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学建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国科大建设之我见
热度 2 wxminmin1987 2016-3-13 16:16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年更名,简称国科大,虽然仅有几年,但是依托原有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基础,再加之中科院各个研究所的支撑,发展非常迅猛。但是这并不代表中科院内部没有问题。 作为国科大的学生,在此,我将我所看到的问题谈一下。希望对国科大的建设有所助益。具体如下: 第一,中国科学院大学应该加强学位论文的整合。以此实现学位论文资源的共享,在同行和同类科学研究的引证过程中,倒逼各个研究所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目前的各个研究所独自拥有学生学位论文的专利制度,并不有利于知识的交流,尤其是不利于学生培养质量的监督,而且还很可能形成各自的利益链条。更何况,各个研究所的很多方向只是所里的小学科,而如果实现这些小学科全院力量的整合,就可能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实现学术溢出效应。我在国科大学习期间曾经提议过实现学位论文的共享,但得到的答复是:学校曾经努力过,但学位论文的专利权归各个研究所,且只有三分之一的研究所愿意, 剩下的不愿意。而同学的答案是:中科院各个研究所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研究所的学位论文水平很烂,实现共享了反而丢人。 第二,严格学位论文涉密制度。“学位论文涉密”不应该是藏污纳垢的天堂。 前段时间我去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查资料,顺便查了一个我所熟知的人的博士论文,该博士论文涉密。发现这个论文不是一般的烂,简直是很烂。尽管他现在已经是博导,研究员,每年SCI的产量也相当高,但这不能掩盖这是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耻辱。关键是这人怎么能够答辩的?!又是怎么顺利毕业的?!他的博士论文是怎么弄成涉密的呢?!仅仅只是填写一个表格吗?看答辩主席还是一位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呢!他是怎么签字的呢!看到这些,真的很失望,这就是很多人仰慕已久的大学吗?!这又仅仅是一个个案吗?! 第三,加强自身大学的师资体系建设。 研究所的很多研究员们不愿意去大学授课,这是我们所知道的,因为我在国科大上课的时候,那些研究员们上课就明说。听说最近实行的院所融合又有倒退迹象,一些课程又开始有一些小老师们授课了。我认为:大学还是应该加强自己班底的建设,大学的老师授课更为系统,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研究员们不是不可以去授课,他们可以传授学科前沿之类的课程,而不是学科基础课。国科大的有些课程就像一个个的学术讲座。国科大只有加强自身班底的建设,才能逐渐形成一个大学该有的文化和传统积累;且国科大的学生对自己研究所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对国科大的认同度,这是大家所熟知的。 第四,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尤其是以SCI为主的评价体系。 目前,很多研究所的研究员就是以发表SCI为目的,有的研究员整个就是一个写手。我相信:一个人一辈子在一两个方向有所突破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不相信天才有那么多。更重要的是现在研究所已经形成重视论文发表,不重视学位论文的习惯或传统,这很不利于学生学术训练的培养,是对学生的不负责。 更何况SCI就一定好吗?我不这么认为。如果把那些研究员的所谓SCI翻译成中文,我相信会有相当一部分会被拒掉,因为那就是一些评论、报道而已,不是什么科研成果,更何况评论的质量也不一定高呢。 以上是我的一些浅陋的认识,希望对国科大的建设与发展有所助益。 最后注明,我只是一个在读的硕士研究生,明年毕业,希望说几句实话不要得罪学校。
个人分类: 自言自语|475 次阅读|6 个评论
建一流大学先建一流网站
热度 1 huanghelai 2010-5-1 10:24
作者 黄合来 【核心提示】高水平大学如果对自己官方网站上的每一个网页都不能负责,我们怎么能期待大学的学者教授能对自己的声誉负责,能对自己的科研产品负责,又怎么能期待大学教育能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能对整个社会负责 !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目前已居世界第一,但一个钱学森之问引起了教育界甚至全国上下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响,这又刚好出现在近几年建立世界一流/高水平/知名大学的大背景下,一些985/211高校都给自己定了目标,并且摩拳擦掌,向某个世界大学品牌层面进军。 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任务繁多且艰巨。本文建议一个进军世界的必要但也是最容易完成的步骤: 建一流大学先建一流网站 。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相信没有人会质疑网站对于其所属机构品牌树立的重要作用。大学是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的主要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讲, 大学网站的质量很大程度代表着大学对自身品牌的重视程度 , 也或多或少反映其科技质量和信息化程度。 世界越来越小了,互联网成为了一个让世界更近的最快速通道。大学通过网站向世界介绍自己,世界各地教育科技人员通过访问大学网站了解大学。我国的很多大学在向世界品牌进军的进程中,资金投入越来越大,楼越建越美,学生越招越多,可似乎大多忽略了网站建设这样一个最最有效的、最最低廉的、也貌似最最简单的手段。要知道, 对于一个陌生的网络来访者,网站就是大学状况的一切反映 。 在过去十来年的国内国外高等教育过程中,本人接触了大大小小无数大学网站,一个普遍的感觉就是,对比来讲,国内大学网站总让人觉得 没有美感、设计粗糙、速度慢、信息不全、更新缓慢、死链接遍地都是 ,让我这种喜欢忧国忧民的海外科研人员觉得很郁闷,恨其不争的感觉。这种感觉在这几年跟国内大学接触越来越多,尤其最近想回国找工作的过程中最为强烈, 有时候面对一个极不规范、不美观的版面上诸如建立世界一流大学这种口号,觉得十分滑稽 。这就是要做世界一流或知名大学的网站?这就是传说中人才济济、多少重点实验室,多少学者院士的大学建的网站?不知道多少海内外学者跟我感同身受?同意请举手! 下面从一个使用者的角度对大学网站提几点简单建议。 一、提高效率,加强美感 这些是任何一个把自己当回事的网站应该做到的,完全属于简单技术问题。以现在大学的财力找个比较好的公司做个有美感,高效率的网站应该是举手之劳,科学网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可为什么就没有人去做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网站的一致性和品牌,国外好的大学都很注重大学文化的建设,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精心设计、大力推广的图标和校徽,而且有自己的大学主色调,大学建筑、各种装饰、标志文件、网站都很注重色调和风格的一致性。国内大学也都有自己的校徽,不过往往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表现在网站上,不同的网页,不同下属单位如学院或实验室的网站完全没有一致性,各自为政,杂乱无章。 二、信息完整、可靠、定期更新 这属于管理问题,如果真的有人重视,应该也是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我曾经多次点击某著名大学主页上的人才招聘栏目,一直出来的结果就是网页不存在或访问受限。后来打听才知道,可能这个链接只能在校内访问,这是全球招揽人才?你让人才们怎么想? 还有一个就是学校的管理、服务和后勤的联系信息应该完整。学校取得的成绩、最新的政策、重要事件应该定期更新 这些陈词滥调说出来我都觉得无聊!为什么就没有人去做? 三、重视教师个人网页 大学非大楼乃大师也 ,大学教师的信息太重要,家长学生选校、考研考博选师、学术交流、国际同行认同、大学实力展示等等都应该和师资力量紧密相关。 国外稍微比较好的大学教授们大都把自己在学校网站个人网页精心雕琢,因为这是他的世界标签,国际同行大多知名不知面,了解一个人首先就是搜索他的名字找个人资料介绍。甚至国外有的学校都给研究生提供个人网页页面,给这些未来的学者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对比来讲,不知道有多少国内教授学者重视过自己学校网页的质量和美观问题,尤其是介绍自己的那个网页?不客气的讲, 大体上是惨不忍睹 !想必大家都有同感,随便去找个知名大学随便找个系看看老师介绍吧,你就知道我在说什么。或者,那些名校的老师们,如果您的学校网站简历不好看不完整,能否拜托花半小时的时间稍微更新一下,至少不要让人笑话。 另外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大家的论文发表列表中论文格式大多没有一致性,我不得不怀疑这些老师们有没有真正自己动笔写过专业论文的文献, 自己网页上的论文列表格式都不一致如何去期望写出参考文献格式一致的标准论文 。 还有更有意思的,记得以前见过一个网站重要位置大专家介绍,栏目居然出现此栏如无内容无需填写,这让人怎么接受? 高水平大学如果对自己官方网站上的每一个网页都不能负责,我们怎么能期待大学的学者教授能对自己的声誉负责,能对自己的科研产品负责,又怎么能期待大学教育能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能对整个社会负责 ! 知名大学的领导和教授们,建一流大学先建一流网站,我们能做到么?这个问题是在准备回答钱学森之问之前应该回答的千万个简单问题中的一个。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6863 次阅读|5 个评论
教育单位的三元五行治理结构
arithwsun 2010-3-29 00:18
这一年多来,思考大学建设的宏观问题,在科学网博客上留下很多文字。 其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关键岗位的关键责任人保持住逻辑正确和诚实守信。 在本科生哲理讨论班上学生们的刺激下,重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这是从柏拉图就开始思考的问题。不仅叹道,西方哲学和文化,为此准备了千年,才有今天的胜果。 我们今天的讨论,如果能被今天的年轻人看到,在十年后、二十年后,择其精华,用于实际。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实际上,一二十年这个尺度,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所以,我醒悟到这点后,逐渐把自己的思考和讨论,推向更高的抽象度,因为只有原理上想清楚,抽象度高,方能经验时间的变迁。 从十七八岁开始,自发地产生抽象思考的本能,从二十岁开始,好好学习和研究,修身、齐家、平天下,正好是在走着中国传统文人之路,虽然材料有所改变,但精神相通,哲学相通。 这种路,让我对中华民族的未来,有相当的自信,这也许是除了懒笨之外,我没走海外寄居之路的另一大原因。 总结前面很多思考,我写下一个框架性的文章 教育单位的三元五行治理结构 大概意思,有点像三权分立,不过将其中两权,又一分为二,成为五行。正好,也能对得上五行的基本哲理,这种冒碰对五行,我已经不是遇见一次两次了。 因为,只是尝试性思考,不敢自误误人,所以点击这个Google Doc链接时,不能立刻看到文章内容,而需要登录后 request access to this document .  ,在收到电邮后,您可说点什么,表明自己对这些问题,也思考过一点,即会再次收到阅读权限的电邮。 这篇文章,可能是我的Book-W框架性章节的最后一部分,其他的,已经写完了,不少内容,已经在现实中实践了若干年。有点遗憾的是,在首师大,学生层次毕竟弱一些,真正喜欢走古人修齐平的学生太少,所以估计将来真正写出来的Book-W,将会带有我过多的个人色彩,而缺少白居易那样的妇孺咸易。算了,很多事情,只能如此。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410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大学的精英人才产出率,应在《规划纲要》目标中明晰
