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父亲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父亲

相关日志

家父来京
热度 37 xin 2017-8-27 22:41
我爹执意要回老家。他说在大家挺念想他的时候走最好,等住烦了再走,就不好看了。在我反复挽留下,爹在北京住了四十天,就决绝地回山东老家了。 我读了好多年书,他一直说想去我读书的地方看看,可是从来没去过。家里农活忙,经济上不宽裕,这都是原因。其实,还有乡下人对城里的恐惧。爹到镇里赶集,经常会转向,生怕回不了家。 我在北京工作八年,父亲常提起来北京看看,看看天安门,看看毛主席。可是,知道我日子过得紧巴,住的也不宽裕。我天天穷忙,心情一直不好,所以,工作八年了,父亲也从来没有来过。 去美国访问一年,期间父亲身体健康状况,一天不如一天。我回国后,过度了两个月,发狠无论如何也把父亲接过来,让他去看看天安门。父亲可能知道自己身体状况,这次父亲便没有再推辞。 父亲三岁时没了母亲,爷爷比他大四十五,没等他长大爷爷就已经是老人了,想来父亲是个苦命人。他从小孤单生活,形成了沉默寡言、勤劳质朴的性格,最爱听别人表扬、肯定自己的话,从不把吃亏当回事。 父亲身体一直很健康,乡下人的古铜色皮肤,肌肉发达,健步如飞。常回忆当年饭量如何大,体力有多好。当然,更以自己一辈子从没坑蒙拐骗偷而感到自豪!现如今,父亲败在了时间面前,体力大不如从前,步履有点儿飘。手脚经常麻木,反应也不如以前灵敏,话语也越来越少了。 用爹的话来说,来北京是为了看看孙女,看看天安门和毛主席。这些年,村里人见到他就问他去过北京没,来趟北京也是为了堵堵大家的嘴。他与我一样,对家乡以外的地方充满好奇,甚至比我还强烈。可是,他常说我在外面不容易,他帮不了什么忙,也不想给我添麻烦。 我偶尔空闲的时候,带他去了天安门、奥运核心区、颐和园,还逛了附近的小公园。可能家里过于局促,不如外面敞亮、自由。平时,他常在大学校园及附近街道闲逛,从来不闲下来。他还独自去过两次清华,逛了逛清华校园,感慨清华建的真好,国家要花多少钱。晚上的时候,他就给我聊一聊,一天的见闻,既新鲜又欣慰。 家里孩子很懂事,也和他也很亲,但听不懂她爷爷的家乡话,所以,交流并不算多。父亲看着孩子由衷地高兴,常常笑的拢不上嘴,眼里噙着泪花。小孩子常常觉得莫名其妙,不明白她爷爷为何如此高兴。 父亲觉得我在北京过的还凑合,常说一辈子憋在老家农村,也没多少意思。有时候,他也会说道,真没想到读了这么多年书,日子还过得这么苦。如果不读书,在村里也能找个媳妇,过一大家人子。两口子勤快地去厂子里干活,也不会把日子过瞎。 他觉得北京建设的很好,路宽、楼多,公园也多,比村里好多了。但觉得北京房价太贵,穷人买不起,干熬日子,太苦。在城里没收入就要挨饿,不如农村,地里还能打点粮食吃。但他也觉得,不管城里好坏,村里年轻人都走了,留不住人了。 我带他逛街,他紧紧地跟在我后面,生怕走丢的样子。找个店坐下来,点上几个菜。他说我走路真快,他快撵不上我了。吃完饭,他说饭菜口味不好,远不如老家镇里好吃。还常说,这和老家里的饭菜不是一个味。 父亲没坐过飞机,回家的时候,我给他买了张机票。送他去机场时,隔着铁栅栏,我看着他消失在登机的人群里。他走路失去了稳健,弹簧一样,不敢着地的样子。网上我给他订了出租车,接他送到家门口。他回到家里之后,觉得很神奇,感慨了好久,似乎有一种心满意足的感觉。 回家几个月后,父亲身体每况愈下,似乎佐证了我当初的判断。老婆给我说,等孩她姥爷回了,秋里让孩子她爷爷再来住一些日子吧。可家父的身体,已经禁不住车马劳顿了。时间让我们成长,越来越强壮,可时间也如西风一样无情,让父母逐渐老去。 父亲回老家快一年了。他刚走的时候,我试图写篇文章记录下来,可能是感情太浓,尝试了几次,一直写不出来。一年冷却后,我在出差路上,在去北京西站的出租车里,很快写下了这篇文章。 现在能记忆下来的,应该都是最深、最真的吧。
6193 次阅读|73 个评论
父亲的手艺
fqng1008 2017-8-21 16:18
今天是父亲 25 周年忌日,我又该为他老人家写点什么 …… 父亲这辈子非常坎坷,他虽然是个被命运捉弄的小人物,但仍然总在与命运抗争。 1957 年的那场反右运动中,他告别了中学教师的职业,在劳改农场即使面临大饥荒和肺结核大吐血,仍然坚持到 1964 年春节出狱。以后的返乡监督改造,依然努力在最底层求生存求发展。 那时候的农村,如果是个手艺人似乎比“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要“高级”一些。那时候的农民基本上都绑在土地上,手艺人如理发师、木匠、油漆匠、赤脚医生等等很少很少。但父亲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会。虽然处在监督改造中,他不可能做真正的手艺人(专职),但现实生活中仍然能够以多种手艺为贫下中农服务。 那时候,父亲的手艺首先是为自己和家人解决现实困难,然后才是干农活之余帮帮邻里。记得我二年级放暑假时从镇子上回到家乡,他好几次带我到附近村子里出诊(他的中医是回乡劳改时自学的,因为文革前家里还有几本中医书),看完病人又乘着夜色往回赶,有时候还把我扛在肩上,因为我已经睡意蒙蒙。那时候到病人家里看病虽然得不到什么报酬,吃个饭打打牙祭,也是很美妙的事情。而且,乡里乡亲的老远都喊他“聂先生”,连我都感到非常温馨。 父亲的理发手艺主要是为自己服务。记得有一次,他対着镜子跟自己剃头,有的地方剃不到让我帮忙。我拿着剃头刀不知如何下手,一不小心就划了一道口子,他骂我笨,接着又接连划了几道口子,弄得他满头是血。此后,他再也不让我帮忙了,后来一二十年都是自己跟自己剃头,左右开弓,剃得光溜溜的一毛不拔。 1971 年我初中毕业在家,他出工之余帮我打了一张很漂亮的婚床,还雕刻着喜鹊占枝的图案(父亲在省教育学院进修的专业是美术,他的画画的很好。小妹妹学识字的卡片都是他画的,一边是工整的楷书,一边是形象的图案,都是他信手拈来)。虽然最终我没有用上那张婚床,但隔壁家的小姐姐却好想嫁过来,而且还是贫下中农子女,让人心里喜滋滋的。当然,我们家的桌椅板凳都是父亲的杰作,后来通过我的同学帮忙,他为农机厂做了不少模具,为补贴家用奉献了他的力量(当然,在卫生院做护士的母亲仍然是家里的经济支撑)。 1978 年父亲平反之前,他一直在做油漆匠。那时候他已经离开农村,到我们上班的镇子上,和别人一起承包了一些工程。此外,他还做过泥工,是跟自己家盖房子的时候。我们家 1978 年有三大喜事,先是住上了自己盖的房子,接着我考上大学,到年末的时候他又得到平反复职,重新走上了教师岗位。那真是咱们家的一个幸运年,从此弥漫在头顶上的乌云一下子散开了。 父亲离开我们 25 年了,他老人家在逆境中努力向上的精神一直支撑着我,尽管我离他的期望还差得很远很远 ……
个人分类: 谈情说爱|2309 次阅读|0 个评论
父亲在哪里?
zxj368 2017-6-19 13:00
父亲节 我问自己 我的父亲在哪里 泪眼楚楚 我的父亲在心里 父亲节 我问自己 我的父亲在哪里 思维沉沉 父亲在我记忆里 父亲节 我问自己 我的父亲在哪里 回忆满满 父亲在我成长的足迹里 父亲节 我问问你 你的父亲在哪里
个人分类: 诗歌散文|2760 次阅读|0 个评论
父亲93周年诞辰祭
fqng1008 2017-5-6 15:16
刚才收到大妹妹的微信:“哥哥,我们的父亲今天是九十三岁的诞辰日,这么巧同樊伯父只隔一天,真是有缘分。 ” 我连忙检索,并回应:“啊,是的,我刚查了一下。我们也写点东西吧。 ” 记得三年前,也是她的提醒,我写了《今天是父亲90诞辰》。因为父母亲的诞辰都是以农历计算,我总是想不起来,因而也总是妹妹提醒。按农历,父亲的生日是4月11(刚好是今天),母亲的是3月13。 我搜索了近几年为父亲写的几篇博文,集中在这里,以祭奠天堂里的父母亲。 一、赵李桥的模糊旧事(2016年8月11日) 读赵致新大姐的博文《 我与萧乾伯伯的“文字缘” 》,她写道,“ 1972 年春,正是‘文革’后期,我父亲从下放的蒲圻赵李桥茶场“五七干校”调回武汉,先在预制板厂劳动,后来调到文教局创作室。不久,我妈妈也从崇阳沙坪的“五七干校”调回武汉。”我马上想起自己的父亲,想起了小时候前往 赵李桥的模糊旧事。 那是1960年前后,我至少去过两次 赵李桥,探望被判刑改造的极右父亲。一次与母亲、姑姑一起,还有大妹妹,那次留下的印象很美好。一是母亲带去了一瓶梅干菜烧肉,味道好极了,似乎是今生最好的美味。可惜不多,虽然是母亲带给父亲的礼物,但不知道父亲尝了没有,也许他看到我们兄妹吃下去是最幸福的事情,而我们则大大的解了馋。二是父亲给我们做了一个独轮推车,推在乡间的小路上其乐无穷。三是父亲还到赵李桥去买了一些糖果,当时的糖果肯定质量很差,但也是很不容易才能够吃得到的。四是劳改农场的红薯很甜,还有红心的,太好吃了,但父亲总是省着饭给我们吃,毕竟他们很少吃米饭的。五是还到赵李桥照了照片(见 图10,我们探望狱中的父亲 ),在那个时候非常难得。我想,对于我们而言那次赵李桥之行是一次愉快的旅游,对于父母、姑姑是难得的团聚,对于政府而言是一次宽大的人性关怀。 第二次,是和爷爷一起去的,但在赵李桥的经历一点印象也没有,也不知道这次在前在后。唯一的记忆是和爷爷返回的时候在汉口换车次,那个冬天的黎明天还没有亮。我看大人们(一起换车次的)都侧着脚走在郊野的路上,一边心里好奇一边就将脚跨进了一个圆圈里。没想一下子掉了进去,原来是个大粪坑。大人们连忙把我拉了起来,但已经浑身湿透,爷爷脱下袄子把我裹起来继续赶路。记得到火车上,有人说“怎么这么臭?”爷爷吱吱唔唔算是敷衍了过去。回到家时,外婆烧了一大锅热水,让我痛痛快快地洗了个热水澡,好像还没有感冒之类的。 赵李桥是鄂南边陲的一个小镇,与湖南省临湘市相接,是湘、鄂二省三县(市)的交通枢纽和物资转运集散地,素有“一脚踏两省,鸡鸣闻三镇”之称。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那里的劳改农场有好几个。最先由省公安厅建于 1951 年,后设8个分场(包括百花岭、黄土塝、千子坳、大龙、苍满岭、马蹄湖、八王庙、益阳桥等),还有 羊楼洞茶场也曾经是劳改农场。父亲所在的是哪个农场,已经无法考证了,赵致新大姐的父亲文革期间在哪个农场也不清楚。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受到的无情打压却是真真切切的,虽然最后都平反了,但那么大一批人多少年的苦难却没有办法计算,而且还有多少人根本就没有熬到最后的平反。 父亲在那个农场整整呆了六年,曾经因为肺结核大吐血险些要了命,因此肺脏严重纤维化而长期呼吸功能不好,最后只活了68岁。不过比那些许许多多惨死在农场的无辜的劳改者来说,他又是幸运的。他后来告诉我们,到那里劳动改造的很多右派分子都没有在“自然灾害”期间熬过来,有的饿死,有的病死,也有自杀的。要不是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探亲,带给他很大的鼓励,他也很难坚持下来。在那样的年代,母亲没有按照组织要求与父亲划清界限(曾经几次找她谈话),最后不得不从县医院下放镇卫生所,但她以自己的坚毅,保护了我们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我想,如果没有她当年与父亲相濡以沫,我们不会有虽然艰苦但充满爱与快乐的童年,也有没有父亲充满希望地活下来最大动力,而且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是难以想象的。 在我们这个家庭,母亲应该受到永远的尊敬! 二、父亲遗墨(2016年7月4日) 父亲给我写过很多信,一共三个阶段。1972-1978年是我从马坪到广水水泥制品厂当工人期间;随后1978-1983年我考上大学到武汉读书,而父亲落实政策到广水二中复职;再就是1985-1992年我考上研究生以及留校工作到父亲去世(1991年父母到武汉和我们一起住了1年),当时联系方式主要靠通信。 父亲的信,多已流失。刚从故纸堆里翻出这一封,让人回到26年前的那个春节之后,我研究生毕业1年半,两个人都选择年三十值班,把儿子带到病房,然后乘初一上午的火车回广水的情景。 如今, 睹物思亲,彻心彻骨,往事并不如烟。 1 2 3 4 5 6 三、拜读《60年前的长江文艺》(2015年12月21日) 赵大姐在“汉网论坛”上看到一篇回忆《长江文艺》起源的文章《 60年前的长江文艺》 ,还有以上《长江文艺》第一卷的封面图片,并转载在她的博客里(《 沿坡讨源·《60年前的长江文艺》 ) 。读后也让我睹物伤情,怀念起自己去世23年的父亲。 于是,我在大姐的博文后留言:“大姐,您那里有1957年以前的《长江文艺》目录吗?我父亲那时候在该刊发表过一些小说、散文等(见博文“ 残缺的纪念 ”)。在划右派之前,他认为自己凭稿费就可以养活家庭,于是与单位领导闹翻了。” 大姐回复:“聂广,你好, 我家过去有合订本,但现在手头上没有。我准备到孔网订购一些。从1954年到1957年一直是我爸爸在主持《长江文艺》。