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傅园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家眼中的奥运(9):头脑简单、四肢发达?错!那是最强大脑
热度 1 flysky97 2016-8-24 21:13
奥运落幕,本来想写的题目还有很多,只是事务缠身,这个系列也即将结束。下面这个题目,其实我早想写了,不过一直没时间,看看人家写得这么好,那就省得我再费力了,呵呵 ……很有意思的一个系列,仅供娱乐……尤其是献给所谓的科学工作者们! “ 与其说奥运会是一场身体的比赛,不如说奥运会是一场头脑的竞技 ”,无论科学家还是社会学家,或者是商人、经济学家,看奥运,一定要能看出这背后的好多东西——总 之,有个好的头脑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家眼中的奥运(9):头脑简单、四肢发达?错!运动员们可都是最强大脑 文章来源: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6-08-23 【字号: 小 中 大 】.   2016年里约奥运会已完美谢幕,这场奥运会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赛事,更是全方位地展现了运动员们的精神面貌和个人魅力。   我们不会忘记有着洪荒之力的傅园慧向我们展示了她的百变表情包和惊人大长腿,也不会忘记呆萌的孙杨让我们看到了他搞siao的出场和令无数女粉丝喷血的肌肉。 表情帝傅园慧和呆萌帝孙杨   当然,运动员们的努力和付出都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轻松,谁能想到看似无忧无虑的泳坛表情包傅园慧用“洪荒之力”获得铜牌的背后,是她曾经历过双重的低谷,并且一度饱受伤病的困扰;谁又能想到取得一金一银好成绩的孙杨,在参加奥运会之前一直遭受骨折的痛苦。 一次又一次,运动员们用他们满身的肌肉和敏捷的身手征服了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体的极限和运动之美。不过,因为运动员们的良好体魄,有人就说,运动员们就是“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的人,只要他们训练出一身的肌肉,流够足够的汗水,就能取得好成绩了。   其实,这种想法真是大错特错, 与其说奥运会是一场身体的比赛,不如说奥运会是一场头脑的竞技 。运 动员的头脑并不比科学家们的差劲,甚至可以说奥运冠军里人人都有“最强大脑”。 奥运赛场上的头脑竞技   药不能乱吃,话不能乱说。我们既然这样说,一定是有理有据。先让我们看看奥林匹克格言吧。1913年经顾拜旦提议,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奥林匹克的宪章中写明 :“更快、更高、更强 ”是奥林匹克运动宗旨。用我们的话说,那就是三个字: 快,准,狠 。一个运动员只有达到了这三点,才有可能获得奖牌。而这三点的达到,不仅仅是拥有一身肌肉就可以的,还需要人体神经系统的高度发达才能实现。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下大脑是如何达到“快”的目标的。   如何快速反应?多感觉整合   又有人要说了,快还不简单,有一双大长腿,卯足了劲儿跑就是了。其实,对于田径项目专业选手而言,能够快速对开始信号响应才是王道。在专业比赛中,起跑时反应慢了0.1秒,就是致命的打击。   如果让运动员们放弃大长腿的优势,跟我们来比抢答按铃,我想他们对开始信号的快速反应,还是会甩我们几条街的。那运动员的大脑是如何快速反应的呢?   奥运会田径赛场上,各国运动员各就各位,等待发令枪响。随着一声枪响,一股白烟冒出,紧张激烈的比赛由此开始。我们都知道光速比声速快,所以运动员只要看白烟就行了,其实不然。   奥运会采用的发令枪,枪响后同时发生三件事情:   1.起跑线旁的扩音器播放声音,确保运动员听到起跑令;   2.发令枪发出闪光,让运动员们看到开始的信号;   3.发令枪通过后面的线缆向计时装置发送起跑脉冲。 奥运会用的发令枪和起跑线旁的扩音器   正是因为这个设计,参赛选手不仅要对起跑的声音有反应,也要时刻关注发令枪产生的白烟。起跑线旁扩音器播放的声音传递听觉刺激,在同一时间闪光传递视觉刺激,大脑对这两个信号加以整合,迅速做出反应。 听觉与视觉刺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叠加造成了1+12的效果,这就是运动员大脑反应快的奥秘。   在脑科学中,大脑会整合多种感觉信号的输入,最终得到更为精准和快速的反应,这种效应叫做多感觉整合。研究表明,多感觉整合存在于上丘脑、高级联合皮层等多个脑区。多种感觉通道的相互作用,不仅是单感觉功能区到多感觉功能区的前馈联结,还存在多感觉功能区对单感觉功能区的反馈联结。而运动员就是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使得这些脑区的功能得到加强,进而拥有了一颗更为发达的感觉大脑。 其实 多感觉整合 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比如我们先看见闪电再听到雷声会感觉雷声很响亮。如果我们闭上眼睛,只听雷声,你就感觉不到那么响亮的雷声了。 雷声和闪电通过多感觉整合进入人脑    开车时为什么不让接打手机? 因为本来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在很好得合作,以便对道路和汽车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而一旦你接打手机,不仅对道路判断的听觉信号输入会大打折扣,过度的分心甚至会影响你视觉的判断。有研究称,开车接打手机会导致对突发事件反应延时长达0.5秒,这就是多感觉输入之间的相互干扰造成的。   所以,知道大脑多感觉整合的效应,不仅能帮助运动员拿到好成绩,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也有很大帮助。    注意力决定成败   除了多感觉整合,良好的注意力也极为重要。   相信很多人会对2011年百米大战牙买加飞人出局的情节记忆犹新吧。但事实就摆在眼前,博尔特因为抢跑犯规,被剥夺了比赛资格。   抢跑,是指运动员在发令枪响前或听到枪响后到做出起跑反应小于0.1秒的情况。   那为什么飞人还没等发令枪开始,就开始起跑了?   