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生活压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新研究:生活压力大会缩短寿命
热度 1 redtree 2015-5-30 08:22
新研究:生活压力大会缩短寿命 来源:中国科学报周末版 作者:韩天琪 2015年05月29日 摘要 :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调查恶劣人类生活对其DNA的影响,发现如果生活因贫穷而面临较大压力的话,人体主宰寿命长短的染色体端粒便会较容易因受压而缩短,而端粒越短,人早死的可能性就越高。 正文 ■本报记者 韩天琪 近日据外媒报道,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艰苦的成长环境会对穷人产生影响。生活压力会在他们的基因中留下长久、有害的印记,以致穷人的DNA质量下降,早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调查恶劣人类生活对其DNA的影响,发现如果生活因贫穷而面临较大压力的话,人体主宰寿命长短的染色体端粒便会较容易因受压而缩短,而端粒越短,人早死的可能性就越高。 端粒:细胞寿命的“有丝分裂钟” 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它与端粒结合蛋白一起构成了特殊的“帽子”结构,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 端粒、着丝粒和复制原点是染色体保持完整和稳定的三大要素。端粒DNA是由简单的DNA高度重复序列组成,端粒酶可用于给端粒DNA加尾,DNA分子每次分裂复制,端粒就缩短一点,一旦端粒消耗殆尽,细胞将会立即激活凋亡机制,即细胞走向凋亡。所以端粒长度反映细胞复制史及复制潜能,被称作细胞寿命的“ 有丝分裂钟”,其作用是保护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年轻人的端粒长度相当于8000至1万个核苷酸。端粒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并受压力影响。早前研究显示,通过测试细胞中端粒的长度可准确预测一个人的寿命长短。 第二军医大学医师孙学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界长期的压力对DNA造成影响在理论上是有可能的,在国际学术界,DNA端粒研究的最重要成果是其与人类寿命的关系。“端粒的每一次复制都会缩短,缩短到一定程度之后,细胞就会死亡。端粒是保护DNA一个很重要的像帽子一样的结构。”孙学军说道。 端粒与寿命 早在2009年,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的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就共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2年,来自东英吉利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通过测量个体的DNA可以预测生物体的年龄和寿命。他们以孤岛上320只个体强壮的塞舌尔莺野生种群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他们的染色体帽长度即端粒。这个历经20年的研究项目是首次横跨野生种群整个生命周期测定端粒。 该项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个体端粒随着年龄缩短的速度存在极大差异。此外,任何年龄段,端粒越短,死亡的风险随之增加。与实际年龄相比,端粒长度可以说是预期寿命更好的指标,极有可能成为生理年龄的指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端粒降解并变短,当端粒长度到达一个临界值时,它们会引起所在细胞功能停止运作,这种机制进而阻止细胞无限制复制,最终变成癌细胞。但另一面是,器官中存有这种细胞会导致其退化,最终引起器官退化、衰老并最终导致死亡。”首席研究员大卫S·理查森博士这样解释道。 氧化剂攻击端粒,如吸烟、不好的食物、身体经历极端环境、身体上或精神上的压力等等都会引起端粒缩短。 