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视频答辩注意事项
热度 6 qsqhopeiggcas 2020-1-4 09:56
2020 年 1 月 3 日,接到国家有关部门正式通知,我们几家单位联合申报的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某重点专项 2019 年度 某项目中标啦。考虑到不少科研人员对项目视频答辩过程了解较少,故基于我们的答辩经验撰写此文做一详细介绍,希望对其有所帮助。 1 、要提前 15 分钟去视频答辩室,以便测试下视频、音频效果与 PPT 放映情况。 2 、项目汇报组一般由 3 人组成,组长一般由项目负责人担任,在答辩席(评审专家能通过视频看到)就坐。组长做汇报讲解,并主要由其回答评审专家的提问。其他项目组成员可坐在旁听席(评审专家看不到),人数通常不超过 7 人。注意哦,汇报组成员要穿西装、系领带,以示对评审专家的尊重。 3 、汇报组成员不要把水杯或饮料瓶放在桌面上,以免出现“事故”。在答辩前,听现场工作人员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某项目汇报组组长把水杯放在桌面上,因讲解时紧张,不小心把水杯打翻,引发了“黑屏”事故,等修好后仅剩余约 5 分钟时间,已不能顺利完成讲解啦。 4 、汇报时间为 15 分钟。记住汇报千万不能超时,因为一旦倒计时到零时,视频会自动“黑屏”。 5 、回答问题时间为 30 分钟。回答问题时,不要说“这个问题提的好”等奉承的话,要直入主题,说话要有条理、连贯,要避免出现较长时间的停顿,每个问题答完时说“回答完毕”以示结束。在回答问题环节,要注意观察剩余时间,若回答某问题时剩余时间不到 1 分钟,要设法用尽,以免出现后续专家提了问题没时间回答的情况。 以下备好了 4 个小贴士,以便于大家进一步了解有关答辩的细节。 小贴士 1 ——问题准备 在答辩前,项目组成员要把评审专家反馈回来的问题,与评审专家可能问到的问题,经集体讨论后分门别类给出解答,以便让汇报组成员熟知。 小贴士 2 ——项目答辩(小贴士 2~4 参考自【 1 】) 项目答辩共涉及五个方面,包括研究内容( 30 分)、目标设置及技术路线( 20 分)、任务分解和进度安排( 20 分)、研发团队及工作基础( 20 分)与预期成果与风险分析( 10 分)。这五个方面是评审专家进行评分的要点,其中研究内容是评判的重点,包括项目内容是否涵盖指南的全部考核指标,对国内外的研究趋势分析是否准确,创新性、前瞻性与时效性是否突出等。 小贴士 3 ——答辩地点在哪里? 在申报单位所在地科技厅(委、局)视频答辩室,但中科院、教育部推荐的北京地区的项目,在中科院、教育部视频答辩室。 小贴士 4 ——评审专家名单何时公布? 评审专家名单于评审前一天公布。 参考 【 1 】科研干货丨参加重点研发专项答辩,要注意些什么? http://www.sohu.com/a/326270240_120066380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17962 次阅读|13 个评论
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规格高性能镁合金变形加工材制造关键技术”项目中期检查会
热度 1 rczeng 2018-12-19 00:19
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规格高性能镁合金变形加工材制造关键技术”项目中期检查会 2018年12月18日上午,在重庆大学召开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规格高性能镁合金变形加工材制造关键技术”项目中期检查会。科技部高新司材料处、高技术中心材料处、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重庆市科学技术局有关领导及21家参与单位参加了会议。 专家组成员包括: 陈家林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研究员 张洪国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教授级高工 曾荣昌 山东科技大学 教授 刘 正 沈阳工业大学 教授 胡 悦 西北工业大学 教授 冯 岩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二五研究所 研究员 刘楚明 中南大学 教授 此图片来自会务组 链接: 变形镁合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期检查会在重庆召开
个人分类: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评审会|284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两课题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立项
juniorzhu 2017-2-2 14:31
2016年8月,科技部公布首批重点研发计划,西北化工研究院(西安元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 “ 2,3,5- 三甲基氢醌绿色合成新技术及产业化” “ 原料调配及热解工艺条件对气化焦性能影响研究 ” 两个课题获得立项。 “ 2,3,5- 三甲基氢醌绿色合成新技术及产业化”是 西北院(西安元创化工)与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申报的“ 高效负载型催化剂及绿色催化新技术 ” 的子课题,旨在通过该工艺技术的中试和进一步工程放大,将 西北院(西安元创化工 ) 历时数年开发的这一医药中间体绿色合成技术推向产业化,推动能源化工产业向高端精细化学品的产业链延伸。 “ 原料调配及热解工艺条件对气化焦性能影响研究 ” 是 西北院(西安元创化工 ) 参与申报的 “ 煤热解气化分质转化制清洁燃气关键技术研究 ” 子课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原来的 973 计划、 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而成,是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西北院(西安元创化工 ) 能够在首批重点研发计划中有两个课题获得立项,充分证明了 西北院(西安元创化工 ) 在工业催化净化、煤化工领域的研究优势。
13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redtree 2017-1-12 17:3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作者:凌纪伟 来源: 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7/1/12 15:35:50 新华网北京1月12日电(凌纪伟)目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了专门用于支持重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点专项,2016年优先启动了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和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 针对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设立的总目标,1月12日,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叶冬柏表示,该专项启动实施后,将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总体外交部署,结合各行业和部门的重大创新合作需求,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有力支撑我国优势技术和产业走向世界。与国际上更多的合作伙伴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科技和发展问题,更加显著地提升中国在全球创新合作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从分类部署任务来看,该专项以合作研发为基础,围绕联合研发与示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国际化环境三个方面部署任务。同时,结合以上任务支持开展科技人文交流。 日前,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项目指南向社会正式发布。在合作项目方面,申报时要求中外机构合作申报。在合作对象上,特别鼓励与世界一流研发机构和顶尖人才团队所在机构开展合作。境外合作方负责人必须依托本人所在境外机构参与项目,且应担任高级研发职位,具有较高国际学术声誉和科研水平。 据了解,我国已与15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1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加入了200多个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组织。在我国驻47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70个使领馆(使团)设置科技处(组)。
