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避孕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深度揭秘中国自来水含有避孕药的奥妙,兼评近日网络传闻
热度 2 bmzy 2012-5-24 08:38
5 月 17 日,微博认证为 “ 原美国夏威夷大学环保专家董良杰 ” 的网友发了一条微博: “ 中国是避孕药消费第一大国,不仅人吃,且发明了水产养殖等新用途。避孕药环境污染可导致野生动物不育或降低再生能力。学者对饮水里雌激素干扰物研究发现, 23 个水源都有,长三角最高。另外,它们作为持久污染物,一般水处理技术去不掉 ; 人体积累,后果难料 ……” 此条微博一出,立即在网上被疯传。   那么你是否知道:    ★ 35 年前美国科学家就提出要在自来水和主食里面添加绝育剂    ★ 提出这个构想的人已经成为美国制定科技政策的重要参与者    ★ 美国自来水处于军方严格控制之下    ★ 中国自来水早已经向外资敞开大门    ★ 谁来担保外国人不会在我们的自来水里面 “ 错误 ” 地加入某种生化物质,或者诱导中国人使自己的自来水里面被加入某些生化物质?   其实这些问题,早在一年多前出版的《生化超限战》里面均有论及,现将相关内容列出,仅供有兴趣者参考。   人口控制寡头在寻求新的技术手段 【远大目标呼唤新型技术】   对于如何消灭人口,麦克纳马拉先生有着十分明确的论述。    1970 年 10 月 2 日,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 ( 曾任美国国防部长 ) 对各国银行家表示,他确信,人口增长是未来一些年世界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100 亿人口的世界,不是我们任何人想要居住的世界。这样一个世界是不是可避免的 ? 这还不能确定, 但有两个可能途径。或者是当前的出生率更快地下降,或者是目前的死亡率上升。没有其他办法。 ”   一般而言,能够大规模减少人口的事件不外乎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自然灾害 ( 如地震、水旱灾害、海啸、自然瘟疫、火山喷发 ) 等等不在本书讨论之列。   社会灾害包括战争、动乱、骚乱、屠杀、饥饿、人为制造的瘟疫等,尤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带来的危害为大,如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等。   上述社会灾害,在很大程度是由帝国主义和人口控制寡头所推行的全球政策造成的,诸多局部战争,几乎都有帝国主义大国插手。插手的方法,既包括直接策动战争与动乱,也包括在需要制止暴行时候的不作为。   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在没有获得联合国授权 ( 尽管这一授权本身也是强盗逻辑的产物,鲜有什么正义的成分 ) 的情况下对前南斯拉夫地区狂轰滥炸,数十万平民死于非命。这个时候,美国和北约在媒体上的出镜率极高。   而卢旺达部族屠杀之前和过程中,以世界警察自居的山姆大叔则不知道在哪里乘凉。   那么,技术上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指的是什么么 ? 早在六十多年前的 1947 年,美国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决议草案,其中 把大规模杀伤武器界定为 :“ 原子炸药、放射性物质、致命化学和生物武器,以及在未来研制的任何在杀伤力方面可与原子弹或上述其他武器相比的武器。 ”   大规模消灭第三世界人口是人口控制寡头长期坚持奋斗不懈的宏伟目标。对于该宏伟目标的具体指标,看起来也有多种说法,比如,麦克纳马拉先生认为 100 亿的世界人口是不可接受的,盖茨先生认为 90 亿人口是不理想的,甚至目前的 67 亿也是不理想的。    30 年前竖立的佐治亚石碑提出的全球人口是 5 亿人,这与传媒巨头特纳 1996 年接受采访时提出的 2.5-3 亿人口倒是一个数量级。当然,特纳后来将这一数字调整为 22 亿,这仍然意味着地球上存在 40 多亿的多余人口。   最新的阶段性目标由比尔盖茨先生于 2010 年 2 月提出,他的奋斗目标是把 90 亿人口减低 10-15% 。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 也就是 9-13.5 亿人。相对于这样一个雄伟目标,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都显得不够有效。   以盖茨先生所提奋斗目标的下限,也就是减少 9 亿人口来看,这个数目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 17 倍,相当于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的 3000 倍,相当于卢旺达部族屠杀死亡人数的 900 倍。   显然,减少 9 亿人口的目标在呼唤新的技术手段 ! 只有从这个角度,才容易理解盖茨先生对 “ 新型疫苗 ” 的关注并投入数百亿美元推进这一伟大 “ 慈善事业 ” ,以及盖茨先生对转基因生物技术种子的支持与推广。   比尔盖茨先生公开提出了把新型疫苗作为降低世界人口的办法。但是他并不是这一 “ 创新思维 ” 的首创者。从实践上看,疫苗绝育和转基因玉米绝育已经有了技术 “ 成果 ” ,盖茨的贡献只是在于提供资金推广这些成果 ! 从理论上看,更是有人早在 33 年前就提出在 “ 饮用水和主食里添加绝育剂 ” 的大胆构想!   【在饮用水和主食里面添加绝育剂 ! 】   什么 ? 在饮用水和主食里面添加绝育剂 ? 是的 !   提出这个想法的,可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无名之辈,而是三个知名的美国科学家,其中包括代表帕格沃什科学和世界事务会议 (Pugwash Conferences on Science and World Affairs) 领取诺贝尔和平奖的大科学家霍尔德伦,此公现任奥巴马政府的白宫科技与政策办公厅主任。    1977 年,霍尔德伦 (John P Holdren) 与另外两位作者合著了《生态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在该书中,作者不仅论述了生态学,也论述了人口问题,还论述了世界政府和新国际秩序。   当然, 书中还对在 “ 饮用水和主食里面添加绝育剂 ” 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在该书的第 787-788 页这样写到:    “ 在饮水或主食里面添加绝育剂,这似乎是一种其他比强制生育控制手段更加吓人的提议。事实上,这确实会带来一些非常麻烦的政治、法律和社会问题,更不用提技术上的难度。目前尚未见到这样的绝育剂,也未见有这样的绝育剂正在开发中。为了让这种绝育剂被接受,它必须满足一些苛刻的要求:对于不同的摄入量和不同受孕敏感度的个体,它必须是一致有效的 ; 它必须排除各种危险或副作用 ; 而且必须不影响男性、儿童、老人、宠物或牲畜。 ”   此外,书中还提出了如下想法:    ¨ 可以不顾妇女的意愿对其进行堕胎 ;    ¨ 可以通过在饮用水或食物里面故意放入绝育剂对国家的庞大人口进行绝育 ;    ¨ 单身母亲和未成年母亲的孩子应该交给其他夫妇收养 ;    ¨ 对 “ 促进社会的恶化 ” 的人,可以通过法律被强制堕胎或绝育 ;    ¨ 一个 “ 世界政府 ” 应承担对全球经济的控制,并可以使用武装的国际警察部队。   约翰 · 霍尔德伦是一名物理学家,也是公共政策专家,在能源政策、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公共政策理论方面取得公认的杰出成就,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并于 1995 年作为帕格沃什科学和世界事务会议 (Pugwash Conferences on Science and World Affairs) 的主要成员之一获诺贝尔和平奖。在克林顿执政时期,霍尔德伦曾担任总统科学与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和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 2009 年 4 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组建了一个新科技委员会 , 以为其提供科技相关的建议 . 在此委员会中 , 谷歌首席执行官艾里克 - 施密特也位列其中,施密特一直是奥巴马竞选运动的强力支持者和重要捐助者。微软首席研发与战略官克莱格 - 穆迪亚 (Craig Mundie) 也榜上有名。上述委员会将由三人负责 , 他们分别是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厅主任约翰 - 霍尔德伦 (John Holdren) 、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联合学院主任艾里克 - 兰德 (Eric Lander) 、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纪念斯隆 - 凯德琳癌症研究中心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 主任兼 CEO 的霍尔努德 - 瓦默斯 (Harold Varmus) 等。    可以看到,那个参与提出在 “ 饮用水和主食里面添加绝育剂 ” 的大科学家霍尔德伦已经成为美国总统的科技政策顾问,他的想法确实可能影响一个国家的政策。他的想法会实现么?   从霍尔德伦的代表作 《 Ecoscience : Population , Resources , Environment 》第 737 页局部影印, “Mao Tse Tung” 是 “ 毛泽东 ” 的旧式英语音译。   不管怎样,霍尔德伦对水和主食的重视与关心,值得我们学习 !   【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深远的战略 ? 】   从《生态科学》提出在水和主食里添加绝育剂的想法开始, 33 年过去了。今天,外国公司已经开始入股中国的自来水公司了。当然,此前转基因作物也早已隐身进入中国,而转基因粮食里面早已有让男性绝育的品种了。   法国苏伊士集团在中国全国范围内拥有 22 家合资企业,供水人口达到了 1400 万。而具有 153 年水务领域专业经营历史的法国威立雅公司也在中国掀起了收购狂潮。迄今为止,威立雅拿下了天津、上海、北京、成都、昆明、兰州等近 19 个城市的 21 个合资项目,供水人口达到了 3000 万。这些外资水务公司的经营期限一般在 30 年左右,也有 50 年的,而其占股权份额都接近或等于绝对控股的 50% 。 仅这两家法国公司,竟然插手了 4400 万中国人口的饮水渠道!   如果控制中国自来水公司的外国公司所图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呢 ?   如果,外国公司在我们的自来水里面 “ 错误 ” 地加入了某种生化物质呢 ?    中国人尤其不应该忘记被 “ 误炸 ” 的惨痛教训!       苏伊士集团咨询委员会的卡特利 · 卡尔森同时任全球农作物多样性信托基金董事局主席,该信托基金掌管着神秘的斯瓦尔巴德种子库,本书第五章还有进一步介绍。   总之, 人口控制寡头 很可能在寻求各种技术手段来达到消灭世界人口的目的。这些手段,除了战争,还包括和平时期隐蔽的双重疫苗技术 ( 明处是防治传染病,暗处是避孕和绝育 ) ,以及转基因种子技术 ( 包括终结者种子以及杀精玉米等,当然也包括利用转基因种子彻底控制目标国家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 ,后文会详细说明。   【水和粮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   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自然物质条件是阳光、空气、水、食物。随着市场化的深化,食物和水已经成为商品,空气也存在所谓碳排放问题,很可能以后也需要购买使用空气的指标,国内甚至有专家提出呼吸税的。还好,目前阳光还没有成为商品,还没有人提出从阳光里面榨取利润的。   水与食物 ( 主要是粮食,尤其是主粮 ) 对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生物武器》作者珍妮 · 吉耶曼指出: “ 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西方社会就很少再出现那种对社会秩序构成威胁、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的突然的瘟疫暴发了。城市的公共卫生有了改进, 水和食物供给由国家监督 …… ”   同一本书第 153 页介绍: “1961 年的一次电视讲话中,肯尼迪总统告诫说,美国正处于与苏联进行核战争的边缘。为了让公众放心,他许诺说, 每一个美国 家庭将得到一个小册子,告诉他们如何储存食物和水 ,如何躲避放射性尘埃。 ”   前面也提到过,南非 “ 海岸计划 ” 的研究项目就包括 “ 如何通过供水系统传播霍乱 ” 。   中国的自来水公司,居然让外国公司插手,实在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 ! 不知道还有什么利益比民族安全更加重要 !   以上内容摘自《生化超限战 —— 转基因食品和疫苗的阴谋》,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1 年 1 月第 1 版, ISBN 978-7-80234-606-2    附录:关于我国自来水含有避孕药的新闻 +++++++++++++++++++++++   网传自来水含 “ 避孕药 ” 专家称含量极低可忽略   【 http://news.qq.com/a/20120518/000056.htm 】    2012 年 05 月 18 日 03:30 人民网   自来水中含有避孕药 ? 昨天微博认证为 “ 原美国夏威夷大学环保专家董良杰 ” 的网友发了一条微博: “ 中国是避孕药消费第一大国,不仅人吃,且发明了水产养殖等新用途。避孕药环境污染可导致野生动物不育或降低再生能力。学者对饮水里雌激素干扰物研究发现, 23 个水源都有,长三角最高。另外,它们作为持久污染物,一般水处理技术去不掉 ; 人体积累,后果难料 ……” 此条微博一出,立即在网上被疯传,到晚上 6 点,这条微博被转发了 7800 多次,评论也达 1300 多条。喝水就会导致 “ 不孕不育 ”? 这让很多网友感到有些可怕。   昨天,现代快报 ( 微博 ) 采访了医学和环保毒理学的专家。专家们则表示,水环境中的雌激素含量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还没有任何研究证明,水中雌激素进入到人体后会对健康产生负面效应。 【这和转基因专家关于转基因食品危害的说法如出一辙。】   现代快报记者 鲍铭东 安莹   【研究】   国内六大水系雌激素污染比其他国家高   记者通过查询得知,董良杰微博中的结论出自于中国《环境科学学报》 ( 英文核心期刊 )2 月份的一篇名为《对于雌激素干扰中国水源污染问题的评估》的文章。文章提到,调查了中国六个主要水系的 23 个水源样本,所有提取的样本都包括重要的环境雌激素。文章还比较了中国和德国、希腊、葡萄牙、美国、澳大利亚和韩国的水环境,发现中国六大水系中所含的主要雌激素都比其他国家要高。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孙成教授告诉记者,目前雌激素主要有六七种,其他一些浓度低效应小的有上百种。   水中的雌激素让鱼儿都 “ 女性化 ” 了   南京环保专家告诉记者 “ 自来水中的避孕药 ” 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专业说法应该称作 “ 环境雌激素 ” ,统称为内分泌干扰素。   河海大学一位环境学博士表示,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实验证明,生活在这些 “ 环境雌激素 ” 中的鱼类调节机制紊乱,并扰乱生育、生殖系统。这些鱼类如果长期生活在雌激素环境下,会导致 “ 雌性化 ” 。比如性别比率的改变,鱼类和水中的其他野生生物生育能力和受精率都降低等。   【南京】    109 项长江水 “ 体检 ” 不含雌激素监测   长江水是南京市民饮用水的最大来源,南京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环保部门都要对长江水进行 “ 体检 ” 。    “ 主要的监测项目有 24 项常规指标。从监测结果看,基本上长江能够稳定达到三类标准,而集中式水源地的水质更是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 除了常规的 24 项 “ 体检 ” ,对于饮用水源地的监测更是严格,检查项目多达 109 项。记者发现,其中包括了富营养化指标,汞、砷、铅、镉等重金属指标以及甲醛、苯、酚等化学物质,不过雌激素监测不在内。工作人员说,水环境雌激素情况较复杂,目前国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不能作为官方评价水环境的指标。从这 109 项长江饮用水 “ 体检 ” 指标看,饮用水是安全的。   供水部门:雌激素干扰物目前他们没法检测   记者昨天联系到了南京市自来水总公司相关负责人,他表示,水源含有雌激素干扰物的说法由来已久,不过对此并无定论。   目前南京市自来水总公司水质检测还无法检测这一项目,从设备到技术上也都达不到检测这一项的要求。   供水专家坦言,通过一般水处理技术确实去不掉这一类激素。   环境雌激素对健康有无危害 ?   要看含量有多少 !   南京大学环境专家告诉记者,环境雌激素的确存在,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但水中的雌激素含量微乎其微,到目前为止,对于人体健康效应有多大影响还没有定论。 “ 环境激素 ” 是否对人有伤害,要看含量有多少。    2010 年,国际上一家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在对取自重庆、武汉、南京、马鞍山 4 个城市的鲤鱼和鲶鱼做检测时,均测出被称为 “ 环境激素 ” 的壬基酚和辛基酚,而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当时现代快报记者也采访了相关环境专家,他们都纷纷作出回应,部分野生鱼确实存在激素情况,但激素含量不足以危害人体健康。   喝水就会导致不孕不育 ?   没到那个程度 !   在董良杰的微博出来之后,很多网友感到恐慌。一位网友说, “ 在未来是不是男女生殖能力会因为喝水就被弄垮了 ?”   对此,东南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彭丹红告诉记者,避孕药中主要避孕的成分为乙炔雌二醇,每颗药的含量在 20~30 微克。而且需要每天服用才能达到避孕的效果。而水中的雌激素含量低到可忽略不计,根本没有避孕效果。彭丹红解释,目前医学界也在考虑环境因素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的风险,但没有证据证明环境中的雌激素会导致不孕不育。   在发了第一条微博之后,董良杰为了避免网友们的误会,也补发了一条微博解释: “ 尽管含量很高,但还没有达到喝自来水避孕的程度。 ”   水烧开能去掉这些污染物吗 ?   恐怕比较困难 !   环境中的雌激素真的很难处理掉吗 ? 南京大学环境专家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水处理主要是针对氮、磷等有机物污染物。对于雌激素这类新型污染物,处理效率很低。一般情况,将水烧开能够将一些挥发性有机物给降解掉,但对于雌激素而言,较困难。雌激素是一种亲水的化学物质,溶解在水中。就像盐溶解在水中,水烧开了之后并不能消除,除非用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 转自 http://www.wyzxsd.com/article.php?id=516
