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学技术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STS科学史科技政策学国际A刊名单(2.0版)
热度 2 liuli66 2019-6-25 12:47
STS科学史科技政策学国际A刊名单 科学技术学(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简称STS),是一个从社会学、历史学、哲学、政策学、计量学、传播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对科学技术本身进行学术研究的新兴领域。科学技术学包括科学(技术)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技政策学、科学传播学、科学计量学等“二级学科”。 国际上科学技术学主要有哪些专业期刊呢?1989年国际上著名的科学计量学家Leydestorff曾提出了21种重要期刊。如今,30年过去了,笔者未见有学者提出科学技术学国际重要期刊名单。笔者在科学技术学国际A类期刊1.0版的基础上,修订成A刊2.0版。 国际上主要有两大期刊数据库,分别是Web of Science(SSCI/SCI/AHCI)和SCOPUS数据库,但这两大数据库均没有“科学技术学”这个学科门类;跟“科学技术学”最接近的学科门类是“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科学史和科学哲学)。2019年发布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SSCI期刊及影响因子,见附件) 笔者主要以WoS“科学史科学哲学”SSCI/SCI/AHCI期刊为基础,兼顾SCOPUS数据库,结合个人的知识背景和研究背景,通过微信博客调研了武夷山老师、刘则渊教授等专家学者的意见,按STS“二级学科”提出国际A刊名单,如下。 笔者期待专家同行提出改进“科学技术学”学科国际A刊名单的意见,并期望这个A刊名单对我国“科学技术学”及其二级学科的建设和国际化,有所裨益。 要让世界不仅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STS、科学史、科技政策学、科学计量学、科学社会学的中国”。 科学史科学哲学STS影响因子2018.pdf 相关: Leydesdorff,L., 1989. The relation between qualitative theory and scientometric methods in science andtechnology studies, Scientometrics, Vol.15, Nos.5-6,pp.333-347. 参见武夷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53588.html A刊1.0版,见 中国特色“科学技术学”要努力走上国际主流期刊 2017年 https://mp.weixin.qq.com/s/eDl7dyyd-MWnvILrGl3CUw
个人分类: 科技与创新政策|549 次阅读|9 个评论
揭开“真科学”的真面目
热度 1 liuli66 2018-11-26 15:44
揭开“真科学”的真面目 后学院科学时代的科学家们,他们是既要“面子” (CUDOS=Kudos,帽子) ,又要“位子” (PLACE=Place) 。现实的科学家(real scientist)就是这样。 约翰·齐曼(John Ziman,1925--2005),是国际科学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在我国也早已有了知名度。20世纪80年代我国翻译出版了齐曼的《知识的力量》和《科学学导论》。现在,已进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的齐曼先生又来到了中国,带着他几十年上下求索“科学究竟是什么”的结晶:《Real Science: What it is, and what it means》。该书2000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81126图书馆借阅) 温故而知新。当年刘珺珺等人翻译齐曼的原名为《科学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studies)的书,将中文书名改为《元科学导论》,应该说是颇为恰当的。从此“元科学”概念不胫而走,且已深入人心。现在回头看来,如果当初译者把书名译为《科学学导论》,也许“科学学”(science studies)这一概念就推广开来了。但是,当时“科学学”已有所指,即“科学的科学”(science of science),那样做可能会撞车。现在亦是如此。这里且不说两种意义上的“科学学”之异同,我们认为,应该让这两个“科学学” 公平竞争,优者胜劣者汰。顺带一说,国内对“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STS)”有多种翻译,我们赞成把这个STS翻译成“科学技术学”。 当然,翻译成“科学技术论”也是不错的。 “科学技术学”在中国实现体制化,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我们认为,在中国科学技术学的体制化建设过程中,《真科学》这部在国际科学技术学领域中有重要影响的著作,一定要很好地利用起来。其实,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正是这么做的。 曾国屏教授主讲《科学学与科技政策》课程(后来这门课,十多年来,由我来主讲了),指导研究生研读《真科学》;后来曾国屏教授组成队伍,翻译出版了《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 那么,《真科学》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真科学》是一本厚重的书。这是《真科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当初看到《真科学》英文版的复印件,感觉它就像一块砖头。出于对《真科学》的好奇,我们在全球最著名的网上书店amazon.com上窥探了该书的“面目”,其封面设计颇能抓住眼球! 《真科学》内容周全,条理清晰。它论述了科学的方方面面,它的目录像是词典中的词条,可供你方便地查阅。比如,我们对 “学问共和国”、“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建构论”、“后学院知识”等内容感兴趣,就把它们挑出来,先睹为快。该书面面俱到,相信你跟我们一样可以找到你感兴趣的内容。 一般地讲,一本面面俱到的书,往往有杂乱无章之嫌。但《真科学》不然,它很有章法。章法在哪里?此书共10章,前4章,提出问题并提供分析的背景。