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红腹锦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红腹锦鸡杂谈
热度 2 d289390715 2020-9-13 12:21
温馨提醒:①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因作者非相关工作专长研究人员,部分观点缺乏科学性事实依据,如有不当,敬请谅解,并欢迎指正、讨论;②国内关于红腹锦鸡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相关的研究工作仍有待于有条件的人员继续完善。 因为喜欢旅行,我去过很多动物园、植物园、荒山野岭,在旅行的途中,更多的时候是与植物相遇,偶尔见到一丢丢野生动物,不是惊喜,就是惊吓。而第一次被深深的吸引,竟然是一只鸡。 一见钟情,大抵就是第一次相遇时的那份惊艳吧。 离开贵阳出国访学期间,对贵阳的吃住无甚怀念,但一只鸡却常常萦绕在我的心头。他就是今天的主角:红腹锦鸡。 有一次为了准备上课的素材,自己背着相机到贵阳黔灵山公园采风。贵州,素来有“天无三日晴”的说法。到了贵阳工作,阴天下雨成了家常便饭,而这也成了摄影爱好者的噩梦。 没有阳光,很多摄影师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贵阳生活,要忍受缺少阳光的日子。这一次也不例外,但这一次,我在黔灵山公园动物园的百鸟园里,遇见了红腹锦鸡! 他从你面前经过的那一瞬间,你会瞬间被震撼到! 这是多么美丽的羽毛啊! 在一些资料中,认为红腹锦鸡“ 身披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羽毛,光彩夺目。其腹部羽毛是艳丽夺目的血红色,现代学者因此将它定名‘红腹锦鸡’ ”。其实, 这种说法并不全面 。实际上, 惊艳到我的是雄性红腹锦鸡 ,其羽毛确实多姿多彩,比如下图,你可以很轻松的找到赤、橙、黄、绿、紫等颜色。但 雌性红腹锦鸡,其外部颜色以黑褐色、棕黄色为主,一般达不到惊艳的程度 。如果不知内情,一只雄性红腹锦鸡和一只雌性红腹锦鸡走在一起,你还以为雄鸡出轨了。而当你看到两只艳丽的红腹锦鸡走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搞基的概率不高,不是涉世未深,就是情窦未开。从外观颜色而论,雌性红腹锦鸡和雄性红腹锦鸡的颜值相去甚远。所以我在开篇提到“他就是今天的主角”,这里委婉的告诉了你,雄性的“他”才是惊艳我的主角。 早在1952年,天津宁园事务所的赵选在《生物学通报》发表了“金鸡(红腹锦鸡)的习性与饲养”,这篇文献是国内近现代较早呈现红腹锦鸡饲养的文献,但令人感慨的是,当时赵选在文章开篇还介绍了野外捕捉红腹锦鸡的方法,其在1954年利用雌性红腹锦鸡产的11枚卵和3枚小型鸡蛋进行了一组对照孵化实验,其中雌性红腹锦鸡孵鸡卵及锦鸡卵各3枚,另6枚红腹锦鸡卵由黑色广东鸡孵化(其余2枚红腹锦鸡卵摔坏),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雌性红腹锦鸡自己孵锦鸡卵,全部失败,反倒是广州鸡孵的6枚卵中孵出了3只红腹锦鸡。但由于各种原因,3只小鸡中有2只生活不超过15天,第3只3个月后死于外伤。可见,人工饲养和孵化红腹锦鸡在当时的技术是并不成熟的。 从其文献记述不难推测,早期的动物园或私人宠物养殖中,难免有一些所谓的“观赏宠物”实际上是来自于野外的大自然。 类似的惨剧还发生在1992年~1994年西安动物园非法收购红腹锦鸡事件中,当时的主管部门层面同意了西安动物园在周至县境内活捕红腹锦鸡40只,但西安动物园在一年多的时间就非法采购了434只红腹锦鸡,其中有100多只被“交换”到深圳、武汉、沈阳等动物园,其他的270多只去了哪里,西安动物园的领导亦“说不清楚”。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应该在买卖这个环节做好监管。画个圈圈成立个保护区只是第一步,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步。