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博士毕业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博士毕业

相关日志

博士毕业前夕最后一个愿望
mengyu355113 2020-3-21 09:51
来科学网的第一天,希望能够沾沾各路仙气,祝自己博士生涯完结撒花。
15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所高校的温度决定它的高度
热度 23 xiyuniaoguo 2020-1-15 11:46
博士答辩前,我已经开始物色工作,由于没有海外经历也没有 NSC 的文章,想要找一份满意的科研工作还要花费一番周折。现实比我预料的顺利,从 3 月份开始,我陆续面试了5家单位,结果全中 。经过比较和权衡之后,我有了心仪的下家,正当决定之际,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 电话那头是兰州大学生态学创新研究院的王院长(执行副院长),王院长说学院的刘院长很认可我的工作,他也在网上查了我的资料,问我是否有意来兰大工作,并且将兰大的工作条件和待遇一五一十地告知我。接到这个电话,我第一感觉,这哪里是一个院长啊,更像是一个拉家常的大哥,而且每一句都在为我考虑。他告诉我兰大能给我提供什么。这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但凡高校的通知都是一个年纪轻轻的文秘,她会说:“赵博士,恭喜你通过了我们的初步筛选,后天来面试吧,请准备好 N 种材料。” 我之前没有给兰大投过简历,也不曾了解过学院的情况。通过对比,我感觉兰大根本不是在招人。正常的学校招人,无论学校水平咋滴,哪怕是七八本的高校,先用繁琐的报名程序和复杂的面试过程把你内心击溃,让你感觉自己是那么无能,获取这份工作是多么难得。然后再通知你,经过学校“开恩”,你被某某单位录取了。这样一来,还没有上岗你就已经欠学校一个天大的人情!从这层面上讲,兰大不是再招人,而是在求贤。 接着,我和兰大生态学创新研究院的科研秘书李老师取得联系,我想咨询她什么时间面试,面试的流程如何?她的告诉我:“看你的时间。”我问她面试都讲什么,什么要求?她告诉我:“准确的讲不是面试,而是邀请我做个学术报告,讲什么自己定。并且叮嘱我把车票和住宿票开好,无论将来是否在兰大工作,都会给予报销。”我心里默念,这究竟是什么学校啊?该不会是骗子吧。一个单位能够处处为别人着想,以前只在诈骗电话中听到过。 来之前,科研秘书李老师还专门要了我的照片,给我做了一张海报。我感觉这哪里是面试啊,更像学术明星的科研报告。尽管我没有科研明星的实力,却享受到了科研明星的待遇。到了兰大,我做了一个报告,和一个教学试讲。见到了久违的刘院长,不,应该是刘老师。他从来不喜欢别人喊他“院长”。他最喜欢讨论学术问题,诸如,这块领域还没人做,那块领域有待发展。从刘院长和王院长那里了解到学院更详细的信息:兰州大学生态学创新研究院是2018 年新成立的学院,计划招30-35名青年研究员,聘为硕士生导师,享受正教授的待遇,给与启动经费80-150万。 3 如此宽松的科研氛围,优越的科研条件,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我还考虑什么呢? 毕业答辩后,我就迫不及待来到兰大报道。七月的北京已是高温难耐,远在西北的兰州由于它的高度而摈弃了它的温度。以前的记忆只知道兰州拉面,和给我一支兰州的董小姐,其他的都是空白。下了火车来到兰大的城关区本部。正门的校门历经 110 年岁月的洗礼有些老旧了,却也更加精神了。校园内参天古树经过岁月的沉淀,枝繁叶茂,庇护着这片土地不受阳光的炙烤。兰大是胡焕庸线以西唯一的双一流 A 类高校,是这片贫瘠土地上盛开的一朵奇葩。 到校后,科研秘书李老师将正式的合同发给我,并询问我签约的时间。我觉得来的时候都已经是七月下旬,就从8月1日开始签吧 。随后,李老师把合同送到人事处审核。不料被人事处驳回。人事处的意见是:合同从7 月 1号 开始签,这样工资可以从 7 月份开始发。另外,人事处要求把学校给予老师的住房补贴写入合同中。再一次被学校的人为关怀感动。到了选房子的时候(租学校的房子),学校后勤保障部早已经将房子重新装修一遍,所有的家具和家电都是新的,床上用品一应俱全,直接拎包就可以居住。 之前,我对科研报账一直充满恐惧。我曾经在东部某高校亲身经历过,凌晨五点到学校财务室门口排队情景。也曾经和我的导师说过:你让我去沙漠种树,我二话不说,你若让我报账,先把我开了吧!在兰大科研报销环节极为简便,只需要在网上提交报销单,打印出来进行投递就可以。 我们学院是新的,办公设备是新的,所有的同事也是新的,他们都和我岁数差不多,这里没有山头之隔,没有门户之见。你无需担心说错了什么话而得罪了谁与谁,更不用担心自己没有后台得不到推荐。学院巴不得每一个科研人员都能拿到人才资助的项目。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想和谁合作就和谁合作,自由组合。 甘肃虽是经济的洼地,而兰大却是西部文化的高地。如果心中感受不到温暖,再繁华的都市又能怎样?相比于历史时期的辉煌,兰大确实没落不少,可是兰大的温度在,它的高度就一定在。因为,一个所高校的温度决定它的高度!
