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儒林外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闲说“蠢”
热度 4 fdc1947 2014-10-15 07:31
闲说“蠢” “蠢”是到了上学以后才学到的词。我的家乡方言里并不说蠢,而是说騃或獃,这两个字现在都不用了,简化成呆。过去的字典上都注音为ai2声(大概台湾还是这样注的,当然,他们用注音符号),现在注为dai1声。与之类似的字还有戆(戆徒,南方话,许多人把它写成戆大)、痴、愚、笨、傻(傻瓜,北方话)等等。 蠢是智力发育不好。把它作为骂人的话,在严格的意义上说,这是不对的,有轻视、侮辱残疾人的意思。但是,语言已经流传了不知多少年,我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还是要用这样的语言。比如,我们常常说我们的敌人做了蠢事,或者自我解嘲说自己真蠢等等。 大家都知道,教师对学生、家长对孩子,批评的时候一定不要随便说他们蠢、笨,那容易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现在,蠢字的写法是一个春底下两个虫。我们人类的愚蠢与虫子有什么关系? 我们人类的愚蠢与虫实在没有关系。 这个蠢字是说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各种虫类恢复的活动,是虫类活动的意思 。这里所谓的虫类并不光指我们所谓的昆虫,而似乎包含了所有陆生的非恒温动物。节气惊蛰的意思就是天气暖和了,虫类惊醒了,开始恢复活动。有成语“蠢蠢欲动”。这个成语里的“蠢蠢”是爬虫蠕动的样子,原义中没有愚蠢这样的含义,最早也并非贬义,是一个中性的语汇。 愚蠢的蠢字实际上是与上述“蠢蠢欲动”的蠢没有任何关系的另一个字: 憃,上部是舂米的舂,下部是心。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憃,愚也,从心舂声。 这才是愚蠢的蠢应当写成的样子。但是,这个憃字和另一个字“ 惷 ” 长得太像了,只是在中间差一点,一个是臼,另一个是日,读音也有点相近。《说文解字》对 惷字的解释是:乱也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有一句“王室实惷惷焉”,晋·杜预对“惷惷”的注解是“动扰然”即“动乱的样子”。由于两个字实在相像,古人有时把憃写成了惷。到后来,书上的字到底是憃还是惷,人们也搞不清楚了。于是,惷字就也有了“愚惷、痴 騃 ” 的意思,并有了愚惷、惷愚这样的词。 但是,由于惷原来就是动、乱的意思 (春天来了,心也蠢蠢欲动) ,其发音也与蠢完全相同,它与蠢原来就相互“假借”或“通假”,于是,蠢也用来表示愚蠢。现在,我们索性把蠢和惷都统一起来,一概写成蠢。这样我们写“愚蠢”、“蠢蠢欲动”都是这个蠢字了。由于在人们的意识中,蠢就是愚蠢,“蠢蠢欲动”便成了完全的贬义词。 至于那个“ 憃”字,写起来又麻烦,意思也早已被惷所“篡夺”,人们已经用得很少了,以至于很少见到它的影子。 憃字的读音 有至少三种,书容切、音舂;丑江切、音 䚎;昌容切,音衝。 《辞源》上用的 汉语拼音是根据书容切,chong阴平,与舂字一样 。 舂字古人的读音是书容切 ,也就是把书字的声母sh配上容字的韵母ong。在普通话中,没有sh与ong拼起来的字,这样的字已经读成了chong。随便说一下,在普通话中,许多古代的si音、shi音变成了ci和chi,如赐、伺等原来读音是si,现在都读ci;弛原来读shi,现在读chi等等(几十年前的字典上还是老的读音)。 憃字照书容切读成舂,舂在南方的方言如吴方言中读为song (吴方言中s与sh几乎合并不能够分辨了)。过去在虎丘、灵岩山等地都有卖一种供儿童“过家家”即“做小人家”用的带盖的“木臼”,小孩子把花生米(长生果)放在里面“舂”成花生酥,称“舂(song)长生果”。 憃字如读成舂(song),我想起来一个词:弄song 。弄song就是作弄, 写成汉字就是 弄送 。《儒林外史》第四回,说范进中举后,请和尚给母亲做佛事。僧官与张乡绅有矛盾,被张乡绅捆绑,求范进解救。那僧官说:“…就是他的佃户,商议定了,做神做鬼,来 弄送 我…”。如今,吴方言区的人还经常用“弄送”这个词。 弄,就是把玩,我们常说玩弄;憃,就是愚、傻。 弄憃,就是玩弄傻子 。这个“弄憃”,是否就是“弄送”的本字?我看是可能的。
