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文化体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文化模式转换
benlion 2016-2-19 21:27
- 知识论 从神话与艺术-宗教和哲学-数学与技术,到工程-手工业与科学-工业的发展, 哲学 - 包括,“儒释道”-墨家哲学,科学 – 包括,“物理-社会-生物”与工程科学。 -(2011/06-2016/02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人类历史|169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化模式
benlion 2016-2-6 23:15
中国诸子百家 - “儒释道”和墨家,相应于“社会、精神、自然”和工程的方面 ,释家和名家辩论概念,儒家和法家治理社会 。 人类文化从宗教与历史到哲学与科学发展,17世纪到19世纪奠基了实证的物理学-化学、社会学(教育-政治-经济)-语言学和生物学-心理学体系。 历史上约公元前3500年之前,印第安民族,从现在的华北经北冷海峡进入美洲,而在中东经历了波斯文明、希腊化和罗马时期,然后,形成波斯-中国汉朝、印度-罗马的古典文明轴心时代,而在中亚-波斯-中欧路径导致了走向近现代欧洲文明的发展。 -(2011/06-2016/02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26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化的构件 - 哲学与宗教、科学与艺术
benlion 2016-2-1 10:13
社会上一个误导,即混淆了哲学与科学。 实际上,佛教是实践模式的心理哲学。 国际学界的正统观点:佛教是无神论哲学形态的宗教,道家和儒家等诸子百家是实践的哲学。 道德情操,对自己清静、对别人仁慈,道德是约束自己,不是用于评判别人。 雕塑是艺术品,不是神明,宗教的表达方式是艺术,艺术不是科学,把艺术当成科学,就是迷信。 看一个科学家成就的贡献,关键要看唯一作者文章的思路。 科学创造和技术发明,关键都在于思维和方法的清晰。 不可混淆物理学与心理学、不能混淆思维的哲学与实证的科学,实在的宇宙本体,也不等同于观测的科学规律。 如,物理学有一个最基本的原理- 海森堡测不准,就是不确定性和数学测量概念,不能确定量子的时空位置,也就不可能技术精确传输物体和定位微观的构成。 生物的感官,则是感觉阀值、感觉细胞的间距和神经元形态等决定,在影视的动态效果,就是基于知觉原理。 哲学是连接宗教、科学和艺术的概念分析和思维方法等,从而,构成同一个人类的整体文化体系。 - (01/02/2016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科学哲学|202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