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斯通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斯通纳》中的毒舌马斯特思
Mech 2015-12-3 07:45
马斯特思的故事比较简单,如果还算有故事的话。他在第二章中出现又永久消失 (31-45 页 ) 。他有些像西方正宗的知识分子,是语言的巨人。他议论,故他存在。除了《 关于 大学本质 》摘录的议论外,他还分析过斯通纳和费奇的个性特点,并用独特的方式劝斯通纳参军。 关于 马斯特思的特点, 按小说中的叙述,“ 在教师和研究生中, 马斯特思以狂妄自大和莽撞著称,大家普遍认为,他最终拿到学位会有些困难。斯通纳想,他可能是自己见过的最优秀的人,而且对他俯首听命,毫无嫉妒和怨言。 ”而按 马斯特思自己的分析,“ 对这个世界而言,我太聪明了,我总是无法闭上嘴不去评论这个世界。这是一种疾病,无药可治。所以我只好被封存起来,在那里我可以不负责任又很安全。我可以不伤害任何东西。 ”“那里”自然就是大学。 马斯特思这样陈述自己参军的理由,“ 我才不在乎德国人呢,这事儿临头时,我其实也不在乎美国人。我想,自己参军的原因是我参不参都无关紧要。也许等我回来,走向等待我们大家的与世隔绝的慢性灭绝之前,到这个世界上再走一遭可能会很有趣。 ”他也劝斯通纳投军参战。 “ 干吗不去呢?跟我们一起去吧。也许看看这世界是什么样子,对你有好处。 ”“ 不过,你要去的话,看在基督的份上,别是为了上帝、国家和老美人民而且,要为自己而去。 ” 马斯特思不想用他的犀利言辞伤害世界,他仅想看看世界。但世界伤害了他,事实上毁灭了他。入伍一年后,在法国阵亡。马斯特思的悲剧似乎暗示着,适合在大学中避难休养的人,不要轻易出来,会有灭顶之灾。 小说所记载他对斯通纳最后说的话是,“ 你长着副憔悴、饥饿的表情,真的。你注定要遭受灭顶之灾。 ”如果说斯通纳的婚姻的话,倒是一语成谶。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6675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通纳》关于大学本质
热度 1 Mech 2015-11-30 09:48
大学本质是什么?这可能是校园小说不可回避的问题,尽管不是所有作者都直接回答。《斯通纳》 33-36 页对这个问题有直接的阐述。不幸英年早逝的研究生戴夫 · 马斯特思先说明了两位同学,主人公斯通纳和后来的文理学院院长戈登 · 费奇的观点,又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斯通纳看来,大学是知识的圣地。 “ 把大学当作一幢巨大的仓库,像座图书馆或者货栈。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进出挑选能够成全自己的东西,大家在里面共同工作,犹如一间公共蜂巢中的小蜜蜂。代表着真、善、美。人们总是想绕过角落,去下一条走廊;他们就想看到下一本书,你没有读过的书,或者走到下一排书架旁边,你还不曾到过的书架。但有一天你终究会抵达。 ” 在费奇看来,大学是有偿教化场所。 “ 在直率和热忱的外表背后,活跃着一颗单纯的心。对你来说,大学就是善的工具----当然,总体上对这个世界而言,而且顺便也对你自己而言是如此。你把它当成精神的硫磺和糖蜜,每年秋天你都给他们服用,让那些小浑蛋渡过下一个的冬天。你像一个仁慈的老医生,善意地拍拍他们的脑袋,把他们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 ” 马斯特思则认为,“ 大学就像一个庇护所或者----他们现在怎么称呼来着?----是给那些体弱、年迈、不满以及失去竞争力的人提供的休养所。看看我们三个,我们就是这个大学。陌生人不知道,我们有这么多共同点,可是我们明白,不是吗?我们非常清楚。 ”“ 这所大学就是为我们而存在,为这个世界的弃儿而存在;不是为那些学生而存在,也不是为了无私地追求知识而存在,不是为你听到的任何理由而存在。我们释放出各种理由,我们让个别普通人进来,那些将在这个世界上有所作为的人。但那不过是保护色。就像那座中世纪的教堂,它才不在乎俗众,甚至上帝呢,为了活下去,我们有自己的理由。我们应该活下去----因为我们不得不活下去。 ” 这种看法似乎把大学教师说得很不堪,但马斯特思认为并非如此。“ 即使我们这样不堪,也比外面那些人强,满身污秽,比那些外面世界的浑蛋强。我们不作坏事,我们心口一致,我们为此得到报偿,这是一种天热美德的胜利,或者快他妈的接近了吧? ” 在我看来,这三种观点并非水火不相容,其实是大学本质的不同侧面。继续发展,就是现在公认的研究 ( 斯通纳的看法 ) 、教学 ( 费奇的看法 ) 和服务社会 ( 马斯特思的看法是种特殊形式,更适合传统文理学科的教师,而不适合更具有应用性的学科 ) 。当然,马斯特思的观点现在可能已经过时。大学不是休养所,而是竞技场。只是长时间的休养所传统,仍有对竞技失败者的保护,长聘制度。只要能证明自己有资格上场,不论胜负,通常都不会被赶出来。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6722 次阅读|2 个评论
校园小说《斯通纳》
Mech 2015-11-28 06:45
