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辛普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學網推薦]科學傳播也有負面效應
jiangjinsong 2009-4-26 09:52
載 2005 年 1 月 14 日《科學時報》 科學傳播也有負面效應 辛普 里 此文頗有深意,寫作技巧也很講究,建議讀者心平氣和,仔細閱讀,然後再作判斷不遲。 SHC 頻道 鼓吹科學傳播非常起勁的所謂科學文化人,常說科學技術有負 面效應,並以此作為他們主張科學傳播的理由之一。殊不知,如果說科學技術有負面效應的話,那麼科學傳播難道不同樣也有負面效應嗎?而且它應該有更加嚴重的 負面效應,值得我們像科學文化人對待科學技術那樣,保持高度警惕。   通常人們會認為,科學技術本身是好的,只有不當使用才會產生惡果,而知識總歸是好的,所以科學傳播怎麼會有負面作用呢?這種想法看似頗有邏輯,其實都 是閉門造車,抽象思維的沙盤推演,一遇到現實問題,其空洞錯誤就立馬現形了。具體科學技術的使用與傳播在現實中是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例如,我們可以抽象 地歌頌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福音,但同時千萬不要忘記當今國際社會是如何努力要控制核技術和駭客知識傳播的。在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教人自殺的知識也是被禁止 傳播的。所以抽象地講科學技術知識是中性的、是工具,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在特定的環境下,某種工具的使用的總體傾向並非一定是中性的,有時惡的使用是可 能占壓倒性趨勢的。眾所周知,像高度危險的有毒易燃易爆物品是要嚴格控制的。因此致毀知識就像危險物品一樣也必須嚴格控制,而事實上國際社會對某些種類的 知識就是這樣管理和控制的。   不僅科學技術知識的使用可能會帶來危險,而且有時科學技術知識僅僅為人們所瞭解也可能帶來負面的效應。例如,地震預報部門的研究成果就必須高度保密, 像紐約某日可能會發生 8 級以上地震的預言,不管是否準確,可靠性如何,都不能隨便向普通大眾披露。否則所帶來的恐慌和混亂將不堪設想。所以,科學技術知識 的傳播也是有可能帶來負面影響的。   對此,科學文化人會回應說,您所揭示的正是我們不斷呼籲社會關注的科學技術的負面效應。您所說的科學傳播實際上是傳統的科學普及。而我們所宣導的科學 傳播強調的不是傳播知識,而是要喚醒人們對科學活動有更深的理解,對科學活動的局限性、負面後果有更清醒的認識。您這裏所做的恰恰是科學傳播。上述論證正 好說明瞭科學傳播的正面意義,而非其負面作用。   然而事情絕非那麼簡單。對科學活動有更深刻的理解,不過是在科學方面具有二階的知識而已。如果說科學普及主要是傳播科學的一階知識的話,那麼科學傳播 不過是強調普及科學的二階知識而已。正如一階知識未必總是帶來正面後果一樣,科學的二階知識也未必總是帶來正面的結果。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就 已經明確地指出了,科學教科書之所以要系統地扭曲科學發展的實際歷史,就是因為這樣能帶來最大的教學效果,能更好地培養常規科學所需要的科學人才。在這 裏,歪曲意味著科學的進步,而真相則意味著教學的混亂。所以,科學史家才有 科學史應該定為 X 級 的說法。因為對正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學生們來說,揭示科學 實際發展歷史的知識,就像成人級的電影一樣,是兒童不宜的。   同理,科學哲學和科學知識社會學,雖然可能揭示了科學發展中人們習焉不察的某些實際情形,但是這些知識如果向大眾傳播開來可能會破壞人們原來心目中科 學的完美形象,也有可能產生負面效應。例如,某些人可能會陷入什麼都一樣的庸俗相對主義,某些人可能會認為科學與神話、迷信完全一樣,喪失了捍衛科學反對 迷信的意志。甚至有人讀了費耶阿本德《反對方法》之後,錯誤地理解他所說的 怎麼都行 ,不遵守科學規範,任意胡為,影響了其科學研究的發展道路等等。   當然科學文化人還可以回應說,揭示出科學研究的複雜性,拋棄掉過去人為製造的完美的科學形象,並不等於走到另一個否定科學價值的極端。您所說的現象不 能怪科學哲學和科學知識社會學,只能怪那些人心智發展不夠成熟。他們誤解了這些知識,他們對科學的不切實際的要求和期待遲早是要破滅的。像費耶阿本德所說 的 怎麼都行 ,根本就不是他的正面主張,而是他反對普遍的一元方法論的調侃修辭而已。對科學活動的系統研究及其傳播,從長遠的角度上講,實際上可以幫助 他們早一點適應這種破滅感,獲得健康正常的科學觀,從根本上是有利於科學和社會發展的。   對於這樣的回應,我們可以援引某著名科學文化人在《好的歸科學,壞的歸魔鬼》一文中的思路來予以駁斥。上述辯護的思路,正是將知識本身與使用分開,將 好的方面歸於知識本身,將壞的方面歸於使用。既然此文作者可以在科學的一階知識上反對這種辯護思路,那麼我們就完全可以在科學的二階知識上同樣反對這種思 路。因為我們認為科學的一階和二階知識在本質上是相似的,這也許可以稱為 分形 的知識觀。   要知道,無論是一階知識,還是二階知識,其所實際運用的操作者,都只能是可能會犯錯誤的普通人。如果說,某種知識只能為不可能犯錯誤的人使用,那也就 是說它實際上是不可以應用的。反過來說,要是人人都是道德高尚、全知全能的聖人,那即使滿大街都是誨淫誨盜的毒草,都是宣傳納粹思想、鼓吹殺人放火的書 籍,也沒有什麼關係了。所以,強調科學傳播與科學普及的差別也不能回避負面效應的問題。   