请问你父亲的尊姓大名,我查到即回复你。” “他叫聂耀先,但发表用的是笔名,有过乜林,其他不知道。‘年轻时也发表过一些作品,如《土地翻身》、《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姑娘下凡》等诗词,《援朝劝妻》、《新卖棉纱》等唱本,《黑石山的故事》、《小梅》等小说。’” “嗯,记住了,等我找到就告诉你。你父亲当时的作品很多啊!” “我们家曾经有过57年以前的多期《长江文艺》,文革期间都被抄家抄走了。” 《60年前的长江文艺》读后,我想父亲很可能是“《长江文艺》通讯员”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一个从重庆国立九中毕业的农村文艺青年,是《长江文艺》带给他无限梦想,也是《长江文艺》让他产生了骄傲情绪,不幸被戴上“胡风分子”以及“极右”的帽子,从此进入地狱直到1978年才平反。由于劳改过程中,身体受到极大伤害,平反后好景不长而过早去世。 如今,我也到了退休时刻。读这样一篇文章让人感到,小人物的命运总是颠簸在时代潮流中,既不能自我主宰也不是完全与己无关。他们总是怀揣梦想,又往往在梦想的破灭中延续生命,最后与那些时代的弄潮儿一起分享上帝最终的公平...... 四、读钟惠坡《母亲的渡口》(2015年5月11日) 母亲节过了,才看到《母亲的渡口》这篇纪念母亲的文章,让我热泪盈眶。 小人物的命运常常不由自己做主,但小人物同样都有自己的梦想,无论那梦想是大是小,坚守往往就是一种美德。作者的母亲是幸福的,她在2000年之前就拥有了自己的游艇,可谓是时来运转教子有方。有了这样的晚年,曾经承受的苦难都变成了佳话,曾经流过的泪水都变成了甜蜜,曾经经历的恐惧都变成了烟云。 当然,我最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母亲。她有过与陈巧鸳女士类似的经历:父亲错化右派的时候,不是闺蜜而是组织多次出面让母亲离婚,当她没能够服从而被发配边远乡镇的卫生所的时候,一定也是徘徊在坚守与动摇之间而最终选择了坚守。当1958年初夏一辆板车载着我和所有的家产颠簸在崎岖的山路上,不到3岁的我怀着好奇心游行的时候,在后面推车的母亲会有怎样的心境?她深知组织的力量,当她选择不服从组织的时候,又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以及恐惧? 父亲1964年春节才从农场劳教归来,他这个1955年的“胡风分子”、1957年的“极右分子”仍然得遣返老家劳动改造。时过境迁,他当年以为“凭稿费也能养家糊口”的天真想法早已破灭,唯一的心思就是一家人分分离离地活下去。然而,正当他被乡邻尊称“聂先生”并常常利用自己“秀才学医,笼里捉鸡”的本事服务乡里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抄家、游乡、批斗、拘留等等一次又一次地降临,母亲也常常有学习班、大字报、监督使用,以及“可教育好子女”的我们常常低人一等等等。我不知道,面对组织的恐惧、失望以及逐渐地麻木,薄弱的母亲对家人的爱和护卫会遇上怎样的尴尬? 1999年,手术后肿瘤复发的母亲终于离开了这个世界,在那个改革开放后自建的小房子里。那年的夏天,我们往返于武汉与广水之间,陪同母亲熬过了她最后的岁月。而那时候,我已经在自己母校的附属医院因为站错队而丢掉了副所长的小职务,正在等待深圳方面的调令,因此也有比较宽裕的时间。 送走母亲不久,我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与自己成长休戚相关的母校来到南方的“湿热”中。母亲与母校,都是难以割舍的眷念,当2002年我在医院附近借资购买了自己的第一套商品房的时候,曾经心疼不已的是,没能让离世不久的母亲看到和住进那“漂亮的房子”。虽然这房子与钟惠坡的游艇差距太大,但我想,两个母亲的宽慰一定相差无几。 母亲节过后,我含着泪水的模糊不清的老眼久久地回味着这篇“母亲的渡口”...... 五、爱,因为贫困而深刻(2014年5月17日) 祖父辞世在1968年的那个寒冬,他和奶奶都是1893年出生,与伟大领袖同属“小龙”经历过中国近代最伟大的变革,却始终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那一辈人。 那年的雪下得非常大,记得抬棺材的叔叔们鞋子上绑着几道稻草绳,踏着厚厚的积雪,喊着沉闷的号子,才好不容易把他送到山上的墓地。我捧着老人家的遗像(父亲凭记忆画的),父亲在前面几步一拜,他事后跟我们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如果万一有个什么闪失,祖父的棺木可能就要遗弃荒野。 祖父送上山后,父亲照例回农村劳动改造,母亲又去了学习班。不久后的春节,我们才又汇聚到一起,在吃年饭的祭拜中,父亲凝重的眼神透露出自己的愧疚,他捶打着胸脯低沉地呼号祖父谅解自己的不孝。那时候,虽然我们住在镇子上,但大家都从来不刷牙,全家共一个洗脸盆、一条毛巾。尤其在冬天的早晨,一家人共用小半盆洗脸水,而洗脸毛巾一丢下,水就变了颜色。既然共用一盆水,洗脸就有先后顺序,开始是老人在先,我们兄妹随后,父母亲最后。后来,父亲提出建议让我们兄妹先洗,祖父立马支持,而且坚持自己最后洗。他说:“我是半截埋在土里的人,孙子们来日方长,是我们家里的希望。”从此,每天轮到祖父洗脸的时候,就只剩下一点快冷的黑水。 多少年过去了,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当年的那些情景,我们家和很多家庭一样,大家艰难度日,虽然物质匮乏、精神极不自由,但在承受苦难的同时,仍然坚毅地怀着希望相濡以沫。我想,无论祖父母、父母他们,虽然不敢奢望前途有多么光明,但一定还是对成长中的后辈们寄予深情厚望,他们在梦里也一定寄希望予自己的后人能够突破困境,摆脱屈辱,过上有尊严的能够自主的平等日子...... 六、今天是父亲90诞辰(2014年5月9日) 一大早,妹妹发来短信:“哥哥,今天是爸爸诞辰九十周年。昨晚梦见他们,今早醒来查看日期,原来是四月十一。” 我连忙回复:“好久都没有祭奠二老,我抽空为他们写篇悼念文章。”然后上班了。 刚才,忙完了手头事情,就开始扫描二位老人的图片。1999年为他们印刷了一本纪念册,也将其中的一些图片扫描过来,算是在这个父亲九十诞辰的日子,为老人们做些事情,以缓释自己的思念之情。 今年春节,嫂子在我们这里过年,本来想请嫂子在节日里拜祭老人,也为我们示范一下拜祭的程序(父母亲都不迷信这些,因此我们也缺少这方面的熏陶,还是刚刚记事的时候看见奶奶做过,记忆非常模糊)。但说来说去却又耽搁过去了,至今那些程序我们仍然不太清楚,一直是个遗憾。 在这方面,嫂子是个典范,她逢年过节总是记得这些,清明节也一直跟爷爷奶奶扫墓。我这些年年龄大了,渐渐感觉这种习俗还是很有意义的,确实可以寄托我们的哀思。但少年时,正逢破四旧立新风,没有耳濡目染的教育。父母少年时正逢国难,早早外出参加救亡,也淡漠了这些传统。 刚才,做完了这些,我的思绪仍然没有打开,贴一段过去的文章(发表在《孝感日报》上),以为纪念(父亲诞辰于农历1924年4月11日,公历1992年8月21日去世)。 附: 脆弱的生命 去年秋天,父亲去世了,两封加急电报一起带给我这意外的消息。我们急急忙忙地收拾东西,匆匆赶回广水老家。父亲躺在客厅的木板床上,他一动也不动,香雾在头前飘绕,冰袋布满周身。身边陪伴着泪流满面的母亲,还有姑姑和妹妹们。掀开头布,他那昔日精明的大眼睛,微微闭合在深凹的眼眶里,长而浓密的眉毛,由浅而深的鱼尾纹,一切容态依旧。他似乎正在熟睡,只是缺少了气息和消失胸廓的呼吸运动。我哭不出来,把脸贴在他丧失了神气的额头上,静静地呆立着…… 生命是脆弱的,对于饱经风霜、身体受到摧残的老人尤其是这样。那天上午,他感到不适,但仍然坚持跟我们写了最后一封信,然后要母亲陪他去医院。没想走到半路,一口痰涌上来,堵住了气管,涎水顺着嘴角往下流。母亲要他歇一会,他用手指指前面的诊所,拼着命挣到那里,刚坐上板凳就溜下去了,并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我没有想到,他会走得这样匆忙,连一句话也没有留下。就在那一瞬间,他把69年的风雨奔波,以及奋斗和追求都划上了句号。无论是爱和恨、苦与乐,还是尊贵和高尚、贫贱与卑微,对他再也不显示任何意义。我猛然感到,人在生与死的搏斗中,显得多么脆弱,一个鲜活的生命转瞬间就消逝在上帝的召唤之中。也许,这脆弱本身又蕴涵着某种顽强,父亲在生命最后一刻仍然竭尽全力,他虽然没有保全性命,但终于到达了诊所,那个展示着希望的地方。 脆弱的生命往往映衬着倔强的精神。在我们家乡的沙河边,父亲亲眼见过一位提鸡蛋过石板桥的乡下老太太,那位老人坚持将一篮鸡蛋完好无损地提过了桥,放在岸边,人却躺在蛋篮旁再也爬不起来了。父亲设想:那位不知姓名的乡下老人一定赶了很远很远的路,她希望满篮的鸡蛋能换回一些钱解决家里的急用,她一定在桥上就发病了,可能是心肌梗死,更可能是脑溢血。她生命的最后念头是无论如何要保住鸡蛋,她做到了,鸡蛋一个也没有损坏,但都是用生命换来的。 父亲小时侯,家乡里土匪闹得厉害。有一次,肖家杆来了,爷爷奶奶慌忙收拾家杂,全家背背扛扛和乡亲们一起赶往几里路外的山寨,9岁的大姑妈担负着背3岁的父亲逃亡的重任。他们及时躲进了山寨,但大姑妈放下父亲就吐出了鲜血,那也是一种近乎致死的求生行动。 父亲年轻时,从沦陷区逃亡到重庆求学。他水性不错,一次和同学打赌,在涨水季节横渡长江。没想刚游到江心,一个旋涡把他卷到了江底。他急中生智,拼命横过身来一蹬,虽然摆脱了死亡威胁,脚却被江底的石头划开了一条大口子。而且顺江漂流了20多里,才被同学救上岸,他已经精疲力尽,出了不少血,但终于从死神手里挣了回来。 父亲中年时,碰上了反右运动,劳动改造加自然灾害,不少人都没有熬过难关。他们农场里饿死的、病死的、自寻短见的,时有发生,甚至有人饥肠难挨,偷偷打开红薯窖而撑死在里面。父亲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挖地劳动,管教人员别出心裁,将每个人午餐的一碗稀粥放在地头上,必须挖到终端才能进餐。临近下午了,大多数人已经吃到了自己的一份粥,有一个体弱者实在挖不动,才挖了一小点就躺下了。当他看到别人已经收工,就艰难地朝地头爬去,但是在离粥还有几步远的地方停下了,他终于没有吃到这救命之粥。 父亲老年时,他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复职后他要夺回失去的损失,认真地备课,声嘶力竭地教学,终于病倒了,他是大汗淋漓地倒在讲台上之后,才回家休息的。后来,他的身体完全垮了,每当有同事先他而去时,他总是十分惆怅,可能预感到死神正在临近。这次就一下子解脱了,尽管他挣扎着到了诊所。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是以怎样的毅力在与死亡抗争呢? 一切都过去了,消失了。生命是什么?对于个体而言,生命是得而复失,生命是瞬息即逝,生命是索命阎罗催逼下的奔跑,生命是对热爱生命者的惩罚;只有死亡是永恒的!面对死亡,不能不让人感到生命的脆弱:凡由时间赠予的,都由时间带走了;凡是现实存在的,都由现实所遗弃。一切的得到都会失却,一切的追求都是过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七、清明时节(2014年4月4日) 明天清明,今日放晴。之前接连四五天的雷阵雨,并没有把深圳的天空洗刷干净,仍有一层薄雾弥散在其中,似乎是挥之不去的阴霾 。 柯兄已经从鄂州祭奠返深,我们却总是因为琐事耽误,只能将这份心情寄存于此。刚刚跟小妹挂电话,她和两个妹夫(大妹妹也陪女儿在武汉)正好在父母墓前拜祭,让她带去了我的悼念 。 昨晚跟嫂子打电话,她正在马坪,她每年都从安陆回去祭奠爷爷奶奶,昨天上午已经去过他们的墓地(他们于1968、1966年过世,均出生于1893年),明天、后天还要去祭拜大哥和她的父母。嫂子说,爷爷奶奶坟上杂树丛生,连跪拜的地方都很紧促。我们商量明年清明前翻修一下,因为今年是闰九月,不便动土 。 但是,紧接着表哥(姑姑的大儿子)的电话来了,姑姑的迁坟却不能等待。因为他们的墓地已经划在了住宅开发的红线内,马上就要推土。表哥跟我商量,打算将其迁回安陆老家和姑父一起,我没有多想就同意了,只是问他是否需要我们帮些费用?不料,表姐(姑妈的大女儿)的电话晚了一步,说姑姑原来有个想法要和姑妈葬在一起,便于我们看她方便,但是这个话又没有对表哥(不是亲生的)他们讲。表哥跟表姐商量的时候,表姐要他征求我的意见,既然我已经答应迁去安陆,表姐也就只好作罢 。 老人们一个个先后辞世,甚至连大哥也已离去数年,曾经的苦难与欢乐,屈辱与愤怒、挣扎与奋进都变成了回忆,随着时光的延伸而逐渐淡化。只有在这样的一个节日 , 我们才暂时放下手头的琐事,让浮躁的心情得以沉淀,让温情流连...... 清明时节,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记完这段文字,忽然又来云彩遮住了太阳,原来那一层薄雾是未散的阴云?
