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文化传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回学校看看
jhsbj 2020-1-17 10:09
上个月去上海参加了临床精准医疗研讨会和第3代PCR(数字PCR)仪器的展示会。这段时间已经很少参加学术会议了,只是会议是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召开的,80年代后期我曾经在这里读过书,很想回来看看,所以就重回校园,寻觅一些回忆。 我读书那时学校名称还是叫做上海医科大学,现在已经变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了。第一年的基础课部分完全是在学校主校园读完的,宿舍也在校园内的西侧。出了校门过马路就是学校的东区,进了东区校门是一条连接一片草坪的林荫路,向前就是原来上医的行政大楼了,再向东就是中山医院的院区了。 校园和过去大不一样了,雕刻着校名的巨石横卧在校门南草坪上,巨石的背后铭刻着汉朝董仲舒的名言:“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颇具深意。教学楼都现代化建筑了。校园后边我们原来住过土黄色的宿舍楼的位置上,已经红褐色的建筑物,颇有物易人非的感觉。记忆很深的是每到课间和周末,校园的广播喇叭里常常传出“冬天里的一把火”,“故乡的云”等歌声,使得我们许多外地的学生,想起了对故乡的眷恋。上海同学大多都住在家里。 那个时候一到晚上,校园里很黑,灯光暗淡。晚间自习饿了,常常跑到校园门口,那里有小混沌担子,担子上一盏弱弱的煤油灯,灯火随风摇曳着,买一缸小馄饨回到宿舍,美美的吃上一碗,舒服极了。 学校东园草坪上不知哪年建立了一组石雕像,头一次见到,是纪念创建上医的诸位先贤的。上医创立时始于1927年,当时校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创立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这些先贤塑像和一座医学生校训碑,使人感到了上医历史传承和文化氛围。 基础课结束后我是到附属华山医院工作学习,住处还是在学校校园里。那时每天要从华山医院往返到学校,常常是步行在连接两处的乌鲁木齐路上。乌鲁木齐路是条很幽静的路,路两侧都是一座座毗邻的小洋楼,美国和法国总领馆也在这条路上。这次会前偷空又在这条路上走了走。 研讨会是在中山医院会议中心(18号楼)开的。会议中心盖的很现代化很漂亮,各个学术厅都是用塑像先贤的名字命名的。楼下前厅有一幅大型油画,可能描绘的是当年上医前辈们在讨论建院时的场景。在北京工作时,我的导师说过我是海派。那个时候还真不知道什么是海派?什么是京派?不过这次来开会还是感觉到上医特有的文化传承。不过,这次来开会的大多是中山医院和上海的学术单位,北京来的不多。不知道这里是否真有门派之分? 据说复旦有个民间校训:“自由的前提是无用”,其来源也没时间去考证了。今年夏天,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院长曲教授在学院毕业典礼上谈到了这个问题, 他说到:读书坚持自由而无用,这就意味着我们读书不是为了用于他人所规定的目的,而是为了自己独立的生命体验。读书不是为了寻找他人给出的答案,而是为了自己能有更大的思想自由。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 Arthur Schopenhauer) 也有不要读死书这样的思想。他说:“But, in reading, our head is, however, really only the arena of someone else‘s thoughts.” (然而,读书的时候,我们的头脑真可能成为了别人思想的竞技场)。言外之意大概是,读书的时候,不仅要了解别人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还要有自己的认识和自由的思想。
个人分类: 杂文|44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念黄陵扫地僧
张海霞 2018-10-3 23:35
