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创造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大智慧与小聪明的巨大差距(可用无数事实来说明)
geneculture 2016-5-6 08:39
体力劳动和小聪明是造成小人心态或卸磨杀驴和勾心斗角乃至战争的根源,它是角力、竞技、斗智(实际上仅仅是一系列的小聪明)的必然心态,同时,它也是迄今为止的个人、群体、组织、社会、国家难以自拔的囹圄。智力劳动和大智慧是一个不断交互而螺旋升华的过程,就是融智的过程,同时,也是未来人类自我完善务必遵循或服从的双融共赢格局远景的基本要求。 -融智学(理论)与文化基因系统工程(实践)创造者:邹晓辉Geneculture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8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丁克家庭,应该多缴税
热度 2 yanghualei 2015-10-14 06:39
当前,丁克家庭越来越多,这些家庭太过,活出自我,缺乏对社会的责任,忽视社会的人口再生产,有过高的储蓄和收入,有用于遛狗和看电影的过剩精力。 如果把过剩的劳动力和过剩的精力去抚养孩子,把用于遛狗和亲朋好友聚会的时间抚养孩子,把那些胡吃海喝的钱抚养孩子,把过高的储蓄去抚养孩子,把人口红利过剩的产能去抚养孩子,这样中国可以多生很多孩子,可以为中国的长期发展投资,用于中国的人口再生产,人是根本,人的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孩子是投资品,老人是消费品,并且中国社会多于孩子,是向下的回报机制,还是抚养家庭养,老人赡养是社会。现在人,太过去活出自我,甚至选择丁克家庭,逃避家庭责任,对这号人,无论是社会保险,还是税收,都应该多上缴费用,因为没有为社会再生产付费。 当然话说回来,孩子是公共品,抚养是家庭的,受益是社会的,所以大家选择少生孩子,对于生孩子,必须改变生孩子的成本和收益,国家加大对生孩子奖励,授予祖国母亲。 研究生育行为: OLG, 博弈论,公共品,产权理论
1513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喜剧】【寻爹记 How I Met Your Dad (2014)】【美国】
lcj2212916 2014-4-12 20:35
导演 : Pam Fryman 编剧 : 卡特·贝斯 / 克雷格·汤姆斯 主演 : 格蕾塔·葛韦格 类型: 喜剧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首播: 2014 单集片长: 20 又名: HIMYD IMDb链接: tt3300610 CBS电视台今日宣布,正在播出最后一季的《寻妈记》(How I Met Your Mother)将打造衍生剧《寻爹记》(How I Met Your Father),故事如其名,将从女性视角讲述全新(换汤不换药)的年轻人故事。   该衍生剧将依旧由《寻妈记》创造者Carter Bays和Craig Thomas打造,还有《Up All Night》的创造者Emily Spivey。   故事背景设定在纽约的一群小伙伴们,其中一位女性小伙伴在积极寻找自己未来的老公,该衍生剧不会和《寻妈记》有任何关联,而新角色将在《寻妈记》大结局带出。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2378721
22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幻][雪国列车Snowpiercer][720p BRRip.mkv/2.81G][英语/中字]
lcj2212916 2014-3-22 19:53
