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校园观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校园观察】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wangxiaog04 2015-10-10 10:33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自动化工程学院 王雪峰 ( http://www.uestc.edu.cn/?ch/12)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仅是我们共有的“中国梦”,也是我们代代相传的“成电梦”。 “落后就要挨打”在科学技术上体现得尤为真切。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企盼,到“科学技术是第一产力”的论断,无不体现了几代中国人对“科技强国”的追寻与探索。 新中国成立之后,科学技术摆在了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科技创新担负起支撑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 科技发展水平凸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据报道,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对GDP的贡献率高达70%以上,美国和德国甚至高达80%。 在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48%提高到了53%,农业科技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成电自其诞生之初,就承载了国家、民族的“科技强国”的梦想。三校合并,成电始出,它承载着总理的嘱托,体现着国家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战略决策和前瞻性部署。 半个世纪以来,成电人敢于担当,怀揣着“技术强国”的坚定信念和角色自觉,为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乃至电子信息产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被称为“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 半个世纪以来,成电人以育人为本,践行着“人才强国”的奋斗目标,教书育人、桃李芬芳,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建设者。 如今,成电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继续实施“三大战略”……不仅时时刻刻践行着“中国梦”,也通过人才培养,把“中国梦”根植于每一个成电学子心中。 对老一辈成电人来说,他们的未来不是梦,他们的“中国梦”已经实现。他们已经见证了祖国在半个世纪中的繁荣与发展,并作为祖国建设的直接参与者,直接参与了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正所谓“丰收果里, 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奉献”。他们的奠基,让我们敬仰、让我们铭记。 对新一代成电人来说,我们的未来也不是梦,我们的“中国梦”必定实现。我们见证了蛟龙入海、天宫对接,见证了航母试水、北斗升天,我们见证了中国步入世界技术大国并进而羽化为技术强国的光辉时刻,见证了我们的前辈们杰出的创造。同时,我们在科研第一线潜心研究、硕果累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不断创造、不断突破。 接过强国富民的火炬,传承科技强国的衣钵,播撒“知识就是力量”的自信,站在老一辈成电人的肩膀上,新一代成电人必将更有信心去奋斗、更有实力去创造、更有热情去奉献。 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继续实施“人才强校、学科拓展和国际化”三大战略,建设特色性、研究型、开放式的高水平大学……成电已经为千万学子营造了成长成功的良好平台,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如何实现“中国梦”、“成电梦”的问题。 那么,作为学生,我们以什么方式、什么行动实现“中国梦”、“成电梦”?这就是我们自己的“成才梦”。 从一个“少不更事”的中学生步入成电校园,到成为一个满怀信心、跃跃欲试的“成电人”走向社会,我们在成电精神的陶冶下逐步成长成熟,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成电文化,我们的大脑里充盈着成电智慧,我们的身体里集聚着成电人建设社会的实干能力! 梦的实现,并不是“做梦”做出来的,而是“实干”干出来的。我们的梦想可以从老一辈成电人的梦想当中延伸出来,但我们的梦想的实现,并不会在老一辈的基业中自然而然地瓜熟蒂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一股东风,就是我们自身的不懈努力! 成电是个大舞台,它为我们准备了最好的音效、最炫的灯光,但舞台上的青年人能否跳出动人的舞蹈,还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和创新。因此,我们既要继承老一辈成电人积累的学术成果,消化吸收、推陈出新;还要继承并发扬他们心怀天下、敢于担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扩展眼界、提高境界;并发扬他们奋发努力、刻苦实干的求实、求是的精神,脚踏实地、不懈奋斗。
29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园观察】学生要“动手” 校企要“牵手”
wangxiaog04 2015-10-10 10:30