其实可能不是他有意要违反规则,而是在那种紧张的情况下,注意力极度提升,外界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被他认为是开跑的信号。而这个注意力错误就导致了博尔特被罚下,自此与冠军无缘。 博尔特因为抢跑被罚下赛道   所以,除了日常的体能训练外, 注意力的训练对于运动员也极其重要 。他们需要适应在嘈杂环境下,尤其是大赛中高度紧张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准确判别开始信号。射击运动员则更需要在整个参赛过程中时刻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所以我们就会看到里约奥运会女子10米气手枪冠军张梦雪“冷漠”的表情了。 张梦雪的专注和“冷漠”   注意在大脑中是由三个网络构成的: 警觉网络、定向网络和执行网络 。有研究表明,注意力的定向网络由大脑内侧额顶叶的脑区负责。集中注意力时,额叶脑区先兴奋,之后顶叶的脑区也参与其中,导致了对视觉输入信号的加强。而运动员要想取得好成绩,其注意的神经网络就要锻炼的很发达。 集中注意时活动的脑区和随时间变化情况   注意力是如此重要,如果心不在焉,在考场和跑道上都会表现不佳。所以不要认为运动员们学习起来肯定不如你,虽然他们每天看似只是叱咤在运动场上,但是当他们坐下来时,专注力很可能非常高。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 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注意力决定我们对感觉输入的取舍,也决定了我们是否要采取行动,因此注意力往往决定了事情的成败。    比专注更牛的技能——预测   当然,要想达到更快的反应,运动大神们有更为绝密的技巧。喜欢看足球比赛的同学们也许会知道,这个技巧 就是预测 。   其实预测是大脑完成的一件非常复杂的任务。足球场上,守门员别看不能乱跑,可是起了关键的作用。尤其在点球大战时,守门员的表现,极大程度决定了整场比赛的输赢。而一个好的守门员,往往在射手开球之前,就已经预测出球要向那个方向踢。 守门员提前预测球踢出的方向   点球时,球距离球门的距离很短,而专业射手踢出的球速度又极快,已经大大超出人的反应速度。这时候,不仅需要守门员眼观六路,定神凝气,更重要的就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射手的动作进行预测。所以,有经验的守门员往往是通过对射手跑动时的动作提前判断球的走向,而没有经验或者判断失误的守门员,会向着球相反的方向扑过去,不是他们反应不及时,是他们大脑中预测出现了错误。 预测失误的守门员扑向球相反的方向   在动物界里, 预测对于一个物种的生存至关重要 。例如蜥蜴要提前知道飞行的虫子的轨迹,以便快速伸出舌头吃到好吃的。这就像奥运会上飞碟射击项目一样,运动员要朝着飞碟运动的前方射击才有可能击中。 蜥蜴通过预测虫子的飞行方向捕食 科学家们对大脑如何对运动物体进行预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贝叶斯理论就是一种基于前期经验的预测模型,其不仅充分利用先验信息,而且将预测模型与普通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最后做出更优的结论。例如,飞碟射击运动员会根据飞碟发出时的方向,预测之后的飞行轨迹。当射出的子弹没有打中飞碟时,他就会调整自己的预测期望,得到一个新的预测轨迹。这样,经过数百次甚至上千次的训练后,在他的大脑中就有一幅清晰的飞碟飞行的轨迹了。 托马斯-贝叶斯和他的概率模型公式   运动员赢得比赛,包括身体、大脑、精神、心理、外部环境影响等多种因素,但是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运动员拥有一颗强大的大脑并且持之以恒的锻炼才能指挥其身体获得比赛的更大胜算。 由此看来,运动员确实需要一颗强大的大脑才能指挥其身体赢得比赛。在躯体强大的同时,头脑的“丰盈”更显得重要。 (作者: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生 王飞)
个人分类: 科技|4562 次阅读|2 个评论
社会学家眼中的奥运(3):性格决定命运
flysky97 2016-8-21 16:41
社会学家眼中的奥运(3):性格决定命运 文/齐云龙 从傅园慧的笑到孙杨的哭,从林丹的霸气到李宗伟的忧郁,从十几年前的“铁榔头”到今天的“女排精神”,从张梦雪“那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到站在领奖台上的喜笑颜开…… 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素质对每一场重大的决战有多么重要?在今年的奥运场上,我们看得如此透彻和明了! 诚然,不同的比赛受心理的影响不尽相同。比如,跳高、乒乓球、羽毛球、射击等单打比赛相对更为依赖于心理状态。不同的职业,受性格、情商、心理素质的影响也各异…… 性格决定命运似乎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就如同“ 蝴蝶效应 ”所提及的,恰恰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影响了最后重大的结局! 如果,让上天再重新给我一次机会,那我一定要努力成就更完美的性格!——那样,一定会是另一种人生!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内曼说过一句话: 如果你能送给儿女一项能力,请认真考虑乐观主义! 以下是搜索并转载的四篇关于上述人物的性格和成败命运解读! 哪四种心理,有助于夺得奥运金牌? 导读:赢得奥运金牌是任何优秀运动员职业生涯的巅峰,然而在夺金路上,关键因素可能不是身体素质或技术水平。 越来越多的运动科学家相信, 坚毅与决心、韧性和渴望 , 这些才是决定输赢的品质。 求胜心,比肌肉力重要。 那么,这些神秘隐藏、却又至关重要的精神品质究竟包含了什么呢?到底是什么使夺金者在其他看来同样努力的选手中脱颖而出的呢?奥运冠军的心理策略,我们普通人也能效仿并且获益吗? 2012年,运动和效能心理学家大卫·弗莱彻(David Fletcher)和穆斯塔法·萨卡尔(Mustafa Sarkar)发表了一项空前深入的研究,探索了奥运金牌得主的内心世界。论文发表时,两人都在英国的拉夫堡大学工作——历史上,英国队夺金计划背后的大量研究都是在这里开展的。 研究中,12位奥运冠军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运用心智取胜的。