5565 次阅读|7 个评论
“衣”冠禽兽事件给知识分子们的警示
热度 9 tarimriver 2013-1-19 18:30
学术界混的人都是智商很高的,常常自命不凡,自命清高,也常常觉得自己未能人尽其才,感觉大材小用。但走到社会,人家一眼就看出我们的书呆子的标签。 如果不是那个在学术界和政界混迹多年的“衣”冠禽兽不被撤职,还不知道编译局的故事。一个副教授有家庭、有孩子的有为女青年怎么就非得往污染和自己省多个城市一样严重的北京挤?挤进去需要很多资源的,自己却没有资源,只好送钱。第一次送了1万元,一万元能也许是自己好几个月省下的,可是在偌大的北京,能够干什么呢?喝一瓶茅台而已!后来又下来更大的血本,拿出了5万元。可是5万元只能在北京买一个平方多一点的二手房啊!玩这个,当穷老师的太嫩了! 为了坚决完成自己的鸿鹄之志,常博士甘愿将知识分子最看重的东西不惜献了出去!而且是和金钱同时献出去的! 这是中国小三小n史上的绝对奇观!儒林外史与儒林内史上绝对不会有一丁点这样的事情:一个女人在献出自己的身体甘当小三的同时,还把自己的血汗钱也拿出来县上。而翻遍中国当今贪腐官员史册,都是小三用身体来环钱换地位换所有的好处,从未有一个小三小几还同时奉上自己钱财的。可是,在知识分子队伍里,在儒林内,在迂腐人组成的领域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这件事情是知识分子队伍的奇耻大辱,也是一面镜子让知识分子们看清自己,做什么内行,做什么外行!
3514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转载, 给做生物的同学
ormazd 2012-3-2 20:17
在学校做生物时间长了,看到的听到的狗血故事太多了,我退休时可以写一本类似于《 儒林外史》或《聊斋》之类的书了。 举几个例子: 有夜里在别人过夜透析的蛋白里加料的。有老板的咖啡里被加料的。有薄厚存在冰箱的 食物被加料的。 有老板盯着薄厚上厕所的时间的。有老板让几个人同时做一个项目,导致几个薄厚象好 斗的公鸡一样。有老板克扣薄厚工资,只给一半的,但实际要全职的。。。。 很多Ph.D. 就是有文化的流氓。甚至还不如流氓,因为很多流氓还讲哥们义气的。而有 些Ph.D 们眼里只有利益,为了一个二流杂志的第一作者,两个薄厚可以象杀父之仇似 的。 可叹啊,可叹。
20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季发财:科研“通吃”
热度 4 hxgwzu 2011-11-21 20:19
通吃,原指赌博时庄家赢了其他各家,例如《儒林外史》第十九回中讲到,“庄家拿了个天槓,通吃,吴二还剩二百两银子。”现多引申为能战胜全部对手或全部都能得到。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 鹿鼎记 》中有个“通吃岛”,主人公韦小宝以该岛为军事基地作指挥,把神龙教打得落花流水。 榔梅道教中的“ 博彩通吃符 ”,则可调用五方财鬼、五路财神,增加财气运势,催来偏财横财,无论买彩、抽奖,还是赌局、牌局,皆能大小通吃,手到财来。 2011年《瞭望》杂志第28期,有作者指出,在院士评选中,应建立“高管”和“高官”回避机制,杜绝权力“通吃”学术荣誉的现象,切实维护院士制度的公信力。其实何止院士这样的顶级荣誉,“千人”、“长江”、“杰青”等等这些较高的荣誉,也应该避免权力通吃现象,还应该避免由此而促成的“科研通吃”现象。 这里所谓的科研通吃,专指利用行政权力和学术荣誉,将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层层级级的科研项目及其经费包揽在身。这种现象现在是越来越普遍了,不仅正儿八经的科研项目如此,还有各种带经费的荣誉称号也照样,甚至有用同一个项目,摇生一变,竟然争取到来自各个级别科研管理部门的高额经费资助,俨然成了“通天大盗”。国家投入很多,而产出又有多少呢?很多情况下是,项目最后花费了纳税人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的钱,而仅仅就拿几篇文章来交差而已。更令人遗憾的是,所谓的项目绩效考核也是草草过场了之。这些你能说不是罪过吗? 也许存在真的就是合理的,权力、荣誉通吃变幻出的科研通吃,其市场正在不断发育、壮大。
