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青年学者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青年学者

相关日志

新游学主义——新游学联盟
热度 3 yaojunwei 2018-4-25 23:49
清明节期间,好友杨志磊律师和我自驾游学,途经莱州、烟台、威海、潍坊等地,进行交流、学习和观光。 正是应了“才疏学浅,且与云游。误人子弟,但去化缘”。 在回来的路上,去了杨律师的老家无棣,并登上了碣石山(全国各地都在争碣石山这一名号)。 随性赋诗一首,“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居高远阔,威加海内。视以远倾,志以凌云。千秋霸业,舍我取谁,万里江山,非我莫属”。 回来路上,和 杨律师 聊起了孔子周游列国游学的事情。我和 杨律师 谈起现在国家强大了,我们可以具备文化自信了。现在好多朋友都出国进行学习和交流,而我想到的是现在正是进行理论本土化的关键时刻,为什么不在中国语境中进行本土化理论的开发、实验和实施?所以我对杨律师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想要在国内所有的大学院校进行游学和交流,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大学的关注点,更好地在中国本土进行学术理论的碰撞和交流。但是我又觉得这个实施起来有点难度。杨律师就鼓励我,他说要想这事情如何干成,而不是去想有多难。他又说想法比结果重要,要干成什么事情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重要。和积极进取的人在一起什么事情都可以有所精进,而要是和消极茫然的人在一起,什么事情都给不会干出来。所以要区分哪些人是可以做事干事的人,哪些人是不做事干不成的人。他说这个游学开始的时候也不要一蹴而就,也不要想开始干得多好,可以先抛出这个思想和理念,引起争鸣,然后通过不同人或者感兴趣的人进行迭代和持续改进来完善。 我们当时就共同商量,定义为“新游学主义”。在中国本土语境中,首先在国内大学内进行游学遍历,就是将所有国内大学院校游学过来,当然,这就可以成立“新游学联盟”。也可以请其他院校老师、博士、青年学者等到我授课的课程中开展交流。目前我就和另外一个专业的张老师进行尝试,我请她到我的课上进行讲授,我再去她的课上讲授。我们学院开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我们两个人带的本科生进行联合培养。另外,我们学院的青年老师可以组成青年学者学术联席会议和非正式组织,并形成正式章程和公众号。这些也是为了新游学联盟做探索和尝试。 杨律师说想象困难就像是用放大镜看待困难,逐渐放大了困难,阻碍了进取之心。解决困难可以用显微镜,解构困难,攻克困难,打开思路,解决思维思路问题。 希望感兴趣的同仁可以多多指点和不吝赐教。 百度了一下“游学”,如下所示:游学精神溯源于孔子,孔子周游列国治学精神是现代的游学始源。“游学”指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和游玩,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简单的学,在学习之中潜移默化的体验人生,在体验当中学习。游学的本质是文化的融合,游学是协助学员开阔视野,培养国际观和树立坚韧的世界观的一种绝佳方式。
个人分类: 应如室|2403 次阅读|2 个评论
努力工作与聪明才智结合是青年学者成功的重要保证
热度 18 wangdh 2016-12-24 14:04
努力工作与聪明才智结合是青年学者成功的重要保证 王德华 “第十二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于 2016 年 11 月 25-28 日在广州召开。 这次会议参会代表 530 人,来自全国 110 个单位,研究生代表 258 人。大会收到论文摘要 319 篇。会议共设 17 个专题,有 209 位代表报告了他们的研究进展。会议还有 31 个墙报展示。 会议于 28 日闭幕。在闭幕式上对获得本届动物生态学优秀青年奖和现场评选的最佳墙报奖进行了颁奖。 受大会组委会委托,对会议进行简单总结。 本届会议的特色 : 在延续了往届主要专题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新的专题:“鱼类生态学专题”、“获奖青年学者专题”。由获奖青年学者和获得旅费资助的青年学生组成的专题,展示了青年学者的活跃思维。 本届会议值得进一步鼓励的专题:小型哺乳动物分类与系统演化。 动物系统生物学(传统分类学)是动物生态学的基础,也是很多学科的基础。感谢专题的组织者坚持了下来,参会代表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年轻学者的参与,是一件喜事。 新关注的领域:野生动物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的功能。 需要持续鼓励的领域:动物生态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是野外数据的多年积累,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需要多年的数据积累才能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在大家喜欢短平快的大环境下,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是需要持续鼓励的领域。 从 17 个专题看,大会交流的内容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的重要主题,多数研究都围绕环境、基因型和表型及其相关作用和关系这个核心问题,围绕动物的生存、繁殖和生活史对策等这些永久的主题。多数学科领域都注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也注意了传统学科领域的继承和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传统学科是值得鼓励的一个途径。这个问题我在会议开幕式上有表述: 链接: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传统学科 关于大会报告: 大会邀请了 4 位学者做特邀大会报告: 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李新正研究员:他给大家讲述了自己乘“蛟龙号”进行深海考察的经历和发现,给大家展现了我们以前未知的深海生命世界的神奇。 这是一个科普性质的学术报告。科学家应该把科研成果向大众科普,也有义务向大众传播。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研究员:他的报告内容很时尚,是关于野生动物肠道微生物的一些最新进展和思考。学界要关注发展热点,学者也要关注学界的热点。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立教授:他的报告是关于亚洲象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张立教授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在云南开展亚洲象的研究。他的经历展示了学者要坚持做一件事情,关注实际的动物保护问题,关注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的关系等。 广州大学吴毅教授:他的报告是关于我国南方蝙蝠的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一个被逐渐边缘化的学科,需要一批学者的坚持和执着,更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 大会邀请了 5 位成绩突出的青年学者做大会特邀报告: 东北林业大学姜广顺教授:环境变化对我国北方哺乳动物生存的影响 重庆师范大学付世建教授:鱼类游泳行为:生理机制和生存适应对策 中山大学张鹏教授:生命之树 - 大数据时代下的机遇和挑战 温州大学赵志军教授:能量代谢的可塑性研究:基于对最大能量代谢收支极限的探讨 华南师范大学李胜教授:变态发育演化与昆虫生物多样性 青年学者朝气阳光,激情四射,思维敏捷,很有感染力。这几位成绩突出的青年学者们的报告,基本展示了他们在自己学术领域内近几年的发展和思考。他们的成长对于青年学者很有启发性。有两个方面的经验是值得年轻学者学习和重视的: 1 、个人的努力工作与个人的聪明才智相结合,就会有大成绩。科研工作与其他工作是一样的,都需要敬业,需要努力工作,甚至是非常努力地工作。努力工作与聪明才智结合起来,一定会做出学界关注的成绩的。 2 、青年学者一定要注重工作积累,注重工作要系统和深入,忌讳东打一榔头,西搂一耙子。科研需要专一、集中。同时要发挥青年学者特有的优势,要有创新的勇气和思维,要敢于面对一切挑战,敢于突破,不保守,大胆提出、细心验证自己的学说或理论。 借机会与与会的青年学者分享一点个人体会: 1 、做重要的研究,确立自己的领域和方向。 我们都希望做好的科学,作重要的研究。如何做好的科学 ? 做好的科学一般有几个方面:首先要发现和提出有趣的、重要的科学问题;然后利用合适的技术和方法解决科学问题,发现相关的机理,对模式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科学问题,进一步的科学问题。 做科学研究,首先要喜欢,要有热情,有激情,使得自己感到生活真正充实起来。科研生活不应该是枯燥无味的,要想办法丰富起来、变得有趣。青年学者要有自己喜欢的科研方向和领域,有自己喜欢的科学问题,要有自己的新的科学发现,新的科学理解,要对学科领域有自己的贡献。 学术研究需要坚持,青年学者需要开拓新的领域。不能原地踏步,一定要向前走。不模仿,不去做低层次的重复性研究。 青年学者要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学术研究是以科学问题为导向的,不做论文导向的研究,不做仪器设备导向的研究。 整合生物学家 GA Bartholomew 曾说过,每个生物学层次都有特定的科学问题。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不同的学科之间是不可相互替代的。所以一个学术人,需要有科学视野,要有学术胸怀,有学术品位,有学术追求。既要专一,也要学会整合。 同时,一定要坚持阅读文献,勤思考。我们都有体会,阅读和思考就会有新的思想。学术交流是学术人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要学会交流,要善于交流。交流,就会有学术火花。 2 、新的时期,更需要合作: 术业有专攻,学有专长,生态学有不同的层次,从个体到生态系统,生物学还有不同的组织层次,从基因分子到群落和生态系统,每个人的精力和视野是有限的,所以合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学者需要一致胸怀,能够在技术上与他人分享,在思想上与他人分享。在各个方面都需要相互支持和相互鼓励。如组学、行为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等等学科,新的领域,新的综合。与生态学都有很多的切合点,有很多科学问题都是共同关注的,合作就会有发展和突破。我们更希望其他领域的合作,物理学、化学、数学等领域对生物学的贡献,在历史上都是非常关键和突出的。生态学研究中,数学和物理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如通过模型可以进行一些预测,可以提供新的视角。在大数据时代,这一点显得更加重要。 生物多样性之父 EO Wilson 与青年生态学家 RH McArthur 当年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威尔逊是昆虫学家,麦克阿瑟是野外生态学家,精通数学,他们老少学者的合作,将数学方法与经验博物学发现相结合,他们提出了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使得生态学从定性走向了定量的道路。 我国动物生态学还有很多领域亟待加强: 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行为生态学等,都需要加强野外的长期的观察和研究。野外工作很艰苦,也很有趣,需要毅力,需要信念,也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我们学界需要新的理论和假说,需要发现大自然这新的模式,需要揭示深层次的新的机理。 关注大型动物的生理生态学研究,这是我自己的研究领域,我特别呼吁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大型动物的野外生理学研究,以及一些极端环境中动物生存适应方式的研究。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新疆等干旱地区、内蒙等寒冷地区,这些极端环境对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很大的选择压力,动物一定有独特的生态学机理来适应严酷的环境,这些知识对于人类应对环境变化,对于保护动物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13747 次阅读|27 个评论
加大对年青学者的科研投入,提升社会创新基础研究长期动力
热度 8 zhuchaodong 2016-8-4 07:45
China: Change tack to boost basic research Raphael K. Didham Chao-Dong Zhu Subject terms: Education ; Research management ; Careers 2016, Raphael and Zhu, China- change tack to boost basic research.pdf We agree that China must invest more in basic research, but fear that simply casting more seeds on infertile ground will not yield the anticipated fruit of innovation ( W. Yang Nature 534 , 467 – 469 ; 2016 ). More bottom-up initiatives for early-career researchers are required for long-lasting change. A priority is to build capacity in critical thinking and self-determination, both of which are cornerstones of creative enquiry. Early-career scientists should be trained and judged on more than just technical competence. Furthermore, strategies are needed to give young researchers in China the same opportunities that leading Western institutions take for granted. Limited access to key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an educational emphasis on written knowledge over verbal communication skills do not foster scientific debate. Structural reform of funding silos and hierarchical power structures in science institutions is essential for cross-sector collaboration — a crucial contributor to scientific progress in Western countries. Chinese funding schemes such as the 10,000 Talents programme could be redistributed across an evened-out power structure, and associate professors allowed to supervise PhDs and lead their own groups. The applied-research sector receives much more funding than basic science does (see Nature 534 , 452 – 453 ; 2016 ), so it could help by promoting the possible benefits of its work for basic research in reports and funding applications. Author information Affiliations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Raphael K. Didham Chao-Dong Zhu Correspondence to: Chao-Dong Zhu
8014 次阅读|17 个评论
中国青年学者的论文发表困局
热度 36 leojiang 2016-4-6 14:28
近期,Publications 期刊刊登来自西安大学田美老师的文章“Perish or Publishin China: Pressures on Young Chinese Scholars to Publish in InternationallyIndexed Journals” 。该文通过对中国青年学者的调查,研究了中国青年学者对高校科研机构的文章发表要求的态度,及这种要求对青年学者行为和生活的影响。 作者用中国某一大学的新任讲师聘用制度举例,描述了学者的出版水平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 岗位责任与任务目标 1. 无海外学习工作经历者 ... 需在聘期内完成连续 12 个月的海外经历。 2. 教学能力要求:具备教学能力;取得授课资格;参加过教学能力培训;通过教学能力考核;至少有一次完整的助教经历。 3. 科研项目:主持一项国家级项目。 4. 论文数量和标准: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1 篇;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最具影响力期刊发表论文 2 篇;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5 篇。 下面是作者在对一些青年学者的采访中,一些学者反馈: 压力 “我一直压力很大,3 年5 篇SCI 文章,相当于每6 个月1 篇。。。” “ 我对新的政策怎么看?压力太大了。。。你想想,你花2,3 个月准备文章,然后用2,3 个月进行同行评议,最后被一句话拒掉。。。” 一些在国外留学过的学者也反映: 一位在新加坡留学的学者说“ 我们需要6 年发30 篇SCI 文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没文章,那么滚蛋!” 一位在美国做PhD 的学者说“ 在美国的老板从一开始就迫使他们做大量的试验,因为他经常需要给实验室负责人和学院领导交报告,这样才能在3 年的任期之后继续留任。所以在美国的新任助理教授都像疯子一样,拼命的工作。” 对于出版要求的政策: 有人说“Publish orPerish 就是学术圈的现实,谁也改变不了,也没有一个单一的国家能改变的了。” “怎样来评价学者的研究水平?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更好的解决办法,可是在找到这种更好的办法之前,我们都要遵循现在的法则。如果没有一个评价标准,那么可能就要回到“ 大锅饭” 年代了。如果没有发表文章的要求,那么大家可能都会失去了研究的动力,如果不要求SCI 文章,那么就会出现好多低质量的期刊。。。” “ 我不能仅仅满足于学校要求的最低标准,我想要发更多SCI 文章,我发的越多,未来我的晋升空间就会越广阔。” 对于质量和数量的争论: “ 学校的新政策使我们有些急功近利,如果要发一篇高质量的文章,我需要花3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收集数据,这样才能发表有影响力的文章。” “ 如果没有发表数量的要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来安排工作,可能会作出更有价值的成果。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 例如,我有一批好数据可以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可事实上,为了符合学校的要求,我需要分成6 篇文章来发表。这就是现实!” “ 为了符合学校的要求,我们需要研究一些热点问题。如果你的研究太过新颖,可能在发表方面会有困难。如果你没发够足够的文章,那么你离被辞退不远了。” “ 我们管我们的工作叫灌水,常常是用同样的方法,应用到不同的事物上去。这些工作就像给蓄水池加点水。” “ 我们医院的同事压力更大,他们不仅要医治病人,还需要SCI 文章来晋升。他们没有时间,只能通过一些“高效”的手段了。” 对于出版和其他工作的时间分配 “我们不仅要做实验,还要教课,还要带学生,还需要去国外交流学者一年。。。” 精神和身体上的压力 “当我获得PhD 的时候,我已经感到耗尽了所有的精力。我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可是新的政策没有给我们一分钟的缓冲,我觉得我快崩溃了。” 一位50 岁的学者在办公室不幸去世,他的学生描述:“ 每天他都要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晚上10 点还在讨论稿子,给我们一遍一遍的修改,一遍一遍的指导,直到半夜2 点,我们才可以回家。” 这件事给了一些学者极大的震撼:“ 我们开始一起去医院体检,我的胃查出有问题,因为我很少按时吃饭,有些同事得了神经衰弱,我们经常会感冒,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从今以后,我们要按时吃饭,好好锻炼身体。” 工作和家庭的矛盾 “吃过晚饭,我就得去实验室工作,我的妻子理解我,也必须理解我。试验是最重要的事情,没有之一,你必须去。” “我女朋友非常支持我,每天我回到家,晚饭已经准备好了,不用再吃学校食堂,我感觉很温暖。。。” “ 我觉得非常幸运,因为我妻子非常支持我,家里的事情什么都不需要我做。” “ 我告诉我的妻子,我要努力工作,所以你就不用太辛苦,要是两个人都努力工作,谁来照顾老人,谁来照顾这个家呢。” “ 我和我妻子想要一个孩子,可我确实没时间。” “ 要孩子的计划被一拖再拖,家里的事情只能往后排。我妻子非常不高兴,可是我没得选择。” “ 我在去学校应聘的时候,面试的人对我说,你必须保证未来几年里不能要孩子,因为课题组刚刚接了一个大项目,如果你不能保证,那么我们不能聘用你。作为一个女人,我别无选择,世界永远不是公平的。” 为了提升在世界知识经济中的竞争力,中国不断加大科研投入,这也导致了中国的高校采用严格的评估手段来促使学者加大科研产出。所以青年学者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在本文的采访中,不同学者发表了新政策的积极和消极的态度。真心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加全面的评价体系出现。 全文链接: http://www.mdpi.com/2304-6775/4/2/9
