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科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调查:在中国建造超级对撞机,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热度 11 zhangjiuqing 2016-9-12 21:31
调查:在中国建造超级对撞机,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关于一个国家是否上马大科学工程,支持和反对的理由都很多,观点各不相同乃至完全对峙。 我在这里列了个表,把争论的要素梳理了一下,欢迎大家讨论。 序号 要素 支持 反对 1 科学预期 一定会有重大科学发现 不确定有重大科学发现 2 技术预期 产生一系列激动人心的新技术 难有新技术产生,或者不如分散投资产生的技术多 3 经济预期 技术溢出效应催生新产业 产业局限在小范围,溢出效应被夸大 4 政治预期 树立科学大国形象,利于国际竞争 国家形象不是一个项目就能树立的 5 投资力度 工程造价虽然大,但国家有财力支付 国家还未发达到承受如此巨额投资的阶段 6 科研人员 在领域有国际上著名的顶尖科学家和团队 在此领域没有国际上著名的科学家和团队 7 基础条件 现有科研装置运行良好但已达技术极限 基础条件不够,无法跨越式建设 8 利益冲突 不损害政府对其他学科领域的投入 严重侵占了政府对其他科学领域的投入 9 国际合作 由中国牵头,多国愿意投资 难以取得其他国家的投资支持 10 工程风险 预算、工期皆在可控范围 预算会严重超支,工程会严重拖期 11 运行风险 未来维护运行经费充足,工程管理经验丰富 运行维护的经费未纳入国家长期预算,缺乏大科学工程管理经验 12 国民态度 身边多数人支持此项目上马 身边多数人反对此项目上马 对于在中国建造超级对撞机这件事,你会持什么样的态度呢?每一个支持理由为 +1 分,每一个反对理由为 -1 分,根据上表总得分的正负来简单(不考虑权重等)判断一下你的态度: +7 分及以上,强烈支持; +6 到 +2 分,支持; +1 到 -1 分,无所谓; -2 到 -6 分,反对; -7 分及以下,强烈反对。 我个人对于在中国建造超级对撞机的态度是,第 4 、 5 两项各得 +1 分,其余各项为 -1 分,总得分 -8 分,强烈反对。
个人分类: 科技政策|4018 次阅读|13 个评论
NEON:生态学家们的大科学梦,大数据世界的入口
热度 1 lionbin 2016-2-6 14:07
2000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提出了建立美国国家生态观测站网络(NEON,National Ecological Observatory Network)的计划, 这是一个横跨美国,集研究、观测、试验和综合分析为一体的生物观测平台,研究从区域到大陆尺度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用前所未有的规模来观察生物和生态学现象 ,这个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计划投资4.34亿美元。该网络由20个“核心”观测站组成,这些核心站各自代表了全美不同的生态区,其数据来自下属的流动观测站,这些流动观测站专门配备一些仪器和研究人员,可根据数据采集的需求灵活迁往不同的地点。该计划承诺将在今后的至少30年里大范围地收集各种环境数据,所收集的数据将通过一个在线门户网站免费提供给所有人。2003~2004年间,新方案出台,建议重点关注生物多样性、物种组成与生态系统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生态学影响、气候变化的生态学内涵、传染病的生态学和演化、入侵物种以及土地利用和栖息地的丧失这6个当前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挑战。 如果一切顺利,它为科学家提供一个对全国生态系统生命体征近乎实时的测量方法,是非常令人兴奋的,并且非常符合未来长期研究的合理发展。 许多生态学家都渴望得到NEON的观测数据,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将其纳入自己的研究,而且最终他们产生的科学将决定该项目成败与否。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情景。在入侵植物肆掠的道路两侧,野外技术人员在生长季几乎整天就在外忙碌着,他们要编目样方中几乎每棵树的位置、胸径和高度,要整理各收集装置中的落叶并压成标本。据此,他们可以估算生态系统的新陈代谢过程,尤其是每年能产生多少生物量。在另外对动物进行研究的样方中,技术人员正在捕捉老鼠并抽取血液样本,用于检测包括可传染给人类的一些疾病。工作人员还要收集并保存各种昆虫样本,在山脚采集土壤研究细菌。当他们停下来擦擦汗,喝口水解解渴,看到在不远的高处,有一个50米高的金属观测塔,矗立于树冠之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观测塔在不同高度装满了监测气温、风速和太阳辐射等的各种传感器,还有那最具标志性的碳通量监测设备,正在时刻4着整个森林的呼吸。 NEON的科学家们坚信,对生态系统观测的长期记录,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生态学研究,有助于科学家们回答诸如入侵物种是如何改变景观的,以及传染病是如何迅速蔓延到整个生态系统等问题。这个台站网络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真正工具, 有了这样的工具,生态学家们才能大胆号称我们终于进军大科学领域了 ,这个类似巨额物理设施(如粒子对撞机或望远镜)投资的工程! 但是,生态学家要进入大科学领域,显然是任重而道远的。在过去五年的建设期,NEON遇到了一系列麻烦,引发了人们对该计划的担忧。2015年6月,负责管理NEON的公司(NEON, Inc.)宣布项目的运行已经超预算8千万美元,NSF与美国国会一片哗然,责难声不断。特别在发现这个公司将联邦资金用于非正当用途后,国会追回了一批管理不善的费用,并与NEON和NSF官员召集听证会。事件在12月达到高潮,NSF决定不再让NEON公司来管理该项目,后续将寻求另一个运营商,以完成建设以及接管该项目的管理。 其实,追溯一下NEON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过去多年来该项目一直受到各方质疑。生态观测站网络的想法最初来自于NSF的工作人员,他们当时正在为生物学家寻求从大科学获得资助的方式:重要研究设备和设施建设预算,这让 NEON从一开始就有与生态学研究本身非常不同的立足点 。有科学家担心观测站网络可能会带来大量毫无价值的数据,虽然网络承诺用数据为科学研究打开新天地,但那些数据不一定是科学家们真正需要的。但生态学家们还是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想法,并率先在学术交流会上对NEON进行设计。在这些大大小小的会议上,与会者们被鼓励做更大的梦想。在2000~2002年间6次学术讨论会上,生态学家们研制出一种集灵活观测网络和实验中心的计划,但科学家们不同意是否应该为每个站点指定特定的研究主题或允许美国生态学家选择自己的焦点问题进行研究。在提交给国会2002年度的预算中,NSF要求用1200万美元打造两个原型NEON站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研讨会的报告为基础的。但国会拒绝了这项申请,理由是缺乏关于该项目的信息,以及对其成本估计不足。 当时的背景是,美国生态学家们有一个长期生态研究网络(Long Term Ecological Research network),是美国研究特定地点生态学的研究者联盟,都具备了五年以上的系列观测,各站点对测量都有专门的设计,也理所当然被看成是为NEON准备的最佳模式。然而,NEON的领导者最终没有采纳这种模式,而是 采用了一个通用性(one-size-fits-all)方法,在整个网络用标准的协议和工具进行部署 ,研究一些紧迫的问题,包括对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等。专家小组还建议NSF将NEON作为一个全国性的观测网络进行统一管理,由一个专门机构来负责运维。NSF在2004年早期发布了最初的提案,600万美元投入到NEON的设计中。美国生物科学研究所的一些成员,参与了该项目的前期规划。2005年12月,一些带头的设计者创立了NEON公司。在接下来的几年里,NEON的结构开始成形。 但是,当选择在什么地方建站,以及如何进行最好的测量时,一些生态学家对某些选择表示反对,并感觉到他们的专业知识被忽视了。 强调在所有的地方进行相同的规范化测量,就意味着NEON不得不牺牲各站点的最佳方案,生态学家们由此感到了冷落 。于是,许多生态学家在这个决定作出之后,也就停止跟踪项目的进展,部分也是因为NEON公司不再听取他们的意见。尽管缺乏一些来自生态学研究群体的建议,2009年NSF还是批准了NEON的最终设计。国会授权在2011年7月投入建设资金,计划在2016年底完成。一些站点的建设费尽了周折才得到许可,还有许多技术难题有待于解决。自我造成的问题包括高层人员的流失,还有科学家们感觉没有充分的权威而导致的冲突。在2012年的建设开始后,关于公司的会计和NSF的监督问题很快出现。复核发现,NEON的账目是混乱的:审计人员对超过三分之一的总建设成本(1.54亿美元)提出了质疑,最后确定NEON公司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提案中的预算。后来的审计和调查发现了一些NEON管理中的可疑花费,比如25000美元的一次聚会以及3000美元的T恤衫。此外,该公司搬到一个新的办公室,还在旧租约上剩余的时间支付了近50万美元的开支。审计之后,NSF总监敦促密切关注该项目的进展。 另外,NEON的整个建设工期也被耽搁了。有些情况是可以预料的,如在城市难于获得建立观测塔的许可。其他的一些问题可以算是运气不佳。如在西弗吉尼亚州的一个站点上,一棵树倒了,摧毁了一些大气监测仪器。在靠近弗吉尼亚站点塔的附近,一只熊损坏了土壤监测仪器的光纤数据线。担心会影响怀孕猎豹的健康,保护区附近的设施安装计划被迫废弃,不能再用直升机吊装塔最高部分的仪器,只能让施工人员用手抬上去安装。时间上的耽搁使得NEON的花费会更加超支预算。2015年6月,管理公司向NSF提出在原4.34亿美元的预算外尚需要8千万美元才能完成建设。由于国会已经开始担心NSF的管理工作,他们要求将项目进行精简,保持在预算范围之内。这就是告诉NEON公司将站点数量从95个减少到81个,取消溪流实验的建设,放弃其中的一些嵌入式传感器。去年九月NEON公司解雇了其首席执行官,并委任一名新的临时执行官。但该公司在2015年12月提交了一份新的报告,再次请求增加预算和时间上的宽限,这直接葬送了该公司的前途,NSF决定寻找一个新的公司来管理该项目。其实目前无论谁来接管该项目都是一个困难的角色,因为一些研究人员在项目规划阶段就感到被疏远了,激烈批判这种观测网络的方式正离他们渐行渐远,现在许多生态学家仍然不愿与该项目合作。但在生态研究领域该项目仍然充满巨大的希望,生态学家们最大的梦想就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项目,类似于物理学领域的大型强子对撞机。NEON的进度落后一年,这是不可接受的。要回到正轨,NEON将保持所有20个领域的核心站点,但其他站点的数量将减少,其中最大的变化是放弃STREON。与NEON的其它收集信息的组件不同, STREON旨在改变河流生态系统(比如添加营养、模拟极端天气条件,除去捕食者),然后记录有什么响应。但要获得许可做这样的实验的是很困难的,不可能得到一个许可将某种化学物质长期投放到谁中,任何一个业主都可以否决它。NSF仍然对STREON的进展很感兴趣,但水生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他们说,STREON独立运行将是困难的,因为它依赖于NEON站点作为对照。他们也看到NSF的决定是将NEON的水生组建作为系统忽视的一部分。六月份就有许多研究人员写信给NEON和NSF,指出建设水生站点的建设远远落后于陆地站点,他们敦促管理机构和项目管理者转移一些资源缩小差距,NEON的官员果断拒绝了这一顾此失彼的想法。没有STREON,NEON将主要集中在陆地生态系统。该举与美国国家科学院2003年的报告背道而驰。这个该报告强调了用实验结果来补充NEON观测数据的重要性,这对生态学研究来说是很重要的,但现在不会有任何实验成分了。NEON的官员仍然需要努力来详细解决这种战略性放弃(descoping)或削弱某些目标,加强NSF对NEON公司的监督。NSF并没有动摇支持该项目,包括NEON运行中操作设施和共享数据需要一年6千5百万美元的费用,这个预算不变。 最难的任务是继续获得生态学家的支持 ,NSF开始改变一些策略,资助一些个人研究。随着资金开始向个人研究人员流动,生态学家们的兴趣开始高涨了。在2015年8月,NSF拿出480万美元,资助对NEON数据感兴趣的研究者和研讨会组织者。比如,蒙大拿大学密苏拉分校的生物气候学家Ash Ballantyne就获得了30万美元来研究干旱、火灾和虫害对碳循环的影响,他计划探讨干旱或其他干扰是如何导致树木的甲虫爆发或火灾的。杜克大学的生态学家和统计学家的Jim Clark获得资助来建造更复杂的生态模型。他认为,我们一直都是以逐个物种为基础进行建模的,如果有100个物种,有人就会适配100个不同的模型,然后将它们加在一起而已。这其实忽略了物种间的相互作用,而NEON有关物种多度的数据可能有助于适配并获得联合模型,解释物种是如何共同应对生态系统变化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环境学家Frank Davis说,他计划用NEON的机载观测设备研究不同尺度的森林覆盖,尺度从几厘米到几公里不等。 15年前由NSF主任首次提出NEON计划,被视为 生态学加入大数据世界的入口 。与传统研究中科学家们用他们自己的方法和工具来监控世界的一小部分不同,NEON将标准化对整个大陆的大规模数据过程。在很多次不成功的开始之后,研究人员和NSF才设计了这样一个合并计划。三架飞机将周期性飞过这个区域记录植被格局的变化。数据向所有人开放,将允许科学家组合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趋势和外来入侵物种运动的大规模研究。我们从这个策划中看到的另外一个问题是, 许多生态学家并不习惯NEON所涉及的大尺度思考,最终NEON将是为生态学家而准备的,但生态学家为NEON做好了准备吗? 许多研究者已经自己筹建了分布全球的观测网络,并从中获得了对全球尺度的宝贵经验。比如,全球湖泊生态观测网(Global Lakes Ecological Observatory Network)始于2005年,将世界各地的研究者连接在一起,监测人类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营养网络(Nutrient Network,或称NutNet)连接了六大洲的研究人员,他们都执行同一套实验标准,探讨草原中的植物生产是如何由磷和氮限制的。这些网络所涉猎的范围比NEON小,但给研究者有更多的控制权。只有少数人决定如何进行实验或获得数据,这样的小网络就可以紧密维持科学上的焦点,而这对NEON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众口难调! NSF的项目管理模式强调在设计早期让科学家参与进来,但由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来执行。这种方法限制了NEON对科学的适用性,因为时不时会有一些不可预见的技术和科学挑战出现。 生态学家们仍然在努力学习如何管理大型项目,科学咨询机构高层承认一些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生态学研究群体从来没有管理这种规模研究的经验。许多让NEON陷入困境的挑战由来已久,有些通过科学家与项目管理之间的接触已经解决。此时重新建立科学群体之间的这种接合将为NSF、NEON以及更广泛的生态学研究群体带来好处。恢复科学领导和科学同行评议,将有助于项目最终成功,使NEON实现其对科学和社会的收益。只要生态学要用于预测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问题,就需要来自大尺度的网络数据。其中的一个挑战是让研究群体来参与并了解他们正在等待一个伟大的科学仪器建造完成。目前我们还无法从电脑屏幕弹出整个大陆范围的环境监测数据,这样的数据还需要好几年时间,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参考文献: Jeffrey Mervis, The dimming of NEON. Science, 2015-08-07, 349(6248): 574. Todd Dawson et al., Illuminating next steps for NEON. Science, 2015-09-11, 349(6253): 1176-1177. Chris Cesare, Ecology aims high. Nature, 2016-01-21, 529: 274–276.
个人分类: 一起读顶刊|12983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科学之父劳伦斯,科学英雄还是警世寓言?
