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1977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那一年我们高考
热度 24 zhgzhang 2016-12-11 08:54
同学圈中在议论39年前我们的那场高考。 时光倒流39 年,这几天我们正在高考考场上。 1977 年恢复高考,从通知到考试,仅有3 个月时间。 我初中毕业,能考上吗?毕业时本校北京22 中没有高中,每班挑选5 个人到北京21 中上高中。自认为学习成绩非常好的我,没有被选上,而是留校在校办工厂当工人。 22 中校领导非常关心我们留校的几个人,说,以后必然会恢复高中,你们如果是初中学历,无法在学校立足。给你们几个人先办个高中班吧!于是请了最好的老师给我们讲数理化。坦率地说,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学习的。从最初的8 个人到最后仅剩下了4 个,期末考试优良中差四级都有(我当然是成绩最高的)。看大家积极性不高,这个班仅办了一个学期就取消了。但我高考的底子应该说是那短暂的时间内打下的。非常感激学校领导和老师们。 准考证还留着。考题是前所未有的简单。比如物理考题中有一题是发动机的四冲程是什么,初中就学过。好像还有一个磁场中的导线运动。数学有三角函数证明题,很容易。语文是命题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我竟然写了一首长篇叙事“诗”。出了考场,老师说你错了,诗歌体材是要阅卷组一起评的。心里一沉,觉得考不上了。 没想到发榜的时候,还是以320 分的成绩被北京工业大学录取了。之所以考北工大,是听从了中学老师的建议,也是遵从父母的愿望。北工大是北京招生北京分配。考部属院校都有毕业后被“分配到外地”的风险。上山下乡运动把大家都弄怕了,谁也不想再离开家乡了。有一个同事报考的是南开大学数学系。没被录取,结果被“分配”到了武汉建工学院。毕业时,虽然有一个回京指标是给他留的,但是他若回京,他在大学交的女友就进不来北京,于是两人双双志愿到了唐山就职。害得他母亲一见我就唠叨说,看你多好,可以留在爸妈身边。我家那个不争气的儿子,非要跟着女朋友去唐山! 刚上大学的时候,比较自卑,认为自己学历太低,也因此格外用功。第一次高数考试就得到全班唯一的满分,立刻信心大增。 1979 年春天(大学二年级那年),周末从学校回家,母亲拿着一张《北京日报》说,“我们同事都问我,报纸上表扬的是你儿子吧!” 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神情。 我一看,说的还真是我(原文我没有保存,大意是几个市级“三好学生”的“事迹”)。为母亲争了光这件事,我觉得欣慰。
11230 次阅读|43 个评论
1977年上海高考试卷欣赏
热度 27 Einstein 2016-6-7 15:25
随着全国高考的到来,使得“高考”、“高校”、“志愿”、“录取”等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大众的热门话题。有的网站也开辟了我国高考历史变迁的专栏,的确,高考的话题牵动了众多的社会“神经”,围绕它,总有说不话的话题与故事。 正好前一阵看一本书《上海历史发展档案图集》,其中收录有上海1977年的高考试卷(数学卷不完整,语文卷完整)。大家可以看看当时上海高考试题的真容,难易程度、题材等等,特别是其中的语文试卷,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从分值上看,作文就占90分,比例太高了吧——估计是历年最高的吧。 一、数学试卷(一共6页,正反各3页,这是上半部分) 2、语文试卷(完整) 补充:突然想起,1997年下半年,那年我高考复读。语文老师突然把之前的高考试卷(批改的原卷,就是每个人拿到自己的试卷)发到我们每个学生手上,给我们在课堂分析、总结,可惜都没留下来。不知道当时是怎么返回到学校的?想想挺奇怪的。我读的中学是河北涉县中学(现在已经更名为河北涉县一中) 。
个人分类: 琐记|26971 次阅读|55 个评论
[冯言冯语]政治局7常委的高考
冯用军 2014-6-6 20:35
老冯故事会iStory of Feng(冯用军说时事)之“7常委的高考” 唐山著名教育学者、河北历史文化讲师、中国最年轻资深大学评价专家、中国高考考研辅导专家 冯用军博士 明天,准确地上,也就是北京时间2014年6月7日上午9:00,被号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中国第一考”——高考——将拉开序幕,语文、数学、文综/理综、外语(含听力)。 大学一年一度的人才选拔大赛也将拉开帷幕,谁是高考状元?值得期待。 学习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没参加过高考的人,无权评论高考,更无权对高考说三道四,因为ta根本就不知道高考对于中国人的独特意义,ta也不配知道高考对于“非富二代”、“非官二代”、“非军二代”、“非星二代”等弱势群体、农家子弟的独特价值。“X二代”们没有高考,他们还可以“拼爹”、“坑爹”,“非X二代”们,只有高考、高分,才有望把“X二代”挤下水,挤过了“独木桥”,才有望改变我们的人生路。 高考天问,高考这不好那不好,那你有本事拿出一个更好的制度来,否则给我闭上鸟嘴,哪儿来的死哪儿去。 高考,是最不坏的制度;恢复高考,恢复了国人对于制度的期望... 熊孩子们,你爸不是李刚,你爸更不是李双江,没有加分、不能保送、也没推荐,考10分你自主招生进不了中国人民大学,我们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但高考这最后一根稻草让我们穷孩子们找到了证明自己尊严的相同起跑线,为了鼓励更多“非X二代”们通过自身努力拼过“X二代”们,特解密刊发政治局7常委们的高考经历,给你们带来精神上的鼓励,预祝你们考出好成绩,通过高考起步改变我们的命运! 习近平:“三个志愿填清华,不让上拉倒”   说到高考……呃,其实毕业于清华的习总没经历过高考。1975年还没恢复高考那会儿,正在陕西插队的习总进清华,走的是推荐。   1969年,习近平到陕北插队。虽然身为革命元勋之子,但适逢“文革”,其父习仲勋被打倒,因此习近平在陕北6年,“成分”一直不好。