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梯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社员们加油绘新图
ghzcljz 2018-9-18 11:14
社员们加油绘新图 11 月 28 日 上车道岭,见社员们紧张修梯田的情景,心有所感,习作以赞。 毛主席画像插地头, 像旁红旗舞东风, 主席含笑挥巨手, 社员们加油绘新图。 铁锨闪闪 镢头飞舞, 担儿似风飞, 车儿急水流。 虽是滴水成冰天, 社员们脸上红彤彤, 所绘的新图何等美! 梯田层层插入云。 李琳 1970 年 11 月 29 日 夜
125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一大奇迹”--王金庄梯田
yaoweijian 2018-9-3 08:23
很多人都看过元阳梯田的美,那是一种带着曲线般柔美智慧的;也有人看过龙脊梯田,一种自然赋予人们劳动的杰作。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世间还有一种梯田,是用一种愚公移山精神完成的奇迹,这就是王金庄的“石头梯田”。 王金庄梯田是太行山区最大的梯田群,面积达21万亩,其中核心区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王金庄有约8万余块,1.2万亩。这里的梯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赵简子的筑城屯兵,兴于元明清,盛于当今。元代初期,人们为了躲避战乱,移民来到当时交通相对闭塞的太行深山区,修建梯田。只是由于当时人口少,进展缓慢,未成规模。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梯田修建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尤其到清代的康熙、乾隆年间,因较长时间无战乱,人民生活相对安定,人口增长也较快,村民一门心思地用在修田造地上,以扩展繁衍生息之基。建于这一时期的梯田占现存梯田的三分之一。 这里并不张扬,却让你震撼。 1988年至1992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实施“3737”项目时,评估团专家到王金庄参观梯田时惊叹:“往上看登天梯,往下看入地门。中国人了不起,上管天,下管地”,称其为“中国第二大万里长城”、“世界一大奇迹”。 这里虽在大山深处,却值得你来感受。就像诗里说的:“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那么来王金庄感受一下石头梯田,层层有着愚公般精神垒砌的壮美吧! 王金庄有以下优势: 1. 王金庄区位优势明显:井店镇位于晋、冀、豫三省七县交界处,青兰高速、 309 国道、省道贯穿全境,距离邯郸、长治机场不足四十分钟车程,地理优势独特。 2. 生态环境优美:王金庄河道属清漳水系,夏秋两季,清水四溢,河流遍野,瀑布流泉,风光极佳。镇党委、政府为加快生态旅游开发,建塘坝、水库 10 座,发展特色养殖、生态游、干果小杂粮深加工等新兴产业,形成了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于一体的 10 公里 “ 黄金水道 ” 。 3. 民居特色鲜明:王金庄民居建筑保存了明清石头房建筑特色。村内石街石巷、石房石院、石楼石阁、石阶石栏、石桌石凳、石碾石磨、石门石窗,随处可见,是一座天然的石头博物馆。最长的青石街道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存民居 600 栋、 4000 多间、建筑面积 25 万平方米,总长 2000 多米。 4. 梯田文化深厚:筑 500 华里石堰梯田,大寨村修梯田也是在学习王金庄村修梯田经验而后才开始的。 5. 特色产业繁荣:王金庄大红袍花椒闻名遐迩,素有 “ 十里香 ” 美誉,是花椒之中的精品。先后荣获第四、五、六、七届中国(廊坊)农副产品暨农业技术交易会名优产品。首届中国(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名优产品奖。 6. 历史文化丰富:王金庄具有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遗址。抗战时期,刘伯承率 129 师部曾经转战于此。曾是磁武涉林战役主战场之一,电视剧《亮剑》李云龙原型曾在此战斗。电影《艳阳天》、《笨人王老大》、《浴血太行》先后在这里拍摄。王金庄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和神奇浓厚的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吸引了多方游客到此休闲度假、写生创作。国家画院卢禹舜工作室在北京举办了《走进王金庄》大型画展,中央美院和清华美院李铁生工作室、邯郸美协把王金庄列为写生基地。