◎译  名 雪国列车/最后的列车/末世列车(港) /末日列车(台) ◎片  名 Snowpiercer ◎年  代 2013 ◎国  家 韩国/美国/法国 ◎类  别 动作/剧情/科幻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字 ◎IMDB评分 7.6/10 from 4,973 user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1706620 ◎链 接 http://www.pipipan.com/u/2200472 ◎文件格式 720p BRRip.mkv ◎视频尺寸 1280 x 688 ◎文件大小 1CD 2.81GB ◎片  长 2h 5mn ◎导  演 奉俊昊 Joon-ho Bong ◎主  演 克里斯·埃文斯 /宋康昊 /蒂尔达·斯文顿 /杰米·贝尔/艾文·布莱纳 ◎简  介    一场突如其来的气候异变让地球上大部分人类灭亡,一列没有终点、沿着铁轨一直行驶下去的列车成为地 球上最后的幸存者们的“诺亚方舟”,在这里,受尽压迫的末节车厢反抗者为了生存与尊严向前车厢的钱权阶 层展开了斗争。   2031年,人类试图阻止全球变暖的实验失败,地球进入又一个冰河期,极寒造成地球上绝大部分生命死亡 。在冰河灾难中幸存下来的所有人登上了一列由一个叫维尔福德(艾德·哈里斯 饰)的神秘人物创造的如同诺 亚方舟般的列车,列车依靠永动机绕着地球不停行驶。在这列有着等级之分的列车上,饱受饥饿之苦、生活在 恶劣环境的末节车厢的人们在领袖柯蒂斯(克里斯·埃文斯 饰)的带领下,为了生存一节车厢一节车厢的向前 突进,掀起了一场向车头进军的“革命”。革命的另一个关键人物——“开门”专家南宫民秀(宋康昊 饰)和 他的女儿(高雅星 饰)总是是行为古怪,我行我素,似乎另有目的。与此同时,列车的创造者维尔福德和列车 永不停歇的引擎正在车头静静的等待起义队伍的到来...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0725088
350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路感恩
zhangluneu07 2013-12-27 16:42
我是今年暑假入学的博士,转眼间,已近半年。同学们都已经毕业,而我依然坚守在读书这条路上,在科研这条道路上磕磕绊绊的前进。回头看走过的这条路,庆幸有那么多陪我一起成长的老师和朋友;一路走来,尽管孤独,却不是寂寞。 我不是要作一个独孤侠,而是要作一位勇士,面对困难和坎坷,毫不退缩;我不是要作一个弄潮者,而是要做一个追梦者,追逐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我不是要作一个创造者,而是要做一个引领者,在我的领域有所作为…… 然而,给予我追梦勇气的是我的家人、老师和朋友,我将带着他们的鼓励和希冀,感恩前行。我会忍受寂寞,做好点滴小事,我会持之以恒,做到厚积薄发,因为我相信,越努力越幸运,越幸运,越努力。
1271 次阅读|0 个评论
3D打印:酝酿制造业革命的前夜
kejidaobao 2012-9-21 15:42
杨书卷 似乎有些危言耸听。 不久之前,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发表了一篇名为《制造业的未来在美国而不在中国》的文章,作者杜克大学企业家精神与商业化研究中心主任Vivek Wadhwa发出惊人之语:“技术进步将使中国的制造业像过去20年里美国制造业那样迅速衰落。”他所预言的进步技术之一,就是最近热度骤然升高的3D打印。 Wadhwa并非空穴来风,他认为,未来将出现一种“创造者经济”,届时,大规模生产将被个性化生产所取代,利用3D打印,人们将根据自己的设计或依照从互联网上下载的设计定制产品,这将使以传统制造业方式为主的中国优势不复存在。著名杂志《经济学人》则有些更加“煽风点火”,它盛赞了3D打印技术的前景——这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化制造”的生产方式,能够与其他数字技术一起促成第三次工业革命。 其实,3D打印机并不新鲜,它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出现,原理也很简单,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逐层叠加,最终将计算机上的蓝图变为立体实物。不过,简单的技术原理却蕴含着革命性的创造力,因为它抛弃了笨重、费时费力的模具、车床、钻头、冲压机、制模机,不需要任何工厂和工人,灵活简单,精确控制,一次成型,3D打印机最终将变得质优廉价和无处不在。 有趣的是,3D打印的制作范围也确实秉承“个性化制造”的极致想象力,无所不包,无奇不有。