385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专家说鸟:“带刺顶花”鲜嫩黄瓜是用了避孕药,那是瞎掰
热度 2 liuli66 2012-5-10 12:45
详见: 黄瓜用避孕药事件 http://www.ccvic.com/html/chinaproblem/shipinaq/2012/0322/173013.shtml
个人分类: 杂感|7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诺贝尔的囚徒
dongzg101 2011-10-30 23:52
作者简介 卡尔·杰拉西(Carl Djerassi)“人工避孕药之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发明家名优堂成员。1923年生于奥地利,1945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1959年起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杰拉西在化学领域卓有建树,发表过1200篇学术论文,他是唯一一位先后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美国国家技术奖章的科学家,并获得首届国际沃尔夫化学奖、美国化学界最高奖——普里斯特利奖等多项荣誉,1999年被《泰晤士报》评为“千年最有影响力的三十大人物”之一。杰拉西在退休后,致力于用文学形式帮助公众了解科学界的“部落文化”,先后出版5部小说和3部剧本,赢得了国际性声誉 。 敢于揭开科学恶疮的人不多,而能如此深刻地用一个故事讲述出这一切的,肯定当推《诺贝尔的囚徒》。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已经幽怨太深,我们在憧憬中国科学走向世界一流的美好未来的时候,是否也应该静下心来看待我们自己的科学共同体?唯SCI论、唯第一作者论、唯第一单位论等等已经严重侵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自己把自己束缚成了科学的囚徒…… 来源:生物秀佛骨舍利原帖 请依次下载,合并解压
13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型孕激素避孕药致血栓栓塞风险加倍
xuxiaxx 2011-10-28 08:28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妇产科教授 jvind Lidegaard 博士及其同事 10 月 25 日在线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含有新型孕激素去氧孕烯、屈螺酮和孕二烯酮的 口服避孕药 (OC) 的相关 静脉血栓栓塞 ( VTE ) 风险是含左炔诺孕酮 OC 的 2 倍 ( doi: 10.1136/bmj.d6423 ) 。 该研究团队 2009 年的研究曾表明,含有上述 3 种孕激素的新型 OC 的 VTE 风险显著高于含有左炔诺孕酮的 OC (doi: 10.1136/bmj.b2890) 。但鉴于随访时间较短,左炔诺孕酮 OC 服用者最初几个月内未见风险下降,因而可能存在左删失偏倚,从而产生左炔诺孕酮 VTE 风险小于屈螺酮的假象。为此,研究者在本次研究中对试验设计进行优化。虽然本次研究仍利用 15~49 岁无 VTE 病史且未怀孕的丹麦全国女性登记数据,但为消除左删失偏倚,研究起始时间设为 2001 年 ( 含屈螺酮 OC 在丹麦上市年份 ) ,随访时间为 2001~2009 年,较前次研究延长 4 年,并收集 1995 年以来的 OC 暴露史,从而获得有关 OC 使用和 VTE 事件的更详细信息。此外, OC 使用时间的定义更为精确,对确诊和未确诊 VTE 事件进行分层分析以及 VTE 倾向者排除标准更为严格。 研究者共完成 800 万例 · 年的观察, 4,246 例首次发生 VTE 事件。校正年龄、年份、教育程度和 OC 服用时间等因素后,与未服用 OC 者相比,服用含有 30 ~ 40 mg 炔雌醇和左炔诺孕酮复方 OC 的女性确诊 VTE 的相对风险为 2.9 (95% CI , 2.2 ~ 3.8) ,而服用含有去氧孕烯、孕二烯酮和屈螺酮 OC 者分别为 6.6 (95%CI , 5.6 ~ 7.8) , 6.2 (95%CI , 5.6 ~ 7. 0 ) 和 6.4 (95% CI , 5. 4~ 7. 5 ) 。以含左炔诺孕酮 OC 服用者为参照,校正服用时间后,含有去氧孕烯、孕二烯酮和屈螺酮 OC 服用者确诊 VTE 的风险比分别为 2.2(95%CI , 1.7 ~ 3.0) 、 2. 1 (95%CI , 1. 6~2 . 8 ) 和 2. 1 (95%CI , 1. 6~2 . 8 ) 。此外,降低雌激素剂量 (20 mg 替代 30 mg) ,含有屈螺酮避孕药的相关风险未见降低,但含有去氧孕烯和孕二烯酮的复方 OC 的相对风险分别降低 23% 和 17% 。为减少 1 例 / 年 VTE 事件,需要约 2,000 例服用含有去氧孕烯、孕二烯酮或屈螺酮 OC 女性改服含有左炔诺孕酮的 OC 。 研究者承认该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不能控制家庭倾向和体重指数。但其他研究并没有表明上述因素具有较强的混淆效应。 在随刊述评中,苏格兰阿伯丁大学 Grampian 初级保健健康委员会主席 Philip Hannaford 博士指出,最新研究解决了早期研究存在的许多疑点,证实含有去氧孕烯、屈螺酮或孕二烯酮的复方 OC 的 VTE 风险高于含有左炔诺孕酮的 OC 。他建议,应尽可能选择含有左炔诺孕酮的复方 OC 以减少风险。但同时也不应夸大风险, OC 安全性极佳,并可带来与癌症和死亡率相关的重要长期收益 (doi: 10.1136/bmj.d6423) 。 ” 该研究是欧洲药品管理局 (EMA) 委托项目。拜耳先灵制药没有向 Lidegaard 博士支付报酬,但向其所在研究所支付了该分析的全部费用。 Lidegaard 博士披露接受拜耳制药丹麦分公司和诺和诺德公司的演讲酬金,并正在担任美国一起法律案件原告的专家证人。另一作者 Finn Egil Skjeldestad 博士承认接受了 EMA 指导委员会的报酬。 Hannaford 博士没有参与该项研究。 来源:爱唯医学网
154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连载之二十四:吃出来的儿童性早熟?
蒋高明 2011-7-14 22:12
蒋高明 近年来,各地性早熟门诊量激增。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很多大中型儿童医院都开设了性早熟门诊,有的医院还出现暑期治疗性早熟病床爆满现象。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众多的儿童“性早熟”呢?笔者认为,除了专家们解释的家长过早对儿童普及生理知识、接触成人用品外,食品中含有大量激素、添加剂,对儿童进补各种营养,以及流行快餐食品等,造成了儿童性早熟。 目前城市消费的动物蛋白很多都含有各种添加剂。鸡由原来的1年多缩短到45天就能长大上市;鸭、鹅寿命等缩短到28天左右等,动物“速成班”现象异常严重。动物早熟就是各种激素、添加剂的“功劳”。那些出现“性早熟”的儿童,往往是喜欢吃鸡、海鲜等含有激素食品的。北京某6岁女童患者,平时特别喜欢吃鸡翅膀,殊不知给鸡打疫苗、打催熟剂就是通过鸡翅膀注射。 人们不仅让动物长得快,还要让植物长得快,并且在一年四季里生产蔬菜和水果。大棚菜将季节打乱的同时,也将人的生理周期打乱了。反季节蔬菜生产中,除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外,激素、催熟剂也是大量使用的,甚至有大棚专业户发明用避孕药让黄瓜“顶花带刺”。而水果的催熟剂照样也会“催熟”儿童。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让他们冬天吃草莓、葡萄,春天吃西瓜和桃子,还在超市上挑选颜色特别鲜艳、个头特别大的水果。这些貌似美丽的水果很可能施加了催熟剂或防腐剂。   快餐食品尤其“洋快餐”也会让儿童成瘾、早熟。过去人们较多关注的是“洋快餐”会造就城市小胖子,现在含激素的洋快餐进一步升级到让儿童性早熟。乱补营养品也可诱发儿童性早熟。很多孩子性早熟可能就是由于补锌过量造成的,因为锌是生理上的性激动剂,盲目服用极易造成孩子性发育提前。牛初乳、蜂王浆、人参等补品,也能让儿童性早熟。 性早熟对儿童造成的危害:一是孩子的最终身高低于正常值,大多都低于150厘米;二是孩子的智商低于普通儿童。曾在全国进行性早熟调查的浙江某医院,对84名性早熟儿童与60名正常儿童进行智商测验,两者总智商之比为103比97;性早熟儿童在语言及操作方面的智力均低于正常儿童。不仅如此,性早熟儿童成人后患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性腺癌症的几率远远高于正常儿童。儿童“性早熟”还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儿童性早熟几率是4%~7%,超过农村儿童2~5个百分点。我国儿童“性早熟”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甚至还有继续蔓延的趋势。 2010年8月15日,卫生部通报“国内某品牌乳粉疑致儿童性早熟”调查结果,结果称武汉3女婴幼儿乳房早发育与乳粉无关。目前市场上抽检的该品牌乳粉和其他婴幼儿乳粉,激素含量都没有异常,只检测出了内源性性激素。但卫生部新闻发言人称,奶粉中的内源性的性激素,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   最近几年国内不同地区都出现了儿童性早熟现象,许多原因可能是饮食造成的,在早期则与奶粉质量有很大的关系。2010年暴露出的儿童性早熟现象,都是女婴,而不是男婴,就说明奶粉中雌激素“难逃其责”。卫生部将早在儿童性早熟的直接原因都排除了,那么,这次“女婴性早熟”事件难道是媒体“谎报军情”吗?对于有关部门的检测结果,笔者的几点疑虑如下: 第一,婴儿乳粉里是否允许存在性激素问题。激素属于药物,而牛奶作为食品,奶粉中是否允许含有激素?早先,卫生部的意见是一点激素也不应该有的,如新近制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中,就没有关于雌激素的检测项目。而这次检测,就分析出了雌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检出值分别为0.2-2.3μg/kg和13-72μg/kg。报告声称,检测出来的性激素是内源性的,这些激素难道都是奶牛自己制造的吗? 第二,奶粉中不含有外源性雌激素问题。现代牛奶中的雌激素,包括内源性雌激素和外源性雌激素。前者是奶牛本身产生的雌激素,而后者是让“奶牛发情和泌乳”,人为注射的雌激素。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人们严重改变了动物的生长习性,牛奶生产要借助于药物已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从某动物药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兽药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些添加雌激素的“身影”。为了刺激奶牛泌乳器官发育,让不孕奶牛恢复泌乳功能,治疗牛乳房发育不良等,他们出售的“药物”里面,就含有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利血平等。这些药物为针剂,是直接给乳牛注射的。在那些严重违背动物生长发育规律行为中,所增加的雌性激素,是不可能不进入食物链的。请看某动物药品公司出售的“兽药”产品说明书: 【生产厂家】某动物药品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成分】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利血平等。 【作用与用途】用于不孕奶牛恢复泌乳,空怀奶牛泌乳,促进奶牛泌乳器官发育,育成牛乳房发育不良、偏小,诱导不孕奶牛泌乳,治疗子宫内膜炎、屡配不孕、促使奶牛发情配种、重新受孕等。 【用法与用量】肌内注射:每头奶牛每个疗程用药一盒。每天用1号针1支,一日一次,连用10日。第13、15、17日各注射2号针一支。 【注意事项】(1)若有结晶析出,可置热水中溶解后摇匀使用,不溶者不能使用。 (2)用药期间,奶牛如发生明显的抑郁症状,应立即减量或停药。 (3)用药后,乳房开始胀大时,需每天按摩乳房2~3次,每次3~5分钟。 【规格包装】安瓿 5ml×13支/盒。 从这个产品说明书中不难看出,动物们对注射人工激素也是非常“不情愿”的。为避免母牛反抗,兽药说明书上介绍到,用药期间,奶牛如发生明显的抑郁症状,应立即减量或停药;用药后,乳房开始胀大时,需每天按摩乳房。读到这里您自然明白了:那些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的养殖模式恰是造成儿童“性早熟”的终极原因。 卫生部的检测结果中,外源雌激素一点都没有检测出来,这与目前奶牛养殖的常识是不符合的。建议有关部门公布原始数据,包括样品来源、样品重复、检测人、检测单位等信息,从而彻底平息人们的疑虑。 第三,为什么是女婴而不是男童出现性早熟问题。客观地讲,这次奶粉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是吃出来的,而是喝出来的,因为那些女婴长期喝同一品牌的奶粉。造成“性早熟”的女婴年龄更小,只有几个月大,还不具备咀嚼能力。这次儿童“性早熟” 都表现在女婴身上,就很能够说明问题。在养殖过程中,人们给母牛注射的是雌性激素(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不能简单地将女婴性早熟问题归结为“误诊”或找其他原因,或什么“假性性早熟”。 第四,样品来源问题。送检样品中,只有1份是从患儿家中拿到的“疑似问题”样品。而下结论时,是用了73份样品的结果(42份“疑似问题”奶粉,31份其它品牌奶粉),用73份样品的数据,断定3名婴儿乳房早发育与该品牌奶粉无关,似乎不是科学的做法,至少还有2例没有排除。患者家中都存有当时某市食安办带走奶粉时留下的《飞行抽检采样单》,且患者处在不同的年龄段,奶粉是不同配方和批号,“为何不多检查几份样本?” 奶粉质量关乎儿童的健康,孩子的一生,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对出现的问题要寻找真正的原因,不能用一些数据简单地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实,奶粉中暴露出的问题是全球性的,是人类严重违背动物性规律造成的。有人说,国外的奶粉好,多花钱买国外的产品就可放心了,据说国内大的奶业公司都从国外进口奶粉。殊不知,国外劳动力成本高,为了增加产量,一些人工激素照样是添加的,且很多发明都是来自国外的:瘦肉精、疯牛病、禽流感、猪流感等,都是西方发明的大规模集约化养殖模式造成的后果。如果不从源头上找原因,盲目崇拜国外产品,同样是不科学的态度。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5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避孕药"黄瓜门:植物激素之过?
