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匿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微博25:无感于科学网之“关闭游客评论”
QFL 2012-6-4 14:32
微博25:无感于科学网之“关闭游客评论”
昔日翻阅《 吕氏春秋 》,看到 “ 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 ” 不禁自作聪明地摇头一笑: 古人举例,真爱夸大其词,天下岂能有如此愚蠢之事乎 ? 不料今见:假科学之名,行愚蠢之事者,比比皆是;于是方醒,乃叹曰: 古人诚不我欺也 ! 图片来自网络,仅欣赏使用。
个人分类: 个人微博|15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匿名评论和注册评论的区别
热度 1 outcrop 2012-5-31 19:11
对用户来说其实没什么区别,因为注册一个非实名认证的用户,也没有什么难度。 要注册,麻烦点;要登录,麻烦点;不要验证码,方便点。 可能的好处是,能增加科学网的注册用户量,能关注某个ID的持续表现。 很多网站是开始就不开放匿名评论,因为可能带来很多麻烦; 有些麻烦是不适合科学网承担的。 但一旦开过了匿名评论,再回到注册评论的话,可能就会有一阵子负面情绪。
个人分类: 科技八卦|2950 次阅读|3 个评论
给科学网建议:允许学生匿名,善意提醒,发帖冷静期?
热度 7 hplu 2012-5-17 12:49
以下是看曹广福老师的“ 网络上还是慎谈现实的好 ”想到的: --------------- 1. 也许应该允许学生匿名 :学生毕竟年轻,涉世不深,也相对比较脆弱。最近看到很多自杀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让人忧心。读博阶段本来就很艰难,我们很多人走过来了,但过程中张虎的那种情绪,或多或少总会有点的。现在独生子女多,有了郁闷又不知道去哪倾诉,很容易就跑到网上来倒苦水。那么多一些宽容,给他们一个匿名上来发泄的渠道,听听大家七嘴八舌各方面的意见,也许会好一些。 2. 或者 科学网 适当提醒发帖实名的同学 ,帖子会被同学老师看到,请考虑好再发。 可以自动提醒,也可以是 编辑 或者一个 小组 或者 委员会 看到一些可能不太合适的博客后,暂时把帖子封起来,然后通知博主可能的后果,如果博主不在意后果,或者说已经知道可能的后果,那么他/她可以自己解封。主要的目的是让博主有个“second thought". 3. 再或者像新加坡选举的措施, 给个冷静期 (可以强制,也可以选择),就是你的博客写好后(可以只是针对学生一种保护措施),让你必须至少放一天,才可以发布。 当然不是所有类别的博客都要冷静,这个措施可以针对那些发怨气的博客,如专门有个博客分类是“现实反馈”或者其他什么名字,这个类别所有博客写好后都压几个小时或者一天才能发。以前有个朋友说过,当你有一个Angry Email要发的时候,写好后,放一天再来发,你会有新的想法。另外Gmail发Email时的Undo功能,我经常用。现在网络让信息的传播快而广,三思更显得有必要。 结语:昨天听BBC,有个人说:科技本身是中性的,人们可以让她变得邪恶,也可以让她变得善良。我们努力发展科技的同时,别忘了还要努力让她多做善事。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5407 次阅读|7 个评论
我喜欢科学网的匿名评论
热度 6 Zhanglincn 2011-6-20 04:18
科学网有匿名评论,我觉得由此才彰显科学网的宽容和大度,是科学网自由精神的良好体现,这个我喜欢。 因为是匿名,其评论才显得真实,才能正确表达“意思”和“情绪”。匿名想骂了,骂,言辞痛快淋漓,到位给力,连被骂者也很受用,从不藏着掖着,瞻前顾后,直接上口骂就是了,多好;想赞,那就赞,言辞恳切,从不吝啬迟疑,直接欢呼就得了,这才像个人样嘛。 人最怕面具,戴了面具就不真实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就都不敢说了。谁都知道正人君子的样子,所以不匿名就得光辉一些,尽量掩藏自己的喜怒哀乐,有时为了文人面子,不惜错过向别人承认错误的痛快机会,永远只能围观不打不相识的精彩故事,所以这“非匿名评论”的限制着实地让人憋屈不是? 我喜欢匿名评论,有时候也被骂得狗血淋头,纯属正常。有时气愤难耐也直接对骂,哈哈,痛快,如饮烈酒,一醉解千愁。只是为了保持我们共同的环境卫生,骂人得讲素质,不问候全家是第一原则,总不能“弱”到要连坐别人家族才能取胜的地步吧。不联系下半身是第二原则,否则就实在是太低俗了,让人瞧不起。就事论事就这个帖子论这个帖子,不胡扯蛮缠是第三原则,有时明明错了还扛着红脖子给大家找乐子。除此以外,尽管骂来就是,我等还是听得进“忠言逆耳”的说词的,呵呵,做人就得做得痛快不是,就得做得磊落不是,只是不要总在匿名里做出个阴翳小人出来,时不时不看博文一见博主就给人家砖头就成。 本人就匿名回骂了一个博友,后来发现自己有些偏激,就又匿名道了个谦,这厮现在还是我朋友不是?还有一回我实在忍受不了一个博友神叨叨的胡言乱语,就匿名臆测过他是个通过忽悠大众进行网络和平演变的主儿。可这厮拐弯抹角、话里有话又不直接说的毛病竟忽悠得网上很多博主都觉得这厮是个高人,都和这厮称兄道弟,在下实在觉得憋得慌,于是就匿名跳出来主动绝了几句给这厮,才感到长期被忽悠后的些许痛快。有人说了你这厮也不坦荡,匿名作甚,但大家毕竟还是网友不是,总不能撕破面皮不给国脸给朋友吧,匿名了大家都互相不知,本身不是什么大事,省得没事联系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比如白眼狼那里。 做人要磊落,爱憎分明而且知错就改。是人都不要去做圣人,圣人不能骂人,做人就极为不痛快了,有时候直截了当地痛骂无耻的东西本身就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科学网,我喜欢你的匿名评论。另外我从不自己删我博客上的匿名评论,欢迎匿名送砖头过来,俺要盖房子!
个人分类: 社会视角|4257 次阅读|13 个评论
谨用匿名和假名发表负面的评论
热度 18 jiangjiping 2011-5-21 08:16
p { margin-bottom: 0.08in; } 谨用匿名和假名发表负面的评论 蒋继平 2011 年 5 月 20 日 几年来在网上经常看到一些人用匿名和假名的方式发表一些负面的评论,有的甚至借此对他们有成见的作者们进行恶意的人身攻击。 这些匿名和假名评论有的言语粗俗,素养很低。 这些评论给绝大多数善意的作者带来心理上的伤害, 实际上是在人与人之间制造人为的仇恨。 这对中国政府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做法是不利的。 当然,人人有权利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但是,这种个人看法和评论必须建立在理性的规范内。 你有不同意见,可以理直气壮地提出来讨论。 不过,我们应该用平和的心态,正常的言语,和善良的意图来表达和交流。 现在有些匿名和假名评论,经常用非常低级的语言,有的甚至还要借此骂别人的祖宗,有的给别人在政治上上纲上线。这些匿名和假名评论者自己内心不平衡,就把怨恨发到别人身上。 这种做法是很不理智的,是不值得提倡的。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损人害己的行为,最后伤害的是匿名评论者自己。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中,相互的行为影响着相互的心情,也影响着周围的环境。 俗语云:播什么种子收什么果。 所以,我们应该多点燃一些蜡烛,给身边的环境带来一些光明,而不应该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掀阴风。 诚然,使用匿名和假名发表评论本身并没有错, 但是,借用匿名和假名不易被人发现真实身份的特性来做不符合理性的事,那就错了。 实际上, 匿名和真名真姓只是相对而言。 匿名使用者有 IP 网址的纪录。 要是认真起来,可以根据 IP 网址找到评论者的电脑。 这是我刚从一位亲人那里学来的知识。这位亲人曾经在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电脑和电子反恐部门工作过,他是这方面的专家之一。 他告许我,有了 IP 网址, 很容易找到这台电脑的位子。 因而,我建议广大网友在网上发表评论时,最好用真姓实名,要是很忙,没有时间登录,必须用匿名时,尽量使用文明语言发表一些正面的评论或者合情合理的评论,而不要进行人身攻击。 要是我们大家都这样做的话,可以营造一个理性的大环境。 这样一个理性的大环境对大家都有好处。
个人分类: 工作环境|9940 次阅读|35 个评论
科博,你不該是“假面舞會”
热度 2 LEOLAND 2011-5-20 17:54
科博,你不該是“假面舞會 ” 曲津華 開博有兩年多了,攢了 260 多篇小文,其中轉載的不超過 15 篇——不算是太懶惰之博主吧? 兩年來一直有個想法,今不妨鼓起勇氣,說出來。 相信很多博友都開了不止一個私家小博園。在科博這裡,大家看重的是同道、同好、同儕的情誼和共鳴,所以大家都不妨坦蕩一回,把名字和玉照都一一奉上。筆者也是這樣想、這樣做的 (^_^) 。 可是,有的人,或者說有些博友,卻不是如此透明。按說人各有志以及不影響別人的理念為眾所認同,他人都不該對此發議論、抱怨或牢騷。然而事實是,那些蒙面博友也都是有理想、有思想、有抱負的主兒,對所見、所聞都有油然而起的表達慾,焉有不評不說之理? 這,就帶來一個不公平的問題:面具博友們 pk 了裸奔的、坦蕩的實名博友,匿名 vs 了真實,於是信息就嚴重地不對稱了。 對蒙面博友的踴躍留言,實名博友理應熱情回應,互動一番。可是不對稱的身份迷霧,多少會帶來一點遺憾乃至不快。不知蒙面博友們是否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本文的問題,其實是由博友間的互動而引發的聯想。如果蒙面博友不互動,不跟帖,或者實名博友不對蒙面博友的博文發聲,就完全沒有這個問題。但是,這可能嗎? 既然互動是世界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那麼,我們相信,匿名博友群體將會越來越小, TA 們會逐步擺脫面具,以真實的面目投入到這激情燃燒的言論平臺中來,建功立業,利國利民一番。 大家,可都期待著假面舞會變成交誼舞會呢。 拭目以待吧。 2011-05-20
