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社会分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温故知新:腐败的文化忧思与社会转型的系统分析及历史辩证思维
pww1380 2013-1-6 09:13
温故知新: 信息文明之光( 43-2 ) 腐败问题的文化忧思与社会转型时期的系统分析及历史辩证思维 ——兼论中国社会面临的历史变迁与人类社会的全球化、信息化深入发展 杨文祥 题记: 这是一篇写于 2010-10-26 日原题为《 是千年一叹的万古悲风还是走向现代文明的春和景明? —— 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忧思与历史辩证思维 》的旧作。据此完成的修改稿《腐败问题的文化忧思与社会转型期的系统分析及历史辩证思维 —— 兼论中国社会面临的历史变迁与人类社会的全球化、信息化深入发展》发布于 2012 年 5 月 21 日。 在新的一年开元之际,有必要对这篇旧作做一回顾与重温。 前些年,面对腐败问题日益严重和反腐斗争形势日益严峻的局面,我曾担心以往单纯的官场腐败问题有可能转变为一种全局性的社会问题,从而形成一种难以逆转的腐败文化现象。今天看来,先前的这一文化忧思显然已经成为今日严酷的社会现实。 官场——社会政治和社会管理领域,历来是现实社会的核心结构。官场腐败如果从个案发展为一种社会现象,而且这一不良倾向在较长时期内得不到有效遏制,那么,这一现象就反映了一个可怕的现实——社会肌体内在结构的溃烂。 这样,这种社会肌体内在结构的溃烂势将不可避免地扩散到社会肌体的表层结构乃至全身。于是,从官场到商场 ——社会经济领域,从科学到文化,进而到作为一定社会的最后防线的教育,腐败朽溃之风日盛,生机正气难存。正所谓,官场一腐,无处不腐。官员一贪,无人不 贪。世所瞩目和诟病的“社会不公”、“两极分化”等一系列相互纠结积重难反的社会问题无不源自于官场的这一腐,一贪。长此以往,社会肌体的整体溃败便无可 避免。 就是说,官场这一社会核心领域的腐败是社会肌体内在结构开始解构的社会表象和现实标志。 目前,官场腐败问题至今没有呈现缓解的趋势,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一时也没有找到及时化解的有效途径,而社会矛盾的积累和激化发展为社会冲突的事件和案件却时有所闻。 如果单纯地和简单地从维持传统社会结构的稳定的角度上看 ,目前的这种形势无疑潜伏着一定的社会危机,对于一个曾为“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长期浴血奋斗,“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执政党来说,这一难以言说的被动局面更具有几分悲剧性的历史色彩。然而, 如果从社会控制论的系统观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思维的角度上看,我们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理性结论 。 这一理论结论就是:官场腐败所肇始的“社会危机”并不像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上升到亡党、亡国的高度上那样可怕。这一令全民诅咒,举国痛恨的丑恶现象,实际上是正在逐渐丧失生存活力的传统社会旧结构解构和相应的社会机制消解的开端。恰恰是这一旧结构的解体和旧机制的消解,在社会结构的建构层面上,为古老中国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社会转型提供了前所 未有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契机。 根据本文的理解, 中央对于制度创新和现代管理制度建设的关注,就是力争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从现代社会社会结构构建的层次上,为完成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转型进行一步一个脚印的奠基性建设 。 显然,在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中国社会和中华文明现代化转型这一历史巨变过程中,仅有忧患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足够的与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相一致的系统思维和历史辩证理性的清醒。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是人类信息文明建设不断由兴起走向深化的时代。 信息文明不但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建立在人类社会全部信息资源和完整的人类智慧资源基础之上的历史形态,而且是一种建立在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潜能和人的尊严的基础之上的新型的人类文明历史形态。 这 样,人类社会的信息文明建设,离不开具有五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创造了无比灿烂的农业文明光辉成就的中华文明所积累的智慧资源,离不开 中华文明这一古老文明从古典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伟大飞跃,离不开古老的中国社会从整体结构上由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的历史变迁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中华文明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伟大飞跃,没有古老的中国社会从整体结构上由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就不可能有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全球化、信息化的深入建设和持续发展。 