热度 1 liuting2007 2011-5-22 18:09
昨个儿同事指着电脑屏幕上的黄瓜照片对我说 : 记住啊,买黄瓜千万别买这种顶上黄黄的 ” 顶花带刺 ” 黄瓜,因为这种黄瓜是被涂了“避孕药”的,吃了对人不好。旁边另一位同事随口调侃:“怪不得现在的年轻人那么多不孕的呢?”,俺也跟着起哄:“这么说,俺等老太太可照吃无妨了?反正也生不出孩子了,哈。” 玩笑归玩笑,最近,网上关于食品安全的爆料实在太多,真的有点关注不过来。细节并不了解太多,只是奇怪,用于人的动物激素“避孕药”,对黄瓜怎么能起作用呢?未及多想。 今天电话里与 JIE 聊天,又谈起食品安全问题,谈到抹了“避孕药”的黄瓜,她说有个同事去年遭遇了“胎死腹中“的悲惨命运,回想起来,这女孩特别喜欢吃黄瓜,怀孕时更是总感觉口渴,一天要吃很多根黄瓜,由此推断,有可能是过量食用抹了“避孕”药的黄瓜,从而影响了胎盘的生长,造成流产。听起来还挺可怕的。尽管造成流产的原因很多,这个问题引起关注,也纯正常。 上网验证了一下,所谓“避孕药”黄瓜,当属误传。动物激素用在植物身上未必起作用。再说,植物激素,或者说生长调节剂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已有很多年的历史,要在瓜菜保鲜上“做手脚”,没必要借用人和动物用的激素来实现吧。 俺大学是学园艺的, 30 多年前的果树生理课本上已用较多篇幅讲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像赤霉素( GA )、细胞分裂素( CTK )那时在生产中就已经应用比较广泛了,从未想过有一天这些来之于植物、用之于植物,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化学物质,今天会招惹这么多的事非。 事实上, 黄瓜并没有享用给人用的“避孕药”,瓜农是给它抹了一类如“ 氯吡脲”等的生长调节剂(属于植物激素),可以提高座果率、加快生长速度,保持采收后的新鲜程度,实现“瓜熟而蒂不落”,好处不少,使用成本也不高。 植物激素的使用,让采收下来的黄瓜形成“顶花带刺”的效果,人见人爱,自然也能能卖个好价钱。回想起俺到农贸市场买黄瓜,也爱挑刺多,颜色深,顶花带刺的“优质黄瓜”。从未想到吃了会有什么不好。 不只是“避孕药”黄瓜,还有爆裂西瓜,一样可能是植物激素(膨大剂)搞的鬼。 在人们对食品安全谈虎色变的当下,“避孕药”黄瓜门,爆裂西瓜门,等等。无疑又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植物激素的安全使用上来。 依我个人的观点,植物激素本身无过,有过的是不合理的使用。食用“纯天然食品”不过是个不切实际的梦想,自己家种黄瓜吃吧,你能保证用的土、浇的水绝对安全吗?不施肥、不用任何农药试几年,看看效果如何?又要口感好,又要面相好,无虫眼,个头大,颜色好,产量高。。。人类要的太多了,我们不可能回归原始。 关键是,我们要想好取舍。得到一些的同时,必会失去一些。说到此,讲个笑话。头几年南村兄打电话吹牛,说在他的别墅里种了龙眼,每年要办龙眼节,请大家品尝他亲自种的无公害龙眼。第二年,龙眼熟了,这老兄正好到北京出差,带了那一大纸箱龙眼,上面的个头大大,厚味甜,大家纷纷夸赞他种龙眼的好手艺。不想,再往下纸箱低下揪,嗯,又小又瘪的龙眼出现了,不过吃起来味道还可以,龙眼味很浓。南村兄不好意思地说,“我怕你们失望,临上飞机前特意上果园让人家现摘现装箱,让你们吃个新鲜”。原来是使障眼法,骗人啊。从此,这老兄再也没提他家办龙眼节的事。 大量的农技人员下到乡下,向农民送去技术、送去农药新产品,也送去致富的种种“窍门”,恐怕很少会专家会对农民兄弟说,不要施花肥,不要打农药,不要用任何生长调节剂,勤快点,多锄锄草,多间间苗,等着丰收吧!农业专家花费很多的科研经费,研究让农作物增产的“绝招”,当然也包括各种外来化学物质的应用,当然还有转基因育种技术。四季常鲜的水果、四季盛开的鲜花,离不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你能拒绝吗? 关键的问题是,专家在向农民传授生长激素使用技能时,是否能够实话实说(取绝于掌握事实的情况和说实话的勇气,以及利弊权衡),反复强调了滥用的害处;商家在推销植物生长激素时,是否尽到了如实告知的义务;农药监管(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归入农药监管范畴),是否尽到了监管的职能。 食品安全,不能轻易下结论,人与人之间的代谢功能、身体反应千差万别,食品安全要保证万无一失,尽管很难,但还是需要尽百公之百的努力去做。 对于专家,除了要认真搞科研,还要及时占出来讲真话,普及正确的知识。 对于百姓,要了解真相,理智看待各种有关食品安全的“爆料”。做出正确的分析和选择。另外,我还是觉得,食品均衡多样化最好,什么都不要吃过量,弄不好正好对你特别不利(易感,代谢障碍)的物质会在体内富集,惹出麻烦。不要信“歪瓜裂枣”,畸形果很可能缘于激素过量,生长失衡。 植物激素本身无过,过量使用难免有过。过分忧虑其实太过,理智对待才不惹祸。。。 function errorhandle_clickhandle(message, values) { if(values ) { showCreditPrompt(); show_click(values , values , values ); } }
个人分类: 科学与生活|4161 次阅读|1 个评论
郑风田:黄瓜抹“避孕药2号”可以装嫩?
热度 2 zft2000 2011-5-19 08:35
郑风田:黄瓜抹“避孕药 2 号”可以装嫩? 不只是老牛喜欢吃嫩草,一般人也都喜欢吃“嫩”瓜,尤其是嫩黄瓜,这是人性的弱点所致。现在的市场就那么神奇,用药轻轻一“蘸”,就可以搞出“头戴花朵”的嫩黄瓜来。看来不止人可以装嫩,黄瓜也可以! “西瓜爆炸”案还没有消解,近日有媒体又爆出“避孕药黄瓜”来,一则“顶花带刺的黄瓜打过避孕药”的消息四处传播,声称西安、珠海等地有农户往黄瓜上抹避孕药,以此来保持黄花不败,并让黄瓜看着新鲜,装扮成“嫩”瓜,这种黄瓜被称为“顶花黄瓜”,其实应该是“激素黄瓜”。 而后又有媒体马上发表“专家”意见辟谣,声称黄瓜装嫩被抹的并不是避孕药,而是植物激素,这种激素没有副作用,可以大胆放心使用。为什么菜农管植物激素叫“避孕药”,最核心的为什么要抹这种药?这种黄瓜真是某些激素专家声称的那样没有副作用吗?如何在购买时识别这种“激素嫩黄瓜”? 为什么菜农管植物类激素叫“避孕药”? 专家们声称菜农们叫错了,那种装嫩的神奇药学名应该叫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者植物激素,是一大类改变植物正常生长规律的化学药物统称,虽然叫卖者一直混叫纯天然的。为什么植物激素这个名字与避孕药联系在了一起?估计是菜贩或瓜农们也说不清可以装嫩的“保鲜剂”到底是什么,反正很神奇,“避孕药”应该是他们信口胡诌出来的一种比喻而已。菜农们知识没有激素专家多,误把激素叫成了避孕药其实是根据他们的生活常识而来。日常生活中他们接触最常见的神奇药可能就是避孕药了,想不要孩子,吃一粒,干完坏事也没事。而黄瓜吃了这种药,居然可以生出鲜艳的小黄花,与避孕药一样神奇,但作用却相反,所以富有想象力的菜农们给这种药起了一个名称叫:“避孕药 2 号”,与避孕药药效刚相反。 菜农真的施这种药? 菜农们真的敢施用这种药?根据媒体的报道以及菜市场上的各种照片,应该是很常见的。两位圈内人的意见可以佐证,据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党支部书记朱林说“市场上有些黄瓜确实含有避孕药,对于搞蔬菜的人来说,这是公开的秘密。”。在施用时间上可能不是农贸市场的菜贩所为,而应该是在生产的时间施用,据菜农声称,“一些蔬菜种植户为了增加黄瓜的产量,在黄瓜长到二三公分的时候,在黄瓜上涂上避孕药,这样的黄瓜卖相非常好,不仅能长得又壮又直又肥,头顶一朵小黄花,还能将新鲜感延长。” 菜农为什么要抹这种药? 菜农们为什么要施用这种“避孕药 2 号”呢?当然是装嫩,让买瓜人看着黄瓜显新鲜。黄瓜在自然生长过程中也开花,只不过在成熟后就人老珠黄,开过的花大都谢了。而涂上这种植物激素后,不但能够延长开花的时间,继续开着花、生着长,而且可以拉长瓜体,变得更直,其实应该叫“伟哥”更合适。使用这种药之后,黄瓜可以长得又大又长又嫩。更重要的是,黄瓜顶端在售卖时还能够还带着小黄花,显得多嫩呐,色迷与非色迷的消费者在购买时也受不了,都爱嫩,都爱买。 这种黄瓜真是某些激素专家声称的那样不副作用吗? 植物激素专家们一直声称这些东西没有副作用,但太脱离人民群体的生活常识了。激素的机理是改变植物的正常生长系统,在美国都把之归为农药类。既然能够改变植物的生长规律,人吃了之后不可能没有付作用。只可惜我国目前这么多的滥用,一直没有相应的人体安全试验跟进。不过可以做个自然试验,让那些激素专家们可以先天天吃上个十年,观察之后确信无事,再让普通百姓吃。现在的局面是,激素瓜果没有标签,百姓并不知道所吃瓜果含不含激素,先让百姓当小老鼠做试验,激素专家们却趁机卖产品发大财了。 老菜农声称黄瓜一生用药数十种? 除了加植物激素外,我们日常所食的黄瓜,其实还加了太大的其他农药。《鲁中晨报》采访了一位在全国蔬菜大县寿光种植了 20 多年蔬菜的一位菜农,他声称黄瓜一生总共服药十几种,不少蔬菜都是用化肥、农药“喂大”的。黄瓜在育苗阶段要先使用矮壮素,移栽到开花的过程中要用抗菌类药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要用 5-6 次杀菌药,在黄瓜最关键的开花期要进行“蘸花”,也就是施用“避孕药 2 号” 。种菜离不开药,几乎成为一些菜农的共识用上这些药物以后,黄瓜的产量能提高 80% 左右,很合算。但消费者的身体在吃完这些“伟哥”后能不能扛得着就不知道了。相信即使现在扛得着,十年二十年后能否扛得着,也难讲。 避孕药并不只用在了黄瓜上,水产品是重灾区。 其实除了黄瓜、丝瓜被经常施用植物激素外,黄鳝、泥鳅、虾、甲鱼、螃蟹等动物更是施用了大量的动物激素,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人为改变正常生长规律,让产品长大越快越好,越大越好。问题是,人在吃了这些病态不正常的食物,在某一天是不是也会变得不正常?经常吃不健康的东西,人类要健康才怪呢?这也应该是常识吧? 如何在购买时识别这种“激素黄瓜”? 遗憾的是,目前农业部门在检测蔬菜质量时,只检测农药残留量,并没有把生长激素纳入检测范围。而美国是把植物激素列为农药的,一并要在农药中接受检测的。 看来还是要消费者自保了,激素专家们推荐说可以通过削皮吃,我还是建议小孩子还是别吃了,在购买时顶花黄瓜千万也别买了。另外激素黄瓜还有一个明显特征,那就是在花骨朵和花苞连接处有一小疙瘩,像“瘤”,而自然生长的黄瓜没“瘤”。
2998 次阅读|1 个评论
你长得像黄瓜吗?不像,那就别怕黄瓜避孕药
热度 9 DNAgene 2011-5-17 10:25
最近一批 知识缺陷型记者 炒作黄瓜激素如何如何有害,“珠海居民开荒种菜: 市售黄瓜被涂避孕药 吃了会绝育”,“ 西安黄瓜抹避孕药 商贩称早已不是秘密 ”。这些知识缺陷型新闻一发表,引来大量愤青对菜农们的恶毒辱骂。 我首先要提醒各位 知识缺陷型记者 , 你们吃避孕蔬菜已经吃了很多年 。黄瓜充其量是近几年的事,西红柿早在20年前就开始避孕了。你们吃了20多年的避孕西红柿,绝育了吗?那么多贪官、大款吃了多年避孕西红柿,二奶、小三不还是一群一群的。 其实西红柿等瓜果蔬菜使用的多数不算是避孕药,而应该归为比避孕药更可怕的“打胎药”。什么意思?这些激素抹到西红柿上之后,它们就忘了孕育后代,一味地长个大肚皮。也就是说,抹了激素之后,西红柿的种子生长相对缓慢,节约出来的物质能量供果实中非种子部分快速生长。回家仔细看看买回来的西红柿,外面红了,种子瘪的。自然成熟的西红柿种子鼓鼓的、硬硬的,外表不一定能红透。 农民为什么干这事呢?种子通常是乙烯等成熟激素的产生部位。如果让种子长得太好,西红柿在运输过程中会快速后熟,容易烂掉。我们现在买的西红柿能保存这么久,就是由于西红柿被打胎了。 下面,我为这些记者普及一下科学知识。人和黄瓜、西红柿的祖先大约在十亿年前就分道扬镳,走上了不同的进化道路。什么怀孕呀、果实呀之类的事情都是各自进化了几亿年之后,分别进化产生的。俗话说,牛头不对马嘴,牛和马的差异太大,以至于它们彼此不来电。如果黄瓜的避孕药能危害某位记者,说明这位记者和黄瓜的差异比牛和马的差异还小。 有一个规律,就是差异越大的生物,一方的激素影响另一方的可能性越小。按这个规律,牛、羊、猪等哺乳的激素在人类身上起作用的可能性最大,家畜饲养中用不用激素才是最应该关心的。鱼呀、虾呀这些低等一些的动物激素会不会影响人就不好说了,要实验一下。再低等的动物,或者植物,不可能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很多药物,就是利用我们和病菌、寄生虫的差异,杀死它们、治好我们的病。其中的杀死过程,有的是直接杀死,有的就是使它们不育或者死胎。一个相关的题外话,谈转基因的时候,我对某位网友有过这样的回复“ BT蛋白是使毛毛虫肠道溃疡的毒素。产生BT蛋白的细菌是使毛毛虫生病的细菌。如果哪位老兄消化系统长得像毛毛虫,吃了含有bt蛋白的食物一定会消化道生病。我没事,因为我的消化系统和虫子不一样。您如果一吃转BT蛋白豆腐就生病,应该做个体检。看看还有什么特征像毛毛虫。你到了野外,有没有蛾子、蝴蝶围着你转?开个玩笑。人类没那么大变异,要真是一吃就生病,十有八九是心理上的问题。 ” 我长得不像黄瓜、西红柿,所以我不怕黄瓜、西红柿的避孕药。但我也不太支持大量使用这些激素,不是因为有害,而是因为不好吃。以西红柿为例,激素催熟的西红柿就没有西红柿的味道。现在很怀念小时候吃的有籽的西红柿。大喊一声,“ 我们要吃有籽的西红柿。。。 ”,可以贵一点,我少吃一点就行了。 化肥也是一样,种出来的东西不是有害,而是不好吃。
5632 次阅读|22 个评论
中国人的一天
热度 3 冯用军 2011-4-6 21:13
早起,买两根地沟油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氨奶,吃完开锦湖轮胎的车去上班。 中午,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再来一份人造鸡蛋卤注胶牛肉,加一碗石蜡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 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吊白块粉丝,膨大西红柿,石膏豆腐,回到豆腐渣工程房,开瓶甲醇勾兑酒,吃个增白剂加硫磺馒头。 饭后,抽根高汞烟,去地摊买本盗版小说,回去上一会盗版操作系统的***。 晚上,钻进黑心棉被窝,呼吸2氧化碳。 核辐射算啥,很盐重吗?