阅读小说是我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在大学里当老师,也想了解大学这个世界,自然对大学校园小说很感兴趣。尤其喜欢读以教员而不是学生为主角的小说。例如,《围城》可以算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但觉得《未央歌》难以卒读。外国的校园小说更为喜欢,例如 David Lodge 的《校园三部曲》和后来的 Thinks… 。因此,知道 50 年前名家 John Williams 的名篇 Stoner 有了汉译本,马上就买了。在飞机上用两个多小时通读一遍,还剩下半个来小时梳理一下故事梗概、中心思想、人物性格等。经停时没有看,后来又飞一个多小时,看了第二遍,并做些摘录准备。 《斯通纳》是传记性小说,主人公斯通纳是大学教师。他是有激情并追随激情的人,也是有原则而不知变通的人。小说以职业和生活两条线索展开情节。在职业方面,斯通纳按照自己的兴趣,从事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总体上渡过快乐充实的一生。虽然以助理教授退休,在世俗意义上不算成功。在生活方面,与不合适的人结婚,缺乏对自己和人性的认识,比较失败。具体过程见后面根据小说情节整理的主人公职业简历和生活大事记。 小说表面上写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其实只是写人的成长过程。自我意识的觉醒,在与外在世界的冲突中厘清、界定和扩张自我,最后因生命结束而自我消失。主人公的职业和生活,只是这种个人成长的背景。 小说也反映了二战前的大学生活。教师以教学为主,凭兴趣从事研究,不需要大量申请经费。这是现在许多业内人向往或至少表示向往的状态,也是外界大多数人至今对大学教师职业的误解。耐人寻味的是,即使这样,主人公这种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教师,退休前也只是助理教授。小说不仅再现了那种老式的大学模式,甚至也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那种大学模式难以为继,现在的大学模式将应运而生。 总体上,是本很有趣的小说,虽然稍显平淡。小说对大学性质、大学教学等都有颇具启发性的议论或描述。以后或许另做笔记。 附录 斯通纳职业简历 1891 年出生于几乎没有文化的农民家庭, 1910 年高中毕业后就读密苏里大学农学专业。 1911 年受英语系主任的英文概论课启发发现自己兴趣所在,开始大量选修文学类课程,包括希腊文和拉丁文。 1913 年经系主任提醒转到文学专业。 1914 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并决定继续攻读研究生 ( 第一章 ) 。 1915 年修完文学硕士课程,开始教大学生基础英文课。顶住社会和同伴压力没有参战,开始攻读博士学位。 1918 年获博士学位 ( 第二章 ) 。毕业前投简历求职未果,但母校因教师短缺破例给他全职讲师职位。 1921 年,开始把毕业论文整理为专著 ( 第五章 ) 。 1924 年,由于将在翌年出版的专著助力,晋升助理教授,并获得终身教职 ( 第六章 ) 。 1930 年开始写新书 ( 第八章 ) 。 1931 年成为受欢迎的教师, 1932 年因为一个研究生的课程成绩和资格答辩与后来的系主任冲突,教学负担加重而且排课零散 ( 第九、十章 ) 。与系主任翻脸,随后 20 多年没有直接说话 ( 第十一章 ) 。 1937 年再度焕发研究热情,并以独特的教学方式挫败系主任的教学安排 ( 第十四章 ) 。 1940 年前后,他成为了校园中的传奇人物。 1945 年之后的几年,教学工作进入佳境。 1954 年,系主任以给他荣休教授为条件,要求他提前两年退休,被他拒绝 ( 第十六章 ) 。 斯通纳个人生活大事记 1918 年底在晚会上认识后来的妻子,不到一个月后订婚 ( 第三章 ) 。又过了两个月便举办了婚礼 ( 第四章 ) 。婚后租房。婚后不到一个月,斯通纳意识到自己婚姻失败,不到一年对婚姻绝望。 1922 年决定要小孩。 1923 年女儿出生 ( 第五章 ) 。 1924 年,妻子自己决定向她父亲贷款 ( 他 4 年的年薪 ) 并购买了房子 ( 第六章 ) 。 1927 年父母相继去世。 1928 年售出家里的农场,岳父生意崩溃并自杀 ( 第七章 ) 。 1930 年妻子开始设法阻断父女关系并控制女儿生活 ( 第八章 ) 。 1934 年,与 29 岁的进修女助教发生婚外情,同时与妻女关系改善,虽然妻子知道真相。 1935 年,在系主任的干预下,婚外情以女助教离去而结束 ( 第十二、十三章 ) 。随后斯通纳大病并骤然变老 ( 第十四章 ) 。 1941 年,女儿读密苏里大学,不久怀孕,然后在年底结婚 ( 第十五章 ) 。 1942 年,女婿海外参战阵亡,外孙出生。 1943 年,发现女儿酗酒。 1949 年,读到当年女助教的新书,知道她在不错的学校任教,仍未婚。 1955 年,发现罹患癌症 ( 第十六章 ) 。 1956 年病故 ( 第十七章 ) 。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649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