結論居然是,雖然一般說來我們很需要科學傳播,但並不排斥我們有時需要封鎖科學和歪曲科學。這種觀點意味著,我們在任何問題上都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避免一刀切的形而上學做法,科學和科學傳播也不例外。   文章到此似乎就很順利地結束了。模仿了科學文化人對科學技術的批判,批判了他們所鍾愛的科學傳播,玩弄了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的手法,最後得出了 顯然正確 的辯證結論,功德圓滿!   然而,科學文化人或者第三方人士完全也可以用此手法對付作者,以同樣的套路來質問:文章本身所表達的內容難道不是科學的 三階 知識嗎?如果說科學的 一階和二階知識都有負面效應的話,那麼依據作者的所謂分形的知識觀,你這裏所宣傳的 三階 知識又何嘗沒有負面效應呢?   作者的答復是:當然也有負面效應,但這有何妨?有負面效應的評判並非是完全否定。正如你們並非否定科學一樣,我也沒有否定科學傳播啊!作者從來都不認 為自己的觀點在任何條件下是絕對無害的。我認為像黑格爾那樣想最終結束對話,完成真理的企圖是不可能成立的。我們大家都要安於局部真理,這意味著一方面要 拒絕一切自稱絕對真理的說法,同時要對一切有缺陷的理論和觀點在明確其局限之後持寬容態度,對自己所推崇的理論則應該保持一種懷疑和批判的態度,即所謂嚴 於律己,寬以待人。否則,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人生有涯而鬥爭無窮,何時才算盡頭呢? 简体字版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28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懂为什么不可以有收获? ——关于辛、刘争论的评论
jiangjinsong 2009-4-25 11:13
不懂为什么不可以有收获? 关于辛、刘争论的评论 江晓原 辛普里先生近来笔力甚健,发表了一系列精彩的文章,我都极为欣赏,唯近日见其 《不懂的收获:科学主义的忽悠》 一文,略有不敢苟同之处。兹特提出鄙见,就教于刘兵教授和辛普里先生,以及广大读者。 对于刘兵教授当年为霍金《时间简史》一书中译本策划的广告语阅读霍金:懂与不懂都是收获,辛文以为,原来刘教授所说的收获就是为科学和科学明星 培养死心塌地的粉丝,是保证公众永远崇拜和臣服于科学家的关系被复制和强化,说到最后,这干脆就是一条科学主义的尾巴。当时我感到这种对动 机的猜测,未免有点深文周内,恐怕并非刘兵教授的本意。近见刘兵教授的反驳文章《 你才科学主义呢!简答辛普里的不懂的收获 》,谓我只能说,那更 非我之本意,而是强加于本人的罪名了,正合我意。 辛文又假想了刘兵教授自己为上述广告语的辩护:他会说,如果科学普及主要是关注科学知识的话,那么科学文化人所提倡的科学文化传播则更强调科学精神的传 播。阅读霍金,即使没有看懂,虽然因此而没有直接获得科学知识和原理,但是潜移默化之间,我们就受到了科学精神的熏陶,对科学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这同 样是收获,而且可能是更重要的收获。强调不懂的收获,恰恰体现了科学文化传播和传统科普的区别所在,这样的辩护确实相当雄辩,辛文却只能提出为什么读 了不懂,还有收获?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这样软弱无力的质问。 遗憾的是,在刘兵教授的反驳文章中,对于这一质问,他似乎未能理直气壮地捍卫他的立场,而是退却到了只要有人读,只要有部分的懂,在传播的意义上,不就 是一种成功吗?远不如辛文为刘兵教授假想的即使没有看懂,但是潜移默化之间,我们就受到了科学精神的熏陶,这同样是收获,而且可能是更重要的 收获来得有力。 这使我想起吴国盛教授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不怕荒谬,只怕不自洽。本此精神,刘兵教授完全可以说:就是一点不懂,也能有收获! 读某种东西,不懂但是有收获,原是常见之事。当年梁启超论李商隐无题诗,就有读不懂但觉其美的著名说法,觉其美不就是一种收获吗?不就是潜移默化、精神熏 陶吗?如果说梁启超李商隐都太高远了,那我还可以举出更贴近的例子:我熟识的人文学者朋友中,不止一个(也都是饱学之士,只是名声不如梁启超李商隐那么大 耳)向我表示过这样的想法:对于科学大师的原作,我知道自己看不懂,但就是想看一看,那些著作到底是怎样写的,是什么模样。如果有人以这样的心态,去阅读 了霍金的《时间简史》,他有没有收获呢?我觉得应该是有的。 再进一步说,霍金所研究的那些领域,其实已经到了传统科学领地的边缘,在这样的边缘地带,懂与不懂也开始难以明确界定了。有些问题追究到深处,已 经变成是不是接受某种约定、用不用某种语言的问题,它们有可能已经超越了传统知识传播中懂与不懂的境界。对于霍金所研究的一些问题,除了霍金等一 小群物理学家之外,就广大公众而言,懂与不懂有可能已经失去传统语境中的意义。我想这也许正是刘兵教授当年那句广告语的深刻之处啊! 辛文最后感叹说:科学主义的尾巴可不是一天就能割完的呀!这话听起来挺好玩,可是深究起来也有问题:科学主义的尾巴为什么非割掉不可呢?从文化多 样性的角度来说,这条尾巴(以及千千万万其他的尾巴)完全可以保留,完全应该保留,甚至,即使有一条科学主义的大尾巴狼,我也主张在文化动物园中 善加喂养不过当然不能限制别人对该大尾巴狼的批评、嘲笑、辩护或赞美。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5090 次阅读|1 个评论
你才科学主义呢!