2789 次阅读|8 个评论
鲁迅之吃人观与我之反见
hillside 2011-9-17 12:02
  纵观中国历史,鲁迅的吃人观侧重于劳心者。   从劳力者而言,一部历史可以看作是“反”的记载。   以古典名著而论,《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是反霸的“三反”;“儒林外史”、“红楼梦”是两部“反智”的经典。合在一起,可以称做“五反”。当然,文学之“反”与历史之“反”也不可同日而语。 为增加趣味,本文标题采用了双关表达,以字面而论,又可以解作“吃人观”的相反意见。然而,我实际上并不反对“吃人观”。上下五千年,战争似乎是主旋律,与人奋斗、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非人奋斗。尧舜的非人(指人之外的生物圈)斗争惊天地、泣鬼神。
个人分类: 人文与哲学思辨|3156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读《儒林外史》杂想(1)——中式礼仪文化
热度 5 jlxt33 2011-8-20 16:34
上学读书的时候读过《儒林外史》,说实在的也没太懂,最明白的就是范进中举那段了,不过就是那段在当时也没真明白;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又读了一遍,是带点评的,感觉就比以前有趣多了;前段时间利用睡前的读书时间,三读之,更有趣了,似乎阅历和经历导致智力和思维也提升了。边读边想,甚为有趣。今天就说说其中的一个感受,关于中式礼仪文化的。 (一)关于名字 《儒林外史》中有很多人物,特别是名士,不论是经由作者介绍出场,还是由书中人物介绍,都是有姓,有名,有字的,即便是自我介绍,也会在后文中通过某种形式给出字。而我们现在基本都没有字了,实际上,对一个人而言,字是长大成人的标志。《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同样《礼记·檀弓》曰:“幼名,冠字。”疏:“始生三月而加名,故去幼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顶加字。” 字和名在意义上常有联系,一般地,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现在没有了字,真的少了中华文化中特有的韵味,不是吗? (二)关于帖子 《儒林外史》中的人物们总会由于倾慕而相互拜访,在此过程中,不论是主动拜访还是回访,都会先送上自己的帖子,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名片吧,让主人知道来者是谁,这应该是最基本的吧? 再看看我们现代人,尤其是现代年轻人,就是喜欢玩神秘和深沉,总也不让对方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姓名。 由于通讯的发达,现在直接上门拜访不遇的情形不是很多了,一般都会事先电话联系,约好了再去。 现在更多的是电话、邮件等,就这个也很是有趣,我想看到本文的很多博友朋友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收到不知是谁发来的邮件、接到不知何人发来的短信、打电话说了一大通还不知在跟谁通话。如果仅仅是问候还好办,有时是要求办些事的,我真不知该怎么办。 我自己觉得在给别人写邮件或短信时,没有称呼是很不敬的,那么怎么办呢,就只好不回复了,对不对,这样好像也不敬。