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识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闲说手指头
热度 3 fdc1947 2015-12-10 09:35
闲说手指头 每个人都有手指,一手五指,两手十指。我们数数大都是十进制,就是有十个手指头的缘故吧。如今有人好说地外生命,如果真的有外星人,如果他们也有两只手,每只手三个手指,那他们的数学会不会是六进制? 我们现代人说话、写文章似乎比古人罗嗦,就拿人身上的器官来说,古人多单字,现在则往往用两个字,例如目——眼睛,耳——耳朵,鼻——鼻子,口——嘴巴,指也多说成手指。 五个手指头的名称,北方人有一个儿歌,是教小孩子学说自己手指头的。称“大拇哥 、二拇弟,中三娘、四小弟,小妞妞,去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大拇指称拇,也是古人说得简单。五个手指头,重要的程度并不相同。最重要的就是拇指,它与其他四指相对,所以我们才能够握,能够拿,能够捏,能够做很多精细的动作。据说,这是灵长类动物的特点。正因为大拇指要和其他四个指头相对,所以它长得特别粗壮,虽然它最短,但是仍然称为大指。古人也称巨指。母是音,也有意思,母亲要带若干子女,拇指也要带四个其他的手指。 大拇指又称擘,擘音 bò ,本义是把物体掰开来的意思,要把物体掰开,非用大拇指不可,故引申为大拇指。这个掰字是后起的字,最早写成捭。纵横合捭,捭与合相对。我们称赞某人,翘起大拇指。早在《孟子》里就有这样的话:“ 于 齐国 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 ” 这是说在齐国的士中间,陈仲子算了最好的了。如今的话,就是No 1了。以后,就往往把在某一个领域中最杰出的人物成为那个领域的巨擘。 被北方小孩子称为“二拇弟”的是食指。二拇弟只是糊弄小孩子的称呼。食指最为灵活,感觉也最为灵敏。我们想蘸一点什么东西尝一尝,总是派“二拇哥”去,一蘸,一舔,因而称为食指。这个称呼也极其古老。两千多年前的《左传》就记载着一个有名的故事。说楚国送给郑灵公一只 鼋,郑国的大臣公子宋和子家正好去见郑灵公。子宋对子家说,今天有好吃的啦。子家问为什么,子宋说我的食指动了,我的食指一动,必有美食。进去时正好厨子在杀鼋准备烧着吃。二人相视而笑。郑灵公问笑些什么,子家就把子宋的话告诉郑灵公。等到临吃的时候,郑灵公却偏偏不给子宋。子宋就火了,就用食指在盛鼋的鼎里蘸了一下(染指于鼎),放在嘴里尝了一尝,然后扬长而去。这就是后来“染指”一词的来历。为此,郑灵公与子宋结仇,要杀掉子宋。结果反被公子宋杀害。( “ 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子家曰:“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反谮子家,子家惧而从之。夏,弑灵公。 ” )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的荒唐之事不少,也给我们留下来不少有趣的故事和词语。这个故事就留下了“食指大动”和“染指”这两个生动的词语。 中指最长,在四指中也最有力量,故古人称之为将指,大将的意思。大概是因为长,并且也比较灵活,所以古人盟誓,在急忙之中,总是咬自己的中指出血。要用手指写血书,也总是咬开中指。 第四指称无名指。在人的五个手指中间,大概无名指的用处最小。这个词的来历也很早, 孟子曾经说过,有人得了无名指不能伸开的病,也不痛不痒,也不妨害做事,但是如果有人能够帮他治好,则他不远千里也要去治疗,因为他对于手指不如别人而感到羞耻。但是,如果他的思想不如别人,则往往不感到羞耻,这样的人就叫做不知轻重。(“ 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 大概也正是无名指用处较少,而且手指的血管丰富,所以我们去医院有时要取一点血检查,就往往在无名指上或中指上扎一下,挤一点血出来。 被称为小妞妞的小指,不少人也称之为小拇指或小拇哥,一般并不被人看重,不过,对于要学乐器的人来说,小指短对于弹奏不少乐器都是一个缺憾。小指对很多中年人能够回忆起小时候的“拉勾上吊”。 指字在汉语拼音中拼为zhi,我过去曾经对后面用上一个字母i不大理解。其实,前辈们还是很有考虑的,对于z、c、s、zh、ch、sh、r后面加i的这些字,我们的古人实际上大都是发出这个i音的。如今南方许多地方例如广东、福建等地仍然有这个音。在我的家乡把指头称为节头,其实也是古字指头的发音的遗存,只是变音调为入声了。 手指是名词,在人际交流中,手指的重要作用是向他人告知某物的方位,这就是做动词用的指。不管是指大的方向,还是指不大不小的某个物体,用得最多的还是食指。当然,指某些大的物体不需要精细的时候也可以用整个手或手臂。但是大多数情况还是用食指。有些人在指某些小物件时,喜欢用中指,这个习惯并不很好,容易使人误解。 在传统的戏曲舞台上,男人指物指人往往用食指和中指并拢来指示,显得刚健而有力;而女人则用食指指示的同时把小指也翘起,整个手形成兰花状,称兰花指,显出女人的柔美。这种指示方式,只能用于舞台,如果用于日常生活,就一定会受人笑话。 在与人交流时,直接用手指指向对方一般是很不礼貌的。指指点点、指责、颐指气使、指手画脚这些词往往都来自于这种情况。 如果要确切的指示较远的物体,我们的手指太短,够不着,于是就要用一根细棒,例如课堂上教师的教鞭,如今用教鞭的几乎看不见了,都是用激光笔。如果为了让学生或观众看得清楚,其实激光笔还真的大大地不如教鞭。但是如果要指示很远很远的物体,例如在夜晚教人识星,那么手电筒或较大的激光笔就有了用武之地。只有那一柱明亮的光柱才能够很好地指示出遥远的星星。 如今,指示这个词往往用于指明抽象的东西,如上级对下级关于工作方法或方向的说明。而实际上,弄到了某某领导只要一开口,便是作指示了。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5698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