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研究人员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研究人员

相关日志

[转载]《Nature》:日本研究人员发现350万年前存在厄尔尼诺现象
lzhangss 2011-3-14 20:34
日本研究人员通过对珊瑚化石的分析发现,厄尔尼诺现象在约35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这是目前发现的全球最古老的证明厄尔尼诺现象的化石。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3月10日出版的的英国《Nature》(《自然》)杂志上。 日本北海道大学与国立科学博物馆和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联合研究小组,对在菲律宾吕宋岛的上新世温暖期(约460万年前至约300万年前)地层中发现的一种微孔珊瑚化石进行了分析。研究小组根据同一地层出现的浮游植物化石,断定珊瑚化石的年代在约350万年前。 珊瑚在生长过程中,会如同树木的年轮一样,每年都会产生一道横线,而作为珊瑚主要成分的碳酸钙中碳同位素的比例会随着海水温度和盐分的变化而变化。研究小组以此为线索,根据化石上的横线数目,分析了约70年间海水水温的变化,结果发现每隔三、四年会出现水温大幅下降和降水减少的现象。 化石显示的水温变化与现在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菲律宾附近的气候很相似。研究人员说,化石表明当时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持续发生的,并且周期比现在的要短。 厄尔尼诺现象指南美秘鲁近海的海水温度升高,导致全球气象异常的现象。研究小组认为,当时的气温比现在高2至3摄氏度,如果当前全球变暖的趋势持续下去,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周期出现。 更多阅读 《自然》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本文来自环境人( http://www.environmentor.cn/ )。原地址文: http://www.environmentor.cn/research/top/2011-03-13/3149.html
15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适当午睡可活更久且有效提升工作状态
wangke321 2011-3-12 16:09
作者:   发表时间:2011-03-11   摘自:新华网 来源:科学网   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的研究发现,那些每周至少有三次约30分钟午睡的人,将有助把患上心脏病死亡的风险降低37%。研究人员认为午睡可以有助人们放松和降低血压,对大脑有相当的益处。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参加试验的志愿者,那些经过午睡后的志愿者明显在一系列的笔试中比那些没有午睡的志愿者表现更好。   该项研究的领导者马修-沃克(Matthew Walker)博士表示,适当的打盹对人的帮助是明显的。在对于民航飞行员的研究中发现,如果驾驶员在飞行途中能够稍微小睡约30分钟(在此期间,飞机由副驾驶操纵),睡醒后的工作状态和整体的警觉性可以提升约34%和54%,这将有助于保障飞机飞行的正常安全。   研究人员认为,大脑能够利用小睡的这段时间,处理短期记忆(将其有效的转移到大脑中的长期记忆区域),以“腾出"空间来接受新的信息。之前科学网(kexue.com)也曾发表过相关文章,德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的大脑在睡眠时,要比清醒的时候更容易记住最近的记忆内容。在睡眠的最初几分钟,事件就开始由“海马区”(被认为是大脑存储新记忆信息的一块区域)向大脑的新皮层进行转移。只需40分钟的睡眠,很多记忆就已经“下载和存储”到大脑中,而不容易被新接收的记忆信息所扰乱。   关于午睡的一些事儿:   不同的午睡时长:   6分钟:最近的一些新记忆信息开始转变成长期记忆;   20分钟:心率减慢,有助提高警觉性和注意力,提升情绪。即便没有真正的睡着,只是静静的躺着也对你的心情相当有好处;   40分钟:如果你昨晚没有睡好,40分钟的小睡就已经能让你到达快速眼球运动(REM)的阶段,REM睡眠亦称异相睡眠(Para-sleep)等。是全部睡眠阶段中最浅的,在REM睡眠时醒过来的人会不同于在其他睡眠阶段的情形,会充满警觉心并且精神饱满;   90分钟:如果你有充足的时间能够午睡1.5~3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真正进入到了深度睡眠的状态。   午睡的时间:   如果你睡得太早会发现自己难以入睡,而睡得太晚则会影响晚间的睡眠。比较推荐的时间是:早睡早起习惯的人,午睡可以大约在下午1点,晚睡晚起的人,可以将午睡时间定在下午2:30左右。   帮助午睡的技巧:   选择一个光线阴暗的房间或者带上眼罩,保持躺姿;   可以在睡之前喝杯咖啡,因为咖啡因大约会在20~30分钟后生效,那时你正好醒来;   闭上眼睛,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慢慢的深呼吸。
188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何得不到研究人员的青睐?
热度 15 limer 2011-3-11 23:28
最近出版总署李东东署长做了“ 建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工程 ”的提案,目的是 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建设我们自己的高水平科技期刊。 由此,提案我想到了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这是教育部主办的一个论文在线发表网站,其目的是“ 给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提供及时发表成果和新观点的有效渠道,从而使新成果得到及时推广,科研创新思想得到及时交流”。 这个网站自创办以来,教育部可谓投入了不少心血,然而,直到今天我都没有正儿八经的上这个网站看过一篇文章,原因很简单,这是一个“柠檬市场”,文章质量实在是难于恭维。 其实从这个网站的创建目的来看,本意是值得肯定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网站上的文章质量如此低下呢? 假如把这个网站比喻成一个综合性期刊的话,我们可以理解,新创的科技期刊没有3~5年的发展是难于创立知名度和权威度的,但是这个比喻显然不合适,这个网站不是一个综合性期刊,它更像是一个平台,一个可以装下所有学科领域的发表平台,为什么学者不情愿在这里发表高质量的文章呢? 也许这是一个鸡生蛋,还是单生鸡的问题,没有好文章,读者就少,读者少,作者就不愿意发表好文章,这个看似难于困境的难题,难道没有解决之道吗? 该网站的管理者显然早已认识到该问题的存在,所以这三年以来一直都在招标相关的课题,研究如何提高网站质量、增加网站知名度。 技术上的考虑,似乎并不奏效,网站技术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带来内容质量的飞跃。 这不得不让我们好好思考,如何运营这样的科研成果网络发表平台,国外知名的开放仓储和开放获取期刊早已存在,为什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就是得不到读者青睐呢? 我们可以提出众多理由,技术上的、信息构建上的、审稿模式上的、评价机制上的。。。。等等等等。 我相信这些理由,哪一个都有可能葬送这样一个公益性的平台,然而我们不应忽略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延续400多年的科技期刊,作为正式的科学交流系统生机依旧?为什么一个学科拥有多种期刊,而不是一种期刊?为什么每年都有新的期刊创立?为什么有些期刊能在短短2~3年内获得学者认可,并得到较高的影响因子?为什么读者倾向于阅读一个学科内特定的基本期刊,而不是所有的期刊?为什么读者推崇某些期刊,而鄙视另外一些期刊?不同的期刊定位有哪些差异?不同的期刊解决了读者的哪些需求?期刊到底有哪些功能? 这些问题看似很多,难于一一回答,其实并不困难,期刊作为正式交流系统的核心,其本质是: 品牌,一种期刊就是一个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征属性,包括权威度、知名度、读者定位、主题偏好、编辑风格。。。等等。 我们反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它有这些品牌思想吗?它有自己的编辑风格吗?它有自己的主题偏好吗?它方便读者查找文献了吗?(这里的方便查找不是检索功能,而是定位匹配。) 显然都没有。 以图书情报学科为例,《图书情报工作》与《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是该领域知名的两种期刊,任何一个图书情报学者看过一眼,就知道它们的定位差异,并选择出自己更加倾向发表的对象,这种差异是人为设置的,目的就是读者细分,方便读者选择,然而,这种品牌差异,正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所不具有的。 认识不到这个核心问题,导致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花了大量精力在改进网站技术上之后,才发现, 从一开始,这个网站的定位就存在问题,对现代科学交流体系认识不够深刻,才导致方向性和建设思想性错误。 谈这个问题并不是想全盘否定这个网站,毕竟错误并非不可纠正,问题是李署长再次提出这样一个期刊建设工程,实在是意义重大,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如何建设我国的高水平科技期刊,尤其是如何借助互联网和数字出版创造出我国高水平科技期刊, 只有理解现代科学交流系统的本质,才能盘活已有的期刊资产,创立高知名度期刊品牌以及网络交流平台 。 如何建设科技期刊,科学网有很多专家,该文权当抛砖引玉。