写到这里好像想到一句话,以后就这样写了:“不知道您的姓名,不能称呼您,恕我不敬了!” (三)关于称呼 《儒林外史》中的称呼是很多的,因为涉及的因素很多,有些还需要些历史和科举知识,说实在的我也没整明白那里繁杂的称呼,但总体感觉文人间、当然其中也涉及到官场和山野村夫,彼此间的称呼是有很多规范的。现代社会中,好像乡下人与人之间的称呼更规范更符合礼法,而城市中好像彼此间简单了很多。 我总觉得“您”比“你”用心多了,可是好像很多人不会用“您”字。“你这样、你那样”的,让人觉得颐指气使的。 爸爸妈妈、叔叔大爷、姑姑阿姨的,中国人的亲戚观念强,家里人口多、关系复杂,叫法不同,多有意思啊!可是现在好像受西方的影响,大家都平等了,就剩下名字了,父母也直呼其名,我总感觉不舒服。我觉得西方中平等的只有名字是不是跟宗教有关啊,反正大家都是上帝的孩子,彼此间都是兄弟姐妹,就没有那么多的亲戚关系,是不是? 令我感动的是博友tashaxing,陈湘明老师在给我留言中称呼“晓瑭兄”,真有遇到知音的感觉,这个感动还没跟陈老师讲过呢。 现在不管谁都统一称为“美女”“帅哥”,是不是感觉很没文化呢,不过说实在的称呼也确实不易啊,比如“小姐”本来是挺优雅的词,现在又有了其他特殊的含义,弄的人也不敢称呼对方为“小姐”了。 (四)关于寒暄 《儒林外史》中,那么多的文人名士,见面后总是要寒暄的,很多场合都会说“久仰、久仰”或者类似话,表示自己对对方的仰慕,窃以为这真的符合中华文化的精髓,谦卑或者说是谦虚。 “久仰久仰”或者“久闻大名”也是我喜欢说的话,我觉得这种寒暄是种尊重,因为久仰,就一定会有仰慕对方的理由。即使临时做功课了解的成就也是顺理成章的共同话题,如果真的是久闻大名久仰的话,那更是了解对方的令人仰慕的成就,或许这不能叫做寒暄了。 很多礼仪书上都会告诉人跟人打招呼或者寒暄时说“很高兴认识你”“今天的天气很好/很阴”等等,这是西方人的礼仪的吧。我们说的是不是感觉别扭呢?哪怕像日本人或韩国人那样说“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都更符合东方人的文化性格。 (五)关于其他 除了上面说到的,还有见面后的肢体语言,现在通常是握手,还要讲究在什么场合下谁应该先伸手,这也是西方传来的吧,我总觉得我们见面时男子拱拱手作个揖、女子袅娜地拜个万福,很是优雅,为什么现在就彻底摒弃了呢?那种见面和离别就拥抱、挨脸的礼仪,自我感觉不舒服,这好像跟开放不开放不是一回事吧? 礼仪是一个人、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 礼仪本身没有谁好谁不好的问题,只是不同地域有不同地域的礼仪而已。当然也没有统一的礼仪规矩,以前说“十里不同俗”,现在相同风俗的范围应该大了很多,但是我们还是要“入境问俗”“入乡随俗”,这就是礼仪、就是文明。我想表达的是作为一个五千年的甚至七千年的礼仪之邦,我们首先应该懂得基本的礼仪,其次应该保留具有中华特色和体现中国人性格特征的礼仪。
个人分类: 品味感悟|4151 次阅读|14 个评论
招聘逸事-新儒林外史(续)
lvnaiji 2010-9-21 09:10
吕乃基 先前曾写过 桥牌-新儒林外史 ,也曾写过关于招聘的几篇博文, 招聘= 课堂? 和 招聘= 课堂(续) 试讲,讲什么?对谁讲? 此文试着把二者结合起来。 某日,范进时来运转,应邀参加某单位招聘,期间也还有一些轶闻或可拿出来说说。网友切勿对号入座,博主不承担任何责任。 其一,陪 某单位招聘,应聘者皆进士,通常年龄 30 。范进见在外面的休息室自始自终一直坐着一位白发老者和一个中年人,不免诧异:莫非是进士后甚或状元后?请教其他资深翰林方知,竟然是其中一位应聘进士的父亲和兄长!那位老者看似比范进还要大了几岁。这些年来,范进曾见到爪哇国内小学生和中学生接送,大学生陪读,先前也曾见到过举人由家长面试陪同,今日竟然目睹进士应聘家人陪同!可怜天下父母心。犹如政府,总是担心百姓自己不会花钱,就大把收税,再用到自认为最需要的地方,如出国考察,如天上人间,如公款消费,然后再坦然接受百姓的感恩;担心百姓自己不会看电影,先经道道审核,再挨家挨户查查,是否在看黄片。可怜天下百姓,如同长不大的子女,需要父母永远的呵护。这样的进士,范进心想,在某种程度上连家人都不放心,却怎生让招聘单位放得下心!家人这样或许可能会害了这位进士。