学生要“动手” 校企要“牵手”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薛子威 ( http://www.new1.uestc.edu.cn/?n=UestcNews.Front.Document.ArticlePageId=51003) 近日,信软学院在沙河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举办“实习生招聘会”,可谓是开先河之举,在我校探索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道路上具有标志性意义。 之所以如此说,并不是因为它在形式上将“实习”与“招聘”结合了起来,把“就业招聘”变成了“实习招聘”,而是因为它在实质上积极主动地迈出了人才培养对接企业需求的又一大步。 为什么重提学校与企业对接的必要性?这是因为,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据报道,我国软件产业总体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2012年软件产业稳中趋升,首次迈上2万亿元台阶,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5万亿元,同比增长28.5%;2013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产业加速虽然放缓,但增速仍超20%。 按理说,产业规模的增长意味着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剧增。但总量的平衡并不能掩盖结构的矛盾,“就业难”的惊呼之声此起彼伏。 实际上,在人才与岗位的“匹配”过程中,还存在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是否与产业的需求一致?”回顾过去十几年的教育与就业的矛盾,其本质就在于“市场需要的是包子,学校送出的却是蛋糕”。 解决这一困境的办法,就是把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这也正是高校人才培养不约而同地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并与企业对接的原因所在。 与市场“对接”,除了把企业“请进来”,也可以把学生“送出去”,让学生在企业中切身感受到企业的文化、市场的规则和产业的脉动,让学生在参与企业项目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不仅是企业建设人力资源队伍的需要,也是学生把握企业和市场需求、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内在要求。 在更宏观的层面上,作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题中之义,就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信软学院贯彻落实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学生有一年时间在企业学习”的精神,不仅将企业“引进来”联合举办虚拟“企业班”,也牵线搭桥促进学生“走出去”,开展为期一年的“大实习”,正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 当然,促进学生“实习”、对接企业“需求”,并不是要为企业培养普通的“技工”,因为我们并不是“技校”。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其能力不能仅限于“编程”层次,而是要秉承“大气大为”的精神,既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又磨练对市场和消费需求的敏锐洞察力,更加重视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更加重视国际化视野的扩大和境界的提高,在未来的行业或产业发展中能够独当一面、中流砥柱。 而要超越普通“技工”成为产业界的引领者,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能忽视课堂学习或理论学习。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和前提,“实习”只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无异于只练“剑法”而不练“内功”的“大侠”,看起来“花拳绣腿”耍得热闹,其实中气不足、不堪一击,到了关键时刻没有后劲,总是掉链子。 课堂学习与企业实习是互补互促的关系。对于即将走进企业大门的学子而言,既要充分认识实习的重要性,珍惜实习的机会,又要避免实习的盲目性。过早地将精力投入实习却忽视在校的基础课程学习,往往会导致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后劲不足,是一种拔苗助长、欲速不达的行为。 因此,同学们要把握规律、注重次序,分清楚轻重缓急,首先要学好基础知识,其次要根据自己的学科需要,选择是否去实习、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习,并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实习工作,避免浅尝辄止、走马观花地穷应付,杜绝自欺欺人地蒙混过关。
2194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园观察】要羽化成蝶 须拥抱市场
wangxiaog04 2015-10-10 10:28