尤其第3章,为本书举“纲”,提出了“真科学”的分析框架。齐曼把默顿分别在《科学的规范结构》(1942年)提出的“科学的精神气质”( ethos of science )的四个要素——公有主义、普遍主义、无私利性、怀疑主义,以及默顿《科学发现的优先权》(1957年)提出的 “原创性”(一译“独创性”),创造性地集成起来,构成 科学的精神气质 CUDOS,即:公有主义(communalism),普遍主义(universalism),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或无偏私性),原创性(originality)和怀疑主义(skepticism)。 对于ethos of science,人们常把它翻译成 “科学的精神气质”(特质),我们认为这样的翻译意思是妥贴的,但是嫌长了一点。我们建议能否比照“校格”一词把它简略地翻译成“科学格”?我们知道,北大在她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鲁迅先生把它概括为:“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北大校格。当然,大家知道,中国大学唯一没有“校训”的,大概就是北大了。 第5—10章是张“目”,逐一讨论这五个要素。对CUDOS,齐曼并不是“照着”默顿“讲”,而是“接着”默顿“讲”,以旧瓶装新酒,阐述当代“真科学”的特性和规律。 齐曼探讨了学院科学向后学院科学的转型,并提出科学的规范从CUDOS向PLACE的转型。PLACE原本是齐曼提出的“工业科学”的行为规范,亦是后学院科学的行为规范,它的意思是:讲究专有性(Proprietary),局域性(Local), 威权性(Authoritarian), 委托性(Commissioned)和专家性(Expert)。 如果你从事工业科学研究,比如你是贝尔实验室或者是北大方正集团研究院的产业科学家,那你就不要坚持什么CUDOS,而是要服从PLACE。换言之,如果你是工业科学家,你追求的不应该是“面子”(kudos名誉、帽子),而应该是“位子” (place)。 观察后学院科学时代的科学家们,他们是既要“面子”,又要“位子”。现实的(Real)科学家就是这样。 作者在最后一章,提出并探讨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即科学信念的基础是什么?我们还能相信科学吗? 这些问题在当今的中国很有现实意义。 《真科学》以自然主义的观点去认识科学的真实面目。齐曼在科学学研究中引入了一种创新的思路即自然主义的思路(第1章第5节),试图对科学知识实际上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又是如何被利用的进行了描述和解释,以求对科学的本质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关于科学哲学研究中的“自然主义转向”,据我们所知,国内鲜有介绍和研究,如果是这样,那么,《真科学》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范例。 齐曼还以自然主义的冷静、平和,观看“传统遗产”与“建构论”两种冲突的科学观之战。齐曼中肯地评价它们,并努力超越它们,或许齐曼是想达到卢克莱修所说的境界: “站在高岸上遥看颠簸于大海中的行船是愉快的,站在堡垒中遥看激战中的战场也是愉快的,但是没有能比攀登于真理的高峰之一,然后俯视来路上的层层迷障、烟雾和曲折更愉快了。” (译后记;其中提到个人的翻译参与) 约翰·齐曼著,《真科学》,曾国屏主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 原题为:认识《真科学》的真面目,发表于《科学时报》2003-05-15(本文略有修改) 谨以此文追思曾国屏教授 (今日午后刚与LIZHF,XUF等讨论科学技术学专委会工作)
个人分类: 教与学|1434 次阅读|2 个评论
欢迎选修、旁听《科学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2013年春季学期)
热度 1 chadwick 2012-12-24 11:41
几经努力,《科学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号:80700112,2-12周上课;时间:星期四9:50-12:15,地点:新水304)课终于获得批准。虽说之前在深圳研究生院以讲习班的形式摸过一次石头,但如何能真正上好这个课,我一直在思考,也希望各位看官能积极献计献策。 除去审批手续中不得不填的的官样说辞,本门课主要要解决的是国内STS专业研究生研究方法上普遍相对薄弱的环节。考虑到STS学科(暂且这么说)的特殊性,主要突出了(1)科学技术和医学本身的研究对象,以及(2)建构主义的理论旨趣,对研究方法的选择以及具体操作上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并最终尝试回答,是否有必要存在一套独特的STS研究方法,以及STS研究方法与一般的质性研究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等等。 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采取了经典文献与新近文献相结合的方式,但目前来讲我并不是很满意。考虑到受众的基础等因素,估计到上课的时候需要自行设计大量教学材料来进行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否则就失去了研究方法课的意义,而变成了单纯的文献导读。 考核形式上,借鉴了唐世平教授的经验,严格按照期刊投稿的流程进行。由于只能给我32学时,初步打算在第12周(即最后一次课)上汇报选题报告而不是论文全文。报告应该包括:(1)研究问题、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2)文献综述,研究框架和(预期)的理论或经验贡献;(3)经验材料的来源和研究方法的选择,如为什么用某些数据或者某个案例,准备如何处理等;(4)文章的逻辑安排等。在选题报告通过以后,第18周提交论文全文,并视论文质量给出“修改后再提交”,以及“直接接受”等建议,直至达到起码能够在国内CSSCI级期刊发表的水平。 如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反馈到chadwick@tsinghua.edu.cn,不胜感激! ---------- 《科学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大纲 Research Method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教学目的: 本课程着重探讨建构主义视野下质性研究方法的理论内涵、主要特点、方法论取向和具体研究方法,力图从理论、方法与研究实践的结合上启发思考、开阔视野,并培养反思科学、技术、医学与社会关系的能力。