当然,招聘单位主要还是要看进士的真才实学,但此情此景,或许在不经意间也构成了面试的一部分。 其二,我看过你的博客 某日,偶遇一应聘者,所习恰为范进之强项,心中窃喜,抛出自认为具有相当杀伤力的问题,不料应聘者不慌不忙: 范 先生,我看过你的博客。范进心中一惊,与坐在对面的 M 先生对了一下眼神 M 先生也是写博客者。招聘者的角色顿时从天上跌落到尘土间。原本是,我在暗处,悠悠然提问;而今是,我在明处!还悠然得起来吗?这该死的博客!看来今后还会时时碰到这样的场景:嘿嘿,我看过你的博客 其三,什么都有了。 几位应聘者结束面试退场,众评委本已略带倦意,旋即又兴奋起来。在随后你一言我一语的商谈之中,可能决定某人的命运。只听到一位睿智的翰林施施然说道,她可是什么都有了。她?范进不禁感叹,确实与时俱进,这个称作社会主义的朝代真是了得,女子都能当进士!有了?有了什么?范进自然不知,有了和走了在现代语境下有特定含义。原来各位翰林此前说的是一位未婚未育的女进士,说她一旦谈婚论嫁还有不稳定因素,而且今后生儿育女还会耽误一年半载,影响绩效;而这位评委所特指的是另一位竞争者,已婚已育,也就是什么都有了,因而,云云。范进叹道,都 21 世纪了,其实还跟明清年代相差无几。与时俱进?哼哼,未必。遂据理力争。有了和没有的二位尚属未定。 其四,选择与被选择。 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把诸多竞争者一一挑落马下。各级衙门也逐级申报,层层筛选,期间也不乏找关系,托熟人,讲人情。不料,已圈定的金榜题名者另攀高枝,不来了。人各有志,良禽择木。无可厚非。 说说被抛弃的木的感觉吧。木可是排除了其他同等条件的进士、举人,而且找两江巡抚特批本衙门为良木,排除了竞争进人名额的其他衙门,把他们打为次木。现在倒好,良木一下子也招不到合适人选,今年进人指标泡汤,还受到其他次木衙门的白眼和两江巡抚的不信任。再说,应聘者原籍今后还会有人来此地应聘,木们还敢要吗? 杯具。
个人分类: 杂谈|2877 次阅读|2 个评论
曹雪芹和吴敬梓
泰山 2010-1-27 17:11
曹雪芹和吴敬梓 传统中国文人都有相互影响的习惯,表现在文学作品中或者或引用别人的作品,或改造别人的作品而加强自己文学作品的感染性,这种习气尤其表现在古代诗词中,这方面例子极多无需多叙。这或许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点,在欧美文学中这种现象似乎并不多见。除了莎士比亚外和圣经等宗教传统作品外。 至于同时代文人之间交往,或切磋也是中国古代文人之间常有之事。 但当我们同时阅读曹雪芹和吴敬梓这两位同时代的大作家的作品时,却感觉不出他们这两位有什么关系,后面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几乎就是同一代人。 在我将他们写的两部伟大作品《红楼梦》和《儒林外史》放在一起阅读时,常常产生某种程度的疑惑。即吴敬梓看没看过《红楼梦》,或者曹雪芹读没读过《儒林外史》。或者当吴敬梓在写儒林外史时,曹雪芹在干什么?他们分别在写书时,是否受过对方的影响。 也许这两位在活着时都不是社会上的名流,从一些史料看。两人皆为赤贫之士,曹雪芹不用说,是举家食粥,而吴敬梓是不善持家,家业早已衰败,两人都无法进入上流社会和上层知识分子中,和他们一起诗酒唱和。这样由于经济的关系,两人生前的名气都不如他们死后大。 甚至曹雪芹是否就是《红楼梦》的第一作者都是疑问。笔者在翻阅《清朝野史大观》一书时,一篇文章提到《红楼梦》一书的作者,也是疑疑惑惑,其中一句据《鄂散轩丛谈》或言康熙间京师某府西席孝廉做,乾隆时苏大司寇因此书被鼠伤,遂付琉璃厂书坊装订,世上始有刊本,惟只八十回,其四十回不知何人所续,或谓高兰墅所补,又谓无锡曹雪芹添补,皆无确据 , 可见那时候的人对谁是真正《红楼梦》作者都是搞不清,何况我们后人。 首先我们看他两人的年龄和经历: 据有关考证资料:曹雪芹 (1715 ~ 1763) 清代小说家。