要羽化成蝶 须拥抱市场 电子科大 学生记者团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杨炜坤 创业是大学生的梦想,也是学校的期望,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共识”。在这个以创新为引领和以创业为风尚的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俱佳的良好环境。 近年来,无论是政府、学校还是社会,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大力支持,从政策扶持、人才培养、创业指导到资金支持,无不体现出整个社会对创新创业的重视和对大学生群体的期望。 一般而言,创业的外部条件包括政策、资金、技术等基本要素。对于“白手起家”的大学生创业者而言,社会的扶持呵护无异于雪中送炭,可以帮助大学生顺利渡过初创期的各种艰辛。但是,创业的“果实”最终要成为一个在市场体系中经受考验的“企业”,就不可能“一辈子”躺在政府的扶持、补贴或学校的支持、援助里“过日子”。 这就要求创新创业者从一开始就磨练自己把握市场、适应市场并从市场中获取能量维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方米科技”、“卓拙科技”、“壹比特科技”、“加减法科技”、“千景云图科技”等成电学子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他们之所以成功,除了得益于学校的大力支持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敏感而准确地抓住了巨大的潜在市场,顺利完成“羽化成蝶”的发展过程。 从市场调查、市场推广和拓展以及在产品改进过程中对用户需求的尊重和体现,都是学生创业团队凭借自身的“经济头脑”出色地完成的。 这就告诉我们,“技术男神”拥抱市场不仅是可能的,甚至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他们一旦把握了市场的脉搏,摸透了市场的规律,就能够在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撑下,迅速取得突破和成功。 从我们身边的“方米”、“卓拙”,到虽在校园之外但让我们耳熟能详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新浪、小米、创客、大众点评等新兴公司或新兴服务,都昭示着在互联网时代拥抱市场后的创业空间和成功机遇。 这些与传统产业迥然不同的“新秀”,并不需要多么高的技术门槛和多么复杂的制作工艺,也不需要多么丰厚的人力资源和巨额的固定资产投入,关键就在于对市场需求的判断和把握。近日出现的“微信快递”案例,仅仅是将传统的“快递”与“微信”平台相结合,就催生了更有竞争力、更受顾客欢迎的快递模式。也就是说,“技术”并非是成功创业的“唯一”要素,如果赢得市场,那么市场的馈赠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技术的“不足”或将技术“点石成金”。 反之,如果无法赢得市场、开拓通向消费者的渠道,而是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维,或者单纯的服务外包者的自我角色期待,那么,这个企业就很难做大做强。这一点,不管我们是否承认,都是理工科学校的创新创业者最容易陷入的思维误区。 虽然改革开放已有几十年,但许多大学生面对市场时依然感到陌生,甚至不知所措。无论是在“教”还是“学”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都注重“苹果”的制作技术,而没有注意到“苹果”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努力追求的“用户体验”;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期望大多是“CTO”,而没想过自己也有巨大的潜力成为企业的“CEO”。有的人甚至在市场面前保持“清高”的姿态,殊不知这正是自身的不足所在。 从这个意义上说,成电学子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凭借厚实的技术基础,自觉、主动地捕捉市场、拥抱市场,这是让人感到十分欣喜的预兆。 尤其是,创新创业团队内部成员不仅在提升个人素质时注重对经济管理知识的学习,更是在团队的组织架构中设置了专门的市场营销部门,这对团队和公司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拥抱市场是一门大学问。我们相信,有了这些先行者的经验,后来者必将付出更大的努力,在拥抱市场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快速,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技术和智慧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服务于受众,造福于社会 。
2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园观察】牛人频造访 成电“新常态”
wangxiaog04 2015-10-10 10:07
牛人频造访 成电“新常态”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王宏伟 ( http://epaper.uestc.edu.cn/index/index_ctrl/goPage/6435/699 ) (欧阳自远院士做客成电讲坛讲述中国探月梦) http://www.new1.uestc.edu.cn/?n=UestcNews.Front.Document.ArticlePageId=51186 从去年下半年到如今,“新常态”这个词火了。它表明中国进入了新的经济周期,各级党委政府、社会舆论和公众都在努力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对于成电而言,我们其实也正在经历一种“新常态”,那就是来到学校的“牛人”越来越多,各界巨擘、翘楚频繁来访,成电学子们得以尽享文化盛宴。   从著名主持人杨澜与学子畅谈“正青春”,到诺奖得主根岸英一、格林贝格尔,航天英雄杨利伟、刘洋,奥运冠军陈一冰,解放军少将金一南登临成电讲坛,成电学子频繁地近距离领略众多名家大师的风范。当著名主持人撒贝宁要来成电开讲座的消息传开后,学生活动中心门前便排起了抢票的长龙。大家站上两三个小时,只为求得一张入场券。   如此新常态,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怎样努力适应这种新常态?   新常态带来更多新启迪。对于广大同学来说,很多演讲嘉宾都是精神上的导师,有着各自不同的人格魅力。或许他们并不能像课堂上的老师一样传授某门专业的具体知识,也不能明确告诉你明天的路应该怎样走,遇到困难怎么办。但是,也许就是某个人的某一句话让你非常认同,进而改变你的一生。例如笔者十分喜爱的撒贝宁。