旨在通过理论阅读、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与书本学习和研究实践相结合等方式,为研究生进行田野作业和撰写学位论文奠定方法论基础。 与同类课程比较: 与校内及世界一流大学已开设的同类课程相比,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了和已有且普遍流行的 实证主义 教学体系相对应的、差异化的建构主义理念,不但顺应了国际科学技术学学科建制化的大趋势,亦能保证清华能够在一些重要、前沿但又有待深入的领域占据先机。在教学方式上,采用了理论阅读、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注意从国外成熟和新近研究当中汲取经验,一方面也注意从中国问题中学以致用,兼顾了国际化与本土化。 本课程已被列入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计划中“专业其他课程”目录,且为申请人所在单位“985”三期课程体系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文内容简介: 课程将集中在科学技术学(STS)的与境下对研究方法问题展开讨论。具体内容包括历史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人类学方法、扎根理论、现象学方法等,以经典研究和学术前沿为材料在实践中展示STS中的建构主义同结构功能主义,以及同实证主义进路在方法应用上的异同,并结合中国问题重点探讨当上述方法进入到STS领域后所展开的方式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英文内容简介 In this course, the diverse research method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STS) will be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including historical studies, case studies, comparative studies, anthropology studies, grounded theory, and phenomenology and so on. Both classical and new emerging literature will be used as the material to demonstrat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approaches in STS that is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and social constructionism,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positivism in using the methods mentioned above. More focus will be put on how these general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hould be conducted in STS, and the possible problem that could be faced by examining the Chinese issues. 参考书目: Denzin, N.K. and Y.S. Lincoln,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011, Thousand Oaks: Sage. Sismondo, S., 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Second Edition). 2009, Malden, MA; Oxford and West Sussex, UK: Wiley-Blackwell. Hackett, E.J. and 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etc. The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2008,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Published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Society for the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陈向明,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2000, 北京市: 教育科学出版社. 具体课程计划 1.导论:STS理论的演进及其与一般质性研究的关系 本讲将主要介绍STS的默顿-结构功能主义传统和反默顿-建构主义传统的发展脉络以及各自的方法论倾向及其演变。并请同学们思考:理论倾向本身对研究问题的提出和方法论的选择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两种进路之间,以及各自的方法之间能否实现一种沟通或者融合? 阅读文献: Sismondo, 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and an Engaged Program. The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Third Edition), ed. E.J. Hackett, et al. 2008, Cambridge, MA; London: The MIT Press. 13-30. Martin, B.R., P. Nightingale and A. Yegros-Yegro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Exploring the knowledge base. Research Policy, 2012. 41(7): p. 1182-1204. Fagerberg, J., M. Fosaas and K. Sapprasert, Innovation: Exploring the knowledge base. Research Policy, 2012. 41(7): p. 1132-1153. 2.反思建构主义:事实、修辞与话语 本讲旨在介绍建构主义视野下的事实,以及修辞和话语在建构事实中的作用。并请同学们思考:既然建构主义否定了一切约定俗称的东西,那么研究本身的信度和效度又如何保证?