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社会网络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社会网络

相关日志

社会网络分析和信息扩散建模WORKSHOP征文通知
abyssoop 2012-3-28 16:49
会议11月份在湖南湘潭开。(WORKSHOP网址: http://searchforum.org.cn/sca/ )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Workshop Overview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we have witnessed a tremendous growth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media, such as Facebook, Twitter, which greatly facilitate the collabora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other interactions between individuals. Large scale social data is aggregated in an ever-increasing rate and provides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for the analysis of users’ behavior, human dynamics and the understanding to the mechanism of information diffusion. Meanwhile, big data brings forth more severe information overload and requires more flexible and robust computing platforms or service paradigms. On one h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networks underlies and constrains the process of the information diffusion occurring on networks.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formation diffusion also provides crucial insights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even affects the evolution of the underlying network. Call for Papers In this workshop, therefore, we aim to analyze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networks and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information diffusion on social networks or social media. For this purpose, the topics of this workshop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Social Information Network Modeling Information Diffusion on Social Media Community Detection and Evolution Link Prediction and Popularity Prediction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nd Information Recommendation Social Reputation and Influence User Behavior Analysis Anti-spam for Social Media Real-time Social Search and Mining Computational Advertising Sentiment Analysis and Opinion Mining New Applications on Social Networks All papers must be submitted electronically via the submission page . Important Dates Deadlines for workshop poster submissions are: Submissions Due: June 30, 2012 Authors Notification: July 30, 2012 Final Manuscript Due: Aug 15, 2012 Program Committee Co-Chairs Xueqi Cheng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Tao Zhou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Steve Gregory (University of Bristol) PC Members Guoqiang Zhang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Huawei Shen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Jie Tang (Tsinghua University) Lin Gao (XiDian University) Mikhail Prokopenko (CSIRO ICT Centre, Australia) Xiaofan Wang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Yiqun Liu (Tsinghua University) Youfang Lin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Zike Zhang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Fuxin Ren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41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敬请莅临参与2012社会网研究年会科研网络分论坛
热度 5 zhaoxing 2012-3-26 05:39
赵星 2012年3月26日 科学网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xing 我国社会网络分析领域最重要会议——第八届 “社会网暨关系管理研究”年会将于 2012 年 7 月 6-8 日在清华大学举行。本届会议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承办,著名社会网络研究学者罗家德教授领衔组织,将涉及多个社会网及交叉领域议题,并分别设立分论坛。 我负责召集其中一项青年学生分论坛——科学研究中的关系与网络。主要议题为: 科学创新研究中的不同层面实体及其之间的单一或复合型关系共同构成各类科研网络( Scientific networks ),如 分别针对科技文献(论文 / 专利等)、研究者、科技期刊、科研机构和国家层次构建的引文与共引网络、科研合作网络、关键词与共词网络、科学知识扩散或交流网络等 。以关系型数据和结构的视角,连同网络分析的精巧工具,有望超越传统研究仅由表层属性计量的方法论局限,从而更深入的理解和揭示科学发展本身规律和模式。本分论坛聚焦于这一类同时具有社会网络和信息网络特性的有趣网络,热烈欢迎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I. 科研网络特有理论、性质与新型测度方法; II. 科学研究中的各类显性与隐性关系; III. 结合文献 / 科学 / 信息计量学等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理论与实证探索; IV. 基于网络分析方法的科学信息可视化; V. 各研究主题的网络分析与计量研究; VI.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科研网络研究中的问题与局限。 本分论坛征文主要面向青年学者和学生,因此也更加需要各界资深学者的指点与帮助。我们热切期盼科技哲学、科研管理、图书情报学、信息管理、社会学和物理学等各学科研究者莅临、参与和指导。 大会 可投稿参会或(不投稿)直接报名参会 。投稿和参会信息(含参会回执)请详见附件。 关键时间点: 2012 年 4 月 20 日 :提交 3 页左右的拓展论文摘要( extended abstracts ),中文或英文皆可。 2012 年 5 月 20 日 :会议委员会将通知提交者论文是否入选。 2012 年 6 月 10 日 :全文提交的截止日期。参会回执也请尽量于此时间前发送组委会。 2012 年 7 月 6-8 日 :于清华大学举行会议。 投稿或参会回执请发送至: socialnetworks2012@163.com 大会将从学生(本科、硕士、博士)参会的论文中将评选出 5 篇优秀论文,给予不超过 2000 元的旅费资助,并资助参加七月底宁夏银川举办的中国社会学年会。 若希望将投稿论文列入本分论坛交流,可在论文首页顶端注明参与“科学研究中的关系与网络分论坛”字样,并请在发送投稿或参会回执后告知本人 ( starzhao@zju.edu.cn 。若有投稿仅通知主题即可,无需将全文发我。论文审理和安排都由大会组委会统一组织)。 附件文档: 附件1-第八届社会网研究年会会议通知.pdf (内含报名回执表) 附件2-第八届社会网研究年会征文通知.pdf
个人分类: 网络科学|8828 次阅读|12 个评论
全球变暖100图:20.“气候门”邮件的社会网络
热度 3 Amsel 2012-3-19 08:45
  上文提到,Wegman代表 美国统计学会 的国会听证会报告指出IPCC报告操纵在一个小圈子里面。后来的“气候门”邮件也印证了这一点。下图是“气候门”邮件涉及人的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分析,图中的重要节点(邮件往还100次以上的),都是IPCC第一工作组的核心作者:掌握温度记录和古温度恢复的Mann, Jones, Briffa, Osborn等人,以及掌握气候模型的Trenberth, Schmidt等人。这些核心作者在邮件中毫不忌讳地讨论如何掩盖数据、打压批评者、破坏审稿规则、破坏IPCC报告编写规则。他们才是IPCC报告的主人;而秦大河院士当年所谓“四千多位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夜以继日、呕心沥血、求同存异、团结合作,历时十九载,最终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是科学的胜利,是全人类的胜利”( http://news.gucas.ac.cn/Detail.asp?Newsid=13682 ),如今看来无非是相互贴金的笑料。 (下图可点击放大)