带草莓酱的巧克力蛋糕;利用糖、蛋白质、脂肪、肌肉细胞等“打印”原材料,吃起来和真正的肉类相差无几的鲜肉;顶级小提琴;最新款的“打印”锦纶服装……真正是想象力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开阔(8月23日《南方周末》)。 而3D打印的最新“魔幻”消息是,比利时鲁汶工程联合大学的16名工程师,使用纳米塑料,用三周时间“打印”了一辆最高时速可达到141公里的全尺寸赛车,起名为“Areion”,并成功完成了赛车测试。 制造“Areion”的过程看起来的确非常惬意,工程师们将设计图输入名为“猛犸”的3D打印机,而后只需坐下来,看着一个完整的车身出现在自己面前。其实,打印内部的流程非常复杂,车的每一个集成扣钩和连接点都需要精心设计,但这些都由程序代劳了。打印结束后,工程师为“Areion”安装了车轮和发动机(8月30日英国Dailymail)。 在这之前,英国一名科学家设计出一款一次成型的尼龙自行车,美国学者设计出巨大的3D打印机,能在20小时之内打印出一套房子,更震撼的是,在2050年前直接打印出一架飞机所有零部件的愿望也可能实现,而人造牙齿、人造骨骼、人造血管……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全面开花也令人侧目。 虽然3D打印尽显神奇,成就出“每个人都可以是一家工厂”的传说,但现在整个技术水平仍处在萌芽时期,其主要原因在于还没有普适性的、也就是万能的通用技术出现,无法像智能手机一样,一诞生随即横扫全球。但一旦突破技术瓶颈,可能就会出现井喷式的发展速度。虽然以智能制造业为代表的新一代工业广泛应用来替代传统工业还为时尚早,但Wadhwa的话无疑可视为对中国制造业未来的一种 “警示”,提醒中国必须居安思危,及时关注国际工业的最新动向,才能有准备地迎接挑战。 人类“革命”性的举动并不限于地球,或许未来的火星也将被搞个“天翻地覆”。美国布朗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正在创造一些能在严苛的火星环境中生存的细菌,如果“好奇号”的探索让科学家认定火星上没有任何生命,它们可能就是第一批地球“移民”了。 火星的平均温度只有零下8华氏度,能在它上面生存的生命首先要耐冷;其次,作为将来人类登陆火星的“先锋”,它们必须是一些能为人类移居创造生存条件的“功能细菌”:要耐寒,还要抵抗辐射,有些要能分离硅和金属,帮助研究火星用的设备循环利用,有些能制造出药品或建筑材料……研究者的方法是,制造一种叫做“地狱细胞”的微生物,并在其中插入一种叫做“生物砖”的基因“功能”模块,需要什么功能就插入进去,造出具有期望特性的细菌,使之成为火星移民的开拓者(8月30日《科技日报》)。 而与此同时,一项革命性的宇宙探索计划——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百年星舰”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之中。这项计划使用了一个前所未有、超级大胆的方法——宇航员拿的是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票。飞船将搭载适合人类长期生活在宇宙的生命维持系统,到达目标火星后,第一步,制造温室气体让火星“升温”,变得像地球一样温暖;第二步,释放火星土壤中的大气,让冰融化成水,并产生雨雪天气;第三步,种植植物;第四步,等着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为氧气,最终,将建立第一个人类星际殖民地,而第一批宇航员成为火星“居民”。 革命性的新兴技术的蓬勃,注定无可奈何地伴随着传统技术的没落。例如诺基亚,这位昔日手机霸主在苹果iPhone的冲击下,在智能手机领域疲态尽显。美国财经网也在近日评出了九家曾经辉煌但如今已经没落的美国公司,包括JCPenny百货公司、电信运营商Sprint Nextel Corp.、纽约时报、书商Barnes Noble Inc.、美国银行、戴尔、AMD、Zynga和Groupon。这些企业在鼎盛时期都曾经是各自行业的领袖,现在却充满了“英雄迟暮”的悲凉。虽然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但其淘汰的残酷性,却还是令人不禁黯然神伤。■
个人分类: 科技风云|29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不强的老师会成为社会累赘吗?