【题记】又是十一,又到西北,不禁又想起那个黄陵的扫地僧,转眼已经十年,一切还历历在目。 这是一个发生在 2008 年的真事,每每想起来都非常感动,还是讲给大家听听吧,华夏大地有很多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的风景,更有很多值得我们敬仰的人,不仅是那些在历史上留存名号的大人物,还有很多如我在黄帝陵遇到的这位 “ 扫地僧 ” 一样,虽然默默无闻且平凡无奇,但是对于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他们的作用却是如水一般润物无声、泽被万世。 2008 年的十月,我们在西安开一个国际会议,结束后有一天闲暇,就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延安,虽然有点阴,但是秋高气爽的西北景色十分宜人,根本看不出在影视节目中常见的黄土高坡的迹象,大家十分激动,因为都是第一次去革命圣地延安,还有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帝陵。 到了黄帝陵,有点小雨,不过无碍大方,先是观看山下的祭祀场所,是年年清明祭祖的圣地,建筑自然是大气磅礴,颇有龙脉霸气。由于都是第一次去,为了更好地了解这里的历史人物和风土人情,我们就请了景区的专业导游,这个导游真是非常 “ 专业 ” ,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到了一个景点就背书一般地简短讲解,然后直奔下一个讲解地点,根本不能够回答历史方面的问题也了解当地的情况,最后大家忍无可忍,请她下岗了,还不如自己看解说词呢!很失望,这个导游的水平和态度都是我们在西安所见过得最差的,真是不知道这里的景区怎么培训的,还是国家的重要旅游景区! 然后大家上桥山去看黄帝陵,山上也有专业导游,大家一致决定不再浪费钱财,于是自己看导游词,兴味索然,走到飞龙台的时候,同行的一位老者说什么也不上去,累,另外主要是对这个新建的水泥台子也感觉没有什么意思,我们几个年轻的还是要上去一看,于是登高远望,可是哪里能够看到景色,到处是浓浓的迷雾!正在怅然之间,忽听背后传来悠悠的声音: “ 今天你们真是幸运呀!看到了难得一见的 龙湾弥雾绕黄陵 ! ” 这带着浓浓陕西味儿的普通话,在这浓浓的雾气中让人听到了远古的沧桑和喜悦!回头看时,只见一个手拿扫把和撮箕的瘦瘦的山西老乡正在打扫卫生呢!看他的模样在五十岁开外,身材不高,精瘦,脸色有点黑黄,典型的陕西老乡!更特别是那一口陕西普通话,别具风格,他自顾自地说着,时不时地看一眼游客,开始我以为看错了,可是看了一圈也就这么几个人,不是他又是谁?于是可是搭话,他的精彩讲解就这样开始了: “ 你看这山势,正是皇帝驾崩之时所言,要葬桥山,何谓桥山?何为黄陵? …… “ 你们随我来看,那边是著名的风岭,形状像凤凰 ……. 他向前一指: “ 你看这黄陵古柏,左右各一棵,正好长在龙头的两侧,再看形状 …... 他向南一指: “ 离城十里以外,有一个著名的山谷, …… ,正是南谷黄花 …… ! 他向北一指: “ 向北走过几个山梁,有一个奇石, ……. ,那是北岩净石 ….. “ 话说那千年以后,汉武大帝,年年到桥山祭奠 ………. 足足有 20 多分钟,我们在这个后世修筑的水泥台上,在这位朴实的陕人的指点下,看到了著名的黄陵八景: “ 桥山夜月、沮水秋风、南谷黄花、北岩净石、龙湾晓雾、凤岭春烟、汉武仙台、黄陵古柏 ” , 他绘声绘色的描述让这一切灼灼生辉 ,我们 越过眼前的茫茫迷雾和历史的层层迷雾,仿佛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风景和故事,融入了这千年的历史画卷,和我们的前辈先人们会了个面! 这位老陕的讲解是那样的投入、真实、自然,我们都沉醉其中,还有同学将他的讲解一一 记下!忘了下面等我们的老师,于是乎叫上这位老陕: “ 今天给我们做个导游吧! ” 他连连摆手: “ 不,不,我就是在这里扫地的,不能做导游,你们爱听,我就在这个地界免费跟你们讲! ” 于是带着我们去看刚才讲过的这些奇柏异松还有种种神迹,走到一条小路的时候,他说: “ 过了这条路就不是我的管辖范围了,所以要把东西放在路这边,我领你们看了前面的马上就回来。 ” 又是自言自语,又是一个交待, 他把扫把和撮箕放在了他的 “ 势力范围 ” 这边! 我们来到真正的黄陵前,景区的管理人员设了需要收费的招待游人祭拜的程序,这位老兄悄悄对我们说: “ 你们不用花这个冤枉钱,你们去拜吧,我跟你们喊是一样的 !” 我们径直走到了陵前,正准备去拜,却看不到他人,等了一下,只见他正从旁边的水龙头下净手归来,满脸的憨厚笑容: “ 好了,现在可以开始了, ……” ,这个小小的细节,让我们惊讶而落泪!