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协同创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研究生教育系统工程模型结构
lxj6309 2015-6-13 09:16
刘新建,房俊峰,谢姝琳 . 系统工程视角下的研究生协同创新教育模式 . 教学研究, 2015,38 ( 2 ): 31-35 2 研究生教育系统工程模型结构 系统工程学原理作为指导组织管理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已经在各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把研究生教育过程看作一个系统建设过程,应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进行研究和组织控制,也会有重要意义。顾建民( 2001 )试图仿照系统工程一般方法论建立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其给出的三维结构是目标与任务维、途经与方式维、阶段与学科维,其中,目标与任务维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知识,途经与方式维包括的要素有课程教学、科研活动、社会实践和教育环境;阶段与学科维有硕士生阶段和博士生阶段。可以看出,这个模式与一般系统工程方法论的三维霍尔结构并不对应,不符合系统工程的作业方式。霍尔结构的三个维度分别是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其重心体现在时间维要素与逻辑维要素的组合上,其组合形成了霍尔管理矩阵 。 下面针对研究生教育这个系统工程,提出一个经过扩展改造的系统工程运作模型。 系统工程方法论作为组织管理的技术,应用之前的首要工作是明确研究所要管理控制的系统。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组织管理工作,其含义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作为长期行为的日常工作,其针对的对象是所有在校研究生,另一个是把每一届学生作为一个管理控制对象,其要经历的过程是前后相继的一个完整循环。本文确定所研究的对象是后者,即把一届研究生的完整培养过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虽然,研究生的入学招生管理对于体现一个学校的创新教育也很重要,但是为了讨论主题的集中性,本文暂不涉及。 一个完整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作为一个做事活动过程来看,要将其叙述清楚,应该交待清楚记叙文所要求的四项要素,这就是时间、地点、人物和事项。我们把研究生教育系统与四要素对应的四个维度分别称为时间维、空间或环境维、主体维和活动维。时间维即从入学到毕业离校的时间过程,其坐标值可以用学年或学期表示。空间维即研究生所面对的环境要素系统加自身,就是前面所述四大类系统。主体维就是前面所述的四大类主体。活动维包括研究生教育过程所经历的各个环节,一般包括制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含大型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含社会公益活动、社团活动)、论文工作(含开题、研究、中期考核和论文评审等)。 略去时间维后的研究生教育系统工程逻辑结构如图 1 所示。 首先,在每个时间段,空间维和主体维的各要素基本都要参与,其次,活动维的各项工作在各时间段的展开程度不同。如制定培养计划通常只发生在第一学期,教学工作目前在我国多发生在第一学年,有的学校或专业会持续到第三学期。专业实践通常发生在第二学期及其以后的某些阶段,社会实践则不太确定,论文工作多开始于第三学期,从确定主题、查阅文献起,持续到答辩结束。 基于上述系统工程逻辑图分析如何落实协同创新目标,就是要考虑在四维时空中的每一个坐标点上,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可行要求贯彻进去。开始阶段着重点是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并培养创新思维方式,然后是通过专业实践和论文的初始工作初步进入创新实践过程。到论文完成时,学生应具备独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素质,从而完成创新教育培养目标。这个系统逻辑图丰富了霍尔三维结构,更能反映各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个人分类: 教育|23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协同创新的研究生教育系统概念
lxj6309 2015-6-13 09:05
刘新建,房俊峰,谢姝琳 . 系统工程视角下的研究生协同创新教育模式 . 教学研究, 2015,38 ( 2 ): 31-35 1 协同创新的研究生教育系统概念 杨卫 (2006) 将以创新为导向的研究生教育过程看作是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教育宏观环境的激励下,由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创新意识走向创新实践而完成的创新历程。其中的教育环境包括管理机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学位监督和保障体系,资助奖励体系等等。 笔者 认为,应用系统思维原则,以功能及职责进行结构分析,研究生教育系统包括研究生 ( 以下简称学生 ) 、教师和管理者三类主体,以及学习系统、教育指导主系统、控制管理系统和环境辅助系统四类功能子系统。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的行为功能具有双重性。从主要角色看,学生是一个被管理者,接受和执行教师及管理者发出的指令,但其同时也是一个管理者。每个学生首先要管理自己的行为,是一个自我管理者;其次,学生群体有自治管理组织如班委会和学生会;再次,学生对教师和管理者有评价权和某种意义的监督权。教师是学生的管理者之一,又接受各级管理者的管理和制约。教师又分为一般授课教师和全程指导教师(导师)。管理者承担的似乎是纯粹管理功能,即发出指令使其他人接受,其实不然。首先,管理系统是分层级的,每一个管理者既管理他人又被人管理;其次,管理者要接受其他多种主体的监督,接受民主考核评价;再次,根据现代管理学理念,管理者的本质是一个服务者,不仅为被管理者的各种权利要求提供服务,如课程安排、生活保障,而且管理本身只是一个社会分工角色,管理者是在执行社会赋予的使命。因此,可以说,学生、教师和管理者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社会目标——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劳动者而协同努力。 学习系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生教育的主体系统,这正是基本教育原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反映。学生的主体性角色不仅体现在作为三大主体之一,而且体现在,在完成培养创新型劳动者这一教育使命的过程中,学生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重点中学、著名大学之所以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首先是因为这些学生本身的基础素质非常优秀,其次才是这些学校提供了优良的学习条件。当然,这些学生之所以选择这些学校也是看重了其优良的条件。所以,学生是自己成为优秀人才的决定性因素。学习系统作为一个整体,除了学生这个主体以外,学校提供的各种学习条件,如基础设施、课程体系、图书资料系统等等也是有机组成部分。 教育指导主系统是指以教师为主体的主生产系统。教育系统是社会人力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主系统之一(另一主系统是家庭),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教育系统正是生产的主车间。教师在这个主系统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整体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相对于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主动性上更显突出,这是因为,在专业相关问题上,只有专业教师最有发言权。不过,我国教育行政系统在这方面对教师侵权过多, 如本科教育中对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的过度干预,考核过于繁琐, 这也是造成教师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的重要原因。在研究生教育层次,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都达到了最高层次,这一方面表现为二者各自更强的灵活主动性,都企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成教育使命,另一方面二者又具有更强的相互依赖性。教师要实施自己的主导作用,讲授更高水平的内容,就要求学生完成更高层次的练习题目,要求有高素质的学生,要求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文献资料,更好地发挥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更强烈地体现自己的主体性,从获得高水平的创新能力看(即排除不求上进者、混文凭者),也就要求更高水平的教师发挥其纵览科学前沿、有效提供专业指导的能力,即高水平的主导作用。教育指导主系统不仅包括专业课教师和指导教师,还包括生活辅导教师和社会伦理课教师。政治课是基本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伦理课教师并列。 控制管理系统是以管理者为主体的管理机构体系。这个系统的工作任务是组织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整体系统的有序运转,并实施督导检查,其工作方式一般是指令式。这种工作任务和方式容易使主体管理者形成官僚主义作风,与高等教育的学术民主和自由开放特性相冲突,从而无形中阻碍创新目标的实现。控制管理系统的构成除了主体管理者之外,还包括规章制度和工具物质系统,如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狭义的控制管理系统仅指校内部分,广义的还包括上级教育行政系统。 环境辅助系统一是指校内的后勤保障体系,如图书馆系统、校园环境系统、公寓系统等,二是指校外协助系统,如一般政府部门、实习单位、其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商业环境、交通环境,等等)。由此,广义而言,研究生教育系统中的主体除前述三类外,还包括环境辅助系统中的各类人员。 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创新模式即是要实现四类系统、四类主体的协同运作,实现共同的目标。为此,就需要各方的和谐共谋、激发互动和关联共赢。从管理学和研究生教育学的原则层面看,管理者在协同关系中起方向主导角色,教师起实施主体角色,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教育产品承载者,其他主体起辅助作用。虽然,各主体角色不同,但任何一方都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应重点强调指出的一点是,当前的系统模式对第四类特别是实习单位系统重视不够,没有落到实处。在国家层面需要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条例,以法规形式确立社会单位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中的作用和义务。
个人分类: 教育|1482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工程视角下的研究生协同创新教育模式——引言
lxj6309 2015-6-13 08:58
刚在《教学研究》上发了一篇文章:系统工程视角下的研究生协同创新教育模式,今分四次把原文贴在这里。 系统工程视角下的研究生协同创新教育模式 刘新建1 房俊峰1 谢姝琳2 ( 1.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燕山大学图书馆,河北秦皇岛066004) 实现“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目标,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研究生教育的模式。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研究生教育系统是一个四维时空结构:时间维,空间(环境)维,主体维,活动维,协同创新是该结构中的四大主体与四大系统相互激励、共谋共赢的理想结果。课程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是关键子系统,创新的基因嵌于其中。 研究生教育;协同创新;系统工程模型 0 引言 教育部在《 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2005 年发布《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 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此后关于研究生教育创新的实践与学术研究不断走向新的高潮。 2011 年 “ 推动协同创新 ” 的国家层面理念提出, 2012 年 “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 ( 2011 计划)启动实施,协同创新成为当前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生教育 协同 创新 成为 其重要 议题 。 在中国知网上,以 “ 研究生教育创新 ” 为主题 搜索到的文章数在 2003 年前基本是个位数,在 2003 年跳升到 26 篇, 2007 年超越 50 篇, 2013 年从 2012 年的 73 篇跃升到 134 篇;以“研究生创新能力”为主题搜索, 2000 年突破 10 篇, 2004 年达到 50 篇, 2006 年达到 111 篇, 2010 年突破 200 篇, 2013 年达到 288 篇。但是,近十年过去的今天,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创新素质仍很难让人恭维。这不是说,没有创新人才涌现,而是总体水平改观不大,不断发生的学术腐败事件令人 担忧 。凭心而论,研究生群体最近十多年来对我国的学术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论文数量的快速增长中大部分有研究生的贡献。但是,如众所周知,这些论文的 总体创新 水平 并 不令人满意。 虽然有不少人把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归咎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但是,这个解释是不充分甚至是不恰当的。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富有创新思维的中国杰出人才都是层出不穷。中国科技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辉煌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创新才能的体现。新中国六十余年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人民无数杰出人才智慧的体现。这些说明,一旦学生走出了我们这个教育体 制, 许多人的创造智慧就可能被激发出来。那么,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的症结到底何在 ? 本文认为,人们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不满在于:大多数学生在学期间缺乏创新动力,学习不主动,论文凑字数。之所以许多学生在毕业参加工作后表现优异,是现实社会的竞争环境激发了其创造潜力。但是,由于在学校时浪费了打好知识技能基础的青春时光,在工作后或者不得不重新学习基础性知识,或者总是存在某些不足和遗憾,创新的水平也会打折扣。而且由于总体创新意识和能力较低,社会总体的创新水平也受到了很大制约。基于以上认识, 笔者 认为:以提高创新能力为宗旨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应是促进研究生队伍的全员创新意识觉醒,扎实全面提高总体创新能力水平。 杨卫 (2006) 提出了研究生、导师、培养环境相互作用的协同式创新研究生教育理念 ,顾建民 (2001) 基于系统工程思维方式,提出了一种研究生创新教育系统模式 ,本文将首先扩充协同式创新模式,然后以此理念为指导,提出一种更严格系统的研究生教育系统工程模型。 刘新建,房俊峰,谢姝琳 . 系统工程视角下的研究生协同创新教育模式 . 教学研究, 2015,38 ( 2 ): 31-35