2014年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因为社会地位低下而生活遭受长期压力的儿童比他们具有优势的同伴的端粒更短。社会地位低下等原因带来的长期压力的个体的端粒加速缩短,可能与不良健康结果有联系。 此外,这项研究发现,环境对端粒长度的作用受到了参与多巴胺和5-羟色胺功能的基因的调控。通过对这些神经递质路径的遗传敏感度高的男孩的研究发现,来自社会地位低下环境的男孩表现出了最短的端粒,而来自优势环境中的男孩表现出了最长的端粒。 作用机制尚待研究 在开篇提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以密歇根底特律为研究对象,搜集市内贫穷及中下阶层的非洲裔,白人及墨西哥裔的基因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底特律市内的居民无论任何种族,生活条件较差的一群,其端粒比生活在较好环境中的同龄人的端粒更短。 该研究还发现,底特律的低收入居民,不分种族,其端粒长度低于国民平均水平。研究人员表示,居住在极度贫困或种族隔离的社区确实会对人造成影响。 孙学军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道,该研究只是描述了穷人的DNA端粒更短的现象,并没有对其作用机制进行解释。 “穷人生活环境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饮食、工作压力、心理因素等等应该都是变量,研究却简单地将其归纳为艰苦的成长环境。”孙学军说道。 而长久印记中的“长久”如何被定义也有待进一步研究。“人体每个细胞中都有DNA,如果是永久性的伤害,这种伤害影响到的细胞应该就比较多了。如果是对生殖细胞的改变,将会影响到下一代,而对体细胞的改变更多影响的是个体本身。比如福岛和切尔诺贝利的核泄漏对DNA的影响肯定是长久性的,这与剂量,暴露在有害环境中的时间等等都有关系,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孔庆鹏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孙学军对此表示赞同,“生殖细胞的DNA端粒是会复原的,每次生育时,精细胞和卵细胞的端粒会遵循补偿机制。否则的话,在年龄较大时生育孩子的生殖细胞的端粒一定比年龄小时生育孩子的生殖细胞的端粒短,可事实并非如此。”孙学军说道。 延伸阅读 端粒可以预测寿命吗 对于端粒可以预测人的寿命的说法,发现端粒功能和作用并因此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研究者之一、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认为,测端粒只是一种统计方法,其中一些统计与死亡率相关,但是通过检测端粒的长短来告诉一个人的寿命有多长却是糊弄人,对端粒所含的信息要结合其他信息和具体情况来解读。 端粒变短与疾病的联系现在有比较清楚的关系。例如,端粒变短与心脏病、糖尿病和某种特定的癌症是有联系的;而且一些慢性精神疾病,如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也与端粒变短有关。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还会发现很多疾病与端粒变短有关。 与其说测端粒能预测一个人的寿命,不如说测端粒可以获得一些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尤其是一些慢性病,如心血管病和糖尿病。例如,研究发现,运动既可以缓解人的紧张和抑郁,同时还可以维持端粒的长度,也同时能降低患病的危险。实际上这也是提倡和要求人们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此才能通过维持端粒长度来预防疾病。 研究人员对苏格兰具有心脏病风险的男性进行调查,并检测他们端粒的长度,然后让他们服用斯达汀(一种预防心脏病的药物)或安慰剂,并在一段时间后检查斯达汀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那些端粒长度在前三分之一的人服用斯达汀和安慰剂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对于端粒长度处于后三分之一的人来说,斯达汀并不能保护他们。也就是说,端粒短的人确实会比端粒长的人易患心脏病,而且服用预防的药物也不管用。 能否研制出能延长DNA端粒的药物,从而达到延年益寿和预防疾病的作用呢?对此,很多科学家持消极的态度。他们认为,肯定有研究人员对此感兴趣并正在研究,但这可能只是一种魔力药物,而研制这样的药物需要很长的时间。 (韩天琪根据网络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5-05-29 第8版 新知)