利用科学技术发展来恢复自然原有的生气,也应该是人类对自然的一份责任。 在一些资料当中,认为红腹锦鸡又名金鸡。我认为很可能是“锦鸡”和“金鸡”在发音上的近似,毕竟,从外形上看,雄性红腹锦鸡的红色更加夺目,而非金黄色;还可能的原因在于人们见到雄性红腹锦鸡的颜值后,图吉利,附会为锦鸡。贵阳人酷爱捉鸡麻将,幺鸡在捉鸡麻将中有可能变成冲锋鸡、金鸡,其中“金鸡”的叫法,也有图吉利的意味吧。 还有一些资料当中,认为凤凰的原型就是红腹锦鸡。 我觉得这种看法可以听一听,但不可尽信 。比如“百鸟朝凤”,这种事几乎是不会发生在红腹锦鸡身上的,相比孔雀而言,红腹锦鸡在体型上并不占优势,很难想象草原雕、天鹅、鹈鹕、乌鸦会来朝拜红腹锦鸡。野外的红腹锦鸡也被观察到有群居的特点,群居之下,就容易发生存在多只雄性,百鸟朝红腹锦鸡的时候,恐怕也会发生张冠李戴、一山二虎的情况;再比如“凤凰栖梧桐”,梧桐一般为落叶乔木、老枝光滑,且以长江流域为多,红腹锦鸡虽然晚上要上树休息,但梧桐树是否是最佳选择,恐怕要打个问号。再说到“凤鸣岐山,声闻九天”,现在的岐山县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一些资料中一说宝鸡的得名也与红腹锦鸡相关,但百度百科中宝鸡名称来源中却没有这种说法。笔者愚见,也许凤凰确实借鉴了红腹锦鸡,但凤凰毕竟是虚构出来的,红腹锦鸡要想“声闻九天”,即便是求偶时节多只雄性斗殴争宠,恐怕要达到“声闻九天”也非常困难。 关于凤凰的诸多传说,很可能是古人看到了什么,不求甚解,又添油加醋的润色了一下,不可尽信也。 还有一些资料中,列举了锦鸡与红腹锦鸡的渊源。比如“ 红腹锦鸡其实就是古代凤凰的原型,除了作为凤凰的姿态出现,锦鸡也以本来的面貌出现在历史长河的各种场合中:传为北宋徽宗所作的《芙蓉锦鸡图》、元代画家王渊的《花竹锦鸡图》、明清时期二品文官补服上的纹饰和腰牌、清乾隆御制珐琅彩‘ 古月轩 ’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等,均有锦鸡形象存在 ”,这种说法同样存疑。 我给您翻点资料: 以上作品中,“芙蓉锦鸡图”、“桃竹锦鸡图轴”还可以看作是对着真的红腹锦鸡进行了一番创作。二品文官补服上的纹饰与真实的红腹锦鸡就相去甚远了,比如头上那撮绿毛、长长的脖子、稀疏的尾羽、红红的爪子,和雄性红腹锦鸡头上金黄色羽冠、并不突出的脖子、黑褐色尾羽、黄色鸡爪子 是完全对不上的 。到了“五彩锦鸡插屏”,这里的锦鸡很明显就是大公鸡呀。 在2016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还考证出这幅“芙蓉锦鸡图”中的“锦鸡”是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的杂交品种,并在国际鸟类学期刊《Ibis》上发表了研究成果。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彭副研究员认为“ 画家临摹的这只锦鸡有两种来源可能,一种是人们捕获的野外杂交个体,一种是已经圈养在动物园的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发生杂交产生的后代 ”。 但这里也存在一些疑问,比如: 1、甘肃、陕西、四川等地是红腹锦鸡目前的主要栖息地,不知道古代的时候是否与此类似。若过如此,从这么远捕获送到北宋的皇家御苑,恐怕技术上有难度,特别是当时甘肃等地还属于西夏的地界。另据前文提到的天津宁园事务所赵选的说法,“ 捕捉到的金鸡约有90%的腿部有伤,精神亦不正常,必须临时饲养一个时期,头3—5天内,最好单独饲养,每只装入一个编得较密的筐中,密的程度以鸡嘴伸不出来为标准。整个筐要用黑布盖起来,假如缝隙较大或透光较亮,金鸡就耍碰撞,极易死亡 ”。从这段论述来看,野外捕获的红腹锦鸡是性子很烈的,在当时捕获、运输、圈养都存在不小的技术问题,对于杂交种,有可能困难还会更大; 2、古人是否意识到了红腹锦鸡雌雄的差别呢?换言之,是否有证据支撑给皇宫的上供中,有并不美丽的雌鸡呢?根据百度百科,白腹锦鸡“ 雄鸟头顶、背、胸为金属翠绿色;羽冠紫红色;后颈披肩羽白色,具黑色羽缘;下背棕色,腰转朱红色。飞羽暗褐色。尾羽长,有黑白相间的云状斑纹。腹部白色。嘴和脚蓝灰色。