个人分类: 315质量研究院|2596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药物研发转型中的闪烁亮点
medinstru 2011-4-6 20:22
虽然在2011年制药行业可能会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突破性成果,让本已低迷的产品研发线有所增色,但是,制药业的整体前景依然严峻,因为与几年前的辉煌岁月相比,处于研发中的新药数量在持续萎缩。   虽然制药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可能确实有众多项目正在开发中,但有行业顾问和研究人员指出,新一轮重磅炸***物将极少有机会很快走进市场,来取代那些即将陆续失去专利保护的药物。   此外,美国FDA审批新药的速度继续以缓慢的步伐前进,2009年和2008年分别有25只和26只新药获批。2010年有17只新药获批(截至 2011年1月15日的统计数据),其中13只药物将被定义为专业药物;而在非专业类药物的审批中,2只是避孕药,1只是眼科抗过敏药物。   确实,与3年前产品研发线健康而旺盛的状况相比,制药业目前的景象可谓天壤之别。1998~2008年,处于研发中的产品数量大幅上升,从约950只增加到近1450只。但是,根据纽约证券公司Cowen Co提供的数据,截至2009年12月,这一数据已经下降到不足1250只。   与此同时,制药公司提交新药申请(NDAs)的药物数量也在下降,从2009年的160只减少到了2010年初的125只。而在前几年,这一数据稳步上升。让事情变得更为糟糕的是临床前试验项目的数量:2005年曾经达到250个这一峰值,随后在2010年第一季度暴跌到只有60个。   由此,在几大药物领域,产品研发线明显出现萎缩,它们包括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   药物开发转向   在研药物大幅下降的另一面则是专业药物市场的发展,因为越来越多的制药公司正在将它们的关注重点转向专业药物。   美国明尼苏达州药品福利管理机构Express Scripts公司负责新兴治疗产品的高级临床顾问Aimee Tharaldson表示,新的重磅炸***物即将出现在丙型肝炎和多发性硬化症治疗领域,而更多的开发产品预计将被用来治疗罕见疾病和癌症。   专业药物的批准数量正在上升。2010年,获得FDA批准的专业药物是传统药物的3倍多。预计这种趋势将会保持下去,因为制药公司正在将它们的开发努力重新聚集到专业药物上。   根据Express Scripts公司的“2009药物趋势报告(DTR)”数据,专业药物的年度增长幅度为19.5%,而传统药物为4.8%。   DTR数据中包括了被药品福利覆盖的药物,而年度趋势则是PMPY(每只药物每年)费用支出的年度增减率。市场因素和行为因素影响着这一趋势。市场因素包括发病率、单位成本、每张处方的单位量、专利到期以及进入市场的新药,而行为因素包括治疗强度和产品组合。   2009年,专业药物的PMPY支出为111.10美元,相比之下,传统药物的这一费用支出为800.23美元。虽然在药品福利框架下专业药物的PMPY支出低于传统药物,但专业药物的PMPY支出仍然很大,因为只有不到1%的病人使用专业药物。   根据专业药物的PMPY支出,2009年,在美国,专业药物治疗领域位居第一的是炎症,紧随其后的是多发性硬化症、癌症、抗凝血剂,以及生长激素缺乏症。   明尼苏达州药品福利管理机构Prescription Solutions公司的产品研发和趋势预测主任Brian Kolling表示,很显然,转向专业治疗领域现在已经成为新药开发的一个重点。   仿制药持续繁荣   除了对专业药物市场给予关注以外,Kolling还作出了以下预测:制药公司将从“研究和开发”转向“探索和共同开发”模式;随着今后5年里50只顶级(非专业)药物中的25只将失去专利保护,仿制药的研发将会持续“发烧”;对新兴市场(如中国、墨西哥、土耳其和巴西)的药物开发产生影响,因为这些市场的利润要低于美国,但是,这些市场有着更高的增长速度,有更大的机会推广专利失效后的品牌产品(因为它们对仿制药的审批途径不一);制药公司将继续将疫苗作为一个重要的产品研发方向。   制药业顾问——费城Pembroke Consulting公司总裁Adam Fein同意Kolling作出的预测,他认为,虽然其他产品的研发似乎停滞不前,但仿制药的研发将会继续蓬勃发展。业内分析人士预测,由于仿制药的入侵,2012年,品牌药将失去大约283亿美元销售额。   Fein表示,到2012年年中,仿制药的销售比例将超过80%,这意味着,零售药店配售的80%以上的药品将属于仿制药。这是制药行业正在发生的重大变革的一部分。以往(比如10年前),药品价格远远超过它的经销成本,而现在,药品价格只是经销成本的一小部分。由此,供应链所具有的价值正在日益显现。   业内人士预计,2011年及以后年份的仿制药包括阿托伐他汀、孟鲁司特(montelukast)、外用拉坦前列腺素、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以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从今年年底开始,制药行业将完全淹没在仿制药风潮之中,2012年及今后10年将是仿制药推向市场的高峰年份。   新研发模式   与此同时,从现在起到2015年,销售额大约为1000亿美元的品牌药将失去专利保护,其中大约有一半预计会在今年到2012年之间发生。   Kolling表示,看上去似乎无休止的专利失效周期已经导致制药行业在新药研发模式上发生了根本变化,因为新药的推出速度跟不上研发费用的增长速度。   此外,Kolling指出,新药进入市场面临更高的门槛意味着制药公司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然而目前的现实是,大部分资金花费在了Ⅱ期或早期试验阶段,这些试验阶段有着最高的失败几率。   为了应对市场上出现的如此巨大的变化,Kolling建议制药公司通过技术授权引入处于后期开发阶段的产品,而将早期开发工作交给一家合作伙伴公司。   此外,Kolling预测,许多制药公司将会与规模相似的合作伙伴共同承担开发风险,并向“更加友好的市场”(比如专业和新兴市场)转移。   根据上文所述,研究和开发项目将会继续寻找突破。预计以下重要疾病领域的开发工作将会实施起来。   心血管:5年内不会有新药?   与其他疾病治疗领域相比,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开发可能经历了更大幅度的衰退。   事实上,在治疗和预防心脏疾病方面获得重大突破近25年之后,心血管研究似乎进入了停滞状态,而重磅炸***物进入该市场的步伐也大大放缓。2009年,这一治疗领域形成了766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但到2015年,这一市场规模有可能下跌到600亿美元。   Kolling还指出,降胆固醇和高血压药物市场预计将会明显萎缩,因为它们的生命周期接近结束,顶级他汀类药物、ARB以及抗血小板药物(都在全球药品销售中名列前10名)将在2012年失去专利保护。   总的来说,这一治疗领域一直在努力寻求突围。一些前景被看好的药物曾经给该领域带来了希望,但最终它们被证明具有危险性。心脏病仍然是美国的第一大健康杀手,心脏病学专家和研究人员表示,目前还不清楚下一只重磅炸***物何时出现,又将出自何处。   不过,从长期来看,令人鼓舞的一个信息是,许多新药仍然在由几家大药厂进行开发,其中包括辉瑞公司,该公司在心血管市场上出现了近4年的真空之后再次现身,并重新开展工作,开发用来治疗和预防心脏疾病的新药。   不过,就现阶段来看,研究人员预测,除了新的血液稀释剂以外,这一领域至少在5年内不会有任何新产品面世。事实上,人们一直在关注几只已经显示出巨大潜力的抗凝血药物,这些药物有可能取代华法林,成为新的治疗选择。Kolling预测,抗血小板药物和抗血栓形成药物今年将得到更大的关注,并推动整个心血管治疗药物的发展。   以下这些抗凝血剂/抗血小板药物的情况值得关注:   1.Rivaroxaban(Xarelto,由拜耳医药保健公司开发)。这是每日使用一次的口服Xa因子抑制剂,用来预防接受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治疗VTE,预防心房颤动(AF)病人出现中风,预防急性疾病而住院的病人出现VTE,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2.Apixaban(由百时美施贵宝/辉瑞开发)。这是一种口服高选择性直接Xa因子抑制剂,用于治疗AF,以及预防和治疗VTE。去年11月,百时美施贵宝和辉瑞中止了对ACS 病人使用Apixaban或安慰剂进行治疗的Ⅲ期APPRAISE-2临床试验,因为有证据表明,随机使用Apixaban的病人临床上出现了较重的出血现象。两家公司仍然承诺要开发Apixaban,用来预防AF病人发生的中风,以及预防和治疗VTE。    3.Ticagrelor(Brilinta,由阿斯利康开发)。这是一种口服P2Y12腺苷二磷酸(ADP)受体激动剂,用来治疗动脉血栓形成。Ⅲ期 PLATO试验显示它的疗效大大优于用来治疗ACS的氯吡格雷。它也许将成为第一只获得FDA批准的可逆性结合口服ADP受体拮抗剂。不过,2010年 12月,FDA发出了一份完整的答复函,要求对PLATO试验数据开展更多的工作。   4.Elinogrel(由诺华/Portola公司开发)。这是一种可逆性P2Y12 ADP受体拮抗剂,用来预防慢性冠心病患者可能发生的心肌梗塞(MI)和中风,预防ACS患者的死亡、MI和中风。迄今为止,它是唯一一只有可能以静脉注射(IV)和口服制剂使用的P2Y12 ADP受体拮抗剂。Ⅱ期试验结果显示它的抗血小板作用要快于和大于氯吡格雷。Ⅲ期试验将在今年开始。   5.Edoxaban(由日本第一三共株式会社开发)。这是一只口服Xa因子抑制剂,用来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早期研究数据显示其疗效与dabigatran相似。目前,为Ⅲ期临床试验招募病人的工作已经结束。   6.Vorapaxar(由默沙东开发)。这是一种凝血酶受体拮抗剂或抗血小板蛋白酶激活受体-1抑制剂,用来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它也正在接受用于治疗ACS的研究。Ⅲ期研究已经招募完病人,首批研究成果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出来。   7.Betrixaban(由Portola制药/默沙东开发)。这是一种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剂抗凝血药,用来预防AF引发的中风。Ⅲ期试验计划在今年开始,FDA提交预计将在2014年或晚些时候。   中枢神经系统(CNS):走向成熟   与新的品牌药带来的影响相比,用于治疗CNS疾病的新仿制药产生的影响可能要更大一些。Kolling预计新的抗抑郁药将成为利基产品,并预计今年到2012年一些重要产品将面临专利失效。   Kolling还预测所有CNS治疗领域都将走向成熟。   预计处在CNS治疗药物开发前沿的新药如下:   1.Vilazodone(由临床数据公司开发)。这是一种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SSRI),具有5-HT1A激动剂部分活性,用来治疗抑郁症。目前该药公开的数据还较少。遗传生物标记测试或许可预测病人对该药可能作出的反应。   2.TC-5214(由Targacept和阿斯利康开发)。这是一种烟酸通道阻滞剂,用来辅助治疗重症抑郁障碍(MDD)病人,这些病人对SSRI或血清素肾上腺素回收抑制剂(SNRI)等一线治疗药物无法做出足够的响应。目前,Ⅲ期试验正在进行之中。   3.Cariprazine(由Forest/Gedeon Richter公司开发)。这是一种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用来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Ⅲ期试验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   4.Telcagepant(由默沙东开发)。这是第一只口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阻滞剂,用来治疗急性偏头痛和预防偏头痛。这只产品本该在2009年提交FDA,但是,由于参与试验的病人肝酶升高,从而导致Ⅱ期预防性试验受到挫折。目前尚不清楚Ⅱ期试验和FDA提交时间表。   糖尿病:大批新药即将上市   今后10年里,糖尿病诊断病例预计会继续急剧攀升,而新药开发预计将紧随其后,未来几年里,大批新药预计将会上市销售。   UnitedHealth集团公司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来遏制不断增加的糖尿病病例,那么到2020年,糖尿病将让美国付出10%的医疗保健费用。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所做的时间更长的预测表明,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到2050年,高达1/3的美国成年人可能会患上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是美国增长最迅速的疾病之一,而肥胖则是它的一个主要致病因素。   制药公司似乎正在直面挑战。根据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发表的一份研究显示,过去1年中,生物制药公司正在对用来治疗糖尿病和相关疾病的235只药物进行研究,这一数据创下了历史记录。   Cowen Co公司表示,到2015年,糖尿病治疗药物(用来治疗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的药物)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79亿美元,比2009年的233亿美元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Kolling预测,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药物将是一个主要的研发途径,而钠-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将是出现在这个市场上的下一类药物。   此外,用来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许多新降糖药(具有新的作用机制)正在研发之中。   预计未来以下研发活动即将开展:   1.吸入型胰岛素(Afrezza,由MannKind公司开发)。这是一种超快起效的胰岛素,用来治疗Ⅰ型和Ⅱ型糖尿病。Ⅲ期临床试验表明它并不劣于胰岛素aspart。在与胰岛素glargine结合在一起的另外的试验中,它也显示出不错的疗效。预计FDA将会在今年3月作出完整的答复。   2.LY2189265(由礼来开发)。这是一种GLP-1类似物,用来治疗Ⅱ型糖尿病,每周一次通过皮下注射。目前,该药正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预计研究数据将在2012年以后得出。   3.Lixisenatide(由赛诺菲安万特开发)。这是一种用来治疗Ⅱ型糖尿病的GLP-1类似物。Ⅲ期试验的初步数据表明它的作用类似于其他GLP-1s。   4.Albiglutide(由葛兰素史克开发)。这是一种新颖二肽基肽酶-4-抗性GLP-1二聚体,用来治疗Ⅱ型糖尿病。   5.Dapagliflozin(由百时美施贵宝/阿斯利康开发)。这是一种SGLT2抑制剂,与该药有关的潜在安全问题是生殖道感染和尿路感染几率会增加。   似乎无休止的专利失效周期已经导致制药行业在新药研发模式上发生了根本变化,也有越来越多的制药公司将它们的关注重点转向专业药物。 来源: 医药经济报
个人分类: 药事点评|1384 次阅读|0 个评论
避孕药50年风雨启示录(美国版)
popsci 2010-6-24 19:12
