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推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怎样推介重点实验室
热度 7 lindasmile 2011-12-11 18:23
各位博友,不知有多少是《科技导报》杂志的读者,我们杂志新年会推出一个个新栏目:重点实验室。 作为旬刊,我们计划每期介绍一个国内优秀的实验室,重点在于介绍他们的研究进展和实验室的研究亮点,但是具体的策划方案还在制作中。 想请问大家希望在这个栏目中得到实验室的哪方面信息呢?大家都希望了解哪些实验室呢?希望留言告诉我,谢谢啦~ 我的电子信箱: lina@cast.org.cn
2529 次阅读|14 个评论
《科技导报》年度发布未来领军人物:14位优秀青年科学家
热度 21 lindasmile 2011-11-2 20:42
《科技导报》年度发布未来领军人物:14位优秀青年科学家
他们,或许是未来的领军人物 《科技导报》/李娜(2011年29期) 很多时候,公众了解一位科学家,是从他们成名开始的,比如他们完成了万众瞩目的工作,比如他们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比如他们入选了两院院士…… 从见证积年辛劳的奖杯和白发中,从抚今思昔的追忆里,我们忍不住重构科学家们青年时代的画面:无论在安静的实验室、荒凉的野外甚至浩瀚的太空,他们的脸上都有同一种专注的表情;在国际会议上,或许有过指点江山的激扬,或许也会紧张到尾音发颤;与敬仰的前辈意见相左时,或许也在深夜里纠结,相信权威还是坚持自我;或许因为工作压力抱怨过,可一旦遭遇从未有人了解的新发现,也不禁涌上一股“世界就在我手中”的狂喜与满足…… 重构的同时,又忍不住深深遗憾——我们显然错过了他们最精彩的青年时代。科学家们为了更完善地认识和服务人类自身,做着无可取代的工作,在他们最能展现创造力之美、最恣意挥洒激情和热血的人生阶段,没有足够的分享和鼓励也是一种缺失吧?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没有理由错过当下的青年科学家群体。 青年科学家是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承担着科研重担,但却低调静默。进入公众视野不多、热点科技事件中也不大容易听到他们的声音,他们更多是在实验室里享受科研的乐趣,或者承受科研的压力。但这也是一个最具创造力和进取精神的群体,他们做出的工作那么令人惊叹,因为年轻,他们未来的科研版图说不定能画多远。若干年后的科研领军人物,就是来自这个群体。 但是,我们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并不够,尤其是来自公众领域的关注缺失。因为大家似乎都习惯了水到渠成的等待。 公众和媒体往往等待科学家获得了最耀眼的荣誉再去关注和追逐。国家更多是在科学家们成名之后,再给予重大的奖励和更多的资助。而科学家往往也习惯了等待,等待磨砺多年取得了重大成绩之后,似乎就可以松口气,心安理得地享受鲜花和掌声。 这恐怕是长期形成的一种扭曲逻辑。公众和媒体应该给青年科学家更多的关注和爱护,肯定和支持他们;国家应该给青年科学家更多资助和更宽松的空间,鼓励他们的创造,宽容他们的失败;年轻的科学家们似乎也应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与科学共同体内外进行良性互动,这样或许能转移部分压力,让他们更轻松地工作。(当然,有人喜欢低调的自由,但谁能否认不一样的心态可能给人生打开一扇全新的门?) 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了中国科技的未来,我们愿意把这个群体中的优秀代表推进公众视野,让大家了解他们的工作,感受他们的风采。我们特别策划了本期专稿:邀请中国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的校长、院(所)长们推荐本单位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每个单位仅限1名),介绍他们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当然,本文所推介的14位青年科学家(排名不分先后)一定没有涵盖全部,我们也不敢保证他们日后都会成为本领域的领军人物,因为将来极可能有更优秀的人出现。只是他们现在所做的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工作,已令人忍不住击节赞叹。若干年后,如果你看到他们中某一位成为本领域的领军人物,那你可以庆幸地说,我见证过他的青年时代。 北京大学 朴世龙 朴世龙,1976年生于吉林龙井,1995年进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学习,2004年获博士学位。2004年到法国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回国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任教,现为北京大学教授。 朴世龙主要从事碳循环方面研究,在全球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包括:阐明了秋季温度上升将加速北半球陆地碳储量的释放,并从动态的角度阐明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分布机制;重新估算了大气CO2浓度上升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水分径流的影响,修正了英国科学家发表在 Nature 上的研究结果;开展了中国及北半球植被时空变化的研究,提出了北美西北部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植被生产力下降与该地区春季温度下降密切相关;系统研究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变化及其机制,并采用自上而下的大气反演模型和自下而上的过程模型及地面资料有机结合的途径,评价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现实状况及其不确定性;应邀在 Nature 杂志上发表了有关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和农业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论文。 