501 次阅读|20 个评论
[转载]适量饮酒可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
williamshell 2011-3-8 11:43
加拿大研究人员综合30年内数十项研究结果后认为,适量饮酒者比滴酒不沾者患心脏病风险低,但过量饮酒不利健康。 防疾病: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教授威廉·加利率领研究团队回顾1980年至2009年84个以饮酒与心脏病关系为主题的研究,比较饮酒者与不饮酒者患心脏病、中风以及因这两种疾病死亡的比率。研究发现,适量饮酒与患心血管病几率以及因病死亡几率低存在关联。同一所大学教授苏珊·布赖恩率领另外一个研究团队回顾这一时期63项研究,调查饮酒与胆固醇、脂肪细胞、血管状况等心脏病相关指标关系,同时研究不同种类酒是否对健康影响不同。布赖恩团队研究后得出结论,适量饮酒可显著增加体内“好”胆固醇含量,有效预防心脏病。 适量指女性每天摄入最多15克酒精,男性每天摄入最多30克酒精 。布赖恩团队说,适量饮酒对健康的好处来自酒精本身,与喝哪一种酒无关。 需适量: 两个研究团队分别撰写报告,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网站。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并非新发现。但是卡尔加里大学研究人员说,他们的研究更全面、更新。尽管酒可能促进健康,但过量饮用会适得其反。前英国医学院院长伊恩·吉尔摩等医学专家说,英格兰和威尔士每年3万人死于肝病,大部分与酗酒相关,1986年以来肝病致死率显著上升。吉尔摩说,如果英国能切实改变“酗酒文化”,今后20年肝病致死人数可减少2.2万人。如果任由这种“文化”发展,死于这种疾病人数可能增加8900人。 可替代: 卡尔加里大学教授加利认为,酒精与心脏病间关联已无需讨论,眼下只需要考虑如何把这个结论“应用到临床”,怎样告诉公众,适量摄入酒精总体而言对健康有好处。英国心脏基金会高级护士凯茜·罗斯认为,公众不必因为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改变饮食习惯。“如果你本来滴酒不沾,用不着转而饮酒。经常运动,注意饮食均衡可以起到同样作用,”她告诉英国广播公司记者。罗斯提醒,过量饮酒对心脏起不到任何保护作用,反而会导致高血压、中风、癌症,损害心脏。
21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信息论应该创新了”
热度 3 gl6866 2011-3-7 16:00
按: “ 信息论应该创新了” 这篇博文是闵应烨老师2月份写的一篇博文,引起了不少人的议论,其中也包括我自己。这篇博文的主要内容讲的是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列了一个五年的2500万美元大题目,研究后申农时代的信息论。这个题目的领导人是普渡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Wojciech Szpankowski,在普渡大学建立了一个信息科学中心,包括美国9所大学的40名研究人员。这的确是个大项目,而且题目出的也很大,1、信息是什么;2、压缩和数据传输的极限;3、结构信息的压缩极限;4、多发送和多接收;5、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6、信息论在经济领域有用吗?下面是我整理出来的若干评述: (1 ) yinglu 2011-2-9 18:21 信息论原是关于通信的狭义信息论,现在事实上已经走向广义信息论,休息本体论,宇宙信息论!因此信息论创新不在信息论内部,而在信息论外部! 博主回复(2011-2-9 18:29):申农的信息论是经典的,公认的。其他那些嵌入“信息论”三字的名词也许属于“草根”吧! (2)nipy 2011-2-19 19:18 真正广义信息的概念应该是不仅在通信领域,而且在认识层次的智能、知识、科技和社会发展领域;本体层次的物质、能量和事物相互关系领域和与系统科学、哲学相结合的领域都具有普适性,因此,广义信息概念,也必定应能比较全面揭示信息的本质,这也正是我们要努力探求的!参看 我对广义信息概念的基本认识。 博主回复(2011-2-28 10:30):其实,人们对“智能”“知识”这些东西并没有科学的定义,而“信息”则被申农形式地定义了,所以才能发展为一个产业。空洞的东西常常只能说说而已。中国的传统,譬如中医,里面就充满了“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3) wangyong77 2011-2-22 23:23 信息的可靠性的研究是值得关注的,大量的信息是不可靠的。信息论用概率来表示信息,岂不知概率本身也可能是随机变量,有它自己的概率分布。明天下雨的概率是0,。3,如果这个消息不可靠,那么明天下雨的概率就是围绕在0.3周围的一个随机变量。这个随机变量如果越集中在0.3周围就越可靠。 (4)zhangxw 2011-3-2 17:03 如果忽视事物本身的复杂程度,单独定义信息就比较肤浅的。应当首先明确“物”的复杂程度,再说,信息是对它的刻画,映射思路就顺了。我认为物的复杂程度就是广义的熵。 博主回复(2011-3-2 17:50):把信息看作是对“物”的刻画,倒是很符合“唯物主义”。但现在似乎应该把“信息”和“物质”“精神”并列起来。不过,要等待伟大的科学家来定义,空谈没有用。 (5)gl6866 2011-3-6 13:36 闵老师的博文让我们见识了国外最近怎样希望在更高层面上探讨信息论的问题,这非常及时。但我到不认为弄清楚“信息是什么”的问题是首要的,这个问题太大了,就好比在问“存在”是什么、“知识”是什么一样。我看了您的介绍,仍然觉得他们的工作还是在自然科学之内,最后加上个有点社会科学意义的经济学,所以我并不完全看好这个大题目,就像我国的大项目一样。尤其是量子信息,根本与普通的信息论是两码事,那是物理层面的问题,2500万恐怕连建个量子实验室都不够。申农活着的时候就曾说过不再为信息的概念负责了。在狭义信息论中,申农完全反对将信息与意义联系起来讨论。可现在,这个问题行不通了。信息论是申农在科学领域中搞出来的,但他自己也糊涂,为什么当时就用了“信息”这么个模糊的词语。 博主回复(2011-3-6 14:34):谢谢你的评论。从哲学的高度来研究信息,牵涉面很广。但是,我想,从信息技术的角度讲,还是要扩展申农的信息论。考虑语意、空间和时间因素,来推广申农的工作。就这三者,能扩展一点也是好的。这对当前IT技术的发展就很有好处。 (6)zlhua 2011-3-6 18:26 呵呵,任何一个涉足信息科学的研究者都应该首先回答:"信息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因为它是信息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如果还不能很好揭示信息的本质,那也应该在自己所研究的领域,从专业的角度来先给信息下一个定义,比如shnnon,他则是在通信领域,通过研究通信过程的基本规律来回答自己对于信息的基本认识,信息可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呵呵,还有维纳....不过,截止目前,我还是比较认同钟义信老师的观点:信息是个复杂的概念,应该分角度分层次定义,如果从本体论层次来定义,那它是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方式.... 博主回复(2011-3-7 10:13):"任何一个涉足信息科学的研究者都应该首先回答:"信息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事实上,很多人回答不出来,包括我自己。 (7)zlhua 2011-3-7 11:19 所以,这可能就是我们研究了这么多年的信息科学技术,一直想赶超,却一次又一次地被超越...最后还是只能跟着发达国家后面喝彩....其实,磨刀不误砍材功...原理和本质的东西通了,技术更容易推陈出新了.......呵呵,就像买东西,你首先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需求越清楚,越容易买到适合自己的东西....而不会被琳琅满目的商品所累... 博主回复(2011-3-7 11:24):有道理!这就说明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个人分类: 信息科学|5371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日发现动物生殖细胞促成基因
xushui 2011-3-4 19:48
