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幼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只挂掉的玉带凤蝶幼虫
mimu 2020-8-1 11:03
最近小区飞动的蝴蝶主要都是玉带凤蝶,青凤蝶都很少见,白带螯蛱蝶也只有寥寥几只。无论如何,小区的樟树比柑橘树还是要多很多的,也不知道为什么。 柑橘树上的玉带凤蝶幼虫最近见了很多,偶尔也可以见到化蛹不成功的,出问题的主要是4-5龄幼虫。 正常的5龄幼虫是这样的: 匀浆镜检了一下,这方面可以做点工作。 成功化蛹的:
90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线宝宝:天蛾幼虫 一
热度 1 mimu 2018-10-17 11:57
对于天蛾幼虫的识别,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工具书。尾部的天线是其科的识别特征,再往下就不好分了。也许带回来养至化蛹、羽化是最好的鉴定方法之一,不过在不清楚寄主植物的情况下也不好使,遇到被其它昆虫寄生的时候也没办法;或者闲得无聊时干脆做个分子? 最好的办法正解之一:请高手鉴定。 时间:2016.9 地点:武汉马鞍山森林公园 寄主:不详 注:这个蛾类系列是为朋友参与的湖北省第三次森林病虫害调查所整理的公益性资料。
6668 次阅读|1 个评论
小问题的大争议:幼虫、若虫、稚虫的名词使用
热度 2 hypermarket 2016-3-25 22:26
2015年,期刊《昆虫系统学》(Systematic Entomology)发表了一篇题为“For consistency's sake: the precise use of larva, nymph and naiad within Insecta”的观点评述文章。其中梳理了昆虫幼期虫态的名称由来历史,并将观点总结为,幼虫(larva)应被用于称谓完全变态(holometabolous)的昆虫的幼期虫态(不论这些幼虫是陆生还是水生),若虫应被用于称谓渐变态(paurometabolous)昆虫的幼期虫态、尤其是半翅目异翅亚目,稚虫(naiad)应被用于称谓蜻蜓目、蜉蝣目、襀翅目的幼期虫态(这三个目的昆虫幼期多为水生) 。 随后在2016年,先后有两篇反驳这一观点的文章在同一期刊发表。其中一组学者认为,如果真的出于稳定性考虑的话,那么以幼虫泛称所有昆虫幼期虫态的做法其实在近几十年来是更普遍的,尤其是1986-2015这30年间的蜻蜓目、蜉蝣目、襀翅目文献中幼虫一词的使用频率在三分之二,而稚虫一词的使用频率不到2%;并且指出幼虫一词甚至用来称谓昆虫以外的节肢动物的幼期 。另一组学者认为,虽然有发育生物学方面的证据支持“完全变态类的幼虫阶段是半变态类的卵和一龄若虫之间的阶段”这一假说,但是也有其它证据表明缨翅目Thysanoptera和半翅目Hemipetera胸喙亚目Sternorrhyncha的发育带有和完全变态类昆虫的相似之处,因此也支持用幼虫泛称所有昆虫幼期虫态的做法并无不妥 。 个人感觉,这两种观点的争议其实反映了研究者们对于不同类群虫态发育阶段之间的对应关系还极为有限,因此暂时很难判断哪一种观点更为合理。支持三个名词与类群对应匹配的观点,优势在于比较直观,基本符合经验性的认识,即完全变态类的幼期自成特色,蜻蜓目、蜉蝣目、襀翅目幼期多为水生而成体陆生,幼期与成体之间的形态差异幅度较大;缺点在于支持的证据还比较孤立,难以全面说明幼虫、若虫、稚虫三个名词分别使用的类群范围及相关证据。