代表性研究论文 1. Wang X H, Piao S L, Ciais P, Li J S, Fredlingstein P, Koven C, Chen A P. Spring temperature change and its implication in the change of vegetation growth in North America from 1982 to 2006 . PNAS, 2011, 108: 1240-1245. 2. Piao S L, Ciais P, Huang Y, Shen Z H, Peng S S, Li J S, Zhou L P, Liu H Y, Ma Y C, Ding Y H, Friedlingstein P, Liu C Z, Tan K, Yu Y Q, Zhang T Y, Fang J Y.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in China . Nature, 2010, 467: 43-51. 清华大学 刘磊 刘磊,1977年生于安徽滁州,1999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1999—2004年在美国Columbia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跟随Ronald Breslow教授研究氨基酸代谢酶的人工模拟。2004—2007年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跟随Chi-Huey Wong教授研究糖蛋白与糖类药物的化学合成。2007年进入清华大学工作,现为化学系教授,负责本科生《化学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工作。 刘磊的专业领域为生物有机化学,重点研究蛋白质的化学合成。发现了多肽酰肼连接反应,并据此发展出蛋白质全合成与半合成的新技术;发明了不可逆硫氮酰基迁移树脂,并据此发展出多肽硫酯制备的新方法;此外在环状蛋白、膜蛋白、糖蛋白等的合成中发展出一些新技术。这些成果得到了专业同行们的认可,部分技术在企业(Bayer Schering Pharma)中得到了应用。此外,也研究一些生物活性小分子的催化合成,发展了一些新的有机反应。 代表性研究论文 1. Fang G M, Li Y M, Shen F, Huang Y C, Li J B, Lin Y, Cui H K, Liu L. Protein chemical synthesis by ligation of peptide hydrazides . 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7645-7649. 2. Zheng J S, Chang H N, Wang F L, Liu L. Fmoc synthesis of peptide thioesters without post-chain-assembly manipulation . J Am Chem Soc, 2011, 133: 11080-11083. 复旦大学 张远波 张远波,1978年生于河南信阳,2000年获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士学位。2000—200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Philip Kim教授进行石墨烯研究。2006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iller Fellowship,开展为期3年的博士后研究。2010年获聘IBM Almaden Research Center博士后研究员,从事低温扫描隧道显微及能谱研究。2011年正式加入复旦大学,任特聘教授。 张远波从事实验凝聚态物理研究,主要关注低维度电子体系的量子现象,在石墨烯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包括:发现了单层石墨烯中的半整数反常量子霍尔效应,进而观测到这种量子霍尔效应在室温下也存在,这些是石墨烯研究中里程碑式的发现;发现利用新颖的双门极器件结构和外电场能够在双层石墨烯中打开一个连续可调的能隙,并第一次对这个能隙进行实验观测;发展了低温超高真空中扫描隧道显微镜对微纳样品进行表征的实验手段,在原子尺度研究石墨烯隧道能谱和空间电荷密度不均匀性;利用高精度的电子束刻蚀的纳米加工技术,用单层的石墨烯制备了纳米线作为石墨烯纳米器件的原型。以上工作在基础和应用两方面推动了国际上对石墨烯的研究。 代表性研究论文 1. Zhang Y, Tan Y W, Stormer H L, Kim P.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the quantum Hall effect and Berry's phase in graphene . Nature, 2005, 438: 201-204. 2. Zhang Y, Tang T T, Girit C, Hao Z, Martin M C, Zettl A, Crommie M F, Shen Y R, Wang F. Direct observation of a widely tunable bandgap in bilayer graphene . Nature, 2009, 459: 820-853. 上海交通大学 冯新亮 冯新亮,1980年生于安徽歙县,2004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同年赴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深造,2008年获博士学位。2011年受聘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教授。 冯新亮的研究方向涵盖高分子、有机、物理和材料化学等多个交叉领域,主要学术成果包括:首次报道了自下而上化学可控宏量制备高质量、无缺陷且边缘结构确定的单根石墨烯纳米带;首次报道了以氧化石墨烯为模板来复制合成其他二维功能材料及其在能源存储领域的关键应用;首次研究合成了新型的具有三倍对称性、三角形分子以及锯齿边缘的盘状石墨烯片段,从化学角度提供了纳米石墨烯的新型合成路线和设计方法;首次提出和证明了控制盘状液晶分子空间螺旋堆积排列结构对一维载流子传导体系在有机电子学性能的至关重要影响;开拓了以氧化石墨烯或者纳米石墨烯分子为前驱体制备高导电率石墨烯膜的新技术;创造性地研究了基于有机和有机金属前驱体的结构可控的高分子多孔材料、石墨烯和碳/金属杂化材料,为新型高效储氢,锂离子电池,电容器和燃料电池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代表性研究论文 1. Cai J, Ruffieux P, Jaafar R, Bieri M, Braun T, Blankenburg S, Muoth M, Seitsonen A P, Saleh M, Feng X L, Müllen K, Fasel R. Atomically precise bottom-up fabrication of graphene nanoribbons . Nature, 2010, 466: 470-473. 