热度 8 lionbin 2016-2-5 12:22
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座小山上,坐落着一个物理实验室,雇员超过3000人,与13个诺贝尔奖关,有超过7.5亿美元的科研预算。这就是劳伦斯伯克利(Lawrence Berkeley)实验室,是根据其创始人——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劳伦斯(Ernest Lawrence)的名字而命名的。以任何标准来衡量,这都是一个巨大的美国物理学实验室。可以说,20世纪后期的科学方法的整个架构都需要大机器、大预算和大量的员工,因此称为“大科学”(Big Science)。科学计量学奠基人普赖斯(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1962年6月发表了以《小科学、大科学》为题的演讲。他认为 二战前的科学都属于小科学,从二战起,才进入大科学时代 。就其特点来看,表现为:( 1)投资强度大,需要巨额投资建造、运行和维护大型研究设施 ,如国际空间站计划、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计划(LHC)、卡西尼(Cassini)卫星探测计划、双子望远镜(Gemini)计划等;(2) 多学科交叉,需要跨学科合作的大规模、大尺度的前沿性科学研究项目 ,如人类基因图谱研究、全球变化研究等。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制造出桌面大 小的粒子加速器 自1930年代以来,科学事业的规模就呈指数增长。机器已经变得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花钱。第一台粒子加速器的成本还不到100美元,可以放在使用者的手掌中,而后来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成本已经高达100亿美元,周长有17英里。科学家发明了核武器,把人类送上了月球,并测试亚原子水平的属性,这一切都是通过大科学来实现的。可以说, 由政府和企业支付的行业研究花费,推动了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工程。 也许,许多故事都在津津乐道科学是如何变“大”的。这是一个难以置信的故事, 一个发明改变了全世界!劳伦斯的粒子回旋加速器将彻底带来核物理上的革命,它将改变我们对自然界基本构造的理解。 由于这个发明帮助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其影响力逐渐渗入到学术界和国际政治中。之后,科学家们希望能够使用和改进这个发明,再加上劳伦斯的乐观和管理技能,导致了大科学多学科研究的风格,吸纳工程师和产业的参与,让大科学和军事工业联合体的交织发展。目前让我们来回顾这些,对物理学研究和教育工作者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科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近90年前,在加利福尼亚的伯克利,有一个有才华横溢的年轻科学家,这个人就是劳伦斯。 他不仅具有物理学方面的天赋,还更具天分来推销他的新发明。 当劳伦斯1928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始他的职业生涯时,实验物理学还是一个小规模的研究。劳伦斯注意到几年前卢瑟福报道了第一例原子裂变,并完成了一个可以放在膝盖上的手工制作装置,虽然卢瑟福的技术是非常高明,由自然的放射性衰变产生撞击的“子弹”,然而这样的简单实验产生的问题往往多于答案,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大的原子裂变,而这需要更高能的撞击。劳伦斯到伯克利后仅仅用一年的时间就想到一个更好的方法,当他看到有一个设备可以用很小的电力加速带电粒子。他认为,粒子可以在原子中发射,把它们分开,但要达到足够的加速度,需要一个好几码长的机器,按照当时的理解这是不可思议的。 劳伦斯的突破性洞见,就是他能将粒子送到螺旋中并加速到巨大的速度,粒子在环绕电磁场的真空容器中会自然跟随螺旋路径运动 。他称这个发明为粒子回旋加速器(cyclotron),并声称他要出名了,就和当年的阿基米德那样跑到校园声称自己将要出名那般自信和狂妄。于是, 大科学诞生于1929年的某一天,因为劳伦斯发明了粒子回旋加速器。 事实上,劳伦斯和加速器技术对原子弹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他向军方提供技术咨询,伯克利的一台回旋加速器发现了可裂变的钚。但是劳伦斯并不是最重要的战时科学家,加速器也不是曼哈顿项目的明星。如果有可行的技术,劳伦斯的计划的确是可行的,但由于当时他拥有的资源有限,该计划并不是那么容易进行。最初的原型是非常粗糙的,由一个研究生来负责,样子就像是“被卡车碾压过的威士忌酒瓶”(Hiltzik)。第二个毕业生做的就要方便多了,是一个手掌大小类似铜管乐的装置,也就是凭借着这个装置,劳伦斯开始筹款要买一个更大的电磁铁。劳伦斯在1958年去世,享年57岁。自此, 他不算太长的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几乎都花在追求更大的机器上 。 无疑,劳伦斯是第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193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这个领域获奖的还有原子核物理学之父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以及居里夫人(Marie Curie)。在1946年初,也就是原子弹摧毁了日本广岛和长崎后的半年,美国政府授予劳伦斯功绩勋章(Medal for Merit,为国建立特殊功绩的非军事人员)。授奖人说“ 我们在他身上赌了1亿美元,结果他赢了 ”,这也是科学史上前所未有的赌博。劳伦斯欣然接受了这枚勋章,并用它来要求更多的资金。他主持的团队有许多朝气蓬勃的年轻科学家和研究生,包括物理学家、化学家、医生和工程师,所有的努力和思考都是跨学科的融合,用数百万美元保证公司的运行。 战后,在塑造军事与工业合作的新研究体系方面,劳伦斯的功劳无人能及,加速器的作用也无可匹敌。战争结束前,劳伦斯就与军方开始接触,他的辐射实验室获得了联邦资金的资助,建立了规模空前的加速器,可以去发现那些令人激动的粒子。之后,一个新的联邦政府资助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开始出现了,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加速器。 在冷战时期,这些设备和知识成就成为技术力量、军事实力和自由社会文化利益的象征 。劳伦斯的辐射实验室在一个广泛的领域资助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此外,他还创办了利弗莫尔(Livermore)实验室,继续让科学家与军方合作,增加了国家实验室系统在防御研究方面的实力。 更大的回旋加速器可以探讨更详细的原子内部结构。事实证明,他们也能生产核医学需要的人工同位素,经过一定的改变后也可以分离出武器级的铀。这个填满整个建筑的装置,应该是与许多实际应用有关的有效研究工具,可以从慈善机构和军方同时获得更多的资助,劳伦斯注意到了这一点。然而, 驱动更大、更好装置的产生是有自身逻辑的。每一次使用回旋加速器的发现就为物理学家的探索开辟了新前景,而每解决一个新的谜题就需要更强大的机器。这种野心不断增加的循环,一直控制着劳伦斯,成为大科学的主要推动力 ,也是其未来的主要威胁。通过这些手段,大科学蓬勃发展起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劳伦斯实验室成立了(现在被称为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持续产生诺贝尔奖的研究,大型强子对撞机也是遵循劳伦斯的计划,建立了曾经更强大的加速器。 劳伦斯也为“新大科学”时代铺平了道路。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数十亿美元的超导超级对撞机的取消,新的、更官僚化的联邦赞助需要更严格的理由,大科学的秘密议程失宠了。国会对高能物理学和空间探索也变得越来越吝啬,表明大科学的内在逻辑不能抵御外部的经济因素的。每一个发现都变得更昂贵、更深奥。如果不考虑其科学价值,大科学的前提是不可持续也难于支持的。此时,以加速器为中心的多学科实验室系统,在劳伦斯的帮助下顺利转移到目前的系统中,大型加速器服务于广大的小团队用户。工业合作伙伴帮助提取一些成本,但此时军事支持是最小的,因为国防实验室现在已拥有自己的资源。 关于这个故事,普利策新闻奖得主,洛杉矶时报的撰稿人Michael Hiltzik最近撰写了一本新书,叫 Big Science: Ernest Lawrence and the Invention That Launched the 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大科学:欧内斯特·劳伦斯及其启动军事工业联合体的发明)。 这并非一本歌功颂德的圣传体书籍,恰恰相反,Hiltzik在这本书中,对劳伦斯的描述更多是负面的。而这可能正反映了一个社会对大科学看法的转变,特别是其与军方根深蒂固的联系。 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的Alex Wellerstein在 Science 周刊上发表了对该书的书评。下面的文字主要摘选自该书评的内容。 Hiltzik认为,劳伦斯不一个发明家,一个工匠,在他的世界中心是他发明的圆形粒子回旋加速器。围绕着这个最初卑微的创造, 劳伦斯建立了动用一个帝国的劳动力和资金来研究物理的新方法 。Hiltzik还说,劳伦斯的方法就是依赖于对“研究生廉价劳动力的无情剥削” 。他们的第一个回旋加速器,完全是由一位名叫Niels Edlefsen的研究生完成的,而第一个功能模型是由他的另一名研究生M. Stanley Livingston开发的,这名学生调试了早期的机器并修复了许多问题。劳伦斯只是热衷于去捞更多的钱来构建一个更大的机器。 另外, 劳伦斯是否属于科学巨人是值得怀疑的 。在第一个十年,他们未能产生任何实质性的结果。第一个重大科学公告——证实氘核分解理论就是一个尴尬的失败。劳伦斯并没有悟出这种可能推翻物理定律的新现象,而是向世界公布其辐射实验室没有清洁的样品。因此当时很多人调侃,劳伦斯更感兴趣的是机器而不是科学成果,是对“机器的崇拜”。一名法国人曾经嘲笑这个实验室是“一个追求工具的躁狂者或对科学组合游戏入迷的大婴儿”。辐射实验室的许多重大发现应该是偶然碰到的,只要你一直在监视这些机器并有足够长的时间,总能有所发现。正电子的存在和中子就是在这段时间被发现的,其实这就是感生放射性和核裂变的现象。然而,资金继续涌入,部分原因就是 劳伦斯有一种“杂耍”的能力,可以为非科学头脑的观众设计无限的热情和信心来支持项目申请 。劳伦斯自己也承认他能做更大的回旋加速器,只是因为他能弄到这笔钱,而不是因为他对做大科学有什么想法。 但是,Hiltzik认为,劳伦斯的工作是很有战略性的。回旋加速器从一个疯狂的风险演变成一个常见的工具,劳伦斯在1939年能获得诺贝尔奖,部分原因在于他走在正确的研究方向并因此而取得了重要成果。所有后来的诺贝尔奖得主,比如埃德·麦克米兰(Ed McMillan)、路易斯·阿尔瓦雷茨(Luis Alvarez)和格伦·西博格(Glenn Seaborg)都利用辐射实验室的资源做了一些最好的工作,并找到了如何在劳伦斯混乱的领地做自己的工作。此外,很明显的是,回旋加速器可以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同位素,这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科学研究。而劳伦斯非常高兴能提供这些给他们的合作者,知道增加实验室应用性,他就能获得更多的资助。 劳伦斯是建造原子弹最高调的支持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声称几乎可以一个人搞定。在这方面,与许多事情一样,他信誓旦旦。结果导向型的莱斯利·格罗夫斯(General Leslie Groves)将军是曼哈顿计划负责人,他是不接受延迟、借口和成本超支的,这也成为劳伦斯的习惯,提供了一种支持的力量。劳伦斯最终能够产生足够的高浓缩铀(广岛炸弹);然而,最终他的方法还是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战后早期竞争对手的技术。 战后初期劳伦斯给人的印象是特别肤浅而草率的 。他抱怨参加了原子能控制讨论的科学家“本可以致力于科学研究时却在一些政治问题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面对他前同事奥本海默(原子弹之父)的不悦表情,劳伦斯油腔滑调地强调,“我是一名物理学家,我没有将知识浪费在物理学让我明白的原罪中”。如果你相信他这些情绪是根植于真实的信念,那么你可能会倾向于认为劳伦斯是疑罪从无的。但是,人们很容易冷嘲热讽地理解这些评论,因为劳伦斯从这种科学军事化的稳定位置受益无穷。 劳伦斯的一些政治观点最终迷惑了自己。例如,他坚定地支持反共的效忠宣誓和内部调查,使得1950年代早期他实验室的许多顶级理论物理学家离去。他大力鼓吹1949年的热核“超级”炸弹,后来也给他的带来了名声和信誉,他还倡导许多问题重重的冷战项目,包括所谓的“干净炸弹”。对许多与他同时代的人来说,他被认为是为了取悦于那些政治靠山而不惜降低自己科学家的声誉。劳伦斯的强硬派倾向是符合当时参与卷入战略防御工作的物理学家观点的,只是他的政治倾向最终走得更远。他在“奥本海默事件”中扮演了关键性角色,一个由原子能委员会举办的听证会,最终导致了撤回奥本海默的安全调查。开庭前当审查委员会的首席律师询问时,劳伦斯对他以前的朋友做了诋毁性的评论,慷慨陈词奥本海默“再也不应该做任何与政策制定有关的事情”。由于劳伦斯声称自己有疾在身,更有可能是害怕报复,他请求在听证会的最后一分钟出来作证。 劳伦斯努力建立利弗莫尔实验室时,是参照辐射实验室的模式来进行的,即一名全能的领导带领一批廉价的工人,最终这种模式失败了。当他的项目建议被一些不易受他乐观主义态度感染的物理学家来审查时,他获得资金资助变得越来越难了。在1950年代短暂进军私营企业也以惨淡失败而告终。 劳伦斯所擅长的事情是获得超预算的一次性技术成就,而这与用技术制造利润可观的消费性电子产品的途径是格格不入的 。但是,没有谁会指责他是缺乏进取心,野心或精力的。他忘我的工作似乎也让他在1958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劳伦斯死于与压力有关的溃疡性结肠炎并发症。 当然,Hiltzik也认为,如果仅仅从劳伦斯在物理学上的遗产,而不考虑他所工作的后冷战环境,最终是很难评判他的。当时各国政府都在花纳税人的巨额资金来打造各种不朽功业,而随着军事效益的期待越来越模糊,这种竞争似乎已经结束了。Hiltzik甚至无法确定这本书应该属于什么类型:时而羞愧地进行奉承,时而有进行诅咒式的声讨,他承认自己无法真正进入劳伦斯的内心。是什么驱使了劳伦斯的行为,对科学的献身还是自负?他是一个科学英雄还是一个警世寓言? 从这则正反评价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劳伦斯的巨大贡献是持续地推动大科学研究发展起来。现在,我们的大科学探索应该吸取劳伦斯的一些好想法(如跨学科的团队合作),摒弃他个人的一些缺点(如工具主义的狂热者)和性格上的缺陷(如可以为钱做任何事)。看到大科学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更容易理解那些过时的假设。同样,可以激励我们寻找新的方法,就像劳伦斯引导当时的物理学革命一样。 参考文献: (1) Alex Wellerstein. Cult of the machine. Science , 2015-09-04, 349(6252): 1062-1063. (2) Michael Hiltzik. 2015. Big Science: Ernest Lawrence and the Invention That Launched the 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 Simon Schuster Press. 549 pp. (3) http://michaelhiltzik.com/big-science/ (4) http://scitation.aip.org/content/aip/magazine/physicstoday/article/68/9/10.1063/PT.3.2916 (5) The man who invented 'Big Science,' Ernest Lawrence
个人分类: 一起读顶刊|14329 次阅读|15 个评论
真正的大科学时代
热度 12 yuhouq 2015-5-14 08:20
计量单元在深入,研究单元也当深入。 1、 科学研究的过程明确可分离 一首好歌,姑且将其分为谱曲和作词两个部分,可以由单个音乐人独立完成,也可以由作曲家和作词家两个音乐人共同完成,现实中,作曲家、作词家合作创作要占主导,这是进一步分工的例子。 科学研究存在相似的情形,有些科学家擅长思考,发现既有的不足,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但是具体实现,会羁绊他们思维的活跃程度;另一些科学家,不想整天把时间浪费在看文献里,他们擅长实现看起来很酷的想法,或者说,擅长甄别很酷的想法,并且有实现它们的技术、勇气和条件。若将前者比作作曲家,后者比作作词家,将这两个环节分离,合作创作的效率会高很多,这是研究单元进一步划分的例子。 科学研究,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实际上具备更多可以明确划分的步骤。 2、 科学研究的讳莫如深 VS. 卖力展示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科学界,最终成果发表之前,同行之间对研究细节讳莫如深,因为存在竞争关系,存在未来知识产权排他性的问题;而一旦最终成果发表以后,科学家是那样希望同行引用或者使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致于使用各种手段来宣传和推介自己的研究成果,因为科学界是共享知识的,并且一名科学家的成果被使用得越多,越能给他带来学术声誉和学术影响。 可是,整个漫长的研究过程,科学家除了和自己团队进行深入交流外,很少与外界科学家做推心置腹的交流,所谓科学合作,其实效率非常低下。 相信科学家会有这样的体验:绝大多数论文是冗长的。即是说,将其核心要素拿出来,其实用一两页纸就能说得明白。出于学术论文篇幅的要求,或者学术论文结构完整的需要,论文被拉得很长,这既浪费作者的时间,也浪费读者的时间。 相信科学家会有这样的体验:他做的正是我三年前想做而没精力做的。即是说,在阅读时思考的火花很多,但是受实现成本局限,最终做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一方面,另外的科学家需要阅读同样多的文献,来获取相同的灵感,发现相同的问题;另一方面,已经发现问题,或者该灵感的科学家,又不愿意将没有实现的想法公之于众,即使可能最后都没有精力去实现。这既浪费这个科学家的时间,也浪费那个科学家的时间。 究其原因,是因为科学界仅对最终成果进行认可,是所谓第一正式发表即为第一发现人的知识产权归属的设定。 3、 科学研究活动的分解与真正的大科学时代 在网络时代,我们有条件实现更高效率的科学合作,以提高科学研究的生产力,并且这种提高将是革命性的。 上述困境的出路,或者说科学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定是,对科学研究活动的流程,做进一步地分工,让科学家都专注自己擅长的部分,可以是提出问题、可以实验设计、可以是数据分析、可以是结论推导。 我们必须对上述更细层次的科研活动,给予科学合理的认可!其内在机理是,将科学研究活动分解,以实现精细化操作。 我们必须实现上述分解,才能让全世界的科学家走出“手工作坊式”的研究路子,进入真正意义上的 ” 大科学时代 “ !即,全世界的科学家,能够实现有效的合作。 科学研究活动的分解,当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它会导致出版模式的变革、科学交流模式的变革,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众多变革。 但是,它是会发生的。 以上是从事替代计量研究时想到的。论文不是计量的最小单元,论文同样不该是研究的最小单元。科学研究活动的分解是必然的,对更细层次科学活动的认可也是必然的。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9546 次阅读|13 个评论
