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8月高教关键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8年08月高教关键词:珠峰计划;高考调包;地平线报告
lgmxxl 2018-9-1 09:31
—— 珠峰计划;高考调包;地平线报告;部省合建 2018年8月,高等教育方面的大事有:第一,重大决策出台: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教育部制定《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教育部制定《前沿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试行)》;教育部等部门出台《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等等。第二,推进地方高校发展:教育部召开部省合建中西部14所高校工作推进会;25所地方强校入选2018年国家111计划。第三,2018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显示,中国内地共有51所高校入围全球领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学,较去年增加6所。其中3所高校进入世界百强,清华大学位列第45名,北京大学位列第57名,浙江大学首次跻身世界百强,位列第67名。第四,2018年NMC地平线报告正式版发布。第五,河南4名家长实名举报高考答题卡被掉包,纪检监察部门介入调查,结果为学生说谎。第六,教育部将办2018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推动各类学校向社区开放;上海首发市民终身学习需求与能力监测报告。本月,“那人”为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那大学”为国家专业认证标准和机制建设的4所支柱性高校;“那事”为25所地方强校入选2018年国家111计划;“那政策”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 “那人”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 西湖大学8月26日迎来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复以来招收的2018级的120名博士研究生。在开学典礼上,施一公校长回忆了过去一年西湖大学的创建在人才引进、学科建设、校园规划等多方面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2018年2月14日,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西湖大学;4月3日,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校园建设工程正式启动;4月16日,西湖大学成立第一届董事会并召开第一次会议;从2016年7月开始,西湖大学面向全球开展学术人才招聘;截止今年7月,我们共收到来自全世界约五千份申请,其中95%以上来自海外,我们择优面试了227位,给出了89个正式教职邀约,67位优秀的科学家已经签约加盟西湖大学,师资队伍持续稳定扩大;这批西湖大学的创校教师,分布在数学、物理、化学、工程、信息、生物、基础医学等学科,在各自研究领域拥有世界领先水平;他们将在今年10月20日正式成为西湖大学理学院、工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的奠基教授。西湖教育基金会的募捐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善意理解和积极响应,募资进展顺利、超过预期……这一切都让我们坚信:西湖大学,拥有创造奇迹和美好未来的所有可能! 他送给第一届学生八个字:求知、探索、厚德、担当。 “那大学”: 【 国家专业认证标准和机制建设的4所支柱性高校 】 受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委托,中山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分别承担理科类和农林类本科专业认证标准、认证体系和认证平台建设等工作,华南师范大学承担建设和运行师范类认证平台工作。山东大学与评估中心合作开展人文和社科类专业认证标准研制等工作。至此,山东大学由此成为承担国家专业认证标准和机制建设的4所支柱性高校之一。 《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提出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开展本科专业认证,推动实现教育质量评价的国际实质等效”,我们有理由相信,本科专业认证工作很可能将迈入一个新阶段。四所大学制定的标准、体系、平台将影响中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那事”:【25所地方强校入选2018年国家111计划 】 2018年度地方高校“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计划”)立项名单公布,全国共有25所地方强校获批,这也是继2016年和2017年后,地方高校第三次集中获批国家111计划。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旨在推进中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该项目从2006年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从世界范围排名前100位的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优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每一个“111计划”引智基地的建设周期为5年,每年度支持经费不低于180万元。 该项目原遴选范围为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国务院侨办、中科院等所属“211工程”和“985工程”的中央部属高校,2016年首次首次面向方高等院校开放,共有15所地方高校入选,2017年共有21所地方高校入选111计划。2018年共有25所地方高校入选111计划。从入选名单来看,今年入选的高校基本都是实力强劲的省属重点大学,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所以及其他地方重点高校14所。从地方高校所在省份来看,25所地方高校分布在16个省份,其中上海和广东最多,各有3所入选,浙江、四川、辽宁、江苏和湖北各有2所高校入选,北京、天津等省份各有1所高校入围。 “那政策”:【《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 《办法》,对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予以改进和完善,标志着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升级为新时代“公费教育”。 综合讲来,本月以下四个词汇作为本月高等教育关键词 :珠峰计划;高考调包;地平线报告;部省合建。 珠峰计划: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 (根据中国教育新闻网资料整理) 教育部日前印发《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下称《计划》)。《计划》提出,到2020年,高等学校基础研究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支撑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这是继“双一流”政策后,又一个支持“双一流”的计划。 一、《计划》明确了发展目标 到2020年,高等学校基础研究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汇聚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支撑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到2035年,高等学校基础研究水平大幅跃升,建成若干具有国际“领跑者”地位的学术高地,在一些重点领域实现学术引领,培养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国际眼光的战略科学家群体,一批学科领域跻身世界一流前列,产出一批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科学成果。 到本世纪中叶,在高等学校建成一批引领世界学术发展的创新高地,在一批重要领域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学科,培养出一批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为建成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提供强大支撑。 二、《计划》提出了基本原则 一是实现创新引领。要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开展系统、深入的跨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研究,争取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大力支撑关键领域自主创新,形成若干引领国际前沿科学发展的研究团队和学术高地。 