个人分类: 教育|1574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网络分析在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中的实证研究
热度 1 terahertz 2014-9-28 21:05
(本文发表于《图书情报研究》2014年第3期) 2014-社会网络分析在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中的实证研究.pdf 社会网络分析在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中的实证研究 刘桂锋; 刘琼; 刘红光 摘要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高校专利合作关系进行网络分析,从可视化的角度展示合作主体分布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以清华大学专利为例,统计其合作情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 NodeXL ,从微观的视角对专利合作的不同子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并揭示清华大学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不同合作模式的差异。最后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清华大学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因素,为其他高校开展创新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产学研;清华大学;专利分析;协同创新
个人分类: 发表论文|2602 次阅读|2 个评论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模式研究
热度 1 terahertz 2014-9-12 22:03
(本文发表于《图书馆学研究》2014年15期) 2014-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模式研究.pdf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模式研究 刘桂锋,刘琼,孙华平 摘要: 本文 采用网络调查和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模式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梳理了国内外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典型模式类型及特点。最后从3个角度构建了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服务模式体系。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信息服务; 技术转移; 清华大学 ;南京大学
个人分类: 发表论文|2641 次阅读|2 个评论
WWW协同创新?
热度 3 ailincnj 2014-7-9 00:25
江苏省民盟科技委员会开会,准备搞个论坛。有人提出现在各高校申报获批了“协同创新平台”,但接下来不知如何操作,想以此为主题搞一次活动,集思广益,到时搞个提案,也好为此项工作的实施献计献策。 诸位不要笑话,我这个土冒还是第一次听说。感觉很新鲜,如是了解一下什么( What )是协同创新 ?  为什么( Why )协同创新?怎样( How )协同创新?所以简称为 WWW 协同创新,也可以说是三问协同创新。经过百度查阅了解,现可以回答前两问,第三问希望广大读者和科学网的高人来回答,最好能提出好的建议,我们会深表谢意!如点子独到,办法具体,且具可操作性强,到时敬请参加今年 8 月举办的论坛。    什么( What)是协同创新 ? 协同创新,全称是是 2011协同创新计划,是教育部提出新的口号,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创新,但是,教育部背后有高人,提出口号以后让全国人民动员起来研究什么是协同创新。初步理解是协同创新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其主要形式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特别是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地方政府进行深入融合,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   为什么( Why )协同创新?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单靠专 一人才和专业结构是很难取得重大突破的,所以需要协同创新。创新能力不足既是我国教育、科技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我国创新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效率不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脱节。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已经不再是某一个体、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孤立发展,迫切需要突破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推动社会创新力量的协同共进,从而实现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根本提升。个人理解是以“两弹一星”的手法,集全国之力,攻克科技难关,提高科技效率。 怎样(How)协同创新?这是个难题,因为此事本身就是创新,做一件前无古人的事,需要全社会参与,在此恭候大家的金点子。
3217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中国名村变迁与农民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举行
ajygz 2014-5-20 09:08
http://news.zafu.edu.cn/articles/3/24286/
个人分类: 三农|1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长江流域杂交水稻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促进会在海南陵水召开
lipng6575 2014-4-16 14:58
4 月 13 日 ,由武汉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我校牵头组建的 “ 长江流域杂交水稻协同创新中心 ” 在海南陵水召开工作促进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荣廷昭、颜龙安、陈剑平、朱英国,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及武汉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负责人出席会议。我校校长郑有良主持召开战略发展委员会会议。中心理事、我校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李仕贵和万建民分段主持召开了中心创新团队学术研讨会与工作交流会。   中心理事长李晓红致欢迎辞,战略发展研究会主任袁隆平讲话,主任朱英国介绍了自 2012 年培育组建以来的运行进展与代表性成效。与会代表围绕中心定位及发展规划、协同运行及申请国家认定方案等进行深入研讨。各协同单位就进一步强化机制创新、深化培育建设等达成了共识,将紧紧围绕中心建设目标与定位,切实突破体制性障碍,全力以赴地推动中心建设,为该中心早日实现国家认定的培育目标,推动我国杂交水稻产业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个人分类: 科研新闻|2608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华大学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分析— 基于专利合作网络
热度 4 terahertz 2013-11-18 21:09
(本文被《情报科学》录用) 清华大学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分析 — 基于专利合作网络 刘琼 , 刘桂锋 , 刘红光 , 刘亚丹 摘要: 本文从专利情报的角度,对清华大学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专利合作网络进行数据分析以 揭示清华大学不同合作模式下的产出差异 。再通过社会网络可视化分析,对清华大学不同子网产出的专利成果进行年份和IPC共现分析,以反映清华大学与各个协同主体之间的合作趋势、技术分布及合作模式。最后对清华大学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协同主体、技术领域、实施活动等进行总结归纳 , 为其他高校开展创新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清华大学;社会网络可视化;专利分析 2016年1月更新: 刘琼 , 刘桂锋 , 刘红光 , 刘亚丹 . 清华大学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分析—基于专利合作网络 . 情报科学 . 201 6 , 34 ( 1 ): 120 - 124 , 12 9 . 2016-清华大学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分析_基于专利合作网络.pdf
个人分类: 发表论文|4637 次阅读|7 个评论
江苏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热度 2 terahertz 2013-4-11 21:10
2013年4月11日, 教育部 公示了2012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 2012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公示名单 序号 中 心 名 称 主 要 协 同 单 位 类别 1 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 前沿 2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军指挥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中心、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等 文化 3 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航科技集团等 行业 4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集团等 行业 5 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南开大学等 前沿 6 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等 区域 7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 行业 8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 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 前沿 9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 文化 10 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铝业公司、中国商飞公司等 行业 11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浙江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浙江医学科学院、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 区域 12 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苏州大学、苏州工业园区等 区域 13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工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 区域 14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中科院半导体所、国防科技大学等 前沿 在公布的14个协同创新中心中,第一单位属于北京的 有4个的 ,分别是1, 4, 7和9; 其次是江苏省,有3个,分别是2, 12和13;其余各1个,分别是黑龙江省、四川省、河南省、天津市、湖南省、浙江省和安徽省。 从江苏省的情况来看,主要是 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 。 