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梅里雪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消失的地平线: 即将消失的明永冰川
热度 4 ecoliugy 2014-3-26 10:17
明永冰川:位于梅里雪山 6740m 高的卡瓦格博峰下 (网络图片) 最近正在看《苦行孤旅》,一本讲述植物猎人洛克( Joseph Rock )在西南地区采集植物时,所见所闻所悟所感。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博物学家、猎人、摄影师和民族学家,他以敏锐的眼观,将纳西族以及丽江推向世界。克以东西方文明的视野,历史民族的角度,用现代化的方式,把滇西北的壮美、宁静和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以及纳西族的命运和未来,展示在面前。结合前些日子香格里拉古城失火,丽江矿场开发等等诸多不幸之事,一方面心里颇感惋惜,另一方面内心却充满感慨和憧憬,不禁令人感慨和憧憬,也想去去看看我滇西北的大好河山,去感悟一下希尔顿笔下那桃花源般的世界。 凑巧,前段时间搜集了大量气候变化的相关素材,其中有一则讲述世界著名的明永冰川的退缩问题。洛克和希尔顿心中的乌托邦,地处海拔较高的高山民族地区,气候凉爽,经济极为落后,也正是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云南第一高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峰下的明永冰川作为标志性的景点,多为世人记录。利用可查的图片记录,恰巧可以反应出近一个世纪的气候变迁。 明永冰川明显退缩,长度和宽度均大为减短 明永冰川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梅里雪山上。明永冰川从卡瓦格博峰往下呈弧形一直铺展到海拔 2660 米的森林地带,绵延 11.7 公里,平均宽度 500 米。明永冰川离澜沧江面仅 800 多米,是世界上少见的低纬度、低海拔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在飞来寺观赏梅里雪山时,就可以看到明永冰川了,冰川在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下。 明永冰川是云南省最大、 最长和末端海拔最低的山谷冰川,这是一条低纬度热带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山顶冰雪终年不化。明永冰川冰川被当地人视为神圣,冰川脚下是太子庙。太子庙为朝拜神山的香客煨桑之地,藏民在太子庙转经朝拜后才徒步攀爬圣洁的冰川,他们视此为吉兆。 然而,在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情况下,明永冰川不断萎缩后退,以每年 7% 的速度消融。 1994 至 2002 年间,梅里雪山明永冰川只退缩了 50 米,随后退缩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 2006 年以后,冰川退缩垂直距离达到 200 米。明永冰川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化,一步步消亡在今人的面前。实在令人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下明永冰川的逐渐消失。
7382 次阅读|6 个评论
梅里雪山、香格里拉游记
scientister 2011-10-31 14:40