在建构主义的研究中,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关系应该如何(“局内人”、“局外人”或是“上帝”)?建构主义的研究能否发现事实或得到普适性的结论,如果不能其意义又何在? 阅读文献: Sismondo, S., 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Second Edition). 2009, Malden, MA; Oxford and West Sussex, UK: Wiley-Blackwell. Chap 13: Rhetoric and Discourse. Siegel Watkins, E.,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a Contraceptive Technology: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Meanings of Norplant. Science, Technology Human Values, 2011. 36(1): p. 33 -54. Ross, P., Problematizing the user in user-centered production: A new media lab meets its audiences.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2011. 41(2): p. 251 -270. 3.历史的逻辑:非发明家的爱迪生 本讲旨在通过对技术系统理论创始人休斯(Hughes, Thomas P.)对于爱迪生的颠覆性研究,说明STS中历史研究的方式和主要特色,并以此探讨STS与科技史以及一般意义史学研究上的异同。并请同学们思考:历史的研究需要以怎样的一种方式提出研究问题?是否存在一种独特的历史的逻辑? 阅读文献: Hughes, Thomas P. The Electrification of America: The System Builders. Technology and Culture, Vol. 20, No. 1 (Jan., 1979), pp. 124-161. Dear, P. and S. Jasanoff, Dismantling boundari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Isis, 2010. 101(4): p. 759-74. Sewell, W.H., Logics of history: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2005,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ap 8: Historical Events as Transformations of Structures: Inventing Revolution at the Bastille. 4.案例研究: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桥梁 本讲旨在通过回溯STS中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行动者网络理论,说明案例研究的步骤和程序。并请同学们思考:案例研究适合哪一类的研究问题?案例研究是否一定要追求典型性和代表性?过分的步骤化和程序化,会给行动者网络理论下的案例研究带来怎样的问题(具体可参与国内大量关于ANT的发表物)? 阅读文献: Michel Callon. “Some elements of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 domestication of the scallops and the fishermen of St Brieuc Bay”. in J. Law (eds.) Power, action and belief: a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1986, pp.196-223. Asdal, K., Contexts in Action—And the Future of the Past in STS. Science, Technology Human Values, 2012. 37(4): p. 379 -403. Lagesen, V.A., Reassembling gender: Actor-network theory (ANT) and the making of the technology in gende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2012. 42(3): p. 442 -448. 5.国家与组织的比较: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本讲旨在展示在国家和组织等不同的层面,如何选取合适的范围进行比较研究的工作,以及比较应该在何种意义上进行等。并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比较,以及拿什么比较?比较中的循环论证是如何出现的?在比较中如何避免“例外论”以及可能产生的“理论孤岛”? 阅读文献: Barley, S.R., Technology as an Occasion for Structuring: Evidence from Observations of CT Scanners and the Social Order of Radiology Department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6. 31(1): p. 78-108. Jonkers, K., A functionalist framework to compare research systems applied to an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research system. Research Policy, 2011. 40(9): p. 1295-1306. Felt, U., M. Fochler and P. Winkler, Coming to Terms with Biomedical Technologies in Different Technopolitical Cultur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ocus Groups on Organ Transplantation and Genetic Testing in Austria, France, and the Netherlands. Science, Technology Human Values, 2010. 