支持用幼虫泛称所有昆虫幼期的观点,侧重于强调在目前不同类群幼期的发育阶段对应尚不明确,缨翅目和半翅目胸喙亚目中的情况比较复杂;而在襀翅目很显然属于单系的多新翅类Polyneoptera的情况下,将其与蜻蜓目和蜉蝣目划归一种情况可能过于表面化。 附:投票功能难以启用,所以暂时无法邀请各位专家同仁以投票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Bybee SM, Hansen Q, Büsse S, Wightman HMC, Branham MA. For consistency's sake: the precise use of larva, nymph and naiad within Insecta. Syst. Entomol. 40: 667-670. Sahlén G, Suhling F, Martens A, Gorb SN, Fincke OM. 2016. For consistency's sake? A reply to Bybee et al. Syst. Entomol. DOI: 10.1111/syen.12165 Rédei D, Stys P. 2016. Larva, nymph and naiad – for accuracy's sake. Syst. Entomol. DOI: 10.1111/syen.12177
16868 次阅读|2 个评论
会“听”危险的毛毛虫
热度 7 huayanc 2015-6-10 10:51
前不久美国国家地理报道了一群昆虫学家在祕鲁的热带雨林发现了一种奇异的尺蛾幼虫:其腹部的背面长有4只盘卷成圈的触须,当感到危险的声波震动时会瞬间喷射开 。科学家们猜测触须的这种反应是一种防御的行为。一种可能性就是触须末端的白色部分能够转移捕食者如鸟类的注意力,当遇到危险时,触须伸开,鸟很有可能会捕捉触须而不是毛毛虫的身体部分,毛毛虫会掉下来而逃过一死劫。这种行为的奇异之处就是触须很有可能是通过触须末端的感觉器感应声波震动来做出反应的 ,就犹如触须上长了耳朵,能够“听”出危险来。为了拍摄触须喷射的整个过程,这群可爱的科学家对着这只毛毛虫喊了一个多小时。 目前,科学家们还没鉴定出这种毛毛虫的种名,但很显然是 尺蛾科(Geometridae) Nematocampa 这个属的昆虫。当时看完报道,就想着咱啥时也能到南美的热带雨林去拍一下这种虫子就好了。不过现在发现其实不用跑到南美去也能找到这种奇特的虫子。这个属在北美有3个种,其中分布最广的种是 Nematocampa resistaria。 过去的几个周末一个人在哥伦布的好几处森林拍虫子,竟然还真碰到了3只幼虫,并且有两只养出了成虫,刚好一雌一雄。 1. 幼虫,触须卷 成圈 2. 幼虫,触须卷 成圈 3. 幼虫,前两只触须伸开,后两只触须卷 成圈 4. 幼虫,4只触须伸开 5. 幼虫,4只触须伸开 6. 幼虫,伸开的触须开始曲卷成圈 7. 幼虫,伸开的触须开始曲卷成圈 8. 幼虫,除了触须的反应,整体还摆出了攻击的姿势 9. 幼虫 10. 老熟幼虫,正在作茧化蛹 11. 老熟幼虫,正在作茧化蛹 12. 蛹 13. 雄成虫 14. 雌成虫 References: 1. Watch: Bizarre Caterpillar with Erupting Tentacles Filmed. 