习撰文回忆,在陕北,光入团申请书他就交了8次,入党申请书更是写了10份。   而能在文革未结束时读大学,也是他和当地领导力争的结果。   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习近平回忆:“那时候报大学,清华有两个名额在延安地区,全分给了延川县。我三个志愿都填清华,你让我上就上,不让我上就拉倒。   县里将我报到地区,县教育局领导仗义执言为我力争。清华来招生的人不敢做主,请示学校……当时,我父亲下放的洛阳耐火材料厂,开了个‘土证明’:‘习仲勋同志属人民内部矛盾,不影响子女升学就业。’开了这么个证明,就上学了。走的时候,当地还剩下的一些知青都特别羡慕我。”   一位接近侠客岛的人士告诉岛君,当年这份“土证明”,就是出自她外公之手。   插队时“带了沉甸甸一箱书”、“边吃饭边看砖头一样厚的书”的青年习近平,终于圆了读书梦,在清华大学化工系基本有机合成专业度过了本科时光。20年后,他又回到清华园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并以《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一文获得博士学位。   李克强:“学霸”为省饭钱不敢报北大   七常委里年龄最小的李克强,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届考生 。看到没,总理也一样高考过哦。   安徽凤阳,朱元璋老家,李克强在此插队3年。在日后的《师风散记》中,李克强自己回忆,由于“多数时间是和乡亲们一起为生存而忙碌”,填志愿时,对北大“几不敢有奢望”。   因此,“在生存欲和求知欲的交织驱动下,我还是在第一志愿栏里填下了本省一所师范学院的名字—据说在师范院校读书是不必付饭钱的”   不过,在第二志愿中填报了北大的李克强,还是因为北大的优先选择权而被录取,进入在当时还保密的“政法专业”,即后来的法律系。   在校期间的李克强堪称“学霸”:为了背单词,他做了个小本,正反面写上单词和释义,“走在路上在背,上食堂吃饭排队时在背,外出坐公共汽车等车时也在背”,于是大三后即可翻译英文原版法律文献,1980年翻译的《英国宪法资料》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录用,1万多字;自修经济,“在图书馆借了不少经济和经济法的英文原著”;被推选为校学生会主席,创立北大学生议会常代会;博士论文或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奖”   ……   1983年,为了刻画先进团干部,北影剧本创作室这样描述李克强:“在校学习时是高材生,并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为留学生,但校党委需要他留下做团的工作,他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的专业。”   住在北大37楼的李克强也不只是学霸,还爱打篮球。后来担任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的宋凯楚曾和李克强住在同一宿舍,也是球友。宋回忆称,李克强“篮球技术一般,但比较勇敢,动作比较灵活敏捷”,自称为“农民式的过人,农民式的投篮”   其他常委:俞正声技术报国,王岐山“不务正业”   另外五位常委读书的材料不多,但也有故事。   比如张德江,是七常委里唯一有留学经历的:在插队时属于“老三届”的他,从延边大学毕业并任职后,于1978年到1980年,到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留学,后来中国大使在该校演讲,还专门提到这位知名校友;俞正声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前“从来没想过从政,小时候的理想就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后来上大学,考哈军工,想要为国防科技事业献身,想从事国防科研”,是“理想主义者”。曾长期从事技术工作的俞,后来在上海上海电气集团调研时,提了很多专业性问题,集团负责人感觉他“好像是清华大学电站设备专业毕业的”,但他其实学的是弹道式导弹自动控制专业,绝对的高精尖。   而在新华社内蒙分社当过7年农牧口记者、作品《夜宿车马店》成为新闻界典范的刘云山,大学就读于内蒙古自治区集宁师范学校。此后刘也把读书作为最大爱好,写了不少散文。   1973年进入西北大学历史系的王岐山,在读书前作过知青、陕西省博物馆馆员,被当时的老研究员评曰“如果这么发展下去,他肯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研究员”。不过,王岐山却是一个在学术上“不务正业”的人,由于关注国计民生,所以他开始关注经济问题,写学论文、研究资金和预算,被当时一些高级官员看到后有甚高评价。   也正因此,王岐山在日后被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借调,正式进入经济和金融领域。   出生在福建小渔村出生的张高丽,则自称“本身就是个苦孩子”。虽然自幼家境贫寒、3岁父亲过世,张高丽还是凭着勤奋考入晋江侨声中学,并在中学时成为校学生会主席、乒乓球协会创办人,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厦门大学经济系。1999年,张高丽被清华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并被母校厦门大学聘为管理学院院长和教授。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文明》、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等 出身不能改变,命运可以改变, 我就是穷孩子,你们使劲戳吧,咱们高考战场上见!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169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曾经干过这个活,你相信吗?