分析结果刊登在《体育和运动心理学》(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杂志上。 金牌心理一:遭遇挫折时,尝试求胜新方法 砖墙在那里是有原因的。砖墙不是要挡住我们。砖墙是在给我们机会,展现我们的渴望有多深。砖墙是要阻挡那些不够渴望的人,那些其他人。(图片来源:quoteaddicts.com) 第一个惊人发现,是这些冠军在夺金之前的人生大部分时候并非一帆风顺。相反,她们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常常遭遇阻碍和挫折。但是凭着强韧的内心,她们闯过逆境,超越同行,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比如有一位冠军曾经在一项重大国际比赛前落选,但是他乐观不懈、积极应对,体现了奥运冠军的典型品质: 当时我们有四个人争取两个参赛名额,但教练告诉我不能首发。我当时很受打击,但竞技体育就是这么回事:如果不买奖券,就不会赢到奖品。买了奖券可能失败,但这就是人生的一部分,这时候你应该想:“我要做哪些改变,才能保证我能获胜呢?” 吊诡的是,那些金牌得主常回忆说,当年没有入选某项重大国际赛事,正是她们后来加倍努力的起点。在她们看来,在竞赛中失利正是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在将来提高水平。面对挫折,她们不是沮丧,而是决心加倍努力。 失败没有将她们击垮,而是塑造了她们。 金牌心理二:奋斗不是牺牲,是内心的自主选择 永远选择你真心想走的路,不管那条路有多难。(图片来源:reellifewisdom.com) 弗莱彻和萨卡尔的研究还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虽然记者在解释冠军的优异表现时总爱提“牺牲”二字,但那些金牌得主却并不认同这个说法。 这些世界一流选手认为刻苦训练完全是自己的意愿,她们为运动放弃了许多,但令人意外的是,她们并不抱怨。她们明白那些艰巨的任务是自己的主动选择,也因此在事业和生活之间做了迥异于常人的分配。她们中的一位对研究者说: 我们都很努力。为奥运备战很辛苦,但我们毫不犹豫……我们是自愿训练的。我不喜欢“牺牲”这个词……牺牲给我的感觉好像是走投无路、没有别的办法了……这根本是胡说八道。训练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很珍惜这个选择,我认为它鼓舞了我们,推动我们在球场上团结起来认真表现。 谈到在业余时间训练时,有一位金牌得主的回答很有代表性: 我记得一个教练问我圣诞节准备干什么,我回答说:“我会在圣诞日训练两次,我知道(对手某某)不会在那天训练两次,这样我就超过他了。”我这么做主要是取得心理上的优势,因为我知道自己做了他做不到的事。 这些求胜秘诀一般不会在运动员走下领奖台、记者将话筒递到面前的时候透露。她们愿意坦白这样隐秘的获胜经验,这正是拉夫堡大学这项研究的珍贵之处。 金牌心理三:做好充分准备,命运自会来临 运气很重要,但如果你没准备好,运气来时你怎么抓得住?(图片来源:activistpost.com) 从一位自行车冠军对研究者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顶尖高手时刻都在思考人生中的每一个细小方面: 一开始我对训练的态度是尽快打发。但渐渐地,我开始在训练的时候自问:“这一次练到最好了吗?进步够大吗?”如果在健身房里表现不佳,我就会想:“我本可以做到更好,我失掉了这个机会。下一次要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呢?”我很执著,喜欢把事情当场做对,而不是等到决赛的时候再祈祷。我会在决赛前把一切准备好,这样才能在场上全力发挥。 奥运冠军的内心还有一个从未披露的秘密:她们觉得夺冠仿佛命运。一位冠军是这样对弗莱彻和萨卡尔说的: 我不知道夺冠是不是需要时间和运气都恰到好处,我自己是很相信这一点的。我本来不在参赛名单里……周四晚上他们出发之前,教练给我打来电话,他说一名队员的妻子要生孩子了,还叫我“明天到机场集合,我们周六比赛。” 她们都相信自己的运气自己创造,只要坚持就终会走运。 金牌心理四:超越自我第一,获得金牌第二 比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比昨天的自己更高、更快、更强?(图片来源:straitstimes.com) 弗莱彻和萨卡尔的这篇论文题为《关于奥运冠军心理恢复力的一个成熟理论》(A grounded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Olympic champions),其中最令人吃惊的一点,也许是那些冠军并不像媒体和国家那样执着于金牌。 释放自己的运动潜能,这才是她们的主要动力,成为奥运冠军反倒是其次。参与研究的一些运动员透露,在她们自己看来,夺得金牌时的表现并不是她们运动生涯中的最佳。 有一位运动员这样评价了自己在2000年奥运会上的夺金表现: 这说起来或许有些惊人:我在悉尼比得其实不怎么好。算是正常发挥,但是不算出色…… 有人研究了最容易用兴奋剂或其他手段作弊的选手,结论是如果一个运动员的主要动力是站上领奖台、挥舞金牌并接受喝彩,那他就容易在诱惑之下抄近道。 这个时代的体育新闻里充斥着五花八门的作弊形式,对金牌的迷恋中暗藏危险,它会使我们忘却奥运的基本理念。 但有一些运动员不是这样。普通运动员祈祷自己夺金,而对顶尖运动员来说,金牌的意义却不在于此。金牌只是对优秀的认可,而对自我和运动的完全掌控才是她们一直以来的最大抱负。对她们来说,就算没有观众、媒体或奖牌,争夺第一仍然同样重要。 奖牌只是度量,不是目的。 研究发现,这类运动员作弊的可能要小得多,无论她们面前摆着怎样的诱惑。(编辑:游识猷) 参考资料: Fletcher, David, and Mustafa Sarkar. A grounded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Olympic champions.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13.5 (2012): 669-678. 来源:果壳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篇 李宗伟又输了,谌龙夺金,背后真相惊呆了所有人!   他,简直是千年老二的代名词! 也许,多年以后,很多父母会用他的例子来教育自己孩子:看,心态多重要,心态不好,关键时刻就要掉链子!       