arithwsun 2010-2-28 16:07
刚出炉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意见稿 ,言及 中国202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40% , 大概是要坚持扩招有理的先前政策。 对创新人才培养问题, 实际上是精英教育问题,《纲要》中有一些提及(共计17处),但缺少对 中国大学教育的精英人才产出率 的明晰指示,中国需要精英人才,而且这个需要是大量的,这个 量上的需要,应该在纲要中有所反应,这也许是一个比 高等教育入学率40% 更加重要的指标参数。 据同事介绍,美国的教育,其设计是要保证住5% 的精英人才产出率的,只要有这5%, 美国社会就能得到非常好的运作,维持其各方面的领袖地位。 我们中国的教育设计,是否有足够的措施, 保证住精英人才的足够产出率。我曾写过一篇博文 《 中国的精英教育:人才造血必须大于失血 》 言及『人才 造血必须大于失血,我就不信美国有那么大的容量, 可以将所有中国最优秀的人都吸纳干净。 中国必须造出大量的精英 ,造到别的国家根本吸纳不了,让他们搞不清楚,谁是最好的, 说不定 他们吸纳的是精英中那部分差点的,中庸的, 而将精英中的精英误留给中国,要多到这种程度。这样, 才够中国自己用。才能为未来的中国留下根本。一个国家的根本, 是那些安于自己祖国的,奋斗了很多年的人,以此观点,华罗庚、 陈景润、邓稼先是,杨振宁不是。』 我的另一篇博文《 钱学森指出的中国大学根本问题 》说明, 钱学森先生指出的还是中国大学的精英教育问题, 只不过钱学森先生主要指的是教学方法问题(即大学应该多采用 讨论班Seminar制度),钱学森先生的信中, 对精英教育的产出率问题,还尚未言及。 附注: I. 《规划纲要》中的百分率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 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 ------ 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II. 《规划纲要》提及的 教学方法 --(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 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 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III. 《规划纲要》提及的教师素质提升办法 --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倡导教育家办学。 -------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长江学者奖励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 --------- 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探索在职业院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53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今大学教师/科学家的政治立场
arithwsun 2009-9-10 08:45
关于此标题,无言。 只是将一些相关网络文章搜藏如下: http://groups.diigo.com/mathcoffee/bookmark/tag/政治立场 感兴趣者,也可注册此diigo group后,具有收录新文章的权力。 从这些政治立场出发,我们也许可以理解一些事情 1. 为什么大学教师/科学家,对于贫困优秀大学生免费政策的呼吁力度不大,也未见一个校长,将其作为自己政治立场的突破口。 2. 为什么大学各层面,容忍学术腐败到当今这种程度。 无言,十年后再想,再说。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3352 次阅读|0 个评论
低成本运行战略下高薪化政策的运行方法:抓两端
arithwsun 2009-8-16 13:53
续前贴,其中引用标号均保持与前贴一致,实际上,它们被集成在同一篇文章中,即 Google Doc保持最新文字更新 我们前面讲过,整体提高科学家培养成本,跟低成本化的思想并不矛盾,正是提高了人才培养成本,有了更好的人才,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在相同级别比较下)只会更低,而不是更高。 但是,如果仅使用这样的理解,科学家薪酬的提升是比较缓慢的。在局部上,各校为了人才竞争,必然会进行更高速度的高薪化政策,所以,高薪化在现实中会必然存在,用任何理论都是挡不住的。 虽然,高薪化是必然趋势,无法阻挡,我们可以去选择适合低成本化思想的具体高薪政策。 譬如,在低成本化的总体选择下,高薪政策,应该采取 提升工资体系不如提升科研项目体系,提升科研项目体系不如提升科研奖励体系. 道理是,工资体系只能涨不能降(除非国家货币贬值),科研项目和科研奖励则具有相对临时性,一次一评,不搞终身制,可以随时收束受益面,不用跟公务员体系相挂钩,不会导致国家整体工资水平全面上涨,自然后者的总体运行成本会低。 为什么给科研项目又不如给科研奖励呢?李小文的建议,C2. 教授从课题经费中取得的报酬不得超过基本工资的1/3,实际上就是指出,科研项目即使支付科学家报酬,也应该是基于其人工成本,不能将科研项目变向地当作科研奖励。科研奖励,就应该按科研奖励的方式来评,二者不能混淆。 用科研奖励提升科学家待遇,方能名正言顺,有多大的贡献,才能有多大的奖励。而不能光靠项目大,就弄来科学家个人的高薪。 另外,前面讲过,科研奖励可以比科研项目更好地促进各大学(实在)名气的提升,更利于在公众和政府面前宣传,从而形成更多的支持。 但是,在现实操作中,为什么科学界更倾向于选择科研项目这种形式呢?有可能是科研项目具有避税功能,可以通过或明或暗的方式,变向地把钱弄到个人手中。所以,国家应该执行科研奖励免税制度,审批合格、合理的各级科研奖励,对其免税,以此促进科研奖励制度的大范围实行。 这样,我们既能提高科学家的相应待遇,又能保持住一个低成本运行状态下的工资体系,其意义在经济学上,不可谓不大。 在实行过程中,主要是抓两端,即顶级科学家这一端,和初阶年轻科学家这一端,其实施具体方法有所不同: a. 顶级科学家的待遇提升,应该由国家制定一个统一政策,限定工资上界,以防止各大学为局部利益,以高额工资待遇争夺顶级科学家。 虽然各校的人才竞争打破了科学界的一潭死水,但若仅以高薪吸引科学家,则只是薪酬竞争,而无法促进各校的制度竞争。限薪之后,各校若想吸引人才,必须更多地依靠设计出更好的本校科研制度,更好的科研管理服务,以此来吸引人才。各校可能在具体参数上采取不同的制度设计,科学家们用脚投票,会选出其中最好的数种,形成制度互补。 这有点像薛涌博文中所建议的美国足球界限薪政策,限薪之后,美国足球反而创出佳绩,何也,再一次证明低成本作为整体战略的正确性。 各校在争夺人才之战中,不能在工资待遇上无限制的竞争,需要国家层面给出一个 紧箍咒,而不能指望各校自律。 顶级科学家的工资封上限之后,仍然是可以拿到符合其成就的待遇的。比如采取科研奖励这一形式,有多高的科学贡献,就给多大的科研奖励,李小文的C2建议,实际上就是要封住顶级科学家通过科研项目拿到主要薪酬的路径,而寄希望于工资体系提升。但工资体系直接提升,会通过各种现实的挂钩效应,带来整个国家事业单位的高成本运行,简直会成为一场灾难,所以, 这条路也是需要一定程度封住的。 那么只有通过科研奖励的形式,给予真才实学者以价值承认,同时一箭数雕,重新推起公众对科学界的正面关注,毕竟科研奖励要比科研项目,更容易获得大众的兴趣。 这样做,各校在人才强校战略下,必然会以更高的积极性吸引顶级科学家,以期为本校获得更多的科学大奖,提高学校荣誉和名气。为此,他们必然会动用各种手段,除了制度竞争的根本手段外,还会采取提供入校一次性科研项目、配套科研奖励政策等措施,这些经济措施的施行,在顶级工资限薪的国家禁令下,会与工资体系无关,不会抬高整个社会工资的低成本运行状态,同时又可能促进各学校的科技管理制度的竞争,因此会形成良性循环。 b. 初阶科学家的待遇提升,应该配合国内的大学人事制度的改革,尤其是任期试轨(Tenure Track)制度的实行。即,年轻大学教师,若在数年内不能拿到该校的终身职位(副教授以上),则必须走人(校方提前一年通知)。 这一制度是非常残酷的,但也正是因此,长期实行此制度的西方大学保持了旺盛的活力和高水平的研究水准。国内一些名校,非常头疼这个问题,数年前曾试探推行此制度,新闻轰动一时,最近了解,现实中并未真正实行。 若要实行这么残酷的制度,名校在开始施行之时,必须给初阶年轻科学家以高额待遇,方能抵消其所承受的巨大风险和可能的巨大牺牲。这样,相比于尚未施行此制度的学校,其合理性方能得到正当的诠释。否则,社会会很难理解那些年轻科学家,既要承受巨大的风险和牺牲,工作时又并未有更大的、更多的薪酬,为什么非要进那些名校受这个罪,从而不能给他们中的失败者以正确的评价,和退出名校后的容纳。 那么,对于进入任期试轨(Tenure Track)制的年轻科学家,这个高额待遇要高多少,方可以抵消其承受的巨大学术风险和人生挑战呢?还是工资基本不动,以科学项目、科学奖励相结合的形式,将其整体待遇提高到当前待遇(或尚未实行此制度的同类院校)的数倍,到底多少倍,需要跟这些年轻人协商和博弈,高赏之下必有勇夫,高到勇夫的数目超过空缺职位数目3倍即可,足以够这些名校选择精英了。 也许这个待遇额度是3倍,也许更高,从生活上来说,足以使得年轻科学家应付可能的失败带来的短暂失业。很可能,其待遇额度甚至会超过某些终身副教授、终身教授的待遇,因为若他们虽已得到终身职位,但没有科研项目、科研奖励,总的待遇仍然可能低于优秀的初阶年轻科学家。 当然,这种额度下的待遇,也并不能指望就让年轻科学家解决购房问题,实际上,只要不去购房,科学家的工资和那些可能的补充待遇已经足够生活得很滋润了。住房问题怎么解决呢,可以参照D2-c,D2-c'。住房问题,完全可以由国家和学校这些层面,解决低成本运行操作。 这些科研项目和科研奖励,自然都会牵扯到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科研评审体系,譬如前述,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会帮助我们解决科研评审体系中的信息不对称,从而缩小制度腐败和行为腐败的可能性,这是另一个问题,需要专门讨论,决不能因为科研评审体系的暂时的、局部的失误或失效,而否定中国科学发展中科研项目和科研奖励政策的重要性,重新试图以行政决策来替代科研评审和科研项目、科研奖励,恰恰应该是相反的趋势才对。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4312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学建设:学科交叉机制是现代大学的关键特点
arithwsun 2009-8-2 03:30