个人分类: 科研管理与制度|14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版图明晰 制度仍待完善
热度 1 redtree 2016-12-3 08:1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版图明晰 制度仍待完善 作者:钟源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16/12/2 15:16:5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分配版图渐趋明晰。《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科技部获悉,截至目前,今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42个专项1172个小项。其中558项涉及民生领域,全年获批经费103.2亿元,农林科技领域平均资助额最高,而拔得单项经费金额“头筹”的是隶属高新技术领域的中国中车,其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研发项目获资4.33亿元。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红利逐渐释放,智能制造、粮食丰产提质增效、生物医药研发等领域,将在中央财政的扶持下迅猛发展。不过,要让有限的经费花在刀刃上,仍需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 记者日前从青岛市科技局处获悉,由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实施的国家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项目”,在青岛市正式启动。该项目于今年7月由科技部批准立项,分别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开展高速、中速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中央财政经费支持4.33亿元。事实上,这只是2016年国家首批重点研发计划“落地生根”的一个缩影。 科技部国家科技系统服务平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16年重点研发计划已申报审批完毕,共设立了42个专项、1172个项目,涉及社会发展、高新技术、农林科技、基础研究和基础配套等五大领域。在上述1172个项目中,有70个项目未发布资助经费额度,剩下1102个已发布资助金额的项目,共获得中央财政资助总经费超过278.2亿元,单项平均经费2525万元。 具体来看,社会发展领域不管从专项数、立项的项目数、还是从承担项目的机构和获批的经费额度都是最多的,分别为14项、558项、212家和103.2亿元。而单项经费最高值出现在高新技术领域中国中车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研发项目。五个领域中,农林科技领域项目资助明显增加,其平均值和中位值都显著高于其他四个领域。 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李红军博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从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的项目来看,国家特别重视在民生和健康方面的科学研究,47%的项目和37%的经费都投入了社会发展领域。高新技术领域集聚了大量的高尖端科技,单项投资大,需要集中优势力量重点投入,例如先进轨道交通的六个项目总经费12.26亿元,平均每个项目2亿元;新能源汽车的平均经费也超过5000万元,凸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扶持力度。未来,包括智能制造、粮食丰产提质增效、生物医药研发等领域,在中央财政的扶持下势必迅猛发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由原科技部管理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农业部、卫计委等13个部门管理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多个计划整合归并而成。 据了解,本次资助项目的另一个巨大变化是,改变原来只提供配套经费、企业无机会参与研究的境况,企业逐步承担越来越多的科研项目,例如企业获得了重点研发计划四分之一的经费和五分之一的项目。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认为,应进一步增加基础研究和农林科技的投入和项目设置,因为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基础,是理论创新的关键。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方面,加强农林科技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十分关键。高校应是基础研究的主体,应进一步加大对其投入,企业也应进一步介入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 中办国办去年9月印发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市场导向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政府引导、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实施。政府更多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研发攻关。 在李红军看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现了包括预申报、预评审、答辩、上报等各个环节全流程痕迹管理以及公示制度,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避免了暗箱操作。他建议,接下来国家应在完善科研项目间接费管理制度上下工夫,使支出做到有法可依。另外,也应严格控制新增设备,提高仪器使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
个人分类: 科技新闻|178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解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申报新模式
redtree 2016-2-22 23:17
