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福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优雅的福音》读记
热度 1 sstone2009 2017-1-27 13:01
针对今天的中国医疗卫生改革,有一种声音认为社会资本办医是罪恶,由此,一方面极力描绘夸大资本办医的种种弊端,另一方面极力歌颂政府办医的正义性。这种观点催生了我期望深入了解教会办医的史实,教会不是政府,也不同于社会资本,教会办医的宗教色彩、原始动机、社会影响、资源积累等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从一般的医学史了解到,西方医学由古希腊医学、古罗马医学、阿拉伯医学,然后进入教会医学阶段,在教会医学的直接浸润下,现代医学逐渐形成,而直到19世纪末,随着德国《疾病保险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险制度出台,政府办医才渐渐成了一股重要力量,并实践了多种模式。政府办医大大推进了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会医疗的理念似乎渐行渐远,资源的有限又使得政府办医生出一定的弊端,一些国家由此提出了医疗改革。改革后的医疗卫生,政府、社会资本、其他机构(如教会)等,应该发挥各自什么的作用和启示呢? 抱着这样的思考,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我试图勾勒教会办医的形成模型,大致如此——传教士到一处僻远的乡村传教,为了吸引的异教徒们皈依,他们采用了多种方式,除了反复祈祷、和颜悦色、言语温良、为穷苦的人们提供物质帮助、开办教会学校,也提供了医疗。教会提供的医疗和各种帮助,对穷苦的人是免费的,如果能提供义工回报上帝,教会并不拒绝;对有钱的人,给予经济的回报,教会也并不会拒绝,这些回报,低廉的报价之外,便是捐赠。随着传教事业的发展,教会的经济更加殷实,教会便扩大办学、培训医学生、开办医院等等。 为了寻找我所勾勒的教会办医模型,特意买回了一批有关教会在中国传教的书籍,其中一本为《优雅的福音》。这本由美国历史学教授撰写的历史学专著,聚焦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女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情况和影响。在书中的字里行间,我隐隐约约看到了教会办医的形象:有一些传教士毕业于医学院、开办的女校培养了相当比例的医学生……
个人分类: 读书杂记|25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鸟在我手中 有图有真相
热度 5 chrujun 2014-11-20 04:38
今天是个令人高兴的日子!大家正在实验室讨论仪器研发事宜,突然,一只小鸟在实验室里飞啊飞。是不是把我们当成同伴了?还是想来凑热闹?或者是给我们带来福音。 大家都很高兴。 小鸟想妈妈了,想回家,却被窗户玻璃挡住了,怎么办?怎么办? 还是到我手里来吧,让我送你回家。小鸟真轻啊,就像刚出生的婴儿。拿在手里,看着热泪旺旺的小鸟,我真激动。 我把小鸟送到了楼梯口的窗户边,小鸟快要回到妈妈的怀抱了。小鸟低着头,和我依依惜别。 要常来玩啊,要记住回家的路啊,祝你一路顺风,天天开心,快乐成长!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929 次阅读|10 个评论
3月9日清华读书会:泽及动物的福音
jiangjinsong 2014-3-5 20:34
动物研究读书会第八期 主题:泽及动物的福音——《动物福音》研读 报告人:蒋劲松(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时间:2014年3月9日(周日)上午9:00 地点:清华大学明斋241(图书馆北,万人食堂南) 欢迎关心人与动物关系的朋友们前来参加讨论 动物研究读书会总汇 蒋劲松书评 聆听动物的福音 在莽萍女士所主编的这套《护生文丛》中,《动物福音》是一本特别的书。对于动物权利的论证,有从功利主义角度出发的,如彼特·辛格的《动物解放》;有从西方传统的自由权利立场立言的,如汤姆·睿根的《打开牢笼》;有从平等对待原则层面展开的,如弗兰西恩的《动物权利导论》;而供职于牛津大学的安德鲁·林基却是从挖掘基督教神学的思想资源来发挥其动物权利观点的。   本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基督宗教回应动物权利运动的批评,努力作出正面回应的产物。我这样介绍,有人会以为本书是在宣传教会官方立场以及宣传教会在动物保护上的丰功伟绩,恰恰相反,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批评教会的官方立场,是在批评教会对待动物的历史纪录。其主旨是要力图证明,捍卫动物权利是基督宗教教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动物保护问题上教会的官方立场以及教会的实际表现实际上是违背了基督宗教的教义的。   因此,林基除了强调圣经中强调动物保护和权利的文字之外,还援引了历史上受到迫害的边缘化的异端教派的理论与实践,来支持其所主张的基督宗教本质上是动物友好的宗教的观点。有趣的是,他在中文版序言中,特别提及在唐朝时曾流行于中国的基督宗教的一个支派:景教。从景教的经典中可以看出,与在西方流行的主流的教派相比,景教是一个更加强调保护动物的素食主义教派。无论是受到了中国的佛教、道教影响的缘故,还是基督宗教本身的保护动物的传统在中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空间,都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在保护动物方面的巨大贡献。   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事情啊,林基为了说服他的西方当代基督徒兄弟姐妹,要到古代东方来寻找根据,而今天宣传动物权利的中国人,却常常被人指责站在西方立场发言。那些以科学自命,开明自居的人们,在动物保护的问题上,其态度之保守、顽固,与他们最为鄙视的教会倒是比较类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唯一的区别不过是前者将其冷酷的态度说成是科学,后者则归之以永恒不变的来自上帝的真理。   正如作者所言,本书不是一本标榜客观立场的学术著作,而是一份反映个人情感和体验的告白。尽管作者本人是卓有成就的学者,对于学术工作的价值也非常重视,而且本书中也不乏严谨的论证,但他仍然指出,“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虽然可能在学术研究上有时具有一定价值,但是一旦它成为了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就会使得他永远无法投身任何一项志业。而这对于人的心灵成长与社会奉献是致命的。作者在动物权利问题上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理论与实践、理智与情感的高度统一,在当代精神分裂文化的知识分子中实属不可多得的优良品质。   