2089 次阅读|2 个评论
写博客是一种修炼
热度 29 baoyongli800 2011-3-24 08:59
本来以为开通了博客,就算是有了自己的一块私人领地,闲下来的时候过来逛逛,把 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所思所想化成文字寄存于此 , 以待日后回忆之用 。想写就写,不想写就让它荒一阵儿,反正也不指望收获什么。 刚写博客的时候,偶尔会有路过的人进来坐坐,谈谈观点,提提意见,或直抒胸臆,或委婉道来,除了以文会友,还促成了一些科研上的合作,甚至因此找到了多年失去联系的朋友。渐渐地,这块领地便成了心里的一丝牵挂,即使在没有时间写博文的时候,也会忍不住偶尔来自己的领地看一眼 ,顺便四处逛逛,寻找一些好文以及一些值得借鉴的学习资料。 博客写得久了,路过的人越来越多,进来的人也越来越多。有名有姓进来的 , 一般会彬彬有礼;无名无姓进来的,也大多是出于善意,表示友好 。 即便观点不同,也不至于丧失尊严,偶尔唇枪舌剑,也不过是就事论事,并不妨碍彼此成为朋友。但是林子大了,物种也便具有了多样性,所以偶尔会在 宾朋 散去,洒扫庭院的时候,看到一 些可疑 的 东东 , 从其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分析,应该是在消化道发酵了很久的东西, 有心物归原主吧!人家是 匿了名、 隐 了 身的 ,或者早已换了多个马甲混迹于人群之中 ;扔出去吧!又怕别人说不注意公共卫生;变成农家肥吧! 又实在缺少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只好 关门闭户, 等其自然风干, 以免熏到了过往行人。 偶尔实在难以忍耐,便趁着月黑风高,看看左右没人, 忍着恶心 将其掩埋了事,怎奈余味至少绕梁三日,终于等到余味散尽,人早已被熏得晕晕乎乎,神经短路了 ,且需调息几日,方可恢复 。 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多了,人也便有了一定的耐受性,甚至对留下这些东 东 的人 产生 了 些许的 理解和同情,可能人家恰巧走到这里,内急难耐,难道还让人家憋着不成? 估计很快会有人跳出来说你侵犯人权; 也可能人家只是学学孙悟空,在五指山上留下点儿记号,以证明自己曾经路过此地;也许人家本无此意,只是你的话恰巧刺激了人家的某根神经 ;也许人家只是气不顺,只想找个人恶心恶心,而恰在此时与你遭遇 ...... 活得久了,才知道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还是理解万岁吧! 非常佩服那些辛苦耕耘的博主 ,每天宾客盈门,想必此等“意外收获”自会不少,但人家依然能够安之若素,心无旁骛,笔耕不断,此等心胸不能不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自认为缺乏此等胸怀,所以只能潜心修炼,相信 假以时日,嗅觉、视觉、听觉就会渐渐钝化,达到一种无我境界。 修炼尚未成功,吾辈仍需努力!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6361 次阅读|59 个评论
论文匿名未过,该怎么办?
caojian123 2010-11-26 22:51
今晚得知,本人论文匿名评审未过,具体细节我不想说,只想问问各位老师,如果您是外行,您会给出怎样的评审意见? 我的方向是生态经济学,可评审人是中国农大一搞土壤生物的教授(个人推测,估计偏差不大)。结果,这一教授彻底否定我的论文,而且是很外行的否定了,提出的问题让我汗颜。 我想请教各位老师,如果您遇到这样的情况,您会如何处理?是硬着头皮上?还是全身隐退,拒而不评呢? 学校送审时,考虑同行吗? 如果我对评审意见有异议,如何上诉? 导师有权对论文质量把关吗? 敬请各位老师赐教,我很迷惑,甚至想放弃这个所谓的博士头衔了。 本人在读期间,大部分时间做过项目了,无暇顾及所谓的那个SCI,因此成果不是很多,只有3篇中文、1篇英文、1本专著和明年即将出版的1图书章节(英文)。我知道,我的所有科研成果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某一问题。但我想问一下各位老师,您敢说您的文章或专著都毫无瑕疵,篇篇或本本都是精品? 如果一篇文章或一本专著能把一个问题彻底解决,那我们以后还怎么混饭吃? 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泰斗都没做到?何必对我无名小辈如此刻薄。再说了,外行评价内行,您怎么就敢能下手呢? 郁闷啊! 继续喝酒吧!虽一醉不能解千愁,但至少可度今宵! 何乐而不为呢? 为伟大的大学和教授干杯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145 次阅读|2 个评论
易被忽视的细节07:分裂
dthome9180 2010-10-1 10:59
最近有分裂字样的文章出现了几次,引发了我的思考。 我以前并不上BBS,为什么?因为最早BBS类似的东西在中国出现时,我就抱着好奇的态度,注册了一个帐号,上去和人聊天。我经常被问得一个问题是你是boy,还是girl?。我感觉反感,就不再上BBS。 后来工作后,发现学生们都在BBS上流连忘返,孜孜不倦,觉得好奇,就又上了BBS,这时的BBS不像以前,大家都在讨论一些具体的问题了。但是,逐渐有一个发现,BBS上的人都肆无忌惮,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说的话,在这里都可以说,有些感觉很过分,为什么?后来我认为大概是匿名的原因。既然没人知道你是谁,那么你说的所有的话就可以不负责任了。 我开始做实验,开始体验(这么说其实是往自己脸上贴金)。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说的话,用匿名在BBS上可以说。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我快人格分裂了,我快变成两个人了,现实中的和虚拟中的。我不敢了,我怕了,我又一次不再上BBS了。 9月份,我开始阅读【科学网】,发现这个地方是实名制的,很对我的脾气,就申请了博客,开始写博客。在写作的过程中,因为是实名,所以小心谨慎,千万不要说一些现实生活中,会被别人笑话或者反感的话。 最近,【科学网】上的讨论很多,但通过看一些博客的评论,我又发现了,BBS现象又一次出现了。那些用实名的留言大多小心谨慎,而一些大胆出格的话,大都用匿名评论。我发现,实名和匿名又一次分裂了。 由此我终于信了: 为什么韩国的演艺明星可以通过自杀来抗议众fans在网上的谩骂! 为什么美国的演绎明星可以通过退出微博来逃避fans的无礼言语! 为什么那么多花季的年轻人因为上网有瘾而在不能融入现实生活! 因为匿名网络社会和实名现实社会其实是两个社会,如果将匿名网络社会发生的事情来影响实名现实社会发生的事情的话,我们所有人的都会人格分裂的,进而精神分裂。 所以我决定了,安心写我的博客,不再管是否有人看,不再管是否能排名靠前。 所以我决定了,不再看任何匿名的评论,也不再回复任何匿名的评论,博客不是BBS! 因为如果我看重那些匿名的评论,就是用现实和虚无缥缈对抗! 因为如果我看重那些匿名的评论,不知哪天我自己就会分裂了! 也希望,【科学网】可以给每个博客一个选项,可以自动屏蔽那些匿名的评论。 如果有一天,【科学网】放弃了实名制,我肯定会退出,再一次放弃我在虚拟社会中的体验! 以往博客: 【01】十万 ; 【02】稀土 ; 【03】裁判 ; 【04】家长 ; 【05】电脑 ; 【06】诺奖
个人分类: 点睛之笔|4306 次阅读|4 个评论
还是关于“盲审”
等离子体科学 2010-6-6 14:03
前几天给我们这个领域一个有名的刊物审了一篇 Letter 。几个回合下来,尽管另一个 Referee 不同意他们发,尽管笔者最后的修改意见作者坚持不接受,还是同意他们发表了。理由是: The other referee was right , keeping journals high standard would greatly benefit the community and readers. However, the paper truly showed certain high quality and important results, though the authors a bit disappointed me for refusing further improving their work. I hope they would soon write a long paper to do it. 主编的回信: Thankyouforyoureffortsinreviewingmanuscriptxxxxxxxx.Basedinlarge partonyourcomments,theEditorshaveacceptedthispaper. Yourparticipationinthereviewofthispaperandyoursupportforour journalaregreatlyappreciated. 我不认识这些作者他们显然是新人。感觉很复杂:一方面,就这么放过了其实对这些新手不好;另一方面,这篇文章总体来说质量还是达到了要求,我希望他们做的其实是一些锦上添花的工作。近来大家把 Letters 看得很重,但是其实更重要的是之后报告详尽结果的长文章。有些不足之处可以在那篇长文章里弥补。这也是笔者建议那些作者的。 还有一个感觉:另一个 referee 其实是不同意就这么发的。一旦同行们有任何质疑:怎么这样的文章就让它发了?主编、笔者是要和那些作者们共同承担责任的。 这使得笔者想起所谓的匿名评审、甚至所谓双盲审。 笔者的意见,评审人应该和作者一样,写下自己的名字。事实上,这篇文章(包括博士学位论文)经过你的评审发了,你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为共同作者而且是那种没有任何 credit 却要承担所有可能错误的责任的共同作者! 笔者担任 Associate Editor 的一个刊物多年来一直提倡 referee 公开自己名字。笔者对此是非常支持的。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5956 次阅读|1 个评论
请问满口道德仁义的嵇少丞:这位匿迹恶评华人不无赖吧?