小时候常看他主持的《今日说法》,由此对法律产生浓厚兴趣,直到现在如愿成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撒贝宁在成电讲坛中说,“中国青年决定中国的未来”,这让笔者产生极大共鸣,更加坚定了珍惜宝贵时间,努力成长成才的决心。   新常态带来更多新视野。接触这些不同领域的佼佼者有助于同学们扩大视野,开阔眼界。所谓“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在这个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身处象牙塔之中的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而是应该更多地接触不同的文化与信息。同时,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随着信息生产和传播速度的加快,泥沙俱下、信息过载的现象给人带来不少困扰。“新常态”下来访成电的牛人来自科学界、国学界、军政界、文艺界等各领域,他们传播的优质内容,恰恰给予了同学们接触各领域精英文化的机会,也推动着大家综合素质的提升。   面对这种“新常态”,广大同学都实实在在地从名家大师身上收获了不少成长的养分。但也有一些现象引人深思。有位同学说,牛人们纷至沓来,他的成电讲坛登记表终于能盖满章了。还有的同学只是单纯地为了看两眼名人,然后在朋友圈秀两张照片,多收获几个亲朋的“赞”,以此作为日后的谈资。更有甚者,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仿制并倒卖门票……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如何适应并利用好成电的“新常态”。   所以,面对这种各界名人在成电常来常往的“新常态”,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并充分利用学校为大家创造的好机会。在每次讲座后,结合自身实际好好消化牛人们提供的思想大餐。同时,学校邀请的名家大师日益增多,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规划认真筛选,有选择地聆听,而非有讲必去,一窝蜂地入场、拍照、要签名,最后回想起来却收获寥寥。   新常态来了,希望我们都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宝贵的成长经历,不断摄取养料,成为一个向上向善、精神富足的人。
2199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园观察】梦想在奋斗中不断明晰
wangxiaog04 2015-10-10 10:04
梦想在奋斗中不断明晰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张昊 “你的梦想是什么?”这可能是个会让人瞠目结舌的问题,至少被问到这个问题的人会说“额,让我想一想……”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诸如此类的现象十分常见,例如当你在简历中填写“特长”时,或者被问到“你最喜欢什么”、“你最喜欢的职业”时。 何以如此?为什么我们做不到不假思索?这是因为,对很多人来说,梦想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十分明晰,而是在奋斗的过程中不断明晰的。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有明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又是建立在“社会认识”的基础之上。而要充分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作出准确的人生定位,就需要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思索,问题的答案是持续思索、不断奋斗的自然结果。 梦想并不是“天外来客”、一觉醒来就会突然闯入我们的脑际,而是源于我们成长的过程,是基于我们对过去的已有认识、对现状的理性判断以及对未来的浪漫期许。那些梦想十分清晰的人,只不过是比我们更早地思考到梦想问题、“成熟得早一点”而已。 对大多数人来说,要清楚地回答“我能做什么?”“我该做什么”是需要时间的,是需要用整个成长过程来实现的。从“成电杰出学生”们的奋斗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并非一开始就具有远大的梦想,而是在不断的尝试中分析、总结自己的特长、定位以及未来的规划。 有人或许会问:他们不是从小就表现出特殊的偏好吗?的确,有的学术“达人”,从小就喜欢数理;有的技术“达人”,从小就喜欢动手拆装各种电器;有的管理“达人”,从小学就开始当班长。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他们从小的时候,就能“梦想”到今天的发展方向。这恰好说明,他们是在不断地成长中强化自己某方面的特长,并在“蓦然回首”之时,发现梦想就在“灯火阑珊处”的。 因此,我们现在不知道自己确切的梦想、没有明晰的人生规划时,不必妄自菲薄,因为我们可能还在探索的路途中摸索前行;在不能看清现在或未来时,不必焦虑急躁,因为我们的认识能力有一天终会提高;在无法做到“矢志不移”时,不必暗暗自责,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否定自己、达到“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发展过程本来就是人生的常态。 不过,这样说并不是鼓励我们为自己的“茫然”寻找借口,也不是要我们放弃梦想、安于现状,而只是说,我们的梦想乃至人生都具有现实的阶段性。而且,我们也要认识到,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都需要一个核心动力,那就是不懈的奋斗。 有奋斗,就会有尝试、有探索;有探索,就会有对比、有分析;有分析,就会知道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就会有准确的定位;而能准确地定位,才会使我们对“我的梦想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清晰明了,且具备坚实的现实基础。 从“成电杰出学生”们的奋斗中,我们可以看出,奋斗是他们的一种标志性的存在状态。虽然我们无法肯定他们的付出是最多的,但至少可以肯定,他们无不站在奋斗者的行列。 他们之所以具有明晰的梦想,是因为他们很早就去尝试、去奋斗;他们之所以实现了梦想,也正是因为他们不懈奋斗并在奋斗的过程中成长。 因此,可以说,“梦想因奋斗而明晰,人生因梦想而精彩”。请行动起来吧!我们可能缺的不是梦想,而是持续的奋斗;即便没有明确的梦想,那么,请在奋斗的过程中确立你的梦想。 奋斗既是实现梦想的路径,也是确立梦想的动因。