20473 次阅读|45 个评论
华师大青年学者江绪林自杀身亡事件带给我的思考
热度 7 hbility 2016-2-21 11:33
和高博主关于此事有一些讨论,意犹未尽,结合我去年找工作前后的心态变化过程,给我和我的亲朋一些建议: 第一,不要信教。接触和了解的基督徒、穆斯林不多,一共也就十来个,但给我的感觉是他们很难和非信教群体建立哪怕是普通的关系。很多按照教义而行的行为在旁人看来会比较怪,从而导致疏远。按理说这么小的样本不能以偏概全,但是此刻我还是想玩一把经验主义:在滚滚浊世中,可能与光同尘才能更好的生存。 第二,不要学文。虽然还不算“贫苦农村出身”,但也有很大的赚钱改变物质条件的驱动力,工科和理科可能更适合我的实际情况,通过改变物质世界,并分享一些收益对我来说比较重要和可行。 第三,知足。眼睛不仅要往上看,也要往下看。可能才华被埋没了,可能收入并不匹配自己的劳动或者期待或者别的什么,但想想自己已经比父辈强了不少,那就按捺住躁动的心,慢慢来吧。
2299 次阅读|16 个评论
王传超学弟在Nature上发文点评国内科研制度
热度 35 zls111 2015-4-30 14:54
传超学弟在 Nature 上发文点评国内科研制度 我是 09 年进复旦遗传系, 12 年就毕业了,传超学弟今年毕业,他应该是硕博连读的。我 12 年也去了吴瑞奖学金面试,传超拿到了,我被刷了。我于 12 年 7 月去了美国,还没一年就回国了,至今在同济工作。 刚才把这篇文章打印出来,通读了一篇,确实点出了当今现状,年轻毕业的博士出路少,不容易,特别是在国内发展;出去做博士后,为人做嫁衣。 在国内做博士后,待遇和发展都不好,只有两年,不是缓冲地方,再个独立性不好。你没看到,大家都是说你在“读”博士后呀,每次听到这个,我就要去解释,博士后是工作,不是“读”。体制和环境使国内博士后成为鸡肋,所以就没多少人愿意在国内做博士后。 不做博士后,去当青椒,待遇不好;一般去课题组,没发展,沦为老二,给老大干活,打工。这个是国内最啃爹的地方。 老大也是做科研的,为国家服务,但是传统里,老二就是属于老大,结果就自然好不了。我觉得这个是当今科研现状里最怪的地方。为啥呢? 因为大部分老大不是“太好”的东西,大部分是闷声发大财,如鸿飞博士说的,国内 90% 的博导都不合格一样的。当然有不少开放老板,鼓励和引导下属发展,希望这种越来越多,这个成为主流,但是现状不容乐观。 老大们不能这么干,这样干不是可持续发展,对大家都不好,应该与学生,博士们是平等的,至少按贡献来分配成果,甚至可以照顾学生和青椒他们等。这个看起来不明智,其实是最明智的。钱,文章只是暂时的,得人心才得天下,何况自己的子弟发展起来,是共赢,这比得人心更得势。 做科研,要讲究平等和自由,大家才会自由讨论,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课题搞不好才怪。一旦是老大说了算,搞一言堂,必须听老大,这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到时大家一起死翘翘。你看苹果的 iPhone 干掉诺基亚, Apple watch 马上要干掉瑞士手表。长江后浪推前浪才会一波又一波,要不然就是死水了。 传超学弟好好干,不要去了德国就不回来了,科研做的像你们大组的张峰看齐,回来发“ NEJM ”。等发展起来,要为年轻人打开大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搞科研不仅仅是科研,还有人才培养,先学会自己学,再带领大家一起发展,再共同发展。玩的人多了,自然市场大,会产生集聚效应。 原文的附件: 520S36a.pdf 吴瑞先生 介绍: http://baike.baidu.com/view/531380.htm
个人分类: 读文章笔记|35526 次阅读|47 个评论
Wiley Advisor--全球青年学者的沟通平台
WileyChina 2014-12-25 10:17
欢迎青年学者加入 Wiley Advisor ! Wiley Advisors是青年研究人员与专业人士,这些青年学者为自己的领域发声。他们为Wiley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提供创意、见解与反馈。相对地,他们将有资格得到特别折扣,参与Wiley的项目和竞赛,获取交流与学习机会等。 Wiley Advisors Wiley Advisors 是来自 全世界各地 不同学科的青年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士(包括图书馆员),这些学科包括了:健康科学,生命与环境科学,人文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在这里,既有来自西班牙最大神经学研究所Cajal Institute的研究员、哈佛医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南亚大学的助理教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研究生、英国肯特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也有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员、瑞士政府研究人员、西班牙波尔图大学的博士生等等,五湖四海的青年学者们于此汇聚,相互交流并借此平台获得更多机会。 如何注册 只需填写简单的个人信息即可注册,如:姓名,头衔,机构名等。( 点击直接注册 ) 您还在等什么,快点击了解吧! 点击进入Wiley Advisor主页了解更多
个人分类: All Sub|187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这五位青年学者看海归潮的动态
热度 6 jiangjiping 2013-11-23 08:39
从这五位青年学者看海归潮的动态 蒋继平 2013 年 11 月 22 日 据国内媒体报道,一年来中国的出国人员已经形成一个海归潮流,一年的归国人数已经超过 20 多万,几乎是前几十年的总和。 对于这样的现象,国内媒体也有很多分析, 其中一些评论讨论到海归人员的组成问题,尤其是学位和知识经验等话题。据有关报道,这些归国的人员中, 70% 以上是具有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这是海归的主流。还有的报道说, 这些海归中以文科和金融管理学者为主。 我看到这些报道后,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 对这个潮流进行一些个人的分析和评估,以帮助国内的人更好地理解这个潮流背后的真实故事。 在最近的几年中,我有幸结识了一些在美国求学和工作的中国青年学者。有的是通过教会的活动认识的, 有的是朋友的子女一起来访问的,有的是开会时碰到的。在这些交往中,我发现这些年轻学者虽然各自的身份和专业很不相同,但是可以将他们归纳为五种类型。这里我把他们称为学者 A,B. C. D. 和 E ,分别代表五种类型。 首先来看学者 A. 她是一位 20 多岁的女孩子,和其他三位年青人一起到我家做客。 在我家住了一个晚上。人长得清秀端庄,给人一种精明能干的印象。 她跟我说, 她的爷爷是老红军,她生下来就住在省政府大院, 家中有警卫, 保姆等公务员。她现在学的是社交关系专业。 学者 B 是一个英俊的青年男子。他的父亲是一家具有对外贸易执照公司的老板,在国内有实业, 有厂房, 他是独生子, 没有兄弟姐妹,父母都在国内。他现在在美国学的是企业管理( MBA )。 学者 C 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子,脸上架着一副深度的近视眼睛。她说她的家庭只是一般的市民。她没有向我透露更多的关于家庭的细节。她现在在读数学硕士学位, 据说她的棋下得不错,可见智商很高。 学者 D 是一个长得很可爱的年轻小伙子,已经获得美国某个大学的硕士学位,专业是双“ E”, 即电子工程专业。他已经在纽约曼哈顿市区找到一份年薪很不错的工作。他也是独生子,父母都在国内。 父亲属于中级干部, 是一个大学院长级别的官员。 学者 E 是一个华裔,他本人和父母都是美国公民, 但是, 父母属于第一代移民。他 25 岁左右,已经从一个名牌专业获得硕士学位,专业是电脑工程。他已经有一份年薪很好的工作。他自己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而且他说他从小在美国长大,没有多少远大抱负, 只想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当时,除了学者 E 以外,其他四位都希望我谈谈他们将来的人生选择, 是回国发展,还是继续在美国寻找机会。 我给他们的意见是:“请根据你们自身的情况作出最佳判断和决定。别人不可能体验到你们自己的感受的, 因而,别人的意见最多也只是一个参考数据。 要是我是 A 和 B 的话,我一定回国发展, 毫无其他考虑的余地,对于 C 和 D, 主要是今后几年的发展趋势,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 C 最好继续读博士, D 要保证工作很出色。假如能胜任这份工作,那么, 还是留在美国好。” 几个月前,我得到的最新消息是: 学者 A 和 B 已经回国,学者 C 正在读博士,学者 D 继续告许我他觉得工作压力很大,因而, 仍然在回国还是继续在美国奋斗这个问题上纠缠。 从上面五位年轻学者的回国选择上,大家可以很容易看出一个倾向, 家庭背景好的,文科和管理专业的, 独生子女身份的,具有硕士学位的,回国发展是第一首选。那些没有家庭背景的,自身的竞争力较强的,专业是理科方面的,一般希望在美国继续深造和寻找发展机会。那些有一些家庭背景, 自身也有一些竞争力的,专业是理科方面的,处于两者的纠缠中。他们会比较两方的优势,看看哪一方更有吸引力。对于华裔年轻一代, 他们对到中国发展很少有兴趣,除非特殊的情景。 综上所述,国内媒体对海归的报道是符合实际的。
个人分类: 国家时事|4679 次阅读|13 个评论
学科发展规律和科研工作应注意问题(下):写给青年学者
wangdongsheng 2013-10-20 22:39
最近科学网讨论比较多的是基金评审,我申请的项目也不止一次被以“一般性跟踪研究和创新性不足”而被拒。前几年看了一个关于罗布泊相关的记录片,细节记不清了。说的的是当地土著因丰水期和枯水期而迁徙及地理变迁的事,一位国外学者大概四五十年前就明确预言了最近几年该地将处于丰水期,事实确实如此。还有著名的水利专家黄万里教授关于“三门峡大坝”的预言。这些都是真正的学者。在诸位前辈熏陶下仅略 谈及科研创新。 创新是科研工作的灵魂。自本科毕业进入硕士、博士以及毕业后从事科研工作,创新就成为我们职业必备素质,同时也表达着社会和公众对我们的一个基本要求。我们在报刊杂志、电视新闻、互联网上随处可见各类所谓“某某知识创新工程”、“某某创新基金”、“某某科研创新计划”等。 所谓创新,顾名思义是创造出新的不存在的“东西”。它可能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一件物品,也可能是意识世界中的概念、思想。前面提到的有限元、生物学中的基因,这些概念最早的提出者往往称为原始性创新,是科研的最高境界。 关于创新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曾组织了一次有趣的讨论,对话的双方是原微软中国总裁李开复博士和原北大副校长陈章良教授。对关于喜欢什么素质的人才时,陈章良强调了创新,李开复强调了智慧,李强调说,有智慧的人能够判断出哪些可以用现在的东西,哪些需要去创新,而只一味的创新,可能会创造出一大堆没用的东西。对于工程研究而言,我倾向于李的意见,创新中智慧的判断是重要的,不能为创新而创新。 科研工作的特点更多地在它的前瞻性,好的科研工作者在兴趣和责任的双重驱动下能够很好的预见将来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预先给出解决之道,而伴随而来的创新更象科研副产品。强调科研工作者在担负社会责任下的创新。
22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科发展规律和科研工作应注意问题(中):写给青年学者
热度 1 wangdongsheng 2013-10-20 22:14
中国网球这几年很火,有个李娜,并由此引发很多有趣的争论。但遗憾的是她的成绩都是放单飞后取得的,说白点就是与国内教练无关。据说有致力于推广网球的国外教练来到中国,发现从事青少年培养的教练们动作都是错的!!!刚刚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学子(或研究生)也应该自觉地培养科研意识及习惯。这是一个漫长、领悟的过程。下面主要谈谈科研工作开始应注意的问题。 1 .注意研究问题的表述 在我们所接受的从小学至大学阶段的教育中,更多的是面对直接提供的问题,然后由我们给出已经存在的答案。几乎没有人会被问:问题从那里来的?对于科学研究来讲,一位大师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研究问题的表述既是指问题的提出。不要小看他,可能很多有价值的课题申请就是因为在这方面出了问题而被评委们拒绝通过。 最初从事科研工作的博士生们往往面对的是导师仅仅提供了研究方向和研究对象(有时这些都是模糊的)的困境,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内容(对象的属性)是什么,应该采用怎样的研究方法,可行性怎样,对这些问题大脑里几乎说是一片空白。若能初步地回答这些问题便构成了问题的表述,应该说一旦问题表述清楚,可能成功就距离我们很近了。注意这里的问题表述是具有完全真实可操作性的,若不具备这个特征,那么只能说是“看到了问题的影子”,仍然需要在问题表述上下功夫。我不提倡看到了“问题的影子”就埋头苦干这种做法。 很多的研究问题表述起来并不容易,有时会有几种方案,或者我们理解为各类假说(例如板块漂移学说等),需要研究者去尝试,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失败和获取经验中,找到了正确的路。这时可能会发现它与我们最初设想有很大不同,甚至于努力的方向、预期的结论都变得相反了。所谓“种豆得瓜”在科学研究中是屡见不鲜的。 对研究问题进行合理表述是科研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他需要对本学科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有较好的理解,对本研究方向上国内外同行的工作有深刻的了解,对本学科研究技能和手段有很好的掌握。应该说这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但有意识的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学习中注意观察同行们是怎样表述研究问题的(就是所说的悟性),无疑会使这个过程缩短。 目前硕士生和博士生中存在两个不好的倾向,硕士生将硕士论文等同于“大作业”,批凑抄袭现象开始明显,博士生急于发表论文以凑足毕业要求的数量。这种忽视科研基本训练的做法极易造成不求甚解风气的养成,无论今后从事工程建设还是科学研究工作都是有害的。 2 .注意研究问题的物理概 念 一般来说工程技术问题都是有明确的物理概念的,当我们将问题表述清楚建立起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后,余下求解获得结果的过程会相对变得容易。但是作为研究人员应该始终关注数值背后的物理意义,否则可能会犯一些“低级”错误,举些例子: (1)某大跨斜拉管线桥的自振特性分析 在我国四川一些输油管线需要跨越大的江河或峡谷,当地设计院的同志就借鉴斜拉桥设计了一种空中跨越形式,除主梁以输油管线(直径约在1米左右)代替外,结构形式与斜拉桥完全相同,跨度可达600m。 分析系统的自振特性或动力反应,采用了空间线弹性有限元法,计算得到了基本周期在30s左右。因为时间紧同时也没有同类结构参考,就提交了报告。随后仔细观察振型图发现,基本周期对应的振型(简单理解为振动形状)是管线自身的出平面振动(因无法插图,需要读者想象),与塔和拉索无关。物理上什么概念,塔和索对管线出平面运动约束是零。这显然不对,实际上索和塔及管线出平面运动构成了一个我们常见的“单摆”,重力作用会让它回到原来位置。 问题求解错在什么地方:物理模型表述没有考虑几何非线性。后修正后,基本周期在6s左右,并进行了实测,很是一致。 (2)扭转结构分析中角度与位移问题 在涉及结构扭转的分析中,往往涉及到扭转角和线位移这两个基本量。该项研究是想建立一个能够综合结构扭转反应和横向位移的评价指标,这样不自觉地就取为 θ(扭转角)与μ为(位移)的平方和开平方。 错在什么地方:θ为角度,这是一个无量纲的参量,μ为位移,有长度量纲,物理上二者是不能相加的。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对 μ首先作无量纲处理。应该时刻注意物理参数的量纲。初步的科研工作者必须重视及掌握量纲分析。 (3)注意防止统计公式的滥用 在工程问题研究中经常用到统计公式,同时研究者自身也会建立一些统计公式。应用和建立统计公式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通过统计x(x1,x2,…)变量建立起的y变量的计算公式,一般不可利用数学上的反函数方法由y变量求解x(x1,x2,…)变量中的某值。因为统计公式在物理上可看作是系统因果关系的反映,有因必有果,反之有果确不一定是此因。二是随着计算技术的普及,通过大量数值模拟手段建立的统计公式有增多趋势。对这类统计公式,研究者一方面要样本数量足够多,令一方面要详细交代其局限型,包括模型假设、参数变化范围等。这些也是使用者(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明确与小心的地方,同时任何时候都不要过高地估计基于数值分析给出的统计结果的价值而忽视试验结果的存在。 3 .注意研究中避免循环论证 科学研究中的循环论证往往表现得很隐蔽,需要经过较多专业训练的人员才可发现,包括我在内也可能不经意地犯这个错误。可以给出它的若干简单表现形式:如为证明研究结果的正确性而采用对获得研究结论有例的例证;还有通过修改本构关系以获得与试验结果的一致,并获得事先暗示的结论;以及通过某组数据回归出的公式仍用同组数据进行验证;不胜枚举。 发生问循环论证题的根源很多是对研究中的隐含假定认识不清和缺少问题一般的较明确的表述。上述问题也存在试验数据处理中,如在本来不多的试验样本中通过“合理”舍弃一些样本,去验证某种理论或规律。还有在发表文章,仅给出效果较好的数据、图表,而对于效果较差的不提或一笔代过。 在研究工作中严谨、认真,同时不放过一点点存在问题之处,是避免发生循环论证的较好办法。 4 .正确对待研究工作中的错误 以上提到的研究工作中发生的问题总体上都不涉及科研道德,即都不具备主观故意性,这里所提到的错误也在这个范畴之内。至目前为止可能还没有哪个科学家声明在它的科研生涯中从没有犯过错误,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在科研工作中存在错误不可避免。 对待科研工作中的错误分两种情况:一是发现别人错了,这个时候一定要慎重,不要轻易否定别人,希望大家一定牢记。要树立全面的观点,存在就有其合理的成分。这点与怀疑一切的科研精神并不矛盾,怀疑不等于否定。二是当别人指出自己错了时,一定要认真对待,同时不要固执。固执是科研人员应避免的,中学课本有巴普洛夫“给青年科学工作者的一封信”谈到:“年轻人不应该固执,一旦固执起来就会拒绝善意的批评与友好的劝告”。然而也有科研人员被认为是“固执”地从事某方面的研究而取得巨大成功的案例。 总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应该是对待错误最好的态度。