陈龙珠 2010-5-24 09:21
北京时间2010年5月15日之前的一周内,本博遭遇 Trigger/嵇少丞 的无端谩骂和人身攻击。5月15日起之后的一周多,嵇少丞在科学网博客上的文章停止了更新( 从 5 月 24 日 他的博文获悉,是跟随 Discovery 探索频道到了中国包括四川地震区拍摄《大陆苦旅》,文号: 327901 ) 。争执事态,看似逐渐趋于平静。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自北京时间5月15日凌晨起之后的几天里,本博和嵇少丞各自多篇的博文下,同时依次出现了来自 加拿大温哥华 - 中国北京 ( 首次 ,末次 ) - 四川成都 ( 首次 ) 的匿名者的骂陈赞嵇评论。这种有规律可循地来本博的匿名谩骂,直到本博于北京时间19日上午再次点明其行踪基本特点后停止,但在嵇博上继续几日出现四川成都、汶川地震灾区等地ip赞嵇骂陈评论。此现象,再经成都 - 温哥华 后,近日趋于主要来自于加拿大的了。 这位华人怎么个活法和是否还要廉耻,是他( 但愿还算个男人 )的自由。但这次本博遭遇的网上经历,因为属于少见的变态,还是应该对其做点注记的: 伴离尊仙骨未寒, 科网生烟消孤闲; 越洋跨海归故里, 褒ji贬异匿名狂。 本文将那几天这位匿名者在本博几篇文章上的评论( 为节省本文篇幅,删除了原来的N行空格 )和本博的回复汇总如下留存: @ 日本2008年6月14日7.2级地震预警系统状况估计 ( 2010-5-18 21:16:20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四川灾民 ip:125.69.74.* 删除 回复 你真的懂地震?还是把你的楼歪歪搞清楚吧,少来忽悠我们老百姓。 博主回复:北京时间15日凌晨起至今,温哥华-北京-四川,下步骂我的ip会在哪? 没错的话,我快发表饱和介质波速论文的时候,有白痴还在啃法语呢,呵呵 @ 小议美、日、中三国报复社会行凶形式的差别 (2010-5-15 13:11:47) 标题: 发表评论人: 紫竹 ip:222.128.247.* 删除 回复 精力花在科研上,靠在博客写既没文采有无思想的破文章,出名?多无聊。 博主回复:呵呵,这位或许从温哥华到北京连续骂我和赞ji的先生真心健,从昨天到现在说的都是耳聪目明的话。 你评论结尾竟然按了22次回车键,导致我这儿的页面严重空白,没变态吧? -------你(应该清楚自ji是谁的)在ji博上(文号323024)的恶意攻击留存于此: 标题: 发表评论人: 路不平 ip:222.128.247.* 石棉地震是事实发生,不承认它的,是自欺欺人,为自己的错误狡辩更是错上加错,以此嫉恨四川灾民和正直有良知的科学家,长期不断找茬胡闹,突破做人基本底线,更是不可容忍的,陈龙珠问题的实质就是如此,一言简括。 标题: 发表评论人: Haha ip:222.128.247.* 删除 回复 陈龙珠,你的回答好无逻辑,什么刀子? 你怎么总是给老脸上贴金,给别人扣尿盆子。你可以说没有精力做科研,教学之余上网。搞关系。科学家比的是学术论文,你拿得出几篇像样的论文?不是博文,中日美与你何干? 博主回复:* 有意思,一早上来又看见这位说自己不给别人扣尿盆子的,而且结束评论用了14次空白回车。 你不会回头看看你自ji留在这里和ji博下的是啥话? * 向你这位在用北京ip发言且曾特别声明是北京人的网友吹个牛哈:本人对笔迹、文字风格辨识能力有特别的直觉,曾分别在78个和38个学生的测验卷子和作业中准确找出代做的那份及其代做的学生。----本人现在的职业是安全与防灾工程,不乏洞察蛛丝马迹的基本能力哦 标题: 发表评论人: GH ip:222.128.247.* 删除 回复 你懂啥,中日美三国。不懂装懂。做教授整体不无正业。 博主回复:呵呵,咱和谐,怕你的刀子,行了吗? @ 笑看加拿大华人正教授嵇少丞的白痴言行 (2010-5-14 12:23:37,后记:此文已被编辑部删除) 标题: 发表评论人: 温哥华 ip:142.179.105.* 删除 回复 一句话,我不相信你的话,你建筑商的番走狗。 博主回复:你尽可放心,你说话的自由在这里是能充分得到保障的,还包括连你曾是中国人自己也可以不认了的哦 后记:呵呵,出差在外还不消停?转你在温哥华和北京于ji文下先后发的评论,连同你在我“小议美、日、中三国报复社会行凶形式的差 别”文下的表演,供你自己和网友们欣赏: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温哥华 ip:142.179.105.* 温哥华的许多楼房建在山脚或山坡上,楼前楼后高差达50-60米,没有听说倒楼的,陈教授的压力差成倒楼主因,是阎王做报告,尽鬼话。做这种伪证,与所有人民为敌,不该不该。比汉奸还坏。请陈龙珠离开科学网,你是科学网的耻辱。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玉树 ip:222.128.247.* 当地震波传到水饱和沙土是,没有经加固处理的沙土就要发生液化,建在其上的楼房就要倒塌。上海倒楼是没有发生地震,就是此楼没有基础结构处理,很小的压力差下就完了,专家有难言之隐,专家身上也有压力差,一边是建筑商的钱/政府的权力,另一边是平民百姓,专家往那边倒一可以模拟出来的。
个人分类: 麦德鸡餐馆|3460 次阅读|0 个评论
To 盲 or not to 盲
等离子体科学 2010-5-23 21:17
周日写博文,照例是老问题还是所谓盲审。 关于盲审,牛老师又写了一篇,再顶一下。 先正名。 牛老师用的是匿名,但是大家都知道说的其实是双盲的盲审。可还是有混乱。一位游客就说: 一看楼主就不懂匿名评审的价值。匿名评审,最重要的是让作者不知道审稿人是谁,这样才可以方便地发表意见。至于审稿人是否知道作者是谁,并不重要。在美国,好的文章通常在很多会议上发表过了,审稿人一般都知道作者是谁。 但是问任何一位正在等待学位的研究生,都知道所谓盲审就是指匿去作者的姓名。牛老师批评的也正是这一种。 不过这位游客说得很好: 至于审稿人是否知道作者是谁,并不重要。在美国,好的文章通常在很多会议上发表过了,审稿人一般都知道作者是谁。 说明 至于审稿人是否知道作者是谁,并不重要 是一个常识、也是一个共识。这位游客说 在美国 ,其实应该用世界上。 笔者说是掩耳盗铃。其实研究生院的人也心知肚明。附在论文后面的读研期间发表文章的列表,你要不要去看看?不看,你对评阅不负责任,一看,就知道是谁了。有的学校还自作聪明地把这一张表也拿掉,结果评阅人质疑:这篇学位论文有抄袭某某之嫌! 笔者说过:这样的自欺欺人,第一侮辱论文评审人的人格、第二侮辱论文评审人的智商! 笔者的办法就是:虽然没有力量改变这种弊政,破坏还是可以的。 五月正是审论文的旺季,笔者手里就有好几篇,其中两篇是所谓盲审,没有作者及导师的姓名。 可能是因为笔者屡屡破坏盲审规矩的名声在外吧,两篇盲审都是让学生自己送来的一篇是直接到我办公室,一篇发到我信箱来。 To 盲 or not to 盲?这是个问题!如果大家都抵制,这种蠢事自然会消亡,也就是几年的功夫吧。等着瞧! :p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4798 次阅读|4 个评论
“双盲审”的出处之一
等离子体科学 2010-4-27 11:11
陈辉老师转来一篇文章,并摘了一部分: 双盲审稿即由编辑部将稿件复印两份,隐去作者的姓名,分别请两位在这一领域的权威或同行专家审稿。审者需对稿件写出具体的书面意见。如两位审者的意见一 致,经主编终审后,就能得出处理意见;如两位审者的意见不一,就必须再找第三位乃至第四位审稿人,以作出最后结论。编辑部最后将稿件的处理意见反馈给作 者,并加上主编意见,当然将审稿人的姓名同样隐去。整个审稿程序比较复杂,但严谨有序,体现了对作者负责,对期刊质量负责的精神。 注意:最后一句说的是 对期刊质量负责 。 感谢几位热心的年轻朋友帮助笔者找到了这篇文章。 文章没有直接给出他们这段话的依据。但是篇末给出了三篇参考文献: 1. 海桑,美国的大学出版社,编辑学报, 1999 ,( 1 ): 77-79 2. 施才能,选准审稿专家是确保审稿质量的关键,编辑学报, 1995 , 7 ( 4 ): 198 3. 国外一些地球物理期刊如何对待投稿者,编辑学报, 1998 , 11 ( 2 ): 112-114 其中第一篇文献原来就没有注明卷数。但是不妨碍一位年轻朋友找到了发给了笔者。作者使用了笔名,没有单位,不能算是学术文章。但是可以从里面找出: 匿名审稿,是把稿子复印两份,分别请这一领域的两位权威或资深教授审读,然后写出书面意见。投稿者的姓名,是不让审稿人知道的。 注意:这里说的是 美国的大学出版社 出版书籍。这一点笔者不予置评。毕竟美国的大学出版社太多,而且美国是这样一个国家,不同的地方有完全不同的规矩。比如笔 者生活过的一个城市,小学 6 年,初中 2 年,高中 4 年;可是换了个房子,搬到旁边一个相邻学区,就变成小学 5 年,初中 3 年,高中 4 年了。但是,单就笔者本人与国际上的科学方面的出版社打交道的经验,则是正相反:他们不仅要告知评阅人书稿作者姓名,还附上书稿作者的详细 CV 。 第二篇文献,说的才是期刊。从题目看就知道。 注意:这篇文章根本没有提到作者的姓名对审稿人是否保密。大概是因为该文作者当时可能还没有为国外刊物审稿的经历。 其中关于审稿,是这么写的: 审稿人的姓名对作者是保密的 , 也可以公开。。。 。 也可以公开!这确实是地球物理学界的好传统:给审稿人自己一个选择是否公开自己的姓名的机会。而且把鼓励这样做作为刊物的一个 基本的 Policy 。巧的是,昨天中午与一个其所在的那个领域里国际上最权威的刊物之一的主编一起吃饭,谈到这件事情。他的观点是:公开审稿人的姓名有利于科学观点讨论的健康发展。不要说双盲,就是现在的这种 审稿人的姓名对作者是保密的 做法,在科学界其实也是有争议的。 第三篇文献,说的是国内刊物的情况。也没有提到盲审:。 那么请问,上述引文中期刊二字从何而来呢?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10285 次阅读|1 个评论
掩耳盗铃的“盲审”
等离子体科学 2010-4-25 10:48