性、自由与矛盾 德赛先生 译自 TIME 图为在 1960 年使用的复方单相口服避孕药。粉色的避孕药装在圆形的蓝色塑料自动售卖机上。 也许没有一样东西能像汽车、鞋子或者肥皂那样尽人皆知,但是所有人都不会对避孕药感到陌生。自从 50 年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那一刻起,人们对于它对人际关系的改变的争论就开始了。 避孕药的出现本身就是矛盾的:它是第一种为健康人群发明的药。而且,它的主要发明者是一个保守的天主教徒,最初是想寻觅治疗不孕不育的良方,结果却是事与愿违,找到了一个避孕的方法。尽管在整个 20 世纪 60 年代,这种避孕药还只是对已婚女性提供,但它还是被指责为引发青年男女性革命的导火索。避孕药的支持者认为,它可以通过减轻意外怀孕的压力来促进婚姻的稳定。但反对者仍然认为它对乱交、通奸甚至家庭破裂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1999 年的《经济学人》将其称为 20 世纪最重要的科学进步之一。但是,本时代最具影响的女权主义者 Gloria Steinem 却认为这种说法言过其实了。今年三月公布的一项世界范围内针对避孕药最大的调查(对 46000 名妇女长达 40 年的跟踪调查)显示,这些服用避孕药的妇女不太容易因为各种疾病,包括癌症或心脏病,过早离开人世。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妇女对避孕药的利弊心存疑虑。 亵渎与崇拜同在,或许这就是偶像的本质。其所背负的象征意义远远超过了它本身。避孕药诞生在社会大变革的时期,这就注定了它会成为人们对于那些无解之题的信手拈来的解释。上个世纪 50 年代,人们身感安全又得意,到了 60 年代,这一切却变得原始和喧闹,革命一个接着一个,有关于本种族关系、性别角色的,也有关于代沟以及国家和教堂冲突的。如此多的价值观和虚荣心交织在一起,没有人能够解释为什么各种问题会突然一起爆发。在这种情况下,沾满泥泞色彩的伍德斯托克也不再仅仅是一场音乐会,其领导者成为了殉道者,而一片普普通通的避孕药也有了特殊的意义。从此,妇女们解下围裙,满腹理想,迫不及待的踏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那是一个社会行为变革大加速的时代。在 60 年代,平均一个典型的美国妇女育有 3.6 个孩子,到了 80 年代,就变成了不足 2 个。历史上头一次,多数的女性认为自己是一个工作者而非家庭妇女。美国妇联(国家妇女组织)主席 Terry ONeil 说:避孕药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家庭结构的改变有直接关系。如今,有 22% 的妇女比她们的丈夫挣得多。在 1970 年,在有 6 岁以下孩子的家庭中,有 70% 的女性呆在家里, 30% 出去工作。但如今,情况简直倒过来了。 如今,世界上超过 1 亿的妇女每天早晨服用这种小小的药片。它是如此的小,却又是如此的有力量。但是,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它又如此的让人误解。 暂时不孕 只要人类还在创造下一代,就不会停止对避孕的思考。古埃及人利用鳄鱼粪制造出一种膏,并将它们塞入子宫或阴道;亚里士多德认为可以将香柏油和乳香油作为杀精剂;卡萨诺瓦曾经记载过用半个柠檬做子宫帽;而避孕套的发明人被认为是 18 世纪中期的一位避孕套医生,传说为了帮助限制当时的英国王查尔斯二世的私生子数量,他发明了一种用羊肠造的套子(避孕套)。但是,这种器具实际上在这几百年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哈佛经济学家 Claudia Goldin 认为关于避孕套和性行为之间关系的最大误解是避孕药根本就不是在已婚夫妇中将性爱跟繁殖分裂开的原因。事实上,在避孕套发明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妇女们就已经知道了如何避孕,只不过还不是太完美。在 1800 年,一个典型的美国白种妇女会生育 7 次,到了 1900 年平均仅为 3.5 次。 到了现代,避孕遇到了来自于宗教界的联合反对。无论是新教徒还是天主教徒,无论是西方规范还是东方传统都认为,不以生育目的的性,即便是婚内性行为,也是不道德的。对于怀孕的恐惧成了验证是否乱交的最有力的证据,而那些关于避孕的信息也被视作与色情信息无异。 1873 年,议会通过了将节育信息列为淫秽信息的法案。那些想要了解节育方法妇女不得不学习如何读那些专业论文。直到 20 世纪初,那些治疗妇科病或者月经不调的广告上还会醒目地警告:堕胎药,怀孕期间请勿服用,以免流产。 当然,警告才是这则广告的本意。 避孕药之母 改变这一切的是 1879 年出生在纽约州康宁市的 Margaret Sanger 。她的母亲是一个天主教徒,父亲是雕刻大理石圣像的工匠。她的母亲在 50 岁时离开人世,一生共怀孕过 18 次。在母亲的灵柩旁,她诘问父亲:这一切都是你造成的。妈妈是因为生了太多的孩子而死的。 此后, Margaret Sanger 成了一名护士,早在 1912 年她就梦想着有一种神奇药丸能阻止受孕。在 1914 年,她创造了节育一词,同年,她因在自己出版的杂志《女性反叛》上非法刊登避孕方法的讨论并邮寄而被捕。她弃保潜逃到了欧洲,两年之后又回到了美国,并在布鲁克林区的一个脏乱的贫民窟里开了国内第一家家庭计划生育诊所。 1917 年, Sange 在波士顿的一个课堂上遇到了一位叫 Katharine Dexter McCormick 的女士。 McCormick 出身豪门,拥有生物学学位,是第二个在马赛诸塞州理工学院毕业的女生。她嫁给了美国国际农机公司的继承人后发现,她的这个继承人丈夫患有精神分裂症。像 Sanger 一样, McCormick 也是一个狂热的女权主义者。她把精力和金钱都投入到了为丈夫寻找解病良方中。与此同时,她也准备帮助那些不想要小孩的妇女在没有丈夫的帮助下避孕,甚至不需要他们的知道。 在随后的几年里, Sanger 投身于节育运动,与此同时, McCormick 提供了资金支持。当时正值大萧条时期,控制家庭的规模成了维持生存的实际考虑,这也推动了节育运动的发展。美国国内的节育诊所从 1930 年的 55 家升至 1942 年的 800 多家。 1942 年, Sanger 的节育联盟改名为美国计划生育联合会。 在实验室方面,关于避孕的研究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通过荷尔蒙来控制生育的想法已经提出好几年了。但是,从避孕理论到能像妇女服维生素一样口服的药片,需要意愿、钱、药品和天才想法的碰撞。 天才的想法来自于一个活跃的研究人员,他就是 Gregory Pincus 。 1951 年, Sanger 在一个晚餐会上与他相识,并力劝 McCormick 资助其研究。在上个世纪 30 年的哈佛校园里, Pincus 是一个极具前途的生理学助理教授。在他 31 岁的时候就成功得从陪替氏培养皿中获得了兔子的胚胎,而这正是人工受精的前驱技术。这项技术在当时被认为是极具智慧的科学进步,直到 1937 年的 Colliers magazine 一篇文章认为他创造了一个不再需要男性的亚马孙族世界。由于哈佛大学不再续聘, Pincus 不得不离开此处,转而创建了他自己的实验室。 当时,墨西哥的化学家已经能利用野生甘薯合成黄体酮了。 Pincus 在对动物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注入动物体内的黄体酮能够抑制排卵。但是,要想把这个实验移植到人体上需要有临床经验的人来做。在 1952 年的一次会议上, Pincus 认识了在美国极富盛名的不孕不育专家 John Rock ,在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 Pincus 一直跟随这位哈佛毕业的内科医生工作。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更作为有着 5 个孩子和 19 个孙子的家长, Rock 将帮助不孕妇女生儿育女作为自己的使命。在 Pincus 和 Rock 刚开始合作的时候, Rock 正在做利用荷尔蒙帮助妇女受孕的试验。试验的设想是,在头四个月里用黄体酮移植排卵,之后停止用药,利用反弹作用促进排卵。在他的试验里,有些妇女确实成功怀孕了。同样的道理,利用荷尔蒙也可以实现避孕:用黄体酮抑制排卵,那么,妇女就不可能会受孕了。 在美国,虽然临床验证利用荷尔蒙药治疗不育是合法的,但是如果用来避孕却是违法的。因此,在 1956 年, Rock 和 Pincus 把进行临床试验的地点选在了波多黎各。在那里,有很多妇女热切的希望得到更好的节育方法。试验证明,这种避孕药能有效地阻止受孕,并在 1957 年得到批准,可以作为治疗月经不调的药品。但是,仍然有 30 个州立法反对用它来节育。所以,在诞生之初,避孕药只能是暗流涌动。不过,月经不调突然成了美国女人的流行病。 1959 年,制药企业 G.D.Searle 公司向 FDA (联邦食品药品管理局)申请生产一种名叫 Envoid 的避孕药。 1960 年 5 月 9 日 , FDA 批准了这一申请。 FDA 的助理专员 John Harvey 说:此项申请的批准只是基于安全的考虑,与我们的道德观无关。 天主囧境 Searle ,这个家族企业很担心受到冲击。天主教徒会因此而抵制本公司的其他产品么?因为坚持认为节育或者消毒后的性交在道德上是错误的,天主教会在 50 年代接受了利用女性月经周期计划生育作为合理的方法。因为女性只有在生理期中间的固定几天会排卵,所以夫妻生活只要在女性的安全期内就不会怀孕了。但是这种方法也不一定对每个人都管用,特别是那些生理周期不规律的女性。 Rock 认为避孕药只是提供了一个精巧的化学安全舱。服用了避孕药之后,也没有东西能够阻止精子与卵子的结合。避孕药所能做的就是模仿荷尔蒙来延长安全期,这样,在整个月之内,性生活都是安全的。他认为教会无需改变她的历史教义,因为,避孕药不在他们所说的避孕范围之内。 1962 年,教皇 John 二十三世召开了第二届梵蒂冈会议,许多信徒领袖和牧师反对将放松对计划生育的限制作为教会自由化改革的一部分。两年后,他的继承人 Paul 六世任命了一个委员会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此时,大约有一半的美国天主教徒已经在进行节育了。泄露的调查报告现实,所有的神学家和大部分的主教支持教会对避孕不道德论进行改革。但是,就在一年后, Paul 六世就发布了他的通谕《人类生命》,表明了他与少数人为伍。教会依然反对避孕!数百的美国神学家发表声明:这不是绝对正确的教义,天主教徒可以在良知上与其存在分歧。不管怎么说,要想改变潮流已经太晚了。截至 1970 年,有 2/3 的信仰天主教的女性采取的节育措施,这其中的 1/4 是服用避孕药。 社会与性革命 与此同时,那些避孕药的支持者也从不同的争论中得到了动力。正当东西方在发展中国家发动间接战争之时,反共人士把避孕药看做新式武器,它可以控制失控的人口增长,从而减少战争、饥荒的危险,并且降低年轻的国家因易受社会主义渗透而带来的政治动荡的风险。还有些人期望着避孕药可以降低人工流产的比率。在一些国家,比如东德的流产率甚至与出生率持平。计划生育协会的 Alan Guttmacher 认为流产是当今世界最危险的流行病。 不管公众如何评论避孕药,它还是受到了数百万女性的青睐,只有一个原因:它提供了一种有效、方便、非侵入性的避孕方式,而这在历史上还是头一次。服用它的女性从 1961 年的大约 40 万攀升至一年后的 120 万,到 1965 年,又翻了三番。 杞人忧天的人更喜欢把避孕药看做引发痛苦变化的催化剂。 1966 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一篇封面文章质问道:它会不会导致处于生育期的女性发生性混乱的行为?还曾经有过避孕药出现在高中的报道。换妻丑闻登上了加利福尼亚的头条,长岛的郊区还发现有家庭主妇参与卖淫活动有的甚至获得了丈夫的同意。 在庞大复杂的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每一件事都有其多方面的、根深蒂固的原因。 1920 年,在《人间天堂》中 F.Scott Fitzgerald 警告母亲们她们的女儿们对接吻已经习以为常了。研究也表明,那时的婚前性行为也已经司空见惯了。海明威说:所谓道德的事,就是你做完后会感觉良好,反之则是不道德的。 1964 年, TIME 说性爱拯救你,性欲给你自由这一口号标志着第二次性革命的开始。思想开放的人士成了新的典范,快感取代了幸福,成了人们新的追求对象。正如卫理会公派洛杉矶的主教 Gerald Kennedy 所说:性混乱的现象越来越多,而且人们把这当成是理所应当的。虽然在我那个时代,人们也这么做,但是他们知道这样是错的。 不能仅仅因为避孕药的出现正好遇到了观念的变革,就把这一切归罪于避孕药。当 1953 年金赛报告发布的时候,避孕药还没出现呢!金赛报告断定,其所调查的半数女性曾有过婚前性行为, 1/4 的承认在 40 岁之前有过通奸行为。更重要的是,更能证明乱交与避孕药之间无关的事实是:对 60 年代的避孕研究都是针对已婚女性的,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因为那时大部分服用避孕药的都是已婚女性。在一些州,将避孕药开给单身女性是违法的。虽然有一家精英学校向有牧师证明信的、将要结婚的女生提供以外,不到 1/2 的美国大学健康诊所提供避孕药。就算是计划生育协会也只向已婚人士提供。 另外,很多年轻女性也不急于尝试这种新事物。很多不喜欢这种有预谋的性生活。好女孩可能会被一时激情烧晕,就算如此她们也不愿意采取预防措施。对那些臭名昭著的轻浮女子, TIME 在 1967 年曾这样描述:不管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还是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有没有避孕药她们都是那么放荡。在加利福尼亚的一次私人课堂上,一位心理学家曾问大约 30 位母亲,她们是否会允许她们的十几岁的女儿服用避孕药。很少的人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大部分犹豫不决,有一位母亲承认她已经偷偷的向女儿早餐的牛奶中放了避孕药。 在随后的几年里,有评论认为避孕药改变了女性的一切。但是,真正的社会变革需要理由与机遇。如果没有机遇,这仅仅会是另一项避孕方法,而远远不是革命。《美国与避孕药:承诺,冒险与解放的历史》的作者 Elaine Tyler May 如是说。 如果没有女权运动提供的良好机遇,避孕药的革命潜力永远都不会爆发。 转换角色 改变人生 如果说难以描述避孕药早期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但是它作为公众中的一个星点已经变的更加明亮起来。在耶鲁医学院的妇产科学系主任 C. Lee Buxton 博士和康涅狄格州计划生育联盟的 Estell Griswold 开设为女性提供避孕信息的诊所后,他们立刻遭到被捕。因为他们居住的州,仍将节育视作犯罪,而这也吸引了全国的关注,直至将此事推上联邦最高法院。在 1965 年的 Griswold v. Connecticut 案中,法官认为在《权利法案》中暗含了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从而以 7 比 2 的结果推翻了已婚夫妇不能节育的禁令。 而在此时的美国,口服避孕药早已成为最为流行的避孕方法,全美有 650 万的妇女服用它。然而许多对其副作用的抱怨也随之而来,比如头昏、变胖、恶心,甚至血凝块(服用低剂量的避孕药会有所减轻)。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麻烦。随着几年的推广,非裔领袖们抨击道,避孕药会导致黑人灭绝。他们认为高出生率对于改变美国国内的力量平衡是必要的,因此力劝黑人妇女不要服用避孕药。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人们才真正开始审视避孕药的影响,不过不是对美国妇女性行为的影响,而是如何影响她们对生活、选择以及责任的展望。 1970 年,大学毕业生的平均结婚年龄大约为 23 岁,到了 1975 年,随着单身女性服用避孕药的普遍,这个数字突增到 25.5 岁。大家庭的概念也得到了弱化。 1963 年, 80% 的非天主教徒女大学生们希望生育至少三个子女,及至 1973 年,这一比例滑落至 29%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畅想兼顾家庭与工作的生活,而这也改变了她们的生育观。 1967 年,一位 23 岁的印第安纳州的教师告诉 TIME :我结婚的时候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这没影响到我毕业。如今,我们想买一处房子,如果我能顺顺当当的教书,这个愿望会实现的快一点。有了避孕药,我就不必担心会有意外之喜毁掉这一切,可以安心的挣钱了。 同时,老板们也不能拿女性这个低级理由来关闭女性的求职之门了。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去求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开始接纳女性。 1966 年全美失业率大约为 3.8% 。联邦人力资源专家 Howard Stambler 说:已经没有男人可雇了。是年,工作的成年女性的比例跃升了 10 个百分点。纽约证券交易所第一次有了女书记员的身影。一位大比例招收女性的中西部出版商也不得不承认在避孕药推出之前,我们是绝不会这么干的。即便如此,当时女性的一般工资比联邦贫困线也高不了多少。 新一代的女权主义者更是为避孕药所带来的影响最大化作出了不懈的斗争。 1972 年的教育修正案结束了在教育领域的歧视,为女性推开了进入大学、法学院和医学院的大门。哈佛经济学家 Goldin 说:大学和研究生院认为女性会因为怀孕而不得不中断学业,因此会拒绝女性申请者。避孕药在改变这种臆断方面起了一定作用。 1970 年后,随着各州相继降低了法定年龄,年轻人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利,大学和研究生院的学生也有了相对比较容易的避孕方法。 Goldin 还说,在 70 年代的十年间,在学习法律的大一学生中,女性的比例从 10% 升至 36% ,商学院的女性比例也从 4% 升至 28% 。有些人认为这完全是女权运动的结果,与避孕药无关。对于这种说法我感到很失望。她的研究证明,各个州女权运动的进步与它们对避孕药放开的时间是有关系的。 回顾往事,让我们听听女性朋友回顾那些人生中的改变。 1978 年, Eliza 和她的男朋友发生了几次关系就怀孕了。