3936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科发展规律和科研工作应注意问题(上):写给青年学者
wangdongsheng 2013-10-20 21:56
题记:读张能立老师博文“我所受的科学教育缺憾”,甚是同意。由此想到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近些年我及课题组为“生存而战”,已健忘科研之源。2004年我至大连海事大学创业,时风华正茂,对科研充满理解和理想。此文是2004年我对所内年轻博士、硕士的讲座文稿,现在看来他们当时应很难理解,所以效果有限。今日找到此文,仍感亲切及认可,以上、中和下三篇博文发表之。 引子 我 1995 年开始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003 年到大连理工大学作博士后。若以我的经历比较一下国内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学生的不同,我认为前者可能是在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学习,他首先是作为科研人员存在;而后者可能是在学习的基础上作科研工作,他首先更多的把自己定位在学生层面上。当然这种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同时它对优秀的学生今后从事科研工作的影响是有限的,对于相对一般些的学生这种影响可能是较大的。 仔细回想我们的教育,是否给这些刚刚进入科学研究工作的硕士、博士们以基本的科研培训,比如如何进行科研选题?什么是科研创新?怎样才能做到创新?如何撰写科研论文和课题申请?如何正确对待科研荣誉的分配?等等。可能学生们对这些问题更多的认识来源于对导师和前辈科学家们的工作的感悟。 海事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目前可能更多的介于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之间。首先,它的硕士生、博士生们今后将承担所内相当一部分科研工作,是科研工作中的主力军。其次,目前本科生就业竞争激烈,今后硕士、博士也可能面临同样的局面,本身能力的提高异常重要。最后,海事大学道路与桥梁研究所刚刚成立,一个教育、科研机构的发展除了其本身因素外,能否创造出优秀科研成果和培养出杰出的学者也必不可少。 综合上述考虑,本人不惴浅陋,特将在科研工作中的若干感悟奉献给年轻一些的硕士生、博士生们。需说明的是自从大学开始,我都不是优秀的,但属于好学生一类的,即没有犯过大的错误,也没得过大的奖励。同样,现在我也不是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能够作这个工作确实是需要勇气的,也算是自勉吧。 作为开始,首先从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科研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观点谈起。 1 .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 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在他的著作“西方的智慧”中曾对学科发展有一个高度的概括,大概意思是:当一个学科从开始经历飞速发展至成熟后,除了与之相关的边缘学科较为活跃外,该学科将沿着自身内在规律发展。作为具体说明,作者愿意补充 3 个案例: ( 1 )生物学家克里克改行(引自方舟子新语丝网站的方舟子文章): 克里克1937年从伦敦的大学学院物理系本科毕业后,又开始攻读物理博士学位,但是1939年二战爆发,他被迫中断学业,为英国海军部工作,研制磁性水雷和感音水雷。战争结束后,一些曾经为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的物理学家的出路成了问题。许多人必须改行。此时的物理学界在经历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场革命后,进入了“常规科学”时期,似乎已没有重大问题可解决,满足不了雄心勃勃的年轻物理学家的求知欲。而生物学相对来说还是一块未开垦的神秘领域,特别是生物的遗传,在当时还是一个谜。波尔和薛定锷都认为通过研究生命现象有可能发现新的物理定律,向物理学家们发出了号召。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后来都强调薛定锷在1944年出版的《生命是什么?》一书对他们的影响,使他们从事生物物理研究——用物理方法研究生命现象。 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威尔金斯和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在1962由于他们在1953年发现核酸(DNA)的分子结构及其在生物物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而分享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2)地震工程学的发展: 地震工程学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日本,产生的原因就是震害。经历50-70年代20年的发展进入成熟期,成为介于土木工程和地震学之间的独立学科。自此开始除继续原有的结构抗震研究外,70-80年代开始出现结构控制,90年代开始出现城市防震减灾,90年代中后期又开始健康监测。目前结构抗震除受自身震害推动发展至性能抗震设计外,其它3个相关学科发展都很活跃。 (3)结构力学在我国的发展(源于作者1995年在哈建大听王光远院士报告): 建国初至60年代,我国结构力学工作者曾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结构的简化分析方法,因为当时没有计算机,结构分析受制于计算能力,更确切的说是求解多元线性方程组。但进入70-80年代,计算机出现后,上述问题便迎刃而解了。王光远院士认为“走了一段弯路”。 可以比较一下同期国外的工作。45年开始出现计算机,先后经历电子管、晶体管至70年代初发展到集成电路的第三代产品。50年代中期有一批人思考利用计算机求解结构力学与连续介质力学,有限元研究工作开始;50年代末期,威尔逊在克拉夫指导下编制了第一个解决平面弹性力学问题的通用程序;1960年克拉夫在匹兹堡举行的美国土木学会电子计算会议上的论文“平面应力分析中的有限元法”正式使用“有限元”这一术语。 所以可能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SAP、ANSYS在中国这么流行。 这里想说明的问题是: ( 1)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强调研究工作中的实事求是; (2)科研工作者应该随时注意分析学科发展中的内在矛盾,并积极在边缘相关学科发展中找寻突破。 2 .科研工作者应具备的两个基本观点 牛顿曾以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评价其工作,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很多成果都是几辈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为此我认为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2个基本观点: (1) 相信的观点 :科学研究工作以研究人员之间的诚信为基础,同行之间竞争同时应相互信任,同时在没有或不够深入介入某个领域研究情况下,应该相信同行的工作; (2) 怀疑的观点 :科学研究中应该提倡怀疑一切的精神,它构成了创新的重要基础(证伪的过程)。 对于从事工程科学研究的人员,还需要“尊重”工程经验和工程习惯,但并不是一味的不改变它。举个例子,胡聿贤院士早年曾与刘恢先院士就规范采用烈度还是加速度参数有过激烈争论,在胡先生80寿辰时,撰文谈到这个问题时说自己当时低估了工程习惯的力量,直至目前规范才“勉强”采用加速度参数。
49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备是如何成为973首席的(附结束语)
热度 76 yuncai 2013-10-12 01:17
刘备是如何成为973首席的(五) 副标题:屌丝是怎样成为大师的 5. 攒人脉 我们中的一些人,完全秉承了同行是冤家的古训,一写文章就是“我首次提出了…”,或“我们首次发现了…”,全然不顾自己实际上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照猫画虎。将他人发表的文章像自家的存折似的珍藏起来,密不示人,难得对别人公平地评价一番,而只在自己独处时才按图索骥地认真分析研究,心里还暗地里感慨:既生瑜何生亮。 这些人即使在写文章或标书,按要求不得不引用一些文献时,也多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只列上一些洋夷的结果,对我们中土国学者的研究结果,就像躲穷亲戚一样,能回避就回避,虽然知道我们中土国的一些学者已不穷且很富,但又被他认为这些人是煤老板: 土老帽、没格调。 还有的学者 与同行不交流、不参会、不拜访,性格内向、行事拘谨, 认识的同行不是师傅就是师兄,还对师傅有几分抱怨。 自认为 胸怀韬略,腹隐机谋,但一说话就木讷、一联想就丰富。 更绝的是一些人还千方百计地打压同行。研究领域越近,他打压的越厉害。小同行的文章、项目要是到了这些人的手里,非要鸡蛋里挑骨头,捏碎你的蛋,他自己又赶紧下个一样的蛋,还要蛋孵鸡、鸡生蛋,幻想着文章项目成果一条线。 但刘备同志绝不是这样的。 刘备首先是积极地、高度地评价同行的研究成果。如,刘备原来一直是跟上师兄公孙瓒与袁绍竞争一个重点基金,但刘备竟能举贤不避仇,将徐州唯一一个免试推荐上研究生的名额给了袁绍的儿子袁谭( 袁谭,先主故茂才也 );后又顽强地克服了自己的名利思想,提名刘琦为荆州的学科带头人( 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 );再后来又建议朝廷任命刘璋为西部首席科学家( 镇西大将军、领益州牧 )。 投桃报李,刘备做好事也得到了回报,先是公孙瓒给了刘备一个县级课题( 平原相 ),再是陶谦推荐刘备为市级课题主持人( 豫州刺史 ),后曹操又提名刘备为部级课题负责人( 左将军 );刘琦死后,刘琦的团队成员恳请刘备来做荆州的学科带头人;再后来,刘璋干脆提名刘备为院士候选人( 大司马 )。 你看,不怕进不了班子,就怕进不了圈子。一旦进了圈子,一旦有了自己的人脉,项目和引用率还不是手到擒拿的小case? 问学术江湖,我们的圈子在哪里? 有人说,这不是拉关系、走后门吗?如果你说是这种事,不攒人脉也罢。 其实,攒人脉与拉关系有本质的不同。 拉关系重点在“拉”,是想方设法把别人拉下水;攒人脉核心在“攒”,是点点滴滴辛苦自己做好事。 拉关系的目的是在自己得利,攒人脉的功效是在使他人受益。 拉关系意在当下,希望别人紧要关头无原则地帮自己一把;攒人脉功在平时,通过自己乐善好施帮助同盟度过难关。 有人说,你不要给我说这些虚话,还是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拉关系与攒人脉的关系吧,简单明了。 好,我们就看看刘备是怎么拎着自己的脑袋来攒人脉的。 一帮主旋律科学家。刘备在20岁出头、30岁以前,当时的民间科学家们(黄巾军)逐渐成了气候,形成了激烈的民间与正统的两大学术流派之争。刘备默默地帮刘焉、何进等做实验、采数据,为大牛们驳斥民科们提供依据(“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 黄巾贼 有功 ” 。 “ 大将军何进遣 都尉 毋 丘毅 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至 下邳 遇贼,力战有功 ” )。 二帮学术大牛袁术。袁术当时可是都敢称帝、有望获诺贝尔奖级的学术大牛,但他与同父异母的哥哥袁绍却相互瞧不起,为一个重大专项俩兄弟相互pk起来,刘备又成为袁术团队的非核心成员,夜以继日地工作。( 袁术与绍有隙,术求援于公孙瓒,瓒使刘备屯高唐,…以逼绍。 ) 三帮土鳖教授陶谦。前文已经讲过,当时陶谦主持的徐州省重点实验室因业绩差面临被曹操摘牌的危险,此时刘备义无反顾地扛起了重任。( 曹公 征徐州, 徐州牧 陶谦 遣使告急于田楷,楷与先主俱救之。 ) 四帮科学怪才吕布。在大家还不知道SCI为何物时,吕布年级轻轻就在nature和Science俩刊上各发了一篇文章,一时间举世瞩目。各985高校纷纷开出优惠待遇吸引吕布加盟。但吕布桀骜不驯、尖酸刻薄,经常瞧不起聘请他来做实验的东家,最后所有的东家一串通,吕布竟在全国也找不到一个科研岗。刘备、只有刘备,才能在吕布走投无路时给其建了一个实验室。( 时太祖(曹操)…纵奇兵击,大破之。布夜走,…布东奔刘备 ), 五帮学坛霸主曹操。当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特等奖的曹操被多数人认为是无冕之王、学坛老大,但袁术却公开诋毁曹操的学术声誉。老大曹操当然就要断了袁术的学术生涯。而这个使命,又责无旁贷地落在刘备的肩上。( 术欲从下邳北过,公(曹操)遣刘备、朱灵要之 ) 六帮学术大佬袁绍。袁绍的资历比曹操深,很早就当选长江学者,但没想到后来自己的名头渐渐不如曹操。袁绍不服,就挑选文丑和刘备去和曹操公开打擂。这一次刘备帮袁绍,差点丢了性命,而文丑是真丢了性命。( 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时(曹操)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 。) …… 就这样,刘备通过帮助他人,慢慢地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孙权成了大舅哥、皇帝成了侄儿、皇帝的老丈人董承、西凉省委书记马腾等则成了歃血为盟的密友……。 如果我们认真梳理一下刘备的人脉,就会感到惊讶:与刘备曾经共过事的同志就有公孙瓒、袁术、陶谦、曹操、吕布、袁绍、刘表、孙权、刘璋、马腾等等精英。而且这些人对刘备的评价极高,如: 吕布说: “玄德与布乃兄弟也,今为将军所困,故来救之。” 曹操说:“玄德与吾,兄弟也。” 刘表说:“玄德,吾弟也。久欲相会而不可得。今肯惠顾,实为幸甚!” 刘璋说:“玄德是吾宗兄,安肯害吾?” 当海内多知己、同行皆兄弟时,我们距离首席的位子也就不远了。 6. 结束语 本文以刘备为例,总结了屌丝变大师的普适性的成长路线。对一个屌丝来讲,原则上应该具有:立大志、建队伍、下辛苦、善忽悠和攒人脉五大能力。或者说,一个青年学者应该志存高远、刻苦勤奋、善于合作与表达、具有协同攻关等能力。也可以说,青年学人追求的目标应该是:基础扎实、能力全面、人情练达、世事洞察。 (全文完、板砖来 ) 前文链接: 1. 刘备是如何成为973首席的(一)? 2. 刘备是如何成为973首席的(二) 3. 刘备是如何成为973首席的(三) 4. 刘备是如何成为973首席的(四)
个人分类: |26834 次阅读|79 个评论
学术世界中的无限乐趣——青年学者任东来教授访谈录(2006)
热度 1 黄安年 2013-5-5 18:17
学术世界中的无限乐趣 —— 青年学者任东来教授访谈录( 2006 ) 黄安年推荐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5 月 5 日 发布 这里受权发布 2006 年 9 月 26 日 的《学术世界中的无限乐趣 —— 青年学者任东来教授访谈录》 访记录及文字整理:胡晓进,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本访谈录已经任东来教授审正)。是任东来夫人吴耘老师委托王娟娟博士生传来的,收如他们制作的图文并茂的《人老师的学术人生》学术资料中,原载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6 年第 12 期 学术世界中的无限乐趣 —— 青年学者任东来教授访谈录 采访时间: 2006 年 9 月 26 日 采访地点: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F110 室任东来教授工作室 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胡晓进,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本访谈录已经任东来教授审正) 问:今年是著名历史学家、南开大学杨生茂先生 90 华诞。杨先生不仅是杰出的学者和教授,而且还是《历史教学》唯一健在的创办人。而你是杨先生培养出来的国内第一位美国史研究的博士,所以,就让我们的访谈从杨先生对你的影响开始。你觉得杨先生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答:杨先生是我硕士、博士时期的导师。读硕士时,我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杨先生是那里的兼职教授,我一年只能见他几次,向他求教大多靠频繁的通信。 1985 年硕士毕业后,我到南开念博士。博士毕业我去南京大学 - 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美中心)任教,旋即又以国内访问学者身份回南开工作半年,参与杨先生主编的《美国外交政策史》的写作。与杨先生在一起的两年时间里,我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去向他求教,每次的谈话都在一小时以上。前不久,在纪念杨先生 90 华诞的庆贺会上,美国外交史专家华庆昭教授曾深情地回忆了自己向杨先生求学的经历,特别谈到了这种非正式的学习对他的帮助,对此,我深有同感。杨先生对新知的了解与掌握,对学术的认真和专注,对祖国富强昌盛的期盼,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对学生的平等与宽厚,对名利的淡泊,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让我受益无穷。透过他的言传身教,我看到了一种真正学者的精神气与敬业精神。从他那里我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学者何为的道理。 问:从 1978 年到 1988 年,你在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和南开大学,连续读完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其间你还在南京大学中美中心研修过一年。这个学习经历,挺让人羡慕的,而不像很多人那样,一个学校读到底。现在,很多人批评国内研究生培养中的“近亲繁殖”,那么,你是否觉得四所大学的学习经历各有其长处?另外,你常常把 1992-1993 年在海外的留学经历也看作是自己的学生生涯的一部分,这是为什么? 答:我自己不是“近亲繁殖”的产物,所以没有亲身的体会,不好置评。不过,我觉得体验多样性毕竟是一个愉快的过程,求新是人的本性。现在回想起来,我求学的四所学府的确有着不同的风格。东北师大是典型的中国式严格教育,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是北大式自由、开放的培养,南开求学是英国式一对一的导师制熏陶,中美中心则是重阅读、重考试的美国式训练。 严格地说,我的学生时代到 1988 年博士毕业时就结束了。但是, 1992 — 1993 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做访问学者时,一边做研究,一边认真地参与了迈克尔 • 亨特( Michael Hunt )的“美国外交史”和威廉 • 洛克腾堡( William E. Leuchtenburg )的“美国现代史”两个研究生讨论班。两位教授教学风格各有千秋,但都是采取专题讨论的形式。在组织课堂讨论时,他们不仅能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分析得头头是道,而且还能把相关的学术史交代得清清楚楚;既有现在与过去的对话,也有现在历史学家与过去历史学家的对话。在这一年的学习中,我不仅阅读了大量美国学者的探究著作,而且还专门去了罗斯福和杜鲁门两个总统图书馆查阅中美关系的档案。此外,我还学会了组织讨论班的一些基本方法。 问:你的学习经历确实很丰富,这应该为你的学术研究生涯打下较好基础。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表学术文章的呢? 