周日不写博。但是今天看到牛登科老师的文章,忍不住要说几句。 一言以蔽之:同感! 不知什么时候兴起了盲审。而且是双向的! 不可否认,同行评议( Peer review )是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发表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都应该经过同行评议。而且笔者早就说过,发表了多少篇 SCI 论文不应该作为学位论文答辩的必要条件只要导师觉得你够博士水平了,同行评议也觉得你够了,答辩委员会也觉得你够了,那你就够了。有没有、有几篇 SCI 论文有什么关系?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在美国的一流大学的一流教授那里得到物理学博士学位时,一篇 SCI 也没有。 So what? 但是,即使是所谓匿名评审(包括 SCI 期刊也好、基金评审也好),也没听说有把作者或者基金申请人的名字也匿了去的!全世界也就是中国这一家这样做,而且也就是教育部这一家!国家基金委也好、科技部也好,都没有这么奇怪的规定。 谁说我们没有创新!这不是创新是啥? 其实,所谓明审和盲审,本身就是很奇怪的事情。论文做出来了,导师觉得不错;但是导师算是共同作者,所以找几个同行帮助把关。有时就是导师自己把论文送去。有时委托秘书或者办公室代转(邮寄)。同行看论文,有什么意见,常常就是直接打电话给导师,提出修改意见或者商榷。如此而已!可是我们的学校里却搞得像做贼似的,而且还是掩耳盗铃国内的同行里这些博士生谁在做什么、发了什么文章,真正熟悉该领域的专家(如果真是专家的话),有几个不知道的?在各种学术会议上不知道讲了、张贴了多少次了。 不要说掩耳盗铃这个词不好听。盲审这件事,本身对评阅人就是一种人格上的侮辱:我不相信你有作为科学家的基本素质诚实,所以蒙上你的眼!!对于这种盲审要求,为了不影响学生的答辩时间,笔者一般是告诉那个学校:我可以审,但是这种蒙了面的事情我不做!我会打电话给那个导师去核实我的推断,然后告诉他们(包括学生)我的评审意见。因为我是科学工作者,我有我的人格!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15650 次阅读|11 个评论
匿名评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没必要,还有害
热度 5 DNAgene 2010-4-24 16:46
最近,我评审了一篇所谓的匿名学位论文。请大家看看下面的形式,够匿名了吧。 XXX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去掉作者、导师、实验室、以及致谢中所有名字。由XXX大学研究生院送到我们学校研究生院,再有我们研究生院通过我们院的研究生教学秘书找到我。 表面上看,很匿名。作者也不知道评审人、评审人也不知道作者。这样捉迷藏,真藏好了吗? 评审博士学位论文的第一要求是:评审人了解此领域的进展。就我审的这篇学位论文,作者之前发表的两篇期刊论文我都看了。自然没藏住,我知道他是谁、他导师是谁。他知道不知道我呢?凭他导师在那个学校的地位,如果想知道,研究生院不可能隐瞒。 有读者也许会说,如果评审人不太了解此领域的进展,匿名评审不就有用了吗?也没用。如果不了解你研究的领域,还敢给你审论文,你不怕他胡说吗?作为弱势的论文作者,当然怕了。于是,要为这些外行的评审人提供一些研究内容以外的信息,说明论文已经足够好了,你可以放心地说几句好话、让我通过得了。提供什么信息呢?此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已经在xxx期刊xx卷xx页上发表了。我审过多个学校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已有论文发表的都写上了。有的出现在论文附录中,有的出现在专家评阅书中。论文的期刊名卷页都说了,还要匿名,可笑之极,或者说弱智之极。 无论是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匿名都是一个形式,聋子的耳朵。没用了还要摆在那里,不一定有害吗!鼹鼠和某些穴居的啮齿类动物的眼睛没用了,留在那里是有害的。有名无实的匿名评审有害吗? 它的第一个害处就是逼着人口是心非。评审人知道假装不知道,作者表面上匿名,内心中千方百计提供很多信号让评审人知道,更有甚者,论文匿名、作者自己送达。做科学研究诚信第一,这就是我们培养不诚信人才的诸多手段之一。虽然事小,影响却是在潜移默化。 第二个害处是培养一种坏的习惯:把每一个人都当坏人提防着,真正的坏人又防不住。法律上的无罪推定最近几年才为包括本人在内的很多国人所知。匿名评审显然就是假定评审人重人情、不守原则。仔细想想,你先把我当成了不怎么样的人,我还要帮你干活,评审人们真是犯贱。 第三就是这种所谓的匿名评审要经过两个学校官僚机构的所谓分发处理。他们可以拖时间,但评审人不能拖,给评审人的时间都很短,行政命令式的,几天之内必须评完,不审就是在为难办事的人。哪个专家好意思为难自己单位的行政人员呢。不为难他们,时间紧,怎么办,草草了了吧,没别的办法。结果呢,审和不审一个样,有问题根本发现不了。 第四、第五、第六个坏处,请广大网友补充。 学位论文的评审,满可以借鉴期刊论文的评审。国际期刊的编辑们可比我们研究生院的国家公务员们专业多了。专业期刊也曾有人讨论过双盲评审,但没有推广起来。现在普遍实行的是单向匿名,评审人匿名,作者不匿名。原因就是评审人必须很熟悉此领域。熟悉此领域的内行人,看看论文的来龙去脉、前期工作,十有八九就知道是谁的了,实在没必要对评审人匿名。 国际期刊中的单向匿名审稿人制度也有一些弊端,最近学术界开始采取公开审稿意见等方式来规避这些弊端。据我说知,BMC的医学期刊论文发表后都公布审稿意见,它的生物学期刊Biology Direct也开放审稿。最近,EMBO也跟进,准备或者已经开始了公开论文审稿意见。 公开了,评审人自然就对自己的评审意见负责了,也就不用担心人情关系了。多一些开诚布公,少一些藏着掖着,这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公开评审也有点问题,就是中国人常好面子,不好意思给不好的评价。首先说,我们的劣习要改,不能让现有劣习成为阻碍进步的理由。其次,还是有折中的办法。可以要求评审人看到论文之后,在几天内答复有没有时间详读并评审。评审人如果觉得论文太差,又不要意思说不好,还可以选择拒绝评审。默认理由是审稿人很忙。一篇学位论文,如果联系了10个(或者20个也行,标准可以讨论)以上的专家没有找到足够的评审人(3位),这篇论文就可以认定为不过关。如果通过网络评审,减少了邮寄时间和两个研究生院的分发处理时间,上面的设想不一定会增加时间上的负担。 声明一下: 开放审稿、多人拒审算退稿 并非本人发明。BMC公司的Biology Direct已经这样运作了近五年时间。本人在上面投过稿,故比较熟悉,现将其经验转告大家。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358 次阅读|39 个评论
关于匿名批评的认识
chrujun 2009-5-30 11:57
很多人对匿名批评的人大动肝火,其实没有必要。我觉得有人以各种形式批评是正常的。想搞太平天国,可能吗?布什都有人骂呢!匿名批评的人也许有部分人心里阴暗,但更多情况下是自我保护。 如果你的学生想骂你,他敢不匿名骂?如果你的下属看不惯你的所作所为,他敢实名批评或者是骂你吗?在权大于法的情况下,有多少反抗的人敢亮出身份呢? 强者如美国可以详细公开他的武器,而中国则尽量隐藏。强者最希望的是弱者把一切都暴露出来,好一举击毙。但隐蔽是弱者生存的自然法则,狡兔三窟就是这个道理。当愤怒的狮子为逮不住猎物而胡乱狂叫的时候,兔子们正在洞里偷笑呢!将心比心想想,多体谅他们吧。 另一方面,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和爱。为什么很多人恨美国,要报复美国?为什么很多中国人骂法国总统萨科奇?与有关人员产生利益冲突或矛盾是导致有人匿名攻击或骂人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可以减少一些攻击。但要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特别是领导和牛人,越是强大越容易受到攻击。像我这样的弱者则相反,很少有人来骂我。 这也许是作为强者的代价吧。 可以肯定的是,强者肯定不会去匿名攻击弱者。强者对弱者有什么意见,直接抓来批评或骂一通就行了。要是对某个弱者恨之入骨,找个理由把他关起来就行了。或者让他直接在地球上消失。 注: 本人在科学网上没有发表过匿名评论。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4199 次阅读|2 个评论
博客是学术的桃花源:再答网友Steel的Fe3C问题
大毛忽洞 2009-5-10 15:42
博客是学术的桃花源:再答网友 Steel 的 Fe3C 问题 在一些学术交流会上,由于是面对面,实事求是的批评意见很少能听到。你错了,别人也不好意思当面提出来,别人错了,你也不好意思提出来。 博客就不同了,由于有匿名功能,因此什么意见都能够听到,什么意见都可以发表。 因此,俺要感谢网友对俺的批评,这使俺《点群 / 空间群操作系统》日臻完善。 如果我的口气越强硬,网友越是想把我的观点批倒,这样网友就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这种多边的互动就是最好的学术活动。 如果没有博客,如何考验俺的《点群 / 空间群操作系统》,还真是个问题。 俺贴出的 Fe3C 数据,是去年调试程序时计算的。俺曾经发给研究生,希望他们能挑出个错误,并且答应有奖励,可是没有人能挑出个错误来。需要强调的是,能看出俺的结果和别人的结果不同,这还没有完成挑错的任务。究竟是谁的错了,为什么? 因为我的结果和别人书上的不一样,二者必有一个是错的。指出错的,相当于是一个选择题,做对的概率为 50 %。 因此,俺期待的是那个为什么! 网友 Steel 指出了俺的错误,并且使用 Diamond 软件 画图然后进行验证。为俺找到了为什么! 正如网友 Steel 所说,刘志林和张瑞林的键没有问题。 但是,他们书上的等同键数目仍然有问题。 使用键两端原子各自的配位原子数的概念,比使用等同键数的概念,其物理图像更明确。 在 Fe3C 晶体中,键长小于 6.8498 的键,有 147 条。 这个数目是俺从 Fe3C 晶体的空间扫描出来的,涉及 27 个晶体学晶胞。 在扫描空间,共有 5158 条键,扫描配位数涉及到了12 4 个晶体学晶胞。 附录: 1. 