个人分类: 生活与健康|1026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的工人岁月
热度 1 fqng1008 2014-5-3 20:34
看到杨恒均的“ 五一有感:工人哪去了”,就想起我的那一段作为领导阶级一员的青春岁月。 1972年早春,如火如荼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正在各大小城镇有序进行。那年我16岁半,妹妹15岁,都到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年龄(我初中毕业1年,妹妹刚毕业)。父母的想法有些封建,他们想让妹妹下去,我留在镇子上,但是街道居委会无论如何都不同意,必须严格执行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但是,下放的蚕种场由于房子暂时没有盖起来,我们正在等待的时候,广水水泥制品厂——一家县管集体企业前来招工,他们与上面协商竟然改变了毛主席的战略部署以及我们的命运。结果,每个人领到的蚊帐、脸盆等行李成为到工厂参加工作的生活用品。这时候,居委会领导告知父母:“你们不是要把儿子留下来吗?现在可以了。”父母当然不愿意,于是我们兄妹俩小小年龄就成为共和国领导阶级的成员了。 十五六岁的孩子当工人,应该是童工,但那时候却非常荣幸。水泥制品厂多是体力劳动,还要三班倒,工资是每月22元,供应粮45斤,布票多少记不得了,但肯定比技术工的18元、28斤要多不少,基本上可以养活自己。当上工人后,我又开始写日记了,尽管都是些标语口号式的,也在县文化馆的小报上发表了几首短诗,后来还在地区的《孝感报》上发表了几篇关于工厂的通讯报道。记得有一次,我接连写了五首不同心情的《夜班》,那一个个难熬的夜班,有时候还蚊叮虫咬的确实让人记忆深刻。年轻人在一起还常常角力,一个矮墩墩的老兄可以扛5包水泥(每包100斤),我最多扛过3包。那些扛着水泥战战兢兢走路的情景,一想起来就如电影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1978年的高考(高考志愿的前二位都是工科,录取的第三志愿),终结了我的工人生活。因此,我没有经历那下岗、待业的一幕,而我的妹妹、妹夫及许多过去的工友们却身临其境地体会了工人阶级失去“领导地位”的日子,那种心灵的失落感一定很不好受。如果说我们当年的优越感有不少被忽悠的成分,但进工厂当工人在当时还是很不错的选择,尤其比上山下乡。记得我母亲从医院退休时候,因为妹妹放弃了接班的机会(当时还认为当工人好),后来后悔了很多年。 看着今天人们对物质生活没有止境的追求,就想起那时候大家似乎也有很多快乐。正如杨恒均说的“ 现在回想起来,他们的工资其实也就够吃饭穿衣给女朋友买根冰棍的......很多工人到了月底就靠互借饭票度过最后几天。”几年后,当我的工资涨到每月30元,居然为自己每天能够赚1元钱而心满意足。 没想到,几年后工人的地位就一落千丈。再后来,过去十八层地狱的“农民(工)”居然成了工人的主体。 如今,我们那时候的工人兄弟姐妹大都老了,甚至有的连基本的养老保险也没有弄上。听老同学讲,由于子女不争气,一些老工人的生活现状十分悲惨。我也不知道,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今天的工人兄弟的境况是比过去好还是更差? 在这个工人的节日里,为我的过去以及我们许多老工人的现状,想到了这些。
个人分类: 感悟人生|1752 次阅读|2 个评论
当代诸多的不幸源自啥?
热度 4 陈龙珠 2012-12-4 09:21
昨天傍晚下班前,有 微博 好友留言:龙哥,我问你个问题,为什么每个人都意识到我们的社会让我们很累,但却为什么不去纠正,去改进呢?反而愈演愈烈。 (12月3日 17:48) 我试着回复道: “羊群效应”+“胳膊拧不过大腿”。F=ma,在趋势性发展阶段,F 则主要来自民众( 众人拾材火焰高 );在转折不良社会价值观阶段,F 则只能主要来自领袖及其团队权力。整个社会的 m 太大,改变现状( 减速再转向 )需要的 F 巨大,就难了 (12月3日 18:13) 今天早上起来后,我补充说:如今社会的许多人,悲剧大多出在,管不了别人,却又放任自己。(12月4日 07:03)
个人分类: 陈词滥调|3386 次阅读|5 个评论
他们为什么年纪轻轻但头发花白?