科学实验室工业化 – 新的模式
benlion 2014-8-15 11:06
Industry of Science 近代文明,开启于印刷技术和宗教改革,现代文明,开始于工业革命与信息技术,近代科学的诞生,起源于思辨哲学传统与实践技术传统的结合,经历了从实验科学和人文精神( humanities )到系统科学和工业管理的发展。 科学范式是发现和整理知识的方法体系,科学组织的模式是发现与整理知识的管理体制。伽利略和牛顿时代,科学家,也是实验技术、仪器和数学方法的发明家,经历工业革命,大型自动化仪器和规模化数据分析软件等,导致了小科学与大科学的概念,也就是科学研究的工业化形成,如,基因组计划的公司运作。 当科学范式已经建立和仪器工业化制造,进入常规科学时,就可依据规范化、程序化的方法和模式,展开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从而,也就能够进行科学研究的规模化和工业流程化的知识发现与整理,可称之为科学工业或知识工业。 系统生物学的计算与理论(网络数学)生物学、实验(纳米技术)与工程(合成)生物学的人工与生物系统研究,在 20 世纪 90 年代形成新的范式。实验方法,以 1992 年美籍华人科学家 P.Liang 等发明的 mRNA 差异显示分析技术为表达谱( omics )研究起点,理论方法,以 1992 年中国科学家 BJ.Zeng 系统医药学的网络拓扑学模型为起点,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然而,中国的发展远不如欧美和日本等国,原因不仅在于文化上的独立精神,而且,科研的组织与管理,尤其整体社会的技术和工业基础是关键。 中国的发明与世界的影响,在于约公元 6 世纪 -16 世纪的重大发明(包括,技术、艺术、数学和体制等,如,私塾学校和科举制等)和理论思维(包括,理学、心学、仁学和管理等,如,兵法、司法等)。欧洲强于力学、物理学与解析论,中国长于化学、生物学与有机论,科学中心有可能转移到中国,在于文化复兴和体制改革。 欧洲的系统思维开启于莱布尼兹和康德(张华夏,系统科学),现代科学和工业重要的时间和控制方法始自钟表的擒纵器(吴国盛,科学史),开普勒的光度学、菲涅尔的光波理论等却开始于小孔成像实验等,这些都是深刻影响了近现代科学的发展;因而,如何重现近现代科学建立的历史过程,才是彻底解答李约瑟和钱学森问题的关键所在,也许,我几十年来的国内外论辩与通讯等,也就是探索与思考再现或重复近现代科学的发展模式。 创造发明,信仰的作用在文化上,儒家(道家和法家、名家等是分离和发展起来)是人格和个人教育模式,在中国可为帝师和学而优的官员。犹太教是家庭和家族教育模式,以及君权神授的传统,基督教的传统是社区和民族的教育与管理模式,罗马教皇是选举制而又授权君王。文艺复兴、光荣革命、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君主得以独立于教皇或自任国教教主(如,英国),基督教教义走向个人信仰和人格教育的模式。 始于 1994 年北京筹建系统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协会等机构,而后,在欧洲从德国到英国都经历了探索, 1992 年 -1999 年国内外都没有对系统生物学范式等积极反应,而是在经历 1996 年 -1999 年大规模互联网通讯筹备国际会议和协会之后;因而,日本 H.Kitano 和美国 L.Hood ( 1999 年之前没有系统生物学的记录)为何能够在 2000 年立马成功呢? 美国私立大学和私立研究所,都是 PI 模式,相当于中国的创业园区、超市模式,提供租用空间和公共平台与管理服务,能否发展在于投资商和基金会的运作机制、技术市场与知识产权制度,使得每个独立 PI 或超市每个独立柜台或铺位自主经营。 创新创业,政府的作用在于打造一种平台,营造一种环境,不是直接参与企业和经济或学术和技术的经营与管理。在英国大学的 PI 教授,乃至独立到可在全国任何城市和大学之间迁移,连同经费、仪器和学生等都可以挪动,无疑,促使大学之间形成自由竞争。科研、产业与基金、投资等体制是一个配套的系统工程,能否成为创新型社会,一个结构性的体制与管理改革是关键。 科学核心是哲学的新思维和技术的仪器发明,现代科学不同近代科学,工业革命之后的实验仪器和技术开发、制造已经是公司行为,科学研究也成为了知识发现的工厂化流程模式;因而,需要哲学家 - 体制改革的科学思维和发明家 - 科学仪器的技术发明,科学上的突破,首先是哲学思维和技术方法的突破。 结论:中国约公元 6 世纪到 16 世纪和欧洲约 16 世纪到 20 世纪的文明历程,必须从文化内涵和社会体制的演化而深入考察与分析。
个人分类: 工业|24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数据与大科学(140728)
热度 20 ymin 2014-7-28 08:48
大数据与大科学( 140728 ) 闵应骅 最近去武汉参加第八届全国测试学术会议,包括硬件测试、软件测试,碰到许多老朋友和新朋友,大家议论了许多。我和大家交流在 CACM 本月号上看到的“ Big data meets big science ”,也颇有感触。斗胆写出来,供大家讨论。语言难免过激,欢迎吐槽。 在斯坦福的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大气观测望远镜到 2020 年要安装一个 32 亿像素( 3.2GP )的照相机, 10 年以后每晚每隔 15 秒摄取极高分辨率的天空图像。该系统需要存储 10 亿亿字节( 100PB )的数据,相当于 2 千万个 DVD 。当然,通过这个照相机的原始数据比这还要多得多。这个照相机的视野里面有 400-500 亿天文目标。长久存储这些像素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实时处理和提取关键数据。大型科学仪器,从大型强子碰撞型加速装置到高级光束处理器和分子成像工具产生大量数据,是目前的并行超级计算机所无法处理的。 可目前看到的现实是: 1. 摩尔定律已经失效,因为晶体管尺寸已经达到物理极限。 2. 超级计算机已经不能再这样用 CPU 堆下去了。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的 CPU 、 GPU 堆起来的超级计算机,耗电惊人,而并行计算实际上很难实现。大部分时间, CPU 闲着,而 Memory 忙得要命。 3. 亨 . 诺伊曼计算机体系结构非改不可了。存储 - 计算的方式已经不适用新情况。对于许多应用来说,实际的瓶颈不是处理时间,而是需要不断地存取存储器。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虽然我国的天河超级计算机几次排名世界第一,但美国最近基本不参与这个排名的竞争,排第几它也不关心了。 对于大数据的问题,怎么解决?科学家们主要采取三个途径:一个是从观测开始各环节设法减小数据集;一个是从私人企业学习基于云计算的经验;另一个是探索新技术,譬如量子计算。量子计算对于破解密码、因子分解、量子物理模拟可能很有效,但是,对组合优化、航空调度、绝热算法是否有效,还很难说。所以,大科学产生大数据,大数据技术要靠大科学。物理学、光学、生物学、计算科学一起来,研究这些数据的收集、分发、存储、处理。不能单靠计算机。前几篇博文我一直说:大数据技术靠计算机,大数据分析要靠各领域的专家,现在看来,大数据技术也要靠大科学的专家。文章给出的下图是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化学家 Karena Chapman 凝视着新的硅劳厄单色仪的真空罐,该单色仪装进阿贡国家实验室的先进光子源,大大提高了 X- 射线流量,提高样本的光量子数 17 倍。 在这样一个创新的关键时刻,中国人应该有所作为。不要天天想着发 SCI 、投 CNS 、提职称、发牢骚,想想这些大问题吧!但是,我跟与会的朋友们说,不管计算机怎么变,容错计算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量子计算中,人们也在密切关注容错计算。高端容错计算机的实用价值就更不用说了,大家都懂的。 Ps(7/29 10:15 ), 我想补充几句话,我在“ 产业和科研不是一回事( 140526 ) ”中已经提到,微纳电子产业现在还很兴旺,市场仍然很大;超级计算机,特别是其应用还是要搞。我这里说的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讲要有些前瞻性。我原以为搞微纳电子和超级计算机的网友会出来评论,博客不要写得那么天衣无缝,影响大家参与评论。一天多未见此类评论,特此补充。
个人分类: 计算机|7181 次阅读|60 个评论
大数据+大科学=大发现吗?
热度 2 dsm9393 2014-7-12 22:21
大数据+大科学=大发现吗? 都世民 科研人员人人都想创新,人人有可能创新,创新有份量上的差别,也有质的差别。从专利申报角度看,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大多数人的创新属于后者。从牛刋或行业一级期刊的论文看,有提出新的分析方法,也有用新方法分析计算新的问题;有发现新材料及其应用;有提出新的试验方法;也有提出新理论。毕竟在创新人群中,能够有大发现、大发明者为数极少。这类创新是有跨世纪影响,例如,爱因斯坦理论、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牛顿定律等。 一、 大数据 + 大科学 = 大发现 吗? 不久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所长郭华东 , 在北京召开大数据与科学发现国际研讨会上 提 出 : 大数据十大科学=大发现 的论断,这一说法靠谱吗?其根据是什么? 郭华东院士 认为: 1. 从数据发展历史看 , 19 世纪 70 年代以来,数据量大约每十年翻一番 , “ 大数据时代 ” 已经来临。 2. 大数据有着重要的发展潜力,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能够改变人们的科研方式。 “ 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取得新的科学发现。 3. 科学界已经有了这样的先例。比如上帝粒子的发现,就是欧洲强子对撞机长期数据积累的结果;而诸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全球变化研究等,浩瀚的数据量也不断产生着重要的科学发现。 4. 科技界屡现大数据相关的论文、专刊和书籍。 5. “ 大数据的数量之大已经出乎了人们的预料,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式。 ” 6. 如上所述原因, 郭华东院士 认为: 需要巨额投资建造、运行和维护大型研究设施的大科学工程,以及需要跨学科合作的大规模、大尺度的前沿性科学研究项目,更是与大数据联系密切。 因此 大数据 + 大科学 = 大发现。 笔者认为这一推断似乎是有一定的道理。不能说这一恆等式是错误的。但是这一说法真的靠谱吗?笔者不认同这一看法。其理由是: 1. 把大发现过于简单化 . 过去的伟大发现並没有大数据概念,也没有计算机,更谈不上超高速计算机。 2. 麥克斯韦电磁理论是求解四个联立方程组,用一个等式求解不了今天的复杂科学问题。应该让人们多附加一些因素,求解多因素联立方程。为了提高天线效率,专家们也是用联立方程求解型面,使效率提高 20 %以上。无论是简单科学问题或是多学科综合问题,不能用一个简单等式来描述。 3. 大数据和大发现看成什么变量,还是函数?其叠加是两实数相加,还是复数相加,或是三维矢量相加。如果再考虑时间变量应是四维参量相加。笔者並不是故意挑剌,只是想说明大发现来之不易,不能设想过于简单,产生误导。 4. 关于人类认识自然的方法,确实有不少科研人员过分依赖电脑模拟,却忽视模型初始条件已不满足;甚至有些人以为超高速计算就能计算出惊人的发现,却忽视了对事物机理的了解和认识。比喻脑机接口问题,几千亿个神经元,只了解一千多个神经元,就想用超级计算机把它算出来,这可能吗!笔者不相信。至今脑神经回路的源在哪里?是什么属性?传输的机理是什么?人体材料属性如何检测和界定,就想从软件角度找密码破解方法。显然这是行不通的。 5. 全球变化研究 的结论一直倍受争议,如果真是由大数据而来,这个发现不能认为是大发现。 6.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 认为: 投资大数据的主要目的则是增加 GDP ,但其实发展大数据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 大数据分析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新工具,将开拓计算机科学的新领域 —— 数据科学 . 需要重新构建一张以大数据为基础的 “ 门捷列夫周期表 ” 。凸显了大数据在许多学科中的基础性作用 。从李国杰院士对大数据内含和作用的分析看,确有新的思路。但笔者认为:一项重大发现是要创立新的理论,研究新的检测方法来验证,缺一不可。数据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解决不了小宇宙的探索。它只能是这项研究的中间环节。 7. 当美国人提出一个新概念,我们国家一些人跟的很紧,什么时候能看见中国人提出新概念,美国人紧跟,到那时我国的创新就有希望了。 二、从平凡中寻求发现 过去科学家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自然界的重大规律,改变了这个世界。牛顿从苹果落下发现了地心吸力,我们每个人都会看到物体从高处落下,却不注意它。而牛顿却从中发现了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他用不同重量,不同大小的物体从高塔上自由落体,发现了地心吸力的存在。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赫兹为了证明电磁波的存在,他想利用莱顿瓶放电来证明,当时电学实验室都有这种装置,他用这种装置做了很多次试验,因为莱顿瓶放电火花是短暂的,瞬间即逝。他当时也不知道能否找到这看不见又摸不著的电磁波。他废寝忘食,常常对着莱顿瓶发愣,毫无结果。有一天,他妻子看他这样,就拉他出去散步,在田间小路,仰望漆黑夜空,忽然他发现河边飘浮不定的小亮点,灵感告诉他这小亮点就是莱顿瓶放电火花。这荧火虫触发了他的神经回路,他回到家,将被子做窗帘,很快暗室建成,吹灭蜡烛,他终于看见盼望已久的放电火花。 从平凡的事物中,去发现不平凡的规律,是创新的必经之路。科研人员在从事自己的专业研究中,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精心研究和试验,捕捉自己的灵感,不断努力,攀登高峰。 三、从宏观到微观 从微观到宏观 从事宏观层面研究的人员会发现许多新的概念和新的专业名词,大都是来自微观领域,基因、转基因、纳米、量子、神经元、突厥等,还有基因开关、灵魂开关、诱发疾病基因……。似乎只有从微观层面才能有新发现,而宏观领域好多问题难以有新发现。 从事微观层面研究的人员会发现许多新的物质,却找不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它们的数量愈来愈多,种类也不断增加,没有现成的分析方法和测试手段,再加上那些看不见的物质和暗物质的存在,使研究工作迟迟不能有如期的进展。用什么方法来破解这个谜团? 诚然,从微观到宏观,再从宏观到微观,这之间的转换需要理论指导,理论创新。否则研究工作就如同盲人摸大象,摸着尾巴说大象是细长的;摸着耳朵,说大象是扁平的。…… 四、交叉学科的融合 今天这个世界人们为科技发展而惊叹,许许多多新产品被推向市场,进入人们的生活。到处都是“人造”,如人造机器人、电脑、平板电脑、手机、人造昆虫、人造细胞、人造转基因食品,如今李嘉诚的人造蛋、人造牛肉,可能还会有人造猪肉,……。这人造的最后会不会人造人,这样下去会不会打破生态平衡?会不会自寻烦恼?会不会自寻毁灭!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研究“小宇宙” -- 人。因为人吃的食物,人用的电器,都愈来愈多,人造的背后,改变了人的生存环境,空气中雾霾;空中有看不见的电磁污染;水中有各种污染;土壤中有重金属等,对人是有益还是有害?就会提到日程。 多少年来,全球有多少科技工作者一直在研究环境保护,有的研究电磁波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的研究空气污染对人的呼吸道危害;有的研究转基因食物对人体的危害。这些问题的最大特点是复杂,不能构建出因果完整链条,技术上最大障碍是对人体了解甚少,多学科难构通。 怎么办呢?只有多学科相互融合,从不同角度绘出事物夲来图像。要解决这类问题,应当为多学科融合建桥,是建过街桥,还是立交桥;是地面桥还是空中桥。建桥后还要有科学管理。要让信息畅通、成果共享、避免撞车,浪费资源。要有一盘棋思想,大发现、大创新不是个体小作坊能实现的。 以上是笔者对创新的一些理解和想法,对有些看法提出不同见解。妥否?欢迎批评指正。 附件 1 中科院院士郭华东:大数据+大科学=大发现 2014年07月08日09:23 来源: 中国科学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原标题:大数据+大科学=大发现   郭华东   “大数据是财富,是资源,是科研的战略高地。大数据正在改变人们的研究方式,是人类认识自然和行星地球的新钥匙。”   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所长郭华 东于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大数据与科学发现国际研讨会上做出的判断。从数据发展历史看,19世纪70年代以来,数据量大约每十年翻一番;从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后,数据量以每三年翻一番的速度持续增长;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存储量、规模和种类更是飞速增长,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不过,在大数据概念与应用实践中, 互联网大数据、商业大数据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快速发展, 与之相比, 科学大数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还相对较少。 ”   在郭华东看来,大数据有着重要的发展潜力,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能够 改变人们的科研方式。“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取得新的科学发现。”   实际上,科学界已经有了这样的先例。比如 上帝粒子的发现 ,就是欧洲强子对撞机长期数据积累的结果;而诸如 人类基因组计划、全球变化研究 等,浩瀚的数据量也不断产生着重要的科学发现。   与此同时,科技界屡现大数据相关的论文、专刊和书籍。2008年,英国《自然》杂志率先出版了“大数据”专刊,分析了大数据对当代科学的影响和意义;2011年,美国《科学》杂志推出“数据处理”专刊;2012年,联合国发布大数据政务白皮书《大数据促发展:挑战与机遇》……   “大数据的数量之大已经出乎了人们的预料,更重要的是, 它改变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式。” 郭华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尤其是需要巨额投资建造、运行和维护大型研究设施的大科学工程,以及需要 跨学科合作的大规模、大尺度的前沿性科学研究项目,更是与大数据联系密切。大数据+大科学=大发现。”