1,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由 南京大学 牵头,在外交部、海南省、国家海洋局的支持下,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海军指挥学院、中国南海研究院、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成立,2012年10月正式揭牌,目标是打造综合研究南海问题的中心平台。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将依托 南京大学 地理信息、海洋海岛研究、边疆史学、国际关系、文献情报等方面的多学科优势,协同国内外相关研究力量,通过创新机制的改革,带动南海问题的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基础信息与决策支持服务。 中国科学院 院士、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教授 王颖 出任中心主任。 2, 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以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为主导, 苏州大学 牵头,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东南大学、江苏省纳米技术产业创新联盟等单位参与。 旨在通过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形成完善的人才、学科、科研、产业四位一体融合的体制机制,共同致力于推动纳米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发展,努力将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国内发展水平最高、国际一流的纳米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 3, “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是南京市政府与南京工业大学于2012年8月达成的共建协议,由南京工业大学牵头组建、市政府牵线搭台,面向石化产业高端化承接南京工业大学创新资源,通过政府、企业、高校之间的互动形成协同创新机制,“政产学”三方协同助推南京石化产业转型发展。 “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主要面向南京化学工业高端化的重大需求,以政、产、学、研协同为手段、科技创新创业为路径、人才培养为根本、机制体制创新为关键、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依托学校现有学科基础和体制机制优势,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有效聚集国内外创新要素和资源,着力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形成政府引导建设、大学主体运营、企业广泛参与的格局,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创新能力,实现行业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与有特色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协同发展,南京工业大学要真正做到“立足南京、服务江苏、辐射全国、走向世界”。 作为产、学、研的联合体,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南京石化产业创新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将依托现有学科基础和创新要素优势,站在学术的高度,大力推动传统化学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实现产业转型;衍生培育先进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先进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升级。 http://baike.baidu.com/view/10004548.htm http://www.ec.js.edu.cn/art/2012/10/23/art_7481_90421.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10310793.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10307125.htm
个人分类: 经典收藏|631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创新与协同创新
热度 2 ncepuztf 2013-1-26 23:20
教育部的协同创新中心也公布了若干个,没看见我校参与,说明这一点学校做得不够。这驴嘴上的萝卜该争取还是要争取。搞科研项目要创新,读研究生也要创新,关键是先搞清楚什么是创新,怎么创新,啥叫协同创新?以下是查阅文献资料后我的思考。 1 创新: 更新,改变,创造新的东西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 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口语上,经常用 “ 创新 ” 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 。既然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促进创新的因素也被视为至关重要。 2 创新的途径: 移植、综合、统一 ( 1 ) 移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力学有限元用到电磁场。 ( 2 ) 综合: 综合就是创造。如麦克斯韦方程组。 ( 3 ) 统一: 站得高,看得远。如刘宝啶将不确定性(随机和模糊)统一为可信度理论。秦始皇实现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3 协同创新:本质是 科研链资源的整合(参照企业资源计划 ERP ,可称为研究资源计划 RRP , Research resource planning ,更大的是 GRP ,即全球资源规划,只有美国可能玩得起) “ 协同创新 ” 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 “ 人才、资本、信息、技术 ” 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资源整合不是无限的,就如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科学技术条件下,整合是有限度的,极限就是生产前沿面。 打个比方堆沙堆(沙堆效应?),沙子堆到一定高度后需要的沙子大量增加才可能有稍许高度增长,代价太大了以致无法承受的时候就是极限。   教育部 “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 (简称 “2011 计划 ” ),自 2012 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旨 在建立一批 “2011 协同创新中心 ” ,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根据教育部 “2011 计划 ” 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 1 )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以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代表我国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   ( 2 )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   ( 3 )面向 行业 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   ( 4 )面向 区域 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4 协同创新中心评审标准    ( 1 )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    ―― 符合科技前沿发展的趋势,且我国在该方向的研究具有较好基础。协同创新体组建合理,能够代表我国该方向的最高水平,具备冲击世界一流的基础与能力。    ―― 已经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机制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创新模式和运行管理机制。    ―― 已经吸引和集聚了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人才与团队,队伍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主要负责人在国际学术界有较高的声望和影响力。    ―― 牵头高校以及主要参与高校,依托的主体学科原则上应进入 ESI 学科排名的前 1% ,并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或优秀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 )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    ―― 符合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规划,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需求。协同创新体组建合理,能够代表我国该方向的最高学术和人才培养水平。    ―― 结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色,在人员聘用考评、人才培养以及管理运行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机制体制改革,建立了跨学科、跨高校乃至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机制。    ―― 已吸引和集聚了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人才与团队,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任务明确,分工具体。主要负责人具有较高学术威望、较强的开拓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    ―― 牵头高校以及主要参与高校,在该方向上应具有较强的学术积淀和较明显的学科优势,依托的主体学科应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已建有相应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    ( 3 )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    ―― 切合国家及行业产业的重点发展规划,协同创新体组建合理,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基础,得到行业产业部门的充分认可和有力支持。    ―― 已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机制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机制和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有组织创新的模式。人才队伍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主要负责人在行业产业中具有较高声望和影响。    ―― 牵头高校以及主要参与高校,须在行业产业内具有明显特色和行业企业的影响实力,依托的主体学科应处于国内领先行列,并建有相应的国家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基地。    ―― 参与企业、研究院所等应是行业内领先、影响力强,具有较好研发基础和对重大技术创新的需求与接受能力。有效地聚集了多方资源,得到了参与企业的实质性投入。   ( 4 )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    ―― 符合地方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重点规划,协同创新体组建合理,并拥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基础。牵头高校在该方向、该地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具备协同创新的牵头实力,参加企业应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的产业影响力。    ―― 已开展了相关的机制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社会化的人员聘用与流动方式,形成了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新模式,改革成效明显。    ―― 牵头高校依托的主体学科应切合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并建有相应的国家级或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    ―― 得到省级协同创新的支持,在支撑区域创新发展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5 对于工科高校(比如华北电力大学)的建议 对于工科高校而言,主动做的应该是 第一个 ( 主动创建要争先 ),被动做的是 第三个 ( 积极参与不落后 ) ( 1 )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 依据评审标准,该机构创建应该在大学层面,系部只针对专业提出设想。 ( 3 )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 这个机构应该在大型企业创建,学校可以作为参与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可建议大型企业报“协同创新中心”,以获得政府更多政策和资助。建议积极拓展和更多大型企业联系,获得更多参与机会。 注:3,4中红色字体表示多数工科高校可以参与的内容。
个人分类: 科教|4581 次阅读|6 个评论
【微博】万钢在上海浦江论坛说高铁成功是协同创新的结果
热度 11 曹聪 2012-11-3 19:10
据 同事从 上海浦江论坛报道,万钢 说: 高铁成功是协同创新的结果。 这一项目调动了25所研究型大学、11家研究所、51个工程中心、3家制造厂、7家设备厂和500多家供应商参与,就像一个大交响乐团那么协调。 元芳,你怎么看?