日发现动物生殖细胞促成基因 近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精子卵子原细胞的产生原理,为今后治疗不孕不育指明了方向。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该所网站上。   人的成长都是由单细胞受精卵经过无数次的分裂而成。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发现,精子卵子的原细胞———“原始生殖细胞”的初始形成时间是受精卵从数百个分裂成数千个这一阶段,并由几个分裂成大约40个左右,而其他的细胞则会形成神经、肌肉和器官等体细胞。同由受精卵分裂而成的细胞由此就开始了各自不同的命运。   此次,日本研究人员利用大鼠进行试验,发现从生殖细胞诞生开始,大约800个遗传基因的活动就在不断变化。而在这些基因中,一种叫“Blimp1”的基因在原始生殖细胞和体细胞的分离过程中起了主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经过详细调查发现,在受精的第六天到第八天之间,只有具有“Blimp1”基因的细胞才会变为生殖细胞,而如果“Blimp1”基因不活动,即使应该成为生殖细胞的细胞最终也将变为体细胞。
个人分类: 生命科学|8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白血病男子移植骨髓后体内艾滋病毒奇迹消失
热度 2 sheep021 2011-3-4 17:14
http://www.jxnews.com.cn 2010-12-29 蒂莫西·雷·布朗(Timothy Ray Brown)一定是2010年最引人注目的病人。   有关他的一切都神秘极了,很少有人知道他头发的颜色,家里养着什么宠物,或是喜欢哪个电影明星。尽管如此,全世界的媒体都在争相报道这个居住在德国柏林的42岁白人男子。他曾经被艾滋病纠缠了整整10年。12月8日,一个由德国三所大学医学部研究人员组成的七人小组在著名科学杂志《血液》上发表在线论文称,“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这个病人的艾滋病被治愈了”。   自从1981年艾滋病毒被发现后,在这个“世纪杀手”多达6000万人的追杀名单中,布朗也许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被治愈的人。这名德国病人的痊愈被视为“令人震撼的突破性进展”。   治疗白血病时治愈了艾滋病   奇迹发生在一栋砖红色的建筑里,那是位于德国首都的夏洛特医院,也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大学医院。   布朗是这家医院的老病号了。自从10年前被诊断出患有艾滋病后,他就一直在这里接受药物治疗。病毒没有击垮这个中年男人的身体,而是一直在他体内平静地潜伏着。   在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教授张林琦看来,这正是艾滋病毒可怕的地方。如果将细胞看成一座金库,这种病毒就像是一个劫匪。这个在显微镜下看来就像是个“小刺球”的病毒,会破解“金库”大门的“安全密码”,冲进细胞内部。然后,它会将自己的印记整合进细胞最内部的染色体,变成细胞的一部分。   如今,人们对这个抢劫者带来的危险已经不再陌生,它会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一旦免疫组织崩溃,人的抵抗能力变低,就极有可能因感染死亡。   抢劫者可能在病人体内潜伏10年以上。因此,当人们将药物“警察”派入被感染的病人体内时,也往往难以追捕到这些悄悄隐藏的坏蛋。   布朗就一直生活在这群劫匪的阴影之下。同时,另外一种可怕的疾病又悄悄地缠上了他。几年前,这个倒霉的男人确诊患有白血病。在两种“绝症”的夹击之下,看起来,他几乎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可能。   不过,夏洛特医院临床医生主任埃克哈德·蒂尔(Eckhard T hiel)并没有放弃,这个主攻血液学和肿瘤学的医生决定进行一个大胆的尝试。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的一些科学家曾经发现,有一些人天生不会受到艾滋病毒的感染。蒂尔和他的同事们开始思考,如果在与布朗骨髓配型的捐献者中找到一个“天生不受艾滋病毒感染者”,“在用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后,是不是病人体内的艾滋病毒也会跟着一起消失呢”?   事实上,在普通人的细胞“金库”外,大多设置了两个“安全密码”,一个被称作CD4,另外一个则被称作CCR5。但对艾滋病毒来说,这两组密码破解起来非常容易,所谓的安保措施形同虚设。   但在那些天生对艾滋病毒“免疫”的幸运儿细胞上,由于基因突变,CCR5基因编码区域第185号氨基酸后发生了32碱基缺失。这种被称为CCR5△32的缺陷型基因就相当于为金库加密,劫匪无论使出怎样的招数,都无法溜到金库之中。   布朗十分幸运,在60名适合布朗进行骨髓移植的捐献者中,研究小组为他找到了一位具有CCR5△32型基因的人。2007年2月,当布朗接受移植手术后,捐献者的骨髓开始在他的体内运作,新的血细胞开始产生。   如同医生们曾经预想过的那样,新生成的细胞具有CCR5△32缺陷型基因。在3年多的追踪调查后,医生们确信一个奇迹发生了,“艾滋病毒在这个病人的体内完全消失了”。   在这个大家甚至不敢大声提到“治愈”二字的领域里,这绝对是个振聋发聩的发现   就在一年以前,为这个病例撰写的论文发表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那时,这个来自德国的研究小组很谨慎地表示“通过骨髓移植长期控制了艾滋病毒”。张林琦记得,这个病例令整个科学领域“震惊极了”。   在那篇论文发表之前,这种可怕的病毒一直被称作“史后世纪的瘟疫”。艾滋病毒被誉为全世界“头号传染病杀手”,每年有200万人因此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也在自己的官方网站撰文称,如果坚持治疗,“艾滋病毒感染者可以保持良好状态,保持劳动能力,延长生命时间,即使在低收入国家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也可以做到。”不过,WHO同样斩钉截铁地说:“艾滋病毒感染不能被治愈。”   因此,当布朗体内再也找不到艾滋病毒的行踪时,路透社在报道中写道,在这个“大家甚至不敢大声提到‘治愈’二字的领域里,这绝对是个振聋发聩的发现”。   尽管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但对它的研究并没有因此搁浅。 目前,抗病毒治疗可以延长病人寿命30年到50年,比完全治愈的预期寿命只提前10年。   上个世纪90年代,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提出了著名的“鸡尾酒疗法”,即同时使用几种药物,每一种药物针对艾滋病毒繁殖周期中的不同环节,从而达到抑制或杀灭艾滋病毒的目的。   今年11月,一篇由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小组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论文称,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艾滋病的感染风险和传播速度,“它第一次证明了定期服用药物可部分减少艾滋病在男同性恋和双性恋男性高危人群中的传播速度”。   曾经在美国担任何大一助手的张林琦发现,虽然药物可以抑制新的细胞被感染,但已经被感染的细胞却还能在体内存活很长时间。这些病毒悄悄地潜伏着,致使药物甚至根本没法发觉。这成为“根治艾滋病的最大障碍”。   他把艾滋病毒比作“微观世界中的超人”,尽管直径只有短短的100纳米,却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   几年前,这个已经和艾滋病毒打了19年交道的“海归”教授决定开始研制艾滋病疫苗。如今,在实验室的动物实验里,疫苗已经产生了“非常好的观测结果”。   今年7月,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专家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称发现了两种能够“绑定”并打击90%%以上艾滋病病毒变异毒株的抗体。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疫苗即将投入生产。张林琦说:“虽然方向清楚,但路有多远,谁也不知道。”   当布朗被治愈的消息传出后,那些曾经认为“这是一个没法根治疾病”的科学家都感到非常兴奋。这证明了医学界之前的猜想,“如果利用基因手段将细胞表面的CCR532碱基敲掉,那么感染者体内的艾滋病毒就可能被彻底清除。”   一些欧美的科学家已经准备鼓励CCR5△32型人群捐献骨髓,并在全世界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中寻找适合的配型。他们兴奋地告诉绝望的病人,“别担心,艾滋病是可以治愈的”。   复制布朗的幸运并不容易   不过,想要复制布朗的幸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张林琦看来,这个德国病人被治愈的过程,简直就像“被闪电连续击中好几次的小概率事件”。一个被艾滋病毒感染的白血病患者,一个对艾滋病毒“免疫”的骨髓配型,一个能付得起巨额医疗费的钱包,这些要素缺一不可。   至少,一个中国病人很难完成这一点,因为黄种人中少有具有CCR5△32型基因的人。