热度 6 jiangjiping 2012-5-17 07:41
他们为什么年纪轻轻但头发花白? 蒋继平 2012 年 5 月 1 6 日 最近以来,我经常在中美两国之间来回奔波, 去年就回国两次。在这些行程中, 我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那就是在同龄人中, 生活在美国的人比生活在中国的人头发花白的多得多。 换句话说, 在我周围的海外学者中, 年纪轻轻但是头发花白的比例比国同行高得多。 这个现象适合在各个职业,不管是在政府部门, 还是学校和私人企业都是如此。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年纪轻轻但是头发花白呢? 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 导致头发花白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后天的环境因素包含营养失衡和精神方面的问题。 在这里, 我们首先可以排除遗传因素导致这种明显的差异。 我的理由是, 大家都是中国人, 是同一个种族, 遗传上不会有很大的差别。在环境因素方面, 营养不可能造成这种差异。 道理很简单, 在美国, 即使收入不是很高, 一般的家庭保证吃饱喝足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从外形上看起来, 海外学者中的多数都是脸色丰润, 身体发福, 在这点上也许比国内的同行还要好一些。 那么剩下来的就是精神方面的因素了。 精神方面的因素又可分为用脑过度和忧虑过度。 前者起的作用恐怕也不是主要原因。 这是因为都是学者, 都是以脑力劳动为主。 现在只有忧虑过度一个因素可以考虑了。 大家可能要问, 不是说美国是人间天堂吗?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 怎么会导致忧虑过度呢? 国内有钱的人都想移民美国, 学校的高材生都想到美国留学, 难道他们自投罗网? 我本人认为虽然他们不是自投罗网, 但是也说明他们只看到美国富有的一面, 没有体验到美国社会激烈竞争的残酷一面。 我可以肯定地说, 海外学者中的多数人的花白头发是由于忧虑过度造成的。 这是因为他们生存在一种高度竞争的环境下,一天到晚面临生存的巨大压力。 这种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没有永久性保障, 随时都有可能被解聘的风险。 在我周围的朋友中, 在职业生涯中被解聘至少一次的占多数。 一旦失去工作, 整个家庭的生计就会出现困难。 因而,有些人在失去工作的短时间内就会出现明显的花白头发。即使那些没有被解聘的人, 也同样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要保证事事处处做得很出色, 因而,他们也是生活在忧心忡忡的阴影里, 久而久之, 就会导致内分泌失调, 出现头发花白的症状。 这种压力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孤独无助导致的。 对于大多数海外学者来说, 他们都是孤身奋战。 夫妻组成的家庭, 多数都是双职工, 一旦有了孩子, 都得靠夫妻自己带大,得不到亲朋的帮助。 还有,买房子等重大的事件, 也只能靠夫妻俩人的力量,一般得不到国内亲友在经济上和时间上的帮助的。而反过来, 国内亲人的大事, 在国外的学者一般会给与一些经济上的支持的。 我以上说的是通过出国留学而留在美国谋生的海外学者, 不包含那些富人移民。 那些富人移民不会有这种生存压力。
个人分类: 社会体制|8223 次阅读|12 个评论
好学术环境第一条:没有生活压力
热度 60 youxue 2011-7-18 02:17
读科学网上的学生和学者的一些文章时,以及在国内与同行聊天时,常常感觉有些不对劲。忽然猛醒:做学问要有好的学术环境,而好学术环境的第一条应该是没有生活忧虑和压力,尤其是不需要在正常收入外还有额外挣钱的压力。 对我们所有人(也许有极少数例外),生存比做科研重要。好像还没有人写“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科研故,二者皆可抛。”我的学生进实验室之前,我总是对他们强调安全第一(也就是活着第一)。 当年在农村时,经常饿肚子,每天劳动是为了挣饭吃,脑子里常想着下一顿能否吃上饭。生活的重负是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 那种条件下做学问太难了。 在北大读书时,还年青,只要不饿肚子就行了,对生活压力没有感觉,大概与我什么都满不在乎有关系。即使冬天没有足够御寒的衣服,因买不起手表而上课或考试经常早到或迟到,有时买了一本需要的书就只能少吃一点,但似乎没有影响我的学习兴趣。 我刚到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时,感觉极好,收入一下子比国内高了几十倍,不仅自己没有生活压力(我比较节约,因此没有生活压力很容易),而且还可以资助家人。当然还是有想买什么(如计算机)但觉得太贵的时候。没有生活压力当然就可以全力做科研了。