个人分类: 谈情说爱|237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个中国人
热度 4 mhdwaves 2017-3-8 23:23
五千年浩浩荡荡的中国历史上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风流人物,除了少数被载入史册,大多数早已被人遗忘了。如果要我说出几个普普通通但却值得尊敬的中国人的话,我脑海中会浮现三个人,一位父亲,一位母亲,一位则是我老家的父母官,其中前两个是从《读者》和《青年文摘》刊载的鸡汤文章中看到的。大家对鸡汤文褒贬不一。确实,很多鸡汤五分钟后就在胃里排空了,但是,有些鸡汤中的钙质能够被吸收,成为你的脊梁。 一位父亲 :儿子 在城里买了房子,正在装修。于是,请农村老家的父亲过来帮着照看。装修期间少不了要到楼上楼下邻居家跑,看看别人家如何摆设,或是处理可能存在的漏水之类的问题。结果,老父亲发现楼上那家的马桶位于自己家马桶的正上方,楼下邻居的马桶则位于自己家马桶的正下方。对于城里人而言,这本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我们几十年上百年不就是这么过来的么?可是,这位父亲不干了,非得叫装修工将马桶挪了个位置不可。用他的话说:“我不想在别人头上拉屎,也不希望别人在我头上拉屎!”这句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觉得这是中国人最铿锵有力的誓言,也是最难能可贵的尊严,比《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之类的口号要深刻很多,很多。 一位母亲 : 文革开始时,儿子要跟着其他红卫兵一起去造反,去批斗各路“牛鬼蛇神”。母亲拦住他说:“孩子,做什么事之前都要先想一想:十年之后怕不怕见人?百年之后怕不怕见鬼?”就这么一句话,成功地拦住了一个可能犯大错的热血青年,更是拯救了一个差一点就要被动堕落的灵魂。 一位父母官 :我老家荣塘小镇原来是个乡,更早是个公社。如果说整个乡镇有一个人值得全体父老乡亲共同怀念的话,这个人一定是文革之后的第一任公社书记。彼时我还是个学龄前小屁孩,他干了两件影响深远的事情,一件是组织全公社的群众挖了一条约 10 米宽的人工河。这条河贯穿全乡,从南部的水库直达北部的天然 河 ,全长约 10 公里,所以我们老家的人都称之为“万米渠道”。正是因为这条人工河的贯通,千万亩的良田才能够得以灌溉,老百姓几十年来才得以旱涝保收、安居乐业。记得每逢干旱的年份,周边乡镇的领导都要跑到我们镇来商讨买水浇灌的事宜。人工河的挖掘不只是用来疏通水利,挖出来的泥土做成堤岸,变成了河边宽阔的马路,村落之间的交通也变得十分便捷。他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组织群众开垦荒山,在杂草丛生的山丘上建成了“万亩茶园”。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民如果去采茶的话,不但可以抵消当天的集体农活,每天还可以赚得 3 分钱。按照现代的文宣方式,这两件事可以概括为“两万工程”,即使放在四十年后的今天,这两项工程也堪称宏伟杰作。书记姓范,老家的人都亲切地喊他“范大王”。“范”的发音与“万”相近,这总让我觉得他是一个有使命的人。老人家清廉无比,当了那么多年的书记,家里人一直住在农村老家,别说没弄到县城去,甚至都没搬到我们镇上来。多年以后,范书记退休了,茶厂也日渐没落。现在的荣塘小镇,茶厂已经没了,只有那万米渠道的水,四十年如一日不停地流淌,岁岁年年,滋润着千万亩的农田,也滋润着千万人的心田。
3855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杨振宁回国记:父亲曾三赴日内瓦劝其回国
ericmapes 2017-2-22 19:50
杨振宁回国记:父亲曾三赴日内瓦劝其回国 2017-02-2213:26:18 来源: 澎湃新闻 http://news.sohu.com/20170222/n481396685.shtml?fi 原标题:杨振宁回国记:父亲曾三赴日内瓦劝其回国 杨振宁姚期智已放弃外国国籍正式转为中科院院士 4 19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滞留海外的科学家响应新中国政府的号召,纷纷回国,以实现“科学救国”之夙愿。但是,在那个特殊年代,也有一大批海外科学家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没有选择回国,而是选择留在海外发展。杨振宁先生就是其中颇有名气的一位。杨振宁是在1964年春加入美国籍的。在此之前,新中国曾数次放出明确信号,邀其回国;其父更是三次赴瑞士日内瓦与其相见,任务之一就是劝其回国。考察杨振宁在1964年之前与国内的联络情况,对于理解那个时代滞留海外的华人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艰难抉择是有益的。 2 杨振宁   杨武之受命赴日内瓦面见杨振宁   杨振宁进入新中国政府的视野并试图争取他回国,还要从其父亲杨武之说起。杨武之是第一位在美国获得数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192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执教于厦门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复旦大学等,是彼时国内著名的数学家和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后,杨武之任教于复旦大学,举家居于上海。   杨振宁与家里的联络一直都很畅通。从笔者目前掌握到的材料来看,在新中国成立的最初几年里,没有证据显示杨振宁与家里的信息往来涉及回国问题,他与家里的联络更没有惊动政府。变化发生在1957年春夏之交。   1957年夏天,杨振宁应邀到瑞士日内瓦工作几个月。作为二战中立国,瑞士早在1950年1月就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新中国建交。杨振宁一直挂念着国内的父亲,便给上海的家中发了一封电报,大致内容是说自己不久将会带着妻子杜致礼和孩子到瑞士日内瓦工作一段时间,希望父亲能到日内瓦来团聚,见见从未谋面的儿媳妇和孙子。接到电报后,杨武之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于是他写信向周恩来总理求助。据杨振宁的三弟杨振汉回忆:“父亲即亲笔写信给周总理,请求能去瑞士同大哥见面,并打算乘此机会说服大哥,要他不去台湾,最好回到中国大陆来。”很快,杨武之的请求得到了周恩来的批准。在这里,几个方面因素发挥了作用。   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1957年1月该理论得到了实验的证实,遂成为科学界基础理论上的重大发现,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杨振宁、李政道当时已成为国际知名的青年物理学家,而且引起了国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比如,官方学术组织中国物理学会就于1957年2月18日向李政道、杨振宁、吴健雄分别发去了贺电:“我们代表中国物理学会对你最近在物理学上取得的卓越成就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国的物理学家们为你们的成就感到巨大的赞佩和骄傲,并祝你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对于这样卓有成就的国际知名科学家,自然是新中国政府努力争取的对象。恰在此时,杨武之主动提出要说服儿子杨振宁回国,于是,同意杨武之赴日内瓦就成了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了。   据杨振宁的妹妹杨振玉回忆,国务院办公室派人来到复旦大学,由她带去华东医院看望杨武之。在各方面的支持和协助下,带病的杨武之先到北京,并在北京医院住院治疗一段时间,离京之前去了北京德胜门外功德林一号看望从未谋面的亲家杜聿明先生。杜聿明托杨武之带了一封亲笔信给他分别多年的女儿杜致礼。   杨武之于6月中旬抵达日内瓦,与杨振宁一家相处数周,于8月底返回上海。在日内瓦期间,杨武之没有忘记自己向周总理的承诺,积极争取杨振宁。他向杨振宁介绍了新中国的各种新气象和新事物,并一起去中国驻日内瓦领事馆看纪录片《厦门大桥》。据杨振汉回忆:“父亲从日内瓦回来后告诉我们,大哥和李政道于1957年初扬名世界以后,台湾即不断地派人去拉拢他们,希望他们能回台湾工作,或至少是去台湾讲学,父亲说,他告诫大哥和李政道,即使因为种种原因,目前不能回到中国大陆,但绝对不能去台湾。当前的形势将是中国大陆会一天天强盛起来,台湾会慢慢萎缩下去,这就是当今潮流。”由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杨武之争取杨振宁回国是认真的,但“因为种种原因,目前不能回到中国大陆”,杨武之的争取没有成功。至于“种种原因”有哪些,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杨振宁紧接着与国内方面的第二次接触,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张文裕两次当面争取杨振宁回国   1957年10月,李政道、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此殊荣,故而在国内引起极大震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学通报》等主流媒体纷纷给予报道,提振人心。中国物理学会再次发去贺电,电文中说:“中国物理学家对这一可喜的事件感到自豪。”同时,中国政府还决定派物理学家张文裕前往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用意就是要争取李、杨回国。之所以委派张文裕前去,主要是考虑到张文裕本身就是著名物理学家,西南联大时期张文裕曾是李、杨二人的老师。张文裕旅美期间,与李、杨之间也一直保持联系——李、杨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上获诺贝尔奖的科学论文的预印本就是张文裕在1956年10月份回国时带回来的。 2 李政道、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新中国政府试图通过张文裕这位李、杨的老师,说服二人回国工作。当时,张文裕正在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国内给他打电报,让他去瑞典,一方面祝贺李、杨获奖,同时争取他们回国工作。”   据张文裕回忆,在瑞典期间,“尽管授奖活动的日程安排很紧张,李政道和杨振宁还是抽时间到旅馆里看望了他,并且邀请他参加授奖典礼和瑞典皇家为他们举行的盛大宴会”。当然,张文裕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向杨振宁和李政道转达了周总理的意思,希望他们能回到国内工作,他们听了很感动,两人都表示很感谢国内的关心。他们说,我们还年轻,争取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到一定的时候再回去”。此外,张文裕还谈到杨武之请他为杨振宁捎信之事:“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他曾让我给杨振宁带信,信写得很长,叫杨振宁回国。”   不过,那时的李、杨二人正处于事业的巅峰时期,加之1957年“反右”运动的消极影响,因此婉拒了国内方面的盛情邀请。据张文裕回忆,1958年在日内瓦召开高能物理会议,国内又派他去做李、杨二人的工作。可是这一次,张文裕在与李、杨二人交谈的过程中,明显感到1957年国内的“反右运动”给李、杨二人带来很大的思想震动。当张文裕提到回国的事情时,李、杨二人明显不像一年前那样热情了。或许就是因为这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杨振宁没有在1950年代后期回国。   