35(4): p. 525 -553. 6.人类学观察:技术,性别与亲密性 本讲旨在通过介绍STS中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帮助同学们了解方法本身,特别是在遇到与科学、技术相关问题时的作用与局限性。并请同学们思考:人类学的观察和记者的暗访有怎样的异同(怎样处理“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关系)?在进行人类学观察时应如何在经验材料和研究理论之间进行平衡? 阅读文献: Bray, F., Constructing Intimacy: Technology, Family and Gender in East Asia.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8. 2(2): p. 151-165. Moser, I., Dementia and the Limits to Life: Anthropological Sensibilities, STS Interferences, and Possibilities for Action in Care. Science, Technology Human Values, 2011. 36(5): p. 704 -722. Latour, B., Coming out as a philosophe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2010. 40(4): p. 599 -608. 7.扎根理论:独自倾听嘈杂的声音 本讲旨在讲授扎根理论,特别是建构扎根理论的操作方法(包括质性研究工具Nvivo等软件的使用),及其在STS研究中的应用。并请同学们思考:不同流派之间扎根理论的本质区别何在?建构扎根理论在收集和处理数据时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建构扎根理论强调理论来源于经验材料,是否意味着在进入田野前不需要任何的理论储备? 阅读文献: Shostak, S., The Emergence of Toxicogenomics: A Case Study of Molecularizatio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2005. 35(3): p. 367 -403. Narayanan, V.K. and T. Chen, Research on technology standards: Accomplishment and challenges. Research Policy, 2012. 41(8): p. 1375-1406. Prainsack, B. and M. Kitzberger, DNA Behind Bars: Other Ways of Knowing Forensic DNA Technologies.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2009. 39(1): p. 51 -79. 8.主客体、生活世界与现象学的方法 本讲旨在讲授新近兴起的现象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导向、特性及研究程序,及其在研究科学、技术和医学相关问题上的优劣势。并请同学们思考:现象学的研究方法是否可以用来“解决问题”?是否可以经由现象学研究方法所得到的结论,推广到一般?现象学的研究可以和其他哪些方法构成互补,又和哪些可能构成冲突? 阅读文献: Roth, W., G.M. Bowen and D. Masciotra, From Thing to Sign and “Natural Object”: Toward a Genetic Phenomenology of Graph Interpret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Human Values, 2002. 27(3): p. 327 -356. Myers, N., Molecular Embodiments and the Body-work of Modeling in Protein Crystallography.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2008. 38(2): p. 163 -199. Caelli, K., Engaging with Phenomenology: Is it more of a Challenge than it Needs to be?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2001. 11(2): p. 273 -281. 9.STS中的访谈、观察与研究伦理 本讲旨在讲授STS研究中访谈的准备工作、提问、倾听和回应的技巧,观察的作用、实施与反思,并通过研究的具体实例说明在进行访谈和观察等研究中,所应把握的伦理道德尺度等。并请同学们综合以往讲授的研究方法思考:在每一种研究方法中,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和冲突应该如何处理?对于被研究者而言,需要保护和需要回报的东西各是什么? Parker, J. and B. Crona, On being all things to all people: Boundary organizations and the contemporary research university.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2012. 42(2): p. 262 -289. Oudshoorn, N., How places matter: Telecare technologies and the changing spatial dimensions of healthcare.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2012. 42(1): p. 121 -142. Sleeboom-Faulkner, M. and S. Hwang, Governance of stem cell research: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in China, Japa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2012. 42(5): p. 684 -708. 10.STS的研究设计和成文方式 本讲旨在讲授研究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文献综述的写法及其功用,以及研究成果的成文方式,含不同风格的写作形式等等。本讲系前面9讲的综合,不再适用新的阅读材料。 11.学习成果展示与反馈 选课学生将自选研究问题(限定为中国问题),利用课堂中所讲授的研究方法完成系统的分析,形成不少于8000字的研究论文,并在课堂上进行统一汇报展示(展示时间为15分钟)。将根据论文和汇报情况评定最后成绩。