有过一些想法,但不成熟,正好贾伟老师在博文上同样强调,当今大学的发展,重点在于怎样做交叉。 因此机缘,回帖中讲了些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这里就不专另成文了。 http://groups.diigo.com/mathcoffee/bookmark/tag/交叉机制 科学网-中国高校发展的一个特点 - 0 views www.sciencenet.cn/...user_content.aspx 大学建设 交叉机制 贾伟 featured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31 Jul 09 - Comment - Like - Cached - More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arithwsun 『博主:成立全新的交叉学院并以此为基本管理单元实行滚动式发展和更新。』 说到点子上去了,哪个大学若能以此为重点,必然会走出先手棋,占据大学发展制高点。 将此帖收录到diigo group中,featured 精华贴。 http://groups.diigo.com/mathcoffee/bookmark/tag/大学建设 10] 标题: 发表评论人: arithwsun 在学部和工会,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如此才能建立交叉机制。如果仅是重新设立新学院,则很容易步入原有的管理套路,而那种套路,对于需要灵活反应的交叉学科来说,是不适宜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arithwsun 『学部+工会意味着双倍的工资,也意味着双倍的学术休假,实行起来,想去的未必会少。』 这个思路,如果结合当前现实实行,恰有可能产生李小文老师所说的那种“学术特区”功能。 可将新增出的工会中某一Institute或Lab(也可是学部中新增的某一Center),作为学术特区,强调其准入机制,并不是大学原有科学家想去就去的。 保留原有机构,除前面所述真正产生交叉机制的好处,对于当前现实来讲,还有一个好处就在这里,有可能形成学术特区,而随时间推移,特区效应又能在全校范围内扩散。 没有交叉机制的“特区”,只不是是行政领导的高价玩具而已。 标题: 发表评论人: arithwsun 所以, 『博主:要面对两种评价体系和有了“退路”后增加的行为上的“反复”等等』 这正是交叉机制的魅力所在。交叉正是需要有『行为上的“反复”』的可能性,才能真正实行之。 标题: 发表评论人: arithwsun 『博主,- 交叉学科其实是个令人担忧的行当,怕的是两头不着杠,全靠教授自愿很难。要想做成必须连拉带推』 大学是应该讲究不强迫、不急燥的现代文明精神的地方,如果数学系教授觉得好,自然会在交叉学科上发展,觉得不好,再回到自己数学系搞基础科学,这种自由度,没什么不好。 博主可能是做应用出身,对数学这种基础学科的系的运行规律还不是特别了解。 另外,双管理制,才能保证交叉机制的长期实行。 至于博主所担心的教授自愿问题,可以通过准入机制来解决,实际上学部+工会意味着双倍的工资,也意味着双倍的学术休假,实行起来,想去的未必会少。真正要注意的反倒是准入机制,临时成员以及永久成员的评定问题,或者换句话说,就是如何良性实现教授会中的核心机构理事会。 基础学科的人需要交叉学科增进灵感,像很多交叉型学科中的科学家,何尝不需要提高自己的基础科学素养,但是如果他们老是呆在交叉型学院和实验室,很难有心境沉下来学习基础数学,基本上都是采用用到什么学什么的态度,我们发现,这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应用学科总上不去的原因之一。 将工会和学部分开,就意味着,应用科学家也可以反向地到基础学科,成为其临时或永久成员。国外一些顶级应用科学家,完全具有在数学系得到永久成员资格的水平,反观国内,情况则不是很理想。博主的建议,仅是单向的,而我的这种建议,是双向的,可能反而实行起来,会更好。 实际上,国外大学的一些做法,已经表现出适应交叉学科发展的特点,如国外的医学和法律等专业,只有研究生,没有本科生,那么大量的基础专业本科生进入这些交叉型学科继续研究生学习,自然就会产生学科交叉的好处。 我的提法,有点超前,全世界大学还没有一个是这样的,只有前述剑桥大学有类似的通识-专业交叉做法。可能需要深入思考,欢迎提供建议和指正。 博主回复:8、9、10一并回:很有意思的讨论,有深度!考虑建立规模小但有更新能力的学院目的就是增加灵活性,学部和工会的并行也是个有意思的思路,但操作难度可能更大,譬如保留两个“户口”有其难处 - 要面对两种评价体系和有了“退路”后增加的行为上的“反复”等等,个人觉得还是“直来直去”的好。取消“系”这个运行单元还是可以操作的,我原先所在的交大药学院就坚持不设系 - 我们自嘲为“没戏”,课题组间的交流合作比较顺畅。另外一点个人经验 - 交叉学科其实是个令人担忧的行当,怕的是两头不着杠,全靠教授自愿很难。要想做成必须连拉带推 - 所以我考虑用学院为操作单元来做会比较现实一些。总之都是自己以前工作中的“随想”,抛砖引玉吧 - 很欣赏您的这些想法! 标题: 发表评论人: arithwsun 『博主:举例来说 - 将一部分数学、物理和工程类专业学科组或教研室与医学或生命科学学科合并』 但是,博主出的主意,却不敢苟同,貌似仍属旧的思维下的做法-形成某个固有单位,而实行之。 也许交叉制度需要更加灵活的做法。 实际上剑桥大学的Department(学术专业)和College(学生管理)制度,就是一种交叉制度,不过是在学问专业和通识文化之间的交叉。这种交叉,并不是要把原来的系打散,然后只留存下College,而是二者并存,才能谈及交叉。 对于学科之间的交叉建设,应该是类似的道理。基础科学的Department-School,仍然应该存在,不应打散。即使数学系教授从事于其他交叉学科研究,也仍应在数学系保持其永久成员资格以及日常贡献。 我的设想是这样,在大学设立学部(School-Department)和工会(Institute-Laboratry)两大体系,学部负责基础学科的专深,工会(先用这个词,非传统意义)则负责应用学科的进步。 在学部和工会之间,进行交叉的表现就是,一位科学家,既可以在学部拥有职位,又可以在工会拥有职位,而想要成为该校永久成员,则必须至少在二者之一,具有永久职位。 那么什么样的学科,适宜归属到学部,什么样的学科适应归属于工会呢? 比如,数学系这种基础学科,就适合归属于学部,而生物系则适合属于工会。 实际上,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发展出了三大语言,自然语言,数学语言,音乐,语言是最基础的科学工具,因而会相应地产生出三大学部: 文理学部 数理学部 乐理学部 而人类在历史和科学上,也相应地发展出三大任务,不妨用带点道家色彩的词语来说,就是: 仿真 修真 务真 如计算机学科就可算是是仿真范畴,生物和医学算是修真范畴,政治法律乃至建筑学算是务真范畴。这些都属于交叉学科,随着科学的进步,需要越来越多的数理人才、文理人才、乐理人才投入其中。 学部可掌管学校的(单人)办公室的分配权,因为做基础学科的人,往往是单打独斗的。而工会则可掌管学校的实验室的分配权,交叉学科当然得是把人汇在一起,不能单打独斗。 那么一个科学家,在大学里就有可能具有双重身份。其待遇优惠可以跟休假(Sabtica)制度相联系。即,如果只有一重永久身份,则采用6年+1年休假方案,如果有二重永久身份,则采用5年+2年休假方案。这种吸引力对于大学教师来说是非常大的,因为他们当年选择从事大学工作,很多人看重的就是大学工作时间的自由以及充裕的寒暑假时间。 博主回复: 以前说“艺术”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你后三个评论就逊色了,想法明显偏离出可操作的范围,有点“乌托邦”的味道。 双倍工资和双倍学术休假不现实,把大学办成高干疗养院,还由纳税人来买单么?我说的“交叉学科之不容易推动”是来源于我在中国高校和现在美国工作的实战经历,以后高水平的交叉研究在国内逐步做起来后会有很多人(尤其是领军的)有这种同感,很多人(包括我本人)首先会想到“双向”以及“学校应该是个学术自由的地方”这些基本理念,但束缚我们突破能力的往往也是一些基本理念。如果让我来实施一个全局性的“交叉学科”机构设置我会毫不犹豫地用“单向”的办法,这里不会有来去自由的“魅力”可言,或者说真有“魅力”的话也是发生在后面,发生在你把多个学科带头人“安置”在同一屋檐下并让他们长期地在这个物理空间交流和讨论以后。当然很多人不同意这种“激进”想法的话我也不会奇怪,毕竟这是理论式推演嘛。 昨天我们NCRC这里开了三个平台合作的讨论会,下午2点一直开到晚7点 - 我负责的平台还马马虎虎,另两个似乎有无尽的问题和抱怨,想把来自于不同领域甚至是不同大学的资深教授捏合到一起做点事真不容易。最后主持会议的杜克大学副校长Robert Califf说了句很“怨”的话 - “我让全球范围内60家医院的医生们坐在一起讨论临床研究要比这容易多了,让几个科学家坐到一起并培养出点共识出来太难了”。我把会场上的这句“闲话”拿来和你共勉。最后,我的观点是能前瞻性地考虑点问题总比不考虑或没思路要好 - 尽管你我是在多管闲事,当几分钟“民间教育部长”。建议你把你一些思路整理一下成文,给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的杂志发篇论文,在更广泛的层面做讨论。 标题: 发表评论人: arithwsun 『有点“乌托邦”的味道』『我的观点是能前瞻性地考虑点问题总比不考虑或没思路要好』 确实如此。 不成熟的想法,总比不考虑要强。中国改革确实面临很大问题,关键问题就是历史上积累下的前瞻性思考和讨论不足。 『机构设置我会毫不犹豫地用“单向”的办法,这里不会有来去自由的“魅力”可言』 那就不是交叉了。你所举的实际操作问题,其因并不在“自由”,而在于你们的核心成员的准入机制,如果准入机制不做好,就是强制性“单向”也没有用,国内大学不早就是这样吗,前几年,连正常的校级人员调动都不准,户口还要另办。 建设大学,一定要按大学精神来办,不能以局部和表面的效率,来否定“不强迫、不急燥”的现代文明精神。 『长期地在这个物理空间交流和讨论』 这个很对,所以交叉机构要有实验室(教室)分配权,目前国内一些大学设置了一些虚拟的交叉机构,效果应该不够,顶多是又来一个分钱的渠道而已。但是,这个物理空间的建立,跟自由和双向并不矛盾。实际上,自由和双向能帮助学术特区的建立一个很好的淘汰机制,前提是其核心永久成员的高水平管理。 如果没有高水平管理,就是单向和强制性,也徒呼奈何。精神属性越高的工作,越是这样,因为你没办法强制一个人做出好的科研。 『双倍工资和双倍学术休假不现实,把大学办成高干疗养院,还由纳税人来买单么?』 不知剑桥大学是如何实行他们的工资制度的,剑桥大学的教授,角色既可能是一个系Department的教授,又可能是一个住宿学院College的成员,不知工资如何计算? 实际上,双倍工资是可能的,正好可以配合“学术特区”想法,解决目前大学教师工资方面的问题。实际上,你肯定知道,学术休假跟旅游休假,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赋予大学教授科研自由的一种方式,并不是疗养院制度。 其实,你所担忧的还是信任问题,大学教师值得纳税人信任么?如果答案为否,当然要建立一套完全不同于现代大学精神的另类大学。 而我的提议,是建立在准入机制健全的基础上,即只有永久成员才能享受学术休假制度。 实际上,直到现在,不知中国哪所大学是真正实行了学术休假制度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arithwsun 加一句:而不鼓励科学家的求异思维,后者正是科学发展的最重要动力。虽然后者的实行,也会付出相当的代价,博主的亲身感受肯定有相当部分来源于此。 但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如果主持人感觉到这个代价极高时,超出了可以忍受的范围时,他要做的不是去否定“不强迫、不急燥”的精神,他要做的恰恰是,解散他的大项目组,将其管理范围做小到自己容忍的范围。 这种“自毁武功”做法,在传统的学院机构中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也是我反对博主的具体操作建议的原因所在,不管是其抽象性的态度,还是具体的做法----单向性地把基础学科,分划到交叉学科中去。 实际上,我支持双向性说法的一个假设是,现在的应用科学家,很有必要提高自己在基础科学上的素质,尤其是中国科学家,我不相信,就凭中国大学那种理工科数学教学体系,能够教出基础科学素质够格的顶级应用科学家。 这个问题,在国外肯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所以,我的这种学部-工会的提法,真的是“乌托邦” ,起码只有剑桥大学有相似的双轨制交叉体制,但通过理性的探讨,做些“乌托邦”式的前瞻性思考,对于科学家来说,也是一种乐趣。 16] 标题: 发表评论人: arithwsun 『我说的“交叉学科之不容易推动”是来源于我在中国高校和现在美国工作的实战经历,以后高水平的交叉研究在国内逐步做起来后会有很多人(尤其是领军的)有这种同感,』 这恰恰再次说明,交叉学科需要另外一个管理方法,不能为了交叉而交叉。你所举的亲身事例实际上也就说明,关于交叉科学的管理,即使在美国名校也尚未有很好的解决之道,容易落入行政性思维之中。 实际上,相比于实干家、企业家,科学家不容易形成共识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甚至是一件好事情。没有共识,就先别急着成立大项目,各自先找有共识的形成小项目进行探索就是了。 这些,跟交叉科学无关,实际上倒是更多地关于学界政治和学界经济,为了大额经费的申请成功,容易让团体实行强迫性求同的一些做法,而不鼓励科学家的求异思维,后者正是科学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交叉科学并不意味着对大项目的无条件赞成,小的交叉也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尤其当后者更拥有相同的愿景和共识之后。这时候,坚持大学的不强迫、不急燥的精神,反倒是对大项目趋势的一种有益反动。 标题: 发表评论人: arithwsun 『博文:举例来说 - 将一部分数学、物理和工程类专业学科组或教研室与医学或生命科学学科合并,成立“医学工程学院”等有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新学院』 感觉这句话,跟毛主席的认识没差太多。 博主文章的观察,很有意义,如此文中所讲的中国大学的特点。但出的主意,往往感觉挺馊,除了上面这个主意,还有一个其他帖子里的合资型大学,看不出来,比起合资型汽车企业,能有本质上的不同。 