个人分类: 生活|16650 次阅读|46 个评论
毕业致谢:我从来不曾优秀过
热度 37 xiyuniaoguo 2019-9-3 11:11
小时候,妈妈带我去商店买铅笔,商店老板拿出一支瑕疵品。妈妈要求调换,老板说:给你一支金笔也无用。那时我很小,不理解此话何意,只看到妈妈低头不语。 我小学升初中没考上,初中升大学没考上,大学考研惨遭调剂,硕士考博士再次惨遭调剂! 到了博士,我和导师不和退学了!我从来不曾优秀过! 博士退学后,我来到北京,参加了工作,可是发现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我还想做科研,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吧。那年,我在北京 4 m 2 的小屋子里,一边打工,一边复习考博。终于过了初试,可是目标导师不要我,我只能调剂。我挨个给动物所的老师打电话,看看他们是否还有名额。可惜都满了。我想算了,下次再来吧。同学张文杰鼓励我,别放弃,再试试吧,于是我又尝试着发了几封邮件。 正当我绝望至极,收到王雁玲老师的邮件,她告诉我李明老师还有一个名额。我立即联系到李明老师,正如一个溺水之人,抓住救命的稻草。我来到李明老师办公室里,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和感兴趣的方向。李明老师对气候变化感兴趣,恰好这也是我长期关注的方向。不过,李明老师告诉我,还有几个学生联系他,要我先回去,有消息通知我。 我骑着自行车,赶回单位,正走到半路,接到李老师电话:“序茅,你回来吧,我不考虑了,就你了。你抓紧过来补一下程序。” 我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飞一般赶回动物所。到了所里办完手续,李老师告诉我随时可以到组里开展工作。就这样,我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而给予我机会的正是李明老师。更加难得的是,李老师知道我喜欢科普,他告诉不要放弃科普,可以一边做科研,一边做科普,恩情莫过知遇。 2015 年博一,我和李明老师探讨具体的研究课题。李老师给我一个大致的范围——气候变化对于灵长类动物的影响,并且坦率地告诉我:“我自己也不懂这一块,我们组也不做这方面的研究,不过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平台,你需要什么可以直接和我说。”有了李明老师的平台,剩下的路要靠自己走,于是一边上课,一边思考课题研究。 大概半年后,我发现这个选题很多人都已经研究过了,私下里问几位这方面的老师,他们也觉得这个选题意义不大,很难出东西。我这下慌神了,可是又不知道如何给李明老师说,直接告诉他这个选题我做不做了,要换一个选题?可是换什么选题呢?我们组里的大方向是分子生物学和行为生态学,无论换那个方向都得从头开始,我想再坚持下吧。 在我彷徨之际,李明老师无意中给我推荐一篇文献,是本所李欣海老师发表的文章。看到此文,我又见柳暗花明。欣海老师做的正是我想的,于是,我借鉴欣海老师的方法,研究我关注的灵长类动物,可谓依着葫芦去画瓢,先把框架组建起来。有了基础,我开始进行针对性的突破,在欣海老师的基础上,往前进一步,弥补他之前的研究局限。于是,我在旧酒瓶里,开始装新酒。经过半年的努力,有了论文的雏形。满怀信心地投稿,现实给我泼了一盆冷水,两个审稿人,一位同意发表,一位不同意发表,结果拒稿。李明老师鼓励我重新投,修改后,换了一个类似期刊重投,这一次格外顺利,两位审稿人都给出了积极的评价,经过第二轮小修之后,顺利发表,这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篇 SCI ,二区,虽然不是多么出色,却给予我前进的信心。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次发表文章的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别人所谓不可为,未必真的不可为。有了方向,我还要学习新的技术。正巧李丽老师来到北京,给我传授他的研究技术。真是久旱逢甘霖,我和李明老师商量后,我直接去李丽老师组里学习一段时间。跟着李丽老师,在师妹李雯雯和师弟代云川的帮助下,我总算实现了 ArcGIS 入门。在李丽老师组里,我明白我有很多想法,受制于自己的技术短板,而无法进行量化和写作。不久我再次陷入尴尬,以前是有想法没有技术,有了想法,也有了一点技术,可是没有数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时期( 2016 年 5 月),恰逢我们组里的任宝平老师来云南野外考察。于是,我跟着任老师在整个滇西北的滇金丝猴的分布区跑了一圈,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古人所谓读“知行合一”,此言不虚,很多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结合实地考察,我认为“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对于滇金丝猴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可是,如何量化人为干扰,成为摆在我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开始,我想借助激素的方法,测一测不同亚群的激素,以此来量化人为干扰的影响。 