后来当博士后,工资猛涨了一下。再后来找到了正式工作,工资又猛涨了一下,马上就买了第一栋房子,虽然不是很大,但在国内也算是豪宅了。回想起来,到了美国后虽然也有感觉困难的时候,但似乎没有真正感受到生活压力,当然还是靠工资过日子,没有发财到可以 不 再需要拿工资。学生时我的生活圈子里基本都是与我类似拿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的同学,以后也都是生活在象牙宝塔里,聊天都是我们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很少涉及到如何多挣钱。 还是在纽约当学生时,有一次去朋友家的聚会,听别人聊天。有一位我不熟悉的客人眉飞色舞地讲起他在餐馆送外卖,有各种技巧多获得小费。我顿时感觉到各人思考的问题不一样,真正体会到了毛主席所说: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阶层里,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只有没有生活压力,学生和学者才能够集中精力做自己的工作。做学问如此,其它工作也是如此。科学网上的学生和学者似乎大多数有生活压力,与我务农时类似,但与我当学生时和以后不同。在网上看到了各种观点,似乎很多都与生活压力能联上。因此,创造好学术环境第一条应该是创造没有生活压力的环境,学生才会安心用功,学者才不会想办法捞外快,不会为了涨工资而斤斤计较,也不会因为看见别人工资高一些就感觉到嫉妒,更不会损人不利己地想把别人的工资拉下来。 北京居,大不易。有一位在美国的副教授回国当了长江学者,住的房子小得可怜(与我当博士后住的房子面积差不多,但装修好一些)。即使是千人学者,凭工资能买得起的房子也不咋样(例如用三年的工资 300 万加 100 万的奖金买房,在北大附近也就能买 100 平米的房子,远不如我当助理教授时的第一栋房子)。有人能看开,住房好坏无所谓,那是很伟大。但如果想改善住房条件,就不能一心一意做学问了。 悟出了这个道理,我开始感觉我自己的一些鼓励大家卯劲做科研的文章是不是脱离 了 实际,甚至有点像晋惠帝的千古名句 : “何不食肉糜 ? ” 。还是毛主席体察民情说得好:“忙时吃干,闲时吃稀”。所以我要学毛主席说:学生学者们如果有条件(即没有生活压力)就把科学当事业全力以赴做学问,否则就把做科学当做一个谋生的工作,先花时间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吧。当然没有生活压力也看个人的要求(和家人的期望)。要求低则比较容易没有生活压力,而要求高则比较难。 没有生活压力不仅是好学术环境的关键,也是创建和谐社会和让老百姓活得有尊严的关键。 因为房子贵似乎是最大的生活压力,也成了很多人的心病,降低生活压力有三种办法,一是将大家的工资都成倍地提上去使大家可以买得起房子,二是将房价降下来,三是回到以前的体系由单位分房。我个人觉得,倒退回到以前由单位分房的体系不可取,而涨工资和降房价双管齐下更可取。现在国家富了(例如我听说有的一个课题的基金就达几亿元人民币之多),将工资和福利成倍长上去大概也能做得到了(但是不是会引起通涨呢),而且藏富于民将有利于强国。此外,将房价降到比建房成本高得不太多的水平(如高 30% )或许能促进 创建和谐社会和让老百姓活得有尊严 。 如果没有生活压力(例如在美国拿全额资助的学生) , 但还是不愿卯劲做科研,那只能说是对科研不感兴趣,至少是暂时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如果是前者,我的建议是离开学术界,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吧,这样才此生无悔嘛。
9839 次阅读|73 个评论
[转载]部分80后大都市精英不堪生活压力考虑返乡
xupeiyang 2010-2-28 11:52
部分80后大都市精英不堪生活压力考虑返乡 2010年02月28日 01:37 中国新闻网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共有评论 41 条 资料图:1月22日,一对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情侣。如今,19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大多已走入社会,有些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经过2009年火爆的楼市,80后们对于买房这个问题可谓伤透了脑筋。 中新社发杜洋 摄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题:漂在大都市的80后:归属在何方? 中新社记者 张子扬 转眼之间,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最早的一批80后如今也已进入而立之年。然而随着大都市生活压力的凸显,一些漂在这里的80后精英阶层,也不得不考虑离开梦开始的地方。有人说:实在撑不住了,就回家乡吧,二、三线城市或许也是天堂。 