这就连毛主席的认识都赶不上了,不过相当于刘邓,级别也不低,并且实现势头在国内见涨。 如果谈『考虑穿越国外高校现有的发展方式和过程,进到下一步去 』,我倒是有跟博主反其道而行之的想法: 凡是大学里的工科教师,若想成为学校的终身制教授,想有自己的独间办公室,必须在基础学科的院系研究中,具备足够的资格。否则,就是一打工的,没有终身制,也没有独间办公室,就在实验室呆着,或者公司里那种格子间呆着就行。 也就是说,把工科教师分为两类,一类还是教授,人数很少,跟基础学科教授的人数相仿,必须同时对基础学科有精深的造诣(问:能不能举出这样的例子)。 另一类,则相当于工程师,人数可以很多,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小工厂,工厂人员的裁撤和流动,比学校是要高上几个档次的,称为工程师,即取此义。小工厂可以直接注册为公司,学校占有一点股份,有点像国内的校产公司,他们已经产生恶名了,原因的本质,估计应该是“好处”到了领导那里,所以,只要去掉这个毛病就好。 标题: 发表评论人: arithwsun 博主此文中的思路,确实很有点模仿毛主席人民战争的思想,但是如何将这种思想,具体实现在科技教育领域,确有非常本质的障碍。 毛主席人民战争,最早是靠找到无产阶级中的流民阶层,方才发动成功的,人民战争,说穿了道理都是如此。 可惜的是,科技教育的突破性进展,是跟无产阶级流民思想,有很大出入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找学生是这样,找科技领军人物,也是如此。 好在,毛主席的绝招,不仅仅是人民战争,跟以往的农民起义不同,他找到了共产主义思想,这个辉煌地激动人类最美好感情的旗帜。这产生两个好处: a. 虽然军队由流民们组成,但共产主义思想的魅力,吸引来智识和人格都很高的知识分子,形成军队的领军人物,他们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用其对流民们教育,将流民变成优秀的军人,这在战争年代是可行的,战争对人性的改变力极大。 b. 共产主义思想,使得“低成本运行战略”得以在红军中实现,打仗,不仅拼表面财力,也拼背后的成本。在红军如此的低成本之下,白匪的经济只能够被拖垮。 蒋介石和其后人,认识到了a,每言怨之,不知道是否认识到了b,但是作为中央政府,想要把成本降低,实在不容易,黄仁宇的直言片语,可以印证之。 为什么说博主出的策略,低于毛,类于刘邓呢。因为,这些策略,跟a.b.两种战略,都毫无关系,本质上,也可能违背了科学的基本规律,或者,仅属于可有可无的细微之法。 如果重新发掘毛的战略,我们需要做的是: A. 找到学问和人格都很高的领军人物,当年的华罗庚,可算一个。 B. 让领军人物和普通士兵,都愿意在中国当前的低成本下运作。 可惜,从科学网博主的表现来看,有位院士,对反其道行之,提高领军人物薪酬大感兴趣,号之以“拉弹簧”的名义。可是,当本校师范生遭遇国家的不公正利诱之时(享受师范待遇,但要被剥夺自由工作选择权10年),他出的策略,是更加加重之,再多加点钱,再多剥掉点自由,该校可以借此得到更多点的经费。 如果是他自己的孩子,他肯定是不会这么做的。 还好,国家还是有点人的,没想到民进党的副主席,朱永新很关注这个“师范生免费”问题,写的文章,有理有据,文辞优美,很值得科学家们关注和思考。 如果博主提类似于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路,就一定要提A.B.两项,方能合璧。 标题: 发表评论人: arithwsun 『为什么说博主出的策略,低于毛,类于刘邓呢。因为,这些策略,跟a.b.两种战略,都毫无关系』 这句话说的不准确,我要多注释一下,同时收回“毫无关系”这四个字。 我不赞同的是,『将一部分数学、物理和工程类专业学科组或教研室与医学或生命科学学科合并,成立“医学工程学院”等有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新学院』 但对于交叉学院的设计,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人民战争”的特性,深表赞同。这有点像公司里把“树状管理”变成“矩阵管理”的道理。但是,矩阵管理,能否真正成功,实际上也是个待解决的问题。 为这种交叉,我补充了“学院或称学部”和“工场”两种架构的交叉。人民战争之下,教授的人数,仍然应该保持少而精,这是非常需要注意的一件事。 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关于大学管理的一些思考 - 0 views city.cctv.com/...7c29bff2d25152b6906e3acb8.html 大学建设 学部 交叉机制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10 Aug 09 - Comment - Like - No Cached - More ▼ 科报网 --《科技日报》-- 感受俄罗斯科学家的奉献精神 - 0 views www.stdaily.com/...content_59342.htm 流派 俄罗斯 交叉机制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06 Aug 09 - Comment - Like - Cached - More ▼ 俄罗斯科学学派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殊现象,数量非常之多,近几年来报名参加国家科学学派评审的有一定规模的学派团体大约有1500家,被国家评审认定的大学派有650家。众多科学学派就像永不枯竭的科学思想源泉,培育、催化、刺激并推动着俄罗斯各个领域的科技进步,同时也传承着俄罗斯的科学传统。 科学网-李小文的博客-小特区、大特区,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 0 views www.sciencenet.cn/...user_content.aspx 特区 交叉机制 大学建设 featured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05 Aug 09 - Comment - Like - Cached - More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arithwsun 贾伟博主倡议建立实体交叉学院,对其在中国大学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我深表赞同。 跟此帖相关,小特区因为缺少实体机制,很容易让国外已经习惯了正二八经办事的人,步步心惊胆战。大特区,因其成本,滞碍难行。 相比起来,中特区既能形成实体机制,又能一校一特区,每校可在实践中采取不同的特区政策,最后竞争的结果就是那些好的或可行的特区政策留存发展下来。 至于为什么把实体学术交叉机构,作为“中型特区”思想的载体,除因为现在交叉科学确实重要,讲给领导人听,领导人也能听得懂。更重要的是,利用交叉机制的优势,可将好的特区政策,传播到全校。 可以说,没有“交叉机制”的特区,只不过是行政领导们的高价玩具而已。 6] 标题: 发表评论人: arithwsun 这种特区的建设,相比于李老师所述的小特区,大特区,更有历史上的实例可循,如剑桥大学耶鲁大学,只不过我们搬过来的时候,要缩小其师生入选的范围,不是所有该大学的师生,都能进入这个特区的。 相当于加了一层膜,既有遴选功能,又有保护功能。 标题: 发表评论人: arithwsun 『7楼:在保护特殊人才的同时,也很容易形成特权阶层。 』 交叉学院,应该采取与传统学院不同的管理方式,从而用机制避免大项目趋势,从而可避免形成恶性特权阶层(肯定会有特权阶层,大学还是一个实行等级社会的地方,不是资本社会,据张五常研究,人类社会只有这两种型态,关键是要良性循环)。 特区与交叉学院的相关博文,都收藏在 http://groups.diigo.com/mathcoffee/bookmark/tag/交叉机制 5] 标题: 发表评论人: arithwsun -----------这不是硕博招生的翻版吗? 奇怪,我没理解你的意思。硕博招生还是在其所属专业院系内进行。 这里的住宿学院,相当于在专业院系外,再建个结构。当然除老师和本科生外,也会有硕士生和博士生入住,但都必须是非常优秀的。所以,即使是硕士生博士生扩招,对这种住宿院系也影响不大,住宿学院可以在以前精英成员的主导下,保证新入成员的优秀性。 标题:住宿学院制也是一个特区解决办法 发表评论人: arithwsun 李老师, 除了小特区和大特区的解决办法,类似剑桥大学那种住宿式学院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不妨称为中特区吧。 在目前大学专业院系的系统外,增设一个住宿式学院的系统。此系统,只允许最优秀的师生进入。师,可按您说的海归大教授以及本土精英结合而成,学生,则不仅看其考试成绩,还需这些住院教师的首肯方可进来。 这个做法,一举多得。形成的这个特区,不仅可服务于高级科学家的凝聚,亦可服务于精英学生的凝聚,当然师生之间也有沟通凝聚效应。 这种想法,其实更应该上达天音,其效果在我看来,似乎更大,似乎比大特区和小特区的想法,更容易实现。 arithwsun arithwsun on 05 Aug 09 - Edit - Delete 标题: 发表评论人:arithwsun -----------这不是硕博招生的翻版吗? 奇怪,我没理解你的意思。硕博招生还是在其所属专业院系内进行。 这里的住宿学院,相当于在专业院系外,再建个结构。当然除老师和本科生外,也会有硕士生和博士生入住,但都必须是非常优秀的。所以,即使是硕士生博士生扩招,对这种住宿院系也影响不大,住宿学院可以在以前精英成员的主导下,保证新入成员的优秀性。 arithwsun arithwsun on 05 Aug 09 - Edit - Delete 标题: 发表评论人:arithwsun -----------这不是硕博招生的翻版吗? 奇怪,我没理解你的意思。硕博招生还是在其所属专业院系内进行。 这里的住宿学院,相当于在专业院系外,再建个结构。当然除老师和本科生外,也会有硕士生和博士生入住,但都必须是非常优秀的。所以,即使是硕士生博士生扩招,对这种住宿院系也影响不大,住宿学院可以在以前精英成员的主导下,保证新入成员的优秀性。 科学网-温景嵩朱珍华新书:前言 - 0 views www.sciencenet.cn/...user_content.aspx 大学建设 交叉机制 featured 温景嵩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03 Aug 09 - Comment - Like - Cached - More ▼ 主要原因在于过去我们在这些领域采用了行政手段来推动学术界发展的结果。这种方法对于工程技术科学领域可能很有效,但对于基础科学领域和应用基础科学领域则完全不行。 arithwsun arithwsun on 03 Aug 09 - Edit - Delete 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过去我们在这些领域采用了行政手段来推动学术界发展的结果。这种方法对于工程技术科学领域可能很有效,但对于基础科学领域和应用基础科学领域则完全不行。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4553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学建设:Seminar(研讨班)制度
arithwsun 2009-7-22 03:46
科学网-在Batchelor教授的指导下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1155 上面这个链接是南开大学资深教授温景嵩写的,言及80年代访问剑桥大学时所接触到的科研管理优秀经验,我读了好几次了。他的文章特别长,今天重读,关于其中如何促进基础科学的,摘要成两点: 1.Maximumfreedominhandsofgoodpeople!(要选好优秀的人才,然后给他以最大的自由)。 2.一个学术单位的领导同时还应该组织经常的,高频率高水平的Seminar活动,通过搞这种类型的学术活动的办法来推动基础研究学术工作向前发展。 我觉得就本校数学系来说,已经形成了数个一流的研究团队,每周的学术活动,是我当年学生时代,很多国内数学名系也想都不敢想的。我想提出一个进一步深化的建议。实际上,就是像国外数学系一样,将Seminar制度常规化: 1a.每个研究团队都有一个自己方向命名的Seminar,在各种研讲布告上标明。 1b.专业方向的Seminar应该定时定期,最好做到每周或每两周一次。 目前各讨论班还是一锅烩,各教授负责贴出自己的海报而已,也未做到定时定期。 2a.目前国内数学专业方向上,如数论,盘子还小,现有专家人数显然不能达到每周一次,建议不仅邀请知名学者做Seminar报告和Colloquim(全系大报告),同时也邀请全国范围内的博士、博士后、年轻教师做Seminar(专业报告)。这对年轻学者队伍的鼓励、选拔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2b.可尝试实行对讲制,这对比较大的研究团队(如本系数论组),是可行的。即邀请外面的人研讲一个小时的同时,也安排本系研究组的某一成员(或2-3个研究生分割一小时),做相关的一个报告(可以不是自己文章,介绍他人相关文章亦可)。 上面建议的1a+1b是国外常见的,2a在好些学校也挺多(如Stanford数论组),2b是我构思的,尚未听说过世界上哪个学校形成制度,但是若能实行,相信更可强化Seminar的学术性,使之不流于社交活动的形式化。另外一个全世界上也尚未出现的设想是, 3. Seminar型信息化图书馆体系, 图书馆体系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应该从传统的储备型图书馆,变成即需即购型图书馆,这样可使其运行成本大为降低。 既然是即需即购,科学家们就不像以前一样,订书多为以后不时之需(因为传统模式下,订书流程过长,所以必须采取这种储备型做法),而是想看这本书了,再要求图书馆订购。 这样,就可将读书报告文章的Seminar信息,容纳入图书馆信息体系,比如,每个领域每本书或文章都表明关注的科学家,当其有新情况时,如Seminar,评论,新引文章,即自动通知这些科学家。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65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年薪制和课时津贴制的背后:国内领袖科学家不上本科生课程的内在原因