此后的几个月里,我在滇西北满山遍野寻找猴子粪便,从丽江老君山跑到西藏的红拉雪雪山。可是,这猴儿的便便甚是难找。跑了几周后,连猴毛都没看到。捡便便难,要捡新鲜的粪便更是难上加难。我重新回到丽江老君山,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连续 2 周在山上追踪猴群,终于在一个午后,在一片密林里,发现了滇金丝猴的粪便,如获至宝,我凑过去趴在地下,闻了闻,不臭,比较新鲜,随后小心翼翼地把粪便放到采集瓶里。取到粪便后,我需要和时间赛跑,因为粪便必须冷冻,而山上没有冰箱。可是偏偏遇上了阴雨绵绵,我顾不得那么多,冒雨下山,路上泥泞崎岖,我小心翼翼,一边保持平衡,一边护着包里的粪便。就这样,采集到第一处粪便样品。 随后,我转战康普,在沈永生局长的协助下,我和向导进山。山上 4000m 处,是高山草甸,我们刚爬山去,就下雨了,整个山都被云雾笼罩。我们如同迷失的麻雀,四处乱闯。脚下深深陷入泥土里,每走一步都格外费劲。更为要命的是向导迷路了。向导说,翻越了这个山梁,有一间放牛小屋,可以休息。我们艰难地翻过去,牛是看到了,可是放牛的小屋却没有找到。就这样,冒着雨一直走到天黑,浑身湿透,没了知觉,总算找到了放牛的小屋。我们在里面生了一堆火,吃了饭,早早躺下了,浑身疼,怎么也睡不着。半夜,屋子外传来一声巨响,我试着去叫向导,可是无论如何都叫不醒。过了一会,它离开了 ,可我的心脏却没有放缓。第二天早晨,我起来看到外面大树上留下一行爪子印,原来是黑熊。雨还在下,一只猴也没有出现。我好想回家,心想算了,不干了。可是,转过头来一想,来都来了,再坚持下吧。 希望往往就产生在将要放弃的那一刻。我听到前面折断树枝的声音,于是悄悄摸索到树林下,这是我第一次在野外见到滇金丝猴群。在它们活动的区域,再一次捡到粪便。有了两处粪便,接下来响古箐有一群习惯化的猴子,是一定能找到粪便的。有了 3 个猴群的粪便,可以进行对照分析了。 好不容易把采集的粪便带到北京。提取了几个之后,发现样品根本无法用,前功尽弃!既然实验不成功,我重新开始收集猴群附近的人为活动,把这些数据进行量化。可是这里有个问题,之前没有人使用过类似的方法。一些好友告诉我,没有参考文献的方法,很难发文章。可是,我却不信这个邪,科研不就是推陈出新吗,别人没做过不代表我不能做,我为何不能给别人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在林科院张宇同学的帮助下,结合我们组部分遗传数据,凑出来第二篇文章。此后,开始了漫长的投稿拉锯战。 第一次投稿,一周后被拒,编辑认为不符合它们期刊标准。 修改后,换期刊第二次投。约莫一个多月,审稿意见回来了,一共 3 个审稿人,一个支持,一个反对,一个不表态,结果编辑拒绝。虽然说拒绝,不过审稿人提出的意见很有针对性,我仔细修改,再投。 第三次投稿, 3 个审稿人提出很多问题,需要大修。我仔细对着审稿人意见,就像捧着圣旨,不敢丝毫怠慢。返修后,编辑又找来两个新的审稿人,继续修改。第二次翻修后, 3 个审稿人给出意见,一个同意,一个不同意,其且两个审稿人意见相左,而第三个审稿人又不表态。这时候编辑一锤定音:拒稿。前后 10 余 个审稿人,历时一年,就这样被拒绝了。如果退一步,投一个差一点期刊,心有不甘,而继续投同级别期刊,又怕耽误时间。 这个时候,我已经博三了,该毕业了。之前已经有了一篇文章,毕业是足够了,李明老师从来不会让学生延期。可是我有不甘,工作没完成,我走了之后李明老师这一摊子没人接手。我思考了一周,决定延期。很多人以为我犯神经了,大家都恨不得越早毕业越好,还第一次有人主动延期。我不想思考这么多,患得患失。我要给自己一个交代,也给别人一个交代,不留遗憾。 于是开始新一轮投稿。经过两轮审稿之后,文章被顺利接受了。经过前 2 篇文章的磨炼,第 3 篇 顺利多了,修改后直接发表。 又到一年毕业季,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如今找工作一年难比一年,去年毕业可以去的岗位,今年就去不了了。夜深人静,我也曾问过自己: “ 序茅,你后悔延期吗?”有什么后悔的,凡事要有始有终,给自己一个交代,也给别人一个交代。不论将来如何艰难,至少我对得起导师的那一份信任,这就足够了。 感谢那些曾经帮助我的人,特别是李明老师,我会用努力对得你起的信任;谢谢任宝平老师、刘志谨老师、张洁老师、周旭明老师、向左甫、黎大勇、李欣海老师、李建春老师、国科大的木佳老师,研究生部的老师们,同门的朱平芬、王子明、祁纪伟、史芳磊、张立业、闫忠泽、谭鑫鑫、刘博君、向知渊、刘伟强、冉全等,谢谢你们的关心和照顾。 我从来不曾优秀过,也从来不曾放过! (原文刊登在《国科大》2019年第3期) 补充:谢谢诸位老师关心,我目前在 兰州大学生态学创新研究院青年研究员 2019 年6月
个人分类: 生活|22143 次阅读|42 个评论
博士毕业,感悟一二---2019年6月22日留念
li8989971 2019-6-24 17:00
个人分类: 心情|1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清华博士毕业“新规”的适用范围
热度 13 martinluomin 2019-4-25 09:11
