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物种保护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老板们再有钱,可能也吃不到了
热度 21 Taylorwang 2017-12-18 07:50
以往每年秋季,广东人都喜欢吃一道美味,一种候鸟 “禾花雀”。从百度上可以查到:禾花雀,又名 黄胸鹀(学名: Emberiza aureola )属小型 鸣禽 ,体长 14-375px ,有 2 个 亚种 。额、头顶、头侧、颏及上喉均黑, 翕 及尾上 覆羽 栗褐;上体余部栗色;中覆羽白色,形成非常明显的白斑;颈胸部横贯栗褐色带;尾下覆羽几纯白;下体余部鲜黄色。繁殖期间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成群,特别是 迁徙 期间和冬季,集成数百至数千只的大群,最多达 3500 只 -7000 只。一般主食植物种子。 如何烹调这道美味,喜爱美食的广东人还发明了不少制做方法,如清蒸,与糯米一起蒸,油炸,瓦锅炖等等。我从来没有一次主动要求吃野味,也没有主动邀请客人或朋友吃野味。被动吃 “禾花雀”也吃过几次,并没有感觉到难以描述的美味,也没有感觉到所谓“天上飞的人参”大补的功效。 十多年前,每到秋季,大批的禾花雀从北方飞来广东,在广东三水一带的稻田沼泽地区,捕鸟人采用夜间网捕,往往有不少收获。据说以前捕鸟也是一件辛苦的事,只有到半夜才能捕到,且捕到鸟后,要立即当场一只只杀死,既要保持鸟的外形,又要尽快杀死,不然鸟在网中折腾几个小时,鸟的体重就要减轻不少。第二天一早,又要及早上市,以便食客能吃到新鲜的野生禾花雀。 这几年来,禾花雀在广东越来越少了,价格也炒得越来越贵。禾花雀从最初几角钱一只,涨到几元,数百元,甚至上千元一只。禾花雀的价格飞涨,又进一步刺激捕鸟人的积极性,形成鸟越少,价越高,越要捕鸟的恶性循环!后来,听说能飞到广东来的禾花雀越来越少了,捕鸟人捕鸟的位置也开始沿着候鸟迁移的相反方向,向北布置,湖南,湖北,甚至河北,东北。几年前,就听人讲,当时广东市场上的禾花雀,主要来自河北一带。也许这些小精灵,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刚飞进我国东北,就进入了捕鸟人的 “天罗地网”。 十多年前禾花雀还是一种数量巨大的小鸟,最近几年,个别老板若能搞到一些禾花雀往往都喜欢炫耀一番,并将请贵宾吃禾花雀作为重要的商务手段。 到今年终于传出了这可爱的小精灵要灭绝的消息,捕鸟 “技术的进步”功不可没! 由于材料技术的发展,与加工能力的提高,人们可以织出长达数千米的巨型大网;探测与通信技术的发达,人们也能迅速知道候鸟的迁移通道与准确的飞行通过时间,现代的科技手段被利欲熏心的人利用来对付一种小鸟,其结果就可以预知了,若不采取相应的保护形动,灭绝也只是时间问题。 当年发明了超声波探鱼器,渔船出海捕鱼,通过探鱼器,能准确地知道鱼群的位置,使捕鱼量大幅增加。后来,大鱼群少了,要保证捕鱼量,又采用了细网捕捞,不仅要捕捞大鱼,将鱼子鱼孙也捕捞上来,终于使得我们的许多地方的近海水产资源近乎于枯竭,一些渔民为了生活,不得不挺而走险地跨界捕捞,引起不少地区,甚至国际间纠纷。 广州大学城处在一个四边被珠江河网环绕的岛上,周边都是河汊,有一次与朋友走在河边,看到有条小渔船在用电网捕鱼,这电鱼器我见过,通过蓄电池组提供电力,再经过整流变压装置,将电池的电压提高,达到将河中的鱼电击致死或致昏电压,从而容易捕捞,但电鱼的同时,小鱼小虾也全部杀灭。看到这种 “断子绝孙”式的捕鱼方法,我的无名怒火就往头上冲,我大声斥责他们的这种行为,他们狡辩称这河也不是我家的,管什么闲事。我训斥他们,这样捕鱼,你们的孩子将来还有鱼捕吗?并以打电话报警相威胁,邪不压正,他们只好收起电鱼的工具开船跑了。我的朋友讲,他以前也碰到过这种电鱼的事,也觉得这样做很不好,但没有制止过,以后,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也制止。我说,他们在船上,我在岸上,我这样制止他们不良行为也是安全的。不跟垃圾人正面接触,再争执,就打电话报警。其实我也知道,这次电鱼被我制止了,他们将船开到我看不到的地方,又会继续电鱼,只有全社会的人都能共同行动起来,才能制止这种只顾自己的一已私利,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捕鸟的大网,是利用人工合成纤维编织的;探鱼的超声波,则是超声技术在海洋捕捞行业的应用;而这种电鱼技术,也离不开电工电器工程师的 “发明创造”。类似的技术发明还有很多很多,看到这些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因为人类的贪婪而灭绝,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或技术开发人员,我们是应该认真检讨开发的技术及其应用可能对生态带来的破坏和影响。 没有需求,也就没有伤害, 那些喜欢吃野生动物的有钱人,想一想再这样吃下去,子孙后代再也没有机会看到这些可爱的小精灵活体,它们只能留下照片与标本,这些所谓的 “有钱人”是不是也应该口下留情了? 发展,必须是有限制的发展;应用,必须是有条件的应用;消费,必须是有理性的消费。不要真正地等到物种快要灭绝了,或已经灭绝了,才想起保护它。 ( 图片来自网络,用于非商业目的,并向原作者致谢! )