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一些学术组织和大型科学计划在着力推动科学大数据的发展,如国际科学理事会下属的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是全球最大的科技数据国际学术组织,现拥有国家会员、国际学术组织会员等50余个会员。2010年郭华东当选该组织主席。   任职期间,郭华东努力加强与各国际组织的联系,为其提供战略指导和专业的关键数据,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这些工作中,郭华东发现,科学大数据要真正引发科学上的大发现, 还存在着一些瓶颈。除了数据获取、处理、存储、传输、系统控制等技术瓶颈外, 理念和政策上的瓶颈更亟待突破。“对我国来说,政府已经认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性,但数据的共享工作仍然任重道远,这座高山还远远没有翻过去。”   一项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的数据量占全球的14%;而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21%。   可现实的情况却是“即便同在一个单位里,两个部门之间都很可能 不相往来 ”,“这些部门其实都掌握了许多数据,但不共享,这就等于没有大数据”。   郭华东呼吁,国家应将大数据上升为一项 国家战略 ,做好顶层设计,要从国家层面上推进中长期计划和政策的实施。“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如果认识跟不上,将来落后的不止一步两步。当我们把大数据看作与土地、森林、矿产一样的国家资源时,这件事就能够做好了。”(记者 丁佳) 附件 2 大数据时代需要新“元素周期表” 科学中国-中国网 science.china.com.cn  时间: 2014-05-22  责任编辑: 海峰 李国杰 ■本报记者 陈彬 “当前,大数据已成为社会热潮。这股热潮的主要驱动力来自网络服务公司,各地政府投资大数据的主要目的则是增加GDP,但其实发展大数据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日前,在清华大学举行的大数据时代高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表示,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大数据的挖掘分析还能促进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面对大数据浪潮,我们的科学研究也需要作出一定的调整。” “大数据就如同蜜蜂,其主要价值是传播花粉 ,自己生产的蜂蜜价值并不大。”李国杰介绍说,2013年世界范围内狭义的大数据产业产值只有186亿美元,但 广义的大数据应用几乎覆盖所有产业。据麦肯锡公司预测,开放数据仅在教育 、保健等7个行业便可释放3.2万亿~5.4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然而,在李国杰看来,大数据对社会的贡献并不仅限于经济领域。“ 大数据分析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新工具,将开拓计算机科学的新领域——数据科学 ,同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科学研究 第四范式 必将给全球科技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当前,大数据的发展已给传统计算机科学带来挑战。李国杰坦言,计算机科学是关于算法的科学,传统的图灵计算把“输出值”当成“输入值”的函数,假定输入的数据是随意的,并不关心输入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然而,现在的研究发现,其实 输入数据本身也是值得研究的对象。“这就是数据科学要研究的内容。 ” “在某些情况下,小数据条件下好的算法在大数据条件下可能不再适用。反过来,也有一些问题,数据多了反而更容易解决。大数据的兴起导致计算机科学的重点从算法研究向数据科学转移。”李国杰说,目前的大数据技术大多是针对专门应用开发的,其实应研发更加通用的大数据分析和管理技术,发展像关系数据库这样的理论指导海量非结构化Web数据的处理。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在数据不断涌现的科学领域摸索,数据驱动型发现也将成为科研的主要形式,熟练应付大数据将很快成为必备技能。对此,李国杰表示,伴随着所有科学都迅速变成“数据科学”,需要在各领域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熟悉数据分析的人才,使之拥有分属于不同领域的“双腿”支撑前进。 此外,李国杰强调,为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我们需要重新构建一张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门捷列夫周期表”。 “‘门捷列夫周期表’的发现,为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奠定了重要基础。而在很多学科中,我们也需要对某些基本元素进行系统分析。”李国杰表示,目前生物领域有基因组学,生理学、病理学、制药、干细胞等领域都在研究“基因组”,也有人在讨论人类语言的“基因组”,这些基因组其实都是构成学科整体的基本元素。而发现这些“基因组”需要通过计算机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这导致各学科领域纷纷出现“某某信息学”的分支学科,凸显了大数据在许多学科中的基础性作用。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围绕计算复杂性,已形成了以算法研究为中心的计算机科学。但随着计算机科学与其他科学的交叉融合,其研究重点将逐步转移到以研究各种基因组学为重点的数据科学。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已经到了发现一张新的‘门捷列夫周期表’的时候了。”
个人分类: 博客|2972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数据+大科学=大发现吗?
热度 2 dsm9393 2014-7-12 22:13
都世民 科研人员人人都想创新,人人有可能创新,创新有份量上的差别,也有质的差别。从专利申报角度看,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大多数人的创新属于后者。从牛刋或行业一级期刊的论文看,有提出新的分析方法,也有用新方法分析计算新的问题;有发现新材料及其应用;有提出新的试验方法;也有提出新理论。毕竟在创新人群中,能够有大发现、大发明者为数极少。这类创新是有跨世纪影响,例如,爱因斯坦理论、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牛顿定律等。 一、 大数据 + 大科学 = 大发现 吗? 不久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所长郭华东 , 在北京召开大数据与科学发现国际研讨会上 提 出 : 大数据十大科学=大发现 的论断,这一说法靠谱吗?其根据是什么? 郭华东院士 认为: 1. 从数据发展历史看 , 19 世纪 70 年代以来,数据量大约每十年翻一番 , “ 大数据时代 ” 已经来临。 2. 大数据有着重要的发展潜力,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能够改变人们的科研方式。 “ 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取得新的科学发现。 3. 科学界已经有了这样的先例。比如上帝粒子的发现,就是欧洲强子对撞机长期数据积累的结果;而诸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全球变化研究等,浩瀚的数据量也不断产生着重要的科学发现。 4. 科技界屡现大数据相关的论文、专刊和书籍。 5. “ 大数据的数量之大已经出乎了人们的预料,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式。 ” 6. 如上所述原因, 郭华东院士 认为: 需要巨额投资建造、运行和维护大型研究设施的大科学工程,以及需要跨学科合作的大规模、大尺度的前沿性科学研究项目,更是与大数据联系密切。 因此 大数据 + 大科学 = 大发现。 笔者认为这一推断似乎是有一定的道理。不能说这一恆等式是错误的。但是这一说法真的靠谱吗?笔者不认同这一看法。其理由是: 1. 把大发现过于简单化 . 过去的伟大发现並没有大数据概念,也没有计算机,更谈不上超高速计算机。 2. 麥克斯韦电磁理论是求解四个联立方程组,用一个等式求解不了今天的复杂科学问题。应该让人们多附加一些因素,求解多因素联立方程。为了提高天线效率,专家们也是用联立方程求解型面,使效率提高 20 %以上。无论是简单科学问题或是多学科综合问题,不能用一个简单等式来描述。 3. 大数据和大发现看成什么变量,还是函数?其叠加是两实数相加,还是复数相加,或是三维矢量相加。如果再考虑时间变量应是四维参量相加。笔者並不是故意挑剌,只是想说明大发现来之不易,不能设想过于简单,产生误导。 4. 关于人类认识自然的方法,确实有不少科研人员过分依赖电脑模拟,却忽视模型初始条件已不满足;甚至有些人以为超高速计算就能计算出惊人的发现,却忽视了对事物机理的了解和认识。比喻脑机接口问题,几千亿个神经元,只了解一千多个神经元,就想用超级计算机把它算出来,这可能吗!笔者不相信。至今脑神经回路的源在哪里?是什么属性?传输的机理是什么?人体材料属性如何检测和界定,就想从软件角度找密码破解方法。显然这是行不通的。 5. 全球变化研究 的结论一直倍受争议,如果真是由大数据而来,这个发现不能认为是大发现。 6.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 认为: 投资大数据的主要目的则是增加 GDP ,但其实发展大数据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 大数据分析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新工具,将开拓计算机科学的新领域 —— 数据科学 . 需要重新构建一张以大数据为基础的 “ 门捷列夫周期表 ” 。凸显了大数据在许多学科中的基础性作用 。从李国杰院士对大数据内含和作用的分析看,确有新的思路。但笔者认为:一项重大发现是要创立新的理论,研究新的检测方法来验证,缺一不可。数据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解决不了小宇宙的探索。它只能是这项研究的中间环节。 7. 当美国人提出一个新概念,我们国家一些人跟的很紧,什么时候能看见中国人提出新概念,美国人紧跟,到那时我国的创新就有希望了。 二、从平凡中寻求发现 过去科学家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自然界的重大规律,改变了这个世界。牛顿从苹果落下发现了地心吸力,我们每个人都会看到物体从高处落下,却不注意它。而牛顿却从中发现了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他用不同重量,不同大小的物体从高塔上自由落体,发现了地心吸力的存在。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赫兹为了证明电磁波的存在,他想利用莱顿瓶放电来证明,当时电学实验室都有这种装置,他用这种装置做了很多次试验,因为莱顿瓶放电火花是短暂的,瞬间即逝。他当时也不知道能否找到这看不见又摸不著的电磁波。他废寝忘食,常常对着莱顿瓶发愣,毫无结果。有一天,他妻子看他这样,就拉他出去散步,在田间小路,仰望漆黑夜空,忽然他发现河边飘浮不定的小亮点,灵感告诉他这小亮点就是莱顿瓶放电火花。这荧火虫触发了他的神经回路,他回到家,将被子做窗帘,很快暗室建成,吹灭蜡烛,他终于看见盼望已久的放电火花。 从平凡的事物中,去发现不平凡的规律,是创新的必经之路。科研人员在从事自己的专业研究中,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精心研究和试验,捕捉自己的灵感,不断努力,攀登高峰。 三、从宏观到微观 从微观到宏观 从事宏观层面研究的人员会发现许多新的概念和新的专业名词,大都是来自微观领域,基因、转基因、纳米、量子、神经元、突厥等,还有基因开关、灵魂开关、诱发疾病基因……。似乎只有从微观层面才能有新发现,而宏观领域好多问题难以有新发现。 从事微观层面研究的人员会发现许多新的物质,却找不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它们的数量愈来愈多,种类也不断增加,没有现成的分析方法和测试手段,再加上那些看不见的物质和暗物质的存在,使研究工作迟迟不能有如期的进展。用什么方法来破解这个谜团? 诚然,从微观到宏观,再从宏观到微观,这之间的转换需要理论指导,理论创新。否则研究工作就如同盲人摸大象,摸着尾巴说大象是细长的;摸着耳朵,说大象是扁平的。…… 四、交叉学科的融合 今天这个世界人们为科技发展而惊叹,许许多多新产品被推向市场,进入人们的生活。到处都是“人造”,如人造机器人、电脑、平板电脑、手机、人造昆虫、人造细胞、人造转基因食品,如今李嘉诚的人造蛋、人造牛肉,可能还会有人造猪肉,……。这人造的最后会不会人造人,这样下去会不会打破生态平衡?会不会自寻烦恼?会不会自寻毁灭!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研究“小宇宙” -- 人。因为人吃的食物,人用的电器,都愈来愈多,人造的背后,改变了人的生存环境,空气中雾霾;空中有看不见的电磁污染;水中有各种污染;土壤中有重金属等,对人是有益还是有害?就会提到日程。 多少年来,全球有多少科技工作者一直在研究环境保护,有的研究电磁波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的研究空气污染对人的呼吸道危害;有的研究转基因食物对人体的危害。这些问题的最大特点是复杂,不能构建出因果完整链条,技术上最大障碍是对人体了解甚少,多学科难构通。 怎么办呢?只有多学科相互融合,从不同角度绘出事物夲来图像。要解决这类问题,应当为多学科融合建桥,是建过街桥,还是立交桥;是地面桥还是空中桥。建桥后还要有科学管理。要让信息畅通、成果共享、避免撞车,浪费资源。要有一盘棋思想,大发现、大创新不是个体小作坊能实现的。 以上是笔者对创新的一些理解和想法,对有些看法提出不同见解。妥否?欢迎批评指正。 附件 1 中科院院士郭华东:大数据+大科学=大发现 2014年07月08日09:23 来源: 中国科学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原标题:大数据+大科学=大发现   郭华东   “大数据是财富,是资源,是科研的战略高地。大数据正在改变人们的研究方式,是人类认识自然和行星地球的新钥匙。”   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所长郭华 东于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大数据与科学发现国际研讨会上做出的判断。从数据发展历史看,19世纪70年代以来,数据量大约每十年翻一番;从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后,数据量以每三年翻一番的速度持续增长;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存储量、规模和种类更是飞速增长,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不过,在大数据概念与应用实践中, 互联网大数据、商业大数据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快速发展, 与之相比, 科学大数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还相对较少。 ”   在郭华东看来,大数据有着重要的发展潜力,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能够 改变人们的科研方式。“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取得新的科学发现。”   实际上,科学界已经有了这样的先例。比如 上帝粒子的发现 ,就是欧洲强子对撞机长期数据积累的结果;而诸如 人类基因组计划、全球变化研究 等,浩瀚的数据量也不断产生着重要的科学发现。   与此同时,科技界屡现大数据相关的论文、专刊和书籍。2008年,英国《自然》杂志率先出版了“大数据”专刊,分析了大数据对当代科学的影响和意义;2011年,美国《科学》杂志推出“数据处理”专刊;2012年,联合国发布大数据政务白皮书《大数据促发展:挑战与机遇》……   “大数据的数量之大已经出乎了人们的预料,更重要的是, 它改变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式。” 郭华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尤其是需要巨额投资建造、运行和维护大型研究设施的大科学工程,以及需要 跨学科合作的大规模、大尺度的前沿性科学研究项目,更是与大数据联系密切。大数据+大科学=大发现。”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一些学术组织和大型科学计划在着力推动科学大数据的发展,如国际科学理事会下属的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是全球最大的科技数据国际学术组织,现拥有国家会员、国际学术组织会员等50余个会员。2010年郭华东当选该组织主席。   任职期间,郭华东努力加强与各国际组织的联系,为其提供战略指导和专业的关键数据,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这些工作中,郭华东发现,科学大数据要真正引发科学上的大发现, 还存在着一些瓶颈。除了数据获取、处理、存储、传输、系统控制等技术瓶颈外, 理念和政策上的瓶颈更亟待突破。“对我国来说,政府已经认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性,但数据的共享工作仍然任重道远,这座高山还远远没有翻过去。”   一项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的数据量占全球的14%;而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21%。   可现实的情况却是“即便同在一个单位里,两个部门之间都很可能 不相往来 ”,“这些部门其实都掌握了许多数据,但不共享,这就等于没有大数据”。   郭华东呼吁,国家应将大数据上升为一项 国家战略 ,做好顶层设计,要从国家层面上推进中长期计划和政策的实施。“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如果认识跟不上,将来落后的不止一步两步。当我们把大数据看作与土地、森林、矿产一样的国家资源时,这件事就能够做好了。”(记者 丁佳) 附件 2 大数据时代需要新“元素周期表” 科学中国-中国网 science.china.com.cn  时间: 2014-05-22  责任编辑: 海峰 李国杰 ■本报记者 陈彬 “当前,大数据已成为社会热潮。这股热潮的主要驱动力来自网络服务公司,各地政府投资大数据的主要目的则是增加GDP,但其实发展大数据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日前,在清华大学举行的大数据时代高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表示,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大数据的挖掘分析还能促进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面对大数据浪潮,我们的科学研究也需要作出一定的调整。” “大数据就如同蜜蜂,其主要价值是传播花粉 ,自己生产的蜂蜜价值并不大。”