4335 次阅读|0 个评论
白雪晕染的黄土高原梯田
热度 1 jiasf 2018-5-12 01:12
浏览GoogleEarth,偶然发现小雪后的黄土高原,田面白色的薄雪与偏暗的田坎把梯田映衬得更为清晰,规则而又多变的纹理如画一般。有的地方南坡和东坡的雪明显化了,色调是暗土色的,山脊线另一边则白雪皑皑。还可看出仍在耕种的梯田大都位于较平坦的峁顶峁粱,坡度较大的山坡基本都已经还林了。粱上路边一排排房子清晰可见。 \0 \0
个人分类: 杂感|359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同坡地的水土保持措施
jiangming800403 2017-12-23 21:05
随着坡度增加,坡面填洼的水量减少,径流量相对增加。坡度越大,流速越大,冲刷能力增强,越容易发生土壤侵蚀。 缓坡地(如2°-5°)可以采取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如等高带状耕作、垄沟种植、轮作间作、保护性耕作(覆盖措施)等;增加入渗,减少径流、降低流速和冲刷。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在平地上,还可以控制风蚀和蓄水保墒、抗旱增产。土垄垂直于起沙风向可以起到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的作用,保护性耕作减少土壤扰动,隔绝风对土壤的直接作用。在平地上,作物种在沟里,垄沟可以起到微地形集雨的作用,改善作物根区水分;降水多的地方,作物种在垄上,垄沟种植可以起到排水、降低土壤湿度的作用 随着坡度增大,通过坡式梯田、坡面蓄排水工程(水平沟等)、等高灌草带(灌木篱)等截短坡面,减少汇流和冲刷,防治浅沟的出现加快侵蚀。 浅沟是出现在坡面上的一种侵蚀,无固定流路,可以被农业活动抚平。面蚀是坡面薄层水流带走表层土壤,沟蚀是坡面水流汇流以后形成股流,不仅带走地表土壤,而且下切深入土壤、母质乃至基岩,形成沟壑,侵蚀强度远远超出面蚀。 浅沟进一步加深,形成固定流路和沟头以后,就逐渐发展为切沟,切沟会对农业活动造成影响。 随着坡度增加式梯田地埂、水平沟等、等高灌草带等的间距会逐渐减小。 坡度在进一步增加(如>10°),一般采取梯田工程 >25°,按《水保法》需要退耕还林,营造坡面水保林。
个人分类: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64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曾记得,当时人的热情
热度 16 xin 2017-1-19 00:38
每个人,每个国家,都有时代局限。那时,这时,未来某时,充满热情,不惜代价的做一件事情,当时觉得很正确、很有意义。可是后来,后人再去看这些事情,未必正确有意义,甚至成了笑柄。那时候人的拼搏与激情,后人眼里,只剩下自私自利,愚蠢而又鲁莽。当然,隔断历史、不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上,去评价前人的是与非,容易残忍无情,有失偏颇。从中得到体会,我们不能过于热衷做那些违背自然、违背人性的事情,最终,胜利的还是那永不停歇的自然。 1. 历史淹没的长城。 遥远的塞外,崇山峻岭之颠,即使背一块石头或砖头,登上去一趟都绝非易事。谁知道,在那时候的生产力条件下,凭着当时的热情,竟然一根筋地,建起了万里长城长城,竟然让人啼笑皆非地成了一个民族的图腾。在历史沧桑的长河中,前人留下的长城,变成了一条乱石堆积的山顶碎石带,就如腐败的绳子,蜿蜒曲折,消失湮灭在天际。谁曾记得,当时人的热情。 2. 植被淹没的梯田。 这几年,我在北京河北一带的燕山、太行山一带的山区考察,经常在丛林荒野之中,看到当前人留下的梯田。梯田修建的等级有高低,保存程度也参差不齐,但都能让我感到一种物是人非的荒凉之感。常常感慨,当年的人都去哪儿了。在地势陡峻、土层浅薄之地,修建梯田是多么不易。当时,修梯田的人一定充满了热情、干劲,怀揣希望与追求。可如今,梯田荒芜成这个样子,竟然俨然成林,难觅梯田行踪。谁曾记得,当时人的热情。 3. 萧索衰退的林地。 这几年,我曾到坝上地区,考察三北防护林。站在大规模枯死的人工林里,看着光秃秃的树体,浑身斑驳的病虫痕迹,砍去留下的残桩。