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2015/04/150427-caterpillars-tentacles-rainforests-animals-peru-science/ 2. Sourakov A, Stubina M (2012) Scientific note: functional morphology of masquerading larva of Ceratonyx satanaria with notes on horned spanworm, Nematocampa resistaria (Geometridae: Ennominae). Tropical Lepidoptera Research . 22:53-59. Tropical Lepidoptera Research-22-1-p53-59-Sourakov-Stubina-Ceratonyx-Geometridae.pdf
7626 次阅读|11 个评论
井冈山的蛾类幼虫 Moth Caterpillars @ Jinggangshan Mountain
entomology 2010-7-12 22:51
上面这些都是刺蛾幼虫,具枝刺和毒毛,触及皮肤立即发生红肿,疼痛异常,俗称痒辣子、火辣子或刺毛虫,刺蛾一名也由此而来(引自互动百科)。体色多 鲜 艳 显 眼 ,为 警戒色 ,勿碰我(touch me not)的意思。(注: 保护色 则指体色和环境非常接近,与警戒色刚好相反。拟态则指一种生物模拟成非生物或者其它生物的样子,经常和 保护色 、 警戒色 相结合)
个人分类: Other Insects 其他昆虫|9809 次阅读|4 个评论
啃叶子的小虫
flly 2009-7-25 16:52
种类不详,排队啃的样子比较有意思
个人分类: 其他昆虫|4267 次阅读|2 个评论
食蚜蝇为幼虫预卜未来
zhyk97 2009-5-14 22:53
食蚜蝇是在花朵上常见的昆虫,成虫虽以花粉、花蜜为食,但幼虫以捕食蚜虫维生,故有此名。除食蚜蝇幼虫外,草蛉幼虫、瓢虫等也是蚜虫的天敌。食蚜蝇幼虫的移动性、捕食能力,通常都比草蛉幼虫、瓢虫差,因此食蚜蝇母虫为了确保幼虫的存活,在产卵时下了一番工夫。在此以黑纹食蚜蝇( Episyrphus balteatus )观察结果为例,介绍黑纹食蚜蝇母虫的产卵策略。 黑纹食蚜蝇以成虫越冬,到了三四月,飞到枫树上,在蚜虫群集上产卵。枫树上的蚜虫以卵越冬,第一代蚜虫在3月上旬孵化,它们聚集于新芽,形成小群集;3月下旬,长大为没有翅膀的成虫。到了第二代蚜虫,蚜虫群集逐渐增大,在发育后期的4月中、下旬,它们变成有翅膀的成虫,飞去寻找别的寄主植物。因此,枫树上的蚜虫群集到了5月上旬就会消失。黑纹食蚜蝇母虫若盲目的产卵在枫树上的蚜虫群集,当蚜虫群集消失,食蚜蝇幼虫也将面临断粮的危机。 就食蚜蝇而言,它自3月下旬开始产卵,此时在一个蚜虫群集平均只产生1.6粒,此后产卵数急速增加,至3月下旬,蚜虫数达到最高峰的前11天,食蚜蝇的卵数已先达到高蜂,此后却急速减少。食蚜蝇的产卵前期约有3个星期之久,在蚜虫数量的第二高峰期,枫树上的蚜虫群集却看不到食蚜蝇的卵,因为食蚜蝇已经转移阵地,改在其他植物的蚜虫群集上产卵。 从枫树上蚜虫数的变化来看,蚜虫群集大致可分为以下四型:(1)虽是小型群集,但由于蚜虫若虫的迁入,群集有变大的潜力(出现于3月上旬至中旬);(2)成员数正在增加的群集,此时若虫频繁地迁入,发展潜力大(出现于3月下旬);(3)已是成员数相当多的群集,但在有翅型成虫出现不久即消失(出现于4月中、下旬);(4)完全发达的大型群集,依成虫的分散而将面临消失(出现于4月下旬、5月上旬)。调查食蚜蝇母虫在四型蚜虫群集的产卵率,结果发现,在前两型群集的产卵率各为39.7%与58.8%,第三型上只有1.5%,至于第四型群集则不产卵。