他,一次次被对手压制,征服。 10年光阴,36次交手,大赛中,基本没有赢过林丹,每次,都被林丹踹落冠军奖台,掩面而泣!      刚刚,林丹被他打败了,似乎,金牌已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可是,在夺金的关键时点,他又一次输了。      这是一场内参君看的最纠结的比赛。作为中国人,内参君希望谌龙赢;可是,李宗伟一直坚持了那么多年,输了,的确令人同情。   所以,当谌龙扔下拍子欢呼时,李宗伟那一脸的落寞,让内参君都为他感到难过! 二   既生瑜,何生亮!    李宗伟的人生,绕不过一个人:林丹。对 于林丹,李宗伟说了,自己是:又爱又恨!   从北京奥运到伦敦奥运,从汤姆斯杯到苏迪曼杯,从全英赛到世锦赛,李宗伟目送着林丹完成了大满贯。而李宗伟,则在领奖台上掩面而泣!      但是 让人感叹不已的是,在这期间,李宗伟的世界排名依然是第一位,他仍然是这个星球上羽毛球打得最 好的人之一。因为除了对阵林丹,除了金牌点逼近那一刻,李宗伟几乎能赢下任何一场比赛。      果然,即使决赛中林丹不再出现,但是,谌龙杀出来!   最终,李宗伟还是输了!    其实, 一直以来,李宗伟输,是输给自己,输给了自己小镇青年的那颗神经质的凤凰心!没有林丹,也会有张丹、方丹,因为,真正的敌人,其实是他自己的那颗心! 三   李宗伟这次,仍然败于自己的心态。归根结底,他是被自己打败的。    李宗伟性格,柔弱而执着,坚韧而敏感,自卑而要强,总处在一种不安、焦虑和情绪化的状态之中。 这是一种小镇青年、马来西亚式的凤凰男的特性,也是作为小国寡民一种近乎天生的集体无意识。    1982年,李宗伟出生在马来西亚槟城一个名叫大山脚的小地方。他家家境很一般, 他的父亲做过长途计程车司机、油漆工人和鱼货运输工,妈妈则是个家庭主妇。      李家兄妹四个,李宗伟排行最末,也最受疼爱。 少年时期,为了帮补家计,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相继放弃了升学。 李宗伟比他们更幸运的地方在于,他更早地展示了自己的天赋,得到了额外的机会。      这一名小镇少年一步步走出来,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他说:“ 对自己要求越来越高。你的鞭子一直在往自己身上抽,你每天都对自己说:你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你一定要坚持下去。”      而这一切努力,当然是赢的欲望。比起林丹的张扬,李宗伟的欲望要隐秘和深沉得多。它们尾随着他的出身,小心翼翼地隐藏在精瘦却强壮的身体里面,需要一定的场合和刺激才会露面。但,它们只是隐藏了,汹涌在他体内!    为了赢,每天,李宗伟像疯子一样训练。   每天凌晨5点半,李宗伟一个人轻手轻脚地起了床。洗漱之后,他穿好球鞋和运动服,随便吃了两块面包当早餐,然后就开着他的GTR出门了。   迎接他的将是 整整一个上午的有球训练,外加一个下午的力量训练。 如果不是参加比赛,李宗伟的生活,基本年年如此,日日如此。    李宗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还承担了一个民族赢的期待!   羽毛球是马来西亚人唯一擅长的运动,他则是唯一有希望登顶的羽毛球运动员。 所有马来西亚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 他被视为是马来西亚的象征、马拉西亚体育复兴的代表, 这些目光,就像一条条鞭子,抽打着他。   所以,当李宗伟在金牌在望之时,总是棋差一招、失之交臂,就可以理解了。他太想赢了,以至于一直赢不了!    球场上的顶级高手,最终打的,是心态和修为。要不,你得有郭靖源源不断的内力和激情,要不,你就得有扫地僧一样的平和从容,大彻大悟。 四   往事不用再提,人生已多风雨! 似乎只是转眼之间,林丹和李宗伟的时代,过去了!   渐渐地,林丹老了,李宗伟老了,我们这代看着超级丹和李宗伟PK的人们,也老了。   其实,人生本来就是一段经历,胜负只是分数,而最终将随风而逝。只有过程中每一段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看得 开,拿得 起,放得下,这样,关键时刻才能稳得住自我!   无论是羽毛球赛场,还是人生的马拉松长跑,都是如此。   内参君希望, 经过连番的挫 败,李宗伟能够最终大彻大悟,修行出一颗如如不动、淡定从容的心!    因为,赢了对手,还会有别的对手出现;只有赢了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 第二篇 傅园慧的表情包、孙杨的眼泪:不同的父母塑造不同的孩子! 育儿亲子百科mp 2016-08-20 15:02:29 阅读( 1 ) 评论( 0 )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举报    教育方式塑造孩子性格 表情包 眼泪 乐观向上 共计 2853 个字 建议阅读时间 7分钟   想必这几天大家都被中国游泳队的一股“泥石流”刷屏了吧,不是因为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金牌,也不是因为做出了什么石破天惊的举动,不过就是在接受采访时,有着和其他选手完全不同的高能脑回路,造就了满屏的耿直魔性画风,让人一整天都忍不住哈哈哈哈哈哈……   她就是中国泳坛新晋表情包+段子手 傅园慧 ,人称傅爷小公举!   1   在8月8日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中,傅园慧使出了“洪荒之力”,游出了58秒95,以第三名的身份晋级决赛。当记者采访她时,她的表情是这样的:            简直就是一枚行走的表情包啊!   然后和记者的对话是这样的:   傅园慧   我游这么快?我很满意!   这个状态有所保留吗?   记者   傅园慧   没有保留!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   对明天的决赛充满希望?   记者   傅园慧   没有!我已经很满意了!   优妈真的很久没见过这么耿直的姑娘啦!感觉记者已经没有办法按照套路来提问了。   然后在第二天的决赛上,傅园慧以58秒76的成绩获得并列季军。镜头面前的她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真性情啊!果然爱笑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太差~   在这个闷热的夏天里,傅园慧就像是一阵凉爽的清风,简直赶得上给了优妈第二次生命的空调了。