个人分类: 全球变暖100图|2510 次阅读|7 个评论
社会网络的故事【学生从台湾学者那里听来一个《左传》关系网络】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1-12-13 18:09
  研究社会网络,复杂网络很有趣,因为总是可以从历史现实中找到这样那样的例子,举例说明,顿时学术报告就生动了很多。   学生去了次哈尔滨开会,捡来一个故事,俺们简述下。   目标:以《左传》为资料,研究360年春秋历史中谁亡国了?原因何在。   做法:   1,以合、盟为关键词找同盟关系网   2,以伐、战为关键词找敌对关系网   结论:   1,楚、晋是两大集中点   2,以晋为友的存活较久,与楚为友的很快灭亡   3,与晋、与楚为敌的都很快灭亡   现实启示(别当真):   1,别和湖北人玩(其实,原来的楚也不是现在的鄂)   2,别得罪湖北人和山西人   3,可以考虑多和山西人玩
个人分类: 趣论|3651 次阅读|3 个评论
社会网络讲习班感受(二)
热度 3 rbwxy197301 2011-11-2 23:43
社会网络讲习班感受(二)
这两天不方便上网,继续把第三天的一些情况回顾一下。有些东东可能不是很全,欢迎参加学习班的同仁补充。 2011年10月30日上午的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facebook的 颜嵘,他题目是: Large-Scale social Media Mining——Insights, methods and practice for social media analysis。他首先结合 facebook介绍了social media的发展。Explosive worldwide growth of social media.Social media has a pervasive influence on daily life. 然后提出What is social media?What makes up of social media?Social network VS social media.我自己感觉他主要是从Connect、Communication、Influence、 Identity( People’s identities are comprised of our social identity and our personal identity.Social profile similarity is important for people to judge and trust unknown others. Social identity consists of many factors. ) 他还介绍了 People you may know ( PYMK ); strong ties 、 weak ties 、 temporary tie( Weak ties enable the sharing of information.);Latent Emotion –topic model等内容。他后面介绍了一些 facebook数据在实际生活、工作中的应用。当时觉得听到了不少来自企业界的许多东西,但并没有太多记录。期待看到他的PP之后再做补充。 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王跃飞教授。他的题目是“ 社会计算 的展望 。”他的 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计算,以及智能系统和复杂系统的建模、分析和控制与管理。他是智能控制方面的国际知名学者,也是该领域的早期开拓者之一。王教授的讲解非常生动,尤其是他对“人肉搜索”的讲解让人印象深刻。与西安邮电学院的马老师交流时,我们都有同样的感受。如果把其它报告人传递给我们的是一些点的知识,那么王教授带给我们的是一个面。以前社会计算这个名词只是听说过,但其在此之前涉及到它出现的背景,它研究那些内容,这次听讲之后,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和看法。王教授的内容很多,可惜时间关系,很多东西没有来得及详细介绍,希望能尽快看到他的PPT。 最后一天的下午安排的是一个panel。在嘉宾没有全来之前,清华大学的杨士强教授先给大家讲了一个“沟通与交流的艺术——浅谈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这个内容虽然不是学术性的,但它也是学术交流中非常重要的技能。杨老师非常有激情,结合他自己的一些经历,给大家介绍了很多交流中应该掌握和注意的很多事例。然后,来自中国公安大学的王大卫教授介绍了网络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负面的问题及相关内容。之后,杨士强教授、程学旗教授、周涛教授、刘铁岩博士、王大卫教授和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祝老师在主席台就座,一方面探讨了杨士强教授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的SNS”等问题,另外回答了讲习班赏的一些问题。期间有很多应该很有意义的问题,但可能是由于有点疲劳,脑子有点转不动了,人没有记住多少。记得刘铁岩博士关于社会网络是不是一门学科,它的架构应该如何构建?这是一个我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没有深入探讨。另外大家关于 social media中的匿名与实名; social media如何解决人们的一些心理问题等也很有探讨的空间。 三天的时间很短,对于社会网络这个大的话题大家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 下面摘一段来自刘军翻译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社会网络分析的发展得益于多种学科和学派,这些学派在社会网络分析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时而汇聚交融,时而分道扬镳。但是,不管怎样,社会网络分析的主流学派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清晰地构建起来的。这个学派中主要有如下三个传统:社会计量学者,他们通过研究小群体,在技术上从多方面推进了图论方法的发展;1930年代的哈佛学者,他们研究了人际关系模式,提出了“派系”这个概念;曼彻期特的人类学家,他们在前两种传统的基础上部落和乡村的“社区”关系结构。这些传统最终于1960年代和1970年代在哈佛大学又一次汇聚在一起,当前社会网络分析正是在那个时代出炉于哈佛。(P6) ......在一定意义上,网络只是管道,管道的结构固然重要,但是管道内流通的内容也是不能忽视的。社会网研究 的结果要结合抽象的“文化”、“地方性知识”等来说明。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理解、解释社会网络现象。 我自己感觉,社会网络是我们去看待事物的一种视角,关系和属性是两个最基本的出发点。社会网络在今天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这应该利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得益于微客等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人们通过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网络都无处不在,社会网络的研究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以下是CCFADL 第 25 期 “ 社会网络 ” 现将部分讲者的 PPT。暂时缺“周涛,王飞跃”老师的。 http://www.ccf.org.cn/resources/1190201776262/adl/CCFADL25-12011-11-03-02_06_16.rar 下图是对国内2003-2009年期间“社会网络分析”的一个共词网络,通过图也许可以看出国内目前在这方面做的一些研究内容。
个人分类: 研究方法|10148 次阅读|4 个评论
个性化系统的发展瓶颈浅析
热度 2 halcon 2011-10-31 20:10
Facebook 等社交网站的崛起,使得个体的性格和特点得到了表达的机会。于是 “ 个性 ” 越来越难以用 “ 共性 ” 进行替代。技术领域受到挑战最大的无疑是 Google :再不关注个性、打破经典搜索引擎的铁饭碗恐怕自己的饭碗都保不住了。于是去年年底 Google 已经在后台修改了自己的搜索排序算法,对于提供新鲜( Fresh )信息的网页提供更大的排序权重。社交网站在社会领域的影响更为巨大。因为新的平台给每个人都提供了发言的机会。文采很差也不要紧, Twitter 只让写 140 个字符内,想写多也不行。还不会用文字表达,那就贴个图片或视频吧。反正几乎每个手机都有拍照,录像功能。这样的系统无疑就是每个人都可以 “ 发声 ” ,可以不再 “ 被代表 ” 了。 关注个体,换言之就是要彰显个性、提供个性化服务或个性化推荐。 技术方面的挑战就是要有大海捞针的本事。但是还有比这个更棘手的问题: 1, 原料从哪儿来?聚沙成塔,汇流成河 。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并非都是因为信息过载。真的都过载了,冷启动"cold-start"也就不是问题了。新的服务系统需要足够的原材料才能转起来。而系统进行补充,显然费时费力,还不一定消费者喜欢。于是还是号召用户发扬一下 Web.2.0 时代的共享精神吧。然而,万事开头难。人心散队伍都不好带,更何况人心散队伍根本不存在呢。 2, 借力打力,给不给钱 。个性化服务不仅需要分析用户的历史数据,而且需要分析彼此的关联关系。 用我自己的数据给我自己提供服务虽然可能侵犯了我的隐私,但自己也享受到了好处,暂且“忍”了吧。但用我的数据还给比人提供服务,那给不给我钱? 不给,告你去。没人管,那我就给你捣乱。 3, 一滴墨水能否把一缸水染黑 。听说这个系统是个智能的,具体怎么个智能法咱也不清楚,但试试好不好玩呗。乱点一通,看看给我看的列表变不变。这个搞太费劲,写个程序乱点那多省劲。谁叫你用我的信息还不给钱呢。一个人的行为能否搞乱真个系统的结果?如果有。那么如何识别、防止一小撮人呢?这些都是必须攻克的课题之一。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彩色的。既有绚烂美景,也有乌云遮日。个性化时代,商机多了。但需要考虑的形形色色的人也多了。要向搞出点名堂来还真不容易。但其实龙有龙道,蛇有蛇道。成功从来就没有固定的模式或公式。只要方向确定了,就往前冲吧,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等准备好了再干,说不定地球都毁灭了。 总而言之,小网络其实服务的是大社会。社会百态尽在其中。
5135 次阅读|4 个评论
网络、群体与市场
热度 1 yuaner 2011-10-31 15:39