清华大学提出了博士生毕业的新规定“取消了发表论文的要求”,并提出了中期考核淘汰,就业分流指导等一系列配套新措施。这是与国外高校一致并轨的第一步。表面上看似乎降低了博士毕业的要求,但细细思考,反而是大幅度提高了对博士生的要求。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硕士生也是可以发表 SCI 论文的,名牌大学的本科生也能发。博士生不仅要发论文,还要做创新性强的工作,解决基本的科学问题或行业的瓶颈技术。清华这次的改革不仅取消了论文要求,还同时考虑了严格中期考核,博士分流,淘汰不合格的博士,引导博士分流就业等一揽子政策,这些配套措施是新规能够取得实效的必要保证。为清华点赞,走出了高校学术改革的里程碑的一步。 国内博士要求发表论文起自南京大学,当时在国内引起了一片赞叹,继而竞相效仿的浪潮。自那时候起,国内论文数量扶摇直上,赶英超美,后来居上。 20 年后的今天,中国的博士生培养人数和SCI论文数量已经名列前茅,我们又一次重新审视这一制度,清华大学敢为天下先,做出了引领性的示范。 对于清华新规来说,论文目标其实是一个隐含的目标,这目标以前强调的太多了,导致一叶障目,忽视了创新这个大目标。现在高水平高校可以不需要去强调了,因为他们绝大部分博士生已经实现了论文的发表,不能发表论文的都在中期考核淘汰了,所以现在是强调大目标的时候了。大的目标已经隐含了这个小目标。就如同清华规定四六级同时考,其实四级仅仅是个小目标,所有人都是奔六级这个大目标去的。 清华的政策会很快在国内普及,并成为博士毕业的新要求吗?让我们探查一下背后的 真相 吧。 国内外科研的情况确实有一些差异。国外做研究的基本上是项目招聘的研究助理和博士后,他们负责做教授申请的项目研究。而博士则是处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研究氛围下,可以较为自由的选题,做探索性创新强的研究,因此毕业并没有一定发论文的强制要求,不少国外博士的第一篇论文是毕业后才发出的。原因有三,其一,越是创新强的研究风险性就越大,难以保证发出高水平的论文,有时候还会失败;其二,博士生处在一个科研培训的过程中,个体差异性和选题差异的因素不可控。有些很快进入角色,研究较为顺利,有些则迟迟打不开局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个人能力的差异,一是选题的差异。其三,国外博士侧重于培养人才,他们不是完成项目的主力军,所以没必要设置论文压力。 国内的情况有所不同。国内项目劳务费用偏低,很难养的起博士后和研究助理。也缺少这样的研究体制(目前国内也只有清华大学这个档次的学校具备了这些条件和体制)。所以只能靠研究生来完成教授申请的项目。好在博士之前有一个硕士培养阶段,博士算是熟练工,可以上手作较为独立的工作。所以完成项目的论文是靠博士来做。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博士要求 SCI 文章的初衷吧。另一方面,国内的博士毕业如果没有论文发表记录根本没有学校会招聘,即无论文就等于失业,而国外毕业的博士极少能直接找到正式的教职,绝大部分流入博士后市场,这个市场上不仅看论文发表记录,还看重专长,你研究方向和博士后课题组的契合度,只要你的博士导师愿意写出强力推荐信,找博士后的职位还是较为容易的。国外很多博士毕业是直接去企业就职的,单位就更加要看专业和职位的匹配程度了,文章显得并不是太重要,毕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要求还是有所差别的。 除了以上国内外科研体制的差异导致对博士毕业发文章要求的不同,还有一些现实原因导致无论是导师,还是学校都要求毕业前要发多少,什么档次的文章。其一是国内的很多课题组研究缺乏连续性,一个人离开了没有后续人接手工作,所以如果他的研究工作不总结出来文章的话,基本就等于白做了。其二是国内博士基本上都去高校就职了,他们到了新学校,科研还没有起步,处于一穷二白,没钱没实验室的尴尬境地,还要发文章评职称,难免要用博士期间的积累去应急,所以毕业了再发原单位第一单位的文章在国内基本上不太现实。 人类历史上在时间和空间存在的事物必然有一定的合理性,南京大学最初要求SCI文章作为毕业条件也是适应当时的国情的,从而也推动了我国科技和国际的接轨。只是发展到今天,我们并不满足简单用SCI论文来考核博士的水平,这才有了清华大学的举措。以前的“唯”,和现在的“不唯”,都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中国地域极广,各地发展差异性大,对于发展程度远逊于清华大学的普通高校,也还不是能“东施效颦”的时候,所以这个政策目前有其适用范围。 由此可见,清华的博士新规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在全国高水平大学普遍实行,但是要推广到其它普通高校还是有很大的难度,因为普通高校并不具备一流高校的配套体制和研究实力。即使要推广,也不要一刀切,而要在具备条件的一流学科或博士点逐点推广,并配合中期考核和博士分流措施以保证博士培养质量不仅不降低,而且还能稳步提高。
个人分类: 高校改革|10659 次阅读|59 个评论
记录博士生涯的那点经历
热度 3 wangyu1987710 2017-5-23 10:17