热度 10 lin602 2012-4-4 22:16
我1974年高中毕业,1977年底考上大学。1974-1976年三年年底期间,因为我高中毕业,打‘算盘’又利索(当时没有计算机),所以那三年都成为当时的生产队的‘查账小组成员’,一般小组成员好象是四、五人左右。 将生产队一年之中所有的财务账本交给我们查账小组,让我们进行核查。 我们一般从三个角度查,1 有没有不入账的钱,例:卖掉猪的钱,粮的钱,杂物的钱,社员交给生产队的钱等没有记账被私分了。 2 有没有违规报销,这是比较好查的,都有票据,因为当时基本没有出差费,就是生产队买的物资、工具、办公用品、修房子等钱,当时也没有假发票之说,也没有回扣名目。 3 账本累计有没有错的,这就要我们打算盘累计。当然还有些其他。 因为生产队不大,我们又整天劳动,对这些事情基本上是清楚的。也有不清楚的,让生产队会计来回答,也可能问一下其他同事不知道的内容。 说实话,那时的生产队的钱基本上不敢乱动的,因为毛泽东时代非常严厉,‘三反’、‘五反’、‘四清’甚至‘文革’都是清查这些干部的。如果证据确凿,那干部当事人不得了的,重则要坐牢的。 我的记忆中,查出来的问题很少。 现在来看看大学与各级部门,他们的账有谁知道?有多少钱不入账,有多少报销不正常,有多少钱来去不明? 唉,贪官一出来就是数千万,数百万都不算什么了?上亿也不鲜见。他们受谁的监督?如果监督好的话,能够出这么大的乱子? 仔细想想,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里面中国官二代们花的‘大把’的钱,是从那里来的?他们买的豪房、豪车、交的贵的学费都是中国纳税人的钱(只有为数极少的人的钱是‘清白’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得要向那时的财务制度学习。
2766 次阅读|19 个评论
难忘1977年高考前后趣事
热度 19 After50 2012-3-9 15:54
难忘1977年高考前后趣事
难忘 1977 年高考前后趣事 最近科学网发了一些 1977 年高考的回忆文章,这也勾起个人的共鸣,因为我也是 77 的一员啊。 我出生在粤东的一个小城里。 1977 年,高中毕业生如果能够找到一个每月 9 元工资的工作,那就是令人羡慕的美差啊!那年 8 月,刚刚离开中学在社会游荡的我突然听到一个消息:“今年可以考大学了”,当时就像现在听到你有朝一日可以遨游太空一样,感觉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不可思议。是的,家长和中学老师从没与我们描绘过“大学”是什么,高中时偶尔听说某某老师是什么师范大学毕业的,内心就对他(她)充满敬畏。但是,我们这代人的运气终于来了,过不了几天学校真的通知我们可以报名考大学了。报就报吧,反正不要什么报名费,说不定天上掉下个大陷饼,还可以省上几斤计划粮票呢。 高考报名之后,离考试时间不到 2 个月,自己俨然开始复习功课考大学了。那时家里还没有接电灯,晚上从来就没有看书的习惯,现在要看书,不得不点个煤油灯应急一下。要知道,当时的煤油也是要按人口定量供应的啊。为了节省煤油,晚上看书再晚,也没有超过十点。 可接踵而来的现实问题是需要找书复习。由于自己小学没毕业就辍学 4 年, 1972 年多亏邓小平上台抓教育,自己才勉强插班进入中学。可自己比同班同学毕竟大几岁啊,在那时像我那么大年纪的青年人在中学读书可是最没有出息的,有出息的早就去走关系当工人了。因此,我读中学从不敢跨书包上学,生怕熟人知道。为了不出“丑”,自己将一本好好的教材撕成上十“分册”,老师上课讲到那章就带那“分册”,由于每“分册”只有几页,塞在口袋里谁也看不出来,这种偷偷摸摸挟书上学方式伴随我整个中学年代。可话又说回来,现在高考要书复习了,以前的这些“分册”从何集成啊!大多数已经作为手纸完成了其第二次使命了。没有办法,只有找要好同学借书轮流复习,但复习效果可想而知。不过,幸运的是,那时候是中学很多时间是在学工学农、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什么的,每学期很薄的一本教材也剩下一半多未讲,稍为用心一点把几年学过的知识复习起来也不觉得太难。 高考的日子( 1977 年 12 月 11-12 日)来临了。粤东的冬天还是温暖如春,阳光明媚,考生们怀着多种多样的心情从大街小巷走向了考场。别人的心境如何当时我不知道,但我自己认为那是我一生参加各种大考最轻松的一次,究其原因是无知无畏、无求无畏,根本就没有把考大学当回事、把能上大学当事实。再一,那年广东省是独一无二地实行开卷考试,自己认为不需要背书,口袋里带着几本烂册子,象政治等需要背诵的课程到时候查书就行了。 那时候理科两天高考考的是语文、数学、政治和理化四门课程,我在做数学题的时候,还能够稳稳当当、从容不迫的应用三角版一笔一划地画等号、除号、根号等,后来与学校老师聊起这一也许是考生中独一无二的做法,他们都为我不惜“浪费考试时间”而感到很吃惊,我也为此引以自豪。 那时候考试考生密度非常大,因为没有足够的教室;监考也非常“松弛和人性化”,因为监考的老师根本就不相信这些考生能上大学,心想让你们偷看了也没用;我自己也遇到一些不会做的题目,但自己的信念是向张铁生学习,宁可做不出也不愿意看别人的,看别人的可是品质的问题呵,大丈夫宁可考不好也绝对不偷人;当高考录取结果公布后,我也很庆幸自己有这种优良品格,因为与我同教室的考生没有一人考上了大学,周围的人题目都做不好,要是我看了别人的卷子不就把自己坑了吗? 1977 年的这一次高考,是我一生参加重大考试超水平发挥的一次,自己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居然能考上了大学。后来看到 1979 年以后的那些高考题目,自己非常庆幸遇上 1977 年那么容易的卷子而考上了,否则后面再去参加高考恐怕永远考不上了。