刚刚听完北大李晓明老师在社会网络讲习班中的演讲,李老师翻译了一本书:网络、群体与市场。书的英文电子版网址为 http://www.cs.cornell.edu/home/kleinber/networks-book/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可以作为入门来看,不过英文版的看着有些累,等李晓明老师出了校订后的第二版一定去买来中文版一观。
7321 次阅读|1 个评论
社会网络讲习班感受(一)
热度 6 rbwxy197301 2011-10-29 22:17
2011 年 10 月 28 日上午 9 点,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组织的,为期 3 天的“社会网络讲习班”正式开课。学员是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教师和学生,还有少量来自新浪、人人网等互联网企业的专业人员。据程学旗老师介绍,参加讲习班的有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图书情报学、心理学、网络科学等不同的学科背景,演讲者也是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互联网企业。由此可见,社会网络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主题。从参加讲习班的人数来看,是今年仅次于“信息检索前沿”讲习班的的规模,这也表现它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这一切应该归纳于互联网及围脖等各种应用的飞速发展。 第一位报告人是北京大学的李晓明教授,他的题目是“社会网络分析的视野”。李教授在对社会网络中的结构、行为、结构与行为的相互作用、局部与全局、尺度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网络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1 )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方式;( 2 )节点的结构性地位与作用;( 3 )网络结构深化及其原因。其次,他讲解了社会网络的结构变化。这一部分主要是从网络结构变化的内在因素、外部因素;网络的同质性;社会归属网等问题进行了讲解。最后,讲解了社会网络中节点的权力。这一块除介绍了利益均衡、纳什议价解与终级博弈等理论内容之外,还通过两组现场对比实验让大家直观了网络中节点权力。一方面是由于讲习班的性质,一方面是由于时间关系,李教授的讲解不是特别深入,但是他为后续的内容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这些内容对于没有接触过真正社会网络内容的学习者而言,应该是很有收获的。 此外,李教授还介绍了一本他们最近翻译的一本社会网络专著:网络、群体与市场 : 揭示高度互联世界的行为原理与效应机制。回来之后,在当当和卓越搜索了一下,当当没有书买,卓越是缺货。偶然间从李教授的博客看到了这本书的一些出版背景信息。摘录如下: 网络、群体与市场 : 揭示高度互联世界的行为原理与效应机制 李晓明 ( 作者 ), 王卫红 ( 作者 ), 杨韫利 ( 作者 ) 《网络、群体与市场-揭示高度互联世界的行为原理与效应机制》(中译本,清华大学出版社)终于面世了。从看到原著,知晓一门对应的课程在康奈尔大学上得很火热,到决定在北大也开设这样一门课,感觉需要有一个中译本,于是和王卫红,杨韫利商量决定合作完成,在清华出版社张瑞庆的热心帮助下,到今天第一时间见到样书,用了约一年的时间。 这本书的原著,《 Networks, Crowds and Markets: Reasoning about a Highly Connected World 》,尽管 2010 年 6 月才出版,但无疑将被证明是一本经典。在这个世界变得扁平、变得高度互联的时代,它在大学多学科教育和研究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看到中译本终于出炉的欣喜之余,也有些许遗憾:水平有限,时间太紧,不尽完美。最初,我们想赶在北大的课程之前,但弄成了夹生饭,后面的回炉不仅花了较多时间,而且总还有点夹生的口感,也比我们的课程 “ 网络结构与效应原理 ” 晚了一个月。 不管怎样,这是一本令人兴奋的书。但愿这本书内容的光辉能多少抵消那些翻译上的错误和瑕疵。当然,我们也会在后续印次中不断精炼完善。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0062170100x1dq.html ) 该书原版: http://www.cs.cornell.edu/home/kleinber/networks-book/ 第二位报告人是清华大学杨士强教授和他的博士后崔鹏博士,他们的题目是“社会网络 - 跨越现实与虚拟的世界”。杨士强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题目的背景和它的研究意义,然后由崔鹏博士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崔鹏博士首先从 social media 的三个维度: information 、 behavior 和 relation 讲起,它们沿着两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效应和互联网价值的变化。讲解过程中,通过 Why we share? Influencing or Influenced? Why we don't share? Informational or Interpersonal? 等问题的提出、分解与解决,让大家对三者的关系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其次,讲解了如何从技术层面,将现实与虚拟世界进行契合。 Who will share what? Who influence whom gived what? 等问题都给人以不同角度的启发。最后,崔鹏博士介绍了他们在实验室中做出的一个基于微博的信息推荐系统。从理论到实践,从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社会网络在其间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三位卡内基美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CMU )的 Eric Xing ,他的题目是“ Modern statistical machine learning methodologies for understanding social media and social networks" 。 Eric Xing 刚开始用英文讲解,后来大家建议调整成了中英文混合,尽管有点不伦不类,但效果相对好一些。 Eric Xing 讲解的内容比较专业,因为基础知识的缺乏,有不少东西我没有办法听懂。但在半梦半醒之间,我却有比前两个报告更大的收获。这些收获不是解决问题的细节,而是对网络结构的理解,节点属性的选择等。 Eric Xing 准备讲解的内容非常丰富,但由于时间问题,不少内容只能一带而过。以后通过他的 PPT 再认真学习吧。听讲过程中,他讲的 monk 、 senete network democrat republican 、 e=mail network(Enron company) 、 facebook 四个例子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0 年 10 月 29 日上午的第一位报告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刘铁岩博士。刘博士是上次信息检索前沿会议的组织者,而这次变成了报告人。他的题目是“ Online advertising social computing ”。刘博士首先从我们熟悉的各种在线广告谈起,介绍了在线广告的发展及其各种表现形式。然后重点介绍了 relevance 、 click prediction 、 auction 和 experiments 等问题。他还分享了他们研究团队在网络广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收获。刘博士在最后总结时提出了他由机器学习、信息检索转向研究网络广告的初衷和收获。正如他所言,当要去研究一个新的跨学科的课题时,你会发现有一些新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同时也在研究过程中强迫自己去学习一些新的知识。他的另外一个观点我也非常认同,虽然在看电视、在浏览网页等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同形式广告,它们虽然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但正是商家在广告上的投入才使我们可以免费使用互联网上的很多资源,如搜索引擎。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应该理解广告的存在,与商家、广告发布者一同来构筑一个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系统。 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汪小帆教授,汪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复杂动态网络分析与控制,报告题目是“网络科学与社会学习”。汪教授的讲解内容分为:网络科学:社会网络分析;蜂拥控制:集群行为涌现;群体智慧:网络社会学习。汪教授第一个问题结合许多复杂网络的实际情况,从测量网络数据、分析网络特征、建立网络模型、发现网络性质、设计网络性质五个方面进行了复杂网络基本知识的介绍。在讲解过程中,汪教授分析了复杂网络建模的目的?网络结构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基于不网络数据建立的模型能否用于实际网络?如何模拟多个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网络中的爆发性增长,网络的稳定状态如何分析等问题。第二方面以在线网络个体分布状态为例,对 BA 、零模型等复杂网络模型和很多算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介绍。第三个方面通过一致性、最优性、可控性、能否引导等角度分析了社会学习问题。汪教授从网络科学的角度对各种网络进行了由浅入剖析,也表现了社会网络是一个跨学科研究的主题。 下午的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周涛教授,他的题目是大规模社会网络的信息传播与信息挖掘。周教授的报告很有特色,他没有提供 PPT ,更像是一位演讲者。他首先介绍了社会网络研究中的三个趋势:( 1 ) online community —— online network —— online society ;( 2 ) 数字多维化,从 global 获取,管理 local ;( 3 )多种数据及应用平台的集成 ,个性化信息推荐。之后,周教授从信息推荐、排序、链路预测、传播四个角度介绍了相关内容。周教授的信息量很大,涉及到很多内容,详细内容期待他的 PPT 。 下午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人人网的庄宏斌。他的题目是“人人网建构真实社交网络”。他首先介绍了人人网简单的发展历程,其次介绍了人人网社交图谱(好友推荐、好友分组、好友亲密度、好友簇)和信息流(新鲜事推荐、音乐推荐、 anti spam 、兴趣图谱)等应用产生及其发展。 第三位报告人是来自人人网的专家从技术层面具体介绍了人人网的社会图谱和信息流的算法。一方面是由于过于技术,一方面可能是听的有点累了,这一块我学到的东西现在有点记不清了。等拿到 PPT 之后再补充吧。 明天还有来自 facebook 的 Rong Yan 和中国科学院王飞跃研究员的报告,期待能够有精彩的内容。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5986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中国计算机学会《学科前沿讲习班》