而在100个欧洲人中,也只有一个人具有这种保护能力极强的突变基因。   美国艾滋病病毒医学协会前会长扎格认为,“如果将这种方法变成标准疗法,存在着很大风险。”   目前,干细胞或骨髓移植常用于癌症治疗,但没有人知道健康人如果接受这种手术需要承担多大的危险。它涉及利用强力药物和放射物摧毁人体原有的免疫系统,然后输入捐献者的骨髓,以重造一个新的免疫系统,而这种疗法及其引发的并发症很有可能提高死亡率。   “这个方法并不实际,而且很可能把人杀死。”美国马里兰大学人类病毒学院的加洛博士说。26年前,正是这个科学家与他的工作伙伴一起发现了艾滋病毒。“我不想在这个有趣的事情上泼冷水,不过,你知道,这充其量也就是件趣事而已。而且,直到这个人死了,进行详细的检查,才能完全确定病毒彻底消失了。”   对于张林琦来说,“科学的不可预测性太大了,一些事情开始时看上去只是好玩而已,但最后很可能带来里程碑式的进展。”   他曾经的同事帕克斯顿就是一个好例子。那个病毒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同性恋。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出于好奇,他对自己周围一些同性恋朋友的血液进行检测。结果令人大吃一惊,一部分人很容易被艾滋病毒感染,而另一部分则根本不会被感染。   科学家们在帕克斯顿的实验基础上找到了CCR5△32。而正是十几年前那个出于好奇才进行的实验,救了德国病人布朗一命。   “科学发展不可能一步到位,距离治愈艾滋病可能还有很长的路,但现在至少跨出了第一步。”张林琦说。对于这位长期从事艾滋病病毒研究的教授来说,这位奇特的德国病人至少证明了一点,如果能在体内敲掉CCR5的32碱基,就有根治艾滋病的可能。   “在基础科学研究中,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快,没有人能说得准,究竟是在什么时刻,在哪个实验室里,这项研究就会取得成功。”他认真地说。 见: http://news.jxnews.com.cn/system/2010/12/29/011553933.shtml 评: 搂草打兔子。 虽然今天捡了一只死兔子,但不可守株待兔哦——不能死盯着 CCR5△32基因不放。眼光依然要高远。
个人分类: 奇闻怪病|202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6分钟超强锻炼等同6小时
tzwu 2011-3-3 23:14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现代人生活紧张忙碌,经常不得不在工作、家庭、健身娱乐中寻找平衡点。对于那些渴望拥有健康体魄的忙人或懒人来说,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堪称福音。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每星期进行6分钟的超强度锻炼,其健身效果与每周6小时相同。      根据加拿大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的马丁·吉巴拉教授的研究成果,那些在健身房挥汗如雨的锻炼一族完全可以改变目前每周3次、每次2小时的锻炼计划,将时间缩减至每周3次、每次2分钟。这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锻炼效果却基本相同。      不过,短短2分钟的锻炼却非比寻常,要求身体超速运转,锻炼者必须在固定单车上用尽全力,拼命蹬车,每30秒为一组,分4组完成。试验表明,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良好的锻炼功效,锻炼者必须能够忍受超强度运动所带来的不适。研究人员提醒,这种超速锻炼具有一定风险,想尝试的人应该首先向医生或健身指导进行健康咨询。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6月出版的《应用生理学杂志》月刊上。研究过程中,共有23人参加了测试,他们的年龄分别在25岁至35岁之间,男女均有。      试验中,测试者被要求骑固定单车近30公里,然后计算他们所用时间。第一组中速蹬车,用了2小时;第二组快速蹬车,60秒钟一组,共用了10分钟;第三组超速蹬车,30秒钟一组,只用了2分钟。      之后,测试者参与了其他锻炼项目。两星期后,3个试验小组被要求重复上述蹬车试验,每个测试者能力都有所提高,而且提高的程度基本相当。此外,其他测试结果显示,测试者肌肉获得氧气比率的提高程度也相同。研究还发现,2分钟的超强锻炼所产生的肌肉酶,与花10倍长时间锻炼所产生的肌肉酶一样多。肌肉酶对于预防二型糖尿病有重要作用。 摘自2005年7月29日《中国民航报》
个人分类: 休闲娱乐|18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纳米级光学显微镜问世 能在普通白光照明下直接观测
chaohe 2011-3-3 13:55
纳米级光学显微镜问世 能在普通白光照明下直接观测 英国和新加坡研究人员1日报告说,他们制造出能够观测50纳米大小物体的光学显微镜,这是迄今观测能力最强的光学显微镜,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能在普通白光照明下直接观测纳米级物体的光学显微镜。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和新加坡同行当天在新一期《自然·通信》杂志上报告了这项成果。由于光的衍射特性的限制,光学显微镜的观测极限通常约为1微米。研究人员通过为光学显微镜添加一种特殊的“透明微米球透镜”,克服了上述障碍,使这一极限达到50纳米,观测能力提高了20倍。 论文第一作者王增波博士告诉新华社记者:“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在普通白光照明下直接观测纳米级物体的光学显微镜,是一个新的世界纪录。” 据介绍,目前一般使用电子显微镜观测极其微小的物体,但它也有一些缺陷。比如在观测细胞时,电子显微镜只能显示出细胞表面的状况,而不能用于观测细胞内部结构。之前还有研究人员先为细胞染色,然后利用特制光学显微镜观测染色后的细胞内部结构,但这种方法对病毒无效,因为染料无法进入病毒内部。而这种新型光学显微镜首次提供了在普通条件下观测细胞内部结构和病毒活动机理的手段。 领导该项研究的曼彻斯特大学教授李琳说,这可能会为观测细胞和病毒的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有助于研发新的药物和疾病治疗方法。 研究人员还表示,利用类似方法可以进一步制造出观测能力更强的光学显微镜。从理论上说,这种基于“透明微米球透镜”的光学显微镜不存在观测极限。
个人分类: 学术探讨|1863 次阅读|0 个评论
Wiley-Blackwell上海办公室诚聘
热度 1 whocj 2011-2-28 21:38
Wiley-Blackwell生命科学部上海办公室目前有如下职务空缺: 作者服务经理 我们寻找一名具有宽广生命科学知识背景的候选人,负责我们本地和国际期刊的作者服务,以及与中国相关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进行联络,以便扩展我们的本地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作者和编辑的需要。 申请人应该拥有生命科学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最好是分子生物学、分子医学、生物技术或其他相关领域,但并不仅限于这些领域)。我们希望申请人之前已在国际主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普通话流利,并能用自如地用英语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自我管理和领导才能也是需要的。如果有出版从业经验和国外博士后研究经历者,优先考虑。 作者服务培训生 我们在为国际著名的高影响力期刊《 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 》、《 Electrophoresis 》 和 《 Proteomics 》的编辑部寻找一名作者服务培训生。申请人将会得到期刊出版相关的直接经验,如约稿、期刊运作、同行评议、为中国和国外的作者和审稿人提供支持 、选择合适的文章进行推广等等。 申请者需要拥有在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能够自我激励、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书面/口头沟通技巧、善于与人交往、思维灵活、熟悉相关的文字和图形软件,普通话流利,并能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如果有出版从业经验和国外博士或博士后研究经历者,优先考虑。 欢迎感兴趣的应聘者发送邮件至 hrasia@wiley.com 进行申请。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您申请的职位名称并附上您的简历,同时说明您目前的年薪水平以及期望的年薪水平。 详情请至: http://as.wiley.com/WileyCDA/Section/id-406620.html
514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要迷恋统计学
热度 10 孙学军 2011-2-28 18:04