个人分类: 微博|2798 次阅读|24 个评论
[转载]钱学森: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协同创新”案例)
wangxiaog04 2012-9-12 14:13
钱学森: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 一、 航空工业的几个部门 健全的航空工业,除了制造工厂之外,还应该有一个强大的为设计而服务的研究及试验单位,应该有一个作长远及基本研究的单位。自然,这几个部门应该有一个统一领导的机构,作全面规划及安排的工作。 为什么为设计而服务的研究和长远及研究有分别呢?这个分别在于研究的性质有所不同:为设计而服务的研究有很大的计划性,必要在某一时期内完成某一工作,因此往往重点放在解决一定的问题而不放在完全了解这问题的机理。相反地,长远及基本研究的重点放在完全了解一个问题的机理,因而我们不能把时间限制过于严格 ; 也必须要把工作定得灵活些,可以随机应变,探索新方向。 这两种研究工作,在所用的工具方面也有所不同。为设计而服务的研究需要大型及重型设备。例如:大型风洞、大型结构实验台、大动力的推进机试验设备、高速推进机实验风洞等。长远及基本研究不要大型设备,但要比较突出的而精细的实验设计及计算工具,例如:高温及高超音速风洞、二元低骚扰风洞、高温金属融变机等。 这两种研究中的工作人员,也有些不同。为设计而服务的研究,需要对生产过程有彻底了解,对研究能大力推进,按时完成不怕时间上的压力的工作者。长远及基本研究,需要对基本科学,如数学、物理、力学能能完全掌握,能对一个问题深入探讨的工作者。自然,有的科学家两方面的能力都有,两方面的要求都能适合,这些人就是重要的关键人物。我们要依靠他们来迅速建立起国防航空工业。 二、航空工业的组织 下面我们提出我国航空工业组织的一个草案。 1 、领导机构: 这是一个全面规划及安排的机构,应该包括科学、工程、军事、政治方面人员,这个领导机构设在国防部内。 2 、科学研究: 这是长远及基本研究的单位,在组织上可以在中国科学院系统之内,但同时也归上述领导机构领导。现在在科学院内,力学研究所的研究工作或多或少都与航空工业有关,其他研究所中的高温材料研究、电子学研究、计算机研究也都与航空工业有密切关系。在将来很可能再设新研究所。估计在这方面工作的研究人员,在整个系统完成时有 600 人,其中有副博士水平以上的研究人员有 120 人至 150 人。 3 、设计研究 这个单位是设计研究及设计新型飞机等的机构,它的任务是:生产新型成品,包括试制及试飞阶段在内,因此这是一个很大的机构,是一个复杂的机构。在整个系统完成时应有技术人员 6000 人,其中有副博士水平以上的人员 500 人至 600 人。这个单位可以名以航空设计院。直接在上述领导机构之下,其组成部分为: 空气动力学研究所 材料研究所 结构研究所 火箭推进机研究所 冲压推进机研究所 透平式推进机研究所 控制系统研究所 运用研究所 设计局 试制工厂 试飞站 估计这个研究中心需要电动力 15 万千瓦,初期也要 5 万千瓦。需地 200 平方公里。 4 、生产工厂 这是航空生产的一系列工厂,它们把航空设计院的新型设计,大量生产。它们中包括金属及非金属原料工厂,各种零件制造厂。自然,燃料工厂也在这一系统内。这些工厂主要地是由第二机械工业部来领导,但有些也属于重工业部及石油工业等部。所以它们仍然要有一个统一规划的机构,这就是 1 所述的领导机构。 三、国内现状 我国现在航空工业是十分薄弱的,我们在最近才从飞机修理阶段转入飞机生产阶段,有了飞机工厂和喷射式推进机厂。但是这两个工厂现在完全依靠苏联供给的图纸。自己还不能够设计新型飞机,更不能做出为设计用的工程及科学资料。至于飞弹火箭,我们是完全没有。 说到航空用的材料,我们的情况也是一样的薄弱。现在只有一个年产 20000 吨的铝厂。我们所必需的航空特殊金属还是要由国外进口。电子器材厂也是正在开始,还不能完全生产各种类型的零件。 至于航空研究,我们只有些主要地为教学用的风洞及其他实验设备。我们还没有专为研究用的设备,更没有大型为设计研究用的设备。所以可以说,我们完全没有航空研究可言。 人力呢?我们也是很薄弱。以整个力学来说,估计全国有 180 人从事力学教学;力学研究的高级干部,中间最有能力的,能做领导工作的只 30 人左右。力学人才只是航空人才中的一部分,人是更少了。我们可以开出下列的一张名单, ( 很不完全的名单 ) 空气动力学方面:陆士嘉 庄逢甘 罗时钧;林同骥 潘良儒 航空结构方面:王俊奎 钱伟长 王仁 杜清华 胡海昌 钱令希 郑哲敏 李敏华 范绪箕 推进机方面:吴仲华 陈士;梁守磐 火箭方面:任新民 这是最高级人员,如考虑青年干部,估计尚可调出 50 人有两三年教学经验的。 四、发展计划 问题是如何从约 15 个高级干部和 50 个青年干部的人力中,以最迅速的方法,建立起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三部分:研究、设计和生产。显然地,我们看出,如果只能靠自己,这非二三十年办不到。要在短时间做到,非争取苏联及其他兄弟国家的大力帮助不可。我们以为在原则上是:研究、设计和生产三面并进,而在开始时,重点放在生产,然后兼及设计,然后兼及研究。 具体步骤是: 1 、立即在国防部成立航空局,为全面领导机关。 2 、选择我国航空最高技术人员 10 人左右,每一专业有 1 或 2 人,配合相应军事及政治人员,组织一航空参观团,在二三月内到苏联及其他兄弟国家参观及商议合作大体方案。 3 、在今年暑期高等学校毕业后,选派两种人到苏联及其他兄弟国家:一种是到合作国家学习飞弹火箭制造工业,同时请合作国家的专家为我国设计飞弹火箭制造的一系列工厂,预备到 1958 年生产我国自制的飞弹及火箭。第二种人,约 300 人,到合作国家学习设计及设计研究,这是建立航空设计院的基础力量。他们每人学一个专门方向,以 2 年或 3 年为期。同时请苏联及其他兄弟国家代我们设计大型风洞及推进机试验设备 ( 也要利用我们在国外的上述留学生 ) ,争取在 1957 年开始航空设计院的基本建设, 1959 年 300 名留学生回国再请兄弟国家 200 人来我国。配合青年干部 600 人,开始航空设计院的工作。以后每年加入青年干部 600 人,到 1967 年达到 6000 人足数。 4 、逐年扩大中国科学院有关航空的研究工作,在 1967 年到 6000 人。 依照上述发展计划,每年需要高等学校航空有关科门的毕业生如下: 1956 年 400 人 (100 人工艺, 300 人设计 ) 1957 年 400 人 ( 完全工艺 ) 1958 年 400 人 ( 完全工艺 ) ( 开始飞弹制造 ) 1959 年 600 人 ( 完全设计 ) ( 开始航空设计院工作 ) 1960 年 700 人 (100 人工艺,, 600 人设计 ) 1961 年 700 人 (100 人工艺, 600 人设计 ) 1962 年 800 人 (200 人工艺, 600 人设计 ) 1963 年 800 人 (200 人工艺, 600 人设计 ) 1964 年 800 人 (200 人工艺, 600 人设计 ) 1965 年 800 人 (200 人工艺, 600 人设计 ) 1966 年 900 人 (300 人工艺, 600 人设计 ) 1967 年 900 人 (300 人工艺, 600 人设计 ) 到 1967 年,共有工厂技术人员 2400 人,设计院技术人员 5700 人。 一九五六年二月十七日
172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教育报》我校协同创新服务区域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lizg 2012-8-11 10:00
《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我校(浙江工业大学》协同创新服务区域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http://www.zjut.edu.cn/zjutnews/newsDetail.jsp?id=7476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2-08/09/content_75326.htm 8月9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我校以协同创新主动服务区域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报道以《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浙江工业大学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纪实》为题,2800字的大篇幅详细、生动地报道了我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以“整合资源、深度对接、瞄准前沿”三大举措强力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报道还刊发了我校校长张立彬的署名文章,文章以《协同创新主动服务区域发展》为题,就实施协同创新的意义,我校协同创新的实践与成效,我校下一阶段实施协同创新的战略目标作了精辟的论述。 全文如下: 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 ??浙江工业大学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纪实 ■ 本报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孙江丽 在不久前公布的201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奖项中,由浙江工业大学承担和参与的16项科技成果获奖,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量均居省属高校首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浙工大拥有的有效专利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五位。 近年来,浙江工业大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学校与各类创新力量深度合作,通过实施“资源整合、深度对接、瞄准前沿”三大举措,走出了有浙工大特色的产学研结合新路子。 整合资源,构建一批学科交叉融合大平台 这是一份让人惊喜的成绩单:由浙江省政府主导、浙江工业大学牵头的“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经过8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为参与主体的新型产学研战略联盟。自2004年成立以来,该平台完成和承担了国家项目140余项、省部级项目400余项,获发明专利50项,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个化学药品一类新药。 成绩的背后是创新。为整合资源,打破部门、地区和单位的界限,“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围绕“政府搭建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建设理念,构建了功能明确的主导、核心、紧密和服务四个运行层次??作为主导层的浙江省各级政府,先后投入1.6亿元建设经费,浙江工业大学与5家参建单位作为核心层,以上市企业为主的35家理事单位作为紧密层,300余家会员单位(企业)作为服务层,四个运行层分工明确,形成了多方协同研发的创新体。该平台负责人苏为科教授说:“该平台充分发挥了各单位在制药产业链上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了有机整体和无缝对接。” 在浙工大,还有一块“金”字招牌引人注目,这就是“国家科技部能源材料及应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我国能源材料领域第一个高水平的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国际基地。该基地成立2年多来,已开展16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研究经费2860万元,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浙工大依托原有的应用化学、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和机械电子工程三大重点学科,整合相关专业科研力量,成立了燃料电池新材料、光电功能材料、先进电池材料、能源装备特种技术、储能纳米材料等五大研究中心。 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梅新林说:“打破学科间的壁垒,组建跨学院跨学科组织,目的就在于和社会、企业、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协同创新。” 深度对接,形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新模式 浙江是制药大省,也是全国原料药生产和出口最大的省份,现有400多家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制药企业,其中七成多企业与浙江工大牵头的“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更有近30家企业干脆将研发中心建在学校内。该平台也成为推动浙江乃至全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 萘普生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解热镇痛药和最畅销的非处方药之一。浙江车头制药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萘普生原料药生产企业,产品80%以上出口。 2006年,“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与企业达成共识,就萘普生传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关键共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形成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对项目的研究内容、实施过程、关键问题等进行评估和审定,制定了一套适合企业改造的最优方案。 