网友提问和质疑 标题:继续提问 发表评论人: Steel ip:59.51.9.* 非常感谢李教授专门回答本人的问题,万分荣幸还列入题目之中!我仔细对比了结果,又发现问题了! 在您的计算中,只包括了一个晶胞内的 16 个原子间成的键,这些键中确实没有 1.8765 的键,但是一个晶胞内的原子和相邻晶胞中原子所成键中是存在 1.8765 的,举个例子: (0.86,0.25,0.47) 位置的 C 原子和 (1.04,0.25,0.833) 位置的 Fe 原子所成键的键长就是 1.8756 ,这是我用 Diamond 软件画出 Fe3C 的晶胞看出来的。 晶胞只是想象的,不应该封闭,所以我认为是您少算了而不是张和刘多算了。看看是否如此? 再次感谢网友 STELL 的提问和花费宝贵的时间来验证数据! 俺用了两天的时间,把程序中的漏掉修补好了。 2. Fe3C 的键参数(前 45 条键) a=,5.0787,b=,6.7297,c=,4.5144 1, ,4c-C,---,4c-Fe, d===,1.8526 4c-C,:,-1.8283,1.6824,.1354, Z=,1 SP coordinates=,.14,.75,.53 配位原子: ,4c-Fe,: ,-.2031,1.6824,-.7539 SP coordinates=,.46,.75,.333 4c-Fe,:,-.2031,1.6824,-.7539, Z=,1 SP coordinates=,.46,.75,.333 配位原子: ,4c-C,: ,-1.8283,1.6824,.1354 SP coordinates=,.14,.75,.53 2, ,4c-Fe,---,4c-C, d===,1.8764 4c-Fe,:,-.2031,1.6824,3.7605, Z=,1 SP coordinates=,.46,.75,1.333 配位原子: ,4c-C,: ,.711,1.6824,2.1218 SP coordinates=,.64,.75,.97 4c-C,:,.711,1.6824,2.1218, Z=,1 SP coordinates=,.64,.75,.97 配位原子: ,4c-Fe,: ,-.2031,1.6824,3.7605 SP coordinates=,.46,.75,1.333 3, ,8d-Fe,---,4c-C, d===,2.0565 8d-Fe,:,-1.6099,-.4374,-.7539, Z=,1 SP coordinates=,.183,.435,.333 配位原子: ,4c-C,: ,-.711,-1.6824,-2.1218 SP coordinates=,.36,.25,.03 4c-C,:,-.711,-1.6824,-2.1218, Z=,2 SP coordinates=,.36,.25,.03 配位原子: ,8d-Fe,: ,-1.6099,-2.9274,-.7539 SP coordinates=,.183,.065,.333 配位原子: ,8d-Fe,: ,-1.6099,-.4374,-.7539 SP coordinates=,.183,.435,.333 4, ,8d-Fe,---,4c-C, d===,2.1502 8d-Fe,:,-.9294,7.1671,1.5033, Z=,1 SP coordinates=,.317,1.565,.833 配位原子: ,4c-C,: ,.711,8.4121,2.1218 SP coordinates=,.64,1.75,.97 4c-C,:,.711,8.4121,2.1218, Z=,2 SP coordinates=,.64,1.75,.97 配位原子: ,8d-Fe,: ,-.9294,7.1671,1.5033 SP coordinates=,.317,1.565,.833 配位原子: ,8d-Fe,: ,-.9294,9.6571,1.5033 SP coordinates=,.317,1.935,.833 5, ,8d-Fe,---,4c-C, d===,2.3091 8d-Fe,:,-.9294,.4374,-3.0111, Z=,1 SP coordinates=,.317,.565,-.167 配位原子: ,4c-C,: ,-.711,-1.6824,-2.1218 SP coordinates=,.36,.25,.03 4c-C,:,-.711,-1.6824,-2.1218, Z=,2 SP coordinates=,.36,.25,.03 配位原子: ,8d-Fe,: ,-.9294,-3.8023,-3.0111 SP coordinates=,.317,-.065,-.167 配位原子: ,8d-Fe,: ,-.9294,.4374,-3.0111 SP coordinates=,.317,.565,-.167 6, ,8d-Fe,---,8d-Fe, d===,2.49 8d-Fe,:,3.4688,-2.9274,-5.2683, Z=,1 SP coordinates=,1.183,.065,-.667 配位原子: ,8d-Fe,: ,3.4688,-.4374,-5.2683 SP coordinates=,1.183,.435,-.667 8d-Fe,:,3.4688,-.4374,-5.2683, Z=,1 SP coordinates=,1.183,.435,-.667 配位原子: ,8d-Fe,: ,3.4688,-2.9274,-5.2683 SP coordinates=,1.183,.065,-.667 7, ,8d-Fe,---,8d-Fe, d===,2.5146 8d-Fe,:,.9294,-7.1671,-6.0177, Z=,2 SP coordinates=,.683,-.565,-.833 配位原子: ,8d-Fe,: ,1.6099,-6.2923,-8.2749 SP coordinates=,.817,-.435,-1.333 配位原子: ,8d-Fe,: ,1.6099,-6.2923,-3.7605 SP coordinates=,.817,-.435,-.333 8d-Fe,:,1.6099,-6.2923,-3.7605, Z=,2 SP coordinates=,.817,-.435,-.333 配位原子: ,8d-Fe,: ,.9294,-7.1671,-6.0177 SP coordinates=,.683,-.565,-.833 配位原子: ,8d-Fe,: ,.9294,-7.1671,-1.5033 SP coordinates=,.683,-.565,.167 8, ,8d-Fe,---,4c-Fe, d===,2.5175 8d-Fe,:,-.9294,.4374,1.5033, Z=,1 SP coordinates=,.317,.565,.833 配位原子: ,4c-Fe,: ,.2031,-1.6824,.7539 SP coordinates=,.54,.25,.667 4c-Fe,:,.2031,-1.6824,.7539, Z=,2 SP coordinates=,.54,.25,.667 配位原子: ,8d-Fe,: ,-.9294,-3.8023,1.5033 SP coordinates=,.317,-.065,.833 配位原子: ,8d-Fe,: ,-.9294,.4374,1.5033 SP coordinates=,.317,.565,.833 9, ,4c-Fe,---,8d-Fe, d===,2.5441 4c-Fe,:,5.2818,-1.6824,5.2683, Z=,2 SP coordinates=,1.54,.25,1.667 配位原子: ,8d-Fe,: ,6.6886,-3.8023,5.2683 SP coordinates=,1.817,-.065,1.667 配位原子: ,8d-Fe,: ,6.6886,.4374,5.2683 SP coordinates=,1.817,.565,1.667 8d-Fe,:,6.6886,.4374,5.2683, Z=,1 SP coordinates=,1.817,.565,1.667 配位原子: ,4c-Fe,: ,5.2818,-1.6824,5.2683 SP coordinates=,1.54,.25,1.667 10, ,8d-Fe,---,8d-Fe, d===,2.5483 8d-Fe,:,-.9294,2.9274,1.5033, Z=,1 SP coordinates=,.317,.935,.833 配位原子: ,8d-Fe,: ,.9294,3.8023,3.0111 SP coordinates=,.683,1.065,1.167 8d-Fe,:,.9294,3.8023,3.0111, Z=,1 SP coordinates=,.683,1.065,1.167 配位原子: ,8d-Fe,: ,-.9294,2.9274,1.5033 SP coordinates=,.317,.935,.833 11, ,4c-Fe,---,4c-Fe, d===,2.6476 4c-Fe,:,4.8756,8.4121,-5.2683, Z=,2 SP coordinates=,1.46,1.75,-.667 配位原子: ,4c-Fe,: ,2.3362,8.4121,-6.0177 SP coordinates=,.96,1.75,-.833 配位原子: ,4c-Fe,: ,7.4149,8.4121,-6.0177 SP coordinates=,1.96,1.75,-.833 4c-Fe,:,7.4149,8.4121,-6.0177, Z=,2 SP coordinates=,1.96,1.75,-.833 配位原子: ,4c-Fe,: ,4.8756,8.4121,-5.2683 SP coordinates=,1.46,1.75,-.667 配位原子: ,4c-Fe,: ,9.9543,8.4121,-5.2683 SP coordinates=,2.46,1.75,-.667 12, ,8d-Fe,---,8d-Fe, d===,2.6476 8d-Fe,:,-1.6099,6.2923,-.7539, Z=,2 SP coordinates=,.183,1.435,.333 配位原子: ,8d-Fe,: ,-4.1493,6.2923,-1.5033 SP coordinates=,-.317,1.435,.167 配位原子: ,8d-Fe,: ,.9294,6.2923,-1.5033 