总给人一种伤感与诡异之感觉,不禁要问,为何在这个地区多此一举种树呢。中午,我站在衰退的人工林地里,抬头看一看蓝天。我莫名地幻想到,当年建设人工林的场景,热火朝天、欣欣尚荣的景象。可惜,谁曾记得,当时人的热情。 4. 荒芜废弃的村落。 我在深山里考察,偶尔会走进废弃的村庄。我会充满好奇地,走进长满野草的院子。爬进坍塌的残垣断壁,掀开垃圾去寻找前人留下的痕迹。有时候,甚至幻觉看房子的主人就如几十年前一样,下地干活回来,我被他们撞上。当初开拓家园,可能为了一堵墙的空间,与邻居斤斤计较,不断争吵。现如今,家园荒芜,一切都丢给了时间,留给了树木和野草。唉,谁曾记得,当时人的热情。 5. 各种各样的热情。 追忆焚书坑儒的浩劫,国共兄弟内残的杀戮,大跃进的荒诞,文革十年的疯狂,这些都会让我想起,那时人的热情。看过一些因爱成恨的友情失败,始乱终弃的爱情,最后老死不往来的手足亲情,这些都会让我常常感慨,谁曾记得,当时人的热情。 6. 现在时代的热情。 我们也这个时代,每个人对所从事工作的热情,并不比当年修长城、建梯田、种树、盖房子的热情低。每个人都在忙着,争取着,努力着,为了坐更高的位子,赚更多的钱,买更多的房子,娶更多的太太。可是,是不是后人也会感慨,取笑我们这个时代热情。 尔曹身与名具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名利如浮云,过眼云烟。做事顺自然,不违情,不违心。从内到外,率真自然,既不难为自己,也不难为别人。不要被时代绑架,不要陷入群体无意识,更不要掉入群体的莫名热情。做顺应自然,顺应人心事,但一定要慎重对待顺应历史潮流。时代流行的,不一定就是对的,都有其局限。因此要独立思考,谨慎行事,避免随波逐流,成为后人的笑柄。 (请加我微信公众号)
5511 次阅读|37 个评论
漂亮的梯田,残酷的生活
热度 7 lin602 2015-5-12 22:41
现在一些地方的梯田成为大家旅游的漂亮景点,拍成照片,漂亮。 我看到梯田,有种别样的感觉,如此不规则的很窄的田,养活着多少贫穷的民众。无法用机械化,甚至牛都没有办法使用,全是人工,在这一小块一小块地里,收获着全家人的希望,其实就是活着。 我们经常看到网上一些人拿中国落后说事,有时候他们真的不知道中国的历史与地理环境,以及中国几千年所承载的苦难与厚重。 埃及、印度、两河流域、中国这些文明古国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是,人是残酷的,有时候就有不孝之子对待老人一样感觉。
3948 次阅读|7 个评论
美如仙境的哈尼梯田
热度 3 pony1984621 2013-11-27 21:57
美如仙境的哈尼梯田 有的艺术家是在纸上作画,有的艺术家实在岩石上雕刻,可是云南省元阳县的哈尼族人,这些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的农民,竟然在大地上创造了伟大的雕塑,那就是——哈尼梯田。 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禁不住的赞叹它的美丽。远眺这里,在层峦叠嶂之间,一层一层的水平梯田连绵不绝,稻田中的水清澈透亮,在斜阳和彩霞的映照下变得五彩斑斓,漫山遍野的野樱花、野桃花点缀其间,如诗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人们称哈尼梯田有“四绝”:一是面积大,连绵成片的梯田有成千上万亩;二是地势陡,甚至在近乎直立的峭壁上还能看到小块的梯田;三是级数多,最多的一面坡上能开出3000多级阶梯;四是海拔高,梯田从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000多米的山顶。这都是当地勤劳的哈尼族人用双手创造的美丽世界,2013年6月22日,哈尼梯田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又一处闻名世界的风景。(文/马志飞,图片来源与互联网)
个人分类: 科普写作|4662 次阅读|3 个评论
陇上风光——甘肃行之六
热度 8 shannuzuode 2012-7-23 13:59
陇上风光——甘肃行之六