优妈实在是好奇傅园慧究竟是怎样一个“骨骼清奇”的奇女子,便去她的微博逛了逛。   果然,她没让优妈失望。搞笑段子和霸气风格挤满了微博,优妈一连刷了好几页笑得是前仰后合,感觉就像在看一个喜剧演员的日常。   其实,仔细想想,哪有什么天生的段子手。镜头前的傅园慧,听说自己破了纪录会笑得露出大牙,腿抽筋了毫不掩饰地嗷嗷叫,但是在背后,“鬼知道她经历了什么”。   2015年,在取得喀山世界游泳锦标赛的冠军后,傅园慧腰部受伤,只能一边恢复身体,一边兼顾训练。后来又经历了几次生病,淋巴经常发炎,肩膀也不好,每天靠针灸才能稍微恢复,身体格外虚弱。   正如傅园慧所说:“我真的有时候感觉自己要死了,当时的训练真的是生不如死。”   但是,傅园慧选择了用乐观来面对遭遇的挫折,学会用段子来面对生活的苦难:“没啥过不去,一切天注定。竭尽全力地活着吧,皮卡丘!”   2   优妈一直在想,能培养出傅园慧这样欢乐可爱的女孩,她的父母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傅园慧的家庭十分普通,父亲是运输公司的员工,母亲是酒店员工。5岁时傅园慧被爸爸送进杭州著名的陈经纶体校练习游泳。   主要是因为当时她有轻度的支气管哮喘症,父母希望她通过练习游泳增强体质,既减少她哮喘病复发的次数,又能学到一门特长。   可能也就是因为这样阴差阳错地走上游泳运动员的道路,所以对比赛,她看重的更多的是自己的成绩,而不是名次。   优妈翻看了傅爸傅妈的微博,几乎全是为女儿加油打气的内容。   当她拿到世锦赛50米仰泳银牌时,傅爸爸说:“我们很为女儿骄傲,决赛拿不拿奖牌无所谓,我们不和她说目标,重要的是享受比赛过程,开心就好。但有一条原则,必须对得起自己,至少在10年后回忆这段历程,要不留遗憾。”   奥运会赛前,他一直陪女儿聊天到凌晨三点,他让女儿拍下里约热内卢的景色传给他看。但二人心照不宣,谁也不提第二天的比赛。   傅爸曾在微博上转发过一篇文章《为什么美国孩子那么自信》,第一条是“父母无条件的爱使孩子自信”。他写道:有道理,幸亏我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傅妈妈的微博名字是“傅爷的哆啦a梦”,迷妹+铁粉属性暴露无遗。而且傅妈妈本身也是一个欢脱的人啊,文能调侃孙杨↓↓↓      武能做表情包↓↓↓      现在看来,傅园慧的那份面对荣誉不浮躁、面对挫折不沮丧的踏实从容,找到了根源所在。    作为父母,也许像傅园慧爸妈那样教会孩子乐观向上,给孩子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才能让孩子活得更自在,活得更洒脱,内心更强大。   3   优妈想到了另一位游泳健将——孙杨。这几日炒得比较热的除了孙杨取得了男子200米自由泳的金牌外,便是他与400米自由泳金牌失之交臂后抱住一位女记者痛哭的场景。   当时看到孙杨痛哭的图片时,全国人民一片鼓励之声:“孙杨,不哭!你已经很棒了!”优妈和大家的心声一样,也发文为孙杨送上理解、支持和鼓励。而孙杨擦干眼泪,在短时间内调整心态,最终不负众望,王者归来,誉满天下。    但是,孙杨似乎很爱哭。从十几岁的青涩时期到现在的中国游泳偶像,每次大赛,孙杨几乎是“逢金必哭”,而且经常嚎啕大哭,哽咽不止。因此,“爱哭”也成为了孙杨身上的一个标签。   在2015年的喀山世锦赛,孙杨曾4次落泪。而从2008年全国游泳冠军赛算起,孙杨在赛场里已经哭了14回了。   或许对孙杨来说,哭只是一种宣泄的方式,毕竟这个25岁的大男孩承载了太多的期待、压力和误解。   然而,孙杨哭得实在有点儿多了,多到让优妈感觉不像一个成年男人的性格。   出于好奇,优妈查了一下孙杨的家庭资料,或许,从这里能窥见孙杨爱哭性格由来的一点端倪。   4   孙杨的名字,来自父母名字的结合。他的父母都是排球运动员,但都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便致力于培养孙杨。因此,孙杨从小身上就寄托着父母沉甸甸的希望。   从孙杨正式练习游泳开始,母亲杨明就在这一路上扮演着贴身保姆的角色。   孙杨妈妈365天为儿子煲汤的事情早就被外界熟知。不管天寒地冻,烈日酷暑,杨明每一天都骑着自行车从住家到游泳队基地,这碗汤从没有没有间断。   而且,杨明每天给孙杨煲的汤都会针对孩子最近的身体状况和天气情况而有所不同,煲汤的原材料搭配也是她自己翻阅了大量的书籍,或是向运动医学的同事朋友了解到的。   2005年,浙江游泳队的基地变动,夫妻俩在刚买完房的压力下,毅然选择了再买辆车,为的就是给孩子的营养补充不能间断。   为了让孙杨抓紧时间训练,杨明从来不让他把时间浪费在生活中的小事上。孙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杨明还帮他系过鞋带。此外,孙杨从不背书包,一般都是杨明给他整理好了,目的就是让他全身心投入训练。   她对孙杨的爱护与管控,在中国体坛实属罕见。孙杨成名之后,每逢国内比赛,必会看到其母的身影。    杨明似乎总是把孙杨看成一个长不大的孩子,系鞋带装书包穿衣服等事无巨细样样插手。一路紧跟步伐,做他的保姆、厨师、教练、经纪人,一切以服侍好孩子拿金牌为目标。      所以,对父母的培养和付出,孙杨满心想的也是用金牌来回报。在之前比赛失利后,他哭着表示对不起父母,赛前还曾表示就是死在游泳池也要拿金牌。说实话这种心理状态真的挺让人担心的。   好在,前两天孙杨比赛失利时,杨明在朋友圈表达的是对孩子的理解和支持。母爱的力量,终究还是克服了一些偏颇的做法,所以感动了无数网友。   5   傅园慧和孙杨,一个爱笑,一个爱哭,父母的教育和陪伴方式起了决定性作用。   傅园慧一家的画风基本上都是嘻嘻哈哈的。傅爸爸一直告诉女儿,训练已经那么辛苦了,自己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不要背上太多压力。   而杨明过度的溺爱,过度的约束,过度的目标主义,让孙杨一直活在压力之下,成为了一个习惯用眼泪表达情感、不成熟的大男孩。    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仅是伟大的付出,也是勇敢的放手;不仅仅是深情的陪伴,也是目送的祝福。    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并不是时时刻刻的陪伴和生活上事无巨细的照顾,而是多多关注孩子的精神层面,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让他们无论失意还是得意,都活得快乐,活得自在。 