由于作者的神学背景以及所使用的概念话语,他所要说服的读者首先应该是广大的基督徒,尤其是神学家和教会官方。然而,好书都是有穿透力的,我们不信基督教的东方人同样也能从中大有收获。   例如,作者深刻地指出,对弱小无告的动物的迫害,是和对于弱势人群的迫害的逻辑一样的。因为用来为迫害动物辩护的所谓“利益”、“效益”,完全就是用来为迫害无力保护自己的人群辩护的借口。而在历史上,反对人体实验的运动,首先就是由反对动物实验者们率先发动的。因此,以人类的名义反对动物保护,完全是在制造混乱有意误导。因为关键的问题不是人与动物之间的零和博弈,而是人们是否可以只为了自己的利益任意地对待那些无助者,不管他是什么信仰、肤色、性别乃至物种?   基督教神学的观念是信仰的对象,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即使如此仍然包含了一些极具启发性的内容。例如,最后在关于基督教如何能够对于动物权利作出贡献方面,作者强调对上帝的礼拜,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似乎完全是对于宗教的迷信。其实不然,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之一就是,人非制造万物、支配万物的上帝,在上帝面前万物皆有其内在的价值。而礼拜正是以宗教仪式形式对人的有限性这一事实的不断确认。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当今,人们对自然改造威力不断扩展,人的欲望和野心如脱缰野马毫无羁绊,对于人的有限性和自然万物内在价值的认识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在这种意义上,各种宗教所极力提倡的“敬畏”、“慈爱”、“怜悯”,正是现代世俗文化中最为欠缺、最被忽略的因素,也是宗教在整个社会文化中所能作出的最重要贡献。   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关于宗教的各种流言和误解中,最常见的就是指责宗教不讲理性,教条主义,墨守成规,缺乏自我批判精神等等。这些指责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宗教和人类其它一切制度一样,都不能完全避免这样的现象,作者在本书中对于自己隶属其中的教会的严厉批评,在动物权利问题上对于教义的重新诠释,都让我们看到了活生生的宗教中所蕴藏的自我批判、自我更新的一面,这是常常为外人所忽视的。   而相比之下,某些科学主义者却常常以科学的理性和自我批评为借口,拒斥一切来自外界的合理批评,宣称只有符合他们所理解的科学才有批评资格,宣称科学内置的自我批评机制使得没有必要听取外界批评。科学的批判精神居然成为科学主义者顽固、保守的保护伞,这真是对科学的批判精神的最大讽刺和歪曲。作者在本书中所批评的基督教会,把原本提倡慈悲护生的教义扭曲成动物权利的最大障碍之一,二者的做法真是不分上下,难兄难弟!   有人批评唯科学主义变成了科学教,唯科学主义者们自然把这当作侮辱。然而,既然正经八百的宗教在当今社会文化生态中都有其价值,唯科学主义即使就是科学教,也不应一味排斥。唯科学主义者们其实倒是可以学习基督教徒在动物权利问题上的与时俱进,争取不断创新,不断升级,推出更加精致的唯科学主义。例如在动物权利问题上修改立场,这样可以顺应时代潮流,争取更多的支持,毕竟唯科学主义与动物权利的结合在逻辑上也是可能的,就像一个支持动物保护的天主教会在逻辑上是可能的一样。   如果说基督宗教关爱、怜悯动物的教义是给动物带来的福音的话,那么它同时也是给同属动物的人类带来的福音。因为,只有在对待动物时人类不恃强凌弱,人类在彼此相处时才能同样恪守正义、满怀慈悲,人类才会生活在人间天堂。让我们都仔细聆听这给动物也给人类带来的福音吧!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9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老年痴呆症的福音:微芯片植入大脑可保存5到10年的记忆
Fangjinqin 2013-5-11 16:47
老年痴呆症的福音: 微芯片植入大脑可保存5到10年的记忆 ​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一支美国研究小组认为,一种微芯片能够有助于建立受损大脑组织的记忆,预计未来两年内将植入志愿者大脑。 至关重要的植入器:科学家研究分析海马体,它是大脑形成长期记忆的部分(图中红色部分),可保存大约10年的记忆 记忆地图: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的一项独立研究建立了老鼠大脑海马体的透明动画 来自南加州大学、维克森林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分析海马体,这是大脑负责形成长期记忆(大约10年)的部分。他们认为能够计算出人类的记忆如何形成,从而植入芯片帮助局部大脑受损、中风和老年痴呆症患者恢复记忆。 研究人员现已对老鼠和猴子大脑进行了实验,证实大脑信息可通过硅芯片的电信号进行复制。科学家指出,这种微芯片植入器可用于治疗癫痫患者。 这项研究令研究小组非常兴奋,他们认为一种记忆设备可能复制患者5-10年的记忆存储。南加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师、神经系统科学家特德-伯杰(Ted Berger)教授指出,我们并不是将某人的记忆返回至大脑,而是通过一个芯片植入器复制大脑记忆。 研究人员聚焦研究海马体,它是大脑深层组织,能够巩固整合短期至长期的记忆内容,他们希望电子芯片植入器能够复制大脑神经信息。维克森林大学生理学和药理学教授罗伯-汉普森强调,我们支持强化巩固海马体的信息,但是出于科学研究角度,这种微芯片能够研究大量的输入和输出记忆内容,从而取代海马体的功能,这样可以忽略海马体。 这种植入芯片有望帮助那些大脑局部伤害或者中风的患者,最终的目标是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患者,但这需要更多的工作研究老年痴呆症对大脑构成的多重影响。(悠悠/编译) 更多阅读 英国每日邮报相关报道(英文)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23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动物神学的缔造者——Andrew Linzey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3-3-26 09:23
AndrewLinzey 蔣科學按: 與東方宗教相比,基督教在動物保護方面的記錄相對來說糟糕了許多。但是, AndrewLinzey的努力值得讚歎。他努力挖掘基督教的思想資源,從動物保護的角度重新解讀基督教教義,不僅為動物保護提供了新的力量,對基督教本身的提升,也貢獻很大。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5001 次阅读|4 个评论
什么时候平安夜才会真的平安?