rbwxy197301 2011-10-28 20:21
中国计算机学会《学科前沿讲习班》 The CCF A dvanced D isciplines L ectures 主题 社会网络 2011年 10 月 28-30 日北京 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s)是指社会中个人之间、组织之间或者个人与组织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社会关系模式。传统上,针对社会网络的研究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基于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作为一种关键技术在现代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以及生物学等很多不同的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但,随着Web2.0的出现,社会网络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基于社会网络的各类新型互联网应用得到了蓬勃地发展,既有用于个人之间在线通讯的多种应用程序(如即时通讯软件、聊天软件、在线游戏等),又有促进社会交互的各类网络站点(如论坛、社交网站、博客、微博等)。社会网络与互联网的结合,从多种角度改变了每个用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因此针对社会网络的研究迅速引起了计算机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期前沿讲习班将以《社会网络》为主题,邀请国内外在社会网络研究领域杰出的专家和学者,从不同方向、不同视角讲解社会网络的重要研究课题,主要包括网络科学、社会计算、社会学习、大规模社会网络的信息传播、社会媒体信息的挖掘、互联网广告等,并将对该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存在的挑战进行深入地探讨。另外,讲习班将为学员提供与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以了解社会网络方向的研究热点和总体发展趋势,综合提高学员的学术研究水平。 学术主任: 程学旗研究员 中科院计算所         杨士强 教授 清华大学 协办单位 :中科院计算所,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报告 人简介: 杨士强    报告题目 :社会网络-跨越现实与虚拟的世界 清华大学教授、CCF多媒体技术专委会主任、教育部-微软“媒体与网络”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技术与系统、视频数据的压缩与流化技术、基于内容的多媒体信息处理、媒体内容安全等。参与组织多媒体领域的国际会议并担任程序委员会委员、主席等。参与国际标准 MPEG、中国音视频标准 AVS 的组织工作,发起中国广播影视数字版权论坛 ChinaDRM,推动相关领域学术研究和技术标准制定。 王飞跃    报告题目: 社会计算的展望 中科院自动化所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管理国家重点科学重点实验室(筹)主任、兼任中科院社会计算与平行系统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计算,以及智能系统和复杂系统的建模、分析和控制与管理。他是智能控制方面的国际知名学者,也是该领域的早期开拓者之一。国家杰出青年研究基金获得者,IEEE Fellow,IEE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Society主席、INCOSE Fellow、IFAC Fellow。 Eric Xing    报告题目: Modern Statistical Machine Learning Methodologies for Understanding Social Media and Social Networks Professor Xing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t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interests li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statistical methodology; especially for solving problems involving automated learning, reasoning, and decision-making in high dimensional and dynamic possible worlds; and for building quantitative models and predictive understandings of biological systems. He has published over 100 peer-reviewed papers, and is an associate editor of the Annals of Applied Statistics, the PLo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an Action Editor of the Machine Learning journal. 汪小帆    报告题目: 网络科学与社会学习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复杂动态网络分析与控制。现担任IEEE非线性电路与系统技术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和《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等杂志编委。获得2005年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最佳论文奖、2008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2010年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是教育部“复杂网络动态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控制”创新团队带头人。 刘铁岩   报告题目: 互联网广告与社会计算 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主管。信息和排序学校领域的国家知名专家,曾获得国家信息检索大会最佳论文奖和国家图像通信和视觉表的期刊的最高引用论文奖。多次担任国家信息检索大会(SIGIR)和国际互联网大会(WWW)的领域主席,现任国际信息检索期刊(IR Journal)编委,ACM信息系统期刊(TOIS)副主编,IEEE高级会员。 周 涛   报告题目: 大规模社会网络的信息传播与信息挖掘 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科学中心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性科学、网络科学、信息物理、人类动力学和群集动力学。发表论文SCI总引用次数超过1800次,他引超过1300次,H指数为22。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Chorofas青年科学家奖,Ben Fusaro奖,《Chinese Physics Letters》近5年来最高引用论文奖,“中国百篇最具国际影响力论文奖”,《新物理学》2010年最佳论文奖。 Rong Yan   报告题目: Large-Scale Social Media Mining Dr. Rong Yan is a Research Scientist in Facebook.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digital and social media analysis, large-scale data mining,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computer vision. Dr. Yan received the Best Paper runner-up awards in ACM Multimedia 2004 and ACM CIVR 2007. He led the technical efforts for building Facebook's face detection/recognition service, and designed the video retrieval systems that achieve the best performance in the world-wide TRECVID evaluation in 2003/2005/2007. He received the IBM Research External Recognition Award in 2007. Dr. Yan has authored or co-authored 5 book chapters and more than 6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journal papers. 黄晶 报告题目:人人网构建真实社交网络和优化信息传播效率的实践   1998年至200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2003年,加入千橡互动公司创业团队。2005年,担任千橡公司旗下猫扑网技术总监。2007年,担任千橡公司旗下校内网高级技术总监。2011年起,担任人人网副总裁,负责人人网产品和研发体系。 资料转自: http://www.ccf.org.cn/sites/ccf/nry.jsp?contentId=2637593328729