一般来说,食蚜蝇母虫喜欢在由1-3只蚜虫形成的小型群集上产卵,并在此产下1、2粒卵。从这里可以看出,群集的扩大潜力,是食蚜蝇母虫选择产卵时的考虑条件。 但在小型的群集上产卵,对食蚜蝇的幼虫是否太冒险了?吃掉一两只蚜虫后,食物是否就没有着落了?的确如此,枫树上的蚜虫群集存在的时间大约只有50天,上述四型群集阶段的存留期间,前三型皆为害6~8天,最后一型却只有2~3天。反观在18℃下饲养黑纹食蚜蝇时,平均卵期为2.3天,幼虫期为9.3天,自卵至化蛹约需12天。黑纹食蚜幼虫为了顺利发育,孵化后至少要捕食一只蚜虫,否则将衰弱而死,但刚孵化的幼虫无法捕食体形比它大且外骨骼已硬坚的蚜虫成虫,只能捕食小若虫。产卵于第一或第二型蚜虫群集,较容易吃到若龄若虫。因此,母虫选择前两型。若产卵于第三或第四型群集,虽然群集较大,但不易发现若龄蚜虫,加上蚜虫成虫不久便陆续离开,刚孵化的细食蚜蝇幼虫遭到断粮的可能性,远比产卵在第一或第二型群集时大。 母虫对产卵场所的选择,还是着眼于幼虫的存活。其实细食蚜蝇母虫考虑蚜虫群集前途而产卵的策略,不止用在枫树上,也用在蚜虫转换到新寄主植物后。在黑食蚜蝇( Betasyrphus serarius )等数种食蚜蝇上,也可以观察到这种预测性的产卵策略。 食蚜蝇母虫的产卵特异功能还不止于此。例如台湾大食蚜蝇( Metasyrphus confrator ),专吃寄生在竹子上的竹角蚜( Pseudoregma bambucicola ),但母虫不把卵产在蚜虫群集旁,而产在竹子间的旧蛛丝上,虽然此时已不见蜘蛛,但蛛丝还有一点黏性,孵化的幼虫必须小心冀冀,才能走到蚜虫的群集。台湾大食蚜蝇的母虫为何做出这种替后代添麻烦的事?原来竹角蚜会生产攻击食蚜蝇幼虫的兵蚜。 群集中的竹角蚜后蚜,若发现食蚜蝇的卵,会用粗壮的前脚握紧它,以头上的一对角刺死它,因此食蚜蝇母虫只得选择距蚜虫群集一段距离的地方产卵。刚孵化的幼虫,体表覆盖了一种油性分泌物,能和蜘蛛一样不被蛛丝粘到,而顺利通过蛛丝。不过,孵化幼虫万一走错了路,蛛丝的另一端没有竹角蚜群集时,可能就凶多吉少了。无论如何,台湾大食蚜蝇因为有了母虫的呵护,卵才能避开兵蚜的攻击。
个人分类: 昆虫世界|7126 次阅读|1 个评论
吃住别人身体的寄生蜂幼虫
zhyk97 2009-4-22 15:29
图片来源: http://www.huaxia-ng.com/bbs/redirect.php?tid=9246goto=lastpost 在侏罗纪初期就出现的蜂类(膜翅目昆虫),是种类最繁多的一群昆虫,已知种类超过30万种,生活形态多姿多样,不过它们的产卵方式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产卵在寄主植物上;二,产卵在其他动物的身体上;三,产卵在自己的巢里。并且照着这个顺序进化。 所谓寄生蜂,就是从植食性蜂类进化到筑巢性期间的一群肉食性蜂类。属于寄生蜂类的种类很多,例如姬蜂、小茧蜂、钩腹蜂、小蜂等,它们将卵产在可当寄主的昆虫或蜘蛛的身上,分成外寄生和内寄生两大类。前者是指把卵产在寄主体表,让孵化的幼虫从体表取食寄主身体;后者是把卵产在寄主体内,让孵化的幼虫取食害术体内的组织。内寄生形式者,被认为较为进化。 外寄生者在产卵前,必须克服一件事,就是得让寄主无法动弹,否则卵会被寄主压坏,甚至被寄主咬死。因此,外寄生蜂会先用产卵管蜇刺寄主,注射有毒物质麻痹寄主。也就是说,产卵管除了产卵功能外,兼具注入麻醉液的功能。此外,还有一个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寄主必须有造茧性等隐蔽身体的习性,因为寄主若遭麻醉,行动变得迟钝,容易爱到敌害攻击或其他外在环境的伤害,如果没有隐蔽自己的绝活,体表的寄生蜂幼虫也将会与它同归于尽。