高考结束后,接着是填写志愿,当时是没有公布分数的,我毫不犹豫地填上了服从分配(其实当时不填服从也得服从),我的第一目标是保证要被录取,由于自己深信化学考的是满分,第一志愿就凭感觉填了一个与化学有关的专业的学校——广东矿冶学院选矿专业,第二志愿填了浙江大学,第三志愿填了中山大学。按照现在的志愿填报规则,这种志愿填写方法简直是滑稽。可能是我的分数线上了第一批录取的重点线,而且我填了有“矿”字的高校和专业, 1978 年元月,我“有幸”被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脚下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南矿冶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录取。 那时候录取通知书可不是直接邮寄给个人的,由于同年级一共才有 3 个人考上本科,按常理横竖也轮不到我,何况百里挑一的事可让人羡慕又嫉妒;加之自己家庭出身不好和爷爷在台湾的缘故,几经政审才得以通过。后来我与老师辞行的时候,我的班主任给我说了一句话,“是我对校长说:采矿又不是什么好专业,你们就让他过吧”,我才明白班主任在关键时刻帮了我一个大忙,但这句话多少也给我泼了一点冷水,心理留下了一丝遗憾。尽管自己当时不知道采矿是干什么的,但能上大学比每月 9 元工资的难得岗位可算好到那里去了!何况后来我上大学的助学金还有每月 14 元呢,这就象现在到美国读书拿全额奖学金读书比在国内拿工资还高一样。 1978 年 2 月,我步入了人生最大的一次命运转折,从此开始了与“矿”字打交道、后来逐渐转入侧重于矿山安全与环保领域的 30 年教学和科研人生。 2006 年轮到我儿子考大学了,我首次体会到现在高考如临大敌的气氛。为了减轻一点紧张情绪,我给他讲述了上面的故事,可他对我的故事一点感觉都没有。哈哈,毕竟他所面临的一切和我 30 多年前面临的有天壤之别。不过我与我儿子有一点相同之处,就是他的高考成绩比考前模拟考试成绩比较是最好的,高考发挥出平时最高的水平,总分进入了那年湖南省理科的前三!也顺利地按照志愿被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录取。 哈哈,每年的春天又是准备考大学的一代及其家长们最揪心和最紧张时间段。愿参考者能够怀着快乐的心情去考试并考出最高的水平!
个人分类: 教学资源|10423 次阅读|24 个评论
‘高考1977’电影,不能引起我的共鸣
热度 6 lin602 2012-3-8 22:56
今天晚上看了电影‘高考1977’,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引起我的共鸣。 我经历了那个时期,经历了那个特别的阶段,也经历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但是电影中的那些片段,那些人物,那些对白,让人看了‘不太象’。特别是那个‘历史反革命分子’的语言与行为,让我看了觉得那不是那个时期的人物似的。 作为普通人,当时没有那么多的‘高层新闻’,没有那么好的‘政治觉悟’,没有那么深地对这个事件的‘清醒认识’,也没有那么快地对邓小平的认识。好象恢复高考考生报名也没有那么多的‘不顺利’。 只知道可以高考了,可以‘撞大运’了,而且那是概率非常低的‘奢望’。只知道可以离开农村,可以碰碰到梦想的大学,不用每天只挣几角钱,更不用对干部子弟开后门上大学而羡慕了,有时候有点挣口气的感觉。 可能我们所处的环境与电影中不一样吧。总体感觉故事情节有点‘过’。 不经历那个时期,是无法感受与比较的。
2555 次阅读|11 个评论
悼念诺贝尔奖得主普里高津逝世八周年
热度 3 jitaowang 2011-5-28 03:44
悼念诺贝尔奖得主普里高津逝世八周年
作者 王季陶 图1 普里高京 ( Ilya Prigogine, 1917, 1, 25 – 2003, 5, 28) 今天是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普里高津教授逝世的八周年 . 1917 年 1 月 25 日普里高津生于俄罗斯莫斯科 . 1921 年随家旅居德国 . 1929 年定居比利时 , 1949 年加入比利时国籍 . 于 1934 年进入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Universite Libre de Bruxelles, ULB), 攻读化学和物理 , 1939 年获理科硕士学位 , 1941 年获博士学位 . 1947 年任该校理学院教授 . 1959 年任索尔维国际理化研究所所长 . 1967 年兼任美国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的统计力学和热力学研究中心主任 . 1953 年当选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 . 1967 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 普里高津 “ 由于他对非平衡热力学的贡献 , 特别是耗散结构理论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non-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s, particularly the theory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s)” 荣获 1977 年诺贝尔化学奖 . 2003 年 5 月 28 日逝世于比利时布鲁塞尔,享年86岁 . 和国内不少学者相比, 我和普里高津的接触时间很短暂. 但是印象还是比较深刻, 主要是在专业领域还是有一些比较深入的学术交流, 一直深深地怀念着他. 在1990年我们提出激活低压人造金刚石的“热力学耦合模型”时基本上还是一个定性的理论模型, 并没有真正解决热力学的定量计算问题. 