杨武之再赴日内瓦争取杨振宁   1960年春,杨振宁因受邀赴日内瓦工作一段时间,他再次给父亲写信,希望双亲能来日内瓦与自己团聚。国内方面同意了杨武之赴日内瓦的请求,当然,杨武之仍身负游说儿子回国的重要使命。杨武之偕同夫人罗孟华经苏联、捷克到了瑞士日内瓦,杨振平也从美国赶到日内瓦与父母团聚。当时,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遇曲折,正处于“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等的高潮中。在这种情况下,杨武之要想争取杨振宁,显然处境是非常尴尬的。据杨振汉回忆,杨武之回来后对孩子们说:“我现在很矛盾,国内各方面有些失序,我怎能劝说杨振宁回国来呢?他回国来怎么还能继续做研究?但是老是留在美国,美国政府又老是以中国为敌,我们又都在国内,长此以往,如何是好?而且,我写信给周总理时,曾写过我要介绍新中国的情形给振宁,希望他们毅然回国,可现在中国的研究环境比美国差太多,生活环境也不行,我很难启齿。”   母亲罗孟华则从近三四年的实际出发,向杨振宁说起上海社会生活同四年前相比的差距,杨振宁一听就觉得一定是真的,因此杨武之的劝说恐怕就很难有说服力了。据杨振汉回忆,杨武之回国后说:“我听了你母亲介绍上海的社会生活给你大哥听,我非常矛盾,一来你母亲接触的是实际生活,她说的都是事实,但你母亲没有从长远看问题,二来可惜的是我不能把我对中国前途的预测完整地说给振宁,并且说服他同我的看法一致。”   总之,这一次在日内瓦的家人团聚,因为母亲罗孟华的前来,使杨振宁得以了解更多有关国内的情况,而回国之路也似乎变得愈发艰难。   杨武之三赴日内瓦争取杨振宁   1962年夏,因为同样的原因,杨武之夫妇得以第三次赴日内瓦,与儿子杨振宁一家团聚。彼时之中国正处于“大跃进”之遗患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之中,物资奇缺,市场萧条,人民生活日艰,杨武之夫妇对比日内瓦的市场和人民生活,自感差距岂止是天壤之别!在此情况下,杨武之内心的矛盾和纠结可想而知。他回国后对孩子们说:“你母亲反对你大哥二哥他们回到中国来,说回来不但得不到诺贝尔奖,而且还会受到冲击,我心里想你母亲说的是对的,但我没有直接说出来,我写信给周总理时,说到一是劝你大哥他们一定不能去台湾,这一点看来可以做到,二是劝你大哥他们在时机成熟时回国来,现在看只能说是时机不成熟吧,这一点恐怕是做不到了,我觉得内疚。”   杨武之的劝说工作愈发艰难,父子冲突难以避免。1973年5月12日,杨武之先生去世。在5月15日的追悼会上,杨振宁在讲辞中对1962年与父亲的冲突有着细致的描述和深刻的印象,他说:   1962年父亲、母亲和我在日内瓦会面,父亲向我介绍了许多新中国的建设和新中国的思想。他的话许多地方我能了解,也有许多地方我不能了解,这样,就产生了多次的辩论。有一晚我们辩论了好久,最后我说:“您现在所说的和您几十年以前所教我的不一样。”他说:“你怎么还没有了解,我正是要告诉你,今天我们要否定许多我从前以为是对的,而实际是错的价值标准。”这一句话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1997年底,在《父亲和我》的文章里,杨振宁再次细致描写了在回国问题上发生的家庭冲突:   和父亲、母亲在日内瓦三次见面,对我影响极大。……记得1962年我们住在RoutedeFlorissant,有一个晚上,父亲说新中国使中国人站起来了:从前不会做一根针,今天可以制造汽车和飞机(那时还没有制成原子弹,父亲也不知道中国已在研制原子弹)。从前常常有水灾旱灾,动辄死去几百万人,今天完全没有了。从前文盲遍野,今天至少城市里面所有小孩都能上学。从前……今天……正说得高兴,母亲打断了他的话说“你不要专讲这些。我摸黑起来去买豆腐,站排站了三个钟头,还只能买到两块不整齐的,有什么好?”父亲很生气,说她专门扯他的后腿,给儿子错误的印象,气得走进卧室,“砰”的一声关上了门。我知道他们二位的话都有道理,而且二者并不矛盾:国家的诞生好比婴儿的诞生,只是会有更多的困难,会有更大的痛苦。   如果说1957年的杨振宁还有回国的热情、愿望和打算,那么,到了六十年代初,已经完全没有回国发展的念头了。这不仅因为杨振宁已是头顶诺贝尔奖桂冠的国际知名物理学家,还因为国内政治运动和发展挫折当时给一些海外知识分子强烈的心理震撼。   不回国同样能报效祖国   对于父亲三次日内瓦之行的使命以及父亲的矛盾而痛苦的心理,杨振宁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他说:“父亲三次来日内瓦,尤其后两次,都带有使命感,觉得他应当劝我回国。这当然是统战部或明或暗的建议,不过一方面也是父亲自己灵魂深处的愿望。可是他又十分矛盾:一方面他有此愿望,另一方面他又觉得我应该留在美国,力求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   杨振宁的二弟杨振平参加了1960、1962年在日内瓦与父母的团聚,他回忆说:“当时中国科学需要人才,父亲希望能争取已经在物理学界成名的大哥回中国。大哥虽然非常愿意替中国服务,可是觉得中国当时的情况不利于他的个人的学术进展。回去之后,科研工作很可能有停滞的现象。他才40岁,如果继续在美国做研究,将来对中国的作用和增进中美科学界的关系恐怕会更有效果。父亲对儿子的看法也觉得有些道理。因此他心理上有点矛盾。他和大哥曾经有多次辩论。终于父亲没能说服振宁。”   通过上述这些片段回忆,我们可以看到,在争取儿子回国这个问题上,杨武之是极度痛苦的。然而,杨振宁最终选择加入美国籍又何尝不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呢?正如杨振宁在纪念父亲的文章里写到的那样:“决定申请入美国籍并不容易。我猜想,从大多数国家来的许多移民也都有同类的问题。但是对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成长的人,做这样的决定尤其不容易。一方面,传统的中国文化根本就没有长期离开中国移居他国的观念。迁居别国曾一度被认为是彻底的背叛。另一方面,中国有过辉煌灿烂的文化。她近一百多年来所蒙受的屈辱和剥削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中都留下了极深的烙印。任何一个中国人都难以忘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我父亲在1973年故去之前一直在北京和上海当数学教授。他曾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游历甚广。但我知道,直到临终前,对于我的放弃故国,他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   进一步而言,杨振宁的心路历程因为其名人效应我们得以窥见一二,然而,对于千千万万像杨振宁一样在那个年代滞留海外的中华儿女,他们的心路历程又是怎样的呢?显然,这是本文回答不了的一个宏大问题。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们并没有道德上的优越感去振振有辞地指摘他们“当初为什么不回国”。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   引用文献:   1,《杨振宁文集(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顾迈男:《张文裕两度争取李政道杨振宁回国》 .新华每日电讯,2014-08-01.   3,葛能全:《钱三强年谱长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4,吴之:《原子核物理学的重要发现》 .科学通报,1957(4)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405 次阅读|1 个评论
父亲和他的拖拉机
热度 1 kongling814 2017-2-19 13:36
我很佩服我的父亲。 他很聪明,能折腾,敢干敢闯!其实爸爸很爱我们的,只是从来不说。但是我们几个孩子都知道,特别是姐姐, 什么事情都要以爸爸高兴为最高准则 ,爸爸不同意的事情,我们都不会去做。 爸爸不到20岁 就有了我大姐,那时爷爷被打成右派,全家人逃到了新疆讨生活,大姐也是在新疆库尔勒出生。有了孩子,爸爸从此便为生活奔波。由于自己没有读书,家里再穷,同时四个学生的时候,他都不会说让任何人退学。我二姐上中专的时候是委培,1995年,要交9998元。爸爸卖了他最心爱的拖拉机,那台拖拉机是家中唯一的大件。 那台破拖拉机,冬天有时候一个小时都发动不起来,总记得每次爸爸发动拖拉机的时候,我们都大气不敢出,生怕爸爸会气急败坏地怪我们说错了话,妈妈则是拼命准备热水,当终于听到低沉的响声的时候, 那是我这辈子最为期待的声音,也觉得那是听到过最悦耳的声音了 !声音一响,我们全家人就放下了戒备,都可以大吐一口气,即使嬉闹也不怕被骂了。突然失去了拖拉机,我们不再担心受怕了,也不用早早起来听那个噪音了,可是我们开始却不适应,觉得家里好像少了一个伴,想必父亲更是怀念他这个老朋友。 爸爸的这台拖拉机是村里修铁路的时候集体买的,跟了我爸 10多年,可是为了姐姐上学,爸爸毫不犹豫低价卖掉,后来爸爸总是说新出产的拖拉机没有老的质量好,不知道真是这样还是他对那台旧物的留恋。尽管这样也只有2000块钱,家中又卖了所有的猪和粮食,借遍了亲戚,才凑够学费,给我姐姐留下的生活费不足百元。所以我姐姐练就了一套精打细算,节食度日的本领。姐姐真的很厉害,她说上学的时候她早餐可以吃两根油条,但是只吃一根,不到中午饿得要命,晚上有同学在宿舍挂满了大饼,防止发霉,她睡觉的时候都很想咬一口。那个时候她才15岁,她发育的晚,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尽管这样,她还能抽出钱来给我买衣服。 记得一次春节过后,我们曾成功把弟弟的压岁钱骗到手,因为弟弟是男孩,得到的压岁钱总比我们多。姐姐那个时候好会忽悠,经常给我和弟弟开一些支票,指使我们替她干活,说是以后她工作了一一兑现。我和弟弟真是猪一样的脑子,竟也当真,把姐姐的支票小心收好,乖乖替她干活,只是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那些支票去了哪里,更不要说是兑现了。 假期姐姐也有打工被骗的经历,发生态美的传单,到现在我还记得生态美传单上面的女人的样子。我们还一起卖冰糕,记得一天赚了 5块钱,很开心,这是我们赚得最多的一次,结果自行车胎扎了,那个胎实在找不到地方打眼了,不能再补了,于是5块钱刚好够换一个新轮胎,这个新轮胎,姐姐说是作为我升初中的礼物。 小时候也不知怎么回事,自行车胎总是被扎,村里又找不到修车的。但是 有问题就有办法。 我总是觊觎爸爸的工具箱,经常趁爸爸不在的时候把工具偷出来研究。所以我 12岁就可以自己补胎了,有一次邻居家的两个叔叔都卸不下来的轮胎愣是被我拆下,感觉不是一般的好, 总觉得自己没学工程甚是可惜,要不怎么着也可以当技工得以糊口饱腹 !不过去年我在昆明倒是过了一把瘾,做了回过滤器的技工。因为要给过滤器刷银, 裤子上面硝酸银的污渍至今还在 。当时实验室里面试剂很少,我就去厨房找了盐来,以为能够反应掉,可是没能成功,估计是洗不掉了。有高人知道方法的,可否赐教? 父亲说过砸锅卖铁都不会让我们任何人辍学,所以比起小时候的玩伴,很多早早退学了,我们算是幸运的了。父亲知道农民靠种地是养不活四个学生的,所以做遍了任何生意,尝尽了失败和艰辛,我为自己能有这样的父亲感到幸运和自豪。 有时候我想我要是爸爸那个年代,有四个孩子,说不定就把孩子饿死了。 顺便提一件事,有时奶奶会说起新疆的故事,奶奶也不是一般的人物,在新疆为了谋生,她会买了驴,然后杀驴来卖,姑姑就当翻译。 每年过年的时候,总是奶奶来劈猪头,手法相当熟练,姑姑尽兴的时候还会给我们跳新疆舞 。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还会说起很多新疆的趣事,爸爸经常说什么时间回去看看,一直未能如愿。我想等我有了一些钱,一定要带父母去新疆看看,圆了爸爸多年的梦。 后记:文章写于2010年,至今全家人一起去新疆这件事还未能如愿,种种原因...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6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老爸的大串联