arithwsun 2009-6-9 12:06
Google Doc 国外大学教师工资通常使用年薪制,一揽子包下来,不再分门细算。国内大学教师,则有点像生产队计工分,一般做法,有个学校的基本工资,然后教学方面, 按课时计酬,如果课时过多,超过一定额度,则每课时计酬的系数往往得加高很多。而科研方面,先前为了鼓励发文章,会将文章的数量,乘以质量系数(如根据 SCI制定的标准),也发出钱来,但现在这种做法造成大量文章出现,有些学校就停止,或降低了文章兑换的钱数。 其实,这种中外不同的做法背后,应该隐藏着一些内在的东西,本文试图挖掘一二: 年薪制的基础,实际上是国外大学教师(Faculty)每个人的教学工作量基本是平均的,甚至除开例外集后(某一两位主事人物),能达到绝对平均。 而在国内, 1. 大学基础课,往往比其他课程要重,带大学基础课的老师任务极重,而且在数学系的情况是,这个任务往往要持续3-4个学期,即分析课老师将数学分析带完一轮要3学期,代数课老师,将线性代数带完一轮,需要2学期,如果再接着带抽象代数,则需1-2学期。 国外的做法,则是将这些课程分开,一学期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这样,即使带基础课程的老师,责任重些,也只需负责一学期而已,不用连着上。 2. 前面说到,如果课时过多,超过一定额度,则老师的每课时计酬的系数往往得加高很多。因为老师的劳累是在那明摆着的。但是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我们大学管理 的思路和水平。大学课程,如果让一个老师在一学期内教太多的门数,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管理部门应该禁止老师带超过额度的课程(这个额度好像现在是有,不过值还是过高)。 当然,现在有些大学开一些向外赚钱的课程,开的太多,就必然导致教学工作量增加,必然需要某些老师去救那个场,救了场,就得多给些额外的工资。 在这些情况下,按课时计工资,当然就是合理有效的了。 国外,前面说过能够做到教学工作量基本平均,可是学生人数总会还是有些相对的波动,为什么他们能做到呢?其诀窍是,除固定教师外,他们还调动了非固定人员 的能量,即博士后与博士生。博士后可以上相当于国内那种高等数学类基础课,博士生则可以上所有类型的习题课,Stanford的基础课程,都配以相同课时 的习题课。 博士后人数两年一调整,博士生人数是始终供大于教,可以择其优者上习题课,而不太会讲课的人,则负责作业。说到那些判作业的Stanford博士 生,感觉他们挣钱太容易了,他们只需要写出作业答案即可,每月就可得到2000多美元,作业并不需要他们直接改,谁来改呢,由高年级本科生来改,称为 Grader,肯定也是能得到不少钱的。Stanford可能比较有钱,不知道其他美国高校是不是也是这样。 虽然如此,博士后和博士生的工作,也是定量的,也都不比固定教师多,但是有他们就可以把那些变动的教学量满足住了。 不过需注意,博士后只能教低级课程(相当于国内高等数学类)与高级课程(相当于研究生课程),但是不可以教中级课程(相当于国内数学系本科生课程)。这也是有道理的,大家一听就明白,我就不解释了。 这样,在我看来才更像个大学。大学是个学习的场所,每个人都有学习的任务、义务,尤其是教师,大学教师的学习,就是科研,或曰科研流程。国外名校,往往可以保证住每个教师的时间比例,既然教学工作量大家都一样,当然就不用计工分了。 而~, 国内某些鼓吹教学为主业的做法,却导致一些老师被剥夺了自我学习的时间,一段时间上在科研上赶不上趟,就永远赶不上趟,不仅因为科研不能停止思考,更 因为他们被归类为教学型教师,被剥夺了时间上跟科研型教师竞争的权力,这样做,对他们本人也并不公平啊。即使在Stanford,有所谓的 Teaching Staff,各种原因都有,其中一种是解决本校教授的配偶工作问题(因为教授的配偶也往往是做学问的),看来国外也有解决爱人工作一说。但是这些 Teaching Staff的教学工作量,也不见得就比其他人要多,当然工资肯定比教授少很多了,可从他们的工资与教授工资之比,看出教学在整个工作中占多大比例。知道的 博友请传上。 国内这种做法,有历史的原因,即文革的影响,造成国内教师分化,一种做科研,一种不做科研,后者呢,那就课教的多点,课教的多点呐,那就应该而且可以从教 课上多拿些钱出来,所以,得计算课时,计算工分。但这样,其实对教学本身并不好,那些说大学应该以教学为主业,以科研为辅业,不知道说的是不 是就是这些教师,否则我无法明白这句口号还有什么实际的含义。这些老师确实是以教学为主业了,但是对教学本身,对学生来说,却未必是件好事。比如大家 可参另外一些老师举出的事例: http://groups.diigo.com/mathcoffee/bookmark/tag/%E6%95%99%E5%AD%A6-%E7%A7%91%E7%A0%94 如其中张庆营老师举出的事例: 『 我有一位老师,人很聪明,课讲得很好,很受学生欢迎。他在上课时向我们讲了他的亲身体验:某某教授是我的老师,他是很有教学经验的老教授,课讲得很好, 学生很容易听懂,他讲的课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别的班的学生也跑来听课,大教室里常常坐得满满的。可是他没有搞过科研,把科研看得十分神秘,高不可攀。他 说:要搞科研,必须把大学的普通物理彻底弄清楚,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搞不懂,怎么能够搞科研呢?我听信了这位老教授的话,花了多年的时间去深入钻研普通 物理,人到中年,还停留在普通物理的水平上,把科研看得高不可攀,而有些同班同学都出了不少科研成果了。后来他去了别的大学进修,才给我们开出高年级的 课程。他坦率而又心情沉重地说:这位老教授害了我。当时这位老教授正担任领导职务,他居然不怕得罪他的顶头上司,直言不讳受了他的害,不是有切肤之 痛,是不可能毫无顾忌地随便向自己的学生倾诉心曲的。他的这番肺腑之言,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后来他跟着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年青教授搞科研,发表了论 文,升了副教授、教授。由此可见,有学术成就的教授讲低年级的基础课,对于引导入校门不久的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是多么的重要! 』 而要有成就的教授讲低年级的基础课,除了我前面帖子说的行政原因外,即,不要过多行政干预。另外,也要注意合理地打造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让每一学期的子课 程,跟高年级课程的教学工作量差不多,同时子课程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样,教授们方能在教学之余,仍然保证住自己的研究进度。 形成良性循环的事情,才能坚持下来。否则光靠激情和责任感,要么是这个教授发现上基础课太累,影响自己科研,以后就避而不上。要么就是这个教授,死心塌地 坚持下来,科研放下,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样,做基础课程教学的人还都是学术水平不高或直白的说发不出文章的人了,原来高的人,坚持下来,也被搞的不高 了,有人将之美其名曰为,数学理解力很深,不是不做文章,是不稀罕做,这种态度,实在值得用张庆营老师举的事例来警醒。 前贴 说 的是,高阶科学家不上本科生课程的行政原因,基本上是学校级教学管理人员造成的,本帖则通过中外大学工资计量方法的不同,来说明另外一个原因,这个原因, 则是院系级别,是自己院系里的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时产生的,不妨可称之为内在原因,虽然它仍然算是管理方面的弊病---即,未坚持 所有教师教学工作量平均 原则下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具体工作安排。 那么国外大学,真的对教学工作量,没有一个计酬之数吗?其实也不然,除刚才讲的Teaching Staff的工资可看出些眉目外,另外,国外科学家有Sabtica制度,每7年轮休一次,可去别的大学呆一年,或访学或教学。可能也有特例,可以频率高 点。据知(不是特别确切,博友可提供准确资料),实行Sabtica时,其当年工资是要打百分比的,并不是全发的。如果真是这样,扣掉那部分,就可以理解 为教学含量,注意这里的教学含量,不光指本科生,还指研究生教学。国内一些人提倡的教学为主业,以科研为辅业,所讲的教学往往特制本科生教学,甚 至是本科生基础课程教学。因为不做科研的人是无法教研究生课程的,甚至连本科生高阶课程有时候也不敢接。 这个比例是多少,我还不是特别确切,博友们如果知道,不妨放上来,从这个比例,也可看出国外大学,对教学工作量倒底肯定到多大的程度。 说清楚了,大学圈子外面的人,就会知道貌似合理的这个口号---大学应该是教学为主业,以科研为辅业,是多么的荒谬!又会因为这个口号,因为所谓教学 型教授和科研型教授的提法,制造出以上所述的国内特有工分现象。 如果高校在体制上提出教学型教授,他们必然会授课课时加多,表面上按课时计酬拿钱合理,实际上却从我上面所说的各种角度腐化了教学本身。 1. 教学型教师,授课时数过多,缺少了自我学习的时间,从而无法上研究生课程和高阶本科生课程。他们这一类型教师的出现,也增加了呆在大学里却不学习的总人群比例,此类人群比例过高,会影响大学的风气,甚至产生质变。 2. 教学型教师的出现,会使得基础课程的单学期授课时数,保持居高不下,这样,顶级教授根本无法在实际中去接这种课程,只要一接,立刻会影响科研进度,而且要 影响1-2年,这么长的时间,对于某一科研竞争方向来说,等于把人就废了。相比于国外的设计,Teaching Staff上的(单门课)课时并不多于它人,教授们完全可以轻松接手。例如,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学生人数下降,国外高校可以辞退Teaching Staff或减少博士后,教授们接手他们的课程后,还是该上多少课上多少课。 所以,年薪制和课时制工资,不看其表面,而要看其背后代表的是什么,工资方式本身其实没有高下之分,但其背后代表的实际教育方式,却实在是天壤之别。 因为文革的影响,我们大学里确实存在过只做教学的老师,也因此出现课时计工分的中国特色的大学。但这种情况无论如何,不能再通过什么教学型教授的做法来延续了,否则大学正常的教学机制,国外大学中的普通常态,永远不能在中国大学里出现。 感觉自己写的此文,提的比较有深度,实际上是经我一位同事启发才开始想到这一层,他在国外上学和工作了8年,而我这种在国外只访问了一年的人,是很难想到这个角度的。 延伸阅读 国内领袖科学家不上本科生课的行政原因 相关网络收藏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7013 次阅读|5 个评论
国内领袖科学家不上本科生课的行政原因
arithwsun 2009-5-23 10:54