我又经过了几年的研究, 终于在1995年完成了第一篇低压人造金刚石非平衡相图的定量化计算问题. 必须注意, 凡是在纸上能够画出的非平衡相图都一定是非平衡定态相图(以下都简称非平衡相图). 图2就是低压人造金刚石相图中一张早期的典型相图. 文献上报道的几位不同国家不同学者的可靠实验结果就落在我们图2的金刚石相区(即只可能金刚石生长, 而不可能出现石墨固相的相区)中. 图 2 超平衡浓度原子氢存在时碳 - 氢二元体系 温度 - 组成 ( T - X ) 非平衡相图 1996年9月份我前往在法国南部的Tours市参加在那里举办的1996年金刚石的国际会议( Diamond '96 Conference, Tours, France, Sept, 8-13, 1996 ). 当时我参加这次会议的两篇论文分别是: "人造金刚石生长的热力学耦合效应和催化效应(Thermodynamic coupling effect and catalyst effect for the artificial diamond growth)"和"C-H, C-O和C-H-O体系的激活低压金刚石生长的理论计算相图(Calculated phase diagrams for activated low-pressure diamond growth from C-H, C-O and C-H-O systems)". 后来我们的这两篇论文后来都先后发表在 J. of Materials Research , 12 (6): 1530-1535 (1997) 和 J. of Materials Research , 12 (12): 3250 ~ 3253 (1997) 我当时访问普里高津教授的目的非常明确, 就是带好我们发表的非平衡相图论文去向前辈请教是不是有人(包括他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比利时和美国德州两个研究团队)做过非平衡相图的计算同类工作. 普里高津教授的回答也非常明确说: 他们没有做过, 也没有见到其他人做过这方面的工作. 同时普里高津教授立即把我送给他的我们非平衡相图方面的论文资料交给他的同事们, 并叮嘱说: 王教授他们已经计算了非平衡相图. 你们拿去复印后就把这些论文资料还给我(指普里高津本人). 普里高津教授给我的印象是为人非常谦厚, 平易近人. 对我作为一个毫不相识的人求见时, 立即允诺. 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 见图3. 图 3 1996 年我拜访普里高津教授时的合影留念 在 2003 年的春天 , 美国电化学学会在欧洲巴黎召开的第 203 届年会的第八届金刚石会议 ( 203rd ECS Meeting, April 29, 2003, Paris ) 时 , 我计划参加并且再次顺访普里高津 . 普里高津也回信同意接见 , 但是最终 因国内 SARS 感染高潮 , 未能成行 . 相隔一个月左右就收到普里高津秘书发来的 Email 讣告 , 告知普里高津不幸逝世的消息 . 我也发回 Email 唁电 . 当时深感不幸和遗憾 . 但是再一思考 , 又感到幸运的是一个多月前没有去欧洲开会和访问普里高津 , 否则很可能我就成为传播 SARS 的 “ 嫌疑犯 ”. 当年我还在全国薄膜会议上刊登了一篇悼念文 : 王季陶 : “ 非平衡可以是有序之源 --- 悼念 Ilya Prigogine”, 2003 年全国薄膜会议 (TFC’03), 2003, 9, 14-18, 宁波 , p.17.
个人分类: 现代热力学|8102 次阅读|7 个评论
祝1977、1978级大学生愚人节快乐
JYH64J98Y99H 2010-4-1 13:11
这里截取年初与N大社会学博士W君的通信片段,也反映了我对1977、1978级部分大学生的一点看法。今天是愚人节,我说出来,祝他们节日快乐!虽有真凭实据支撑,但以偏概全肯定是难免的。需要声明,这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但有警示意义,值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部分内容如下: 现在的职称评定怎么都像郑人买履一样了。量化成果,有奴化老师的嫌疑,你们这些搞社会学的怎么不采取有关批判理论批评目前错误的政策,反而被他们忽悠得走入了学术迷宫呢。1977、1978级的大学生不过是高考制度的受益者、幸运儿,经过当时媒体的宣传,他们仿佛是拯救中国的天子骄子。其实,他们年龄偏大,基础不够扎实,水平参差不齐,偏科现象严重,简直就是被冻烂的白菜、萝卜,还能将就着吃而已,其他的大都被当成垃圾倒掉了。附上打油小诗《片论1977、1978级大学生:以P君为例》,仅供哂笑。 恢复高考真英明,七七七八传美名。 鱼龙混杂泥沙下,溪壑无厌沉渣起。 鲜花误插牛粪上,骄子错嫁幸运郎。 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 口蜜腹剑小鸡肠,弄虚作假大排场。 无病呻吟唤风雨,哗众取宠弄玄虚。 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二不曾偷。 抄袭剽窃太猖獗,鸠占鹊巢享其成。 醉翁之意不在酒,项庄舞剑意沛公。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3591 次阅读|2 个评论
当年高考如昨 三十旧梦依稀
热度 2 yuelugj 2009-5-3 10:54