2520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园观察】开放的校园更美丽
wangxiaog04 2015-10-10 10:01
开放的校园更美丽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 李昆 谭巍 http://www.new1.uestc.edu.cn/?n=UestcNews.Front.Document.ArticlePageId=51418 又是一年银杏黄。近日,电子科大“魅力金秋,铸梦成电”第二届银杏节拉开帷幕,吸引了不少市民进校观赏留影。在此期间,学校打出一套“组合拳”,富有韵味的“成电记忆”展,答疑解惑的招生咨询,异彩纷呈的机器人展示等系列活动同时开展,美丽的秋色与浓郁的人文气息相互激荡,形成了成电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 “银杏节”正在逐步发展成为我校的品牌文化活动。细心的游客惊喜地发现,今年的银杏林下多了一些变化: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学校相关部门赶在银杏节开幕之前,在沙河校区的银杏林下修建了两处木质“观景台”。 这可以看成是学校管理服务方式转变的一个信号,也透露出学校在面对周边环境时具备了更加开放、积极的态度。这一举措,与其说是为市民提供了认识成电的机会,还不如说是为成电提供了展示自身的窗口——它的受益者既是游客,更是学校自身。 诚然,一所大学的声誉最终依托于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大学的校园景观也可以为其提供另一张魅力“名片”。一提起享誉全国的北京大学,人们马上能够联想到“未名湖”;一提起清华园,就立即联想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一提起武汉大学,就立即联想到烂漫的樱花。在蓉城,如果提到电子科大,除了联想到“学在成电”,人们也会立即联想到成电的“银杏黄”。 反过来说,当人们提到樱花,就会想到武汉大学;提到银杏,就会想到电子科大。它不仅为本校学子带来自豪感,也为学校带来知名度。据报道,武汉大学“樱花节”高峰期游客日均可达10万人次,总人数超过百万人次。许多去武汉的外地游客,在登临黄鹤楼之后,总是不忘去武汉大学观赏樱花。对学校而言,这是十分可观的“外宣”方式。 实际上,一所大学不仅可以凭借其知识和技术为地方经济服务,“开放”的校园也可以将自身与周边的环境完美地融为一体,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大学的书香文化和高雅品味,达到“化成天下”的积极效用。 在西方国家,自19世纪的工业革命之后,欧美的大学逐步改变了“修道院”式的、相对封闭的传统格局,而代之以开放的、发散的、与社区融合的全新风格,建设出了许多“没有围墙的大学”。 在英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是开放式的,电影《哈利波特》的部分场景就取自于英国著名的牛津大学;在美国,开放校园已经成了大学精神的象征,匹兹堡大学甚至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校园,教学、科研、管理大楼与市区建筑杂陈相间,只有门上钉的铜牌和盾形校徽标识出是学校的某学院或研究所,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整个大学城都与所在的小镇嵌合在一起。 当然,大学校园的接待能力是有限的,游人纷至沓来势必会对校园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高峰期日均游客可达10万人次,这对高校而言不是一个小数目,武汉大学樱花节期间学校周边交通堵塞、校内游人过量等现象,已经为我们提出了十分现实的管理和服务问题。因此,可以预见,当校园开放的程度越来越深、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活动的效果越来越好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学校到了解决管理和服务资源的稀缺和水平问题。这是高校开放校园时必然会遇到的一对矛盾。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开放校园既是可贵的尝试,也是严峻的考验。自去年的“门票风波”之后,武汉大学今年的樱花节“限流新政”,再一次将其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但这些终究是开放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只要在开放中继续探索,必然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我校别出心裁地设置了“观景台”,就是一次十分成功而体贴的管理服务尝试。 开放的校园需要相应的管理。据介绍,美国的大学虽然没有硬邦邦的《外来人员管理条例》,但也存在间接的管理。比如,海军学院会对游客检查身份证件,其他的校园管理则更多放在停车位的限制等间接管理措施上——美国人惯于开车,要参观偌大的大学校园,步行可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此限制了停车位也就等于限制了客流量。 国内高校不可能照搬西方大学的全然没有围墙的模式,但国外高校的管理方法可以为我们开展因地制宜的管理服务提供参照。我们相信,当我们以更开放的心态、更到位的管理大力推进校园开放时,社会也将给予我们意想不到的回馈。
2281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园观察】“天之骄子”为何要“接地气”?