热度 6 jiangjinsong 2012-12-24 19:14
平安,这是一个多么和谐、温馨的词汇,在这个喧闹不已争夺眼球的时代中,人们制造了太多华丽的词汇、煽情的词汇、炫耀显摆的词汇,但是有什么词汇像“平安”这样能让人们真正受用? 人们无数次地祈祷平安,也做了无数的努力,但是什么时候平安夜才能真正平安?什么时候才会没有战争,才会没有暴力?什么时候母亲的眼泪才能不为阵亡的战士而流?什么时候不同国家不同政治观点的人们才会停止互相残杀?什么时候不同阶层的人们才会停止彼此之间的歧视、仇恨、嫉妒? 平安真的只是人类美好的幻想吗? 如果我们不停止向那些弱小无告的生灵下手,如果我们认同弱肉强食的逻辑,如果我们自己一有机会就牺牲被贴上异类标签的“他者”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如果我们一天不废除非人类动物奴隶制,一天不废除肉食制,平安就只能停留在美好的期盼之中。 当基督徒把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作为救世主崇拜之时,当基督教用惨遭屠杀的羔羊来代表一切无辜受难者的时候,其实,基督教所传递的福音,是要解救一切无告的生灵,其中并没有将所有非人类的生灵排除在外。在基督教的理想中,所有的动物都不应该受到屠杀和虐待,一切暴力冲突都应该停止:“豺狼必与绵羊羔同居,豹子与山羊羔同卧;少壮狮子与牛犊并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牵引它们。” 约翰•亨利•纽曼1842年在牛津布道时说:“兄弟们,想一想当动物受残暴虐待时你的感觉,那就如同基督的十字架及其受难经历在你心中激起的那种感觉。” 基督徒们,应该特别能够理解无辜者受难的苦痛,对于非人类动物奴隶制下非人类动物遭受的苦难应该更有同情心,更有一同受难的认同感,更有否定非人类动物奴隶制的道德勇气。 平安夜,让我们开始与动物和解,不再杀害和奴役动物,让平安从我们与动物的关系开始。 延伸阅读:动物福音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663360/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334 次阅读|39 个评论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世界的福音
热度 6 jiangjiping 2012-11-16 08:05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世界的福音 蒋继平 2012 年 11 月 15 日 刚刚结束的中共 18 届全体会议选出了以习近平为中共总书记的 18 届中央集体领导。 习近平在当选为总书记后, 代表新一代中央集体领导发表了施政理念。 习近平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继续说,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短短的几句话, 可以看作是习近平的任职感言吧。 这几句话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使我感想连篇, 也使我对新一代的中共领导人产生了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 有点凑巧 的是, 几天前美国也选出了下一届总统, 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荣幸地获得选举的胜利, 进而连任今后四年的总统职位。 奥巴马在获得选举的胜利后也当即发表了他的获胜感言。 奥巴马说: 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成长的国家能够让他们上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老师的教导。一个无愧于全球技术、探索和创新领袖光辉历史的国家,倘能如此,各种好工作和新企业将随之而来。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生活在一个没有债务之累、没有不公之苦、没有全球变暖带来的破坏之虞的美国。这是我们希望的未来。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景。这是我们奔赴的方向,向前的方向。这是我们需要实现的目标 。 奥巴马继续说:信守这样一种理念,那就是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来自哪里,不管你长相如何,不管你爱着哪个地方,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工作。不管你的肤色是黑是白,不管你是拉美裔、亚裔还是美国原住民,不管你年轻还是年老,富有还是贫穷,身体健全或是残障,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只要你愿意努力,就能够在美国大有作为。 在我的感觉中,当今世界两个大国的领导人在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上几乎是很相近的。 他们的发言说的都是很相近的内容。 这些内容集中体现在为人民,为子孙后代, 为世界的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他们这样做是适合世界潮流的举动, 是符合民心的。 所以, 他们得到了大多数人民的信任, 担任上帝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习近平和奥巴马的讲话都能在我的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这种共鸣的基调就是:人类是向往美好未来的, 这是人类中的主流意识, 也是推动世界向着美好未来前进的最大动力, 而要达到这个美好的目标, 我们必须勤奋努力,这是唯一的选择和途径。 这种努力不是贪婪, 不是征服, 而是奉献才智! 一个 13 亿人口大国的领导人, 真诚地向世界发出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奋斗的誓言, 这是世界的福音!
