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纪念医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利毒素(Coley’s Toxins):癌症免疫疗法投石问路
热度 5 自我源于思考 2017-5-10 14:41
科利毒素( Coley ’ s Toxins ) : 癌症免疫疗法投石问路 1890 年夏,美国新泽西州的 17 岁 女孩 伊丽莎白 ·达希尔( Elizabeth Dashiell )乘火车横穿美国。在旅途中,她的手受了 外 伤。 两个星期后, 变得肿胀和疼痛不堪 。于是 达希尔 回到 纽约 ,到纽约医院请 28 岁的 外科医生威廉姆 ·科利( William Coley , 1862-1936 ) 诊治 。 从此,癌症免疫治疗就与纽约医院和科利绑在一起。又因为 达希尔的哥哥 有一位要好 同学 —— 小约翰 ·戴维森·洛克菲勒( John D. Rockefeller,Jr. 美孚石油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之子) ,事情又与洛克菲勒家族有关。 一、科利毒素( Coley ’ s Toxins ) 问世 开始, 科利 以为 达希尔 手上的肿胀只是脓肿引起,不过,外科引流手术后, 切口处只流出了几滴脓液。 观察一段时期无好转,于是 科利将达希尔手部骨骼上变硬的软组织切除。 科利 对切除组织 进行 显微观察 , 确诊这不是 创伤引起的 感染脓肿,而是一种 肉瘤。 无奈, 科利采用了当时通行的手术方式,对达希尔肘部以下进行截肢 , 但 此时肿瘤细胞已经转移 。 1891 年 1 月,达希尔在家中去世。 达希尔死后,科利对纽约医院里的类似病例进行了 查阅,结果发现了 弗雷德 ·施泰因( Fred Stein ) 的肿瘤痊愈案例。 11 年前, Fred Stein 的颈部在短时间内长满了肉瘤。在四次手术均告失败后,一名资深外科大夫宣布施泰因已“无药可救”。之后,施泰因脖子和脸上的红斑处突然爆发了一场由链球菌引发的感染 , 当时 这种病称为丹毒。因 抗生素 尚未发现 ,施泰因的免疫系统只能独自对抗这场感染。 不过,感染 的同时,肉瘤也随之缩减 ,最后成 为一道 普通 疤痕。施泰因出院时既没有发生感染,也没有明显的癌症症状。科利推断施泰因体内有一些东西击败了癌细胞。 于是他开始学习巴斯德的疫苗制备方法,希望制作出针对癌症的疫苗。 科利的研究得到了小约翰 ·戴维森·洛克菲勒的资金支持 ,科研资金有了保障。于是科利通过朋友关系,从德国罗伯特 · 科赫( Robert Koch )的实验室取得高质量的细菌培养液,然后提取患者 链球菌脓肿 进行培养。再把培养好的活细菌注射给肿瘤患者。接受这种方法治疗的患者中,两名好转,两名死于感染。 于是科利转而为患者注射死细菌(加热灭菌),从而患者不虞感染的风险。 1893 年,科利正式推出了这一产品:称为科利毒素: Coley ’ s Toxins 。 制药商帕克 - 戴维斯( Parke-Davis )等多个企业 与之合作。 科利称有 众多病例 取得了成功,但 因为治疗效果不稳定, 医学界权威并没有认可他的方法 。 洛克菲勒 也没有继续资助科利,而是成立了自己的洛克菲勒医学中心。更重要的原因是,放射疗法治疗肿瘤开始在世界普及,并成为主流的肿瘤治疗方法。 二、纪念 斯隆 - 凯特琳癌症中心 的前身与肿瘤放射治疗 1901 年, X 射线发现并应用于临床医学。通过放射治疗肿瘤迅速在世界普及。一位大学 病理学 教授 詹姆斯 ·尤 文 ( James Ewing , 1866-1943 ) 也参与进来。尤文 认为新型放射治疗技术是在 当时 唯一行之有效的癌症疗法。尤 文于 1902 年,协助富豪 Collis P. Huntington 夫人 发起 美国最早的肿瘤研究基金, 1907 年发起成立 美国癌症研究学会。 1913 年发起成立美国癌症学会 ,在医学界享有盛誉。后来他还发现尤文肉瘤这种肿瘤。 詹姆斯 · 道格拉斯( James Douglas )是一位加拿大裔工程师、工业家,他在合金方面有所创新,并通过铜矿经营获得了大量财富。因为女儿得了肿瘤,并在英国得到 X 线 放射治疗。自此他开始拿出钱在美国和加拿大支持放疗医学发展。 康奈尔大学教授 詹姆斯 ·尤 文于 1910 年与纽约医院联系,商量建立一个放疗中心,鉴于放射治疗肿瘤在全世界流行,医院同意了。放疗中心成立后由尤文管理运营。 詹姆斯 · 道格拉斯于 1912 年,拿出 10 万美元捐助给 詹姆斯 ·尤 文负责的放疗中心,发展肿瘤治疗。 1934 年, 小约翰 ·戴维森·洛克菲勒 为这一放疗中心提供了一块土地,两年后又提供 300 万美 金,作为搬迁费用。 1945 年,通用汽车公司的两位前负责人,斯隆( Alfred P. Sloan )和凯特琳( Charles F. Kettering )出资 400 万美元,在医院附近建立了斯隆-凯特琳研究所( Sloan-Kettering Institute , SKI )。 1948 年, SKI 与医院开始合作。 