wangxiaog04 2015-10-10 09:46
“天之骄子”为何要“接地气”?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 杨上 最近,人民网发布“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公益团队”评选结果,我校机电学院红心支教队从300多所高校的600多支实践团队中脱颖而出,荣获“十佳团队”荣誉。 这则喜讯,透露出了两个基本信息:第一,“公益”是我校学子的良好风尚,且我校学子在这方面成绩不俗,跻身全国高校前列;第二,“公益”也是整个社会推崇的主流价值观,得到了主要新闻门户网站和主流舆论的深度赞许和鼎力支持。 “公益”成为当今社会的关键词,或许会让有的同学感到不解:大学不就是以学习为主嘛,做公益岂不是浪费时间?其实,这种观点只说对了一半。 首先,大学的确是以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为主,但学习知识并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内容,责任与担当意识也是成长成才的重要方面。我校勉励莘莘学子“求实求真,大气大为”,就是期望大学生追求卓越,敢于担当,奉献社会。 其次,统观全国各大高校的公益实践团队,他们的活动无不是利用了暑假、寒假或周末等课余时间,非但不会对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反而会是学习生活的有益补充。 许多假期不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人,也总是拿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以致每次假期过后,常常抱怨说:“这么长的假期又被我睡过去了”、“什么也没干一天又没了”。对于这些把假期变为“睡觉节”或“游戏节”的人来说,无形的损失和弊端就更大了,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局限在被窝里或电脑游戏中,不仅空耗时间、窄化交往圈子,自制力差者更有可能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 当然,的确有同学将全部时间都投入到了知识学习当中,乐此不疲,孜孜不倦。这本无可厚非,因为只要有心奉献,知识也可以为社会带来福祉。关键就在于,既要有担当的能力,也要有奉献与担当的意识。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倡导这样一种精神内涵。 其实,国外大学也大力倡导大学生做义工。无论是在格拉斯哥学院的开学典礼还是IMBA的毕业典礼,英美高校的专家学者无不勉励学生说:“你们是我们社会未来的精英”,“要为人类做出贡献!”他们所谓的精英,其衡量标准并不是金钱和权力,而是一个人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或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贡献。格拉斯哥大学Scott Roy教授所推崇的杰出校友开尔文、瓦特,无不如此。一句话,精英是从为社会的服务中来的,培养精英也要从社会服务开始。 薛涌在《培养精英要从做义工开始》一文中给出了一组数据:在2004-2005学年,美国有330万16-24岁的大学生做义工,这相当于美国所有1080万适龄学生的30.2%。做义工的行为几乎成为是否受过大学教育的标志。 据介绍,美国的大学在行政、组织和文化上都鼓励学生出去当志愿人员。有不少学校把志愿服务包括在正式的学术课程之中,或者帮助学生在当地社区发现当志愿者的机会。学生通过义工活动了解社会、锻炼自己,强化参与意识和风险意识,奠定了日后事业成功的基础。 由此可见,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的教育中,都有这样的共同认识: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对学生自身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担当意识与责任感的产生和强化,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要求莘莘学子扎根于现实社会当中,像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那样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巨大的力量。 参加公益活动正是适合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良好途径。无论是支教、调研、实训、交流等,都具备准入门槛低的特点,很适宜学生积极、广泛参与。而大学生也可借此走出纯粹的“象牙塔”,从社会实践中吸收雨露精华,对自身成长而言具有不可估量的长远效用,对社会发展而言也具有积少成多的促进作用,可谓是“一箭双雕”,两全其美。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天之骄子”也要“接地气”,这既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途径。
17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园观察】“家访”应该常态化
wangxiaog04 2015-10-10 09:40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思想与智慧】 “家访”应该常态化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 潘晟 寒假期间,我校百名辅导员实地走访经济困难学生家庭,为学生“送温暖、送鼓励、送信心”。这是继去年开展“家访”工作以来,我校第二次组织的大规模家访活动。 对大学生而言,“家访”似乎是一个“久违”了的名词,但它并不是小学、初中或高中阶段的“专利”。或许有人认为,家访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已经没有必要,这其实是一种认识误区。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访活动,首先是提高学校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举措。资助学生的关键一环就是确认资助对象,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工作队伍很难与家长进行直接、有效的沟通,这就造成了应受资助而未受资助、家长不了解资助政策等情况。而家访正好 可以补上这一缺憾,把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准确地送到需要资助的学生手中。 据报道,清华大学自1999年开始就坚持每年组织家访活动,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不仅实地了解了学生家庭的真实状况,还向家长汇报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充分介绍学校的经济资助政策。