2. Liu R L, Wu D Q, Feng X L, Müllen K. Nitrogen-doped ordered mesoporous graphitic arrays (NOMGAc) with high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oxygen reduction . Angew Chem Int Ed, 2010, 49: 2565-256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傅尧 傅尧,1977年生于山东莱州。1996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学习,2005年获化学博士学位,同年通过优秀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留校任教,现为教授。 傅尧主要从事物理有机化学和绿色可持续化学研究,他运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通过发展基于化学精度计算的理论方法,系统研究了有机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和化学反应机理,为发现绿色合成新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将有机催化中的新方法引入生物质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领域,成功地实现了纤维素基γ-戊内酯的高效催化转化,关键技术成果已申报中国发明专利和PCT国际专利,应邀为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杂志撰写磁性固体酸解聚纤维素的进展综述论文,未来将继续致力于发展机理导向的绿色有机反应,以期实现由生物质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和能源平台分子,为中国的农林废弃物利用和节能减排领域提供新的创新思路。 代表性研究论文 1. Deng L, Li J, Lai D M, Fu Y, Guo Q X.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biomass-derived carbohydrates into gamma-valerolactone without using an external H2 supply .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09, 48(35): 6529-6532. 2. Lai D M, Deng L, Guo Q X, Fu Y. Hydrolysis of biomass by magnetic solid acid . Energy Environmetal Science, 2011, 4(9): 3552-3557. 浙江大学 周昆 周昆,1977年生于湖南岳阳。1993年进入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学习,2002年获博士学位。2002—2008年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和研究主管。2008年全职回到浙江大学工作,现任教授。 周昆的研究领域为计算机图形学和并行计算。近年来在微分域几何编辑方法、真实感图形实时绘制、GPU并行编程语言和并行计算方法等方向取得多项创新成果:提出并完善了微分域几何编辑方法,直接修改几何模型的微分属性,然后用全局优化从修改过的微分属性重构出新几何模型;提出了任意复杂光源下动态场景(包括动态几何、动态反射材质、动态折射介质等)的真实感实时绘制框架和算法;研制了基于批量同步的GPU编程语言BSGP及其编译器,并研制了基于GPU中断的GPU程序调试系统,大幅度提高了GPU并行软件的开发效率;研制了国际上首个完全运行在GPU上的渲染软件RenderAnts,使得高清动画渲染速度提高10倍以上,大幅度提高了高清动画的生产效率。2009年起担任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编委,是该期刊创刊以来首位华人编委。 代表性研究论文 1. Zhou K, Hou Q M, Wang R, Guo B N, Real-time KD-tree construction on graphics hardware . 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2008, 27(5): 126. 2. Zhou K, Hou Q M, Ren Z, Gong M M, Sun X, Guo B N. RenderAnts: interactive Reyes rendering on GPUs . 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2009, 28(5): 155. 华中科技大学 沈国震 沈国震,1976年生于安徽蚌埠,2003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2004—2005年在韩国汉阳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2007年在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纳米材料研究中心任特别研究员;2007—2009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子工程系从事研究工作。2009年回国任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教授。 沈国震主要研究领域为纳米技术与新型纳米光、电子器件,工作涉及纳米功能材料可控合成与组装及纳米光电器件的研制,全透明柔性显示技术,新型可再生能源技术等;回国后致力于开发以纳米功能材料为基元的新型纳米光电子器件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制开发工作,带领团队开发出多种新型全透明薄膜晶体管,该类器件在超快、超薄、省电、高清晰、全透明、高柔性下一代显示技术上有重要应用前景。设计并研发了多种纳米敏感器件,如高灵敏度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高灵敏度紫外光探测器等。 