答:我第一篇见诸出版物的东西,是本科期间发表在《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补白,关于美国学界对 1812 年美英战争的新看法,是从英文著述中编译的。第一篇发表的学术文章是《罗斯福与雅尔塔协定》,它以来稿摘登的形式发表在《世界史研究动态》上。第一篇完整发表的论文是《租借援助与美蒋矛盾》,是我硕士论文的一部分,发表在《历史教学》 1985 年第 12 期。 这些学生时代的习作,很不起眼,但是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开始摸到了学术研究的门路。首先是注意学术界的最新发展和前人的研究,其次,注意从第一手文献入手。早在做《 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的本科毕业论文时,我发现各种中文资料上有关选民财产资格的说法不一。于是,就去查阅道格拉斯主编的《英国历史文件》中的改革法案的原文,发现这些中文书上的记载全部有误。写《罗斯福与雅尔塔协定》时,我也同时使用了从俄文翻译过来的雅尔塔会议文件集和原版的《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针对学界一味批评罗斯福通过雅尔塔秘密协定出卖中国利益的说法,指出罗斯福向苏联出卖中国利益的做法固然应该受到批评,但是,当时的中国政府也难辞其咎,因为档案文献表明,蒋介石几次向罗斯福表明,他希望罗斯福出面,代表中国缓和与苏联的关系,并表示愿意作出一些牺牲。当然,罗斯福后来在秘密协定中所作出的让步,远远超过了蒋介石允许的范围。 问:中美关系史是你博士论文研究的题目,也是你成为学者的开始。在最近一期 《历史研究》( 2003 年 3 期),有一篇关于抗战期间中美经济关系的研究综述,赞扬你 1995 年出版的博士论文《争吵不休的伙伴: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 1937-1945 》选题和论述“别具一格”。我想知道是什么因素促使你从事中美关系史的研究,并选择抗战期间美援这个题目? 答:我博士论文虽然 1995 年才出版,但早在 1988 年就完成了。一项研究在 18 年以后还能够被人提起,自然是高兴的事。至于为什么选择研究中美关系史,原因比较简单,就是要让博士论文所依据的资料,能够超过美国同行。你知道,杨先生的专长是美国外交史,因此,我选择外交史作为研究方向也就顺理成章。杨先生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他非常希望中国学者也能写出一流的美国外交史论文。但是,历史学论文的水平,特别是像博士论文这样的实证研究,其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利用材料的丰富性与稀缺性。如果选择美国外交史的一般性题目,在语言能力和材料的收集上,中国学者很难与美国本土学者平起平坐。那么,中国学者怎样才能扬长避短呢?一个办法就是把研究重点放在中美双边关系上,这样不仅能够利用美国的材料,也可以充分挖掘中国的档案资料。 至于为什么选择抗战期间的中美关系,也还是出于资料上的考虑。蒋介石政府在大陆的失败,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一场激烈争论。为此,美国国务院的历史学家在编辑 1940 年代卷的《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时,中国部分占了很大比重,文献非常丰富。他们的基本出发点,实际上与 1949 年著名的《中美关系白皮书》类似,就是要说明,美国援华已经尽力,蒋介石政府的失败,主要是他们自身的原因。 如果只是利用这些美国材料,你的研究根本没有办法超过美国人。因为他们同时还发掘了大量没有整理出版的档案和国务院以外的文献。对我来说,幸运的是, 1980 年代台湾陆续出版秦孝仪主编的《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 • 对日抗战时期》。这套书中的《战时外交》,是在中美建交、美国与台湾断交的背景下推出的,收集整理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重要的对美外交档案。在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是对《中美关系白皮书》和《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批评的回应,试图说明美国对国民党的失败负有重要责任。两相对照,能避免不少偏见与误解,基本上可以写出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故事”。就像跳探戈舞一样,外交史所探讨的交涉过程,必须有来有往观照双方,才能恢复历史的真相。此外, 1930 年代末的中美贷款谈判,也有较充分的史料,在美国有《摩根索日记》,在中国有孟默然从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中辑录的《美蒋勾结史料》。 有了这些基本史料后,我又到第二历史档案馆收集了一些材料。在查找 1943 年“中美新约”的谈判记录时,馆员却给我拿来了一大摞 1946 年“中美商约”的档案。我一看,手就抖了,原来这是整个十几次谈判过程的全套记录,因为当时谈判的工作语言是英文,所以记录也全都是英文档案,有关人员也就没有注意到它的重要性,让它一直静静地躺在档案馆的库房里。这个发现令我惊喜不已,因为即使在档案收录和编辑相当完整的《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中,对于这个谈判,也只有存目,没有内容。据此,我写成了《试论 1946 年中美商约》一文。该文的价值就是突破了原来学界对中美商约视为“卖国条约”的政治性论断,而是用扎实的原始文献,通过研究具体的谈判过程和双方的讨价还价,揭示美国以推行战后贸易自由主义为由,对中国战后经济和贸易政策的种种干预,以及中国谈判者为维护国家权益所做出的苦苦努力,最终用客观的结论代替政治化的定论。该文可以说是国内最早的一篇主要基于中国档案写成的中美关系史论文。 海外学者对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的研究相当充分,较好的一本是美国学者沙勒的《美国十字军在中国》。他利用的美国文献自然比我多,不过,他看到的最重要的英文文献我也能看到。而我所利用的中文文献,他则根本不知道。所以,至少在文献的发掘上,他的研究就不如我。《历史研究》那篇述评,认为我从美援看中美同盟这一角度很好,实际上,我最得意的还是中英文史料的交叉和对照使用。 中美关系领域中,我最满意的研究不是这篇博士论文,而是十年后完成的《 1934-1936 年间中美关系中的白银外交》。中美白银外交这个题目,著名学者汪熙、二档馆原馆员郑会欣先生都做过很好的研究。我之所以敢下笔,也是因为我找到了新的材料———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它收录、翻译了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的英文档案。其中有当时驻美公使施肇基与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的来往电文。以前研究中美关系的外交史学者没有注意到这套书,而金融史学者则对这一时期美国的白银购买政策缺少了解。我将货币史与外交史这两方面的中英文资料结合起来,所以较好地恢复了历史的全貌。 从中国的政治外交史来看,白银外交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和 1935 年中国成功的币制改革,以及后来的美国援华抗日联系在一起。从美国政治外交史来看,它是美国国内政治影响外交决策的典型。为了争取美国西部产银州国会议员对其新政立法的支持,罗斯福同意通过 1934 年购银法。这个法律本来是美国国内政治妥协的产物,与中国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因为中国自近代以来,被迫加入到资本主义世界秩序之中,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大量购银导致国际银价狂涨,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一场金融紧缩的危机。在这场危机促使下,中国最后决定加速推行其酝酿已久的币制改革计划,放弃银本位,建立起现代的、容易管理的货币制度。在稳定货币以及走向币制改革的努力中,积弱的中国不得不寻求列强的支持。于是,由美国内政造成的白银问题在演变为中国的财政危机之后,又成为东亚国际关系的一个焦点。美、英、日为控制中国的货币财政进行了一场暗中较量。因此,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中美之间的白银交涉集内政与外交、国内与国际、经济与政治诸问题于一体,最典型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因此,我在结论中认为:“ 30 年代中美白银外交可以说是以闹剧的形式在美国开场,以悲剧的形式在中国展开,最后以多少带有喜剧色彩的形式在两国关系的互动中结束。” 这篇文章的贡献不仅在于资料上独树一帜,分析上细致入微,而且,它的结论部分也比较突出。出色的历史研究,既要能钻进去,还要能跳出来。钻进去,是说要有坚实的史料,争取穷尽所有的资料,这是历史学的生命;跳出来,就是如何从个案的研究提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或结论,这需要一定的理论功底和跨学科联想。因此,我试图从比较现代化和民国历史国际化两方面,探讨这一问题的意义,对来自西方的理论和假说,即激进的依附论和主流的自由主义发展论,美国学者柯恩的“中国中心论”和科伟林的外国“刺穿”中国说,提出质疑;强调中国既可能会因为卷入国际市场而受损,同样也可以通过正确和巧妙的外交而获益;决定中国命运的更多地取决于中外因素的互动而非某个单一的力量。 问:除了这些中美经济关系的研究,你还专门写过考证美国在华军事顾问团和其他军事机构的文章。一般认为,考证文章是中国史学者的专利,世界史学者很少写这样的文章,你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文章? 答:考订史料是历史学者的基本功,不论是治中国史还是治世界史。世界史学者很少做考证性的文章,主要是接触到的第一手资料较少,过多地利用外国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他们编纂好的文件资料集。如果依靠第一手的文献,有时就不得不作考订的工作。 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国内战期间的美国军事顾问团并不陌生。反映这一时期历史的影视作品,常常出现美军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少将为蒋介石政府出谋划策的形象。可是,细究起来,顾问团何时成立?构成如何?人员多少?功能何在?没有一本书能够告诉读者。各辞书中有关顾问团的条目解释不一,有的书甚至记载该团人数最多时达到一万,并指挥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这样的一个问题自然值得弄清楚。国内学者谈及顾问团时,基本的资料都是来自翻译成中文的《中美关系白皮书》。但这些资料无法回答上述疑问,也得不出顾问团参与指挥进攻解放区的结论。 因此,要能清楚这个问题,唯有去美国档案馆查阅美国陆军部的档案。 1994 年 4 — 7 月,我有机会在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担任冷战史项目研究员,为此专门去该馆查阅陆军部和国务院的档案,搜集了从建立顾问团最初的计划书,到中美两国就顾问团条约的谈判,再到顾问团发给美国陆军部的定期月报,我终于发现了美国军事顾问团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比如,中国学者在谈论中美有关美军顾问团的协议时,都是根据王铁崖教授编辑的那本《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三册。它译自国民党外交部英文抄本。但是,王铁崖教授注意到,该协议没有签订日期,因此,他在附注中指出:“本协定签订日期未查明,据《帝国主义侵华文件选辑》可能为 1946 年 4 月 29 日 。”但事实是,这个协定从来就没有签订!这一点《白皮书》也提到了,并解释说“原因是 向国会递交的有关法案未获通过”。但我的考证却是,没有相关立法也可以在总统的战争权下面签订协定。而且,构成顾问团基础的国会援华立法之所以成为废案,是因为面对中国全面内战业已爆发的紧张形势,来华调处的马歇尔无意推动这个立法,同时也不愿意在这样的形势下,签订顾问团协定,担心引发中国人民的反感,加强蒋介石集团的内战决心。 马歇尔使华初期,曾经对顾问团寄予很大希望。因为 1946 年 2 月国共两党达成《整军协定》后,马歇尔希望建立军校,由美军顾问来训练教导中国的军官,让军队国家化。中国内战全面爆发后,这个设想成为了泡影,马歇尔对顾问团的兴趣大减。但他又不愿意像从中国华北撤出美国海军陆战队那样,撤出顾问团,于是这个顾问团就以缩水的形式存在于中国,从事一些培训军官、监督援华物资的非作战工作。对此,蒋介石非常不满意。 1947 年末,经过蒋介石的一再要求,美国政府才允许顾问团团长巴大维 , 在“非正式和秘密的基础上”向蒋介石本人提供一些作战建议,但是,马歇尔还告诫巴大维,这只是他团长的个人行为,而不是整个顾问团的工作。 美军陆军顾问团是 1946 年 10 月 28 日 在南京成立的,其编制只有 750 人;而海军顾问团是在此前一个月( 9 月 30 日 )成立的,正式名称是“海军顾问团调查组”, 300 人左右的规模,主要业务是在青岛帮助国民党海军使用美国转让给中国的军舰。这两个顾问团在 1948 年 9 月 17 日 组建为“美国驻华联合军事顾问团”,其编制为 1000 人。可笑的是,就在第二天,顾问团就开始了从中国撤出的工作。 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我发现,美国 1941 — 1949 年在华的军事机构众多,名称也一再改变,各种说法莫衷一是,相当混乱。于是,以顾问团研究为契机,我按军种逐项考察这些部队和机构在中国的沿革变化,写出了《 1941 — 1949 年美国在华军事机构及其沿革》的考证性文章,为研究中美关系和军事史的学者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问:除了这些考订工作外,你在 1990 年代还进入了另一个全然不同的领域,这就是评价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工作。从史料考订到理论评介,好像是一种很大的跳跃,你如何有这样的转向? 答:表面上看,从外交史的史料考订到理论评介,是一个不小的转变。但是,作为一个学者,既需要作微观的研究,也应该有些宏观的研究和思考。虽然我本人没有能力从事宏观研究,但至少可以关注美国学者的宏观研究,并在弄懂吃透之后,介绍给国内的学术界。这是我写作《国际政治经济学中霸权稳定轮》的初衷。在 20 世纪的国际关系中,不管你喜欢与否,霸权和霸权国对于世界秩序的建立和稳定至关重要。这一理论最早源于国际经济学者金德尔伯格对 1929 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的研究,后来被国际关系学者罗伯特 • 吉尔平接受并发展。在西方学者那里,“霸权”的概念基本上等同于领导权,没有我们所理解的那么多的贬义。因为我们有反霸的传统,因此,一见到霸权稳定论就觉得它是为争霸张目。但在批判任何一种理论之前,你至少要弄清楚这一理论的来龙去脉、基本构成和条件限制。这就是我研究“稳定论”的动机。 实际上,吉尔平提出的“霸权稳定论”,主要是从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和维护角度来论述的,强调它只是限于以自由贸易为特征的国际经济秩序。一个信奉自由贸易原则的霸主国的存在,是这一经济秩序发展的必要条件。此外,国际经济秩序的发展还需要两个补充条件,其一是大国信奉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其二,主要大国在这方面有广泛的共识。就这样,霸权、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和共同利益构成了国际自由市场体系的三个前提。联系二战后六十年没有再出现 1929 年那样的世界经济危机,不能不说这一理论没有现实根据。 写完“霸权稳定论”后我又发现,这一理论与国际制度、国际体制理论紧密相关,“霸权稳定论”可以说是国际制度理论的一个部分。吉尔平强调霸权建立制度,导致国际稳定;反对者、相互依赖理论范式的提出者罗伯特 • 基欧汉则认为,美国霸权衰落后,国际稳定依然可以靠国际制度来维系,因此,他突出制度而非大国的作用。为弄清这一问题,我又写了一篇《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国际体制理论》。在研究国际制度理论时,有两个英文词 International regime (国际体制)和 Internationalinstitution (国际制度)很相似,常常混用。为了探讨这两个概念的确切含义与理论渊源,我拿出自己历史学者的考证功夫,对它们产生的理论背景进行细致的梳理。这就是《对国际体制和国际制度的理解和翻译》一文。这几篇论文都是介绍和评价美国学者的论述,没有多少原创性。其价值只是在于,比较早和比较准确地将美国学者的新理论介绍给国内学界。 问:这几篇文章让你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也有了一定影响。我的疑惑是,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当国际关系理论成为一门“显学”,并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投身其中的时候,你却没有“更上一层楼”,而是急流勇退,又开始去美国宪政领域中的“探险”,并和朋友一起出版了颇受读者欢迎的《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 25 个司法大案》,这又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这次转向,的确有些“探险”的味道。从美国外交史转到国际关系理论,总还是有些联系,况且我也受过系统的训练。而宪法宪政领域,特别是美国宪法,专业很强,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的宪法学者和美国史学者,很少有人去研究美国宪法史。我的转向,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上,我感到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里,我们只能介绍西方的东西,不要说自己提不出理论,就连用经验研究,甚至是用中国案例的经验研究来验证西方的理论都做不到,因为国内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太难了,我也没有做这样调研所必需的科研经费;客观上,在学科归属上,我一直是散兵游勇,先是挂靠在历史系的国际关系史。 2000 年,又转到了该系的世界史学科,所以,研究国际关系理论也不再是正途。 这时候,中国留美学者王希(现在是北大的长江讲座教授),送我他刚刚出版的《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拜读之后,收获很多,觉得这一领域大有探讨的余地。接着, 2000 年美国总统大选难产,最高法院的判决一锤定音,让我再次感受到了法治的权威。多年来对美国的观察和研究,促使我思考美国繁荣强盛的本质,或许宪政是一个根本的因素。就这样,我翻检出 1984 年读硕士时,杨先生指导下写的第一篇习作“美国早期宪政史上的联邦法令废止权”,加以修改补充,发表在《美国研究》 2001 年第 2 期。此时距离该文最初完成已经整整 17 年了! 从 1950 年代沃伦法院以来,美国最高法院越来越多地采取司法能动主义的立场,成为美国宪政史上“最积极”的法院。由此引发了美国法学、政治和史学等领域学者的广泛研究和激烈辩论,相关成果汗牛充栋。作为外国学者,我们只能望其项背。也就是说,我基本上没有办法做出像中美关系史研究中那样原创性成果,我只能在国内的学术参照系中做得最好,同时尽可能争取更多的读者,让他们分享美国的法治经验。为此,我和我的旅美朋友陈伟等人选择以案说法的形式,来讲述美国宪政的发展,结果大获成功,仅历史学、法学和政治学等不同学科学者所撰写的书评就有十几种之多。 当然,该书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读书界对宪法和法律知识的广泛需求。但我们的确花了很多的功夫。不仅认真研读了大量外国文献,而且在写作上也很费心思。国内大部分法律著述极为枯燥乏味,而外国史的研究著述也很少能够生动地反映历史的真实。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鲜活的人物,自然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所以,我们明确一点,要熔学术著述的准确性和通俗读物的可读性于一体。既要有基本制度的介绍,又要有人物的活动;既要有宏观历史的观照,又要有具体的情节,甚至是悬念。