dhangoody 2017-2-17 14:10
我老爸的大串联 吃完晚饭,我问父亲你当时是文艺宣传队的吗?他笑着回答我说是啊。我早知道他是,据说他是样板戏里磨剪子抢菜刀的磨刀人。这是老叔和我姑笑他的地方。意思是不是什么主要角色。我说爸你是不是多才多艺,队里才肯要你,宣传队员不会很多的。他笑了笑说,各个村各个乡都有宣传队。大家巡回演出,在各处表演完毕后有人招待。是的,我看过很多爸爸珍藏的发黄的老照片,其中有一些是他紧握毛主席语录靠近胸口的地方,与人合影。上面往往写着毛主席的好战士,文艺宣传骨干之类的文字。这一次,我不禁问起大串联那一段往事,他便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起来。 大串联开始的时候,我爸刚刚在位于中兴镇的中心校上了几个星期的初一课。那时他的个头比现在矮了几公分,是一个眉清目秀,朝气蓬勃的小小少年。忽然有一天,上边通报说鼓励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小将够条件的都可以申请去祖国中心北京接受革命大洗礼,到毛主席身边接受他的教诲,我爸躁动的小心脏欢呼雀跃,决心一试。 我爷我奶当时一定是那个时代最开明的家长,竟然支持他。因为,当我爸和另俩个同学联名申请的时候,兜里有 37 块钱,数量相当于我爷一个月的工资,折算现在的钱,一个月的薪水大概有几千块。 我爸三人从中兴出发计划好去 B 泉,根本没有汽车,于是几人辗转前往 M 水,当时,明水车站已经聚集了二十多个和我爸一样,壮志凌云的人。当时车辆紧张,客运公司负责人跟大家解释说,大家不急于一时,现在车少人多,安排旅客离开,第二天你们再走不迟。在他的安排下,人们在县政府的服务楼过夜,凭着革命小将的身份,也不用不交一分食宿费。大家终于转道 B 泉再去K山的时候,火车也总是每个车次都爆满。他们凭介绍信领取乘车凭证。花了两天两夜到Q市。 那是个混乱而又秩序的时代,是一个滋生流氓和孕育英雄的时代。当时尽管红卫兵到处游弋流动,好在各处都有大串联红卫兵接待站。我爸他们一下火车就被卡车接到了市委党校,安顿住下。有面包汽水定量供应。 他们在Q市一连住了差不多一周。可每次去车站打听,人家都会说根本没有开往北京的列车。每个人都表现的非常焦急,可也没有什么办法。终于有人透露消息给他们说可以先去天津,然后再就近前往北京。大家决定立刻动身。坐上火车的一刻,每个人都心潮澎湃。这时,车厢里有人传过来纸条说,这趟火车正是开往北京的专列,在天津站都不要下车。 车慢的像一头牛,车厢里燥热拥挤,气味难闻。行李架上,座椅下面都是横躺竖卧的疲惫不堪的人。随车乘警屡次三番警告上面的人下来,可人们都权当耳边风,每个人都非常珍惜仅有的立足之地。卫生间里的人进的去就出不来,有人以屙屎撒尿之名请求进去,可以稍微休息一下被挤的发麻的肌肉。夜深的时候,即使站在那里睡着了,人也不会倒下。 盼望已久的北京终于到了。人们欢呼雀跃。一身的疲惫似乎一扫而光。作为红卫兵小将的光荣又挂到了脸上。我爸随着拥挤的人群走出了车站,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京的红卫兵像潮水一样,一波接着一波从身边走过,但当时中央政府早有安排,有专门接送红卫兵进驻招待所的卡车,进行有序疏导。我爸他们也被送进了招待所,所有来自地方的红卫兵都按照联队的编制班排连三级管理,没有假条,谁也不准外出。负责人警告大家,一但离开,就意味着脱离组织,那样此人的位置将被新到的战士替代,个人食宿问题就需要自行解决。红卫兵年龄参差不齐,大家其实非常害怕自己在遥远的北京迷路了,再也找不回家,所以都非常遵守纪律,周末外出的同志先要取得连队的假条,每次能获得批假条的不过三人。 每天,大家就在驻地拉练,走正步,拉歌。教官为了让大家走的整齐划一,就挎着胳膊开步走。脚步声如战鼓,尘土升起的地方,就像是战斗即将打响,勇士们整装待发。我爸说当时大家很享受那段日子。吃馒头米饭,有一俩种炖菜。这在家里根本没有机会吃这么饱。红卫兵小将们在这样的集体生活中得到了历练。但对时代的理解却少之又少。他们被推着前行。 许多年以后,每次我爸拿出那些自己参与大串联的票证时,都是小心翼翼,万分珍惜,我知道其中满满的都是复杂的情感。在我很小的时候开始,直到现在,就经常听我爸背毛主席语录,以各色粉笔在墙上抄录主席的诗词,‘华佗无奈小虫何……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爸爸的行草完全是毛体字。 那些都是时代给他们那一代人留下的烙印。不管是出于崇拜还是真爱,在他们的心里有一个值得一生仰望的英雄。可如今,我们只爱金钱和大房子。没有人谈信仰。好像所有的信仰都是谎言。我觉得我爸的心一直是不可羁绊的。虽然每天笑着和人打招呼,但是对革命的时代充满了想往。他去了北京毛主席纪念堂,韶山,延安,每一次都非常激动。他对生活的热情就学松花江水,汹涌澎湃,一直不会退潮,我一直怯懦愚笨,就该像他学。高举一杆红旗,带领一支队伍,沿着火道延伸的方向前行,朝着毛主席居住的地方,祖国的心脏进发。然后,今天,那里才是值得我们心灵的归处呢? 我无意歌颂革命大串联,我只想说说我爸的年轻时代。不过,也许,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次为了某种信念去“大串联”的机会,磨砺身心,学会相信,相信人生路上有风景,相信自己的伟大的生命价值。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特此声明
4 次阅读|0 个评论
吾日三省吾身(2017/2/7)
mineralter 2017-2-8 10:38
从父母那儿总结出来的优点作为选择伴侣的依据,于自己和父母而言都是获得认同的 。 如果对方没有强调deadline ,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最充足的期限,而不要去参考可能性之说的deadline。 今天主题还是吾日三省吾身。 具体的含义包括,反省至少3次和最多3件事。 今天我要反省的有2件事。首先呢,第一件事是关于自己或者是家人的。第二件事呢,是关于工作琐事。 第一件事情是,我和父亲谈论他昨天收拾妹妹的不对的事情(聊天记录微信收藏中有,标签:“教育”、“博客”、“吾日三省吾身”)。原本没有什么事情的,结果,他把妹妹弄来哭的惊叫唤,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的猜疑心理,恐惧心理和暴力心理。他猜疑妹妹玩手机并且外面的人有来往,在外面受到了伤害;担心妹妹受别人欺负却又不告诉家人;小孩子不听大人的使唤那就下跪,不下跪就吃家伙。 就这些事情,我先说了他很多不对的地方,也谈论了两个话题。一个是知道自己出了问题,却不加以改正,而且态度还很敷衍,用一句毫无逻辑的话来将就自己的老毛病“说什么火炮性格是祖传的,说什么老一辈的毛病托给下一辈改是尽孝道的事情 ” 另外一个是说他不会聊天的事情,说到了他不会摆长龙门阵的毛病。给了他一些建议和方法,比如说,跟自己身边的爱人学习;摆龙门阵,只聊一个话题,不管聊了多长时间,都随时要准备回 到 这个话题。 在谈论第二个话题中的方法的时候 ,他提到了一句话, 外婆去世前,我已答应过对你妈妈好一辈子。你妈妈性格好,不能说办事效率就有多高。在这两句话中,我得到了一个被认同的观点,就是妈妈的性格好。那么,爸爸喜欢这种性格好的人娶为妻子,我是不是也有这种爱好呢?我的回答是天然的不可否决 。然后我就开始逐渐的明白我自己想要找的,恋爱的人的性格应该是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好,暖人心有母爱,对待熟人有话直接说,而且能够照顾别人的心里,体贴。(我应该要扩充,记载一下妈妈的优点,以此来反映 我希望的另一半 的心理。这个事情这周的其它时间来做吧!)。那么从今天这个事情看来了,我认为,我找到了衡量我人生另外一半的参照方法——从父母那儿总结出来的优点获得伴侣的榜样,于自己和父母而言都是获得认同的 。 然后今天要反省的另外一件事情是给南京余那边办理学校合同章的事情。 前几天他问我们学校的合同章,在寒假期间能不能盖好?在哪一天之前能够盖好,这个时间会关系到他们那边办公室单位交差。当时,我按照肖老师的意思回复他说寒假这几天有人在值班可以盖章,也只是大概给了他一个,农历过年前的时间,2月10号。但是,我 今天去找行政楼的jixiaojun 老师盖章的时候。却才知道他掌管的横向合同章被锁在柜子里呢,人要在2月16号左右的时候才能够到。这样的话, 达不到我预先给出的承诺。 所以,在和南京余 打电话的时候呢,我就需要抱着一种歉意的语气打。 确实我们当时没有想到,这个他们盖不了章的问题。而且在和他交谈的内容中,他反复强调之前答应好的时间这个事情。 我 通过他的这句话, 能够听得出来,他要让我们形成一种歉意,而且想让X 老师也知道这个事情。 后来我总结出来了我自己不对的地方,在给别人带deadline的时候,如果对方没有强调,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最充足的deadline。而不要是给自己一个粗略的时间,或者是让自己繁忙的时间。这样的话才不会有今天这种有背诚信的 事情发生。
个人分类: 无聊八卦|2 次阅读|0 个评论
幼儿园老师让带1条鱼,结果?
热度 10 冯用军 2017-1-8 19:27
孩子有充话费送的,这孩子是钓鱼送的吗? “带鱼孩子”成网红 父亲:钓的鲤鱼难吃就给他玩 2017-01-08 11:44:50 来源: 扬子晚报 (南京) “这个事情也挺乌龙的,还是不要说了吧。哈哈哈……本来也没有很刻意的去怎么样,但是小孩表达的不清楚吧 我觉得,他说什么鱼都可以,反正钓回来的有嘛,那就拿一条给他去玩。本身鲤鱼也不好吃,就给他玩,几斤重吧 。照片是学校老师拍的,传到我们家长群的。(这个事情)应该很久了,估计一两个月是有的。好像有金鱼,有乌龟 各式各样的都有吧,本来就是让孩子学习用的。” “本身鲤鱼也不好吃,就给他去玩”,拿了一条几斤重的鲤鱼给他去玩,那就拿了一条给他去玩,拿给他去玩,玩…… 这孩子肯定回去要问:老头,鱼是你钓回来的,我是不是也是你钓回来的…… 这件事也引起了这一大波网友的回忆,有没有你的!! @东边宋: 小时候回家和爸妈说老师让带一把豆子,第二天带着一把豆子去了结果是开运动会,每人带一把凳子。所以站着看完了运动会 @小电马: 真事,我幼儿园时,老师让我们每人带一把刀来削铅笔,第二天,有个小男生从他的牛仔布背包里抽出一把生了锈的大菜刀 @吴杰吴杰吴杰杰: 小学时候冬天,老师说明天上课每人必须要带西瓜,如果没带就不用上课了,结果大晚上我爸爸去超市买了颗死贵死贵的西瓜(冬天西瓜特别少)结果第二天才发现老师说的是吸管 @再下yys我就是王八: 我想到了我小时候 老师让带有关西游人物的武器 别人都买的充气金箍棒 我妈给我买了一根九齿钉耙! @虫子bu用早起: 小时候和爷爷住,有一次回家说学校明天要集体去扫墓,然后爷爷给了我一把扫帚...结局就是别的小同学背了一书包零食,我在旁边拎着扫帚看别人吃 @宇世无争丶orz: 小学时候学做电磁铁。。。我爹给我找了个硫酸蓄电池,用漆包线在M18*120左右的螺丝上绕了至少两百圈…人家用五号电池配铁钉勉强能吸起来一根针,我啪的一声把铅笔盒吸起来了 @EOH地獄急診室_肉叔: 我小时候,老师说带个小动物来观察。同学都带的什么小虾、小乌龟就可以了……我妈牛逼,又懒,直接让我把我家狗带去了……一整天我就把狗藏在课桌里还怕它出声,特别累…… @六七没点八: 想起小时候自然课老师说用书夹着植物的叶子就能做标本。然后我他妈用新华字典夹了一片白菜叶,书都臭了…… @donutsBoy: 幼儿园老师给我们发了一块皮革,让我们爸妈做成手垫,让我们第二天趴在地上比赛什么的,结果我说的是手电,我无敌的爸爸买了电灯泡和电池电线把皮革裹在外面自制了一个,手电筒。还踏马的有开关!第二天老师都笑疯了 @coco圈儿: 小时候劳动课老师让自己炒菜带到课堂上分享,大多同学都带的家长炒的菜,我也不例外,打开饭盒老师看了所有人的菜,只表扬了我,说只有这黑黑的白菜才看得出是自己炒的菜,其他的都是家长帮忙炒的菜。我不知道该不该高兴,该不该告诉老师我妈把酱油当醋倒多了…… @狸小璐: 这·就·是·我·妈!!! 初中生物课让带鲫鱼解剖。他们都带的三四两的,特别好解剖。 我妈给我带了一条两斤半的!!很肥!!很大!!还嘱咐我解剖完中午带回去吃!!特别特别难剪开难解剖!!简直迷之尴尬!! 别人解剖完都吧鱼扔实验室了, 我还要带着一条剪开膛的鱼上后面一节课然后回家!!尴尬! @飞飞的一只胖胖珂_: 看到这条微博,我就想起了我的小时候。上初一的时候数学老师让拿萝卜上学,要上课切割几何图形。第二天,同学们有拿白萝卜,胡萝卜,红萝卜的。。。整个班就我妈,让我拿了两条大大的泡菜萝卜。整个教室都弥漫着泡菜的酸爽 @HY_yuneol: 开活动说带你最喜欢的零食来和小朋友们分享!人家都带的什么饼干糖果!有一小孩带了盆小龙虾!我还能说什么 但是有时候,也别怪爸妈, 毕竟小时候的你, 蠢到并没听清老师让带什么! 你小时候有什么被“坑”的经历吗? 说出来让大家开心开心吧!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3427 次阅读|16 个评论