个人分类: 国家时事|2854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写给寻找人生答案人的一封信
热度 1 dymseu 2012-3-18 20:02
[转载]写给寻找人生答案人的一封信
写给寻找人生答案人的一封信 亲爱的朋友: 你拥有真正的安息和幸福吗? 也许你曾经无数次地陷入到无法解决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中,被家庭的问题、工作的问题、孩子的问题以及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担忧缠绕和折磨。 为了解决它们,你或许曾想通过毒品、酒精甚至堕落的生活暂时寻求解脱,或者想依靠宗教、算命、巫术、金钱、权势等等,但结果却发现一切反而变得更糟。 你想知道为什么人会有这些问题?以及根本的解决方法吗? 让我来告诉你吧: 起初,神创造了天地,创造了万物生灵,也创造了人。并且,神把与神同在的幸福赐给了人。 万物中只有人才能见神,因为只有人才是按照神的形像创造的(创 1:27 )。 因此,人只有遇见神才能获得真正的平安和幸福,就像鱼只有生活在水中,鸟只有在天上飞,树只有扎根在土壤里才能自由地生息一样。 然而,有一天人被撒但欺骗,因不相信神的话,在神面前犯了罪(创 3:1 - 6 )。 作为罪的后果和代价,人的灵与神分开了(罗 3:23 ),这就意味着鱼离开了水,意味着死亡。 从此,引诱人犯罪的撒旦成了人的父亲,人不得不侍奉它,被它压制,并且因此开始不断地遭受各种各样的问题、痛苦、艰难和诅咒: 1. 成为魔鬼的儿女 —与神隔绝的人类,灵上已经死亡,处在了撒但的控制之下(约 8:44 )。 2. 偶像崇拜 —人陷入到各种迷信和偶像崇拜当中,但却发现不但没有真正的幸福,反而更被命运捆锁(弗 2:2 )。 3. 精神的痛苦 —人被焦虑、抱怨、空虚、精神上的疾病、沮丧等抓住。尽管可能拥有好的背景、高学历和金钱等等,但却继续走向灭亡(弗 2:3 ,太 11:28 )。 4. 肉体的问题 —人被各种不治之症、不知名的病痛和噩梦等缠绕(徒 8:4-8 )。 5. 死亡和地狱的审判 —人否认神的存在,被现实欺骗,但最终人都会死,并且将面临永远的地狱的审判(路 16:19-31 ,来 9:27 )。 6. 灵的遗产 —所有的问题将原原本本地临到后代的身上(出 20:4-5 )。 人在以上各种问题当中不断地走向绝望和灭亡。 但是,创造我们的神爱我们,他深深地知道我们的一切,并且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就通过圣灵感孕,差遣女人的后裔——神的独生子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而死了,为所有人付出了罪的代价。 神知道人自己绝不能遇见神,所以亲自打开了道路,借着十字架的大能让我们能重新遇见神,并且能恢复真正的平安和幸福。这,就是福音(约壹 3:8 ,罗 5:8 ,约 14:6 )。 人一切的问题不是别的,就在于离开了神;解决的办法没有别的,唯有重新和神在一起。 为此,需要做的就是在听见这样的福音的时候,相信并且真心地接受。 神与我们约定: “ 凡呼求主名的,就必得救。 ”(罗 10:13 ),“ 凡接受祂的,就是信入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成为神的儿女。 ”(约 1:12 )。 人必须先得救,一切的问题才能根本地得到解决,一切的困惑才能得到解答。 因此,如果你真地想得到人生的答案,需要做的就是相信并且接待基督。 因为神与人约定了“ 就是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祂从死人中复活,就必得救 ”(罗 10:9-10 )。 人一旦相信并且迎接基督为自己的救主,就将永远成为神的儿女,活着的神会时刻带领你的人生,让你不再作罪的奴仆,而是享受与神同在的真正的平安、喜乐与幸福。 如果你想得救,成为神的儿女,那么不要再犹豫,现在、立刻用真心作相信和迎接基督的祷告吧: 父神,我原本是罪人,直到现在按着我的想法在过生活。 现在,我相信耶稣是我的基督,我相信他流出宝血,为了我所有的罪死在了十字架上;并且,战胜撒旦,从死里复活了。 我愿意打开心门,将耶稣迎接为我的救主、我的主人。 请主进入到我的心里,成为我的救主,我的神,永远引导我。 我这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求主听我的祷告,阿门。 从现在开始,认真地做以下几件事吧: 1. 参加主日:把它视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2. 学习圣经:通过神的道明白神,让信仰不断长大,通过一切享受神儿女的祝福。 3. 祷告:享受唯有神的儿女才拥有的向神求告的特权。 4. 传扬主的福音:把“耶稣的生命”传给像你一样因不认识神而彷徨的人。 真诚地希望你看到这封信的日子成为你蒙到神的恩惠得救的日子,成为你一生中最有福的日子。 同时,祝愿你的人生成为时刻相信、仰望、体验和见证活着的神与你同在的人生(来 13:8 ,约 2:1-11 、加 2:20 )。 福音邮箱:欢迎朋友们来信叙述自己的难处和对人生的看法: dyangmin@gmail.com
个人分类: 召会生活|1905 次阅读|1 个评论
每一个生灵的福音
热度 4 jiangjinsong 2012-3-6 16:48