热度 10 outcrop 2011-12-21 15:25
由于基础教育的重复性和规范性,使得这部分最可能首先由机器来承担。一旦大量显性知识能够规范化起来,那么AI等技术,就能可能胜任很多基础性的教育与互动;一门课程一旦可能由机器承担,那么有对教师的需求,可能转变为对知识制作者的需求:一门课程,只需要少量的制作者——当然教师可以转变为知识制作者;或者成为知识的创造者:科研人员。 各种日趋成熟的技术,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机器智能不断的鞭笞我们的大脑。一旦基础课程可能由机器来承担教育,那么大量减少教师的需求了。 20年后,科研不够强的教师会成为社会的累赘吗? 更多参见《 MITx开放课程的前瞻性与局限性 》一文的“网络时代的教育形式”一节。 =============================关于博主============================= 博主是一个偏理想主义的工科人,主要兴趣是:知识管理;相关兴趣有:语义网、机电及DIY、哲学与心理、信息安全、科幻等。 我的常用博客在科学网 (访问可点链接,下同); 新浪微博是@outcrop ,欢迎互粉;建了一个超级QQ群:115359850,希望能闲聊无白丁,欢迎加入;自己打理着一个 机电工程师 小网站,欢迎来玩。无宗教信仰,提倡动物保护。最近在科学网关注“ 科学网大学 ”,欢迎加入 科学网大学群组 讨论、尝试。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4509 次阅读|25 个评论
[转载]唐朝一人灭一国的最牛外交官,这才是大国风范啊
热度 1 hongleiwang 2011-10-26 16:54
除了强烈抗议和强烈谴责之外,外交官还能干什么?看看下面这位的事迹吧: 现在给大家介绍个传奇人物,陈述一段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故事,这段传奇的创造者叫王玄策。这不是故事,也不是传说,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王玄策:一个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外交官,一个在历史书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   王玄策   姓名:王玄策   性别:男   血型:未知   籍贯:河南洛阳人   喜欢的颜色:红色(在国外,眼看一同前来的大唐使者被杀,居然敢抄家伙砍人,竟把一个大国给灭了,没血性那是肯定不行的!)   在那场战争中,大唐使臣王玄策只凭一己之力就灭掉了天竺(古代的印度),并把印度的国王擒获移交回长安法办。 祸起唐僧取经 王玄策这个名字在近代渐为人知,首先要感谢日本作家田中芳树和他所写的两本书《中国武将列传》《天竺热风录》。前书只写了王玄策短短的传记,大约这位日本作家也觉得王玄策实在是牛得一塌糊涂,意犹未尽,干脆又专门为他写了一本小说。 而这一切,都要从那个猴子的师父说起…… 当时有一位叫做玄奘的唐朝和尚留学天竺,参加了无数的辩论会,把印度老师们辩得纷纷吐血,名气实在是大得吓人,当时的天竺国王施罗多(就是戒日王,勇略过人,多年象不解鞍,东征西讨,终于统一了天竺。)也知道了这位唐朝和尚,就诏来一见,问道:“偿闻汝国有圣人出世,汝能为我说明圣迹否?”玄奘此时肯定不免要吹嘘一下强大的祖国,把戒日王听得神往无比,当即表示要东去面圣。随即便派了一个使团远赴大唐,去拜了拜山头。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大开了眼界的天竺访问团回国,为了礼尚往来,唐太宗派了一个使团护送,并顺便回访,王玄策正是这个使团的副使。 经过这次历练,王玄策也算是一个有经验的外交官了,所以,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朝廷又一次派使团出访天竺的时候就任命他当了正使,副使由蒋师仁担任,使团的翻译就是玄奘的弟子辩机和尚,根据史料记载,随行的还有王玄策的儿子和侄子,后人分析,从长安到天竺,远涉万里,路途艰险,又不是现在领导的出国考察,他既然敢带上自己的子侄,说明他们均已成年,那么王玄策此时的年龄,应该不会小于35岁。 这一次的出使颇不顺利,原因就是戒日王施罗多死了,在王玄策还没有到达天竺的时候就死了,他这一死不要紧,关键是他没有继承人,他只有一个公主,也已经远嫁,王位无嗣,这就引起了大大小小野心家们的觊觎,就在大家面合心离互相观望的时候,中天竺一个叫帝那伏帝的诸侯国国王阿罗那顺毫不客气地宣布自己继位了,这么一来,别的大臣和诸候自然不服,纷纷拥兵自立,于是打成一团,整个中天竺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我们的王团长就是在此时抵达了天竺。 