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国基申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给屡败屡战的国基申请者支一招
热度 2 qsqhopeiggcas 2018-8-23 10:25
昨晚上,浏览某研究所网站时,看到了其公布的 2018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名单,其中有一项是前两年(2015和2016年,我连续评审了该项目申请,但2017年未收到该项目申请书)被我连续毙掉的青基项目,今年竟然中标了。 我为何毙掉该申请项目,是因为其立项依据不成立。该申请研究地震与断层尺度的关系,主要依据是黏滑模型。黏滑模型的出处,最早来自于在压剪作用下两块岩石接触面的光面摩擦效应,而大多数断层是有一定宽度不是光滑接触滴,故在实际断层中几乎不存在这样的效应。再者,我们早已指出,黏滑模型本身没有弹性应变能释放,是“不地震”的模型。我们的理解是断层中的高强非均质体(锁固段)是积累高能量能引发大地震的载体,当其宏观破裂前,会呈现“黏结”现象;当其宏观破裂时,会呈现“滑动”现象。这一认识得到了广大地震们的认可。所以说,断层黏滑是表象,本质受锁固段破裂过程控制。如果本质依据错了,在我看来,立项依据自然不能成立。我指出的这些属于客观事实,但申请者仍然固执己见,在未大幅改进研究内容和方案的情况下,连续申请,被我连续毙掉很正常呐。 基金委指派评审专家时,对同一个或差不多的连续申请项目,大都会指派给同一批专家。换句话说,某人前年申请了某个项目被毙,去年又连续申请一样或差不多的项目时,如果未提出回避某些专家名单,往往指派给同一批专家,特别是持负面意见的专家。 负面意见有两种,一种是客观合理的意见,另一种是是笼统的胡扯。前者应该接受,后者可申请回避。有些申请者为了增加“中标”的概率,对前者也一概排斥,在下一年申请时,杜撰理由提出回避某些专家的名单,如果基金委接受了且运气好,申请书到了认可自己观点的专家手里,也可能会中标滴。基金申请确实有运气成分在内,因为每个评审专家给出的意见,主要取决于自己的知识积累、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深度以及看问题的角度。 申请者应正确对待客观合理的负面意见,要相信大多数专家是为了提高申请项目的研究质量,减少申请者走弯路的机会,以把聪明才智用在正确的科研方向上。如果今年未中标,不要灰心丧气,不妨冷静分析下专家的评审意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泊”的态度,下功夫改进申请书的不足之处,再找高手看看提提意见,那么来年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增。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22703 次阅读|9 个评论
国基获得资助是真的吗?
热度 51 Taylorwang 2016-12-2 08:17
作为教学科研型教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允许的情况下每年都要申请。虽然我以应用研究为主,国基申请的命中率相对较低,申请了十多次,以我为负责人,只拿到一个国基。今年的申请,在 8 月初公布结果时,三位评审专家,一位优先资助,一位同意资助,一位反对资助,反对原因是应用性较强,应该由其它的科技计划项目资助而不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因为有反对,不能获得资助也就成为必然。由于连续二年的国基申请,都是这种 ABC 的结果,二年失败,就必须有一年停止申请,本来想明年该休息了,可 11 月底,我竟然收到国家基金委的电子邮件,告诉我 2016 年申请的基金获得资助。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不是新的骗局,马上问我的一些同事,是不是也收到类似的邮件。很快有同事回复,可能真是骗局,千万不要打开电子邮件提供的连接。但我认真检查了邮件上提供连接的网址,应是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站的网址,我就打开连接,进入熟悉的页面,真的发现同意资助,要填写项目计划书,只不过不是面上项目资助,而是作为风险管控基金小额资助,先资助一年,十万元! 虽然这十万元不算多,国基项目我们仍将其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原来这个国基申请,是为了从机理上了解硝酸法或混酸法氧化铁红生产过程中产生氨氮的机理,从而寻找减少与控制氨氮产生的方法。由于与我们合作的氧化铁红厂,高铁建设的需要,面临要搬迁的问题,另外,我们也有其它的一些应用研究课题需要研究生去完成,故国基申请被否决后,我们已不准备在氧化铁红的领域再做进一步的基础研究。但谁能想到,沉静了几个月后,又意外收到这个可以获得资助的通知呢。有了资助,且有一年的时间限制,就要真正开展一些研究工作。 第二天我就与我的助手一起,讨论确定将一位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用这个课题来做。在大家讨论如何做这个课题的过程中,发现这项研究,若有较好的研究成果,除了应用于减少氧化铁红废水的氨氮污染,还有可能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说做就做,不要等到项目计划书交上去,同意了并拨款下来再做,而是立即着手安排实验装置,尽快开展探索性实验。 作为风险小额资助研究课题,理论上来讲是否有进一步的资助,将取决于前期的探索性研究成果。但对于我们来讲,由于重新审视和考虑这个问题,发现其可能蕴藏着其它的巨大应用潜能,即使没有这个十万元的资助,我们也要开展探索性研究。一旦探索的结果与我们预期的相同,且成本核算也在可以接收的范围,也就不用再等能否拿到后期的进一步的资助,而是刻不容缓地投入更多的人力与物力开展进一步地研究。 一年中,总会偶尔冒出一些想法,碰到一些想探索了解的基础理论问题。对于国基的申请,我一直采用积极争取的心态申请,但从来不以申请到国基的钱作为主要的研究经费来源。虽然有点广种薄收的味道,真能获得资助,锦上添花,没有申请到,该做什么,仍做什么,该做的研究继续开展。若这个十万元的风险小额资助,能让我寻找并打开一个新的应用研究领域,资助的鼓励作用,将远远大于这钱的实际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讲, 在全国范围内,给更多的申请人小额资助,可能更能促进基础研究的开展!
21377 次阅读|1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