个人分类: 文章转载|239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第一篇博文
happyliang 2011-10-8 15:21
研究在线社会网络有一段时间,发现科学网里有很多牛人也在研究,故开通此博,常来学习!
1359 次阅读|0 个评论
Google+和Facebook, 我更看好Google+
热度 8 halcon 2011-8-4 06:54
Google+目前还处于测试阶段,不过很快用户已经超过了2000万。资本市场的反应也很快,Google的市值一周之内涨了200亿美金。虽然现在还很难说Facebook,Twitter,Google+及其它社交网站哪个会一统江湖,但从设计理念来看,我更看好Google+. 谈到原因就要从Facebook的老对手Myspace开始说起。Myspace的构架理念是基于兴趣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举个例子:喜欢摄影的可以多和陈老师交流交流,爱好亚洲女孩的可以在这里找到和自己臭味相投的朋友。Myspace相信人的关系是靠兴趣来维持的,人们可以通过建立兴趣圈子找到自己的活动空间。最初这一策略是很成功的,直到Myspace被默多克收购。由于不了解互联网,默多克在经营Myspace的时候犯了很多错误,导致Myspace的大量用户转向了Facebook,一定程度上成就了Facebook。 Facebook的理念与Myspace有本质的不同,他们相信人们的关系是靠血缘或朋友关系来维持的(并非兴趣)。亲戚和朋友关系可以保证社会关系的持久性进而保证网站的粘着性。现在来看这一理念无疑是空前成功的。 其实两者思考的都是一个本质问题:人为什么是人?要回答这个问题,只有数据分析,管理学,心理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从人类学,生物学,社会学等角度去思考人的本质。所以在我看来,在线社会网络的研究绝不仅仅是计算机、复杂系统、复杂性科学的一个研究课题,而是当代科学知识综合应用的一个平台。 Facebook的理念尽管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很遗憾还是没有抓住“人之所以是人”的本质(这点以后会谈到,就不多说了),长远来讲必然导致Facebook会很轻易被对手超越。 回过头来谈谈Google+,在设计理念上。Google+无疑既有Myspace的影子,也有Facebook的影子。通过绑定Gmail信箱建立基于交流的关系,进而可以依据兴趣建立圈子,实现信息共享。更重要的是Google+没有抛弃Google的长处:搜索,地图,图片,视频共享。这些恰恰是Facebook的软肋。 因此,Google+无论在理念上,还是技术储备上无疑都具有极大的优势。 Google+,我很看好你哦。
3883 次阅读|17 个评论
立委围脖:形势所逼,Google+ 上马
liwei999 2011-8-3 22:39
Google+的上马,是Google被Facebook逼迫到没办法了。其实早该上这个项目了。社会网络的发展方兴未艾。Google 创始人现在是亲自督政(半年前走马上任CEO,据说气象一新,Google 似乎又回到了当初)。 微软雅虎根本就不是对手,地球人都知道威胁它的是Facebook,它再不反制,就没机会了。微软当年在搜索上的教训就会重演。微软当年搜索的上马慢了一拍,后来就是堆了金山银山,也无法撼动 Google 的地位。聪明人如比尔盖茨也会看不清大势,铸成大错。 不过,Facebook 功能上确实有很多缺陷,对于小年轻比较合适,青年以上的会觉得杂乱。Google+ 还有吸引人的空间。至少到目前,势头是不错的。 看IT潮涨潮落,比看任何惊险片还刺激。
个人分类: 立委随笔|25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果每个“人”都主动考虑“邻域”的总体收益。。。
zhaoxc 2011-7-29 21:21
不少童鞋知道“蛛网经济”的数学模型,在基本模型基础上有个改进,即如果商人决策时不仅仅考虑上一阶段的收益,而是将上两个阶段的收益做为本阶段决策的指标时,社会经济达到稳定的条件减弱了许多。 由此简单的数学或经济学模型推而广之, 如果修路人想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如果轮胎生产商想着车里人的安全, 如果水泥商和钢铁商看到桥房路的安全, 如果修桥人想着过桥人的安全, 如果盖房人想着住房人的安全, 如果住在公寓或别墅的房产商和政府主管想起人民倾其一生为房时, 如果食品商想着消费者的安全, 如果三鹿们想起充满信任的老百姓, 如果奶商们想起可爱的娃娃和可怜的大头娃娃, 如果饮料商想起man气十足的男孩和可憎的某某剂, 如果马路上低空飞行的司机想起胆颤心惊的行人, 如果肆意横闯的行人想起身心疲惫的司机, 如果饭店老板用地沟油时想起无辜的顾客, 如果医药老板数钱时想到有病干抗的百姓时, 如果教育老板数钱时想起辍学孩子的时候, 如果煤电石化老板高福利想起辛苦百姓时, 如果高喊口号有累而想行政作为时, 如果拿着纳税人血汗钱贪污炫富时, 如果高铁工程师上项目时想起兴奋乘客安全的时候, (如果我写博客想到读博客者便利的时候,呵呵) 我们只需要把思路和行为方式再递进一步,社会的各团体(各人)之间就不再是一个个离散的信息孤岛,而是有信息交流和利益共享的大网络,如果大家都想着自己节点(利益攸关者看作一个节点)和邻居节点的整体利益,每个节点与邻域之间有信息和利益流动,复杂网络和人工智能里应该有理论保证,这个社会应该能达到一种共赢的平衡状态,而不像现在,各个节点之间互补信任,没有正面信息和利益流,理论上其实是达到一种共输。 如果我们都多想一步,世界将会怎样? 即使有一些节点依然着眼自我,由于整个社会网络是连通的,由于自私的节点往往只是正向的信息和利益流入,出度很小,甚至是零,那么经过一定时间的网络进化,正面的信息和利益流肯定会绕过那些自私的节点,从而使得那些自私节点成为彻头彻尾的孤岛,而社会网络依然是鲁棒的。
个人分类: 社会万花筒|2077 次阅读|0 个评论
盲人摸象的现代解读——如何阅读网络信息
halcon 2011-7-23 18:20
记得小学的时候学过“盲人摸象”的故事。最近才知道,这是印度传过来的一个故事。 故事的大概意识是说: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来。“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却嘟嚷:“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四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象的样子。而实际上呢?他们一个也没说对。后以“盲人摸象”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在微薄,社交网络时代,每个人在网络上有了话语权,于是信息便利的同时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多姿多彩。 在这样丰富多彩的世界里,不同的价值观交织、重叠、甚至纠结在一起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又解读着相同的故事。真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想想。这些不同的观点其实就是从不同角度的机位拍摄的现场图片,有的机位专门宣传男主角发达的肌肉、女主角曼妙的身材;有的蹲在角落里专门抓拍桃色新闻。有的用的仰视视角,宣扬主人公的伟大;有的用平视,注重平民的生活百态。 我不喜欢人云亦云,也不喜欢被当做“盲人”,因此我总是喜欢将不同角度的图片拼接起来,还原出三维的真实图景,进而进行深度解读 。 最近有个美人说好了给大家晒晒自己的三维,看看她饱满的胸脯,纤细的腰肢,美丽的大腿。可能因为是第一次秀身材吧,还有些不太好意思,有点羞羞答答,扭扭捏捏。最后勉强把裙子提到了脚踝,露了露脚后跟。或许是身材不像宣传的那么好,或许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无论如何,这也是一大进步,希望大家的万众期待能让美人好好保持自己的身材。否则不注意饮食和调养,下一次露脸的时候,如果有几个流氓把衣服扒了就丢人了。 其实大家说是美人,但见过她的人真不多。有的说人品好,有的人屁股大,有的说后台硬,有的说奇丑无比。总之,说什么的都有。在她面前,我其实就是某种程度上的“盲人”。不过还好,我会还原三维实景,所以大概有个印象。很可能既不像大家说的那么好,也不想他们说的那么坏。
316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社会网络角度看农民的生产协作,产品交换,社会资源配置
halcon 2011-6-8 03:15
今天听了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的 Delia Baldassari 教授做的报告,受益匪浅。他们在乌干达工作了很长时间,研究了乌干达农民间的社会网络,社会资源配置和产品交换的关系。工作耗时巨大,非常有意义。 她 们收集了 6 万名农民, 2500 个村庄, 200 个教区的数据。今天介绍的工作筛选了 3000 个农民, 300 个村庄, 16 个地区中 50 个农民合作组织的数据(包括三种语言区)。核心的科学问题是: 为什么相互协作起来的农民的收益比其它农民要高 。 农民合作组织的任务包括: 1, 收集市场信息:发现买家,组织农民协作; 2, 训练,提高产品质量; 3, 统一采购; 4, 会员需要缴纳会费。 5, 发放贷款等 协作生产的好处:可以一起租用大型设备,例如拖拉机等;交换农作物;提高质量。 协作组织的基本运作方式: 1, 中心化管理,有一个领导者协调,组织,授权,控制组织; 2, 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利用社会网络关系进行沟通,其中包括了信任关系,互惠机制等。 她 们从社会网络结构出发,研究了农民的信任关系网络,通讯网络 (Information network), 意见网络 (Advice network) 的统计特性及其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而利用独裁博弈 (Dictator game) 和公共物品博弈 (Public good game) 研究了农民进行合作行为产生的动机,并分析了协作生产的农民的受益与其它农民的关系。 该工作已经被美国科学院院刊接收,论文题目是“ Cooperative Networks, Social Capital, and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drawing evidence from Field experiments in rural Uganda ”, 有兴趣的可以读一读 。 这个工作给我的启示太多了。目前在社会网络方面我只关注了手机通讯网络,在线社会网络 (Facebook, Wikipedia, Twitter 等网站 ) ,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这个方向很热;第二数据容易获得;第三,里面可研究的问题很多。但其实还有很多非常有意义的问题可以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尤其在中国发展这么快,变化如此迅速的社会。乌干达的问题都搞清楚,中国的问题不能还不明不白。