她告诉 TIME :我不记得学校开设过节育咨询。我是绝对不可能把这事告诉父母的,我信天主教,以为自己会下地狱。她有一本叫《我们和我们的身体》的书,这也是 Barbara Seaman 妇女健康运动的硕果之一。她反复的阅读了其中月经周期的部分。我还记得当时反复思考,有多长时间没来了。她说。 她父母发现我怀孕了之后都崩溃了。我妈妈冲到我面前说,你爸爸都哭了,你知道你让我们多难堪么,我也从来没有抚养一个孩子的想法。因此,她做了人流。之后,她开始服用避孕药。她回忆道:我都是自己去药店买避孕药,我不喜欢这种感觉。就像告诉你身后排队的所有人,我要做爱啦。 Margaret 回忆道,她们大学讨论会上曾经讨论过如果想要跟男朋友发生性关系时应该怎么办。但是,她男朋友不喜欢带避孕套。尽管他极力说服我,但是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发生性关系还是让我感到很害怕。后来,她从医生那要来了子宫帽,但是她一点都不喜欢这个小东西。我自我安慰自己,行吧,就是它了。谁让避孕太不方便了呢。当她最终服用避孕药之后,感觉简直是从地狱到了天堂。服用避孕药的那一刻,以前那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的压力以及对是否过了安全期的担心顿时烟消云散。真希望我一开始就知道它,这样,那些焦虑就不会占据我的生活了。 虽然很慢,避孕药的出现却真真切切地改变了女性选择的方式。对于那些见证了美国家庭基础彻底转变的人来说,这就是全部原因的所在。 冲击 从避孕药出现的那一刻起,保守天主教徒中反对的声音就没有间断过。然而,在避孕药的普遍应用的几年后,一些保守的抗议人士才重新审视她们对节育的看法,特别是对避孕药的思考。南方浸礼神学院的院长 Albert Mohler 说:节育革命打的福音派措手不及。我们相信人类的控制能力。我们欢迎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盘尼西林的出现,同样,我们只把避孕药当作医学上的一个进步。 但是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开始,很多保守的基督徒开始重新审视上帝对婚姻的看法,思考性爱成果的真正意义。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避孕把性与繁衍割裂开来,这将削弱夫妻间的关系。对于肉体结合的婚姻而言,性爱以及可能创造的新生命是处于中心位置的。 Mohler 说:往前追溯 100 年,不以要孩子为目的的、频繁的性生活是不存在的。但是看现在,对于这种现象没什么可以指摘的。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有要很多孩子的责任。我有两个孩子,不是 12 个他补充道。只要夫妻间不把性生活与生育截然分开,她们可以随自己的心意选择多生还是少育。但是,自从亚当和夏娃吞食禁果到现在,人们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用控制生殖能力重新定义人类的生活。 Steinem 却不同意这种说法,她认为性爱跟生育从来没有像 Mohler 说的那样联系的那么紧密。她说:大多数动物都有发情期,在这期间性生活特别频繁,而且极容易怀孕。但是,人类却不是这样。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性生活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一个标志,就像我们会思考,能记忆,善思之所思一样。性爱不仅仅是我们生育的手段,它也是我们传递和表达爱,关心与团结的一种方式。 女权运动的领袖认为保守派的反对是想一箭双雕:不仅向收回女性避孕的权利,还想让她们回复到传统的角色中去。对于那些社会上保守人士,全国妇女联合会的主席 ONeill 如是说要我说,那些愤世嫉俗的人在赢得了反堕胎的斗争后,想再找个由头弄点钱,所以又盯上了避孕。如果他们想重建到男尊女卑的家庭结构,他们必须能阻止妇女避孕。 Mohler 并没有反驳所有的指责。理性地说,这是不诚实的。他说:避孕药改变了女性的道德观,从希望怀孕到完全拒绝。我可以肯定地说,女权运动者会将此视作巨大的胜利,以及女性在工作以及其他领域得到解放的必须。但公平地说,保守人士所关注的是它对各方面的影响。 对节育的重思考已经影响到了公共政策。计划生育协会的主席 Cecile Richards 回忆道:我小时候, Rob 和 Laura Petrie ( 1961 年的美国电影 The Dick Van Dyke ShowThe Dick Van Dyke Show 中的夫妻 译注)是不睡在一张床上的,但是我们已经可以在课堂上接受到节育知识了。我长在田纳西州,那地方不太开放。我的孩子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性的影子,但在学校却接收不到节育方面的教育。 2000 年大老党(美国共和党的别称译注)控制议会和白宫后,将基金从节育项目投向了节欲教育。 2005 年通过的消减赤字法案更是将校园健康诊所的节育费用提高了 4 至 5 成。所谓的良知条款更是支持那些对避孕有道德顾虑的医生和药师可以拒绝开避孕的处方。在国会,我们正在与此作斗争。 MS 杂志的执行主编,女权多数人基金会执行副总裁 Katherine Spillar 说。想想看,在 2010 年,避孕药诞生 50 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得为通过合理方法避孕而斗争,是多么的痛苦与辛酸。 如果了解了围绕着避孕药的这些政治和道德上的冲突,就不难理解如今年轻人对使用避孕药的困惑了。一项由全国防止少年怀孕和意外怀孕运动开展的研究表明,大约有 86% 的少男和 88% 的少女认为在他们的生活中避孕是非常重要的。仍有 63% 的人对避孕药了解甚少,甚至完全不了解。而且他们认为他们所知道的避孕知识也都是错的。超过 40% 的人认为就算女性服用避孕药,不管何时,她的怀孕几率都不会低于 50% ,而事实上,避孕药的有效率是 92% 。有四成的黑人和西班牙裔认为政府在少数族群身上试验新的节育方法,甚至更多的人认为政府推行节育是为了减少少数民族的人口。一些活跃在 50 年前的节育运动前线的人不太能接受,现在那些年轻女孩毫无感激之情的谈论自由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对于 Steinem 来说,考虑的则更长远一些。她说:我不会到处去说谢谢您的支持。对于那场遥远的战争,她认为我必须说一句,正像 Susan B Anthoy 说过的那样,我们的工作不是为了让年轻的女性来感激我们,而是让她们理所当然的不断前进。感激不会激发任何一个人。 也许某处的某个实验室,一项新的发明会使现如今的争论发生 90 的大转弯。也许会发明出一种人工子宫,它可以替那些不想怀孕的母亲孕育意外降生的生命。也可能有那么一个时代,研究人员会有一个 B 计划,让避孕不再紧急。妇女可以一个月吃一次药片来改变经期,永远不用担心自己是否会怀孕。然而,足够的设想在解决了成本与方便性的挑战之后,是否能够平息躁动的良知?同时,传统的人需要的不是医学上的进步,而是婚姻的改善,并将它重塑为社会的中心,从而以此规范人类的性行为。半个世纪的历史明确地告诉我们,要想解决触及人际关系深处的问题,仅仅拥有有科技是不够的。
个人分类: 所谓科学|582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避孕药50年风雨启示录(美国版)
kepushe 2010-6-21 15:30
性、自由与矛盾 译自 TIME 图为在 1960 年使用的复方单相口服避孕药。粉色的避孕药装在圆形的蓝色塑料自动售卖机上 也许没有一样东西能像汽车、鞋子或者肥皂那样尽人皆知,但是所有人都不会对避孕药感到陌生。自从 50 年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那一刻起,人们对于它对人际关系的改变的争论就开始了。 避孕药的出现本身就是矛盾的:它是第一种为健康人群发明的药。而且,它的主要发明者是一个保守的天主教徒,最初是想寻觅治疗不孕不育的良方,结果却是事与愿违,找到了一个避孕的方法。尽管在整个 20 世纪 60 年代,这种避孕药还只是对已婚女性提供,但它还是被指责为引发青年男女性革命的导火索。避孕药的支持者认为,它可以通过减轻意外怀孕的压力来促进婚姻的稳定。但反对者仍然认为它对乱交、通奸甚至家庭破裂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1999 年的《经济学人》将其称为 20 世纪最重要的科学进步之一。但是,本时代最具影响的女权主义者 Gloria Steinem 却认为这种说法言过其实了。今年三月公布的一项世界范围内针对避孕药最大的调查(对 46000 名妇女长达 40 年的跟踪调查)显示,这些服用避孕药的妇女不太容易因为各种疾病,包括癌症或心脏病,过早离开人世。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妇女对避孕药的利弊心存疑虑。 亵渎与崇拜同在,或许这就是偶像的本质。其所背负的象征意义远远超过了它本身。避孕药诞生在社会大变革的时期,这就注定了它会成为人们对于那些无解之题的信手拈来的解释。上个世纪 50 年代,人们身感安全又得意,到了 60 年代,这一切却变得原始和喧闹,革命一个接着一个,有关于本种族关系、性别角色的,也有关于代沟以及国家和教堂冲突的。如此多的价值观和虚荣心交织在一起,没有人能够解释为什么各种问题会突然一起爆发。在这种情况下,沾满泥泞色彩的伍德斯托克也不再仅仅是一场音乐会,其领导者成为了殉道者,而一片普普通通的避孕药也有了特殊的意义。从此,妇女们解下围裙,满腹理想,迫不及待的踏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那是一个社会行为变革大加速的时代。在 60 年代,平均一个典型的美国妇女育有 3.6 个孩子,到了 80 年代,就变成了不足 2 个。历史上头一次,多数的女性认为自己是一个工作者而非家庭妇女。美国妇联(国家妇女组织)主席 Terry ONeil 说:避孕药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家庭结构的改变有直接关系。如今,有 22% 的妇女比她们的丈夫挣得多。在 1970 年,在有 6 岁以下孩子的家庭中,有 70% 的女性呆在家里, 30% 出去工作。但如今,情况简直倒过来了。 如今,世界上超过 1 亿的妇女每天早晨服用这种小小的药片。它是如此的小,却又是如此的有力量。但是,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它又如此的让人误解。 暂时不孕 只要人类还在创造下一代,就不会停止对避孕的思考。古埃及人利用鳄鱼粪制造出一种膏,并将它们塞入子宫或阴道;亚里士多德认为可以将香柏油和乳香油作为杀精剂;卡萨诺瓦曾经记载过用半个柠檬做子宫帽;而避孕套的发明人被认为是 18 世纪中期的一位避孕套医生,传说为了帮助限制当时的英国王查尔斯二世的私生子数量,他发明了一种用羊肠造的套子(避孕套)。但是,这种器具实际上在这几百年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哈佛经济学家 Claudia Goldin 认为关于避孕套和性行为之间关系的最大误解是避孕药根本就不是在已婚夫妇中将性爱跟繁殖分裂开的原因。事实上,在避孕套发明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妇女们就已经知道了如何避孕,只不过还不是太完美。在 1800 年,一个典型的美国白种妇女会生育 7 次,到了 1900 年平均仅为 3.5 次。 到了现代,避孕遇到了来自于宗教界的联合反对。无论是新教徒还是天主教徒,无论是西方规范还是东方传统都认为,不以生育目的的性,即便是婚内性行为,也是不道德的。对于怀孕的恐惧成了验证是否乱交的最有力的证据,而那些关于避孕的信息也被视作与色情信息无异。 1873 年,议会通过了将节育信息列为淫秽信息的法案。那些想要了解节育方法妇女不得不学习如何读那些专业论文。直到 20 世纪初,那些治疗妇科病或者月经不调的广告上还会醒目地警告:堕胎药,怀孕期间请勿服用,以免流产。 当然,警告才是这则广告的本意。 避孕药之母 改变这一切的是 1879 年出生在纽约州康宁市的 Margaret Sanger 。她的母亲是一个天主教徒,父亲是雕刻大理石圣像的工匠。她的母亲在 50 岁时离开人世,一生共怀孕过 18 次。在母亲的灵柩旁,她诘问父亲:这一切都是你造成的。妈妈是因为生了太多的孩子而死的。 此后, Margaret Sanger 成了一名护士,早在 1912 年她就梦想着有一种神奇药丸能阻止受孕。在 1914 年,她创造了节育一词,同年,她因在自己出版的杂志《女性反叛》上非法刊登避孕方法的讨论并邮寄而被捕。她弃保潜逃到了欧洲,两年之后又回到了美国,并在布鲁克林区的一个脏乱的贫民窟里开了国内第一家家庭计划生育诊所。 1917 年, Sange 在波士顿的一个课堂上遇到了一位叫 Katharine Dexter McCormick 的女士。 McCormick 出身豪门,拥有生物学学位,是第二个在马赛诸塞州理工学院毕业的女生。她嫁给了美国国际农机公司的继承人后发现,她的这个继承人丈夫患有精神分裂症。像 Sanger 一样, McCormick 也是一个狂热的女权主义者。她把精力和金钱都投入到了为丈夫寻找解病良方中。与此同时,她也准备帮助那些不想要小孩的妇女在没有丈夫的帮助下避孕,甚至不需要他们的知道。 在随后的几年里, Sanger 投身于节育运动,与此同时, McCormick 提供了资金支持。当时正值大萧条时期,控制家庭的规模成了维持生存的实际考虑,这也推动了节育运动的发展。美国国内的节育诊所从 1930 年的 55 家升至 1942 年的 800 多家。 1942 年, Sanger 的节育联盟改名为美国计划生育联合会。 在实验室方面,关于避孕的研究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通过荷尔蒙来控制生育的想法已经提出好几年了。但是,从避孕理论到能像妇女服维生素一样口服的药片,需要意愿、钱、药品和天才想法的碰撞。 天才的想法来自于一个活跃的研究人员,他就是 Gregory Pincus 。 1951 年, Sanger 在一个晚餐会上与他相识,并力劝 McCormick 资助其研究。在上个世纪 30 年的哈佛校园里, Pincus 是一个极具前途的生理学助理教授。在他 31 岁的时候就成功得从陪替氏培养皿中获得了兔子的胚胎,而这正是人工受精的前驱技术。这项技术在当时被认为是极具智慧的科学进步,直到 1937 年的 Colliers magazine 一篇文章认为他创造了一个不再需要男性的亚马孙族世界。由于哈佛大学不再续聘, Pincus 不得不离开此处,转而创建了他自己的实验室。 当时,墨西哥的化学家已经能利用野生甘薯合成黄体酮了。 Pincus 在对动物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注入动物体内的黄体酮能够抑制排卵。但是,要想把这个实验移植到人体上需要有临床经验的人来做。在 1952 年的一次会议上, Pincus 认识了在美国极富盛名的不孕不育专家 John Rock ,在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 Pincus 一直跟随这位哈佛毕业的内科医生工作。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更作为有着 5 个孩子和 19 个孙子的家长, Rock 将帮助不孕妇女生儿育女作为自己的使命。在 Pincus 和 Rock 刚开始合作的时候, Rock 正在做利用荷尔蒙帮助妇女受孕的试验。试验的设想是,在头四个月里用黄体酮移植排卵,之后停止用药,利用反弹作用促进排卵。在他的试验里,有些妇女确实成功怀孕了。同样的道理,利用荷尔蒙也可以实现避孕:用黄体酮抑制排卵,那么,妇女就不可能会受孕了。 在美国,虽然临床验证利用荷尔蒙药治疗不育是合法的,但是如果用来避孕却是违法的。因此,在 1956 年, Rock 和 Pincus 把进行临床试验的地点选在了波多黎各。在那里,有很多妇女热切的希望得到更好的节育方法。试验证明,这种避孕药能有效地阻止受孕,并在 1957 年得到批准,可以作为治疗月经不调的药品。但是,仍然有 30 个州立法反对用它来节育。所以,在诞生之初,避孕药只能是暗流涌动。不过,月经不调突然成了美国女人的流行病。 1959 年,制药企业 G.D.Searle 公司向 FDA (联邦食品药品管理局)申请生产一种名叫 Envoid 的避孕药。 1960 年 5 月 9 日 , FDA 批准了这一申请。 FDA 的助理专员 John Harvey 说:此项申请的批准只是基于安全的考虑,与我们的道德观无关。 天主囧境 Searle ,这个家族企业很担心受到冲击。天主教徒会因此而抵制本公司的其他产品么?因为坚持认为节育或者消毒后的性交在道德上是错误的,天主教会在 50 年代接受了利用女性月经周期计划生育作为合理的方法。因为女性只有在生理期中间的固定几天会排卵,所以夫妻生活只要在女性的安全期内就不会怀孕了。但是这种方法也不一定对每个人都管用,特别是那些生理周期不规律的女性。 Rock 认为避孕药只是提供了一个精巧的化学安全舱。服用了避孕药之后,也没有东西能够阻止精子与卵子的结合。避孕药所能做的就是模仿荷尔蒙来延长安全期,这样,在整个月之内,性生活都是安全的。他认为教会无需改变她的历史教义,因为,避孕药不在他们所说的避孕范围之内。 1962 年,教皇 John 二十三世召开了第二届梵蒂冈会议,许多信徒领袖和牧师反对将放松对计划生育的限制作为教会自由化改革的一部分。