每一个清晨,都能看到南京5点的样子,伴随着天际染红的第一缕阳光,万物苏醒。 2014-09-08 中秋节,被诈骗 刚入学没几天,得知自己是高校与研究院联合培养,压力倍增,一门心思埋头写论文,却在中秋佳节,被电信诈骗了我所有的生活费和一个多月的出差补助,恍然间才发现,单纯如我,不问世事。 2015-03-20 23:53 论文接受 收到了来自英国土木工程协会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Modelling in Geotechnics 录用通知,被拒稿多次内心麻木的我,难抑心中激动,终于达到毕业论文要求了,离毕业又进一步了! 2015-11-29 结婚 坝上现场检测,跑遍了江苏所有的大中型水库。期间向导师请了一周假期,回家结婚。结婚当天,婚车下错高速,返程途中,载满亲戚的客车抛锚,诸多不顺。婚宴上,没吃什么菜,喝了不少酒,忙忙碌碌的一天,心里还是甜蜜的。 2016-01-29 拿驾照 对我这样一坐车就恶心到吐的人,一次性通过所有科目,真心不易。 2016-02-28 宝宝流产 想死的心都有了。跑遍了南京所有的医院,确诊宝宝右侧腋下有先天性囊肿,拳头那么大,无奈之下,只能引产。只记得那天,我在医院长廊中忍不住恸哭,当天夜里,我和父亲在老家的花园里,亲手埋葬了我的宝宝。再也感受不到宝宝的胎动了,看着一向身体健康的爱人脸色没有一丝血色,心如刀绞。在那段最难熬的日子里,万念俱灰。 2016-07-25 无法留院工作 心情极其沉重。当导师告之今年我们课题不再招人的信息后,内心充满了深深的绝望。原本以为好好干活,多发文章就可以留院工作。快要 30 岁了,论文及工作毫无进展,在而立之年,在南京高房价的今天,看不到希望,那时的我,感到深深的无力感。 2016-09-15 意想不到的事 又是一年中秋节。天津某水库检测回家,发现右腿起了疱疹,腰部酸痛,伴随着右腿放射性疼痛。医院确诊为皮肤过敏+腰椎间盘突出。那段日子,身体无法动弹,天天贴药膏,钻心的疼痛。 2016-12-20 预答辩 经过几个月的颓废、迷茫,终于拿出了论文初稿,预答辩过程被批的一无是处,连基本的论点都被否定,几个老师都说无法达到论文送审的要求,不肯签字。 2017-04-12 论文盲审 预答辩后按着老师们的意见逐条修改论文,终于同意送审。蓦然间发现修改后保存的文档有 28 个,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博士论文的锤炼与打磨。一个月的教育部盲审, 3 个全部通过,一个国家级推荐,谢天谢地,终于可以毕业了! 2017-05-19 毕业答辩 正式答辩很顺利,没有想象中那样激动。终于提前一年毕业,过往的那些困难或挫败似乎并没那么可怕。现在博士毕业了,工作找到了,开始健身,努力备孕,一切开始变好了。
个人分类: 科研路上|3527 次阅读|4 个评论
观察 | 美国近期毕业博士生的就业状况
热度 4 st69786 2017-2-27 08:25
观察 | 美国近期毕业博士生的就业状况 文 | 贺飞(北京大学) 在美国劳动力大军中,所谓近期毕业博士生( early career doctorates )是指最近 10 年内获得其第一个博士学位的人,包括美国和非美国公民、美国培养和非美国培养的。全美“近期毕业生调查”( The Early Career Doctorates Survey , ECDS) 由美国科学基金会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资助,收集上述群体在学术机构、联邦资助研发中心( FFRDCs )、 NIH 等单位就业的详细信息。 本文数据来自这项 2015 开始的试点调查 ( 调查对象是 2004 到 2014 年间获得第一个博士学位的人 ) ,不包括工作在非营利和营利机构的博士毕业生。详细数据参见 https://nsf.gov/statistics/srvyecd/ . 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全美约 22.87 万近期毕业博士生中,大多数在学术机构工作 (96%) ,其中绝大多数第一个博士学位是科学 (70%) ,在国外学术机构获得第一个博士学位的大约占 19% 。未来 10 年内,有 69% 的人计划在美国就业, 27% 计划在美国或国外就业,仅 3% 计划在国外就业。 国籍和学位授予地 2015 年近期博士毕业生( early career doctorates,ECD )中,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占 65% ,其中 97% 在美国学术机构获得其第一个博士学位。在持临时签证的近期博士毕业生( ECD )中, 48% 是国外培养的。加拿大、中国、印度、德国和韩国 constituted nearly two-thirds of theU.S.-trained temporary visa holders and 14% of the U.S.-trained early careerdoctorates ( table 1 ). 在总计 43,300 国外培养的近期博士毕业生中,几乎一半是从加拿大、中国、英国、印度和德国等国家的学术机构获得其第一个博士学位(图 1 )。 图 1 非美国培养近期博士毕业生中学位授予地: 2015 数据来源:美国科学基金会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 Early Career Doctorates Survey pilot study, 2015. 专业领域 大多数近期博士毕业生 (70%) 获得的第一个博士学位在科学领域, 10% 在工程,还有 20% 在非科学与工程领域。女性和男性在科学领域的毕业生旗鼓相当 (33% 比 37%) ,但在工程中差别很大 (2% 比 8%) 。