在世界各大宗教中,相对说来,基督宗教对于动物保护的意识比较薄弱,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英国神学家林哲教授也开始重新挖掘和解读基督教中动物保护的思想资源,在基督宗教传统中提倡动物保护。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306:林哲教授的动保观念   每一个生灵的福音   (A Gospel for Every Creature)   我在过去二十五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在为动物呼吁。我起先认为,虐待动物本身,尽管是一种严重不良的行为,但对于基督徒(的信仰)来说,不算是个大问题。我曾相信此事堪称重要,但并非主要。可我现在观点不同了。说道疼痛,受苦与死亡,我们对千百万动物的所作所为,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伦理问题。   进一步说,我现在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基督徒所信奉福音的核心。上帝无克无敌之爱的福音,不仅仅是对人类之爱,而且是对所有生灵之爱。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特别是耶酥的上帝,关爱着所有的生灵。基督徒必须开启全新,宽广的心胸,足以容纳两大福音真理。   第一,动物为上帝创造的生灵:既非人类财产,也非共用设施,资源或者商品,而是上帝眼里珍贵的活物。第二,动物们如基督般正在受难。约翰·亨利·纽曼 1842年在牛津布道时说:“兄弟们,想一想当动物受残暴虐待时你的感觉,那就如同基督的十字架及其受难经历在你心中激起的那种感觉。”两眼关注着钉受十字架之苦的基督徒们,应该特别能够理解无辜者受难的苦痛。基督的十字架,乃是上帝绝对与弱小,寡助,易伤者站在一起的象征,最为重要的一点,它是上帝绝对与无保护,无防备,无辜受难者站在一起的象征。   我曾经讨论过,对受难的感知应该被当作对福音的遵从。然而事实上,正是在今天的基督徒当中,可以看到对这个福音最大的背离。在西班牙,找不到一位罗马天主教首脑反对斗牛。在加拿大,圣公会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教们支持捕猎海豹与设阱捕捉皮毛动物。在挪威,神职人员为捕鲸辩护。在爱尔兰,罗马天主教教士狩猎野兔自娱。在英国,圣公会总会拒不反对在教会土地上打猎作乐。这种背离有着漫长而不光彩的历史。从九世纪到十九世纪,上千只动物被宗教法庭作为罪犯判处死刑,受到野蛮对待。近至十九世纪中期,教皇庇护九世禁止在罗马设立动物保护办公室,理由为动物们没有内在价值,我们对它们作什么不需要尊从基本的道义,这已成为天主教国家通用的神学理论。   面对无辜受难却无动于衷的上帝,根本不可能是基督徒的上帝。令我们对苦痛麻木不仁的神学,并非真正的基督教神学。   无视动物的苦难,一心只关照人类救赎的上帝形象,已陷入道德绝境,这一点不论怎么说都不为过。今天的基督徒们对动物之所以如此不在乎,那是因为他们所信仰的上帝对动物更不在乎。我个人相信,假如上帝美好,公正而神圣,那么每一个苦难的生灵都会得到救赎。只有这样的上帝才是真正公平的上帝。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683 次阅读|11 个评论
寒假最后一天
maomaoyu 2011-2-17 14:43
好久没有经营博客了,缺少时间是主要原因。刚刚过去的寒假对于小孩子来说是天堂,对于有放假在家且精力异常充沛的孩子的家长们来讲,无疑是场遭难。好容易熬出了头儿,今天早晨把宝贝儿交到老师手中,看她招手和我再见的笑脸,如释重负一般。而且今天还是我假期的最后一天,我终于赶末班车似的在空旷的办公室里享受了一下久违的自由。 先是处理了一下NSFC基金申请书(不用说也知道,每年这个时候科学网的同仁们大都如待宰的羔羊),不过也不能让这事儿难为太长时间,败坏了一天的好心情。十点多处理完毕,开始在网上游荡。可真轻松啊。往日在家,有孩子乱着,还要和老公争那台唯一的电脑,哪容得上自己随心所欲地网游呢。 先上了博客《远方的心月》,几乎是全程流着泪看完上传的《彼岸》第一集。 许多次,内心的感动和影片中的信息融为一体,仿佛和影片中的兄弟姐妹一起走过了中国福音的这些年,一起经历了从此岸到彼岸的漫漫长路,这是怎样一条充满祝福、充满感恩、平安和喜乐的路啊,这泪水是为此而流。 影片的最后,是三百多位传道人在太平洋的彼岸为大陆祷告,当海的另一边一缕阳光冲破黑暗,当漫天的乌云再也挡不住那一片耀眼的光明,给人心中怎样的震撼啊!我深深知道,上帝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从未缺席,他垂听了我们的祷告,他正在中国动工,为成就他那奇妙的计划。 看完影片,我也祷告了许久。祷告后,回看窗外,天不知何时晴了,是朗朗的晴天,我想起那句:上帝是光。 又看了些有关甘小二和《山青水秀》《举自尘土》的介绍,虽然没能看到这些影片,我很佩服导演的勇气,也祝愿他按照上帝的心意完成七部电影的制作。我直觉的认为中国要拍有灵魂有震撼力的好影片,需要从这儿得到些启示。
42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脾胃虚寒者的福音:何香猪肚汤,四神猪肚汤
sheep021 2010-11-24 10:53
一、何香猪肚汤 ( 来源: 陈允斌 《百科全说》 ) 可治疗 治疗长期慢性老胃病。 做法:将一个完整的猪肚洗净,小茴香籽和生首乌一起放入猪肚,用棉线缝好,冷水下锅,水开后转小火炖熟(4、5十分钟),千万不要放调料,1星期1次,3-7个星期可根治 长期慢性老胃病。 注意: 不能用铁器,只能用砂锅 得胃病的两个因素:一是胃热,二是胃寒 长期慢性老胃病的两个因素:肾的虚寒和肝火 可惜这个方子没有给出小茴香籽和生首乌的用量。有点遗憾。 有关何首乌的介绍,可参考: 乌须黑发何首乌,交合阴阳夜交藤 二、四神猪肚汤 本方是四神汤的变化方,主治消化不良,容易拉肚子。猪肚一个,薏仁50克,山药50克,莲子50克,条参50克( 即优质红参),上药纳猪肚内,缝好,入锅煮(不要加调料)透,吃肉喝汤。 . 三、比较 后者重在脾胃。前者重在肝肾,兼顾脾胃,似乎更高一筹,适用范围更广。但后方药性平淡,除条参之外,其余都是 食品,食用更安全。前方宜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1369 次阅读|2 个评论
【特蕾莎修女】美丽的微笑与爱
jiangjinsong 2009-5-11 16:43