实际上美国最高法院接手的案件通常都有一定的戏剧性和复杂性。为此,我确定了三个写作原则:第一,以案说法,法在案中;第二,以事说理,理在事中;第三,词章并茂,雅俗共赏。当然,这一切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的主题,那就是,从纸面上的宪法文本,到现实中的宪政制度和生活中的宪法诉讼,是一个漫长的进程。美国的法治建设,不仅仅有赖于那些法律精英:法官、律师、立法者和执法者,而且还离不开无数的芸芸众生、那些被压迫者、被歧视者、甚至是罪犯为自己宪法权利的苦苦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一部美国的宪法史,正是这些勇敢的小人物不懈地争取自己权利和寻求社会正义的历史。 问:《美国宪政历程》所反映的写作风格,似乎与你为大众媒体写作评论密切相关。在学术性写作之外,你为什么还花不少时间去做这些不能够被数目化为你工作量的工作?我还想知道你是如何平衡和协调学者和评论员这两种不同的角色?我知道,在美国有专门的公共史学和公共史学家,我们国内也有关于公共知识分子的争论。你又是如何看待历史著作、历史学者的公共性问题? 答: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首先要说明的是,我是以一个学者的眼光来进行评论;其次,我写评论不是逮啥写啥,都是评论我比较熟悉的领域,一是虽然不在专业之内,但却是学术界共同面临的问题,比如我对《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和评价数据规范》以及它的衍生物《高校文科学报编辑规范》中注释规定的批评;二是我专业研究可以涵盖或延伸的问题,比如给通俗性报刊撰写的有关美国内政外交的时事评论。 如果从研究生时代发表书评算起,我撰写学术评论有年头了。但写国际评论却是最近五年的事,这跟我 1999 年在美国第三次做访问学者有关。当时我去的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接待我的是戴维 • 兰普顿教授。他是该院中国研究项目主任,此前他还担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像很多美国学者一样,兰普顿并没有把自己限制在狭小的书斋里,而是积极参与“上传下达”的政策咨询和分析工作,也就是既参与一些思想库 $ 如尼克松中心 % 的政策研究,又在大众媒体上向民众解释或评论中美关系或中国事务的新发展和新问题。我们原来只注意他们眼睛向上的“智囊”作用,而没有注意到他们眼睛向下的“辅导员”作用。实际上,他们也承认美国学界的“智囊”对政府政策的影响极为有限,相对来说,面向民众的工作影响可能更大。这一观察让我意识到,虽然在中国的国情下,学者根本没有渠道去影响政府,如果想做“智囊”的话,就应该像资中筠教授在《美国研究》创刊号上所指出的那样,做“全民族的智囊”。因为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公众面对的国际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庞杂,学者有义务参与进来,为他们提供认识和理解这些现象的观察角度、历史背景和结构框架。 就这样, 2000 年初回国后,我尝试着利用自己的专长,撰写国际评论,最初是投给新加坡的《联合早报》,议题集中在中美关系,大体是每月一篇。其中一篇《中美关系:脆弱而有韧性》,比较客观地描述了中美关系中脆弱的一面,比如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差别,也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两国在全球安全、地区稳定和经济贸易中的广泛和深入的共同利益。该文被内地《长江日报》转载并拿去参评“中国国际新闻奖”,竟然获了个评论类三等奖。这个意外之奖是对我写作国际评论的一个肯定。 2001 年江泽民主席访美,应《南方都市报》之约,我写了一篇《小视角下的大历史:中美关系中的两个 23 年》的整版评论,通过对比分析中美建交前后两个 23 年里地区环境和两国现实的巨大不同,来阐明中美关系的积极价值。我敢说,从这种角度切入的评论,也只有历史学者才会想到。这篇评论,社会反应不错。于是,编辑就要我给他们写美国评论专栏,每星期一篇,坚持了四年之久,直到今年报纸改版。我以学者的立场与知识来写评论文章,目的是要把学者的研究化为老百姓可以看得到、看得懂的东西。所以就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挖掘时事背后的历史与制度背景,必须写得有深度。当然,在这里,我的角色已不再是学者,而是观察者、评论者。这种角色转换,也让我体会到以知识服务大众的乐趣。 公共历史学( public history )的概念,在国内还是新生事物。它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那个时候,像今天我们一样,历史学博士生招得太多,导致博士过剩,传统的就业岗位———高校和研究机构根本无法容纳。很多博士只好到博物馆、档案馆、展览馆、国家公园等机构就业,从事非学术性的历史教育和普及工作。学院派历史学家看不起他们的工作,而他们也认为现存的历史学会充满了学究气,没有满足人们对历史知识的渴望,于是,这些人便打出了公共历史学的旗号,突出自己是面向大众、服务于社会的公共历史学家。一些著名的学者,如哈佛大学历史系外交史教授、欧涅斯特 • 梅( Ernest R.May )也支持他们的工作,并撰写了《过去的教训:美国外交政策中对历史的应用和误用》这样的公共历史著述。这些学者并没有因为离开象牙之塔而一蹶不振,恰恰相反,他们发现了一个服务于大众和社会的新天地。过去十年,美国电视业中一个异军突起的频道就是“历史频道”,这是公共历史学成功的一大标志。显然,民众对历史知识的需求极大,否则,国内戏说、胡说历史的作品也就不会流行。因此,国内的历史学者应该主动站出来,向美国的公共历史学家学习,用准确而又生动的历史作品来占据公共历史的舞台。国内一些敏锐的历史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比如我的同行李剑鸣教授最近就写了一篇令人深省的文章:“通俗历史,何以职业史家缺位?” 中国目前还没有公共历史学这样的学科,但不能说没有公共历史学家。此外,学院里的职业历史学家,如果有很好的写作能力,就不应该放弃参与公共历史的写作。在写作《美国宪政历程》时,我就试图以公共历史学的方式,扩大读者对象,促进专业历史知识的传播。所以,你也可以把它归纳为公共历史学的作品。 问:虽然说《美国宪政历程》可以看作是公共历史学的作品,但你本人的教授职位,注定是一位学院派历史学者。作为教授,你到中美中心已经工作 18 年。在这一期间,你一面给中美中心的美国学生教授中美关系史和冷战历史,一面在南京大学讲授美国历史,以此来帮助两国青年的相互了解。对于这样的一种跨文化教学和交流,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会? 答:我的教学工作确实有点特殊,与众不同。我的教学生涯是从给国际学生,主要是美国学生上课开始的。由于汉语不是他们的母语,要让他们在纯汉语的环境中,学习中美关系,的确有很大的难度。对我的教学也是一个挑战,它逼着我去思考,如何用最简洁的语言,去表达并不简单的思想和观念;如何不拘泥于历史的细节,同时又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也就是如何深入浅出,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讲清楚。这样的教学活动实际上也有积极的方面,比如影响到我浅白的写作风格。从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讲,国际学生可能不如中国学生,但在批判性思考上,中国学生则稍显逊色。国际学生眼中根本没有权威的概念,对任何的观念、任何的理论假设,他们都会提出质疑,这也不断促使我思考一些既成东西。 以我所讲的中美关系史为例,我从中国的角度来讲,他们从美国的角度质疑,常常迫使我进行换位思考。比如说,我们常常说基督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是一种文化扩张,传教士要把中国基督教化。这个评论总体不错。但很多受美国教会派遣来的传教士,都是一些专业人士,他们在中国办学校、开诊所医院、发行出版报刊、设立孤儿院等慈善机构,而不是办教会。我们一般都认为,他们是以此为掩护,目的还是让人们改信基督教。但在国际学生看来,传教士的这些活动本身就是目的,因为基督教文化虽然以信仰为核心,但范围却相当广泛,兴学助教,救死扶伤,助残携幼,都是基督精神的重要体现;这些活动并非幌子,它们与基督教精神融为一体。 在给南大的中国学生讲美国史、中美关系史时,我也以自己在中美中心与美国教授、同学交往的亲身经历,提醒他们要换位思考。国际之间的不信任与冲突,虽然主要是源于国家利益与安全上的固有矛盾,但是,与文化之间的相互隔膜也密切相关。我希望自己的工作能有助于中外学生之间的了解与理解、对话与宽容。这也是我十分热爱这份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问:既然谈到你对中美两国青年一代讲授历史的经历,那就让我提出最后一个问题,也就是历史教学问题,不过是中学历史教学。你的女儿去年在美国读了一年高中,现在她又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学生,你作为父亲和历史学者,肯定注意到了她的历史学习。透过她在中美两国高中学习历史的经历,你怎样看待中国的中学历史教学? 答:严格说来,我没有资格对中学历史教学评头论足。不过,这一问题让我产生了一段愉快的回忆。 24 年前,我曾经在东北师大附中实习一个月,讲的几节课是关于斯巴达克起义。我至今记得,指导我的附中老师一再告诫我,上课时要用孩子能够听得懂的言语,多用生动的事例,少用抽象的概念。显然,她深得历史教学的真谛。培根说过,“历史是用事例讲授的哲学”。离开了生动的故事,历史也就失去了活力和生命,也就不再成为历史。以此观之,目前高中的历史教材,不是按照历史特有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来编写,而是分成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专题史,似乎并不恰当。尽管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了简明通史,但这依然不足以成为让高中历史“碎片化”的理由。要避免重复,应当可以用其他的办法。“碎片化”的专题史或许适合大学高年级的历史教学,但绝不适合高中生。我非常赞成任世江先生对新课标教材的论断:“新教材不仅内容多而新,而且专业化、成人化倾向更严重!” 目前我只看到我女儿手中《高中历史 I 》(人教版),也就是政治专题史。应该说,编者的确下很多功夫。图文并茂,形式多样,比我当年的课本好多了。但是,大概是为了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充斥了太多的内容,特别是复杂、抽象和有争议的概念,根本没有什么历史阅读的快感。这本并不厚的教材,几乎穷尽了历史上主要的政治制度、国家形态和国际格局,从秦汉专制到辛亥革命,从《南京条约》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雅典民主到近代代议制民主,从罗马法到美国宪法,从科学社会主义到世界格局的多级化。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不仅概念过多,而且充满跳跃性。而历史的迷人之处,恰恰在于其连贯性和故事性。我想即使再好的历史教师,也无法在短短的一学期里,让孩子消化这么多复杂的内容。其结果只能事与愿违,让历史继续成为记忆的学问,而非思考的学问。 对于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因为孩子在学校接受的历史教育,最终会影响到他对世界、国家和人生的基本看法,这也是历史这一看似无用的人文教育的重要所在。确定一项切合实际的新课标,编写几种适合中学使用的教材,需要花大力气。在这方面,美国的经验似乎可以参照。本来,像美国这样权力极端分散、教育管理基本上属于地方事务的国家,联邦政府一直对各州的历史教学不管不问。但从 1980 年代开始,在历史学各个专业组织的呼吁下,联邦政府不得不通过立法,拨出专款,组织上百位有广泛代表性的历史学者和教育专家,五易其稿,在 1994 年制订出一套中小学历史教学标准,并据此编写出一批教材、多卷本历史文献集和百科全书以及网络版史料库。我女儿在美国高中用的美国历史课本,就是根据这个标准编纂出来的。课本内容相当丰富,篇幅也远远超过了我们中国的课本。但是,因为文笔生动有趣,内容与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基本上可以作为课外读本自行阅读。这就减轻了老师的授课压力,他可以针对孩子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重点的讲解。 更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女儿带回来的历史作业,居然是一些需要分析的历史文件,比如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当然,这个老师比较特别,要求太严。我女儿说,所有的同学都觉得太难了,有时候只能瞎写。但这说明,这位美国老师的确注意带领孩子进入历史的场景,培养孩子的分析能力。真正想办法让历史成为思考的学问,而不是记忆的学问。 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中学的历史课本写到什么时候的问题。我女儿的美国史课本已经把 1990 年代克林顿的绯闻案写了进去,这在我们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但仔细琢磨,却会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历史的界定往往取决于读者对象。克林顿绯闻案发生在我们所亲身经历的时代,对我们来说,可能不算是历史;可对今天的中学生来说,案发时他们还没有出生或者还没有记事,这就成为了历史。从历史写作的角度来说,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历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但就个体经历而言,当代历史对不同年龄的人,其终点是不一样的。十几年前的东西,对我们来说不是历史,对小孩子来说,却是历史;五十年前的东西,对我父母来说,不是历史,可对我们来说,是历史。所以,中学历史教材的终点应该比大学的教材更靠后。 载自《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6 年第 12 期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2683 次阅读|1 个评论
又一个青年英年早逝
热度 15 niehuihua 2013-4-16 14:41
惊闻青年学者张晖英年早逝,又一桩青年学者被生活和事业压力摧毁的悲剧!张晖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也可能是我们每个青年人的悲剧,只是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这一天何时到来而已! 作为一个几乎同龄的青年学者,我也来自农村,也曾经历并仍在经历学术追求和家庭贫困之间的剧烈冲突。一个正常的、公平的社会,应该让所有人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先天的不利条件。我真心希望,国家能够改革现行的科研人员薪酬制度,让所有愿意做研究并且适合做研究的人——不管来自农村还是城市——都能安心做研究。一个“穷就别做研究”的社会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公平的。 说到科研人员的报酬,我不止一次地呼吁提高青年教师的待遇(例如,《大陆高校:没有一流待遇,哪有一流水平?》,《经济学家茶座》第25辑, http://www.niehuihua.com/dispArticle.Asp?ID=347 )。最重要的是,是提高基本工资,减少课题资助,这样可以让多数学者体面地生存,而不是为了一点课题经费饱受各种折磨。然而,在这个民粹主义盛行的时代,这样的呼声是非常微弱的,也是非常乏力的。可能有人会说,外国学者不也有压力吗?是的,他们有压力,但主要是职业压力而不是生存压力。一个越是纯粹的学者,越是难以与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妥协,就越是会承受来自房子、孩子、车子和位子的压力。当不正常风气已经成为一种弥漫社会的文化时,这个社会事实上就形成“劣胜优汰”的逆向淘汰社会。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对中国社会抱有希望,否则就不必坚守在此。我们的存在的意义,就是通过不断努力去减少不公平、不合理和不正常的现象,从而在改变我们自身命运的同时改善社会的福利。 愿中国的青年学者都能坚守自己的学术梦想!愿张晖在天上安息! 张晖悼念网站 http://www.fenfenyu.com/Memorial_Static/10389/Memorial.html 。
7531 次阅读|16 个评论
打乒乓的随想
热度 44 weijia2009 2013-3-7 16:30
打乒乓的随想 贾伟 最近忙得一塌糊涂,刚收到博友短信,批评我好久不写博,不大像话。于是赶紧坐下来码一段话,算是更新一下博文。 昨天吃午饭的时候跟一个国内来访的青年学者聊天,他说他们单位的常规锻炼活动是打乒乓,一个老院士带着一帮青年教师活动。有意思的是,老院士的乒乓热情和技术与日俱增,而他身边一帮年青人本来球技很精湛,半年下来技战水平大不如前。因为他们发觉跟别人打球时,回球总是习惯性地往对方最舒服的地方送,被对方一抽杀便很快败下阵来。 听完了这个朋友绘声绘色的描述我笑了,想象那一帮聪明的年青人,打个乒乓球都想着去博取老爷子的喜欢,结果弄得自己球都不会打了。乒乓球如此,别的方面说不定也会是这样。 想起眼前的一个故事,前不久科学网上曾泳春博主有一篇题为“ 撒娇 是一种 人生 态度 ”的博文,我没看懂!我同意泳春博文中的“敬畏自然”一说,也理解“示弱”的方式,但“敬畏自然”加上“示弱”怎么就变成了“撒娇”,恕我智商低下、语法和逻辑水平都不高,实在是整不明白,两个概念彼此八竿子也打不着!但更令人称奇的是, YC 的著名粉丝蒋劲松同学很快写 博文 呼应,讲了一个农民一面种庄稼一面喂麻雀从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最后他老人家隆重点题,认为该农民是一种对自然敬畏并示弱的行为,是在向大自然撒娇!我一面阅读他的高论一面鸡皮疙瘩掉了一地(可能这也算是对胡扯的一种敬畏 + 示弱的表现),我十分担心老蒋同学一如既往地这么取悦偶像,再过两年可能连中国话都不会讲了 …… 借机调侃一下两位博友,言归正传。刚看到新华社刊发的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的一个 发言 ,她分析中国为何改变不了“世界工厂”的尴尬地位,原因是科技、教育、学科之间都存在着脱节。 她举例说,第三代核电大型铸锻件曾是卡在中国核电装备业咽喉中的骨鲠,多次试验都没有成功。上海交大的潘健生院士主动带领十几位教师助阵,他们向负责研发的上海重型机器厂讨项目,并提出“这个项目立不上一个课题、拿不到一分钱也要做!”自从潘院士和一批教师加盟后,该厂基础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显现。去年 7 月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大型铸锻件研制成功,潘院士的科研团队也从大锻件生产工艺中归纳提炼出基础理论问题,迄今发表高水平论文 100 余篇,并从这个产学研合作中衍生出“ 973 ”计划项目。 看完马书记的这段话,我开始感慨。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潘院士了不起,要是中国两院院士几千号人中有一半人能这么做,中国何愁提不高创新能力!但仔细一想之下,我很快又改变了念头,潘院士这样有胆量去动真格接受挑战的毕竟是凤毛麟角,我们这么多老院士真要是哗啦一下冲到工业第一线去,那可能就不妙了,别的不说,这个打乒乓的“局面”会从科研领域直接转移到工业领域去。 院士当中不乏懂行并位居学科前沿的领军人才,但创新这个东西要靠年青人,这个观点无须争论!而我国创新能力不强、几十年如一日地担当“世界工厂”的根本原因是年青学者不在科技领军者的行列,这些年青人就像那个打乒乓的科研团队一样,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地跟在老同志后面跑,何来争先一说? 回到开头吃午饭的场景,我向国内学者介绍这里的科研情况时,直接指着饭厅里吃饭的几个美国同事介绍他们的领域和背景,我顺便告诉他在角落里吃饭的那个老头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我说,“不好意思,我们这里对院士是尊敬的,但没有人去众星捧月,所以他老人家在那儿一个人显得有点孤单。我们这里也打乒乓,不过那帮打得很好的家伙不带老头儿玩,嫌他水平太差了。”
10222 次阅读|86 个评论
欢迎申请“2013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