13152 次阅读|43 个评论
[转载]中国考虑修改法律 严惩食用濒危动物消费者
citizenscience 2014-4-29 23:39
十年监禁? http://finance.huanqiu.com/media/2014-04/4978939.html http://news.mongabay.com/2014/0429-hance-china-endangered-law.html
个人分类: 公众科学新闻|1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图欣赏:大自然保护协会2013图片竞赛
热度 13 book 2013-12-24 21:52
邮箱收到大自然保护协会2013年度图片竞赛的投票通知,一共有九张图片,要选出前三名。 请大家欣赏美图,说说你怎么排序?可以去后面链接投票。 http://photocontest.nature.org/
个人分类: 读-思-拾|5846 次阅读|25 个评论
红豆杉告急:科学家毁灭物种的又一悲剧
蒋高明 2009-5-6 15:36
蒋高明 今天接到北京地球村环保组织的告急信。信中称,我国珍稀树种红豆杉、榧木急需帮助!这些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正在被偷伐盗伐,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急需借助媒体、NGO的力量来曝光这种违法活动,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并尽快采取行动打击罪犯。我们无法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大树古树消失。 事情发生在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河西乡玉狮场,这8万亩原始森林,是由珍稀树种组成的高山针阔混交林,属于长江中上游天然林。直径1.5-2米以上的千年古树成群成片,在国家森林资源中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上也不可复制。玉狮场的普米族人三十多年来为保护这片祖传的林子历经磨难和抗争, 林子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守护神,也是山下乡镇纯净饮用水的来源。 又是云南,又是怒江州。前段时间,他们砍伐热带雨林造橡胶林;他们那里的野生兰花同样遭遇灭顶之灾;在此之前,云南的生物多样性面临种桉树、建大型水电站的巨大破坏。 大约十年前,笔者始听到中国科学家听美国科学家宣称他们在一种红豆杉中发现了一种抗癌物种紫杉醇,对各种肿瘤细胞有独特的抑制作用,在抗癌药物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科学家建议多发展这种抗癌药物,并有高层领导支持进行这个产业的开发。然而,此风在中国盛行不到十年,就给中国的许多杉属植物带来灭顶之灾。可见,利益的破坏力量有多么的巨大。 1963年,美国化学家瓦尼(M.C. Wani)和沃尔(Monre E. Wall)首次从一种生长在美国西部大森林中称谓太平洋杉(Pacific Yew)树皮和木材中分离到了紫杉醇的粗提物。在筛选实验中,Wani和 Wall发现紫杉醇粗提物对离体培养的鼠肿瘤细胞有很高活性,并开始分离这种活性成份。由于该活性成份在植物中含量极低,直到1971年,他们才同杜克(Duke)大学的化学教授姆克法尔(Andre T. McPhail)合作,通过x-射线分析确定了该活性成份的化学结构一种四环二萜化合物,并把它命名为紫杉醇(taxol)。 后来,紫杉醇在红豆杉属等植物也有发现, 并继续研究了它的抗癌机理。同位素示踪表明, 紫杉醇只结合到聚合的微管上, 不与未聚合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反应。