父亲耄耋冥诞寄
热度 19 kongmoon 2016-12-12 13:59
今天是父亲80岁冥诞,生前他总是以“西安事变”来指代他的生日…… 浔江波浩渺,回归线留痕。白马双英在,龚州稷遗恩。 内忧还外患,西安事变闻。村里国事远,不惑母临盆。 兄长弱冠早,叔侄年不分。果园蜂蝶戏,野塘任浮沉。 九龄逢日寇,国恨撰诗嗔。不黯军中语,笔书把意陈。 家道早中落,惨当地主沦。处处遭白眼,沦落梧柳奔。 码头竹担重,饿馁怎精神。闹市街头宿,遣返胜饲蚊。 不屑面黄土,愿做采煤人。东罗峻岭下,矿井百丈深。 天日难一见,汗水浸黑金。缘份在崇左,偕张两同心。 喜别暗深井,邕城砖瓦擒。文革浩劫至,成分泪淋淋。 靠边遣桂柳,妻女两地衾。最怕中秋至,孤影对月吟。 欣闻黔有矿,赴者可携亲。再做穿山甲,煤海重打拼。 儿女膝边绕,乐里早忘贫。别过夜郎地,东罗旧城新。 铁轨铺三载,骆越海渊临。更夫爱犬伴,两年到海滨。 烟囱耸云际,红砖烈火薪。天命知五载,解甲黎塘荫。 花甲忆往事,欲付文字存。笔笺托电脑,坎坷十万文。 欣逢古稀岁,北海自家门。爷孙贻然乐,诗词典故温。 病魔不约至,励志不沉沦。半身虽不遂,天下事照吞。 撒手人寰日,夕照染黄昏。涅槃逢盛世,又过两重春。 展枝需向外,落叶要归根。藏风聚水处,穴嫡龙更真。 埋骨乡梓地,瓜瓞认祖坟。红烛风里曳,化作不老魂。 烟袅遗像绕,酹地满金樽。耄耋冥诞庆,天国亦乾坤。 父亲祖籍广西平南县,古称龚州,北回归线穿越全境。中国第三大河西江流经这里的江段称为浔江。父亲以前常说他与南汉状元梁嵩和明末抗清英雄袁崇焕都是老乡。梁嵩没问题,他凭一首《荔枝诗》,被当时五代十国的南汉天子当场钦点为状元,这首诗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意境都是一流!(用普通话读可能感觉不够押韵,但用粤语吟诵非常顺口) 露湿胭脂拂眼明,红袍千裹画难成。 佳人胜尽盘中味,天意偏教岭外生。 橘柚远惭登贡籍,盐梅应合共和羹。 金门若有栽培地,须占人间第一名。 但人家袁崇焕在正史中可是在广东东莞出生祖籍梧州藤县的人氏。不过在父亲和绝大多数平南人的眼中,袁崇焕可是正宗的平南人,他父亲在他出生后定居平南,后来因乡试怕斗不过平南的才子,移民到临县,也就是广西藤县去参加乡试,果然中举,从此飞黄腾达,也算今天的高考移民吧。这传说从袁崇焕青年时期的作品可以得到印证,所以民国时期的平南县政府就给文状元梁嵩和武状元袁崇焕在白马寺旁立了一个牌坊,取名“白马双英”,这样的故事我从小听了无数遍,作为平南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不过在官方的档案里,我的籍贯却和母亲一样是广西崇左人,说实在话,我在平南呆的所有时间加起来也许还不到3个月,比在崇左的8年比简直是九牛一毛。不过在社会上,我始终以平南人自居,毕竟这是有记忆以来就形成的意识,亦或是父亲有意留给我的烙印。
个人分类: 音画诗情|5999 次阅读|37 个评论
父亲 (16)
热度 3 sunx0053 2016-11-25 01:12
一年一度的感恩节提醒着我慢下脚步,回顾自己的生活,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恩。 我为父亲感恩,他的言传身教使我心中有爱。 他在我迷途时给我指明方向。 他教我持之以恒的道理。 他给我一个努力不放弃而在逆境中崛起的榜样。 他教我如何無私地奉献自己,善待子女。他教我在艰难中保持乐观,相信上天的公义。 我尽力做了,亲爱的父亲。我所拥有的不多但我都珍惜。 今年我被评为美国药学科学家协会会士。 我归功于你。 人生的路我会继续走下去。 不管面对多大的挑战,经历多少悲伤,要走过多少的曲折的路,我都不会放弃。 因为我一生有你相陪。 你的言语,你的形象,你的信任都是我前行的动力。 我喜见你的笑容。 日子到了,我和你在天堂相会。到时我要拥抱你, 紧紧地拥抱你,亲爱的父亲。
个人分类: 心语|8972 次阅读|3 个评论
愿父亲在天堂安息
lhj701 2016-10-10 06:57
愿父亲在天堂安息 昨天晚上6点,父亲耗完了最后的气息,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愿父亲在另外一个世界,仍然如今世这样,能够好好活着。 昨天是重阳节,阳历10月9日,阴历9月9日,他走的时候是晚上6点(18点)。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来了,就要离开和最终消散。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大自然的循环,也是人的宿命。有人说,人哭着来到这个世界,能够笑着,或者能够安详的离开这个世界,也是人生的一大幸。 父亲一辈子对人善良而温和,个人生活、工作顽强、拼搏、善于钻研,从不惧怕困难,从不放弃努力和信心。父亲一生喜欢钻研,生活上能够精打细算,坚持一辈子记账。父亲83岁了,还敢于骑着汽油三轮摩托车为母亲买药。在自己听力下降的情况下,还天天坚持观看无声电视新闻,了解世界信息。 父亲的生命力很顽强,但终于抵不过病魔的力量,尽管60多岁戒掉了抽了几十年的烟。但在70多岁,尤其在接近80岁后,连续发生几次大的肺部毛病,如肺气肿、哮喘等。连续住院后,安静的生活了几年,最近才发现肺部肿瘤转移脑部。这是在他发生一次开车事故后发现的。他自己开汽油三轮摩托车,突然摔倒了。那时不知道是脑肿瘤的原因,他回来怕我们担心,说是自己摔倒了。 父亲1933年7月6日生人,2016年10月9日下午6点离开这个世界,享年84岁(已经过了生日)。 愿父亲在天堂安息!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捉不尽的蚊子,逮不尽的贼
xin 2016-9-27 23:59
现如今,不觉季节到了暮秋。晚上温度开始转凉,谁料家中蚊子仍旧特多。飞来飞去,叮咬吸血,直接而又贪婪,个个仿佛是饿死鬼托生。爹虽年迈,但仍旧特怕蚊子叮咬。麻风瘙痒,难以忍受,故蒙头而避之。我深信,经锻炼多年,自己是捕蚊能手,经验丰富。特请缨帮爹捉蚊子,上蹿下蹦,斩获颇丰。最后,经反复检查,深信房中蚊子捉净,遂告知而去。 一夜无话,早上醒来,上前询问,昨夜是否有蚊子叮咬。爹说信了我的话,一夜睡的踏实。可是,也就是轻信了我的话,早上醒来发现,脸上被咬多处。这时,只见墙上,喝饱人血的蚊子,个个硕大无比,懒洋洋的趴在那里,懒得动弹。我看到这些吸血鬼,心里充满仇恨。拿电蚊拍去消灭,只听噼里啪啦一阵,满屋子焦糊之味,可谓悲惨和血腥。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妇女儿童最易被蚊子盯上,而烟鬼酒鬼,多吃大蒜的臭鬼,据说他们身上的气味,可以驱蚊,它们向来是避而远之。蚊子虽弱小,但能察言观色,典型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投机分子,防不胜防。高风险的成功,随之也带来了高回报,报酬是大快朵颐、吃人肉、喝人血,真可谓富贵险中求啊。 蚊子柔弱,但消灭蚊子也绝非易事。捉不尽的蚊子,逮不完的贼。这个世界,与蚊子苍蝇类似的事与物特多。我们总是以为将那些讨厌鬼轻而易举地消灭了,但总是按下葫芦,起了瓢。总是在我们得意忘形之时,突然会发现我们高估了自己。它们一直都在哪里,毫不起眼,但伺机而动,一针见血。虽然风险巨大,但从不妥协,真是让人头疼。 时至今日,我算是服了!
29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记仇的公牛
热度 3 xin 2016-9-22 09:30
最近,父亲来北京看孩子。茶余饭后,陪他闲聊。在看西班牙斗牛的时候,他说起,老家公牛顶死人的真事。老家是鲁南农村,每家都以种地为生。自从农村散了生产队,每家都养母牛,既能耕田种地、又能卖仔换钱,一举两得。 随之催生了公牛配种生意,八九十年代一次三五十块钱不等。可谓,效益好、见效快,钱来的容易。但公牛价格不菲,性情暴烈,也有危险,不是一般人敢去喂养。村北面 3km 有一个村,叫前屯,两家养公牛;东面 3km 有个村,叫于庄,也有一家养公牛。这三家的男主人,先后都被自养的公牛顶死,可谓悲惨。 事情的经过出奇的一致,都是开始喂养公牛,生意很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公牛慢慢老去,能力随之下降。为了生意持续,就又买了小公牛喂养接班。小公牛的到来,让老公牛感到交配权受到威胁。两只公牛,相互打仗瞪眼,是常事。但老公牛,将这笔愁,暗自记在男主人身上,报复是早晚的事。 最为惨烈的是于庄的养牛男主人。在给公牛喂食的时候,被活活的顶死在牛槽边,更为残忍的是,家人发现的时候,已经被公牛反复撞碎,到处是血、惨不忍睹。村里没人敢进院阻止,更无法将其分开处理。最后,不得不报案,公安开枪将这头公牛打死。 我父亲认识这三个被公牛顶死的男人,他们平常还常聊天。聊得这里,我发现父亲眼中充满了恐惧和敬畏。似乎在告诉我,不要做危险的事情,不要贪便宜、吃大亏,做事情要节制,不能贪心不足,不能置自己为危险境地。 公牛毕竟是兽性难改,即使每日精心喂养,也难免遭其劫难。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常言道,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玩火自焚,搬石头砸脚之事情,多矣。玩鹰的被啄瞎了眼,养牛的被撞死。让我们从看到了欲望之壑难填,生活的艰辛不易,也感受到了命运多舛易变。
4022 次阅读|7 个评论
我的父亲
热度 7 colour12322 2016-9-2 13:35
很早的时候就想为父亲写一点文字,却因为常年在外,对他的事情,知道的并不详细,故而一直没有动笔。直到半月前回家,在火车站见到父亲,四十出头的人,苍老又落寞。人群中,半头糟乱的枯发肆意趴在高处,像旷野上的秋草,灰底白点的旧 T 恤和浅黄中发白的长裤,在炎日下被晒得皱缩起来,却仍然有足够的空间包围那副十分消瘦的身体,只有眼神似乎要透过人群看见:花边的淡青色小伞下,蝴蝶型的米色发夹,大红色短袖搭配牛仔短裤和崭新的白色帆布鞋,红褐色的单肩包上,玩具小熊随着脚步荡漾,银色塑料的行李箱上的卡通图贴正表演着喜剧…… 我与父亲当面并不多说话,对彼此的现状并不了解,也不过问。我不能理解他承受了多少事情,才会在醉酒之后跟我说“如果你已经工作了,我可能就不想活了”。在我心里,是敬畏他的。父亲是个农民,也是个党员,几个月前才辞掉了锦坪村村委书记的职务。一提起村官,我想大多数人首先会和贪官污吏、作奸犯科联系在一起,但父亲不是这样,我便也经常自豪地告诉别人,我父亲是村官。 张家坪,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父亲母亲出生的地方。我有一个姑姑,后来嫁到城里,经受过旁人的冷言冷语,终于过上了好日子;还有两个伯父,都娶妻生子,安居乐业。父亲小的时候,爷爷是个瓦匠,他去各个村子给人家烧瓦,很少在家,家里没办法生活了,十二岁的姑姑便带上六岁的父亲,翻山越岭去寻他,可是,爷爷也只是混口饭吃。父亲长到十三岁,自己跑去山里砍树,卖掉换来一些钱,如此得以进学堂读书,可是不到半年,年方七岁的四叔害病发烧,不治早夭,他不得不回到家里,放牛,拾柴……十六岁时,因为伯父们结婚需要钱,便跟着大人们去县城打工,十八岁与同岁的母亲结婚,十九岁生了我,二十一岁又有了弟弟,从此家庭就圆满了。我想讲的关于父亲的事,父亲与村里的事,父亲与我的事,都是我记忆里真实存在的。 我从小体弱多病,突然口吐白沫不省人事更是常有的事,如今额头上仍留有当年栽倒造成的伤疤。曾祖父就曾预言,说我可能活不长。感谢父亲年轻挺拔的脊背背我走过多个农村和乡镇,如今,我却活得很好。我幼年的记忆多被走访郎中,吃药吊水填满,我不好玩,不争斗,不喜忧,简直一个平静地等待病痛馈赠的孩子。记得有一次,父亲为我去姚家河村请某大夫,那时公路没有通到村里,大夫要求父亲把一吨水泥从公路上背到家里,他才随父亲来看病。后来我得知此事,十分憎恶他,但我并不诅咒他,因为父亲教我,人可以记仇,但不要以不道德的方式报仇,而且随后几年的事实证明,我是仍需要他救助的。 