因 此,是否具有全球化、信息化的国际视野和信息文明建设的文明观、历史观这一理性高度和历史高度,能否怀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投身于中华文明从古 典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伟大飞跃,投身于古老中国社会从整体结构上由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的历史变迁是每一位优秀的中国人与以贪腐与私欲为终极目标的所谓 社会精英的试金石与分水岭 。 如若能够抓住社会转型、人类文明历史形态转型这一千载一遇的历史契机,我们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代新人, 通过这个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话、沟通与融合,把中华文明传统的优秀基因与人类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融为一体,开启一个人类智慧春和景明的历史境界,从而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和人类信息文明建设的深化作出继往开来的历史贡献 。 倘若象工业文明兴起时期那样,我们不幸再度与文明跃迁和社会转型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那么,源远流长,历史上曾创造了璀璨辉煌的文明成果的中华文明,在她转向现代文明的历史关头,便将丧失浴火重生凤凰涅磐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华文明将不再仅仅是前途堪忧,最终只能是走向其他古文明同样的历史命运——不可逆转地走向自己的尽头,无声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一旦这一深沉的文化忧思再度成为明日沉重的历史现实,不仅将是中华民族的灾难,更是人类文明的又一个无可挽回的历史悲剧。 如此,千年万载之后,我们那些“前不见古人”,搞不清楚自己来自何方的后世子孙,只有通过对远古文明的考古才有可能依稀感受到往日的辉煌。这种远古的辉煌与历史的苍凉的巨大反差,留给后世的,只能是不胜诉说的万载唏嘘和无可奈何“千年一叹”。 究竟是生存还是毁灭,究竟是走向民族复兴还是民族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消解,就在今日中国的一念之中。 参见: 1 .《 是千年一叹的万古悲风还是走向现代文明的春和景明? —— 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忧思与历史辩证思维 》 作者 : pww1380 (杨文祥) 2010-10-26 16:49 星期二 晴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474749PostID=27443318 2 . 信息文明之光《是千年一叹的万古悲风还是走向现代文明的春和景明? —— 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忧思与历史辩证思维》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83577.html 3 . 关于中华文明现代化转型与人类文明未来走向的对话与思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71401.html 4 . 新春秋战国时代的“华山论剑”——信息化、全球化时代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后机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69551.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73200.html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0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脚踏实地,为解决民生问题贡献才智
陈龙珠 2009-5-8 06:51
前天看到在校博士生陈应泉及其同学在 湖南农村考察的报告 ,深有感触并表示敬佩。 昨天早晨,我在他的博文也留下了如下的评论(稍有文字修改),既是对他的支持,也是彼此共同关注社会问题的互勉: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安徽农村率先实现包产到户政策,1981年暑假我(当时为浙江大学水工结构专业本科在校生)回安庆地区所属的农村老家,听到冬天兴修水利、看到夏天汛期值班甚至抢险变成了村民在不给工钱就可以找借口不去的现象,回校后就向安徽日报社写了封信谈到了水利工程抗洪的安全隐患(那时下情上达的渠道没现在的直接和畅通),并提请转告安徽省主管部门研究新体制下保证水利工程安全的机制,但未曾得到任何对此问题的答复。之后没几年安徽江淮流域便面临了大洪水,之后新的机制才得以建立,以至于再后来长江全流域洪水时安徽损失也不大。 由此自己的一次经历并结合近些年发生的 SARS 、雪灾、震灾后的国情变化,我觉得,我国许多社会重大问题是在出现严重事件后才会得到重视和解决的。因此,支持博主对重大社会问题系统持久地开展调研,并用适当方式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政策和技术途径的建议。 正确的东西,总会有用的!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400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