经过3年多的奋战,项目攻关小组开发了有毒有害物质的绿色替代品,通过对原有生产工艺的绿色化改造,建成了一条低能耗、高质量的绿色生产线。目前,浙江车头制药年产量提高60%,生产成本降低10%以上,“三废”产生量、能耗减少20%以上,实现年产值1.2亿元,年节约成本2200万元以上。 把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用于解决国家重大产业的关键技术问题,是浙工大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该校激光加工技术工程中心掌握着激光加工制造的关键技术,这项技术牢牢控制着我国能源、化工、冶金、机械、汽车等领域基础部件制造表面强化的命脉。10年前,该中心姚建华团队深入企业,与企业联合攻关轮机部件激光强化技术与再制造技术,成功解决了汽轮机叶片在表面强化过程中变形、强化深度浅、报废率高和污染大等问题。目前,全国60%以上的工业汽轮机组都用上了这项激光强化技术,技术还出口到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 迄今,浙江工业大学以“学校布点、学院蹲点、学科团队建点”的新模式,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建科技服务载体,与省内43个市县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省内外1500多家中小企业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87家企业共建了联合研发中心。 瞄准前沿,围绕产业重大需求做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名誉校长沈寅初强调,科学研究只有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面向区域、瞄准前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迎来服务社会与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是全球畅销处方药之一,被称为“抗生素中的王牌”和“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目前抗重症感染和不明原因感染的首选药物,其合成难度大、质量要求高。 从2001年起,浙江省首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浙工大生物催化与微生物发酵团队开始开发该药物关键的生物催化技术,首创了化学?酶法合成新工艺。团队负责人郑裕国说:“相比国外制药企业全化学合成工艺,化学?酶法有机溶剂使用量减少70%以上,‘三废’排放更少,成本更低。” 目前,该技术已在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产业化,建成了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生产线,出口份额已占我国该品种原料药出口量的90%以上,制剂也已逐渐替代进口产品进入临床使用。 长期以来,我国大宗商业信件处理采用加盖“邮资已付”戳,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邮资管理难度大。后来,我国决定停用“邮资已付”邮戳,改用邮资机处理监管邮资。 2000年初,张立彬教授团队开始研究邮资机,2005年研制成功,2006年开始批量生产。至今,由张立彬团队研发的“三大系列八种型号”邮资机,在全国22个省市的300多个大中城市邮政局使用。 □ 改革者说 浙江工业大学校长张立彬: 协同创新主动服务区域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机遇期。高校必须主动接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集聚资源,瞄准前沿,协同创新,与国家区域发展重大需求“同频共振”。 浙江工业大学一直以自觉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率先建设与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相结合的跨单位、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通过与行业骨干企业创建创新战略联盟、与地方政府共建创新载体、与企业联建研发中心等体制机制创新,拓展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确立了“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将提升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能力作为学校的发展主线,契合了国家推动协同创新的制度性安排。学校将以深化协同创新为牵引,通过多主体协同、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多技术集成,激活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有效对接浙江“四大国家战略”、“四大建设”和“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力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媒体链接: 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9日头版头条《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浙江工业大学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纪实》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2-08/09/content_75326.htm
258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困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热度 7 yuliping 2012-6-30 17:11
教育部前段时间发文,颁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其中的总体目标是: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相关行业领域以及地方重点发展规划,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建立一批“ 2011 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 , 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觉得这个总体目标想法是好的,但有点欠考虑。国家急需,这没有问题,关于科技创新领域,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 2011 计划的出台,对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世界一流”作为一种目标,在 2011 计划中提出,未免欠考虑。 2011 计划首期 4 年, 4 年能将什么学科建成世界一流?除非已经是世界一流的学科,目前我国能有多少? 结合“十二五规划”,也只到 2015 年,短短几年时间能够干什么?怎么可能达成“世界一流”目标? 即使结合国家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那也只到 2020 年,距今还有 8 年时间, 2011 计划是个浩大工程, 8 年时间,能在多少领域实现“世界一流”?如果真能如此,国家科技繁荣昌盛岂不指日可待?这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和我国目前的实际? 即使在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刚要中,“世界一流”这种提法也是要慎重的。当然,如果世界一流指的是中文、中国历史等学科,那是没有问题的,呵呵。 2011 计划想法是好的,但目标订得似乎有点离谱。 2012.6.30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5010 次阅读|8 个评论
“协同创新”正在进入政策和政策研究的视野
热度 5 liuli66 2012-2-28 19:35
政策文件方面: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04)中,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 中共科技部党组的政策文件(20120210)提出“积极推进协同创新”。 “温家宝主持会议讨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20120224)提出“要强化协同创新”。 政策研究方面: 科学学研究2012年第2期发表了“协同创新”的专稿5篇。 该专稿主持人chen jin将协同创新翻译为: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如此,这不就是傅家骥若干年前提出的“合作创新”(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么? —————————————— [补充20120609]最近忙这个题目 一点思考: “协同创新”,与现有的“合作创新”、“开放创新”究竟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这个概念的必要性在哪里? 这个概念是否会有生命力流传下去? 值得关注和研究。
934 次阅读|12 个评论
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下促进协同创新
热度 6 Wuyishan 2012-1-11 06:37
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下促进协同创新 武夷山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博主按:这是我前不久为一个主题为“协同创新”的研讨会准备的发言稿,但因故未能出席会议。) (博主2017年9月12日发现,该文后来发表于《科学新闻》2013年第9期,但编辑部事先未征求我意见,发表后也没给我寄过杂志。) 在开放的全球环境中,不仅有外包( Outsourcing ),还有众包( Crowd-sourcing )。如果简单对比一下,外包是“我不干的事,请你干” ;众包是“我出题,你来干” ;那么,协同创新便是“大难题,我们一起干” 。 在这样的环境下,国际科技合作愈来愈紧密,这肯定是大趋势。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渐增强,我国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科技合作的氛围也与过去不同。不过,事在人为,即使现在我国与有关国家的国际科技关系不处于“蜜月” 阶段,但只要善于经营,相对平淡的关系中也能透出精彩。下面简单谈谈我在“国际合作”与“协同创新”这个题目下的几点认识。 首先,协同创新,体现在宏观、中观、微观等多个层次上。大家已经讨论的国家科技计划之间的协同、地区与部门之间的协同、国际间的协同,都是宏观或中观层次上的。其实,在微观层次上也发生协同创新。 早在 70 年代,日本人就提出“综合也是创造” 。铅笔这个产品的问世,是个创新;橡胶材料制成的像皮,能擦去铅笔字迹,也是个创新。将铅笔上加一个像皮帽,就不必随时随处携带像皮了,这就是一项综合创新。综合创新,需要将不同领域的知识、不同类型的技能、不同的创意给以“协同” 运用,也可以说是协同创新的雏形,是不一定涉及组织协同的协同创新,有可能发生在个体发明者身上。 要想加强这一方面的创新,关键是改善科学技术教育,把学生培养成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学科知识)丰富、习惯于团队合作、敢于异想天开、善于动手的人。在这方面,国际交流是大有裨益的,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教育方面有不少先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而且,无论国际关系多么紧张,这方面的交流不会受到多少妨碍。教育部前副部长韦钰院士在退休后一直在倡导“做中学”,建立了“汉博网”(“汉”就是 Hand ,动手,“博”就是 Brain ,动脑),开展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她的“做中学”研究都是从国际上获得的资助。 我们发现,如果某一个个体只具备文科或理科的教育培训背景,则日后此人与他人发生跨学科知识协同的概率是很低的。在美国菲尔德自然博物馆举办的一次科普展览中,他们曾尝试用卡通故事的形式介绍科学家,效果很好。创作卡通画的这位画家毕业于美术学院。他为什么跑到自然博物馆来工作?因为在艺术学院学习时,他就选修了一些科学课程,如“昆虫世界” 、“动物行为”等,从而对自然科学发生了浓厚兴趣。可以说,没有那个阶段对科学课程的接触,就不会发生后来他与科学家之间的碰撞与合作。大家可以调查一下,中国的艺术院校有几家开过像样的科学课程? 还有一种微观层次的协同是学科际研究和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谁都认为重要,但在世界各国都困难重重,中国的跨学科研究尤其落后。其实中国有不少学者已经参与了国际合作,与国外学者共同发表了论文。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有一些合著论文,还要注意了解、学习别人的跨学科合作机制与管理跨学科国际合作的规程( routines )。 前不久,科学网阮敏博主提出: 建议 首先在某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一个由文理科研人员共同参与的独立实验室。 实验室可配正、副两位课题组负责人, “ 正 ” 以科研方向理工方面的导师为主, “ 副 ” 以协助研究社科方面的导师为辅,其他研究人员文理并有,不过,仍以理工方面研究生为主体。