在生物学实验中,统计学是非常重要的工具,而且不只是工具。许多研究人员容易在统计学上犯的错误是等到实验结束后在考虑统计学,好像统计学能把研究拔高一样,事实上,统计学应该在试验设计阶段就必须考虑到,而在实验结束后又必须要摆脱统计学的干扰,要从统计学数据中提炼出真正具有科学价值的信息。但也要注意,统计学重要性只是体现在工具上,不能超越生物学意义本身。 首先我们要明白,统计学是生物学研究迫不得已的工具。 对生物学研究来讲,有两个重要因素决定统计学的必要性,一是来自生物的个体差异性,几乎不存在完全一样的个体,尽管为了解决个体差异问题,我们在选择试验对象的时候尽量选择类似的群体,例如选择动物在年龄、性别、体重、血缘关系等方面尽量一致,但仍不能保证这些个体的差异。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检测方法,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获得数据的准确性越来越高,但测定误差总是伴随着检测技术,特别是生物样品的检测,由于样品本身组成的复杂性,处理样品步骤的复杂性,总会带来最终数据与真实数据之间的差异。更不幸的是,我们甚至都不清楚这些差异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我们也无法在目前条件下排除这些影响因素,统计学就是在不清楚这些差异的情况下,采用数学原理和方法排除随机误差和差异的干扰。 在研究开始阶段, 必须认真考虑如何才能获得具有统计价值的数据,利用什么样的统计学工具。 通过理论分析和预试验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目标数据的差异大小,根据差异大小我们可以大体判断出获得统计学差异应需要的样本量,总的原则是,如果目标差异比较大,试验材料个体差异比较小,可以用比较小的样本量,反之则需要扩大样本量才能获得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数据。当然这种技巧不能过分,例如你不能为了获得统计学差异把样本数无限扩大,大幅度扩大样本量会带来另一种可笑的结果,就是容易获得没有任何生物学意义的统计学差异。一般来讲,动物数在 10 只左右是许多具有显著改变的常用样本量。如果把样本量扩大到 20 才有统计学差别,一是可能本身没有生物学意义,另一个可能是试验检测方法的稳定性值得怀疑。 在进行比较复杂的操作时,如在进行动物试验时,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的分组和所有的动物,可以采用分批进行的办法,但在进行这样的试验,要坚持平行对照的原则,也就是每次每阶段都尽量有全部的实验分组。否则会违背统计学原则。 在数据统计阶段, 要避免只盲目相信统计学分析,忘记数据本身的具体分析。 统计学对医学研究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但由于统计学过分强调整体规律的分析,自然会抹煞个体特点,有时候一个偶然的数据可能隐藏着重要信息,这方面统计学往往无能为力,甚至会更容易让研究人员忽视这种个体改变的现象。因此,在分析数据的时候,不要过分迷恋统计学工具。现在统计学都采用计算机软件,更加容易出现这样的不利影响。因此,在获得原始数据时,应该仔细分析任何可疑的细节,许多重要发现都隐藏在意外中,而原始数据是发现意外最重要的来源。甚至有人认为,统计学是抹煞创造性的技术,也有一定道理。 在统计完成后的生物学意义分析阶段 ,必须要注意统计学意义与生物学意义的区别。 有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不等于有科学意义,而有的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掩盖了有科学价值的重要信息。统计学毕竟是工具,不能把统计学区别与真实的区别等同起来,尽管在统计学教学过程,老师肯定会反复强调这个问题,但不幸的是,这种错误仍会经常发生。例如一个能降低血压的药物,可使血压平均降低 几个mmHg ,也许可能具有统计学区别,这样的变化对轻度高血压患者也可能有一定价值,但对严重高血压患者可能就没有临床应用价值了。我曾经就犯过类似错误,有一个研究中我们发现一种处理可以使脑细胞的 pH 从 7.39 升高到 7.42 ,我认真分析了导致这种改变的因素,但我忽视了这样的改变几乎不会对细胞功能产生任何干扰的问题。结果弄出个笑话,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我相信许多人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你看文献足够仔细,会发现许多已经发表的论文中也经常有这类无中生有的报道。 总之,统计学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几乎在所有的研究阶段都会发现其踪迹,但统计学毕竟是工具,工具永远不是实质,我们绝对不能因为工具重要而把工具凌驾于生物学意义之上。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86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机器世界“加速”智能进化
热度 1 kejidaobao 2011-2-28 15:46
机器人是个并不新鲜的概念。不过,“云机器人”——把如今风行天下的云计算和机器人结合起来,碰撞出的科学火花可就不容小觑了。 近日,欧洲科学家成功启动了名为RoboEarth的云机器人计划,希望借助互联网与云计算,帮助机器人相互学习和知识共享。这意味着机器人将具有学习能力——在执行任务时,它们能下载数据并寻求其他机器人的帮助,更快地在新环境下工作。 也就是说,原来只存在于“概念”之中的“学习型”机器人已经走入现实世界,这应当感谢数字技术的超常发挥——强大的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可以获取更多的机器自我学习的信息。其实,RoboEarth就是一个巨大的网络数据库系统,存储并更新着海量的目标识别、导航、任务、智能服务等机器人所需信息,可以让全世界的机器人接入并更新信息。当机器人处于陌生的、多样性的人类生活环境时,就能从网站中自我学习,甚至从其它机器人那里学习经验,来读懂人类环境并有效应对。RoboEarth的研究人员之一、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Max Weibeier表示,这意味着机器人很快将拥有自己的互联网和维基百科了(2月11日《科技日报》)。 RoboEarth帮助机器人成为“学习型”机器人,在机器人与人越来越接近的智能道路上一马当先。美国佛蒙特大学科学家Josh Bangade也有不俗的表现,他对现有的多款著名步行机器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开发出一种计算机模拟系统,使机器人也可以像动物“进化”一样,逐渐学会更好地步行。 Bangade首先在计算机上通过模拟系统,创作出一种虚拟机器人,模拟系统根据机器人脊骨的每一个片断采用了各种不同的运动算法。成功接近目标后,就会被应用于下一个片断,当各种不同算法分别成功地适应各脊骨片断的运动时,机器人就已进化出有效的“腹部”运动模式。之后,Bangade开始为机器人增加腿部。随着腿部的缓慢“生长”,虚拟机器人的腿部运动开始从滑行到步行进化,这样它就逐渐学会了如何更快地行走,并最终掌握了更加自然的步法。 当然,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让机器人改变它们的身体或让其腿部生长,不过Bangade研制出一个概念验证版机器人。这款机器人拥有一个简单的脊骨和四条腿。最初,一个额外的支柱帮助四条腿像蜥蜴一样向外伸展,然后逐渐将它们收拢,最终机器人可以用腿站立起来。可见,真实的机器人也可以利用相似的过程进化出有效的步法(2月11日科学网)。 智能机器人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初已经开始,但其智能水平一直难以提高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对此较为统一的专家认知是:其难点不光在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不够和感觉传感器种类少,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其他方面——缺乏编制机器人理智行为程序的设计思想。而现在,研究出具有学习功能、进化功能型的智能机器人,则是近期在机器模仿人行为中的科学突破,标志着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已取得阶段性的进展。 和智能机器人类似的是,网络也在智能上越来越进化了。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电脑奇才William Pado和他的同学们就称,他们已利用尖端科技,创造了一个聪明的网站trueknowledge.com,可以回答“数万亿个”问题。 Pado兴奋地说:“这个网站的新颖之处在于它能回答问题,但并不是像搜索引擎那样给你一大堆检索结果,让你参考提到问题关键词的文章,而是直接给出答案。比如问Bob Bill的生日是哪天,它就会告诉你。如果它不知道答案,它会说不知道。但它会学习,随着我们输入更多信息,它将知道得越来越多。现在,忘掉搜索引擎(即google)吧,我们已经创造了回答引擎!”(2月13日英国《每日邮报》)。 Pado采用的是一种智能的网络技术——语义技术。它能理解用户提出的问题,并结合现有的知识来推断,以此回答过去从未见过的问题。