美丽的微笑与爱 特蕾莎修女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上的著名演讲《美丽的微笑与爱》: 感谢上帝给我们在这里聚会的机会,为我们带来诺贝尔和平奖,我想我们在这里共同用圣芳济一章祷文来祈祷一定是非常适宜的。我们每天接受圣餐后,都要用这段祷文来祈祷,因为它适合于我们每一个人。我总想弄明白的是,四、五百年以前当圣芳济撰写这段祷文时,当时的人们一定遇到了和我们今天一样的困难,我们将这段祷文修改得更加适合今天的状况。我想在场的大多数人都已经有了这份祷文,让我们共同来祈祷:感谢上帝刚给我们机会,让我们大家今天聚在一起,和平奖的获得告诉我们,我们生来就是要为和平而生存,它也告诉我们,基督除了没有原罪外,他和我们简直没有两样,他明确地告诉大家,他给众人带来了一个喜讯。   这个喜讯就是所有善良的人所期盼的和平的愿望,也是我们都欲得到的--一颗维护和平的心。上帝是如此热爱我们这个世界,他不惜将自己的儿子都贡献出来,当然,这对他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上帝是忍受何等的痛苦,才将自己的儿子贡献给我们这个世界啊。 然而,当他将自己的独生子送给少女玛利亚时,她又是如何对待基督呢?当他闯入她的生 活中时,她厌恶将这个喜讯传播给世人。当她走进她的表兄家时,这个未出世的孩子已经 在她的腹中欢跃。这个孩子便是第一个为我们带来和平讯息的使者。他,这个名叫基督的 人认识和平王子,他把和平带给你,带给我。但是作为男子汉的他仍嫌做的不够,他用被 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悲壮行动,来向我们表示他对我们伟大的爱,他是为你,为我,为那些 身患麻风病,为那些因饥饿而将死的人,为那些赤裸着身体横卧在加尔各答和其他城市的 大街上的穷人,为在非洲、纽约、伦敦和奥斯陆的穷人而献身。他用他的死来劝告我们相 互同情、互相爱戴。福音书中讲的非常清楚:像我爱你们一样去爱;像我的父亲爱我一 样去爱。我爱你们。他的父亲正是因为深深地爱着他,才把他贡献出来。我们彼此间也 应该互相爱戴,应该像上帝对待他儿子那样,彼此将爱心贡献出来。如果我们说我爱上 帝,但是我不爱我的邻居,这是远远不够的。圣约翰说如果你说只爱上帝,不爱邻居, 那么你就是一个说谎的人。如果连每日相见,彼此接触,和你住在一起的邻居都不爱的 话,那你怎么能爱一个看不见的上帝呢?所以,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去认识爱的含义。 爱是实实在在的,是痛苦的。   基督忍受了极大的痛苦来爱我们,爱使他受难。我们一定要牢牢地记住他的爱。他将 自己变成面包来让我们充饥,就是让我们满足对上帝的饥渴,因为我们生来就是要体验这 种爱,我们生来就是要爱别人,被别人爱。基督之所以变成一个男子汉来爱我们,就是要 我们尽可能地像他爱我们那样去爱别人。他故意把自己扮成一个饥饿的人、一个衣不蔽体 无家可归的人、一个病人或者一个犯人,或者一个孤独的人、被遗弃的人。他对我们说: 是你们拯救了我。他渴求我们对他的爱,就如同穷人们渴求我们对他们的爱是一样的 。我们一定要了解这种饥渴,也许这样的饥渴恰好发生在我们自己的家里。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曾经访问过的一家养老院。这家养老院里的老人都是儿女将他们送 来的。尽管这里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甚至还有点奢华,但是这些老年人却都坐在院子里 ,眼睛盯着大门看。他们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我转向一位老姐姐,问她:这是怎么回 事?为什么这些衣食不愁的人总是望着大门?为什么他们脸上没有笑容?   我已经太习惯看到人们脸上的笑容,甚至那些挂在垂死的人脸上的笑容。但是在这里 ,我看到的是一种对爱心的乞盼。那位老姐姐对我说:这里几乎天天都是如此,他们每 天都在乞盼着,盼望他们的儿女来看望他们。他们的心受到了极大的刺伤,因为他们是被 遗忘的人。瞧,这就是世上存在的另一个种贫乏,被爱心遗忘的贫乏。也许这样的贫乏 已经悄悄来到我们的身边和我们的家庭中。也许就在我们自己的家庭中,已经有成员感到 孤独。也许他们的心已经受到伤害,或许他们处于某种焦虑不安的状态。如果有这样的事 情发生,可能我们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烦恼。类似的事情是否已经存在我 们的家庭呢?如果是,我们又如何来包容那些心里感到孤独的家庭成员呢?假如你是母亲 的话,你是否能宽容自己的孩子呢?西方国家最令我吃惊的,是许多男孩、女孩的吸毒的 现象。我总想搞明白这个问题究竟是谁造成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我对这个问题 的答案恐怕是:因为他们家庭中没有人宽容、善待他们。他们的父母也许因为工作太忙而 没有时间照顾他们,可能一些年轻的父母过分忙于事务,致使孩子在街头游荡,甚至染上 了恶习。我们今天在谈论和平,而这些事情恰恰都会破坏和平。   我们读圣经时,会读到上帝说过的一句话:即便是一个母亲遗弃了她的孩子,我也 不能遗弃你们。我要将你们握在掌心里保护你们。我们被上帝保护在他的掌心中,我们 是如此地贴近他,就像是未出生的孩子蜷卧在他的掌心里。我们可以这样分析这句话,前 面的部分谈到即便是一个母亲遗弃了她的孩子按照常理说,这简直是不可能发生 的事。然而他在后面又说:即便,我也不能遗弃你们。这后一句尤其使我感动。 这是一句深深地撼动我心灵的至理名言。   我们今天之所以能聚在这个地方,全是靠了我们的父母,因为他们需要我们。如果他 们不想要我们的话,我们绝不会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我们需要自己的孩子,我们爱自己的孩子。然而还有其他数以百万计的人,他们是怎 么想的呢?今天的印度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关怀着孩子们的成长,而在非洲却有许多孩子正 在死于营养不良或饥饿我在此向人们呼吁,向全世界人们呼吁--让我们夺回孩子的 生命,因为这个时代是孩子们的时代。