发表评论人: 艾云灿 补充几个小例子: 1、我以前的导师中有一位是学科泰斗级的,他给77、78级本科生上课时,学生都说听不懂,他后来再也不给本科生上课了。当然,老先生是校长,不会轻易说是学生笨的。 2、在中大工作期间,一位在学界很受尊重的老先生,被本科生打分整的很惨,自尊心驱使他发誓:永远不再教本科生。 当 大科学家讲课时,教室里只留下很少数的一些学生,或者说只有很少数的学生才能听懂,那么这个教学还要不要进行。要不要停课,或者通过各种礼貌或不礼貌的方 式(后者当然不应该,但现实中存在,但前者应不应该呢,后面的结论,您会看到,也不应该),督促一下这些大科学家,让他们提高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和 教学态度。 先看看西方大学的做法: 我是学数学的,其他系我不知道,只说我在国外名校所见,一个数学系课堂上学生能最后走掉少到什么程度。 第一个是本人专业的世界级领袖数学家,授的是一门初等数论,此课面较广,教室里总能来20多人,高的时候是30多人。他讲课极为清楚,即使用中国的任何教学杠杠来卡,也算是极为优秀的课堂传授者。 后 来发现,这是数学系课程来的人最多的情况了。后面几位名师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李群,也是由业界顶级数学家给本科生上,刚开始有10几个人,期中过了之 后,只有5个人来了。表示论,更是一个天才级数学家给本科生上,刚开始20个人,2个星期之后,教室里只有3个人了,有时候2个人。 如果以这样的情况,在当今的中国大学,按一般学校的教学规则,这些课是要停掉的。这些数学家,是要被质疑其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的,整个一学期都要搞得忧心忡忡的。 国外大学,却为什么要对这些数学家这么宽容呢。 这就牵扯到数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就是靠这种包容的做法,数学才真正地发展起来了。 所 以,在中国国内,很多人抱怨科学家(或曰科研高手们)不给本科生上课,以为大科学家多是自私之人,只懂得自己修行,只顾从科研上拿大利益,不爱教学,不稀 罕教学带来的荣誉。普通人其实不知,绝大多数科学家们,起码在我所见的数学圈子、数论圈子里,是非常喜欢教学工作的,博士生级别,硕士生级别,本科生级 别,他们都是乐于参与的。 不过,中国大学的教学行政系统,却因为上面这种国内国外都会发生的,在优秀科学家上高阶课程时候经常会出现的教学现象,采取了跟西方规范完全不同的做法。就是学生人数少到多少,就停你的课。 或者提醒你,好好检查一下,提高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 科学家哪能受此之辱,他们在授课时,都是认真地想将自己一辈子的看家本领,交给学生们。 当然一般说来,没哪个学校敢停声望特别高的科学家的课,但行政系统还是往往会拿学生反馈意见说事,言外之意,你们科学家该 好好提高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 这个指责其实即使从教学本身的角度也不见得对。 中国大学的教学行政系统 ,它们关心的是那些听不懂课的学生的利益,而不是听的懂课,但人数较少的学生的利益。实际上,科学的传承,说实话就寄托在这少部分学生身上,一个名校的声望,本质上也落在这些学生未来发展表现上。 其实,不停课,那些 听不懂课的学生的利益,也可以很容易保障住,允许他们使用选修课制度,去选别的课程就是了,有同头课程就去跟那些老师学,没有同头课程就不学这门难的,学容易的就是了。 其 实,这也正是西方大学传统的做法,在这个做法下,那些著名教授们也经常来教本科生课。比如Stanford大学,一学年是分三个学期,每个学期是 10-12周,我见的那个教授,一个学期教初等数论,是本科生低年级课,同时教模型式,是研究生课,另一个学期教抽象代数,是本科生高年级课,还有一个学 期,不教课。一年三学期,平均每学期1门课(周学时加在一起是3个小时)。一年教2门本科生课,一门研究生课,当然也有一年教2门研究生课,一门本科生课 的。 例子说完了,回到现实,在我看来,在中国,著名教授不去上本科生的课,对于这个现象,应该尽量地排除道德因素,科学高手们,绝大多数还是愿意承担自己教育下一辈的义务的,可是,行政系统中带的一些规矩,却起了相当大的阻挠作用。 我上面所举的这个国内外,教学行政系统不同的规矩,就是一例。 所以我们应该按大学的内在规矩办事,比如行政系统应该借鉴国外大学的规范做法,改革如下: a. 教师们每学期基本上都是一门课,每周四学时加起来就是3个小时左右(因为我们国内基本上都是一学年2学期制,所以采用一周4学时,每学时40-50分钟,一学期18周。而Stanford大学采用三学期制,周学时为3,每学期12周以下)。 授课再加上备课,有经验教师按1:1比例,年轻博士多一点,1:2到1:4。一周五天(实际上,现在的数学系年轻人,基本上都是一周六天,还有强者是一周 干七天,只有2\3个月下来,身体不舒服了,才休息上那么一两天的,对于科学高手,其成功是用这些勤苦换来的)。 那么,除去教学后,还有大量的时间,当然是去做研究了。因为文革的原因,大学里有些年纪大的老师不做研究,精心于教学,这无可厚非。但是现在时代已经过去了,对于现在大学里的年轻教师来讲, 谁 要是在系里宣称,我的主业是教学,科研是副业,那就要问问他,你这个时间是怎么算的。谁要讲,其他时间我全是用来备课的,除非特殊情况,比如这个人要把这 门课写成专著,负责的系主任一定是要把这个谁开除出去的,你要么是搪塞,要么是学问不够才要花那么多时间备课,两种情况下,都要走人,还有一种特殊情况, 见 补充内容-1 。 b. 学生们就好好学习,在学分制下选课,必修课,专业课,选修课。基础课,每周8学时,4学时是课程讲授,4学时是习题课。每一个年纪,都有一个学生研讲班,大一大二,主要是分析和代数学内容。到了大三、大四,则是直接加入个专业讨论班(Seminar制度)。 高阶课程,有数学高手们给他们讲课,如果好些学生听不懂了, 允许这部分学生选别的课程去, 只要教室里还有一个学生要听,教学行政系统就不停这位老师的课,也绝不去要求这个老师,好好反思一下,去提高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搞得他忧心、恶心、灰心。大学应该是一个充满信任和尊重的地方,尤其是对待这些自我动力感极其充足的科研领袖们。 我对这种教学规则下出来的学生,会相当的有信心。 实际上,这些学生们,看着他们的老师,四年如一日,每个老师自己都是在那认真的学数学,每次去他们办公室,都是看见这些老师在那里看书、做题。这些学生,想不受到熏陶,都难。这样的学生,不用扬鞭自奋蹄,想不学好都难。 上次说的是学分制,会从分数的角度设计好一个制度,让学生像美国大学生一样好好学习。此帖,则同样是好的制度设计,但牵涉的是传授的角度。 两者双管齐下,我们的大学才能走上正轨。 ------补充内容 -1 分割线 ---------------------------------------------------------------------- 其实,想想看,一个大学教师,按照 上课: 备课:答疑=1:2:1 的 时间安排,完全足够将一门课程处理好了(对于资深教师的常授课程,备课的比例还可再小些)。如果这位老师还讲,我是以教学为主业,以科研为辅业,其余的时 间,我虽不是用在具体的备课内容上(不是我学问水平不够,要用大量的时间备课),而是用心在思考上,老是在想这个教学问题,在想学生,这学生怎么就是不好 好学呢?老是想这个问题,心老放在学生身上,成天因此忧心忡忡,结果,科研的时间就没有了。 这位老师,因此确实就在时间上是,以教学为主业,以科研为辅业,既不是搪塞,也不是学问不够备课用时过多。也确实可能有这种情况发生,这位老师对学生非常 负责任,他成天对教学忧心忡忡,所以在上面那个教学比例时间之外,仍然主动地、或不由自主地把心思放到教学上。其实,做科研的老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 也不是成天趴在桌子上的时候才做科研,有时候走路、吃饭、甚至跟人聊天或者做些杂事的时候,甚至在办公室里发呆的时候,潜意识里仍然在想科研,把心放在科 研上,这样做确实对科研是有益的。但是在教学上,在非教学比例时间,仍然把心放在教学上,是否就真能让学生的学习水平更上一层楼呢? 其实,在非教学安排时间,在上述那个教学比例时间之外,老师就是把再多的心思花在教学上,花在心目中的学生身上,其实跟真实的学生学习已经没多大关系了。 这已经变成老师的个人心理活动和心理调节,如果我们不相信气功的话,或者不相信大学教师具有那种传说中气功大师或活佛,以心传心的神秘能力的话。老师 的这种个人心理活动,跟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的提高是无多大的必要关系的。 当然,刚从事教学工作的年轻人,可能这方面确实有必要多琢磨一下,理解教学中牵扯到的心理活动,做好个人心理调节。明白后,还是得在非教学比例时间上,把 自己的心放在科研上,道理如上,你就是再把心放到教学上,这种心已经跟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无关了,对学生无益,对老师自己增加心理负担,何苦来哉。 而且心放到科研活动上,一般人容易理解可间接地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实际上,如果采用现代的科研活动体系,亦能有直接提高作用。 现代文明体系下的科研活动,不止是单纯地发表文章。其中牵扯到的很多能力、过程、活动,都对一个人的教学能力有极大促进。比如,科研活动中一个重要过程, 讨论班制 度,以前国内做的是比较少的,缺少这个制度,科研人员,其实本身训练就是不完整的。现在,各大学此制度越来越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参与师生的教学能力。一个 数学系研究生,在其5年或6年学习过程中,要做大量的各种级别的研讲,当其博士毕业之时,其教学能力并不是空白,相反,其中佼佼者甚至有可能比普通中学教 师还要高,因为他的听众都是学术高手,品味往往较高。所以,你看,讨论班制度,本身是科研活动,但正常的科研活动之下,是能培养出教学高手的。 补充内容-2分割线---- 艾老师又补充了几点,为方便后来阅读者能看到,我提到正文: 发表评论人: 艾云灿 博主引用了俺举的2个例子,由此想讨论行政原因,其思路是正确的。俺再给你补充几点吧: 1、大学把那些不该上大学的人都请进来了,自然就乱了方寸。而要维护稳定大局,自然就希望教师们来承担后果。教师们因为有了生活压力,自然就只能忍气吞声。......当职业倦怠到来的时候,发生崩盘,是迟早的事情。 2、学生们主要目的是来上培训班、领证书的,所盼的就是要张文凭证书后走人。他们在求职时把那张毕业证学位证与其他考来的证书都是放在一起的。找不到工作是意料之中的。因为,岗位比毕业生增长的慢,而一堆废物证书谁都有,不抓阄,连机会都没有。 3、毕业就失业的信息反馈回来后,在校学生们自然就不想学了,学了没有用还学不是傻子么?当学生们都已经厌学时,教师们越努力就越招嫉恨的。学生们会 想:哼!你不让我好混,我就让你下岗!教务处给学生们的表格,就成为了学生们的杀手锏。教务处派在课堂里的学生信息员(课堂特工)就成了定时 炸弹。 3、俺在《教学十年路》(http://www.sciencenet.cn/blog/艾云灿.htm)系列中展示的工作态度、工作水平,大概是国内外 的极品之列了,也多次得到许多同行们的赞赏。但是,我一再提醒大家,特别是刚出道的年轻人,现在不能这样做了。因为,俺已经多年被学生们在教务处给的表格 中被学生打负分来惩罚俺的敬业精神了。 4、回答:俺当年的导师为什么不再给本科生上课了?因为,那些77、78级的大学生因为时代原因,真的没有能力听懂大师们的课。只能勉强听懂与他们实际水平接近的年轻老师来科普。而教务处显然不敢动我的校长导师的。如果是别人,还真不能罢课的。 艾老师说的问题,大学老师们都能感受到,现在说说我的想法: 1. 扩招确实对大学教育带来危害,只能宽进,不能严出,更是影响了学分制的真正实行,和进一步改善。 其实很多留学或访学美国的学者发现,美国大学,普通学校的学生,入学时可能也是很差,甚至比现在扩招后的大学生还差。他们在大学学的东西,要比名校 弱,可他们的学习态度,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并不少。即使是我认识的一个学生上的普通美国大学,社区大学,教会办的,他讲,也无中国大学那种需要老师上课维护 课堂秩序的情况出现。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和对自己所教过的那一批批大学生们的了解,中国大学只要开始实行真正的学分制(现在还是假的,比如连GPA成绩算法都没有),中国大学生们也一定会像美国大学生那样用功于学习,甚而倍之。 不过,这样大学四年下来,会淘汰下一部分大学生,会牵涉到复杂社会稳定问题,是个非常棘手的担子。中国的大学校长们,不见的愿意去扛。不知这样的做法,会 在中国哪所高校率先开始,其校长,必然会因为其中的艰险过程而名留中华青史,如果成功,其大学也必将进入国内一流行列,从而有可能改变当前国内名校的分布 布局。 2-3. 毕业就失业,这个主要还是学生没学到真东西,好学生在任何社会都是需要的。当然,大学要让雇主们知晓,哪个学生是好学生,哪个是差点的,这个就要靠机制,学分制和GPA算法是其中重要一环。 当然,扩招也别再扩了,更别扩到研究生层次,那就动了根本了。美国大学,本科生虽然在扩招,但研究生层次,其实人数还是蛮少的,如数学系,很多名校每年只毕业十个左右博士,数学系是没有硕士生的,可光我所在的首师大数学系,每年就招近100个硕士生。研究生这个层次扩招,美国都不敢,中国领导胆子大,但希望他们理性些。 其实,现在国内留学\访学人士众多,可以谈谈国外博士生的待遇情况,在国外博士生所享受的那种待遇条件下,国外大学根本不可能再去扩招(比如研究生是有办公室的,Stanford四人一间,研究生人数是受到办公室数目的限制的)。