当年高考如昨,三十旧梦依稀 刘继顺 作于2007-06-10 今在故纸堆中,偶然翻到了我一九七七年的高考准考证。贴照片处已撕破过,准考证背面有说明:此照片曾撕下,先后贴在大学 的病历本、研究生游泳证上(呵呵,为了省钱),1986年10月25日重贴此处,以示纪念。 看到这张准考证,无尽的往事注上心头,沉思良久...... 虽然,至今不知道当年考了多少分,但因为这张纸,命运就此改变,我跳出了农门,成为了一名高校教师。 时光回到1977年,那时我在一所只有两个班两个老师的小学校任民办教师。每年计10个月的工分,在寒暑假干两个月农活,每月另 有现金补助13元(其中县上发11元,学校发2元)。从自己家里挑米到学校去,戏称pai米老师。 那时的政治气候是:四人帮打倒没有多久,邓小平才复出,文革阴影渐渐地撕开了口子,因为对文革前十七年的资 产阶级教育路线专政的提法悄然改变了,代之以肯定的提法。 报名 这年的六七月,听说还是要推荐上大学的,只有那些根红苗正的才有被推荐的资格,电影《决裂》将这种被推荐的资格发挥到了 极致。因我的社会关系稍为复杂,推荐是没有份的。上大学,连梦都没有梦过。只有听从命运的安排,任凭青春消磨在扁担上 ! 正因为社会关系有一点点复杂(祖父和外祖父为富农成份),我与哥一道小学毕业,两兄弟竟然连上初中的资格也没有。 只因我年龄小,还不能出集体工,才又去念七册,最终较顺利地上了初中和高中。而哥却永远地离开了学校,留在了家乡的泥土上 。至今,对大哥,我仍然愧疚不已! 后来到了九月,听说要恢复高考,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后来传说,湖南的株洲市进行了高考试点(作文题是当我走进考场的时候 )。待到10月份报名时,打听到的报名条件是:不论婚否、不论年龄,只论成绩;政审不论家庭,只重本人现实表现。看到这 些,内心有着一些冲动。因为在这之前,没有人向我说读书是为了上大学,也不知道何为大学?看着身边熟悉的人都去报名, 我也就随大流,来到报名点,试上一把。 到得报名点,一看人黑压压的一大片,男的女的,老的(三十来岁)少的(十二三岁),小学程度、初中程度和高中程度的,往届 生应届生,父子、夫妻同台竞技,应有尽有。 填表时,我却犯了难。这年的湖南高考分文科卷和理科卷,大专卷和中专卷。因我在中学时文理成绩不相伯仲,但考虑到史地知 识缺乏,遂报考理科。再看周边的考生大多填报中专,说是稳妥。说实话,那时认为只要能考取,那怕是到城里扫垃圾都行,也不 知道大专中专有什么分别。 可我还是填报了大专,因为报大专可填三个志愿。一为本科,我填了武汉大学数学系,主要受当时陈景润、杨乐、张广厚事迹的影响 ,再说我只听说过武汉大学(因为离我们家乡相对较近)、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因为鲁迅的文章中提到过)、中山大学(因为有 个杨荣国教授,曾是批孔专家);二为专科,我填报兰州铁道学院,我不知道兰州在哪里,只知道坐火车好玩;三为中专,我填了 湖南交通学校,因为我是民办老师,生怕录取到师范类院校,原因是当时的老师找对象都难。不过现在我还是没有脱离掉老师这个职业 ,此是后话不提。心想:到时本科录不了有专科,大专录不了有中专,总比单独报考中专多了两种选择,因此就报考了大专卷 。 备考 名是报了,可还得找书复习复习呀!我们那时的教科书十分简单,什么物理工业基础(理工),化学工业基础(化工)、农业基础 (农基)等,毕业好多年了,当年的课本也找不全了。心想能够找到文革前的高中课本那就好了,可到哪里去找呢? 当时有个也参加高考的同乡的叔叔在县宣传部,我们结伴去县城找他。这位熟人后来介绍我们去向阳中学(即现在的祁中一中), 拿了几张油印纸。当晚住招待所,不怕大家笑话,当时招待所的同志要我交住宿费,很不能理解,我这是县宣传部的同志介绍来的 ,住招待所还要交钱?! 我哥哥当时在县建筑队做临时工,正在修建衡阳师专附中的教学楼,他给我也弄来了一些油印纸。 我舅舅在砖塘公社当教育专干,他说他们那里办了一个复习班,星期天上课,要我去听听。待我去时,一问原来没有这么回事,但 我碰到了正在复习备考的老三届考生袁老师(民办教师),当晚我们俩同睡一床,整晚没有睡觉,一直在回忆数理化。也正是 在这里,我看到了文革前的中学课本,也知道了韦达定理(呵呵,就是代数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式,我们当时读书时,所有公式是不用外 国人名的,怕说成是祟洋迷外)。 当时没有电,煤油凭票供应,可没有那么多煤油供我们看书用。好在大队的用柴油机带动的碾米机放在我们学校,我就要了些柴 油以便晚上看书,可柴油烟大,第二天早上起来,鼻孔全是黑的。 就这样,我白天教书,晚上复习。在放秋忙假的时候,白天出集体工,晚上复习功课。 考试 大约12月中旬(经查为12月18日至19日)开考的。因考生多,我们县大约设了十来个考点。我是在离家有6华里的包圣殿公社附中 考试的。早早地在家吃完早饭后赶往考场。顺便带上妈妈给煎的麦子粑粑(麦麸都没有去掉,有点黑),作为我的中餐。第一天考 完后就走回家,第二天再来。没有钟表,一切听从考试广播的号令。 考场极其简陋,土台子的书桌,歪七歪八的板凳。考区极其安静,没有汽车的喧哗,也没有陪考家长的企盼。只有公安人员的把守 ,高考广播的声响,还有那接受祖国挑选的横幅,才使得考区显得那样的神圣,又是那样的庄严! 当时考试科目为四门:数学、语文、理化或地史、政治;上下午各考一门,考两天。 说实在话,那时的考卷极其简单,难度与现在的中考卷差不多。语文题有拼音(women de mudi yiding yao dadao 我们的目的一定 要达到),词语解释,改病句,作文题是心中有话向党说。我写的是:当我走进考场的时候,置身于这尘封已久而又复开的考 场,我禁不住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无尽的话语要向党倾诉。。。。。。写的什么大多忘却了,大意是:内心是如何的激动,再谈 了些一颗红心、两种打算,接受祖国的挑选,感谢党感谢英明领袖之类的话。数学的附加题只是级数。 体检 由于考生过多,加上准备时间不够,考前并没有体检。大约到1978年元月份,通知我去步云桥区医院体检。到那一看,许多当年成绩好点的同学也都来体检了。 实际上,参加体检的并非全部考生,而是经筛选过的。后来才知道,参加体检的考生并非全部被录取。 