二是坚持科教融合。以科教融合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通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着力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和水平,充分实践科研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创新实践中既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同时树立科学精神和科研道德。 三是推进全面发展。推动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全面发展,尊重基础研究规律和特点,鼓励自由探索和加强自主科研布局;加强重大基础前沿和战略领域的前瞻布局;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均衡发展。 四是加强开放协同。坚持全球视野,主动参与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充分利用全球智力资源,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国际合作;汇聚国内外高水平科学家和优秀青年学者,推动不同创新主体和不同领域创新要素的紧密合作。 五是追求卓越精神。以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引领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文化,坚定创新自信,增强引领意识,鼓励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甘坐板凳十年冷的精神,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 三、《计划》还提出了核心任务 一是组建世界一流创新大团队。在高等学校布局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以前沿科学问题为牵引,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前沿性基础研究。中心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团队,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示范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中心要建设成为我国在相关基础前沿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创新中心,成为具有国际“领跑者”地位的学术高地。 教育部根据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发展态势,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负责前沿科学中心建设布局,指导和组织开展中心立项建设和评估。整合各方资源,在研究生指标、条件建设、人才引进、考核评价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 二是建设世界领先科研大平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重大科学目标,推动高等学校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一批具有大型复杂科学研究装置、系统或极限研究手段的重大条件平台,为科学前沿探索和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提供重要支撑。凝聚和培养一批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研究团队,以及高水平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形成独创独有的研究条件,提升重大原始创新能力。 教育部结合“双一流”建设学科培育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探索多种建设模式。根据培育效果,择优推荐一批设施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形成“预研一批、建设一批、运行一批”的发展格局。教育部布局建设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依托的研究平台,同步提升建设运行和创新能力。 三是培育抢占制高点科技大项目。围绕符合科学发展趋势且对未来长远发展可能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聚焦可能形成重大科学技术突破并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重大影响的基础科学问题,针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探索高等学校重大创新活动组织的新模式,整合高等学校优势力量开展协同创新和长期持续攻关,探索建立依托前沿科学中心等牵头组织重大科研任务的新机制,不断形成集群优势,培育锻炼一批战略科学家和高水平团队。 培育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每年组织若干具有重大引领性、前瞻性基础研究项目的预研,并向国家提出重大科技项目建议。 四是持续产出引领性原创大成果。在汇聚大团队、建设大平台、组织大项目的基础上,持续产生一批高水平科学研究重大成果,推动高等学校基础研究水平全面提升和重点领域的引领突破,并且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带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持续产生显著成效。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创新基地、重大条件平台,建立一流人才培养机制,营造一流环境和管理,做出一流贡献服务,产出一流原创成果。 以前沿科学中心等建设为试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围绕人员聘用、评价激励、成果转化等方面大胆探索。推进科研育人,通过高水平科研活动提升教师队伍创新能力,把重大科技任务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鼓励高校设置交叉研究中心和新型研究机构,营造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融通的发展环境。 在政策措施方面,《计划》要求夯实基础,充分认识基础学科的基石作用,全面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重视基本理论和学科建设,对数学、物理等重点或薄弱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在基地建设、招生指标等资源配置上加强布局。注重基础与应用的衔接,促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发挥基础学科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鼓励多学科交叉联合培养。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同时,要优化环境,建立符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评价机制,强化分类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突出目标导向,以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为评价重点,建立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评价和考核机制,鼓励科研人员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加大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倾斜支持力度。完善后勤保障,建立一流的科研专业服务团队,为科学家开展研究提供全方位支撑。 评论与谏言: 珠峰计划,是中国人决心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计划,是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雄心的标志。但它只是“双一流”大学的盛宴。希望它可以取得预想的效果,而不是一次财务大分配。事实上,“一流大学”基本不差钱了。 高考调包:社会与个人难以承受之重 中共河南省纪委、河南省监察委员会11日公布《关于网络反映“河南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问题的调查结果通报》,“通报”称,近日网上出现“河南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信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河南省纪委监察委结合收到的实名举报件,成立专案调查组,依法依规、严肃认真开展调查核实。针对实名举报和网络反映的问题,专案调查组全面调阅审核了4名考生的答题卡运转视频监控资料,认真查阅和比对了4名考生的试卷原件、答题卡原件和扫描件,对有关举报人、被举报人、考务人员和当事人进行谈话、询问,委托权威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对考生笔迹进行检验鉴定,通过逐项核查,全面收集证据,查明了事实。