李国杰介绍说,2013年世界范围内狭义的大数据产业产值只有186亿美元,但 广义的大数据应用几乎覆盖所有产业。据麦肯锡公司预测,开放数据仅在教育 、保健等7个行业便可释放3.2万亿~5.4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然而,在李国杰看来,大数据对社会的贡献并不仅限于经济领域。“ 大数据分析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新工具,将开拓计算机科学的新领域——数据科学 ,同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科学研究 第四范式 必将给全球科技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当前,大数据的发展已给传统计算机科学带来挑战。李国杰坦言,计算机科学是关于算法的科学,传统的图灵计算把“输出值”当成“输入值”的函数,假定输入的数据是随意的,并不关心输入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然而,现在的研究发现,其实 输入数据本身也是值得研究的对象。“这就是数据科学要研究的内容。 ” “在某些情况下,小数据条件下好的算法在大数据条件下可能不再适用。反过来,也有一些问题,数据多了反而更容易解决。大数据的兴起导致计算机科学的重点从算法研究向数据科学转移。”李国杰说,目前的大数据技术大多是针对专门应用开发的,其实应研发更加通用的大数据分析和管理技术,发展像关系数据库这样的理论指导海量非结构化Web数据的处理。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在数据不断涌现的科学领域摸索,数据驱动型发现也将成为科研的主要形式,熟练应付大数据将很快成为必备技能。对此,李国杰表示,伴随着所有科学都迅速变成“数据科学”,需要在各领域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熟悉数据分析的人才,使之拥有分属于不同领域的“双腿”支撑前进。 此外,李国杰强调,为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我们需要重新构建一张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门捷列夫周期表”。 “‘门捷列夫周期表’的发现,为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奠定了重要基础。而在很多学科中,我们也需要对某些基本元素进行系统分析。”李国杰表示,目前生物领域有基因组学,生理学、病理学、制药、干细胞等领域都在研究“基因组”,也有人在讨论人类语言的“基因组”,这些基因组其实都是构成学科整体的基本元素。而发现这些“基因组”需要通过计算机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这导致各学科领域纷纷出现“某某信息学”的分支学科,凸显了大数据在许多学科中的基础性作用。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围绕计算复杂性,已形成了以算法研究为中心的计算机科学。但随着计算机科学与其他科学的交叉融合,其研究重点将逐步转移到以研究各种基因组学为重点的数据科学。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已经到了发现一张新的‘门捷列夫周期表’的时候了。”
个人分类: 博客|2830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科学大中国”群规则章程(第11版)
热度 14 fwrq 2013-5-8 16:45
注:“大科学大中国”已于2017年8月22日更名为“大科学-爱智慧”, 详情请点击本链接 。 “ 大科学大中国 ” 群规则章程(第 11 版) 一、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信息规范。 二、群保障每个人平等自由发表言论意见的权利,禁止歧视、侵扰、攻击行为或别有用心的个人目的。 三、群的功能定位、理念和目标 1 、功能定位:( 1 )一流的海内外科研学者交流共进平台;( 2 )促进理性批判反思,开展自由研讨交流,催生跨 界科技合作与创新;(3)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主张和支持各成员之间自由自主地开展交流访问与科技合作;(4)不支持纯粹观望消遣或一味单向求助。(5)最适合人群:从事科学研究或高等教育,海外留学人员。 2 、理念和宗旨:打破时空局限,突破学科界限,消除身份壁垒,通过自由交流与理性批判,破灭浮华虚妄,回归科学本真 ,促进跨界融合 。 崇尚:热爱科学、包容合作、理性批判、自由进步 旗帜口号:科学,自由,批判,包容 3 、目标 ( 1 )传播学术信息,促进跨界联合;汇聚知识精英,攀登科技高峰。 ( 2 )利用群作为先导和筹建平台,建立先进规范的跨界科学共同体组织“中国奥林匹亚科学院” 。 四、群成员的构成 1 、同时满足以下要求的允许加入群:( 1 )从事科学研究或科技转化或高等教育或科研高级管理;( 2 )有志于科学事业、富有进步思想、重视学术交流;( 3 )在群里愿意公开真实身份;( 4 )承认群章程,遵守群规则。 2 、申请加入群的人员,若提供了真实姓名和身份信息(如所在单位、研究方向、职务职称或推荐人姓名等),应准予通过,否则不予通过。被删除出群的,6小时后可以重新申请加入,是否通过视情况而定。 3 、新入群的同志应主动学习熟悉群规则章程,及时在群内发言作自我介绍,宣告成为群组织的一员。 4 、群成员不固定,科学导师、科研精英、最符合群宗旨和目标的人员,以及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分享、对群体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员,优先留在群里。 5、逐步形成符合群基本理念、稳定协同、可持续的人才智能聚集体。 五、严格的实名制 1 、群内所有成员应公开真实身份信息(个人隐私除外)。 2 、群名片统一格式 ( 1 )昵称:真实姓名全称 - 现所在单位简称。要具体、明确,简称应是被广泛熟知的,或最易辨识的,或容易检索的。所在单位有变动的,应及时更新信息。 ( 2 )群名片应填写完整,本人研究方向或专业领域必须在备注中写明,其余 学术信息也可写在备注栏。 ( 3 )加入群后应及时修改群名片,自己无法修改的,请通知管理员帮助修改。 六、防止垃圾信息、无关主题和情绪化言论 1 、群内话题应符合群的宗旨、定位和特色。 2 、发言应注重 信息量、科学性、知识性、思想性和建设性 。 3 、群内不支持大篇幅转帖非原创文字,但鼓励转发有价值的图片和网址资源链接。 4 、政治和社会话题,务必本着科学精神,实事求是,摆事实,重论证,禁止空泛的观点和论调,禁止主观情绪化的个人发泄。不发表政治敏感言论。 5 、群最支持的七大主题是: ( 1 )科学方法、科技哲学、科学史、科学反思批判。 ( 2 )国际科技前沿动态趋势,重要学术信息和科技新闻。 ( 3 )科学思想思潮,关于科技、高等教育的理性批判反思。 ( 4 )不同身份人员、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协作创新。 ( 5 )具体科学问题、科研课题的探讨交流,开展或发起实质性的科技合作。 (6)先进科技成果的信息发布和转化推广。 (7 )科学教育与社会,科学教育与文化艺术,科研教育体制。 七、警告或删除出群的基本规则 对于以下各情况,应私信或群内提示警告,情节严重的可直接删除出群: 1 、发表严重反动违法言论,危害群的安全。 2 、对群内同志歧视、侵扰、挑衅、污蔑嘲讽、打击报复等行为。 3 、发色情图片、淫秽信息、粗鄙恶俗不文明语句。 4 、发商业广告、垃圾信息,或别有用心的个人目的。 5 、身份不明或虚假身份或不满足群成员资格条件。 6 、在群内互相纠缠指责、争吵不止或人身攻击的。 7 、恶意歪曲事实,发表诬陷、造谣、挑拨、侵权等不当言论。 8 、闲扯胡聊、无关主题、纠缠群务、刷屏灌水,影响群的阅读或讨论。 9 、连续 3 个月毫无声息踪迹,经 私信提醒后仍未发言露面的。 10 、严重违背 “ 科学、自由、批判、包容 ” 四项基本原则的。 八、群管理员的选任和职责 (一)群管理员的选任 1 、管理员不固定,可以自荐,可以由群内同志推荐,也可以由群主提名。 2 、群主任命管理员应在群内预告,征求意见。 3 、违反群规或未尽到职责或滥用权力的,应解除其管理员职务。 4 、管理员无法履行职责的,应主动及时向群主说明或请辞。 (二)管理员基本职责 1 、理解群的宗旨,熟悉群规则,尊重和支持群主的工作,能经常来群里履行职责。 2 、及时审核申请入群信息,并严格按规定给予通过、或拒绝、或忽略。 3 、仔细辨别、询问、审核群内人员身份,若发现身份不明或虚假身份的,应提醒、劝告或删除。 4 、严守群规、依法治群。发现有违反群规则章程的,应群内或私信提醒警告( 明示相应条文 );情节严重或情况紧急的可直接删除,并在群内说明原因。 5 、严禁随意删人,保障大家平等自由发表意见言论的权利,避免个人情绪和偏见,严禁公报私仇或不可告人的目的。 6 、认真解决群内同志的疑问、纠纷和申诉,及时恢复和保持群良好秩序。 7 、管理员之间应团结一致,多沟通联系,维护营造群内良好的讨论秩序和氛围,共同引导群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努力实现群的宗旨、理念和目标。 8 、依照群规则章程积极履行管理职责,负责任,有作为,敢担当。 九、群策群力 1 、关于群的管理和群的发展方面,有好的建议允许在群内提出或讨论,但如有较大争议或冲突,可给群主或管理员发私信沟通,不得在群内纠缠群务。 2 、鼓励群成员私聊联系,积极自主进行交流合作,未经当事人允许,严禁公开张贴或转发传播私聊信息。对于群内成员私聊方面的投诉,管理员应私下调解,促进和谐团结,但若是影响到群的形象、秩序和安全,须对有关人员警告或删除。 3 、全体成员应维护群的形象和共同利益。群欢迎推荐海内外高水平科技人员加入。鼓励大家挖掘、开发、拓展群的功能,最大程度发挥群的有益作用,扩大群的社会影响。 十、群主须广泛听取群内成员的建议和意见,负责主持制订、修改、解释群的基本规则;群主有中止、转让或解散群的最后权力。不承认或不愿遵守群规则章程的可自行退出。 QQ 群号: 173653933 2014 年7 月16 日
个人分类: 科研一线|20995 次阅读|13 个评论
生态学研究正进入大科学、大数据时代
热度 14 lionbin 2012-11-18 00:34
生态学研究正进入大科学、大数据时代
说起“大科学”这个词,首先让人联想到的是火箭、天文望远镜和粒子加速器的研究,这些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而生态学研究,让人联想到的是带着样方尺的植物生态学家、拿着望远镜的鸟类生态学家、以及手持捕虫网的昆虫学家等等,很少会有人将他们的研究与大科学联系起来。其实,反过来想,这又是特别令人奇怪的!生态学家研究的地区,例如大多数陆地,是一个真正被人类占领的区域,却一直没有归为大科学的范畴。不过,在David Schimel的带领下,一大邦美国生态学家们正打算纠正这种状态。他们计划将撼动陆地生态学领域,并将之引入到大科学的规模和范围,这就是他们正在建立的的美国国家生态观测网络(NEON, National Ecological Observatory Network),这也正是本文将作为详细案例进行探讨的一个话题。 “大数据”(Big Data)所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大。例如,《纽约时报》2012年8月2日就大数据这种新出现的文化基因(cultural meme)进行了探讨。通常,人们首先以技术爱好者的角度来看待大数据。《纽约时报》的文章将大数据描述为“应用人工智能工具,如机器学习,巨大的数据的新搜集,这超越了标准的数据库。新的数据来源包括网页浏览数据的痕迹、社会网络通信、传感器数据和监测数据。” 大数据受到自然世界的塑造,并影响我们如何理解自然世界和与自然世界交流。生物学在如此多的水平上提供一个巨大的数据:来自遗传研究几乎无限的数据正充斥着我们最大的数字仓库中的字节;大量保存在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标本;在全球范围内日常生活所拍摄的摄影档案;大量的来自“公民科学”(citizen science)数据库中的数据,如国家物候学网络(National Phenology Network),有关这个内容,在2012年出版的一期的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中的“公民科学”栏目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综述文章“From Caprio’s lilacs to the USA National Phenology Network”介绍了这个网络;大尺度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研究的汇集,比如滨海“死亡地带”的研究,实质上是总汇了工业氮转换、人类农业实践、初级生产力和生物呼吸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这些区域的交互式地图已经由WRI出版( http://www.wri.org/project/eutrophication/map )。 大数据正在影响我们如何理解世界,因为它正在瓦解我们在过去50年被告知的对科学理解的基石:在一个“强大的推理”框架中用受控实验来测试可证伪的假设。认为科学必须可证伪的想法来自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他从约翰•普拉特(John Platt)的传道中得到了启示,在其1964年所发表的高引用“强推论”(Strong Inference)雄文中主张用标准化方法进行生物科学研究。Observation and Ecology的作者Rafe说:“如果你第一次阅读他的文章时候就很喜欢,其实我也是这样的,但我还是劝您以批判的态度再读一遍”。并说这有点像在高中时候对艾茵•兰德(Ayn Rand)很痴迷,成年后试图用她的思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显而易见,这些哲学思想产生了一些惯例性的规则:“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模式不能揭示机制”,以及科学的结论如果没有推翻预先确定的假设,其作用就仅相当于“审前调查”。大数据使得以前这些坚实的信念看起来有点古怪。虽然这些信念有时候仍然有价值,但其中自反的特性被科学家和非科学家以相同的方式采用,这都需要重新评估。如果我们无法把一些机制性原因弄得100%清楚(其实没有那个方法能做到这点儿),大数据方法允许生命科学家在更大的混沌周期中发现更为健壮的模式,或者时会让我们尽可能接近真实状况。同时,在对待大数据中应该注意的是,大数据永远不会完全取代小数据。那些花时间观察自然的小数据,以及对小数据片言只语的理解,是构成大数据整体的基石。 在生态学领域,现在提起NEON,不能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也可以说是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增添了一道异常鲜艳的光芒。开始,这个项目仅立足于在科罗拉多的博尔德寻求资金支持,项目进展异常艰难。但是在长达十年的讨论和计划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设法说服国会专项拨款4.34亿美元进行建设,这是一个中等太空探测器的价格,操作预算大约为每年8千万美元。2011年美国的大陆尺度生态网络计划终于启动了,它将全面监测整个美国的环境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小规模、地域性研究方式,形成陆地领域的群体合作。研究人员宣称,生态领域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生态观测将迎来“数据洪流”。 最终,覆盖美国的60个地区将同步建立起来。一旦在2016年这个台站网络完成后,一切顺利的话,将有15000个传感器用于收集超过500个类型的数据,包括温度、降水、气压、风速和风向、湿度、日照、如臭氧等的空气污染物浓度、土壤和溪流中各种营养的总量,以及地区的植被和微生物状态。在每个地方这些仪器将以同样的方式安装,并采用相同的测量,用标准化方式坚持长期的数据收集,希望能达到统计学功效的需求,将生态学研究从一些技巧性实验观测变成一个工业规模的企业运作。有了这样的基础,就可以观察生态系统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以及新物种入侵的。最终,利用这些观测数据可开发一些预测生态系统未来的模型,这可帮助决策者评估各种行动方案所产生的后果。 图1 美国NEON项目将美国划分为20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区域 NEON的研究人员将美国划分为20个不同的区域(图1),每一个区域代表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类型。每个区域都配备有三套传感器。一套固定安装在核心位点进行至少30年的连续监测,核心位点的环境条件不受干扰而且可能维持下去。其他两套可进行移动,在一个地方进行三到五年的观测后移动到其他地方,这些“浮动”的位点用于同区域内的比较。每一个位点,不管是核心位点还是浮动位点,都有一座布满传感器的观测塔,这座塔比现有的植被冠层高10米。在围绕这座塔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研究者将更多的传感器布设在土壤和溪流中,测量温度、二氧化碳和营养水平,以及根生长速率和微生物活动。这些传感器将记录不同的生态系统如何有效地利用养分和水分,植被如何响应气候变化,以及二氧化碳在生物和大气之间是如何移动的。这将有助于寻求对碳循环的理解,以及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后果。为了配合这些地面测量,研究人员还将在每个核心站点进行一年一次空中的调查,观察诸如叶化学特征和森林冠层的健康问题,也可用于与卫星观测数据进行比较。此外,NEON的研究人员可以部署一个特殊装备的飞机,其上配备了激光雷达(雷达的光学本的),一个光谱仪(测定化学成分)和一个高分辨率的相机,用于评估自然灾害如洪水、野火和害虫爆发的影响。 如何真正从小问题中辨别出大科学,这才是值得研究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们已经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数十年的探索,生物学家在人类基因组的余波中也发现这个问题。这并不是所涉及的投资巨大,而是需要处理的数据总量。过去多年来,该项目一直受到各方质疑。有人担忧NEON可能会带来大量毫无价值的数据,那些数据不一定是科学家们所需要的。组织、处理、分析这些数据并从中得出实际的意义将是一个重大挑战。哈佛大学大气化学家斯蒂文•沃夫西说:“要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必须要学习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如果他们成功了,将给解决宏观生态问题带来实际作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在最初升空的20多年,也是产生了大量的数据。预计当NEON完全运作起来后,每年产生会200TB的数据,这是哈勃太空望远镜数据量的四倍。NEON的发展,的确代表了向“大”奋斗的生态学家的转变。毫无疑问,这将带来划时代的革命,就像天文学、物理学和遗传学变成大科学时的改变。以后,生态学家利用望远镜和捕虫网的日子是屈指可数的。但没有人怀疑,这种变化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生态学研究,而且这些变化在生态学研究中正在实实在在地发生着。 如果说NEON只是美国在生态学领域开展的一个大数据项目,那么,其实在生态学领域的国际合作中,曾经产生,或目前正在产生,以及今后即将产生的大数据项目还有许多。