名 霑 ,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 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 顒 、曹 頫 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 60 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 晚年 , 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 , 满径蓬蒿 , 举家食粥。在《红楼梦》第一回提到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 . 所以曹雪芹开始创作《红楼梦》时间估计可能在 1753 年左右,除非《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否则只有这样推算。隆二十七年 (1762) ,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 (1763 年 2 月 12 日 ), 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 ( 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 ) 。 曹雪芹的个人经历经过历代学者考证估计应该是基本准确的。而吴敬梓呢? 吴敬梓( 1701 1754 ),字敏轩,清代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吴敬梓一生大部分在江南一带, 1733 ,(注:这年曹雪芹 18 岁),他将家由全椒移居至南京,居住在南京最久,他既无心做官,对虚伪的人际关系又深感厌恶,无意进取功名。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博学洪词考试,他竟装病不去。他不善持家,遇贫即施,家产卖尽,直至 1754 年 53 岁去逝时,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 20 年时间,直到 49 岁( 1750 )时才完成。这样可推算吴敬梓应该在 29 岁( 1730 年)(注:这年曹雪芹 15 岁),左右开始创作《儒林外史》。而按前面推算,曹雪芹开始创作《红楼梦》时间是 1753 年,即吴敬梓去世前一年,曹雪芹才开始红楼梦的创作。那年曹雪芹 38 岁。一个 29 岁,一个 38 岁,这对男人来说,都正好是比较成熟的年龄。而这两部作品完成却是一个在 48 岁 - 曹雪芹,一个是 54 岁 - 吴敬梓,正好都是人的中年时期。这个阶段是人生参透社会最关键,最重要的时期。 记得看过巴金( 1904-2005 )的早期作品《家春秋》,巴金的这部作品在(从 1929 至 1937 ) 25 岁开始,十二年后 33 岁结束,这个阶段正好是男人逐渐成熟的阶段,但不是最成熟的阶段,所以我读《激流三部曲 - 家春秋》感触就远远不如《红楼梦》和《儒林外史》来的深刻。原因就是巴金还没有步入人生的最重要阶段中年和老年,对人生的认识还认识的不够,多得是年轻人的愤懑和怒气。只不过后人鉴于巴金老的名气,只知道吹捧褒扬罢了。所以文学创作,不包括诗歌,散文,仅就长篇小说,仅凭 20 岁左右的人的生活阅历,是很难以驾驭的。 曹雪芹只比吴敬梓小 14 岁,吴敬梓去世后( 1754 )九年曹雪芹也去世( 1763 ),这两位伟大作家的共同经历是都在南京生活多年。创作这两部伟大作品时间几乎是接在一起,即吴敬梓才写完儒林外史,曹雪芹就开始了《红楼梦》。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版《儒林外史》前言:据 1869 年苏州书局活字版跋文所记,《儒林外史》第一个刻本是 1768 至 1779 之间在扬州所刻。这就是说吴敬梓本人生前没有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版,正式刻本已经在作者去世后十几年。而这已经是曹雪芹去世后 5 年,所以我们可以推断曹雪芹也是没有看过《儒林外史》的。当然更不用说吴敬梓看过《红楼梦》了,因为当曹雪芹在开始《红楼梦时,吴敬梓离去世已经不远了。 