出兰州、过定西、下天水,就来到了陇上。 这里海拔高度在2000米上下,驱车在山路盘旋,层层梯田在眼前掠过。 太阳偏西了,云层中终于透出几些光亮。远处的村落升起袅袅炊烟,红色的房舍、金黄的麦田、翠绿的草场构成一幅漂亮的山水画,来不及停车,就在奔驰的车上按动开门。 陇上是个好地方,三国时曹操未得陇望蜀而错失良机,东汉光武帝刘秀得陇而望蜀而成霸业。如今的陇上除了向世人展示坡地变梯田的美景,也许还向世人展示着甘肃的未来和希望。 陇上泛指今陕北、甘肃及其以西一带地方。我说的陇上是沿G22国道过定西以后转到S218向南走,陇西县以东的地区,沿途所看到的都是层层梯田和掩映在绿树中的村落。陇上风光,不亚于福建的龙脊梯田。 当时在车上只顾拍照,没太留意路牌,照片上的景物具体是什么地方还真说不清楚。查了一下搜狗地图,应该是静宁县S218经过的地方,静秦公路葫芦河大桥附近的地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个人分类: 行摄旅游|4573 次阅读|20 个评论
700年历史的龙脊梯田
热度 15 李丕鹏 2012-6-5 00:11
700年历史的龙脊梯田
7057 次阅读|18 个评论
元阳梯田无限美 - 元阳梯田之行(八)
热度 6 xucq45 2012-2-1 21:55
我们游览元阳的时间是8月份。据说观赏和拍摄元阳梯田的最佳时间是每年11月~次年4月,其中又以1、2月最好。尽管如此,我们所看到的梯田是我出生以来看到的最美的梯田。元阳梯田的气势磅礴,五彩缤纷,变幻莫测,确实令人震撼。 真的那么美吗?如果有些疑惑,还是让我们随着当时拍摄的照片去体验一番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路过建水县 元阳梯田之行(一)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517376 陈家旅馆 元阳梯田之行(二)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517431 哈尼山寨 元阳梯田之行(三)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518540 土司府 元阳梯田之行(四)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518936 雾海漫漫 元阳梯田之行(五)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532612 元阳不期遇水牛(诗配画) - 元阳梯田之行(六)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quickforward=1id=468123 元阳小花遍地开 - 元阳梯田之行(七)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quickforward=1id=533316 老伴陪我游元阳 - 元阳梯田之行(九)(结束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533900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4168 次阅读|11 个评论
霞客行:南尖岩下神龙谷,莫道盛夏难消暑
热度 3 kingstar 2011-10-22 18:11
霞客行:南尖岩下神龙谷,莫道盛夏难消暑
南尖岩是近两年才开发的,浙西南遂昌境内。山地较高的地势和茂密的林荫植被,使得这里成了盛夏避暑的“凉岛”,天气online说宁波高温到38的时候,我们几乎可以不用空调(白天),只是山间湿度较大才开着!上图就是入住的山庄,小巧玲珑倒也别致。 一早从宁波出发,走甬金高速,转杭金衢再入龙丽高速,在遂昌下,共历时4个小时(2个服务区)。在县城妙高镇边上的农庄用过午饭,就先奔着南尖岩去。此行的除去避暑,还有就是想领略这国际知名的摄影基地的美妙之处。OK,attention! 山间梯田!Y刚去过桂林,远眺龙脊,听他喃喃自语,冤枉了,还是这里漂亮! 呵呵,宁波-桂林,少说也有三千里路云和月,结果还是这里的梯田震撼,camera! 一夫当关的雄姿 凌空栈道 一片被洒亮的梯田 真可把青山揽入怀中 好山必有好水,好水中又以瀑布为佳。 黑与白,动与静,自然而然想到了班得瑞。 一瀑一景,瀑瀑不同,绝无审美疲劳之说。 山里的野花长势是那么的诱人 山庄前的小溪 小溪流淌 继续流淌 这个什么亭?(这里是汤显祖的故乡哦) 告别牡丹亭,前面看到的又是什么亭?(这里还是粟裕大将的故乡呐) 将军瀑,铁血男儿亦有柔情万丈! 呵呵,野荔枝,只是只能长这么大,不能食用,但可药用,拿来泡酒喝! 一瀑 二瀑 三折瀑,没有比这个更壮观的了。 神龙谷? 世外桃源啊! 可惜神仙居已经命名掉了,不然给这里更加合适。明年夏天还来这里!
个人分类: 国家地理|4262 次阅读|3 个评论
金坑梯田【组图】
热度 1 pup 2010-10-7 16:29
红瑶妇女。 清晨薄雾中的美景。 我想拜师,老师说:你买个好机器我就教你。 老外会说中国话:你好,美女。 看到那些摄影师拍这个景,我也照模照样取了一张。 村寨里的小朋友 七星伴月,数一数吧。