下面仅举三个例子来说明。 由多个国家参与的国际长期生态研究项目(International Long Term Ecological Research,ILTER),支持科学家和学生进行长周期的、覆盖面广的过程研究,它涉及海洋站点、南极、市区和全球农业生态系统。ILTER科学家正致力于创造一个真实的网络,他们开始探索把许多站点连接起来的总体问题,一个根本目标是实现生态学预测。 海洋主动观测(the Ocean Observatory Initiative ,OOI)项目包括一个相互连接的海底站点区域网络。一旦建立起来,观测站将为地球和海洋科学家提供独一无二的机会,从几秒到数十年的时间尺度上研究多样的、交互过程。他们将引导区域过程和空间特征的比较研究。最终,海洋观测站将映射到整个地球并建立起基本尺度结构。 图2 ARGO计划全球浮标布设图 ARGO计划是由美国等国家大气、海洋科学家于1998年推出的一个全球海洋观测试验项目,旨在快速、准确、大范围地收集全球海洋上层的海水温、盐度剖面资料,以提高气候预报的精度,有效防御全球日益严重的气候灾害(如飓风、龙卷风、台风、冰暴、洪水和干旱等)给人类造成的威胁。 ARGO计划构想用3年至4年时间(2000年-2003年)在全球大洋中每隔300公里布放一个卫星跟踪浮标,总计为3000个,组成一个庞大的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图2)。一种称为自律式的拉格朗日环流剖面观测浮标将担当此重任。它的设计寿命为4年至5年,最大测量深度为2000米,会每隔10天至14天自动发送一组剖面实时观测数据,每年可提供多达10万个剖面的海水温度和盐度资料。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建设受到了世界各沿海国家、大气科学家的青睐,被誉为“海洋观测手段的一场革命”,实现了长期、自动、实时和连续获取大范围、深层海洋资料的能力,可从根本上弥补目前天气预报中对海洋内部信息缺少了解的局面,从而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天气预报的精确度。据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透露,2012年11月4日由印度布放的编号为“2901287”的Argo浮标,收集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100万条观测剖面数据,标志着包括中国在内的由世界多个沿海国家共同参与的大型海洋国际合作观测计划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0年来,由美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沿海国家布放的约8500个Argo浮标所组成的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对全球海洋上层温度、盐度和海流的实时观测。我国于2001年加入国际Argo计划,截至2012年11月6日,我国共计投放146个Argo浮标,获取剖面8928条,目前正在工作的浮标有85个。 参考资料 Earth Monitoring: Observing the ocean from within ( http://www.nature.com/news/2007/071205/full/450780a.html ) ARGO资料( http://www.argo-cndc.org/argo-china/legend/ARGO%20DATA.htm ) NEON light: A 30-year plan to study America’s ecology is about to begin( http://www.economist.com/node/21560838 ) The Natural Side of Big Data( http://observationandecology.com/2012/08/21/the-natural-side-of-big-data/ ) 未来自然科学与工程学基金方面的国际合作(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shownews.aspx?cn=1id=186108 ) NSF将建3个地球临界带观测站(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7121081347164196294.html ) 美国启动大陆尺度国家生态观测站网络计划(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854.shtm ) 全球Argo网获得第100万条数据(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1/271710.shtm )
个人分类: 生态研究|14346 次阅读|33 个评论
LIGO没看到引力波
热度 6 yonglie 2011-3-21 08:40
LIGO没看到引力波
LIGO ( 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 Wave Observatory , 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 )计划是 30 多年前 K. P. Thorne 向加州理工学院建议的 引力波探测工程 ,后来成了一个国际合作计划。他在《黑洞与时间弯曲》里,细说了计划的形成经过。 10 年前, Thorne 过 60 岁生日时,回顾了 40 年的物理学生涯,还满怀信心 预言和猜想 了未来 40 年的物理学,其中几个都与 LIGO 有关。 预言 1 : 从 2010 年到 2015 年,一个叫 LISA (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的太空基线引力波探测器将揭示许多遥远的大质量黑洞周围的时空弯曲,而且能绘出非常精细的弯曲地图 —— 包括三个方面的弯曲: 空间的弯曲,时间的弯曲和视界周围的时空旋涡 。 预言 2 : 在 2002 到 2008 年间(也就是在 2010 年发射 LISA 之前),大地基线引力波探测器将看着黑洞发生碰撞,看着它们的碰撞引起时空弯曲的剧烈振荡 。通过对比观测的波与超级计算机模拟,我们将发现时空弯曲在与自身发生动力学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时是如何活动的。 猜想3 :从2020到2030的十年间,LIGO、它的伙伴和一个继LISA之后的空间基线探测器,将看到宇宙间 所有3百万太阳质量以下的黑洞的碰撞,所有中子星与黑洞的碰撞 ,以及所有中子星与中子星的碰撞。它们每天都能看到很多碰撞。将观测的引力波与数值相对论的模拟进行比较之后,我们能得到一个庞大的碰撞编目和它们的细节,就像20世纪的光学、射电和X射线天文学做的恒星和星系编目一样。 预言4 : 在2008到2010年的某个时候, LIGO和它的伙伴们的先进的探测器,将通过黑洞撕裂中子星时所产生的引力波 ,来跟踪大核物质的性质。观测的引力波结合星体破碎的相对论数值模拟,将以10%左右的精度告诉我们星体的周长。这个结果连同引力波的其他特征,将使我们更多地认识核的物态方程。 预言5 : 2008年 ,我们将在LIGO看到 40千克的蓝宝石圆柱表现出量子力学的行为 。我们将发明 一种“ 量子无破坏技术 ”来 应对这种量子行为,而在2008年的时候,那种技术已经融入了LIGO的先进的引力波探测器。那种新技术可能是所谓“ 量子信息科学 ”的人类探索新领域的一个分支,包括“ 量子密码技术 ”和“ 量子计算 ”。 猜想6 : 在2008到2030年间,我们将观测到来自大爆炸奇点的引力波。 这将开辟一个新的时代,至少延续到2050年。那时我们将在100米到百亿光年的波长范围观测原初引力波的波谱(即波的强度作为波长的函数),然后画出天空的波强度模式图。这些工作将揭示大爆炸奇点最隐秘的细节,从而确立哪种形式的弦理论是正确的量子引力理论。它们还可能揭示宇宙在最初1秒钟的众多现象。 遗憾的是,这些预言几乎都没能成为现实 。就在一个月前, LIGO 团队发表了一篇 700 人(分属 80 个单位)署名的文章, Search for gravitational waves from binary black hole inspiral, merge and ringdown ( http://arxiv.org/PS_cache/arxiv/pdf/1102/1102.3781v1.pdf ), 题目中的三个形象的词儿,描述了“ 双子黑洞 ”( BBH )从相互吸引到融合和衰减的过程: 两个黑洞起初相互环绕着运动,因为发出引力波而逐渐失去能量,于是轨道盘旋着越来越小( inspiral )。然后,两个黑洞在碰撞中结合,形成一个终极黑洞( merge )。最后,那个终极黑洞的振荡也逐渐衰减,走向“没落”( ringdown )(见下面的图)。 这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剧烈的引力过程,也是最强的引力波源。 每个阶段产生的引力波有着不同的波形 ,那就是 LIGO 要捕捉的信号。文章的结论是,经过近两年的运行( 2005 年 11 月到 2007 年 9 月),“ 我们未探测到任何可能的引力波信号 ”。 当然, 没抓到引力波并不意味着引力波不存在 。 我们知道的比可能看到的多得多 ——那么,还有必要花 那么大气力去“看”吗?如今很多“大科学计划”,结 果也几乎都是 LIGO —— Lost In Great Object …… 那篇集体文章的首页 关于那三个名词(过程)的图片 引自 http://www.gravity.phys.uwm.edu/conferences/gwpaw/talks/hanna.pdf
个人分类: 物理|6450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大科学时代怎发展?世界科技重组 中国显实力
xupeiyang 2010-11-5 16:19
 日前,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中国院士第14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近80位院士和来宾共聚一堂,商讨欧亚发展与科技合作大计。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主席蒋正华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国际欧亚科学院主席邦杜尔等出席会议。    世界科技重组中国彰显实力   2006年,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曾在两会期间呼吁,中国需要争取国际组织总部前来落户。   据统计,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国际组织有4万余个,但只有寥寥几个组织的总部设在中国。难怪会后几位中国院士纷纷感慨,这次国际欧亚科学院将总部秘书处落户中国,实在难能可贵。   国际欧亚科学院成立于1994年,目前已拥有欧洲、亚洲、北美洲和澳洲等46个国家和地区近700名院士、通讯院士和荣誉委员,他们都是来自各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社会科学家。   1996年,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宣告成立。国际欧亚科学院先后11次选举出中国院士、通讯院士及荣誉委员(包括港、台和外籍华裔科学家),共计134名。他们之中有近1/3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或其他国际科学院及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除了在俄罗斯、中国、英国、德国、日本等15个国家建立了国家科学中心外,国际欧亚科学院还设立了3个区域中心,即欧洲区域中心、欧亚区域中心和亚太区域中心,其中亚太区域中心涵盖了在世界经济与科技版图中最为厚重、最具活力的亚太范围。   成立14年来,中国科学中心在国际欧亚科学院的影响和地位不断增强。在本届院士大会之前不久,国际欧亚科学院总部主席团决议由蒋正华出任国际欧亚科学院执行院长,并在北京设立国际欧亚科学院总部秘书处,中国科学中心常务副主席汪光焘出任秘书长,中国科学中心副主席刘遵义出任亚太区域中心主席。   作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在贺信中也表示,中国院士份额不断增强,执行院长由中国人担任,在北京设立秘书处,这些都说明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在国内外科技合作舞台上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当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接见了以邦杜尔为首的国际欧亚科学院有关领导,表达了北京市加强与国际性科技组织合作的意愿,以及对国际欧亚科学院秘书处(北京)成立的支持。    别具一格的科学家共同体   14年来,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在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探索科技发展模式等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并在开展国际合作上取得了积极成效,受到国内外科技界同行的关注。   蒋正华在大会工作报告上将中国科学中心14年的发展经验总结为对外和对内两个方向。向外看,是加强中国科学中心同总部以及各国科学家的关系,使其能在更大维度上发挥作用。向内看,是增强自身的立足点,强化融合院士智力和汲取院士智慧的平台,使中国科学中心以一种新的姿态自立于国际科学组织之林。   与一般意义上的国立科学院不同,国际欧亚科学院是一个自主管理的科学家共同体。中国科学中心则于2009年经批准成为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的一个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单位。   解决了法人和性质问题之后,中国科学中心开始积极筹措资金。目前中心筹集的捐赠款项共计2600万元人民币。此外,中国经济交流中心四川地震研究分析项目3万元美金的研究经费也已到账。   沿承非政府组织(NGO)灵活的管理模式,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态势。   比如今年5月,新疆吐鲁番的生态新区建设项目开工;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科学中心与欧洲科学院共同发起了城市卫生的未来论坛,成为世博会重大学术活动之一;10月,中心主办的中美地震科学与减灾研讨会在京召开;11月,中心还将在香港组织数字城市群建设和管理学术研讨会。   在聚集院士力量方面,中国科学中心迄今已涌现出3种类型的院士工作站/室:一种是专业性的,如吴清玉牵头的郑州心脏诊治院士工作站,一种是地域性的,如广州院士工作站,一种是学术群与地域结合式的,如北京城市科学学部院士工作站。   蒋正华表示,这3种类型院士工作站的出现,为进一步探索如何发挥院士智慧提供了初步的实践经验。   对于未来中国科学中心的发展战略,蒋正华透露,中心近期要积极参与和承担十二五规划的国家任务,继续加强中心的重要工作。同时,中心还要梳理出战略发展的路线图;总结学部和院士工作站/室的经验,进一步探索凝聚院士智慧的组织形式;拓展咨询的力度和层次,为智库建设铺路;履行国际责任,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责任编辑:马丽)
个人分类: 未来预测|16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旧文重贴)从超导超级对撞机(SSC)看大科学工程研究的实施
zhangjiuqing 2010-4-12 11:17
(这是2005年写的一篇文章,未发表在正式纸媒上,只发表于互联网上。今重贴于科学网。) 摘要:本文在简单介绍美国超导超级对撞机(SSC)的建设历程、成就、下马过程和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SSC的经验教训对一个国家开展大科学工程研究提出的几个问题:如何确保大科学工程研究的持续建设与运行的费用,如何预测大科学工程研究的预算费用的涨幅,大科学工程研究中谁最具有发言权,大科学工程研究如何面对来自任务导向的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竞争,多方参与的大科学工程研究的政治风险如何避免;最后列举了SSC对我国开展大科学工程研究的几点启示:大科学工程研究需要全过程和全方位的交流,运行和管理要更加严格和规范,要预测经济发展趋势和财政政策的变化,要考虑国际政治风险,在领域选择上要更加谨慎。 大科学工程研究是指需要投巨资建立一个大型的科研装置,众多科学家利用这个装置开展相对集中的研究,如粒子加速器、空间站。由于大科学工程研究需要巨额的建设投资和运行投资即研发投资,一旦上马就面临着资金的巨大压力,具有极大的风险性。本文以美国的大科学工程研究项目超导超级对撞机(Superconducting Super Collider,简称SSC)的建设和下马为例,来说明开展大科学工程研究面临的问题。虽然SSC项目已经过去10多年了,但它对大科学工程研究的开展仍然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 1 SSC 的建设和成就 1)建设过程。 从建设历史来看,SSC经历了科学家倡议发起、政府小额资助进行前期研究、项目可行性分析、政府通过法案正式立项启动、政府大规模拨款建设、项目下马听证、政府通过法案正式停止建设、善后处理等一系列非常正规的过程,科学家、工程师、各级政府官员、国会议员等多方面的人士参与其中。 理论物理学家已经从标准模型理论上阐述了自然界存在四种力:引力、弱力、电子力和强力(核力),弱力和强力的载体是原子核层次到夸克层次的微粒子。实验物理学家需要通过加速器实验来验证和扩展这些理论。带电粒子加速器是高能物理研究的重要实验工具。加速器的发展经历着从同步加速器到环形加速器再到对撞机的三次革命,其质心能量从MeV级到GeV级再朝向TeV发展。美国政府从二战结束就开始支持高能物理的研究,并在美国建立了多家加速器实验室。在1978年到1979年召开的一系列未来国际加速器发展的会议上,科学家开始讨论质能达到20TeV的质子对撞机,1982年美国科学家最初提出了超导超级对撞机的设想,1983年秋天美国能源部批准了正式的研究,同年12月开始研究20TeV的对撞机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经过大约150位加速器物理学家和工程师的努力,1984年4月,形成了基于不同类型的超导磁体的三种不同的技术可行性方案,并给出了三种方案的经费预算。1984年秋天,形成了以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为主体的中心设计组,由Maury Tigner 教授领导,由大学研究联合会管理。 与此同时,五种不同的磁体的选型设计也交给了加速器领域的其他五家国家实验室(如布鲁克文国家实验室、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等)。1985年,磁体选型确定。 1986年,约250位科学家与工程师参与的中心设计组完成了核心设计报告。1987年1月,经总统同意,SCC工程正式实施,选址工作开始。1988年,从43个地址申请中,由国家科学院组织专家筛选出7个地址,交给能源部裁决。1988年10月,国会预算管理办公室对SSC进行了研究,发表了建造SSC的潜在风险与利益的评估报告,对比其他几项加速器项目后,该报告给出了SSC风险最低的结论。1988年11月,得克萨斯州埃里斯县被确定为最合适的地址。1989年1月,SSC实验室建立,由Roy Schwitter 教授指导和大学研究联合会管理。在实验室负责人的指导下,一系列国际咨询单位也产生了,包括科技政策委员会、项目咨询委员会和设备咨询委员会。实验室早期的任务之一是针对地址的方案设计,于1990年7月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也相继完成。