随后,他陪我们又走了一小段,指引着我们看了黄帝陵的大多数历史遗迹,最后,分手的时候,我们坚持要给他钱,他只收了十元,还直说谢谢! 分别后,心情一直不能平静,大家平凡的一天也因此变得特别地与众不同,我们不约而同地称他为 “ 扫地僧 ” ,我们一直在谈论他的幽默风趣的讲解,他的细心周到的礼节,还有他那充满浓浓陕西味的普通话和朴实执著,和他在一起的每个细节,成了我们这一路上的话题,也给了我们极大的心灵震撼,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到底是什么,可使每个人又被他感动着,正如武侠小说里少林寺的那个扫地僧是少林寺武功最高的人一样,我们在黄帝陵遇到的这个可爱的扫地僧,不但是最好的讲解员,最生动的活历史,还是最好的一个生活教材! 曾几何时,我们被功名利禄熏昏了头脑(如山下那位导游),我们被红尘俗事迷蒙了双眼(如山上的浓雾),我们被钢筋水泥尘封了礼仪(如祭拜前的净手和静心),那些已经被我们忘记或者正在消失的生活真谛、工作意义和真诚信仰,都汇聚在这个朴实的扫地僧的身上,他用短短的半个多小时,让我们看到了这神奇的力量,这千万年来凝聚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民族灵魂!从现在开始,发誓做个科研扫地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红楼梦的家族生活:中国社会的男女平等——禅的行囊(之七十一)
罗非 2018-1-25 10:08
导读:按照传统的规定,释迦牟尼开创的系列学校中,女性学生有自己专门的独立集体,但通常要依附于一个男生集体,住在离开这个男生集体不远处。这样的安排本来和今天的大学体系相仿,也就是男生和女生尽管同班上课,但却各有独立的宿舍集体。女生有自己独特的管理规定。而且女生宿舍并不远离男生宿舍,方便整体管理和安全保障。 然而,这种先进的管理体制,放到重男轻女的传统南亚次大陆上,就被解读成女生比男生低一级,必须依附于男生而存在。这种说法传到中国,甚至把佛陀学校的女生群体称为 “ 二僧 ” ,以示区别于男生群体的 “ 大僧 ” 。这就严重歪曲了释迦牟尼学校体系中管理制度的科学精神。证据就是,尽管印度习俗上非常歧视女性,甚至有女性不能成为彻底觉悟者这样的偏见;但在佛陀教育的记录中,多次对这种偏见明确地提出批评,并曾经列举过许多女性获得透彻觉悟的例子。 从人类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男女平等基本上都出现在文明程度较高的时期。而每逢文明丧失的混乱年代,就会爆发重男轻女的思潮。在中国文化鼎盛的唐宋时期,都有大量显示女性地位的故事和传说。只是在十三世纪晚期以来,由于中华大地数次被落后的游牧民族占领并统治,致使这些落后民族歧视女性的习惯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民。而明代由于朱元璋以朱熹的学说作为标准教材,后者的为人比较保守,而且歧视女性,导致中国大地上歧视女性的传统持续了长达七个世纪。如此持久的女性歧视,严重地损害了中国文化中的男女平等观念,也给中国女性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实际上,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曾经具有男女平等的先进文化理念。只要读过《红楼梦》这本古代小说中最细致地描写中国家族生活的作品中,就能看出女性在家族的的崇高地位和巨大影响力。在中国传统中,女性出嫁之后,仍然可以保留原本的姓氏。这是直到今天的世界上都绝无仅有的。今天的世界上,另一个男女比较平等的美国,也是因为先后通过欧洲启蒙运动和美洲原住民的影响,两次接受了来自中华文化的传承,才逐渐建立起来的男女平等观念。 ******** 我躺下感受了一下,床似乎还不错,至少睡个午觉没什么问题。小睡之后,冲了杯咖啡,我拿出顿成送的书,准备读上几页。暖瓶里的水是温的,咖啡很是失败。翻开《禅林珠玑》,刚看了题目,还没来得及翻页,就听见外面有人敲门。来人是妙为和另一名比丘尼。她们受顿成的委派,要带我去游览山顶的金山寺。我自然恭敬不如从命,跟着两位向导出了门,沿后院的走廊走到贵宾接待室的背后。这座院落的唯一入口居然开在房子的背后,显然,这是为了避免闲人乱闯而特别做的设计。 出了院门,旁边就是正在施工的新禅堂工地。从旁边经过的时候,我突然被脚下的泥土吸引了。这是一种深褐色的土壤,经过前几日雨水的浸泡,它黏性十足,踩在脚下发出咕叽咕叽的声音。