SP coordinates=,.683,1.435,.167 8d-Fe,:,.9294,6.2923,-1.5033, Z=,2 SP coordinates=,.683,1.435,.167 配位原子: ,8d-Fe,: ,-1.6099,6.2923,-.7539 SP coordinates=,.183,1.435,.333 配位原子: ,8d-Fe,: ,3.4688,6.2923,-.7539 SP coordinates=,1.183,1.435,.333 13, ,4c-Fe,---,8d-Fe, d===,2.6665 4c-Fe,:,-.2031,1.6824,-.7539, Z=,2 SP coordinates=,.46,.75,.333 配位原子: ,8d-Fe,: ,1.6099,.4374,.7539 SP coordinates=,.817,.565,.667 配位原子: ,8d-Fe,: ,1.6099,2.9274,.7539 SP coordinates=,.817,.935,.667 8d-Fe,:,1.6099,.4374,.7539, Z=,1 SP coordinates=,.817,.565,.667 配位原子: ,4c-Fe,: ,-.2031,1.6824,-.7539 SP coordinates=,.46,.75,.333 14, ,8d-Fe,---,4c-Fe, d===,2.6782 8d-Fe,:,1.6099,-3.8023,5.2683, Z=,2 SP coordinates=,.817,-.065,1.667 配位原子: ,4c-Fe,: ,2.3362,-5.0473,3.0111 SP coordinates=,.96,-.25,1.167 配位原子: ,4c-Fe,: ,2.3362,-5.0473,7.5255 SP coordinates=,.96,-.25,2.167 4c-Fe,:,2.3362,-5.0473,3.0111, Z=,4 SP coordinates=,.96,-.25,1.167 配位原子: ,8d-Fe,: ,1.6099,-6.2923,.7539 SP coordinates=,.817,-.435,.667 配位原子: ,8d-Fe,: ,1.6099,-6.2923,5.2683 SP coordinates=,.817,-.435,1.667 配位原子: ,8d-Fe,: ,1.6099,-3.8023,.7539 SP coordinates=,.817,-.065,.667 配位原子: ,8d-Fe,: ,1.6099,-3.8023,5.2683 SP coordinates=,.817,-.065,1.667 15, ,4c-Fe,---,4c-C, d===,3.0175 4c-Fe,:,-.2031,1.6824,-.7539, Z=,1 SP coordinates=,.46,.75,.333 配位原子: ,4c-C,: ,.711,1.6824,2.1218 SP coordinates=,.64,.75,.97 4c-C,:,.711,1.6824,2.1218, Z=,1 SP coordinates=,.64,.75,.97 配位原子: ,4c-Fe,: ,-.2031,1.6824,-.7539 SP coordinates=,.46,.75,.333 16, ,4c-C,---,4c-C, d===,3.2239 4c-C,:,-.711,-1.6824,-6.6362, Z=,2 SP coordinates=,.36,.25,-.97 配位原子: ,4c-C,: ,-3.2504,-1.6824,-4.6498 SP coordinates=,-.14,.25,-.53 配位原子: ,4c-C,: ,1.8283,-1.6824,-4.6498 SP coordinates=,.86,.25,-.53 4c-C,:,1.8283,-1.6824,-4.6498, Z=,2 SP coordinates=,.86,.25,-.53 配位原子: ,4c-C,: ,-.711,-1.6824,-6.6362 SP coordinates=,.36,.25,-.97 配位原子: ,4c-C,: ,4.3677,-1.6824,-6.6362 SP coordinates=,1.36,.25,-.97 17, ,8d-Fe,---,4c-C, d===,3.5012 8d-Fe,:,-1.6099,-.4374,-.7539, Z=,1 SP coordinates=,.183,.435,.333 配位原子: ,4c-C,: ,-.711,-1.6824,2.3926 SP coordinates=,.36,.25,1.03 4c-C,:,-.711,-1.6824,2.3926, Z=,2 SP coordinates=,.36,.25,1.03 配位原子: ,8d-Fe,: ,-1.6099,-2.9274,-.7539 SP coordinates=,.183,.065,.333 配位原子: ,8d-Fe,: ,-1.6099,-.4374,-.7539 SP coordinates=,.183,.435,.333 18, ,8d-Fe,---,4c-C, d===,3.5448 8d-Fe,:,-1.6099,-.4374,-.7539, Z=,1 SP coordinates=,.183,.435,.333 配位原子: ,4c-C,: ,.711,1.6824,-2.3926 SP coordinates=,.64,.75,-.03 4c-C,:,.711,1.6824,-2.3926, Z=,2 SP coordinates=,.64,.75,-.03 配位原子: ,8d-Fe,: ,-1.6099,-.4374,-.7539 SP coordinates=,.183,.435,.333 配位原子: ,8d-Fe,: ,-1.6099,3.8023,-.7539 SP coordinates=,.183,1.065,.333 19, ,4c-Fe,---,4c-C, d===,3.5662 4c-Fe,:,-.2031,1.6824,-.7539, Z=,1 SP coordinates=,.46,.75,.333 配位原子: ,4c-C,: ,3.2504,1.6824,.1354 SP coordinates=,1.14,.75,.53 4c-C,:,3.2504,1.6824,.1354, Z=,1 SP coordinates=,1.14,.75,.53 配位原子: ,4c-Fe,: ,-.2031,1.6824,-.7539 SP coordinates=,.46,.75,.333 20, ,4c-C,---,4c-C, d===,3.5831 4c-C,:,-.711,-1.6824,-2.1218, Z=,2 SP coordinates=,.36,.25,.03 配位原子: ,4c-C,: ,-3.2504,-1.6824,-4.6498 SP coordinates=,-.14,.25,-.53 配位原子: ,4c-C,: ,1.8283,-1.6824,-4.6498 SP coordinates=,.86,.25,-.53 4c-C,:,1.8283,-1.6824,-4.6498, Z=,2 SP coordinates=,.86,.25,-.53 配位原子: ,4c-C,: ,-.711,-1.6824,-2.1218 SP coordinates=,.36,.25,.03 配位原子: ,4c-C,: ,4.3677,-1.6824,-2.1218 SP coordinates=,1.36,.25,.03 21, ,8d-Fe,---,8d-Fe, d===,3.6345 8d-Fe,:,-.9294,9.6571,6.0177, Z=,2 SP coordinates=,.317,1.935,1.833 配位原子: ,8d-Fe,: ,-3.4688,7.1671,5.2683 SP coordinates=,-.183,1.565,1.667 配位原子: ,8d-Fe,: ,1.6099,7.1671,5.2683 SP coordinates=,.817,1.565,1.667 8d-Fe,:,1.6099,7.1671,5.2683, Z=,2 SP coordinates=,.817,1.565,1.667 配位原子: ,8d-Fe,: ,-.9294,9.6571,6.0177 SP coordinates=,.317,1.935,1.833 配位原子: ,8d-Fe,: ,4.1493,9.6571,6.0177 SP coordinates=,1.317,1.935,1.833 22, ,8d-Fe,---,8d-Fe, d===,3.6414 8d-Fe,:,-.9294,.4374,1.5033, Z=,1 SP coordinates=,.317,.565,.833 配位原子: ,8d-Fe,: ,.9294,-.4374,-1.5033 SP coordinates=,.683,.435,.167 8d-Fe,:,.9294,-.4374,-1.5033, Z=,1 SP coordinates=,.683,.435,.167 配位原子: ,8d-Fe,: ,-.9294,.4374,1.5033 SP coordinates=,.317,.565,.833 23, ,8d-Fe,---,8d-Fe, d===,3.6614 8d-Fe,:,-1.6099,-.4374,-.7539, Z=,1 SP coordinates=,.183,.435,.333 配位原子: ,8d-Fe,: ,1.6099,.4374,.7539 SP coordinates=,.817,.565,.667 8d-Fe,:,1.6099,.4374,.7539, Z=,1 SP coordinates=,.817,.565,.667 配位原子: ,8d-Fe,: ,-1.6099,-.4374,-.7539 SP coordinates=,.183,.435,.333 24, ,4c-C,---,4c-C, d===,3.663 4c-C,:,1.8283,-1.6824,-.1354, Z=,2 SP coordinates=,.86,.25,.47 配位原子: ,4c-C,: ,3.2504,-5.0473,.1354 SP coordinates=,1.14,-.25,.53 