zjohnliu 2013-1-9 22:14
欢迎依托我单位申请外国青年学者基金。 2013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指南公布 2013年度,科学基金将继续实施《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实施方案(试行)》,即由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两部委分别推荐、获推荐个人填报申请、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专家评审。符合申请延续资助条件的在研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本项目指南相关规定直接向我委提出延续资助申请。为做好2013年度项目的申请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项目申报 (一)项目申报进程: 2013年度将安排两批次项目受理,具体推荐、申请截止日期分别如下: 1. 第一批次:(1)部委推荐截止: 2013年1月16日; (2)公布推荐接收人员名单: 2013年1月18日; (3)个人填报申请书截止: 2013年3月1日24:00。 2. 第二批次:(1)部委推荐截止: 2013年6月30日; (2)公布推荐接收人员名单: 2013年7月4日; (3)个人填报申请书截止: 2013年7月19日24:00。 (二)资助期限、资助强度及项目开始日期: 资助期限及资助强度: (1) 6个月:10万元人民币; (2)12个月:20万元人民币。 项目开始日期: (1)第一批次项目的开始日期为:2013年7月1日; (2)第二批次项目的开始日期为:2014年1月1日。 (三)限项要求: 申请人同期只能承担1项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 (四)申请及评审程序 1.申请人在落实国内依托单位及国内合作者之后,填写推荐申请书(参见附件1),并提交依托单位。依托单位根据隶属关系向中国科学院或教育部提出申请。 国内合作者应为相关领域的学术专家,了解科学基金有关管理规定,其责任是对申请人在项目申请、项目实施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协助。 2.自然科学基金委接受来自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的推荐项目,并根据实施方案,审核所提交的推荐项目,对审核通过的推荐项目进行网上公示,再通知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根据通过的推荐项目清单,分别通知申请人所属依托单位,由依托单位通知申请人并协助其在线填报正式申请书。 (五)申请书填报要求 1.依托单位必须使用外国青年学者完整和规范的姓名(严格按其护照上所登记姓名),为申请人申请登录科学基金ISIS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参见附件 2)。 2.申请人填写正式申请书时,必须使用完整和规范的姓名,根据本指南所列受理期间登录ISIS系统在线填写并提交申请书及相关附件。申请书提交后打印成功提交的纸质版申请书与附件材料一式两份,签字后送交依托单位。申请人和依托单位必须保证申请材料电子版与纸质版的一致性。 3.依托单位登录ISIS系统对申请项目予以确认,并将两套纸质版申请材料完成签章手续后,于上述第一条中规定的个人填报申请截止日期前报送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以邮戳为准)。 依托单位应与申请人保持密切联系,在筹划研究课题、办理申请手续和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政策咨询和帮助,保证项目申请和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附件材料 申请人应提供如下附件材料: (1)申请人与依托单位签订的协议复印件。①须由依托单位与申请人签订,且包含生活保障的约定;②生活保障期限:覆盖获得基金资助的期限,或协议中包括申请人在基金资助期间全时在华工作的条款;③签章指依托单位的法人签字及依托单位公章。 (2)申请人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该证书不得以其他形式的材料或证明代替。 (3)两封推荐信。至少一封来自中国内地以外的学者。 (4)不超过五篇代表性论文的首页复印件。 二、延续资助项目申报 (一)申请人资格: 在研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负责人。 (二)延续资助项目申报进程: 2013年度将安排两次延续资助项目受理。具体申请截止日期如下: 1.第一批延续项目申请截止:2013年4月29日24:00; 2. 第二批延续项目申请截止:2013年10月26日24:00。 (三)申请材料: 1. 项目申请书: 阐明在研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 2. 与依托单位签署的协议复印件: ①须由依托单位与申请人签订,且包含生活保障的约定;②生活保障期限:覆盖获得基金资助的期限,或协议中包括申请人在基金资助期间全时在华工作的条款;③签章指依托单位的法人签字及依托单位公章。 3. 项目负责人在研项目期间出入境记录复印件。 (四)申请方式: 1. 在研项目负责人使用原有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ISIS系统(英文版),在线填报《项目申请书》,并提交电子版。 2. 经依托单位审核通过并加盖公章后,将纸质版申请书一式两份提交至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 依托单位应与申请人保持密切联系,在筹划研究课题、办理申请手续和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政策咨询和帮助,保证项目申请和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件1.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推荐申请书 附件2. 申请用户名和密码的操作流程 联系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局 外事计划处 联系人: 周嘉 张琳 电 话:010-62327001; 010-62326943 传 真:010-62327004 更多阅读 2013年度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指南
个人分类: 个人日志(Diary)|33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本是这样的
热度 48 wangdh 2012-6-19 23:17
学术本是这样的
学术本是这样的 (王德华) 这几天在美国参加行为和神经生物学学术年会会议。近四天紧紧张张的会议昨晚在晚宴、摇滚、劲舞、红酒的混杂气氛中落下了帷幕。会议非常好,收获很多,新的想法很多,感想很多,感慨也很多。对我来说,是一次集中的最新学科进展信息轰炸,也是一次心灵的涤荡,心底里那一点东西又被这种气氛折腾了出来,有一种熟悉却似乎久远的味道,是一种以前很熟悉后来很陌生的味道。确实喜欢这里的蓝天白云,喜欢这里的清新空气,喜欢这里安全的食品,仔细想这些不属于自己,心底里更加喜欢、真正喜欢的还是如此这般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 每天按时坐在会场里,听着老中青科学家们的学术报告,除了接受新的学术信息的冲击,心理上接受的冲击更大,思绪也有溜走的时候。这才是学术会议,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充满会场,每天的墙报时间更是年轻人的天下。连续 3 天每天下午专门安排 2 个小时的墙报交流时间,这也是每天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的高峰。每天都有 70 多个墙报展示,这对于一个专业学术会议实属难得。每个墙报的展示者都那么热心、激情地给你介绍着他(她)的工作,这里你就明白了什么是兴趣、什么是激情、什么是热爱。美国学者的 Professional 很是让人感慨和羡慕,这里本科生、博士生、博士后、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知名教授都没有标签,有的就是学术标签,那是一种资格,是激情四射的资格,是满腹经纶的资格,是一种互相欣赏,是一种平等交流。老中青科学家欢聚一堂,与国内很多场合相似,明显的不同是国内学术会议的演讲人似乎突然间成了年轻人的时代,中老年学者有些稀缺。 坐在晚宴餐桌上,不说感慨万千,心情的确难以平静。无心参与狂欢,也无心走近去欣赏,更多的时候是那走远的思绪。跟朋友说,这里的学术气氛真好,国内学术界最大的问题是学术环境问题,没有多少人是在踏踏实实做科研,没有多少学生是为了兴趣和追求做科研,大家都喜欢做短平快、炒剩饭的事情,很少有人静静地专注于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或学术问题,执着地探索下去,几年、十几年这样探索下去。好的学术苗子得不到及时的扶持,学术界也变成了名利场、官场、娱乐场,成了利益团体、利益小圈子,权利和政治代替了真正的学术,学者们没有了真诚和良心,更多的是交易。不敢多想,更不能忘记自己就是身在这种学术环境中求生存,还得活下去。无论哪个国家,哪个院所,学术环境一旦毁坏了,还妄谈什么科研创新呢,那才真是痴人说梦呢。 会议晚宴上最后有两个节目:一是奖励有突出贡献的老科学家,一是奖励青年学者。青年学者有三种奖励,一种是 Young Investigator , 一种是 Travel award , 一种是现场评选出的优秀墙报 (Poster) 。这都是让人激动人心的时刻,欢呼声、尖叫声、掌声四起。今年获得终身奖的科学家的学生到台上介绍自己的导师,讲述着自己当年与导师在一起的那些日子、那些记忆;屏幕上播放着老科学家的录像,听着他讲述自己的科研经历,科研故事,科研探索,自己的学术生涯。全场都沉浸在欣赏和敬佩中。这就是科学精神的传承,科学传统的传承,科学文化的传承。 突然间,朋友的学生的学生走了过来。这位漂亮的小姑娘刚在本领域的顶级刊物上发表了封面文章,走过来礼貌地将论文抽印本递到老师的老师手中,封面上还有自己写的几句话。朋友拿着文章赞不绝口,看得出他心里是多么得兴奋,一个劲地说这是我学生的学生。他的海外同事打趣说这是您的孙女的文章了,朋友高兴地应着:是的、是的。朋友说,这是做导师最高兴的时刻,最兴奋的事情,最喜欢的事情。我很赞同也很羡慕,我也非常理解这种抑制不住的内心的喜悦。我说隔辈的感觉很不同,那是一种说不出的兴奋,是一种欣赏,也是一种满足。以前曾多次听朋友夸奖他的这位学生,今天看到自己欣赏的爱徒的学生在一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哪有不兴奋的道理。 我真的很羡慕这种场面,我也非常期待这种场面,期待这种感觉。这才是学术传承,这才是学术发展。学术只有这样,也才有希望。有希望,人活得才精彩,才有精神。 趁着热劲,赶紧记录下这种感觉。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9833 次阅读|47 个评论
让青年学者拥有左膀右臂,插上飞翔的翅膀
热度 4 xieyujiang 2012-5-7 09:39
先举两个实例,当然只是个例,虽不具代表性,但也能说明一定问题。 我有一个朋友在美国读博士 3 年即毕业,做了 1 年博士后,即成功应聘为 Assistant Professor ,走上了 tenure track 道路。他靠 20 万的科研启动费,仅用 4 年半的时间就评上了终生教授,建立了一个 十 多人的研究团队。试想,如果靠他孤家寡人一个,没有左膀右臂,没有精干高效的研究团队,他能得到如此快速的发展吗?在团队建设方面,他有完全的自主权,可以招博士后,也可以招硕、博士研究生,也可以招实验员。经过实践,他有以下体会:( 1 )他招过几个博士后,有中国的,也有美国的,但总体感觉博士后投入产出比很低,因此他不太愿意招博士后。( 2 )优秀的研究生是他科研的主力,但他似乎不太乐意招国内公派留学的学生,虽然能省钱,但是科研状态却不那么积极。( 3 )他也招了一些实验员,把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交给他们去做,让自己和研究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 我博士毕业不到 3 年导师就退休了,留下一个独立的实验室还有我孤家寡人一个。虽然已经是副研究员,有项目、有经费,但没有研究生招,要招只能联合培养,还要自己去找,高不成低不就。我常常在想,如何组建一个精干高效的研究团队呢?是招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好还是招项目聘用人员好?如果不考虑人力成本,硕士毕业生 VS 博士生,哪个做科研更高效?本科毕业生可不可以当硕士生来用?若招个志同道合的年轻博士毕业生一起来创业,行不行?这些问题,说实话,我没经历过,我也不知道,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 由于我们这个课题组主要从事焊接修复应用研究,时常有一些修复加工的活,操作往往需要两个人。我刚接手课题组时,说实话科研助手找博士太高,找本科太低,因此组里聘的第一个人是个硕士,我想他既可以协助我做实验,也可以和我一起做生产。后来有一段时间,我既要赶写项目申请书,又要忙于生产加工,实在分不开身,所以后来又招了一个本科,主要做实验员并辅助生产加工。再后来,我拿到了一个比较大的课题,感觉这几年由于新老交替我们这个课题组已经落后别人很多了,如果再不利用现有资源奋起直追,恐怕我们这个方向就很难立足了,所以又招了一个博士,希望共同努力把课题组的各项工作做好。目 前我们这个团队主要以固定人员为主,当然也有一些实习的学生。在团队建设方面,我没有一大堆理念,也没有太多条件去选择,我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去做我自己认为最好的选择,当然像我这样的选择,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价。 最近看了很多科研团队建设方面的博文,不论是喻海良博主的 《九问青年学者,准备好建立自己的团队吗?》 还是 彭真明 博主的 《谈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与重要性》 ,还是赵斌博主的《 年轻学者,是在大树下乘凉,还是去远处争夺阳光? 》 都说明建立自己的科研团队很重要,并且鼓励有条件的青年学者去建立自己的团队。而当今中国的普遍现实正如陈安博主的 《悲催的副教授和副研究员们》 所述,目前的制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青年学者做事的权利和选择的自由,很难有条件去建立自己的科研团队 。 我们也从饶毅 博主的 《科学和教育改革的基层尝试:五年北大生科发展格局构建》 看到了中国的科教体制改革已在试航,拥有助理教授的青年学者正获得正高职称的所有学术待遇,让那些想飞也有能力飞的青年学者插上飞翔的翅膀。最后引用喻海良博主的《 答胡锦涛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持远大理想》 作为结语,我们青年一代一定会是负责任的一代,希望我们的社会为年青人提供茁壮成长的土壤。
2944 次阅读|5 个评论
在美国,青年学者有更多的机会吗?
热度 2 csiro 2012-4-10 16:19
我遇到一个美国教授,他说在澳洲和中国都是教授有更多的获得项目的机会。在美国,他有过这样的经历,曾经申请遥感方面的课题,不中;后来改由博士后牵头申请,中了。 由此判断,美国的管理层希望直接把项目给年轻人,而不是给老资格的学者,然后由这个学者招聘博士后干活。
个人分类: 交流篇|3195 次阅读|2 个评论
喜欢这样的青年学者
热度 15 wangdh 2011-12-24 00:47
喜欢这样的青年学者 周五下午是我们研究组“法定”的组会时间。今天(2011.12.23)上午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以前通过电子邮件咨询我关于国际合作项目的一位青年学者,没有见过面。他说他现在北京,希望能当面跟我聊聊他的工作。我问他在北京待多久,他言晚上就离开北京。我说下午我有会议,他问是不是我们研究组的会议,我答是。他马上又问我能否给他 5 分钟的时间让他在我们研究组组会讲讲他的工作。这太让人感动了,送知识上门,哪有这么好的事情。我马上告诉学生下午组会加一个内容。 近期的组会,学生们讨论问题比较热烈,发言比较踊跃,也很轻松,这就是我希望的一种状态。时不时会有火花突现,年轻人只要能够进入角色,肯花时间思考,随着知识背景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进步很快,新点子也多。由被动听,到试着参入,到主动参与,到争着发言,从概念模糊、没有底气、怕说错话,到底气十足、来龙去脉娓娓道来,有板有眼、沉着老练,是研究生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些阶段。学术必须要交流,交流是进步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喜欢交流、善于交流,对于一个学者的学术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和必要的。和谐的气氛有利于学术交流,正确的心态有利于学术交流。 小伙子很帅气,三点左右到达我们的会议室,然后坐下静静地听着我们自由松散的讨论,很快就能参与到讨论中来。最后他给我们讲了他今年的工作进展,是关于他主持的国家基金委的青年基金的内容。一年的时间,一个人,在地方院校里,白手起家,做得有声有色。自己有很多的思考,很多的火花,很多的想法,我自己很受感染,希望我的学生们也能够有些触动。相比于我们研究组的实验条件,他的科研条件实在是简陋了些,但是从对科研的激情和热情来看,我们又比这位青年学者逊色了不少。他在回答大家的提问时,感慨最多的是科研经费的不足,有想法又无法实现,的确是一种无奈,但他也对未来的科研项目申请充满了期待。如果他能进一步获得资助的话,将来的工作应该是可以上个台阶的。 我特别欣赏年轻学者对工作的这种热情和激情,这种干劲和追求,这就是朝气,是年轻人独有的。在地方院校,在没有同伴、没有研究生、一个人孤军奋战、不到 20 万科研经费的情况下,一个年轻博士要保持这种状态,坚持下来,每年还需要完成相应的教学和科研指标,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也够难的。我很受感动,所以就有意拖延了组会的时间,有了比较多的时间讨论。尽管我们不是一个研究领域,大家的讨论还是很有启发性的,有些问题和建议也是不错的。一个刚起步的青年学者,离开导师后,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题,兼顾实践(实用价值)和理论(学科发展)两个方面,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工作积累,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我一直有个观点:青年学者获得博士学位后要离开自己的导师去独立发展,这对自己的业务发展非常有利。没有护翼才能体验到大自然的残酷,也才能知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成长道路,真正成长起来,也会明白如何扬长避短和扬长补短。早独立,早发展。真正独立了,才会有真正的独立思考。真正独立了,往往会行动得早、行动得多,不会等待、不会依靠。独立很艰难,艰难中成长起来的,才是真让人敬佩的学者,也会珍惜自己的事业,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所谓逆境出人才。懂得珍惜,珍惜机会、珍惜条件、珍惜环境,也就离成功近了一步。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我们看到的还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志气、骨气是需要磨练而出的,温室里的花朵虽然鲜艳但经不起风雨。俗语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学问大概也有这样的规律。 有理想有志向的年轻人,特别需要爱护、需要扶持,社会应该树立一种风气。在各种基金项目的评审时,对于那些真正有才华、热爱科研、有潜力的年轻学者,一定要大力支持,给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专家们要有慧眼,不要只看说得好的,更要看做得好的;别只盯着喝洋墨水的,也关注自己身边的。 谢谢这位年轻人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与我们分享他的科研进展。衷心祝福他。 周末杂感。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6980 次阅读|21 个评论
是否可以说中国科技界“整体缺钙”?