来中国前,有个艺术家朋友请我帮她带点黏土回去。她收集世界各地的泥土,把它们倒进浴缸,放水冲刷,然后用相机拍下泥土在浴缸里冲淤出的肌理。她对泥土的唯一要求是越细越黏越好,对于挖泥的具体地点倒无所谓,只说我觉得合适就好,我也没有多问。现在,脚下的这片烂泥看起来又细又黏,显然符合要求,而且将来这里会建起一座尼众寺院的禅堂,从地点上来说也再合适不过。我立刻从背包里掏出一只早已准备好的夹链密封袋,蹲下身子,抓起地上的烂泥,装了满满一袋。两名比丘尼停下脚步,看着我像神经病一样玩着泥巴,不过她们什么也没说。 走过禅堂工地,一道通向山顶的石阶出现在眼前。拾级而上,山中满目苍翠。我们在途中休息了两次,还不时地在山道旁驻足闪避,为下山的比丘尼让路。她们扛着扁担,一趟趟地往山上挑日用品。山居固然清幽,但也无疑是辛苦的。 十几分钟后,山顶到了。这是一片并不宽敞的空地,拥挤地矗立着过去二十年来逐渐扩建而成的金山寺。在寺庙的夹缝里,还能看见几座地方神的神龛,它们很可能在佛教徒来到山上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山在中国文化里一直扮演着沟通天地的重要角色,而金山是附近方圆数十里之内唯一的山岭,古人选择此地作为举行各种仪式的场所是很自然的事。占据山头的神灵可能不知道换了多少拨了,但看上去他们都能和谐相处。 我们进了客堂,妙为请来知客和首座与我相见。知客介绍说, 1985 年,地方政府请印空法师来此重兴金山寺的时候,原址上只有一地的瓦砾。如今,二十年过去,山顶已经挤满了房子。这大概是印空法师始料所不及的。山居虽好,但空间毕竟有限。所以方丈后来改变了计划,将来大金山寺最终建成之后,所有比丘尼都搬到山下常住,山顶的金山寺只作闭关修行用。
个人分类: 科普|26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瞻仰道路祖师爷风采,传承东南大学道路文化
coolxh 2017-6-24 16:50
道路祖师爷的风采,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附上了书稿全文,这个举动真的是超赞! 1956年被聘为国家二级教授,应该是新中国的 第一批二级教授。 以下转载自: http://tc.seu.edu.cn/2017/0622/c840a192160/page.htm ,对部分文字内容略有修改。 方福森,福建福州人。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道路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我国道路交通领域杰出的教育家、科学家。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 1936年,方福森考取波兰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成为 中国第一位波兰留学生。 1938年获波兰华沙工业大学技术科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曾任 中央大学土木系教授 , 南京工学院道路教研室第一任主任 , 中国公路学会、江苏省公路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 在 高速公路及路面工程技术 方面有较深研究。著有《高等公路工程学》、《道路建筑技术及组织计划》、《路面工程》。 方福森教授晚年编著了回忆录《我的一生》, 今年是方老逝世20周年 ,学院将这本书再次校对增补出版为《我的一生:方福森教授自传及弟子亲友回忆集》,以志纪念。书中除了方老本人撰写的回忆录外,还展示了方老一生中珍贵的照片、手稿图片,并增加了方老在多项活动中的发言稿以及弟子、亲友怀念方老的文章等,通过对方老一生的回顾也见证了我院道路学科的发展历程。 原稿亦转自学院网站,为方便阅读,特上传至百度云盘,请自行下载学习 http://pan.baidu.com/s/1eSvLOxs
4494 次阅读|0 个评论
皖北那几棵松
热度 1 yaoych 2016-3-31 10:34