据报道:人称红楼梦刻本的刻本之祖的《红楼梦》的最早刊刻本《红楼梦》原刊程甲本在 2000 年 從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院文 學 研究所图书馆 館 藏 書 中被重新 發現時 曾引起广泛影响,程甲本是乾隆五十六年 (1791 年 ) 即曹雪芹逝世 30 年後,由徽州府萃文 書 屋主人程 偉 元第一次以活字 將 《红楼梦》八十回抄本 與 高 鶚續 後四十回 補 本合在一起印行, 為 《红楼梦》第一 個 刻印本。 我们也可以想像这两位大文学家一南一北,几乎在同时代接龙般的创作了两部划时代的伟大作品,而他们生前似乎根本都互不知道,更不用说读过对方的作品了。 所以我们在读《红楼梦》时,看到作者受到唐、宋、元代文学作品、诗词、元曲的影响,而和本朝代似乎关系不大,当然更不用说受到《儒林外史》的影响了。 这也许可以归结为当时的通讯不发达,文学家之间的交往很困难,尤其时这两人经济条件都不好,《红楼梦》一书的写作更是冒着一定的风险,连曹雪芹在书写完后,都不敢放上自己的大名,而是在章节中提到是由空空道人抄录了,再交给他删改。可想象作者在写书时是如何的偷偷摸摸,最后好不容易刊出,仍然被列为四大淫书而遭禁。又何谈与他人交往。
个人分类: 读书余味|5855 次阅读|1 个评论
桥牌-新儒林外史
lvnaiji 2009-5-1 07:25
数年前,曾听说这样的故事。 春夜,豪华饭店 38 层的豪华厅堂。 汪 老师(姑且名之,实际姓名已淡忘)在最后一次打桥牌的十几年后居然又有机会,而且是这样的机会,陪前高官打桥牌! 约在这之前一个星期, 汪 老师接到领导电话,问某日是否有空,前高官要来,期间要打牌。颇感好奇,那就打吧。后又来电问,是否参加过什么比赛,拿过什么奖。意为是否有资格与之过招。汪赶紧(可见巴结的心情!)回答,参加过,拿过奖。又过两天,学校召集相关人员开会,说明注意事项。 汪 老师到会议室一看,共 5 位老师(一位女老师)、 5 位同学。号召要打出水平。约定集合的时间地点。 次日, 汪 老师与牌友训练叫牌,总不能太差吧。 是日晚 7 时, 汪 老师如期在指定地点集合,但车却始终不来。大家窃窃私语:如果是在位的领导。最终,桥牌队 在某系主任的带队下分乘三辆出租车前往。教育厅一位处长已在宾馆大厅等候。一位佩戴特殊徽章人员将同样的徽章发给 汪 老师一行,作为特殊的通行证。在他的引导下到 38 层。数位佩戴同样徽章的人员散落在楼层中。首长还未到,请稍侯。 汪 老师等分别在南北两间坐下。南间有 4 张牌桌和一些茶几、沙发,北间用于下棋。约定 7 时半,结果 8 时半到。 首先进来的是一个约 40 多岁的女士,很干练。经介绍得知是协会副主席。打开一个小箱子,取出专用的牌套和叫牌卡,告诉汪等开始发牌。牌发好后,前高官进来,与桥牌队一一握手、介绍。汪及其同伴因都是教授而荣幸地陪前高官打牌。前高官的同伴即那位协会副主席。一共摆了 3 桌,各出 6 人,余者或自己玩,或观看。 比赛开始。汪有十几年没玩了,虽然训了一小时,但毕竟生疏,叫牌比较保守,与同伴的配合也有误,出错了几次牌,最后输了。前高官在游戏中也是常人,或叫错了重叫,出错牌重出。一位随行的男士站在前高官背后观战,并不时为前高官支招。协会副主席玩得很油。服务员不时泡茶,送水果。大约到 11 时结束。前高官向汪等道别后先离去,桥牌队随之告辞,协会副主席等人玩兴未消,自己组合后接着玩。 仅仅打一次牌当然看不出什么,让汪等惊艳的是排场。带着差不多一个排的随从(仅打牌者就有近 10 人,还有医生、警卫等)到全国各地,各地教育厅联系所到之处的高校,组织陪打牌的人马,先政审,再业务审,开会务虚。前前后后不知要花费多少。前高官尚且如此,在位的又会何如。 汪 老师说,我们这样的人,在这样的活动中,不知扮演了什么角色? 以上故事不知是真是假,或为新儒林外史。姑妄听之。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4809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5: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