这是第二次主动的游览云南,目的地是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和泸沽湖。从昆明出发。由于泸沽湖需要从丽江周转,所以后来的计划修改为:香格里拉、梅里雪山。 10月24日7点,从昆明到迪庆(香格里拉县)机场的的飞机晚点,将近10点起飞,11点到达,12点前后到达预约的365快捷商务酒店。下午1点半左右,前往石卡雪山(车费40,门票220),被司机推荐买了一瓶氧气(60元,超市价格20元,实际没有必要),两段缆车之间的坝子上,参与(分享)牧民的骑马(30)、烤土豆(2)、牦牛奶(5)、酸牛奶等。4点半左右到达纳帕草原,骑马游览纳帕海路线(250),肚子痛,半途而废。晚上8点半左右,到达古城,踏勘独克宗大酒店,晚餐。天冷,晚上无法洗澡。 10月25日早晨8点起床,即转场独克宗大酒店,10点25分,前往普达措(普陀、布达拉、湖)国家公园(190),谢娜与张杰前不久举行婚礼,被责疑为商业炒作的地方(属都湖)。晚餐。 10月26日8点的大巴,前往德钦县(梅里雪山58=55+3),罕见的晕车,昏昏沉沉到达德钦长途汽车站才清醒过来。转车(40元/7人)前往飞来寺(村),遇到刘奇、小溪、小两口,住卡瓦格博大酒店(120)。晚餐。晚上遇到赫廉。 10月27日8点10分,租车(150元/7人,小刘、中校、我、赫廉、小溪,另一对小两口)成团前往西当(关卡85元),后到达温泉。开始徒步前往雨崩(仲堆)(上雨崩、下雨崩),非常艰苦的6小时徒步,其中前4小时连续上坡非常辛苦,第二休息站喝了一碗酥油茶(5),到达垭口后改为下山。上坡可以租骑骡子(180)。大约下午3点半到达下雨崩。住**客栈。下午5点到6点与云南的两位旅友一起喝茶。6点晚餐,牦牛肉干巴、脆皮猪肉、两个素菜,一个汤,米饭。晚间沿进山的路散步,后入牧民家中烤火。归途,天空非常清晰,繁星满天,银河明朗。多少年前的感受再现。看到流星。 10月28日,早晨看到雪山日出,晨曦映照雪山之巅,美景。9点,参加另外一个团队(临时)7人,沿溪流向澜沧江进发,出山。下午大约1点半到达尼农,乘车经德钦返回飞来寺取行李,前往香格里拉。晚餐在奔子栏,11点45到达香格里拉,再次入住独克宗大酒店。 10月29日,全天在香格里拉古城休息。 10月30日经过昆明回北京。 名词注释: 香格里拉( shangri-la )一词,意为心中的日月, 英语发音源于康方言南路十语群体 中甸 的 藏语 方言。“香格里拉”一词早在一千多年以前藏文献资料中就有记载, 汉语拼音字母 音译转写作“xamgyinyilha”意为“心中的日月”。香格里拉一词的含义与中甸县古城藏语地名“尼旺宗”相一致。后来,“香格里拉”这一词汇被小说《 失去的地平线 》介绍引用后成为一个特有地名。   香格里拉  电话区码:0887 邮编区码:674400 归属省区:云南省 迪庆   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约在60年前,几个英国人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显然这里是藏区,四面雪山环绕, 大峡谷 的谷底有金矿,在这个似乎与世隔 香格里拉风光 绝的地方,他们受到了极好的接待,在这里时间似乎失去了意义,他们觉得自己正处在东方文化的神秘核心。随着了解的深入,他们知道在这里时间确实失去了意义,这里的人们惊人的长寿,在这里多种宗教并存,在一个喇嘛寺院中,他们见到了当地的精神领袖——一个活佛,在活佛的影响下,他们中的一些人被东方文化所折服,他们觉得世界已向他们展开了令人惊奇和敬畏的一面,在峡谷中人们活得逍遥自在,静静地享受阳光和雪山的赏赐,却对峡谷的黄金不屑一顾,喇嘛寺领导着整个山谷,形成香格里拉社会,香格里拉居住着以藏民族为主的居民,他们的信仰和习俗各不相同,有儒教、道教、佛教等教派,但彼此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幸福 安康 。在香格里拉的所有领域,在处理各教派、各民族、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都遵守着“适度”的美德,认为人的行为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都是罪恶的,只有适度才是最完美的,香格里拉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种气候、多种地理兼容并存的地方。 云南香格里拉景观(1) (20张)   从此,这一名词成了一种永恒、和平、宁静的象征。当时,权威的《不列颠文学家辞典》特别称此书的功绩之一是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好莱坞制片公司买下版权将《失去的地平线》搬上银幕,立刻风靡全球,“香格里拉”一词更广为人知。电影主题歌《这美丽的香格里拉》很快唱遍了全球。香格里拉这一“ 世外桃源 ”的象征成了人们追求寻觅的理想境地。