通报结论是:经过调查核实,不存在人为调包试卷和答题卡现象。此外,通报称,经调查核实,没有发现河南省招办干部朱某某、于某存在举报反映的滥用职权、组织高考作弊等违规违法问题。到此,“河南高考答题卡”掉包事件,算是有了权威结论。 透过这此事件,我们发现,高考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是那样的重。“河南高考答题卡掉包” 是社会、政府、个人均难以承受的千钧之力。 公众一怕“河南高考答题卡掉包”是真的。高考在社会公众心目之中是阳光的、是公正的、是公平的。如果高考出问题,那将是社会的灾难。所以人们一般不相信这件事是真的!但四位家长的言辞凿凿,以及社会歪风邪气的浸染,也使人们很难相信高考真的就是阳光的。所以这件事经新闻等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大家的心态无外乎两种:此事有蹊跷、又问题,政府应该查明真相告知公众;孩子可能在撒谎,撒到现在孩子及家长自己都认为是真的了。 公众二怕高考过程有瑕疵。目前的高考,虽然以集中的高考为主,但终归高考大范围内还有其他形式的高考细节内容。如自主招生、单招等,这些形式的高考中,因为加入了高校自主权,而让人们生疑其过程的公平公正。果不其然,在苏姓家长质疑高考之时,网友查证,苏姓女生据传通过北京师范大学自主招生初审是因为发表过论文。在学术搜索引擎里查到她在《数码世界》发表过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该论文是抄袭《科技与创新》2014年22期的《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在CNKI搜到她的另外一篇刊于《赢未来》2017年第9期的《天文学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规律》,是抄袭于我国天文学主要奠基人、中科院院士王绶琯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写的条目《天文学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规律》。由此可以判定,中国高考过程中的某些形式、环节上有问题。虽然高考中的自主招生所占份额很少,但因为自主招生学校皆是“双一流”大学,也同样引起社会公众对此的关注。这算是本次“河南高考答题卡掉包”的边际效应。 公众三怕高考改革停滞不前。“河南高考答题卡掉包”不是第一次公民个人对高考公平、公正的质疑,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它所引起的震动是很大的,它会使高考改革的成本提升。事实证明,任何高考的改革都是一场革命。目前上海、浙江的新高考改革已经启动,并为中国高考改革提供一些经验,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一种选择。但改革的过程中,无疑又是对高校、中学及学生个人的赋权,即增加高校的主动权、中学的考量权、学生的选择权。这个赋权的大小及监督体系运行如何,直接影响高考公平。 “河南高考答题卡掉包”引起社会如此广泛关注,说明高考的份量,也说明社会对诚信、公平、公正的维护,但这种维护有时也是一声叹息。 评论与谏言: “河南高考答题卡掉包”的结果是好的,但其过程却是这么的吊诡,对任何人,我们都没有理由去批判,更多的应该是社会的反思。 地平线报告: 2018 年度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发布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地平线报告由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NMC)发表,由地平线项目顾问委员会,通过Delphi迭代研究方法,最终确定出未来一到五年之间,可能在教育中普及应用并成为主流的六项新兴技术,探讨了其在教育领域的潜在影响和在教学、学习和创造性探究中的应用,以及在该时间段内可能会改变现有教育的挑战和趋势,并按照今后五年里可能会对教育产生影响的意义程度对这些趋势进行了排序。新媒体联盟出版的地平线报告会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估计有超过60万的读者。 在2017年,新媒体联盟(NMC)宣布:由于其前财务总监和首席财务官的明显误差和遗漏,资不抵债,因此将停止运营。 但令人欣慰的是,新媒体联盟合作出版年度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的Educause,在今年获得了NMC地平线项目的授权,《地平线报告》得以延续。 一、高等教育技术采用的主要趋势 1、长期(5年或以上时间实现) (1)跨机构和跨部门合作:“越来越多的机构正联合起来,将他们的智力资本结合起来,或者在战略上与创新领域的创新结合起来。当今的全球环境使机构能够跨越国际边界,朝着技术,研究或共同价值观的共同目标努力。” (2)推进创新文化:“随着校园已经发展成为创业和发现的温床,高等教育已被广泛认为是推动创新的手段,这一趋势的焦点已从理解促进新创意探索的价值,转向寻找复制它的方法各种各样独特的学习机构。” 2、中期(3~5年内实现) (1)开放教育资源的扩散:该报告提请注意越来越多的大学推行自己的开放式学习计划,并指出“开放”一词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该广泛地界定为“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所有权和使用方面权利“ (2)以新形式的跨学科研究兴起:“数字人文学和计算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为图书馆和创新形式的学术和出版开辟了创新领域的多学科研究领域,研究人员与学术技术人员和开发人员一起,开创了数据结构,可视化,地理空间应用,和开源工具的创新应用。” 3、短期(1~2年内实现) (1)越来越重视测量学习:“这种趋势描述了对评估的兴趣,以及教育工作者用于评估、衡量和记录学生的学习准备、学习进度、技能获取以及学生其他教育需求的各种方法和工具。” (2)重新设计学习空间:“随着大学参与包含数字元素的策略并在实体教室中容纳更多的主动学习,他们正在重新调整物理环境,以促进这些教学转变。” 二、阻碍高等教育技术应用的重大挑战 1、可解决的挑战:我们理解并知道如何解决的问题 (1)真正的学习体验:定义为“让学生接触现实世界问题和工作情境的学习体验”。 (2)提高数字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字公民意识,确保掌握负责任和恰当的技术使用,包括在线交流礼仪和在混合和在线学习环境中的数字权利和责任等。 2、困难的挑战:那些我们理解但却难以解决的问题 (1)让组织设计适应未来的工作:“技术,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以及不断变化的教师角色迫使院校重新思考传统的功能层级体系,机构必须采用更灵活,基于团队的矩阵式结构来保持创新,并对校园和顾客的需求作出反应。” (2)推进数字公平:获得技术和宽带互联网支持,必要的“促进社会中的全面参与,交流和学习。” 3、艰难挑战:那些难以定义的复杂事物和可能无法解决的挑战 (1)经济和政治压力 (2)重新思考教育者面对技术支持的教学方法的角色 三、高等教育技术的重大发展 1、采用时间(1年或者更短) (1)分析技术 (2)创客空间 2、采用时间(2~3年) (1)人工智能 (2)自适应学习技术 3、采用时间(4~5年) (1)混合现实 (2)机器人技术 评论与谏言: 《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研究报告了今后五年高等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结构的可能性、挑战、趋势等问题,它可以为高等教育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提供参考,对大学教育教学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部省合建:教育部召开部省合建中西部 14 所高校工作推进会 (根据教育部网站文章整理) 8月24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京主持召开部省合建中西部14所高校工作推进会,交流总结半年来部省合建工作进展,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陈宝生在讲话中指出,2月24日支持和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座谈会后,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省合建工作,将其作为各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一个机遇,采取多种形式周密部署,基本上都有了有力的政策体系和支持措施。教育部各司局围绕“部省合建学校与部直属高校同等对待”精神,提出系列具体支持措施和办法,按照“一校一册”的要求逐省、逐校沟通确定了合建工作手册。各合建高校都结合部省合建协议研究制定了路线图、任务书,在校内进行了多种形式传达动员,广大教师、干部职工群情振奋,进一步坚定了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总体上说,部省合建工作行动迅速、开局良好,为下一步部省合建工作从正式实施转段到正常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陈宝生指出,从日前组织对口合作高校专家分赴合建高校的专项调研和综合诊断情况看,14所部省合建高校都是区域内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基础较好、办学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带动和中心辐射作用,但在部省合建工作中仍存在合建目标有偏差、内涵发展有差距、特色培育欠重视、体制机制不精准、发展方向耦合弱等问题,亟待在下一个阶段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陈宝生强调,下一阶段部省合建工作要突出六个“先起来”。 