代表性研究论文 1. Shen G Z, Liang B, Wang X F, Huang H T, Chen D, Wang Z L. Ultrathin In2O3 nanowires with diameters below 4 nm: Synthesis, reversible wettability switching behavior and transparent thin-film transistor applications . ACS Nano, 2011, 5: 6148-6155. 2. Shen G Z, Xu J, Wang X F, Huang H T, Chen D. Growth of directly transferable In2O3 nanowire mats for transparent thin-film transistor applications . Advanced Materials, 2011, 23: 771-775. 南京大学 陆延青 陆延青,1971年生,1996年于南京大学物理学系获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0—2006年在美国Chorum Tech等单位从事研发工作,2006年底返回南京大学,现任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长江特聘教授。 陆延青兼具基础研究背景与产业界经验,形成了理工结合的交叉型研究特色,在介电体光学超晶格、微纳光纤传感、液晶光学器件等领域,做出了一批有特色的创新性工作。他在闵乃本院士指导下,揭示了离子型声子晶体的长波光学性质,研制出一系列不同掺杂的光学超晶格材料。此后,还率先研究了光学超晶格铌酸锂的电光性质,国内外若干研究组随后开展了不少后续研究,形成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回国后,在以往研究单一的非线性、电光等效应的基础上,考虑更为丰富的耦合物理过程,以期实现对材料物性的有效调控或灵敏感测,并应用于光电器件。最近,陆延青和合作者以人工微纳结构作为物理基础和材料特色,面向光纤、集成光学等重要应用方向,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诸多进展,并形成相关核心专利技术,在国内外同行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代表性研究论文 1. LuY Q, Zhu Y Y, Chen Y F, Zhu S N, Ming N B, Feng Y J. Optical properties of an ionic-type phononic crystal . Science, 1999, 284: 1822-1824. 2. Lu Y Q, Wan Z L, Wang Q, Xi YX, Ming N B. Electro-optic effect of periodically poled optical superlattice LiNbO3 and its applications . Appl Phys Lett, 2000, 77: 3719-3721.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田野 田野,1971年生于四川隆昌,1993年于四川大学获学士学位。1998—2003年在美国Columbia大学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2003—2004在Princeton高等研究院、2004—2006年在加拿大McGill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06年回到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现任研究员。 田野的专业研究领域为算术代数几何和数论。他在费尔马型问题的研究中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综合运用算术代数几何中Shimura曲线的算术理论和解析数论理论中的双重级数方法等获得了全实域上费尔马型方程的丢番图性质。他还在自守表示论中的著名Howe猜想等方面做出重要结果。这些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Annals of Math和 Invent Math等顶级数学刊物上,并引发了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在内的国际同行的进一步研究工作。费尔马大定理解决者、菲尔兹特别奖得主Wiles评价田野“Among his age group he is at the top level of number theorists”。 代表性研究论文 1. Diaconu A, Tian Y. Twisted fermat curves over totally real fields . Annals of Mathematics, 2005, 162: 1353-1376. 2. Li J S, Sun B Y, Tian Y. The multiplicity one conjecture for local theta correspondences . Inventiones Mathematic, 2011, 184: 117-124.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翟琦巍 翟琦巍,1972年生于江苏海门,2000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0—2002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病理系做博士后;2002—2003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儿童医院神经生物学系做博士后;2003年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任职,现为研究员。 翟琦巍多年来致力于蛋白乙酰化修饰和慢性代谢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他首次提出了去乙酰化酶SIRT1对于胰岛素敏感性的调控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研究结果以Featured article发表在Cell Metabolism上,并且同期刊发了专评。Cell Press为此刊发了新闻稿,引起国际媒体用十多种语言广泛报道。