从目前现实情况来看,做这种尝试的社科方面的人员最好是从事哲学研究的。这样既有利于实验室的科研任务的完成,又有利于文理研究人员综合能力的提高,做到分工协作、互为补充。其实,社科方面研究人员关键是要在了解实验项目情况的基础上,给理工方面研究人员提供研究及思维方式方法的支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48631do=blogid=516143 ) 他的建议在操作性方面也许还比较粗糙,但是,这样的大方向应该是肯定的。 其次,如何通过我们的努力来形成、营造或维持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呢? 这个问题很大,不可能全面论述,我只谈两点个人感触最深的。 归根结底,良好的国际合作一定以不同国家科学家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友谊为基础。不管项目规模有多大,项目层次有多高,如果缺乏领衔科学家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友谊,则科技合作不可能成功。因此,我们就要考虑,目前的管理制度,目前的一些习惯做法,是有利于各国科学家之间加强友谊和信任,还是相反?我听说,某大学某学院希望引进一位海外华人人才,人家也打算全时回国工作。该学院的学科带头人与拟引进的那位海外人才相互很熟悉,互相信任。但是,当引进方案报到学校一级后,学校给出的强行规定是:既然花了代价引进人才,就得让他们“出活” ,每年都得发表什么档次的论文,争取到什么级别的基金项目。后一条硬杠杠把人家吓住了。人家说:我回来后肯定要申请项目的,可是,能否争取到,不取决于我啊。最后,人家干脆打消了全时回国的主意。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不是有本事的人不想回国,不愿意合作,是我们死板的、可怕的规定打击了人家的合作积极性。 另外一点,不同文化、不同体制之间的相互理解是不容易的。因此,在国际合作中,除了领衔科学家自身的努力、领衔科学家所在单位给以充分支持与配合外,我们还特别需要有一批专职的国际合作项目协调员。这样的协调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语功底,需要对相关学科前沿有一定的了解和判断,还需要具备甘“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服务精神,等等,是很难得的特殊人才。比如,对于一个需要持续多年的大项目,参与其中的博士研究生和科学家可以不断流动,但是项目协调员断然不可轻易变动,这才能确保合作项目的平稳运行和延续性。可是,在中国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下,即使有人具备国际合作项目协调员的综合素质,也不肯做专职的项目协调员,而宁愿自己去发表几篇论文。 再次,政府可以为深化国际合作做什么? ――不能“张三发烧,让李四吃药”。确实存在着个别人借出国机会公费旅游的现象。但是,为了杜绝这种行为,就来个一刀切的规定“每人每年出国次数一般不超过一次” ,就会对国际合作事业带来很大损害。比如, 我应邀担任了“爱思唯尔基金会”的董事,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唯一董事。该基金会的宗旨是资助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图书情报机构开展学术研究。基金会董事会的职责是确定资助优先领域,审批项目申请书,等等。董事会成员参会的所有费用,都由基金会报销。但由于出国次数限制,我没法出国参加爱思唯尔基金会董事会会议,只能坐在办公室里参加电话会,连续两年都是这样。不改变这样的死板规定,我们的国际合作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政府官员要改变认识,争取话语权要比争取国际项目经费重要得多。 我觉得,我们关于国际科技合作的指导思想与合作意图应该与过去不一样,具体说来要实现三个转变。 首先,在经费上,由索取型变为捐赠型。过去,我们主要希望通过国际合作获得经费支持等各种实惠,这并没有错。但是在新形势下,这不应是主要的任务。如何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与我们的经济实力、人口规模相称的声音,在重要领域能参与议事日程的制定,能有话语权,则更为重要。例如,在财政部和科技部的支持下,中国每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民信息计划( IFAP )捐赠 2 万美元,受到了 UNESCO 官员和该计划成员国的一致好评。相形之下,国力未必有我们雄厚的巴西却向 IFAP 捐赠了更多的经费,当然,这与其 “ 申安 ” 意图是一致的。希望财政部在安排向国际组织捐赠经费方面进一步提高力度。 无心插柳柳成荫。通过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活动,能够寻求到其他效益。仍举刚才的例子。通过参与 UNESCO 的科学计划,可提高项目执行单位在国内外的可信度和知名度,从而为到更有钱的机构申请项目经费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另外,国际显示度的提高还会带来其他机会。例如,由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通过参与 UNESCO 的活动及其他国际科技合作活动,国际显示度较高,欧盟不同国家的科研人员曾多次主动邀请我所与他们共同申请欧盟的项目,有些申请也获得了成功。 其次,在立场上,由响应型变为主导型。以我本人经常参加其会议的 UNESCO 为例。过去,大到 UNESCO 大会,小到像 IFAP 会议这样的 UNESCO 下属组织的会议,其议事日程和有关文件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的人确定或起草的。等我们发现某些提法不合适,再与之交涉,往往为时已晚。例如, UNESCO 全民信息计划( IFAP )拟通过的某文件上说,公共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获取服务应该是完全免费的。我在 IFAP 主席团会议上发言指出,免费服务的精神我们原则上是同意的,但是,发展中国家由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仅靠政府的力量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则太慢,需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时候,适当设立一些合理收费项目是有利于加快发展的,中国的数据库产业就是如此。如果简单地规定公共图书馆信息获取服务必须完全免费,恐怕就没有哪家公司愿意去开发学术文献全文数据库了。尽管我的观点引起了其他代表的一些共鸣,但有关文件内容已经基本定型,我们的一次发言很难扭转局面。过去,我们曾鄙夷地称一些印度人为 “ 会议油子 ” 。现在看来,中国的 “ 会议油子 ” 实在太少,否则不会这么被动。中国需要培养更多的善于在国际组织舞台上为中国谋利益、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谋利益的专业人才。他们要努力参与会议的议事日程的制定和文件的起草,也就是说,将工作重心前移,逐渐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能力。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国家要加强投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像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协调员一样,他们是很稀缺的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大学、科研院所的绩效考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因为这些专家在国际上的杰出表现,并不一定能为中国、为本单位带来更多资金支持和眼前的实惠,而在目前的考评体系中,不能带来实惠的工作基本上就不值钱,不算数。 第三,在做法上,由随机应变型变为有备无患型。在国内很多单位,国际会议和国际计划的有关活动并不是日常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参与国际活动的专家如果能够做到随机应变,就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但是,这样做的风险较大,仓促决策或表态也许会危及国家利益。理想的情况是,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应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事先充分研究各类议案,设想在国际舞台上可能出现的各种立场,拟定中国拟采取的上中下三策,并为每一种立场准备好可信的论据。要想做到这一点,各单位必须留有单独且充分的国际合作经费。到目前为止,财政部似乎还没有设立 “ 国际科技合作 ” 的专门科目,这势必造成基层单位对国际合作的经费支持也不太可能到位。而没有经费保障,由随机应变向有备无患的转变是难以实现的。 ―― 政府对科技合作活动的支持,除了针对项目的传统支持方式外,还应该考虑针对“国际合作明星”个人的支持。 2011 年 9 月 29 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有一篇文章,题目就是“资助人,而不是资助项目” ( Fundpeoplenotprojects )。我们知道,风险投资家在做投资决策时,关键是考虑投资对象个人的水平与潜力,而不是当时提出的那个项目的潜力。同理,要想使我们的国际科技合作更加有声有色,就可以遴选、物色一些国际科技合作明星,根据其提出的具体需求来花钱,也许是资助其出国开会,也许是资助其先期启动一个合作项目,也许是资助其从海外吸引一些合作项目所急需的关键人才,等等。敢于尝试一下这样花钱,我们的国际科技合作就有望开创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政府要针对协同创新的难点做文章。在各类协同创新中,我个人觉得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最重要,因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可是,我国无论是产学研结合,还是企业之间的合作(包括协同创新),都是老大难的问题。不针对这些老大难问题去想办法,而只是忙着搞省部合作、院地合作等,可能最终都是瞎忙活。
个人分类: 鼓与呼|5221 次阅读|7 个评论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表生态文明理论文章引用弘毅农场案例
热度 1 蒋高明 2011-9-21 23:58
蒋高明 今天,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中国日报网、大众网等多家党的网站,发表了黄承梁理论文章《校研机构协同创新生态文明前沿理论范式研究》。文章在生态产业示范一节中介绍了我组在山东平邑县进行的生态农业实践,成为生态文明理论框架中的具体成功案例。这是中共高层官方网站首次次对本研究团队践行的生态农业从理论高度予以肯定。这个成绩的获得不仅给我们团队以鼓励,还对于我们继续开展生态农业提高产量的科学机理、生态农业在全国范围内规模化应用,指明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人民网链接: http://www.people.com.cn/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链接: http://theory.people.com.cn/GB/15720602.html 大众网链接: http://www.dzwww.com/rollnews/news/201109/t20110921_7279503.htm 中国日报网链接: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dzh/2011-09-21/content_3852837.html 文章全文如下: 校研机构协同创新生态文明前沿理论范式研究 ——徐显明的生态文明理论评述 黄承梁 2011年09月21日16:45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黄承梁:校研机构协同创新生态文明前沿理论范式研究--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一、高校协同创新计划为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提供战略平台   今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要求: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胡总书记的论述,体现了党中央对当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为大学与科研机构加强协同创新、走可持续发展创新之路指出了方向,贯穿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之中。   协同创新,指内外部组织各行为主体或资源主体基于共同目标、内在动力和有效沟通,通过构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和能力的共享平台和分享机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创造新生事物的过程和活动。