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拓扑超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外尔半金属表面诱导出非常规超导
热度 2 sciencepress 2017-3-24 17:17
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外尔半金属TaAs表面用硬点接触的方法诱导出非常规超导。 相关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 Science Bulletin 2017年第6期 。 He Wang, Huichao Wang, Yuqin Chen, Jiawei Luo, Zhujun Yuan, Jun Liu, Yong Wang, Shuang Jia, Xiong-Jun Liu, Jian Wei, Jian Wang. Discovery of tip induced unconventional superconductivity on Weyl semimetal. Sci Bull,2017,62(6):425-430 doi: 10.1016/j.scib.2017.02.009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927317301007 研究简介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 王健教授、危健研究员、刘雄军研究员、贾爽研究员 与浙江大学 王勇教授 等人合作, 首次在非超导的外尔半金属TaAs晶体表面用针尖硬点接触诱导出非常规超导,分析表明可能是拓扑非平庸超导。 拓扑超导的边界态呈现无能隙马约拉纳费米子或零能束缚态,其中马约拉纳零能束缚态可被用于可容错的拓扑量子计算,是当前物质科学领域的重要前沿。因此, 这一发现不仅为研究外尔半金属中奇异超导态开辟了路径,也证实了针尖硬点接触对拓扑材料物性的调制是探索潜在拓扑超导和马约拉纳费米子的新的实验手段。 拓扑超导体体态为具有能隙的超导态,其表面、边缘或末端呈现为无能隙的马约拉纳费米子或零能非平庸束缚态。理论研究表明马约拉纳零能模可作为重要载体用于拓扑量子计算,也即可容错的量子计算。因此拓扑超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国际上通常利用超导近邻效应探寻拓扑超导,也即通过超导体与拓扑绝缘体或强自旋轨道耦合的材料接触,来诱发并探测马约拉纳零能束缚态。虽然这一方向的研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相关实验结果仍存在争议,还需更多的拓扑超导相关证据。2016年,北京大学王健与危健、刘雄军、谢心澄、贾爽等人合作,创新性地用针尖硬点接触的实验方法在非超导的拓扑狄拉克半金属Cd 3 As 2 单晶表面诱导出可能的拓扑超导态,为探索拓扑超导和马约拉纳费米子提供了新的思路 。 外尔费米子是理论预测有着确定手性的无质量的狄拉克费米子,自1929年起一直未曾在基本粒子中观测到。然而2015年外尔半金属外尔点附近的低能激发被证实为外尔费米子,此外,外尔半金属还具有拓扑非平庸的费米弧表面态,若能超导,则有较多可能成为拓扑超导体。 在 Science Bulletin 这篇封面文章中, 科研人员利用PtIr针尖对实验证实的外尔半金属TaAs单晶做针尖硬点接触实验时发现,针尖与TaAs(001)晶面的接触区域被调制成超导 。 点接触谱中零压电导峰与双电导峰和双电导谷的共同特征表明超导是非常规的,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揭示出该超导态极有可能继承了TaAs单晶的非平庸拓扑性而成为拓扑超导态。同时,研究发现钨针尖也可在外尔半金属TaAs表面诱导出超导,虽然铂铱针尖诱导出的超导更强,但硬度较差的金针尖无法诱导出超导。这一发现表明硬点接触在微米级接触区域的类单轴压力对诱导出超导起着关键性作用,而且不同针尖材料,即使硬度都很强,诱导出超导的能力不同,因此点接触区域的掺杂效果或针尖样品两种异质材料的能带情况也对超导出现起着重要作用。 这一工作不仅是首次在完全证实的外尔半金属TaAs中实现了超导,为探索拓扑超导体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外尔费米子如何构成超导库珀对以及外尔费米子与马约拉纳费米子两种理论预测的新奇粒子的相互作用和转化提供了研究平台, 因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图:PtIr针尖在TaAs样品表面的点接触谱测量。 (a) 零偏压点接触电阻对温度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典型的超导相变。插图:点接触测量示意图。 (b) 温度为0.5 K时,不同垂直场下的归一化微分电导谱。深蓝色曲线代表零场下的测量结果。 (c) 从0.5 K到6.0 K,特定温度下的归一化电导谱。 (d) 低温区间不同温度下零偏压电导峰的演变。 此外,北京大学王健、危健、冯济、刘雄军等人组成的科研团队对理论预测拓扑非平庸的A u 2 Pb晶体展开了系统研究。 Au 2 Pb 本身就是超导体,这与Cd 3 As 2 和TaAs不同。点接触实验表明,当采用较软的金针尖时,点接触得到的超导Tc与标准四极法测得的 Au 2 Pb 体超导的Tc一致。然而当采用硬的钨针尖时,点接触区域的超导Tc明显得到了增强 。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针尖点接触实验探测超导的可靠性,以及作为一种新的调制手段在诱导超导或增强超导方面的普适性。 点接触实验在超导的研究历史中起过重要作用。 但用针尖硬点接触的方法,将非超导的拓扑材料变为超导,是北京大学科研团队的原创性工作。 TaAs实验中硬点接触针尖是非超导的,拓扑样品也是非超导的,但接触点区域变得超导,这就与传统点接触实验采用的超导样品和非超导点接触电极情形不同,传统的点接触理论从未考虑过这种情形。因此这一发现有望吸引更多的理论和实验科学家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 北京大学王健教授、危健研究员、刘雄军研究员为该文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博士生王贺、王慧超与陈玉琴为文章共同一作。共同作者骆佳伟同学协助了点接触谱的测量。实验中用到的TaAs单晶由北京大学贾爽研究员和袁竹君同学制备。TaAs的透射电镜表征由浙江大学王勇教授和刘军同学完成。 该研究获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CB934600, 2012CB927400, 2012CB921300, 2016YFA0301604)、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华中科技大学脉冲强磁场开放课题基金(PHMFF2015002)、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474008, 11574008)资助。 