个人分类: 生活家|3271 次阅读|3 个评论
青翠蜿蜒之龙脊梯田
ssglwu 2010-9-30 23:48
吴国林 去年暑假同教研室的几位老师去了桂林的龙脊梯田,虽然没有看上金秋的丰收之景和冬日的月色映田,但是,夏时青翠的梯田依然时时打动着我, 只见优美曲线一条条、一根根、或平行或交叉,显现出蜿蜒动人的曲线美。 也打算在一个真正秋天金色之时,再去造访。 正值祖国国庆 61 周年之际,祝我们的祖国青春常在,祖国与儿女欢乐常在! 走向梯田 国外游客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3335 次阅读|2 个评论
遂昌自驾游
mingyang 2010-2-20 11:03
【车队篇】 这次车队一共有20多辆车,分为4组,每组5-6辆车。作为D5,我自然而言成为了整个车队的尾车,很可惜没有带上行车摄像头,只能在开车之余忙里偷闲咔嚓几下。 顾戴路麦德龙集合: 老天出难题,出发前一天,沪杭、杭金衢、杭新景几条主要高速都因路面结冰封道,还没有出上海,路上几块残留的小冰面就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漂移。到了嘉兴,沪杭高速路上事故逐渐开始增多,道路两旁经常可以看到抛锚的事故车。我们的A3也不幸被一辆日车追尾,所幸小7屁股坚硬,照开不误,日车则面目全非。但是,有上标就有奇迹,正当大部队还在商量走哪条小路绕过去的时候,杭金衢解封了! 之后一路顺风,到了龙丽高速更是空无一车。大部队在灵溪服务区稍事休息,进入遂昌后,开始了赏心悦目的盘山路... 第二天清晨,满山大雾,可惜没有看到传说中的云海。我们下山了... 下午泡完温泉,回到遂昌县城,入住超豪华的凯恩大酒店。晚上集体开车去农村大杂院吃晚饭。 第三天早上,9点集合前往金矿... 一位tx迟到了将近1个小时,大家集体路边停车等候。因为这一个小时,我晚饭都没时间吃,之后几乎连续开了8个小时车赶往机场接人(中间去绍兴几个亲戚家送年货)。 【雪景篇】 遂昌在浙江南部,距离福建不远。从上海往南跑,总该越来越暖和吧,结果竟然看到了雪景,或者说是冰景。冻雨这种怪天气导致沪宁高速上几十辆标致车抛锚,却也给南尖岩带来了一种奇特的景色。 梅兰竹菊四君子,傲骨风气竹为先。可惜面对冰雪天气,竹子也不得不弯腰求饶。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傲竹竞折腰! 雪后的小村庄,分外美丽: 【梯田篇】 南尖岩的梯田是比较出名的,号称中国三大梯田之一。可惜天公不作美,能见度不高,也没有云海。 【南尖岩】 除了梯田,南尖岩还有不少看点。浏览方式和一般的景点不同,景点大门在山顶,所以先下山,再上山。 景点设施比较完备,石阶争气,陡峭路段还有结识的铜环。 瀑布水量很大,一共九层,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感觉并不比五泄逊色。 景点终点是一片农家菜地,难怪这里的蔬菜比较新鲜。 【金矿】 最后一天游览金矿 景点本色并不算出彩,但是景点布置和管理工作比较到位,能混上四星真不容易。当年的淘金设备: 景区较大,里面可以乘坐小火车。 时光隧道中详细介绍了淘金的历史: 乘坐小火车结束旅程,最后火车出轨了...圆满了!
个人分类: 自驾日记|5249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山深处家园梦
chaliez 2009-5-2 11:07
大山深处家园梦 撰文:张传领 李宗杰 供图:李宗杰来源:《生命世界》2008年07月号   相对于中国众多的名山大川,位于西南边陲的哀牢山一直是低调的,没有附会的传说,没有绮丽的诗词,它就像一个古老的隐士,却充斥着不为人知的神秘。因此,我们可以想像,在20世纪90年代,当一个名叫杨拉玛的法国摄影师来到这里时,他会是怎样的震撼了。   一座又一座的山头呈现在眼前,梯田层层叠叠,数百级乃至上千级,从山顶一直流淌而下,恢宏,壮丽。那无尽的线条跳跃相连,占天据地,似乎在谱写一曲磅礴的乐章。这就是深处哀牢腹地的哈尼梯田群,它蔓延在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金平等地,面积4万多公顷。法国报刊将它评为1993年度新发现的七大人文景观之一。是谁在证实着人和自然的又一和谐篇章呢? 时光凝固的篇章   哈尼人是梯田的主人,他们和大山里的梯田世代相连,耕耘不息。哈尼人原本不属于这片土地,那是在公元3世纪左右,北方大地的羌人因为人口增加和战乱而不得不离开他们生息的土地,被迫迁移。在这其中,哈尼的先民逐渐从南迁的族群中分化出来,成为和泥,他们不断游走,追寻心中的理想家园诺玛阿美,那是一处可以繁衍生息、安身立命的土地。   