两年后,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发表综述,充分肯定了SIRT1在胰岛素敏感性调控中的作用。目前该论文已被引用130次,后续有望在代谢性疾病的分子机理等方面取得突破。 代表性研究论文 1. Sun C, Zhang F, Ge X, Yan T, Chen X, Shi X, Zhai Q. SIRT1 improves insulin sensitivity under insulin-resistant conditions by repressing PTP1B . Cell Metab, 2007, 6(4): 307-319. 2. Wu J, Zhang F, Yan M, Wu D, Yu Q, Zhang Y, Zhou B, McBurney M W, Zhai Q. WldS enhances insulin transcription and secretion via a sIRT1-dependent pathway and improves glucose homeostasis . Diabetes, 2011. In press.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曹俊 曹俊,1972年生于湖南,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先后在法国奥塞直线加速器实验室、美国密歇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回国从事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微子实验。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是中国一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基础研究项目。曹俊作为该项目的主要推动者和组织者之一,承担了大部分的具体方案设计工作。先后担任“973”项目的离线平台课题负责人和中心探测器负责人,主持了中微子探测器的设计与部分建造工作,领导了项目中最核心的400吨液体闪烁体的大规模生产。实验已开始投入运行,探测器性能优良,关键技术达到或超过设计指标。目前正在领导物理分析工作,预期1—2年内将达到国际最高精度。曹俊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中负责的中心探测器建造、物理分析和软件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显示出很高的科研水平和很强的管理能力。 代表性学术论文 1. Kettell S, et al. A 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the neutrino mixing angle theta(sub 13) using reactor antineutrinos at Daya-Bay . Daya-Bay Collaboration (Guo X H, et al). 2007. 156pp. hep-ex/0701029 2. Collaboration H.Measurement and QCD analysis of neutral and charged current cross sections at HERA . Eur Phys J, 2003, C30: 1-32.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戴希 戴希,1971年生于浙江杭州,1999年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之后在香港科技大学、Boston College和Rutgers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到香港大学物理系担任研究助理教授。2006年回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现任研究员。 强关联电子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是一个非常困难且重要的问题,而将动力学平均场理论与局域密度近似理论相结合的计算方法,是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最好理论计算方案。戴希在美期间开发出一套能与第一性原理计算相结合的动力学平均场理论程序包,利用这一程序包预言了钚金属的声子谱,并被随后的实验证实。 回国后,戴希主要在强关联体系和拓扑绝缘体两个方面开展工作:提出并发展了LDA+Gutzwiller——一种国际首创的用于强关联材料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并利用这一方法研究了几种重要强关联材料体系,其中关于铁基超导材料的研究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关于拓扑绝缘体材料的研究。戴希与合作者发现了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拓扑绝缘体材料体系——Bi2Se3家族,并提出了能正确描写该材料体系拓扑电子结构的低能有效模型。此后,戴希与合作者一起,预言了在这类拓扑绝缘体薄膜中掺入磁性元素将有可能实现量子化的反常霍尔效应这一全新的拓扑量子态,在国际学术界引发回响。 代表性研究论文 1. Yu R, Zhang W, Zhang H J, Zhang S C, Dai X, Fang Z. Quantized anomalous Hall effect in magnetic topological insulators . Science, 2010, 329(5987): 61-64. 2. Dai X, Savrasov S Y, Kotliar G, Migliori A, Ledbetter H, Abrahams E. Calculated phonon spectra of plutonium at high temperatures . Science, 2003, 300(5621): 953-955.