后来父亲买了村里第一辆拖拉机,为此,专门在离村子最近的马路边建了一间土坯房,便于晚上把车停进去,晚饭后爷爷挎一杆枪,带上我,爷孙俩就睡在这里看车。入夜,鸟虫禽畜的声音是极大的,闭上眼睛,就像躺在空寂的田野,心里是胆怯的。幸而不久后发现,时人并没有善偷窃之辈,我与爷爷才得以卸任。两年后拖拉机换成四轮货车,不久又换成摩托车,此时开始认识一些人,因为能说会道,大家都叫他张主任。 我好不容易长到八岁,终于可以进学堂读书,之前谁都没想到,木讷到经常被当成哑巴的我会比其他人更好读书。读完小学,那年我十三岁,考到镇上的初中,开始做寄宿生,与五个同学同住,房东奶奶是一小学同学的亲戚,每学期住宿费 45 元。父亲替我购置好做饭的一切器具,安置好一个家,我便和其他同学一样,上学,放学,做饭,睡觉,待到周五,回家。因为从来没有离开过山里,起初寄宿的日子极其难熬,听不惯各种车的声响,校门口卖菜的阿姨的叫喊;看不惯拥挤的人群,穿白色板鞋的同学;闻不惯各种五毛钱的早点的味道,水泥路上灰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不到两个礼拜我便与同村的芳华私自逃回家去,回山里放牛吧,读哪门子书呢!这是我第二个感谢父亲的地方,也是我最庆幸的事,面对他的不愠不怒,不打骂不安慰不讲话,仅仅是面对他已经足够我羞愧,逃学的理由荡然无存。他让母亲第二天送我去学校,临行,亦不嘱托不寄语不强求。我对父亲的敬畏让我再次回到学校,直到现在。芳华却没有这好运气,她的学生生涯至此而止,我却也算祸首之一。如今她已为人母,不知可还记得当年弃学的初衷? 2008 年地震,当时政府拨下来一些面粉作为救灾物资,父亲用车拉到大场里,先是每户按袋分,最后按碗来分。虽然有人发出“余下的让主任拿回去”的声音,但父亲说,他胆小,自尊心又强,所以不贪,也不屑于贪,他怕进到局子里,那样太丢人了,我说那我会更丢人,父女相视一笑。村里原本的学校是一间私人住宅,被主人收回后,他自费搭起一间活动板房作为临时学校,后来又修建新的学校;因为暴雨发生坍塌阻断了马路,他叫来铲车,把路推平……这些事不会有人记得,反而有人找茬,主要原因就是他当上了村书记。所以摩托车会被人推到山崖下;被受人教唆的村民谩骂,清醒后又拿着毒药以威胁来求得父亲的原谅;和醉酒的村民打架,然后全村人终于有机会涌到乡里去,后来醉酒者却又来道歉……记得当初父亲跟我商量当不当书记时,我告诉他,我觉得这个村只有你有这个能力,你的思想远见,你的为人处世,你目前的地位。后来我发现我错了,父亲并不适合当官。当上书记后,有人质问父亲,哪来的钱供一个大学生,哪来的钱买了一辆小车?他不会知道,因为父亲是一个要面子的人。我也不知道父亲失眠的那些夜晚,吃了多少安眠药,我也不知道父亲寡言的背后,咽下多少泪水和劳苦,当然这或多或少也是父亲自己的选择,因为他不能踏踏实实做一个平凡的农民。父亲是一个强势的人,他敢打敢骂,脾气很大,他抽烟喝酒,他认为他说出的话就是有绝对的道理,为何周围多数人都很愚昧;他见的越多越觉得可以改变很多,包括村里,包括家庭;他越来越认为一辈子种地是没有出息的,他自己是不适合种地的;除了冷漠周围人的言语抨击,还要恼怒母亲的不理解和怨怼,家里的气氛从来都是压抑的。可,我是怜悯父亲的,做一个没有想法的农民是多么安逸的幸福,但父亲就是父亲,他不是别人。 去年因为硬化学校操场的项目,父亲又被人告到市里,后来上级经过检查,确定父亲并没有偷工减料,此事才不了了之,我感谢当时外地来的工人为父亲所打的抱不平,尽管只是语言上对当地人的谴责。经过很多类似的事,我开始逃避农村,怀疑农村,即使是我出生的地方,即使是养育我关心我的人们。春节前十天,父亲仍在奔波于贷款、借钱,他说不想让我回家过年,看见的却都是上门讨债的人,可是,我还是看见了,但我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因为人生就是这样。 这几年来,父亲是老了吧,他变得脆弱了,在我面前也会哭了。半夜十二点打电话给我,哭着说他太累了,我如何劝他,我不能劝他,只能陪着他一起哭。从此,写着“老张”的来电在夜深人静时发出声响,那是何其的恐惧。父亲是老了吧,他变得脆弱了。 如今,我上了大学,我表示将来要好好挣钱,父亲却说“学习是为了工作,不是为了挣钱,工作要对得起人人,不求为人民服务”,这是我的父亲。父亲还说“在家里吃了糟糠,除非在外面喝醉了吐出来,否则没有人知道”,这和他什么事都装在心里是契合的。他还说“村官不能打人,尤其还是党员,实在想打人,先退党”,可是他辞职不久就打了一个人,那人受人蛊惑曾扬言要打断父亲的胳膊和腿,所以我不可怜他,也不原谅他,但我同情他。 有时和父亲谈论生死,谈论理想,谈论信念,他说他再奋斗十年,就可以停下来,然后休息十年,一辈子就满了,一句话,一死生,这便是我的父亲。我爱我的父亲,感情的血液,因为爱才得以传承;感情的寄托,因为爱才得以延续;感情的脉搏,因为爱才永不停息。因为爱,家人的称谓才那么刻骨铭心。感谢父亲,教会我如何活着。
1985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一个普通人的操守——纪念父亲100周年诞辰
热度 24 武际可 2016-7-8 06:08
一个普通人的操守 ——纪念父亲100周年诞辰 武际可 今年是父亲武国衡(1916-2005)诞辰100年,回忆有关的几件事,以表纪念。 爸爸是一位非常普通的人,他出身低微,他的父亲,我的爷爷是一个文盲,靠自己种地维持生计的农民。他自己的一生,也没有一样事情能够使他出人头地。他多半辈子是在中学里作一名最普通的教员,说不上有什么突出值得人人称道的事迹。他去世后,我清理他遗存的文字资料,除了大量的教学备课笔记之外,就是历次运动交代历史和检讨的存底。 尽管在别人眼里,他很普通。到底是父子之情,在我看来,的确有不少事情,使我终身铭记难忘。 父亲在进山中学工作的那一段是从1939年底山西省交通局撤销开始的。父亲随赵宗复领导下的交通局一班人到进山中学,筹备进山中学复校的事情。赵宗复当时任校务主任,阎锡山兼任校长。进山中学于1941年在隰县复校,复校时父亲任总务副主任。抗战时期,物质供应很困难,连买一盒火柴、一袋牙粉都很困难。复校后学生是公费入学,学校把学生衣、食、住、文具等全包下来,这一切都要总务处去筹办,父亲工作的辛苦和艰难可以想象。他先后在总校(隰县)、北校(隰县大麦郊)、东校(汾西窑上)和隰县北郊二院四个地方奔走,安顿办学的校舍、学生的宿舍(校舍都是临时寻找的庙宇或空闲的院落)以及一应物资供应事宜。当时隰县除总校和二院之间在隰县县城附近,来往比较方便外,其他两处是在离总校数十里之外的山沟里,道路崎岖,连马车也不能通过。于是来往运送物资,像粮食,柴碳等物资全凭骡马驮运。学校里养着几十匹骡子,全是父亲从骡马市上购买,然后雇人饲养,运输物资。不仅如此,事无巨细都需要仔细安排:照明的油灯和蜡烛、冬衣和夏天的单衣需按时换季,学生隔些时间又需要洗澡,早晚三餐需要按时开饭,学生需用的讲义又需要自己印刷在上课之前到手。尽管工作复杂繁重,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终于坚持了下来,进山中学搬回太原。1952年之后,我到新成立的山西化工学校工作,恰好遇到原来在进山中学二院上过学的郝永禄从北大毕业来当教员,他和我谈起当时的生活情况和我父亲的工作,我才知道当时总务工作的辛苦和当时父亲工作的责任心之强。 这类工作在抗战期间,虽然重要,不过对于办学来说却是有苦劳没有功劳的事情。我后来念书是在进山中学。看过几种关于进山中学校史的著作,没有一本提及当时的总务工作的,所记载的多是教学和中共地下工作在进山活动情况。 果然,进山中学搬到太原以后,就更显出在办学上,总务没有以前那样重要了。交通方便了,物资有汽车拉来。要买煤炭,会有卖家送来。学生的衣、食、住,都由学生自费解决。所以到1947年,校长赵宗复,提出要对以前搞总务的父亲和会计郝如兰减薪。所减的薪要加给新来的教员中共地下党员杨友多。郝伯伯接受了减薪,父亲却辞职到当时新民中学去了。郝伯伯是洪洞人,1949年之后也辞职回家乡了。他的两个儿子,更新和鼎新,从小和我一起玩耍长大,据说更新当了火车司机。 作为一个最下层的工作人员,诚实勤奋地工作是他的本分。不可能有对这个工作前景的预见。而掌权的人们,对于曾经诚实勤奋工作过的人们,在不需要他们的时候也会像一张手纸一样,用过就扔掉,从来不会对他们的下一步做安排。父亲他只会踏踏实实做好他本份的工作。不仅如此,他在进山和新民中学,随大多数参加了国民党和同志会,当时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但后来这两个组织都被定性为反动组织,这就成为他1949年后历次运动中,没完没了地交代问题、挨审查,一次次地写检讨的由头。 1945年进山中学回太原后,父亲对于赵宗复来说,是没有大用了,所以要减薪,让他辞退,到1949年之后,赵宗复对于上面也没有大用处了。1949年之前,赵宗复领导的进山中学地下党组织为解放区送了不少情报,为解放太原起了重要作用,1949年之后,这种作用没有了,所以在文革中,被抓住历史问题挨整,最后跳楼自杀了。兔死狗烹,这大概是规律。上世纪90年代,全国有两千万职工下岗,也是这样。 幸亏在1949年以后,太原进行留用教职人员的培训,父亲选择了教员的数学专业,从此以后的大半生就是在教中学数学中度过。 在解放军已经占领了山西省除太原之外的所有地方,太原也围困了将近一年,1949年初,解放军和阎锡山的部队先是在太原的东山上展开激烈的争夺战,经过几次反复,解放军最后占领了太原东山。太原城周围,东边地势比较高,一旦拿下了东山,对太原城来说成居高临下之势。这时阎锡山的势力就只局限在城墙以内,眼看大势已去,阎锡山给南京政府的总统李宗仁发了电报让李宗仁邀请他南下共商国是。阎锡山接到电报,于3月9日坐飞机离开太原,临行并且信誓旦旦地对部下说,他一定要回来与太原城共存亡。后来他一直到老死台湾,再也没有回过太原。 困兽犹斗,阎锡山的警宪指挥部,在太原被围后就加紧活动以清除异己。一时太原陷于白色恐怖之中。首先是逮捕一切有“通匪”嫌疑的人,然后是对这些人施以严刑,以破获共产党的地下组织。由于有叛徒出卖,与进山中学有关的中共地下党员先后被捕。3月10日,就在阎锡山离开太原的次日,警宪指挥部屠杀了韩建民、刘鑫、梁维书等八位中共党员。人称为太原解放前夕牺牲的“八君子”。其中梁维书是父亲的表弟,牺牲时,年仅29岁。 父亲一听说梁维书遇难的消息,就与黄英姑(梁维书的妹妹,时年16岁)到刑场收尸,随后把梁维书的父母接到家里暂住。那时爷爷还健在,两家人挤在两间小房内。在1949年初,由于解放军围困,太原的粮食十分紧张,多数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大家在一起挤着住,过苦日子,艰苦的情形可想而知。我那年只有15岁,听父亲对母亲说,维书叔尸体的脖子上有勒痕,他怀疑是先勒死然后再去用枪射杀的。 从当时太原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去收尸还是把我舅爷、舅奶接来家住,都是有一定风险的。刑场现场会不会有阎锡山的特务监督,会不会去收尸被特务们盯上,并戴上“通匪”嫌疑,这些父亲都没有顾忌。这件事对我的印象很深,它说明在亲戚家患难时,父亲不顾个人安危,能够及时伸出援救之手。 父亲不仅是在亲戚困难的时候能够冒着危险及时相帮,就是一般熟识的人也热情相助。除了帮助侄子、外甥在太原读书外,家里经常有圣佛村或霍县来人,看病、找工作、短期培训,都住在不宽敞的家里。在许多年里,家里成了“霍县在太原招待所”,一年到头,不断有人。 太原市教育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杨仁康先生,在1949年以前,是私立太原新民中学的校长,父亲就是那个学校毕业的。1947年父亲辞去进山中学到新民中学,又是在杨校长领导之下工作。1949年之后,私立学校全部收归国有,杨校长出任太原市第14中的校长,父亲上了教师培训班后,分配到市立17中当教员。后来虽然在不同单位工作,父亲还是经常去看望这位老师。 1966年开始的“文革”,大中学校首当其冲,父亲和杨校长都陷于被整的境地,因为他们都是旧社会来的,都参加过国民党和阎锡山的同志会之类的反动组织,特别杨校长当年给他的儿子起名为党民,这更加被认他是国民党的余孽,杨校长更因为是学校的“当权派”是天然被怀疑为“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被整是在劫难逃。按照当时的时髦做法,处在父亲的位置,要么出来揭发杨校长的“罪行”,这样就是“大义灭亲”;要么,虽然揭发不出什么,但要参加批判,以表示划清界限;最低限度要撇清关系,不来往,以表示不跟着他走。父亲都没有采取上面这些做法,反而在杨校长被赶出校园的时候,在杨校长最困难的时候,把杨校长接到自己家里来住。后来腾出一间小房子给杨校长夫妇居住。