我们无法想像这场民族大迁徙的艰难,也不知道这一路的风尘仆仆经历了怎样的分化与融合,只能在心中刻画他们遇到哀牢山的那一刻,终于决定停止下脚步,在这里,开垦冥冥中的梦中家园。这是一场集体的大劳作,哪一年,哪个人,都变得不再重要,他们将与这片土地世世代代相连,挥洒的汗水构筑成今天的人间奇迹。这便是山地人民智慧凝集的梯田,其设置精妙,以至于明代徐光启曾将它收录进《农政全书》,成为七大田制之一。   哈尼族的梯田农业,从梯田营造、水利灌溉、谷种选择、田间管理等均呈现极为特殊的复杂局面。今天看起来,梯田的复杂和精妙也足叫人叹为观止。哈尼族新开梯田,酝酿了好几年的时光,将荒坡辟为台地,在其上播种旱季作物,等到水沟挖通,就在台地上开挖梯田,挖下的土层层垒起,用脚夯实,作为田埂。越往高处越陡峻,田埂则越厚实,这里的水田长年保水;而低田的田埂则较低且薄,低田每年放干晒田以增加地力。在这凝固的梯田里,哈尼人培育使用着数百种传统稻谷,分别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及气候带中使用,仅仅元阳的哈尼人就保存着180余种本地的稻种,哈尼梯田简直就是遗传资源保护的乐园!我曾经小心翼翼地在田埂上行走,生怕踩到了那给未来选择希望的稻谷,和那些娴熟劳动着的哈尼人比起来,我简直就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 民歌流淌   我们赞美哈尼梯田在大地上雕刻的艺术,然而对于哈尼人来说,梯田远不是风景,而是祖辈流传下的宝贵财富。在哈尼族有句俗话叫梯田是小伙子的脸,从哈尼人出生,家里就要举行梯田劳动仪式,为孩子定名;当孩子咿呀长大,便由父辈那里学会了如何在大山里耕耘;待到成家,梯田经营得好不好就成了评判姑娘小伙的一把量尺可以说,哈尼人的一生都在围绕梯田。   哈尼人把梯田唱在嘴边,在那悠扬的民歌中,日常的耕作被掰开来一一细说,平实得可爱。在哈尼民歌中对地的选择:造地要造得有高有低 / 要留出高山和平地 / 不留下高山和平地 / 七月的大水淌不出三排 / 大地就会变成一片汪洋 / 世上万物一个也活不成。   对整地的解释:水田挖出九大摆 / 田凹田凸认不得 / 哪个才会认得呢?/ 泉水才会认得清   《种田歌》:明亮的太阳转到十月 / 勤快的哈尼到了犁田的时节 / 快吆上壮实的牛 / 套上轻巧的木犁 / 十月是哈尼梯田除净杂草的月 / 十月是哈尼梯田换新装的月。   歌声飘荡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上,飘荡在一代又一代人挥汗的身影中,更久久地飘荡在我们的心田。哈尼的梯田不仅仅是凝固的画卷,它还是代代流淌着的音符,质朴的音符中传承着撼天动地的自豪。 大山里的家园   观赏哈尼梯田的人们,是否看到梯田以外的存在呢?同样是多山的地方,为什么黄土高原就没有形成这样的华丽篇章呢?其实,这里的梯田只是当地生态系统和人类文化系统相结合的结果,梯田的华丽存在是因为它处在这一完整的系统当中,正所谓功夫在诗外。    对于田地而言,有两个因素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水和肥。哈尼人的谚语这样说的:树是水的命根,水是田的命根,田是人的命根。由此可以看出,森林是梯田存在的一个基础,而森林也是哀牢山的核心主题。哈尼人的森林情结融合在他们的远古传说和历史中,在哈尼人的心目中森林已经被神化,这种纯朴的信仰守护住了森林,从而保护了梯田。无独有偶,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都有信仰中神圣的地方,神山、神林、圣水、神湖,这些地名的存在保护着正在消亡的良好的生态系统,而猛然将现代的管理方式嵌入进去之后,新的管理方式却往往成了无源之水,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另一方面,哈尼人独特的高山流水运肥方式在其他地方是非常罕见的。高处森林涵养水源的同时,它们的枯枝落叶和林间牲畜以及各种兽类的粪便形成了一层厚厚的腐殖质,当稻谷扬花抽穗之时,恰是雨季来临,于是这层天然肥料便由高山流水运送到梯田的沟渠。紫茎泽兰、飞机草等恶性有害入侵植物是令人头疼的植物物种,而哈尼人却用它们连同人畜粪便放到村中公共垃圾存放水塘中沤泡肥田。这是多么巧妙的废物利用的过程啊,田地的水肥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减少了森林火灾的风险,一个完美的循环。   哀牢山哈尼人生活的地方,几乎都是相同的景观格局,村寨位于半山腰,村寨上方是茂盛的森林,村寨的下方就是流动的梯田。