而中国这方面,研究生待遇太低,所以领导们才有施展扩招的空间。 3b. 『但是,我一再提醒大家,特别是刚出道的年轻人,现在不能这样做了。因为,俺已经多年被学生们在教务处给的表格中被学生打负分来惩罚俺的敬业精神了 』 您说的很对,很多比较认真的做法,我也只是在教书十年之后,才敢拿出来,才敢在学生评估和督导团那里走搽边球。我前面的帖子里,给年青教师的教学建议里写到过。 4. 『而教务处显然不敢动我的校长导师的』,是,国内官本位还是严重,老一代,文革前那一代基本上都还能保持温文尔雅的态度。文革断层之后,对我们国家影响确实很大,只要是行政系统的,有可能一个小办事员就可以给大教授使脸色。刚见有个 博文采访国际大数学家萧荫堂 ,其中引萧老说法,不知是不是真的,但他是这么写的: 『谈论最多的还是国内对学生的培养问题。每当回国内交流,看到那些进入名校的学生,先生就觉得他们很可怜,尽管这些学生自己不觉得(毕竟在名校学习,也没有 对比)。从学生智力上讲,先生说国内学校的学生并不比这里的差,但是成长结果却差异很大。在这里,老师和学生很少有居高临下的交流,有的只是平等的交流, 因为这些人是我们今后的接班人,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估计国内的老师还没有从思想上把学生当作自己学术的接班人看待,行动上就更难了。』 其实,应该告诉萧老,在中国, 普通老师,往往都是和蔼可亲的,领袖科学家, 如果没什么行政职务的话,也大多不会在自己学生面前摆架子的(当然有行政职务的,也有很多表现很好)。 萧 先生所讲,居高临下,不平等不愉快的关系,实例往往在领导那块,因为地位关系,他见的可能也往往多是这一块,因而有感而发。这主要是文革对我们文化的影响比较大,使社会失去了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风气,甚至象牙之塔的大学亦不免沾染。有些占据行政角色的人,有时候不仅对学生说话不客 气,就是对年轻老师讲话也是相当不客气,不礼貌的。我所在的北京,大学风气普遍还是很好的,如我们学院,老师见到学院院长,都是直接称呼某某老师,而不叫 某某院长的。但这种情况并不是普遍的,在很多地方,不叫老师,以对方行政职务称呼问候的,是常例。 ---------------------------------------------------------结语--------------------------------------------------------------------- 教学和科研,在大学本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绝不可分割。但因为文革的关系,大学出现了这种分割,有相当一个时期,大学老师分出两类来,称为教学型和科研型。其中确实曾经有过科研型顶尖人才不教本科生课程的大批现象存在,现在正在越来越好转,但也还是能找到。 不过,针对圈内的现象,圈外人很容易拿一些貌似有理的指责和评估出来,毕竟这个问题 在民众中有声气,容易被人拿来说事, 你拿大学中其他问题来跟普通老百姓讲,他一时半会还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实际上, 科学网博客上,也有人以圈内人的身份提出类似的指责或曰质疑。 本文就是想深入分析这个现象, 大学教学出问题,是师之过吗,如果其中有师之过的因素,我们又应该如何处理。 这个问题除了值得跟圈外人解释和沟通外,其本身解决,确实也非常重要。确实需要高层的远见卓识,借鉴西方大学规范做法,深化当前大学教学改革。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7272 次阅读|11 个评论
西部师范生政策的别议汇贴
arithwsun 2009-5-9 05:58
西部师范生政策的别议汇贴 首都师范大学 数学系 王永晖 Google doc保持最新文字更改 在李小文的博文 北师大vs巴黎高师 中,经由在法博士网友的调查验证,巴黎高师等法国四大高师的学生,享有特别的权利: 1. 本科生除免费教育外,还有每月津贴是1200欧元(普通教授工资一般是3000多); 2. 入学就按实习公务员待遇, 毕业按公务员待遇(保证为国家工作6年不跳槽,这后一点不知是否是博主自己加上去的,存疑)。 因此立论,希望国家继续强化西部师范生政策,想让北师大去为西部生争这些待遇。好处是,这样西部生源的高考分数必然会高上去,不像现在这样,『 教师待遇低,没搞头 』,『 学生积极性不高,学校呢,好像觉得他们拉低了高考分数线,影响排名,好像积极性也不高 』。 这个貌似很好的提议,却遭到了我回帖的强烈否定。原因不仅在他这个法国巴黎高师--中国北师大的推理,本身是否就正确,比如他将北师大对应为巴黎 高师,这个推理我们就勉强让他过了吧,但北师大的西部师范生,又对应为巴黎高师的哪些学生呢?巴黎高师的类似西部师范生,有否,如果没有,这个推理是否也 就太模糊了,我们已经允许他在学校层面上模糊过去,现在到了具体学生受益群体这个层面,对应关系不清楚,再模糊过去,大家也别说自己是做科学 研究 的了。 这还是浅的,关键是西部师范生政策本身,就有极大的问题,我在这个政策出台之时,就发出异议, 《师范生免费,讲价还价的中国高等教育》 现在,因为李老师的博文,再次动在这根中国教育的兴奋神经上,所以跟着他的系列贴,发了不少回帖。回帖因为没有编辑修改功能,所以错字不少,这里集成一下,在异议之外,再成一个别议汇贴。 表达一下我对贫困大学生免费政策的观点,兼及谈点师范生教育的说法。 黄底的链接地址,显示的都是李老师的原始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9776 ---- ------------------------------------------------------------------------------ 『巴黎高师每年只招200人,这样在中国肯定不行。师大是我国教育界的旗帜,其龙头老大的地位绝对不会动摇。』 所以,最好有人把巴黎高师及法国中学师资考试的情况好好介绍一下,免得被人错误引用。 比如,前几天跟一个法国数学博士后聊天,谈起巴黎高师,他讲,巴黎高师的学生并不是去做中学老师的,注意前面有个高Superieure字。 那个法国博士后又稍微给我介绍了一下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情况,看来是蛮严格的。第一次是笔试,第二次是面试-应试者主讲大约一个小时课程,然后底下评委打分。两次成绩合在一起,排出名次,然后各中学用人单位再根据此名次,确定是否录取该人为本校教师。 联系到我们的招聘面试也往往不过二十分钟,人家的资格考试面试就要一小时,说明法国要做中学老师还是蛮严的,既然严,那中学教师地位在法国肯定是不错的,中学教师地位不错,那师范院校的地位才能不错。连带着高师地位才能受人尊敬。 ---- ------------------------------------------------------------------------------ 至于西部生的国家政策,不管国家怎么细化,即使按照博主的建议做到了,我也并不觉得这就是促进整个国家教育的重要举措,其原因见我在这个政策出台后写的一篇博文: 《师范生免费,讲价还价的中国高等教育》 当然,博主这里讲的,层面还主要是在其所属的北师大本身,如何想着法的,给北师大弄些经费过来,搞得不要那么寒碜。 至于因此,要北师大生源超北大/清华,不过是自己学校的局部利益带来的想法而已,你还可以接着想生源和经费超哈佛呢。 第一流的人才,应该是做科学研究的,如果北师大把自己定位于培养中学教师的学校,而不像巴黎高师那种定位于培养各专业领袖人才的学校。凭什么北师大就应该获得第一流的人才和经费呢,现在北师大在师范类院校中,高考人才是第一流的,经费可能不是第一,因此是有点缺陷。 西部生那点钱,该是不会让北师大的经费增长有什么出息的吧。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0077 ---- --------------------------------------------------------------------- 『 第一流的人才,应该是做科学研究的,如果北师大把自己定位于培养中学教师的学校,而不像巴黎高师那种定位于培养各专业领袖人才的学校。凭什么北师大就应该获得第一流的人才和经费呢.博主: 这位网友的信息来自一个法国数学博士后,够权威的,我的信息来自网站 』 不知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只好我来解释一下自己这句话: 1. 第一流的人才,应该是做科学研究的。巴黎高师的学生,很多也是去当老师,不过是大学的老师,当大学老师,当然得做研究。为什么一定要把师范中的师 ,限定为中小学老师呢。难道大学教师,博士生导师不是师,我们不是经常将领袖科学家称作---科学大师吗。师范大学又何尝不可以定位于培养这样的师 ,从而把握住一个社会从上到下、由高到低的良师 体系。 2. 为培养中学师资,谈不上让国家拿出第一流的人才和经费,只需中等偏上的人才和经费即可。 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才谈当然不应该得到相当于清华、北大那种额度的经费(还有巴黎高师那种待遇,网友已经把巴黎高师的具体情况介绍过一些了)。但是如果 北师大不想仅做培养中学老师的事,要参与科研竞争,则谁也不会说北师大就该比北大、清华差。 中学师资,只需中等偏上的人才和经费即可。这是经济原则,不是瞧不起中学老师的重要性,中学老师很重要,但要谈让国家拿出第一流的人才和经费,这个口号既不正确,也不实际。国家现在能拿出中等经费吸引中等人才,进入教育领域,就很不错了。 当然,国家也有可能采取一些做法,来适合博主的要求建议。即,总经费不增加,整体不改进,从总经费中多切出一块给北师大,给西部生。这样也好,西部也确实需要,北师大也确实需要。 博主在上贴中关于经费概念好像指述或用的不是很明确。师大的科研经费比起同城的其他985高校是最少的。08年清华20个亿,北航将近12个亿,农大6个亿,而北师大才仅仅3个亿! 直接拿这个数据说事,有点忽悠不明真相的局外人,但是可能在中国大家都含糊惯了,所以科学网上的局内人也都没吭声。 科研经费这个概念,跟学校总经费这个概念是不相同的。科研经费是在岗科研人员申请到的科研项目的经费总和。跟博主这里讨论的中学师资教育以及西部生问 题,毫无关系,拿这个数据说事,无理。应该比,国家在师范生培养这一方面的资金投入,投到清华、北大多少,北师大多少,拿这个数据比,才切合博主之题。 北师大当然可以为自己的西部生争取权益,那是北师大的权益和利益,至于这个利益,是否又符合国家的整体教育利益,那又是一说,需要论证。 这么明显的问题还用论证吗,谁叫咱们是scientist呢,起码我就可以提出有点道理的反对意见,在本人观点,我连整个西部生的政策,都表示质疑: 《师范生免费,讲价还价的中国高等教育》 更不用说一个子集上面北师大的实现方案了。其理在于,我不是反对师范生免费,而是反对在师范生免费这个政策上,加种种的限制条件。年轻人就是国家的孩子,不应该跟孩子在这些方面讨价还价,尤其当这些条件牵扯到一个人的自由和贫困二个概念。 博主现在要求有更大的待遇,那是不是意味着,这些年轻人得以更大的自由来做代价的。这些贫困年轻人及其父母,见识是少的,很可能就此入彀,但是等他们 到了30几岁,有了独立思考能力,有了社会见识,很难说当前的政策不会让他们产生后悔。设计这个政策的人会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谁叫你穷呢,没钱上大 学呢。不能这样做,一个国家层面的政策不能这样干。 更重要的是,师范生免费,本来可以成为国家大学生免费或奖学金制度,大面积展开的一个突破口,让这个口子越破越大,不止于师范生专业。但是,具体的政策, 却施加特别多的限制条件,反而起到了堵口子的作用,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又是某些人出的高招,我们有时候会想,这个国家的政策怎么这么蠢、这么笨,其实不 然,那些高官们还是有水平,有高招的,他们懂得怎么使,既可以用最小代价缓解大学教育的当前巨大矛盾,暂时平息社会矛盾,又得到众人的赞誉的。 师范教育当然重要,我本人虽然出身不是师范大学,但自从博士毕业以来,已经在师范大学工作了十年,知道一些师范体系内部的问题。 你想要好的中学老师吗,当然想,那目前就得从各类师范院校里拿。多年以前,北师大跟巴黎高师其实是差不多的,学生很少去当中学老师,很多是去大学当老师了。现在可能因为些些原因,学生很多也参与到中学老师的队伍中,素质不错,确实对中学教育队伍建设作出了贡献。 但是,其他很多地方普通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可能其中有相当的部分,自估至少30%,让他们作为中学教师,是不够格的。 国家真要提高中学教师水平,恐怕是需要一个全面的政策。以北师大一个学校,单打独斗,自说自话要些片面待遇,恐怕也是不行的吧。 我是知道博主这种提案,肯定是不太可能实现,任何事情,要动一点,很多点要跟着一块动。博主的这一动,起码现在已有的西部教师待遇也都跟着动吧,水涨船必 高吧,不可能一个人,他的大学奖学金,竟然比他工作后的头几年工资还高吧。