1991年第一批主体工程在15号工地(磁体研发与测试实验室)动工兴建。围绕主要设备的设计和施工同步推进。整个工程分为四段,第一段环形加速器低能助推器为600米,第二段中能助推器为10.8公里,前两段都使用电阻磁铁产生磁场;第三段高能助推器为10.8公里,最后一段是87.1公里的对撞环,后两段使用超导磁铁产生磁常1993年1月,隧道开始施工。到1993年秋天,挖掘了大约23公里的隧道。与实验室同步进行的是实验项目的申报与审核工作。国际上的科学家共提出了21个各种主题的研究项目。初始的实验项目包括两个大的、用于综合目的的探测器和几个小的、用于特定目的的实验。1992年4月和1993年4月,两个大型实验的任务得到了批准,这些涉及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00个研究机构和2000个科学家。一系列的教育项目也延伸到了研究型大学、一般学院和高中的教师和学生。 2)SCC取得的成绩。 美国高能物理学家们认为经过几年的努力,SCC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在科学政策方面,SSC得到了里根、布什和克林顿三届总统的支持。1992年,戈尔副总统会见7位诺贝尔奖得主时表示,一定全力支持SSC。能源部也已申称把SSC作为科研项目的首眩已经签署的45000份合同惠及了48个州,其中大部分合同是与德克萨斯州之外的其他州签署的。能源部估计,SSC至少创造了7000份工作,其中与国防相关的企业得到了比四分之一更多的好处,有利于军民结合。 23000多个学生和教师通过SSC的教育计划得到了数学和科学技巧的培训,其中一半以上是女性。SSC是大项目和小项目的混合体。100多所大学的研究机构参与了试验,其中很多是只有几个科学家的小组。SSC是一项投资未来的项目。如果推迟10到20年,美国科学家只能放弃前沿科学,一代学生将被失去,届时再也没有合适的物理学家人选了,50年建立起来的高能物理研究基础将崩溃。继续开展SSC,有利于维持美国在物理研究的领导地位。 SSC的技术溢出效应十分明显。例如,加速器和检测器技术广泛用于医疗、诊断,用于癌症治疗,超导磁体的研究有利于超导电缆的开发,等等。 1992年,所占经费只是全年联邦政府RD投入经费的0.6%。整个项目预算为83亿美元,其中已经投资大约20亿。项目进展完成了20%。对撞机隧道的70%的合同已经签订完成,所有合同都低于预算,所有的关键性工程已经完成或者列入了议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磁体测试已经完成。而且,美国已经和一些国家(例如中国、印度)签订了合作协议,能够得到一些合作资金。 2 SSC 停建的过程、原因和善后处理 对大科学工程研究的评价明显不同于基础研究项目的同行评议,那些被科学家和工程师强调的好处和成就并没有得到美国国会的多数议员的认同,SSC也因为国会的强烈干预而提前下马。 1)停建过程。 导致SSC关闭的直接原因是1993年年初审计总署(GAO)做出的对项目不利的报告。经过对整个承包合同的分析,该报告认为,整个项目费用超支,进展滞后。 例如,付给建筑师、工程师的服务费和基础建设费在预算12.5亿美元的基础上会超出6300万美元,完成项目的总费用增加和工期则难以估计。能源部实行的控制建筑费用的建筑成本策略会导致建筑商取消、减少、延迟某些结构工程,从而削减SSC的实验能力,危害实验研究。能源部只能从外国获得4亿美元的资助,使17亿美元的超支仍有14亿美元的缺口。该报告的结论是,要完成该项目,国会将面临着增加联邦资助的巨大压力。 实际上,从一开始,SSC就遭遇到了不少非议,因为这样的大科学工程研究项目挤占了其他项目的经费。1988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在报告《建造SSC的潜在风险与利益》中指出, 5年之内,SSC可能会占掉全部联邦资助基础研究的6%~7%、占物理科学的13%。除非国会提供其他相关领域经费实质性的增长,SSC就会挤掉其他基础科学研究。一些著名科学家也加入到了反对的行列。例如固体物理学家、1977年诺贝尔学奖获得者安德森(Philip Anderson)公开指责能源部官员向国会撒了谎,而SSC的科学家则对失实之处保持了沉默;刚从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退下来的科学家布洛赫(Erich Bloch)在1991的一次国会听证会上表示,SSC的经费增长120%,其他领域的研究却是在乞讨,这一点也不公平。 按照美国法律,国会掌握着政府的拨款,国会议员通过提出议案来建议增加或者削减政府的某部分财政拨款的预算。关于政府拨款的议案是一种联合决议案,即该议案需要经过国会两院通过并由总统签署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在SSC的停建过程中,参议员邦佩斯(Dale Bumpers)起了决定性作用。多年来,邦佩斯一直提倡政府财政平衡预算,竭力反对政府浪费。邦佩斯的主要反对者是参议员约翰逊(J.Bennet Johntson),他主要强调SSC的科学意义和对美国的重要性。1992年6月众议院以232票对181票的结果通过了邦佩斯的终止SSC以减少赤字预算的提案,但是参议院否决了这个提案。1993年的6月,众议院再次投票赞成SSC下马,参议院则继续挽救这个项目,7月3日参议院以57对42票决定继续支持该项目。但是这一次,众议院坚持己见,SSC下马与否被推迟到10月做出最后的裁决。10月19日,停建SSC的一个修正提案以280对141由众议院通过,10月21日众议院和参议院达成一致意见,10月26日众议院以332对81通过了最后的修正提案。该提案经过参议院程序性的步骤后,由克林顿总统签署实施。 至此,尽管已经投资了20多亿美元,SSC真正寿终正寝了。 2)停建原因。 SSC停建的原因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费用攀升:项目建设费用开始预算为40亿美元,但1989年就有人指责其投资已经超额了30%,预计今后会持续增加。1990年能源部的一个独立成本评估小组得出的结论是全部SSC预算费用会高达93亿美元。 预算赤字:国会裁减政府费用的压力空前巨大,使得一些大项目如高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和SSC成为消除预算赤字的牺牲品。 外国参与:虽然有外国科学家参加项目,在财政上却缺乏来自外国政府的明显支持。尤其是在项目前期,美国政府没有出于垄断科学前沿并与欧洲核研究中心竞争的需要,没有和有前景的国家合作。更为重要的是,国会虽然批评美国没有得到外来资金,实际上美国只想要其他国家的投资,却不想和别的国家分享可能的技术利益和工作机会。 管理缺陷:能源部和SSC办公室缺乏一套完整的跟踪项目费用的审计系统。尽管项目采取了合同管理的模式,但是被认为是最糟糕的合同管理。大学研究联合会是SSC的总承包商。这个由科学家组成的机构精于科研管理却不善建筑工程管理,而且自视清高,对政府监督有抵触,不配合来自能源部和国家审计局的调查。 缺乏共识:国会议员中很少有几个人能够描述SSC和它的作用,科学家没有就它的好处向公众讲清楚。事实上,SSC的科学前景也很难预料,更难向公众描述。因此,对很多公众来说,尽管他们认为是SSC是好的项目,但是纳税人却负担不起。 经济利益:该项目的预期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SSC的科学家们夸大了所谓的技术溢出效应。SSC是投资仅逊于航天空间站的大科学工程,但其可能产生的经济预期却远逊色于航天空间站。因此,尽管航天空间站项目的超支也很严重,还是得以继续进行。 政治策略:德克萨斯州是布什总统的老家,因此总统竭力支持SSC的建设。在选址之前,很多议员和州政府都对SSC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认为该项目对美国科技发展和各州的发展至关重要。选址确定为德州之后,这种膨胀起来的热情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克林顿上台后,项目的反对者对克林顿的经济政策进行了批评,克林顿立场不再坚定。 新议员反对:113个新议员中,81个投了反对票。他们是裁减政府支出的支持者,对SSC项目更是知之甚少,对SSC一开始就抱有偏见。 3)善后处理。 当SSC的停建不可逆转的时候,国会对SSC的善后处理进行了讨论。在10月21日的国会会议上,确定了善后处理的方法。 首先,国会同意继续拨付6400万美元用于完成工程的停建期间的善后工作。这笔费用用于支付那些与总承包商和特定承包商正式签约人员的90天的工资和用于合同毁约的赔付等。提案生效90天后,冻结所有开支,未使用完的资金全部返回国库。 其次,要求能源部牵头,和大学研究联合会一起,在1994年7月1日前向总统提交一份详细的报告,内容主要涉及3个方面:如何最大限度减少联邦政府、州政府和个人的损失;如何有效利用SSC的设备;下一步美国应该如何参与高能物理研究。 最后,SSC项目交由州政府的国有土地管理局处理。该局对部分设备和土地进行了拍卖。例如,线性加速器设备卖了40万美元、中心实验室设备卖了1千万美元。 SSC 下马之后,美国加大了对现有的高能物理实验室如费米国家实验室的投资,也加强了与欧洲核研究中心的合作,以确保美国科学在高能物理研究中的领先地位。 3 对大科学工程研究提出的问题 一些科学家认为国会停止SSC的多数理由有很多是站不住脚的。例如,经费超支是政府资助的拖延造成的;如果经费能够快速投入并达到一半以上,估计国会议员谁也不敢承担如此大投入的项目下马的经济损失,如同空间站那样骑虎难下;政府不能因为经济恶化、财政赤字就随意取消一个科学计划,政治家不能拿科技项目作为财政调控的象征符号。 SSC停建后再也没有恢复。这给大科学工程研究的未来发展和准备资助大科学工程研究的国家提供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 1)如何确保一个大科学工程研究的持续建设与运行的费用? 大科学工程项目需要较长时期的经费投入,工程建设的早期经费很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随着工程的进行,一方面会导致建设费用和运行成本逐渐增加,政府支持压力加大;第二,经济总有波动现象,建设过程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国家经济不景气时期;第三,政府更迭也会使政府的财政支出发生转向,政府就会削减甚至取消再投入,导致工程下马。对于大科学项目的建设应不应该通过立法来确保稳定的、长时间的政府支持,值得探讨。 2)如何预测大科学工程研究的预算费用的涨幅? 大科学工程项目具有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特点,其结果是必然导致研究与发展费用的增加。不管是NASA、国防部还是能源部,预算超支和工程延期是大科学工程项目的普遍风险。例如,国会预算办公室在1988年的评估报告中,已经对加速器经费攀升有了警告。在80年代能源部的加速器项目中,能源节约器(energy saver)和亿电子伏特加速器一期(tevatron I)工程的总费用涨幅分别达到64%和122%,其中研究与发展费用更具有不确定性,其涨幅也最大,分别为106%和243%。这样的涨幅能够预测吗?如果能并且科学家们诚实地抬高了预算,政府会因为搞预算投资吗?如果不能,科学家们和政府又将如何应对这么大的涨幅风险呢? 3)大科学工程研究中最最具有发言权? 大科学工程也被认为是战略研究,在涉及到资助和优先领域的决策过程中,谁最具有发言权,是科学家还是政治家?无论研究的本性还是研究方向的确定,任何一个大科学工程研究都是基于科学家对科研方向的把握,由科学家决定的。但是,资助过程和决定是一个政治过程。科学家要与其他不同领域的基础项目竞争,要与同一领域的其他小科学研究项目竞争,也要与政府领导、国会议员等政治家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因此,大科学工程项目的进行不是由简单地由同行评议决定的,而是复杂的政治决策的产物。 4)大科学工程研究如何面对任务导向的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竞争? 虽然大科学工程研究的主要实验设备是建立在已知的技术基础之上,但它后续的研究和发展却属于基础研究,具有小科学研究的特点:不确定性、前瞻性。为了说服政府资助,大科学工程的组织者们过分强调了良好的技术利益和由此带来的工作机会,淡化了作为基础研究的不确定性。当这些技术副产品没有立竿见影的时候,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就失去了信心,把资助投向了社会急需的项目。对大科学工程研究的绩效评价究竟应该按照工程项目、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的要求来进行呢?当它面临着其他的较小的任务导向和应用研究频频出成绩的压力时,该如何评价它对国家战略和目标的实现程度呢? 5)多方参与的大科学工程的政治风险如何避免? 如果是一国运行的大科学工程,它必将涉及多个地方政府。美国的州政府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力,如果联邦政府资助的项目对本州的贡献不大,他们就没有积极性。如果州和地方受益很大,州政府应不应该积极地为此配套一定数量的资金呢?SSC的审计表明,德州政府在配套资金上明显滞后和不足。如果是多国参与的大学工程,它必将涉及多国政府。例如,在1961年,欧洲核研究中心的预算增加方案得到了经济状况较好的法国政府的支持,遭遇到了经济不景气的英国政府的强烈反对;结果是法国政府动用了外交手段,以退出欧洲核研究中心为要挟才使英国政府勉强同意了预算增加方案。当大科学工程研究面临着国家之间的冲突时,大科学工程研究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复杂了。 4 对我国大科学工程研究的启示 作为一个大国,我国开展大科学工程研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政府资助科技领域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必然选择。思考和探究SSC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能给我国开展大科学工程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第一,大科学工程研究需要全过程和全方位的交流。 大科学工程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较长时间内多方参与的结果,既涉及到科学共同体,也涉及到政府,还涉及到国家的立法机构,甚至也涉及到广大公众。各方关注的焦点各不相同,有的主要关心工程能否在科学前沿出成果,有的主要关心工程对政府政绩的影响,有的关心该工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有的关心工程对社会、对环境的影响。因此,不论是在立项之前还是在实施过程中,多方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必须要向人大代表、社会公众普及相关科技知识,宣传最新进展,而不只是在科学共同体之间交流或者只对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汇报。 第二,大科学工程研究的管理要更加严格和规范。 大科学工程具有一般科学研究项目具有的不确定性,具有与一般工程不同的特殊性,但这些特殊性不能作为放松管理的理由。大科学工程的主要负责人管理一般仍由权威的科学家担任,他往往缺乏在财务、设备和工程建设特别是后期研发经费等的管理经验,如果研发主管、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等不能相互配合,就有可能延误工程进行,造成预算严重超支。从预研究开始,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运行、绩效评价的体系和制度,确保大科学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大科学工程研究要评估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政策的变化。 大科学工程的建设周期往往很长,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政策左右着政府对大科学工程的投资强度。SSC的下马就与克林顿政府实行的从赤字财政到平衡预算和宏观调控转移的财政政策密切相光。例如,政府可以设立大科学工程研究的专项资金,把每年的预算按一定幅度递增列入到长远规划中,以克服临时增加预算的困难。 第四,大科学工程研究也要考虑国际风险。 大科学工程往往需要多国科学家的合作参与,也需要多国政府的共同资助,其风险及涉及到科学竞争,也涉及到外交政策。因此,在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时,需要预测它国科学家是否有开展类似的大科学工程研究的动向(例如,与SSC类似的项目有欧洲核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也要评估如果合作伙伴减少投资后政府还有没有增加投资的能力(大科学项目增加预算时需要参与国共同同意增加投资),还要考虑能否争取到更多国家的支持。在SSC费用节节攀升的时候,美国物理学家寄希望于日本和欧洲的同行说服他们的政府投资,总统科学顾问也加入到筹款之中,但是这些政府都无动于衷。政府可以把大科学工程研究列入到国家外交的议事日程,进行积极的筹资活动。 第五,大科学工程研究在领域选择上必须更加慎重。 虽然大科学工程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前沿科学领域的未知现象,其科学意义特别重要,但其对技术和经济产生的影响和对小科学项目的作用也是不能忽略的,毕竟大投资期待更大更多的回报,大投资会挤占更多的小投资。如果研究方向过于超前,其技术溢出效应就很小,经济效益更是难以预期;如果研究领域过于狭窄,就缺乏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和共享,其他小科学项目就无法受益。一方面,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评价SSC的技术溢出效应(如对计算机技术和高技术设备)并不比其他的国家实验室突出;另一方面,有科学家批评高能物理把其他物理科学研究的经费榨干了。克林顿政府把联邦科技的重点从高能物理转向了信息技术和生物医学等新兴学科领域,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的实施让美国继续保持着高科技的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http://www.hep.net/ssc/new/history http://www.lbl.gov/science-articles/archive/ssc-and-future.html HicksRossum(ed.).Policy Development and Big Science. Royal Netherlands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 ,1989 GAO/RCED-93-87, Feb. S.温伯格.终极理论之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Afred K. Mann.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The Marriage of Science and 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2000 Daniel S. Greenberg. Science, Money, and Politic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 谢家麟.加速器与科技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923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大科学还是小科学?