后来,香格里拉一词被 新加坡 企业家郭氏家族买断,成为 酒店 的商号,进而风靡世界,成为世界酒店品牌的至高象征之一,这从侧面印证了《消失的地平线》在人文学上的伟大意义。《消失的地平线》成了西方人的《桃花源记》,《消失的地平线》伟大的意义在于,为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植入了人间乐土的意境。从此,这片想象中的人间乐土就成了“ 伊甸园 ”、“世外桃源”、“ 乌托邦 ”的代名词。 独克宗:月光之城   在 香格里拉 ,有一座被藏人称作“独克宗”的古城,它是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   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起伏不平,那是一些岁月久远的旧石头就着自然地势铺成的,至今,石板路上还留着深深的马蹄印,那是当年的马帮给时间留下的信物了。 独克宗古城的石板街   就仿佛是一首从一千多年前唱过来的悠长谣曲,接着又要往无限岁月中唱过去。滇藏 茶马古道 的线路从 云南 普洱 经 大理 、 丽江 、 中甸 (今香格里拉)、 德钦 、 察隅 、 左贡 、 拉萨 、 亚东 、 日喀则 、 柏林 山口,分别到 缅甸 、 尼泊尔 、 印度 。沿途经过 金沙江 、 澜沧江 、 怒江 、 拉萨河 、 雅鲁藏布江 ,还要翻越5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马帮的一个来回,往往要一年的时间。对于穿越茶马古道的马帮来说,独克宗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也是马帮进藏后的第一站,这算是相当舒服的一段路。   到了这里,石板街上的马蹄子是放松的,人也是放松的,马帮们可以住进藏人温暖的木板房里,把 马关 进牛棚,喝上一碗喷香热乎的酥油茶,还可以和自己看上的女人嬉笑怒骂。   香格里拉古城的初始叫法是“独克宗”,位于 香格里拉县 东南隅。唐仪凤、调露年间(公元676-679年),土蕃在这里的大龟山顶设立寨堡,名“独克宗”,一个藏语发音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另为“月光城”。后来的古城就是环绕山顶上的寨堡建成的。与此呼应的是在奶子河边的一座山顶上建立的“尼旺宗”,意为“ 日光城 ”,其寨堡已经没有了,原址上是一座 白塔 。 在藏文资料中   香巴拉是一个隐藏在雪山中的神秘王国,国中居民不执、不迷、无欲,历代神圣国王,为未来的世界保存了良知与文明的有生力量。   但香巴拉不是普通人可以随意抵达的,要想进入香巴拉,行者须作精神修行。一旦进入香巴拉,就可以看到四周有双重雪山围绕,如同八瓣 莲花 。香巴拉居民富足和乐,喜欢遵循智慧而生活。
22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彩云之南之德钦梅里雪山
热度 5 zjqsbzh 2011-10-4 09:02
彩云之南之德钦梅里雪山
德钦的名字很好听,又显得文绉绉的. 但我要告诉你它的原名叫阿墩子,是的, 所有光鲜的名字背后都有一个很土但很亲切的小名,就像大名鼎鼎的魏武帝曹操, 小名阿瞒一样. 你的乳名叫什么? 既然德钦有这么可爱的乳名,那植物学家是不会放过它的. 在所有以德钦的地名命名的植物学种中, 都使用atuntsensis这一种加词,而不是deqinensis. 其实管这里叫阿墩子是很贴切的。这里处于横断山脉中段,山大沟深。你若是要找到一个山沟能建筑一个小县城,太不容易了。还好在梅里雪山和白马雪山之间,有这么一块地方,勉强够建设一个小镇般大小的小城。整个小城的建筑依山谷而建,有的直接立在山腰,看着很是壮观。城里的街道非常狭小,且坡度很大,在这里生活的人身材都很好,就是因为经常爬坡的缘故。令我惊讶的,这么一个地方却也五脏俱全,各种政府部门和银行学校邮局等一应俱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铺面也有很多。祖国发展真牛啊! 很多人旅游到香格里拉就回去了。去德钦的人都是要来看梅里雪山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是云南省最高峰,高达6740米。这座雪山是全世界公认的最漂亮的雪山,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也许你要说,6740米的高度,离伟大的珠穆朗玛峰还差着远呢!