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王树 王树,1972年生于河北沧县,1994年于河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1999—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2004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树主要从事新型聚合物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生物识别与传感研究,发展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他带领的课题组结合化学、生物学以及材料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开展研究工作,建立和发展了基于共轭聚合物的多种高灵敏度检测新方法,实现了重大疾病相关基因与蛋白质的高灵敏识别与检测,为肿瘤早期诊断与个体化医疗提供了新技术,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发展了高灵敏度检测DNA甲基化的新方法,在联合多基因指标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发展了高灵敏度检测DN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新方法,实现了肝癌病人基因样品中两个SNP位点基因分型的灵敏分析,大幅提高了SNP基因型分辨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发展了高灵敏度检测DNA/核酸酶相互作用的新体系;利用水溶性共轭聚合物荧光探针,发展了以蛋白酶、核酸酶、RNA-蛋白质复合物为靶点的药物筛选新体系。 代表性研究论文 1. Duan X R, Liu L B, Feng F D, Wang S. Cationic conjugated polymers for optical detection of DNA methylation lesions and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 Acc Chem Res, 2010, 43: 260-270. 2. Zhu C L, Yang Q, Liu L B, Wang S. Rapid simple and high-throughput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and antibiotics screening . 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9607-9610.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倪喜军 现年39岁的倪喜军,专业素养深厚,研究思路开阔,学风严谨,慎思笃行。 他发表的论文数量不算多,但包括了 Nature , PNAS , Proc R Soc B , J Human Evol 等著名刊物。最重要的学术贡献来自对和人类起源相关的灵长类化石的研究。2004年,他和同事在 Nature 杂志上发表论文,认为亚洲德氏猴是目前已知最为古老、形态最为原始的一种灵长类动物,在系统演化树上最为接近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并且提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应该是一种小型的、日行性的、食虫的哺乳动物。这一结论对传统的有关灵长类适应性起源的理论提出了挑战。 Nature 杂志同期配发了评论性文章,予以高度评价。该成果已被收入许多百科全书和经典教科书。 倪喜军与同事发现和研究了更多的灵长类化石,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有关灵长类起源中心、早期扩散路线和分支系统关系的一些理论,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他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是基于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和古生物年代地层学的综合,帮助完善中国的新生代哺乳动物年代地层框架,使之成为亚洲新生代哺乳动物年代框架的标准,并且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哺乳动物演化与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的关联。 代表性研究论文 1. Ni X, Wang Y, Hu Y, Li C. A euprimate skull from the early Eocene of China . Nature, 2004, 427: 65-68. 2. Ni X, Flynn J J, Wyss A R. The bony labyrinth of the early platyrrhine primate Chilecebus .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2010, 59: 595-607. 实际上,这14位青年科学家们的工作成果并不止于本文,而且他们因为工作出色还在各自领域获得了很多荣誉和奖励,其中不乏国际知名奖项。因为此次推荐更加注重研究工作本身,所以我们没有过多介绍。希望大家从研究工作出发,给青年科学家更多关注和爱护,鼓励他们做出更有影响力的工作。 谨向本文关心青年科学家成长的14位推荐人致以诚挚谢意。 推荐人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大学校长 周其凤 清华大学校长 顾秉林 复旦大学校长 杨玉良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张 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侯建国 浙江大学校长 杨 卫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李培根 南京大学校长 陈 骏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 郭雷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 陈晓亚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陈和生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 王玉鹏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万立骏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
个人分类: 作品|27363 次阅读|27 个评论
《亚申科技高通量技术通讯》简介
热度 1 yashentechlu 2011-9-26 17:24