这样的格局体现了哈尼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哈尼的梯田蕴含着太多的东西,它们不仅连结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还连结着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哈尼人是一个善于利用他人之长的民族,正所谓君子善假于物也。在哀牢山高海拔处的苗族、瑶族等高山民族对医药和手工艺要比哈尼人精通得多,哈尼人就给他们租种部分梯田,或者在他们青黄不接的时候给予帮助,这样既维系了民族关系,也让哈尼的健康和工艺有了保障,同时还间接减少了高山民族对森林的负面影响。和低海拔的傣族之间,则结成了以耕牛为纽带的牛亲家关系,通过季节的差异来共同使用耕牛,让哈尼人和傣族人建立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良好关系。   然而,来自山外的现代冲击也是哈尼人不可回避的事情,在一些年轻的哈尼人眼中,山外的世界有几分神秘的诱惑,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像中国其他地方的年轻人一样出去打工,我很不愿意猜想他们血液中流淌着的梯田文化到底还能传承多久。我只希望若干年后的某一天,这里的梯田仍然存在,民歌依然在流淌!■ (责编 李瑄)
个人分类: 民族文化与环境|3384 次阅读|5 个评论
梯田(二):滇西南篇
刘玉平 2009-4-25 16:15
清平乐滇西南梯田 ( 2009 年 4 月草填) 和风滴翠,映日千重媚。 待到金秋伊更美,叠嶂稻香人醉。 扶摇雾海云间,青山绿水炊烟。 夕听牛铃远唱,逍遥快乐神仙。 以上三张摄于元江县到墨江县途中 以上两张摄于墨江县 以上三张摄于澜沧县到孟连县途中 以上七张摄于澜沧县到临沧县途中 滇西南地处三江流域,因构造运动强烈、河流切割深、地形起伏大,除零星分布于河谷地带的河漫滩形成的少量平地外,主要的耕地是当地劳动人民依承山势而开垦修建的梯田。那些层层叠叠的梯田,宛如扶摇云间壮观的天梯,亦宛如崇山峻岭穿上了华美的百褶裙,起伏缠绵、流光溢彩,人与自然的力量交映成趣。红河下游的元阳县更是因一望无际的 哈尼 十 万 亩 梯田 ,而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滇西南一景。 此次滇西南之行,虽然没有经过元阳县,但也,饱览千级梯田美景。旅途中,司长孟师傅谈到:元阳县某些部门曾考虑在梯田经过的路段收取门票,经群众举报后,被州、省有关部门勒令取消。此类现象在其他地方也听说过一些,如果将有关收入主要用于改善这些景观的创造者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用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生态维护等方面,倒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仅仅是或主要是为了少数个人或部门的利益,而假公济私、中饱私囊,就必须予以严肃的处理。 * * * 网上搜来的几首描写梯田的诗词歌赋,与大家一起分享: 七律 元阳梯 田 舟自横 紫日春风点暮烟,红河云海老神仙。 龙鳞散去埋金谷,鸾镜飞来碎玉田。 万顷黄昏怀故国,一犁青湿破新妍。 稻香且共花香在,行色还同野色连。 云中梯田 太行北行 三丝,两丝, 细雨洒 云雾滚滚, 遮住了啥? 一阵清风吹过, 露出来 门前榴花, 房檐南瓜。 做饭的大妈跑出屋, 探看云上的娃。 云缝里 绿天一角, 红日半坝, 草帽两仨, 忽隐忽现的太行人马, 为了早耘一犁土, 山雨欲来未回家。 黄牛衔云絮, 山歌随雨下 行人笑指云中田: 咦!啥时添了这新图画? 七绝 紫 云 塘家山梯 田 农子 远眺如环近是田,一梯万级接青天。 老农戏说山头事,每到秋忙见七仙。 网上观家乡紫鹊界梯田放歌一首 寤堂 此盘瓠之神工乎?此章 惇 之人力乎?莽莽绵延不可际,中有万古梯田腴。小蹊回转水汩汩,晴岚散见万峰主。层层禾稼婉扬时,应有高声戏鹅鹜。老农老农汝何来,肩带长锄呼趣趣。趁意秧歌上下连,饷饭村女忘餐哺。此情此景得已难,动辄梦中惊人寤。笑我岭南客六载,乡中欢乐不复再。忆昔随父荷笠蓑,踏泥长步健神态。口叱老牛手扶犁,桃李春风遍山岱。子呼女喝笑寻青,满目禾稼幽氛清。可能梦寐忘此事,偶然来入动魂灵。屏前浏览心悸动,便成转辗饶余情。思我小邑民古朴,盘瓠以来续可诩。刀耕火畲忘昼昏,缘山而上近万亩。更有宋时章 惇 使,开山劝农通商贾。却怜人有涉天心,步此青梯天得语。天解人心民益勤,暗吐清泉助耕耘。争言岁末足衣食,家富存储满粮 囷 。