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有利于探索建立适合于不同类型研究、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一批相对独立、集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问题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有利于建立协同创新的机制与体制,重点突破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机制障碍,打破高校与其它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这既是高校真正成为知识创新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试验田、扩大开放桥头堡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与科研院所整体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   高校与科研机构基于人类社会共有风险而进行的协同创新行为,是协同创新主观能动性的更高表现形式,也是协同创新主体更高的精神境界和科学的世界观。成立于2007年的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成立下,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 ,按照建设一所具有“大学”水平的“应用型”生态文明研究机构的准确定位,瞄准生态文明前沿理论阵地的重大需求,始终坚持并大力推进与山东大学的协同创新,吸收并创新了我国杰出的教育家、 法学家和生态文明理论家,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创性、标志性的理论成果,充分发挥山东大学哲社、经济、环境工程和法学等学院及其学科的综合优势,努力作为,经过数年探索,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上,完整架构了“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为全面构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雏形;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主体上,构建了“生态文明,匹夫有责”的现代生态公民责任观下的“政产学民四位一体生态文明创建及其运行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实践上,开始构筑中国生态产业自己的“卡伦堡”案例。    二、四个文明协同发展体现了构建生态文明的系统观和方法论   生态文明是党在十七大报告中确立的崭新的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科学发展观,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创造性贡献。科学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文明构成体系的和谐性和统筹性。历史唯物论认为:一定的文明是建立在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及其基础上的:物质生产--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因而生态文明必然内含与之相对应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层面。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后,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全面部署,整体推进。当代中国社会文明体系的构成表明,“四个文明”的协调建设和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基此,在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上,不能就生态文明建设孤立地看待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整体观、系统观的方法论,在四个文明的和谐共生、相互统一中寻求突破。   2004年年初,在“生态文明”这一术语还令全社会相当陌生的背景下,全国人大代表、徐显明教授在全国两会上就呼吁“国家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同时,应加大力度建设第四种文明---生态文明。”徐显明说,物质文明主要解决人类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精神文明主要解决人与文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政治文明主要解决人与国家权力的关系。而我们正着力建设的第四种文明--生态文明,则是解决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是一种更为高尚的发展目标,这四种文明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徐显明的这一论述,首次将生态文明提议为应当上升为第四种文明的国家战略;科学破解了生态文明的核心要义,认为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系统阐述了四个文明之间的内在逻辑,指出四个文明在整体上的目标就是要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2009年末,笔者与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文台上将、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理事长陈寿朋和中共中央党校教育长徐伟新共同发起主编《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丛书。丛书开宗明义就是要按照四个文明的协同关系,破解“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这个核心议题。张文台上将在丛书之一--《生态文明建设论---领导干部需要把握的十个基本体系》一书中,辩证分析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提出要从“坚强的组织领导保障体系、完善的政策导向体系和完备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三大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政治文明的支撑;要从“绿色的生态经济体系、现代化的绿色科技支撑体系和规范的绿色企业运营体系”三大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物质文明的基础;要从“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体系、跨区域的交流合作体系和国际化的交流合作体系”四大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精神文明的动力。目前,十个体系的论述,基本涵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为怎样具体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战略支撑。   按照“四个文明”协同发展、相互给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方法论,在2010年出版、由笔者所在中心承担的环境保护部课题--《生态文明简明知识读本》,首次从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入手,发表论点认为: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是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中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杂巨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标,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与生物生长的规律为依据,进行经济活动的产业。它把国民经济的产业活动放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进行,形成了生态产业的结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信息业—生态服务业。这一论述,为未来人类迈步生态文明社会的巨系统提供了想象空间,使人们意识到,生态文明完全有可能以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出现在人类面前,并成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创造性贡献。    三、四位一体协同作为明确了由谁来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论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种人类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形态。但应当看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现代化发展新阶段的时代要求,更是现代化发展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巨大代价的幡然悔悟。我们用30年时间取得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成果,而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却在我国集中显现。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环境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一句话,在今日我国,不改变“挖地球”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不要说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就是当代人眼前最基本的利益也难以维系。在全国的绝大部分区域,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卫生的食品,已经成为奢望。从法理角度讲,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危机,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一是源于环境权观念的缺乏;二是源于环境正义观念的缺失。从公正和从善的角度对待环境,人们不仅应当享有环境权,而且环境权应当是一种普遍权利和基本人权。作为一种权利,它更应关乎环境正义的更高命题。环境正义的法律要求就是环境义务。生态文明观在法律上的要求,落到实处也就意味着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   2008年底,《人民日报》撰文刊发了徐显明关于中国30年人权路的观点。徐显明说,只有制度上的人权才是根本性的人权。2004年3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人权入宪有三个意义:中国的人权保障有了空前的包容性和广泛性。人权主体,不再只针对公民,而是从公民扩展为人人;人权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人权入宪,人权体系发生变化,没有列举的也要保护;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国家的基本义务。这预示着国家的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化。徐显明建议说,未来修宪时,应重构我国的人权体系。十七大报告中已出现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 监督 权、发展权等,也应列入。如把生态文明当作一种生活方式的话,还应增加环境权。   环境权是人的重要权利,高举生态文明旗帜,才能切实保护和捍卫自己的环境权利。正是在此思想的影响下,2009年初,笔者发表的《山东省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章,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匹夫有责”的现代公民生态责任观,并在此后的理论探索中逐步引入了“生态公民”和“生态人”的概念。在“生态人”的观念中,生态问题的解决是一种根本的生存原则,“生态人”除了具备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等生态意识外,还具有整体论世界观或生态世界观范式;与“经济人”只注重经济利益,无所顾忌地掠夺资源不同,“生态人”将生态安全放于首位。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没有生态文明,人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文明,任何细胞也难以独善其身。任何社会组织、单位、集体和个人,都必须守得住生态文明的道义底线;如在餐桌上肆意浪费的消费行为,就是极不文明的体现。按照“生态文明,匹夫有责”的现代生态公民责任观,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有行动的道义和行为的感召力,率先并连续在东部沿海大省山东举办了四届享有崇高声誉的“中国(山东)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受益听众数千人,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高度评价称“论坛宣传普及了生态文明知识,为我国社会各界生态文明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成功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取义为“生态中国”的“中圃”商标一枚,使之成为我国生态文明科研领域的首枚商标;中国铁建集团总裁赵广发和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积极参与由笔者所在中心承担的环境保护部课题的另一课题--《企业环境保护知识读本》的主编工作,提出了真知灼见;至为重要,就是确立了“政产学民”四大主体协同创新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的平台和机制。   