一是先干起来,各校要真正把自己当作部建高校来建设,按照确定的协议干起来,不要等,瞄准专项调研发现的五个突出问题,确立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二是先实起来,确定分阶段目标,实实在在地干,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科研布局等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当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三是先特起来,在全国高等教育的大格局中探索差异化发展,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力争率先发展,瞄准“双一流”要求,让主流学科、专业的地方特色鲜明起来。四是先管起来,教育部各司局按照“部属高校一视同仁”的方式积极履行职责,地方按照协议继续加强管理,把部省合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则建立起来。五是先帮起来,对口合作高校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尽快启动帮扶,帮短板,帮弱项,帮特色,以学科建设、师资培养、办学模式为重点,逐年见一些成效。六是先想起来,部省合建工作有关各方在规划工作、安排计划时,要优先考虑14所部省合建高校,将合建和帮扶变成分内之事和自觉行动。 会上,14所部省合建高校与36所对口合作高校就下一阶段推进部省合建工作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评论与谏言: 部省合建是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本次会议标志这项工作进入新阶段。这会为14所高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951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7年08月高教关键词:重点工作;应用型本科;高考录取率
热度 2 lgmxxl 2017-9-1 09:10
—— 重点工作;应用型本科;高考录取率;学历继续教育 2017 年08月,高等教育方面的大事有:第一,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党组织将向学科项目延伸。第二,教育部部长在2017年4月至6月,用3个月时间实施完成了新中国思政课建设史上首次“地毯式”全覆盖的大调研。第三,教育部新增全国研究生推免高校54所,总数增至366所。第四,我国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已制定颁布230个中职专业和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第五,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启动实施:首批31个项目安排中央投资12.28亿元。会议以“不断变化的技能:全球趋势与本土实践”为主题。第六,017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正式发布,中国内地共有45所大学上榜,清华大学今年首次进入世界前50。本月重要数字教育部公布今年上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审批结果,共计27个,河南为7个;21所地方强校入选2017年国家111计划;14所重点高校入选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40所高校为“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公布2016年决算,5所高校过百亿;教育部:今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增幅9.3%。本月,“那人”为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那大学”苏州大学;“那事”为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高校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运营保障机制;“那政策”为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 “那人” :【 韩春雨 】 在国内外学者几番公开质疑其可重复性过去一年后,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关于新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的论文已由《自然-生物技术》撤回。北京时间8月3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题为《是该数据说话的时候了》社论,并宣布撤回韩春雨团队于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该期刊的论文。《自然-生物技术》在社论中表示:“我们现在确信韩春雨的撤稿决定是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的最好做法。”《自然-生物技术》在发表社论的同时,发布了韩春雨团队的撤稿声明。“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我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虽然许多实验室都进行了努力,但是没有独立重复出这些结果的报告。因此,我们现在撤回我们的最初报告,以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不过,我们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韩春雨团队在撤稿声明中表示。 “那大学”: 【 苏州大学 】 2017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公布。苏州大学有333个项目获得资助,资助项目数为历年最高,位列全国第17位,江苏省内第2位,地方高校第1位,资助直接费用15999.80万元。 上海软科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排名展示了全球领先的五百所研究型大学。中国内地共有45所大学上榜,苏州大学位列内地高校13-18名,位更排名榜201-300位。 最新一期(8月10日)Nature杂志根据Nature指数,高质量科学指标,以及Lens平台的数据,排列了全球具有创新力的200家研究机构和高校。评判标准除了Lens指数,还有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研究机构在InCites中的自然科学文章。就中国高校而言,排名最前的是118位的香港科技大学,其次是香港大学,第三是苏州大学,其后是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系统,中山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等。苏州大学排中国第三,内地第一。 “那事”:【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高校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运营保障机制 】 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加强宣贯解读,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营保障,加大对科研辅助人员的激励,完善兼职兼薪管理制度、科研财务助理制度,进一步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各高校要根据《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科研人员兼职兼薪行为,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财务报销负担等。 