闲隙袖手频仰望,青天之青得之淳。古云鸟道雁不过,或云蜀山人畏巡。抚触斯土矗千仞,卑者低湿高亦循。但需缘径费攀寻,尚见人烟鸣鸡豚。昔欲赋归遂初意,持耒看山忘万事。出归得视诗情丰,应觉丘壑阔胸臆。吁嗟乎,梯田之高神仙俱,偶与游艺共欢愉。想象唱和纷天籁,莽莽禾香霰四隅。野花乱草缀如笑,相携渐忘吾为吾。云中伊谁一招手,涉梯恍入重霄九。俯视尘寰碧螺堆,阡陌连迭接林薮。近年海畔尚繁华,民心南转厌禾莠。遍遗蒿莱高若人,更遣宽衢贯其肘。我来感慨忧患生,画外沈哀复谁吐? * * * 云南民歌山寨的梯田,红河的太阳 URL: http://www.hhzbwg.com/mp3/%C9%BD%D5%AF%B5%C4%CC%DD%CC%EF%A1%A2%BA%EC%BA%D3%B5%C4%CC%AB%D1%F4.mp3
个人分类: 秀美山川|8501 次阅读|11 个评论
梯田(一):滇东南篇
刘玉平 2009-4-25 01:38
七绝梯田 高低顺势巧梳妆,峭壑崇山绣彩裳。 愿得瑶池飞美露,层层叠叠裕南疆。 梯田是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按田面坡度不同而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复式梯田等。梯田修成后,配合深翻、施肥、种植适当的作物等农业耕作措施,可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 梯田多数为 因山就势、因地制宜在山丘坡面上开辟的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等多种形式组合而成的复式梯田。复式梯田可更合理地利用土地,节省工程投资和提高水土保持效益。 梯田也可以根据人工供水系统的有无,分为水梯田和旱梯田。前者一般种植水稻,并有错综的沟渠系统供水;后者多种植经济林木或耐旱性较强的作物。   梯田最早出现在史前时期。起初人们清除森林或小山项,以便种植一些粮食作物,或者作为防御工事。大致在同一时期,这类梯田开始出现在世界各地。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有梯田,沿着陡峭的山坡层层向上分布,就像是为巨人登天而建造的台阶。梯田是为种植庄稼而切入山坡的平地,它是人类改造地表形态最令人惊叹的方式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百度百科 梯田 以上三张拍摄于麻栗坡县大坪镇 以上两张拍摄于文山县薄竹镇 以上三张拍摄于麻栗坡县八布乡至西畴县柏林乡途中 以上两张拍摄于麻栗坡县大坪镇-南温河乡途中 * * * 歌曲梯田(词、曲、唱:周杰伦) URL: http://content.12530.com/cmsdata/batchmusic/20080508/rOm6OPQ0.mp3 文山啊 等你写完词 我都出下一张专辑罗 没关系慢慢来 这首歌我自己来 说到中学时期 家乡的一片片梯田 是我看过最美的绿地 于是也因此让我得了最佳摄影 莫名其妙在画面中的我 不会写词都像个诗人 坐著公车上学的我看著窗外的牛啃草 是一种说不出的自由自在 Hoi Ya E Ya 那鲁湾 Na E Na Ya Hei 哦 ~ 我亲爱的牛儿啊 Hoi Ya E Ya 那鲁湾 Na E Na Ya Hei 哦 ~ 跑到哪儿去啦 面店旁的小水沟 留著我们长大的梦 绕过天真跳至收割期 人们的汗水夹杂着满足与欢喜 是我现在最舍不得的画面 也是我另一项参展作品 靠著回忆 画成油画 拿到奖状 有个啥用 鼓励你多去回忆是吧 哼我真想撕掉换回自然 怎么梯田不见 多了几家饭店 住在里面看西洋片 几只水牛 却变成画 挂在墙壁上 象征人们 蒸蒸日上 一堆游客偶尔想看看窗外的观光景点 但只看到 比你住的再高一层的饭店 Hoi Ya E Ya 那鲁湾 Na E Na Ya Hei 哦 ~ 我亲爱的牛儿啊 Hoi Ya E Ya 那鲁湾 Na E Na Ya Hei 哦 ~ 跑到哪儿去啦 因地制宜 综合利用 利用对还是不对 自私的人类狼不狼狈 破坏自然的生态 会不会很累 你说为了艺术 要砍下一棵树 这样对还是不对 你说为了装饰 请问干我啥事 是不是只能用相机纪录自然拿给下一代给下一代回味 可怜可悲森林绿地都已成纪录片 闻不到绿意盎然 只享受到乌烟瘴气 我不能教育你们 我不是你们老师 我不是校长 也不能给你们一巴掌 ... 掌 ... 长 ... 长 ... 长篇大论你们并不想听 我知道但我没办法 我就是要写 你们可能永远不能体会 显微镜底下的我们 会更现实更自私 这种艺术 真的很难领悟
个人分类: 秀美山川|6642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