济南大学也从2009年寒假开始,连续四年开展“百名辅导员访百家”活动,先后有681人次深入到贫困生家庭走访,累计走访学生家庭942个。 这一举措可谓“一箭多雕”,既推进了学校的资助工作,也给家长带来了信心、给学生带来了感动。这对增加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有帮助。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家访是学校自觉对接家庭、开展“联合育人”的有益尝试。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学生的行为逻辑、性格等除了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还受到家庭的塑造。因此,对于学生工作者而言,了解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是深入了解学生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是做好“人生导师”的必要准备。 从这个层面来看,“家访”其实是一种更具有“一般性”而非“特殊性”的工作方法。家访的实质就在于调查了解、在于沟通、在于学校和家庭的联合,因此,家访的对象不一定非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不一定非要针对“问题学生”开展。如果“家访”可以实现常态化,在更大的范围内惠及更多的学生,必将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也正是基于这个道理,家访的形式可以推而广之,充分利用QQ群、微信平台、电话、电子邮件等多样化的形式广泛开展。由于家访的对象有城市、有农村,有近有远,差异性很大,因此,“家访”的形式可以灵活选择,相互补充。据了解,我校各个学院的学生工作已经充分利用新媒介形式,与学生家长建立起了广泛的联系,不仅涉及学生的成长,还涉及招生、就业等诸多方面,对提高整个学生工作的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家访”是一种“方法论”,它可以教会我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家访”也是一种育人机制,在条件允许时应该尽量实现常态化。我校已经开启了“家访”的大门,并看到了家访的切实效果,就更应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使其成为学生工作的优良传统,将学生工作做到位、将育人工作“做到家”。
24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园观察】“低头族”:“费流量”请不要“废青春”
wangxiaog04 2015-10-10 09:33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思想与智慧】 “低头族”:“费流量”请不要“废青春”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 陈相玮 “小学上课费嘴,初中上课费笔,高中上课费脑,大学上课费流量。”一句戏谑的话道出了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普遍“症状”。手机等新技术非但没有像新技术预言家所说的那样带来“没有边界的课堂”,反而“绑架”了它的使用者,造就了走路也低头、上课也低头的“低头族”。 据报道,过度依赖手机对大学生的视力、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睡眠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学生在课堂玩手机,直接影响了课堂学习的效果,让老师们深恶痛绝,痛斥手机为离间师生关系的“第三者”。 为了遏制“低头族”沉迷于手机的“恶习”,许多高校教师“发明”了各种解决办法,如改变授课方式、提升课堂吸引力、严明课堂纪律等,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也行动起来,发起“抬头行动”倡议,营造了“抬起头看看周围世界,低下头倾听书本声音”的良好氛围。 显然,改变学生的使用习惯算是找准了拯救“低头族”的切入点。电视机在诞生之时也曾带来相似的问题,造就了一批看电视如痴如醉的青年人,被西方社会学家形象地称为“容器人”或“沙发人”。当时的“反抗电视”运动提出了“砸烂电视”的激进口号。现在回头审视人们对电视的态度转变过程,就会发现正确地使用某种技术即可达到“让技术造福于人”的效果,并非要采取“砸烂电视”的激进方式来在今天“没收手机”。 然而,习惯的养成也需要一个过程。对于没有自制力的学生来说,通过严明纪律来逐步培养健康的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一种习惯的养成,在其起步阶段往往并不是靠“觉悟”来实现的;进一步来说,在改造“低头族”根深蒂固的不良使用习惯时,也必须借助一定的约束性力量,久而久之,新的“规范”才会成为新的“习惯”。 据新华网的一项调查报道,大学生并不是在所有课堂都玩手机,专业课和公共课之间存在很大区别。专业必修课和部分比较受欢迎的选修课玩手机的情况少一些,而大部分公共课成了玩手机的“重灾区”。学生反映,“专业课人数不多,而且不听课容易跟不上,所以学生不怎么玩手机”,“费流量一般都是在非重点的和只交论文不考试的课上。”这就说明,约束性较弱的课堂往往为“低头族”创造蒙混过关的机会。 但是,约束性只是一个方面。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从根本上还要提升学生对“费流量”的反思和认识。否则,“上课收手机”等约束性措施就会演化成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猫捉老鼠”游戏。 从许多学生的“吐槽”和抵制中可以看出,觉悟不高、认识不够使大学生配合各种“抬头倡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有的学生坚信“使用手机是我们的自由”,有的反驳说“上交手机是对大学生自制力的侮辱”,也有不少“吐槽”者把皮球踢给老师:“如果老师上课内容足够吸引人,我们也不会去玩手机啊!” 在笔者看来,反驳者呈一时口舌之快,并不能为自己带来多少益处。大学是最为宝贵的学习阶段,也是走向社会、参与竞争之前的最后一个庇护所。大学生应该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在走向社会之前就做好各种能力储备,而学好课堂知识是夯实专业技术的基础,是未来拿稳“饭碗”的保障。 有的学生或许觉得自己“悟性”还可以,上课不听老师讲,下课靠自学来补救。如果真有超强的自学能力也就罢了,问题是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因此,上课时忽略掉的知识点,下课后往往要用更多的时间投入和精力付出才能搞懂。笔者认为,从这种“事倍功半”的选择中实在看不出来多少效率和明智。更大的影响在于,如果长此以往,课程“欠账”越多,就越是难以弥补,最终将导致“挂科”、“补考”等连锁反应,真可谓是“一步走错,步步落空”。 而且,在毕业选择时,没有哪个学校的保研录取考虑学生的“手机使用能力”,也没有哪个公司招贤纳士时考察应聘者的“手机使用能力”。“低头族”一旦错过课堂,蹉跎四年,就不仅耗费了“流量”,更是荒废了“青春”。若如此,“低头”的代价未免过于沉重了一些,小小手机也可以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虽然到目前笔者也未听说过“手机害人”的极端案例,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扪心自问:如果没有在“低头之际”浪费时间,是不是可以在大学期间把该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3682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园观察】“北大荒精神”为何永不褪色?