《亚申科技高通量技术通讯》是由全球领先、亚洲唯一的高通量技术开发和应用企业――亚申科技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创办的电子月刊,自2011年7月开始不定期发行。旨在介绍高通量技术在新材料、新能源和化工工艺研发领域的应用,为这些领域的专业人士搭建研发加速技术的交流平台。 《亚申科技高通量技术通讯》诚意期待每一位读者的宝贵意见和反馈,希望该刊能成为分享和交流高通量技术发展状况和应用经验的纽带,促进高通量研发加速技术在中国新材料、新能源、化工工艺研发领域的应用,助力中国科技的自主创新和产业的升级! 《亚申科技高通量技术通讯》链接: http://www.yashentech.com/htnl/01.htm (第一期); http://www.yashentech.com/htnl/02.htm (第二期); http://www.yashentech.com/htnl/03.htm (第三期); http://www.yashentech.com/htnl/04.htm (第四期); http://www.yashentech.com/htnl/05.htm (第五期)。
个人分类: 高通量技术|4494 次阅读|3 个评论
推介网站TED ( pro the TED website)
baoyu 2009-5-14 22:52
(图片来自网络) 推介网站TED (pro the TED website) by Baoyu 科学网博友可能对TED做过类似的推介,我坚信好东西更要广而告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平时遇到许多不错的信息资源,总有与挚友分享的冲动,冲动不如行动,下面就是一些富有启示的文章。 《重新定义词典》一文作者,解决了“火腿与屁股的难题”,详情见 http://www.tedtochina.com/2008/10/28/erinmckean_redefine_dictionaries/ 一周回顾: TEDx 与本土创新 http://www.tedtochina.com/2009/05/03/weekly_review_tedx/ 一起来寻找 TEDx 中国大陆演讲人,当然也可以自荐 http://www.tedtochina.com/2009/05/02/nominate_tedx_chinese_speaker/ 丹·艾瑞里:人们为何会作弊 http://www.tedtochina.com/2009/03/23/willie_smits_restores_a_rainforest/ 韦利·史密斯:重建热带雨林 http://www.tedtochina.com/2009/03/23/willie_smits_restores_a_rainforest/ 贾桂琳 ? 诺芙格拉兹:尊严比财富更重要 http://www.tedtochina.com/2009/05/08/jacqueline_novogratz_tackling_poverty_with_patient_capital/ 内森 · 梅尔沃德:多面手的创新 http://www.tedtochina.com/2009/03/13/nathan_myhrvold_a_life_of_fascinations/ 超级分享:从日记到公共艺术 http://www.tedtochina.com/2009/01/16/stefan_sagmeister_things_i_learn_in_life/ 以上是我自认精华的文章,更多资源见 TED 首页 http://www.tedtochina.com/ 第一届TEDxShanghai活动预告: 第一届TEDxShanghai聚会将于 2009年6月15日(周一 )登陆中国上海,这一届的聚会将由Chinameme主持。TED这一年度盛会,将全世界的思想家和行动家聚集在一起,分享任何领域的成功经验与创意实践。 “TED” 代表技术、环境与设计-这三大领域结合在一起,决定了我们的未来。“TEDTalks”会议上的演讲将会免费发布到TED.com。 本着好主意齐分享的理念,TED创建了TEDx。TEDx是一种本地的,自发组织的聚会,这一聚会将人们聚焦在一起分享类TED的体验。在TEDx聚会上,TEDTalks视频及现场演讲人将紧密结合,引发小组的深入讨论和互动。 这些当地自发组织的聚会被冠以TEDx,x表示独立组织的TED聚会。我们的TEDx聚会不是由TED会议组织的,而是由TED批准的。 我们很高兴能够获得TEDx的批准,并且已经筛选出一批认同我们理念的公司及机构来赞助我们。如果贵司希望能够为我们的聚会增加独特的视角,欢迎积极与我们接洽。 和TED一样,TEDxShanghai将更加着重对品质的关注。主要的100位参会人主要是国际及国内的决策者-首席执行官,设计总监,工作室负责人,风投,投资人和企业家们。 更多信息,请查询: www.ted.com www.tedxshanghai.com
个人分类: 精思文汇|61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圈子”文章推介说几句
刘玉平 2009-4-30 18:11
近来,某些文章推介到不同圈子的事情,已在科博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科博建立圈子的目的,应该是促进不同博主的思想交流,而不应成为博主思想的桎梏。 人,应该是有血有肉的社会人,而不是单一呆板的标准件。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于知识界而言,既需要专家、也需要杂家。专业是学者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飞速增长的时代,知识的划分与交融并存。知识的分门别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同样,科博不同圈子文章的推介,过度的细分和限制可能是无益的。只要与某圈子的主题有关,而不是将与某圈子主题毫不相关的文章恶意地四处推介,就应该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态度来对待。相信各位博主会慎重处理其文章的推介,共同促进科博和有关圈子的发展。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呼唤思想广博、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博文,而不是单调枯燥的八股文。文字是人类的也是自己的、思想是自己的更是人类的,希望每一篇好的作品,都能唤起更多的共鸣;而不是在被人遗忘的角落孤芳自赏最后,还是那条老建议,与其让两三千人的博客里圈子星罗棋布,还不如尝试让博主推荐板块滚动起来。
个人分类: 时评闲论|4344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