lvnaiji 2009-11-27 12:31
吕乃基 博主日前发了 科学家目光的变迁 一文。科学家在只关注自己的研究领域,以及仅与业内同行有所交流时,大致就相当于小科学,而融入社会之时,即为大科学。 小科学和大科学是科学社会学家描述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称谓,前者大致尚未被社会吸纳,后者则被社会整合而成为社会的组成部分。 可以从以下 4 方面来区分这两种科学:动机、组织、支撑,以及成果。 小科学大致由近代科学革命到 19 世纪末。在这一时期,科学家研究的动机主要在于求知。从伽利略研究落体和钟摆,到卡文迪许发现惰性元素,满足好奇心,是科学家心中强大的动力。他们通常是单干户,或有私人实验室,雇几个人,就干起来了。一般自己拥有一定财力,自己做仪器。最后的成果大多止于发表论文,卡文迪许干脆把成果记录在日记本上,日记本则放在裤袋里。看来也不想升职称和评奖。 到 19 世纪下半叶,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各种科学家的组织渐趋成熟,科学家作为一种职业逐渐为社会所认可,惠威尔为此构想出特定的称谓。到 20 世纪上半叶,大科学渐次成形。特别在一次和二次大战期间,为社会而研究成为主流。学会、刊物、基金、大学,以及形形色色的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科学家走出书斋,频频现身于听证会甚至媒体。从曼哈顿工程到现在的对撞机,社会为科学家拿出大笔经费,还有人力、仪器设备,以及组织资源,研究成果则为社会所用。这就是大科学。 很多人做过中美科学比较研究,若以小科学和大科学的视角来看会怎样呢? 美国的科学似乎是小科学和大科学的结合。火星、木星探测,还有各种千奇百怪的项目,诸如鳄鱼的咬合力有多大之类,主要是满足好奇心,这是小科学。但这些项目大多需要社会的组织和支撑,因而显然是大科学。 好奇心,兴趣,是人的本能,是做任何事情的动力。没有这种动力,在外力之下固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做成事情,但对主体来说是异化,做出来的事情也会打折扣。然而,失去制约的本能也会走向反面,或彼此冲突。需要社会整体的制约和引导。在耗散结构理论看来,千奇百怪的兴趣是随机涨落,然后才有系统整体对涨落的选择。没有涨落,系统失去动力和选择的空间;没有选择,涨落如一盘散沙,难以凝聚,系统也就不能进化。在二者的结合中,个人的兴趣在社会的进化中得到凝聚和升华,从而为社会新的进化输入新的动力。 再看中国的科学,当然也有两弹一星、神五神六,以及南极科考等,充分展示了中国的科研实力。但在这些反复列举的事例之外,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所做的大部分研究,课题来源于限定的指南,研究者为了项目和经费,为了评奖和职称,单位为了争先进位,为了迎接名目繁多的评估,很少能够由着自己的兴趣。基本上看不到小科学的踪影。至于社会的组织和支撑自不必说,所有这些都是大科学。然而,最后的成果,却大多停留于论文和鉴定,没有为社会所用,几乎是研究者及其单位的自娱自乐,因而也不像是大科学。 中国的科学,既非小科学,也不是大科学。 说起来也简单,那就是中国特色的科学。
个人分类: 科技|10569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学家目光的变迁
lvnaiji 2009-11-24 22:37
科学家目光的变迁 科学家,小科学,大科学 吕乃基 在近代科学兴起之时,科学家埋头于自然,一心只问窗外事。理性、客观,是他们追求的境界。有人戏言,若有可以测试人的内心的温度计,将会发现他们的内心温度接近于零度。一位地质学家用小锤敲击国会大厦的墙脚,当被警察质问时,这位地质学家的回答是:我只看到了独特的地质。 随后与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开始增多起来,形成相应的学术规范,并有了一定的社会建制。有了皇家科学院、刊物、学会,等等,科学家的眼界有所扩展。 而今,科学家们普遍关注成果的社会影响,希望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小科学正在成长为大科学 ,要求科学家们必须与公众进行交流。科学家的目光渐次由只关注自然到与同行交往,再扩展到理解并融入社会,意识到科学并不等于进步,意识到能够做的未必都应该去做,意识到科学要受到社会的选择和引导。这时候的科学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为了公众的科学,成为社会中的科学。科学家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而逐渐认识到,科学只不过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并且通过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日益融入到社会系统的整体之中。
个人分类: 科技史|4776 次阅读|5 个评论
人性VS他性:文强喜欢和女明星睡一觉
大毛忽洞 2009-10-22 18:33
人性 VS 他性:文强喜欢和女明星睡一觉 他(文强)还主动讲述一些强奸少女、玩女明星的过程。他说但凡有女明星、女歌星到重庆走穴演出,只要能想到办法搞定她们,包括用钱买、利用女星的隐私恐吓她们等,他都要和这些明星睡一觉。(摘要自 10 月 20 日 《凤凰网》) 人民网强国社区 ( http://bbs.people.com.cn ) 如果从心理学和人性学的角度,搞清楚文强为什么喜欢和女明星睡觉的机理,不但对廉政建设有好处,对人类的相关事业也有好处。 如果是人性的问题,就从人性的角度开展研究,搞清楚机理问题。 如果是他性(其他性)的问题,这涉及的问题就多了。 总而言之,为什么文强喜欢和女明星睡觉,搞清楚机理最重要,这就是基础研究。 俺支持把它写进《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指南》和《社会科学基金申请指南》,又一个大科学课题。 如果有女明星说:此地无银三百两; 文强可能会回答:重庆文强不曾偷。
个人分类: 闲情和逸致|7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大新药专项资助政策待变 不好意思,转自科学网
pikeliu 2009-9-5 16:10
作者:贾鹤鹏 来源:《科学新闻》 发布时间:2009-8-18 17:11:32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科学新闻》:重大新药专项资助政策待变 十二五期间可能不再有很多新的课题得到资助 已经完成了十一五(2006-2010)课题发布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可能在十二五期间不再布置更多新的课题,而后续资助将主要给予那些已经发布的课题中进展良好和更有前景的项目。 这是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技术副总师、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在8月2日于大连举行的中科院本草物质组学术研讨会上透露的。 此前,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今年5月5日在北京正式启动实施,十一五期间已确定970项课题,课题经费53亿元人民币。这是中国中长期科技规划(20052020)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 据科技部官员表示,16个重大专项中的9个民口项目在中长期规划中将总共投入6900亿元,这意味着在十二五(2011-2015)和十三五(2016-2020)期间,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仍然能得到进一步资助。 张伯礼解释,原则上不再布置更多新课题的原因是更加注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确保项目最后有更高的成功率。 对于这么大的项目,我们缺乏经验,人们的理解也不一样,十二五(布置项目)的时候就不会这么轰轰烈烈了。张伯礼笑谈。 在随后的交流中,这位重大新药创制副总师对《科学新闻》说,该重大专项十一五的课题中标率只有百分之十几,有些争议是正常的。而不再布置课题也主要是一项原则。对于那些真正好的项目,也会慎重考虑。 张伯礼还介绍,重大新药创制在十一五期间的53亿元经费,第一批已经下发,第二批也已经到位。十一五期间预计完成30个新药,现在看来完成的问题应该不大。但是如重大新药创制的项目说明书一样,张伯礼也没有透露这些新药的界定标准。 在十一五期间,该专项还将找到一批有(中国)自主核心专利的候选药物并有一两个新药在国际成功启动临床试验,这方面也进展顺利。 张伯礼说,在重大新药创制的工作中,现有药物大品种的技术改造进展比较快。我们现有的计划对这方面重视不够,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大在这个方面的投入。 另一个进展顺利的项目是新药创制的大平台,按照原定的计划不超过10个,但是现在已经有了15个,原因是各个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省长和书记亲自带队来争取,地方匹配了很多资金。 目前,中央财政的53亿经费中,为大平台建设投入了30多个亿,而地方配套资金已经有200多个亿,其中,湖北有30多个亿,天津有20多个亿,张伯礼说。 但是他也提到,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执行中,新药技术产业化转换平台的进展不太顺利,现在只确定了计划中10-20个这样的平台的一半左右。一方面是此前对此重视不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不够。 在国外都是大公司是新药研发的主体,而我们主要是研究所,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次的重大专项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开发新药的模式,张伯礼说。 不过,山西亚宝药业集团总工程师禹玉洪则表示,很多学术界人士对中国医药企业的研发能力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亚宝药业作为中国销售额排名几十位的企业,每年也会在研发中投入2亿元的经费。 在会上,张伯礼还补充说,从战略上,中国新药开发的定位很清楚,化学药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很大,还是以仿制为主,生物药要紧跟国外发展,而中药要做到引领世界。 更多阅读 《科学新闻》:伪随机试验调查 中国启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 课题经费达五十多亿元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 2009-8-25 15:06:12 zengshi IP: 既然中药要做到引领世界,为什么不开发普适性强的防治心脑血管、血液疾病的中药??? [回复] 2009-8-25 8:36:13 匿名 IP:124.227.11.* 化学药如果继续走仿制为主的战略,自己不去创新发展,我们哪年哪月才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其实我国目前的有机合成水平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基础,只有走发展创新的路子,我们才有出路。 [回复] 2009-8-22 12:41:14 匿名 IP:124.16.10.* 大话说尽,反正交不了差不用负责任,都是国家的钱,不花白不花。浪费! 估计他们搞100个新药都有可能,只要是中药!有本事搞出几个世界公认的化学药来,自欺欺人。 [回复] 2009-8-22 2:35:37 匿名 IP:134.169.98.* 但愿纳税人的钱能有所回报。 [回复] 2009-8-21 11:17:48 匿名 IP:222.66.117.* 中药要引领世界,然而世界承认中药吗?化学药差距很大,中药与日韩差距就不大吗?化学药仿制为主,难道要永远仿制下去吗?弄一帮搞中药的把持中国的新药创制,可悲!!!!!!!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31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荒唐而幽默的超级大科学思维
大毛忽洞 2009-4-26 08:17
荒唐而幽默的超级大科学思维 北大教授王选,是三个院的院士。 王选院士有一句名言:出了院子,啥也不是。 可见,科学是有边界的。 有个 山寨老 太太,叫泥瓶,她也说了句名言: 出了月子,啥也不是。 这位老太太回想往事,忆峥嵘岁月, 好日子也就两个月: 蜜月子和坐月子。 老太太的山寨哲学告诉我们: 科学还有个时空的边界。 什么叫大科学呢? 就是没有边界的科学。 什么叫超级大科学呢? 就是什么边界也没有的科学。 臭名昭著的 三聚氰胺奶粉,就是一个超级大科学的案例。 因为三聚氰胺奶粉突破几乎所有的边界,包括科学领域的边界和非科学领域的边界。 现在网上有两幅清明上河图,对比之后,才知道北宋也有城管,网友也是这么说的。 如果根据无边界的大科学的思维,城管来之前,一定是北宋的黑社会告的密,城管走了之后,必然还会来一帮强拆队,因为小商小贩都跑了,这正好是强拆队来拆房子的好时机。 这种推断对不对呢? 这需要用毫无边界的超级大科学思维来判断。 怎么判断呢? 根据超级大科学的思维,这需要到甲骨文的文献中去寻找答案。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421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5: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