国外美国培养的科学领域获得第一个博士学位较美国培养的更多 (88% 比 65%) ,但在工程领域差不多 (8% 比 11%) (表 1 )。 职位类型 2015 年,近期博士毕业生中大多数获得了专任教师 faculty) 职位 (54%) 或博士后职位 (31%) ,其余的 (15%) 工作在其他类型的岗位上。国外培养的博士生大多数是博士后 (64%) ,其次是专任教师职位 (20%) 和其他类型职位 (16%) 。相比之下,美国培养的近期博士毕业生大多数是专任教师职位 (62%) ,博士后和其他类型职位分别占 24% 和 14% (表 1 )。 表 1 近期毕业博士生( ECD ):按培养地、国籍、性别、其他学位信息和职位 ( 百分比分布 ) 特征 美国学位 非美国学位 总计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总计 228,700 185,400 81.1 43,300 18.9 国籍 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 149,600 144,500 96.6 5,100 3.4 临时签证持有者 79,100 40,900 51.7 38,100 48.2 中国 22,900 14,200 62.0 8,700 38.0 印度 9,100 4,900 53.8 4,200 46.2 加拿大 5,600 2,400 42.9 3,200 57.1 德国 4,900 1,400 28.6 3,600 73.5 韩国 4,900 3,900 79.6 1,000 20.4 意大利 2,900 1,000 34.5 1,900 65.5 法国 1,800 S S 1,500 83.3 日本 1,700 800 47.1 900 52.9 巴西 1,600 900 56.3 800 50.0 英国 1,500 300 20.0 1,200 80.0 其他国家 22,000 10,900 49.5 11,000 50.0 性别和国籍 女 106,600 93,000 87.2 13,600 12.8 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 81,400 78,700 96.7 2,700 3.3 临时签证持有者 25,100 14,300 57.0 10,800 43.0 男性 122,100 92,400 75.7 29,700 24.3 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 68,200 65,800 96.5 2,400 3.5 临时签证持有者 53,900 26,600 49.4 27,300 50.6 获得学位时间 少于 2 年 46,200 36,900 79.9 9,300 20.1 2–5 92,800 75,200 81.0 17,600 19.0 6–10 89,700 73,300 81.7 16,400 18.3 博士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28,100 22,800 81.1 5,300 18.9 研究型学位 200,600 162,700 81.1 37,900 18.9 专业领域 科学 159,100 121,100 76.1 38,000 23.9 生物 51,000 31,700 62.2 19,300 37.8 医学 36,200 29,700 82.0 6,500 18.0 物质科学 20,900 14,000 67.0 6,900 33.0 心理学 12,500 12,100 96.8 S S 社会科学 17,500 16,700 95.4 700 4.0 其他科学 21,100 17,000 80.6 4,100 19.4 工程 23,500 19,900 84.7 3,600 15.3 非科学与工程 46,100 44,400 96.3 1,600 3.5 职位类型 a 专任教师 123,500 114,800 93.0 8,700 7.0 全时 96,400 89,300 92.6 7,100 7.4 其他 27,100 25,500 94.1 1,600 5.9 博士后 71,600 43,800 61.2 27,800 38.8 其他所有 33,600 26,800 79.8 6,800 20.2 S = 数据不可靠。 a 全时专任教师包括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每周工作时间大于等于 35 小时。其他专任教师包括所有其他专任教师职位,如教学职位( instructors )、讲师( lecturers )和联合聘任( adjuncts )。 注:由于取整,部分加和可能不等于总计。 数据来源:美国科学基金会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 Early Career Doctorates Surveyi pilot study, 2015. 计划就业地 计划近 10 年在美国之外工作的随国籍和学位授予国家变化很大,其中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和美国培养的近期博士毕业生更喜欢仅在美国就业。总体上,几乎有 70% 的毕业生计划仅在美国找工作, 27% 的美国或其他国家均可。