但迄今为止,它仍然是一座处女峰,从未有人登顶。在人类愚蠢的征服山脉的历史中,发生了很多惨案。1991年发生在卡瓦格博神山的那次惨案位列第二。当时17名中日联合登山队员试图登顶,结果全部罹难,他们的尸体直到1998年7月才被上山采药的当地藏民发现。据推测,是1991年1月3日晚至1月4日突发的雪崩造成的。这座神山如此难以攀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冰川的不稳定性和坡度的陡峭,虽然在冬天攀登减少了冰川的活动,但雪崩还是经常发生。再加上这是藏区神山,想爬的人是要遭报应的。2000年,一个宣言永远地禁止了攀登卡瓦格博峰。如果哪个夜郎自大的家伙想要solo它,等待他的将是死亡。卡瓦格博的美丽是真正的大美,那种广阔的,洁白的,神圣的壮美。尤其当太阳初升和夕阳斜下的时候,那静谧的景象,让人壮怀辽阔。想要感受吗,赶紧定一张去云南的机票吧。 另按:今年夏天去云南西北部的考察日志终于完成了.到了德钦,再往北走就是西藏了.我领略了云南这块神奇土地的壮美,还有那里美丽的人民.这一切都让我流连忘返.我想把这些都记下来,让更多的人去感受大好河山,去体验行走的快感.感谢编辑精选两篇,实在是羞愧难当啊.不管怎样,这些文字和图片就用来慰藉我那浮躁的心灵吧! 德钦县城 飞来寺前的白塔 云中的雪峰 朝阳照雪(来源于网络,七月份的雾太大啦) 高山草甸 高山草甸 白马雪山 白马雪山 高山花卉 高山花卉 小花,哈哈
个人分类: 科学驴行天下|3987 次阅读|12 个评论
想念云南的暖冬
热度 11 cunyp 2011-1-18 21:05
想念云南的暖冬
在经历了漫长的白色圣诞节后,终于迎来难得的小回暖。可惜好天气不长, 这周又开始变天. 据说下次要到回暖又到五一节了. 和李学宽老师一样,开始怀念云南冬天的温暖了, 想念云南. 都说境由心生,那就放几张照片温暖一下吧. 在飞来寺观望远处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2006,11) 丽江束河(2007, 12) 云南大理古城(2006) 鹤庆草海(2007, 2) 鹤庆大龙潭(2009,2) 鹤庆大龙潭(2009,2) 鹤庆草海(2009,2) 云大东陆园校园里的小花(2007,3) 云大东陆园校园里的杜鹃(2009, 2) 翠湖的花(2009, 2) 翠湖的花(2009, 2) 鹤庆九顶山上的小花, 让我在遥远地方感受家的温暖! (2010,2) 家 也怀念家里的八大碗
个人分类: 杂谈|9537 次阅读|23 个评论
听夜
chaliez 2009-4-29 13:53
也不知道这是第多少次走过这条县城的主街道了。才晚上九点半多一点,这条路上已经是静悄悄的了,只有微弱的路灯照着路旁的槐树,而槐树也只能在听路边那家美发厅里传出的音乐了。整个路上好像就我一个人了,这时候许是小城最和谐的时候吧。想想北京的这个时候还是车水马龙,曾经站在北京的一个天桥上感受城市的晚风,看车来车往,感觉虽在闹市,但感觉自己好静。好像我不在城市中,我只是在欣赏一部电影似的。版纳勐仑小镇的这个时候夜生活还没有开始,傣族小伙子骑着摩托带着saodeli(小姑娘)才刚刚出来吧。烧烤的摊位现在也没有开始呀。记得我们都是快晚上12点的时候才去吃烧烤的吧。坐在菩提树下,听着旁边椤梭江水,吃着用香茅草裹着烤鱼,感觉生活原来可以这样过的。 丽江这时候的四方街应该又跳起了团结舞了吧,轻快的短笛让一圈一圈的陌生人手拉手跳起来了。穿城的小河在岸边茶吧灯笼的关照下,依然在欢畅吧,还有那逆水而上的小鱼在清澈见底的水里尽情表演吧。再加上高原的晚风,好清凉。梅里雪山那个叫雨崩的小村,这时候的月亮已经到达美女峰了吧,披着月光的乳白色的雪峰也在倾听自雪山而来的水的吟唱吧,或许也在倾听那些充满活力的背包客在谈论什么吧,也或许在猜测那个一直看她的年轻人到底在想什么吧! 曾经写过一句:听夜西双,谁人问短长。其实那时候还没有听夜,等到了西双版纳才听说有《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曲子,据说是小伙子夜晚在竹楼外吹给小姑娘听的,原来夜真的是可以用心去听的。 不知道你是否曾经去听夜--------- 2006于山东潍坊
个人分类: 感悟|344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