第二篇 傅园慧自带表情的乐观性格,来源于父母给予她这些 60分妈妈月华 2016-08-09 21:17:02 心理行为 性格培养 儿童教育 阅读( 1392 ) 评论( 1 ) .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举报       今天上午,月华特意等候在电视机前,等着看奥运会的游泳比赛,最终孙杨、傅园慧和徐嘉余 分别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女子100米仰泳与男子100米仰泳的取得了一金、一铜、一银的好成绩。    比赛的过程固然惊心动魄,看到中国选手拼尽全力取得成绩时,也确实让人感到激动和欣慰,但是更多人等候在电视机前的目的应该跟我一样: 欣赏傅园慧这枚行走的表情包。       昨天小姑娘拼进决赛后,就在朋友圈刷屏了。当时预赛结束,她知道自己的成绩是58秒95时,她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不确定的再问了一句: 我有这么快?!       接着表示: 我很满意!       记者问她“今天的状态有没有保留”,她说: “没有保留,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       记者问她自去年以来,状态一直不太好,现在有没有恢复到以前最好时候的状态。她说: “已经是历史最好成绩了,用三个月时间去恢复,鬼知道经历了什么,我感觉我快死了!训练让人生不如死,今天的成绩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记者赶紧接话问: “是不是对明天的比赛充满期望?”    她说: “没有,我已经很满意了!”       其实,以我新闻专业以及多年对传媒的了解,央视记者采访的问题应该是期待有标准答案的,比如问她状态有没有保留,她应该回答“有所保留,后面的决赛争取有更好的发挥。”问她“是不是对明天的决赛充满希望?”标志答案应该是坚决地回答“是”来表达自己对金牌的渴望。    傅园慧的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样的耿直、率直与乐观得到了大多数朋友的欣赏,大家纷纷对她由路转粉。截止今天上午十点,她的微博粉丝从10几万猛增至200多万。    而今天上午决赛结束后,记者采访时傅园慧说的话也是金句频出。当她知道自己的成绩是58.76的时候,她马上说:“哇,我打破了亚洲记录!”    记者说:你昨天用的是洪荒之力,今天用的什么力?她说:昨天把洪荒之力用完了,今天没力气了。       当她听说自己比亚军慢0.01秒时,她说可能是自己手太短。       最好笑的是,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她都不知道自己获得了第三名,所以她说:“这么多年经历很多 种伤病,虽然没有拿到奖牌……”       当记者告诉她并列铜牌时,她有点感叹地说:“第三啊,我不知道啊!那还是不错的,这样的话我要对曾经在绝望边缘挣扎的自己说,努力没有白费,超越了一次又一次,腿都快抽筋了,还是挺好的。    比赛结束,当她知道自己没有打破亚洲纪录后,她马上在微博上进行了澄清,打脸啪啪啪!       大家喜欢傅园慧的原因,是她真正代表了奥运精神:金牌固然可喜,但是通过努力,享受比赛,做最好的自己,才活的精彩!    如果换了8年前或者12年前,她拿个第三名还敢这么说一定会被口水淹死,大家不会觉得拿到第三名有多不容易,反而会挑刺:“你怎么不再努力一点呢?”“拿个第三名就觉得自己牛逼哄哄的,第三名而已,有什么好骄傲的?”    从大家对今年奥运奖牌的态度,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我们的社会变得宽容了,虽然我们也会被金牌吸引,但是也会更多的看到选手们的辛苦与努力。    所以孙杨在400米自由泳比赛没拿到金牌时,大家纷纷鼓励他:       射击比赛中,易思玲拿到第三名,有媒体报道时用了一句“易思玲仅摘得铜牌”而遭到网友的讨伐:       观众越来越理智,能够欣赏比赛的过程,把拼搏精神放在比夺金牌更重要的位置。    其实对金牌的变化也是我们整体社会观念的变化。我们对运动员变得宽容,同样,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是持有这样的态度,不断鼓励孩子,拼搏、享受成长本身比获得什么成绩更重要。    有媒体采访 傅园慧的父母,平时会怎么教育 傅园慧。爸爸说, 当傅园慧状态低迷,心理负担大的时候,他会对她说“训练已经这么辛苦,不要背负太多压力,怎么开心怎么来。”而这帮助女儿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癫狂时减压方式,让女儿的情绪得以释放。    当傅园慧在微博上火了的时候,爸爸却又告诉她“不要太关注网上、微博上的事,网红什么的都是虚的,还是要把后面的比赛比好。”    这不正是我们现在很多家长对待孩子的方法吗?当孩子情绪低迷的时候,家长会积极寻求办法帮他解压,当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我们也会鼓励他坚持到底勇往直前。    现在社会环境使得孩子压力大,一进学校后免不了要遭受应试教育的压力,很多时候孩子会因为自己不是尖子生会感到自卑。    家长虽然也免不了会焦虑,但依然越来越多的接受孩子的个性,不执着于100分,不要求孩子一定要考第一。而是 教育孩子享受学习的过程,接纳孩子本身,让他们知道不管自己是健康还是病弱,聪明或是愚笨,听话或是捣蛋都没关系,相信他会有自己的一片空间。    当然,我们整体的大环境还是会追求分数,以成绩来衡量孩子,但是 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家长们正努力改变着家庭的小环境,自己去承担一部分成长的责任,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给孩子一个最好的成长环境。    现在的孩子虽然压力大,但他们也拥有着最佳的成长环境,是伴随着中国经济腾飞和互联网兴起而成长起来的,父母在孩子出生时往往就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孩子不用为吃穿用度发愁。