要说这个阿罗那顺确实不是君王之材,他竟然看上了王玄策使团中沿途各国进贡给大唐王朝的各种珍宝,于是这位仁兄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个决定——打劫。 阿罗那顺的这次打劫还是非常成功的,王玄策带领的使团不过三十来人,阿罗那顺竟然派了上千人前去抢劫,唐朝使团自然是无法抵挡天竺鬼子的猛烈进攻,于是在奋力抵抗后,终于全部被擒了,所有贵重物品均被洗劫一空。 也许是打劫的太顺利,也许是发财发的太容易,总而言之兴奋的阿罗那顺放松了警惕,这就给了王玄策一个机会,于是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小嗖风风地吹着,王玄策带着副使蒋师仁,还有翻译辩机和尚,也不知道翻墙还是越栏——跑了。 惊魂未定的王玄策很郁闷,好端端的一趟公费旅游搞的差一点儿把命丢了,照理说,按照正常的逻辑,王玄策此刻应该返回长安,向皇上禀明实情,毕竟这是由阿罗那顺挑起的一场恶性外交事故,并没有他的责任,然后由朝廷采取外交手段或者干脆直接发兵搞一场天竺风暴之类的行动,给老阿点颜色看看。 招之能战 皇帝那里好交代,可是老婆那里怎么办? 想起当初自己把胸脯拍的红通通,给夫人百般保证才把儿子带出来见见世面,临行之际夫人还千叮咛万嘱咐,这下倒好,出来时候是爷俩,回去就只剩下爹了,把儿子留在天竺天天吃咖喱饭,无论如何也是交代不过去的。(唐朝大臣一般都怕老婆,房玄龄、程咬金的遭遇就很能说明问题。) 想想玄奘当年有老大佛祖保佑,取经途中尚且九死一生,现在三个人身无分文,能不能活着回去都是问题,即使回去了,见到老婆能不能活命又是问题,再想想天竺鬼子固然可怕,总不会比回家之后无法面对夫人更可怕,于是乎王玄策此起彼伏,跳出了一般人的思维,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决定。 王玄策和蒋师仁由天竺一路狂奔,北上渡过冈氐斯河,穿越辛都斯坦平原,来到了尼婆罗(今尼泊尔)王国,连夜叩关求见国王阿姆修瓦尔曼。 王玄策出使去天竺前就已经经过吐蕃和泥婆罗了,并且以大唐使臣的身份拜见过这两个国家的国王,否则以他三人劫后余生的狼狈模样,所有东西又被阿罗那顺抢了个一干二净,连个身份证都没有,辩机和尚估计头发都长多长了,泥婆罗国王除非脑子进水是万万不肯相信这三个逃犯一般的汉子就是大唐使者的,大怒之下只怕要关门放狗。 现在估计大家都能猜到这位牛人要干什么了,没错,借兵! 王玄策开始了与泥婆罗国王的谈判,我们的王团长肯定是个非常有口才知策略的人,否则朝廷也不会两次派他出国访问,一开始谈判他就以吐蕃老丈人国家的名头唬住了泥婆罗国王,并且以王中之王的名义开出借兵条件,我们无法得知王玄策是如何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阿姆修瓦尔曼的,总之这位泥婆罗国王很快就答应出兵了,而且一次就派了七千骑兵任由王玄策调遣。 在国际事务中,借兵和借钱可不一样,事关国家命运,一旦处置失当,对于泥婆罗这样的弹丸小国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了,王玄策打赢了倒好说,或许还能跟着分一杯羹,可是一旦打输了,这位国王老兄只怕天天做梦都要听见阿罗那顺的磨刀声。他之所以敢借,肯定是看到了王玄策身后屹立的强盛的大唐王朝和吐蕃王国,有了借兵这层交情,今后万一被谁欺负,大唐纵然远水不解近渴,以吐蕃之强盛,碍于面子总是要来管一管的。 松赞干布也得知了老丈人家在天竺被人欺负的消息,这位唐朝女婿火冒三丈,当下就决定派出一千二百人的精锐部队日夜兼程前来助阵,这在增加了王玄策兵力的同时,更是打消了泥婆罗国王阿姆修瓦尔曼的顾虑,根据唐史记载,此时还有一个叫做章求拔的小国也颠颠儿地跑来凑热闹,派出了多少兵不知道,但是几百人总是要有的吧。这样算下来,此时王玄策手头的队伍就快有一万人了,王团长变成了王司令。 战之能胜 队伍拉起来了,仗,怎么打? 王司令手上这不足万人的部队实在是不成样子,还是个多国部队,下个命令都要经过好几道翻译,搞不好还要通过肢体语言。而且王玄策首先是个文官,当初做县令时候,也许曾经带着众衙役追匪缉盗,但是警事和军事毕竟是两码事,现在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大家相信他,兄弟们提着脑袋来毕竟不是来参加天竺X日游的。 