去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发挥科研项目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扩大科研机构、高校收入分配自主权,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加强科技成果产权对科研人员的长期激励,推动形成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 “那政策”:【《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 《意见》明确了高校教师党支部在高校党的建设和学校基层治理体系中的职能定位,指出高校教师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纽带,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意见》就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把突出抓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中心任务,把切实优化党支部设置作为基础工程,把严格规范各项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作为根本要求,把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作为关键环节,把做好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作为重要着力点,统筹推进、综合施策,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到支部、群众工作落到支部,努力使教师党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使广大教师党员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好老师的表率。 其它的要闻题目摘录如下: 本月中央领导及教育部新策: 习近平回信勉励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李克强:让好政策尽快落地使科技人员更有获得感。李克强:加快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改革完善职业教育育人方式。陈宝生实地检查指导标杆高校巡视整改工作。全国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提速迈向人才强国。教育部党组在京召开2017年重点工作年中总结推进会。教育部:今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增幅9.3%。教育部部署开展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今年认定200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公布今年上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审批结果,共计27个,河南为7个。新增54所,全国研究生推免高校总数增至366所。21所地方强校入选2017年国家111计划。14所重点高校入选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确定40所高校为“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中国创新指数位居第17位,较上年提升1位。我国将在十年间建成4至6所世界一流网络安全学院。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公布2016年决算,5所高校过百亿!全国多所高校设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2017杰青基金建议资助名单公布。科技部公布了2016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2017中国互联网教育发展趋势报告》发布。全国煤炭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研讨会在华北理工大学召开。韩春雨论文被自然子刊撤稿:作者主动撤回。《肿瘤生物学》撤稿一事新进展:40余项获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被撤销。 本月新颁法律法规: 教育部印发《教育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高校进一步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工作办法》。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快直属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三部门印发《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 本月教育厅新闻: 北京公布“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高校。教育部上海市签约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山东省人民政府与北京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福建省成立全国首家省级高校创新创业投资和孵化器服务联盟。山东今年起评职称,要看“继续教育学时”。北京城市副中心两大人才计划(“灯塔计划”和“运河计划”)投入数亿元揽才。山西:科研经费使用将获更大自主权。海南省出台《海南省引进人才落户实施办法》:“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本科应届毕业生可落户海南任一城镇。四川省两所高校进入一流大学拟建设名单,六所高校进入一流学科拟建设名单。《吉林省统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出炉。陕西高校“一流专业”遴选结果进行公示。院士落户河北可获1000万元科研经费。 本月大学动态: 南京大学推出DIY研读课,上什么课由学生决定。C9高校在清华举行“双一流”建设研讨会。武汉大学设立人才引进基金 校友捐资逾亿元。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首批135名新生入学,将接受俄语强化训练。北师大与广东省政府、珠海市政府三方共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北医院成立,将为雄安新区周边提供医疗服务。四川大学9.1个亿建设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山东整合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组建新齐鲁工业大学。 本月媒体和名家言论: 《光明日报》:比肩世界一流大学呼唤远见和智慧。《光明日报》:教育需要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光明日报》:大学新工科的目标就是培养伟大的工程师。《中国教育报》:二论学习习近平教育思想—吹响建设教育强国的冲锋号。《中国教育报》:教育培训机构搞营销要有底线。 本月职业与继续教育、在线教育: 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启动实施:首批31个项目安排中央投资12.28亿元。我国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已制定颁布230个中职专业和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年度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并配套发布《职业院校教师示范培训项目实施指南》等5个实施指南。教育部关于公布2017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拟招生专业备案结果的通知:拟招生专业共904个(其中,本科专业365个,专科专业539个),招生专业点共44287个(其中,本科专业点23444个,专科专业点20843个)。清华打假:未跟任何公司机构合办盈利性培训活动。截至2017年6月,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44亿,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1.20亿。京东推出教育+战略,打造一站式教育服务平台。 本月港澳台及国际高教要闻: 2017 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正式发布,中国内地共有45所大学上榜,清华大学今年首次进入世界前5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呼吁各国发起教育数据革命。《全球高等教育资历认可公约》草案初成。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在世界重大发明中贡献突出。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 Irvine)撤回503份录取,中国学生逾百。校长吉尔曼(Howard Gillman)当地时间8月2日发表认错道歉声明,同时宣布:所有因成绩单出问题被取消资格的290人全部恢复资格。美国高校并购风潮。哈佛等美国名校“看肤色招生”遭调查。美国纽约市宣布明年193所中学将加入高校入学计划。英国顶尖大学“偏爱”海外学生,或因交学费更多。英国教育部发布学徒制研究所工作规划。德国非全职就业人数及兼职人数显著增加。德国联邦议会近日通过了新的《知识产权与知识经济法》。爱尔兰拟为非欧盟毕业生修改毕业签证制度。微软与澳悉尼大学合作推动量子研究。日本东京大学认定5篇论文有学术不端问题。韩国名牌大学大幅上调留学生学费,遭控差别对待。澳门《高等教育制度》法案获立法会通过 将设立高教基金。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立。泰克教育与雷丁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为名企培养全球高端人才。雄安新区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脑研究所举行对接会。 