热度 30 wangdh 2011-12-7 12:06
是否可以说中国科技界“整体缺钙” ? (王德华) 新闻 李国杰院士:科研工作为何效率低下 中报道的 李院士近日的一番话,引起了一些争议。报道说: 【 对于引领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李国杰院士有许多思考。他认为,开展前瞻性研究不但需要技术积累,还需要胆识与气魄。可是他“恨铁不成钢”:“我国当代科技人员的胆识与气魄已不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技人员,普遍有“缺钙”的毛病。老一代科研人员敢于造原子弹、氢弹,可是现在一些年轻科研工作者‘骨头软’,只满足于做小事。” 李国杰解释了什么是“小事”:“近十年来,由于科技评价制度强调‘数字化’考评,导致科研人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习惯于对技术细节的改进而缺乏判断宏观市场和洞察未来的眼力。 ”】 关于李院士抱怨年轻科研工作者“骨头软,只满足于做小事”,在当今矛盾逐渐激化的环境下,一定会引起青年学者们强烈的反叛情绪。在当代中国,科学研究已经不是几所重点大学、几个国家级研究所的事情了。不管是否具有从事科研的硬件条件,也不管是否具有正规科研训练、科研思维和科研视野的人员,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要求大学教师搞科研、发文章,教育部的各种评估如“ 211 ”、“ 985 ”、“重点学科”、“硕士点”、“博士点”,还有近年广受争议的高校学科评估,更少不了大学教师们的职称晋升,这些都要求科研成果和论文。同时,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在逐渐增加,一些本不具备科研实力的人员也获得了数额可观的经费支持;我国研究生招生大跃进,博士生数量已经世界第一,这样从事科研的队伍剧增,各种科研层次的人员都在加大。各个科研单位的各种考核,也都有论文数量的要求,这样的导向,必定产生“短平快”的豆腐块论文、低质量论文、破碎化的论文。这些的确是科技界很严重的问题。 我倒是觉得,李院士提出的问题是应该需要重视的。我们的确要明确,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科研?仅仅是一些满足心理要求和个人自豪感的 SCI 论文吗?这些问题的解决,如果从国家的层面上,进行政策性导向,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是很有益的。 那么,年轻人是不是做得还不够好呢?青年学者,尤其是国内的年轻学者确实不容易,要坚持下来更是艰难。对于那些真正热爱科学、坚守科学、执着追求科学的青年人来说,本来不该这样艰难的。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应该具有国际科学视野,有做大事的雄心,要做重要的研究,做有用的研究,做有实际价值的研究。科学突破和创新,寄希望于年轻人身上,无疑是正确的。年轻学者担负起这个责任,也是历史的必然。 从另一个角度讲,任何事情都要从小事做起,科学研究需要一个数据一个数据的积累和收集。小事做好了,才能做好大事。小事做不好,大事也不会做好。但不能满足于做小事,小事积累多了,就应该升华。从小事着手,从大处着眼,应该是没有错的。也就是说,具有坚实的基础和雄厚的实力,又要具有对学科领域发展良好的把握能力和前瞻能力。当然,尽管学术论文很重要,但“小事”绝对不只是SCI论文数量和点数,“大事”也不只是CNS数量。 从当今的实际情况看,国家的很多人才计划,对于一个年轻学者来说(相对于国内的青年学者),科研经费应该也不算少的,动辄几百万的科研经费,让多少科学人羡慕啊。这些年过去了,他们是否就做出好研究了?实际上也不是。的确有不少有才华的青年学者,在良好科研条件和充足科研经费的支持下,如鱼得水,发展势头很猛。但也有很大比例获得资助的青年学者,其科研成绩与所获得的支持不是很相配。他们中的很多也是在忙于各种评估和考核,也是很疲惫。这些人才可是被寄希望于应该做点大事,做系统的研究,做前沿的研究,并引领国内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身体力行地改变国内的学术环境。 频繁考核、评估,显然没有起到促进科研的作用。但是如果真的没有了考核,当今的环境下,学者们就能做出好科研了吗?也不见得。如果没有具体要求,不用怀疑很多的经费将会打水漂了。很多人懂得应付的诀窍,这也是当今科技界的弊端。没有一个健全、公正公平有效的评估机制,仅凭一张嘴,就可以将上千万上亿元的课题结题,也是对国家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当前的现状就是,如果没有要求吧,(有些)科学家拿钱不干事;如果有要求或要求过高吧,多数科学家就忙于应付,浮躁情绪蔓延。 适应环境是生物的本能。环境是大家集体创造、营造和维持的。 面对现实,您说咋办? 我们科技界到底缺少了什么?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6499 次阅读|30 个评论
青年学者出书要慎重
cuilanzi 2010-12-21 19:25
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大学老师,往往都比较看重发文章、出书。因为这是各自学校科研考核的基本量化指标。文章发表、论著出版的平台档次高了,似乎意味着职称、薪酬、地位也都跟着涨了。于是乎,众多青年教师宁愿自费在所谓的高级别、高水准的刊物发表文章、出版社出书,这似乎都成了学界不言而喻的潜规则了。 让自己的文字变为铅字,曾经是多少文人或者治学者梦寐以求的,但而今,刊物、出版物泛滥,什么都可以掺杂水分,什么都可以用钱来打发处理。曾经非常神圣的事情,变得如此廉价和不堪入目。 不止一次碰到这样的人,说,你们出版社出一本书要多少钱?能否让我的博士论文出版,或者说,我这两年上课的讲义想出版为教材每每遇到这样的青年教师,我总是不好意思直接回绝对方,只是委婉地说,我们出版社并不是所有书出版都要钱的,如果你的书稿质量的确很好,我们会优先出版的。接着,对方说,现在不是说两万就可以买个书号就可以出吗?我一听雷倒了。如果是新闻出版局的人听到,估计第一个会把当事人绳之于法的。都过去好多年了,人们总是对书号念念不忘,以为用钱就可以买到书号,而有书号就可以出书了。 多么荒谬的一个想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把书号分配给各个出版社,是不需要交钱的,每个书号都是从网上实名申请的,是国家为了方便管理出版物而设定的各个代码和序列。出版社不应该更不被允许私自买卖书号的。 都说要板凳甘做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但真正能做到此的学者又有几人呢?文科导师带研究生,稍微负责的会指导学生写学位论文,并督促学生多看书多写文章;会造学术成果的就给每届学生拟个撰写大纲,学生就是大纲拓展研究的执行者和撰写者,等书出版了,成果也是导师的;不负责的随便发个书目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也见不到导师一两次;工科、理科导师带研究生,专心治学的,能经常与学生一起奋战在各个项目或者课题中,并指引学生走入治学之路;能赚钱的,学生都是其工作室或者公司的廉价下属员工;不能赚钱的,学生就是其实验室里的实验员或者打杂的学术界各色人等都有,以前总说学术界是最干净的地方,其实伴随着铜臭气的污染,大学校园早已不像五四时期那么纯净了。 让我吃惊的是,现在学校招大学教师,真正靠能力和学识来评判的标准越来越低,能与学校里有权柄的人搭上关系,也许比有更强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人更有机会获得受聘资格。有位理论物理专业的博士曾说,他给招聘学校的领导送2万都觉得拿不出手。 这个社会让更多的治学者没有了专心治学的沃土,治学者自身也失去了更多安心治学的信心。一等人才从政;二等人才经商;三等人才治学。这样的不成文顺口溜似乎是对现在学术界的极大讽刺!多么不希望听到这样的话,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耐得住寂寞,用五年时间去专研一门学问,用十年时间去深专一门学问,那么这期间你一定会得到你意想不到的声誉和收获的。刚开始做学问,千万不要想太多的附赠值,那些只会让你做学问做得不扎实,不深入。写文章是需要的,出书也是需要的,但它们不应是你求取声誉或物质的筹码。
个人分类: 出版无限|5170 次阅读|8 个评论
不要让有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死掉”
热度 1 wangdh 2010-11-13 16:05
不要让有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死掉 (王德华) 青年学者成才一直是个敏感问题,也会一直是个重要问题。都知道青年一代的重要性,也都表示一定要大力扶持青年人成才,但好像总是不那么令人满意,青年学者的怨声载道时常在不同场合回旋。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年轻。青春是美好的,让人羡慕的,值得歌唱的,是多彩的,是迷人的,是创造的,是希望的。青春又是耗不起的,是最珍贵的,也是青年本人最容易忽视的。等沧桑的年轮刻在了苍老的脸庞上的时候,对于青春的羡慕和回味也只能是羡慕和回味了,她永远不再属于你了。那是一种失落,一种精神的失落。所以,我说青春和年轻是一种特权。 前些日子我们单位拿出 400 万元支持青年学者跨学科合作创新研究,通过申请者的申请报告,全所研究员投票表决,最后 20 余名青年学者获得资助。我当时就想,这会儿研究所的这些年轻人可以安心做点真正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了,也许几年后,他们中的一批或几位会成为某个学科领域的带头人、佼佼者。这些年来,科学院有些政策在有意识支持青年学者,如 35 岁以下的青年人才有很多机会。我们所也为此设立了被称为小杰青的优秀青年学者基金,已经评选了几批了。可以说,优秀的有潜力的青年学者,在科学院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如果真的想做点学问的话,是有条件的。他们是幸运的,也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不指望将来他们每个人都优秀,他们当中总有一批是会成长起来的,这是规律。 这又让我想起 10 月下旬研究组的一次短暂聚会。在学的学生希望是过来人的师兄师姐们指点迷津。有位学生说的话,我一直回味着,总记着要写点文字,今天算是完成这个任务。学生说,他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对他的成长特别关键,如果没有这个基金的资助,他(的学业)死定了。他说,在基层没有多少科研条件,没有什么好设备,有时候最起码的科研条件也没有,想做点事情太难了。他还记得自己在一个地下室里,亲手编织饲养动物的笼具,手被枝条划破而沾满鲜血 他的经验是:放下架子,心态要好,别期望太高,踏实做事,执着追求。他度过了最难的坎,现在发展势头很好,每年的产出也不错。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做得并不比重点院校和科学院的差,甚至还要好些。这里面和背后包含了许多。无论怎么说,个人素质是最重要的,是决定性的。其他的都是条件,好的条件无疑会促进成才,差的条件也不是不能成才。 我们当然不希望青年学者都这么艰难成才。我们有责任为有才华的青年人才提供脱颖而出的舞台,为有潜力的青年提供展示他们智慧和创造力的舞台。关键时候,他们只需要一点点的鼓励,就可以成长起来。还是在关键时候,他们在绝望的时候,如果还看不到任何的光芒,也就很容易倒下了。 社会需要关注和支持那些优秀的青年,那些有潜力的青年,那些热爱科学的青年,尤其是国内的那些土博士青年学者。另一方面,作为青年学者,如果你还有对科研的那么一点执着的话,就要坚持,踏实做事,相信阳光会照在你的头上。青年的特权要充分利用,青年的机会要充分把握。关键是:青年是一个耗不起的时代。 (王德华 2010.11.13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6338 次阅读|16 个评论
向我国大气和海洋界的青年学者致敬
热度 1 ldh 2010-10-23 16:12
今天我上AMS网站上去查J. Climate接收而待发表文章的情况,发现大气所的宋洁博士和海洋大学吴立新教授指导的博士生马浩分别撰写的论文被J.Climate在线发布,等待刊出。这两位青年学者在科研上很踏实,也富有钻研精神,同时也很努力。对于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在此我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我也希望我自己和我的学生向他们学习。 近一段时期我们国家的学术风气不太好,比较浮躁,但仍还是有一大批的青年学者始终奋战在科研的第一线,尽管他们中的很多收入低,也买不起房。例如,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从事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的青年学者在J. Climate发表的文章迅猛增加就是一个明证。 自己从事科研工作这么多年,由于研究方向的关系,还未有第一作者的文章在J. Climate发表过,甚是遗憾。因此我的目标是通过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使自己的研究能符合我们国家的科研需求,争取在未来几年内能有一篇第一作者的文章在J. Climate上发表。 Early Online Releases Current Issue Available Issues Early Online Releases Journal Information Online ISSN : 1520-0442 Print ISSN : 0894-8755 Frequency : Semimonthly Special Collections Staff and Editors Instructions to Authors Manuscript Submission How to Subscribe AMS Alerts (What is this?) JOIN: Journal Online Issue Notification Journal of Climate Climate research concerned with large-scale variability of the atmosphere, oceans, and land surface, including the cryosphere; past, present and projected future changes in the climate system (including those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climate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Occasionally the Journal of Climate will publish review articles on particularly topical areas. Such reviews must be approved by the Chief Editor prior to submission. Table of Contents View Abstracts Add to Favorites Email Download to Citation Manager Track Citations Select All The following published papers are now available online as preprints (i.e., prior to their appearance in an issue of the print journal). Article Oct 22, 2010 Climatology of Anticyclonic and Cyclonic Rossby Wave Breaking on the Dynamical Tropopause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Jie Song , Chongyin Li, Jing Pan , Wen Zhou Abstract . PDF (3379 KB) genSfxLinks('s0', '', '10.1175/2010JCLI3157.1'); Oct 22, 2010 The North Pacific climate transitions of the winters of 197677 and 198889 Sang-Wook Yeh , Yune-Jung Kang , Yign Noh , Arthur J. Miller Abstract . PDF (2059 KB) genSfxLinks('s0', '', '10.1175/2010JCLI3325.1'); Oct 22, 2010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ISCCP Simulator Using Ground-Based Remote Sensing Data Gerald G. Mace , Stephanie Houser , Sally Benson , Stephen A. Klein , Qilong Min Abstract . PDF (2318 KB) genSfxLinks('s0', '', '10.1175/2010JCLI3517.1'); Oct 22, 2010 The role of regional SST warming variations in the drying of Meso-America in future climate projections Sara A. Rauscher , Fred Kucharski , David B. Enfield Abstract . PDF (9266 KB) genSfxLinks('s0', '', '10.1175/2010JCLI3536.1'); Oct 22, 2010 Global Teleconnections in Response to Freshening Over the Antarctic Ocean Hao Ma , Lixin Wu Abstract . PDF (13536 KB) genSfxLinks('s0', '', '10.1175/2010JCLI3634.1'); Oct 22, 2010 An Estimate of Low Cloud Feedbacks from Variations of Cloud Radiativ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with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n Interannual Time Scales Zachary A. Eitzen, Kuan-Man Xu, and , Takmeng Wong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7432 次阅读|4 个评论
学术积累对于青年学者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至关重要
wangdh 2010-8-23 00:12
学术积累对于青年学者申请基金资助至关重要 (王德华) ( 注 : 本文所言仅限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青年学者主要指土博士,没有大树遮荫,没有关系开路。个例不说明问题。随便说说,别较真。) 是否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SFC) 项目似乎已逐渐被认为是一个科研人员实力的反映,所以很多单位将 NSFC 作为对科研人员考核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这样一些要求进步和有追求的年轻学者就感到了一种压力。 NSFC 竞争的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每年都会有 80% 的申请者是徒劳的 (不说失败也是一种收获的话)。大家都清楚,一项基金要获得资助,取决于很多方面的因素。还是要提到当今的大环境,在有部分申请者、评审者和管理者缺乏职业素质和职业规范的大环境下,不好说质量好的申请书就一定能够获得资助,这样就导致了许多问题。 不能说没有人事关系的作用,也不能说没有其他不规范的地方。但是,相对于国内的地方基金、单位基金和科技部、教育部等等一些较大项目的评审而言, NSFC 是当之无愧的最后一片净土。这是多年前就有些学者就提出了这种看法。这样的话, NSFC 是很多科研人员寄予最大希望的基金会,也是最有可能获得资助的基金会。 我们不讨论 NSFC 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管理方式。作为一个普通科研人员,尤其是刚出道的年轻科研人员,要充分利用 NSFC 作为科研生涯的希望和保证。如何才能使自己的申请中标几率高一些呢?有很多老师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网上也有很多秘籍(如前几天曹老师的博文)。除了申请书的撰写技巧等方面以外,这里提出以下几个需要引起年轻学者重视的方面: 1 、学术积累很重要。这一点我在以前的一些文章中写过很多了,不多说。对于年轻学者来说,学术积累十分重要但却是一个劣势。那么,应该力求使自己的研究内容新颖,有新意的科学问题(想法),能够让评委在 30 分钟内眼睛一亮。 2 、不要间断科研工作。这还是强调积累。博士毕业后,要尽量争取每年(或 2 年)都有论文发表,或者逐渐有新论文发表。如果没有论文发表,每年也应该有较好的研究进展(有些新进展是可以写进申请书的)。 3 、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在博士或博士后的基础上,开拓一个新的领域(方向)的能力,对于年轻学者很重要。博士毕业后,最能说明自己能力的是自己在新单位开展的新工作,最好是自己开拓的新领域(方向)的研究工作。逐渐将博士期间的工作总结成文发表是自己的一种责任,但在新的领域新的论文发表,表明了自己的一种能力和发展潜力。 如果没有间断科研工作,逐渐开拓出新的领域或方向,不断有学术论文发表,有比较好的积累,获得基金资助应该是不困难的。 但是,如果获得基金资助后,项目总结报告中发表的论文仍然是博士论文的工作,或者是一些不沾边的论文,行内的人很容易明白,也就不会轻易同意给予资助的。 如果博士毕业后多年都没有论文发表,或者间断了科研工作,这样评审者就无法判断你的科研能力和潜力。即使你在学期期间有很好的论文发表,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特别是年轻学者,几年都没有学术论文发表的话,一定会是很被动的。有些年轻的海龟学者和人才计划入选者,回国后如果没有什么像样的论文发表,同样会被动的。 相信个人实力,相信 NSFC 的公正性,这是在国内博士毕业后还坚持在科研战线的青年学者的一种信念。如果热爱科学,专注科研,有较好的研究积累,有很好的研究进展,这样的青年学者如果一直得不到国家基金委的支持,要么是所在的单位出了问题,要么是我们国家的科研环境或科研体制出了问题。 (王德华 2010.8.22 )
个人分类: 生态学科研入门|10357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丘成桐:希望年轻人得到尊重
jjmm26 2010-5-14 08:15
4月26日,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将自己获得的2010年沃尔夫数学奖奖金全部捐给清华大学,设立数学奖学金,以奖励在数学方面有突出才能的清华学生。 因为诺贝尔奖中没有数学奖,沃尔夫奖堪称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在沃尔夫奖35年的篇章里,一共有50位数学家获此殊荣,这50位当代数学大师的成就,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当代数学的水平和进展。 获此殊荣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拥有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等多重身份,在他到香港转机,即将飞往美国之时,记者有幸找到了他。尽管操着一口并不流利的香港普通话,但丘成桐依然热情地和记者畅谈了他的获奖过程以及治学理念。 丘成桐说,1月31日晚上,他收到以色列教育部部长兼沃尔夫基金会理事长Gideon Saar的亲笔签名来信,通知他获得了2010年的沃尔夫数学奖,原因是他在几何分析方面的贡献,以及对几何和物理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 丘成桐告诉记者,定于5月13日在耶路撒冷举行的沃尔夫奖颁奖典礼,他将与美国数学家丹尼斯沙利文分享10万美元的数学奖奖金。 国际数学大师唐纳森(Simon Donaldson)将丘成桐誉为近1/4世纪里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丘成桐几十年来一直非常高产,他解决了一系列猜想和重大课题,如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闵可夫斯基问题、镜猜想以及稳定性与特殊度量间的对应性等数学领域内的难题。作为几何分析学科的奠基人,丘成桐和卡拉比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已经成为数学和理论物理经常用到的基本概念。 对于这次的获奖,丘成桐表示,他已看得云淡风轻。他曾获得过克雷福特奖,这是瑞典皇家科学院为了弥补诺贝尔奖不设数学奖的空白,而特意设立的6年才颁一次的数学大奖。他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选择在国内建立更多的研究所,以此培养出真正的年轻科学家。 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对于我来说没有任何利益关系,我只希望年轻人得到尊重。丘成桐说,面对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的现状,虽然有些改进,但是在教育环节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纰漏。 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年轻科学家,让年轻人发挥所长,这应该是目前中国教育最为关心的问题。丘成桐表示,要培养出一位优秀的年轻学者,就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经历去提拔他们,首先要有一位优秀的指导老师指导他们往一个正确的研究方向走,辅助他们作出一流的研究结果,同时,还要对其进行鼓励,提供一定的经费、报酬让他们发挥所长。他强调,对于优秀的年轻学者要给予相应的提升,让学生觉得自己从事的这项工作能够得到尊重,就会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但是目前在对年轻学者的培养中,每一个环节做得都还不够,首先是经费,其次是学院中的评审制度极不健全。丘成桐举例说,中国对精英大学拨款还不及美国主要大学的经费的1/10。哈佛大学一年的经费是35亿美元。 除此之外,无论大学还是研究所,无论从行政还是教学方面,能够判定一个学生在学术上的研究结果、提拔优秀年轻学者的评审者往往都是固定的那几个年老学者,他们对于与日俱进的研究结果只能看到极为狭窄的一面,对于年轻学者新的研究理念,很多老学者根本无法理解。 丘成桐说,在美国大学,一般来讲都希望能够聘请到40岁以下的教授,在特殊情形下,会考虑聘请40岁到50岁的教授。60岁以上的教授除非在极特殊的情况一般不聘请。而不久前哈佛大学聘请的两位终身教授,年纪都是20多岁。而在中国,院士的年龄平均都在70岁左右。同时,为了利益之争,有时也会出现因不同派系的两方评审者相互进行打击,不同学校为了保护自己校方的利益,将自己学校的学生分数打高点,而给别的学生则会打低点。 要做伟大的工作就必须有一颗平常心,为兴趣而努力。 丘成桐感慨地告诉记者。 对于中国目前种种超出教育以外的问题,丘成桐叹了一口气,他表示,这种机制对年轻学者的打击是致命的,很多年轻学者为了作出好的研究,不辞辛苦,历时多年,但最终在评审环节中却看到研究不如自己的人被提拔,自然会不平衡,选择放弃。长此以往,中国的人才会像沙漏一般,一点点地流失殆尽。 丘成桐向记者提及一个例子:复旦一名39岁的年轻数学学者,因自己的研究结果常年不被重视,最后被迫到国外的研究所工作,在今年他被数学大会邀请演讲他的数学研究理论后,才被中国相关学术机构重新重视。 丘成桐说,在如此焦躁的研究环境下,年轻的学者们不会想到与优秀的学者相互往来彼此交流,反而是与有权力的人进行更多的来往,年轻学者只要了解到评审者所研究的方向,就都会朝着这股主流方向进行研究,而更多所谓的冷门或是基础科学研究却无人问津。 谈起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时,丘成桐认为在恶性循环之下,中国原本好的人才没有留住,新的人才又不被发现,所以优秀人才越来越少。丘成桐建议,目前解决优秀人才缺乏的唯一方法,是大量引进海外甚至是非华裔的学者,让他们共同参与到如何建立一个好的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工作中来。
个人分类: 未分类|20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要是我有1000万的话……..