其时父亲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在所谓的“清队”中,所有教员集中居住,不许回家,一次次地交代历史问题,逐个过关。但是自始至终,父亲都是让杨校长住在家里,后来杨校长一直住到他去世,最后由于心肌梗死,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是靠在父亲的怀里停止呼吸的。 “文革”中,我趁北大学生大打派仗之时,回太原探望父母,也见到了杨校长夫妇。心里一直为他们住在一起担心,但父亲和母亲都很坦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责任。心里不由得升起对他们的敬意。在“全民破四旧”传统道德被扫除殆尽时,我的父母,作为中国最普通的老百姓还能够坚持对处在困难之中的老师施以援助之手,这是一种坚贞不屈的操守,他们没有随波逐流,也没有屈从权势。 父亲、母亲对爷爷很守孝道,打我记事,爷爷就已经满口没有牙了。有许多年,家里就“老少异粮”,给爷爷吃“偏饭”,即单独做比较软的细粮,而我们大都吃粗粮或粗粮和细粮混合着吃。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大家吃一样的饭。1943年一家人离开圣佛村到晋西、汾西、隰县之后,以及后来全家到太原居住,一直到1949年爷爷去世,十几年都是这样。 记得大约在1941年夏天左右,那时父亲一人在晋西工作,爷爷得了伤寒症,我只有七八岁的样子,只有母亲伺候爷爷,端屎端尿,洗衣做饭,经过一个多月终于痊愈了。爷爷生病时,很想念儿子,但却不让给父亲捎信,怕父亲知道后着急。直到病愈后才捎信告诉父亲。 我是1954年离开太原到北京上学的,后来又留在北京工作,“儿行千里母担忧”,几十年,父亲、母亲时时想念着我,但是从没有写信要我回来看望,即使在几次生病时也没有写信,怕影响我在外的工作。可是,每到寒暑假,父亲几乎每天都到太原火车站附近的五龙口路口看火车,看是不是我从北京回来了,有好几次,我回太原,就是透过在火车的窗口看见父亲在路口等待。这才使我意识到爹妈想念儿子的心情。所以后来我每年至少在寒暑假、五一、十一假期,有四次回家,希望能够稍许减少父母惦念儿子的心情。 父母一生生活很艰苦,也很节约。不过到他们七十岁以后生活渐渐困难了,住的房子没有暖气,冬天需要运煤、弄煤糕、生火,没有自来水每天需要挑水,平房内没有厕所,上厕所还要出院。特别是,由于没有暖气,生火不及时,时暖时冷,冬天容易感冒,1984年冬,妈妈因感冒转为肺炎,医院报了病危。这些在他们身体好和年轻时都没有困难,如果我生活在他们跟前,这些事可由我来做,也不会有困难。当时想请他们到北京与我们生活在一起,试了几次,都呆不长。原因是白天我们都去上班了,他们在家里很寂寞,不像在太原有他们一直熟悉的人和同事来往、聊天。一句话有他们一直熟悉的生活圈子,要他们脱离长期生活的圈子是不容易习惯的。 在比较了各种方案后,只好求助于太原工业大学,我在工大作兼职教授,在教学上协助杨桂通校长尽一点责任,申请工大分配一套宿舍,把原来父母住房交给工大。承蒙工大照顾,这样,从1989年开始,一直到1995年、2005年母亲和父亲先后去世,在这里比较好的条件下生活了十多年。到2006年,将那套房子归还工大,把原来文津巷的三间平房无偿捐给了工大。回想起来,能够给他们晚年的生活改善尽一份力量,稍稍能够心安。 我从小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父亲教我的机会也不多,后来上学后才和他在一起。记得打算盘是他教会我的,别的他具体教会我什么就想不起了。他虽然教会我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很少,不过他的做人却给我极其深刻的教育,一个人要有作一个普通人的操守。无论对朋友、对父母,对子女、对工作,都要做得像样子。这,大概是几千年来在民间传承的中国文化的主流,在许多动荡的岁月中未能泯灭,不过在社会动荡中屈从权势、随波逐流很容易,而能坚持传统、坚守操守也是很不容易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271 次阅读|25 个评论
[讨论] “天才儿童出生 父亲年龄较大”是真的吗?
热度 16 zlyang 2016-7-5 13:21
“ 天才儿童出生 父亲年龄较大 ” 是真的吗? 天才儿童出生 父亲年龄较大 , 医生在线网 ,2011-09-20,来源:华商网 http://yunfu.51daifu.com/2011/0920/4C0AD3DCC174T417024.shtml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想让自己的宝宝出生后就是个天才。那么纵观天才孕育规律,你能找出那些模仿的痕迹呢? 法国遗传学家摩里士的研究成果表明,男性精子素质 在 30 岁 时达到高峰,然后能持 续 5 年 的高质量。 我们还调查了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家庭出身、双亲匹配,出生环境及孕育他们时的天体运行、季节变迁、父母体多种生物种钟的运行等等,总结出怀生天才儿童的符合节律优生学理论的条件。 规律一、天才儿童的98.8%是男性。    我们的研究对象,是1901-1985年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医学或生理学奖三种自然科学奖得主。总人数共330名。(人次大于此数。因有同一人两次获得者。如居里夫人,曾获得物理和化学奖各一次)获奖的330人中,男性326,女性4。男性为总数的98.8%。 规律二、天才儿童的93.3%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    330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有308位出生于医生、文化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和教师等家庭,为总数的93.3%。 规律三、天才儿童孕育时,其父亲年龄较大。   ●调查发现:天才儿童孕育的父亲年龄在 32-48 岁(四八至六八)者,点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强;   ●父亲年龄在 30 岁(而立之年)及以上者占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强;   ●百分之百的父亲年龄大于男子性成熟的 24.6 岁。   如小布拉格(Willian Lawrence Bragg,1890-03-31 ~ 1971-07-01,获1925年诺贝尔物理奖),其父孕育他时28岁。 又如尼•玻尔(Nids Henril David Blhr,1885-10-07 ~ 1962-11-18,获1922年物理奖)其父孕育他时32岁;阿 • 玻尔(尼 • 玻尔之子,1922-06-19,荣获1975年诺贝尔物理奖),其父孕育他时36岁;伊伦娜 • 居里(1897-09-12 ~ 1956-03-17,获1935年化学奖),其父孕育她时38岁;费米(Enico Fer-mi, 1901-09-29 ~ 1954-11-25, 获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其父孕育他时44岁。 规律四、天才儿童父母门当户对 他们的出身、文化水平、兴趣爱好、工作性质、年龄、气质(性格)、血型等协调匹配非常好。 如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伊 伦娜 • 居里,她的母亲是居里夫人(Marie Sklodlwsl Curie, 1867-11-07 ~ 1934-07-04)父亲是皮埃尔 • 居里(Pierre Curie,1859-05-15 ~ 1906-04-19)教授。 其父母的出身, 一位是医生,一位教师,门当户对;父母的年龄差 是8岁又176 天,且男大于女,年龄相当,他们的气质是一阴一阳(心理学是为“ A+B ”),性格协调;都学的是物理专业,又都是物理学硕士,且共同研究放射性,文化程度既相当工作性质也相同。工作中,皮 • 居里负责理论方面,综合、提炼实验数据,撰写论文,充分发挥其情商高极之特长。居里夫妇在放射性研究中工作协调非常好,对事业成功很有利,对子女的潜移默化教育效果也非常好。他们都喜爱远足旅游,兴趣爱好一致……居里夫妇生育一位诺贝尔奖金得主,一位文学家。两个女儿与其多种生物钟的运行协调匹配有密切关系。 相关链接: 蒋永华,2016-07-05, 男婚女嫁:绝配的年龄差距男比女大15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946-988771.html 感谢您的评论!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7789 次阅读|46 个评论
父亲
热度 7 mdzhao 2016-6-19 16:38
现在无论什么节日,只要打开电脑或手机,就会有今天是什么节日的提醒,大概各种节日已经占据了所有日子的三分之一了吧,这不,昨天电脑跳出是个什么购物节,虽然我对这些购物节基本是无感的,不过女儿却是买了不少的东西,因为确实有不少优惠让她看了动心。今天电脑开机的时候跳出的是父亲节,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父亲,一转眼,父亲离开我们也已经有十多年了。 父亲在世的时候好像还没有什么父亲节的概念,反正父亲从来没过过父亲节。印象中父亲话不多,从来没有用语音表达过对我们姐妹几个的爱,但我却能从许多地方体会到这种关切和爱。或许是一种直觉吧,我一直认为父亲对我有一点偏爱,虽然他从来没说过什么或直接表露出来,但我分明就有那种心有灵犀的感觉。所以这让我一直深信,许多时候不需要用直接的语音,你对人的善意和恶意其实都会在有意无意间被人感受到,倒是那些直接的奉承或赞美,背后却可能藏着别的目的。和父亲一样,我也很少直接对人说赞美或感谢的话,而且越是对亲近的人越是如此,尽管后来自己也发现,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习惯,即便对最亲近的人也是需要表达你的感情的,但好像很难改变了。 唯有一次,父亲悄悄干的一件事被我发现后感到啼笑皆非。那是我工作几年后,一次有一个父亲的同事到图书馆来找我,当时自己也没在意,因为是上班的时间,请他去办公室坐一下他也不要,就在图书馆的门口聊了几句,记得他说起自己儿子也在杭州某高校任教,我还告诉他浙大图书馆资料多,图书馆的便利也就是找资料借资料,如果需要的话尽管来找我。完了我也就忘了这一茬。过年回家,父亲却突然吞吞吐吐问我,有没有这么一个人来找过我?我说有啊,就聊了几句。父亲告诉我,说他对我印象好极了。又问他儿子后来有没有来找过我,这下我才回过味来,原来却是两个父亲在背后偷偷为儿女筹划着找对象的事呢!我有点生气的问他:你是怕我嫁不出去啊?从上海还把手伸那么长。父亲有点尴尬地嘿嘿了两下,此后便没再提这茬。 想找几首父亲节唱的歌,发现自己差不多已经把那些流传较广的父亲的歌都唱过了,偶然听到苏打绿的一首《小时候》,突然有感慨万千的感觉,特别是里面的几句歌词:“我要长成你的翅膀,我要拂去你的沧桑,我忘了说,心里面的愿望,始终是要你的肯定啊,从你温柔眼眶绽放……我忘了说,当我仔细回想,脑海最珍贵的一幅画,是你载着我,叮咛我,要我抓牢你身旁,安心在你背后飞翔。记忆中,我们的一切,随着你老去的脸,成为永远”。唱到最后那几句,突然就有泪水渗出眼眶。想想确实,小时候,虽然嘴巴不说,但心里是非常希望得到父亲的肯定的。而父亲也总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在我身边,让我感到有一种依赖,比如我第一次去大学,工作后第一次去浙大,父亲都坚决要送我。婚后有了女儿的第一个春节,父亲也毫不犹豫到杭州来陪我。虽然每次我都表示不用他去,我自己能搞定,他却并不理会。事后想想,这些时候我因为有父亲在身边,确实在心里就有一种安定和依靠的感觉。父爱如山,父亲给人的感觉便是山一样坚实。 父亲节,用左手敲下这些文字,表达一下对父亲的爱,虽然在父亲生前自己从来没表达过这样的情感,希望父亲在天上可以看到。再放两首翻唱的歌,作为父亲节的纪念。 时间都去哪了 小时候
个人分类: 忆往昔|6276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