所以,要动大家一块动,反而国家就不会让你这一点动了。 虽然知道不成,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参加这个讨论,说一些想法,供博主和关心中学教育的网友们参考。 ---- ------------------------------------------------------------------------- 『虽然本人现在不在当中学教师,但是,有博主说:中学师资,只需中等偏上的人才和经费即可。这是经济原则,不是瞧不起中学老师的重要性,中学老师很重要,但要谈让国家拿出第一流的人才和经费,这个口号既不正确,也不实际。 这样的评论是令人伤心的哦。看来这样的思想根深蒂固啊 。 我曾经的同实验室的京都大学学生,从本科一直念到博士,毕业后去选择去中学教书,理由非常简单,喜欢! 中学教师是非常重要的岗位,对于今天我们民族而言就象心脏起搏器,他们关乎少年的志向和未来,也就是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志向和未来。不把教书育人最关键 的部位提高到最重要的地方考虑,反而认为他们只是需要中等偏上就行了 ,我看不懂这种逻辑。如果优秀的中学教师和科学家有什么区别的话,只是教学方法不 同,研究的对象不同而已。』 这话是我说的。『看来这样的思想根深蒂固啊』这不是思想,而是现实。我所讲的第一流是有话语背景下的限制条件的,即在做研究上第一流,并不是包含人 品等等更泛 的人格特性。而且,也不排除小概率事件,中学教师中也可能有伟大的科学家,如Weierstrass,Heegner。那些是小概率事件。 现在,北京重点中学中,博士生去做老师的人数也不少。人大附中听说就有几十位博士,我认识的一个数学博士后,能力非常强,因为某些现实的原因,在大学没找到工作,也去了那。 但是这些都不能说明我的立论不对。 1. 即使你有好的愿望,你起码得先达到中等偏上阶的人才和资金投入吧。现在的情况是连中等偏下都未必能达到。像人大附中那种学校,在中国毕竟属于少数。 2.『中学教师是非常重要的岗位,对于今天我们民族而言就象心脏起搏器,他们关乎少年的志向和未来,也就是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志向和未来。』谁都知道这 是对的,但是为什么做不到呢,拿第一流的人才投入教育,全世界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我们现在跟外国比,是比能否拿中等偏上的人才投入教育,能在这个层面 上做到,中国就已经有希望了,有希望了,你还伤心悲哀个什么劲( 即使是达不到你理想中的、全世界各国也未做到的第一流投入 )。 3. 『教师和科学家有什么区别的话,只是教学方法不同,研究的对象不同而已。』 如果你既不是教师,又不是科学家,有这样的见解可以理解。但你毕竟上过大学,甚至做过研究生,如果仍是有这种似是而非的见解,只能说明你在大学阶段,没接触过、或自己没认真观察过好老师。 你 可以讲,在人性的一般程度上,大学好老师和中学好老师没什么差别。但是研究能力上来讲,他们是天壤之别,一将功成万骨枯,说的就是前者,一个伟大科学家, 是多少人陪练给练出来的,如果真的计算相关经济成本,代价是非常大的。如果只希望用培养中学老师的资金额度,来培养科学家,那是不可能成功的。这正也 是现在大学体系的问题。 我现在把话反着方向说,你是否能明白。我不是要降低对中学教师的投入,而是指,培养一个科学家,花的钱,比培养一个中学教师花的钱要多得多,没办法,这就 是现 实。在这个现实面前,你的理解『教师和科学家有什么区别的话,只是教学方法不同,研究的对象不同而已』 是否显得过于简单。 又:日本的情况,本人专业方向上,日本做的最好的一个年轻人(数位日本教授向我公认),毕业快十年了,还没有拿到工作,连博士后级工作都没有,在家呆着靠 老婆养着做研究。我现在隔壁的日本访问学者(JSPS资助),博士毕业6年了,也没有拿到任何大学的固定职位,博士毕业后,曾在中学干过两年。 ---- ------------------------------------------------------------------------------ 『博主:但没有这个承诺,连免学费的依据也就不存在了。对不对?这不光是为北师大。』 怎么没有依据,贫穷本身就是依据。向录取的贫困生免大学学费,在这世界上,已经不是一家大学这么做了。不用说公立学校,对穷人施善是天经地义之事。即使美 国的私立学校,如Stanford大学,学费非常贵,但只要家庭年收入在一个线之下,学费是全免的,我记得这个线好像是10万美元。 施善而加条件,而且将这个条件设为十年自由,苛刻至极。可以说这不是善,从国家发展角度,甚至可以说是大恶。 这么简单的事情,要我花相当长的篇幅,才能让您明白。后面,我会专门为此做一下心理分析,我将之称为二分法态度。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0405 ---- ------------------------------------------------------------------------------ 『现在师范生免四年学费,一签10年,教师待遇低,没搞头』 是啊,本来这个西部生师范政策就是错的,对贫穷的年轻人不公。博主还要往里搞,错上加错。 当年这个政策出台之时,我的博文就说,这个政策不仅对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不好,更不见得对施行的师范院校好,现在看来,我的观点是对的。『博主:学生积极性不高,学校呢,好像觉得他们拉低了高考分数线,影响排名,好像积极性也不高。』 中国这么大,每年愿意用自己人生最佳期的10年自由换取大学教育的穷学生,总还能找出来。博主的抱怨是,怎么找出来的人,分数有点低,学习热情也不那么高。 呵呵,然后博主就出这个招,要对本来就是错的政策改良。呵呵,国家的那个政策,是一两拨千斤,你这个改良法是千斤拨一两。 给您具体解释一下吧,国家是一两拨千斤,他这个政策只要动少数几个师范院校,还不是所有的师范院校,每年就那几千个弱势的贫困学生。涉及面小,容易动,这就是一两,但是他这个一两妙处大了,能将高等教育不公的千斤大问题,暂时拨过去。 而您那个建议,看上去是为北师大的西部师范生,谋求更好待遇,更高的奖学金和国家公务员待遇。好像只是一两,这个一动,全国其他相关的要不要动,所以必须用全国千斤才能拨动您北师大的这一两,可行乎,可笑乎。 亏您老人家还在这继续提,与其提这个,还不如提一些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之类的话题,在这些方面,北师大树立自己的权威,把握性还是蛮大的。 可别小看资格考试,这里面的钱是大大的,弄好了,每年上亿不成问题,中学教育改革是有钱有机遇的。但关键是,北师大或者将来竞争成功的另外某大能不能保证,这些弄来的钱,再反馈给中国的教育界,进入良性循环。 --- ------------------------------------------------------------------- 『博主回复:不过,当老师毕竟是一门专业技术,有职业道德和职业技巧方面的培训吧?』 当老师没那么复杂,一个学生读书十几年,这个经验本身,就足以让他判定什么是好老师,什么是坏老师,自己该怎么做了。 现在的问题是,怕就怕在,好老师在总体师资中的比例太低,让一个学生,在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中,遇不见好老师,长大了,麻木了,甚至缺失了鉴赏好老师的品位。这种情况,还真是会在师范院校的很多学生身上出现。 这个才是重要的,是任何所谓的职业技巧训练都代替不了的。实际上,北京市重点中学,在招收师资时,确实是有这方面的考虑的。如果两个学生条件差不多,但一 个人的中学是在较好的重点中学上的,基本上可以肯定录用的就是他了。这种出身看重论,是有道理的,除了有一定的学生素质原因外,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生, 接触过好老师/好同学的机会更多,更容易把那些优良老师/优良学校身上代表的教育精神传下去。 在师范院校,很容易用所谓的教法之类职业技巧说事。其实,那都是假的,真的、最终的师资水平还是决定于这个学生的学业素质,这个学业素质,跟做研究的 科学家并无不同,比如我的专业数学上就是,要会读书、会做题、会研讲。只不过科学家是优中选优,中学教师则只要中等以上即可。如果强调不同,龙生龙,凤生 凤,特性不同的中学老师又怎么能培养出未来的科学家,甚至科学大师呢,这也是当前中学教育的一大基因级问题。 强把二者在能力性质上区分,以己之利,分对自己有利时,就言分,中学教师跟科学家不同的,他们还要有职业技巧。合对自己有利时,就言合,中学教师也应该是第一流人才,但不详明这个第一流,跟我们讲科学家的第一流时,是否含义相同。 这种思维是很危险的,举例来讲,现在中学教育界出现,中学的数学,不应该是数学家的数学,要有自己的特色,听上去满有理的,即使不说其中人性上的某些利益取向,其实践对中国的国力之基---大众数学水平,必然会、甚至已经开始造成了极大危害。 而在大学教育界,这种二分法思路,在高等数学教育上也造成了危害,即,非数学专业的学生,要学的大一基础课高等数学,不应该是数学系学生学的那种,应该是 另外一种,别于数学系,有自己特色的。什么叫特色,我理工类学生不要像你们数学系那样学数学就是特色,可笑吧,这个更高级的危害已经产生几十年了,导致我 国的理工科水平,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帅级人才出现。 政治家可以这样说话,但我们这些本身就是科学家出身的,没必要用这样的思维方式。 ---- ------------------------------------------------------------------- 『博主:很高兴知道还有打定主意要回老家当中学老师的同学。』 任何时候,人群中都会有愿意当中学老师的人。但是,一定要用利益诱迫贫困年轻学生,投入教师行列。 这种政策,对师范行业,对师范院校,并非是一个利好措施,前面已经说过了。 这里,说说博主的态度。敢情,博主的意识里,也是知道相当数目的年轻人,甚至就是北师大的西部师范生群体里,未必会愿意去回老家当老师的,否则何谈高兴之说。 请问,你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吗? 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去西部当中学老师,你就对他说,那不行,否则我不给你提供上大学的经费。 你会这样做吗?当然不会这样做。但是为什么别人的孩子,你就同意这样做,而且还想着法地改良这种做法,以让北师大能招到分数更高的,对十年自由卖身契还没太多感觉的穷孩子呢。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国文化传下来的教育基本观点。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向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我没想到的是,在中国目前的情况,某些行政官僚做不到这点,把自己的孩子想着法地送到国外读书,甚至定居。而对贫穷孩子,则想着法地设计,用他们的十年青 春自由,来抵押大学四年教育权利。我对行政官僚这样做,不是很惊讶,我惊讶的是,某些科学家,甚至是某些注重言论自由,学业水平居该专业领导地位的科学 家,也有这样的想法,提议这样的做法。 不说个人了,不管他是掌权官僚还是前沿科学家。如果某些个人做不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基本的教育原则,那问题还不是很大。例如,某些个人可以一方面 讲,不要有名校崇拜,另一方面利用自己科研地位,罢工一个月,迫使单位努力把自己孩子送到区级重点名校。一方面以把自己孩子培养出来,上得清华出得国外, 为乐,为自己教育能力的显示标尺,但另一方面轮到别人的孩子和其家长的努力时,对这些人的评价就成了不值。 作为国家,不能持有这些带有私利基点的个人观念,不能采用这种二分法态度,它应该把全中国所有的孩子,都看做自己的孩子,不分贫穷,不讲条件。 贫困大学生免费政策,拥护,但是不能以剥夺年轻人十年自由为条件,不能以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为界码,变相剥夺贫困大学生自由选择个人发展专业的权利。 很简单,你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吗,既然不会,为什么面对别人的孩子时,你要这样做。 作为个人,可以有这些私利的小九九,有这些面对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的,态度上的二分法,但是作为国家,不可以这样!!!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573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5: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