18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社会网络分析的一些经典文献(分类)
热度 2 yngcan 2011-5-8 17:01
Introduction Wasserman, S, and K Faust. 1994. Chapter 1. Watts, DJ. 2004. "The New science of network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30:243-270. Emirbayer, M, and J Goodwin. 1994. "Network Analysis, Culture, and the Problem of Agenc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9:1411. Ansell, CK. 1997. "Symbolic Networks: The Realignment of the French Working Class, 1887–1894."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3:359-90. Emirbayer, M. 1997. "Manifesto for a Relational Sociology 1."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3:281- 317. Knoke, D. 1990. Political Networks: The Structur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apter 1 Data, Graph, Matrices: Mathematical Backgrounds Wasserman, S, and K Faust. 1994. Chapter 2, 3, and 4 Social capital Lin, N. 2001.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apter 1, 2, 3, 4, and 5. Putnam, R. 2001. "Social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Consequences."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cy Research 136 (Recommended) Coleman, JS. 1987. "Norms as Social Capital." Economic Imperialism:133-55 (Recommended) Portes, A. 1998.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s in Sociology 24:1-24 (Recommended) Gambetta, D. 2000. "Can we trust trust." Trust: Making and Break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 Electronic edition,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Oxford: 213-237 (Recommended). Marsden, PV. 1987. "Core Discussion Networks of America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2:122-131 (Recommended) Burt, RS. 2000.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Social Capital."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2:345- 423 (Recommended) Centrality and Centralization Wasserman, S, and K Faust. 1994. Chapter 5 Bonacich, P. 1987. "Power and Centrality: A Family of Measur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2:1170-82. Hanneman, RA. 2001. "The prestige of Ph. D. granting departments of sociology: a simple network approach." Connections 24:68-77. Brass, DJ. 1984. "Being in the right place: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individual influence in an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9:518-539 (Recommended) Cook, KS, RM Emerson, and MR Gillmore. 1983.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in Exchange Networks: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9:275. Brokerage Uzzi, B. 1996. "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 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 The Network Effec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 674-698. Burt, RS. 1992.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apter1 Diani, M. 2003. "Leaders or Brokers? Positions and Influence in Social Movement Networks." In Social Movements and Networks: Relational Approaches to Collective Action. Edited by M Diani and D McAda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ubgroups Wasserman, S, and K Faust. 1994, Chapter 7. Freeman, LC. 1992. "The Sociological Concept of Group: An Empirical Test of Two Model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8:152. Burt, RS. 1987. "Social Contagion and Innovation: Cohesion versus Structural Equival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2:1287. Blockmodeling Wasserman, S, and K Faust. 1994. Chapter 9, 10, 11, and 12 Snyder, D, and EL Kick. 1979. "Structural Position in the World System and Economic Growth, 1955- 1970."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4: 1096-1126. DiMaggio, PJ. 1986. "Structural analysis of organizational fields: A blockmodel approach."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8:35-370. Anheier, HK, J Gerhards, and FP Romo. 1995. "Forms of Capital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Cultural Fields: Examining Bourdieu's Social Topograph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0:859. Gerlach, ML. 1992. "The Japanese Corporate Network: A Blockmodel Analysi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7:105-139. (Recommended) Generalized Blockmodeling Doreian, P, V Batagelj, and A Ferligoj. 2005. Generalized Blockmodel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wo Modes Wasserman, S, and K Faust. 1994. Chapter 8 Breiger, RL. 1974. "Duality of Persons and Groups." Social Forces 53:181. Sewell, Jr, WH. 1992. "A Theory of Structure: Duality, Agency, and Transform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8:1. Borgatti, SP, and MG Everett. 1997. "Network analysis of 2-mode data." Social Networks 19:243-269. Doreian, P, V Batagelj, and A Ferligoj. 2004. "Generalized blockmodeling of two-mode network data." Social Networks 26:29-53. Roberts, JM. 2000.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of two-mode network data." Social Networks 22:65-72. Hanneman RA and M Riddle. 2005. Introduction to Social Network Methods. Chapter 17. Statistical Analysis based on Dyads and Triads Hanneman RA and M Riddle. 