换句话说,使用语义技术的网络,是一种能理解人类语言的智能网络,它不但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而且还可以使人与电脑之间的交流变得像人与人之间交流一样轻松,而Pado就是这样的第一批的“吃螃蟹者”。当然,trueknowledge能否成为下一个google,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此外,智能手机的进化,也使其开拓出了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料的新用途:奔赴太空操控卫星。尽管手机曾被气球带入高空,但这将是手机首次被送入距地球几百公里的轨道。美国萨里卫星技术公司的项目经理Sean Kenyon解释说:“现代智能手机非常神奇,拥有诸多的先进功能。在即将进行的实验中,手机将被用来操控一颗长30厘米的卫星,并给地球拍照。我们将最大限度地发挥手机的功能。在理想情况下,手机可以进行操控和思考。”(1月24日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正如一位智能机器人制造者所说,生命和非生命有目的的行为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机器人是一种系统的功能描述,这种系统过去只能从生命细胞生长的结果中得到,而现在已成为我们自己能够制造的东西了。2月21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文章为“2045年:人类将变得永生”。文章回溯到1965年,17岁的高中生Ray Kurzweil演奏了世界上第一首由电脑作出的乐曲。41年后的今天,Kurzweil相信,电脑将变得智能,而且会比人类还要聪明。根据他的计算,人类文明将在35年后终结,而人工智能将帮助我们无限延长生命。也许这个结论看上去荒诞不经,但是,换一种角度,我们也许可以更深刻地理解Kurzweil所提出的问题,那就是:它是否是标志着有机智能与无机智能之间界限打破的时间预言呢?■
个人分类: 科技风云|25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保护环境
seaohy 2011-2-27 17:08
24日出版的《柳叶刀》杂志的 一篇论文 列出了心脏病的各种诱因。空气污染被认为是 心脏病最大诱因 。 论文指出,空气污染引发心脏病的病例多于吸食毒品可卡因引发的病例,其危害程度与酒精、咖啡和过度劳累相当。研究人员称,尽管对患者个体来说,空气污染对心脏的危害也许小于酗酒或吸毒,但从整个人口的角度来看,空气污染影响的人群最多,导致的心脏病例数量也最多。其它心脏病诱因 包括 :交通堵塞,使用可卡因、暴饮暴食、大麻、负面情绪、体力消耗过度、正面情绪(positive emotion)、暴怒、性活动、呼吸道感染、喝咖啡。其中,可卡因使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2300%,暴饮暴食增加700%,性活动为300%。使用可卡因的人为少数,有1%的人是因为可卡因诱发心脏病;而咖啡饮用普遍,但这一饮料诱发心脏病的人却占了5%。超过2%的人在性交中或者过后诱发了心脏病。
17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徐国良研究组招聘助理研究员 (化学专业)
talentblog 2011-2-25 18:08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徐国良课题组现招聘研究人员(助理研究员职位)。该课题组的主要研究动物生长发育与病变过程中基因表达的生物化学机理,为人类重大疾病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并开发新技术。实验室详细情况介绍请参考www.sibcb.ac.cn/PI.asp?id=8。受聘者将协助指导研究生并参与申请科研经费。受聘者可享受有吸引力的薪水和其他福利。 具体要求如下: (1) 具有学士或以上学位,研究生学历或者3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本科为化学专业,最好为有机化学专业。 (2) 有从事有机化学研究的工作经验,精通HPLC、GC-MASS、LC-MASS、TLC及核苷类化合物分析,从事过小分子有机物合成与分析的候选人优先考虑。 (3) 富有独立工作能力、责任心和协作精神。 (4) 思想开放, 乐于学习和接受新事物。 请应聘者将应聘材料,包括个人简历与应聘理由陈述(cover letter)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yfhe@sibs.ac.cn。实验室将予严格保密,应聘信息在职位满额前一直有效。
3258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采访录音
热度 1 何裕民 2011-2-25 11:26
时间: 2011 年 2 月 24 日 记者: Eliza Barclay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 (伊丽莎巴克利小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 采访对象: 何裕民,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内容: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 National Public Radio )是美国最大的公共广播电台,这是一期关于中国人饮食结构变化以及中医在当下饮食保健方面的重新兴起的报道。 记:中国人食肉量的增加对中国人的健康有影响吗? 何:最近三十年中国人食肉量增加的很厉害,我们有个数据, 80 年中国人每年平均肉消费是 13.7 公斤左右,最近要达到 60 公斤左右了。 记:那这个对健康这方面造成了什么影响? 何:现在我们有很多和它有关的疾病(发病率)都直线上升,比如说最典型的肿瘤,像肠癌、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又像冠心病,我们都有很多数据,像糖尿病、高血压,发病率都在直线上升,我们可以一个个谈。肿瘤,我们国内统计 2006 年比 1973 年增加了将近 80% 。而且这个数字从上海来看增加的很快,上海有一个区 90 年代末比 80 年代末乳腺癌增加了一倍。 记:这里是不是和饮食,食肉有直接联系? 何:主要是高糖、营养过剩和动物脂肪摄入过多。 记:那中药对这些病是不是有一些很明显的效果? 何:中药控制是重要的,对肿瘤治疗是很有效果的,但是我们认为在控制过程当中饮食问题肯定要调整,所以我们觉得饮食的、心理的、行为的等各方面,特别是饮食,而且防范比治疗更重要。 记:你们是不是也提供一些关于健康饮食这方面的信息? 何:对,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一个是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发表的两版的《癌症与肿瘤》,一版是 1997 年,一版是 2007 年;另外一方面我也指导我的研究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然后提供册子广泛宣传。 记:没有这些信息的情况下,为什么大家都吃得不健康呢? 何:这个问题很复杂,第一个因素是中国农耕文化,长期营养是以谷物类为主,总羡慕肉食类的;另一个和西方的宣传也有关系,比如“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这是一点。 第二点就是,中国人“好吃”,所以中国人大鱼大肉的应酬很多,这是一种文化关系。 第三点就是,的确肉食更好吃一点。 记:一方面吃掉很多肉,一方面也在宴会上也浪费掉很多,是不是在中国也浪费掉很多肉? 何: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个健康问题,因为肉源要消耗大量的谷类,所以这也是个生态的问题,这个问题对我们已经引起充分的重视了,但呼吁整个社会接受估计还要一个过程。 记:在中药里面食品的治疗也有很大一块,在今天的食品中,是不是也起一些治疗作用呢? 何:其实中医药是从食疗过程当中发展过来的,因此食疗是很重要的一块,所谓食疗主要是以谷物类粗纤维为主的,加上一些活性成分的,这是很大一块,可以治疗很多病。 记:那中药食疗里有没有关于肉的东西? 何:有,《黄帝内经》就强调了反对“膏粱厚味”,这里的“膏粱厚味”就是指肉,认为“膏粱厚味”就导致糖尿病,导致皮肤溃烂,会导致短命,所以主张的是入淡。 记:现在中国的普通大众是更容易接受关于中医给的健康饮食建议,还是更容易接受西医给的健康饮食建议呢? 何: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两者这间没有太大的矛盾,西方关于健康饮食也有不同的意见,我们所接触的比较容易接受的是和中医可以对接的,比如对肉类,我们所说的“红肉”,在西方说来是高卡路里,这个观点就可以对接。所以这里面没有太大的冲突,当然,西方把这里面的成份搞得很清楚,中国人把很多功能、吃下去的感觉搞得很清楚,这里面有对接。 记:从数据上来讲的话,中国人饮食上摄入肉的量比西方人还是少的,那中国人摄入肉的量会不会往上走?或者是往下降? 何:我估计到了这个水平,以后会往下走,因为我们现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政府上有一些措施,民间也在呼吁。 记:政府对这方面采取了一些什么措施呢? 