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昆虫进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第十五届“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学术会议”会议总结
热度 3 zhuchaodong 2017-8-2 19:48
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学术会议围绕中国昆虫分类学每年举办,至今已经召开了第十五届系列会议,得到了全国同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近几年,中国昆虫分类学工作者在类群标本和数据积累的基础上,逐步整合了其它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发掘出一些新的学科增长点。报告人和听众交流越来越活跃,更多的年青学者和研究生对感兴趣的类群、报告内容和会议组织等方面积极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 在总结中国昆虫学会前几届分类与区系学术会议的经验基础上,综合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专业委员会、古昆虫专业委员会、传粉昆虫专业委员会和青年工作委员会通过讨论,提议召开首届“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研讨会”,并于2016年年底组建了研讨会组委会 。 在保持昆虫分类与区系研究特色的基础上, “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研讨会”将 : 1、 立足类群,加强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问题的交流与探讨; 2、 立足国内,和国际相关学会加强交流,提高国外学者参会比例,提高英文报告比例,推动会议国际化; 3、 立足学术,简化会议程序,争取两年举办一届,会议组织和国际相关学会接轨; 4、 立足学科,加强青年人才队伍的培养和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普及工作。 2017年7月29日,在顺利完成培训班之后, 第十 五届 “ 中国昆虫学会分类与区系学术会议” 暨首届“昆虫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研讨会” 组委会和工作人员移师塔里木石油酒店, 参会代表报到。30-31日,组委会以邀请为主,自荐方式为辅,安排了8个特邀报告(40分钟)和25个会议报告(25分钟)。 特邀报告中,黄复生先生87岁高龄,围绕“ 西藏昆虫考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为大家做了40分钟报告。他回顾了50年代至今的西藏昆虫考察和研究工作,并期待有更多、更好的分类与区系研究工作。他关于海拔分布、区系分布和驱动力的思考,现在听来依然值得后来人考虑。另外,他也结合他退休以后结合《中华大典-动物卷》和《古代动物学》的编研,介绍了他对物种和进化等基础概念的理解。 来自蒙特利尔大学的Colin博士,结合蚜虫造瘿生物学和系统发育研究,特别强调生活史研究的重要性。在蚜虫中,不同基因型能形成相似的虫瘿;相同的基因型也可能形成不同的虫瘿。 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Conrad C. Labandeira 讨论了裸子植物传粉的四类模式,为从进化的角度深刻理解有花植物和传粉昆虫互作打开了古老的一扇窗口。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张冠阳博士围绕热带茧蜂拟态行为,对虫体不同部位的体色进行了划分和分析。在系统发育的框架下,他推断了这些体色之间的转换情况。天津师范大学的朱耿平副研究员,结合他在南开大学等不同研究单位的昆虫生物地理学研究经历,和同行分享了数据驱动的昆虫学研究思路。广西师范大学蚂蚁蚂蚁专家周善义教授,从国家一级保护昆虫金斑喙凤蝶研究的项目申请、生物学研究、野外考察和分子物种界定等不同环节,把精彩的故事娓娓道来。 黄复生先生和彩万志教授 黄复生先生报告中 Colin博士介绍蚜虫生物学与系统学 Conrad C. Labandeira 讨论裸子植物传粉 模式 张冠阳博士讨论半翅目和膜翅目的拟态 朱耿平博士报告 蚂蚁教授周善义谈蝴蝶 我们还特邀了 两位昆虫系统学之外的专家: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Akihiro Nakamura副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的朱天琪博士。Aki以前是澳大利亚昆虫多样性教授Roger的研究生,一直参与森林大样地,特别是东南亚的工作。目前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他成长为林冠生态学的学科带头人。他特别期待有更多的昆虫分类学工作者关注并加入到热带昆虫和林冠昆虫的研究工作中。天琪博士师从于马志明研究员和杨子恒教授,对马氏过程在种群遗传学研究和物种分化的应用颇有研究,并在Systematic Biology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她对从事昆虫系统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课题非常感兴趣,并给予极大的支持。相信和其它理论和技术一样,林冠研究方法(塔吊)和概率理念(马氏过程)等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理解并接受,并推动学科的发展。 Aki博士开讲林冠研究 朱天琪博士讲物种概念 中国农业大学周欣教授等一批教授、副教授也结合自己研究的类群,分享了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宏条形码、条形码、化石、外部形态学数据在种群、物种和属上阶元系统发育方面的研究经验。部分学者拓展到仿生学和宏生态学等领域,如孙明霞博士对昆虫翅表的微纳米结构及其功能做了非常有意思的报告;乔慧捷副研究员分享了数据和模型为核心的生物地理学与宏生态学进展。 乔慧捷博士做报告 尤其,要感谢陈学新教授强力支持,让他的学生给出了内容精彩、英文流畅的报告。 此次会议,共有10为报告人选择了英文报告;所有的报 告人提供了英文或双语PPT。Colin博士全程参与,Aki博士听了两天大部分的报告。通过和他们私下交流,他们认为此次会议报告反映出中国昆虫系统学方向有趣的研究工作。他们也非常期待能和中国学者有更多、更深入的合作。 朱佳晨介绍她的分类学工作 近几届会议报告内容变化。很多年轻人在坚守分类学工作,也有相当一部分接收了新的思路,作出了令人欣喜的工作。 两天的会议议程非常紧张。 相信大家在紧张的学术交流期间,各位参会代表既会见了老朋友,结识新朋友,也能相互分享学科发展和青年人才成长带来的喜悦。 会议最后一个报告
9168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