但是,从后来的事情发展来看,这些问题都不成其为问题了,也许是大唐初期连年战事频仍,名将云集,各种战例就如王玄策诸等文官也是耳濡目染,纵没吃过猪肉,在朝廷上总是天天见猪跑的,总而言之,王玄策用他过人的能力和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打消了手下将士的疑虑,让这支多国部队紧紧地团结在了以王司令为首的领导核心的周围。抢劫犯阿罗那顺对于几百里之外发生的这一切一无所知,他一直沉浸在发了横财的喜悦之中。 战争,在王玄策的精心策划和阿罗那顺的懵然无知中开始了,大家都是熟人,也不用互相介绍,二话不说便开打。 首战,爆发在冈氐斯河畔,王玄策自任统帅,以蒋师仁为先锋,杀气腾腾地扑将上来,阿罗那顺看到这阵势,也不敢含糊,赶忙派出万余象兵列阵迎战,王玄策命令蒋师仁带领骑兵以速度的优势纵横穿插,很快就把老阿的大象部队搞得晕头转向,然后分块吃掉了。 首战竟然败得这么惨,是阿罗那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在双方实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王玄策的多国部队又是劳师袭远,仗打成这样,阿罗那顺不如干脆直接改行去做强盗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算了。 经过这一战,王司令信心倍增,带领手下五颜六色的多国部队,一路高歌猛进,直捣阿罗那顺的老巢茶缚和罗城,阿罗那顺被打懵了,坚守不出,估计此刻悔的连肠子都青了,暗暗发誓今后不是自己的东西千万不要拿,万万没有想到一桩顺手牵羊的买卖竟然惹来这么大的祸事。 王玄策一心报仇,现学现卖,拿出在国内学到的唐军的各种攻城手段,造云梯、架石车、让阿罗那顺大开了一回眼界,你就招呼吧! 关于攻城这一仗王司令是怎么打的,《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记载: “玄策与副将师仁帅二国之兵,进至中天竺所居茶缚和罗城,连战三日,大破之,斩首三千余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 胜之威武 城破后,阿罗那顺弃城而逃,王玄策救出了自己的使团成员和自己的儿子、侄子。然后向着阿罗那顺逃跑的方向一路追去,阿罗那顺自然不甘心就此失败,于是收拾残兵败将,再纠集地方上的一些驻军,又跑去东天竺王鸩摩罗处游说一番借来援兵准备杀王玄策个回马枪,结果正遇上蒋师仁轻骑追击的先锋部队,二话不说,又打做一团,要说这个阿罗那顺的军事能力不是一般的差,在此战中又被斩杀和俘虏了一千多人,正在逃与不逃之间徘徊的时候,王玄策赶到了,在此前数战中王司令早就看出了老阿只知蛮斗不通兵法的弱点,于是巧设一计,分兵埋伏后陪他玩了最后一次,此战结束,篡位者、抢劫犯阿罗那顺又给自己增加了一个新的身份——俘虏。 在阿罗那顺被俘后,他的老婆和儿子带领残兵,逃到了乾陀卫江边上的一座城中,准备凭险坚守,哪里想到王司令宜将剩勇追穷寇,也不知道架桥还是渡江,反正很快就打过江来,毫不费力就活捉了阿罗那顺的老婆孩子,王玄策赚大发了,据史料记载,仅此两战,就抓获了一万两千多名俘虏,这还不算,蒋师仁又缴获了牛马两万多头。至于老阿,则给自己全家人都赚来了半个唐朝户口(全家被俘)。 仗打完了吗?没有。 在当初和阿罗那顺对阵的时候,东天竺国王曾派兵援助阿罗那顺,这自然让王玄策很不爽,于是在收拾完敌人残兵,整顿好自己兵马之后,下令部队向东进发,东天竺国王鸩摩罗得知此消息,吓得魂飞魄散,直接选择了投降,赶紧献上厚礼,并送表甘愿臣服大唐,远近各大小部落也纷纷望风而降,唐史记载:“城邑聚落降者五百八十余所”。 在做完诸多的善后事宜工作后,王玄策将他所代表的唐王朝的大国风范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犒赏了吐蕃、泥婆罗、章求拔联军之后,他望了望这片曾经被他征服过的土地,然后率领他的使团,还有自食其果的阿罗那顺,回国复命去了。时间过了一千年以后,有一个国家派兵踏上了这片土地,在这里大肆掠夺,并且将它完全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这个国家的名字叫做英国。 王玄策回到长安时,已是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世民得知自己的手下在外面这么争气,自然是惊喜不已,立即给王玄策连升两级,册封他为朝散大夫,并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押阿罗那顺献俘于太庙。 王玄策回国时,还带了一名天竺和尚。他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做那罗迩娑婆,这个洋和尚不知道通过何种手段“潜伏”到了李世民的身边,接着,李世民就命他给自己造“延年之药”,这个有着奇怪名字的天竺和尚把大唐天子当成了自己医学实验的小白鼠,隔三差五就拿一些五颜六色的小药丸来给皇帝吃,李世民吃啊吃,很快就在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把自己给吃死了。此时距王玄策归国仅仅一年。王受李世民之死牵连,仕途受阻,终生再未升迁。