雌鸟上体及尾大部棕褐色,缀满黑斑。胸部棕色具黑斑 ”。概括来说,白腹锦鸡也是雄鸟观赏性极高,雌鸟并不艳丽,私以为,宫廷朝贡有可能以观赏性高的雄鸟为主,就算皇宫御苑真有红腹锦鸡、白腹锦鸡,但从观赏性而言都是以雄性为主,这种情况下的杂交是不可能的。还需要有证据来支撑,古人意识到了锦鸡中的雌性,并在上供中体现出了雌性。 当然,如果只看这幅《芙蓉锦鸡图》,确实非常容易认为这就是一只杂交鸡。毕竟,自然条件下也确实发现过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的杂交鸡,但公开报道的几只天然杂交鸡均发现于四川,而且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 在圈养条件下可杂交,但野外环境下自然杂交报道极少 ”。这也暗示着,野外捕获的概率似乎不高。如果皇帝再跟你要一只类似的鸡,恐怕你生命风险还不小。 此外,故宫博物院在这幅作品的作者中使用了“ (传)北宋徽宗赵佶绘 ”,这个“传”字,也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 一幅画的孰是孰非,可能也是说不清楚了。 如果能找到这只鸡,做个基因测序和对比分析,可能一切都清楚了 。 还需要“吐槽”一下,有人认为贵州的“苗族锦鸡舞”与锦鸡有关,甚至这一支苗族被冠以“锦鸡苗”的称呼。这听起来也看似相关,但你自己对照一下,锦鸡就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两种,而且求偶时是雄性追求雌性,求偶前可能还会发生雄性间的争斗,再看看跳“锦鸡舞”的演员服饰(上衣蓝色调为主,下裙摆红色)、阵容(女性为主)、内容(要表达哪个场景?),你会发现 锦鸡舞和真实的锦鸡存在很大差别 。常听说艺术源于生活,可有时候,艺术是源于是对生活的错误解读和二次创作。随着科学的发展,有没有可能艺术也随着科学进步而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呢?不知道。但首先是得源于生活吧。 此外,还有人因为喜欢红腹锦鸡而认为“ (红腹锦鸡)享有‘鸟中皇后’的美誉。除了身披一袭华丽喜庆的羽毛,红腹锦鸡的神态也很有鸟中明星的范儿,一举一动都显得高傲华贵、气度不俗 ”。 这种说法也几乎是过于自信了 。前文言到,本文的主角是“他”,怎么扯到“皇后”身上?自然环境中的红腹锦鸡也是胆小机警的很,怎么可能在你面前“高傲华贵、气度不俗”?就算是动物园养殖的,也未必愿意与陌生人亲近。所以上述说法,基本是属于作者的一厢情愿了。 哎,为啥我这么喜欢的红腹锦鸡,最后这篇文章被我写成这样? 罪过,罪过…… 主要参考资料 赵选.金鸡(红腹锦鸡)的习性与饲养 .生物学通报,1956(10):29-31. 关克 ,于军胜.锦鸡悲剧——西安动物园非法收购红腹锦鸡的教训 .林业与社会,1995(04):24-25. 王争亚.红腹锦鸡,为什么被尊称鸟中皇后 .中国生态文明,2017(04):82-83. 陈旭,徐永春,鲁汉华.红腹锦鸡 传说中的凤凰 .森林与人类,2017(02):86-97. 范洪敏. 从凤凰到麻雀 国鸟为何“难产” . 中国绿色时报,2015-05-07(A04). 彭旻晟,吴飞.《芙蓉锦鸡图》 一个雉类杂交的故事 .森林与人类,2017(02):83-85+82. 陈鑫龙. 《芙蓉锦鸡图》中有只杂交鸡 . 云南日报,2016-04-05(009). 何家禄,李剑豪,韦燎,张俊范.四川大邑县发现的白腹锦鸡和红腹锦鸡自然杂种的记述 .动物学研究,1993(03):240-239. 史晓昀,付强,王磊,蒋泽银,施小刚,李晟.四川鞍子河保护区发现红腹锦鸡与白腹锦鸡的自然杂交 .动物学杂志,2018,53(04):660-663. 庞秉璋.红腹锦鸡的求偶行为 .动物学杂志,1964(04):155-158. 苗族锦鸡舞. http://www.qdndz.gov.cn/dzgk/dyts/201704/t20170407_24097025.html
个人分类: 旅行安全与旅游文化|9558 次阅读|6 个评论
红腹锦鸡长尾巴模拟小米谷穗
lcguang 2019-3-27 23:54