今年是保护儿童年。今年年初,我曾经讲过,我 们都为孩子们做了些什么呢?我逢人便讲:让我们在这一年里保证每一个孩子的顺利出 生。我们需要那些未出生的孩子。今天是今年的最后一天。我们是否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呢 ?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令人震憾的事。我们用领养的方式开展了向堕胎的斗争。我们挽救了 成千上万的小生命。我们靠医疗站、医院和警察局来向人们发出通告:请不要虐杀孩子 ,我们收养这些孩子。于是,一天中的每一小时都会有人给那些未婚先孕的妇女打电话 ,通知她们请到我们这里来,我们会照顾你,我们将收养你的孩子,给孩子找一个良好 的家庭。上帝保佑,我们找到了许多需要领养孩子的家庭。此外,我们还做了一件漂亮 事。我们将许多街头流浪的人、乞丐召集起来,给他们上课,组织他们按照我们的计划组 成自然家庭,并收养被遗弃的小孩。   在加尔各答仅仅6年的时间里,这样的自然家庭就收留了61273个弃婴。鉴于自然家庭 往往以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方式存在,它有其独特的好处。我们对自然家庭的成员开展 了升温爱心法的培训。这种方法即简单又易行。那些穷人通过培训,很快就知道如何 去做。你想知道这些人后来怎样对我说吗?这些街头流浪的乞丐们明确地告诉我:我们 的家庭是健康、团结的。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都可以随时收留被遗弃的婴儿。我以为 如果大家都能这样做,都明白用什么方法去救助弃婴的话,上帝为我们创造的生活就不会 遭到破坏。   穷人们是伟大的。他们能教给我们许多美好的习惯。有一天,一些穷人找到我们,向 我们表示感谢。他们说:你们搞慈善的人是最好的人。你们帮我们制定家庭计划,教我 们开展计划,因为再没有比自我约束、互相友爱更重要的事了。他们淳朴的话是最美丽 、最生动的语言。也许这些缺吃少穿,甚至没有一个固定的家,但是他们都是伟大的人。   穷人是非常可爱的人。有一天,我们从街上收容了四个无家可归的人,其中一个人看 起来情况非常糟糕。我对修女们说:你们去照顾那三个人,我来看护这个病人。我用 全部爱心和所能做到的一切去抚慰这个可怜的人。我扶着她躺在床上。她的脸上露出了美 丽的笑容。她紧紧拉着我的手,感激地说了一句话:谢谢你。然后闭上眼睛死去了。   我在她面前禁不住对自己反思。我问自己:如果把我换成她,我会说什么呢?我 可能会说:我很饿,我快要死了。我很冷,我浑身都在疼。或者其他什么话。然而她 的话却教给了我很多很多,她给了我崇高的爱。她带着安祥的微笑死去了。再举一个例子 :一天,我们从阴沟里救起一个人。当时他的半个身体都被蛆虫吃掉了。我们把他带到救 济所,他说:我在街上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但是我将像一个天使一样死去,去接受上 帝的爱和呵护。一个穷人能说出这样的话,足以看到他内心的伟大,他的品德是非常令 人感动的。他临死前并没有诅咒任何人,没有说过别人的坏话,也没有去和其他任何人攀 比,他就像一个纯洁的天使。这就是我们人民的伟大之所在。这也是基督为什么说:我 曾经赤身裸体、无家可归、没有食物;我被人遗弃、遭人唾骂、受人冷落,是你们帮助了 我。我认为,我们不是真正的社会工作者,也许我们只是做着一些社会工作。但我们却 是这个世界上真正具有深刻思想的人,因为我们每天二十四小时都和基督在一起,和他交 流。你和我,我们大家都要将基督带到自己的家中,因为我们和家人一同生活,也应该共 同祈祷。我认为,在我们的家庭中不需要用暴力换取和平,我们所要做的,相聚在一起、 相互爱戴,用爱心为我们带来和平,带来欢乐,带来相互鼓舞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 能战胜世上的邪恶。我们要用祈祷、用我们真诚的奉献,从家庭开始,消除那些痛苦、怨 恨和悲哀。我们提倡的爱从家庭开始并不是要看我们做了多少事情,而是要看我们在 做的过程中融入了多少爱,看我们为基督做出了多少贡献。   前一段时间,我们在加尔各答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买不到白糖。我不知道这事怎样传 到孩子们的耳朵里。一个四岁的印度男孩回家后对他的父母说:从今天开始,我三天不 吃糖。我要把我的那份糖给特蕾莎嬷嬷的孩子们。三天以后,孩子的爸爸妈妈陪着孩子 来到我们这里。我从前从未见过他们。那个小男孩甚至连我的名字都叫不准,但是他非常 明白是来做什么的。他知道他想要别人分享他的爱心。   这些事就是使我得到爱心的感受和体会。自从我来到这里后,就一直被爱的气氛包围 着,我一直沐浴在真诚理解的爱心中。在这里,无论是来自非洲的人,还是来自印度的人 ,都有一种融入特殊氛围的感觉,是回到自己家的感觉。我觉得,自己好像又回到加尔各 答,和修女们在一起,我们是在一个真正的大家庭里。   我在这里要对你们讲,要你们在这里发现贫乏,发现你们家中的贫乏,然后将爱灌输 到贫乏之处,从灌输爱心做起。请把这个喜讯带到你们家人那里,带到你们的邻居中去, 去真正认识他们。我曾经结识了一个印度家庭,这个家庭有八个孩子。从和这个家庭的接 触中,我有一些非常感人的收获。一天,一位先生来到我们的住处。他说:特蕾莎嬷嬷 ,一个有八个孩子的家庭已经断炊好几天了,请帮帮他们。听了他的话,我马上给这个 家庭送去了一些大米。孩子们看到大米眼睛都睁得大大的,眼睛里还闪着兴奋的光。我不 知道你们是否见过饥饿的人的眼睛,但是我太熟悉这些眼睛了。当那位母亲接过大米后, 立即把它分成两份,然后就出去了。当她回来后,我问她:你去了哪里?做什么去了呢 ?她简单地回答说:他们也在挨饿。原来她的邻居是一个穆斯林家庭,这个家庭也 正在受着饥饿的煎熬。所以她把我送给她的米分了一半出去。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但 我再没有给那个穆斯林家庭送过米。这样做的原因,是我想让她们分享相互帮助的快乐和 美好。