何: 2004 年国务院有一个健康饮食推广计划,现在我们有“健康行为进社区”等等,都在主张低油、低盐,少糖。老百姓在这些努力也逐渐开始接受了,当然年轻人接受的不多,中老年人开始接受了。 记:在中药领域的领军的人们,是不是也在传递健康饮食的信息呢? 何:有,比如说我下个星期在北京卫视,连续五集讲健康饮食的问题,春节前后好几家电视台也在播放我讲的“过年要注意饮食问题”,其他方面,尽管观点有差异,但是这方面的书籍很多。这一点,我们国内中医比西医认识得更清晰一点,也都在做,都在呼吁。 记:像张悟本这种以中医之名行欺诈之道的,在中国来说是不是一个问题? 何:我们说这是在消费中医,当然这件事情的影响是很大的,张悟本这个事件一出之后,很多关于健康的书销量直线下降,这个问题有几个深层次的因素,第一个是民众的确需要这方面的知识;第二方面,我们这些专家也在反思,我们传播的手段、方法有问题。 记:您认为像张悟本这种人,为什么会这么流行?卖出这么多书?背后的原因您认为是什么? 何:这个背后的原因,第一是有这个需求,第二他是商业化炒作,第三我们总体民众对这方面有需要,但是集体识别能力很差,这三个因素合在一起。 记:我听到的一个原因是为民众提供的健康饮食类的信息太少了,所以致使民众转向张悟本之类的途径,您认为是不是这样? 何:这个说法不完全对,因为和张悟本同时很多人都在传播,只不过处于无序状态,谁的手段大,能力强,被接受的也就更多,张悟本他的背后有一个公司在包装,也通过传播能力很强的湖南卫视的媒体。 记:现在还有类似张悟本这种不是专业的,来给健康的建议吗? 何:张悟本事件早晚是要出的,不出在张悟本也会出在李悟本,因为中国的发展期很短暂,这方面暂时处于无序状态,张悟本事件后包括有关部门和我们批判他的人,也是一个洗牌的过程,现在对健康传播严肃多了,国内有关部门在征询意见,可能要出台健康传播的规范,包括要有资质,包括传媒要连带责任,所以现在正从无序逐渐走向有序。补充一下,也可能会有其他刑责,但可能越来越严格,越来越控制。 记:在您看来政府为什么采取关掉诊所这类的措施来处理张悟本呢? 何:关掉他的诊所,让电台进行检讨,我觉得这很正常,因为他没资质误导百姓,采取措施是对的。 记:您认为张悟本他是不是已经对大众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呢? 何:客观地说,另外一些人可能伤害到大众的健康,比如建议吃生泥鳅之类,张悟本只是夸大了一些效果,但是他使很多人产生了一种迷茫、失望,一种信仰危机,一种公信力危机。 记:您认为中国普通大众相对于 20 年前,对中医药的兴趣是不是越来越大了呢? 何:这个非常难说,中老年人,特别一些大中城市,有文化层次的中老年人对中医的兴趣大了;年轻人这方面还比较淡薄,受欧美、媒体的影响对高科技更有兴趣一些,所以这个问题我认为分两极。 记:您认为中医相比于以前,会不会发展得更加精细,复杂?中医是不是一直在进步,往前发展,发现一些新的治疗方法? 何:我们觉得中医学和西医学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西医学是看到“病”,很精致的把它打击了,但是他没有看到其他因素;中医学对病也有认识,不是很准确,但中医学看到周边的,注重调整。比如说对饮食,国内西医对饮食没有中医对饮食调整那么看重,中医认为病有前因后果,所以永远无法达到西医那么精致化的水平,但是它也能解决一些问题,它更多的从进化角度,从综合调整角度解决。 记:中国现代城市中食品环境变化很快,这种情况下中药是不是会起到一定作用来应对这种变化? 何:我刚才说过中老年人更接受中医,这是因为中老年生病以后接受过西医的治疗,但是因为昂贵,或者是有这样那样的欠缺,最后还是会追寻一种替代的中医治疗,年轻人没有这种体验,认为中医不能把“病”搞清楚,包括像方舟子。我相信会有发展,包括我们对肿瘤的治疗,都广受欢迎,而且效果非常不错。 记:中医会不会是在富豪、官员之中更流行一些呢? 何:我认为中医是 U 字形的,没钱的农村地区也比较流行,还有就是比较有钱、有文化的也能接受,因为他认为这个对他更好,伤害更少。所以我们的病人当中很大一部分是地位较高,文化层次较高的。 记:那就是中间的这一部分人是比较倾向于西医药的? 何:对。 记:您是不是同意中国现在的医疗体系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何:是。 记:您认为问题是出在哪里? 何:这个的原因有很多,第一个,中国这三十年发展,有很多新的疾病出现了,社会负担越来越重,没有做好防范。 这个“防”,很多病都可以防,比如说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至少可以减少 50% 的发病率,但我们现在才开始做,而且落后于社会需求。 第二点是我们的治疗模式,中医治疗模式比西医要廉价得多,我们因为追求欧美的高科技,靶向、支架用得很多,去年我们支架装了 30 万根,相当于上百亿医疗费用,所以我们还没到很富就已经背上了高科技带来的医疗负担。其实很多疾病不需要装支架,因为支架后面有医药公司在推,这是个巨大的负担,很多人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加上锻炼加上中医药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这个因为有巨大商业利益,又加上我们的体制问题,所以造成这个结果。 第三个问题就是公平性问题和医疗费用的分担问题,这个问题更大,我们现在的医改就是在改这个问题,医疗的公平性问题。但是我们医院把很多不该治的病当成重病在治,花掉了 30-50% 不该花的钱,这样下来,这个问题的矛盾就更尖锐了。 最后一点就是现在医学上把人文这一块给忽视了。 记:在美国,大众对政府提出的健康标准不是特别在意,比如说美国政府有健康标准但还是有很多胖子,但在中国政府提出的健康饮食的建议是不是民众接收会更好一点呢? 何:我个人认为中国政府在推行健康饮食这方面有效果,但是效果和预想的差距很大,政府在传播和实施方面力度还是不够的。美国很多的推广,我的理解是有很多公司在背后运作,我认为中国在推广健康饮食上,初衷是好的,但是力度上差很多。比如说奥运会和世博会期间都推出小的盐勺,但是都没有后期追踪。 记:那在健康饮食上是不是都存在这个问题? 何:对,比如少盐,盐加不加碘,少糖,少油,都意识到了问题,但推广力度不够,都浮在了表面。但是我们民间做得都还可以,我们在近万名肿瘤患者中推广少油、少动物脂肪,因为他们生命受到威胁,所以都还比较容易接受。 我们有以每个县为主体的,把健康饮食和生态结合在一起的项目,是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从生态健康、饮食调整、心理调整各方面开展,希望十年以后这个项目对全国有个放射作用。 记:是不是关于环境保护是一块的? 何:对,我们的题目叫生态健康,包括三个层面:一个是和生态保持和谐;第二个是身体和谐,身体和谐是指饮食、生活方式;还有一个文化支撑系统,包括环境在内,这个项目很大。 记:听起来很大的样子,也比较抽象,能不能解释一下具体有哪些措施来实现这个项目? 何:这个项目首先是政府要保护的水源地。我们要做的,第一农业发展上化肥之类都不能用,尽可能保持原生态;第二,有污染的企业不允许进入。第二个环节,我们从小学生做起,通过媒体把好的生活方式、合理的理念,包括保护生态和谐的理念宣传出去,以保护动物、保护环境做的宣传现在已经开始了。第三,我们会建立志愿者队伍,对当地油、烟、酒的消耗加以监控,对政府官员的考核首先是健康达标不达标。第四点,我们对每个人建立健康档案,指导健康饮食,如果你遵照这个健康饮食的话我们的医疗费用就可以全免。最后,医疗方面能用传统中医药为主的,我们就尽量避免创伤性的,原来的医疗还会保留,但是尽量避免。 记:上海与肥胖相关的疾病是不是在全国来说,相对是比较严重的?但同时上海关于健康饮食信息传播是最充分的,是不是存在这个矛盾的现象? 何:对于上海是饮食健康问题最严重的,倒不能这样说。我感觉最近三五年,上海高层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比如酗酒等不良饮食习惯已经减少了,但是在上海还有一个生活压力问题。对于上海健康饮食信息传播充分的问题,我认为上海还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机制,如果有了这样一个机制,则可以事半功倍。 记:问一个个人问题,你吃肉吗? 何:吃,很是严格控制。 记:大约有多少? 何:每天不会超过 50 克。 记:谢谢。
个人分类: 访谈与时论|34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意义--重要文献推荐
热度 4 DNAgene 2011-2-24 14:32