而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中有 82% 的计划仅在美国找工作,而持临时签证的占 44% 。类似,美国培养的近期博士毕业生中,有刚过四分之三的人计划仅在美国找工作,而未来 10 年内国外培养的博士生超过一半在美国或国外找工作都可以(表 2 )。 表 2 近期博士毕业生的未来 10 年的计划就业地:按性别、国籍和学位授予地: 2015 年 ( % ) 性别,国籍和学位授予地 总计 ( 人数 ) 美国 国外 美国或国外均可 所有近期博士毕业生 198,600 69.4 3.2 27.4 性别 女 94,500 75.4 2.2 22.4 男 104,100 64.0 4.0 32.0 国籍 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 130,700 82.4 D 17.5 持临时签证 67,900 44.4 9.0 46.6 学位授予地 美国学位 162,400 77.4 0.7 21.9 非美国学位 36,200 33.7 14.0 52.3 D = 保密。 注:由于取整,部分加和可能不等于总计。 数据来源:美国科学基金会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 Early Career Doctorates Survey pilot study, 2015. 数据来源: https://nsf.gov/statistics/srvyecd/ ( 本文首发于2017年2月26日《里瑟奇智库》,原文参见: http://mp.weixin.qq.com/s/F7e-d4atMCpPkDVwqXRyxg 转载请联系作者: st69786@tom.com )
个人分类: 海外观察|14639 次阅读|4 个评论
学生的反馈是教师宝贵的财富
热度 1 ning198729 2016-10-14 09:19
在家乡母校上完校本课程后,陆陆续续收到了许多学生提交的课后感言,之前对于学生听不懂的担心完全烟消云散,之所以担心学生听不懂有两方面原因: 1)自己讲话带有浓烈的青岛之音,而且还是市北区的(但这并不影响普通话二甲的成绩)。 2)由于研究生多年养成的“作报告式”的讲述方式,担心高中学生接受不了那较快的语速,和那种偶尔夹杂着英语词汇的别扭表达方式。 结果发现,家乡学生还是家乡学生,说青岛话得到了一致的好评,亲切感大增啊。因此问题1解决了。 在前半节课我发现自己讲的快了,课间休息时及时的调整了讲述策略,下半节课语速上就明显好了一些,即使没忍住蹦出英语,也赶紧给学生们加以解释……还好问题不大 从这这几天陆陆续续收到的学生作业来看,有的学生确实理解了我所讲的内容,带领高中生做研究性学习继续博士论文研究的愿望指日可待…… 谁说当高中老师就不能再做科研了,能做,而且做的动机更加的纯! 现选取其中代表性的三篇感悟,亲爱的科学网同仁们,透过孩子们天真的文笔,感受这种清纯,接受这份世间和我们曾经转瞬即逝的美好吧。 美丽的动植物生长在原不属于它的土地上—生物入侵 班级:高一.四班 姓名: 今天这节课,是生物校本课堂的第一堂课,由我们留学德国的宁磊师兄进行授课,他为我们分析了生物学习的特点与这门学科学习的技巧,又给我们介绍了生物入侵,还有我从未耳闻过的化感效应。 我们看到的有些植物美丽无害,但它们却如同隐匿的杀手,将整片湖或整座山沦为一片荒芜。美丽的凤眼莲,看起来是那些淡雅美丽。花瓣上的“眼睛”仿佛能将你吸入其中,而它在中国广泛入侵,占领了大片河道和池塘。大量的加拿大黄花蔓延了整座山峦,而它看起来如同单纯美丽的迎春花,将它恶魔般的枝丫延伸到更远的地方,通过化感效应,让它所到之处的其它植物全都走向死亡。还有许多的入侵动物,如软体的动物斑贝,它堵塞下水或排水管道,给人们的生活造成诸多的不便,消耗了许多资金进行防治与处理被他们破坏的残骸。 这堂课,让我们看到了动植物力量的庞大,大千世界,大千生命,有许多美妙的秘密等待我们去探寻,我们要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了解他们。 校本生物第一课 —— 学长讲堂 2016 级 14 班 满怀期待的来到生物实验室,开启了一堂生物入侵之旅。 一种生物从原来的地区扩散到到另一个适宜它生活的环境并大量繁殖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命的权利且扩散维持下去的情况,我们称之为生物入侵。知识渊博的学长反问我们,松树下的云杉幼苗会死亡是因为什么?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松树与云杉幼苗争夺营养,最后松树获胜生活了下去而云杉幼苗因为没有营养死去了而已。其实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学长说,是因为松针下落腐烂释放了酸,杀死了云杉幼苗 。我们称之为化感反应。它是由一种生物产生了一种化感物质杀死了原有的生物,然后新生物定居 最后成了生物入侵。它与竞争不同,竞争就像地下根交错互相抢夺养分,地上叶片互挡争夺阳光。 而生物入侵,不单单是有新生物进入到一个环境这么简单,它还会带来危害。比如说破坏生态系统加速物种灭绝,危害粮食安全,社会安全如影响人类健康(生物体内带有病毒等没有天敌)。学长还说,它的治理过程非常艰难。就拿水葫芦来说,你当天排上几百个人把它拔完了,第二天可能又长满了,就这样不断繁殖,你不断的拔,似乎没有尽头。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陷入了沉思。 