本月河南高教新闻: 中科院UCLA(河南)大学将亮相郑州。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申报的“绿色化学与电源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2017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郑州大学获批启动在港招生计划;认定郑州大学大学科技园为河南省大学科技园。河南大学入选“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河南考核省级继续教育基地,连续2年不合格取消资格。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三所高校新增为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郑州大学等11所高校入选2017年度河南省智慧校园建设试点高校。河南省发布2017年度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 综合讲来,本月以下四个词汇作为八月高等教育关键词 :重点工作;应用型本科;高考录取率;学历继续教育。 重点工作:教育部党组召开 2017 年重点工作年中总结推进会 全力推进教育改革目标任务落地落实,教育部党组召开2017年重点工作年中总结推进。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科学谋划、扎实推进下半年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办好公平优质、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会上,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围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高考综合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引导部分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和促进普职协调发展、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中小学教材建设、提升思政课质量水平、“双一流”建设、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深化高教领域“放管服”改革、教育对外开放等13项重点工作 ,逐一汇报了上半年工作进展和下半年工作计划,部党组成员分别就分管领域形势任务以及落实重点工作考虑作了发言。 陈宝生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会议围绕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百姓关切的重点问题集中研讨,既总结工作、分析形势,也谋划思路、动员部署,体现了长短匹配、点面结合、上下互动、前后衔接的特点,达到了预期效果。 陈宝生就科学谋划、扎实推进下半年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后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提出四方面要求。 一是念好“改字经”。 要抓好巡视整改,在重点问题、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提高教育系统党建工作质量水平。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抓好方案落实,推进改革措施落地。涉及四梁八柱的改革不许偷梁换柱,涉及高校思政建设的改革不许偷天换日,涉及师生利益的改革不许偷工减料,涉及体制机制的改革不许借故拖延,涉及放管服的改革不许空挡运转。要改造我们的学习,用科学的态度、机制、办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要改进工作方法,善于用行政方法抓协调,用经济方法抓配置,用法治方法抓治理,用思政方法抓疏导,用服务方法抓作风,用辩证方法抓研判。 二是用好“一指禅”。 部机关、直属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要集中精气神,切实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敢于担当、敢于负责,亲力亲为,确保教育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 三是画好“施工图”。 在确保下半年工作主线不偏、主题不改、主旋律不乱、主基调不变的基础上,提前谋划党的十九大后及明年的重点工作,努力选好奋进之笔,完成得意之作。 四是答好“考试卷”。 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审视教育改革发展之路,看看十八大以来的工作,哪些不能带入十九大之后,哪些不能带入2018年,哪些不能带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精准分析,抓紧推进,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评论与谏言: 教育部2017年重点工作年中总结推进会,是教育战线下半年工作的线路图,是工作的着力点和方向。对大学来讲,利用好已经有的政策,主动适应新形势是科学发展的保证。其中,“放管服”是重点,“双一流”是方向,“就业创业”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度量。 应用型本科: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启动实施 为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产业能力水平,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首批2017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已经下达,31个项目共安排中央投资12.28亿元,这也是中央预算内投资首次对应用型高校建设专门立项予以支持。 应用型本科建设是继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双一流”建设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设立的一项重大工程,旨在鼓励引导各类高校在不同的方向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该项目面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重点支持在转型改革中积极探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校加强实习实验实训环境、平台和基地建设,鼓励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实习实验实训设施,推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创新。项目建设的目标是到“十三五”末,壮大一批直接为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服务的中国特色应用型高校,提高我国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比例,明显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高校应用技术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将在全国范围内支持100所左右应用型高校建设,所需投资由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财政性资金和学校自有资金共同筹措解决,并鼓励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各地实行差别化补助政策,每校最高补助额可达1亿元。按照实施方案和项目管理办法,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组织专家对各省报送的项目学校改革方案和项目建设方案进行评议并反馈,指导学校进一步完善方案,推动项目学校同步推进项目建设与转型发展改革。工程实施过程中还将适时进行督导检查,对建设项目进度、质量、资金管理使用等进行抽查和重点检查,建立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管理服务平台,对项目建设进行跟踪管理和服务,确保工程建设取得预期成效。 评论与谏言: 2014 年5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发言提到,“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后是教育两度把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列入年度工作要点。2015年 11月16日三部委专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但“诱校”的政策不多,故应用型大学发展一致不畅。这次的政策应该是真金白银,虽然不多,但是一个起步。 高考录取率:各省差距有点大 2017 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共940万人,计划招生700万人,其中本科招生计划372万人,同比增加近万人。全国总录取率为74.5%,本科录取率为39.5%。