392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与WU yishan老师商榷:科学技术学中的基本理念?
热度 1 liuli66 2012-11-9 17:50
经常从武老师博文中受益,感谢。 读科学技术学(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一些基本理念 "一文又受益了。 抽空下载了原文,初步浏览。 初步感觉,武老师把那些观点提升到科学技术学的”基本理念“,这样的提法似乎有点过强了。 其原文如下,请读者自行评判: A more specific tradition in STS has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science, technology, public policy, government and civil society, and has articulated demands for the acknowledgment of uncertainty and a self-critical stance toward scientific truth claims (Wynne 1993; Collins and Evans 2007), for a broader participation of citizens or lay people (Frankenfeld 1992; Joss 2002; Rowe and Frewer 2000 and 2005), and for heightened institutional reflexivity in science and scientific governance (Functowicz and Ravetz 1992; Jasanoff 1994; Leach, Scoones and Wynne 2005; Maasen and Weingart 2005; Beck 2008). However, a number of recent phenomena indicate that at least some of these points, in some institutional contexts, have been acknowledged and that scientific governance has undergone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s, which require a new analytical perspective. 来源:Kathrin Braun, Cordula Kropp, 2010. Beyond Speaking Truth : Institutional Responses to Uncertainty in Scientific Governance. 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s, 35(6), pp.771-772
个人分类: 教与学|32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技术学”已在中国浮出水面
热度 4 liuli66 2012-1-4 21:22
“科学技术学”已在中国浮出水面
主编为清华大学教授。人民出版社,2006年。 书讯: http://www.amazon.cn/%E8%B5%B0%E5%90%91%E7%A7%91%E5%AD%A6%E6%8A%80%E6%9C%AF%E5%AD%A6-%E6%9D%8E%E6%AD%A3%E9%A3%8E/dp/B0011CAYOI/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325683521sr=1-1 主编为浙江大学教授。科学出版社,2008年。 书讯: http://www.amazon.cn/%E8%B5%B0%E8%BF%91%E7%A7%91%E5%AD%A6%E6%8A%80%E6%9C%AF%E5%AD%A6/dp/B0017XRI22/ref=sr_1_1?ie=UTF8qid=1325682903sr=8-1 主编为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书讯: http://www.amazon.cn/%E8%B5%B0%E5%85%A5%E7%A7%91%E5%AD%A6%E6%8A%80%E6%9C%AF%E5%AD%A6/dp/B005WO7Z66/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325683559sr=1-1
844 次阅读|9 个评论
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学(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y)
热度 1 lvnaiji 2009-4-24 23:48
当前,科学技术学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对于这一研究在西方和中国的不同境遇作一比较是饶有兴味的。本人对于科学技术学(还有其他译法)所知甚少,难以就研究的内容加以比较,所以只能就外围而言。或许正是这种外围的视角,有可能揭示科学技术学的专业研究者所忽视的事物。然后提出在中国从事科学技术学的建议。 一、中西科学技术学的外围比较 所谓外围比较大致在以下层面:研究者的知识背景及进入的视角、研究界面、研究途径、成果应用,以及社会背景等。 首先,在研究主体上,中西方研究者多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的背景,中国的研究者虽可能稍弱,年长者基本具备这一点。但现在进入这一领域的年轻的研究生们有相当比例来自文科,对如实验室研究的理解可能仅限于中学期间的经历。区别或差距还在于多学科的介入与协调上。西方的研究者涵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这一状况与当代科学的边界渐次模糊,与其他领域的研究日渐彼此渗透相一致。相对而言,中国的学者似乎依旧主要限于从事科学哲学者。诚然,中国的学者可以在学术交流中汲取西方的成果,但若缺乏本土的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在对等的交流中便显得单薄。即使开展实验室研究,也难以对正在实验室中工作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的片言只语和不经意的行为举止有足够的敏感,以揭示种种心理的和社会的影响。 