入学 1978年2月8日春节,元宵节还没过完,大年十二,也就是2月19日,我就从家里将大米挑到了我所任教的小学,准备开学的事宜了, 根本没有去想高考的事。 大约过了两三天,邮递员就给我送来了南京大学入学通知书。通知书上写着:刘继顺同志:经德、智、体全 面考查,你已被我校放射性地质专业录取。请于1978年2月27日至28日报到......看着通知书,我的眼圈湿润了,没有想到,真没有 想到,我将成为大学生了! 时间紧迫,我连忙去公社及区上办理班级交接、户口和粮油关系转移事宜。待到公社、区、县上打听,我的通知书是到的最早的一 批。虽然我没有填报南京大学,也不知道南京在何方,更不知道考了多少分,但从接到通知的时间看,我的高考分数应该不低,南 京大学应该是一所不错的学校! 好在到县上一打听,有个衡阳市的考生(他老家与我同一个县)也考取了南京大学。我与他联系上了,结伴从衡阳坐火车,经上海 ,26日晚到达南京大学。我们俩看着两个通知书,一为同位素专业,一为放射性地质专业,以为还在同一个系呢,你说我们是不是 无知呀? 当年我穿着唯一的一套的确卡衣服(用我民办教师的钱置办的),妈妈给做的带扣攀的布鞋(北方人认为是女鞋)和哥哥穿不了的 棉衣,静静的离开了家乡,去远方求学!这套冬装一直伴随我四年的大学生活。 改变命运的这次高考,不觉间距今三十年了,真是弹指一挥间呀。昔日懵懂的农家少年,已成为经风雨历沧桑头斑白的半老头了。学有小成,业略长进。每每想到这些,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感谢先父先母的养育之恩,感谢邓小平先生的英明决策,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人们! 南京大学地质系七七级六三专业1981年毕业照: 贾东 、何奕强、 嵇少丞 、陈延安、任建国、刘继顺、伍尚珏、 刘勉 、侯建新、朱正书、毛伦锦、 钟汝东 、 张光伟 、 刘松发 、张仕朗、陈宁、王敢、 戴永善 、温建平、刘文民(共二十人)。 南京大学地质系七七级六三专业1981年师生毕业照:除了同学二十人外,老师有张祖还、周维高、史遗福、赵一英、张福生、章邦桐、韩同蓉、倪琦生、刘道忠、吴燕玉、周永生等。
个人分类: 地学人生|11918 次阅读|3 个评论
高考1977,感动了吗?
冯用军 2009-4-26 22:18
再过1个月,2009高考就要来了;难忘的3天就要到了;春天过去了,夏天还会远吗? 1977,邓小平恢复高考,改变了你的命运,改变了他的命运,改变了我的命运,改变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命运。 最近,热播了一个新片《高考1977》,让人感动,“高考并不伟大,伟大的是恢复高考的制度”。 高考1977Examination1977 导演:江海洋/吴天戈 编剧:江海洋/谷白/宗福先 主演:王学兵/孙海英/周显欣/赵有亮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2009-04-03 语言:普通话/国语 又名:高考·1977 剧情简介······   “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   1977年12月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总设计师”邓小平书就的大手笔,也为日后中国社会的变革埋下重要的伏笔。   本片故事立足于东北某农场三分场一堆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他们中有被分场革委会主任(老迟)看好的接班人(北京知青潘志友),更多的则是不堪农场生活,苦苦期待改变“知识青年”命运的青年人(上海知青强子、陈琼、小根宝等)。在那个意义非凡的年份的夏秋之际,邓小平的复出,高考制度的变革让几乎在苦中作乐的环境中日益麻木的他们看到了希望……   但是,就他们所处的年代和环境,要想真正走出“鲤鱼跳龙门”的一步,甚至仅仅是获得尝试的资格都谈何容易,志愿报考和单位推荐的颠覆、青春的萌动和农场管理者思维的差异、渴望改变命运和家庭成分历史“斑点”之间的鸿沟……不同的人,围绕着小小的红色公章,做着命运的搏击... 影片里有这样一句话: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这可以看作是:谨以此片,呈现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献给1977年作出恢复高考英明决策并因此改变国家命运的邓小平。 本片可见的场景就是一个农场、一个车站、一个荒野。主要人物有农场三分场革委会主任老迟(孙海英饰)、北京知青潘志友(王学兵饰)、上海知青陈琼(周显欣饰),还有“历史反革命”陈甫德(赵有亮饰),另有知青强子、小根宝等。剧中故事有:知青点的生活,强子绝食,小根宝死于非命,老迟把大印,陈琼父亲伪造证明,知青跑步赶考,还有男女主人公潘、琼之恋等等。 在观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间或可以听到观众席上发出的笑声,整部影片的故事讲述比较能攫住观众。当影片最后,老迟在农场大喇叭里宣读高考录取名单,念到“陈琼,北京大学”的时候,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估计这部影片极有可能在今年的大学生电影节上获得大学生的好评。 当然这其中有些场次的戏还是稍嫌不足。比如陈琼向潘志友示爱一场就有些过了。打个比方说,就像煮饺子,由于火候太大,煮烂了,少了滋味、味道。 这场戏是女知青陈琼向潘志友大胆吐露自己的爱情。她因为自己的父亲是“历史反革命”,因此不想连累自己心爱的人。她想让自己心爱的人能记住自己的爱,于是在心上人热辣的眼神里,脱掉了身上的束缚,展示自己美好的青春。那洁白无暇的躯体在此刻很让人感到震撼。这个时候我就想,千万不要有床上戏。 