几棵古松,长在淮北大平原的一个古平岗上。那个地方叫涡阳,是安徽靠近河南的地方,离江苏、山东都不算远。三十年前去的时候,我是在徐州上火车,一百六十公里,大约走了五个小时。当时那条路只通到阜阳,有淮北、濉溪等十几个中间站,特别慢的车,几乎站站都停,上上下下大多是农民,卖菜、交易牲口,贩卖日用百货。蒸汽机车,飘着呛鼻的烟雾,绿皮车箱,一袭硬木的长凳。玻璃窗户倒是双层,但大多都关不严实,从早一直坐到天黑,浑身上下落满灰尘。 但这还算不错,涡阳毕竟通了铁路,而亳州是地区行署,华佗和曹操的故乡,一寸铁路都没有,赶车还要到涡阳来。另一个城市阜阳,虽早就在说,要修一条南北的大动脉,从陇海线的商丘,经亳州、阜阳,一直通到合肥。但我去的时候,还只是传说,没有动工的半点消息。整个安徽省北部,除了一条京沪铁路,从徐州过宿州,到蚌埠分叉,一支到合肥,一支到南京。另外就是这条铁路,因为沿线产煤,连接了淮北、涡阳和阜阳,成为东西向的唯一支线。 我从北京来,顺路上泰山,下曲阜,又在徐州倒车,耽误了三四天时间。赶到涡阳已经天黑,第二天一早去工地,发现他们性急,已经把机房建好了,天线的水泥底座也浇筑完成。一幢二层小楼,建在县城外边的山上。只是现在早已不记得,这里离县城有多远?在涡阳的那个方位?只能想起过了涡河,因为看见一道水坝。然后由着吉普车,东绕西绕,开过民房、草垛和麦地,不一会儿就到了。一座小山,屹立在皖北平原上,不算高,但很有气势。 当时没有闭路电视,基层的县级电视台,只开路发射一套节目,为了扩大覆盖范围,通常会选择建到高处。对于平原地区,通常就不在城里,而在近郊的山上。当时卫星电视刚起步,信号功率不强,高频头灵敏度低,为了好的图像质量,天线面积通常很大。直径超过六米,前馈或者后馈,加上发射机高天线,基座需要提前浇筑。我们作为厂家,只负责安装、调试,开通节目。至于道路、机房、基座等工作,都要用户提前完成。 现在想那座山,真的不算高,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黄土的山岗上,长着好大几棵松树,每棵都有数百年树龄。是安徽特有的五针松,针叶粗短,龙鳞铁甲,有古画上的姿态。记得初见时,我首先想到《水浒传》,杨志被劫生辰纲,也有几棵慵懒的松树,顶着赤日炎炎,为壮士们遮阴。一条石板路,酒浸、汗渍、车辙、马蹄,迎来送往,暗淡清晰,留下岁月痕迹。而为我们新建的机房,倚靠着那几棵松,从低处望上去,竟也带几分仙气。 安装调试开始了,首先是吊装底座,锁紧方位拉杆,调平仰角转台。弹出桁架,拼接球面,固定支撑杆。再把馈源升至焦点,接好波导,旋紧电缆,装上高频头。松开齿轮,滑动拉杆,转动俯仰台。已经半个时辰了,居然不出信号。又找出公式,重新计算角度,精确校对,依然一无所获。直到明月升起在树稍,我才恍然大悟:居然是几棵松,挡在卫星方位。微波是视距传输,不绕射也不反射,插损几个分贝,就过不了门限,那时的星载和地面,指标都很临界。 此事上报县里,返工已不可能,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砍掉松树。要知道那个年代,电视是头等大事,关系到几十万人民,及时获得中央指示。书记、县长,都到现场来了,让我一时有些紧张,一次次确认,自己的判断。其实还是心虚,如果树砍了,信号还不好,怎么办?几棵苍劲的松,假若留到现在,都是古树名木,还能带动旅游。而在当时,环保意识不强,林木也不值钱,天线可有六七万。书记一身令下:砍。大家一起动手,古松顷刻消失,信号瞬间清晰,群众欢呼雀跃。 一件早已忘记的事,却在近日,一次夜深人静之时,突然想起。只因随着年龄增加,我特别喜欢大树。有些年轮的,郁郁葱葱的,挺拨向上的,钢筋铁骨的。不同姿态,不同来历,不同品种,不同地域。或高度,或宽度,或厚度,或力度。青翠,峻茂,高贵,平凡。无所谓进取,无所谓退守,无所谓发达,无所谓失意,都能在地球某个角落,占据星空自己的位置,默默坚守数百春秋。让人在经历一定辉煌,或一定磨难之后,去品味它生命的本真,成为对永恒的最好诠释。 我开始想去了解这几棵松树,几棵因我失误而遭灭顶的大树。我想知道它们的来历,何人所栽?中间又经历了哪些故事?在黄泥的山坡上,为何只有这一簇?而且只寥寥数棵?我查了卫星地图,发现涡阳附近山很少,几乎是绿色的一马平川,找到几处标高的黄色,感觉无论是哪一处?都会让我后悔。最近的一处称“龙山”,在涡阳县城西北十公里,是战国时期老子的出生地,三十年前为何没人提起?现在却有一处景点,称为“道家祖庭”,只是距离有点近。 春秋时期的范蠡冢和西施墓,在县城东南十五公里,据说也是黄土小山,但感觉方位不对,因为不过涡河,也见不到那道水坝。离开龙山继续向北,就找到石弓山了,离县城二十五公里,似乎有点远,但从我的心里,希望就在这里。因为这里,是“竹林七贤”,嵇康的墓地,埋葬着晋代一位“旷世奇才”。他遵从内心,不同流合污,为人若孤松独立,醉态如玉山将崩。那几棵身形优雅的松,似乎就附体他的灵魂,因为他就在临刑之前,还轻松弹奏了《广陵散》。 听过千古绝响的松林,我们竟无法传至永恒!