而采用内寄生方式的寄生蜂,问题就没有那么严重。 此外,也有像蜘蛛姬蜂这类具有产卵特技寄生蜂,它们以蜘蛛网上的蜘蛛为寄主。当它突袭蜘蛛时,会先刺蜇蜘蛛脚的基部,利用其暂时失去感觉之际,在它的头胸部或腹部腹面产下一粒卵,蜘蛛后来虽然恢复知觉,但由于脚抠不到卵,只好任由孵化的姬蜂幼虫吸血,而终至死亡。 体外产卵型的寄生蜂,卵的形状变化较少,大致呈香肠状,但也偶有例外。例如长尾姬蜂的卵,在卵的前端或后端具有长长的柄状物,但它有如何的功能,不得而知。又如圆姬蜂用卵后端的长柄将卵固定在植物上,让孵化幼虫能自己爬行寻找寄主。 由于外寄生蜂的幼虫得靠自己的力量寻找寄主,或者必须捉住寄主的身体,需要较多的力气,因此母蜂产的卵一般都比内寄生蜂大。内寄生蜂通常在一个寄主身上产下许多粒小型卵,孵化的幼虫们共同分享该寄主的身体,并同时发育。例如以甘蓝纹白蝶幼虫为主要寄主的纹白蝶绒毛小茧蜂,母蜂在第二龄寄主幼虫体内产下几十粒卵,随着寄主的发育,体内的寄生蜂幼虫也发育,当寄主的幼虫期结束时,寄生蜂也完成幼虫期的发育,最多时有20-30只的寄生蜂幼虫。幼虫咬破寄主体表,在寄主尸体附件造茧而化蛹。然而有些种类的小茧蜂,孵化幼虫具有巨型大颚,会先在寄主体内展开激烈的种内竞争,胜利者才能发育到第二龄期,二龄幼虫已失去巨型大颚,靠取食寄主体内的组织长大。 内寄生蜂卵的形状较有变化,如棍腹姬蜂、拟饴蜂等,卵的后端或腹面具有吸盘或倒钩,可以将卵紧紧固定在寄主体内的特定位置。如此看来,内寄生蜂的产卵方式比外寄生蜂更为特别。 母蜂如何找到产卵用的寄主呢?对体形娇小的寄生蜂来说,要在一片蔬菜田或一棵树上找到适合产卵的寄主,的确是件难事,以纹白蝶绒毛小茧蜂为例,交尾后的母蜂,先以十字花科植物特有的气味找出寄主赖以生活的植物,然后在离该植物2-3 cm处徘徊,时而飞上飞下,寻找寄主昆虫。不久停在叶片上,用触角末端触摸叶面,慢慢爬行,遇到纹白蝶幼虫的食痕时,就将触角末端朝向食痕,并把触角竖起来,做出竖起翅膀,或向前伸出腹端仿佛要产卵的动作。若附件正好有寄主幼虫,母蜂立刻跳上去插进产卵管;若是没找到寄主幼虫,母蜂会以触角仔细调查食痕附件,调查时间有时长达5分钟。 若在没有纹白蝶幼虫的叶片上,母蜂先以触角末端慢慢地探察叶面,经过大约十秒钟的探察,没找到幼虫,就摇摆着触角快步徘徊。母蜂在叶片上的动作,为何有如此的差别?原来母蜂的策略是,以食痕溢出的汁液气味为第一线索,接着寻找食痕附件纹白蝶幼虫的唾液及粪便。历为有食痕,至少表示寄主幼虫来过这里,若是还能闻到唾液或新鲜的粪便气味,就表示附近很可能有寄主,母蜂才会更仔细的寻找寄主。 纹白蝶绒毛小茧蜂之所以一发现寄主幼虫,立刻跳上去产卵,原因之一,应是适合它产卵的寄主龄期只限二三龄幼虫期;为了争取时间,它必须立刻产卵,速战速决。然而有一种以苍蝇等的蛹为寄主的蛹寄生蜂--蝇蛆寄生小蜂,在产卵前,仍会慎重其事地做好搜身工作。发现寄主的蛹后,它先以触角触摸蛹的表面,检查5-10秒钟后再爬到蛹体上,以触角末端像打鼓般的连续拍打各个部位,经过约1-2分钟的打鼓行为,才将产卵管插入体内,进入产卵阶段。蝇蛆寄生小蜂的打鼓行为,不是打着好玩的,而是要确认该蛹是否适合当寄主,并依据蛹体的大小决定该产多少卵。 看来不起眼的小小寄生蜂,除了产卵时下了不少工夫,在后代性比的控制上也有让人惊叹的表现。 ---------------------------------引自朱耀沂老师的《情色昆虫记》
个人分类: 昆虫世界|808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