这已不能算是新闻了。两周前,Lander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历史回顾。人类基因组测序论文发表十年了,基因组测序对生物学医学知识有哪些推动作用,过去的观念是什么,现在的看法又是怎样,下一步应该往什么方向走。Lander从基因组测序、基因组结构与生理、基因组变异、罕见和常见遗传疾病、癌症、人类的历史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展望。 我向有关专业方向在读研究生、准备考试的考生郑重推荐这篇论文。认真读读,就可以对基因组学的近年来的进展有个很全面的把握。 同时也要提醒大家,就像教材一样,这篇文献可读性强的同时,有它的局限。它适合粗粗了解某一领域的现状。但对正在开展相关问题研究的研究人员(包括研究生)来说,它在细节问题上的报道可能有些陈旧或者不够准确。我举一例。人类基因组中有多少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至今仍没有确切答案。Lander的文章回顾了十年前的看法(3.5到10万个),介绍了最近的估计(2.1万个)。他引的文献是1997年PNAS的一篇论文。我感觉和我印象中的数字有差距,就查了一下最近的文献( Pertea and Salzberg, 2010 )。准确数字应该是在2.2-2.3万之间,人和人之间基因数目有一定差异,可以差到几十甚至几百个基因。 做研究还是要看原始文献或者专业综述。 另外提醒大家,就 像Lander这样的大人物也不是神,他也不可能对所有生物学知识进展了如指掌。在很专业的问题上,专家的看法比“大家”、“大师”更可信 。同时请参看本人另一博客《 圣经也出错:Genes IX的小错误 》。 Lander ES: Initial impact of the sequencing of the human genome. Nature 2011, 470: 187-197.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70/n7333/full/nature09792.html Pertea M, Salzberg S: Between a chicken and a grape: estimating the number of human genes. Genome Biol 2010, 11: 206. http://genomebiology.com/2010/11/5/206/abstract http://www.cbcb.umd.edu/papers/HumanGeneCount-Pertea-Salzberg-reprint.pdf
13325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日常生活常犯的致命小错误
shawnshen 2011-2-19 18:47
1、内衣不是每天都换——内衣穿一天,上面就会留有约0.1克的排泄物 调查中,52%的妇女承认,她们的内衣不是每天都换的。微生物学家查尔斯·格巴博士指出,内衣穿一天,上面就会留有约0.1克的排泄物,大约相当于1亿个大肠杆菌。这些细菌会附着在手上,如果你不洗手就去揉眼睛甚至拿东西吃,就会因此而染上疾病。 2、食物掉了捡起来再吃——食物掉到地上后,仅仅两三秒钟就会被细菌污染 40%以上的妇女表示,她们吃过刚掉在地上就被捡起来的食物。以前也有种叫做“5秒钟规则”的说法,指落地食物只要在5秒之内捡起食用,就是安全的。研究人员指出,这种说法会对人造成极大的误导。实验证明,食物掉到地上后,仅仅两三秒钟就会被细菌污染。因此,所有掉在地上的食物,都应该立即扔进垃圾桶。 3、光脚健身——可能感染到脚癣(俗称“香港脚”)或跖疣 调查发现,32%的人都是光脚健身的,尤其是在跳健美操或肚皮舞时。专家建议,这时最好穿一双轻便的鞋子。因为健身时脚会大量出汗,潮湿的环境最利于细菌滋生,这些细菌会通过别人的脚遗留在地板上,当你的脚踩上去,就可能感染到脚癣(俗称“香港脚”)或跖疣(一种足底疣)。 4、睡前忘记刷牙——导致牙周病的细菌同样会导致你的心脏出现问题 43%的人承认,她们睡前偶尔忘记刷牙。专家提醒,人在睡眠过程中,唾液分泌量会大大减少,而这些唾液是杀灭细菌的主要力量。所以,偶然的一次不刷牙,也许就会造成口腔细菌趁虚而入,其结果是龋齿及牙周病危险大增。另外,许多研究证实,导致牙周病的细菌同样会导致你的心脏出现问题。 5、洗澡不打浴液——导致人体发臭的细菌以汗液,特别是腋窝和腹股沟排放的汗液为生 调查显示,近1/3的妇女不是每天洗澡都打浴液,而是用水冲冲而已。专家指出,洗澡打不打浴液,最好根据你的出汗情况而定。导致人体发臭的细菌以汗液,特别是腋窝和腹股沟排放的汗液为生。汗多时,光用水冲是洗不干净的,会导致细菌滞留,滞留的时间越长,人就越“臭”。 6、如厕后不用肥皂洗手——当你上完厕所擦拭时,手与大肠杆菌源距离极近 调查中,只有38%的人如厕后用肥皂洗手、2%的人洗手时间超过10秒钟。专家表示,当你上完厕所擦拭时,手与大肠杆菌源距离极近,可能造成细菌感染,如果不用肥皂,根本无法完全清除细菌。
个人分类: 生活百事通|94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院人,What is your occupation?——兼问“研究人员"的英文?
热度 5 sugorge 2011-2-17 10:21
科学网上好多网友都来自中国科学院。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被问到:"你的职业是什么?”或者白话一说,“你是干啥的?"。作为科学院里一名小兵,我的回答一般是:“做点小研究”。 这个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在正式场合,这句小小的问话,好像还不太好回答。比如填履历表,我们这些做点小研究的人,在职业这栏到底应该填什么呢? 我一直填的是”科研人员”。但今天偶尔在网上看到一个中国职业大全表(http://hi.baidu.com/%D0%C4%CB%E6%D7%D4%C8%BB/blog/item/76bb0cfa2ea5c49f59ee909d.html),跟我们最靠近的职业可能(/只有)是研发人员,是不是以后应该换上这个? 但要真是填研发人员,感觉怎么像是来自企业,做过软件、产品开发什么的,将”发”字帖在自己身上,总觉得有点勉强。而且作为科学院人,总念念不忘科字,为什么职业这一栏没有与小科有关的? 再谈到出国开会,填签证表,一样,总要被问到what is your occupation? 我一直填的是researcher,今天一较真,查牛津字典,嘿,怎么没有这个单词,难道一直这么老土? 在科学院,大家的奋斗轨迹是从(实习)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员到底应该怎样翻译?大家现在都自我翻译成assistant professor,associate professor and professor。教授一定要授很多课的,而在科学院,好多好多的我们,却没有很多时间和机会授课。我知道国外很多科研机构有research associate,research scientist, senior research scientist的position。也许这个是我们科学院人的职业的最贴近的说法。但在华夏,能自称自己是科学家的,好像要很大很大的勇气呢。 想来,不管怎样,researcher是再不能作为职业填在occupation一栏了。外国人不认,因为人家字典根本不收researcher这个单词;国人也不认,因为好多好多人,把”researcher”翻译成研究员,而不是研究人员,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个人分类: 学英语|31057 次阅读|13 个评论
清华大学化工系生物化学工程研究所林章凛教授实验室招聘博士后
talentblog 2011-2-16 17:38
清华大学化工系生物化学工程研究所林章凛教授实验室主要从事蛋白质(基因)分子改造方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多年来获得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工业酶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科技支撑计划、NSFC、国际合作项目等的稳定支持。 现因工作需要,拟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 。 研究方向 蛋白质分子改造基础工具、生物催化、生物炼制、生物医学 拟招聘研究课题 (1) 蛋白质活性包涵体的研究:主要用于生物催化剂和蛋白质的高效制备和快速纯化。最新论文见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2011, 10:9( http://www.microbialcellfactories.com/content/10/1/9 ). (2) 微生物抗逆性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基础机理,最新论文见PLoS ONE 6: e16228. doi:10.1371/journal.pone.0016228 (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16228 ) 应聘条件 1. 获得(或即将获得)分子生物学、工业微生物、生物化工、生物工程、生物医药工程等和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有志从事科学研究,年龄35岁以下; 2. 已有良好的科研业绩,在SCI杂志上发表过相关论文; 3. 有蛋白质分子改造/蛋白质组学等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 4. 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责任心。 待 遇 按照清华大学博士后规定享受相关待遇,优秀者可以面谈确定。 联系人 林章凛 教授 E-mail: zhanglinlin@mail.tsinghua.edu.cn 实验室主页: http://www.chemeng.tsinghua.edu.cn/scholars/linzhl/zhanglin.htm 电 话:(010) 6279-4403 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化工系,北京100084 有意者请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一份详细简历(包括教育和工作经历、论文发表情况及其他成果)和一份科研与工作计划的概述。
420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