2005. Introduction to Social Network Methods. Chapter 18. Burris, V. 2005. “Interlocking Directorates and Political Cohesion among Corporate Elit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1(1). Holland, PW, and S Leinhardt. 1981. "An exponential family of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for directed graph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76:33-65. Wasserman, S, and K Faust. 1994. Chapter 13, 14, 15, and 16 Wasserman, S, and P Pattison. 1996. "Logit model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s for social networks: I. An introduction to Markov graphs and p*." Psychometrika 61:401-425. Network Typology Granovetter, MS.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1360. Ball, P. 2004. Critical Mass: How One Thing Leads to Another: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Chapter 15 and 16. Barabási, AL. 2003. Linked: how everything is connected to everything else and what it means for business, science, and everyday life. Plume. Moody, J. 2004. "The Structure of a Social Science Collaboration Network: Disciplinary Cohesion from 1963 to 1999."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9:213-238. Kogut, B, and G Walker. 2001. "The small world of Germany and the durability of national network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6:317-335. Dynamics on Network Watts, DJ. 1999. "Networks, Dynamics, and the Small-World Phenomen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5:493-527. Gladwell, M. 2000. 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Gould, R. 1991. "Multiple Networks and Mobilization in the Paris Commune, 1871."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6: 716-729. Hedstrom, P, R Sandell, and C Stern. 2000. "Mesolevel Networks and the Diffusion of Social Movements: The Case of the Swedish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6:145-172. Longitudinal Analysis Smith, DA, and DR White. 1991.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Global Economy: Network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1965-1980." Social Forces 70:857. Gulati, R. 1995. "Social Structure and Alliance Formation Patterns: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0:619-652. Carroll, WK, and M Shaw. 2001. "Consolidating a Neoliberal Policy Bloc in Canada, 1976 to 1996." Canadian Public Policy–Analyse DE Politiques 27. Mizruchi, MS, and LB Stearns. 1988.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Formation of Interlocking Directorat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3: 193-210. Kim, S, and EH Shin. 2002.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iz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 Social Network Approach, A." Social Forces 81:445. (Optional) Network Dynamics Powell, WW, DR White, KW Koput, and J Owen-Smith. 2005. "Network Dynamics and Field Evolution: The Growth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the Life Scienc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0:1132-1205. Robins, G, P Pattison, and J Woolcock. 2005. "Small and Other Worlds: Global Network Structures from Local Process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0:894-936. Kenis, P, and D Knoke. 2002. "How organizational field networks shape interorganizational tie-formation rate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275-293. Carley, KM. 2003. "Dynamic Network Analysis." In Dynamic Social Network Modeling and Analysis: Workshop Summary and Papers: 113-145. Stochastic Modeling of Influence and Selection Leenders, RTAJ. 1996. "Longitudinal Behavior of Network Structure and Actor Attributes: Modeling Interdependence of Contagion and Selection." Evolution of Social Networks:165–84. Steglich, C, TAB Snijders, and P West. 2006. "Applying SIENA: An Illustrative Analysis of the Coevolution of Adolescents’ Friendship Networks, Taste in Music, and Alcohol Consumption." Methodology 2:48-56. Steglich, C, TAB Snijders, and M Pearson. 2004. "Dynamic networks and behavior: Separating selection from influence."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Van De Bunt, GG, MAJ Van Duijn, and TAB Snijders. 1999. "Friendship Networks Through Time: An Actor-Oriented Dynamic Statistical Network Model."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al Organization Theory 5:167-192. Van de Bunt, GG, RPM Wittek, and MC de Klepper. 2005. "The Evolution of Intra-Organizational Trust Networks: The Case of a German Paper Factory: An Empirical Test of Six Trust Mechanisms."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20:339. Visualization Freeman, LC. 2000. "Visualizing Social Networks." Journal of Social Structure 1:4. Muller, C, B Wellman, and A Marin. 1999. "How to use SPSS to study ego-centered networks." BMS. Bulletin de Méthologie Sociologique:83-100. Moody, J, D McFarland, and S Bender-deMoll. 2005. "Dynamic Network Visualiz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0:1206-1241. Bender-deMoll, S, and DA McFarland. 2006. "The art and science of dynamic network visualization." Journal of Social Structure 7.