1980 年,正式合并成立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 (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该中心是美国最著名的研究和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机构之一。 三、肿瘤免疫疗法长期不被重视 放射治疗肿瘤,起效迅速,又占据当时科学高地,如居里夫人的镭射疗法,轰动世界。放疗自然深受医学界青睐。而肿瘤免疫疗法,则因免疫学相对滞后而不被重视。 在 1890 年,贝林( Emil von Behring )和北里柴三郎发现抗白喉毒素。 1897 年, 埃尔利希( Paul Ehrlich )提出 抗体选择( side chain ) 概念。 1904 年, Almroth Wright 认为抗体以游离形式存在于血液,并可以与病原结合。 1910 年左右, Landsteiner 推广 ABO 血型的输血法则,学界对抗体有了更深刻认识。 1920 年代, Michael Heidelberger 和 Oswald Avery 观察到抗原与抗体的结合,认识到抗体是一种蛋白。 1930 年代,人们对抗原 - 抗体结合有了更多认识。但细胞免疫,特别是 T 细胞免疫的研究,是在 1960 年后才真正开始的。 而正是这一时期, 1957 年,从美国国家癌症中心转到 斯隆 - 凯特琳癌症治疗中心 的 李敏求( 1919-1980 年, Min Chiu Li ,第一位荣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等人又使用甲氨喋呤治疗肿瘤,开启了肿瘤的化疗时代。 所以, 作为放疗的坚定支持者, 詹姆斯 ·尤 文一直批评科利的癌症免疫疗法。美国癌症学会也明确表示科利毒素需要更多临床资料支持。 而癌症免疫研究,又一直没有进展。科利鉴于治疗效果不稳定,提出了人具有免疫周期的概念,这会影响肿瘤免疫治疗。但由于当时缺少技术手段,难以加以证实。那么科利毒素也就每况愈下了。 另外,免疫疗法本身影响因素太多,而使用者很多同时接受手术、放疗等其他疗法。并且,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难以保证产品各批次的一致性,缺少有效指标判定产品效价,也就难以评价科利毒素的真实价值,更不要说改进其工艺条件了。 1923 年后, 帕克 - 戴维斯公司成为科利毒素在美国的唯一供货商。 1961 年底,反应停事件(沙利度胺( thalidomide )这一药品,未作完善的遗传毒性评价就应用于早孕反应,引起大量胎儿畸形)被报道, 1962 年,美国 新的药品法规《科夫沃 - 哈里斯修正案( Kefauver Harris Amendment )》出台。美国 FDA 将科利毒素标注为新药,要求其提供详细的临床研究资料,同时 禁止科利毒素在未获新的批准前销售。而帕克 - 戴维斯并没有进行过标准的双盲对照临床研究,所以产品也就停产了。 四、现代免疫疗法兴起,科利毒素重出江湖 科利去世后,他的女儿 Helen Coley Nauts (1907 – 2001) 对科利的研究资料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并发现科利毒素的治疗效果与癌症患者的治疗周期、引起的发热情况相关。 1953 年, Coley Nauts 为纪念父亲,发起了一个非盈利性组织:癌症研究所(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 CRI )。它并不一个研究机构,更像一个慈善组织,致力于资助其它机构的癌症免疫研究、奖励相关领域的成果,并为医学生发奖学金。 CRI 成立之初, 小约翰 ·戴维森·洛克菲勒 的儿子,尼尔森 · 洛克菲勒( Nelson Rockefeller, 1908-1979 , 1974-1977 年任美国副总统 )捐助了 2000美金作为启动资金。 2015 年, CRI 报告年度募集 4130 万美元,支出 3900 万美元。据 CRI 自己统计,历年来对洛克菲勒医学中心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资助金额,合计高达 2500 万美元。 20世纪末,随着干扰素、白介素 -2 ( IL-2 )作为免疫刺激药物上市,癌症免疫治疗开始兴起。 在欧洲,一家名为 Südmedica 的德国公司销售本品,但 1992 年后也未再生产。英国也有企业申报临床,但药监部门认为本品无法证明疗效。 1997 年,科利药业公司( Coley Pharmaceutical Group )成立,开发改良版的科利毒素。 2005 年,辉瑞公司收购了它。包括辉瑞、赛诺菲安万特在内的多个跨国药企对科利毒素产生了兴趣。 2009 年,澳大利亚医生、免疫学家 Brendon Coventry 发现,患者的 C 反应蛋白有周期波动。从而证明科利提出的人具有免疫周期的猜想。 以上这些,似乎意味着科利毒素,这个癌症免疫疗法的始祖,即将重出江湖。但它真能够迎来再一次春天吗?这还需要我们对癌症免疫现状、前沿动态进一步分析。
个人分类: 医药|19265 次阅读|1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