30岁的郑青来自陕西宝鸡一个县城,6年前从北京化工大学毕业,在北京一个不错的科研单位工作。从外表看去与多数当地的同龄人没有太多区别,操着一口标准的北京话,喜欢关心国家大事,偶然也会做一些属于小资的事。 然而至今也买不起一个安身立命的小窝,让他有些失落,有钱的人可以买商品房,困难的群体还有保障性住房,而我们呢?当初拼命读书,梦想有一天能改变命运,还以为自己是个人才,但奋斗几年还是一无所有,父母总想来北京看看,但我总会说,再等等,房子有了就接你们来。郑青说。 除了房子,生活成本的提升、工作压力加大、幸福指数下降以及人际关系的冷漠,让郑青渐渐有了逃离这个别人眼中繁荣都市的念头,他甚至感叹:这个城市再好,也是别人的。 在记者的采访中,像郑青一样来自外地的80后白领也有许多相仿的境遇:他们努力工作,为这座城市贡献出自己的青春;他们有成为这座城市主人的梦想,愿意别人称他们为北京人。然而面对生活,他们又不得不还原到现实,房子、工作、户口乃至归宿感 有学者说,80后白领阶层从大城市的聚集向二、三线城市的扩散,是一种理性的回归,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人才、技术、资金从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的流动和转移,是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十大趋势之一。发展中地区缺资金、缺技术,关键还是缺人才。白领阶层从广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的自由扩散,不仅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且能够促进发展中地区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的发展,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均衡、和谐发展。 也有人对此反驳,精英撤离大城市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当下的都市生活有悖于知识精英内心的生活理想和价值追求。人们创造了都市,参与都市生活,但同时被都市异化。空气的浑浊、交通的拥堵、物价的昂贵、生存竞争的残酷,凡此种种,造成了人们内心的焦虑和无力感、无助感。这样的生活与知识精英的内心理想相去甚远,与理想的价值追求相互抵触。他们不仅感到身心疲惫,而且感到缺乏尊严和自由。在无力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则不得不选择逃离。相比大都市的喧嚣浮华,中小城市则宁静得多。 28岁的王中和告诉中新社记者:说实话,不是我不愿意回去,只是在北京生活了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这里所拥有的政治环境、生活节奏与社会资源。就这么离去,割舍不下呀。(完)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161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校青年教师生活现状一瞥
陈龙珠 2009-5-3 18:03
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各行各业,虽然高校教师的生活相对较为稳定,但若对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没有多大兴趣的,则估计还是不会选择这门职业的。 社会对高校教育和科研至今充满着厚望,而且N多的人还坚定地认为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的老师都属于高收入阶层,理应专心从事科教事业。 中国高校的现状,只有这里的老师们自己最为清楚,其中对众多尚在为成家立业而奋斗的年轻教师来说,他们面临的基本生活压力,估计比社会上其他许多行业的还要大。 高校BBS主要是在校学生和已工作的年轻人灌水交流的虚拟世界。本校BBS上有一个teacher板,N年前开板时中文就称灵魂工程师,估计原来打算用于师生交流教育的专板。可在我光顾的八年里,这个板很少谈论教育主题,而几乎成了年轻教师交流工资、补贴、买房、租房、旧物出让、少儿入托和上学等信息的生活版。对此,曾经还出现过象学生口气的id发帖质问如此何谓灵魂工程师?到去年底,由部分年轻教师发起投票,将这个版的中文名称干脆就改成了名副其实的现名教职工之家。 这个板的常客中我也有认识的,他们平时对科教本职工作可谓兢兢业业。我想正是现实的压力,才迫使这些年轻教师们在辛勤从事本职工作的同时,暂时还不得不花较多的精力来解决自己已经面临的诸多生活问题。 又到五四青年节了,虔诚地祝愿他们早日摆脱月进不足五千、房价万元有余的生活困境,安居乐业!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6209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