两年后,他的继承人 Paul 六世任命了一个委员会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此时,大约有一半的美国天主教徒已经在进行节育了。泄露的调查报告现实,所有的神学家和大部分的主教支持教会对避孕不道德论进行改革。但是,就在一年后, Paul 六世就发布了他的通谕《人类生命》,表明了他与少数人为伍。教会依然反对避孕!数百的美国神学家发表声明:这不是绝对正确的教义,天主教徒可以在良知上与其存在分歧。不管怎么说,要想改变潮流已经太晚了。截至 1970 年,有 2/3 的信仰天主教的女性采取的节育措施,这其中的 1/4 是服用避孕药。 社会与性革命 与此同时,那些避孕药的支持者也从不同的争论中得到了动力。正当东西方在发展中国家发动间接战争之时,反共人士把避孕药看做新式武器,它可以控制失控的人口增长,从而减少战争、饥荒的危险,并且降低年轻的国家因易受社会主义渗透而带来的政治动荡的风险。还有些人期望着避孕药可以降低人工流产的比率。在一些国家,比如东德的流产率甚至与出生率持平。计划生育协会的 Alan Guttmacher 认为流产是当今世界最危险的流行病。 不管公众如何评论避孕药,它还是受到了数百万女性的青睐,只有一个原因:它提供了一种有效、方便、非侵入性的避孕方式,而这在历史上还是头一次。服用它的女性从 1961 年的大约 40 万攀升至一年后的 120 万,到 1965 年,又翻了三番。 杞人忧天的人更喜欢把避孕药看做引发痛苦变化的催化剂。 1966 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一篇封面文章质问道:它会不会导致处于生育期的女性发生性混乱的行为?还曾经有过避孕药出现在高中的报道。换妻丑闻登上了加利福尼亚的头条,长岛的郊区还发现有家庭主妇参与卖淫活动有的甚至获得了丈夫的同意。 在庞大复杂的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每一件事都有其多方面的、根深蒂固的原因。 1920 年,在《人间天堂》中 F.Scott Fitzgerald 警告母亲们她们的女儿们对接吻已经习以为常了。研究也表明,那时的婚前性行为也已经司空见惯了。海明威说:所谓道德的事,就是你做完后会感觉良好,反之则是不道德的。 1964 年, TIME 说性爱拯救你,性欲给你自由这一口号标志着第二次性革命的开始。思想开放的人士成了新的典范,快感取代了幸福,成了人们新的追求对象。正如卫理会公派洛杉矶的主教 Gerald Kennedy 所说:性混乱的现象越来越多,而且人们把这当成是理所应当的。虽然在我那个时代,人们也这么做,但是他们知道这样是错的。 不能仅仅因为避孕药的出现正好遇到了观念的变革,就把这一切归罪于避孕药。当 1953 年金赛报告发布的时候,避孕药还没出现呢!金赛报告断定,其所调查的半数女性曾有过婚前性行为, 1/4 的承认在 40 岁之前有过通奸行为。更重要的是,更能证明乱交与避孕药之间无关的事实是:对 60 年代的避孕研究都是针对已婚女性的,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因为那时大部分服用避孕药的都是已婚女性。在一些州,将避孕药开给单身女性是违法的。虽然有一家精英学校向有牧师证明信的、将要结婚的女生提供以外,不到 1/2 的美国大学健康诊所提供避孕药。就算是计划生育协会也只向已婚人士提供。 另外,很多年轻女性也不急于尝试这种新事物。很多不喜欢这种有预谋的性生活。好女孩可能会被一时激情烧晕,就算如此她们也不愿意采取预防措施。对那些臭名昭著的轻浮女子, TIME 在 1967 年曾这样描述:不管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还是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有没有避孕药她们都是那么放荡。在加利福尼亚的一次私人课堂上,一位心理学家曾问大约 30 位母亲,她们是否会允许她们的十几岁的女儿服用避孕药。很少的人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大部分犹豫不决,有一位母亲承认她已经偷偷的向女儿早餐的牛奶中放了避孕药。 在随后的几年里,有评论认为避孕药改变了女性的一切。但是,真正的社会变革需要理由与机遇。如果没有机遇,这仅仅会是另一项避孕方法,而远远不是革命。《美国与避孕药:承诺,冒险与解放的历史》的作者 Elaine Tyler May 如是说。 如果没有女权运动提供的良好机遇,避孕药的革命潜力永远都不会爆发。 转换角色 改变人生 如果说难以描述避孕药早期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但是它作为公众中的一个星点已经变的更加明亮起来。在耶鲁医学院的妇产科学系主任 C. Lee Buxton 博士和康涅狄格州计划生育联盟的 Estell Griswold 开设为女性提供避孕信息的诊所后,他们立刻遭到被捕。因为他们居住的州,仍将节育视作犯罪,而这也吸引了全国的关注,直至将此事推上联邦最高法院。在 1965 年的 Griswold v. Connecticut 案中,法官认为在《权利法案》中暗含了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从而以 7 比 2 的结果推翻了已婚夫妇不能节育的禁令。 而在此时的美国,口服避孕药早已成为最为流行的避孕方法,全美有 650 万的妇女服用它。然而许多对其副作用的抱怨也随之而来,比如头昏、变胖、恶心,甚至血凝块(服用低剂量的避孕药会有所减轻)。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麻烦。随着几年的推广,非裔领袖们抨击道,避孕药会导致黑人灭绝。他们认为高出生率对于改变美国国内的力量平衡是必要的,因此力劝黑人妇女不要服用避孕药。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人们才真正开始审视避孕药的影响,不过不是对美国妇女性行为的影响,而是如何影响她们对生活、选择以及责任的展望。 1970 年,大学毕业生的平均结婚年龄大约为 23 岁,到了 1975 年,随着单身女性服用避孕药的普遍,这个数字突增到 25.5 岁。大家庭的概念也得到了弱化。 1963 年, 80% 的非天主教徒女大学生们希望生育至少三个子女,及至 1973 年,这一比例滑落至 29%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畅想兼顾家庭与工作的生活,而这也改变了她们的生育观。 1967 年,一位 23 岁的印第安纳州的教师告诉 TIME :我结婚的时候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这没影响到我毕业。如今,我们想买一处房子,如果我能顺顺当当的教书,这个愿望会实现的快一点。有了避孕药,我就不必担心会有意外之喜毁掉这一切,可以安心的挣钱了。 同时,老板们也不能拿女性这个低级理由来关闭女性的求职之门了。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去求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开始接纳女性。 1966 年全美失业率大约为 3.8% 。联邦人力资源专家 Howard Stambler 说:已经没有男人可雇了。是年,工作的成年女性的比例跃升了 10 个百分点。纽约证券交易所第一次有了女书记员的身影。一位大比例招收女性的中西部出版商也不得不承认在避孕药推出之前,我们是绝不会这么干的。即便如此,当时女性的一般工资比联邦贫困线也高不了多少。 新一代的女权主义者更是为避孕药所带来的影响最大化作出了不懈的斗争。 1972 年的教育修正案结束了在教育领域的歧视,为女性推开了进入大学、法学院和医学院的大门。哈佛经济学家 Goldin 说:大学和研究生院认为女性会因为怀孕而不得不中断学业,因此会拒绝女性申请者。避孕药在改变这种臆断方面起了一定作用。 1970 年后,随着各州相继降低了法定年龄,年轻人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利,大学和研究生院的学生也有了相对比较容易的避孕方法。 Goldin 还说,在 70 年代的十年间,在学习法律的大一学生中,女性的比例从 10% 升至 36% ,商学院的女性比例也从 4% 升至 28% 。有些人认为这完全是女权运动的结果,与避孕药无关。对于这种说法我感到很失望。她的研究证明,各个州女权运动的进步与它们对避孕药放开的时间是有关系的。 回顾往事,让我们听听女性朋友回顾那些人生中的改变。 1978 年, Eliza 和她的男朋友发生了几次关系就怀孕了。她告诉 TIME :我不记得学校开设过节育咨询。我是绝对不可能把这事告诉父母的,我信天主教,以为自己会下地狱。她有一本叫《我们和我们的身体》的书,这也是 Barbara Seaman 妇女健康运动的硕果之一。她反复的阅读了其中月经周期的部分。我还记得当时反复思考,有多长时间没来了。她说。 她父母发现我怀孕了之后都崩溃了。我妈妈冲到我面前说,你爸爸都哭了,你知道你让我们多难堪么,我也从来没有抚养一个孩子的想法。因此,她做了人流。之后,她开始服用避孕药。她回忆道:我都是自己去药店买避孕药,我不喜欢这种感觉。就像告诉你身后排队的所有人,我要做爱啦。 Margaret 回忆道,她们大学讨论会上曾经讨论过如果想要跟男朋友发生性关系时应该怎么办。但是,她男朋友不喜欢带避孕套。尽管他极力说服我,但是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发生性关系还是让我感到很害怕。后来,她从医生那要来了子宫帽,但是她一点都不喜欢这个小东西。我自我安慰自己,行吧,就是它了。谁让避孕太不方便了呢。当她最终服用避孕药之后,感觉简直是从地狱到了天堂。服用避孕药的那一刻,以前那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的压力以及对是否过了安全期的担心顿时烟消云散。真希望我一开始就知道它,这样,那些焦虑就不会占据我的生活了。 虽然很慢,避孕药的出现却真真切切地改变了女性选择的方式。对于那些见证了美国家庭基础彻底转变的人来说,这就是全部原因的所在。 冲击 从避孕药出现的那一刻起,保守天主教徒中反对的声音就没有间断过。然而,在避孕药的普遍应用的几年后,一些保守的抗议人士才重新审视她们对节育的看法,特别是对避孕药的思考。南方浸礼神学院的院长 Albert Mohler 说:节育革命打的福音派措手不及。我们相信人类的控制能力。我们欢迎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盘尼西林的出现,同样,我们只把避孕药当作医学上的一个进步。 但是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开始,很多保守的基督徒开始重新审视上帝对婚姻的看法,思考性爱成果的真正意义。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避孕把性与繁衍割裂开来,这将削弱夫妻间的关系。对于肉体结合的婚姻而言,性爱以及可能创造的新生命是处于中心位置的。 Mohler 说:往前追溯 100 年,不以要孩子为目的的、频繁的性生活是不存在的。但是看现在,对于这种现象没什么可以指摘的。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有要很多孩子的责任。我有两个孩子,不是 12 个他补充道。只要夫妻间不把性生活与生育截然分开,她们可以随自己的心意选择多生还是少育。但是,自从亚当和夏娃吞食禁果到现在,人们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用控制生殖能力重新定义人类的生活。 Steinem 却不同意这种说法,她认为性爱跟生育从来没有像 Mohler 说的那样联系的那么紧密。她说:大多数动物都有发情期,在这期间性生活特别频繁,而且极容易怀孕。但是,人类却不是这样。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性生活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一个标志,就像我们会思考,能记忆,善思之所思一样。性爱不仅仅是我们生育的手段,它也是我们传递和表达爱,关心与团结的一种方式。 女权运动的领袖认为保守派的反对是想一箭双雕:不仅向收回女性避孕的权利,还想让她们回复到传统的角色中去。对于那些社会上保守人士,全国妇女联合会的主席 ONeill 如是说要我说,那些愤世嫉俗的人在赢得了反堕胎的斗争后,想再找个由头弄点钱,所以又盯上了避孕。如果他们想重建到男尊女卑的家庭结构,他们必须能阻止妇女避孕。 Mohler 并没有反驳所有的指责。理性地说,这是不诚实的。他说:避孕药改变了女性的道德观,从希望怀孕到完全拒绝。我可以肯定地说,女权运动者会将此视作巨大的胜利,以及女性在工作以及其他领域得到解放的必须。但公平地说,保守人士所关注的是它对各方面的影响。 对节育的重思考已经影响到了公共政策。计划生育协会的主席 Cecile Richards 回忆道:我小时候, Rob 和 Laura Petrie ( 1961 年的美国电影 The Dick Van Dyke ShowThe Dick Van Dyke Show 中的夫妻 译注)是不睡在一张床上的,但是我们已经可以在课堂上接受到节育知识了。我长在田纳西州,那地方不太开放。我的孩子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性的影子,但在学校却接收不到节育方面的教育。 2000 年大老党(美国共和党的别称译注)控制议会和白宫后,将基金从节育项目投向了节欲教育。 2005 年通过的消减赤字法案更是将校园健康诊所的节育费用提高了 4 至 5 成。所谓的良知条款更是支持那些对避孕有道德顾虑的医生和药师可以拒绝开避孕的处方。在国会,我们正在与此作斗争。 MS 杂志的执行主编,女权多数人基金会执行副总裁 Katherine Spillar 说。想想看,在 2010 年,避孕药诞生 50 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得为通过合理方法避孕而斗争,是多么的痛苦与辛酸。 如果了解了围绕着避孕药的这些政治和道德上的冲突,就不难理解如今年轻人对使用避孕药的困惑了。一项由全国防止少年怀孕和意外怀孕运动开展的研究表明,大约有 86% 的少男和 88% 的少女认为在他们的生活中避孕是非常重要的。仍有 63% 的人对避孕药了解甚少,甚至完全不了解。而且他们认为他们所知道的避孕知识也都是错的。超过 40% 的人认为就算女性服用避孕药,不管何时,她的怀孕几率都不会低于 50% ,而事实上,避孕药的有效率是 92% 。有四成的黑人和西班牙裔认为政府在少数族群身上试验新的节育方法,甚至更多的人认为政府推行节育是为了减少少数民族的人口。一些活跃在 50 年前的节育运动前线的人不太能接受,现在那些年轻女孩毫无感激之情的谈论自由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对于 Steinem 来说,考虑的则更长远一些。她说:我不会到处去说谢谢您的支持。对于那场遥远的战争,她认为我必须说一句,正像 Susan B Anthoy 说过的那样,我们的工作不是为了让年轻的女性来感激我们,而是让她们理所当然的不断前进。感激不会激发任何一个人。 也许某处的某个实验室,一项新的发明会使现如今的争论发生 90 的大转弯。也许会发明出一种人工子宫,它可以替那些不想怀孕的母亲孕育意外降生的生命。也可能有那么一个时代,研究人员会有一个 B 计划,让避孕不再紧急。妇女可以一个月吃一次药片来改变经期,永远不用担心自己是否会怀孕。然而,足够的设想在解决了成本与方便性的挑战之后,是否能够平息躁动的良知?同时,传统的人需要的不是医学上的进步,而是婚姻的改善,并将它重塑为社会的中心,从而以此规范人类的性行为。半个世纪的历史明确地告诉我们,要想解决触及人际关系深处的问题,仅仅拥有有科技是不够的。 。
个人分类: 新闻动态|705 次阅读|4 个评论
50年前第一个口服避孕药被批准
chemicalbond 2010-5-8 04:01
【FOX 新闻 http://www.foxnews.com/story/0,2933,592423,00.html 】 norethindrone, 于1960年5月9日成为第一个美国FDA批准的口服避孕药 http://en.wikipedia.org/wiki/Norethisterone 相关文章 http://pubs.acs.org/cen/coverstory/83/8325/8325oralcontraceptive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225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避孕药问世50年 改变全世界
xupeiyang 2010-5-5 16:00