其次,研究界面的差别。此处的研究界面指研究者与其研究对象的关系。西方的学术传统历来重视实证研究,由科学哲学推进到属于后现代视野下的科学技术学,对案例的解剖更为深入。如果说科学哲学主要是对研究结论即科学理论的分析,那么科学技术学需要深入到科学技术的过程,深入到历史、个案、语境和社会,探索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与社会和个人心理的复杂关系。于是在科学技术学领域的研究界面上,在中西之间就形成了以下差别。其一,如所知,科学技术学研究需要大量案例,需要从第一手的历史资料中汲取营养,形成和验证观点。在这一点上,西方的研究者得天独厚。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学者虽有个别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获得资料,但在总体上无论资料的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与之匹敌。其二,在西方的社会背景下,科研环节相对透明、规范,研究者得以近距离考察从经费申请到结项到应用的全过程,从中发现问题,提炼和验证观点。亚当 . 斯密之所以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位经济学家,是因为在他的年代,经济活动方从教会、皇权和贵族等的控制下基本上得到独立,亚当 . 斯密方可能揭示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的科研规划、政策和相应的管理部门已经有了很大改进,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模糊的人为因素,甚至难以示人的黑箱操作在相当程度上依然盛行。在科学技术学领域,几乎不可能如西方同行那样展开客观的研究。在此意义上,很难认为中国存在科学技术学家。其三,在相当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野外或部落研究的实验室研究中,首先需要对象本身即实验室和科学家的开放,允许科学技术学研究者介入。西方的科学技术学研究者能够顺利进入实验室,他们的工作得到科学家的理解,科学家与之友好相处。然而在中国,很难想象在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成天守候着一位或几位科学技术学工作者,全过程零距离观察科研的日常运行。这样的观察多半会被认为是添乱而不是研究。至今似乎很少看到来自中国的实验室研究的案例。 第三,研究途径不同,一是经费,二是时间,三是目标。西方的研究者较容易获得经费,拥有相对充裕的研究周期。特别是实验室研究,对于一个具有一定影响的项目来说,科学家要完成从探索性实验到验证性实验的全部过程,通常需要一至二年或更长时间。科学家的研究是开放和难以预期的,而科学技术学研究者在对科学家实验的全过程实行零距离观察之时,更没有确定的目标,对成果的性质和可能影响的大小难以有清晰的预测,结论更为开放。在这三方面,中国研究者的现状与之有相当大的差异。其一,笔者虽未经统计,但可大致判断,如这样的实验室研究的课题难以立项,至少在比例和资助金额上与西方相去甚远。其二,急功近利的社会思潮,出资方和研究者双方大多耐不住寂寞,不会忍受在实验室里泡上一至二年去做前途未卜的研究,而会去做一些效益更好,目标明确的短平快项目。其三,在课题申报中通常都有这样的栏目:何时在何等级别的刊物上发表以何标题命名的论文数篇,或出版何种专著。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何以至此! 第四,成果的社会影响和应用有别。在西方,由对科学技术的研究所得到的成果首先反过来影响科学技术,影响到选题、决策、科研过程、评价机制等一系列领域。这些成果经某种选择和转换后逐步渗透到教育界,不仅是以科学技术学为专业的系科,而且扩展到理工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院系;不仅是研究生,而且扩展到广大本科生。成果影响的进一步扩展是,科学技术向社会开放。前述实验室研究中,实验室向科学技术学的开放即是一例;以及公众对科学技术广泛深入的参与。科学技术学研究者直接进入往日神圣的科学技术殿堂,意味着在知识就是权力的背景下权力版图的调整:包括科学技术学研究者在内的公众权力的提升和科学家工程师权力的下降。正是在这些成果的应用中,科学技术与社会渐次融合。科学技术学成果这样在西方社会中的应用,如果换到中国,在一段时期内看来尚无可能。目前,这些成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发表论文,参加会议,以及申报课题、获奖和晋升职称上(不排除科学技术哲学其他领域的成果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如此)。 最后,或许最重要的是,科学技术学社会背景的差异。西方和中国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前者处于由现代到后现代,后者尚且由传统奔向现代。成果是要交流的,但社会的发展阶段差异甚大,许多疑惑和问题皆由此而生。其一,将西方的研究成果直接或稍作修正便直接用于中国社会,或者于事无补;或者在缺乏实证研究的情况下贸然提出不切实际、不符合国情的政策建议,有可能干扰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其二,西方的后现代研究虽然有解构之势,但因现代性根深蒂固,如建设性后现代科学,以及科学大战中的索卡尔和温伯格等科学家。即使科学技术学的研究者本人,长期浸润于西方文化之中,现代性从思维方式到日常语言已深入人心,在其研究过程中依然遵循现代性所强调的客观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以近距、微观(分形)的现代性研究、解构宏观的现代性 。但中国的情况是,现代性尚未奠基,后现代接踵而来。在后现代的思潮中,中国的有些研究者有迷失自我的危险。 二、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学 以上分析了中西科学技术学的若干差异,并非旨在否定中国从事科学技术学的必要性,相反,由比较凸现了在中国语境下该领域的极端重要性;同样,上述分析并非否定借鉴西方科学技术学的必要性,相反,不仅是研究成果,而且是要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特别是在其研究的进路上全面引进。 随着研究日益进入特定的语境:时间、空间、对象及其关系,特别是随着研究渐次进入人的心理,进入特定的社会环境,必然越来越多地显示其地方性。曾几何时,作为科学技术学前身的科学哲学难显特色,所见者或波普尔或劳丹;在提出工程哲学和产业哲学之前,特别在更早时期,技术哲学几乎言必称海德格尔,后来则有斯蒂格勒和米切姆等。