个人分类: 生活中的科学|9112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的教案我卖钱
热度 3 jiangxun 2011-3-30 10:20
作者:蒋迅 Teachers Pay Teachers 作为一名教师,你是靠站讲台赚钱的。当然你也可以走穴捞外快,但似乎很多老师对此并不愿意。 如果你能写教科书,那么你可以赚额外的钱;你还可以写教师参考书、习题集、习题解答等等。但这些都是要有出版社看上,书店愿意发行才行。我看到一个新的办 法可以让老师得到额外的收入,不需要出版社和书店,也不需要很多人看上只要有一个人愿意出钱,你就有了收入。有点象 淘宝 和 亚马逊 ,是一个社会网络,卖的是你的 (和他人的) 知识产品。它是国外的一个平台,不知在国内是否可行,反正介绍过来,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做。 这个平台叫作“ Teachers Pay Teachers ”。已经做的很大了,材料从 幼儿园 到 研究生院 以及 成人教育 的都有。你如果没钱或钱少,可以从 免费的 或 5元以下的 开始。 内容也很广。艺术类:艺术史,烹饪,戏剧,图像艺术,音乐 (作曲,器乐,声乐),视觉艺术;英语语言艺术类:识字,创作,EFL-ESL-ELD考试,ELA考试准备,说明书的写作,语法,文学 (短篇小说),阅读,阅读策略,拼写,词汇,写作,阿拉伯语,中文,法语,德育,日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拉丁语,俄语;数学类:代数,代数 2,算术,应用数学,基本运算,微积分,分形,几何,图论,数学考试复习,测量学,数,计算顺序,初等微积分,统计,三角,应用题;科学类:解剖,考古, 天文,基础知识,生物,化学,地球科学,环境,取证,大众科学,物理;社会科学类:历史,古历史,亚洲,澳洲史,英国史,加拿大史,公民,司法,经济,选 举,欧洲史,地理,政府,中世纪,印第安人,心理学,美国史,世界史;其他类:商务,职业和技术教育,品格教育,幼儿教育,课堂管理,计算机技术,批判性 思维,家庭消费科学,天才儿童,健康,仪器技术,国际文凭,图书馆技术,生活技术,口语交流,体育,解题方法,专业发展,宗教,机器人,学校辅导员,特殊 教育,学习技巧。 种类也很多,有九十多种,如:教科书,教具,光碟,DVD,电子书,考题,幻灯,游戏,挂图,作业,实验,讲座,教学大纲,软件,指南,教师日记,教师手册等。 如果你想给你的老师送一份礼物,可以给他/她买一个 礼品卡 。即使你不是老师,你也可以为你的孩子买到学习用的材料,比如 有关骨骼的书和样品 。我看科学网上有不少人喜欢写教学体会,如果能有这样一个平台,那你们的家人一定特别支持你们在这里花费时间。 我也不更详细地介绍了,想必你已经知道这个网站都干了些什么。下一步就是要参与进去。 这个网站运行四年,已经产生了两百万美元的销售额,三十万个用户。有的教师在这里销售的教学材料已经达到了她当老师的工资,真的是干一份工作,赚双份的钱。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赚到那么多,但既然你已经为上课准备了教案,何不拿出来再多赚点呢?
个人分类: 科技|4753 次阅读|6 个评论
社会网络的喜与忧(110321)
热度 11 ymin 2011-3-21 16:35
社会网络的喜与忧(110321) 闵应骅 最近日本311的9级大地震、海啸和核辐射搞得全世界都不安宁。人类的灾难有时候来源于人自己。古时候人们靠两条腿走路,后来发明了汽车,现在每年光中国就要压死几千人。物理学的发展很惊人,自从出了原子弹就很吓人。全世界都建核电站,说是很环保。但是,核辐射看不见、摸不着,也闻不到,据说现在东京的自来水都污染了,对人的伤害可以持续几百年。化学的进步使人造出了塑料,可它是永远的污染。基因的研究,全世界都被发动起来了,没见着治好什么病,却出来了转基因食品。现在美国人自己也开始怀疑这东西带来的危害。网络也是一样。 有人说,Facebook现在像是一个虚拟的国家。微博、QQ、Twitter、YouTube等等都扩大了个人与社会的交往。社会网络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社会动态,研究社会学,历史学。社会网络可以有助于入侵检测和社团活动、商务和软件开发。如此等等。许多社会活动通过社会网络来通信,但并不一定要计算。热而,通过计算交互的社会网络已经取得了某些成功。譬如wikipedia相当于一个大众创建和利用的大辞典;消费产品的评价系统;内容分发;民意调查等等都是包括计算交互的。群体智能系统可以从社会上成百上千的反映预测市场、民意调查,甚至是大选结果。古时候,人们的社会交往在一个很小的局部,譬如就在一个村子里。有了社会网络,人们见识大涨,可以和世界任何人交往了,社会交往的圈子大大扩大了,使得这社会运作大大的有效了。可是别忘了另一方面。 社会网络威胁着社会结构,譬如派别主义化。在实际世界,你必然和各种不同意见的人在一起;而在虚拟世界,你很容易避免与不喜欢的人接触。就像文革时的两派、台湾的兰营和绿营、美国的民主、共和两党。其危险性就在于人们很少和不同意见的人交往,而吸收不同意见,以致越来越走极端。另一种可能是:社会网络之热是因为人们感到新鲜,搞久了就厌倦了。wikipedia,作为一种在线的百科全书,在2001到2010年几乎是指数增长,但是,现在已经开始冷下来,不像过去那么热了。所以,IEEE Computer开辟了一个专栏,讨论社会计算的喜与忧。
个人分类: 网络|2800 次阅读|23 个评论
立委微博:人确实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liwei999 2011-3-18 01:30
从小被灌输马克思主义,其中一条是人的定义: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最近到社会网络查询一个人,同名的人有好几百,有如大海捞针。于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是社会关系总和的原理,很快就发现,每个人的社会圈子和关系的强弱都不同。利用对于所查之人的背景的了解,三下五除二,很快就排查到那唯一的目标。 社会网络威力很大。
个人分类: 立委随笔|224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