除了这两个录取率以外,还有一本录取率、211工程大学录取率、985工程大学录取率。以这些录取率作为高考公平的衡量指标,高考公平似乎显得沉重起来,用“横看成岭侧成峰”来形容也不为过。 一、一本录取率、211录取率、985录取率 根据已公开的数据 ,三个录取率排行榜如下: (一)全国I卷: 985 录取率由高至低分别是湖北2.14%、福建2.01%、湖南1.71%、江西1.55%、河北1.48%、广东1.32%、山西1.30%、河南1.14%、安徽1.10%。最低的省份为安徽省,985录取率为1.10%,最高的湖北为2.14%,高低差为1.04%。211录取率由高至低分别是江西6.46%、福建5.37%、湖北5.16%、山西4.67%、湖南4.53%、河北4.42%、河南4.14%、安徽4.10%、广东2.74%。最低的是广东省,录取率为2.74%,最高的是江西,录取率为6.46%,高低差为1.72%。一本录取率由高至低分别是福建18.70%、湖北15.8%、河北14.55%、安徽14.20%、湖南11.20%、广东11.20%、江西10.40%、山西9.80%、河南7.80%。最低的是河南省,一本录取率为7.80%,最高的福建一本录取率为18.70%,高低差为10.9%。 (二)全国Ⅱ卷 985 录取率由高至低分别是吉林3.56%、青海3.02%、宁夏2.31%、辽宁2.30%、重庆2.13%、黑龙江2.01%、陕西1.88%、西藏1.73%、新疆1.67%、内蒙古1.54%、甘肃1.47%。最低的省份为甘肃省,985录取率为1.47%,最高的吉林为3.56%,高低差为2.09%。211录取率由高至低分别是西藏12.77%、青海11.66%、吉林8.95%、宁夏8.56%、新疆7.76%、黑龙江6.67%、内蒙古6.03%、辽宁5.93%、陕西5.67%、重庆5.38%、甘肃3.50%。最低的是甘肃,录取率为3.50%,最高的是西藏,录取率为12.77%,高低差为9.27%。一本录取率由高至低分别是宁夏19.00%、辽宁16.10%、甘肃15.22%、青海15.20%、陕西14.60%、内蒙古14.03%、黑龙江13.50%、新疆12.86%、吉林12.40%、重庆11.50%、西藏11.00%。最低的是西藏,一本录取率为11.0%,最高的宁夏一本录取率为19.0%,高低差为8.0%。 (三)全国Ⅲ卷 985 录取率由高至低分别是四川1.47%、广西1.34%、云南1.35%、贵州1.19%。最低的省份为贵州,985录取率为1.19%,最高的四川为1.47%,高低差为0.28%。211录取率由高至低分别是贵州5.17%、云南4.50%、广西4.61%、四川4.44%。最低的是四川,录取率为4.44%,最高的是贵州,录取率为5.17%,高低差为0.53%。一本录取率由高至低分别是贵州14.50%、云南10.85%、四川10.60%、广西8.44%。最低的是广西,一本录取率为8.44%,最高的贵州一本录取率为14.50%,高低差为6.06%。 (四)自主命题省份 985 录取率由高至低分别是天津5.81%、上海5.33%、北京4.29%、浙江1.87%、山东1.47%、江苏1.41%。最低的省份为江苏省,985录取率为1.41%,最高的天津为5.81%,高低差为4.40%。211录取率由高至低分别是北京13.99%、上海13.58%、天津12.68%、江苏4.40%、山东4.44%、浙江4.40%。最低的是浙江,录取率为4.40%,最高的是北京,录取率为13.99%,高低差为9.59%。一本录取率由高至低分别是北京30.50%、天津24.10%、上海21.80%、浙江14.00%、江苏12.10%、山东10.60%。最低的山东,一本录取率为10.60%,最高的是北京,一本录取率为30.50%,高低差为20.44%。 二、全国部分省份本科录取率和总录取率 根据公开数据统计,全国部分省份本科录取率由高至低分别为上海72.07%、北京66.87%、吉林62.03%、江苏61.56%、天津54.90%、海南54.80%、重庆52.12%、浙江52.09%、河北52%、内蒙古48.62%、山东48.4%、陕西47.8%、安徽43.2%、湖南42.53%、河南42.35%、广西40.74%、广东39.9%、江西38.37%。全国部分省份总录取率由高至低分别为内蒙古94.42%、浙江93.37%、湖北92.20%、江苏91.91%、河北91%、广西89.87%、重庆89.16%、陕西88.95%、贵州87.4%、湖南86.94%、福建85.80%、山东84.95%、河南84.14%、安徽83.6%、江西82.57%、广东81.0%、海南79.64%、四川61.70%、宁夏44.78%、青海40.80%、西藏39.28%。 三、几点结论 1 、上名校录取率各省份差距大 985 高校录取率最低的省份安徽只有1.10%,最高的省份天津985高校录取率为5.81%,相差5倍。低于1.5%的省份有河北、广东、山西、河南、甘肃、四川、广西、云南、贵州、江苏、山东。这些省份上985高校的难度较大。 211 高校录取率最低的省份广东只有2.74%,最高的省份北京211高校录取率为13.99%,相差5倍。低于5.0%的省份有山西、湖南、河北、河南、安徽、广东、甘肃、云南、广西、四川、山东、浙江。这些省份上211高校的难度较大。 一本录取率最低的省份河南只有7.80%,最高的省份北京一本高校录取率为30.50%,相差4倍。低于10.0%的省份有广西、山西、河南。这些省份上一本高校的难度较大。 2 、各省本科录取率差距较大 根据当下数据,本科录取率最高的省份北京为66.87%,最低的省份江西为38.37%,两者相差28.80%。由于2017年全国本科录取率为39.5%,很明显一些省份总录取率将低于39.5%,这样算来,各省本科录取率差距较大。 3 、各省总录取率差距较大 根据当下数据,总录取率最高的省份内蒙古为94.42%,最低的省份西藏39.28%,两者相差55.14%。2017年全国总录取率为74.5%,这样算来,总录取率差距仍是不小的数值。 评论与谏言: 高考录取率,是社会稳定、社会公正、社会正义的基石。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到来,上大学的矛盾已经不是太大,上优质大学的矛盾突显。在中国,狭义上的优质大学是985工程大学,广义上的优质大学就是传统的211工程大学。国家应该继续加大“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执行力度,努力缩小省份之间优质大学录取率。同时,积极支持地方一本高校建设。这部分高校主要是地方重点建设大学,也即是211工程大学、新建本科院校之外的老牌本科院校。这部分高校数量占比在500所左右,基本占中国本科院校的40%以上。国家可以采取更为有力的举措支持这些高校发展,以缩小各省份一本录取率之间的差距。 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不仅不会停止招生且将长期存在 8 月28、29号两天,一篇《教育部:普通高校2018年起不再举办学历继续教育》的假新闻被刷屏!北京青年报是始作甬者,它在8月28日A05版发表了一篇《教育部发文普通高校明年起不再举办学历继续教育,上班族扎堆考名校成考末班车》。继而在高教领域有影响的公共号也分别发布类似假新闻。8月29日光明日报也在第2版发表《学历继续教育“末班车”》。2017年8月30日,在教育部举行的历行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对此进行了纠正。他重申,“在去年11月份,教育部印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普通高等学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这个管理办法的宗旨,是为了促进普通高等学校里的学历继续教育健康发展,促进举办学历继续教育的高等学校明确办学定位、聚焦主业、办出特色、确保质量。文件强调,普通高校开设的学历继续教育专业一定要从学校现在已经开设的全日制专业当中来选择”。 去年的文件,在时隔半年后被误读,其中的意味很多。但有一点是这些作者不懂学历继续教育。事实上,无论从中国国情看,还是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高校学历继续教育都不会停止招生。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不仅不会停止招生,而且会长期存在。 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学历继续教育。它对中国高等教育总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有着重要影响。1986年实行成人高考时,当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3.56%。最初,成人高等教育的参与对象主要是“文革”中失去教育机会的一代,此后扩大到所有在职工作人员,为无数人打开了高等教育之窗。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在2015年成人高等教育学历(函授)招生首次减少,2016年继续减少。2008年至2016年成人学历教育招生的数值分别是: 202.56万人、201.48万人、208.43万人、218.51万人、243.96万人、256.49万人、265.6万人、236.75万人、211.23万人。2008年至2015年网络远程学历招生数分别为:147.1万人、162.5万人、166.3万人、187.1万人、196.4万人、220.1万人、206.1万人、203.4万人。这两项的学历继续教育招生数,基本上占当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的50左右%。还没有计算自考招生数、开放大学招生数!从中国高等教育总规模上看,成人学历高等教育仍占有其中近30%的比例。 同时,在中国当下以主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学历继续教育不可能或缺!其一,职业人才提升学历要求。按中国教育制度设计,今后中职业教育在校生数和招生数分别占高中在校学生数和招生数的50%。