细胞接触紫杉醇后会在细胞内积累大量的微管,这些微管的积累干扰了细胞的各种功能,特别是使细胞分裂停止于有丝分裂期,阻断了细胞的正常分裂。 有了如此高的疗效,紫杉醇的价格高于黄金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但资源的消失也是在预料之中的。 科学是把双刃剑,往往人们了解的什么东西有用就是这个东西灭亡的开始。本着科学家的良心,一些发现是不能让利益部门知道的,更不能让不法之徒得知。本着这一基本思想,我们在野外采集标本都是躲着当地老百姓,生怕那些无辜的植物成为了人们掠夺的对象。 为了挽救这片原始森林,地球村的环保人员呼吁国家相关部门: 1) 紧急行动,拿出硬招制止盗伐红豆杉和榧木,惩处追究事件责任人,制止损害天然林的修路及其它经济活动等。 2) 组成由中央和省级相关部门联合行动调查组,就此案件及当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联合调研,深入了解村民的意愿,制定出适合当地长远发展的科学规划。 3) 将玉狮场建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态保护区,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使之成为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绿色生计为一体的生态文明的微观模式。 附件:村民来信 作为我是一个普通的村民,在这里土生土长五十多年了,是一个美好的家园,是我的森林家园。这里要修公路,我本人心事重重,会不会对生态有所破坏,所以提出自己的几点想法。 无论任何单位和个人,想修路,这路必须经过论证,再考虑修不修,要考虑生态、经济等各种因素,不能想修就修,需要专家和玉狮场长期关注生态的村民共同召开研讨会,因为这路从桠口修和从河西修的结果完全不一样的。 1、从桠口修到玉狮场的路途中全部属于原始森林,桠口是玉狮场的正东,村民很少引用这条路。如修通这条路,只为少数人服务,尽可能为那些盗伐森林的人提供方便,而村民得不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2、从河西到玉狮场的这条路,河西是玉狮场的正南方向,是玉狮场多少年来村民引用的一条路。因为桠口在东,河西在南,玉狮场人从东到南实在不方便,过去玉狮场社的老干部要求修通一条玉狮场到河西的路,让我们娃娃上学,村民的农特产、干水果等,只能运到河西出售,河西是乡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是我们离不开的地方。在修路的途中对生态的保护也多可靠一些,也是多年来玉狮场村民盼望修的唯一选择的一条路。 自己总觉得,玉狮场人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用正确的态度去做每一件对大家有利的事。 今天大家看到,站在玉狮场的这片原始森林,那是通过几十代人守护的结果,那里有真正的千年古树啊,普米族最古老的文化就在森林里,我们的生存、生活、都离不开森林。确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玉狮场有不同的森林,不同的方向挡住了恶风暴雨,听村里的老人讲,我们玉狮场自古以来,没有发生过一次泥石流、山体滑坡,这证明了森林提供给我们的好处,森林是我们的命根子,普米族人有自己千年灿烂的文化,没有森林的时候也同样会消失,所以,我们应该有责任的保护她。 当然我们需要发展,需要路,可这路不能在森林里修,一旦在森林里通了路,可以总结,周边村寨在森林中通了路的检验,盗伐森林,特别是盗伐珍稀树种的事时有发生,结果出现严重问题,也不可能完全解决好,而村民得不到实在的利益,反而受苦果的是世世代代生活在森林里的人。 所以我说句心里话,我们的发展需要党和政府来解决。近几年来,党对农村的好政策真不少,在教育上,我们的儿女上学也没有担心,免学费,给生活补助,农民种粮补助,还有最低生活保障。 最近我们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虽然我们对科学的认识还远远不足,也认为玉狮场的生态也是用科学的态度来保护,因为这里有8万亩林地,有许多千年古树和珍稀种。今天我说这么多的话,是为了生态,为了玉狮场的子孙后代的利益。 我们是特少民族,有自己灿烂的文化,这都离不开森林。望各级政府为我们的保护森林家园,提出宝贵的建议。 兰坪县玉狮场村一村民 (以下是村民拍到的不法分子偷伐的红豆杉大树)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9664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