解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申报新模式 作者:唐婷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6/2/22 10:30:46 日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指南发布,引来了众多科研人员“围观”。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龚龑便是其中一位,“和项目申报密切相关的‘怎么报’‘报什么’‘报给谁’,是我最关心的”。为了帮像龚龑一样的科研人员找到答案,科技日报记者走访了科技部相关工作人员,听听他们怎么说。 新增“预申报+预评审” 如果将项目申报比作一场打怪通关游戏,往年的关卡主要是申请受理、申报形式审查、项目评审和立项,今年则为“闯关者”增加了一个预申报减负“神器”。 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刘兵处长介绍,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科研工作者很多,但最终能立项的毕竟有限。为了避免很多科研工作者辛苦填写了全套申报书而未能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面推行“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的申报评审方式。即先由项目申报者提交3000字左右的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预申报截止后,如果项目申报数量较多,可以先进行一轮预评审,预评审可采取网络评审、通讯评审、会议评审等方式,但不需申报单位答辩。经过预评审的环节,遴选出3—4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项目,进入第二轮的申报者再提交详细的正式申报书,进入正式答辩评审。 “从前期试点来看,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科研人员的负担,避免了不必要的申报准备工作,在项目管理中贯彻了服务理念;同时,预申报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形式审查阶段出现大量项目被取消申报资格的问题。”刘兵表示。 同时,结合前期试点专项的申报组织工作经验,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整理了项目申报常见问题答疑,将与申报指南一起公布,方便申报的专家查阅、解惑。 项目指南全创新链布局 当科研人员耳熟能详的973计划、863计划成为历史,刚露一小脸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看上去还是有些眼生。事实上,改变的不仅仅是计划名称。 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钱小勇处长介绍,项目指南依然是科研人员申请项目时候的“宝典”,不管是从事哪一类科研工作的人员,都可能从指南中找到支持方向。每一个重点专项都是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设计的,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创新链布局,研发的上下游各个阶段是环环相扣的。“以‘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为例,对畜禽重大疫病的致病机制,诊断、监测、预警方法,治疗和防控技术,环境因素对畜禽健康的影响等进行了全创新链的布局,改变了过去同一主题的科研项目分散在不同计划的局面,也节省了科研人员为申报项目而投入的大量时间和精力。”钱小勇表示。 同一份指南里,各个支持方向的设置都是相互关联、有机衔接的,所以在申报的时候,申报者不但要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任务方向,还要注意与下游任务的衔接。专项中基础前沿技术的最新成果,要有后端的任务设置真正能够承接。对于不同目标、不同产品、不相关的任务,不能“拉郎配”,强行组合成一个项目。此外,“条条大路通罗马”,同一研发目标可能存在不同的技术路线,所以,在同一个指南方向下,对于采用不同技术路线,但都科学合理、不分伯仲的申报项目,也可以择优同时支持。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再根据具体执行的情况,开展评估后动态调整。 不仅如此,首批重点专项指南编制过程中,还继续支持青年科学家开展创新研究。据介绍,在2月16日发布的首批重点专项指南中,有3个专项设有青年科学家项目,青年科学家项目不设课题,项目负责人及参与人员申报项目当年不超过35周岁。 通过统一的信息系统提交给专业机构 2月14日情人节,猴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生物中心”)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上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的预评审结果。“干细胞及转化研究”专项作为先期启动的6个试点专项之一,生物中心作为第一批获批的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发挥了试流程、试系统的作用,为重点研发计划的正式启动奠定了基础。 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曾骞处长介绍,经过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包括生物中心在内的7家具备条件的科研管理类事业单位将被改造成规范化的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而这些专业机构将通过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这一“官网”,受理科研人员提出的项目申请。 科技部信息中心胡少华总工程师介绍,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service.most.gov.cn)作为统一的管理和服务平台,已于2015年9月30日正式上线,面向各类申报单位、评审专家、专业机构及社会公众提供全过程服务,保障项目管理各个环节可记录、可查询、可追溯。目前系统已整合多类科技计划的立项数据,可以全面开展查重工作,能够从技术上有效避免同一个项目多头申报,重复立项。 以前申报项目,是通过不同的门户和系统,报给不同的政府部门。而现在,是通过一个系统,报给第三方的专业机构。这降低了科研工作者需要应付不同申报格式,不同申报要求的工作压力。专业机构做什么,也必须通过信息系统来实现,这使得专业机构的管理行为可监督,可控制。比如,专业机构需要评审专家时,不能自己去找,只能提交专业背景、学术水平等基本条件,从信息系统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最后参加评审的专家还要通过信息系统公示。网络评审、视频评审的过程也将在信息系统中全程记录。 专业机构把从前政府部门做的事都做了,那么政府做什么呢?“政府从项目的具体管理和资金的具体分配中解脱出来后,将通过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际联席会议这个议事平台,在充分发挥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高层次专家,以及领域专家咨询评议作用的基础上,凝练国家战略需求,做好科技创新规划,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和重点任务部署。政府通过不断优化科技计划管理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对专业机构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真正分开‘裁判员’和‘运动员’。最终形成政府在高级‘智库’的参谋下决定做什么,专业机构在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下决定谁来做,从而建立起各方面有效监管、互相制约的全新管理模式。”曾骞表示。
个人分类: 科研管理与制度|117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4: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