2621 次阅读|1 个评论
群众的魅力
热度 2 sheep021 2011-6-10 17:22
毛泽东所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31页)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是群众观点的一个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 有无群众观点似乎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 ——毛泽东《贯彻执行十大政策》1943年 现在有各种观点,追求这个化那个化,连共产主义化都有了,就是缺少群众观点,容易解决的问题不去解决,宁肯把更多钱用在不适当的地方。对于花很少的钱就可以解决的群众需要的问题,甚至有些不花钱也能解决的问题,却注意得不够。 ——邓小平:《今后主要任务是搞建设》1957年 邓小平同志始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总是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邓小平同志坚持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吸取思想营养和前进力量。他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 ——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2004年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135 次阅读|1 个评论
废墟与创造者
jlpemail 2009-6-7 10:20
废墟不可怕,因为,创造者来了. 恺撒说:Veni,vidi,vici,拉丁文中是压韵的.哲理诗.可惜 i came, i saw,i conquered损失了韵律, 中文意思:我来了,我看了,我取胜了. 这是征服者的自负诗或者宣言.简短的演讲. 创造者可以在废墟边说: 我来到,我创造,我离开. i came,i created ,i left.
个人分类: 学术现场|33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孕育和创造创造者的功绩
jlpemail 2009-5-10 22:30
母亲节也是一些人的生日.比如国画画师张大千等等.. 在母亲节歌颂母亲的时候,人们多关注于母亲们的慈爱,胸怀的博大. 德国诗人海涅表示,他高贵的眼帘在国王面前也不下垂,除非是面前为自己 的母亲.他是对的. 其实,母亲的伟大还应该包括孕育和创造创造者的功绩.创造者,比如莫西之类的 思想家,把自己的母亲称为圣母,可见对母亲的尊敬非同一般. 有时候,母体孕育创造者,创造\培养创造者的过程十分艰难.她们是如此疲倦,以致 于刚刚看到自己的作品就永远离开了. 这或许是造物主的良苦用心所在.诸多杰出的创造了物质或者思想财富的大创造者 在幼年就失去了父亲\母亲,甚至双亲.这些人,由于在幼年就深刻感受到人间的苦难 和艰难,不自觉地萌发拯救其他苦难同类于水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创造者的成就这个角度讲,即使他们的母亲们没有其他成就,只是生育和抚养了一个 这样的创造者,就足以自豪了.遗憾的是,这样的母亲们少有看到自己的创造物自身成为了 创造者的美妙前景.正因此,她们更显得难能可贵.她无法判定孕育和创造的小生命是否 天才,或者是否有创造者的灵性,仍然处于母爱的天性和本能,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抚养 他们.即使他们有的人其貌不扬,幼年并无上佳表现,甚至缺陷明显;她都不放弃他们,及时 已经生养了多个子女一样的疼爱和呵护. 孕育和创造创造者,也是杰出母亲们的功劳,值得歌颂.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449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