配位原子: ,4c-C,: ,3.2504,1.6824,.1354 SP coordinates=,1.14,.75,.53 4c-C,:,3.2504,1.6824,.1354, Z=,2 SP coordinates=,1.14,.75,.53 配位原子: ,4c-C,: ,1.8283,-1.6824,-.1354 SP coordinates=,.86,.25,.47 配位原子: ,4c-C,: ,1.8283,5.0473,-.1354 SP coordinates=,.86,1.25,.47 25, ,4c-C,---,4c-Fe, d===,3.6676 4c-C,:,1.8283,-1.6824,-.1354, Z=,2 SP coordinates=,.86,.25,.47 配位原子: ,4c-Fe,: ,2.3362,-5.0473,-1.5033 SP coordinates=,.96,-.25,.167 配位原子: ,4c-Fe,: ,2.3362,1.6824,-1.5033 SP coordinates=,.96,.75,.167 4c-Fe,:,2.3362,1.6824,-1.5033, Z=,2 SP coordinates=,.96,.75,.167 配位原子: ,4c-C,: ,1.8283,-1.6824,-.1354 SP coordinates=,.86,.25,.47 配位原子: ,4c-C,: ,1.8283,5.0473,-.1354 SP coordinates=,.86,1.25,.47 26, ,8d-Fe,---,4c-C, d===,3.7086 8d-Fe,:,-6.6886,-.4374,3.7605, Z=,1 SP coordinates=,-.817,.435,1.333 配位原子: ,4c-C,: ,-3.2504,-1.6824,4.379 SP coordinates=,-.14,.25,1.47 4c-C,:,-3.2504,-1.6824,4.379, Z=,2 SP coordinates=,-.14,.25,1.47 配位原子: ,8d-Fe,: ,-6.6886,-2.9274,3.7605 SP coordinates=,-.817,.065,1.333 配位原子: ,8d-Fe,: ,-6.6886,-.4374,3.7605 SP coordinates=,-.817,.435,1.333 27, ,4c-Fe,---,4c-Fe, d===,3.7095 4c-Fe,:,4.8756,-5.0473,3.7605, Z=,2 SP coordinates=,1.46,-.25,1.333 配位原子: ,4c-Fe,: ,5.2818,-8.4121,5.2683 SP coordinates=,1.54,-.75,1.667 配位原子: ,4c-Fe,: ,5.2818,-1.6824,5.2683 SP coordinates=,1.54,.25,1.667 4c-Fe,:,5.2818,-8.4121,5.2683, Z=,2 SP coordinates=,1.54,-.75,1.667 配位原子: ,4c-Fe,: ,4.8756,-11.777,3.7605 SP coordinates=,1.46,-1.25,1.333 配位原子: ,4c-Fe,: ,4.8756,-5.0473,3.7605 SP coordinates=,1.46,-.25,1.333 28, ,8d-Fe,---,4c-Fe, d===,3.7251 8d-Fe,:,-1.6099,-.4374,3.7605, Z=,1 SP coordinates=,.183,.435,1.333 配位原子: ,4c-Fe,: ,.2031,-1.6824,.7539 SP coordinates=,.54,.25,.667 4c-Fe,:,.2031,-1.6824,.7539, Z=,2 SP coordinates=,.54,.25,.667 配位原子: ,8d-Fe,: ,-1.6099,-2.9274,3.7605 SP coordinates=,.183,.065,1.333 配位原子: ,8d-Fe,: ,-1.6099,-.4374,3.7605 SP coordinates=,.183,.435,1.333 29, ,8d-Fe,---,4c-Fe, d===,3.8063 8d-Fe,:,-.9294,.4374,1.5033, Z=,1 SP coordinates=,.317,.565,.833 配位原子: ,4c-Fe,: ,2.3362,1.6824,3.0111 SP coordinates=,.96,.75,1.167 4c-Fe,:,2.3362,1.6824,3.0111, Z=,2 SP coordinates=,.96,.75,1.167 配位原子: ,8d-Fe,: ,-.9294,.4374,1.5033 SP coordinates=,.317,.565,.833 配位原子: ,8d-Fe,: ,-.9294,2.9274,1.5033 SP coordinates=,.317,.935,.833 30, ,8d-Fe,---,4c-C, d===,3.845 8d-Fe,:,-6.0081,7.1671,-3.0111, Z=,1 SP coordinates=,-.683,1.565,-.167 配位原子: ,4c-C,: ,-3.2504,5.0473,-4.6498 SP coordinates=,-.14,1.25,-.53 4c-C,:,-3.2504,5.0473,-4.6498, Z=,2 SP coordinates=,-.14,1.25,-.53 配位原子: ,8d-Fe,: ,-6.0081,2.9274,-3.0111 SP coordinates=,-.683,.935,-.167 配位原子: ,8d-Fe,: ,-6.0081,7.1671,-3.0111 SP coordinates=,-.683,1.565,-.167 31, ,4c-C,---,4c-Fe, d===,3.9727 4c-C,:,.711,-5.0473,-2.3926, Z=,1 SP coordinates=,.64,-.25,-.03 配位原子: ,4c-Fe,: ,2.3362,-5.0473,-6.0177 SP coordinates=,.96,-.25,-.833 4c-Fe,:,2.3362,-5.0473,-6.0177, Z=,1 SP coordinates=,.96,-.25,-.833 配位原子: ,4c-C,: ,.711,-5.0473,-2.3926 SP coordinates=,.64,-.25,-.03 32, ,4c-Fe,---,4c-C, d===,3.9788 4c-Fe,:,-5.2818,-5.0473,3.7605, Z=,2 SP coordinates=,-.54,-.25,1.333 配位原子: ,4c-C,: ,-3.2504,-8.4121,4.379 SP coordinates=,-.14,-.75,1.47 配位原子: ,4c-C,: ,-3.2504,-1.6824,4.379 SP coordinates=,-.14,.25,1.47 4c-C,:,-3.2504,-8.4121,4.379, Z=,2 SP coordinates=,-.14,-.75,1.47 配位原子: ,4c-Fe,: ,-5.2818,-11.777,3.7605 SP coordinates=,-.54,-1.25,1.333 配位原子: ,4c-Fe,: ,-5.2818,-5.0473,3.7605 SP coordinates=,-.54,-.25,1.333 33, ,8d-Fe,---,8d-Fe, d===,4.1085 8d-Fe,:,.9294,-.4374,-1.5033, Z=,4 SP coordinates=,.683,.435,.167 配位原子: ,8d-Fe,: ,1.6099,-3.8023,-3.7605 SP coordinates=,.817,-.065,-.333 配位原子: ,8d-Fe,: ,1.6099,-3.8023,.7539 SP coordinates=,.817,-.065,.667 配位原子: ,8d-Fe,: ,1.6099,2.9274,-3.7605 SP coordinates=,.817,.935,-.333 配位原子: ,8d-Fe,: ,1.6099,2.9274,.7539 SP coordinates=,.817,.935,.667 8d-Fe,:,1.6099,2.9274,.7539, Z=,4 SP coordinates=,.817,.935,.667 配位原子: ,8d-Fe,: ,.9294,-.4374,-1.5033 SP coordinates=,.683,.435,.167 配位原子: ,8d-Fe,: ,.9294,-.4374,3.0111 SP coordinates=,.683,.435,1.167 配位原子: ,8d-Fe,: ,.9294,6.2923,-1.5033 SP coordinates=,.683,1.435,.167 配位原子: ,8d-Fe,: ,.9294,6.2923,3.0111 SP coordinates=,.683,1.435,1.167 34, ,8d-Fe,---,8d-Fe, d===,4.1292 8d-Fe,:,-.9294,2.9274,-3.0111, Z=,2 SP coordinates=,.317,.935,-.167 配位原子: ,8d-Fe,: ,.9294,-.4374,-1.5033 SP coordinates=,.683,.435,.167 配位原子: ,8d-Fe,: ,.9294,6.2923,-1.5033 SP coordinates=,.683,1.435,.167 8d-Fe,:,.9294,-.4374,-1.5033, Z=,2 SP coordinates=,.683,.435,.167 配位原子: ,8d-Fe,: ,-.9294,-3.8023,-3.0111 SP coordinates=,.317,-.065,-.167 配位原子: ,8d-Fe,: ,-.9294,2.9274,-3.0111 SP coordinates=,.317,.935,-.167 35, ,4c-C,---,4c-C, d===,4.203 