走进生物课堂 高一一班 这是步入高中的第一节校本课,我们走进了宁磊学长的课堂。 学长简单的为我们介绍了他对于生物的理解和学习方法,也适当的向我们提出了学习建议,在紧凑的情况下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学习的状态。 主要的讲课内容是生物入侵,这个看似有些眼熟的名词,但又有些陌生感。只是听说过一点点的程度,没办法更深入的了解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近些年来,大量的生物入侵发生在我们身边。类似水葫芦,又叫凤眼莲,因为紫色的花色和传播速度迅速难以铲除又被叫做“紫色恶魔”。给许多沿海城市带来了河流阻塞,破坏生态系统等危害。 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十分漂亮的生物,叫做加拿大一枝黄花。嫩黄色的花瓣细小又密集,却同时给许多地区带来了占用土地,难以种植粮食等棘手的问题。 宁磊学长给我们讲了许多还没有了解的生物知识,也希望以后我们会有更多的沟通机会。 后记:受到科学网两篇博文的启发,我在公派出国留学期间顿悟自己的人生使命,我必然要走上高中教师这条路(详见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43718do=blogid=1002385),这注定是我的战场,我将尽最大的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物老师。
个人分类: 梦想|5481 次阅读|2 个评论
终于博士答辩啦
热度 12 dhqkxw 2016-5-1 13:58
2016 年 4 月 29 日,是我博士答辩的日子,标志着我博士主要的任务完成了,虽然还会在这边待一段时间完成一个小课题,但心理如释重负,特写文纪念一下。 我是 2011 年 9 月进入交大医学院免疫所读研究生, 2013 年转为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一共五年。比起一些同学,我还算顺利。但其实这五年我过得很辛苦,只是所有的一切在我答辩致谢哽咽时都化为泪水,一切都是值得。 有一点我比较欣慰,就是我答辩是用英文完成的,而且评委对我整个讲的过程评价都很高,这也算是对我这几年坚持用英文的一个小小的肯定。当然我并不是说自己英文有多好,而且国内答辩大部分学生会用中文,我只是想挑战下自己而已,毕竟要去美国做博后,就当是一种练习。 简单总结下我硕博五年的历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与实验技术学习( 2011 年 9 月至 2012 年 5 月),这期间我把硕博期间规定的学分大部分都修了,因为我开始就决定要转博的,所以第一年考试很多。事实证明这种选择是对的,因为后面一旦进了实验室开展课题,就没有心思和精力去上课考试了。因为这边要轮转才定导师,所以这段时间选了两个实验室,主要还是去多学些实验技术。 第二阶段:定导师与课题摸索阶段( 2012 年 5 月至 2013 年 6 月),这段时间其实我比较痛苦,我选导师的情况有些特殊,之前写过一些博文。不过现在看来,我的选择是对的。我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是在摸索 ,那段时间其实是很痛苦和迷茫的。 第三阶段:确定课题并步步开展( 2013 年 6 月至 2015 年 3 月),这段时间开始确定课题,并且在导师的指导下一步步完成,很累但却充实。 第四阶段:写论文投稿至发表( 2015 年 3 月至 2015 年 8 月),由于这个课题与 Yale 大学合作的,中间进展还比较快,加上之前的基础,到 2015 年初我们就开始写论文投稿。我导师之前一直跟我说这个课题他要投 Nature ,我们也是按 Nature 的格式来写的,并首先投给了 Nature 。刚开始我心里那个激动啊,不过很快不好的消息就来了,一个星期 Nature 就回复建议转给子刊 NatCommun 。由于同行竞争等原因,我们想快点发表,所以接受建议。一个多月之后修回,三个 reviewer ,除了一个提了几个尖锐的问题,另外两个都还好。我们也很快修回过去,大概两三个星期就直接接受, 8 月初就见刊。 第五阶段:写博士论文答辩( 2016 年 1 月至 4 月),中间有段时间没写,那篇文章发了之后开始做另外一个课题,然后也参加了一些会议,主要是去长见识,也学会怎么去把自己的课题讲给别人听懂。我是大概 2016 年 2 月中下旬开始写博士论文, 4 月初交盲审,我写论文花了很长的时间,主要是想认真对待,每个字都是自己一个个敲上去的。事实证明还是值得的,我答辩提问环节答辩主席跟我说我的博士论文水平绝对是上乘的,最后答辩委员的意见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 今天是五一节,但有些资料还要补也有些累,故选择在学校休息,有时间就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下次可以写写读博士期间的心得和经验。整理了一些答辩的照片,分享一下: 1.答辩评委,导师,秘书及我的合影 2.我答辩中 …… 3.我回答问题中 ……
个人分类: 博士毕业|9137 次阅读|2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