wangxiaog04 2015-10-10 09:31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思想与智慧】 “北大荒精神”为何永不褪色?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 王雪峰 杨炜坤 神奇的黑土地,传奇的北大荒。曾经的那片沉寂、萧索的土地,经过三代北大荒人60多年的艰苦奋斗,如今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中华大粮仓”。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北大荒的事业改天换地,走出了一条农业现代化的光辉大道;从第一代筚路蓝缕的开拓者到雄心勃勃的继承者,北大荒人的精神熠熠生辉,其艰苦奋斗的内核依然是时代的财富。 9月28日,为期3天的“我的中国梦”全国大学生记者主题教育活动在北方共青城落下帷幕,我校学生记者团团长、计算机学院2011级任星宇同学代表校记者团应邀参加活动,零距离地感受北大荒精神的灼热和能量。 何为“北大荒精神”?总结起来就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十六个字。60多年前,数万名解放军复员官兵、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奔赴东北、扎根东北,将“百里无人断午烟,荒原一望杳无边”的“北大荒”建设成了美丽富饶的“北大仓”,不正是对这十六个字的阐释? 这十六个字不仅是北大荒人抒写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传家宝”,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汲取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青年报社、共青团黑龙江省委、黑龙江农垦总局主办这样一个实践活动,组织全国各大高校的青年学子走进北大荒,就是想让青年学子切实体验、感受北大荒人的“中国梦”以及“追梦”精神,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坚持“过时论”的人或许认为,“北大荒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繁荣稳定、多元化发展的现代中国已经不再适用了。其实不然! 从北大荒的历史沿革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物质条件一直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积累,但精神传承却一以贯之,更毋宁说,正是因为北大荒人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做到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才有了北大荒从“亘古荒原”到“传统农业”再到“现代大农业”的华丽转身。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除了像北大荒这样的农业现代化典范,我们在国防、科技、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谱写出了现代化的辉煌篇章。而这些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建设者的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其中,电子工业的起步和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而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又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 时代在变,我们所做的具体事情在变,我们奉献的方式也在变,但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我们做事的态度和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北大荒已经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到农业机械化的历史性转变;如今,农业技术形态又面临着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历史性升级,这正是电子信息学科和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大显身手的历史机遇。 即便如此,从机械化到信息化的彻底转变,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要做好这些工作、走好这一段路,就必须在发挥才智卓识的同时付出艰辛和汗水,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前辈们的艰苦努力,为当代大学生奠定了无比优越的物质基础,但越是如此,青年人就越要继承并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回看我们身边的创新团队以及各种科技竞赛队伍,哪个不是披星戴月、早起晚归,甚至通宵不归?他们之所以高喊“开拓创新”而不提“艰苦奋斗”,是因为在这些成电“学霸”们看来,“艰苦奋斗”是“默认”的常态,是开拓创新的最基本的时间保障和精力投入。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是我们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它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辐射作用,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也带动、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更应该深刻领会艰苦奋斗的内涵,发扬“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精神,在新的领域继续艰苦奋斗,正如当年的北大荒人那样跋山涉水、披荆斩棘,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1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