在微信群看到河南三门峡的红腹锦鸡视频, 我说那地方肯定产小米, 网上一查, 果然是! 还看到“三门峡的坻坞小米献于皇上”。可见此地小米和红腹锦鸡共生已久。 需求关系培育了鸟类的审美趣味, 雌性的审美趣味又选自了雄性羽毛。 更多讨论, 见: http://survivor99.com/lcg/books/beauty/index.htm
个人分类: 美感,需求和进化|3275 次阅读|0 个评论
金鸡报晓 炮仗迎春
热度 4 xiyuniaoguo 2017-1-27 18:12
金鸡报晓 炮仗迎春 再过几个小时,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按照农历,新的一年属于鸡年。鸡我们不陌生,自从中华文明开始的时候,鸡的形象就出了,湖北京山县出土的陶鸡,经过测定就是 5000 年以前的作品。早在西周时期,《周礼·春官》记载朝廷专门设有主管官员管理养鸡事务。汉东方朔《神异经•东方经》中说:“扶桑山有玉鸡,玉鸡鸣则金鸡鸣,金鸡鸣则石鸡鸣,石鸡鸣则天下之鸡悉鸣。”金鸡报晓的成语,应该出自此处。 图片来自鸟网 无商业用途 那么金鸡究竟是何种鸡呢? 鸡在鸟类学分类上属于鸡形目,我国是鸡形目鸟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全世界拥有 7 科 76 属 285 种鸡形目鸟类,我国拥有 2 科 26 属 63 种,约占世界鸡形目鸟类 1/4 ,这 63 种鸡形目鸟类中有 20 种,接近 1/3 属于我国特有种。 这么多鸡中究竟哪种是金鸡呢? 雉科鸟类中,以锦鸡属红腹锦鸡最为著名。红腹锦鸡雄鸟有丝状冠羽,腹部和胸部为红色,背部和腰部均为鲜艳的黄色,如同黄金般耀眼,所以中国民间赋予其名副其实的“金鸡”。锦鸡长达 75 厘米长的漂亮尾羽,在古代常用来制成异常名贵的雉尾扇,专供王公贵族使用。北宋徽宗赵佶有一幅传世名画——《锦鸡芙蓉图》,画面中,一只锦鸡飞临于芙蓉花旁,转头回顾一对流连花间的彩蝶。徽宗题诗赞云:“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古人根据雄性锦鸡的形象,说它具有“五德”之誉:“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锦鸡的丝冠、角距、虎纹、凤尾,文武双全的轩昂气宇,赞它有五德实在是恰如其分。 锦鸡芙蓉图 来自网络无商业用途 不仅如此,红腹锦鸡还是最接近凤凰的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凤凰的图腾。《尔雅•释鸟》对凤的解释是:“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这样的鸟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它只能是人们的臆想。周代的重要典籍,有许多关于凤凰的典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凤鸣岐山”,周人在岐山脚下成就帝业。红腹锦鸡起源并广泛分布于秦岭以南地区,也就是“凤鸣岐山,兴周八百年”的地方。周原有了一个吉祥的地名——“凤翔”。周人把岐山和秦岭山野中最美丽的鸟类——锦鸡当成了凤凰来歌颂,后世的人们逐渐神话这种鸟类,于是锦鸡便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放大了就是凤凰,还原了就是锦鸡。今天,秦岭西部群山中便有了“凤县”之名。在陕南的古戏楼上,人们用木刻展现锦鸡的形象,把心中的凤凰和现实中的锦鸡进行了完美的嫁接。 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清晨雄鸡报晓便是人们一天活动的序曲。古人云:鸡者稽也,能稽时也。在日晷和钟表发明之前,人们的作息安排相当程度上要依赖鸡鸣的提醒。 公鸡什么时候打鸣?金鸡报晓当然是早晨。早上公鸡为什么打鸣? 其实鸡何时打鸣是受鸡脑中褪黑素影响的。鸡的大脑里有一个小小的区域叫做松果体,松果体可以分泌一种称为褪黑素的物质。松果体是受光线控制的,只有黑夜松果体才会分泌褪黑素,如果有光射入眼睛,褪黑素的分泌便被抑制。生物学家们发现在鸟负责鸣叫的脑皮层上分布着大量褪黑素的受体,尤以雄鸟为甚,也就是说,褪黑素直接控制着鸟什么时候歌唱。