中新网5月5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5日刊出科普作家潘震泽文章《避孕药问世50年 改变全世界》。文章说,1960年5月11日,第一种以避孕为名目的口服药取得美国许可得以上市,开启人类历史新页。避孕药的问世对于女性身体自主权、工作权以及两性平权的贡献之大,无以复加。 文章摘编如下: 一九六○年五月十一日,第一种以避孕为名目的口服药安无妊(Enovid),取得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许可得以上市,因而开启人类历史的新页;如今,该药即将满五十岁了。 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早在一九五○年代中,避孕药就已研发成功,并于一九五七年以调经药的名义取得上市许可。因此,今年庆祝避孕药问世五十周年,还是把该药的年龄少算了几岁。 避孕药给人称作改变世界的药,其来有自;单从英文里字首大写、并加定冠词的药丸(the Pill)一词,指的就是避孕药这点,可见一斑。但避孕药同时也是最遭世人误解的药,打从研发起,引起的争议与疑虑就没少过,至今仍未消减。因此,在该药问世五十周年之际,仍有必要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及最新发现。 避孕药的发明,可说是内分泌学家带给世人最大的贡献,因为避孕药的成分,是女性卵巢分泌两种性腺激素的人工制品;其中之一是助孕素,另一是雌性素。这两种激素在成年女性体内随着卵的发育、成熟及排出,而有周期性的分泌,也造成了月经周期。如果以外加方式将体内这两种激素的浓度维持在低量的定值,则可有效地阻断脑下腺分泌两种性腺刺激素,于是卵巢就不会排卵,女性自然也不会受孕。 上述女性月经周期的激素调控机制,生理学家早在一九三○年代就已经了解得相当透彻,甚至一九四五年就有人提出以连续服用雌性素的做法来抑制排卵,以达避孕目的;问题是激素的来源受限,所以可行性也大打折扣。 助孕素与雌性素都属于类固醇激素,人工合成的步骤繁复;早期有人从孕妇的尿液中提炼,后来则用上大型怀孕哺乳动物(好比牛、马)的尿液,但数量仍有限,不足以制造大批药丸。一直要到一九四○年代中,化学家马克成功地从墨西哥土产的地薯中提炼出大量的性腺激素原料之后,人工制造性腺激素才变成可能。 避孕药的研究,是在两位女性运动先驱的推动下才开始的。为了支持桑格女士的家庭计划运动(控制生育的婉转用词),麦考米克夫人自一九五一年起,以大笔经费赞助美国生理学者平克斯着手避孕药研究,而于五年后取得成功。避孕药的问世,对于女性的身体自主权、工作权以及两性平权的贡献之大,可是无以复加;至于六○年代的性革命是否由避孕药而起的争论,犹其余事。 除了卫道人士及教会的反对外,一般人最担心的是安全性问题;让没有病痛的人每天吃颗药丸,就算吃的是身体原本就有的激素,还是难免疑虑。今年三月,《英国医学期刊》发表了一项为期三十九年、超过四万六千人参与的研究,其结论是:曾经使用避孕药与从未用过的人相比,其长期死亡率非但没有增加,反而还有下降。这项研究结果可说是避孕药五十岁生日的最佳礼物,也让早些年话不敢说得太满的科学家与医生,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
个人分类: 女性健康|1783 次阅读|1 个评论
女性避孕药与骨密度研究进展与文献分析
xupeiyang 2010-3-10 16:12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4?WEB08shn5fseb7kcIaI1I00f01000j10040001rl Contraceptive Agents and Bone Density Contraceptive Agents 371 of 653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Term: Contraceptive Agents Description: Chemical substances that prevent or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CONCEPTION. Synonyms: Contraceptives 1 2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5 35 2002 27 2004 26 2000 25 2006 24 1993 24 2001 22 2008 20 2009 19 2003 18 2007 17 1997 17 1999 16 1994 16 1998 12 1991 11 1995 10 1996 7 1992 7 2010 4 1 2 1 2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154 Italy 26 United Kingdom 25 Germany 11 Thailand 9 Canada 7 France 7 Brazil 7 China 7 Switzerland 7 Sweden 7 New Zealand 7 Finland 6 South Africa 4 Spain 4 Australia 4 Greece 3 Netherlands 3 Turkmenistan 3 Chile 3 1 2 1 2 3 ... 7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Jacksonville 13 Boston 13 Seattle 11 Cleveland 10 London 9 Pisa 8 Campinas 7 Auckland 7 Bangkok 7 New York 6 Houston 6 Atlanta 5 Galveston 5 Madison 5 Los Angeles 5 Geneva 5 Paris 4 Columbus 4 Stanford 4 Munich 4 1 2 3 ... 7 1 2 3 ... 8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Contraception 60 Am J Obstet Gynecol 16 Obstet Gynecol 14 Fertil Steril 13 Osteoporosis Int 13 Maturitas 11 J Clin Endocr Metab 10 J Reprod Med 9 Hum Reprod 8 J Pediatr Adolesc Gynecol 8 Med Sci Sport Exer 6 Bone 6 J Fam Plann Reprod Health Care 6 J Adolesc Health 5 Int J Fertil Womens Med 5 Clin Obstet Gynecol 4 Eur J Contracep Repr 4 Contracept Technol Update 4 Obstet Gyn Clin N Am 4 J Med Assoc Thai 3 1 2 3 ... 8 1 2 3 ... 56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Kaunitz A 15 Scholes D 9 Lacroix A 8 Gambacciani M 8 Ichikawa L 8 Ott S 8 Cromer B 8 Genazzani A 7 Barlow W 7 Cappagli B 6 Cundy T 6 Ciaponi M 5 Sowers M 5 Bahamondes L 5 Curtis K 5 Reid I 5 Cromer B 4 Greendale G 4 Hartard M 4 Petta C 4 1 2 3 ... 56 1 2 3 ... 63 Top Terms Publications Humans 349 Bone Density 344 Women 266 Contraceptive Agents 247 Minerals 222 biomineral formation 218 Calcification, Physiologic 215 negative regulation of bone mineralization 214 positive regulation of bone mineralization 214 regulation of bone mineralization 214 bone mineralization 214 Adult 211 Contraceptives, Oral 201 Contraception 144 Hormones 140 Medroxyprogesterone 17-Acetate 139 Contraceptive Agents, Female 127 Acetates 123 Acetals 123 Adolescent 116 1 2 3 ... 63 最新研究进展 http://www.bioon.com/industry/biotech/435772.shtml 女性长期服避孕药可影响骨密度 据近日美国健康日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一项研究发现,长期服用避孕药,可能会对年轻女性的骨密度产生影响。 负责此次研究的美国保健合作研究机构的迪莉娅斯科尔斯高级研究员介绍说,共有约1万名14岁30岁的女性参与了此项研究,她们接受了包括是否服用口服避孕药、服用期限、药物中雌激素含量以及骨密度(髋、颈椎和全身平均值)的对比测试等在内的调查。经过数据对比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平均颈椎骨密度比不服用的女性低5.9%,其全身平均骨密度比不服用的女性低2.3%,其髋部的骨密度数据也偏低。另外,避孕药中雌激素的含量越低,其骨密度也趋向于更低的水平。斯科尔斯高级研究员表示,这可能是因为避孕药中的激素会影响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从而影响到骨密度。 不过,美国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的陈博士指出,鉴于避孕药给予女性的诸多好处,她们并不需要因此而停服避孕药。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采取积极步骤避免骨质流失,如补充钙片和维生素D,多运动、多晒太阳,以及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 生物谷 Bioon.com)
个人分类: 女性健康|21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忆张民觉院士的生前趣事
热度 1 jinwsapa 2009-10-11 16:56
回忆张民觉院士的生前趣事 10月10日是著名生殖生理学大师,美籍华人科学家张民觉先生诞辰101周年。昨天特意整理了自己过去写的文章,并收集了网上许多朋友学者和亲属的回忆文章和照片,在丁香园网站发帖设立了专栏,以寄托自己对他老人家的深切怀念。注:1987-1991年笔者曾在张先生工作40多年的伍斯特实验生物学研究所做博士论文研究,经常与他会面并听取他的指点,与张结下不解之缘。 投币决定的专业 在张民觉生前的回忆和交谈中,他提到他走上生殖生理学道路纯属偶然。 他在清华读的是心理。导师孙国华给他许多指点和教诲。抗战爆发时,他要从军上前线,被孙劝住。孙非常识才和惜才,他认为张是值得栽培的人才,做科研是他应该走的职业生涯之路。 考上英国留学生后,选择专业遇到难题. 与他同行的一位同窗好友,两人都喜欢读神经生理,但只有一个名额,两人互不相让,结果以投币定命运。张民觉运气不佳,输给好友,只好改修生殖生理。正是这场小赌,让张歪打正着,加上他聪明才智和动手能力,成就了他后天的一番大事业,成了一名举世闻名的生殖生理学大师。他对科学和临床基础研究的贡献已经计入史册。名垂千古。 简陋条件下的大学者 张老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喜欢动手,有非常高超的实验技巧, 尤其擅长做动物实验。在他发表的近350篇文章中,有好多是他独自完成的。在他退休以后,笔者经常去他办公室聊天和讨教问题,他也让笔者看过许多他的读书笔记和实验资料。他的实验室实在是太简单不过了。有显微镜,有小的离心机,有解剖器材,很普通的常规试剂盒器皿,就是凭着这样的实验条件,善于动手和动脑的张民觉先生在他的实验室奋斗40多年,完成了许多重要发现和发明,对医学科学和生命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他的成就和贡献,其实他早该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了。但他从不张扬,很少宣传自己,或与人争名夺利。所以知道和了解他成就的人并不很多。但最后在研究所得几位美国院士,二任所长和另一位著名科学家院士的鼎力推荐游说下,他终于在1990年才被授予美国科学院院士头衔。那时他已年过八十。在所里为他开庆祝酒会时,笔者问他的感受,他当然很高兴,终于等来美国科学界最高的头衔。但看淡名利场的他,感言十分朴素和谦虚,对于自己的成就和荣誉,他说这是他的运气,他只是在合适时间,合适场合,抓住机遇,做了合适的工作。 喜欢动手动脑 在今天的科学研究中,我们是否经常在 抱怨经费不够,条件太差,但有没有反思,我们自己思考过什么,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探索,去用简单方法去验证?我们很多导师,年纪不大,已经不再动手做任何实验了。只是写论文,综述和基金申请,其他时间就是讲学和搞关系。但张民觉始终认为,实验生物学家,就是要动手动脑,没有实践和实验,很难有发现和建树。或许正是这种原因,他一直坚持动手带学生一起做实验,一直到他退休。 即使在他退休之后,张民觉也没有闲着,虽然他已经不做任何实验,但总喜欢到研究所转转,每周的学术报告,他几乎每场必到。很喜欢用他那带山西口音的英语提问。由于研究所早已改型,从原来偏重经典生物学,靠向细胞分子生物学, 他也逐渐学习了解了许多新的分子生物学概念和手段。他虽然很少亲手实践这些新型工具,但他不时地鼓励我们要多多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但更要专研和思考,大胆提出假设,并用自己设计的试验去验证各种理论和假设,这才能在科学上有所作为和创新发现。 朴素善良而慷慨 张先生的为人很朴素,也很善良。他开的车是一辆十分老式的沃尔沃VOLVO车,至少开了十年以上。每天来去上班都是这辆蓝色的欧洲车伴随。一次他带笔者去吃饭,坐过他的老爷车 才体会到,这么有名的学者,居然开比我们穷学生还破旧的车。直到最后两年,张才在家人的劝说下,买了一辆马自达626新车上路。 他对自己生活的简朴,但对国内朋友和家乡十分慷慨。他多次捐钱和捐书给国内,也不时救济一些孩提时的朋友。他虽然年事已高,但十分惦记着国内的发展和进步。每次与他聊天,或接待国内来客,都会问起国内的近况和有什么可以帮助的地方。 如今张民觉先生已经离开我们整整18年了。每当看到动物IVF,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的报道,就会想到张老的英容笑貌。笔者所学专业和从事工作,虽然自己专业和现在所从事工作与张老先生终身研究的生殖生理不搭边。但回国后所做项目也有涉足计划生育与IT手段进行宣教。每当与计划生育工作者打交道,也会情不自禁地提到张老先生对人口控制的开拓性贡献。先人已去,大师精神永存,楷模风尚永远激励我们。 请访问丁香园的纪念专栏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34id=15712911tpg=1ppg=1sty=3age=0#15712911
个人分类: 名人轶事|6790 次阅读|5 个评论
鳝鱼到底有没有被“避孕药”?
周春雷 2009-4-30 15:53
看到这条新闻,勾起了求知好奇心,有关专家能否科普下,人工养殖的鳝鱼究竟有没有被施以避孕药? 看到的几条评论也许代表了很多人的疑问: 1、据说养鳝鱼的添加济里面含有,避孕的成份.如果是没结婚或者没小孩的,尽量不要去吃.一年可以把鳝鱼养那粗...都是激素..... 2、不是秘密的秘密了 我们这里的甲鱼早就用了 不然那有这么多少供宾馆摆宴席啊 3、目前国际价格每公斤约5万美元,现在市场最贵的鳝鱼也不到17元一斤,如此投入产出比,养殖户铁定亏损----智商值得怀疑 -------- 鳝鱼因避孕药淡出江城餐桌? http://hb.qq.com/a/20090430/000135.htm http://hb.QQ.com   2009年04月30日09:44   武汉晨报 近日,工商部门经常接到关于鳝鱼的投诉:餐馆、市场上有使用避孕药催大的鳝鱼销售。昨日,市农业局及业内专家作出澄清解释:鳝鱼吃避孕药催肥助长毫无科学根据,而且,用避孕药喂养鳝鱼,对养殖户来说并不划算。市民可放心食用鳝鱼。 关于避孕鳝鱼的传闻已在坊间流传一段时间。记者多方走访,本地湘味浓、雄楚餐厅等多家餐馆老板均证实,受避孕鳝鱼影响,该菜品销售比去年同期下降三成以上。 25日,黄陂西门工商所成功调解一起鳝鱼官司:王先生在当地心怡酒家点了鳝鱼,怀疑鳝鱼吃过避孕药,将酒家的老板拉到了工商所,后经多方调查,证实鳝鱼为田间捕捉的野生鳝鱼。 27日,一市民在沌阳集贸市场贺老板摊位购买两斤鳝鱼,因其中数条颜色偏黄没有活力,遂向工商部门投诉:贺老板混卖掺杂了避孕药催大的鳝鱼。当地工商人员询问了相关专家,澄清无避孕药催肥鳝鱼一说,鳝鱼体色变异及缺少活力,可能与养殖场环境及运输途中鳝鱼缺氧有关。 昨日,市农业局水产处处长黄海波专门为江城鳝鱼做了澄清:鳝鱼吃避孕药催肥助长是外行话。鳝鱼是雌雄同体、无性繁殖物种,头两年鳝鱼会发生数次雌雄转变,第三年开始雌雄分化,第四年则全部变为雄性。而避孕药以雌激素为主,鳝鱼仅在变成雄性时才会长个,用雌激素为鳝鱼催肥显然不合常理。 与鳝鱼打了24年交道的武汉水产协会理事陈忠生也断然否定避孕药催肥鳝鱼一说。他说,用避孕药喂鳝鱼经济账根本算不过来,避孕药主要成分为黄体酮,目前国际价格每公斤约5万美元,现在市场最贵的鳝鱼也不到17元一斤,如此投入产出比,养殖户铁定亏损。(汪健)
个人分类: 感想|73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