3580 次阅读|2 个评论
海洋中的文化传承
xbyang 2014-1-8 16:19
动物学家已经发现了陆地上不少社会性动物具有文化行为,而且它们的后代通过向长辈学习获得了这种文化。可是,动物学家一直没有发现海洋中的这种文化传承方式。瑞士动物学家通过观察野生瓶鼻海豚的觅食行为,首次发现了海洋中的文化传承模式。这群栖息在澳大利亚沿海的海豚会教导其子女在觅食时,使用海绵保护其口鼻部,以免让海床的带刺鱼类给弄伤。这也是海洋哺乳动物学习使用工具的首例。 久闻瓶鼻海豚十分聪明名,但现在科学家才发现它们有多聪明。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米歇尔·克鲁泽恩等人在澳大利亚西部的鲨鱼湾观察野生瓶鼻海豚的觅食行为,发现这群瓶鼻海豚会从海床剥下整片天然海绵,然后盖在鼻子尖端,作为觅食时的鼻子保护垫。他们认为,海豚这样做是避免觅食时被躲在海床底部的带刺鱼类伤害,就像园丁工作时戴手套保护双手一样。他们曾经发现被带刺鱼类刺穿的死海豚,可见海豚在觅食时的确需要保护自己。 研究人员介绍说,瓶鼻海豚是一种大型的海豚,出生时就有约 1~1.3米长 ,成年的体长为 1.9~3.8米,雄性稍大,体重可达650公斤。它们一般分布在温带至热带沿岸,近海及大洋水域,通常不超过南北纬45度。瓶鼻海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有一个像瓶子一样的吻部、喙部,这就是它名字的由来。瓶鼻海豚喜欢接近人类,所以在浅海见到的比较多,研究起来也比较便利。 除了人类之外,得使用工具的动物不算多,比如黑猩猩会用石头敲破坚果。在海洋动物中,瓶鼻海豚是使用工具的首例。克鲁泽恩表示,海豚使用海绵的本事也不是出于基因遗传,而是来自社会学习,是一种世代传授的文化行为。研究人员跟踪了13头会垫海绵在鼻子上的海豚和172头不会垫海绵在鼻子上的海豚。通过几个月的研究发现,海豚保护鼻子的文化行为是透过家庭传承,主要经由母亲传给女儿。 克鲁泽恩指出,小海豚“为鼻子垫海绵”的能力主要是通过观察母亲的行为来获得的。小海豚在断奶前有4年时间跟在母亲身边,如果母海豚会使用海绵,那她的后代会有很多时间观察学习。研究人员分析了瓶鼻海豚的遗传物质发现,所有会使用海绵的海豚彼此都有亲缘关系,都是一只特别聪明的母瓶鼻海豚的后代。他们还发现,所有会使用海绵的海豚中只有一头是公的,公海豚的学习能力显然比母海豚差得多。 美国北卡大学海洋科学中心的雷拉·赛伊夫教授指出,这份研究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显示瓶鼻海豚的这种行为是透过社会学习传承的。他表示,这种社会学习在鲨鱼湾栖息的海豚中显然非常普遍。杜克大学保育生物学家安得鲁·雷德指出,过去在美国沿海也观察到部分瓶鼻海豚有些行为是母传女,因为母女海豚相处的时间比较久,不过像“为鼻子垫海绵”这种明显的文化传承行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项新发现对研究海洋动物的行为方面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37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大师的远见与中国道教的复活
kingwisdom 2013-10-30 10:45
大师的远见与中国道教的复活 (2013-02-20 06:48:4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280fe3b01015m55.html 国际中华智慧学会短评 在国际中华智慧学会发布的《赵避尘生命智慧学指南》(上)中,指出在清末民初时期,中国一些道家大师们似乎已经预见到中华文化将面临一场严峻的生存危机, 于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避免优秀传统文化的失传,即使遇到危机,也能够创造机遇使之复活。其中的措施包括打破生命修炼秘传的传统,而且有意识地向海外发 展: “第三个部署是向海外拓展,把中华养生文化和生命智慧介绍到西方去,一方面保持文化传承,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出口转内销”。一旦西方人对中华生命文化感兴趣,将来就可以反过来向国人证明中华文化的真实价值。事实证明这些大师们的远见。” 《赵避尘生命智慧学指南》中已经详细介绍了赵避尘《性命法诀明指》等著作在海外的影响。下面一篇网友的文章,介绍了中国道教在上世纪下半叶真实遇到的危机,和在八十年代后复活的原因。从文中可以看出,正是道教在海外传播和国际的重视,才直接推动了中华道教的复兴。 前代道家大师们的智慧真是了不起! ========================= 道教复活内幕 (2010-08-21 23:17:53) 来源:自然学者云槎道人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a958470100l5u1.html 道教在中国于1969年就已经被“消灭”了(以道学泰斗陈撄宁仙逝为标志),那么为什么又复活了呢?