床上戏倒是没有,但是两主人公却都在床上。也许编剧和导演听凭惯性,让二人就势倒在床上,但就是这一倒起到了一个相当大的破坏作用。假如导演能够向观众展露女主人公美丽的侗体,而且止于此,那真将是美不胜收。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人,包括知识青年,对爱情的最美丽的向往。这部影片本来完全获得这份美好、美丽,一种真实的美丽,可惜,做得有些过了。不过,我相信,今天在场观看这部影片、这场戏的大学生们,大部分人不会感觉“有些过了”,甚至会感觉“戏不足”。  其实开始并不太想看这部电影……   “高考并不伟大,伟大的是恢复高考的制度”。片中,文革期间被打为历史反革命的陈琼(周显欣饰)的父亲(赵有为饰)对着下乡的知青,重复说着这句话,“高考并不伟大,伟大的是恢复高考的制度”,影片男主角,20多岁的上海知青潘志友(王学宾饰)在结尾前又一次谈起。1977年的高考,作为历史的一页,毕竟已经翻过,那时的人们,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这段特别的生命体验,在他们心中不可能轻易挥抹去。   就像在影片结束后,导演、演员见面会上,来自南京大学中文系的老教师们,一再说着“我们是1977年参加高考并考到南京大学的,影片让他们重新回到了那个年代,因为那年的高考,自己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从山村里走了出来。”是的,那是一代人共同的回忆,是时代造成了特殊的、不同寻常的记忆。其中,有太多的情感要抒发、太多的故事要讲述,仅仅这一部电影恐怕远远不够。因为目censorship,那是段敏感的神经,能够去触碰毕竟是进步。这也是为什么,见面会时,每一位提问的观众,凡是有过那种经历的,第一句就是感谢导演。甚至连80后、90后,也感受到与自己生活绝不相干的生命体验。      影片定位于建国60周年献礼片,在片头还写着民生史诗电影。本人向来认为史诗是个很庄重的字眼,不可以轻易使用。民生史诗,是用几个人的遭遇来演绎一个时代的变迁,遭遇是悲惨的,变迁是180度。既然是史诗,就应该有荡气回肠的悲壮和伟大人性光辉的显现,能够让人玩味很久,获得一种向上的力量和灵魂的震撼。个人觉得《高考1977》至少部分做到了。      片中,有几个镜头印象深刻。      火烧荒地--史诗的味道   说火烧荒地有史诗味道,并不仅仅因为其大场面,更因为其传达的意义和信号。农场又有十几亩地要开垦,与往常一样,知青们点起了火把,算好风向。枯黄的干草遇到点滴星火就能成燎原之势。与以往不同,这次伴着熊熊烈火的背景声音是收音机中传来的中央恢复高考的报道。这样一场火,被导演安排在这个时刻,象征着知青们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象征着对北大荒生活的一样清算。从大的方面讲,这更象征着希望之火,给饱受十年浩劫的人们以希望。火,可以烧尽一切,所有都可以从头再来。实在是片中最有价值的镜头。      冒着白烟奔驰的火车—追逐的希望   与火在影片中地位一样的意向,就是“火车”了。片中至少有十个场景是在车站完成的。当时,火车作为唯一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工具,在人们心中就是一个符号,像远方、像故乡,更像影片最后人们在追赶火车去县城的“高考梦”。轴承带动着车轮,缓缓前行、加速前进,鸣着汽笛、冒着白烟。      赶考试时的集体飞奔—最后的一搏   这场奔跑的戏导演基本上把所有的镜头形式和方法都用上了。远全中近特,推拉摇移跟,动静慢镜头等等,全都表现像那种万米马拉松最后100米冲刺的情景,这次奔跑是知青们十年劳动精力的一次释放,对着一线希望的拼命一搏。      片子的线索、人物关系很简单,情节的安排中规中矩,也有许多意料之中的桥段,虽然编剧有时稍显有点拖沓,并且整个影片看下来,张力是不够的,最高潮没有。但作为主流的电影,主题选择敏感的文革和后文革年代,导演在处理的时候绝对要提心吊胆的控制防线的,能够拍成这样的电影已经是突破了。      片中更多积极阳光的力量,让我们会忘却那个时代黑暗的东西。作为观众也一直被感动着,因为有组织“孙海英”,他思想正、党性强、组织性和纪律性高,但更重感情,被年轻人的那种执着的热情感染;因为有北大荒的知青们的热情,他们并不像我看的某些小说中的那么明争暗斗,没有为一个名额勾心斗角。他们友好、团结,纯洁的友谊也许是支撑下去的理由;因为还有父女情,为了给女儿送高考的复习资料,父亲不怕再犯错误从上海赶到黑龙江;因为还有爱情,在那么荒凉的土地上,还看到不可多得的爱情,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而且那种爱是那么真挚奔放。      可要知道,在我印象中,在我听上辈讲述和所看电影中,文革的时代,有太多人性的扭曲、太多掩盖不住的恶。我揣测可能是导演的刻意为之,为了通过审查,只把当时的政策制度作为阻碍人们前行的唯一,把那浩劫造成的人性的恶发全部掩盖了。于是,我们看到了美好的战友情、父女情、爱情、挚友情。片中这么多积极的因素,才让我们不至于这么绝望。影片这样,以至于我可是我不禁反过来问,事实真的是那样嘛?      于是这就是开始我为什么不忍心看这部片子的原因,总以为那个年代、那种基调绝对又是苦情。其实《高考1977》有与雪相对的火一样的热情,让你看后,绝对没有对那个时代的遗憾,而只是庆幸,有了希望能够走出去,靠着知识去改变命运。      影片《高考1977》完成了导演30年来的一个心愿,除了给共同经历过的人寻找那时回忆之外,其实也更给了80后、90后们一个比较和体验生命的机会,就在演员见面会上,母亲带着即将高考的女儿,说“带着女儿来看这段历史,不为别的,只想让女儿更加珍惜现在的机会”。
个人分类: Life Comments|417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