家庭中的孩子们从母亲那里得到快乐,他们和母亲共同享受着生活的乐趣,因为他们有母亲的爱。你瞧,这就是爱的发源地,爱的源头出自家庭。   我们都应该为我们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人感到欢乐。我将于15日返回印度,那时我要 把这里的经历带回去,把你们的爱带回到印度去。   我很清楚,在座的各位做不到将家产倾其所有去布施穷人,我们也不需要大家这样做 。我们希望各位,尽你们所能来帮助我们的事业。令我惊喜的是,穷人家忍饥挨饿的孩子 虽然过着难挨的日子,但是他们还是一样欢乐,而且把欢乐带给他们的父母。对于我们来 说,身为人之父母,我们不仅要满足孩子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且还要给予他们极大的爱。   让我们感谢上帝赋予我们这个机会,使我们大家相聚在这里,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把我 们紧紧地连结一起。我们将共同携手去帮助全世界的儿童,因为我们的修女已经遍布世界 各地。我将用获得的和平奖奖金为无家可归的人建立一所救济院,将爱心从这里不断地延 伸。我们一定要把和平传给世人,让他们理解我们的爱。要让所有贫穷和贫乏的人都知道 这个喜讯,把这个喜讯传到自己的家中,传到我们的国家和整个世界。要做到这一点,我 们的修女,我们所有的人都要不断地祈祷。我们用祈祷和上帝交流,以此达到相互理解和 共识。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让全世界都了解慈善会的工作和热情,并让我们唤起全世界 人民的热情,共同分担世界上贫苦人民的疾苦。我感到,这件事在贫困国家中容易做到, 但是在西方国家,我们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我在大街上遇到穷人时,会给他一碗米饭或一片面包,我有一种满足感,因为我已经 尽了责任,我帮他解除了饥饿。但是对他而言,他是一个无家可归、被社会的大门所拒绝 、被遗弃、遭唾骂、受威胁的人,这样的贫穷对他来说是伤害最大的,也是我们使他们摆 脱贫穷最难做的事情。我们有许多修女在西方国家正在从事这项工作。   请你们为我们祈祷,将我们所开展的事业的喜讯传到各个地方。我们需要你们这样做 。你们应该在自己的国家里逐渐了解贫困和贫乏的人,也许我们在座的各位并不为生活发 愁,但是如果我们审视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我们就会发现,有时家人之间相互微笑也是 件不容易的事。那么就让我们从相互微笑来开始我们爱的传播吧。   所以,让我们见面时彼此微笑致意。微笑是爱的开端。一旦我们彼此有了爱心,我们 就要去做一些事情。请为我们的修女、为我、为我们的修士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教友们祈 祷。为我们全身心地信仰上帝交给我们的使命祈祷,为你我共同热爱上帝、侍奉上帝、扶 助穷困祈祷。如果你们不能和我们共同承担这个使命,恐怕我们的事业也不能很好地发展 下去,但是我并不想看到你们倾家荡产。我只要你们尽其所能。   前几天,我从一个瘫痪二十年的病人那里收到十五美元的捐款。这个人全身能活动的 部分只有右手。他唯一的嗜好是吸烟。这个人对我:我一星期没有吸烟,现在我把省 下来的钱交给你们。这样的贡献对他来说一定是经历了非常痛苦的煎熬,但是他为分担 拯救贫困人们的行动是多么壮丽啊。我用这笔钱为那些正在挨饿的穷人们买了面包,使捐 赠者和接受捐赠的人都感到非常快乐。   上帝赐给我们每个人的礼物是要我们互相爱戴。我们都可以用上帝的礼物做我们能做 到的事情。让我们为了基督施与他人爱心吧。让我们像他爱我们一样互相爱戴。让我们用 无私的爱去爱他。让我们在圣诞节即将到来之际基督、为我们彼此献出我们的爱。   让我们的心中保持对基督的爱,和所有我们接触过的人共同分享他的爱。传播到大众 中间的欢欣是实实在在的,因为我们和基督在一起,没有什么理由不使我们欢欣鼓舞。基 督存在于我们的心中,他就在我们所遇到的穷人中间。基督是我们送给他人的微笑和他人 带给我们的微笑。愿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决不使一个孩子被遗弃;无论面对什么样 的恶劣环境,我们都要保持微笑。   我永远不会忘记不久前的一件事。有14位来自美国不同大学的教授来到加尔各答,参 观我们的救济院。在交谈过程中,他们谈到了对刚刚参观过的一家临终慰藉所的感受。( 我们在加尔答开设了一家临终慰藉所,从街头收留过三万六千人,其中一万八千人安祥地 死在临终慰藉所里,他们已经回到了上帝的家园。)其中有一位教授问我:特蕾莎嬷嬷 ,请给我留下一句让我永远难忘的话。我对他说:彼此微笑保持家庭的和谐气氛,彼 此和睦相处。   另一位教授问我:你结婚了吗?我说:是的。我有时感觉面对基督微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他耗费的精力太多了。为的确是事实。耗费精力多的地方,就是爱的发源地。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将我们的欢乐送给他。   正如我今天所讲过的,我上天堂不为别的,我是为了大众而上天堂,因为大众净化了我的心,我所作出的奉献可以让我安然地面对上帝了。我认为,我们一定要为美好的生活而生活。我们和基督同在,因为他爱我们。我们只要记着上帝是爱我们的,我们就会像他爱我们那样去爱他人。不为大而爱,只为琐细的爱。从细微的小事中体现博大的爱。我们要以挪威为中心,将爱传播到整个世界,让战争远离我们。如此,那些待出生的婴儿就会欢叫着来到人间。我们把自己变成传播世界和平的火种,挪威的诺贝尔和平奖将会真正是献给和平的厚礼。    愿上帝保佑你们。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4992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