这中间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按说消灭的东西就不应该再让它复活,可是中国人有个毛病,就是“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允许别人要”,还有“外国人说是好东西就一定是好东西”。 当道教被中国人自己抛弃之后,日本人却首先把道教当做宝贝拾了起来!他们虽然早在唐朝时就已得知中国的道教,但一直只知皮毛,不知道教所包含的实在内容。 日本在侵华初期,曾经想从信仰上改变中国,他们认为只要把道教消灭了,中国也就好统治了。于是9·18事变之后,日本宪兵就冲进了沈阳太清宫,正要焚烧殿 堂,这时一个姓郎的道长上前阻止,日本兵一见还有敢于当面抵抗的道士,就把郎道长架起来关进狼狗圈里去喂狼狗!可是这些平日吃惯了活人的狼狗们,见到郎道 长后竟然纷纷退到一边,不敢上前咬人!郎道长在狗圈里席地盘腿坐下,群狗们围了一圈就是不上前咬人!尽管训养狼狗的日本兵不断地发出攻击的命令,可是这次 群狗们竟然集体抗命——不听他的指挥了!日本宪兵们大感意外,只好把郎道长从狗圈里提出来,关进一间小房子内,水米不给——他们想把郎道长渴死、饿死!可 是半个月过去了,郎道长不吃不喝还和以前一个样!这下日本宪兵们彻底心服了,他们把郎道长的奇怪现象向日本政府和日本国内的学者们如实做了反映。很快,日 本天皇派遣几位学者来到中国,专门研究郎道长和中国的道教!这时,日本人把郎道长当做神仙供养起来,给专门修炼的房子,还有卫兵保护!日本学者多次询问郎 道长是如何修炼的,而郎道长却拒绝回答!没办法,日本人就一边继续观察郎道长修炼,一边派人四处寻找有关道教修炼的经书。一个叫小柳司气太的日本学者(特 务)来到了北京白云观,通过亲日的安世林道长之手获得了一部《道藏辑要》(安世林道长也因此蒙上了“汉奸”之名,后来被道士们用火活活烧死)。 日本人把这部《道藏辑要》拿回日本作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他们发现道教是“最有内容”的宗教,于是他们在自己民族原来的“神道教”基础上加入了道教的成 份,还建立起了日本的道教组织和道教宫观。日本战败后,他们的学者对道教转入了更深的研究,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中,日本公然堂而皇之地召开了两次 “国际道教研究会议”!向世界各国宗教学者发函,因为当时中国正在打倒道教、迫害道长(白云观方丈岳崇岱被逼上吊自杀),所以唯独不请中国学者参加。第三 次“道教国际研究会”于1979年由荷兰学者施舟人组织在法国召开,也没有请中国大陆的学者参加。 这时中国政府在一些热心传统文化的教授们的反映下开始不安了,集体产生一个想法:道教是中国的,为什么成了外国人的东西?搞什么“道教国际会议”,竟然不请中国人参加! 就 在这时,美国又召开一次国际性道教学术会议,因为美国华裔学者的建议,向中国下了邀请函,中国当时刚刚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也找不出合适人参加, 就勉强委派北大两位教授和几位社科院的学者代表“中国道教”出席了会议。但是当听了人家外国人在会议上的学术报告后,中国的教授们都惭愧得无地自容——因 为自己什么研究成果也没有!只把中国的宗教政策和道教现状当做“研究报告”讲了一下!其实,最难堪的还不止学术报告一项,学术报告可以找学者写,可是人家 外国的道教团体在会上表演了道家功夫和道教科仪等宗教活动,而我们中国竟不能与之“互动”!本来我们自从提出“改革开放”的口号之后,就努力着手“与国际 接轨”,可是当外国人主动和我们“接轨”时,而我们自己却不能接上! 回国后,与会学者向中央反映了情况,中央觉得很丢面子。于是中央决定恢复道教。就这样,国务院宗教局下发文件,要各地民宗部门寻找已经被遣返回家还俗多年的老道士,找了一阵子之后,终于找到几位,于是道教就这样又死灰复燃了。目前,道教与其它宗教相比,势力依然是最微弱的。 综上所述,大陆的道教界是在外国影响下复兴的。这倒应该感谢被火烧死的安世林道长,若不是他当年把《道藏辑要》送给日本人,估计道教也就复活无望了。 —————————————————— 本文参考资料:《蜂屋邦夫先生谈日本的道教研究》、《美国的道教研究》、《北京白云观志》、《东北道教史》等,以及相关知情者的讲述。 附:网友观点: 中国道教协会自1969年陈撄宁去世后,就再也无人接任道协会长,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政府恢复道教,推荐黎遇航担任会长为止,这中间共计中断了十多年的时间。而其它宗教的协会都没有中断。
14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化传承 莫忘76年前燃起的国仇家恨
热度 5 kexuechuanbo 2013-8-14 21:27
