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引文指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同行评议 VS. 引文指标,差异在哪?
ZJUlijiang 2016-8-23 09:11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摘要 引文分析和同行评议是目前科研评价的两种主流方法,两者之间的互补性应用已得到认可。如果能弄明白推荐和引用在评价文献影响力上的微观差异,对于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将具有重要意义。 杜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注:图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 引文分析和同行评议是目前科研评价的两种主流方法,两者之间的互补性应用已得到认可。如果能弄明白推荐和引用在评价文献影响力上的微观差异,对于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将具有重要意义。Facultyof1000(F1000)是目前最常用的、受到广泛认可的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单篇文献专家推荐系统。现有的研究显示,F1000专家推荐分值(FFaScores)与论文被引次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2-0.3,明显的弱相关。那么,差异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我们获得近3万篇医学研究论文的被引次数和专家推荐分值,将论文分为4组:双高型、双低型、高推荐-低被引型和低推荐-高被引型。对后两组进行对照,发现: 小创新的论文被引次数高、同行推荐少 “新发现”、“确认”、“技术进步”、“临床试验”、“综述评论”和“系统综述/meta分析”类论文得到了相对高的被引但却很少被同行推荐,多为“证据累积型研究”; 大创新的论文同行推荐多、被引次数少 “有趣假设”、“争议”、“反驳/颠覆”、“提供新药靶点”、“能改变临床实践”类论文受到专家的高度推荐但被引次数却相对较少,多为“变革性研究”和“转化型研究”。 根据托马斯•库恩的科学范式概念,创新型研究可分为两类,一是常规科学中的创新性研究,即在现有研究范式下对已有研究的补充和发展,推动科学的累积式渐进,对应着“证据累积型研究”;二是导致科学革命的创新性研究,即通常是对原有研究范式的颠覆,属于具有革命性的科学突破,促成科学革命的发生,对应着变革性研究和转化型研究。 我们建议在采用被引次数进行学术评价时,例如人才评选、重点实验室评估等,可区分3种类型的文献:①循证医学研究,②变革性研究或高风险研究,③转化型研究。一项研究所具有的可能颠覆现有范式的潜能,以及对临床实践的适用性,不能仅看被引次数,而是应通过(少数)同行的评判才能得以更好地体现。 参考文献 Du,J.,Tang,X.andWu,Y.(2015),TheeffectsofresearchlevelandarticletypeonthedifferencesbetweencitationmetricsandF1000recommendations. JournaloftheAssociationfor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 .doi:10.1002/asi.23548 文字编辑:李江/浙江大学
355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