随着工程哲学的兴起,中国特色随之彰显,产业哲学进一步凸现地域性、民族性,也就是中国特色。这是其学科地位所决定了的。同样,由科学哲学发展到科学技术学,其地方性也日益凸现。强调自然科学之地方性的学者是否在同样以及(理应)在更大程度上突出科学技术学的地方性?早在 10 余年前, 于光远 先生就希望他所称的中国的哲学学派, 不侧重于解决人类社会史发展的根本问题,要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和理论问题。这个学派的特点必然导致特别关心社会问题特别是中国经济文化建设,要联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路子, 需要大量地、不断地,以及随机地从具体的实践中和其他学科(如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汲取和交换营养。 不仅如此,中国的科学技术学家们还将以来自实践的研究成果反哺、指导实践。在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各分支都清晰可见学科对现实的积极干预。于老强调,科技哲学不应该限于一般的、抽象的思辨,而是要去做特殊的具体的研究,向着实践的方向前进,直到在实践生活中显示出这种研究的重要意义。由科学哲学到科学技术学,对现实的干预愈演愈烈。正如 陈平原 先生 所论, 本国文学研究有更多的承担研究者跟这片土地有着天然的联系,希望介入到社会变革和文化建设里面去,而不仅仅是隔岸观火,在这样的研究的背后有情怀。 上述比较分析揭示了科学技术学在中国与西方的差异,这正是中国科学技术学家的责任和情怀:其一,扩展学科门类,多学科共同介入。其二,消除研究者及其研究对象之间的界面。如果在科学技术史在整体上暴露中国研究者的先天不足,那么在中国科技史方面,中国的研究者当仁不让。李约瑟已经先行一步,由科学技术学的视角,全面开展对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则是当代中国学者的职责。在这一领域,中国的研究者不是先天不足,而是得天独厚。对中国科学技术现实的运作过程和实验室研究更是非我莫属。正是这种责任和当仁不让的立场和态度,有可能在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中国科技史的奥秘以启迪后人,以及在一个方面可能使中国现行的科学技术决策和运行过程暴露于公众的视线之下,使之在社会的压力下趋于规范和透明;让实验室中的科学家习惯公众零距离的关注,让公众了解科学家的研究方式。其三,改善研究途径,而不是在现行体制下扭曲自身。最后,将成果应用于科学技术、教育和社会。 在中国的科学技术学家履行其责任之时,务必高度重视这样的事实:科学技术学的兴起是西方社会由现代走向后现代的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西方社会是在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批判中走向后现代的;中国则处于由传统到现代,以及由现代到后现代两次转型的叠加,工业与信息化部的设立即说明了这一点。相对而言,当前的关键依然在于由传统到现代,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确立科学技术在社会中春天的地位,倡导科学理性,弘扬科学精神。任何科学技术学研究必须在这一大前提之下进行,这是中国地方性科学技术学的根本要求。跟在西方科学技术学后面人云亦云,不仅不会有自己的特色和学术地位,而且可能危及中国科学技术进而社会的发展。西方科学技术学与中国现状和发展道路的结合,有可能使中国既实现赶超,又避免现代性本身的弊病。 正是发展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学,研究中国科技的实际情况和案例,以特殊性丰富普遍性,才可能确立自身的学术地位,推进世界科学技术学学术发展。不仅如此,适应中国的发展目标并由中国的现实提炼得出的观点和理论,还将对其它发展中国家具有指导意义。 顺便指出,传统文化在发展中国特色科学技术学时具有独特价值。在西方的学术界,几乎所有的概念体系都已打上现代性的印记:客观、抽象、固定,具有明确的内涵与外延,例如在科学中,质点、刚体、可逆、周期、有序、理想气体、弹性碰撞,等等,然而后现代研究又不得不使用这些概念。如何应用现代性概念来论述后现代观念?已经看到了一系列否定性概念,如不确定、测不准、非线性、对称性破缺、非有序、不可逆,以及复杂性、混沌、分形、分岔等等。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这种情况更为严重,概念之编造,语言之晦涩,行文之拗口,令人难以卒读。后现代是对传统的否定之否定,辩证的复归。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概念体系和思维方式的包容性、渗透性等经现代性的改造有可能焕发青春,进而籍科学技术学之风走向世界。 到底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学 ? 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学具有鲜明的价值观:推进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特定的研究对象:由科学技术学的视角揭示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科学技术的运行方式;与国际接轨的理论、方法和视野(如人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同时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成分,形成既有具体的实践指向,又得以为国际的学术研究做出独有贡献的科学技术学的中国学派。 他们深入到科学家研究过程的微观细节,揭示其间种种非理性因素,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如若停留于此,甚至将此当成整体和全过程,便在一个新的层次重犯了还原论的错误。就此而言,这些可以归为后现代的研究者们看来还不够后现代。他们看到了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其他活动如政治和经济的相似进而相同之处,有助于科学融入文化,但若无视或忽视科学与其他活动的不同点,科学在从其在文化中的中心地位跌落下来之时,进而丧失了在文化系统中的一席之地,丧失了因其特殊性而对系统整体的贡献,文化本身也将因此而蒙受损失。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在这一点上,他们同样没有走出现代性。
个人分类: 科技|5532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