文化传承 莫忘76年前燃起的国仇家恨 一族对他族的侵略,最惨烈者莫过于对其文脉的彻底摧残。 成吉思汗征西夏,挨了一支毒箭,毒发身亡,其弟遂发誓灭绝杀光西夏人,直杀得生命绝迹,最狠的是就连墓碑上的文字也被凿下,墓碑则被砸成小孩拳头大小的小石块,至今在贺兰山下西夏王陵遗址,仍然满地小石块。我曾在西夏王陵遗址试图找到一块有西夏文字的小石块,哪怕只有几个笔画,但几个小时过去,完全是徒劳。这导致一度西夏文字仅在俄罗斯和法国等国有残存,我国直到20世纪末发现因至青海贩盐而躲过一劫的西夏王后裔,才找到了一些残存的西夏文。而我恰恰和这西夏王后裔——李培业教授是校友(西北大学数学系毕业,从事数学史研究,因系拓拔后裔上学时绰号“拖把”),又是科学史同事、好友,亲历了整个过程,还帮助他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因此,我对这种一族文字被灭绝的惨烈的确感同身受。 中国辛亥革命前夕,整个朝鲜半岛即被日本人纳入版图,朝鲜民族惨遭灭国、灭种、灭文,日本人在朝鲜强制推行日语教育、日化教育,20余万朝鲜知识分子逃亡至中国,创办了140余种报刊,大多为中文报刊,少量为朝鲜文报刊,以图保存民粹。我的一位韩国留学生李光烈,即专门研究这些报刊。 日本帝国主义者占领台湾以后,同样推行日化教育,以致1945年抗战胜利后接收台湾时,学校里找不到懂中文的,杂志上中文稿件难以为继。 76年前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飞机专拣南开大学等高校轰炸,以致诺大中国,难以安放一张平静的课桌,200余所大专院校,70余万知识分子西迁,形成世界史上罕见的“文长征”,西南联大、西北联大这两个抗战时期的大学联合体就是这样产生的,而他们的高远抱负就是保存中国高等教育的文脉。清华大学的数万册古籍已经转移到昆明,但仍然遭到日机汽油弹轰炸,仅仅抢出千余册,被称为“焚余书”,76年过去,至今仍在修复不止。 这是何其壮烈! 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千万不要忘记76年前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文化摧残的滔天罪行!有识之士,也永远不要忘记自己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
个人分类: 姚远纪事|3760 次阅读|6 个评论
文以载道,坟以载文——说“坟”
热度 2 sheep021 2011-2-25 22:41
文以载道,坟以载文——说“坟”
据说北京人嫌“公主坟”中带有坟字,不好听,想改名。按说,真是没文化啊。坟字可是个好字,不但有墓的意思,而且有“大”,“古代典籍”等等含义。北京有坟,方可显示其“大”,其“古”,何乐而不为呢,非要跟流行,假装年轻? 坟,土文。人类的文化传承靠什么? 一靠口口相传,一靠文字图文传承。流传于世的文化典籍、技术资料,乃至建筑、墓碑等等可能会因为战争、大火、大水、人为破坏等等原因而湮灭。古往今来,失传的书籍太多太多了。甚至,人类都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来自何方,何时问世。老祖宗想到了一个最稳妥的传承方式——通过坟来传承。现代人类的文明史,大多是通过掘墓,从墓中出土的文物来研究和确定。“出土的文物”不就是“土文”,“土文”不就是“坟”吗? 现在不流行土葬了,都变成火葬、海葬了。即使土葬,也很少有陪葬之物。真不知道,千万年后,后人通过何种方式了解前人,电脑? 呵呵,磁盘早锈了吧! 附: 坟 ( 墳 ) fén spf("fen2");  1. 埋葬死人筑起的土堆:~墓。~地。~冢。~茔(坟地,坟墓)。  2. 水边高地:汶~。  3. 大:~首。~烛。  4. 古代的典籍:~典。~籍。 坟。《說文》墓也。《禮·檀弓》古者墓而不墳。《註》土之高者曰墳。《衡山志》楚靈王之世,衡山崩,而祝融之墳壞,中有營丘九頭圖。《張衡·思 𤣥 賦》賭有黎之圮墳。《註》有黎,祝融也。 又水涯曰墳,大防也,所以扞水。《詩傳》辛受無道,商人慕文王而歸之,賦汝墳。 又《白虎通》三墳,分也。論三才之分,天地人之始也。《孔安國·尚書序》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左傳·昭十三年》左史倚相,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又大也。 探究古代文化,全靠挖坟: 行氣玉佩銘 2010-02-10 15:32 參考翻譯為(結合三申道長修正的修改版): 行氣深則蓄蓄則神神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明明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機當在上地機當在下順則生逆則死 行气玉佩铭(见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理论文物资料,据考为战国后期的作品。   一九七五年在长沙马王堆发掘时发现二千五百年前藩王的墓葬中,已经把《行气玉佩铭》作为重要的伴葬品。此器为一杖首。青玉,有灰黑色晕斑。十二面棱柱体,高5.2厘米,宽3.4厘米。中空但未穿顶,用来套在杖上,顶部为圆形平面,一面下部有一孔与内腹相通,棱面经抛光。在十二面中,每面自上而下阴文篆刻三字,有重文符号,共计四十五字,记述了“行气”的要领,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有关气功的最早记录,也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较早的文献记载。现藏天津市历史博物馆。
个人分类: 文字乱弹|168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