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空间,父母努力学习,努力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和关注,接纳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发言权,孩子可以自由随性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所以单纯、善良,没有心机的孩子越来越多。同时,他们内在更自信,更相信自己,他们也更多的享受成长本身,享受一次又一次战胜自己的快乐。    所以,我们身边类似傅园慧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样的个性也越来越多的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因为家长看见傅园慧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    成长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不管奥运也好,学习也好,成绩都将成为过去,最终能留下的是曾经努力拼搏过的自己!    如果你也希望自己孩子像傅园慧那样,享受过程,率真乐观,那么就给孩子更多无条件的爱吧!不管孩子在外面遭受什么,都有一个温馨的家为他遮风避雨,这样的爱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一往无前,最终成为他自己。 第四篇“那一脸不高兴的样子看着就让人放心” 中国之声 2016-08-08 00:02 中国队首金终于来啦! 在里约奥运会的第二个比赛日,在经历种种期待、鼓励、一波三折之后,这一时刻终于在北京时间今天晚上22点23分来啦! 终射落,中国首金 在刚结束的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中国选手张梦雪夺冠! 里约奥运首日夺金一波三折,四个夺金点却无金牌入账,转眼就到了里约奥运会的第二个比赛日。 在女子10米气手枪项目中,两届奥运会冠军郭文珺与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张梦雪并肩出战,夺取首金的重任落在了这两人身上。当大家把更多的希望放在老将郭文珺身上时,她却在资格赛中惨遭淘汰,张梦雪排名第7晋级决赛,并且最终凭借稳定的发挥帮助中国队夺得首金。 至关重要的一枪 和对手拉开差距 锁定胜局的最后一枪,张梦雪面无表情的松了口气 两侧的对手纷纷握手恭喜 张梦雪成为奥运冠军 教练观众为她欢呼 张梦雪展开笑颜 张梦雪在比赛中十分淡定,以至于网友评价说,“那种一脸不高兴的样子看着就让人放心”。 直到比赛结束,将金牌收入囊中,张梦雪才喜笑颜开。 万众瞩目的首金,直到今晚,终于出现。张梦雪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一脸不高兴的样子”也许正因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这一幕与2000年悉尼奥运会何其相似!那一年,同样是首日没有夺得金牌,同样是直到第二比赛日,同样是由首次参加奥运会的选手为中国军团射下当届赛事的首枚金牌。 金牌,总是奥运期间绕不开的话题,而首金更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起,此后每届奥运会的首金都是在射击项目中产生。 中国射击队曾在1984年、2004年、2012年三届奥运会上射落“首金”,实现“开门红”。但也有憾失首金的时刻,有人戏称这是“闭门羹”。 许多人似乎都有奥运首金情结,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忽略运动员们在比赛背后付出的努力与汗水。“开门红”可喜可贺,“闭门羹”也需要掌声鼓励。 “开门红”,可喜可贺 1984年7月29日,洛杉矶奥运会开赛的头一天,许海峰以566环的好成绩,获得男子自选手枪60发慢射冠军,“射落”了那一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同时也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2007年许海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了当年在领奖台上的感受↓ “你看那整个电视上报道,我整个领奖台上好像面无表情,实际上在领奖台的那个瞬间,也想了很多,第一个就是想到国家的培养,因为射击它是个贵族项目,如果要是像西方,拿自己钱去训练,我肯定出不来,第二个,作为一个运动员来说,因为我是时间很短,所以在整个训练的回忆上比较少,但是我也想,至少说在我获得冠军的背后,有许许多多的人的帮助。” 时隔20年之后,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再次获得奥运会首金。22岁的杜丽杀出重围,在女子10米气步枪项目中斩获该届奥运会首金。 自此,中国成为自1984年奥运会起的历届奥运会中,唯一一个两次获得奥运首金的国家。 赛后,杜丽接受采访时表示,比赛时自己一点都不紧张,感觉特别好,站在靶位上就觉得今天自己是最棒的,非常自信,感觉自己能发挥正常水平。夺冠后现场观众和记者让自己向他们挥手,感觉很自豪,很幸福。平时自己很少笑,这回真是冲着观众发自内心的笑,心里特别甜。 发自内心的笑,真的很甜!图自 重庆商报 2012年伦敦奥运会,同样是女子10米气步枪,易思玲上演神奇大逆转最终夺冠,再一次为中国队“射落”奥运会首金。 赛后,易思玲直言,非常紧张,但一直都在很理性的控制。“因为这场比赛十分被大家关注,所以自己压力大一些。当我打完之后拿了冠军,哭了,因为我很激动。那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因为一直以来的压力终于释放了。” 易思玲的压力与大家对“开门红”的期待密不可分。奥运会首金似乎成为一块极具特殊意义的奖牌,国人都期盼自家运动员能拿到手。但是,对承担争夺奥运首金任务的运动员们来说,真是压力山大! “闭门羹”,也需要掌声鼓励 说到因为压力山大,而憾失首金的运动员,不能不说杜丽。 2004年她创造了20年来的“开门红”,却在08年,在自家门口办的奥运会上,没能卫冕,痛失奥运首金,没能逃脱东道主无缘首金的“魔咒”。 在北京奥运会的射击馆内,杜丽泪流满面。↓ 图自 大连日报 后来,杜丽是这样形容奥运首金之下的压力,“奥运首金的帽子真是太大了,戴着直晃悠。” 竞技场上,胜败实乃常事。因压力而与首金擦肩而过的,不是只有杜丽一个人。 与本届奥运会惊人相似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同样是女子气步枪赛场,曾经两平世界纪录、两次打出400环满环的小将赵颖慧,被认为是该枚金牌的最大热门。 