jiangjinsong 2009-4-25 11:10
载2006年2月23日《科学时报》 你才科学主义呢! 简答辛普里的不懂的收获 刘   兵   读到辛普里的 《不懂的收获:科学主义的忽悠》 一文(以下简称辛文),对我为霍金之书所拟的广告语进行了分析批评,很是有趣,但读后又觉得,该文对于某些问题在理解上有些问题,故在此作些简要回答与澄清。   首先,是不懂如何有收获的问题。辛文替我解释了这句广告语:为什么读了不懂,还有收获?我想,刘教授以及许多称赞这句广告用语的人,真正的用意在于,阅读霍金可以帮助点燃普通公众对于科学精英的热情赞美和信赖   其实说起来并没有那么复杂。关键在于,如果我们要想把对科普著作的阅读目标设为要求读者100%全懂之上,那除了让成年人去阅读低幼读物,否则,这种 目标几乎是永远也达不到的(其实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代沟的原因成年人是否全懂也还是个问题)。因此,阅读科普著作,有不懂之处本是很正常的,只要有懂了的地 方,那就有收获。当然,霍金的著作相对来说要更艰深些,但同样由于种种原因(包括辛文所提到的霍金严重残疾的身体状况,也是一个炒作的卖点无可否 认在现实中这确实是一个卖点),霍金的著作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又都畅销。那么,这与那些虽然易懂但却无人问津的科普著作相比,只要有人读,只要有部分 的懂,在传播的意义上,不就是一种成功吗?至于说到我想用此广告语来帮助点燃普通公众对于科学精英的热情赞美和信赖,抱歉,这完全不是我的想法。当 然,辛普里可以有以他的方式来解读这句广告语的权利,但在逻辑上,恐怕也还是无法从那句广告语中推出这样的结论吧。   接下来,辛文讲到了科学文化传播的娱乐性质问题,将对超女的崇拜与对科学的赞美相等同,认为与理解关系不大,而且,认为这一广告实际上是鼓励了民科。   对此,这里只是简要地指出,我并不否认自己赞同发扬科学普及的娱乐功能,只是,这种功能如今发挥得太不理想了。如果我国公众对科学的态度能够达到与对 超女的态度相提并论的程度,那我们的科普作品早就不是如今的可怜印数了。至于民科,我觉得,辛文在此恰恰是出于科学主义的立场而表现出了一种对民科的歧 视。难道人民就没有以自己的方式来娱乐的权利?不过,对此,鉴于此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笔者将另文详细讨论。另外,有必要提及的是,在科学传播普及 的意义上,对公众所要求的懂,是与科学专业传播中对科学家要求的懂有着巨大的区别的。   至于辛文所说的原来刘教授所说的收获就是为科学和科学明星培养死心塌地的粉丝,是保证公众永远崇拜和臣服于科学家的关系被复制和强化,我只能说,那更非我之本意,而是强加于本人的罪名了。   其实,辛普里(simply)地讲,我的那句广告语只不过是一句广告语而已。能够把书卖出去的广告语就是好广告语,这本是个传播的问题。就好像几 年前,海外某著名网站曾贴出过一篇长文,站在科学的立场以科学的观点来分析海子的诗歌如何违反了科学的原理,其论点当然是让人啼笑皆非。广告也是一样,广 告不是科学,广告就是广告。非要以很科学的方式来分析出其背后并不存在的科学深义,那才是一种科学主义尾巴没割净的表现呢,同时也暴露出这条尾巴的荒 谬。以至于,连这样的辩论都没有什么科学意义唯一的收获,是这一批一答又给霍金忽悠了两回免费广告!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322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