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气罐爆炸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三说芜湖气罐爆炸
热度 6 fpe 2015-10-15 09:46
三说芜湖气罐爆炸 什么是液化石油气? 我到网上一搜,发现液化石油气 主要成分 是丙烷,这玩意我熟悉。美国新英格兰地区过冬燃料主要有两种, 2 号燃料油和丙烷。前者对锅炉的燃烧器有讲究,每年取暖锅炉启动前需要找人清洁燃烧器才能启动,所以虽然 2 号燃料油便宜一点,但总成本是差不多的,因为有额外的人工费。 2008 年能源危机高峰时段,谈论最多的就是美国东北部建 LPG 进口码头带来的基础结构与安全性,以及防恐问题,我想国内也差不多。 为何伤亡大? 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为何一个气罐爆炸导致 17 人死亡?这个例子与 2000 年洛阳大火极为相似,都是中毒,都是全体死亡(没有伤者),都是在消防队员到场之后发生,消防队员的火场战术值得研究。对于这种逃生的困境,如果消防队员需要救人,可以用大风机从反方向猛吹,造成火场的正压通风( PPV ,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 )的局面,可以在局部造成避难所,避免一氧化碳的侵袭。不过,这种战术不可避免地带来火势向另一面的加速蔓延,在那个密集的店铺区,容易扩大灾情,因此需要慎重选择。 洛阳东都大火 309 人全部死亡的教训,是当事人不知道如何在火场搭构避难所,躲避烟气的侵扰。按照统计规律,火场 80% 死亡与烟气中毒有关,如果保护好你的口鼻,至少有 80% 的生存概率。而东都大火的受害者,过度相信消防队员的灭火能力,在消防队员到场 3 个小时后,因为没有关门自救而全部中毒死亡。 所以,火场逃生的关键,在于你相信谁,相信消防队员?相信老板娘?还是相信逃生常识?上海商学院大火中的跳楼悲剧,就是对老板娘(出馊主意的人)过于相信造成的。 为何救火难? 火灾 11.44 发生, 47 分报警, 50 分爆炸, 51 分到场, 12.20 控制火情。 舆论 都说致命 6 分钟,可是当时他们都没有死啊?理由是没有人烧伤,主要是一氧化碳中毒,就是呼吸有毒烟气产物而死。消防队员控制火势需要 29 分钟,对火场 17 人的伤亡是主要原因。 为什么救火难?这又涉及我国消防制度的先天性痼疾,消防工作非职业化,搞防火的民警与搞灭火的消防,不是同一批人,所以搞灭火的到场需要 研究如何展开,耽误了时间。职业化消防强调文档工作,就是预调研,把现场摸熟之后,形成应急方案,这样可以加速火场行动展开,可以改进灭火效果,避免救火时的手忙脚乱。中国把同一个工作拆成两部分,需技术的活,让终身制的民警干,需勇力的活,让流动性的消防干,可是两者是不可划分的,所以业主总是成为消防制度的替罪羊。 如果我是消防队员来调查现场的防火形势,立即知道消防栓的水压不足,需要使用消防车泵浦增压,而当地店铺太密集了,消防车无法展开,所以这个火是救不了的。我们的民警从没有灭火的经历,就看不出火势会失控的苗头,也就对风险视而不见了,这是制度设计的问题。 为何逃生难? 芜湖消防相关负责人解释,根据我国现行规定,一个房间的面积不超过 60 平方米,且人数不超过 50 人时,可设一个门。单层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除 外)如面积不超过 200 平米且人数不超过 50 人时,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即可。因此,这类小吃店没有另一安全通道也并不违规。 可是,这种说法是有前提的,前提是不能在唯一的出口放置危险,如果你明明知道危险会封住唯一的出口,还要按照消防标准来行事,就是不知变通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还是因为民警没有消防理论,只有消防手册,只能看到手册上的基本危险,对组合型的危险视而不见, 这是致命的原因。 该小店从 8 月 18 日开始营业, 10 月 10 日发生爆炸,期间无人感到有毛病。大家都习以为常,可是消防专业工作者会指出,你破坏了标准的前提,因此消防标准不适用。这是 1940 年 4 月 23 日美国节奏夜总会大火的教训,当时只有一个出口,烧烤就在出口,内部大量树叶装饰,所以点火很快,大门被封堵很快,全部 209 人烧死(中毒),全部是非裔,所以不敢宣传,怕得罪美国的非裔。 该小吃店的困境,就是全中国小吃店的困境,门面房只有一点大(避开复杂的消防规定,是门面房的主要考量),利用街道公共面积是自然的考量。《中国消防标准》运行这种小吃店运行,实际上就是置(客)人于死地。你说这是业主的错,业主只不过没有执照,其他都是控制不了的。你们消防和民警都不管的东西,业主当然也看不出来管不了 。 所以,我很同情业主,他没有作恶的动机。 气罐安全问题很简单,可是这是近年来中国为了“节能减排”,降低环境污染而推动的能源革命的一部分。气罐的使用带来了风险,需要消防工作者深入基层去科普解决。国内最不重视的是校园科普,就是不懂得科普的 基本 规律,是大人听孩子,孩子更好学。不重视校园科普,也是我国消防制度 的原罪。所谓国人素质低,是因为我们的消防制度没有与时俱进,不能及时更新我们儿童的素质,因此拖累了全国 人民 的素质。 消防职业化,不是给消防业者一份终身的职业,而是让他们作出更专业更有效率的安全服务,虽然前者可以改进后者,问题在于中国的国情是不允许全面职业化的,美国也做不到(只有 1/4 职业化)。所以,职业化不是看待遇或福利,而是看你怎么学习怎么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制度才是更好的制度。很多人都看不出来,因为你受到的教育都是非职业化消防提供的,所以没有比较。没有人告诉你逃生和救人是矛盾的,让你逃生,就是不想让你白白送死,我们的观念可不是这样的,所以观念的改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一 个职业化消防业者不会鼓励你火场救人,你死了显得他很丢脸很没素质,这是以人为本。
个人分类: 逃生常识|5118 次阅读|1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