但是国人的殷切希望此时就是重压,最终,赵颖慧发挥失常,未能进入决赛。 这一届奥运会首日中国队也无金牌入账。直到第二比赛日,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女子气手枪选手陶璐娜一鸣惊人,为中国军团射下当届赛事的首枚金牌。 1988年汉城奥运会,首金也同样是在女子10米气步枪中产生。预赛排名第一的中国选手张秋萍最终无缘奖牌,来自前苏联的希洛娃夺得汉城奥运会首枚金牌。 为了能走上奥运赛场,运动员们已经付出了常人想象不到的努力。但是竞技体育,尤其是射击项目,总是充满变数的。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步枪三姿决赛,前九枪领先对手3环之多的马修▪埃蒙斯最后一枪鬼使神差地把子弹打到了别人的靶子上,把近在咫尺的金牌拱手让给了中国老将贾占波。 同样的情况在北京奥运会上再次上演。男子50米步枪3x40决赛中,埃蒙斯在倒数第二轮领先将近4环,金牌几乎唾手可得的情况下,最后一轮仅打出了4.4环,最终仅获第四。 04年杜丽斩获首金回眸一笑,08年她就因痛失首金而泪洒赛场,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人难受的同时也引人深思。 里约奥运会首日没有夺金是小有遗憾,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国人在四失夺金点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理性看待比赛结果,给失利的运动员送上掌声,不失为一种大进步。 奥运比赛开始了,理性看待每一场比赛结果,得金牌了咱们鼓掌祝贺,没得着咱们也要掌声鼓励。也让世界瞧瞧中国成为体育强国的气度。
个人分类: 人文|2218 次阅读|1 个评论
商人眼中的奥运(1):商机无限
flysky97 2016-8-12 12:41
商人眼中的奥运(1):商机无限 文/齐云龙 奥运赛场上,大家看得见的通常是健儿们的比拼,其实,这背后还有大国科技的比拼,资本大颚们广告投入的比拼……奥运会,在有商业头脑的人眼中,真可谓商机无限! 流行,为大众所认知,就意味着商机: 今天,一个透着远古气息的词语被大众所认知:洪荒之力 在里 约 奥运女子 100 米仰泳半决 赛 中, 中国 选 手 傅园慧游出 58 秒95的好成 绩 ,以第三名的身份晋 级 决 赛 ! 当记者问她:“你今天有所保留吗?” 她竟然回答:“没有,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 自然真实的情感流露 保定音乐人庆雨正式将“洪荒之力”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成商标,涉及功能饮料、食品、体育用品、影视音乐作品等三大类商品或服务。花费4000多元。 如今,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解释“洪荒之力”的: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fpKWgBepv07HV2G0fN86SZRk7podcZiUjbsLZmruHLmY8M4YMVzlH51GfNVdkV45YTV50s2LdK-wpyNfrX81LY-4s7RA3S4LUL4qh-hkSSlO-K3Gd-Z6vWBfDQHcEmWL 洪荒之力 古人云: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传说天地初开之时,曾经有过一次大洪水,几乎毁灭了整个世界。因此,洪荒之力指的是如天地初开之时这种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 2016年8月8日,里约奥运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中国选手 傅园慧 接受采访时说:“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快速走红 网络 。甚至红到了英国 。“控制不了体内的洪荒之力”也成为网友调侃的常用语。 小说《花千骨》中洪荒之力即妖神之力,花千骨集齐十方神器将洪荒之力放出,妖神将自己力量灌输在花千骨体内。白子画虽然封印花千骨体内的洪荒之力。可因为东方彧卿和杀阡陌的死,还有轻水的背叛,最重要的糖宝的死,让花千骨万念俱灰,释放洪荒之力,成为了妖神。 转:注册“洪荒之力”商标 仅是一种商业行为 2016年08月12日 06:31:12 来源: 湖南日报 王传涛 中国游泳女选手傅园慧接受采访时的一套“表情包”,让“洪荒之力”迅速爆红网络。几天后,保定音乐人庆雨正式将“洪荒之力”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成商标,涉及食品、体育用品、影视音乐作品等三大类商品或服务。 这些天,围绕着“洪荒之力”一词,无数人可谓使出了洪荒之力进行娱乐,玩得不亦乐乎。而有经济头脑的人,总会于不经意间找到商机。比如,保定这位音乐人看到了将“洪荒之力”注册成商标之后的升值潜力,先人一步抢注成商标。 对于这种做法,网上有观点认为该音乐人做得非常不厚道。一是前方奥运健儿用“洪荒之力”拼搏奋战,后方有人却在坐享奥运健儿创造的网红词;二是这样的做法有投机之嫌。 对此,笔者认为,只要注册“洪荒之力”是在《商标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的范畴之内,依据法不禁止即可为的原则,该音乐人的行为便无可厚非。况且,即便商标注册成功,未见得就肯定会赚得盆满钵满。作为奥运会期间爆红的流行语,奥运之后还会不会长时间流行,要打一个问号。 不可否认,注册商标然后再出让商标,有的可以实现较好的回报。当红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就已经因为违规使用别人已经注册过的商标而被迫更名。在此之前,一些著名的品牌如联想、同仁堂等也曾遭遇过这样的尴尬,以至于引发出“职业商标抢注者”的存在。但是,随着相关部门不断抬高商标注册的门槛,这一职业也慢慢消失了。这说明,如果把商标抢注当成吃饭的本钱,很可能会饿死人的。 因此,抢注“洪荒之力”只是一件正常的商业行为,没有必要给它戴上道德的枷锁,也不能因为感觉别人有大赚一把的可能就谴责别人。或盈或亏,关键看眼光。
个人分类: 科技|1483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