今后,中职学校学生、高职高专类毕业生、获得成人专科学历的毕业生,想要提升学历,最大的可能是参加学历继续教育。“到2020年,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以上,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左右,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达到6%以上,人才的分布和层次、类型等结构更加优化”。 目前,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16.9%,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在12%左右,离要求尚有10%左右的差距。 这其中的很大部分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靠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来实现。 从世界范围内看,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一直存在,且发展势头很好。最为代表的例子是英国的开放大学和美国的凤凰大学。 从国内外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实践来看,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来看,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不可或缺。关键是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怎么办,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回应社会需要。我认同王继平司长的说法: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学历继续教育,将会继续发展,这是没有问题的,不存在末班车的问题。但是在发展过程当中,一定要有“四个坚持”。一是要坚持立德树人。学历继续教育同样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立德树人。二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学历继续教育同样是育人,一定要坚持这个方向。三是要坚持确保质量。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没有质量我们办什么教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四是要坚持规范办学。在学历继续教育方面,同样要有标准。 从办学实践来看,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要承担起其“学历补偿、职业教育、国民教育”三大职能,就必须顺应时代需要,科学规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努力办有质量的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这是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存在的前提,也是其生命力所在。 第一,明确“有质量的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标准。这个标准既有质的规定性,也有量的标准。在质的规定性方面,我们认为“有质量的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包括以下内在规定性:①有清晰的办学理念;②有确定的人才培养模式;③有明确的人才质量标准;④有明确的教育教学制度;⑤有独特的教育资源和师资;⑥有适切的线上线下教育平台;⑦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和学生的认可,有较高社会声誉。实事求是讲,“办有质量的高校继续教育”这一命题,有一定的虚无性。主要原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学费低,一些起省份年生学历继续教育学费不足1000元;学生面授率低,很多课的授课参与率不足10%;高校在学历继续教育方面的掠夺性政策使继续教育没有精力与经费投入到教学中去,等等。但“互联网+”的出现、MOOC的出现、在线教育联盟的出现、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办有质量的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成为可能。 第二,规范办学。教育部出台《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从四个方面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控制:一是统一政策。统一普通本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开放大学、独立设置成人高校举办的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及自学考试专业开考的管理政策。二是目录管理。在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目录基础上,结合继续教育的特点,制订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补充专业目录》,既解决与全日制本、专科专业相衔接问题,体现了规范性;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者多样化需求,体现继续教育的灵活性。三是告知管理。除国家控制专业的设置要按照教育部现有审批办法进行管理外,高校可依照相关规定自主设置和调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四是信息管理。教育部将建立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管理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实行全程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但在实践中,各省对此的执行力度不一,同时此政策在执行中也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人为性。文件的精神是控制学历继续教育规模,提升学历继续教育质量。其中应该着力于两个指标的执行:一是专业数控制。不仅不能超出本校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范围办学历继续教育,而且应该控制其专业数不超过其本校普招专业数的三分之二,并且每个专业招生数不应少于20人。二是控制招生总数。应该严格学历继续教育招生总数不能超出本校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的三分之二,并且这些人数计入该学生总数,以此来计算高校关心的“生师比”。没有人数的限制,这项规定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 第三,一体化质量管理。学历继续教育在中国学历教育中,有其单独的评估办法,这事实上从政策层面上承认了“学历继续教育”的低标准合法性。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完善,统一学历教育质量的环境条件已经具备。高校首先应该对“办有质量的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视学历继续教育为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一个重要领域。①定位高:把继续教育提升到与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并行的高度。②标准高:各高校继续教育执行严格的质量标准,有完整的评估体系。③层次高:各高校不仅有专科后从业者的继续教育,也有本科后、研究生后甚至博士后从业者的继续教育。④投入高:在准确的定位促进下,各高校在继续教育上舍得投入,继续教育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专业化。高校的继续教育真正实现了满足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间、学习任何课程的目标。当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实现“泛在学习”、“私人定制式学习”、“类实体课堂式学习”后,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质量才算有了保证。 评论与谏言: 当下,高校学历继续教育重点在于努力实现“泛在学习”、“私人定制式学习”、“类实体课堂式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机制制度十分重要。对高校继续教育属性的认识十分重要。 晚来天欲雪 .2017 全国高考录取率出炉,河南人数最多一本录取率却最低 ... .http://henan.163.com/17/0724/15/CQ4B7B8904398DNQ.html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402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5: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