一天之中,当晨光乍现,褪黑素的分泌受到抑制,雄鸡便不由自主的打鸣。既然,松果体受光线影响,言外之意,鸡一天中都是可以打鸣的。实际上也是如此,有人统计过,白天里,一只公鸡大概每小时打鸣一次,只不过早上那第一声鸡叫划破了黎明的宁静,临嘈杂的白天,人们忙着各种各样的事,就不会太留意这些打鸣的公鸡了。 古人以鸡鸣为黑夜与黎明的分界线,城门关口的开启时间便以鸡鸣为准。战国时孟尝君在秦国被扣,企图在天亮之前逃出函谷关,但鸡未鸣,关不开。门下一宾客,鼓臂为鸡鸣,而群鸡和之,乃得出关。鸡语专家告诉我们,那是一种“主权宣告”,一方面提醒家庭成员它至高无上的地位,另一方面警告临近的公鸡不要打它家眷的主意。如果有一只公鸡宣誓主权了,其他鸡也就跟着表态。这就是为何“鼓臂为鸡鸣,而群鸡和之”的原因。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天已经微微亮,还有就是孟尝君的门客学得像,连鸡都分布不出。 鸡鸣可以报晓,有志之士常以“闻鸡起舞”自励。《晋书﹒祖逖传》载:﹙祖逖﹚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 炮仗花 赵序茅 拍摄 弄清楚金鸡报晓之后,新年的钟声也该敲响了。按照中国传统习俗,家家户户要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可是如今,空气污染严重,很多地方禁放鞭炮。为了干净的空气,只能减少些乐趣。相比于严寒的北方,此刻南方要幸福得多,此刻有一种美丽而且喜气的植物正轰轰烈烈地开起花来,繁密的金黄色小花衬托着绿墙,就像一串串鞭炮,看着甚是喜庆。它就是炮仗花。 炮仗花,也叫黄鳝,紫葳科,属常绿大藤本植物,多植于庭园建筑物的四周,攀援于凉棚上。鞭炮诞生在中国,植物界的炮仗花确是外来的物种。炮仗花原产南美洲,主要分布在巴西南部和大西洋沿岸、巴拉圭南部和阿根廷东北部。目前,作为观赏藤本植物,在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炮仗花有两个特性。一是向阳;二是攀爬。它是藤本植物,爬墙可是它的看家本领。墙之类的障碍,在它眼中可是小菜一碟。爬上你家的围墙,登上楼顶,可比攀岩运动员容易得多。 炮仗花的花期在春季,一般从 1 月左右开始绽放,一直到 5 月后才慢慢结束,其间适逢我国传统新春佳节,正所谓 “ 炮竹声声辞旧岁,炮仗花儿迎新春 ” 。开花之时花序成串累累下垂,花蕾似锦囊,花冠若罄钟,花丝如点绛,色彩橙红,而且它的藤蔓攀爬能力极强,花至盛期满棚满架,极为鲜艳夺目,实在酷似喜庆鞭炮。近看炮仗花花冠筒状,内面中部有一毛环,基部收缩,橙红色,裂片 5 ,长椭圆形,花蕾时镊合状排列,花开放后反折,边缘被白色短柔毛。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花丝丝状,花药叉开。子房圆柱形,密被细柔毛,花柱细,柱头舌状扁平,花柱与花丝均伸出花冠筒外。果瓣革质,舟状,内有种子多列,种子具翅,薄膜质,花少有结实。炮仗花的花朵颜色非常鲜艳,但是并没有什么香味,花筒管质地厚实,前端纤细狭窄,但末端开口却很大。从形态上看,是一种典型的依靠蜂鸟传播花粉的植物。 除了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以外,在巴西,炮仗花还是传统的药用植物。它的枝叶和花朵经过炮制,主要用于治疗腹泻、白癜风、咳嗽以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如:支气管炎、流感等,但对炮仗花的药理学研究尚处于研究阶段。 废了这么多话,该给大家拜年了!金鸡报晓 炮仗迎春,新的一年,祝愿各位博友,新春快乐,阖家欢乐。祝愿科学网如同这炮仗花红红火火! 参考文献 郑光美 .2016. 中国雉类 .2016,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冬 . 2010. 半夜鸡不叫 . 青年博览 , (20), 54-55.
个人分类: 科普|6963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