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帮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心目中的优秀团队——中国特色的科研团队
chyq721 2009-5-2 07:52
首先,我得描绘一下在现实生活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绝对是一个多面的人:我愿意尊重每一个人,但是前提是他必须表现出他的努力多于他的惰性;对付小人我自有一套,那就是我会比小人更小人,所以小人能够想到的给我下的套,我都有可能给下反套;我性格多变,喜怒全在脸上,说变就会变,而且可以负责任的说我大脑的转变速度绝对超过我的脸蛋,如果我没有说出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无论如何您是猜不到的;我从来不会单打独斗,最喜欢以退为进和借刀杀人。 好了,说了以上这些,我可以直白的说:如果您进入了我们正在努力打造的团队,您努力,万事 OK ;如果您使小聪明,嘿嘿,我们有足够的办法制服您。至于说,其他想利用我们的脑力或体力劳动的人,能够适当给点报酬最好,不给也无所谓,但是不要让我们发现您在恶意利用,否则,我们会有很多的办法让您将所有的收益都吐出来。因为,我心目中的优秀团队是:以服务于国家,服务于农民为核心价值观,形成一个学帮、管帮、商帮的综合体。您觉得在中国这个社会里,有什么样的势力可以对付得了这三种帮派联合起来的团队呢? 是的,未来多少年后,一定会有新青年说我们是既得利益集团的。那么这个团队依然还只是普通的团队。为了她的真正优秀努力为了国家之发展的既得利益集团,我们正在积极的探索如何时刻保持这只团队具有创新力、具有活力的运行机制。也许会模拟国家层面的科技评价体系来建设一个内部的评价体系吧。当然了,这个综合体服务于我们的党。 远景目标已经确定,接下来就是依据目标设定中长期及近期的发展规划了。 中长期:利用我们的核心研究领域新能源,一步步实现农村生活超越城市生活的目标。 近期规划如下: 第一,尽快实现大二本科生到博士生一条龙的培养体系,让进入团队的每个成员从大二开始起码有五年半的时间处在研究能力的培养状态,接触社会,接触业界,进而能够早日看清楚国家最需要的领域,为自己未来的人生发展之路早日设定好合理的路线。 第二,尽快打造一支追求创新和创业的团队,将科学研究 - 成果推广 - 工程实践 - 实践反馈 - 深入研发 - 知识与技术升级全过程打通,让团队的经费来源不仅仅局限在国家经费,通过社会和业界提供的经费,开发出一些真正适合国家目前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并通过与社会、与业界的合作,为团队成员的出路做好充足的准备,设法实现是工作找团队成员的状态。 以上两点相辅相成,初步实现可能需要三年时间。从制度设计上,已经在《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探讨我们团队的制度设计》(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8105 )有了说明。我的习惯是,出现了问题,立马寻找原因,究根问底,尽快找到适应当时情况的解决问题之道。所以,我们所提出的团队运行机制不会是固定不变的,随时都会做出调整。 最后,一定会有人问,我怎么做到这些。答案在《读博第一年总结》( http://www.sciencenet.cn/bbs/showpost.aspx?id=42367 )《争取留校的一些办法》(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6574 )中。
个人分类: 胡思乱想|701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