,今年1~7月,全市降水量为216~32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了二至四成。而进入6月份以来,全市降水量严重偏少,降水量为38~110毫米,多数县区较常年同期偏少了六至八成。   8月2日的土壤墒情监测显示,10~50厘米的土壤层中,宜阳、嵩县、汝阳的部分地区土壤相对湿度小于40%,为重度干旱;栾川、偃师的部分地区土壤相对湿度小于50%,为中度干旱,其他地区均为轻度干旱。而在7月28日的土壤墒情监测中,汝阳大部分地区、孟津县部分地区的土壤相对湿度均在60%以上,属于适宜种植的土壤。这说明,重度干旱区域在扩大。   据洛阳市气象台预报,未来一周洛阳降水量偏少,平均气温偏高,极端最高气温38℃左右,周内仍无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旱情仍将持续发展。5日至7日,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不均匀的阵雨或雷阵雨。   农技站:雨量最好在30毫米以上8月中旬前下   7月30日,洛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启动抗旱应急响应,汝阳县、嵩县、栾川县启动Ⅱ级(橙色)抗旱应急响应,其他县(市)区启动Ⅲ级(黄色)抗旱应急响应。   据最新统计,洛阳全市秋作物播种面积578万亩,受旱面积达320万亩,其中轻旱240万亩,重旱80万亩;同时,15.6万人吃水受到影响,4.6万人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主要分布在汝阳、嵩县、栾川等南部山区。   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郭建新表示,320万亩秋作物中,有灌溉条件的要抓紧灌溉,“30毫米以下降水,只能湿润下土壤表层,只有30毫米以上降水,才能渗透到40毫米的土壤深处,到达秋粮作物的根部。”   同时,他还表示,如果8月中旬前,洛阳仍未出现有效降雨,不少山地、丘陵地区的作物有可能面临绝收,只能彻底放弃抗旱。   人影办:一有条件,立马人工增雨   部分地区有雨,能否人工增雨?昨日,记者采访了洛阳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下称人影办)。   人影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雷阵雨、阵雨等短时局部降雨过程,无法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人工增雨作业要求高,需要气象条件适宜,同时空域相对干净,”据他介绍,雷阵雨等强对流天气,发生的范围难以确定,而且多为块状云彩,人工增雨作业的炮位固定,难以提前到达降水区域,块状云彩面积较小,难以捕捉降水范围。此外,遇到强对流天气时,飞机会临时改变航线,人工增雨难以申请空域。   “我们会严密监视天气变化,只要一有机会,立马进行人工增雨作业。”该负责人表示,希望此次降雨能持续些强度大些。   (原标题:重度干旱区域扩大,旱情持续) http://news.sina.com.cn/o/2014-08-04/041030624506.shtml 吉林省旱情趋势明显 气象局加大防雹增雨作业 A-A+2014年8月4日14:27:28吉林省气象局评论   8月4日,省局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干旱气象服务工作,省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力主持会议,省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国强做重点部署。省局应急与减灾处、观网处、人影处、预报处及省气象台、研究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气象服务中心负责人参加会议。   据省气象台统计,近期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特别是上周(7月28日-8月3日),全省平均降水量为5.6毫米,较常年同期41.3毫米少86%,居历史同期少雨的第1位,中西部部分地方和东部岗坡地已经出现旱象。8月上旬各种农作物将进入籽粒形成的关键阶段,抗旱气象服务工作至关重要。   赵国强在部署中强调,目前旱情趋势明显,全省各级气象部门一要引起高度重视,上下要形成共识,对气象灾害尤其是干旱早预测、早预防,共同抓好抗旱气象服务;二要围绕旱情,充分做好各项预报预测服务,做到日报告、候评估、周滚动、月延伸专题气象服务常规化;三要充分利用气象现代化手段,做好农气业务平台监测、土壤水分自动化监测,加强卫星遥感监测,及时监测作物长势和病虫害,要及时组织定点农情调查,开展气候评估;四要抓住天气过程及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做到安全作业,加大防雹增雨作业力度;五要及时开展部门合作,及时向防汛抗旱、农业、畜牧、民政等相关部门报送抗旱气象服务材料,做好部门联动联防;六要做好相关宣传,在全省上下营造抗旱气象服务的氛围,要组织干旱天气会商,开展多部门联合调查。 http://jl.sina.com.cn/news/m/2014-08-04/142795798.html 我们在2008年指出,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年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次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 1. 杨冬红, 杨学祥.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23(6): 1813~181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63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875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4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