党政机关、产业企业、学术团体和社会公众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建设生态文明,走好生态文明的路,需要“生态文明、匹夫有责”现代生态公民责任观下的协同创新,没有政产学民四大主体的协同创新,没有各个环节的密切合作,作为文明主体的社会公众既不可能意识到、也不可能享受到这样一种新型新近、文明健康的生存生活方式。基此:政府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要转变干部 政绩 观;企业必须考虑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式,善于承担社会责任,自主开展各种环境保护行为和社会公益活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要发扬学术团体的独立的学术精神,真正恢复学术团体应该具有的独立、求真、公正、引领先进文化的学术精神;民众需要培养生态公民的主体意识,改变不合理的消费意识和生活方式,倡导生态文明观念。    四、生态产业示范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观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受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示范效应”。建设生态文明,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可能要管数百年,但须臾不能止步,否则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生态文明观念于全社会尚需要大力普及的背景下,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最为紧迫课题的大背景下,通过生态产业示范的协同效应,可以促进生态产业的繁荣,进而形成生态产业的生态链条,最终引发生态产业的全行业革命,并基于生态产业的变革而引起人们一系列生产方式、发展方式和和消费模式的连锁式反应。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的第六次产业革命思想对我国科技创新和 改革开放 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84年底,钱学森发表了《建立农业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农业、林业、草业和沙业》的论文。在这篇文章里,钱学森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跨度上,将当时已经出现的以信息产业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界定为第五次产业革命,提出“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核心就是信息问题”,“我们不但要迎接第五次产业革命,而且要为第四次产业革命补课”,“要预见到第六次产业革命”;钱学森同时深入透彻地说清了关于第六次产业革命得以成立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将人类有史以来已经发生的产业革命划分为五次,并明确提出了在21世纪将要迎接第六次产业革命;二是明确界定第六次产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就是生物技术。他甚至非常明确地说:“科学研究中的又一大课题是发展新技术革命的生物工程技术,如细胞工程、酶工程、遗传工程等”。笔者认为,生态产业的发展也是这样,要迎来一场巨大的产业变革,它将直接敲响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大门。    蒋家庄是山东平邑县卞桥镇的一个中型行政村。以前,这个村以经营传统农业为主,信息封闭、经济落后。2005年以来,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德国、法国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落户蒋家庄村,成立了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与研究站联合成立了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农业专业委员会,并成为中心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经过6年农业艰苦实践,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在彻底停止了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添加剂、转基因技术6中有害农业技术后,成功将低产田改造成了吨粮田,单位土地面积收入大幅度提高;村民不再仅靠种植创收,而是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作物秸秆发展肉牛养殖,促进种植业,逐步朝秸秆—养殖—沼气—农田良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生产出近20种有机粮食和蔬菜,在提高家庭经济收入得到了实惠。该成功案例预示着,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用生态文明思路创新农业科技,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在全球率先实现在健康的环境下,用健康的办法生产健康的食品 。   中国共产党率先倡导建设生态文明,但生态产业的典型示范却不是中国的,它是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共生体,也就是被誉为世界生态工业园建设典范的卡伦堡生态园体系,它的产业共生模式包括:发电厂燃烧着炼油厂排放出来的废气;炼油厂将其冷却水分享给其它公司,如此可减少整体用水量达25%;水泥和填补道路的生产者利用当地清洁发电厂所排出的废物(石膏)。从发电厂产生的额外蒸汽用来供养鱼场、临近公司和镇内许多家庭加热之能源使用。制药厂所产生富含养份的软泥,被当地农场用来作为肥料。   这是一个被业界称为近乎完美的生态工业园。中国当然也有,但缺少一个以软文化形态走出去的平台。近期,徐显明发表演说,点评了邹平和邹平的西王集团。徐显明说,邹平这个地方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要高于在国内的知名度,邹平是世界上观察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一个窗口。20世纪30年代就取得了这样的地位,因为当时邹平有乡村建设运动。改革开放以来,美国政治家始终在关注着邹平的发展,包括美国的国会议员、前总统卡特。他们为什么要到邹平来观察农村的选举?因为他们通过观察邹平农村的选举来观察中国政治的变化,观察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所以邹平在世界上是一个有着很高知名度的县市。   徐显明同时说,什么是循环经济?西王集团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把玉米的原料用到穷尽,利用率达到了99%。玉米开始加工淀粉,淀粉变成了糖,各种各样的糖,食用糖、药用糖。玉米里面废弃的东西大概在最初的时候是玉米芽子,玉米芽子肯定有更高的价值,果然被他们发现了,用玉米芽子生产出食用油来。生产玉米油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水,要用水蒸气把玉米蒸开。水变成了废水?没有。他们将废水又用于冷却钢厂。冷却之后,水的沉淀物又拿来做成了肥料。这个农村使用的所有肥料都是自己生产的,不光自己用,现在每年还要大量地销售到外面去。    五、结语:推进协同创新,为人类生态文明做出更大贡献   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是新型成立的机构,发展时间还很短暂。全部在编人员尚不足6人。但是小中心却做出了大文章。新华社发表内参通讯指出:它积极探索“政产学民”四位一体建设生态文明运行机制,成功走上了生态文明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轨道,助推山东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通讯指出,中心积极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战略联盟,通过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建立技术创新和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日臻完善,起到了积极的协同示范作用,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通讯指出,产学研结合催生的生态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使得“小基地”发挥出“大示范”的效果。这个小基地就是蒋家庄村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通讯最后总结指出: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的学术成果、产业示范,以及连续四年发起举办了高层次的中国(山东)生态文明建设论坛,使山东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走在了全国前列。从面向党政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建设论》到我国第一本面向全民的普及型读本《生态文明简明知识读本》;从指导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生态文明城市》到产学研用在社会科学领域合作的典范读本《企业环境保护知识读本》,以及面向未来人类社会转型的《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中心的出版著作和学术成果稳居全国首位,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智囊平台。   上述这些成果的取得,法宝在于协同创新。正是小科研机构主动寻求与山东大学的协同创新,才使小机构有了大靠山;反过来,山东大学生态技术与环境工程、生态哲学与社会发展、生态产业与低碳经济、生态文明与中华文化、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生态旅游、生态艺术与生态美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在这一平台上,彰显了山东大学“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百年传统,使新时期的山东大学率先走上了绿色大学的发展之路。综观徐显明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调,就是原创性、标志性的创新性理论成果;纵观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在更大范围、更多层面、更多体系丰富和完善了理论家所提出的原创性和标志性成果;他们协同创新共同丰富和完善着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建设和实践探索。   积极推动大学与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高等教育曾经为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不竭的知识动力。同样,寻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现代大学的不懈追求。大学不仅孕育了环境科学、生物性保护、城市规划等学科,以理性知识塑造和规范人类的行为,也为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仍然还处在发展初期的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仍将把与山东大学的协同创新作为首要战略要务,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宽阔的胸襟,以更高的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思路,围绕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环保、疾病防治等全球性问题和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共性问题,深化国际合作研究,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研究与前沿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努力创建并倡导一种人与自然、消费与生产、物质与精神、国家与国家、政治与文化之间和谐相生的新关系,并在这种新关系中建立一个生态化、智能化、低能耗的可以引领人类社会并为人类社会共享的新文明。(作者系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3002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