4c-C,:,3.2504,8.4121,4.6498, Z=,4 SP coordinates=,1.14,1.75,1.53 配位原子: ,4c-C,: ,4.3677,5.0473,2.3926 SP coordinates=,1.36,1.25,1.03 配位原子: ,4c-C,: ,4.3677,5.0473,6.907 SP coordinates=,1.36,1.25,2.03 配位原子: ,4c-C,: ,4.3677,11.777,2.3926 SP coordinates=,1.36,2.25,1.03 配位原子: ,4c-C,: ,4.3677,11.777,6.907 SP coordinates=,1.36,2.25,2.03 4c-C,:,4.3677,5.0473,2.3926, Z=,4 SP coordinates=,1.36,1.25,1.03 配位原子: ,4c-C,: ,3.2504,1.6824,.1354 SP coordinates=,1.14,.75,.53 配位原子: ,4c-C,: ,3.2504,1.6824,4.6498 SP coordinates=,1.14,.75,1.53 配位原子: ,4c-C,: ,3.2504,8.4121,.1354 SP coordinates=,1.14,1.75,.53 配位原子: ,4c-C,: ,3.2504,8.4121,4.6498 SP coordinates=,1.14,1.75,1.53 36, ,8d-Fe,---,4c-C, d===,4.2051 8d-Fe,:,-.9294,.4374,1.5033, Z=,1 SP coordinates=,.317,.565,.833 配位原子: ,4c-C,: ,-.711,-1.6824,-2.1218 SP coordinates=,.36,.25,.03 4c-C,:,-.711,-1.6824,-2.1218, Z=,2 SP coordinates=,.36,.25,.03 配位原子: ,8d-Fe,: ,-.9294,-3.8023,1.5033 SP coordinates=,.317,-.065,.833 配位原子: ,8d-Fe,: ,-.9294,.4374,1.5033 SP coordinates=,.317,.565,.833 37, ,8d-Fe,---,8d-Fe, d===,4.2397 8d-Fe,:,1.6099,2.9274,.7539, Z=,2 SP coordinates=,.817,.935,.667 配位原子: ,8d-Fe,: ,1.6099,7.1671,.7539 SP coordinates=,.817,1.565,.667 配位原子: ,4c-Fe,: ,5.2818,5.0473,.7539 SP coordinates=,1.54,1.25,.667 8d-Fe,:,1.6099,7.1671,.7539, Z=,2 SP coordinates=,.817,1.565,.667 配位原子: ,8d-Fe,: ,1.6099,2.9274,.7539 SP coordinates=,.817,.935,.667 配位原子: ,4c-Fe,: ,5.2818,5.0473,.7539 SP coordinates=,1.54,1.25,.667 38, ,8d-Fe,---,4c-Fe, d===,4.2399 8d-Fe,:,-3.4688,-3.8023,.7539, Z=,2 SP coordinates=,-.183,-.065,.667 配位原子: ,8d-Fe,: ,-3.4688,.4374,.7539 SP coordinates=,-.183,.565,.667 配位原子: ,4c-Fe,: ,.2031,-1.6824,.7539 SP coordinates=,.54,.25,.667 4c-Fe,:,.2031,-1.6824,.7539, Z=,2 SP coordinates=,.54,.25,.667 配位原子: ,8d-Fe,: ,-3.4688,-3.8023,.7539 SP coordinates=,-.183,-.065,.667 配位原子: ,8d-Fe,: ,-3.4688,.4374,.7539 SP coordinates=,-.183,.565,.667 39, ,8d-Fe,---,4c-C, d===,4.2603 8d-Fe,:,-6.6886,6.2923,-5.2683, Z=,1 SP coordinates=,-.817,1.435,-.667 配位原子: ,4c-C,: ,-4.3677,8.4121,-2.3926 SP coordinates=,-.36,1.75,-.03 4c-C,:,-4.3677,8.4121,-2.3926, Z=,2 SP coordinates=,-.36,1.75,-.03 配位原子: ,8d-Fe,: ,-6.6886,6.2923,-5.2683 SP coordinates=,-.817,1.435,-.667 配位原子: ,8d-Fe,: ,-6.6886,10.532,-5.2683 SP coordinates=,-.817,2.065,-.667 40, ,4c-C,---,8d-Fe, d===,4.4067 4c-C,:,-.711,-1.6824,-2.1218, Z=,2 SP coordinates=,.36,.25,.03 配位原子: ,8d-Fe,: ,.9294,-2.9274,-6.0177 SP coordinates=,.683,.065,-.833 配位原子: ,8d-Fe,: ,.9294,-.4374,-6.0177 SP coordinates=,.683,.435,-.833 8d-Fe,:,.9294,-.4374,-6.0177, Z=,1 SP coordinates=,.683,.435,-.833 配位原子: ,4c-C,: ,-.711,-1.6824,-2.1218 SP coordinates=,.36,.25,.03 41, ,4c-Fe,---,8d-Fe, d===,4.4667 4c-Fe,:,-.2031,1.6824,-.7539, Z=,2 SP coordinates=,.46,.75,.333 配位原子: ,8d-Fe,: ,.9294,-.4374,3.0111 SP coordinates=,.683,.435,1.167 配位原子: ,8d-Fe,: ,.9294,3.8023,3.0111 SP coordinates=,.683,1.065,1.167 8d-Fe,:,.9294,3.8023,3.0111, Z=,1 SP coordinates=,.683,1.065,1.167 配位原子: ,4c-Fe,: ,-.2031,1.6824,-.7539 SP coordinates=,.46,.75,.333 42, ,4c-Fe,---,4c-C, d===,4.4753 4c-Fe,:,2.7425,-1.6824,-3.0111, Z=,1 SP coordinates=,1.04,.25,-.167 配位原子: ,4c-C,: ,6.907,-1.6824,-4.6498 SP coordinates=,1.86,.25,-.53 4c-C,:,6.907,-1.6824,-4.6498, Z=,1 SP coordinates=,1.86,.25,-.53 配位原子: ,4c-Fe,: ,2.7425,-1.6824,-3.0111 SP coordinates=,1.04,.25,-.167 43, ,8d-Fe,---,8d-Fe, d===,4.4913 8d-Fe,:,-1.6099,-2.9274,-.7539, Z=,1 SP coordinates=,.183,.065,.333 配位原子: ,8d-Fe,: ,1.6099,-3.8023,-3.7605 SP coordinates=,.817,-.065,-.333 8d-Fe,:,1.6099,-3.8023,-3.7605, Z=,1 SP coordinates=,.817,-.065,-.333 配位原子: ,8d-Fe,: ,-1.6099,-2.9274,-.7539 SP coordinates=,.183,.065,.333 44, ,4c-C,---,8d-Fe, d===,4.5131 4c-C,:,-1.8283,1.6824,.1354, Z=,2 SP coordinates=,.14,.75,.53 配位原子: ,8d-Fe,: ,.9294,-.4374,3.0111 SP coordinates=,.683,.435,1.167 配位原子: ,8d-Fe,: ,.9294,3.8023,3.0111 SP coordinates=,.683,1.065,1.167 8d-Fe,:,.9294,-.4374,3.0111, Z=,1 SP coordinates=,.683,.435,1.167 配位原子: ,4c-C,: ,-1.8283,1.6824,.1354 SP coordinates=,.14,.75,.53 45, ,4c-Fe,---,4c-Fe, d===,4.5144 4c-Fe,:,2.3362,1.6824,-6.0177, Z=,2 SP coordinates=,.96,.75,-.833 配位原子: ,4c-Fe,: ,2.3362,1.6824,-10.5321 SP coordinates=,.96,.75,-1.833 配位原子: ,4c-Fe,: ,2.3362,1.6824,-1.5033 SP coordinates=,.96,.75,.167 4c-Fe,:,2.3362,1.6824,-1.5033, Z=,2 SP coordinates=,.96,.75,.167 配位原子: ,4c-Fe,: ,2.3362,1.6824,-6.0177 SP coordinates=,.96,.75,-.833 配位原子: ,4c-Fe,: ,2.3362,1.6824,3.0111 SP coordinates=,.96,.75,1.167 3. Fe3C 的 5158 条键资料下载 Fe3C的键参数(前147条键) Fe3C的5158条键资料下载
个人分类: EET电子理论|4030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