hughliu 2010-2-17 19:00
今天在组里,他们说笑话,让我回想起曾经发生在我们课题组学生室里的一件小事。 某一天,大家在学生室里各自干各自的事情,突然有一个师兄跑进来,骂了一句:要是我有 1000 万的话,我就买台 SQUID 天天抱着测。估计是因为 SQUID 排队的事情,心里不快,大家都笑了。后来大家话匣子打开了,要是有 1000 万的话,买个 XXX 抱着天天用 我说:要是我有 1000 万的话,我就买个 F30 天天抱着看纳米结构,妈呀, 1000 万还不够买设备的呢。不知道谁喊了一声:要是有 1000 万,你们还搞什么科研呀!我们一下哄堂大笑。我说如果我们都有 1000 万了,我们就搞投资,造福更多的人,到时候,我们每个人出个 10 万,成立个基金,专门奖励青年学者,这样不是更好?大家都点头称是。 如果我们每个搞科研的都有 1000 万的话,会怎么样?我想会有一批搞科研的离开现在的岗位,也会有一批留下来。留下来的这批肯定很轻松,至少不会为自己以及家人的生存操心了,肯定会踏心下来做工作,那时候中国的科研想不上去都难呀。 可惜这只是个空中花园
个人分类: 心情|1506 次阅读|4 个评论
突然,她的眼里涌出了泪花
wangdh 2009-10-26 21:55
突然,她的眼里涌出了泪花 (王德华) 今天下午有一青年学者来访,风尘仆仆,给我带来了礼物,给我带来了谢意。本没有任何值得感谢的,相识本来就是一种缘分。 她, 70 后,博士毕业几年了,也有了一个基金,近几年发表了几篇很不错的论文。在地方院校里面,一个人勤勤恳恳地工作着,兢兢业业地工作着。没有稳定的团队,没有固定的帮手,这几年工作得很累。渐渐地多了些迷茫:将来怎么发展?未来怎么规划? 她陈述着这几年来的工作和遇到的困难,我不时回应着。她说道 80 后上来了,心里很着急,跟他们是拼不过的。我说:不要跟后一代拼,也不要跟前一代比,要跟自己拼,至多跟同辈人比比。媒体上说 70 后被遗弃了,那是胡说。前后两代都不会给你们造成很大的威胁,同辈人才是压力,自己是关键。每个人的起点、背景、环境、志向 等等都不同,如何可比?当然,现在引进的人才大多是 70 后,这些新引进的人才回来就是教授博导,估计会给你们心理上造成一些压力。 看得出,她,对科研工作的热爱,对科研工作的执着。由于自己力量的孤单,而显得有些无奈和力不从心。她说,她就是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想废掉自己的所学。 我说:你们这个年龄,什么事情都很难,但不能停下来,再累也要向前走。需要尽快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这样你就会有个明确的发展目标,有了自己的学术圈子。科研需要圈子,需要学术交流,需要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年轻人忌讳每个领域都蜻蜓点水,天长日久,终不能站立起来,形不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在学术圈内,还是没有人会注意到你。 既然喜欢科研,就要坚持下去。女性学者发展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一定要处理好家庭和业务的关系。在不影响孩子的教育和家庭稳定的前提下,来发展自己的业务。如果为了业务,而影响了孩子和家庭,是不可取的。 很重要的一点:要经常与导师联系,经常求助于导师,千万不要忽视导师的帮助。我经常对我们的学生说:当你遇到困难时,要想到研究组,研究组永远是你的坚强后盾,研究组的所有成员都会尽力帮助你。 也许这句话刺激了她的情感神经,亮晶晶的泪珠突然就在眼里打转转。停顿了许久,我也尽力岔着话题 看得出她心里的委屈和那颗需要安慰的心。 青年学者,尤其是刚毕业不久的博士(刚出站的博士后),事业的发展会遇到一个瓶颈。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往往是孤单的;在最需要人手的时候,也是孤单无援的;在创意最多的时候,也是最需要资助的时候。在最需要资助的时候,往往是最难获得资助的时候。很多的不协调,很多的不理解 . ,每个领域似乎都是这样过来的,社会好像就是这样子的。 要离开了,她说很开心,心里亮堂了许多。望着她离去的背影,衷心祝福她。一直在眼前飘浮的却是她那晶盈盈的泪花,那是国内土博士70后的眼泪。我毕业的学生中也有几个70后,也在艰难地奋斗着。也祝福我的学生。 (王德华 2009.10.25 )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10985 次阅读|31 个评论
后生可畏又可喜
wangdh 2009-7-14 01:13
后生可畏又可喜 ( 王德华 ) 前几日在单位主办的小型国际会议上( 3 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Integrative Zoology ),有部分翅膀逐渐丰满的国内年轻学者,看到他们的突出表现,不禁想起了后生可畏这个成语,实际上更是后生可喜。 两天的会议我主要参加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生物学效应专题,其他专题由于是平行进行,便没有机会参加。在这个专题里,有几位国内的青年学者被安排做口头报告。说实在的,开始我也有些担心,从他们的话语中也知道他们自己内心也有些紧张和不安。但是,等他们上场后,表现非常出色。他们神态自如,充满激情,井井有条,胸有成竹。讲解清晰,口语流利,表达清楚,身体语言优雅。报告很成功,自然赢得了响亮的掌声。 一般国内学者在国际会议上做口头报告的机会不是很多(至少我们学科的经历是这样),青年学者的机会就更少。所以在国内举行的这种小小国际会议上,是一个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应该善于抓住这些机会。 有两位我比较熟悉的年轻学者,他们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土博士,都有近年内到国外的实验室访问进修了一年左右的经历,并且他们去的实验室在国际上也都是在业内很有声誉的实验室。同时,他们在国内读博士期间也都是表现不错的研究生,都以优秀的成绩获得了学位,都离开了导师的实验室到了新的单位工作。这么短的时间内,在新的单位里做出了不错的成绩,是很让人欣慰的。国内博士期间的训练和国外进修期间的训练结合起来,成就了他们的今天。 这两位青年人本科都不是名牌大学,英语基础不是很优秀。他们流利的英文报告,想必是幕后下了大功夫。他们对研究背景和对自己研究结果的熟悉程度,很明显告诉你他们下了多少功夫。他们对科学问题的把握程度,也展示了他们的学者风采。他们都是 70 后。 也许他们在新的单位上还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如经费问题、待遇问题、人事问题等等;也许在他们日后的成长道路上会有一些坑坑洼洼。希望国家能重视这些国内出身的、以顽强的毅力支撑下来的、已经崭露头角的年轻人,给他们以扶持,给他们以鼓励,相信他们做得不会差。他们缺少的是机会,是舞台,是鼓励,是平等。这一点,我坚信! 不管是否能够得到平等的机会,不管是否得到意外的支持,希望这些青年学者坚持下去。风雨过后,会有彩虹。痛并快乐着,苦并享受着。祝福他们! (王德华 2009.7.13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6676 次阅读|6 个评论
成家与立业 【漫谈地球物理】之二点二
dongping2009 2009-6-16 10:21
题目二:地球物理反演问题的不唯一性 曹大侠及进平兄两人好为人师,在到底是先成家后立业,还是先立业后成家的问题上,针锋相对,科学网上一干众人,包括本人,跟在后面起哄架秧子,吵吵不停。 说来说去,一到这个问题,我敢肯定,每个人的回答,都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自己的经验与教训,然后给出了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求解方式,甚至极端如陈 安 博士者,还给出了这个问题的唯一解。 但我们大家都知道,问题远远不是如此简单,可以说这是一个千古难题。有多难?我这里不拿哥德巴赫猜想作例子,因为那与我本人的专业差距太远。就说说地球物理反演问题的不唯一性吧。因为,对于地球物理问题,反演不唯一性将会伴随在我们身边,而且会非常忠实地伴随下去,一直到永远。 也不拿其中较难的问题为难大家,来个简单的,非常简单的问题波动方程求解! 最简单的一个解:正弦函数 y=sinwt ,当然是波动方程的解。 如果仅仅如此的话,那我们人类的生活,也真是没有太大的意思了,首先学者杨玲肯定就不干了。别的不说,世间存在那么多美妙的音乐,包括梁山伯与祝英台,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那些千古绝唱,又总能够传承下来?当然我们大家,就没有办法能够欣赏到,学者杨玲推荐的那么多优美的音乐了。 所以说,不能够仅仅是停留在基频的 y=sinwt ,还应该有更高阶的谐波,有驻波,有球面波。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如果将它看作弹性介质体的话,不仅仅包含有地震的体波,当然了,地震体波还包含有纵波与横波;还应该有地震面波,以及地球的自由震荡波(右上图, 0 S 3 型自由振荡波)。如果进一步考虑地球为非弹性介质体的话,应该存在粘弹性波,等等等等。 回过头来,再说说成家立业的问题,我们大伙每人都自觉不自觉地设立了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初条件与边条件,然后在那儿求解,所以有的说了: y=sinwt ,有的则说,这是描述的地球自由振荡波(右图, 0 S 0 型自由振荡波)! 要我说,这是哪儿对哪儿呀! 不过,既然是求解,我这儿也给出一个解: 如果是年轻时候的我,对于这个问题,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直接去找她,没得说,当然爱情重要;但如果是现在的我,则这样回答:事业更重要,有了事业,爱情也可再来。 因为,我依据的是我本人设定的初条件与边条件,应该与其他人不太一样。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4226 次阅读|8 个评论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 【漫谈地球物理】之一
热度 3 dongping2009 2009-5-14 11:43
副标题: 知识创新的主力? 引子:我在 纪念人类发现地壳100 周年 一文中说到,西方科学家们对于地球物理学方面的贡献,大而化之到对整个现代科学的贡献,不须赘述。这从我们教科书上,比比皆见的动辄以某某西方科学家命名的现象,例如牛顿三定律之类,便可一目了然。 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虽然最近若干年来 ,这种情况已有部分改变,例如我们近邻一些科学家们的名字,也已经数次出现在教科书上:对于地球潮汐问题进行开拓性研究的竹内均,与贝里奥夫共同发现板块俯冲地震带的和达清夫,深入研究了地球自由振荡规律的志田顺,以及对板块运动动力驱动机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的上田诚也等等。 反观我们,迄今尚无受到学界公认,可写在教科书中的模型、公式与基本概念,能够以中文的名字出现。我在讲授地球物理学基础一课之时,偶尔与研究生们言及此类问题,便顿生怅然若失之感。 重回正文!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的重要支撑之一,便是对于岩石层(一说岩石圈)的定义。关 于岩石层的概念,基于其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迄今已有如下数种不同的定义:(1)力学定义,与对流的软流层(一说软流圈)完全隔离的地球最外层刚性部分;(2)地震学定义,位于低速软流层之上的高速盖层;(3)热定义,地表向下的热传导地温线与地幔绝热地温线(一般为 1300 ℃ )相交的深度;( 4 )弹性定义,百万年时间尺度上可视为完全弹性的地球外部圈层;( 5 )化学定义,较软流层轻、缺水且相对稳定的具有低流变性的地球外壳;此外还有岩石学与电性等方面的岩石层定义。 这些定义分别针对岩石层的不同特征而提出,因而给出的岩石层基底深度各有差异,有些定义之间的差异较大。不过总体而言,大洋岩石层厚度随海洋板块的年龄增加而变厚,直至达到100km或更厚一些,而大陆岩石层的厚度一般大于100km,最厚处可以超过200km的观点,几乎成为上述这些定义的共识。 这里给出关于岩石层的地震学定义: 岩石层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之上的固态上地幔部分,软流层物质是固态,不过其强度非常小,仅能承受很小的应力作用,其与岩石层的强度之差高达100倍或以上 。 岩石层这样的定义意味着,大陆实际上不能发生漂移,但确实能够随板块的运动而运动。如果我们将软流层比喻为浩渺无边的大洋,岩石层板块就是一艘航行在大洋的集装箱货轮,而一个个大陆就是那些个装在货轮上的集装箱。这也就是为什么由我的本家魏格纳(Wegener,左图)先生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一开始没有受到地球物理学界的吹捧,导致魏格纳后半生的时光一直处于无限郁闷状态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魏格纳先生也是一位非常严肃的科学家,他虽然于上世纪20年代以前,根据地图上海岸线的形状悟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不过,这位魏先生还是做足了功课,试图支撑他的这一学说:包括拟合大陆的外形、古气候、古生物、地质及古地磁极等等的大量证据。他认为,中生代地球表面存在一个泛大陆(Pangea),这个超级大陆后来分裂开来,再经过漫长的二亿多年的漂移,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 相比较气象学家魏格纳,固体地球物 理学家们相对固执一些,也显得略为有些呆板。打一开始,固体地球物理学家们就顽强地抵御魏氏的大陆漂移学说,尤以地震俯冲带发现者之一的Jeffreys(右图)为代表。时至现在,我们思考这种问题都很有意思,因为地震俯冲带正是板块边界的重要证据之一。 这种情况渐渐发生了一些改变。 到了1954年, Hess发现太平洋水底至少存在160个海底平顶山(Guyot),就是说大洋底下也并不是一坦平阳,也存在大陆上高山一样的隆起。又过了几年,年仅24岁的研究生Morgan,于1959年发表了他的著名的关于描述板块运动雏形的一篇论文,在此基础上Hess(1962年)提出了他关于海底扩张的理论,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是,这篇如此震撼地学界的重要论文,不是发在Science、Nature或JGR等顶级杂志上,而是发表在一个纪念文集中。按照我们现在一般性的规定,这篇论文甚至连核心期刊论文都不是。 如果事情仅仅停留在Hess对于其论文观点的阐述程度,我估计Hess的遭遇会与魏格纳的情况很类似。但比较幸运的是,几乎是紧接着,Vine和Mathews(1963年)从海洋磁异常、Wilson从热点(1963年)及转换断层(1965年),各自通过不同的途径,进一步寻找到了完善Hess海底扩张理论的一系列新证据;此后,Karig(1968年)从弧后盆地与边缘海成因、Le Pichon(1968年)及McKenzie和Parker(1971)比较系统地描述了全球板块的相对运动、Morgan(1971年,是年36岁)进一步从地幔柱角度等丰富与发展了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的理论。 到了1971年的年末,应该可以说,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成为一个重要的学说,构建了我们现今的新地球观而屹立于地学界,已经成为铁板钉钉的事实。非常遗憾的是:中国人对此几乎没有任何贡献。 我这里进一步统计了一下,这些科学家发表他们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第一篇论文的年龄分布:除了Morgan当时非常年轻之外,其他如 Vine也是刚刚24岁,Karig仅为26岁,McKenzie为29岁,Le Pichon为31岁,Mathews为32岁,一些人当时正处于研究生阶段。 所以我说: 青年学者包括研究生才是知识创新的主力。 但Wilson与Hess俩人的岁数多大?我将在以后专文说说他俩,他们可以称得上我们地学界的两位牛人。 附件:应鲍得海先生要求,粘贴上有关全球板块运动的动画演示,请下载附件。友情提示:图中的年龄数字大部分以百万年为一个时间单位。 全球板块运动动画演示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19047 次阅读|16 个评论
青年学者占据了学术报告的讲台
wangdh 2009-4-30 23:21
青年学者占据了学术报告的讲台(王德华) 经过紧张的 3 天学术交流( 2009.4.26 - 4.28 ),第五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天府之国四川的南充落下帷幕。来自全国 96 个科研和教学等单位的 260 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90 名代表在会议上报告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尽管有些代表由于交通问题和单位的事情提前离开了会议,但是多数代表还是坚持到了最后。报告人在认真报告着,听众也在认真地听讲着。应该说,会议是成功的。 我们这次会议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占了很大的比例,报告人多数也是年轻学者。这种景象,无疑会让我们很欣慰。如果非要按什么零后分类的话,他们多数应该属于 70 后吧。无可非议,这一批青年才俊已经是我们这个行当的骨干力量了。 哪里有年轻人,哪里就充满了朝气。看着他们一个个朝气蓬勃、满怀自信地报告着自己的科研结果,你会沉浸在他们的故事之中,你会在他们报告的瞬间忘却喧哗浮躁的环境。他们的老成,他们的紧张,他们的沉着,他们的诙谐,他们的天真,他们的青春,都是会议一个很美丽的风景。 更让人欣慰的是前几届会议上还没有多少进展的刚离巢不久的学生们,这次会议上许多都有了新的结果。在艰难的条件下,他们坚持着,艰苦着,努力着,憧憬着。终于看到了他们在自己建立的实验室里做出了一些新的结果。作为老师,还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学生的成绩更高兴的事情呢?无论他们的结果如何、结论如何,老师心里都是无尽的欣慰和自豪。枝叶长开了,就会有枝繁叶茂的时候;花朵开放了,总有繁花似锦的时刻。我们默默祝福着,殷切期待着。 世代更替是自然规律。这次会议上,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现象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我的老师、我的学生、我的学生的学生也相聚在了这个会议上。当学生的学生走到我跟前问候我的时候,我竟然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我的老师那一代早已经将接力棒交给了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一代也必然不久就要将接力棒传递下去。跟同事们聊天时,他们还半开玩笑说我们这一代现在已经是 12 点的太阳了,我说:美吧,我们已经是下午三点的太阳了。伟人曾对青年人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年轻真好。真诚祝愿他们。是雄鹰,总是要飞翔的。祝愿他们的翅膀越来越丰满,祝愿他们飞得越来越高。 (王德华 2009.4.30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8499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