相关阅读: He Wang, Huichao Wang, Yuqin Chen, Jiawei Luo, Zhujun Yuan, Jun Liu, Yong Wang, Shuang Jia, Xiong-Jun Liu, Jian Wei, Jian Wang. Discovery of tip induced unconventional superconductivity on Weyl semimetal. Sci Bull, 2017, 62(6): 425-430 doi: 10.1016/j.scib.2017.02.009 He Wang, Huichao Wang, Haiwen Liu, Hong Lu, Wuhao Yang, Shuang Jia, Xiong-Jun Liu, X. C. Xie, Jian Wei, Jian Wang. Observation of superconductivity induced by a point contact on 3D Dirac semimetal Cd3As2 crystals. Nat Mater, 2016, 15: 38-42 doi: 10.1038/nmat4456 Ying Xing, He Wang, Chao-Kai Li, Xiao Zhang, Jun Liu, Yangwei Zhang, Jiawei Luo, Ziqiao Wang, Yong Wang, Langsheng Ling, Mingliang Tian, Shuang Jia, Ji Feng, Xiong-Jun Liu, Jian Wei, Jian Wang. Superconductivity in topologically nontrivial material As2Pb. npj Quantum Mater, 2016, 1: 16005 doi: 10.1038/npjquantmats.2016.5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SciBull ” 官方网站: www.scibull.com
个人分类: 《科学通报》|8998 次阅读|2 个评论
二重对称超导电性——拓扑超导体SrxBi2Se3的最新证据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7-2-13 16:35
拓扑超导研究 是目前凝聚态物理领域热点的研究方向之一,很多团队致力于寻找本征的拓扑超导体。最近的一项研究在超导体 Sr x Bi 2 Se 3 中探测到了超导能隙的二重对称性,为证明 Sr x Bi 2 Se 3 是拓扑超导体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关文章( Superconductivity with Two-Fold Symmetry in Topological Superconductor Sr x Bi 2 Se 3 )由 南京大学闻海虎教授的课题组 完成,并于 2017 年 1 月份发表在学术期刊 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Astronomy 上。研究者采用 Corbino 型电极,外磁场平行样品 ab 平面并在平面内转动,测量样品在 c 轴方向的电阻,该实验的设计巧妙地避免了磁通运动、晶格取向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获得了 Sr x Bi 2 Se 3 中超导的本征信息。 图 1 :零磁场下 S1 样品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插图中展示连接电极的 S1 样品(上图)和 Corbino 型电极的构造示意图(下图)。 拓扑超导是一种奇异的量子态,其拓扑序异于常规超导体和真空。由于这种拓扑序的差异,拓扑超导体表面(与真空的界面)上超导能隙关闭,且存在受到拓扑保护的非常稳定的表面态。由于超导态的准粒子 - 空穴对称性,表面态中在费米能处的准粒子由相同比重的电子和空穴组成,这种零能准粒子满足其反粒子即为其本身的性质,被认为是 Majorana 费米子。在拓扑超导中的 Majorana 费米子具有很多奇特的统计学性质,可以实现量子计算。 目前,“ 哪些超导体是拓扑超导体 ”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很多的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均就该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不同的研究成果甚至互相矛盾。其中争论比较多的是“掺杂诱导超导的拓扑绝缘体是否是拓扑超导体”,对应的材料主要有 Cu x Bi 2 Se 3 、 Sr x Bi 2 Se 3 、 Tl x Bi 2 Te 3 等。 Liang Fu 小组 所做的理论上的研究认为这些材料符合拓扑超导的要求,一些实验团队如 Yoichi Ando 小组 通过点接触等手段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些理论预言,但是其他团队的 STM 研究却给出了相反的结论,这使得拓扑超导之争变得扑朔迷离。 该项研究通过制作 Corbino 型电极,排除了多项干扰因素,测量到了在磁场平行样品平面并在面内转动的情况下, Sr x Bi 2 Se 3 样品 c 轴方向的转角电阻数据。转角电阻曲线表现出非常显著的二重对称性,研究者进一步测量到了 Sr x Bi 2 Se 3 的上临界场的各向异性,证明了 Sr x Bi 2 Se 3 的超导能隙存在二重对称性。该研究成果与 GuoQing Zheng 小组 对 Cu x Bi 2 Se 3 的核磁共振测量的研究以及其他几个团队的相关研究相符,均证实了在几种掺杂诱导超导的拓扑绝缘体中二重对称超导电性的存在, Liang Fu 小组 据此修正了理论计算,并认为该二重对称性对应于一种拓扑序非平庸的状态。 图 2 : Sr x Bi 2 Se 3 中二重对称超导电性的取向分析。其中,蓝色曲线为样品电阻率随角度的变化数据,测量条件:外磁场为 0.5 T ,方向平行于样品 c 轴,温度为 1.9 K 。红色直线为超导能隙的极大值方向,绿色球体代表 Se 原子。 该研究为证实 Sr x Bi 2 Se 3 等材料为拓扑超导体提供了新的证据,这对于进一步开展拓扑超导的研究有很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使得人们对超导中的拓扑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点击链接可免费读该研究原文↙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SCPMA/60/3/10.1007/s11433-016-0499-x?slug=full%20text 《中国科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关注请加: scichina1950 / 中国科学杂志社 或扫描识别二维码: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447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